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和农民问题共20页

合集下载

新三农问题之十大关键

新三农问题之十大关键

专题研讨新农村建设研究新三农问题之十大关键陈 林引言:“新三农”问题的提出通常所讲的三农问题,是农民、农村、农业问题的统称。

上个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三农问题日渐突出,引起了从学术界到决策层的重视,一系列研究成果及政策举措相继出台。

三农问题在当时的提出是有着重大积极意义的。

但是将农民、农村、农业问题泛泛而论,容易忽略了我国社会利益格局的深刻演变。

很多讨论热衷于农业与农村经济如何发展,却忽略了发展的成果如何分享、如何惠及最大多数农民。

很多讨论热衷于农业增效,关注了生产而忽略了生产关系。

很多讨论热衷于农民增收,却忽略了户籍意义上数量极其庞大的农民群体已经发生了大面积的社会分化,而且农民增收已经越来越多地受制于外部市场的力量对比(而不仅仅取决于自身努力)。

更多的讨论则忽略了我国涉农资本力量的快速生长以及涉农部门官僚体系的的变与不变。

因此本文提出“新三农问题”,即“农民”、“农资”(涉农资本)、“农官”(涉农官僚)的问题。

在这里,农民包括少数专业大户和多数兼业小农。

农资(涉农资本)包括农业资本、农村工商资本、农村金融资本。

农官(涉农官僚)包括农、林、水、供销,以及农村科技、教育、卫生、社保、扶贫和金融等主管部门的官僚体系,主要指农业、供销、金融这三大部门的官僚体系。

农民、农资、农官构成一个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当然从目前来看农民仍然是较短的一边。

农民、农资、农官问题彼此之间以及各自内部发生的种种相互作用和影响,相互之间产生各种关系,笔者就这些关系谈由此引发的“十大关键”问题。

作者简介:陈林,浙江省瑞安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

《太平洋学报》 2007年第10期一、为农服务:为农民赚钱,还是赚农民的钱?这些年来,特别是中央提出新农村建设以来,各种“为农服务”的名目、花样不断翻新。

有的是各种资本以“为农服务”为由向政府争宠,进而是争取财政补助、税收优惠以及其他政策倾斜。

有的是各个部门以“为农服务”为由向政府表忠,进而争取预算、编制、级别、职权乃至势力范围、寻租空间。

中国农村改革的背景与基础-论文

中国农村改革的背景与基础-论文

中国农村改革的背景与基础- 论文关键字:经济问题发展农民运动合作农业农村合作社中华泱泱大国,历来以农为本。

农业问题、农村问题、农民问题,是中国生存与发展的根本问题。

农业发展具有历史的连续性和继承性。

80年代以来,中国农村经济、社会所发生的一系列深刻变革,根植于中国近、现代农业发展的历史,根植于中国的基本国情,这段历史以及中国的基本国情形成了中国农村改革的背景和基础。

一、民国时期的农业将来民生主义真是达到目的,农民问题真是完全解决,是要耕者有其田,那才算是我们对于农民问题的最终结果。

──《孙中选集》下卷,第810页民国时期是中国近、现代史中的一个重要阶段。

这个时期的农业史,有着相当丰富的内涵。

民国时期,南京国民政府及各地方政府为了稳定自己的政权,对发展农业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一大批爱国人士及农业专家学者为了寻求发展中国农业的道路,进行了艰苦的探索,提出了许多发展农业的思想、设想和理论,这些思想和理论是重要的农业遗产。

(一)孙中的农业思想孙中出生于广东香县(今中市)一个贫苦农民家庭。

孙中幼年时代,全家七口人,只靠租种两亩半族田过活。

由于生活困苦,他六岁就开始下田干活。

这样的生活经历,使他从小就切身体会到贫苦农民的悲惨境遇,这对他后来形成的改善农民生活,改良中国农业的思想,有着直接影响。

孙中早年在香港求学期间,就开始对改良中国农业问题产生兴趣,并撰文阐述他的见解。

目前所见的孙中最早的政治性《致郑藻如书》(1889 年)一文中,就提出了“兴农会以倡革农桑业”等主张。

1891年前后,由于受到当时一些改良主义知识分子的影响,孙中曾一度寄希望于“改良救国”。

孙中撰写《农功》一文,主张学习西方的先进科学技术以改良中国的农业生产,其中甚至还介绍了当时新发明的“电热温室栽培技术”:“迩有用电之法,无论菜木果蔬,入以电气,萌芽即速,长成亦易。

则早寒之地,严霜不虑其摧残;温和之乡,一岁何止三熟。

”1894年,孙中写了一封长达八千字的《上李鸿章书》,进一步阐发了他在《农功》一文中提出的效法西方资本主义先进国家的主张,形成了一套比较系统的具有浓厚改良主义色彩的经济发展理论。

三农问题材料题答案 PPT

三农问题材料题答案 PPT
• (4)①加强农业科研和技术推广;
• ②建立健全农村医疗保险制度、养老保险
3、材料一:废除地主阶级封建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 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 路。
(1)材料一出自建国初期的哪部历史文献?据此我国 (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土地改革运动
材料二:1958年10月25日,山东范县县委书记作报告 乐园,.吃喝穿用不花钱;鸡鸭鱼肉味道鲜,顿顿可吃 可以吃水果,各样衣服穿不完;人人进行谈判天堂好 园。
大家好
• (3)后来面对国民经济的严重困难,党和政府采 措施?结果如何?
• (3)1961年中共中央决定对国民经济实行全 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 民经济逐步得到恢复和发展。
• (4)上述材料说明了我国农村60多年的发展 教训,这对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有哪些启示
• (4)必须不断坚持改革,充分调动生产积极 认识我国社会主义所处的发展阶段;必须遵循 客观规律,不能急于求成。
• (4)对比以上材料,你能得到什么认识?
• (4)制定经济政策要从实际出发,不能违背客观 政策要适合本国国情,走自己特色的道路。
4我国农村60多年的发展见证了共和国的风雨历程。阅读材 材料一 据不完全统计,新中国成立初期特别是“一五” 入年均增长率达10%左右。 材料二 下面两幅图反映了社会主义建设初期出现的失误
• (2)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的农村政策对农业生产有何影响 • (2)书39页: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激发了农民的
了农村生产力的大解放,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均有很大提 产……
• 历史认识 • 通过上述“分析对比”,你认为党对农村政策的调整必须 • 历史认识:生产关系的调整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2018-2019-浅析农村劳动力资源的剩与缺-精选word文档 (4页)

2018-2019-浅析农村劳动力资源的剩与缺-精选word文档 (4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浅析农村劳动力资源的剩与缺浅析农村劳动力资源的剩与缺蒋澎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也是农业大国。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也是立国之本,粮食安全关系国家战略,同时六亿农民的生存发展也是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能否实现的大问题。

新中国成立60年来,虽然农村生产力有了较大发展,农民生活有了较大改善,然而,就整个中国农村而言,经济社会发展还相当落后,农业基础仍然薄弱,农业发展仍然滞后,农民增收仍然困难,由此造成一方面农业经济发展领域没有得到很好开发,农村劳动力资源没有得到有效利用;另一方面农村劳动力大量剩余,流向城市。

这就是过农村劳动力资源过剩与紧缺的矛盾一、农村劳动力资源的剩与缺的矛盾极大的影响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一)从劳动力流动的情况来看,农村地区劳动力资源存在相对剩余和绝对短缺的矛盾。

据农业部估计,中国现有农村剩余劳动力1亿人左右。

农村地区在大量输出劳动力资源的同时,投入到农业生产的劳动力严重不足,在小农经营的生产方式并未得到根本改变的前提下,农业生产需要依靠化肥、农药等替代要素的大量投入维持产出,我国农业生产中对于资源的使用远远超出世界平均水平,直接增加了农业生产的成本,降低了农业生产的收益。

不仅如此,农业劳动力投入的不足,更进一步造成了农产品供给不足、农村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停滞不前等问题。

(二)从劳动力构成的结构上来看,农村地区的劳动力资源体现出结构性剩余和结构性短缺的矛盾。

农村劳动力资源文化程度普遍较低,劳动力素质不高,能够适应较高技术含量工作的劳动力较稀缺。

以农村输出的劳动力资源为例,多集中于二、三产业中对技术和文化程度要求较低的劳动密集型岗位。

据统计,在5亿多农村劳动力中,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占12%,其中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只占2.6%,初中及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占88%。

三农问题 试题(共6页)

三农问题 试题(共6页)

三农问题三农指农业(nóngyè)、农民、农村。

农业指促进农业开展;农民指增加农民收入;农村指小城镇建立。

一、历史回忆〔一〕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土地政策1、农民阶级:太平天国——?天朝田亩制度?〔见?中国历史?第三册P35:内容和评价〕太平天国制定?天朝田亩制度?,反映了农民阶级要求废除封建土地制度的强烈愿望,但这只是空想,平均主义思想在当时无法施行。

2、资产阶级革命派:三民主义中的民生主义〔见?中国历史?第三册P84〕HY采用“平均地权〞的方法解决土地问题,不是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说明资产阶级不能解决中国的土地问题。

〔二〕中国一共产HY在各历史时期的土地〔农村〕政策1、土地革命时期〔见?中国历史?第四册P14〕中国一共产HY在根据地开展以“依靠贫雇农,结合中农,限制富农,保护中小工商业者,消灭地主阶级,变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为农民土地所有制〞为道路的土地革命。

2、解放战争时期〔见?中国历史?第四册P79〕中国一共产HY在解放区实行土地HY,1947年公布?中国土地法大纲?,规定:废除封建剥削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按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

3、建国初期〔见?中国历史?第四册P108〕1950年制定?HY土地(tǔdì)HY法?,在新解放区进展土地HY,到1952年彻底废除了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

4、HY改造时期〔见?中国历史?第四册P117〕政府引导农民走互助运动,建立农业消费社,走HY道路。

通过对农业的HY改造,把消费资料私有制转化为公有制,从根本上解放了农村消费力。

5、全面建立HY时期〔见?中国历史?第四册P123〕根据HY建立的总道路〔即“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地建立HY〞〕,由此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进步公有化程度,扩大公有化规模,结果严重挫伤了农民的消费积极性。

1960年HY开场全面调整国民经济,加强农业消费,坚决纠正“一共产〞风。

农民真苦、农村真穷、农业真危险

农民真苦、农村真穷、农业真危险

农民真苦、农村真穷、农业真危险:求解三农命题2004年3月3日07:58 [ 陈水清贺文华廖奇朱伟东 ]来源:[ 北京娱乐信报 ]页面功能【我来说两句】【我要“揪”错】【推荐】【字体:大中小】【打印】【关闭】在专家看来,“三农”问题的根本不在于农民如何增收,而在于如何为农民松绑。

尽管国内的农业税不会在今年内全部免征,但降低税率让农民增收已经成为一个总的工作方向。

“农民真苦,农村真穷,农业真危险。

”2002年,时任湖北省监利县棋盘乡党委书记的李昌平,用13个字概括出中国“三农”问题。

“三农”,这个始发自民间研究组织用来形容农业、农村、农民的词汇在数度辗转徘徊之后终为官方接受,并成为红头文件的专用名词。

溯及以往,不难发现“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从背后走向台前的过程其实也正是官方接受“三农”词汇的过程,从民间热论到中央一号文件的出台,“三农问题”被放在了史无前例的高度。

也因为此,让我们在为国家高度重视“三农”问题并付诸行动的决心激动不已的同时,更要冷静下来,仔细考量,“三农”问题背后的成因……“再过不到一个月,这个科室就不存在了。

”门头沟区地税局一位工作人员指着门上“农业税管理科”的牌子告诉记者。

从今年起,北京取消农业税,这个办公室已经失去了继续存在的理由。

北京税改2004年是京郊300万农民值得记住的一年。

就在这一年,他们将告别这个从1958年起就开始征收的“皇粮国税”。

免征农业税可使北京300多万农民每年减负8000多万元,人均负担将由去年的27元左右减至接近于零。

“虽然数量不大,但实现了零赋税,村村受益,家家受益。

”北京市地方税务局副局长王京华感慨万千。

还有一件足以令全国农民举杯欢庆的事情:按照税制改革的部署,今年除烟叶外,将在全国范围内取消农业特产税。

因为农业特产税是参照工商税来征收的,它的负担要远远超过农业税,比如一个云南的果农,承包20亩果园,税改前,除了要缴纳几百元的农业税外,应缴的农业特产税就达6000多元。

农村真穷,农民真苦

农村真穷,农民真苦

---------------------------------------------------------------最新资料推荐------------------------------------------------------农村真穷,农民真苦农村真穷,农民真苦 2019 年 8 月 24 日的《南方周末》发表了湖北省监利县一个乡党委书记写给国务院领导的信。

这封信开门见山,短短一千五百多字,把当前农村存在的问题说透了:农民真苦,农村真穷。

这是怎么回事呢?不是农村率先改革,农民首先得益,有一部分地区已经富起来了,有一部分农民已经富起来了吗?怎么现在农民真苦呢?不错,八十年代初,由于农村实行了家庭承包制,农民得到了生产经营自主权,农业连年丰收,解决了广大农民的温饱问题。

但是,八十年代中期以后,一部分地区的乡镇企业有了长足发展,这些地方的农民收入不断提高,有的也真的先富起来了;而在大部分仍以农业生产为主、特别是以粮棉生产为主的地区,农民收入增长却减缓了、停滞了。

1979 至 1984 年的四年,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平均每年提高15. 1%, 1985 至 1988 年增长幅度下降为 5. 1%,到了 1989 至1991 年就只剩下 1. 7%了。

1992 年至 1996 年因国家大幅度提高了农产品的收购价格,收入增长又有所提高,但自 1997年以来,农产品总量基本稳定,而市场价格却下降了 30%以上,以务农为主的中西部农民这四年的1 / 9实际收入是下降的。

实际上, 1985 年以后,农民负担就逐渐加重,虽然上面三令五申要减轻农民负担,但很多地方农民的负担越来越重,有的地方农民的实际负担占了纯收入的 15%-20%。

而且,越是贫困的地区,越是以农业为主的地区,农民负担就越重。

1997 年以后,农民的纯收入非但未增加反而减少了。

这也是为什么这几年很多农村地区的干群关系紧张,社会冲突上升,上访、集体上访、越级上访大量增加的原因。

县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调研报告(共20页)

县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调研报告(共20页)

[模版仅供参考,切勿通篇使用]党的十九大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将其提升到战略高度、写入党章,把农业农村工作摆在更加重要地位,为农业农村改革发展指明了航向。

就 XX 来看,我县近年来环绕建设山区特色现代农业示范县和全面脱贫奔小康目标,在新农村建设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中作了有益探索,取得明显成效,但与 X 县、先进地区以及乡村振兴的要求相比,差距甚大,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近日,县委农村工作领导组召集成员单位,分 X 组展开调研,各个调研组分别采取召开座谈会、听取汇报、查看资料等方式就全县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情况进行了全面调研,对全县实施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进行了梳理和汇总,现将情况报告如下:一、全县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面临的现状近年来,特殊是脱贫攻坚进入决胜期以来,我县坚持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县工作的重中之重,加强县委对“三农”工作的领导,持续深化农村改革,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和支农惠农政策扶持力度,全县农业和农村工作实现了健康稳定发展。

201X 年全县粮食播种面积为 X 万亩,总产量 X 万公斤,完成任务的X%;农产品加工销售收入 X 亿元,完成任务的 X%;估计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X 元,同比增长 X%。

(一)重塑城乡关系,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方面。

1.农村基础设施显著改善。

我县把农村基础建设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抓手,持续推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发展,城乡二元结构差距逐步缩小。

农村公路 201X 年续建工程 X 个,共X 公里, 201X 年实施项目 X 个,共 X 公里,截止 201X 年底 XX 县 X 个建制村比预期提前一年完成全部通硬化路,并全部通客车。

201X 年实施水利重点工程 X 项,解决了 X 万人饮水安全等问题。

实施土地整治项目X 个,新增耕地X 亩。

全县学校布局进一步优化,建起了乡村及城镇化寄宿制学校 X 所,义务教育标准化建设成效显著,教育公平一盘棋的深度融合,推进了城乡学校布局一体化。

农村现在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农村现在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农村现在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一、农村教育问题农村地区的教育问题一直以来都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难题。

首先,农村学校师资力量薄弱,很多老师不具备专业知识和教育技能。

这使得农村学生无法接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也影响了他们的学习成绩和未来发展。

其次,农村家庭普遍缺乏对教育投入的意识,家长往往忽视孩子的学习和成长需求,导致孩子缺乏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支持。

再者,由于交通条件落后,在一些偏远山区,孩子们上学非常不便,甚至出现辍学现象。

二、农产品销售困难问题尽管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但许多农民在销售自己种植或养殖的产品时遇到了困难。

这主要是由于市场信息不畅、物流配送不便以及商品质量管理不严等原因导致的。

首先,由于农民对市场行情了解不足,他们无法准确预测市场需求,导致农产品供大于求或产量过剩。

其次,农产品的运输和配送成本较高,这使得农民在销售中往往面临着困难。

再者,在农村地区,许多农产品质量管理不严格,缺乏相应的标准和认证体系。

这使得消费者对农产品的信任度下降,也影响了销售。

三、农业生产方式落后问题目前,我国农村地区依然存在着传统的耕种与养殖方式,这导致了一系列问题的出现。

首先,传统的耕种方式使得土壤肥力逐渐下降,同时也增加了使用化肥和农药的需求。

这不仅对环境造成了污染,还给农民增加了额外成本。

其次,在养殖方面,传统的养殖模式导致养殖密度过高、环境脏乱差等问题愈发突出。

更为重要的是,在资源利用上还存在排放浪费现象。

四、医疗卫生服务不足问题由于经济发展以及人口分布原因,许多农村地区的医疗卫生服务仍然薄弱。

首先,农村医疗资源严重不足,很多地方缺乏专业医师和现代化的医疗设备。

这导致了农民在看病就医时需要长途跋涉或者花费高额费用,增加了就医负担。

其次,农村居民对健康知识的认知水平相对较低,医学观念欠缺。

这使得许多常见病和慢性病得不到及时诊治、预防与控制工作也存在一定困难。

五、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问题相较于城市地区,农村地区的社会保障体系非常薄弱。

乡村社会学课程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乡村社会学课程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家庭是以婚姻关系为基础,以血缘关系为纽带,成员间有着共同的利害和亲密关系的群体;这些血缘关系和姻缘关系包括:夫妻、亲子、兄弟姐妹、婆媳关系、祖孙、其他家庭等关系;她具有以下特点:第一,家庭目标一致,内聚力强;在家庭中,个人目标与群体目标表现为很自然的一致;群体目标在众多场合下,能够变成个人的自觉行动;第二,家庭满足其成员的需要是多方面的,比任何一种群体都多;它具有经济功能、生物功能、抚育和赡养功能、休息和娱乐功能; 第三,家庭是以婚姻关系和血缘关系为基础,以爱为前提的;家庭的各种社会关系非常亲密,人们朝夕相处,彼此了解,极易产生感情,是维系家庭的一个必要条件;乡村家庭的功能包括:经济功能、生物功能、抚育和赡养的功能、休息和娱乐的功能;当然,乡村家庭所具有的这些功能并不是固定不变的;随着社会的发展,一方面,家庭的部分功能会外移,另一方面,新的家庭功能也会产生;乡村家庭的发展趋势:第一,乡村家庭规模趋于小型化和外延化;第二,乡村家庭关系趋于权威化和两重化;第三,乡村家庭素质趋于现实化和层次化现实化主要是指家庭素质的真实性和家庭活动过程中得到应有的再现和家庭素质的实在性;第四,乡村家庭功能趋于扩大化和效率化;乡村家庭和城市家庭功能存在异同之处;首先指出家庭所具有的一般功能:经济功能,生物功能,抚育和赡养功能,休息和娱乐功能等;另外,在农村,许多家庭具有宗教功能,在城市,部分家庭具有政治性的功能;一、单项选择题: 7.泰罗制二、多项选择题:三、名词解释:1.乡村建设运动乡村建设运动是20世纪20-30年代由知识分子倡导并参加的、以建设和复兴中国农村和解决农村问题为主旨的社会改良运动; 其中最有名的是梁漱溟领导的山东乡村建设运动和晏阳初领导的华北平民教育运动;2.基本社会化基本社会化是一个人从出生到他成为一个基本合格的社会成员的过程;从人的生理、心理发展进程来看是从婴儿到青年的成长过程,是从一个生物体完全的生物人变为社会生物体社会人的过程;3.社会群体社会群体是指人们通过相互交往形成的、由特定的相互关系连接在一起的共同体;4.家长制家长制是建立在下级对上级的个人效忠、服从和依赖基础上的管理方式;这种管理方式无疑不适应工业社会或现代社会的要求,于是逐渐被其他管理方式所取代;5.恩格尔系数恩格尔系数是指在人们的生活消费总支出中,用于饮食方面的支出占总支出的比例;比例越小,生活质量越高;比例越大,生活质量越低;四、简答题:1.乡村、农业、农民的关系答题要点: 1农业是一个内涵不断变化的概念,传统农业即指农田种植业;2农民是从事农业、以农为生的劳动者,传统社会有士、农、工、商的职业分类方法;农民的涵义也是广义的;3农村则是由众多农民家庭聚居而成的社会;它有与城市不同的经济类型、居住形态和生活方式; 农民被看作农村社会活动的主体,农业是农民谋求生存和进行交往的手段;农村是农民及其家庭成员从事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活动的场所,是他们从事共同生活的社区;2.社会化的基本内容答题要点课本25页:1学习生活技能和谋生手段个人生存能力包括两部分:基本生活技能和谋生手段;前者指直接运用物质资料以维持自己生命的能力和方法;后者则指获取自己生存所需物质资料的能力,即通过劳动而获取物质生活条件的方法和手段;2学习社会规范社会规范也叫社会行为规范,它是人们在共同生活或活动中形成的指导其行为的规则;一个人要真正成为社会的一员,必须学习这些先于自己而存在的行为规范,社会也有责任教导人们习得社会规范,以实现社会秩序与和谐;3确定人生目标人生目标不是生来就有的,而是上一代和社会教育的结果;它是家庭和社会有意识的教育和引导、社会文化的熏陶及个人人生经验较长时间相互作用的结果;4培养社会角色个人社会化的全部内容的总和是培养合格的社会角色人选,这也是个人社会的目标;3.社会组织的构成要素答题要点课本47页:1一定数量的成员;这是任何一个社会组织能够建立和存在的基本条件; 2特定的活动目标;组织目标代表着组织的发展方向和存在根据,是组织活动的宗旨和灵魂,是组织制定和修正方针、路线、政策的依据,也是判定组织活动效率的标准;同时还起着团结、动员、鼓励组织成员为之奋斗的重要作用; 3相对规范的组织规程;尽管任何一个社会群体都是按照一定的规程进行活动的,规范大多是成文的和成体系的,是关于本组织的性质、目标、任务、结构,组织成员的地位与角色、权利与义务以及组织活动规则的规定;它指导着整个组织及其成员的行为,规范着他们的活动,是保障组织正常运行的必要手段;4职责、权力的分层体系;其中包括一个权威的领导体系,也包括不同成员间的职责分工;5一定的物质设备;这是任何一个社会组织正常运行的物质基础和必要条件,没有它们,社会组织就难于发挥其固有功能;4.科学技术影响生活方式的主要表现答题要点课本81页:科学技术是影响生活方式的重要因素: 1科学技术通过改善物质生活条件来影响生活方式; 2科学技术通过改变人的生活观念来影响生活方式; 3科学技术通过扩展人们的生活能力来推动生活方式发展;五、论述题联系我国现实;深入阐述我国农村城镇化的道路选择及其实现的途径答题要点结合课本71页第三节内容:乡村城镇化或者称之为“农村城市化”是乡村社区逐渐发展为城镇社区的一种多方面的综合的社会经济运动,是乡村人口变为城镇人口,乡村固有特点消失和城镇特点的增长并逐渐发展为城镇社区的过程;其实质是实现城乡一体化并最终消灭城乡差别;乡村人口变为城镇人口是乡村城镇化的显着特征;工商服务业较之农业具有更强的吸收劳动力的能力,是乡村城市化的内在原因之一; 农业生产的现代化是乡村城市化的又一个内在原因; 当代城市是工业集中、就交通便利、市场繁荣、财富集中、文化科技先进的社区,是现代文明的集中地,在整个社会生活中居于中心地位,城市的这些优点对广大农村居民产生了很强的吸引力;我国城镇化的实现途径: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二、三产业是城镇社区的经济基础,是城镇社区赖于存在的根本前提,是乡村城镇化的直接推动力;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是大规模城市化的必要条件;第一,农业生产的现代化为乡村人口大规模向城镇集中提供了足够的农产消费品;第二,农业生产的现代化使大批乡村劳动力从农田耕作中解脱了出来,从而为城镇社区的发展提供了大批的劳动力,为大规模城镇化准备了人力条件;第三,农业现代化还通过为声调工业提供充足的原材料,推动城市工业的发展,从而有助于加快城镇化的步伐; 加强小城镇的基础设施建设;既然小城镇在我国城镇化体系中处于主体地位,加强小城镇建设,使其真正成为吸纳农业剩余人口的主阵地,就成了实现我国城镇化目标的重要措施;乡村社会学作业3答案人口问题是指人口的数量或质量不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从而影响了自身生存和发展的现象;我国乡村人口存在以下问题现状:1、人口基数大,增长速度快;2、人口年龄结构逐渐老化;3、人口素质差;4、乡村劳动力大量过剩;主要成因在于:第一是政治原因;人口的增长要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有利于经济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提出要控制人口增长速度的政策没有执行; 传统人口思想的影响;二是落后的乡村文化教育事业的影响;乡村育龄妇女的文化素质较低,是造成乡村人口问题的重要因素;三是乡村行政行为的失误;一方面,随着乡村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传统行政组织体制逐渐解体消亡,而新的社会组织和管理体制尚不完善、健全,使得一些乡村地区对农民家庭计划生育放任自流;另一方面,有些乡村地区的行政管理者在招待计划生育工作中单纯强调对违反者罚款;我们应多方面努力,逐步解决乡村社会问题;一是加大宣传力度;使乡村广大干部和群众正确认识我国的人口形势以及众多的人口对我国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造成的负面影响,以理解、支持、配合国家的计划生育政策;二是积极发展乡村教育事业,提高农民文化素质,以利于广大农民群众破除旧的生育观念,树立新的生育观念;三是大力发展乡村社区社会保障事业,使农民“老有所养、老有所乐”;四是积极发展乡村文化事业,丰富广大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五是大力发展乡村经济,增加农民特别是乡村妇女的就业机会和劳动报酬,减少离乡流动人口;六是加强乡村基层组织对农村人口问题的行政控制能力,提高乡村干部的行政管理水平,科学、合理地执行国家的计划生育政策;乡村社会学作业4答案一、单项选择题: 1. B二、多项选择题:三、名词解释:1.社会流动所谓社会流动,是指人们在社会关系空间中从一个地位向另一地位的移动;2.社会问题社会问题是指社会关系或环境失调,致使社会全体或部分成员的正常生活或社会进步发生障碍,从而引起人们关注,并需要采取社会力量加以解决的问题;3.越轨行为越轨行为又叫离轨行为或偏差行为,是社会行为的一种类型,是社会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越轨行为是指违反或偏离社会规范的所有行为;越轨行为仅仅是指违法或违纪但尚未构成犯罪的行为;4.社会保险社会保险是指国家通过立法建立的对劳动者或其他公民在生、老、病、死、伤残、失业以及发生其他生活困难时给予一定物质帮助的制度;5.社会现代化社会现代化是指人们利用近、现代科学技术全面改造自己生存的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的过程;四、简答题:1.农村社会流动的原因答题要点课本101页: 1生产力的发展、农业产业结构优化、乡镇企业发展,这是乡村社会流动的根本动因; 2城镇化速度加快,这是乡村社会流动的又一动因; 3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市场因素正逐步扩大,权力因素逐渐减弱,这是乡村社会流动的又一动因; 4城乡二元社会结构导致的城乡差别、工农差别,这是乡村社会流动的又一动因;2.简述乡村环境问题的现状、成因及解决的办法我国乡村生态环境问题的现状:环境污染严重;水资源紧缺;土壤肥力下降,耕地锐减;另一方面,由于乡村家庭建房、乡镇企业建厂、矿山开采、道路修建等大量占用耕地,也导致耕地面积不断缩小;生态环境问题的主要成因:环境意识差;执法不严;认识错误;急功近利;人口压力;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途径:加强宣传;严格执法;重视有机肥料;提倡生态农业;采用科学法,以防为主,防治结合;3.道德的控制作用的主要表现答题要点课本130页:道德的作用主要表现为:通过教育和社会舆论反复不断地对人们的行为做出是非、善恶、美丑、公正与偏私、高尚与卑鄙等评价,逐渐使其内化为人们的行为标准和价值观念,从而控制人们的思想和活动,维持社会秩序;与习俗相比,道德对人们行为的控制程度要强一些;与法律相比,道德虽然没有法律那样的强制性,但它对人们的行为具有更广泛、更普遍的约束力;4.社会保障的功能答题要点课本143页:社会保障的功能是指社会保障作为社会系统的组成部分对其运行所起的作用; 其一,政治功能是指社会保障对社会秩序、社会的利益分配格局的影响;其二,经济功能是指社会保障对社会的经济活动、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其三,民生功能是指它对公民正常生活的影响;在现代社会里,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是达到社会进步的手段和表现;从没有社会保障制度到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是社会进步的表现;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使之既能有利于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又能保障社会弱者的正常生活也是社会进步的表现;五、论述题联系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评述依附理论;课本165页依附理论是一些学者在研究发展中国现代化的过程中提出的理论,它是关于发展中国家为什么没有实现现代化的一种解释;阿根廷学者普雷毕什于20世纪40年代末就提出他的发展理论;他认为,世界是一个经济体系,它由核心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和边陲非西方不发达国家构成;核心和边陲之间的经济关系是不平等的,前者通过不公正的贸易剥削后者,是导致后者不发达的根本原因;另一位学者弗兰克把普雷毕什的“核心”称为宗主,把“边陲”叫做“卫星”;他认为,在整个世界经济体系中,“宗主----卫星”关系不仅存在于世界层次,即发达国家和不发达国家之间,也存在于每个卫星国内部;我国当前仍处于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要实现自己的发展,就应当摆脱对西方发达国家的依赖,阻止西方贸易、技术、跨国公司、教育与思想的侵入,自力更生; 依附理论指出,西方发达国家应对发展中国家的不发达承担责任,发展中国家要现代化必须摆脱对西方发达国家的依赖;。

农村普遍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农村普遍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农村普遍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一、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这导致了许多问题和困难。

首先,交通不便使得农产品无法迅速运输到城市,限制了农民的收入来源。

其次,缺乏良好的供水系统导致农村居民饮水困难,影响到他们的生活质量。

再者,电力供应不稳定使得农村地区面临着用电不足的问题,影响到农业生产和学习条件。

为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

政府可以优先发展公路网络和铁路线路,提高交通便利度;同样需要加大水利工程建设力度,确保供水系统畅通;同时应推动电力供应升级改造项目,在保证电力稳定供应上下更多功夫。

二、教育资源匮乏与城市相比,农村地区的教育资源相对匮乏。

由于学校数量有限且分布较广,在很多地方孩子们都需要走很长的路才能上学。

教育经费不足也使得教育质量无法得到有效提升,影响到农村孩子的学习成果。

而且由于缺少优质的师资力量,很多农村学校只能依靠临时教师来满足需求,这进一步削弱了农村孩子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

要改善农村地区教育资源,需要政府增加对农村教育的投入。

建立更多学校以减少孩子们上学路程,加大对农村学校的经费拨款以提高办学条件。

同时扶持培养更多优秀教师,并鼓励他们流动到农村地区从事教育工作。

三、医疗服务不足尽管近年来国家对健康扶贫工作做出了积极努力,但是医疗服务在农村地区仍然存在不足的情况。

首先,医院数量有限导致就诊排队时间长;其次,优质医务人员相对集中在城市地区,导致农村居民难以享受到高水平的医疗服务;同时,医疗费用也是农民的负担之一。

为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加强农村地区的医疗服务。

政府可以支持建设更多乡镇卫生院和村级卫生室,提高农村居民就医便利度。

此外,鼓励医务人员到农村地区工作,并提供相应的奖励和福利以吸引优秀人才。

同时,要加大对贫困家庭的医疗救助力度,并推出相关保险政策减轻他们的经济压力。

四、农产品销售渠道有限在农村地区,由于交通不便、信息传递困难、市场触达难等因素的影响,导致了农民的农产品销售渠道有限。

【推荐下载】走访调查报告模板(共7篇-推荐word版 (11页)

【推荐下载】走访调查报告模板(共7篇-推荐word版 (11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走访调查报告模板(共7篇篇一:大学生调研报告题目(共7篇)篇一:大学生调查报告参考题目大学生调查报告参考题目一.经济类:1.科学发展观对当地经济建设的指导作用的调查研究1.电子网络发展对经济影响的调查分析2.大学生毕业三年内薪酬情况的调查3.家庭收支状况(不同层次、地位、职业)的调研4.开拓农村市场调查5.可持续发展调查分析6.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的调查分析7.加入wto与中国的经济发展调查8.阻碍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经济因素调查分析9.生态环境产业发展调查10. 当前我国名牌战略案例分析11. 人才市场、技术市场发展调查与分析12. 商业保险问题调查与研究13. 农民收入问题调查14. 市场背景下的农民增收问题调查15. 城镇就业形势调查16. 国有资产流失问题调查17. 国有资产管理机构设置的调查分析18. 人民币汇率变化调查19. 电子商务发展状况调查二.教育类;1. 税费改革对农村义务教育的影响2. 当前学校乱收费问题调查研究3. 当价大学生值值取向的调查分析4.当代大学生心理素质的调查分析5. 大学生的就业实践与高等教育改革调查研究与分析6. 高等学校校园文化现状的调查与分析7. 我国远程教育发展的调查与分析8.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发展与改革调查研究9. 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调查研究10. 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意义和途径调查研究11. 当前我国民办教育发展情况调查12. 经济全球化对中国教育的影响13. 当前中小学学生道德现状调查14. 当前中学新课改的跟踪调查15. 当前推进中小学素质教育的调查与研究16. 当代大学生有关诚信教育的调查三.社会学类:1.城市的资源及环境保护调查2.下岗职工家庭生活状况与生存策略调查3.电子网络发展对社会影响调查4.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状况调查5.社会安全感现状和问题调查6.生活方式的改变与生活满意度的调查7.国有企业职工在改革中变化及其心态调查8.私有企业职工在改革中变化及其心态调查9.当地就业对人才需求状况的调查10. 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需求状况调查11. 就业方式、就业观念变化调查12. 社会诚信度现状调查13. 当前社区服务问题调查14. 老年人家庭赡养问题调查15. 当前新社会阶层的调查研究16. 目前企业的社会声望调查研究17. 网络发展对青少年影响调查18. 城乡居民闲暇生活调查19. 农地征用中侵犯农民利益情况调查20. 当代社会变迁中消费调查四.法律类:1.中国实施反垄断法的理论与实际调查2.“三农”问题有关立法争议问题调查3.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法律问题调查4.当前中国法律援助的实践调查5.当前中国《劳动法》实施调查6.加入wto后有关法律的修改调查五.信息类:1.信息咨询服务业调查2.大型企业信息化建设调查3.中小型企业信息化建设调查4.网络资源开发与利用状况调查5.网民上网行为调查6.it产业发展状况调查7.计算机软(硬)件产品市场营销调查8.工业企业产品质量控制调查9.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建设调查10. 企业计算机信息管理人才需求调查11. 家用电脑市场需求调查12.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人才就业状况调查13. it专业人才就业与发展调查14. 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企业人才需求调查15. 有关扩大就业门路问题调查16. 大学生就业待遇调查17. 计算机网络现存问题与发展状况调查18. 高效教育信息化建设调查19. 信息化对企业价值增值作用调查20. 企业、组织、政府信息化建设调查六.其它:1.当前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调查2.当前公民环境生态意识调查3.发展市场经济中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调查4.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先进文化调查5.当代大学生消费观念调查6.当代大学生人生追求及信仰的调查7.当代青年个性化发展调查8.电子商务在某一行业应用的调查9.中国家族企业发展调查10. 中国企业家队伍成长与发展调查11. 医疗管理体制改革调查12. 城市社区发展调查13. 当前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调查14. 加入wto后商会(企业家协会)现状调查15. 当代大学生假期打工调查16. 当前社区功能完善调查17. 大学生假期生活调查18. 当前中小学生消费情况调查篇二:大学生社会调查报告调研题目一、农村问题农村建设1、农村发展现状调研2、农村义务教育问题3、农村新型合作医疗4、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5、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现状的调查6、农村征地以及农民权益保护7、农村环境保护8、农村文化事业发展状况9、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农村发展问题研究10、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亟需解决的问题及对策建议11、农村家庭年收入与支出情况调查农民状况1、农民养老保险2、农民增产增收3、农民工子弟上学问题4、探访农民工留守家属5、农民收入问题调查问题6、返乡农民工生活状况调查7、农民税赋负担问题调查8、城市中农民工现状调查9、农地征用中侵犯农民利益情况调查10、失地农民的生存状二、服务经济建设企业经济发展1、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壮大创新主体2、对优秀外资企业经营方式的调查研究3、中国企业家队伍成长与发展的调查与分析4、企业在创新中发展典型调查5、中国企业的国际化6、民营企业的国营化趋势7、培养创新型、领导型企业人才专业实践8、民营企业的老板素养问题9、各类民营企业经营发展的案例研究10、各类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典型调查11、积极利用外资优化外商投资结构调查12、我国私营企业二次创业问题调查13、中国家族企业问题调查研究14、金融危机对我国中小企业的影响15、对人才市场和技术市场的发展调查三、服务和谐社会建设1、建设和谐社区的典型调查2、生活与医疗保障问题3、社会保障与安全问题4、社会普遍的就业问题成因分析及解决方案探究5、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推进情况调查6、食品及日用品安全问题7、社会安全感现状和原因调查分析8、目前职业的社会声望研究9、生活方式的改变与生活满意度的调查10、社会诚信度现状及其影响调查11、对人们的就业方式、就业观念变化调查研究12、城市与农村生育观的差异、变化趋势及原因分析13、社会转型期的社会政策和社会救助工作研究14、对“金融危机下的住房问题”研究15、开展志愿服务弱势群体的活动16、家庭所在地再就业工作调查17、家庭所在地社会治安形势调查18、家庭所在城市医疗体系建设调查19、当地安全生产工作调查20、对城市噪音污染的调查研究四、我国传统文化传承1、民间文化遗产的保护2、民间艺术的发展状况调查3、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发展先进文化问题研究4、在百姓生活中的角逐——新兴文化 vs 传统文化五、教育教学研究实践教育研究类1、推进素质教育的调查研究2、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的调查研究3、我国远程教育发展调查与研究4、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意义和途径方式调查研究5、对教育体制改革的作用和教育现状的分析6、我国农村教育现状的调查7、我国农村师资状况的调查8、当前农村教育的问题及对策思考9、制约农村教育发展瓶颈的问题研究10、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新课题研究11、高等学校人文素质教育的调查研究12、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问题调查研究13、农村教育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关系的研究14、对偏远农村教育基础设施的调查15、高等教育改革的方向学习科研实践类1、开展“科研课题实践调研”课题实践计划2、参加“挑战杯”等专业设计大赛的项目进行到现实中应用评估3、自主创新的创业项目立项及实施工作六、我的大学1、校园文化发展状况及其问题2、对和谐校园建设的研究3、探求如何建设高水平现代化民族大学4、对大学生就业调查分析5、探求营造学校良好学习氛围环境的若干措施和方法6、对我校教育有效模式的研究7、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系列化教育模式的探求七、服务大学生发展1、当代大学生价值取向和心理素质的调查分析2、大学生就业心理调查3、大学生消费状况调查4、对大学生创业的问题5、对已就业的我校优秀毕业生走访调研6、当代学生身体健康状况的调查7、当代大学生民族心理(爱国情绪)的现状调查8、对大学生人生职业生涯规划的调查研究9、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10、贫困大学生问题调查11、青年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12、当代大学生人生追求的调查分析13、大学生诚信度现状及其影响调查14、大学生网络生活方式的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篇二:农村走访调查报告农村走访调查报告这几日,我们走入了农村,到农户家里进行了走访调查。

农村现存在的主要问题论文

农村现存在的主要问题论文

农村现存在的主要问题论文农村现存的主要问题一、引言在中国,农村是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农村地区面临着许多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探讨目前农村地区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二、教育问题1. 教育资源不足:相比城市地区,农村地区的学校数量少且质量有限,很多孩子无法接受良好的教育。

2. 师资力量匮乏:由于工资待遇低和生活条件差,优秀的教师往往不愿意去农村任教。

三、医疗卫生问题1. 医疗资源不均衡:大部分医疗资源集中在城市地区,导致农村居民难以获得及时有效的医疗服务。

2. 健康知识缺乏:由于信息传递渠道有限,许多农村居民缺乏健康知识,对常见疾病预防和治疗缺乏了解。

四、基础设施问题1. 交通不便利:农村地区往往缺乏高速公路和铁路等现代化交通设施,导致农产品销售困难,居民出行不便。

2. 水电供应不稳定:由于基础设施投资不足,许多农村地区的水电供应存在问题,影响了日常生活。

五、土地问题1. 农村土地性质不明确:由于长期的集体经济制度,农村土地产权难以明确,限制了土地资源的有效利用。

2. 土地规划失误:有时政府对农业发展的规划存在失误,导致部分土地无法达到最佳利用效果。

六、就业问题1. 就业机会有限:相比城市地区多元化的产业结构和就业机会, 农村地区的就业选择相对较少。

2. 技能培训缺乏:农村劳动力缺乏先进的技术和职业技能培训,限制了其就业能力和竞争力。

七、解决方案1. 加强教育投入:加大对农村教育资源建设的投入,提高学校数量和教师素质。

2. 改善医疗条件:加大对农村地区医疗设施建设的投入,提高健康知识普及率,并发展远程医疗等技术手段。

3.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农村交通、水电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改善农村居民的生活品质。

4. 土地制度改革:通过土地制度改革和明确产权,鼓励农民自主创业和土地流转。

5. 就业扶持政策:制定灵活多样的就业扶持政策,鼓励企业在农村地区发展,提供更多就业机会。

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

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

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作者:崔禄春来源:《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2021年第5期【摘要】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为解决农民问题进行了艰辛探索,经历了一个从提出命题到初步形成、成熟完善的过程,最终形成了基本成熟定型的农民问题理论。

这一理论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农民中国革命农民运动土地革命【中图分类号】K26 【文献标识码】A崔禄春在中国共产党100年波澜壮阔的奋斗历程中,农民问题始终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基本问题。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关于农民问题理论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创造性提出“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力量”的论断,找到了一条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

一、国民革命需要一个大的农村变动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在集中领导工人运动的同时,一些党员、团员开始到农村开展农民运动。

1921年9月,浙江萧山县衙前村最早成立了党领导的农民协会。

此后,毛泽东在湖南、彭湃在广东也开展了农民运动。

1924年,国共合作的实现为工农运动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1925年1月,党的四大专门通过的关于农民运动的决议明确指出,农民“天然是工人阶级之同盟者”,如果不发动农民起来斗争,无产阶级的领导地位和中国革命的成功是不可能取得的。

之后,各地党组织做了许多发动农民、组织农民的工作,全国农民运动蓬勃发展起来,有力配合了北伐战争的胜利。

为了加强对农民运动的领导,党在上海成立了中央农民运动委员会,由毛泽东担任书记,拟定了《目前农运计划》,以湖南、湖北、江西等省为工作重点,领导全国农民运动。

1927年初,毛泽东在武昌主持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工作,为各地培训了800多名农运骨干。

在党的领导下,全国参加农民协会的农民总计达800多万人,组织起来的农民掀起了翻天覆地的农村大革命。

在政治上,农民建立了自己的政权,实现了“一切权力归农会”;在经济上,清算了地主豪绅的土地财产,实行减租减息;在文化上,冲击了封建宗法思想,普及文化;军事上,农民收缴了地主武装的武器,建立了自己的武装。

乡村振兴解读PPT学习课件

乡村振兴解读PPT学习课件
声明:资料来自于互联网,版权归相关出版社或者原
作者所有,仅限于学习使用,不得从事商业活动,如有侵 权,及时告知删除处理或向本网站申请删除处理。如需咨 询其他文献资料等请站内信联系。
可编辑PPT,使用前删除此页
Title in here
• Description of the contents • Description of the contents
There are many variations
of passages of lorem ipsum available
Title Goes Here
There are many variations
of passages of lorem ipsum available
Title Goes Here
There are many variations
of passages of lorem ipsum available
备用页 本课件 仅供课堂教学使用 严禁用于商业用途 严禁私自传播或复制
声明
声明
资料来自于互联网,版权归相关出版社或者原作者所有,仅限 于学习使用,不得从事商业活动,如有侵权,及时告知删除处 理或向本网站申请删除处理。如需咨询其他文献资料等请站内 信联系
2业就是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乡村振兴基本原则坚持党管农村工作1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2坚持农民主体地位3坚持城乡融合发展4坚持乡村全面振兴5坚持因地制宜循序渐进6新格局以产业兴旺为重点提升农业发展质量给予乡村发展新动能以生态宜居为关键推进乡村绿色发展新气象以乡下文明为保障繁荣兴盛农村文化焕发乡风格文明新动能以产业兴旺为重点提升农业发展质量给予乡村发展新体系以产业兴旺为重点提升农业发展质量给予乡村发展新风貌以生活富裕为根本提高农村民生保障水平塑造美人乡村文件中提到的五个新总体要求乡村振兴三步怎么走

练习题内容农村

练习题内容农村

练习题内容农村农村的发展与现状农村是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发展直接关系到农民的生活水平和国家的稳定发展。

然而,农村发展面临着许多挑战和问题。

本文将从农村教育、农业发展和农民收入等方面,分析农村发展的现状,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农村教育农村教育一直是农村发展的短板之一。

与城市相比,农村的教育资源相对匮乏,师资力量不足,教育设施落后。

这导致了农村学生的教育水平明显低于城市学生。

为了改善农村教育状况,政府应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提高农村教师的待遇和培训水平,建设更多的教育设施,同时鼓励城市教师到农村支教,提升农村教育质量。

二、农业发展农业是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但目前农村的农业发展面临着一系列问题。

首先,农村土地流转困难,农民难以充分利用土地资源。

其次,农村农业技术相对落后,农民缺乏现代化农业生产技能。

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在于政府加大对农村经济的支持力度,鼓励土地流转,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

同时,加强农业技术培训,提升农民的农业生产水平,促进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三、农民收入农民的收入水平一直是农村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

然而,当前农民的收入水平较低,不仅影响了农民的生活品质,也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为了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首先需要加大农村就业的支持力度,为农民提供更多的工作机会和培训机会。

其次,要鼓励农民发展农村特色产业,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

最后,加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提高农民的社会保障水平。

四、乡村治理乡村治理是保障农村发展的重要保障。

有效的乡村治理可以促进资源合理配置,推动社会公平正义,提升乡村居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为了改善乡村治理状况,政府应加强对乡村治理的监管,推行社会自治,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

同时,鼓励农村居民积极参与决策,共同推动乡村治理的改善。

总结起来,农村发展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需要政府、农民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只有通过加大对农村教育、农业发展、农民收入和乡村治理等方面的支持力度,才能实现农村的全面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