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高考地理选择题强化训练系列(14)
2010高考地理选择题强化训练系列(12)
2010高考地理选择题强化训练系列(十二)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水平距离单位:千米,等高距为10米),完成1~2题。
1.图示区域的位于A.青藏高原 B.江南丘陵 C.内蒙古高原 D.云贵高原2.造成图示地貌的地质作用主要是A.风力侵蚀B.冰川堆积C.流水侵蚀 D.火山喷发读世界两区域局部图,回答3~4题。
3.甲、乙两国A.都有大牧场放牧业B.都有大片的热带雨林景观C.都有大量石油和煤炭的生产和出口D.都位于板块的消亡边界4.甲国的a城市和乙国的b城市A.都为地中海气候B.雨季出现时间不同C.沿岸洋流均为暖流D.分别是港口及矿业城市下图为某地降水年内分配和正午太阳高度年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5~6题。
5.该地的气候类型是A .温带季风气候B .热带草原气候C .地中海气候D .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6.下列对该地气候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A .主要受地形地势的影响B .主要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C .受赤道低气压带与信风带交替控制而形成D .受副热带高压与信风带交替控制而形成读图2某地打算开发水能资源,并设计了甲、乙两个方案,回答7~9题。
7.图中若有河流,则其干流水流流向为 A.自南向北 B.自北向南 C.自东向西 D.自西向东8.与甲方案相比,乙方案的明显优点可能是A .淹没面积小B .移民人数多C .前期投资多D .发电总量大9.图示工程建成后,对下游可能的影响表现在A .下游径流季节变化明显加大B .下游年径流总量明显减少C .下游城市空气质量可能明显改善D .下游洪涝灾害明显增加僧一行受唐玄宗之命编制《大衍历》时发现“日南至(冬至),其行最急,急而渐损,至春分及中,而后迟,迨北至(夏至),其行最舒,而渐益之,以至秋分又及中,而后益急”。
据此回答10~11题。
10.僧一行的发现,实际上是 ( )A .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B .在一年中地球公转速度的变化C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D .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11.下列地理现象与僧一行的发现有因果关联的是 ( )A .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转B .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C .北半球冬半年短于夏半年D .南极地区比北极地区更寒冷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回答12—13两题。
2010年高考地理选择题解析
2010年高考地理选择题解析——地球及地球运动部分汇集如果说地理考试的瓶颈是自然地理,那么地球及地球运动部分则是考生失分的“重灾区”,该内容属理科性质较强的部分,具有很好的地理空间思维价值,是深入学习地理知识的基础,是地理考试中区分度较大的部分,更是考生普遍觉得难度大的部分。
通过多年的高三地理教学经验,我觉得重点学会绘制、解读、归纳好四类地理图,将有利于突破地理教学难点,更有利于高考解题,本文对2010年高考地理【全国卷一9~11题】假设从空中R点看到地表的纬线m和晨昏线n如图3所示。
R点在地表的垂直投影为S.据此完成9~11题。
9.S地的纬度A.与M第相同B. 介于M、N两地之间C.高于N地D. 低于M地10.如果在位于大陆上的N地看见太阳正在落下,则这一时期A.S地的白昼比N地长B.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火险等级高C.巴西东南部正值雨季D. 长江口附近海水盐度处于高值期11.若R点沿直线RSA.上升,看到m、n的两交点间距离加大 B.下降,看到m、n的两交点间距离加大C.上升,看到m、n呈现弯曲方向相反的相交曲线D.上升或下降,看到m、n的形状保持不变【解析】晨昏线与经线、纬线的组合是多年来地理高考命题青睐主题,几乎年年考学生仍然年年难考,该内容只需有一个完整的晨昏线与经纬线的组合图辅助(如下图),注意观察角度的提示即可轻松解题。
晨昏线与纬线组合中晨昏线弯曲方向为高纬度,题目图示弯向北方说明是北半球;空中R点看到地表的纬线m呈直线,说明R点与纬线m在一个平面上,空中R点在地表的垂直投影S只能在纬线m以南,所以S地的纬度低于M地。
第9题D项正确。
沿直线RS从空中看地表的纬线m,R点在纬线圈m平面以北将看到纬线向南弯,在纬线圈m平面以南将看到纬线向北弯,所以R点上升将看到纬线m向南弯曲,R点下降将看到纬线m向北弯曲,但m、n的两交点间距离不变,只是m、n两交点的观看视角度随R 点上升变小,随R点下降变大。
2010地理(新课标全国卷)带答案高清版
20XX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新课标全国卷)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300分。
考试时长l50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图1所示区域降水季节分配较均匀。
20XX5月初,该区域天气晴朗,气温骤升,出现了比常年严重的洪灾。
据此完成l~3题。
图11.形成本区域降水的水汽主要来源于()A.太平洋B.印度洋C.大西洋D.北冰洋[详细步骤]本组题以区域图为背景,综合考查我国各地气候的差异与影响天气变化的天气系统,着重考查区域定位能力和图文材料解析的能力。
准确的区域定位是解题的前提,正确地解读所获取的信息是解题酌关键,如材料中的“气温骤升〞“洪灾〞等,本组题的难度轻小且具有较鲜明的时代特色,是对我国北疆地区雪灾的显性介入。
第1题,由经纬网可知,北纬48和东经84~88。
之间的区域为阿尔泰山的南麓,属于额尔齐斯河流域,其西面有缺口向大西洋敞开,产生降水的水汽主要来自大西洋。
[答案]1.C2.自20XX冬至20XX4月底,与常年相比该区域可能()A.降水量偏少,气温偏高B.降水量偏多,气温偏高[详细步骤]第2题,读材料可知,该区域于20XX5月初气温骤升后出现严重的洪灾,说明5月之前降水量较多,气温较低。
阿尔泰山区的河流主要以季节性积雪融水和高山冰雪融水补给为主,只有气温升高,积雪才能融化补给河流。
[答案]2.D3.20XX5月初,控制该区域的天气系统与其运行状况是()A.气旋缓慢过境B.冷锋缓慢过境C.反气旋缓慢过境D.暖锋缓慢过境[答案]3.C[详细步骤]第3题,20XX5月初气温骤升说明出现了晴朗天气,而造成晴朗天气的天气系统是反气旋,只有C项符合,而A、B、D三项均可能造成阴雨天气。
图2曲线为某国20XX不同年龄人口数量与0到1岁人口数量的比值连线。
18~65周岁人口为劳动力人口,其余为劳动力人口负担的人口。
2010年全国统一高考地理试卷(新课标卷)(含解析版)
2010年全国统一高考地理试卷(新课标卷)一、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0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如图所示区域降水季节分配较均匀.2010年5月初,该区域天气晴朗,气温骤升,出现了比常年严重的洪灾.据此完成28~30题.1.(4分)形成本区域降水的水汽主要来源于()A.太平洋B.印度洋C.大西洋D.北冰洋2.(4分)自2009年冬至2010年4月底,与常年相比该区域可能()A.降水量偏少,气温偏高B.降水量偏多,气温偏高C.降水量偏少,气温偏低D.降水量偏多,气温偏低3.(4分)2010年5月初,控制该区域的天气系统及其运行状况是()A.气旋缓慢过境B.冷锋缓慢过境C.反气旋缓慢过境D.暖锋缓慢过境如图曲线为某国2000年不同年龄人口数量与0与1岁人口数量的比值连线.18~65周岁人口为劳动力人口,其余为劳动力人口负担的人口.假定只考虑该国人口的自然增长且该国从2001年起控制人口增长,使每年新生人口都为2000年新生人口的80%.据此完成4~5题.4.(4分)该国劳动力人口负担最轻、最重的年份分别是()A.2019年,2066年B.2066年,2019年C.2001年,2019年D.2001年,2066年5.(4分)出生人口的减少将最先影响该国劳动力人口的()A.数量B.职业构成C.性别构成D.年龄构成下表是示意我国沿海某鞋业公司全球化发展的历程.读表,完成6~8题.6.(4分)该公司①、②阶段的主要发展目标是()A.开拓国际市场B.建立品牌形象C.吸引国外资金D.降低生产成本7.(4分)该公司在尼日利亚、意大利建生产基地,可以()A.降低劳动成本B.增强集聚效应C.便于产品销售D.便于原料运输8.(4分)该公司在意大利设立研发中心便于利用当地的()A.市场B.资金C.原料D.技术图所示区域内自南向北年降水量由约200mm增至500mm左右,沙漠地区年降水量仅50mm左右.据此完成9~11题.9.(4分)图中甲地区夏季降水量最接近()A.50 mm B.150 mm C.200 mm D.250 mm10.(4分)解决该区域农业用水紧缺的可行措施有()①引湖水灌溉②海水淡化③改进灌溉技术④建水库调节径流.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11.(4分)甲地区农业发达,其成功之处在于()A.提高了水资源的数量和质量B.调节了降水的季节分配C.调节了降水的年际变化D.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率二、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36~40题为必考题,每道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41~44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一)必考题(2题,共46分)12.(26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图示意某区域多年平均降雪量与雪期(从当年初雪日到次年终雪日的天数)的空间分布.该区域内丘陵区每年因融雪径流造成的土壤侵蚀较为严重.(1)根据等雪期线的分布,分析沿MN一线的地形分布特点.(2)比较甲、乙两地雪期与降雪量的差异,并解释原因.(3)分析位于丘陵区的丙地融雪侵蚀较乙地严重的原因.13.(20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桑蚕的适养温度为20~30℃,生长周期约l个月.桑蚕的饲养需要投入的劳动量较大.我国桑树分布广泛,是世界重要的桑蚕丝生产及其产品出口国,太湖平原、四川盆地和珠江三角洲是我国传统的桑蚕丝主产区.自20世纪末,我国桑蚕养殖业开始了空间转移.图示意我国2000年与2007年桑蚕茧产量(产量大于0.1吨)的省区分布.(1)据图简述我国桑蚕养殖业的发展特点.(2)简述广西桑蚕业迅速发展的优势地理条件.(3)有人建议贵州向广西学习,大力发展桑蚕业.你是否赞成?简述理由.(二)选考题请考生在第14、15、16、17四道地理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2010年高考地理试题分类汇编14区域可持续发
14-区域可持续发展14-区域可持续发展 01-水土流失(2010年高考地理上海试卷(文科使用))(六)黄土高原地貌千姿百态、地域文化丰富多彩、生态环境日益改善。
14.黄土地貌形态多姿,黄土峁就是其中一种。
黄土峁是指 A .切割较深的黄土沟 B .孤立的黄土丘C .长条形的黄土高地D .范围较大的黄土高原残留面①坡面修梯田,减缓坡度 ②加快林地建设,调节地面径流 ③保持传统轮荒耕作制度 ④在低处修建淤地坝,贮水拦沙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16.下列文化景观中,属于黄土高原文化的是①秦腔 ② 窑洞 ③评剧 ④吊脚楼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①④(2010年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安徽卷)34.(32分)根据材料和图12,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地理环境是一个整体,一个区域地表形态的变化往往受另一个区域物质运动的影响。
⑴描述图示期间该区域陆地变化特点,并指出其泥沙主要来源区。
(10分)⑵泥沙主要来源区哪些气象灾害会加速该区域陆地面积变化?为什么?(10分) ⑶简述该区域或泥沙主要来源区如何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12分) 34.(32分)(1)陆地面积扩大;向东北方向(小打小闹或河口方向)扩展;延伸速度越来越快。
黄土高原。
(2)暴雨、洪涝黄土高原土质疏松,植被稀少,地形破碎,沟谷发育,坡度大,暴雨和洪水对地表的侵蚀强度大,形成的径流搬运能力强,携带大量泥沙在该区域沉积。
(3)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如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改善排灌条件、推广节水技术和优良品种等;加强农业生态环境建设,如退耕还林还草、保持水土、治理盐碱地和风沙地、建设农田防护林等;实现农业综合开发,转变经营方式,如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处长产业链等;优化农业生产结构,40ºNºNºN渤海黄河1855年海岸线 1934年海岸线 1954年海岸线 1964年海岸线图12 某区域不同时期海岸线位置示意图如农林牧渔相结合、宜林则林、宜牧则牧等;加强农业生产专业化、地区专门化,如建设各种商品性农业基地等。
2010年高考地理模拟强化试卷——一
2010年高考地理模拟强化 ——(一)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题,第小题2分,共40分,在第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读右图,回答1—3题。
1.若阴影所示范围是东半球,也是昼半球范围,则下列地方中位于夜半球的是( )A .刚果盆地B .东北平原C .巴西高原D .阿尔卑斯山脉2.若阴影所示范围是地球上4月24日分布的所有范围,则北京时间可能是( ) A .4月24日8:00 B .4月25日20:00 C .4月23日8:00D .4月24日20:003.若北京时间为4月24 日14:00,则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可能是( )A .(12°N ,90°E )B .(9°S ,150°E )C .(0°,90°W )D .(14°N ,120°E )右图为中国某一著名地带事物的局部等高线图,读图回答4—5题。
4.该地理事物最有可能位于( ) A .华北平原 B .东北平原C .青藏高原D .内蒙古高原5.该地理事物可能是( ) A .河流 B .梯田C .沙丘D .山脉读某流域汇流示意图,回答6—7题。
6.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等高线弯曲最大处,一定形成集水线 B .等高线弯曲最大处,一定形成分水线 C .流域边界与某一条等高线完全重合D .流域面积的大小与周围地形有关7.有关该流域洪灾形成因素之间的关联性,不正确的是( ) A .泥石流→河道堵塞→洪水 B .气温升高→冰雪融化→洪水C .地面坡度小→河道排水速度快→洪水D .植物覆盖差→流域汇水速度快→洪水下图为我国沿东经115°附近地区的地形剖面图和1月、7月气温曲线以及年降水量变化曲线示意图,据此回答8—9题。
8.图中年降水量最多的点位于()A.甲曲线B.乙曲线C.丙曲线D.丁曲线9.甲乙两地之间的实地距离约为()A.100千米B.150千米C.200千米D.220千米右图为我国某地区正常年份地下潜水位年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10—12题.10.该地区最可能是()A.云贵高原B.松嫩平原C.长江中下游平原 D .黄淮海平原11.该地区7、8月潜水位较低,原因是()A.受准静止锋控制B.受副热带高压控制C.受气旋控制D.处于夏季风背风坡12.当该地区地下潜水接受补给最多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北印度洋季风洋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 B.巴西热带草原一片葱绿,生机勃勃C.我国江淮地区正是梅子成熟的季节 D.我国北方地区出现沙尘暴天气13.右图为岩层地质界线和等高线示意图,关于下图的叙述正确的是()A.从地质构造来看,属于背斜B.从地貌形态来看,属于山脊C.从成因来看属于向斜成谷D.从成因来看属于背斜成山每年的农历五月初“端午节”,珠江三角洲各地都进行龙舟竞渡,吸引世界各地的游客和商人前来观光,进行文化交流以及从事商业贸易等活动。
2010年高考试文综地理真题
2010年高考试文综地理真题(全国Ⅱ卷)详解第Ⅰ卷(选择题共140分)图1是2010年3月中旬发生在我国的沙尘暴的一幅遥感影像。
图中色调白浅云层、被卷到控制的沙尘和陆地表面。
读图1,完成1-3题。
1.该沙尘暴发生地位于A.副极地低压带 B.西风带 C.副热带高压带 D.东北信风带解析:我国沙尘暴多发区常见于北方地区和西北地区,即位于我国35°N以北,因此为西风带。
2.导致该沙尘暴的天气系统是A.反气旋、冷锋 B.反气旋、暖锋C.气旋、冷锋 D.气旋、暖锋解析:根据图中的影像可以看出来,是一个逆时针旋转有上升影像,可以判断是气旋活动,加上沙尘暴是冷锋活动的结果,而选C。
3.影像中部显示的是该沙尘暴的A.中心区,沙尘扬升 B.边缘区,沙尘扩散C.中心区,沙尘沉降 D.边缘区,沙尘沉降解析:根据图中的影像可以看出沙尘由陆地逐渐上升到空中,故选A。
图2示意某河流入海径流量和输沙量的逐年变化。
读图2,完成4~5题。
4.图中信息表明该河流A.1950~1969年输沙量与径流量年变化同步B.1985年之后输沙量和径流量变化趋势相反C.1950~2005年输沙量的变化率高于径流量的变化率D.高径流量年份与高输出量年份逐一对应解析:从坐标图像可以看出1950~1960年输沙量与径流量年变化不同步,排除A;1985年输沙量和径流量变化趋势相同,排除B;1950~1960高径流量年份与高输出量年份不是一一对应,排除D;所以通过综合判断而选C。
5.比较1984年以来径流量和输出量的变化趋势,可以看出流域内A.气候变暖、变干的速度日益加快 B.水土保持和水利工程效益显著C.地质灾害得到有效控制 D.水资源总量呈流动式下降解析:通过图像可以明显看出1984年以后输沙量有明显的下降趋势,因为河流的含沙量变化与植被有关,故选B。
巴西的柑橘产量位居于世界前列。
巴西柑橘果酱生产几乎全部集中在东南部沿海的S洲。
该州面积不大,拥有大型港口。
2010年高考全国地理选择题总汇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安徽卷)《安徽省应对气候变化方案》提出,安徽省应对气候变化面临巨大挑战,必须加快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图6表示1962年~2007年安徽省年平均气温变化。
完成23~24题。
23.1962~2007年,安徽省年平均气温变化的总体趋势是A.降幅超过升幅 B.逐年上升C.升高约2.1℃ D.波动上升24.气候变化对安徽省地理环境的影响有A.各地的生长期缩短 B低温冻害损失减小C极端天气事件增多 D.天然湿地面积扩大今日水资源严重短缺的显示隋唐时期用水充足,有“陆海”(指湖泊和沼泽很多)的美称。
图7示意古长安(今西安市长安区)"八水"位置。
完成25~26题。
25.“八水绕长安”的地质成因之一是渭河平原地壳A .水平错断 B.褶皱凹陷 C.断裂陷落 D.水平张裂26.古长安“陆海”今日不复存在的重要原因是A.秦岭北坡森林植被破坏 B.渭河流域水体污染严重C.渭河下游汛期水位上升 D.秦岭南坡耕地面积增加目前我国每年需要通过远洋货轮进口大量铁矿石。
图8所示区域是我国重要的铁矿石进口地。
完成27~28题。
27.7月将该地铁矿石运往上海,货轮在航行过程中总体上A.顺风顺水 B.顺风逆水 C.逆风顺水 D.逆风逆水28.图示区域铁矿石开采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主要是A.森林锐减 B.土地沙漠化 C.土地盐渍化 D.物种灭绝11月22日,某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在观测房屋采光状况时,发现甲楼阴影恰好遮住乙楼三层中部(如图9所示),在甲楼顶层GPS测得纬度为31.8366°、经度为117.2179°、高程为96mm。
完成29~30题。
29.隔25小时再次观测时,甲楼阴影可遮挡乙楼A.二层西部 B.四层东部C.五层西部 D.七层东部30.此后一个月内A.法国进入冷饮畅销期 B.广东省进入雨季 C.澳大利亚播种小麦 D.云南省昼短夜长石英是一种稳定物质,广泛存在于岩石、沙土中。
2010年全国高考地理试题及答案
201O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海南卷)第I卷一、选择题(本题共有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2010年春季,冰岛的火山多次喷发,使一些地区的航空运输业遭受了巨大损失。
读1,完成1~3题。
B1.冰岛位于A.极地高压带B.副极地低压带C.西风带D.副热带高压带B2.冰岛多火山是因为它处于A.亚欧板块和美洲板块挤压地带B.亚欧板块和美洲板块分离地带C.美洲板块和非洲板块挤压地带D.美洲板块和非洲板块分离地带D3.火山喷发后,一些空域限制飞行是因为这些空域A.雷暴频发B.严重缺氧C.有大量可燃气体D.火山灰浓度大图2示意4个国家人口的性别一年龄构成。
读图2.完成4~5题。
4.图示四国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是A.①B.②C.③D.④5.图示四国中30~39岁人口数量从少到多依次是A.①③④②B.②④③①C.④②③①D.①②③④高档圣诞树由鲜活的树装饰而成。
低档圣诞树是由仿真材料制成的,价格低,销量大。
改革开放后,我国深圳成为世界低档圣诞树的重要生产基地。
2l世纪初,由于生产成本提高,深圳圣诞树产业受到很大冲击,有的企业将圣诞树生产转移到江西赣州,但是出口效益没有明显提高。
据此完成6~8题。
6.从世界范围看,影响高档圣诞树生产的主导因素是A.市场距离B.热量条件C.劳动力价格D.种植技术7.低档圣诞树生产由发达国家至我国深圳再向赣州转移的主要原因是A.我国圣诞树销量快速增长并由沿海向内地扩展B.世界圣诞树市场由欧美向东亚地区转移C.发达国家原材料枯竭而我国原材料丰富D.企业追求较低的劳动力成本8.企业将圣诞树生产由深圳转移到赣州后,提高了出口圣诞树的A.运输成本B.用地成本C.原材料成本D.劳动力成本读图3。
完成9~10题。
9.图示城市周围区域发展种植业的制约因素是A.土壤肥力B.热量C.水D.光照10.与同纬度我国东部地区相比,图示城市附近地区①年太阳辐射总量高②多大风③水能丰富④森林分布广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某沿海城市人口达1,600万,约60%居住在离市中心3千米的范围内。
2010届高考地理复习强化训练题15
高考地理强化试卷十六五第Ⅰ卷(选择题共70分)一、选择题(共7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图1是沿45°N的气压分布状况图,读图回答1~3题。
图11.图示季节,①地盛行A.偏东风B.偏西风C.偏北风D.偏南风2.图示季节,②地气候特征是A.寒冷干燥B.温暖湿润C.炎热多雨D.高温少雨3.图示季节,正值A.澳大利亚的小麦生长时期B.南极考察的最好时期C.我国东南沿海台风的频发时期D.圣地亚哥的高温多雨时期读图2,回答4~8题。
图24.图中①、②两地的植被差异为A.①地为荒漠,②地为草原B.①地为草原,②地为落叶阔叶林C.①地为落叶阔叶林,②地为常绿阔叶林D.①地为常绿阔叶林,②地为雨林5.③市形成的主要区位因素是A.气候B.交通C.自然资源D.地形6.经过③市的铁路线是A.京包线B.陇海线C.兰新线D.襄渝线7.④地景区景观的欣赏要做到A.把握观赏时机B.选好观赏位置C.登山涉水,求质求真D.移情移景,情景交融8.图示地区内的河流A.一年有两次汛期B.以高山积雪融水补给为主C.通航能力强D.分属黄河和长江两大水系图3为“某地年等降水量线(单位:毫米)分布图”,读图回答9~12题。
图39.①地附近海域的洋流可能是A.加利福尼亚寒流B.日本暖流C.东澳大利亚暖流D.本格拉寒流10.②和③两地海拔相比A.一样高B.③比②高C.②比③高D.无法确定11.限制④处农业发展的最主要因素是A.热量B.光照C.水源D.政策12.为使④地农业生产保持高产稳产,须采取的途径是A.改良土壤B.大量使用农药C.跨流域调水D.机械化图4为“长江三峡地区地质构造图”,读图回答13~16题。
图413.三峡水利枢纽位于图中A.①处B.②处C.③处D.④处14.三峡工程对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是A.不利于长江中下游血吸虫病的防治B.加快洞庭湖等水域的萎缩和泥沙沉积C.可能会产生新的水土流失和环境污染D.改善川江河段的航运条件15.三峡工程建设期间,面临的最大问题是A.资金B.技术C.移民D.环保16.三峡库区的地质构造是A.背斜B.向斜C.地垒D.地堑读图5,回答17~20题。
【地理】2010年高考选择题考前强化训练系列(一)
P Q MO K H 2010高考地理选择题考前强化训练系列(一)下表是我国某地的地理信息,回答1~2题。
1.该地所在地形区A .山河相间,山高谷深B .喀斯特地貌发育C .典型植被是温带落叶阔叶林D .主要农作物有水稻、甘蔗2.该地与1200E ,3l 0N 相比,1月平均气温较高,原因是A .北部有山脉屏障B .受海洋的影响大C .海拔较低D .受副热带高压的影响 下图中的圆表示某种地理事物和现象的等值线,O 点为极值点,据此回答3~5题。
3. 若图中圆为等压线,PK 、QH 表示大气的水平运动方向 A .图示区域中心地区以下沉气流为主B .该天气系统在夏秋出现称为台风C .该天气系统控制一定寒冷干燥D .图示区域中心地区以上升气流为主 4.若圆表示赤道,O 点为北极点,PQ 线两侧日期不同 A .图中P 点的经度为180°,Q 点的经度为0°B .由P 到N 走最近距离方向是先东北再东南C .图中M 、N 为昼半球与夜半球的分界点D .此时北京时间为新一天的20时5.若图中圆为某时刻昼半球太阳高度等值线图,P 、Q 两点的纬度为15°NA .H 点的太阳从东南升西南落B .从图中P 点到Q 点的经度大于180°C .北印度洋洋流海水向西流动D .此时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读某地区局部等高线图(图1),据此回答6~7题。
6.若n=5、m=3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该地区为温带季风气候B .该地区适宜柑橘生长C .该地区为丘陵地形D .该地区夏季河流水量丰富7.若n=126、m=4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该省区有中国商品率最高的商品粮基地B .A 坡降水量大于B 坡C .图中河流有凌汛现象D .水土流失是制约该地区农业发展的最大因素晨昏线与北半球纬线圈相切于M 点,读右面M 点纬度的年变化示意图,完成8~9题。
经纬度海拔(米) 7月平均气温(℃) 1月平均气温 年降水量(mm ) 104°E ,31°N 附近 505 25.8 5.6 976 图1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M 点从①到②时,北京的昼长逐渐变长B .M 点从③到④时,北京的昼长逐渐变短C .M 点从④到⑤时,太阳直射点向北移D .M 点位于①③时,全球昼夜等长9 当M 位于④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此时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上B .晨昏线与地轴的夹角达到 最大值C .长江口的流量达到最小值D .南极洲此时出现极昼下图是北半球某点上空所视的地球昼夜分布俯视图,阴影部分表示夜,非阴影部分为昼,E 、D 、F 位于同一纬线上,B 、D 、O 、C 、M 位于同一经线圈上,OC=BD=1110KM ,M 点的经度为60︒E ,读图回答10~12题。
2010届高三地理模拟检测试题2
2010年新课程高考文科综合模拟试题(地理部分)第Ⅰ卷(选择题 共140分)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读右面我国东南沿海某区域的等高线地形图,回答1~3问题。
1.图中M 处最可能适宜开展的运动项目是A .跳水运动B .滑雪运动C .飞行运动D .攀岩运动2.图中M 处地形的海拔最高点相对于甲城镇的高度可能为 A .508m B .316m C .264m D .198m 3.最有可能成为制约图中所示区域粮食生产的主要因素是A .热量、水源B .劳动力C .地形、土壤D .市场下图示意世界四个国家21世纪初期能源消费情况.读图回答4~6题。
隧道 城镇 甲●4.图中表明上述国家中A.①国以石油为主,且石油消费量在四国中居首位B.②国矿物能源消费构成较均衡,且石油消费量最大C.③国以煤为主,且核电消费最大D.④国以天然气为主,且天然气消费量在四国中居首位5.四个国家中,能源利用率最高和最低的国家是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6.在防止世界气候变暖、节能减排中最应该承担更大义务的国家是A.① B.② C.③ D.④如右图所示,图中圆圈表示某条纬线,A点为晨昏圈与纬线圈的切点。
据此回答7~9题。
7.若A点的地理坐标为(80°N,150°W),此时为北半球的冬半年,则国际标准时间为A.2时B.6时C.18时D.22时8.若A点的地理坐标为(70°N,30°E),此时为北半球的夏半年,B点位于80°N纬线上,则B点太阳高度的最小值和北京市的正午太阳高度分别是A.30°70°B.20°20°C.10°20°D.10°70°9.若A点为中山站(69°22′S,76°23′E,),地方时为12时,则下列描述与题设条件最符合的是A.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垒垒春草绿B.今夜月圆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C.元江五月平堤流,邑人相将浮彩舟D.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右图是某地某时近地面稳定风向轨迹图,回答10~11题。
2010届高考地理复习强化训练题1
高考地理强化训练试卷二十读以北极为中心的地球部分示意图,(AB 为晨昏线)完成1—4题。
1.图中甲所在地的气压带名称应该是 ( ) A .赤道低压带 B .副热带高压带 C .副极地低压带 D .极地高压带2.根据气压带移动状况可知,现在的印度半岛吹 ( ) A .东南风 B .西北风 C .东北风 D .西南风3.在此期间,以下地理现象可能出现的是 ( ) A .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正刮西北风B .开普敦处于炎热干燥的季节C .阿根廷农业正收获小麦D .亚欧大陆等温线向高纬凸出 4.此刻,北京时间为 ( ) A .21时 B .17时 C .次日5时 D .次日2时下图为某大陆沿海地区七月份等温线图,读图完成5~7题。
5.从地形上来看,以下四幅剖面图与上图甲乙线段经过地最相符的是 ( )6.根据近地面气温变化的一般规律分析,该地区最高点和最低点相对高差可能在 ( ) A .60—80米 B .100—800米 C .1000—1300米 D .1800—2000米 7.从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地形三方面来看,a 、b 、c 、d 四点降水最多的是 ( ) A .a B .b C .c D .d 8.我国目前正大规模启动的长江黄河上游生态工程,其主要作用是 ( ) ①防风固沙 ②保持水土 ③保护农田 ④涵养水源 ⑤净化空气 ⑥美化环境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⑤ D .③⑥山脉常成为自然地理环境的分界线,读右图的某山脉回答9—10题: 9.图所示的山脉是( )A.太行山脉B.落基山脉C.大分水岭D.乌拉尔山脉10.有关山脉两侧地形区地理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具有不同的气候类型的地形类型B.两侧大河流向虽然不同,但都有凌汛现象C.具有相同的地形类型,但地形特征有所不同D.具有相同的气候类型,但气温、降水量没有明显差异读下图,A,B两城市虽然不在同一条经线上,但同在某日晨线上。
根据这一地理现象,解答11—12题:Array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我国长江中下游正处于伏旱时期B.意大利罗马城正处于炎热干燥的季节C.A城市所在地区的自然景观是一片葱绿D.B城市比A城市的日落要早1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B城市是12月8日12时,北京时间是12月8日24时B.A城市所在国,其现代重工业多分布在交通便利的东南部C.B城市所在国农业有典型的大牧场放牧业D.A城市建在世界最大的冲积平原上读我国某地区年降水量分布图(图2),回答13—15题13.图中甲地的降水量应为()A.少于200mm B.多于400mmC.等于400mm D.多于200但少于400㎜14.关于图中乙、丙两地的叙述,正确的是()A.乙位于塔里木盆地B.丙地位于贺兰山C.乙地盐矿丰富D.丙地最适宜种甜菜15.图中河流在A段的水文特征有()A.泥沙含量大 B.水流湍急 C.有凌汛现象 D.水位季节变化小人类对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反映了人与自然关系的变化过程,结合图4,回答16—18题16.对图中高速公路走向起主导作用是()A.地形地势B.城市分布C.科学技术D.国防安全17.该省是我国煤炭第一大省,但目前外运能力仍显不足,除修有关铁路外,最有效的措施是()A.建坑口电站B.大力发展钢铁工业C.加强水运D.全面推广煤炭液化技术18.该省燃煤量很大,但酸雨危害轻于江苏。
2010高三地理高考选择题强化训练系列(24)全国通用
2010高考地理选择题强化训练系列(二十)读图1和图2,回答:1、图1中甲、乙两地的气候类型分别是A、热带草原气候、热带雨林气候B、热带雨林气候、热带沙漠气候C、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D、热带季风气候、热带草原气候172A、太阳辐射B、大气环流C、植被状况D、地形和洋流3、图2所示的几种气温和降水量年内变化X围中,与甲地相符的是A、①B、②C、③D、④读下图完成:4.关于两图的叙述,正确的是①两图所示地区属于同一个大洲②甲图所示地区位于乙图所示地区的西北③乙图比例尺大,表示X围小④两图所示地区均位于大洋西岸A.①② B. ①④ C.②③ D.③④5.图中两个半岛的有关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①两个半岛的西部地区均有高大山脉②两个半岛的地形均以平原为主,河网密布③a点所在半岛受冰川作用影响,海岸线曲折④b点所在半岛气候由南向北大陆性渐强A.②① B.①④ C.②③ D.③④6.两个半岛地区均有丰富的①太阳能资源②水力资源③劳动力资源④铁矿资源A.①②B.③④C.②③D.②④右图中AB为晨昏线,D所在经线两侧日期不同,C地该日的夜长为9小时20分钟。
读图回答:7.此时时间为()A.0时 B. 2时 C. 14时 D. 22时8.在图示时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澳大利亚北部盛行西北季风 B. 阿尔卑斯山雪线降到最低C.地球公转速度在减慢 D. 北半球大陆上等温线向高纬凸出9.有关C点的说法正确的是()A.经度为160°W B. 此时太阳高度正在减小C.位于东西半球的分界线上 D. 位于大西洋上下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图示日期过后地球公转速度减慢。
据此回答:10. 关于图示时刻的叙述,正确的是()A. 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0°、70°EB. 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23°26′N、70°WC. 时间是3时20分D. 23°26′N正午太阳高度大于23°26′S11. 关于图示时间的叙述,正确的是()A. 华北平原正值冬小麦播种时期B. 地区正值沙尘暴多发时期C. 天山北麓牧民适宜在云杉林带以上牧场放牧的时期D. 长芦盐场受气候影响而生产量减少的时期12. 图示时刻地球上不同日期的分布情况与()A. 甲图所示情况相同B. 乙图所示情况相同C. 丙图所示情况相同D. 丁图所示情况相同右图表示全球处在同一日期时,曲线ABC上的太阳高度为0°,请读图后完成下列问题:13. 该图比例尺约为()A. 1∶111 000 000B. 1∶222 000 000C. 1∶22 200 000D. 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111千米14. 此刻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为()A. 10°N,0°B. 20°N,0°C. 20°N,180°D. 10°N,180°15. 图示时刻国际标准时间为()A. 12时B. 6时C. 0时D. 18时读南半球某区域经纬网图,回答:16. 飞机由②地飞往⑤地的最短航线是()A. 一直沿正东方向B. 先向正南再向正北方向C. 先向东南再向东北D. 先向东北后向东南17. 关于图中各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 ①、②两地的地方时相差1小时20分钟B. 任何一日,③、④两地的正午太阳高度差为20°C. ③地位于④地的东北方D. ①、②两点间的距离等于②、③两点间的距离18. ①地的气候类型是()A. 热带雨林气候B. 热带草原气候C. 地中海气候D. 亚热带季风气候田晓同学在他的《我的家乡》作文中写道:“四月的早晨,广阔低平的田野一望无尽,船儿在密如蛛网的河流中穿梭,微风徐来.田里绿油油的稻秧,迎风起舞。
2010届高考地理复习强化训练题14
高考地理强化训练试卷十四第Ⅰ卷(选择题共70分)一、选择题(共7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为预防沙尘暴席卷北京、天津,几年前国务院决定在冀北、晋北、内蒙古东南部等地建立了三道绿色屏障——京津防护带,目前已初具规模。
但2002年3月中旬的一次沙尘暴,让北京、天津两地的居民感觉扬尘天气比以前还要严重,此后不久南方降下泥雨.回答1~3题。
1。
这次影响北京和天津两地的沙尘暴源地在A。
中亚B.新疆C。
蒙古D。
内蒙古2。
虽然森林面积增加,但2002年春季沙尘暴天气更重的主要原因是A.2002年春季干旱严重B.沙源地植被遭到更严重的破坏C.防护带未起到很好的防护作用D.大气环流异常3.导致我国南方降泥雨的主要原因是A。
含沙气流在南方山地迎风坡上升B。
含沙气流与南方暖湿气团相遇后被抬升C.南方雨水把气流中沙粒冲刷下来D。
含沙气流与南方暖湿空气混合,暖湿空气沿锋面上升所致我国退耕还林已取得初步成果,回答4~6题。
4。
退耕还林的重点地区在A.甘肃B。
贵州C.西藏D.黑龙江5。
国家大力提倡企业植林种草的直接目标是①调整产业结构②提高生态质量③提高农民收入④尝试市场化运作A。
①②B.①②③④C.②③D。
③④6.建设防护林,提倡因地种树的根本目的是A.美化环境B.提高树木的成活率C。
追求森林产品多样化D.加快树木成长速度图1是我国四个地方(①~④)的年内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图。
四地均位于高原,回答7~11题。
①②③④图17.四地冬季雨水少,主要原因是A。
地形影响B。
气温低C。
受高压影响D.受大陆气团影响8.7月,我国东部雨带一般位于A.成都至徐州B。
哈尔滨至青岛C.西安至沈阳D.大同至上海9。
7月,我国东部雨带所处地区内的地方最有可能的是A.①B。
②C.③D.④10.图中,①地可能位于A.内蒙古B。
黄土高原C。
青藏高原D。
云贵高原11.适宜种植甘蔗的地区是A。
2010高三地理高考选择题考前强化训练系列(十)
2010高考地理选择题考前强化训练系列(十)读下表完成1—2题。
年份世界总产量该农产品总量世界排名及产量1 2 3 4某农产品2008 264.5印度72.0中国58.8斯里兰卡24.5肯尼亚20.0 2009 263印度72中国59斯里兰卡25肯尼亚251.该农产品为:A.棉花 B.甘蔗 C.天然橡胶 D.茶叶2.该农产品在中国主要分布于:A.热量较好、雨量适中的暖温带地区 B.亚热带的丘陵地区C.XX岛、西双版纳、雷州半岛等地 D.热带、亚热带的平原地区图1为局部经纬网图,甲、乙区域所跨的纬度相等,MN的实际距离约为QR的一半。
据此,完成3-4题。
3.下列有关甲、乙两区域地理事象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区域的实际X围是乙的四分之一B.在乙区域,正午太阳高度增大时,白昼时间增长C.甲区域等温线的分布,7月较1月稀疏D.乙区域的气温年较差比甲区域大4.M、H两地所在国家A.铁、煤、石油、水能、森林等资源丰富B.光热充足、耕地比重大,有利于农业的发展C.最大的工业基地均位于其国土西部D .城市化进程逐渐加快读太阳直射点的移动示意图(其中①③是两种假设),读图完成5—6题。
5. 若移动轨迹是①,则与②相比,太阳直射点南北移动的纬度数每日比②A .约多1′B .约多2′C .约多4′D .约多6′ 6. 若移动轨迹是③,则A .热带X 围将扩大6个纬度B .温带X 围将扩大6个纬度C .6月22月极昼X 围将缩小6个纬度D .寒带X 围将缩小6个纬度下图中P 线是晨(昏)线上的一段,a 、b 、c 为P 线上的三点。
读图回答7--9题。
7.若a 地的地方时为5时30分,则P 线名称及a 地位置分别是A .晨线、北半球B .晨线:南半球C .昏线、北半球D .昏线、南半球8.若c 地为,此刻伦敦地方时为11时30分,则这个季节A .密西西比河河口盐度偏低B .长城沿线枫叶正红C .XX 山区森林火险等级最高D .南极地区科考繁忙 9.若图示区域位于南半球,则A .昼长:a>b>cB .昼长:a<b<cC .昼长变化:a>b>cD .昼长变化:a<b<c23.50 00 23.50 26.5026.5020.50 20.50① ② ③下图是一组世界区域地图,根据所学知识回答10~12题。
2010高考地理选择题强化训练系列(19)
2010高考地理选择题强化训练系列(十五)下图中,甲、乙、丙、丁位于晨昏圈上、且相隔90°,地球位于远日点附近。
读图,完成1~3题。
1、图中丙点的地方时为:A .0时B .6时C .12时D .18时2、如此时北京时间为10点,M 点可能位于:A .大西洋B .印度洋C .北冰洋D .太平洋 3、当晨昏圈与经线圈重合时,可能出现的地理现象是:A .东北平原的河流处于春汛B .华北平原盐碱地盐分相对稳定C .长江中下游地区受伏旱影响D .天山牧民在山麓牧场放牧读图,有一架飞机在当地时间7月1日5时从旭日东升的A 机场起飞,沿纬线向东飞行,一路上阳光普照,降落到B 机场正值日落,完成4~6题。
4.这一天地球的光照图(阴影为黑夜)可能是下图中的( )A .①B .②C .③D .④5.从A 机场飞行到B 机场经历的时间是( )A .6小时B .10小时C .14小时D .22小时6.飞机到达B 机场时,新一天约占全球范围的( )A .7/24B .15/24C .19/24D .17/247.x 、y 、z 与图中A 、B 、C 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 .x ——A y ——B z ——C B .x ——B y ——C z ——AC .x ——C y ——A z ——BD .x ——A y ——C z ——B8.A 城与C 城在气温上有明显的差异,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 )A .海陆位置B .纬度因素C .地形因素D .植被覆盖甲 乙 丙 丁 120°E 120°W9.右图是我国部分地区多年平均地面蒸发量图,判断右图中甲地多年平均地面蒸发量及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800mm 湿地面积较大B.>800mm 东南季风的迎风坡C.>800mm 地势较低,气温高D.<800mm 相对高度变化小 下图表示“某海陆等温线图”,其中①②位于同一纬度,且①位于海洋,②位于陆地,据此完成10—11题10.①②的海陆位置可能分别位于A .大西洋、欧洲B .太平洋、亚洲C .地中海、亚洲D .太平洋、北美洲11.P 处等温线向南弯曲的原因可能是A .P 处位于海洋,受寒流的影响,气温低于同纬陆地B .P 处位于陆地,受地形的影响,气温低于同纬陆地C .P 处位于海洋,受暖流的影响,气温高于同纬陆地D .P 处位于陆地,受地形的影响,气温高于同纬陆地右图为某学校三个小组同一天分别在北京(40°N ,116°E )及另外两地观测的太阳高度曲线图,他们利用该图及北京的经纬度推算出另外两地的经纬度分布。
【地理】2010年高考试题——文综地理选择题部分(广东卷)解析版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文科综合地理选择题部分郑重声明:尊敬的各位地理教师和考生,以下是本人对2010年广东卷文科综合地理选择题的解析,仅供交流和参考,不代表标准答案。
一、选择题1.利用作物秸杆等农副产品发展农区畜牧业,有利于A. 改善局地气候B. 综合利用资源C. 防止水土流失D. 保护农田作物解析:农区是指“耕作区”,水土流失一般不太严重;以“圈养”方式进行的农区畜牧业可以利用作物秸杆等农副产品为饲料,并为耕作业提供肥料故选B。
2.我国甲、乙两地均位于29°N附近。
读“1971~2000年甲、乙两地各月气温和降水分布图”(图1),可知A. 甲地年平均气温较乙地低B. 乙地降水较甲地丰沛C. 乙地是高原山地气候D. 甲地属温带季风气候解析:甲、乙两地均位于29°N附近;甲地最热月平均气温高于25℃,最冷月平均气温为8℃,4~10月为当地雨季(降水多,超过100mm),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乙地冬冷夏凉,5~9月降水较多,应属于高原山地气候。
故选C.3. 卫星遥感监测显示,1999~2008年青藏高原上的色林错湖面扩大了大约20%,主要原因是A. 冰雪融水增加B. 冻土面积扩大C. 青藏高原抬升D. 湖面蒸发增加解析:色林错湖面扩大的主要原因是青藏高原上高山冰雪融水增加而导致水位上升。
故选A. 冰雪融水增加4.下列关于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A. 河流右岸更容易遭受侵蚀B. 河水最深处位于河床中心C. 水面宽度一年中洪水期最大D. 自上游向下游流量逐渐增加解析:弯道凹岸侵蚀、凸岸堆积;平直河道北半球右岸侵蚀、左岸堆积,南半球反之。
所以A、B错,依靠高山冰雪融水补给的内陆河自上游向下游流量逐渐减小。
所以D错,故正确答案选C读“2006年我国水费源、人口、耕地和经济总量区域比重图”(图2),完成5~6题。
5. 人口数量最多、经济总量最大的区域是A. 西南区B. 西北区C. 南方区D. 北方区解析:由图可知,南方区人口数量、GDP占全国的比重均最大,故选C。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0高考地理选择题强化训练系列(十四)
下面左图中的A点是晨昏线与某一纬线圈的切点,在一年中,与晨昏线相切的纬线是
变化的,因此A点也是移动的。
据此完成1~2题。
1.当A点移到最低纬度位置时,太阳直射点.()A.可能在23°26′N上B.可能在赤道上
C.可能在66°34′S上D.可能在极圈上
2.右图中能正确表示A点运动轨迹的是()A.AB线B.CD线C.EF线 D.AF线
读右面我国东南沿海某区域的等高线地形图,回答3~5问题。
3、图中M处最可能适宜开展的运
动项目是:
A.跳水运动
B.滑雪运动
C.飞行运动
D.攀岩运动
4、图中M处地形的海拔最高点相
对于甲城镇的高度可能为:
A.508m B.316m
C.264m D.198m
5、最有可能成为制约图中所示区域
粮食生产的主要因素是:
A.热量、水源B.劳动力C.地形、土壤D.市场
下图中,甲、乙、丙、丁位于晨昏圈上、且相隔90°,地球位于远日点附近。
读图,完
成6~8题。
6、图中丙点的地方时为:
A.0时B.6时C.12时D.18时
7、如此时北京时间为10点,M点可能位于:
A.大西洋B.印度洋C.北冰洋D.太平洋
8、当晨昏圈与经线圈重合时,可能出现的地理现象是:
A.东北平原的河流处于春汛
B.华北平原盐碱地盐分相对稳定
C.长江中下游地区受伏旱影响D.天山牧民在山麓牧场放牧
图中纵轴表示太阳高度,AB为晨昏线,ANB为经线圈一部分,其中,N为北极点,经线NA为64ºW。
据图回答9~11题。
9、此时,直射点的坐标是:
A.20ºS、64ºW B.20ºN、116ºE
隧道城镇
甲
甲
乙
丙
丁
●
A
N
B
0º
20º
90º
太阳高度
●
C.20ºN、64ºW D.20ºS、116ºE
10、比较ANB与晨昏线AB的实际长度,正确的是:
A.ANB的长度大于AB的长度B.ANB的长度小于AB的长度
C.两者长度大约都为2万千米D.两者长度大约都为4万千米
11、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①、AB为晨线②、AB为昏线③、AB线上各地正见日出
④、AB线上地方时为6时⑤、AB线上各地的太阳高度为0º
A.①④⑤B.①③⑤C.②③⑤D.②③④
读图回答12-14题
12.此时,赤道与晨昏线相交点的经度分别为:
A.45°W,135°W B.135°E,45°W
C.60°E,120°W D.0°,180°
13.此时,与上海处于相同日期的经度范围为:
A.90°W向东至180°B.0°向东至180°
C.90°W向东至90°E D.0°向东至90°E
14.此日,会出现的地理现象是
①黄赤交角略微变小②东京白昼时间比悉尼长③上海的日出时间比北京晚
④上海的正午太阳高度一年中最小⑤北印度洋季风洋流呈反时针方向流动
⑥地球自转线速度从北回归线向南、北递减
A.①③⑥B.②③⑤⑥C.⑤⑥D.②④⑤
假若东经120°刚好是t日与t+1日的分界线,请完成15—16题。
15.这时t日占全球的范围
A.大于1/2 B.小于1/2 C.大于2/3 D.小于2/3 16.这时,下列哪个城市可能正夕阳西下
A.新加坡B.悉尼C.芝加哥D.开罗读“我国东部某地的等高线示意图”和“该地区的气候资料表”,图中等高线所示高度分别为100m、200m、300m、400m。
综合分析后,回答17—19题。
17.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图中河流的三条支流中有一条画错了
B.图中海拔高度G处为100m,H处为400m
C.该地典型植被为热带雨林D.该地河流最主要的补给类型为雨水补给
18.图中城镇与H地的相对高度的最大值h,则h为
A.199<h<200 B.289<h<290 C.299<h<300 D.300<h<301 19.图中地区适宜发展的经济作物为
A.棉花B.苹果C.甘蔗D.橡胶
6月22日,甲、乙两地处在北半球同一经线上,当甲、乙两地日影最短时,测得甲地太阳高度角为60°,乙地太阳高度角为36°,甲、乙两地在某地图上的最小距离是44.4厘米。
不考虑地形因素,完成20—22题。
20.关于甲、乙两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两地当天不可能同时看到日出B.甲、乙两地一定使用相同的区时C.甲、乙两地昼夜长短相同D.甲、乙两地自转的线速度相同21.该地图比例尺为
A.1:24000000 B.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30千米
C.六十万分之一
22.以下四幅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示意图中,表示乙地的是
读图,此时太阳运行到近日点附近,Q为晨昏线的一部分,a =23°26',回答下面5小题.
23.此时太阳直射
A.23°26'N B.赤道C.66°34'S D.23°26'S
24.贝加尔湖北岸昼长约
A.6小时B.8小时C.10小时D.12小时
25.此时下列现象可信的是
A.北京某中学刚上第一节课B.伦敦旭日东升
C.华盛顿夜幕降临D.悉尼人匆匆上班
26.与我国处于同一日期的地区占全球
A.一半B.一半以上C.不到一半D.2/3
27.新加坡日出、日落时间分别约为
A.5:00, 19:00 B.6:00, 18:00 C.18:00, 6:00 D.7:00, 19:00 下图为我国某地区1月份平均气温等温线图,读图回答28~29题。
28.图中所示地区最适宜种植
A.苹果B.茶树
C.天然橡胶D.青稞
29、影响该地等温线走向的最主要因素是
A.太阳辐射B.纬度位置
C.冬季寒潮D.地形地势
下面两图均为极地俯视图,读图完成下面2题。
30.甲地在乙地的
A .西南方向
B .东南方向
C .西北方向
D .东北方向
31.全球的今天范围
A .大于二分之一
B .小于二分之一
C .小于八分之一
D .大于八分之五 甲图中的大圆表示晨昏圈,P 点是纬线圈与晨昏圈的切点,Q (0o ,90o
E )地方时是12点。
读后回答第下面3题。
32.此时,以下地点位于昼半球的是 A .45o N ,90o W B .45o S ,160o W
C .70o S ,120o E
D .0o ,160o
E 33.图乙中的曲线表示当日P 地太阳 高度变化情况,则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是
A .46o
B .23o
C .11.5o
D .8o
34.此日之后,大约至少需要多少天P 点的太阳高度角达一年中最大值
A .约半年
B .约三个月
C .约一个半月
D .约半个月
云量是以一是内云遮蔽天空的百分比来表示。
右图示意我国某地区多年平均云量日均值分布,完成4-5题。
4、据图中信息判断
A .甲地多年平均日照时数小于乙地
B .甲地多年平均气温日差大于乙地
C .乙地多年平均相对湿度小于丙地
D .丙地云量空间变化大于丁地
5、影响乙地等值线向北弯曲的最主要因
素是: A .地形 B .季风 C .纬度位置 D .海陆位置
下图是不同地点6月22日的日出时刻与日照时数之间的关系。
读图,回答3题。
8、下列地点位于南半球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9、造成①地日照时数少于②地的主要原因是
A .纬度因素
B .大气环流
C .地面起伏
D .天气状况
10、 6月22日①②两地同时日出。
9月23
日当①地日
点
023
o
图甲 图乙
落时,②地的地方时为
A.15:00 B.16:30 C.19:30 D.2l:00
参考答案:1-5:AADBC 6-10:CAABC 11-15:BDACC 16-20:DDCCA 21-25:DBDBA 26-30:ABBDB 31-35:BDCCB 36-39:ADD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