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戏剧的起源和发生
中国古代戏剧的起源与发展
到了第一个悲剧诗人埃斯库罗斯的时候,他又增加了第二个演 员,有了两个演员就可以对话了,因此表现内容就更加丰富了,使戏 剧就更加完整,所以,我们都习惯称埃斯库罗斯是“悲剧之父”。 到了第二个悲剧诗人索福克勒斯的时候,他又增加了一个演员, 变成了三个演员,那么三个演员来轮流扮演剧中的人物,戏剧的冲 突就可以更广泛了。那么到了索福克勒斯时代,古希腊悲剧已经相 当完整,他的《俄狄浦斯王》是被亚里士多德称为典范。
(三)三大悲剧诗人
古希腊悲剧主要不是写悲,而是在于表现崇高壮烈的英雄 主义思想。根据亚里斯多德定义,古希腊悲剧“描写的是 严肃的事件,是对有一定长度的动作的摹仿;目的在于引 起怜悯和恐惧,并导致这些情感的净化;主人公往往出乎 意料的遭到不幸,从而成悲剧,因而悲剧的冲突成了人和 命运的冲突”。
1、埃斯库罗斯Aeschylus
百度文库
三大悲剧家比较
人物 风格 命运观
埃斯库罗斯写神 或神化了的人物 埃氏悲壮、雄 浑、自豪而又充 满信心 埃氏把命运看作 具体的神,认为 命运支配人的一 切,但又强调人 的意志。 索福克勒斯按“应当 是怎样”的原则写理想 英雄 索氏悲愤、迷惘,上下 求索 欧里庇得斯按 “现实中本来是怎 样”的原则塑造人 欧氏悲痛、憎恨, 寻找出路
1、文学地位: 文学地位:
恩格斯称之为“ 悲剧之父” 恩格斯称之为 “ 悲剧之父 ” 、 有强烈倾向的诗人” “有强烈倾向的诗人”。
古代戏曲的发展
古代戏曲的发展
古代戏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结合音乐、舞蹈、戏剧和文学的综合艺术形式。它起源于古代宗教仪式和祭祀活动,经
过漫长的发展过程,逐渐演变成成熟的戏曲形式。本文将从古代戏曲
的起源和发展、代表性戏曲形式以及对现代文化的影响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起源和发展
古代戏曲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宗教仪式和祭祀活动。在远古时代,人们通过祭祀活动来祈求丰收和祈福。为了使祭祀活动更加庄严隆重,人们开始表演一些象征性的动作和舞蹈。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表演
逐渐演变成戏剧性的形式,成为古代戏曲的雏形。
在古代的社会活动中,戏曲逐渐发展成为重要的娱乐方式。历史上
的皇帝和贵族们非常热衷于戏曲表演,他们不仅欣赏各种戏曲形式,
还亲自参与表演。这种对戏曲的热爱促进了古代戏曲的发展。
二、代表性戏曲形式
古代戏曲有多种形式,其中最为著名的包括京剧、豫剧、越剧等。
1. 京剧
京剧是中国最具代表性的戏曲形式之一,起源于清朝时期。它结合
了北方的“二黄”、“二夏”、“二四”和南方的“昆腔”等戏曲曲调,创造出
独特的京剧唱腔。京剧以其独特的表演风格和精湛的表演技艺,在中国乃至国际上享有盛誉。
2. 豫剧
豫剧是中国戏曲四大剧种之一,源于河南省。它以其细腻而真实的表演风格和清新雅致的唱腔而著称。豫剧既有悲剧的表演形式,也有喜剧的表现手法,广受观众喜爱。
3. 越剧
越剧是浙江省的地方戏曲剧种,被誉为“东方小歌剧”。越剧以其细腻的表演技巧、优美的唱腔和唯美的舞蹈而闻名。它经常演绎古典文学作品,为人们呈现出古代文化的瑰宝。
三、对现代文化的影响
中国戏剧发展流变
新兴地方戏的产生
20世纪初,一批新兴地方戏开始在各地戏 曲舞台上出现,包括越剧、评剧、黄梅戏等。 它们均由民间小戏发展而来,具有极为浓郁 的民间乡土气息,进入城市后,它们吸收京 剧、梆子等老剧种的艺术营养,表演上得以 成熟。
舞台布置──一桌二椅
京剧的虚拟动作
人物化妆的写意──戏曲脸谱
人物服饰的写意──长袖善舞
马致远的《汉宫秋》
《汉宫秋》是一出历史爱情戏,写王昭君出塞和亲。匈 奴向汉索要汉元帝之妃昭君和亲,汉元帝只得将其送出。 昭君行至汉匈交界处,投黑水自尽。元帝思念昭君,夜闻 雁鸣,倍添痛楚。
郑光祖的《倩女离魂》
《倩女离魂》是一出 离奇的爱情戏。写张倩 女与王文举相恋。王进 京赶考,张的魂魄追随 他一同前去,并在京城 同他生活了三年。后王 携妻回家探望,张之魂 魄与身体才合而为一.
在世界范围内,戏剧是一种古老的艺术门 类,作为人类文化的一部分,它的发展总是 与其他文化成分的发展相伴随,同时受到政 治、经济、心理学以及文学的影响。面对世 界戏剧发展的错综复杂的状态,必须对西方 戏剧和东方戏剧分别进行考察。
当代中国戏剧发展
1951年,中国戏曲研究院成立。 毛泽东为之题词"百花齐放、推陈出新",以后便成为戏曲发展的指 导性方针。即要求戏曲艺术既要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积极创新,又 要求各个剧种在自由竞赛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中国的历史戏剧与话剧表演
中国的历史戏剧与话剧表演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化大国,其历史戏剧和话剧表演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魅力和影响力。本文将从历史戏剧的起源、发展,以及话剧表演的兴起和艺术特点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历史戏剧的起源与发展
中国的历史戏剧起源可追溯到古代。最早的中国戏剧可以追溯到周朝晚期的西汉时期,那时的戏剧多以表演神话传说为主,包括祭祀、仪礼等文化活动,具有浓郁的宗教性质。而至唐朝时期,中国历史戏剧经历了一个由宗教仪式向民间娱乐转变的过程,由此诞生了著名的“皮影戏”、“木偶戏”等形式。
随着时间的推移,历史戏剧逐渐演变成多种形式,如昆曲、京剧、豫剧等。其中,昆曲是中国古代戏曲的重要代表,以唱、念、做、打为主要表演形式,通过声腔、表情和动作来传达情感和剧情。京剧则以唱、念、做、打、舞为基本表演元素,其独特的脸谱和动作表达形式,使其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瑰宝之一。豫剧则以地方性的特点著称,以广泛的演出方式和多样的表演形式,受到了广大观众的喜爱。
二、话剧表演的兴起和艺术特点
与历史戏剧相比,话剧表演是相对较新的艺术形式。话剧的兴起与西方文化的传入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19世纪末,中国开始接触西方戏剧,许多西方话剧作品被引进到中国,这为中国话剧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中国话剧的发展历程非常丰富多彩。从最早的仿效西方剧作的演出
到逐渐走向本土化,中国话剧经历了探索、创新和传承的过程。伴随
着中国现代社会的变迁和思想解放的浪潮,话剧在中国取得了长足的
发展。现在,中国话剧逐渐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以现实主义题材
为主,反映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关注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和人性的弱点。
中国古代戏剧与戏曲
中国古代戏剧与戏曲
引言:
中国古代戏剧与戏曲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艺术内涵。本课件将带领同学们一起探索中国古代戏剧与戏曲的起源、发展和特点,让我们一起领略这一独特的艺术形式。
一、戏剧与戏曲的起源
古代戏剧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祭祀仪式和宗教活动。在古代社会,人们通过舞蹈、歌唱和表演来祭祀神灵,逐渐形成了戏剧的雏形。而戏曲则是在戏剧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融合了音乐、舞蹈、表演和戏剧元素,成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
二、中国古代戏剧的发展
1. 传统戏剧的代表作品
中国古代戏剧有许多经典的代表作品,如《汉宫秋》、《长恨歌》等。这些作品以历史事件或传说故事为背景,通过对人物形象的刻画和情节的展开,展示了古代社会的风貌和人性的复杂性。
2. 戏曲的流派和特点
中国戏曲有京剧、豫剧、越剧等多种流派,每种流派都有其独特的表演风格和音乐特点。京剧以其精湛的唱腔和华丽的服饰而著名,豫剧则以其豪放的表演风格和幽默的台词而深受观众喜爱。越剧则以其细腻的表演和优美的唱腔而闻名。这些戏曲流派都有自己的特点,展示了不同地区和民族的文化风貌。
三、戏剧与戏曲的艺术特点
1. 角色扮演和表演技巧
中国古代戏剧和戏曲注重角色扮演和表演技巧的培养。演员需要通过学习和训练,掌握不同角色的特点和表演技巧,以更好地还原人物形象和情感。
2. 音乐与舞蹈的融合
戏剧和戏曲都融合了音乐和舞蹈元素,通过音乐和舞蹈的表达,增强了戏剧的艺术感染力和观赏性。
3. 表演与文化传承
中国古代戏剧和戏曲不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一种文化传承的载体。通过戏剧和戏曲的表演,人们可以了解到古代社会的历史、文化和价值观念,促进文化的传承和交流。
中国戏曲史简要
中国戏曲史简要
第一章戏曲的起源与成熟
第一节中国戏剧的起源
中国戏曲的艺术品貌:“以歌舞演故事”综合诗、乐、舞演故事的舞台艺术样式。超越时空,虚拟手法,程式化,但遵循一个原则:美。
一、中国戏剧的艺术形式,追溯其来源。一般认为,戏剧源于模仿。1、仪式拟态:交感巫仪、图腾拟态、傩仪2、人化拟神:雩祭、腊祭、葛天氏之乐、《九歌》祭仪
二、先秦歌舞和宫廷演艺,以西周辉煌的《大武》为代表。
巫与优:宗教剧演员与非宗教剧演员1、《九歌》作为楚地的祭祀歌,本身就潜存了许多后来的戏剧因素。
2、“优孟衣冠”(1)优戏之始:“优孟衣冠”。优戏因“善肖人形容”,因而有了戏曲因素中最终要的“装扮性”,因而被很多古代研究戏曲的人认为是戏曲的重要源头,尤其是战国时期楚国宫廷乐人优孟,被我国古代戏曲研究家认为是我国戏曲表演的“始作俑者”。后世很多戏班也将优孟视为“戏神”加以供奉。
(2)“优孟衣冠”之于戏曲史的意义。A扮演之始:演员装扮人物进行化身表演是戏剧的主要特征之一。优孟扮演楚相孙叔敖,惟妙惟肖,扮演的非常成功,但是,这种扮演并不是戏曲扮演,因为戏曲不仅要演人之形容,更要在规定情景(戏剧情景)中“化身表演”。但是优孟是用自己的语气在“讽谏”,而非用孙叔敖的语气表演孙叔敖的生活,所以,优孟衣冠不是戏剧之始。B影响了后世戏曲的功能:后世很多人将“优孟衣冠”作为戏曲的开端,“优孟衣冠”的讽谏精神和政治目的为戏曲所继承,很多戏曲非常注重戏曲的讽世功能,主张戏曲应当起到积极的现实批判和劝诫功能。
第二节自秦汉至五代的戏剧
一、秦汉的百戏角抵戏1、百戏。“百戏”一次出现在汉代。参考p13-14
中国话剧的发展历程
中国话剧的发展历程
一、早期话剧
中国话剧起源于清末民初,当时被称为“新剧”或“文明戏”。其代表人物是李叔同、汪仲贤等人,他们通过引入西方戏剧的元素,创立了中国的早期话剧。在那个时期,话剧被视为一种新文化运动的一部分,旨在推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二、新文化运动
随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中国话剧开始得到了更广泛的关注和发展。新文化运动是一次思想文化革命,旨在推广民主、科学和自由的思想。在这个背景下,话剧成为了一种重要的文化表达形式,被用来宣传新思想和新观念。在当时,曹禺、郭沫若等人的作品成为了中国话剧的经典代表。
三、抗战戏剧
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话剧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在这个时期,话剧被视为一种重要的宣传工具,用以鼓舞民众的士气和宣传抗日思想。在这个时期,出现了一大批优秀的话剧作品,如《雷雨》、《日出》等。这些作品不仅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同时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四、建国后的改革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话剧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在这个时期,话剧被视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在这个时期,出现了一大批反映社会主义建设和人民生活的话剧
作品,如《茶馆》、《智取威虎山》等。同时,中国话剧也开始了自身的改革和创新,如尝试采用不同的舞台表现形式和表现手法等。
五、改革开放至今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话剧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人们对文化生活的需求越来越高,中国话剧也因此得到了更广泛的关注和发展。在这个时期,中国话剧出现了许多新的表现形式和风格,如实验话剧、荒诞派话剧、肢体戏剧等。同时,中国话剧也更加注重与国际接轨,积极参与国际戏剧交流和合作。
简述中国戏曲的起源
简述中国戏曲的起源
中国戏曲起源于古代的祭祀活动和民间艺术形式,经过漫长的发展
和演化,成为了中国独特的传统艺术形式。本文将简要介绍中国戏曲
的起源以及主要流派和发展历程。
戏曲是中国传统戏剧的统称,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祭祀活动中
的舞蹈和传统歌曲。据考古学的证据显示,距今约3000年前的商代晚
期和周代初期,戏曲形式仍然主要以舞蹈和歌唱为主。这些舞蹈和歌
唱经过了长时间的演变,逐渐发展出了独特的表演形式和风格。
中国戏曲的主要流派包括京剧、豫剧、越剧、粤剧等。其中京剧是
最具代表性的一种,它起源于北京,并于19世纪中叶形成独特的表演
风格和剧目体系。京剧注重唱念做打的综合表演,包括唱腔、念白、
做功以及打斗动作等,艺术上极为精湛。京剧中的经典剧目有《红楼梦》、《白蛇传》等。
与京剧相比,豫剧则起源于河南地区,以其激情奔放、自由活泼的
表演风格而闻名。豫剧的剧目内容多样,包括历史剧、传奇故事、战
争故事等。著名的豫剧剧目有《关公》、《牡丹亭》等。
越剧起源于浙江地区,以其柔婉、细腻的唱腔和委婉的舞姿而闻名。越剧通常演绎一些古代爱情故事和女性形象,比如《西施》、《梁祝》等。
粤剧则是广东地区的传统戏曲形式,以其浓厚的地方色彩和特殊的
音乐风格而独树一帜。粤剧在表演形式上注重细腻和灵动,经常运用
扇子、舞蹈和杂技等元素。粤剧的经典剧目有《黄粱梦》、《打渔杀家》等。
除了以上主要流派外,中国还有许多其他地方特色的戏曲形式,如川剧、湘剧、闽剧等等。每个地区的戏曲都有其独特的表演风格和剧目类型,丰富了中国戏曲的多样性。
中国戏曲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多个阶段。古代戏曲开始形成于商周时期,随着时间的推移,戏曲逐渐与宗教仪式和宫廷文化结合,发展成为具有独特地位和艺术性的表演形式。封建社会时期,戏曲逐渐成为宫廷贵族和富有阶级的专有娱乐,并产生了许多著名的剧目和表演风格。到了现代,戏曲成为了广大人民群众喜爱的大众文化形式,演员们通过戏曲艺术表达社会现实和人民群众的需要。
中国戏剧的起源和发生
xx戏剧的起源和发生
xx
一、何为戏剧和戏曲?
“戏曲”一词,首见于元人陶宗仪《辍耕录》,云:
“xx传奇、xx戏曲、唱浑、词说:
”明人称
戏剧常用“北曲”南曲“传奇”“乐府”至王国维直承陶宗仪之说,用“戏曲”一词来泛指中国传统戏剧。
xx先生于《戏曲考源》中提出:
“戏曲者,谓以歌舞演故事也。”对于这个概念:
任中敏先生在《对王国维戏曲理论的简评》中认为:
王国维模糊了“戏剧”与“戏曲”的概念,单呼戏曲所取太狭,所失太多,以戏曲概括戏居,难免陷入但要唱不要白之嫌。周华斌在《中国戏剧的起源及“戏剧发生学”》中认为:
“传统戏剧形态,实际上是多元并存的,除了作为“戏曲”的主体以外,还呈现包括原始性戏剧)宗教仪式戏剧,节令民俗戏剧(如傩戏、庙戏、社火戏剧)在内的多种形态。刘桢在《20世纪中国戏剧学批判》中认为:
“如果拘泥于戏曲研究理论,所失更多。事实上也是,中国戏曲特征不断被强化而同时我们的研究视界则呈萎化之态。”王国维《宋元戏曲考》又下定义为:
“必合言语、动作、歌唱、以演故事,而后戏剧之意义始全。”戏剧概念同戏剧形态直接相连,对于戏剧形态,许多学者尝试过不同的界定,洛地将戏剧划分为:
“戏弄”“戏文”“戏曲”三种形态。周华斌将戏剧划分为“戏”“戏剧”“戏曲”三种形态,他说:
“戏是意味着拟兽的、持戈的、伴有鼓声秦的议式性舞蹈,这种舞蹈表演泛见于原始狩猎时期的图腾议式。后世亦有于战斗操练、战前示威、战后庆功、以及种种祭祀性议式。其中,除了“力”和“武”的展现外。不乏“扮演”、“表演”因素和两两相斗的“矛盾“冲突,亦即戏剧的萌芽……诸艺杂陈的“百戏”来源于原始拟兽舞蹈的“戏”,又是后世“戏剧”和戏曲“的母体”周华斌生先生所讲的“戏”是洛地先生所讲的“戏弄”的来源。《戏、戏剧、戏曲》,见《艺术学教育与科研》1999年第2期。叶长海则按时间顺序将从古到今的戏剧划分为原始戏剧、上古戏剧、古典戏剧、近代戏剧、现代戏剧五个阶段,他认为: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戏剧与戏曲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戏剧与戏曲中国传统文化拥有悠久的历史与丰富的内涵,其中戏剧与戏曲作为
重要的艺术形式,在推动文化传承与发展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本文
将从戏剧与戏曲的定义、历史发展、表演形式以及文化影响等方面进
行探讨,以展示中国传统戏剧与戏曲的独特魅力。
一、戏剧与戏曲的定义与区别
戏剧与戏曲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两个重要的艺术形式,它们虽然有所
区别,但也存在相互联系与衍生关系。戏剧是一种以文字为基础的表
演艺术形式,通过对话、动作和表情等方式展现故事情节,传递思想
与情感。而戏曲则是一种以音乐为主要元素的表演形式,融合了音乐、舞蹈、表演等多种艺术要素,通过唱、念、做、打等方式进行表演。
二、戏剧与戏曲的历史发展
中国的戏剧与戏曲起源可追溯至古代,有着悠久的历史。早期的戏
剧形式主要是通过表演形式进行传承,如杂剧、宫廷戏等。而戏曲在
唐代达到鼎盛时期,出现了多种流派,如京剧、豫剧、越剧等。随着
时间的推移,戏剧与戏曲逐渐发展成为大众娱乐形式,深受各个社会
阶层的喜爱。
三、戏剧与戏曲的表演形式
戏剧与戏曲的表演形式多样,各具特色。戏剧中常见的演出形式有
话剧、舞台剧和音乐剧等,其特点在于以对白为主要表达方式,强调
角色之间的表演和对话。而戏曲中的表演形式则更加多样化,主要有
京剧、黄梅戏、评剧、越剧等,每个流派都有其独特的表演方式和风格。
四、戏剧与戏曲对传统文化的影响
戏剧与戏曲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传承与发展起到了巨大作用。首先,戏剧与戏曲通过对历史故事、经典文学作品等进行演绎,实现了文化传统的传承。其次,戏剧与戏曲作为文化交流的一种方式,有助于加深不同地域、民族之间的了解和交流。此外,戏剧与戏曲中的表演技巧、音乐艺术等元素也对其他艺术形式的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
中外戏剧史知识点总结
中外戏剧史知识点总结
一、中国戏剧史知识点总结
1. 中国古代戏剧的起源
中国古代戏剧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史前时期的祭祀活动和舞蹈表演。周代初期,伴随着农耕
文化的发展,戏剧表演开始融入了宗教祭祀仪式,逐渐演变成为有戏剧性质的祭祀舞蹈表演。到了春秋战国时期,这些祭祀舞蹈表演逐渐演变成了具有故事情节和角色扮演的戏剧
形式,这些表演形式成为了中国古代戏剧的源头。
2. 中国古代戏剧的发展演变
中国古代戏剧在历史上经历了多个发展阶段,包括先秦戏剧、汉代戏剧、唐代戏剧等。其中,元代戏剧在中国戏剧史上具有特殊的地位,元代戏剧以其独特的表现形式和戏曲艺术
风格对后世影响深远。在元代戏剧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是《元曲选》和《元曲大系》,
这些作品在中国古代戏剧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3. 中国古代戏剧的戏曲形式
中国古代戏剧主要包括戏曲和散曲两大类。戏曲是中国古代戏剧的主要形式,它包括了很
多种不同的曲艺表演形式,比如说京剧、豫剧、越剧等。这些不同的曲艺表演形式都具有
自己独特的表现形式和风格特点,形成了多姿多彩的中国古代戏曲艺术。
4. 中国古代戏剧的传统题材
中国古代戏剧的传统题材包括历史剧、传奇剧、宫廷剧等。这些传统题材反映了中国古代
社会的风俗文化、历史传统和精神观念,具有浓厚的历史文化内涵。
5. 中国古代戏剧的艺术特点
中国古代戏剧的艺术特点主要包括虚实结合、动静结合、音乐与表演相结合等。这些艺术
特点体现了中国古代戏剧在表现形式、表演艺术和文化内涵方面的独特魅力。
6. 中国现代戏剧的发展
中国现代戏剧的发展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新文化运动。在这一历史背景下,中国现代戏剧开始探索现代话剧、实验剧等新形式,逐渐形成了中国现代戏剧的新格局。
中国戏剧知识大全
中国戏剧知识⼤全
戏剧,指以语⾔、动作、舞蹈、⾳乐、⽊偶等形式达到叙事⽬的的舞台表演艺术的总称。下⾯是⼩编分享的中国戏剧知识⼤全,⼀起来看⼀下吧。
⼀、中国戏曲
1、始于离者,终于和
中国戏曲,是⼀种综合舞台艺术样式。它的特点是将众多艺术形式,以⼀种标准聚合在⼀起,在共同具有的性质中体现其各⾃的个性。这些形式主要包括:诗、乐、舞。诗指其⽂学,乐指其⾳乐伴奏,舞指其表演。此外还包括舞台美术、服装、化妆等⽅⾯。⽽这些艺术因素在戏曲中都为了⼀个⽬的,即演故事;都遵循⼀个原则,即美。
2、戏曲者,谓以歌舞演故事也
中国戏曲之特点,⼀⾔以蔽之,“谓以歌舞演故事也”(清末学者王国维语)。戏曲与话剧,均为戏剧之属,都要通过演员扮演⼈物,运⽤对话和动作去表现⼀定长度的故事情节。所不同者,戏曲是运⽤⾳乐化的对话和舞蹈化的动作去表现现实⽣活的,即歌舞的⼿段。也即⼈们所熟知的“唱、念、做、打”。
3、离形⽽取意,得意⽽忘形
中国戏曲的表现⽣活,运⽤了⼀种“取其意⽽弃其形”的⽅式,如中国画之写意⼭⽔,⽤纵横的笔势去体现⽣活中⼀切美好的事物。所以,戏曲舞台上才有了红脸的关⽻,⽩脸的曹操;有了长歌当哭,长袖善舞;有了⽆花⽊之春⾊,⽆波涛之江河。
4、舞台⼩天地,天地⼤舞台
中国戏曲作为⼀种舞台艺术,需要⾯对⼀个舞台之狭⼩与⽣活之博⼤的⽭盾。戏曲并没有象话剧那样⽤“三⼀律”的原则对⽣活进⾏挤压以便于表现。⽽是运⽤虚拟的⼿段,制造弹性的时空,⼜借助于演员⽣动的表演和观众的想象与理解,来完成对阔⼤天地的描画。所以,戏曲可以在明亮的灯光下制造出⿊夜的假象,可以在空旷的舞台上驭马⾏⾈。
中国戏剧的起源与发展
珠江水系戏剧圈
地域特征
北南戏剧概貌区 北剧与南戏的分合 北南戏剧争奇斗艳
北南戏剧的总体交融
农村共城市聚散
乡间萌生小戏 城市哺育大戏
• 中国戏剧起源与发展的社会因素
• 中国戏剧的起源与发展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原始时代的 歌舞演出,先秦的俳优演出,傩戏说,汉朝时期的角抵戏 中都可找到戏剧的影子,而汉朝时期的角抵戏即是早期戏 剧的形式,这里主要简述民族文化与早期宗教对戏剧起源 与发展的影响。
戏剧的形成
• 自秦汉 角抵百戏开始,经过南北朝参军戏,歌舞 戏,“表演”与“故事”得到了初步结合,出现了 相对固定的两个演员。
• 另一方面,受梵剧等异域文化影响,以藏戏为代表 的我国少数民族戏剧此时期也已开始成形。
原始宗教是源头
• 人类在实践中发现巫术并不总是成功时,他们又开始用祈 祷、祭祀的方法去求得神灵的谅解和恩赐,于是原始宗教 的祭祀仪式便应运而生。人们认为神既能欣赏乐舞,也能 理解乐舞,所以歌唱跳舞成了原始先民祭神的重要手段, 成了祭祀仪式的有机组成。而这种模仿性的仪式恰恰孕育 着戏剧的四要素——演员,观众,剧场,故事。
• 中国博大精深的民俗文化渗透任一文学领域,戏剧自然不 例外。戏剧中的故事来自生活,而民俗承载生活百态,换 句话说,戏剧中体现民俗,民俗中展现戏剧。
• 中国戏剧之发生需要多种条件,早期宗教仅是其中的一种 。戏剧之形式本体—“模仿”又长期依附于宗教仪式。假 如没有原始初民对巫术和宗教的热忱,便不可能有戏剧的 产生。
中国戏曲一
• 唱、 念
做、打
• 3、虚拟性
• 中国戏曲的表现生活,运用了一种“取 其意而弃其形”的方式,如中国画之写 意山水,用纵横的笔势去体现生活中一 切美好的事物。所以,戏曲舞台上才有 了红脸的关羽,白脸的曹操;有了长歌 当哭,长袖善舞;有了无花木之春色, 无波涛之江河。
长袖善舞
游园
抬轿
• 4、小舞台演大生活
• 武打场面
•舞 台 效 果
• 2、以歌舞演故事
• 中国戏曲之特点,一言以蔽之,“谓以 歌舞演故事也”(清末学者王国维语)。 戏曲与话剧,均为戏剧之属,都要通过 演员扮演人物,运用对话和动作去表现 一定长度的故事情节。所不同者,戏曲 是运用音乐化的对话和舞蹈化的动作去 表现现实生活的,即歌舞的手段。也即 人们所熟知的“唱、念、做、打”。
真正的戏曲
第一、要有一个以上的人物,要有完整的 故事,有矛盾冲突,能说明人与人的关 系 第二、用人来表演——通过贯串的动作 和语言(包括朗诵歌唱对话) 第三、在一定的地方,一定的时间内演 给观众看
第四、戏剧是根据以上三项条件在舞台上 表演的集体艺术;
第五、戏剧是综合艺术(戏剧艺术刚一形 成就是带综合性的,由简单趋于复杂);
• 中国戏曲作为一种舞台艺术,需要面对 一个舞台之狭小与生活之博大的矛盾。 戏曲并没有象话剧那样用“三一律”的
原则对生活进行挤压以便于表现。而是
中国古代戏剧的起源与发展
3、欧里庇得斯Euripides
1、文学地位 、
“剧场里的哲学家”, 剧场里的哲学家” 问题剧”的创始人、 “问题剧”的创始人、 三大悲剧家中民主倾向最强。 三大悲剧家中民主倾向最强。
2、生平
(公元前485——前406) 公元前 前 )
代表作《美狄亚》 代表作《美狄亚》
“唉,在一切有理智、有天性的 生物当中,我们妇女是最不幸的。少 女时,我们便憧憬能遇见称心的夫君, 结婚后更能和爱人长相厮守。我们总 是把珍贵的爱情看得比性命还重要, 从不理会即将降临的灾难和困苦。” “女人啊,你的名字是弱者。”
2、索福克勒斯Sophocles
1、文学地位 、
“戏剧艺术的荷马” , 戏剧艺术的荷马” 他的悲剧标志着希腊悲剧艺术 已步入成熟。 已步入成熟。
2、生平
(公元前496——前406)
索福克勒斯,是和一个谜语联系在一起的。这个著名的谜语 就是斯芬克斯之谜。斯芬克斯是希腊神话中一个长着狮子躯 干、女人头面的有翼怪兽。它坐在忒拜城附近的悬崖上,向 过路人出一个谜语:“什么东西早晨用四条腿走路,中午用 两条腿走路,晚上用三条腿走路?”如果路人猜不出,就被 害死。俄狄浦斯猜中了谜底是人,斯芬克斯羞惭跳崖而死。 斯芬克斯后来被比喻作谜一样的人和谜语。
古希腊戏剧的演出场所,剧场。在古希腊的剧场统统是露 天剧场,而且这个习惯直到今天,他们希腊人看戏还是要 露天剧场,室内剧场很少去。因为在希腊这365天里头,有 300天是不下雨的。希腊有三宝,三个宝贝,叫做阳光、海 水、石头,确实它在地中海的东北部,地中海气候使得它 得天独厚的具有这三宝,希腊的阳光确实是透的,天天都 是蓝天,湛蓝湛蓝的天,然后它的海水,湛蓝湛蓝的海水, 天水不分。
中国古代戏剧的发展历程
中国古代戏剧的发展历程
中国古代戏剧有着悠久的历史与丰富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演变过程。从古代部落舞蹈到离宫歌舞、宫廷乐舞,再到戏曲的出现,中国
戏剧文化逐渐成熟并独具特色。
1.起源阶段
中国戏剧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早期的部落舞蹈。远古时期,人们通过
原始汇报方式,用舞蹈表达欢乐和悲伤,传递部落信息。这种舞蹈形
式逐渐发展为祭祀和宗教仪式中的舞蹈表演,加入了动作和音乐元素。
2.宫廷舞蹈时期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统一的出现,宫廷舞蹈开始流行起来。公元前
206年至公元220年的汉朝时期,宫廷歌舞达到鼎盛。皇室宴会上的歌
舞表演和乐队演奏成为了时尚,形成了一种贵族文化。
3.戏曲的兴起
戏曲在中国戏剧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它是中国古代戏剧的主要形式,历史文化渊源深厚。戏曲的兴起大约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世纪左右的
战国时期。起初,戏曲主要是一种民间劳动者在丰收季节举行的娱乐
活动。随着时间的推移,戏曲逐渐发展成为一种固定的表演形式,并
获得了皇室和贵族的认可。
戏曲分为多种流派,如京剧、昆曲、评剧、豫剧等。每个流派都有
其独特的表演风格、音乐和舞蹈形式。前者是以身段表演为主,后者
则重视唱腔。
在中国古代,戏曲表演以其高雅的表现方式及丰富的内涵吸引了广
大观众。剧本主要取材自历史、神话和民间故事,融入了戏剧、音乐、舞蹈等元素。演员通过真实的表演给角色赋予了生命力,寄托自己内
心的情感,与观众产生共鸣。
4.曲艺的兴盛
曲艺,又称说唱艺术,是中国古代民间娱乐的一种形式。它包括相声、评书、弹词、小曲等多种形式。曲艺起源于戏曲,但逐渐发展出
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戏剧的起源和发生
樊果
一、何为戏剧和戏曲?
“戏曲”一词,首见于元人陶宗仪《辍耕录》,云:“唐有传奇、宋有戏曲、唱浑、词说:”明人称
戏剧常用“北曲”南曲“传奇”“乐府”至王国维直承陶宗仪之说,用“戏曲”一词来泛指中国传统戏剧。
王国维先生于《戏曲考源》中提出:“戏曲者,谓以歌舞演故事也。”对于这个概念:任中敏先生在《对王国维戏曲理论的简评》中认为:王国维模糊了“戏剧”与“戏曲”的概念,单呼戏曲所取太狭,所失太多,以戏曲概括戏居,难免陷入但要唱不要白之嫌。周华斌在《中国戏剧的起源及“戏剧发生学”》中认为:“传统戏剧形态,实际上是多元并存的,除了作为“戏曲”的主体以外,还呈现包括原始性戏剧)宗教仪式戏剧,节令民俗戏剧(如傩戏、庙戏、社火戏剧)在内的多种形态。刘桢在《20世纪中国戏剧学批判》中认为:“如果拘泥于戏曲研究理论,所失更多。事实上也是,中国戏曲特征不断被强化而同时我们的研究视界则呈萎化之态。”王国维《宋元戏曲考》又下定义为:“必合言语、动作、歌唱、以演故事,而后戏剧之意义始全。”戏剧概念同戏剧形态直接相连,对于戏剧形态,许多学者尝试过不同的界定,洛地将戏剧划分为:“戏弄”“戏文”“戏曲”三种形态。周华斌将戏剧划分为“戏”“戏剧”“戏曲”三种形态,他说:“戏是意味着拟兽的、持戈的、伴有鼓声秦的议式性舞蹈,这种舞蹈表演泛见于原始狩猎时期的图腾议式。后世亦有于战斗操练、战前示威、战后庆功、以及种种祭祀性议式。其中,除了“力”和“武”的展现外。不乏“扮演”、“表演”因素和两两相斗的“矛盾“冲突,亦即戏剧的萌芽……诸艺杂陈的“百戏”来源于原始拟兽舞蹈的“戏”,又是后世“戏剧”和戏曲“的母体”周华斌生先生所讲的“戏”是洛地先生所讲的“戏弄”的来源。《戏、戏剧、戏曲》,见《艺术学教育与科研》1999年第2期。叶长海则按时间顺序将从古到今的戏剧划分为原始戏剧、上古戏剧、古典戏剧、近代戏剧、现代戏剧五个阶段,他认为:“要探素戏剧的起源就要主要研究第1阶段,兼及第2阶段,如果要探索戏剧的成熟就要求主要研究第2阶段,兼及第3阶段。”从以上三种分类来看,戏剧是一个历时性的动态概念。从发生到成熟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其艺术形式上也有一个逐步演进的过程,比如说汉代以后,曾产生过角羝戏、歌舞戏、参军戏、滑稽戏以及受到印度梵剧影响的西域戏剧,宋代以后,曾产生过杂剧、目连戏、傩戏、南戏、明代产生传奇,清代产生京剧等大批地方戏,清末产生文明戏,20年代有了话剧、歌剧,建国后产生不少秧歌剧、花灯剧、采茶剧以及曲剧、影调戏等等。王廷信老师认为《在中国戏剧之发生》中认为戏剧是以“扮演”为形式本体的艺术。“扮演”之中“潜藏着”戏剧四要素—演员、观众、剧场和剧本。扮演中的演员:扮演指的是一种“戏剧行为”。这种行为是由“演员”来进行的。所以,“扮演”实际指的是“演员”的“装扮表演”人进入“扮演”行为之时,恰就是他成为“演员”之时,所以,进行“扮演”的人当然就是“演员”了。
扮演中的观众:扮演行为出现的时候,意味着两种情况。一是自演自赏,二是为他人观赏而扮演。前者可说扮演者身兼演员与观众二职,但缺少真正意义上的观众,后者将演员与观众分开,演者自演、观者自观。故云扮演中潜藏着观众。扮演中的“剧场”,从严格意义上来讲,剧场是一种专门用于戏剧表演的“观演”场所,当戏剧走向成熟之后,才有专门性的演剧场所—剧场的出现。但在此之前,许多场所都有扮演行为出现(如宗教祭祀场所、广场空地的撂地作场等)这些场所都是正式剧场的前身。正是因为扮演行为而赋予了一个场所的“剧场”意义。扮演中的“剧本”:剧本是剧作者用来进行戏剧创作的文学体裁,剧本的出现也是戏剧成熟之后的事情。但在剧本出现之前,戏剧扮演忆经开始萌生,甚至有了一个相当长的过程。
这时,虽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剧本,但剧本所要完成的核心任务之一—故事情节已蕴涵其中了,因为扮演是一种“叙事”行为,它自身就是对某事情的叙述,当一个演员扮演成外在于自己的对像时,他就转化为这个对像,他所叙述的事也是在这个对像身上发生的事,所以扮演行为的出现,意味着故事情的萌生。
因此,戏剧的四要素是建立在“扮演”基础上的,扮演是戏剧之“根”,四要素乃戏剧之“枝叶”。
二、对戏剧发生形成的概念理解。
戏剧是一种由诗歌、音乐、舞蹈、表演、说唱等多种艺术成分长期交融聚合、不断积淀创新而成的综合性很强的艺术样式。其兴起因素不应当是单一和孤立的。麻国钧《中国戏剧的发生》:如果我们以系统论的观点来看待戏剧,戏剧,是由若干个了系统构成的一系统的整体,各个子系统如演员、行当、观众、剧
场、化妆、服饰、唱曲、道白、音乐等处于彼此关联、互相交错、不可分割同时又是不断运动的构成状态中在讨论戏剧起源的有关问题时,必须时刻关注着这种整体的构成状态,不能顾此失彼。
任何子系统——单一的构成因素的起源都不能替代系统——整个戏剧的起源。戏剧也决不会从某一个子系统——单一的因系中发生,只能是在其历史的长河中不断吸收其它因素而形成。它的综合性特征是从娘胎中带来的,是一种先天的属性。
对于戏剧起源的说法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大致统计如下:
一、歌舞说,此说又可析为两种:
(1)宫廷乐舞说,清代纳兰性德《渌水亭杂识》云:“梁时大云之乐,作一老翁演述西域神仙变化之事,优伶实始于此。”刘始培在《原戏》中根据古代乐舞多有妆扮人物之事实,认为“戏曲者,导源于古代乐舞者也……则固与后世戏曲相近者也。”常任侠在《在国原始的音乐舞蹈与戏剧》中,较为系统的考察了原始音乐舞蹈的戏剧因素后认为“原始社会中的简单的音乐舞蹈,便是后来做成完美戏剧的前躯”。周贻白的《中国戏剧史长编》将中国戏剧的最早源头溯至“周秦的乐舞”。
(2)上古歌舞说,张庚、郭汉城主编《中国戏曲通史》开篇首句云:“中国戏曲的起源可以上溯到原始时代的歌舞。”我们知道一切艺术起源于劳动,中国的歌舞也不例外。《书经.舜典》上说:“予击石附石,百兽率舞。”所谓百兽率舞,并不是像后来的儒家所神秘化的那样,说是在圣人当世连百兽都来朝拜舞蹈了,这种舞是用石相击或用手击石来打出节秦的,那时连鼓也没有,可见是很原始的。到后来才有了鼓,所谓“鼓之舞之,”这就进一步了。这种舞可能是出去打猎以前的一种原始宗教仪式,也可能是打猎回来之后的一种庆祝仪式,《吕氏春秋.古乐》篇中说:“帝尧立,乃命质为乐,质乃效山林溪谷之音以歌,乃以鏖革置缶而鼓之,乃拊石击石以像上帝玉磬之音,以致舞百兽。”这是战国时代关于古代乐舞的一种传说。可以透过这段歌舞的描写看出一幅原始猎人在山林中打猎的景象:“一面呼啸,一面打着、各种陶器、石器发响去恐吓野兽,于是野兽们就狼奔豸突地逃走而终于落网了,这位原始时代的艺术家“质”(其实并不是一个人,而是当时全体人民)就是按生活中的实际来创造了狩猎舞,这时所谓的“百兽”实际是人披兽皮而“舞”的场景,不过是对于狩猎生活的愉快和兴奋的回忆罢了。当然,这时的场景都是已经艺术化了,音乐、舞蹈都是已经节奏化了的,这种舞蹈带着浓厚的仪式性,它是响氏族的保护神或始祖祈祷,以求这次出去打猎获得丰收,或者是打猎回来为了酬谢神祗而举行的。但不管它是什么仪式,也不管它披着多厚的原始宗教的外衣,其实际意义,乃是一种对于劳动的演习、锻炼,这不光是锻炼了猎人们的熟练程度,而且也培养了年轻的猎人,《书经.舜典》中有命夔“典乐教胄子”的记载。“胄子”的注解是贵族子弟,但原始社会没有贵族,恐怕就是年轻武士了,用乐舞去教年轻武士,不是锻炼他们又是什么呢?因为它的内容就是原始人狩猎动作的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