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专享】《近代材料研究方法Ⅱ》课程教学大纲
沈阳理工大学-大创版-《近代材料研究方法Ⅰ》课程教学大纲
《近代材料研究方法Ⅰ》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代码:050231003课程英文名称:Modern Materials Analysis Methods课程总学时:40 讲课:40适用专业:金属材料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大纲编写(修订)时间:2012.09一、大纲使用说明(一)课程的地位及教学目标近代材料研究方法是高等学校材料类各专业开设的一门培养学生掌握材料现代分析测试方法的专业基础课,主要讲授X射线衍射、电子显微分析、热分析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在材料类专业培养计划中,它起到由基础理论课向专业课过渡的承上启下的作用。
本课程在教学内容方面除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教学外,着重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达到以下要求:1. 掌握X射线衍射分析、透射电子显微分析、扫描电子显微分析、热分析的基本理论;2. 掌握材料组成、晶体结构、显微结构等的分析测试方法与技术;3. 具备根据材料的性质等信息确定分析手段的能力;4. 具备对检测结果进行标定和分析解释的初步能力。
(二)知识、能力及技能方面的基本要求1.基本知识:掌握晶体几何学、X射线衍射以及电子显微分析方面的一般知识,了解X射线衍射仪、透射电子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热分析仪的工作原理以及适用范围。
2.基本理论和方法:掌握晶体几何学理论知识(晶体点阵、晶面、晶向、晶面夹角、晶带);掌握特征X射线的产生机理以及X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掌握X射线衍射理论基础—布拉格定律;掌握多晶衍射图像的形成机理;了解影响X射线衍射强度各个因子,掌握结构因子计算以及系统消光规律;掌握点阵常数的精确测定方法;了解宏观应力的测定原理及方法;掌握物相定性、定量分析原理及方法;掌握利用倒易点阵与厄瓦尔德图解法分析衍射现象;掌握电子衍射的基本理论以及单晶体电子衍射花样的标定方法;掌握表面形貌衬度和原子序数衬度的原理及应用;掌握能谱、波谱分析原理及方法;掌握热分析法的基本原理和适用范围。
(完整word版)材料现代研究方法课程教学大纲
材料现代研究方法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材料现代研究方法Modern Analysis Methods in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学分学时: 4/54+16°先修课程:物理化学,物理冶金原理,材料工程基础一.课程教学目标本课程是材料科学与工程系的一门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目的在于培养学生掌握材料X射线衍射分析、电子显微分析、差热分析技术(DTA)、差示扫描量热技术(DSC)、热重分析技术(TG)、动态力学分析技术(DMA)、动态力学分析技术(DMA)以及红外光谱(IR)和核磁共振波谱(NMR)所必需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
通过学习本课程,学生应达到如下基本要求:1、了解X射线衍射、电子衍射和电子显微分析在材料科学领域中所能解决的问题及基本原理和方法。
2、读懂一般专业文献中有关X射线衍射、电子显微分析的图象和结论。
3、能与从事X射线、电子衍射工作的专业人员共同制定在材料科学研究方面的实验方案和分析实验结果。
4、为今后从事X射线、电子显微分析工作打下初步基础。
5、了解差热分析技术、差示扫描量热技术、热重分析技术、动态力学分析技术、动态力学分析技术、红外光谱以及核磁共振波谱在材料科学领域中所能解决的问题及基本原理和方法。
二.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本课程主要介绍X射线晶体结构分析方法、物相定性和定量分析的方法、内应力的测定方法;电子衍射花样的分析及透射电镜、扫描电镜、电子探针、俄歇电子能谱仪的结构原理及分析方法;差热分析技术、差示扫描量热技术、热重分析技术、动态力学分析技术、动态力学分析技术、红外光谱以及核磁共振波谱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1、电子及X射线的性质(2学时)2、晶体的衍射效应及衍射几何(5学时)2.1可见光的光栅衍射现象2。
2X射线衍射的基本理论(劳埃方程、布拉格方程、倒易点阵、衍射矢量方程及爱瓦尔德图解)2.3薄晶体的电子衍射(单晶体、多晶体电子衍射花样)3、X射线和电子衍射的强度(4学时)3.1一个电子对X射线的散射3。
《材料科学研究方法》教学大纲
《材料科学研究方法》教学大纲一、基本信息课程编号:01A41204课程名称:材料科学研究方法英文名称:Research Methods of Material Science课程类型: □通识必修课□通识核心课□通识选修课□学科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实践环节总学时:32 讲课学时:32 实验学时:0学分:2.0适用对象: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各方向专业的本科生先修课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大学计算机、现代材料测试技术、无机非金属材料科学基础等 课程负责人:于丽波二、课程的性质与作用《材料科学研究方法》是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的一门专业任选课,其任务是使所有材料类专业的学生对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的内在规律有一个宏观的认识,对材料研究开发的思路、方法有一个科学的、辩证的概念。
使学生对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的作用和意义有较好的认识;掌握现代材料的科学研究方法和技术开发工作的基本方法、基本思路、基本过程。
培养学生对材料研究的创新思维的主动意识,掌握材料研究活动的科学方法和对材料研究成果的分析能力。
三、教学目标通过对该课程的学习,使所有材料类专业及相关专业的学生对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的内在规律有一个宏观的认识,了解材料的科学发展史及材料发展趋势;从宏观到微观比较深入的了解各类材料的共同特点和共同效应,掌握材料科学的共性与规律;树立材料的成分、结构、加工制备、性质、使用功能和环境间的系统工程概念;了解文献查阅、科研选题、论文撰写的步骤和程序;掌握材料科学研究基本方法的种类及各自特点,对现代材料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工作的基本思路、基本方法、基本过程能够较好的理解,提高学生在科研过程中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的理解和运用。
为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论文的撰写水平、学习新知识、掌握材料研究活动的科学方法和新技术打下良好的基础。
课程目标与相关毕业要求指标点的对应关系四、教学内容及要求第一章 材料科学发展史 主要内容(1) 学习本课程的目的、要求和学习方法。
材料科学基础II课程教学大纲
材料科学基础II 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说明(一)课程名称、所属专业、课程性质、学分;课程名称:材料科学基础所属专业:材料物理,材料化学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学分:8(二)课程简介、目标与任务;课程简介:本课程是材料学科本科生的一门专业基础课。
它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对材料分类、成分、结构、性能、加工生产、科研、应用以及它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有一定的了解,并对材料科学与工程有一个较全面而又概括的了解。
同时,使学生掌握完整全面的材料科学相关的基础知识。
本课程的覆盖面较宽,要介绍工程材料的分类、结构与性能,生产制备,科研和应用、以及与经济和社会相容等内容,材料的发展历史,目前状况和发展趋势。
各章节除介绍相关材料的基本知识外,尽可能反映该领域的新成果、新发展及其在新技术中的应用。
用必要的例子生动地描述出该领域的基本情况、动态和趋势。
从这个意义上说,它不是一门传统的导论课,而是学生掌握材料科学基础知识的基础课。
它让学生了解这一领域的基础、现状和前景。
课程对材料研究的若干方法也做一些简介。
目标与任务:通过本课程教学,使学生对材料科学基础知识以及材料的生产过程有一个较全面、较概括的了解;对当前材料科学研究的前沿有初步了解;培养学生对材料科学的兴趣。
初步掌握各类工程材料的基本概念,包括组织、结构、性能、生产过程和工程应用以及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等;初步了解材料科学的研究前沿以及我校材料学科的科研工作简况。
(三)先修课程要求,与先修课与后续相关课程之间的逻辑关系和内容衔接;本课程是材料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本课程的学习需要学生具备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大学化学,固体物理等作基础,同时又是材料专业的专业课(如金属材料学、陶瓷材料学、高分子材料、功能材料等)的基础。
(四)教材与主要参考书。
1、《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An Introduction 》6th edition, William D. Callister, JR., John Wiley & Sons, Inc. 20032、《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顾宜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3、《材料科学与工程》Donald R. Askeland, Pradeep P. Phule, 清华大学出版社4、《材料科学与工程导论》王高潮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5、《复合材料科学与工程》倪礼忠陈麒编著,科学出版社20026、《材料结构分析基础》余焜编著科学出版社20027、《材料科学与材料工程基础》,L. H. 范弗莱克著,夏宗宁、邹定国译,机械工程出版社,19848、《材料科学与材料工程导论》,K. M. 罗尔斯、T.H.考特尼、J.伍尔夫著,范玉殿、夏宗宁、王英华译,科学出版社,19829、《The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of Materials》(3rd edition),D.R.Askeland,PWS Publishing Co,1994二、课程内容与安排(一)教学方法与学时分配教学方法:课堂讲授,讨论,课下文献调研与综述,72学时(二)内容及基本要求第十二章陶瓷的结构与特性(参考时数:8)12.1 引言;12.2陶瓷的晶体结构;12.3 硅酸盐陶瓷的结构;12.4 碳;12.5 陶瓷中的缺陷;12.6离子型材料中的扩散;12.7陶瓷的相图;12.7陶瓷的韧性断裂;12.8 陶瓷脆性断裂;12.9 应力-应变行为;12.10 塑性变形的机制;12.11其他力学性能【重点掌握】:陶瓷的晶体结构,陶瓷分类,陶瓷应力应变行为及塑性变形机制,【掌握】:陶瓷的结构类型,离子性陶瓷的结构计算原则,硅酸盐陶瓷的结构分类,碳的多种形态,陶瓷中的缺陷类型,缺陷密度计算,陶瓷的典型的应力应变行为特征,陶瓷塑性形变的机制【难点】:离子性陶瓷的结构预测与计算,缺陷种类及密度计算第十三章陶瓷的应用于加工(参考学时数:8)13.1引言;13.2 玻璃应用与温度特性;13.3 玻璃的成型;13.4 玻璃的热处理;13.5玻璃陶瓷;13.6 可塑性矿物原料的特性;13.7 非塑性成分特性;13.8传统陶瓷生产技术;13.9耐火材料;13.10 特殊耐火材料;13.11 磨料陶瓷;13.12压粉;13.13带式浇铸;13.14水泥;13.15先进陶瓷的应用;【重点掌握】:陶瓷的分类,陶瓷的成型方法【掌握】:陶瓷的分类,不同种类的陶瓷加工成型的工艺类型,能够耐火的温度和稳定使用的温度,玻璃的成型工艺类型,玻璃的生产工艺,传统陶瓷应用和种类,工具陶瓷应用和种类,功能陶瓷应用和种类,耐火陶瓷应用和种类,结构陶瓷应用和种类,特殊陶瓷的应用和种类【难点】:陶瓷的性能与应用,陶瓷的成型工艺和生产工艺第十四章聚合物的结构(参考学时数:8)14.1引言;14.2烃分子;14.3聚合物分子;14.4 聚合物分子化学;14.5分子量;14.6 聚合物分子形状;14.7聚合物分子结构;14.8 分子构型;14.9 共聚物;14.10 聚合物晶性;14.11聚合物结晶机理;【重点掌握】:聚合物的分类,聚合物的结构层次,聚合物的分子量与聚合度【掌握】:均聚物,共聚物,结构单元,接枝聚和物,线形聚合物,交联聚合物,网状聚合物,立体同分异构,顺式立构,反式立构,无规立构,相间共聚物,嵌段共聚物,无规共聚物,晶体结构,球晶结构,链折叠模型,数均分子量,质均分子量,聚合度【难点】:聚合物的结构层次,聚合物的分子量和聚合度第十五章聚合物的特性、应用与加工(参考学时数:12)15.1应力-应变行为;15.2宏观形变;15.3粘弹性形变;15.4聚合物的断裂;15.5其他特性;15.6部分晶化聚合物的形变;15.7影响晶化聚合物力学特性的因子;15.8高弹体形变;15.9 晶化;15.10熔化;15.11玻璃转变;15.12熔化温度和玻璃转变温度;15.13影响熔化和玻璃转变温度的因子;15.14塑料;15.15 高弹体;15.16 纤维;15.17其他应用;15.18先进聚合物材料;15.19 聚合;15.20聚合物填加剂;15.21 塑料的成型技术;15.22 高弹体的生产;15.23 纤维和薄膜的生产【重点掌握】:聚合物的应力应变行为,聚合物的弹性和塑性变形机理,聚合物的晶化、熔化和玻璃转变现象以及影响熔化和玻璃转变温度的因子【掌握】:聚合物的应力应变行为,宏观变形,粘弹性行为,聚合物的断裂,其他力学特性,部分晶化聚合物的形变,音响部分晶化聚合物的力学特性的因子,高弹体的形变,晶化,熔化,玻璃转变,熔化和玻璃转变温度,影响熔化和玻璃转变的因子,塑料,高弹体,纤维,其他应用,先进聚合物材料,聚合,添加剂,塑料成型技术,高弹体的生产,纤维和薄膜的生产【难点】:聚合物的弹性和塑性变形机理,聚合物材料的生产与加工第十六章复合材料(参考学时数:10)16.1引言;16.2大-颗粒复合材料;16.3分散-强化复合材料;16.4纤维长度的影响;16.5纤维浓度和取向的影响;16.6纤维相;16.7基体相;16.8聚合物基复合材料;16.9金属基复合材料;16.10陶瓷基复合材料;16.11碳-碳复合材料;16.12杂化复合材料;16.13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生产;16.14 层状复合材料;16.15三明治板料【重点掌握】:复合材料的分类,复合材料的各向异性,增强想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基体相的性能特点,复合材料的力学特性【掌握】:大颗粒复合材料,分散强化复合材料,纤维长度的影响,纤维浓度和取向的影响,纤维相,基体相,聚合物基体复合材料,金属基体复合材料,碳-碳复合材料,其它复合材料,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生产,片状复合材料,三明治结构复合材料【难点】:影响复合材料的性能的因素,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轴向和横向拉伸强度、弹性模量的计算第十七章材料的腐蚀与退化(参考学时数:4)17.1引言;17.2溶胀和溶解;17.3键合裂解;17.4 风化;17.5电化学腐蚀;17.6腐蚀速率;17.7腐蚀速率的预测;17.8钝化;17.9环境效应;17.10 腐蚀的类型;17.11 氧化;17.12 腐蚀环境;17.13 腐蚀防护【重点掌握】:引言,金属的腐蚀,陶瓷材料的腐蚀,聚合物材料的退化,腐蚀案例研究【掌握】:电化学腐蚀,腐蚀速率,腐蚀速率预测,钝化,环境效应,腐蚀形式,腐蚀环境,腐蚀防护,氧化,聚合物的溶胀和溶解,键合裂解,聚合物的风化,人造全髋关节替换【难点】:电化学腐蚀的速率计算以及腐蚀防护,腐蚀形式和腐蚀环境第十八章电学性能(参考学时数:6)18.1引言;18.2欧姆定律;18.3电导率;18.4导电机制;18.5固体的能带结构;18.6 用能带和原子键合模型解释导电;18.7 电子迁移率;18.8金属的电阻率;18.9商业合金的电子特性;18.10 本征半导体导电性;18.11非本征半导体的导电性;18.12电导率和载流子浓度与温度的关系;18.13霍尔效应;18.14半导体器件;18.15离子材料的电导;18.16聚合物的电特性;18.17 电容;18.18 场矢量和极化;18.19极化类型;18.20介电常数对频率的依赖关系;18.21介电强度;18.22介电材料;18.23铁电性;18.24压电性【重点掌握】:导体的导电机理及规律,半导体的导电机理及规律,介电行为规律【掌握】:欧姆定律,电导率,电子导电和离子导电,固体中的能带结构,导电的能带和原子成健模型解释,电子迁移率,金属的电阻率,商用合金的电学特性,内禀半导体,外禀半导体,电导率和载流子浓度随温度的变化,霍尔效应,半导体器件,离子材料中的导电,聚合物的电学特性,电容,场矢量和极化,极化的类型,介电常数的频率依赖性,介电强度,绝缘材料,铁电材料,压电材料【难点】:不同材料的导电机理以及所遵从的规律第十九章热学特性(参考学时数:2)19.1引言;19.2热容;19.3热膨胀;19.4热导率;19.5热应力【重点掌握】:定压热容,定容热容,热膨胀系数,热应力【掌握】:热容的物理含义,定压热容,定容热容,热导率,热胀冷缩的机理,热应力的来源。
【VIP专享】材料近代分析测试方法课程教学大纲
材料近代分析测试方法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材料近代分析分析测试方法课程编号:02100060英文名称:Methods of Analysis and Measurement for Materials学时:64学时学分:4学分开课学期:第六学期适用专业:金属材料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材料物理课程类别:必修课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先修课程:普通物理,材料科学基础教材:《材料近代分析测试方法》常铁军等主编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一、课程的性质及任务本课程是针对材料类专业本科生而开设专业基础课。
目的是使学生掌握材料主要分析技术方法的基本原理和应用,了解较先进的材料分析方法和应用。
培养学生的材料微观组织结构分析测试及研究的能力。
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X射线衍射和电子显微技术的基础理论,试验方法及基本技能;掌握X射线衍射仪、透射电镜、扫描电镜和电子探针等现代测试设备的结构及其在材料分析测试技术中的原理及试验方法。
应用X射线衍射方法进行晶体结构的测定、物相分析、宏观应力测定;掌握透射电镜的复型和薄膜制备技术及电子衍射的原理,应用电子衍射对材料进行微观组织结构的分析,应用扫描电镜和电子探针对材料进行表面形貌和微观结构及成分进行分析。
二、课程内容及学习方法1、绪论2、X射线物理学基础X射线的本质;X射线谱;连续X射线谱,特征ZX射线谱;X射线与物质相互作用;经典散射与经典散射强度;二次特征辐射;X射线的衰减。
3、X射线衍射的几何原理X射线衍射方向;布拉格定律;倒易点阵;倒易点阵的定义,倒易点阵的某些关系式,倒易点阵的性质倒易空间中表示衍射条件的矢量方程,埃瓦尔德图解;X射线衍射强度;一个晶胞的散射振幅;结构因数的计算;粉末多晶的积分强度公式。
4、X射线衍射束的强度一个电子对X射线的散射;一个原子对X射线的散射;单胞对X射线的散射;一个小晶体对X射线的散射;一个小晶体衍射的积分强度;粉末多晶体衍射的积分强度。
5、X射线衍射方法类型和发展;粉末照相法;粉末法成象原理,德拜-谢乐法;劳厄实验方法:劳厄法成象原理和衍射斑点分布规律;劳厄衍射花样指数化;多晶衍射仪法;测角器,探测器,计数电路,实验条件选择及试样制备。
《材料现代研究方法》教学大纲
《材料现代研究方法》教学大纲《材料现代研究方法》教学大纲课程编号:2080212学时:56学分:3.5一、课程的性质及任务《材料现代研究方法》课程是一门理论和技术性均较强的技术基础课程,是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学科平台基础课程,材料化学和功能材料专业的学科基础课程,材料加工及控制工程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了解材料现代研究方法的有关基本原理,掌握不同层次材料结构的各种表征方法及相应的制样技术。
能够综合不同的研究手段,针对不同材料和结构,设计合理的实验方案,并进行合理和完整的表征和论证。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1.了解常用材料分析方法的知识体系。
2.掌握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扫描隧道显微镜和原子力显微镜五种主要形貌分析手段的原理和实际应用。
3.掌握X射线衍射和电子衍射两种主要物相分析手段的原理和实际应用。
4.掌握X射线光谱、X光电子能谱和俄歇光谱三种主要成分和价键分析手段的原理和实际应用。
5.掌握红外光谱、拉曼光谱和核磁共振光谱三种主要分子结构分析手段的原理和实际应用。
6.了解材料研究过程的一般性思维与方法。
三、本课程的先修课程本课程的先修课程为:大学物理、无机化学和化学分析、物理化学、有机化学。
四、本课程的内容要点本课程的内容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分别是组织形貌分析、晶体物相分析、成分和价键(电子)结构分析和分子结构分析。
在每一部分的开篇,专门讲解该类材料分析方法的含义、共同的理论基础,并对各种技术手段进行分析对比,然后针对几种具体的研究手段进行重点学习。
五、课程内容第一章绪论材料研究方法的概念、范畴、内容,在材料乃至科学发展中的意义和地位,近现代研究方法的发展及其给科学发展的深刻影响。
掌握材料研究的基本内容和四大类分析手段(组织形貌分析、物相分析、成分价键分析和分子结构分析)的分类原则和研究内容。
初步了解各种分析手段的共同原理。
第一篇组织形貌分析了解组织形貌分析的发展历程;掌握阿贝成像原理和光学显微分析实验技术;掌握电子束与固体样品作用时产生的信号种类(二次电子、背散射电子、俄歇电子、特征X射线)、扫描电镜的结构、工作原理、衬度像(二次电子像、背散射像)和制样方法;掌握扫描探针显微镜的工作原理,扫描隧道显微镜和原子力显微镜的工作原理和工作模式。
近代材料研究方法实验指导书
SEM用途广泛,用的最多的是研究各个领域中的各种样品的表面形貌,例如生物学、植物学、古生物学、地质学、冶金学等等。可直接看到原始金属断口或磨损的表面,可以很方便地研究氧化表面,晶体的生长或腐蚀缺陷。可以直接地检查纸、纺织品、自然的或制备过的木头的细微结构。生物工作者可用它研究小的易碎样品的结构,例如花粉颗粒,硅藻和昆虫。
实验数据的可靠性是分析与阐明实验结果并做出必要结论的关键所在,所以在整个实验过程中都应注意将实验误差限制在尽可能小的范围内,因此,对每一实验的操作、读数、记录都应认真对待,一丝不苟。
2.注意事项
(1)自觉遵守实验室规则。
(2)实验前应根据实验讲义进行充分准备(可到实验室来,结合实验设备进行准备),实验前经老师提问考查合格后,方可开始实验。
1.扫描电镜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扫描电镜是由电子枪发射并经过聚焦的电子束在样品表面扫描,激发样品产生各种物理信号(如图2-1所示),经过检测、视频放大和信号处理,在荧光屏上获得能反映样品表面各种特征的扫描图像。
图2-2扫描电镜主机构造示意图
图2-2为扫描电镜主机构造示意图。扫描电镜的主要构造分五部分:电子光学系统,扫描系统,信号接收、放大与显示系统,试验微动及更换系统,真空系统。
(3)在实验过程中,严肃认真,保持实验室安静,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注意安全,爱护仪器,损坏者要酌情赔偿。
(4)在实验时,每小组内的学生可适当分工、轮换,每个学生都应了解全部实验过程。
(5)在实验时应保持实验台整洁,实验结束后应整理好仪器,做好室内清洁卫生。
(6)实验完毕,必须将实验记录交教师检查,合格后方可结束实验,不合格者应继续进行实验。
《近代材料研究方法》
实验指导书
编者:肖旋刘艳辉 于洪浩 李玉海
现代材料研究方法课程设计
现代材料研究方法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并掌握现代材料研究的基本方法,包括材料制备、结构表征、性能测试等。
2. 学生能了解不同研究方法在材料科学领域的应用和优缺点。
3. 学生能掌握材料研究中常用的数据分析与处理技巧。
技能目标:1. 学生具备运用现代研究方法进行材料实验设计和实施的能力。
2. 学生能够独立操作相关实验设备,进行材料制备和性能测试。
3. 学生能够运用数据分析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撰写规范的实验报告。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材料科学的热爱和探究精神,增强对科技创新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 学生树立正确的科研态度,严谨、务实,注重团队合作与交流。
3. 学生能够关注材料研究在环保、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意义,培养社会责任感。
课程性质分析:本课程为高中年级的选修课程,旨在拓展学生对现代材料研究的认识,提高科学素养。
课程内容紧密联系实际,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学生特点分析:高中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物理、化学基础知识,对现代科技充满好奇心,具有较强的求知欲和动手能力。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引导他们结合已有知识,探索新材料领域。
教学要求:1. 教师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课程的趣味性和实用性。
2. 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3. 教学评价要全面,既要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也要关注学生的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二、教学内容1. 现代材料研究方法概述- 材料研究方法的分类与发展趋势- 常用研究方法的原理及其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2. 材料制备技术- 气相沉积法、溶胶-凝胶法、水热合成法等制备技术- 各类制备技术的优缺点及适用范围3. 结构表征技术- 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透射电镜等表征技术- 各类表征技术的原理及其在材料结构分析中的应用4. 性能测试方法- 电学、磁学、光学性能测试- 力学、热学性能测试- 各类性能测试方法的原理及其在材料研究中的应用5. 数据分析与处理- 实验数据的收集、整理和表达- 常用数据分析方法与软件应用- 实验报告的撰写规范6. 实践操作与案例分析- 设计并实施简单的材料制备与性能测试实验- 分析实际案例,了解现代材料研究方法在实际科研中的应用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本课程共安排12个课时,具体教学内容与进度如下:1-2课时:现代材料研究方法概述3-4课时:材料制备技术5-6课时:结构表征技术7-8课时:性能测试方法9-10课时:数据分析与处理11-12课时:实践操作与案例分析教学内容与教材关联性:本教学内容与教材《新材料技术》的第三章“材料的制备与表征”和第四章“材料性能测试与分析”紧密相关,确保学生能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拓展现代材料研究方法的学习。
《材料研究方法实验》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材料研究方法实验》实验课程教学大纲二、教学内容及安排三、实验主要仪器设备(可根据需要自行添加行)四、实验指导书具体要求(限300-600字,对实验课程目标达成要写明具体要求;有实验的课程必须有实验指导书,实验指导书应与实验课程教学大纲相配套。
)通过材料研究方法实验,加深学生对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物相分析等原理的理解,能够独立并合理选择运用相关方法分析问题,而且能够熟练操作相关仪器。
实验一光学显微镜的原理、结构及使用(1)了解光学显微镜的基本原理及构造。
(2)学习并掌握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3)学会使用光学显微镜观察金相组织。
实验二扫描电子显微镜的结构及原理分析(1)了解扫描电子显微镜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2)熟悉扫描电子显微镜的主要功能和用途;(3)熟悉扫描电子显微镜成像信息类型、使用方法及操作步骤。
实验三能谱成分分析实验(1)结合X-射线能谱仪,了解能谱仪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2)结合实例分析,熟悉能谱分析方法及应用。
(3)学会正确选用微区成分分析方法及其分析参数的选择。
实验四热重分析法实验(1)掌握热重分析的原理。
(2)用热天平测CuSO4·5H2O样品的热重曲线,学会使用WRT-3P高温微量热天平。
实验五 X射线衍射分析实验(1)掌握X射线衍射的原理与方法。
(2)能够运用X射线衍射仪分析物相。
五、课程成绩评定(一)内容分解(以下内容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增删调整)(二)评分标准(以下内容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增删调整)六、参考资料[1]陶文宏. 现代材料测试技术实验.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14.[2]路文江. 材料分析方法实验教程. 化学工业出版社,2013.。
材料现代研究方法教学大纲
《材料现代研究方法》Modern research methods for materials课程编码:05410801学位课程/非学位课程:学位课程学时/学分:60/4先修课程:材料科学概论、材料科学基础、材料物理、无机材料工学一、课程在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材料现代研究方法》是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必修的一门技术基础课。
其主要内容包括:X射线衍射分析技术、电子显微镜分析技术、热分析技术、红外光谱分析等。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材料研究的基本方法,学会进行材料微观组织结构分析和物理性能分析的常用仪器设备的原理及使用方法,为学生今后从事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打下基础。
二、课程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理论课主要掌握各种分析方法的原理,仪器的构造及原理,分析结果的解释。
实验课主要掌握常见仪器操作,实际结果分析、着重动手能力的培养和常见材料显微结构的感性认识。
(二)能力目标掌握各种材料的研究方法和实验技术,注重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使学生对各类测试方法的原理和应用有深刻的理解,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素质目标通过本课程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以下素质:(1)求实精神——通过本课程教学,培养学生追求真理的勇气、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刻苦钻研的作风。
(2)创新意识——通过学习,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激发学生的求知热情、探索精神、创新欲望,以及敢于向旧观念挑战的精神。
(3)科学态度——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态度,使学生学会借助仪器发掘科学的内在规律,逐步增强认识和掌握科学规律的自主能力。
树立爱国主义、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的思想,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
三、课程教学内容(一)课程的知识体系知识领域A:X射线衍射分析技术知识单元A1:X射线物理学基础知识单元A2:X射线衍射方向知识单元A3:X射线衍射强度知识单元A4:多晶体分析方法知识单元A5:物相分析及点阵参数精确测定知识单元A6:宏观残余应力的测定知识领域B:电子显微镜分析技术知识单元B1:电子光学基础知识单元B2:透射电子显微镜知识单元B3:电子衍射知识单元B4:晶体薄膜衍衬成像分析知识单元B5:扫描电子显微镜知识单元B6:电子探针显微分析知识单元B7:其它显微分析方法简介知识领域C:热分析技术知识单元C1:差热分析知识单元C2:差热扫描量热分析知识领域D:红外光谱分析知识单元D1:红外光谱分析基本原理知识单元D2:红外分光光度计的构造和工作原理知识单元D3:红外光谱分析方法和应用(二)课程涵盖的知识单元(三)知识单元的描述知识单元A1:X射线物理学基础参考学时:4学时知识点: X射线的本质, X射线的产生,X射线谱产生的实质,X射线谱的实验规律, X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X射线衰减规律及其在实际中的应用。
材料科学与研究方法教学大纲
材料科学与研究方法(Materials Science and Research Method)课程编号:07111060学分: 2学时:30 (其中:讲课学时:26 实践学时:4 上机学时:0 )先修课程:材料科学基础适用专业:金属材料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高分子材料工程,材料成型与控制,冶金工程教材:《材料科学研究方法》,戴起勋,赵玉涛等编著,国防工业出版社,2004开课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该课程作为材料类各专业的专业基础教学知识平台之一设置。
该课程体系的目的是使材料类各专业及相关专业的学生对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的内在科学规律和发展趋势有一个宏观的认识,对材料的研究开发思路和各种方法有一个科学辨证的概念,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新精神,为以后各有关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本课程基本的任务是:1、了解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的历史、地位、作用;2、掌握现代材料研究和技术开发工作的基本方法、基本过程、基本思路和基本分析手段;3、从宏观到微观比较深入地了解各类材料的共同特点与共同的效应;4、树立材料的成分、结构、加工制备、性质、使用功能和环境间的系统工程概念;5、培养学生一种对材料科学的创新思维、材料研究创新活动的科学方法及材料研究创新成果的分析能力。
二、课程的基本内容及要求:第1章材料科学发展史1、教学内容材料科学在人类历史发展各个阶段的状况及成就,石器时代,青铜时代,铁器时代,近代和现代的几次工业革命中材料的发展与对促进生产力的作用,特别着重近代和现代时期的材料发展情况。
2、基本要求了解材料学科的发展史及在人类发展的历史进程中的作用,了解自然科学的各种研究方法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
第2章材料科学共性1、教学内容全材料科学的形成过程材料学科的细分化到综合、材料学科的交叉和渗透、材料科学与工程的形成;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的地位和特点;材料科学的共性规律晶体学结构规律、材料缺陷与断裂强度、材料的相变原理、材料的形变与断裂规律、材料的强韧化原理;材料的共同效应界面效应、表面效应、复合效应、形状记忆效应、动态效应、环境效应和纳米效应。
(2008版)实验大纲《材料近代分析测试方法Ⅱ》(适用无机、材料物理专业)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本科实验教学大纲《材料近代分析测试方法Ⅱ》课程实验教学大纲一、本课程实验教学的地位和作用材料近代分析测试技术实验是验证、巩固和补充课堂讲授的理论知识的必要环节,通过透射电 镜、扫描电镜及 X 射线能谱仪等实验,培养学生初步具备对无机材料进行显微分析等实际工作的能 力,正确处理实验数据的能力,运用所学的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分析和综合实验结果以及撰 写实验报告的能力。
二、教学基本要求1.学会在使用显微分析技术前,了解和掌握分析仪器的重要技术指标和性能的特点,并考虑 如何发挥分析仪器的特点完成材料分析的任务;2.研究制约电子衍射效果和质量的材料因素和设备因素,观察并标定所得到的电子衍射花样;3.观察微区形貌、成分分析与宏观样品成分分析的差异,注意微区分析所能解决的材料学不 均匀特征问题。
三、实验内容及要求大纲基本内容包括两个实验项目,在 8个学时内完成。
实验一 透射电子显微图像与电子衍射花样的获得与分析实验1.通过观察样品在透射电子显微镜中的形貌特征,找到感兴趣区域,进行选区电子衍射观察, 获取感兴趣区域的图像形貌与对应区域的电子衍射斑点;对电子衍射斑点进行标定,确定被观察区 域的结构。
2.学会在使用显微分析技术前,了解和掌握分析仪器的重要技术指标和性能的特点,并考虑如 何发挥分析仪器的特点完成材料分析的任务;3.研究制约电子衍射效果和质量的材料因素和设备因素;实验二 扫描电子显微镜及 X 射线能谱仪应用实验1.通过观察样品在扫描透射电子显微镜中的形貌特征,找到感兴趣区域,进行连续变倍数放大 观察,找出细节,对感兴趣区域、点进行标注,确定被观察区域的组织结构特征。
2.学会在使用微区成份分析技术前,了解和掌握分析仪器的重要技术指标和性能的特点,排除 谱峰重叠的方法,并考虑如何发挥分析仪器的特点完成材料分析的任务;3.研究电子束照射区域及深度与分析成份结果的对应关系掌握图像分辨率与成份分析空间分 辨率的差异。
实验大纲《材料近代分析测试方法Ⅱ》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本科实验教学大纲《材料分析测试方法》课程实验教学大纲一、本课程实验教学的地位和作用《材料分析测试方法》课程是高等工科院校材料类专业的主要的专业基础课,其主要任务是通 过各个教学环节,是使学生掌握材料主要分析技术方法的基本原理和应用,了解先进的材料分析方 法和应用。
培学生的材料微观组织结构分析测试及研究的能力。
实验课是本门课程的重要教学环节, 其目的是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掌握材料分析测试实验技术,具备分析和整 理实验数据的能力,为学好后续课程,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和科学研究打下必要的基础。
二、教学基本要求让学生在掌握本课程实验理论的基础上,要掌握有关内容的实验方法。
1) 掌握透射电镜的结构、成像原理、组织观察和衍射分析基本操作方法,衍射花样标定方法, 薄膜样品制备方法。
2) 掌握扫描电镜的结构、成像原理、形貌观察和分析基本方法。
三、实验内容及要求实验一 透射电镜结构、薄膜样品制备及图像观察实验内容:1)听取指导教师讲解透射电子显微镜一般结构,主要讲解电子光学系统的电子枪、聚光镜和成 像系统。
2)听取指导教师讲解金属薄膜的机械减薄、电解抛光减薄方法。
3)听取指导教师讲解选区电子衍射方法、位错和沉淀相等基本衍衬像特征。
实验要求:1)严格遵守实验室的有关规定;2)按照实验指导教师安排的内容认真完成各项实验;3)实验中认真记录,并对所作内容按照实验指导书的要求进行讨论;4)撰写实验报告实验二 扫描电镜结构原理、操作及断口形貌的观察分析实验内容:1)听取指导教师讲解扫描电镜一般结构,二次电子接收系统。
2)听取指导教师讲解扫描电镜试样要求、视场选择和放大倍数调整。
3)听取指导教师讲解沿晶、解理等典型断口特征。
实验要求:1)严格遵守实验室的有关规定;2)按照实验指导教师安排的内容认真完成各项实验;材料分析检测方法课程实验教学大纲3)实验中认真记录,并对所作内容按照实验指导书的要求进行讨论;4)撰写实验报告四、学时安排、教学文件及教学形式学时:4 学时教学文件:校编《材料分析测试方法实验指导书》,实验报告学生自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对比及分析综合的能力。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蚯蚓教的学实难验点,线培形养动观物察和能环力节和动实物验的能主力要;特2征.通。过教对学观方察法到与的教现学象手分段析观与察讨法论、,实对验线法形、动分物组和讨环论节法动教特学征准的备概多括媒,体继课续件培、养活分蚯析蚓、、归硬纳纸、板综、合平的面思玻维璃能、力镊。子情、感烧态杯度、价水值教观1和.通过学理解的蛔1虫.过观适1、察于程3观阅 六蛔寄.内列察读 、虫生出蚯材 让标容生3根常蚓料 学本教活.了 据见身: 生,师的2、解 问的体巩鸟 总看活形作 用蛔 题线的固类 结雌动态业 手虫 自形练与 本雄学、三: 摸对 学动状习人 节蛔生结4、、收 一人 后物和同类 课虫活构请一蚯集 摸体 回并颜步关 重的动、学、蚓鸟 蚯的 答归色学系 点形教生生让在类 蚓危 问纳。习从 并状学理列学平的害 题线蚯四线人 归、意特出四生面体以形蚓、形类 纳大图点常、五观玻存 表及动的鸟请动文 本小引以见引、察璃现 ,预物身类 3学物明 节有言及的、导巩蚯上状 是防的体之生和历 课什根蚯环怎学固蚓和, 干感主是所列环史 学么据蚓节二样生练引牛鸟 燥染要否以举节揭 到不上适动、区回习导皮类 还的特分分蚯动晓 的同节于物让分答。学纸减 是方征节布蚓物起 一,课穴并学蚯课生上少 湿法。?广的教, 些体所居归在生蚓前回运的 润;4泛益学鸟色生纳.靠物完的问答动原 的4蛔,处目类 习和活环.近在成前题蚯的因 ?了虫以。标就 生体的节身其实端并蚓快及 触解寄上知同 物表内特动体结验和总利的慢我 摸蚯生适识人 学有容点物前构并后结用生一国 蚯蚓在于与类 的什,的端中思端线问活样的 蚓人飞技有 基么引进主的的考?形题环吗十 体生行能着 本特出要几变以动,境?大 节活的1密 方征本“特节化下物.让并为珍 近习会形理切 法。课生征有以问的小学引什稀 腹性态解的 。2课物。什游题主.结生出么鸟 面和起结蛔关观题体么戏:要利明蚯?类 处适哪构虫系察:的特的特用确蚓等 ,于些特适。蛔章形殊形征板,这资 是穴疾点于可虫我态结式。书生种料 光居病是寄的们结构,五小物典, 滑生?重生鸟内学构,学、结的型以 还活5要生类部习与.其习巩鸟结的爱 是如原活生结了功颜消固类构线鸟 粗形何因的存构腔能色化练适特形护 糙态预之结的,肠相是系习于点动鸟 ?、防一构现你动适否统。飞都物为结蛔。和状认物应与的行是。主构虫课生却为和”其结的与题、病本理不蛔扁的他构特环以生?8特乐虫形观部特8征境小理三页点观的动位点梳相组等、这;,哪物教相,理适为方引些2鸟,育同师.知应单面导鸟掌类结了;?生识的位学你握日构解2互.。办特生认线益特了通动手征观识形减点它过,抄;察吗动少是们理生报5蛔?物,与的解.参一了虫它和有寄主蛔与份解结们环些生要虫其。蚯构都节已生特对中爱蚓。会动经活征人培鸟与飞物灭相。类养护人吗的绝适这造兴鸟类?主或应节成趣的为要濒的课情关什特临?就危感系么征灭来害教;?;绝学,育,习使。我比学们它生可们理以更解做高养些等成什的良么两好。类卫动生物习。惯根的据重学要生意回义答;的3.情通况过,了给解出蚯课蚓课与题人。类回的答关:系线,形进动行物生和命环科节学动价环值节观动的物教一育、。根教据学蛔重虫点病1.引蛔出虫蛔适虫于这寄种生典生型活的线结形构动和物生。理二特、点设;置2.问蚯题蚓让的学生生活思习考性预和习适。于穴居生活的形态、结构、生理等方面的特征;3.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
和核磁共振的基本理论; 2. 掌握材料组成、晶体结构、显微结构等的分析测试方法与技术; 3. 具备根据材料的性质等信息确定分析手段的能力; 4. 具备对检测结果进行标定、分析解释的初步能力。 (二)知识、能力及技能方面的基本要求 1.基本知识:掌握晶体几何学、X 射线衍射以及电子显微分析方面的一般知识,了解 X 射线衍射仪、透射电子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的工作、热分析、光谱分析和核磁共振 原理以及适用范围。 2.基本理论和方法:掌握晶体几何学理论知识(晶体点阵、晶面、晶向、晶面夹角、 晶带);掌握特征 X 射线的产生机理以及 X 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掌握 X 射线衍射理论基 础—布拉格定律;了解影响 X 射线衍射强度各个因子,掌握结构因子计算以及系统消光规 律;掌握物相定性、定量分析原理及方法;掌握利用倒易点阵与厄瓦尔德图解法分析衍射 现象;掌握电子衍射的基本理论以及单晶体电子衍射花样的标定方法;掌握表面形貌衬度 和原子序数衬度的原理及应用;掌握能谱、波谱分析原理及方法;掌握原子光谱法、分子 光谱法、电子能谱分析法、核磁共振、热分析法的基本原理和适用范围;了解相关仪器的 主要部件和测试方法;了解质谱分析法和色谱分析法的基本原理和适用范围。。 3.基本技能:具备根据材料的性质等信息正确选用分析手段的能力;具备对检测结果 进行标定和分析解释的初步能力;具有利用本课程基本知识进行科学研究的初步能力。能 够独立进行 X 射线衍射、扫描电镜、透射电镜、紫外-可见光光谱和热分析的样品制备与结 果分析。 (三)实施说明 1.教学方法:以基本理论——工作原理——应用及结果分析为主线,对课程中的重点、 难点问题着重讲解。由于本课程既具有理论性又具有实践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理 论联系实际,通过实例锻炼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采用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思考问 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注意教授学生学会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处理好重点
《近代材料研究方法Ⅱ》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050232005 课程英文名称:Modern Materials Analy用专业: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大纲编写(修订)时间:2012.09
一、大纲使用说明
(一)课程的地位及教学目标 近代材料研究方法是高等学校材料类各专业开设的一门培养学生掌握材料现代分析测 试方法的专业基础课,主要讲授 X 射线衍射、电子显微分析、热分析、光谱分析和核磁共 振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在材料类专业培养计划中,它起到由基础理论课向 专业课过渡的承上启下的作用。本课程在教学内容方面除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 的教学外,着重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达到以下要求: 1. 掌握 X 射线衍射分析、透射电子显微分析、扫描电子显微分析、热分析、光谱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