《构造地质学》060102实验指导书
《构造地质学A》实验课教案
分析水平、倾斜岩层地质图
授课学时 课 型 讲授(
2 学时 ) 、实验(√)
计算机和媒体设备、三角板、量角器等
1.掌握分析水平、倾斜岩层地区地质图的方法; 教学目的 2.学会在地质图上求倾斜岩层的产状; 3.学会编制水平、倾斜岩层地区地质剖面图的方法。 重点:分析水平、倾斜岩层地区地质图的方法、编制地质剖面图的方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 难点:编制地质剖面图的方法。 1.李德伦,王恩林,梁一鸿,刘志宏.构造地质学.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 2001,1-280 教材与参考资料 2.朱志澄主编.构造地质学.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9,1-262 3.俞鸿年,卢华复.构造地质学原理.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 教 学 内 容 提 要 学时分配及备注
3
3. 水平地层在图幅中的分布特征 4. 倾斜地层在图幅中的分布特征 5. 地层之间的接触关系 6. 在地质图上确定倾斜地层的产状 三、编制地质剖面图 1. 剖面线的选择 2. 按照给出的比例尺准确地绘制地形剖面线 3. 绘制地质界线 4. 图的整饰
作业: 学生课外学习引导 教 师 课 后 小 结 1.编制凌河地区 A-B 地质剖面图
(1)在讲授分析水平、倾斜岩层地区地质图的方法时,一定要学生掌握分析地质图的 一般程序,这样不至于将必须分析、阅读的部分丢掉。 (2)编制地质剖面图要求按照作图的步骤和程序进行,并且在绘制过程中一定要将剖 面上反映的地质内容与平面上的地质图结合起来思考,这样有助于对地质问题的理解。
4
授课题目 教室设备与教具 教学目的
计算机和媒体设备、投影球、吴氏网等 1.了解极射赤平投影的概念; 2.掌握极射赤平投影的基本原理;
课
型
教学目的 3.掌握极射赤平投影的基本操作方法,在吴氏网上能够准确地读出构造要素的有 关数据; 重点:极射赤平投影的基本原理、基本操作方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 难点:极射赤平投影的基本原理。 1. 李德伦,王恩林,梁一鸿,刘志宏.构造地质学.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 2001,1-280 教材与参考资料 2. 3. 4. 朱志澄主编.构造地质学.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9,1-262 俞鸿年,卢华复.构造地质学原理.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 何绍勋.构造地质学中的赤平投影.北京:地质出版社,1979 教 学 内 容 提 要 一、极射赤平投影的基本原理 1. 极射赤平投影的概念 2. 极射赤平投影的要素 3. 极射赤平投影的特点 4. 极射赤平投影的步骤 二、平面的投影 1. 大圆的投影(即通过球心的平面的投影) 2. 小圆的投影(即不通过球心的平面的投影) 3. 注意的事项 三、直线的投影 四、吴氏网 1. 基圆 2. 径向大圆弧 3. 纬向小圆弧 学时分配及备注
构造地质学试验教学内容要求流程及其结果
构造地质学实验教学内容、要求、流程及其结果实验一、地质图的基本知识及读水平岩层地质图1、实验目的地质图是综合、概括地反映一个地区地质概况及其发展历史的基本图件,是一个地区地质工作尤其是区域地质调查的最主要成果。
通过阅读地质图,使学生明确地质图的概念,了解地质图的内容、要素和图式规格,掌握阅读地质图的一般步骤和方法,并掌握水平岩层在地质图上的表现特征。
2、实验内容(1)了解地质图要素和图幅内容①图名命名:地区(主要城镇、居民点、山脉河流)+图件类型;②比例尺:数字比例尺和线条比例尺;③图例:地层:由新—老排列;已知时代的喷出岩、变质岩排在地层图例相应位置上;侵入岩:由新~老排列,时代未定侵入岩由酸性~基性排列;构造:地质界线、褶皱、断层、节理、劈理、岩层产状等(除断层红线外,其它线颜色为黑色)。
④责任表。
也可:左上:编图单位;右上:编号、机密;左下:负责人,编图人;右下:资料来源,制图人。
(2)掌握阅读地质图的步骤和方法;(3)掌握水平岩层在地质图上的表现特征;(4)制作水平岩层地质剖面图。
3、实验要求通过阅读红水河或凌河地区地质图,使学生明确地质图的概念,了解地质图的内容、要素和图式规格,掌握阅读地质图的一般步骤和方法,了解水平岩层在地质图上的表现特征,学会制作水平岩层地质剖面图,并指出图中哪些地层是水平岩层和各时代地层之间的接触关系类型。
4、实验方法与步骤(1)阅读地质图①先阅读图框外要素:先看图名、比例尺、图例、责任表;后阅读图框内要素图,边阅读边记录地质认识:②分析图区的地形特征;③分析地层时代、层序、岩石类型、性质和岩层岩体的产状、分布及其相互关系、分析褶皱、断裂、岩浆岩及变质岩的发育情况;(2)制作水平岩层地质剖面图剖面图单独绘制时需有图名;剖面图的放置一般N(不包括0°)→S(180°)放在右端,S(不包括180°)-N(360°)放在左端;剖面图内一般不留空白,根据地表来推断出深部的构造特征;图切剖面与地质图一起时,图切剖面在地质图上的位置用细线标出,要注上剖面代号如A-B;剖面图比例尺和地质图比例尺一致,水平基线,竖线为高程;剖面图与地质图所用的地层符号,色谱应一致。
《构造地质学实习指导书》
构造地质学实习指导书》胡明编写二00 七年六月实习一地质图的基本知识及读水平岩层地质图一、目的和要求1.明确地质图的概念,了解地质图的图式规格;2.了解阅读地质图的一般步骤和方法;3.掌握水平岩层在地质图上的表现特征。
二、预习内容1.复习测量学有关读地形图的知识;2.预习第一章“水平岩层”部分。
三、实验用图和用品1.实验用图:凌河地形地质图、南涧镇地形地质图。
2.实验用品:铅笔、橡皮、小刀、三角板、量角器、方格纸等。
四、实验方法说明(一)地质图的概念及图式规格以图1—1或选用正式出版的1 : 20000地质图或其他比例尺地质图作样本,介绍地质图的图式规格。
1 .地质图将一定范围内地壳的地质内容(包括有不同时代的地层、岩系、地质构造及矿产等)在地面上的分布情况,按一定的比例尺缩小,投影到平面图(通常带有地形等高线,即地形图)上,并用规定的符号、色谱、花纹予以表示的图件就是地质图(图1—1太阳山地区地质图)。
地质图是具体反映某一地区的地质现象的图件,然而一张地质图,是不可能把某一地区所有的的各种地质现象都表示出来的,所以必须根据不同的要求,编制不同的地质图件来反映与表现各种不同的地质现象。
地质图的编制,首先必须是通过野外现场观察,对区内地层、岩石、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和构造变动等情况进行综合调查研究。
再以规定的线条把各种地质界线(包括地层界线、岩体界线、断层线、不整合界线等)勾划出来,把岩层和断层等的产状标记上去,对各时代地层和各类型岩浆岩涂以各种统一规定的颜色,对各种岩相(岩浆岩、变质岩)和蚀变、矿化现象加以各种规定的符号、花纹。
地质图不仅反映野外各种地表地质现象,还将区内地层、岩石、构造和矿产等方面形成、发展的一定时间、空间规律反映出来,包括能反映地下一定深度的地质构造。
因此,地质图是帮助我们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一种重要而最基本的地质资料。
一幅正规的地质图有统一的规格,除正图部分外,还应有图名、比例尺、图例、柱状剖面图、地质剖面图、图框、经纬度、制图单位、制图人和制图日期等等。
《构造地质学》实习课教案
《构造地质学》实习课教案赵温霞李志勇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构造教研室2004.3.24.实习一认识和阅读地质图(水平、单斜岩层展布区)学时:4(课堂学时)╋4(自学学时)═8学时一.目的要求1. 初步建立地质图的概念,了解图式规格;2. 学会读图的一般步骤及方法;3. 厘定不整合类型并描述其特征;4. 掌握不同产状之岩层在地形地质图上的出露特征;5. 于地形地质图上求解面状构造(岩层)产状要素;6. 利用“三点法”求解面状构造(岩层)产状要素;7.学会制作图切地质剖面图。
二.作业:1. 读凌河地形地质图(附图1),分析该区地形地貌表现特征;2. 总结凌河地区水平岩层和倾斜岩层出露特征(后者用“V”字形法则);3. 按练习与思考题的要求(P220——1)完成附图1作业;4. 在凌河地形地质图(附图1)上制作图切地质剖面图(沿A——B线);5. 按练习与思考题的要求用三点法求岩层产状要素(P221-3-①,附图3);三. 要求:1.读图前先着色。
2.交作业:①文字报告500—800字;②图件3份——附图1、附图3、图切地质剖面。
3.交材料费,1元/人,以班为单位→612室肖军老师(女)。
四. 实习步骤:1. “V”字形模型示意及“V”字形图图示;2.讲授“目的要求”之1、2条:地质图的概念,成图原理及方法;3.带读附图1,附图3;4.用间接法求岩层产状⑴在地形图上求岩层产状(附图1、图16-1)讲解示范步骤:以立体图或模型示倾斜岩层,有100、150m不同高程走向线位于其上,用一简单三角关系可以看出其产状关系,即沿层面作垂线AC,则倾斜线AB线与其水平投影线AC之夹角а为岩层倾角,CA即为岩层倾向,Ⅲ——Ⅲ为150m走向线,Ⅱ——Ⅱ为其水平投影线,BC为二走向线高差;将该三角形置平,其关系不变,B C1即为B C,仍为其高差(图16-1),а1即为а,CA仍为倾向,皆可用量角器和直尺直接度量。
构造地质学实习指导书(精)
1.换算目的层层面标高;
2.将计算结果标在地形图各个点上;
3.分析目的层面高程的变化规律;
4.联三角网;
5.用插入法求等高线点;
6.绘等高线
实习六 绘制和分析节理玫瑰花图
一、目的要求
1.学会编制节理走向玫瑰花图;
2.了解节理倾向和倾角玫瑰花图。
二、主要内容
1.整理节理资料和绘制节理玫瑰花图;
2.分析节理玫瑰花图并了解其构造意义。
节理玫瑰花图是一种较常用的节理统计方法,分为走向玫瑰花图和倾向玫瑰花图。
节理走向玫瑰花图主要反映节理的走向方位,并在半圆内作图。
节理倾向玫瑰花图根据节理倾角或倾向编制的,它需要在整圆内作图。
编制方法:
1.资料整理
2.确定作图比例尺及座标
3.找点连线
4.写上图名和比例尺
2.学会认识构造等高线所反映的构造形态。
二、主要内容
1.根据岩层标高(或埋藏深度)资料编绘构造等高线图;
2.认识构造等高线所反映的构造形态。
构造等高线图是用等高线来反映一特定岩层的顶面或底面(或某一构造面)的起伏形态的一种构造图,又称构造等值线图,是油气田、煤田和一些层状矿床的勘探和开采中经常要编绘的一种重要图件。
2.水平断距的测定
3.求地层断距
(三)断层时代的确定
4.判断轴面产状
5.枢纽产状和轴迹的确定
6.转折端形态的认识
7.褶皱形态的描述
(二)褶皱组合型式的认识
(三)确定褶皱形成时代
(四)褶皱地区铅直剖面图的绘制
1.分析图区地形和褶皱特征
2.选定剖面位置
3.绘出地形剖面
4.在剖面线上标出背斜和向斜位置
5.绘出褶皱形态
构造地质学实习教材1
图2
平面的投影
图3
直线的投影
平面的投影方法(图 2)设一平面走向南北、向东倾斜、倾角 40°,若此平面过球心, 则其与下半球面相交为大圆弧 PGF, 以A点为发射点, PGF 弧在赤平面上的投影为 PHF 弧。 PHF 弧向东凸出,代表平面向东倾斜、走向南北,DH 之长短代表平面的倾角。 直线的投影方法(图 3)设一直线向东倾伏、倾伏角 40°,此线交下半球面于 G 点。以 A 为发射点,球面上的 G 点在赤平面上的投影为 H。HD 的长短代表直线的倾伏角、D 的方位角 即直线的倾伏向。同理,一条直线向南西倾伏、倾伏角 20°,此线交下半球面于 J 点,其赤 平投影为 K。 为了准确、迅速地作图或量度方向,可采用投影网。常用的有吴尔福网(简称吴氏网, 也称等角距网) (图 4A)和旋密特网(等面积网) (图 4B) ,以及据其改换形式而成的极等角 度网(图 4C)和极等面积网(赖特网) (图 4D) 。吴尔福网与施密特网基本特点相同,下面以 吴尔福网为例介绍投影网。
φyx γyx A′C′ B′C′ C′A′ 1+eAB
φyx
γyx
2a
2b
θ′
θ
ω
1+e1
1+e2
R
三、作业
1.描述三条不同方向直线的方向随卡片叠的剪切应变量增大的变化。 CA 线的方向及长度 变化说明了什么? AB 线和 BC 线方向变化的总趋势如何?有何地质意义? 2.描述三条线的长度随剪切量增大的变化。讨论 1+eBC 在变化曲线上最小值的意义, 这时 B′C′的方位如何? (1+eBC)的曲线与 X 轴交点的含义?各直线长度变化的总趋势如何? 3.分析θ′的变化规律。沿曲线外推,分析当γyx→0 时θ′趋向于多少?当γyx→∝时, θ′趋向如何? 4.在不同剪切应变量时,各应变椭圆的主轴是否为同一条直线?分析θ的变化规律,当 y→0 时,θ趋向于多少? 5、分析 R 的变化趋势?
《构造地质学》教学大纲
《构造地质学》教学大纲《构造地质学》教学大纲(理科基地班和工科基地班适用)课程编号:14009 学时:64学分:4一、课程性质和目的:构造地质学是地质学理科基地本科生的必修课。
它是建立在普通地质学、古生物学、矿物岩石学和普通物理学、力学等基础之上的一门主要的专业基础课。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让学生掌握一些构造地质学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初步掌握基础构造现象的观测、描述和分析方法,为进一步深入地学习构造分析、构造物理学、区域大地构造学、实验构造学、岩石圈流变学等课程和开展相关研究打下基础。
二、课程的基本内容课程基本内容主要包括断裂、褶皱、面理、线理等构造形态及其组合的描述和分析;面理、线理产状测量、V字形法则、极射赤平投影等构造几何学方法;构造应力分析、应变分析、流变分析的力学基础、典型构造力学分析示范以及基本构造现象的野外观测。
具体内容如下:绪论(2学时)构造地质学研究的目的、任务、内容、方法、意义概述第一章原生沉积构造与线理、面理产状(4学时)层理类型、岩层变新方向的确定、岩层接触关系及在地质图上的表现、原生沉积构造与软沉积变形;线理和面理产状要素、测量方法与图面表示第二章赤平投影、地质读图、图切剖面与构造等值线(12学时)赤平投影的原理方法与基本操作,赤平投影的应用与计算机实现;读地质图、V字型法则;图切剖面的基本要求与实践;构造等值线及其计算机实现第三章断裂构造基础(6学时)断层几何学、运动学、构造岩、断层面特征;节理及其组合第四章断裂系统分析(6学时)逆冲系统几何学、逆冲双重构造、反冲和冲起、逆冲推覆构造的扩展、逆冲系统中的转换断层;伸展系统几何学、伸展双重构造、犁式扇、半地堑、滚动背斜、伸展系统中的转换断层;走滑系统几何学、走滑断层尾端效应、拉分盆地、转换拉伸与转换压缩、花状构造、走滑双重构造第五章褶皱构造(10学时)褶皱几何要素、褶皱产状要素、褶皱面向、褶皱分类、等斜线及其编制方法、平行褶皱与相似褶皱、对称褶皱与不对称褶皱、褶皱倒向、寄生褶皱、轴隆区与轴陷区、协调褶皱与不协调褶皱、叠加褶皱、褶皱形成机制与褶皱系统、纵弯褶皱与横弯褶皱作用、弯滑与弯流第六章面理、线理与组构(6学时)面理与线理的基本术语;四类主要劈理:板劈理、破劈理、褶劈理与压溶劈理;透入性与非透入性;连续劈理与间隔劈理;缝合线构造;面理与褶皱的关系;线理主要类型:断面檫线与层面檫线、皱纹线理、拉伸线理、矿物生长线理、交面线理;杆状构造、窗棂构造与香肠构造;压力影构造;组构、自由组构、优选组构、均匀组构与非均匀组构;构造标本观察与描述第七章应力分析基础(6学时)应力、正应力、剪应力;主应力、主平面、主方向、最大主应力、中间主应力、最小主应力、最大剪应力;应力状态、应力椭圆、应力椭球、应力莫尔圆;应力场与应力轨迹、典型构造应力分析(以雁列脉与旋卷构造为例)第八章应变分析基础(4学时)应变、线应变、剪应变、无穷小应变与有限应变;岩石有限应变测量、应变椭球、主应变;简单剪切、纯剪切、递进变形、弗林图解;应变场第九章韧性剪切带(2学时)韧性剪切带的概念、韧性构造岩、韧性剪切带的应变场特征第十章岩石流变性质(2学时)应力与应变的关系;弹性、粘性、塑性、韧性、粘弹性;蠕变与松弛;温度、围压、应变速率、孔隙流体压力等对岩石变形的影响;岩石变形微观机制简介第十一章构造标本观测分析和构造模拟实验(4学时)观测分析脆性、韧性和脆韧性变形的构造标本,进行描述和初步的成因分析;了解构造模拟的方法,并进行简单的构造模拟方法和思路的学习。
构造地质学实习指导书
构造地质学实习指导书(基地班使用,共54学时,实习课20学时)实习一学习使用《构造地质学》CAI课件一、目的要求了解《构造地质学》CAI课件的特点、功能和使用方法二、说明CAI 是computer assistant instruction 的缩写,即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一般称作CAI课件或多媒体课件。
CAI课件具有直观、美观、立体感强、可以进行动态模拟、容易操作、具有很强的交互性等特点,利用CAI课件进行教学,可以由教师结合软件进行讲授,也可以由学员开展自学,达到调动学习积极性、启发主动性思维、增加学习乐趣的目的,从而起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CAI课件在21世纪的大学教育和中小学教育中得到广泛应用是一种必然的发展趋势。
这已经成为国内外教育界的共识。
目前国内外正在掀起一股CAI研制和开发的热潮。
国外已有相当数量的CAI课件面市。
我国政府和有关教育部门对研制开发自己的CAI课件也给予了高度重视。
在国家教委领导下已经分别成立了全国理科、工科和文科CAI研制协调小组。
部分院校如北大、清华、科大、暨南大学、上海交大等也纷纷成立了专门的研究和管理机构,同时注入了大量资金开展CAI课件研制和开发。
《构造地质学》是地学各专业本、专科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
课程系统地介绍与岩石变形和构造作用有关的基础知识。
课程涉及许多的概念、术语,尤其是构造作用的动态过程较难仅仅通过书本学习或教师讲解获得理解,学生在学习中存在一些难点。
《构造地质学》CAI课件是西北大学地质系师生自行开发的。
该课件系统展示《构造地质学》课程的有关内容。
通过图、文、声、二维和三维动画的有机结合,提供一个轻松、有趣、能够充分发挥学习者主观能动性的教学工具。
目前该课件处于试用期,某些功能和内容有待进一步改进。
希望同学们在利用该课件进行学习的同时,能够提出建设性的意见,使课件趋于完善。
课件的主要功能如下:(1)对课件的教学内容通过简单的操作,进行顺序或任意浏览。
构造地质学实习指导书
(三) 水平岩层地质读图 水平岩层在地面和地形地质图上的特征是地质界线与地形等高线平行或重 合;在沟谷处界线呈“尖牙”状,尖端指向上游;在孤立的山丘上,界线呈封 闭的曲线。在未发生倒转的情况下,老岩层出露在地形的低处,新岩层分布在 高处。岩层露头宽度取决于岩层厚度和地面坡度,当地面坡度一致时,岩层厚 度大的,露头宽度也宽;当厚度相同时,坡度陡处,露头宽度窄;在陡崖处, 水平岩层顶、底界线投影重合成一线,造成地质图上岩层发生“尖灭”的假象。 (四)读倾斜岩层地质图,对照理解和掌握“V”字形法则: 1 当岩层倾向与坡向相反时,岩层界线与地形等高线弯曲一致,但地质界线的 弯曲度要小;
实习一:地质图基础知识及判读
一、目的要求 (1)明确地质图的概念,了解地质图的图式规格; (2)了解读地质图的一般步骤和方法; (3)掌握水平、直立、倾斜岩层及不整合在地质图上的特征 二、说明 (一)地质图的概念及图式规格 1.概念 地质图是用规定的符号、颜色和花纹将地壳上一定区 域的地质体和地质现象按照一定的比例尺概括地垂直投影到水平 面,来反映该区地质体和地质现象的形态、规模、时代及其分布 和相互关系的一种图件。 除普通地质图外,还有按工作性质和任务要求测绘内容不同 的专门地质图,如构造地质图、矿产图、矿区地质图、水文地质 图、工程地质图和第四纪地质图等。
2.在阅读之前应先分析一下图区的地形特征。在比例尺较大地形地质图上, 从等高线形态和水系可了解地形特点。在中小比例尺地质图上,一般无等高线, 可根据水系分布、山峰标高的分布变化,认识地形的特点。
3.一幅地质图反映了该地区各方面地质情况。读图时一般要分析地层时代、 层序和岩石类型、性质和岩层、岩体的产状、分布及其相互关系。对于分析地 质构造方面主要是褶皱的形态特征、空间分布、组合和形成时代;断裂构造的 类型、规模、空间组合、分布和形成时代及其先后顺序;岩浆岩体产状和原生、 次生构造以及变质岩区所表现的构造特征等等。
《构造地质学》实习课教案
《构造地质学》实习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构造地质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
2. 掌握地质图的阅读和构造要素的识别。
3. 学会使用地质罗盘进行现场测量和数据采集。
4. 能够分析构造格局和构造演化历史。
二、教学内容1. 构造地质学概述:构造地质学的基本概念、研究方法和应用领域。
2. 地质图阅读:地质图的组成、符号表示和阅读方法。
3. 构造要素识别:地层、岩性、断层、褶皱等构造要素的识别和描述。
4. 地质罗盘使用:地质罗盘的结构、使用方法和测量技巧。
5. 构造格局分析:现场测量数据的整理和构造格局的分析。
三、教学方法1. 讲授:讲解构造地质学的基本概念、研究方法和构造要素的特征。
2. 演示:展示地质图和构造要素的实例,进行现场演示和操作。
3. 实践:学生分组进行地质罗盘测量和构造要素识别的实践操作。
4. 分析:学生根据现场测量数据进行分析,得出构造格局的结论。
四、教学准备1. 教材:构造地质学教材或相关参考书籍。
2. 地质图:准备一些地质图作为教学示例。
3. 地质罗盘:为学生提供地质罗盘进行实践操作。
4. 实地考察地点:选择合适的实地考察地点,准备相关地质资料。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理解构造地质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
2. 学生能够熟练阅读地质图和识别构造要素。
3. 学生能够正确使用地质罗盘进行现场测量和数据采集。
4. 学生能够根据现场测量数据进行分析,得出构造格局的结论。
六、教学步骤1. 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回顾构造地质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
2. 讲解地质图的阅读方法,包括地质图的组成、符号表示和阅读技巧。
3. 介绍构造要素的识别方法,包括地层、岩性、断层、褶皱等构造要素的特征和识别要点。
4. 演示地质罗盘的使用方法,包括罗盘的结构、测量技巧和数据记录。
5. 进行现场实践,学生分组进行地质罗盘测量和构造要素识别的实操练习。
七、实习要求1. 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构造地质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
2. 学生能够熟练阅读地质图,识别构造要素。
《构造地质学》实习指导书(樊光明)
樊光明主编编者的话构造地质学的实习课是构造地质学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实习,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帮助学生建立空间概念,进一步理解讲课的内容,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分析构造能力的目的。
本实习指导书根据构造地质学64学时安排的,教学可在教学大纲的基础上,根据不同专业,在实习内容上有所偏重,有一定的挑选余地,有些实习,如褶皱和断裂部分,虽只各安排一次,教员可根据实际情况,将一次实习内容分解为两次,即读图一次,作地质剖面一次。
本实习指导书是在四院合编教材,徐开礼、朱志澄主编教材;朱志澄、宋鸿林主编教材;朱志澄主编教材的基础上,编写而成的,有缺点和错误之处,敬希读者批评指正。
2006年4月28日目录实习一认识地质图及读水平岩层、倾斜岩层和不整合地质图 (1)实习二用间接方法确定岩层产状要素 (7)实习三编制水平岩层、倾斜岩层地质剖面图 (9)实习四读褶皱区地质图及编制图切地质剖面图 (11)实习五编制和分析构造等高线图 (15)实习六极射赤平投影在构造地质学中的应用(一) (20)实习七编制和分析节理玫瑰花图 (28)实习八编制节理极点图和等密图 (32)实习九读断层地区地质图并求断层产状及断距 (36)实习十极射赤平投影在构造地质学中的应用(二) (39)实习十一构造模拟与实验研究 (45)实习十二构造标本的观察与分析 (521)实习十三构造地质综合作业 (522)附录Ⅰ各种常见岩石花纹图例 (56)附录Ⅱ真视倾角换算表 (59)附录Ⅲ地层代号及色谱 (61)附图1.凌河地质图 (63)附图2.望洋岗地质图 (64)附图3.松溪地形图 (65)附图4.金山镇地质图 (66)附图5.凉风垭地区地形图 (67)附图6.暮云岭地区地形地质图 (68)附图7.吴尔福网 (69)附图8.施密特网 (70)附图9.赖特网 (71)实习一认识地质图及读水平岩层、倾斜岩层和不整合地质图一、目的和要求:(一)明确地质图的概念,了解地质图的图式规格;(二)了解阅读地质图的一般步骤的方法;(三)掌握水平岩层、倾斜岩层及不整合在地质图上的表现特征。
《地质学基础》室内实习指导书
室内实习指导书
实习一矿物的形态
一.目的要求
1.熟悉常见矿物的各种形态特征和其描述方法;
2.了解形态在矿物鉴定上的意义。
二.实习内容
1.单体形态:根据单个晶体三度空间相对发育的比例不同,可将晶体形态特征分为一向延长、二向延长和三向等长三种。
(1)一向延长晶体
柱状——石英(水晶)、角闪石;毛发状——石棉。
3.硬度 肉眼观察的是矿物的相对硬度,通过以莫氏硬度计了解不同硬度的矿物为标准进行比较而确定的。观察莫氏硬度计。
表2.摩氏硬度计
摩氏硬度级别
1
2
3
4
5
6
7
8
9
10
矿物
名称
滑石
石膏
方解石
萤石
磷灰石
正长石
石英
黄玉
刚玉
金刚石
野外工作中为了方便,常采用指甲(硬度为2.5±)、小刀(硬度为5.5±)等作为标准测定相对硬度。
黄铜矿CuFeS2
常为致密块状或粒状集合体。颜色铜黄,条痕为绿黑色。金属光泽。硬度3—4,小刀能刻破。性脆,相对密度4.1-4.3。
黄铜矿以颜色较深且硬度小可与黄铁矿相区别。
方铅矿PbS
单晶常为立方体,通常成致密块状或粒状集合体。颜色铅灰,条痕为灰黑色。金属光泽。硬度2—3。有三组解理,沿解理面易破裂成立方体。相对密度7.4—7.6。
萤石 CaF2
常能形成块状、粒状集合体,或立方体及八面体单晶。颜色多样,有紫红、蓝、绿和无色等。透明。玻璃光泽。硬度4。解理好。易沿解理面破裂成八面体小块。相对密度3.18。
方解石CaCO3
常发育成单晶,或晶簇、粒状、块状、纤维状及钟乳状等集合体。纯净的方解石无色透明。因杂质渗入而常呈白、灰、黄、浅红(含Co、Mn)、绿(含Cu)、蓝(含Cu)等色。玻璃光泽。硬度3。解理好。易沿解理面分裂成为菱面体。相对密度2.72。遇冷稀盐酸强烈起泡。
余心起-地大(北京)-构造地质学实习实践体系
实习十三、读变质岩区岩浆岩地质图
实习十四 实习十五
课间野外实习
实习十六、综合读图 实习十七、编制构造纲要图
实习十八、编写实习报告或课程设计
学时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4
2 2 2
授课方式 课堂实习 课堂实习 课堂实习 课堂实习 课堂实习 课堂实习 课堂实习 课堂实习 课堂实习 课堂实习 课堂实习 小班,实验室实习 课堂实习 野外实习 野外实习 课堂实习 课堂实习 课堂实习
教学内容 实习一、读水平倾斜岩层地质图并作剖面
实习二、编制倾斜岩层地质图 实习三、读不整合地质图 实习四、读褶皱地区地质图并作剖面 实习五、编制构造等高线图 实习六、赤平投影及应用 实习七、节理极点图和等密图
实习八、解决断层地区实际地质问题 实习九、读断层地区地质图并做剖面
实习十、构造模拟试验 实习十一、逆冲推覆构造 实习十二、构造岩手标本实习
歙县伏川蛇绿岩套 2012-11-26
2013-11-06 贵州大学
2013-11-06 贵州地化所
2013-11-06 贵州地化所
2014-12-07 西北大学
秦岭造山带 2014-12-06
小秦岭金矿 2014-12-08
900m
N
180°
突出地质方法性训练
大家都知道,地质体在地质图上表达是空间概念很强,且抽象,尤其是“V” 字型法则,同学死背结果,其实,上左图给出基本要求,让同学编制倾斜 岩层地质图,如果该图编制明白了, “V”字型法则就完全掌握了
突出地质认知性
上左图给出断层切割煤层地质图,根据所给条件,让同学根据断层效应及 间接法求产状的原理,讨论什么地方能打到2层煤、1层煤和无煤区?
《构造地质学》060102实验指导书
《构造地质学》课程实验指导书(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用)班级学号姓名指导教师学期南京工业大学岩土工程实验室编2006年1月目录实习一分析地质图,作剖面图(水平、倾斜岩层)实习二分析褶皱区地质图实习三绘制和分析节理玫瑰花图实习四分析断层地区地质图实习五构造地质综合实验实习一分析地质图,作剖面图(水平、倾斜岩层)一、目的要求初步认识地质图(水平、倾斜岩层)。
学习作地质剖面图。
二、说明图名表明图幅所在地区和类型。
一般采用图内主要市镇、居民点及主要山岭、河流等命名。
如果比例尺较大,图幅面积较小,地名不为人们所知,则在地名前要写上所属省(区)、市或县名。
如《北京市门头沟区地质图》。
地质图的比例尺与地形图或地图的比例尺一样,有数字比例尺和线条比例尺。
图例是地质图上各地质现象的符号和标记,用各种规定的符号和色调来表明地层、岩体的时代和性质(见附录Ⅰ“地层代号和色谱”以及附录Ⅱ“各种常用构造符号”)。
图例要按一定顺序排列。
地层图例在前,次为代号图例,构造图例一般排在最后。
地层图例的安排从上到下由新到老;如横排,一般由左向右从新到老。
确定时代的喷出岩、变质岩可按其时代排列在地层图例相庆的位置上。
岩浆岩体图例放在地层图例之后。
已确定时代的岩体可按新排列,同时代各岩类按酸性到基性顺序排列。
构造图例,如地质界线、断层应区分是实测的还是推断的。
地形图的图例一般不列于地质图图例中。
2.图切地质剖面图正规地质图均附有一幅或几幅切过图区主要地层、构造的剖面图。
如单独绘剖面图时,则要标明剖面图图名,如周口店(指图幅所在地区)太平山-升平山地质剖面图。
如为图切剖面并附在地质图下面,则以剖面标号表示,如Ⅰ-Ⅰ′地质剖面图或A-A′地质剖面图。
剖面在地质图上的位置用细线标出,两端注上剖面代号,如Ⅰ-Ⅰ′或A-A′等。
在相应剖面图的两端也相应注上同一代号。
剖面图的比例尺应与地质图的比例尺一致。
垂直比例表示在剖面两端竖立的直线上,按海拔标高标示。
构造地质学实验(3)
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构造地质学》实验报告姓名:宋青磊班级:资源勘查10-1班学号: 10号指导教师:田立慧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资源勘查工程专业实习七赤平投影使用方法一、目的和要求1、掌握极射赤平投影的原理及投影网的规格。
2、掌握平面、直线和平面法线的投影方法。
3、学会用赤平投影方法换算岩层的真、视倾角和岩层的厚度。
二、内容说明1、在动手运用吴氏网解决地质问题之前,必须了解赤平投影的原理。
为此,可认真观察“投影球”中各个平面及直线之间的相互关系,了解空间各种几何要素在投影球的赤道平面上可能形成的投影形态、方位。
2、投影网(如吴尔福网)是以投影球的赤道平面为大圆(基圆)的平面图,它将各种空间几何要素的产状以大、小圆弧(或经向、纬向圆弧)的方式尽可能地反映了出来,使立体问题平面化了。
3、极射赤平投影有上半球投影与下半球投影之分,我们是采用下半球投影。
另外,赤平投影是一种等角投影,它可以保证物体的各面、线的夹角关系投影后仍然不变。
但是,球面上不同部位的面积,经过赤平投影后,就是受到不同程度的歪曲。
三、实习作业利用吴氏网求作下列问题:1、有一铁矿层产状为270°∠40°,求它在下列各方向剖面上的视倾角:(1)0°(2)290°(3)190°(4)120°2、某地质队在一条向南延伸的铁道旁的陡壁上发现一层油页岩,经测量其视倾斜为180°∠40°,后来又在走向130°的探槽中找到了这层油页岩,量得视倾斜为130°∠50°,试求该层油页岩的产状。
如果挖一条正东的巷道时,该层油页岩在巷道壁上出露的视倾角值应为多少?实习八用赤平投影方法确定褶皱枢纽和轴面产状一、目的和要求1、掌握平面、直线和平面法线的投影方法。
2、掌握利用赤平投影方法确定褶曲枢纽和轴面的产状的方法。
二、内容说明褶皱枢纽产状一般可根据褶皱两翼同一褶皱层面的交线求得。
构造地质学实验(2)
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构造地质学》实验报告姓名:宋青磊班级:资源勘查10-1班学号: 10号指导教师:田立慧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资源勘查工程专业实习五绘制褶皱地区图切剖面图一、目的和要求1、了解剖面图的种类,各种剖面图的特征及应用。
2、学会在褶皱地区地质图上切剖面图的作图方法。
二、内容说明褶皱构造地区切剖面有两种,一种是垂直于水平面的、与褶皱延伸方向直交的横剖面,这是一般常用的剖面图,它适用于在各种比例尺地质图上反映枢纽基本水平的简单褶皱;另一种是垂直于褶皱枢纽的剖面,称为横截面图或正交剖面图,这对于构造变形较强烈地区,特别是枢纽明显倾伏的褶皱地区(如变质岩区),这种剖面图能比较真实地反映褶皱形态的横截面形象。
横截面图通常在比例尺较大的地质图上制作。
这两种剖面图的作法说明如下:1、褶皱区剖面图的绘制(1)分析图区地形和构造特征注意分析岩层界线的弯曲和褶皱核部地层出露的宽窄与地形起伏和岩层产状的关系。
(2)选择剖面线剖面线应尽可能垂直褶皱轴迹方向,并通过全区主要褶皱构造。
(3)在剖面线上用铅笔标出背斜(如“^”)和向斜(如“v”)的位置。
对剖面附近的次级褶皱沿其轴迹线与剖面相交处,亦标出相应的位置。
(4)绘出地形剖面(5)绘地质剖面将剖面线切过的地质界线的交点和褶皱轴迹的位置投影到地形剖面上。
2、褶皱横截面图的绘制:褶皱横截面图是垂直于褶皱枢纽的截面图,它反映了顺枢纽倾伏方向观察的褶皱形态特征。
这种图是用正交投影法从地质图上绘制的,其条件是已知褶皱枢纽倾伏。
因此,一张反映褶皱构造出露形态较完整的良好地质图是作横截面的基础。
其作图方法如下:(1)在地质图上画等间距方格,使其纵坐标线与褶皱枢纽倾伏方向平行(2)作横截面图上的网格(3)最后,将平面图上的褶皱构造在纵、横坐标网上的交点,按方格位置分别移到横截面图之上网格的相应位置上,并根据平面图上露头线的形态连线,即得到一个沿枢纽倾伏方向下望的褶皱构造形象(在地形起伏较大的地区作横截面图时,应进行地形校正)。
地质实习指导书
一、实习目的和要求1. 实习目的工程地质野外教学实习是本课程教学实践的重要环节,目的在于巩固和加深理解在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使理论与实践紧密相结合,提高教学效果;学会野外观察地质现象和分析评价工程地质问题的初步能力,为今后学习、工作中使用分析地质资料打好基础。
2. 实习要求⑴在教师指导下,逐渐学会野外地质勘测的基本知识和方法,如地质罗盘仪的使用,岩层产状的测定,地质点的工作内容,地质路线的观测,地质剖面的测绘及节理的测量与统计方法等。
⑵仔细观察与认识不同时代地层的主要岩石性质,地质构造特征,地下水及物理地质现象,达到初步具有观察和分析野外地质现象的能力。
⑶对实习地区的地质条件及工程地质问题进行初步归纳、分析,并结合水工建筑物、港工建筑物、工业民用建筑物以及道路和桥梁工程等,进行稳定和渗漏等方面的工程地质条件初步评价。
⑷认真并按时完成所规定实习内容,根据野外观察实测资料、记录、标本及作业等,实习结束时编写实习报告和绘制基本图件,以利于巩固实习效果和提高独立思考能力。
二、实习准备工作1. 思想方面实习前首先要做好思想动员和组织准备工作。
讲明实习的目的和具体要求,宣布实习守则,要求严格遵守。
为保证实习任务的顺利完成,必须加强组织领导和做好细致的政治思想工作。
野外实习的生活、学习条件相对较差、困难较多,要求同学做好吃苦耐劳、敢于克服困难的思想准备;要求实习队必须是一支战斗性强纪律性严的组织。
在实习队部领导下,每班设正、副班长各一人,全班分成若干小组(每组4~5人),设小组长一人,小组是完成实习任务最基本单位。
各班设学习、生活、宣传、卫生、文体、保密安全干事若干人,分别负责各项具体工作。
2. 学习方面为加强理论与实际相结合,采取校内课堂讲授,野外现场进行教学实习的方式。
为此要求结合实习内容,重点对主要造岩矿物与岩石,地质构造、地史概要,地质图等部分进行复习准备。
对实习指导书认真学习。
在实习期间,结合现场教学所讲内容进行预习和复习,如各种地质作用和地质现象,地下水的主要类型及特征,工程地质测绘,以及库、坝区,边坡,洞室的工程地质问题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构造地质学》课程实验指导书(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用)班级学号姓名指导教师学期南京工业大学岩土工程实验室编2006年1月目录实习一分析地质图,作剖面图(水平、倾斜岩层)实习二分析褶皱区地质图实习三绘制和分析节理玫瑰花图实习四分析断层地区地质图实习五构造地质综合实验实习一分析地质图,作剖面图(水平、倾斜岩层)一、目的要求初步认识地质图(水平、倾斜岩层)。
学习作地质剖面图。
二、说明图名表明图幅所在地区和类型。
一般采用图内主要市镇、居民点及主要山岭、河流等命名。
如果比例尺较大,图幅面积较小,地名不为人们所知,则在地名前要写上所属省(区)、市或县名。
如《北京市门头沟区地质图》。
地质图的比例尺与地形图或地图的比例尺一样,有数字比例尺和线条比例尺。
图例是地质图上各地质现象的符号和标记,用各种规定的符号和色调来表明地层、岩体的时代和性质(见附录Ⅰ“地层代号和色谱”以及附录Ⅱ“各种常用构造符号”)。
图例要按一定顺序排列。
地层图例在前,次为代号图例,构造图例一般排在最后。
地层图例的安排从上到下由新到老;如横排,一般由左向右从新到老。
确定时代的喷出岩、变质岩可按其时代排列在地层图例相庆的位置上。
岩浆岩体图例放在地层图例之后。
已确定时代的岩体可按新排列,同时代各岩类按酸性到基性顺序排列。
构造图例,如地质界线、断层应区分是实测的还是推断的。
地形图的图例一般不列于地质图图例中。
2.图切地质剖面图正规地质图均附有一幅或几幅切过图区主要地层、构造的剖面图。
如单独绘剖面图时,则要标明剖面图图名,如周口店(指图幅所在地区)太平山-升平山地质剖面图。
如为图切剖面并附在地质图下面,则以剖面标号表示,如Ⅰ-Ⅰ′地质剖面图或A-A′地质剖面图。
剖面在地质图上的位置用细线标出,两端注上剖面代号,如Ⅰ-Ⅰ′或A-A′等。
在相应剖面图的两端也相应注上同一代号。
剖面图的比例尺应与地质图的比例尺一致。
垂直比例表示在剖面两端竖立的直线上,按海拔标高标示。
剖面图垂直比例尺与水平比例尺应一致,如放大,则应注明。
剖面图两端的同一高度上注明剖面方向。
剖面所经过的山岭、河流、城镇应在剖面上方所在位置注明。
最好把方向、地名排在同一水平位置上。
剖面图放置一般南在右、北在左、东右西左。
图例是指示读图的基础,从图例可以了解图区出露的地层及其时代、顺序,地层间有无间断,以及岩石类型、时代等。
在阅读地质内容之前应先分析一下图区的地形特征。
在地形地质图上,从等高线可以了解地形。
在无等高线的地质图上,可根据水系、山峰和标高的分布认识地形。
一幅地质图反映了该区各方面地质情况。
读图时一般要分析地层时代、层序和岩石类型、性质以及岩层、岩体的产状、分布及其相互关系。
读图分析时,可以边阅读、边记录、边绘示意剖面图或构造纲要图。
有关各种构造的具体分析方法,将在后续实习中分别介绍。
(三)水平岩层在地质图上的特征水平岩层在地质图上出露的特征是:(1)地质界线与地形等高线平行或重合(图1);图1 地质剖面图实例图2 水平岩层露头分布特征(2)老岩层出露在地形低处,新岩层分布在高处(图2);(3)岩层出露宽度取决于岩层厚度和地面坡度;(4)岩层的厚度是其顶、底面间的高差。
(四)倾斜岩层在地质图上的特征倾斜岩层在大比例尺地质图上表现为岩层界线在沟谷和山脊处成“V”字形态。
①当岩层倾向与坡向相反,沟谷处形成尖端指向上游的“V”字形,山脊处形成指向下游的“V”字形;②当岩层倾向与坡向一致,但倾角大于坡角,沟谷中形成尖端指向下游的“V”字形,山脊上形成尖端指向上游的“V”字形;③当岩层倾向与坡向一致,但岩层倾角小于坡角,河谷中形成尖端指向上游的“V”字形,但界线弯曲的紧闭度大于等高线弯曲的紧闭度。
(五)不整合在地质图上的表现平行不整合不整合面上下两套地质界线一致,倾向、倾角相同(图4A)。
角度不整合上覆的一套较新地层的底面界线截切下伏较老地层的不同层位的地质界线(图4B)。
(六)水平岩层图切剖面作法及步骤(图3)图3 编绘水平岩层地质剖面图示意图(1)选择剖面位置在分析图区地形特征、地层的出露、分布和产状变化以及构造特点的基础上,要使所作的剖面图尽量垂直于区内地层走向、通过地层出露较全和图区主要构造部位;或者选在阅读地质图需要作剖面的地方。
选定后,将剖面线标定在地质图上。
(2)绘地形剖面在方格纸上定出剖面基线,两端画上垂直线条比例尺,并注明标高。
基线标高一般取比剖面所过最低等高线高度要低1-1.5cm。
然后将地质图上的剖面线与地形等高线相交各点一一投影到相应标高的位置,按实际地形用曲线连接相邻点即得地形剖面。
(3)完成地质剖面将地质图上的剖面线与地质界线(地层分界线、不整合线、断层线等)的各交点投影到地形剖面曲线上,按各点附近的地层倾向和倾角绘出分层界线。
如剖面与走向斜交时,则应按剖面方向的视倾角绘分界线。
(4)按岩性(参照附录Ⅰ)绘出各层岩性花纹。
并注明各岩层的地层代号。
(5)整饰按地质剖面图格式要求进行整饰。
图4 不整合在地质图和剖面图上的表现A-平行不整合 B-角度不整合上图为平面图,下图为剖面图图5 绘制倾斜岩层剖面的方法示意图三、作业1、读凌河地质图(附图1)和嘉阳坡地质图(附图2),分析图区岩层产状、露头分布特征(“V”字形)及露头宽度变化;认识地层接触关系。
2、绘制凌河地质图中A-B地质剖面图。
实习二分析褶皱区地质图一、目的要求读褶皱发育地质图及描述褶皱。
编制褶皱发育区地质图的图切剖面。
二、说明(一)褶皱形态分析分析褶皱发育区地质图,首先要确定背斜和向斜,进而再分析褶皱形态、组合类型及形成时代。
分析时,除遵循一般的读图方法外,具体步骤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但对于不同类型的褶皱其重点又有所不同。
1.区分背斜和向斜首先根据地层的对称重复以及地层新老关系和产状区分背斜和向斜。
若核部为老地层,两翼依次为新地层,两翼依次为新地层者,为背斜:若核部为新地层,两翼依次为老地层者,为向斜。
2.确定两翼产状分析两翼产状是认识褶皱形态的关键。
根据褶皱两翼产状及其变化,确定轴面和枢纽产状。
两翼产状可从地质图上直接读出。
在大例尺的地形地质图上,两翼产状也可根据地质界线与等高线的关系求出岩层产状。
3.判断轴面产状根据两翼的倾向、倾角大致判断轴面产状。
若两翼倾向相反、倾角近相等,表示轴面直立。
如两翼倾角不等,轴面是倾斜的。
在斜歪和倒转褶皱中背斜的轴面均与缓翼倾向一致。
4.枢纽产状的确定当地形近平坦褶皱两翼平行延伸,表示两翼岩层走向平行一致,则褶皱枢纽是水平的;如两翼岩层走向不平行,两翼同一岩层界线交会或呈弧形弯曲,说明该被皱枢纽是倾伏的;背斜两翼同一岩层地质界线交会的弯曲尖端指向枢纽倾伏方向,向斜两翼同一岩层地质界线交会的弯曲尖端指向扬起方向(图24)。
另外。
沿褶皱延伸方向核部地层出露的宽窄变化,也能反映出枢纽的产状。
核部变窄的方向是背斜枢纽倾伏方向,或为向斜枢纽扬起方向。
在地形起伏很大的大比例尺地质图上,褶皱岩层界线受“V”字型法则的影响,岩层界线弯曲不一定反映枢纽起伏。
枢纽水平的褶皱,会因地形起伏的影响,表现出两翼交会。
此时,从褶皱两翼产状、褶皱岩层界线分布形态与岩层产状和地形的关系等方向综合起来分析,才能正确认识枢纽产状。
5.转折端形态的认识在地形较平坦的地质图上,褶皱倾伏处(扬起处)的轮廓大致反映褶皱转折端的形态。
6.翼间角和褶皱紧闭程度的判定根据两翼岩层的倾向与倾角,可大致地估测出翼间角的大小,再据其翼间角的大小范围对褶皱紧闭程度作出定性描述。
7.轴迹和平面轮廓的确定将褶皱各相邻岩层的倾伏端点(或扬起端点)连线,即是轴迹。
轴迹所示方向表示褶皱的伸方向,轴迹的长短表示褶皱在平面上的大小。
褶皱两翼同一岩层的出露线沿轴迹方向的长度与垂直轴迹方向的宽度之比即褶皱的长、宽比。
按长、宽比可将褶皱分为线型、短轴和等轴三种类型。
8.褶皱组合类型的识别在逐个分析区内背斜、向斜之后,按轴迹排列规律,确定褶皱组合类型:平行线列、雁列褶皱或其它类型。
9.褶皱形成时期的确定主要根据地层间的角度不整合接触关系来确定褶皱的形成时代。
不整合面以下褶皱岩层最新地层时代之后与不整合面以上最老地层时代之前的褶皱形成时代。
(二)褶皱描述图6 倾伏背斜和向斜褶皱的描述包括以下内容:褶皱名称(地名加褶皱类型)、分布地点及范围、延伸方向、核部及两翼地层、两翼产状及其变化、转折端形状、褶皱的位态分类、次级褶皱特征、与周围其它构造的关系以及褶皱形成时代等。
现举暮云岭背斜为例说明之(见附图3)。
暮云岭背斜位于图幅中西部暮云岭一带、呈NE-SW向延伸;核部由下石炭统组成,宽约500m,长约2750m,平面上成不规则的长椭圆形,长宽比约为5∶1,近线形背斜。
两翼由中、上石炭统及二叠系地层组成,两翼产状是:西北翼是NW315°∠60°-55°,东南翼是SE135°-∠40°-25°;可见西北翼较陡,东南翼较缓,轴面向南东倾,倾角约80°,转折端比较圆滑,翼间角约80°,为开阔褶皱。
枢纽向NE、SW 两端倾伏,中部隆起,背斜向南西一分为二成两个背斜和其中一个向斜。
总之,本褶皱为一转折端圆滑的斜歪背斜,属褶皱位态分类中的倾优直立褶皱。
背斜的北西和南东两翼与相邻的向斜连接。
背斜形成于晚二叠世之后,早侏罗之前。
(三)褶皱剖面的编制褶皱剖面有横剖面(铅直剖面)和正交剖面(横截面)。
以下说明横剖面的编制方法。
1.选择剖面线剖面线应尽量垂直褶皱走向。
并通过全区主要构造。
2.标出剖面线所通过的褶皱位置背斜用“∧”、向斜用“∨”符号表示。
要把次一级褶皱轴延长与剖面相交,用同样方法算出次一级褶皱位置(图7)。
3.绘出地形剖面4.绘出褶皱形态将剖面线上的地质界线和褶皱轴迹的交点投影到地形剖面上,在投地质界线点和画褶皱构造时应注意下几点:①剖面切过不整合面和第四系时,先画不整合面以上的地层和构造,然后再画不整合以下地质界线。
其画法:在地质图上把不整合面以下的岩层分界线按其延伸趋势延至剖面线上相交于某点(图7中的m点),将此点投影于不整合面得一交点,从此点绘出不整合以下地层的界线和构造。
②剖面线切过断层时,先画断层,然后再画断层两侧的地层和构造。
③剖面线与地层走向斜交时,应将岩层倾角换算成视倾角。
④作图顺序应从褶皱核部开始,依次绘出两翼上各层,如各层倾角相差较大时,应使岩层厚度保持不变而调整局部产状,使之逐渐过渡与主要产状协调一致(图8)。
图7 褶皱构造剖面图的绘制图8 根据同一岩层厚度不变校正同翼岩层产状A-校正前 B-校正后5.恢复褶皱转折端的形态应考虑褶皱是平和褶皱还是相似褶皱。
在平行褶皱中,岩层厚度在整个褶皱中保持不变,而在相似褶皱中转折端处岩层应有所加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