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院护理技术操作规程
最新各项护理技术操作规程
最新各项护理技术操作规程护理技术操作规程是指为了确保护理人员操作的安全性和规范性而制定的一系列步骤和要求。
随着医学科技的不断发展,护理技术也在不断更新和完善,以提供更好的护理服务。
下面是最新各项护理技术操作规程。
一、静脉输液操作规程1. 准备工作:检查医嘱、核对输液物品、准备需求药品和设备。
2. 患者准备:告知患者需要插管,让其选择注射部位,洗手消毒。
3. 药品准备:正确选用溶媒、溶解剂,配制药液。
4. 注射部位准备:皮肤消毒,选择最佳插管点,固定注射部位。
5. 注射器和针头选择:根据输液使用剂量选择注射器和针头。
6. 注射速率控制:根据医嘱确定输液速率,设置滴速控制。
7. 不良反应监测:定期观察患者,记录不良反应,及时处理。
二、护理标本采集操作规程1. 前期准备:查看医嘱,确定采集标本种类,准备采样设备。
2. 采集部位选择:根据采集标本种类选择适当的采集部位。
3. 皮肤消毒:确保采样部位干燥,用适当的消毒剂消毒。
4. 采血操作:穿刺采集血液样本,充分混匀,放入采样容器。
5. 标本标签:正确标注标本相关信息,避免混淆。
6. 样本处理:根据标本特性采取适当的处理方法,如离心、制备等。
7. 不良反应监测:观察和处理采样过程中的不良反应。
三、导尿操作规程1. 患者准备:告知患者需导尿,让其选择尿管规格,协助患者脱衣解裤。
2. 器械准备:选择合适的尿管,连接尿袋,准备导尿用物品。
3. 出入尿量记录:记录患者的进出尿量和尿液性状。
4. 皮肤消毒:选择合适的消毒液和方法,确保皮肤消毒彻底。
5. 尿管插入:按照正确的操作方法进行尿管插入。
6. 护理导尿管:固定好排尿袋,注意观察尿液排出情况。
7. 不良反应监测:观察导尿过程中的不良反应,采取相应措施。
四、口腔护理操作规程1. 前期准备:查看患者口腔护理需求,准备护理用品。
2. 患者准备:告知患者进行口腔护理,让其刷牙或用漱口剂漱口。
3. 护理准备:戴好护手、戴口罩,准备患者口腔护理用具。
常规护理技术、操作规程、工作标准服务规范
常规护理技术、操作规程、工作标准服务规范一、概述本文档旨在规范常规护理技术的操作规程和工作标准,以确保提供高质量的护理服务。
以下是常规护理技术的操作规程和工作标准。
二、常规护理技术1. 体温测量- 使用适当的体温计进行测量。
- 要求患者安静休息,温度稳定。
- 采用适当的位置和方法进行测量。
2. 体重测量- 使用准确的体重测量仪器进行测量。
- 要求患者脱掉鞋子和重物。
- 采用适当的方法记录测量结果。
3. 血压测量- 使用准确的血压计进行测量。
- 在测量前,要求患者保持安静。
- 采用适当的方法记录测量结果。
4. 脉搏测量- 使用准确的脉搏计进行测量。
- 在测量前,要求患者保持安静。
- 采用适当的方法记录测量结果。
三、操作规程1. 消毒操作- 使用合适的消毒剂进行消毒,确保消毒效果。
- 遵守正确的消毒操作流程。
- 定期检查消毒仪器和消毒剂的有效性。
2. 安全操作- 确保工作区域的整洁和安全。
- 遵守相关的安全操作规程,如防火和防护措施。
- 使用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如手套和口罩。
3. 交接班操作- 在交接班时,准确记录并传达重要信息。
- 确保交接班时的信息传递流畅和准确。
- 遵守交接班操作的标准规定。
四、工作标准1. 服务态度- 与患者和家属保持礼貌和友好的沟通。
- 尊重患者的隐私和权益。
- 提供及时、贴心的服务。
2. 技术操作- 遵守护理操作的标准流程。
- 确保操作准确、有效,并避免医疗风险。
- 定期进行技术操作的培训和评估。
3. 文档记录- 准确、完整地记录患者的护理过程和相关信息。
- 使用规范的护理记录表格和术语。
- 遵守法律和伦理要求,保护患者隐私和机密。
五、总结本文档列出了常规护理技术的操作规程和工作标准,旨在确保提供高质量、安全的护理服务。
相关人员应仔细遵守这些规定,并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为患者提供最佳的护理体验。
护理操作规程
护理操作规程1.一般洗手法操作规程(一)目的1.洗去污垢、皮屑及暂存细菌,减少将病原体带给患者、物品及个人的机会2.每次护理患者前后、执行无菌操作、取用清洁物品前及接触污物后(二)用物准备洗手液或肥皂,毛巾/纸巾/暖风吹手设备,流动自来水、洗手池、盛污物(三)操作要点(1)洗手前取下手部饰物,并修剪指甲。
用肘或适宜方法打开水龙头,湿润双手、取洁净肥皂或洗手液(2)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揉搓(3)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揉搓,交换进行(4)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指缝相互揉搓(5)弯曲手指使关节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交换进行(6)右手握住左手大拇指旋转揉搓,交换进行(7)将五个手指尖并拢放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交换进行(8)流动水下彻底冲净双手(9)如水龙头为手拧式开关,则应采用避免手部在净化的方法关闭水龙头(四)考前须知1.洗手时注意指尖、指缝、指关节等处清洁2.洗手用的肥皂要保持干燥3.洗手后可待其自然干燥,或用个人专用手巾,纸巾擦干,毛巾一用一消毒手未受到患者血液、体液等物质明显污染时,可以用速干手消毒剂消毒双手代替洗手。
2.无菌技术操纵规程(一)目的(1)避免一切微生物侵入人体。
(2)防止无菌物品、无菌区域及无菌溶使用时不被污染。
(二)评估环境、桌面是否清洁,相宜操纵(三)用物准备手消毒剂,无菌持物钳或镊(干罐则有效期为4小时),治疗盘,无菌治疗巾包,无菌弯盘包,器械方盒,无菌治疗碗包,手套,无菌溶液,棉签,消毒剂,表,笔,盛污物,必要时备启瓶器,标签(四)操作要点1.洗手,戴口罩。
2.无菌持物钳:取、放无菌持物钳时,钳端应闭合向下,用后立即放回内。
3.检查无菌包名称、灭菌日期、化学指示带颜色变化情况等并按要求打开无菌包。
4.掏出一块治疗巾放在治疗盘内后铺无菌治疗盘。
5.取无菌弯盘包打开后将无菌弯盘放于无菌治疗盘内。
6.检查无菌名称、灭菌日期、化学指示胶带,打开无菌盖,从无菌中取物时,应将盖子完全打开,避免物品触碰边缘。
最全的护理技术操作规程
护理技术操作规程一、基础护理操作常规无菌技术基本操作1环境要清洁.进行无菌技术操作前半小时,必须停止清扫地面等工作,避免不必要的人群流动,防止尘埃飞扬。
治疗室应每日用紫外线照射消毒1次。
2进行无菌操作时,衣帽穿戴要整洁,帽子要把全部头发盖住,口罩须遮住口、鼻,并要剪指甲、洗手。
3无菌物和非无菌物应分别放置;无菌物品不可暴露在空气中,须存放于无菌包或无菌容器内;无菌物品一经使用后,必须经灭菌处理后方可再用;从无菌容器内取出的物品,虽未使用,也不可再放入无菌容器内。
4无菌容器或无菌包外应注明物品名称、消毒灭菌日期,并按日期的先后顺序排列,放在固定的地方,以便取用.无菌包在未污染的情况下,可保存7—14天,过期应重新灭菌.5取无菌物品时,必须用无菌钳(镊)。
未经消毒的手和物品,不可触及无菌物品或跨越无菌区。
6进行无菌操作时,如器械、用物疑有污染或已被污染即不可使用,应予以更换或重新灭菌。
7一套无菌物品,只能供一个病人使用,以免发生交叉感染.无菌技术的几种基本操作法1无菌持物钳的使用法:(1)无菌持物钳(镊)应浸泡在盛有消毒溶液(02%强化戊二醛)的大口容器内,容器底部垫无菌纱布,液面需浸没钳轴节以上2—3cm或镊长的1/2,每个容器只能放置1把无菌持物钳(镊)。
(2)取、放无菌持物钳(镊)时,应将钳(镊)齿端闭合,不可触及容器口缘及溶液面以上的容器内壁。
使用时应保持钳端向下,不可倒转向上,以免消毒液倒流污染钳端,用后立即放回容器中。
如果到远处夹取物品,无菌持物钳应连同容器一并搬移,就地取出使用。
(3)无菌持物钳只能用于夹取无菌物品,不能触碰未经消毒的物品,也不能用于换药或消毒皮肤.如有被污染或可疑污染时,应重行消毒。
(4)无菌持物钳及浸泡容器,应每周清洁消毒1-2次,并更换消毒溶液及纱布。
门诊换药室或使用较多的部门,应每日清洁消毒1次。
2无菌容器的使用法:盛放无菌物品的容器称为无菌容器。
其使用方法:①打开无菌容器盖时,必须把盖的无菌面(内面)朝上,放在稳妥处,手不可触及容器的内面,用毕即将容器盖盖严,避免容器内无菌物品在空气中暴露过久。
护理操作规程(护理常规)
护理操作规程(护理常规)1000字护理操作规程(护理常规)一、概述护理是医疗工作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既注重医疗技术的运用,又注重对患者心理的疏导和安抚。
护理工作的严谨性和细致性对于患者的康复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篇护理操作规程,以护理常规为主,列举了在护理实践中所需注意的一些事项,旨在规范护理操作,提高护理质量,确保患者安全。
二、护理常规2.1 病房内务(1)保持病房环境整洁卫生,定期擦洗地面、墙角、包括窗户等,定期更换床上用品和擦拭器具。
(2)按规定对床位、陪护床位消毒。
实施消毒前要清除床位上的物品,如被子、枕头、床单等,确保彻底消毒。
(3)保持病人的个人卫生,帮助患者进行洗漱、梳头、换衣服等。
(4)定期对病人的口腔、皮肤、褥疮等进行检查,及时发现问题。
(5)保持病房通风良好,保证室内空气流畅,有利于病人康复。
2.2 洗澡护理(1)洗澡前要先询问患者的自我知觉、突然性头晕、腰腿酸痛和胸闷、气短等身体不适情况,确保患者身体状况符合洗澡要求。
(2)在洗澡前要设置一定的隐私措施,确保患者在良好的环境下洗澡。
(3)洗澡时要注意水温,水温最好不超过38℃,避免对患者造成伤害。
(4)洗澡时要注意洗涤部位,特别是大小便后要彻底清洗。
2.3 营养护理(1)在进行营养护理之前,需要充分了解患者的病情、饮食习惯、药物过敏情况,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饮食计划。
(2)对于特殊病人,如患有腹泻或消化不良的患者,应进行轻食或流质饮食。
对于需要限制钠盐摄入量的患者,应该减少盐的使用,避免给患者增加负担。
(3)在医生的指导下,定期进行营养检查,并对患者营养状况进行评估,确保患者的营养状况正常。
2.4 常规体位护理(1)体位是指病人身体在某一姿势下所处的情况,包括躺卧位、坐位、仰卧位、俯卧位等。
(2)对于需要长期卧床患者,应经常变换体位,防止肌肉萎缩和血液淤积。
(3)长期卧床患者需配合护理人员进行被动活动,缓解病人的肌肉压力,改善血液循环。
护理技术操作规程
护理技术操作规程一、目的和适用范围1.1目的本操作规程的编制旨在规范护理人员在进行特定的护理技术操作时的步骤和要求,以确保操作的安全性和规范性,提高护理质量和效率。
1.2适用范围本操作规程适用于医疗机构的护理工作,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护理技术操作:留置尿管护理、导尿护理、静脉输液护理、胃管护理、鼻饲护理等。
二、操作流程2.1准备阶段2.1.1准备工具和材料在进行护理技术操作前,护理人员应确保准备好操作所需的工具和材料,并保证其清洁、完整、无损坏。
2.1.2预防交叉感染护理人员在操作前应洗手,并佩戴洁净的护理手套和面罩,以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
2.2操作过程2.2.1患者准备护理人员应先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解释操作过程和注意事项,取得患者的配合和同意。
2.2.2操作步骤参照护理技术操作的具体要求,按照正确的步骤进行操作。
注意操作的顺序、力度、方法等。
2.2.3观察及记录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和病情变化,并及时记录相关信息,如感觉异常、疼痛、出血等。
2.3操作后处理2.3.1患者安抚在操作结束后,护理人员应及时安抚患者,解释操作效果,关心患者的感受,并帮助患者调整舒适姿势。
2.3.2工具和设备清洁护理人员应及时清洁所使用的工具和设备,并进行消毒或灭菌处理,以防止交叉感染的发生。
三、注意事项3.1操作前患者的安全性评估在进行护理技术操作前,护理人员应进行患者的安全性评估,判断操作的风险和难度。
3.2技术操作的限制和禁止护理人员在进行护理技术操作时应了解操作的适应症、禁忌症及风险,并根据情况决定是否进行或探讨其他方案。
3.3操作过程的随时沟通护理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应与患者进行随时沟通,了解患者的感受和需求,并及时调整操作方式。
3.4操作后的监测和观察护理人员在操作结束后,应继续观察和监测患者的情况,如有异常情况应及时报告医生并采取相应措施。
四、操作规范和验收要求4.1操作规范护理人员在进行护理技术操作时,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中的步骤和要求进行操作,并确保操作的标准化和规范化。
护理技术操作规程
护理技术操作规程一、肌肉注射法一目的1、需达到药效和不能或不宜经口服给药时采用;注射刺激性较强或药量较大的药物.2、不能或不宜作静脉注射,要求比皮下注射更迅速发生疗效者.二准备质量标准1、着装整洁,洗手戴口罩.2、用物准备:治疗盘内:无菌注射器和针头,无菌持物钳,注射药物根据需要还需备急救药品,砂轮、皮肤消毒剂0.5%碘酊棉签、弯盘污物缸、注射卡.3、口述目的.4、检查好药品质量,查对注射卡.三操作流程质量标准1、携用物至床旁,进行三查七对,向病员作好解释,解除顾虑,以取得合作.2、准备好注射器,抽吸药液同皮内注射法.从安瓿内吸药液法:将安瓿尖端药液弹至体部,用砂轮在安瓿颈部划一痕,用0.5%碘酊棉签消毒颈部,折断安瓿,用注射器将针头斜面向下放入安瓿内的液面下,左手食、中指增值住安瓿,拇、无名和小指握住针筒,右手拇、食和中指持活塞,吸净药液.3、消毒皮肤:同皮内注射法.从棉签缸或棉签纸袋内取出棉签两根,夹于左手小指,再从小指里取出一根蘸碘酊消毒皮肤直径大于5厘米后,夹于左手无名指.4、左手拇、食指分开皮肤,右手持针,以中指固定针栓,针头和注射部位呈直角,快速刺入肌肉内,进针约为2.5-3cm,消瘦者和病儿酌减.5、松开左手,抽动活塞,如无回血,缓慢注入药液.注射完毕,以左手小指中的干棉签按压针眼处的同时快速拔针.6、观察反应.清理用物,归还原处.四终末质量标准1、无菌观念强,坚持三查七对.2、操作熟练、准确,能按无痛注射法进行操作.3、口述肌肉注射部位及定位方法.五注意事项1、切勿把针梗全部刺入,以防针梗从根部衔接处折断.万一针头折断,应保持局部与肢体不动,速用血管钳夹住断端拔出,如全部埋入肌肉,需请外科医生手术取出.2、长期作肌肉注射的病员,注射部位应交替更换,以减少硬结的发生.3、两种药液同量注射时,要注意配伍禁忌,在不同部位注射.4、根据药液的量、粘稠度和刺激性的强弱选择合适的注射器和针头.5、 2岁以下的婴幼儿不宜选用后臀注射,因有损伤坐骨神经的危险,可选用臀中肌、臀小肌注射.6、避免在瘢痕、硬结、发炎、皮肤病及旧针眼处注射.淤血及血肿部位亦进行注射.六肌肉注射部位定位法及体位1、臀大肌注射法定位:1 十字法:从臀裂顶点向左或右划一水平线,然后从髂脊最高点上作一垂直平分线,在外上方四分之一处为注射部位避开内角.2 联线法:取髂前上棘和尾骨联线的外上三分之一处为注射部位.2、臀小肌注射法体位:1 侧卧位:上腿伸直,下腿稍弯曲.2 俯卧位:足尖相对,足跟分开.3 仰卧位:注射时,嘱病员肌肉放松,勿紧张.4 坐位:嘱坐好,放松局部肌肉.3、臀中肌、臀小肌注射法定位:1 以食指尖和中指尖分别置于髂前上棘和髂脊下缘处,髂脊、食指、中指便构成一个三角形,注射部位在食指和中指构成的角内.2 以髂前上棘外侧三横指处病儿以自己手指宽度为标准.4、股外侧肌注射法定位:部位为大腿中段外侧,大约7.5厘米宽,位于膝上10厘米,髋关节下10厘米左右.5、上臂三角肌注射法定位:部位为上臂外侧,自肩峰下2-3横指.七操作流程图备用物→治疗盘、药物备病人→病人部位:三角肌臀大肌十字法、连线法、臀中、臀小肌↓吸药→消毒瓶塞及安瓿→取注射器→正确吸药液↓消毒→取棉签蘸消毒液→由内向外直径大于5cm↓排气→左手食指固定针栓→排尽空气→防止药液浪费↓进针→皮下:针尖与皮肤呈30-40度角迅速刺入针梗2/3↓肌肉:针尖与皮肤呈垂直角迅速刺入针梗2/3抽回血→有回血者拔出,重新进针↓推药→根据药物性质、决定深度、掌握速度↓拔针→快而稳↓按压→干棉签按压针眼部↓助病人卧好整理↗↘整理用物二、静脉输液法密闭式一目的1、纠正水和电解质失调,维持酸碱平衡.2、补充营养、维持热量.3、输入药物,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4、抢救休克,增加循环血量,维持血压.5、输入脱水剂,提高血液渗透压,以达到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改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的目的.同时借高渗作用,回收组织水分进入血管内通过肾脏排出,达到利尿消肿的目的. 二准备质量标准1、着装整洁.2、用物:1治疗盘内盛:一次性输液器、无菌持物钳,皮肤消毒剂2.5%碘酊,75%酒精输液溶液,无菌棉签,止血钳,调节夹、网套、胶布、弯盘、止血带、输液下卡、污物缸、剪刀或其它.2输液架,根据需要务夹板及绷带.3查对输液卡及药物,检查好药品质量及配伍禁忌.4口述目的.三操作流程质量标准1、持输液卡并携输液架于床旁,对床号、姓名,向病员说明目的,嘱病人大小便.2、治疗室操作:1洗手戴口罩,用一潮湿的纱布擦干净灰尘,再次校对、检查药液药名、剂量、浓度、有效期,检查药品有无裂缝,将瓶上下摇动,对光检查药物有否变混,沉淀或有无絮状物出现. 2将铝盖中心部分打开,套上网套,消毒皮塞,如需加药即可加入,将输液管及通气管同时插入瓶塞至针头根部.3备胶布三条分别三、五、七厘米,贴于治疗盘上.3、病床旁操作:1挂输液瓶于输液架上,一手折叠茂菲氏管下段输液管,另一手挤压茂菲氏管,使产生负压,随即放松折叠输液管并横持茂菲氏管,待液体进入茂菲氏管1/3时,直立茂菲氏管,排尽输液管内气体,夹紧调节器.2选择静脉,在预定穿刺点上部约6厘米处扎止血带,然后放松止血带,用2.5%碘酊消毒穿刺部位皮肤待干,扎止血带,75%酒精脱碘,并嘱病人握拳.3取下针头帽,使针尖向下,再次排净气体,进行穿刺,见血后平行推进少许,然后三松松拳、松止血带、止血钳.4胶布固定:三厘米的固定针柄,五厘米在针柄上方交叉固定,七厘米盘缠硅胶管后固定,盖无菌纱布于针眼处.5根据病情调节好速度后,遮盖好病员,使病员卧于舒适部位.6在输液卡上打勾,签时间、姓名后挂于输液架上.7整理用物回治疗室.8随时观察输液进程及输液反应,及时处理故障.9输液完毕,拔针时用干棉签按压,嘱病人按压5分钟左右,将输液瓶及输液器撤回治疗室,将针头与输液器分离,分别浸泡在消毒液内.四终末质量标准1、无菌观念强,坚持三查七对.2、掌握好排气要领,能一次成功.3、操作熟练,穿刺能一针见血,遇故障能迅速排除.4、难口述输液目的及注意事项.5、遇输液反应能积极配合医生进行处理.五注意事项1、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及查对制度.2、注意药物的配伍禁忌,刺激性强及特殊药物,应在确知针头已进入血管内时再加药. 3、根据病情需要,应有计划地按排输液顺序,使尽快达到治疗效果.4、输液瓶内加入药物时,应根据治疗原则,按急、缓和药物在血液中维持的有效浓度、时间等情况,进行合理按排.5、长期输液者,注意保护和合理使用静脉,一般从远端小静脉开始.6、对小儿及昏迷等不合作病员可选用头皮静脉针进行输液,局部肢体需要用夹板固定,加强巡视.7、输液过程中,要严密观察输液情况及病员主诉,观察针头及橡胶管有无漏水,针头有无脱出、阻塞或移位,橡胶管有无扭曲受压,局部皮肤有无肿胀,疼痛等,度注意有无药液漏出.8、输液前,输液管内空气要排尽,输液过程中,及时更换输液瓶,溶液滴尽前要及时拔针,严防空气进入,造成空气栓塞.9、持续输液24小时者,需每天更换输液器和输液瓶.六输液反应的处理及输液故障的排除5 回复:护理手册二之"护理技术操作规程"3输液反应的处理:1发热反应症状:病人发冷、寒战和发热,轻者发热在38℃左右,严重者可达40℃以上,伴有事业心、呕吐、头痛、脉速等症状.处理:减慢滴速或停止输液,报告医生;高热患者给予物理降温,按医嘱给予抗过敏药物或激素治疗;必要时将剩余溶液和输液器送检验室佬细菌培养.2循环负荷过重肺水肿症状:患者突然出现呼吸困难、气促、咳嗽、咳泡沫痰或血性泡沫痰.处理:立即停止输液,报告医生,给患者于端坐卧位两面三刀腿下垂,以减少静脉回流;加压给氧并使氧气经过20%-30%酒精湿化吸入,改善肺部气体交换;用止血带在四肢轮流结扎5-10分钟轮流放松一个肢体上的止血带;按医嘱给予镇静剂、扩血管药及洋地黄等强心剂.3静脉炎症状:沿静脉走向出现条索状红线,局部红、肿、热、痛,有时伴有畏寒、发热等全身症状.处理:患肢抬高并制动;局部用95%酒精或50%硫酸镁湿热敷;超短波理疗;如合并感染,根据医嘱给抗生素治疗.4空气栓塞症状:患者感胸部异常不适,呼吸困难,严重时紫绀.处理:立即置患者于左侧卧位和头低足高位.输液故障的排除法:1溶液不滴①针头滑出血管外,局部肿胀疼痛,应另选血管重新穿刺.②针头斜面紧贴血管壁,可调整针头位置或适当变换肢体位置.③针头阻塞,一手捏住滴管下输液管,另一手挤压靠近针头的输液管,若感觉有阻力,松手后又无回血,示针头已阻塞,应更换针头重新穿刺.④压力过低,可抬高输液瓶位置.⑤静脉痉挛,局部用热水袋或热毛巾热敷.2茂菲氏滴管内液面过高,可倾斜溶液瓶,使瓶内的针头露出液面上,必要时用手挤压输液管上端,瓶内空气即进入输液管内,让液体缓缓流下,直至露出液面.3茂菲氏滴管内液面过低,可捏紧滴管下端输液管,同时挤压上端输液管,迫使液体进入滴管内.4茂菲氏滴管内液面自行下降,检查滴管上端橡胶管和滴管有无漏气、裂隙,必要时更换. 七操作流程图备用物及病人→送输液架至床旁对床号、姓名→解释、嘱二便→输液盘→药液准备→按医嘱备药→擦灰→查药液→套网套→撬盖治疗室准→↓备工作插一次输液管←加药←消毒瓶塞→胶布三条3、5、7cm→穿刺前准备→用物至床前→对床号、姓名→挂瓶↓扎止血带← 2.5%碘酒消毒←选静脉←排气↓床前工作台→ 75%酒精脱碘→握拳→接硅胶管,再次排气针尖向下→穿刺→见回血后三松拳、止血带、血管钳穿刺后→胶布固定针头→排故障→调速度→安置病人↓签字、打钩←整理有用物及单位←交待注意事项输液中→巡视、观察反应、速度,及时更换输液瓶输液毕→拔针→干棉球压迫至不出血→安置病人→整理用物。
医疗卫生护理操作规程
医疗卫生护理操作规程导言:医疗卫生护理操作规程(以下简称“操作规程”)是为了保证医疗卫生护理工作的安全、规范和高效进行而制定的。
本操作规程适用于各级医疗机构的护理工作,旨在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本文将从入院前准备、卫生操作、预防交叉感染、用药操作、护理技术和配合医生工作等几个方面详细论述医疗卫生护理操作规程。
一、入院前准备入院前的准备工作对于保证患者的安全和医疗质量至关重要。
护理人员在接到病人入院通知后,应确保床位、床单、被套、手术器械等都经过严格消毒。
同时对各种预防措施进行全面检查,确保病房的清洁和无污染。
护理人员还需要了解病人的个人情况,包括过敏史、心理状态等,以便提供个性化的护理服务。
二、卫生操作卫生操作是医疗护理工作中最基本且重要的环节。
护理人员应按照操作规程严格执行各项卫生操作,包括手卫生、消毒、消防安全等。
特别是手卫生,护理人员在接触病人、接触伤口、接触呕吐物或其他体液后,都必须进行彻底的手卫生程序,以确保感染的防控。
三、预防交叉感染交叉感染是医疗机构中最常见的问题之一,对患者的生命安全和康复产生极大的威胁。
护理人员在工作中应积极采取预防交叉感染的措施,包括正确佩戴手套、口罩、帽子等个人防护用具,定期对工作区域和设备进行清洁消毒,以及严格遵守医疗废物的处理要求等。
四、用药操作用药操作是医疗护理工作中一个非常关键的环节。
护理人员应熟悉各种药物的使用方法和剂量,严格按照医嘱进行药物的配制和给药。
避免药物的混淆、交叉感染等问题,并做好用药记录和不良反应的监测等工作。
五、护理技术护理技术是医疗护理工作中的核心内容,对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康复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护理人员应不断学习和提高自己的护理技术,包括灌肠、留置导尿管、护理伤口、造瘘管护理等。
遵循操作规程中的操作步骤和操作要点,确保护理技术的规范和安全。
六、配合医生工作医护配合是医疗工作中必不可少的环节。
护理人员需要与医生紧密配合,及时反馈病人的情况,执行医嘱,提供患者的相关资料和检查结果。
护理技术操作规程
护理技术操作规程
《护理技术操作规程》
护理技术操作规程是指护士在进行各种护理技术操作时应遵循的一系列规范和步骤。
这些规程是为了保证患者的安全和健康,提高护理操作的标准化和规范化而制定的。
在医疗护理中,护理技术操作规程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它可以帮助护士在操作过程中减少错误和减少对患者的伤害,同时也能够提高护理操作的效率和质量。
护理技术操作规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操作前的准备工作、操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操作后的处理和记录等。
其中,操作前的准备工作包括检查操作所需的设备和药品是否齐全、进行必要的准备工作等;操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包括保持操作环境清洁、正确使用操作仪器等;操作后的处理和记录则包括对患者进行观察和记录操作过程中的重要信息。
在实际工作中,护士应根据《护理技术操作规程》的要求,认真仔细地操作,不得有马虎和敷衍的情况。
同时,护士还应随时注意患者的情况变化,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总之,护理技术操作规程对于提高护理操作的标准化和规范化,保障患者的安全和健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因此,护士应牢记《护理技术操作规程》的要求,不断完善自己的操作技能,以提高护理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程
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程
《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程》
一、引言
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程是指护理人员在工作中需要遵循的一系列常规技术操作步骤和规范。
这些规程包括了常见疾病的护理操作、卫生安全的操作、医疗设备的使用等方面的内容。
二、操作规程
1. 体温测量:使用体温计在患者口腔、腋窝或直肠测量体温,记录测量数值并将体温计消毒
2. 血压测量:使用血压计测量患者的血压,注意测量环境的安静和患者的姿势
3. 注射操作:按照规定的方法进行皮下、肌肉或静脉注射,注意无菌操作和注射部位的消毒
4. 导管护理:负责导管的安全使用和维护,包括静脉导管、气管插管、导尿管等
5. 伤口护理:对患者的外伤、手术切口等进行洗刷、消毒和包扎
6. 体位翻身:负责卧床患者的体位调整和翻身,预防压疮和肺部感染
7. 饮食喂养:根据患者病情和处方医嘱,正确进行饮食喂养,注意饮食的清洁和消毒
8. 出入液、粪:负责患者排泄物的采集和测量,排泄物的清洁和处理
三、安全管理
1. 防止感染:严格遵守消毒、洗手等防控感染的操作规程
2. 医疗废物处理:将医疗废物按规定分类收集、消毒和处理
3. 火灾防范:负责病房内的火灾风险防范和应急处置措施
四、总结
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程是护理工作中的基础操作规范,能够帮助护理人员正确、规范地完成护理工作,保证患者的安全和医疗质量。
护理人员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不断提高自身技能水平,提高服务质量和医疗安全水平。
50项护理技术操作规程
50项护理技术操作规程一、洗手规程1.手部预洗。
在进行任何护理技术操作之前,首先需要将双手在肥皂和温水中进行预洗,确保双手表面干净。
2.手部消毒。
在进行无菌操作或接触感染性患者时,需要将双手进行消毒,确保双手没有细菌残留。
3.洗手步骤。
洗手时,应先潮湿双手,涂抹适量肥皂,揉搓双手至起泡,包括手指缝隙及指尖。
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最后使用干净的纸巾擦干。
二、患者翻身规程4.准备工作。
在进行患者翻身操作前,需要准备好必要的工具和设备,如护理床单、护理垫等。
5.协助患者转换体位。
在进行翻身操作时,护士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身体状况,选择合适的翻身方法,保证患者转换体位的顺利和安全。
6.督促患者配合。
在进行翻身操作时,护士需要督促患者积极配合,确保操作的顺利进行。
三、压疮预防护理规程7.定期翻身。
长期卧床的患者,应每隔2-3小时进行一次翻身,避免长时间压迫同一部位。
8.皮肤清洁。
定期为患者清洁皮肤,保持皮肤清洁、干燥。
9.使用护理床垫。
在卧床患者的床上铺设专用的护理床垫,减轻局部压力,预防压疮的发生。
四、静脉输液护理规程11.静脉穿刺。
在进行静脉穿刺时,需要选择合适的穿刺部位,确保穿刺的准确和安全。
12.输液速度控制。
在进行输液过程中,需要根据患者的情况和输液药物来控制输液的速度,避免过快或过慢。
五、导尿护理规程13.导尿前准备。
在进行导尿前,需要准备好导尿管、导尿袋、消毒液等必要设备和工具。
14.导尿操作。
在进行导尿操作时,需要选择合适的导尿管和导尿袋,确保导尿的准确和安全。
15.导尿后护理。
在导尿后,需要及时更换导尿袋,保持导尿通畅,避免感染的发生。
六、胃管护理规程16.胃管插入前准备。
在进行胃管插入前,需要测量胃管插入长度、准备必要的工具和药物。
17.胃管插入操作。
在进行胃管插入时,需要选择合适的插入方式,并确保插入的准确和安全。
18.胃管固定。
在插入胃管后,需要将胃管固定在患者身体上,避免胃管的移位。
护理技术操作规程
护理技术操作规程一、测量体温1.手部准备:a)洗手20秒,佩戴洗手液,并彻底搓洗手指、腕部和前臂。
b)双手戴上无菌手套。
2.客观准备:a)选择适当的体温计,如电子体温计、红外线体温计等。
b)调整体温计至正确设置,并确保其处于可以使用的状态。
c)准备适量的消毒酒精或消毒垫。
3.告知患者:a)患者躺平,揭开或解开衣物。
b)解释测量体温的目的、方法和可能产生的不适。
c)同意患者的测量区域。
4.操作步骤:a)擦拭体温计探测部位:使用消毒酒精或消毒垫,从探测部位向体温计尾部擦拭一次,确保清洁。
b)探测体温:适当抬高体温计尾部,将探测部位插入患者的腋窝、口腔、肛门或耳道。
c)等待测量结束:根据体温计的类型和使用说明,等待测量结束的时间。
d)阅读体温计记录:将体温计从测量区域中取出,观察体温显示部分。
e)记录并报告体温:将测量结果记录在患者护理记录单上,并按照医疗机构的要求进行报告。
5.提供关怀:a)站起来,协助患者整理衣物。
b)向患者解释体温测量结果的意义和评估结果。
c)清洁测量工具并准备下一位患者。
二、静脉注射药物1.手部准备:a)洗手20秒,佩戴洗手液,并彻底搓洗手指、腕部和前臂。
b)双手戴上无菌手套。
2.客观准备:a)确定药物正确、合适的剂量和浓度。
b)准备正确种类和规格的注射器和针头。
c)准备好需要使用的其他辅助设备,如一次性注射器等。
d)预测需要使用的消毒酒精球或消毒垫。
3.操作步骤:a)选择注射部位:确定最适合注射的静脉部位,如前臂静脉。
b)擦拭注射部位:使用消毒酒精球或消毒垫,将注射部位擦拭一次,并保持干燥。
c)刺入注射针:将针头刺入静脉,确保不要触碰任何表面。
d)抽取试验:抽取一小部分试验,确保没有抽到血管。
e)缓慢注射药物:根据医嘱中的药物注射速度,缓慢注射药物。
f)移除注射器和针头:将注射器和针头从皮肤中取出。
g)挤压止血:使用无菌棉球或止血器挤压穿刺部位,避免出血。
h)清洁工具并处理废物:将使用过的注射器、针头等废物放入专用容器,并进行正确的处置。
专科护理技术操作规1_免费下载
专科护理技术操作规1_免费下载坐浴目的:1、通过水温及药液的作用,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增强抵抗力,减轻外阴炎症与疼痛,使创面清洁,利于组织修复。
2、用于外阴、阴道手术前的准备。
用物准备:坐浴椅、消毒用的坐浴盆、药物、纱布或干净小毛巾。
操作方法及程序:1、遵医嘱配制坐浴溶液或温开水。
坐浴液温度以38-40℃为宜,患者感觉舒适。
2、携用物至患者床旁,核对,向患者告知,取得患者配合。
3、将坐浴盆放在坐浴椅上,协助患者将整个外阴部浸在药液或温水中20-30分钟。
4、坐浴后协助患者擦干会阴部,有伤口的患者为其局部换药。
5、整理用物。
注意事项:1、坐浴溶液的温度不可过高,防止烫伤皮肤,水温下降后应及时调节。
2、坐浴水量不易过多,以免坐浴时外溢。
1/ 43、阴道有出血者禁止坐浴。
2 测宫高、腹围目的:评估妊娠周数、胎儿大小及羊水量。
用物准备:检查床、卷尺。
操作方法及程序:1、将孕妇引领至检查室,向孕妇解释操作目的,以取得合作,嘱孕妇排空膀胱。
2、协助孕妇呈仰卧屈膝位,双腿稍分开,暴露腹部。
护士站于孕妇右侧,左手持卷尺零端置于宫底,右手将卷尺向下拉开。
使卷尺紧贴于腹部至耻骨联合上缘中点,读数值并记录宫高。
4、再将卷尺经脐绕腹部1周,读数值并记录腹围。
5、协助孕妇整理衣裤。
注意事项:1、注意保暖和遮挡患者。
2、测量数字要准确。
听诊胎心音目的:监测胎儿在子宫内的情况。
用物准备:检查床、听诊器或多普勒听诊仪、有秒针的手表。
操作方法及程序:1、向孕妇解释操作目的,以取得合作。
2、协助孕妇仰卧位于床上,暴露腹部。
3、触清胎方位。
4、将听诊器置于适当位置:①枕先露位于孕妇脐下方(左或右);②臀先露位于近脐部上方(左或右);③横位时位于脐周围。
5、听到胎心搏动声,同时看表,数30s胎心音,异常时听1min,记录数据,正常胎心120-160/min。
6、协助孕妇整理衣裤。
注意事项:1、注意保暖和遮挡患者。
2、测听胎心音应注意准确性。
护理技术操作规程
护理技术操作规程1.引言2.操作前准备2.1操作前,护理人员应仔细查看病人病历、医嘱等相关资料,了解病人的情况、需求和注意事项,并向病人或其家属做好沟通和解释工作。
2.2护理人员应自检操作工具及环境是否整洁,并戴上帽子、口罩、手套等必要的防护用品。
2.3检查病床是否平整、便利用品是否充足,其他辅助设备是否运转正常。
3.操作步骤3.1一般护理操作3.1.1手卫生:先用流水洗手,保持手部皮肤充分湿润,使用适量的肥皂并揉搓双手20秒以上,注意清洗指缝、指甲缝及手背,然后用流水冲洗干净并用纸巾擦干。
3.1.2体温测量:使用电子体温计或袖口体温计进行测量,将体温计置于病人腋下或口腔内,等待所需时间后记录体温。
3.1.3血压测量:使用指压式或智能式血压计进行测量,将血压计套于病人上臂,注意测量时环境安静,记录收缩压和舒张压。
3.1.4灌肠:使用合适容量的注射器或专用灌肠器具,将温度适宜的药物或液体灌入病人直肠,保持灌肠管畅通并避免过大压力。
3.1.5氧气吸入:连接好氧气瓶、流量计和吸入器具,设定适当的气流量,给予病人吸氧治疗,并检查氧气供应是否正常。
3.1.6导尿:为病人安装导尿管,保持导尿管通畅,计时记录尿量,并定时对导尿管进行适当的清洗和更换。
3.2特殊护理操作3.2.1创口护理:对于手术切口或其他伤口,首先戴上手套,用生理盐水或适当的消毒液进行创面的清洗和消毒,然后涂抹适当的药物,并进行敷料固定。
3.2.2导管护理:对于留置导尿管、留置胃管等,定时检查导管通畅性、皮肤情况、固定情况,并根据需要进行适当的清洗、更换或拔除。
3.2.3吸痰:使用适当的吸痰器具,将其插入病人的气管或口腔内,将痰液吸出,并注意避免过度吸引引起呼吸困难。
3.2.4心肺复苏:在心跳停止的情况下,按照CPR(心肺复苏)的步骤进行操作,包括按压胸骨、人工呼吸等,直到救护人员的到达。
4.操作后处理和记录4.1操作完成后,将使用过的操作工具进行清洗消毒或丢弃,并保持操作环境整洁。
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程
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程一、操作规程的基本原则:1.安全原则:操作人员应始终以患者的安全为第一原则,操作时要防止交叉感染,保证操作过程中的无菌环境。
2.规范原则:操作人员应按照操作规程的要求进行操作,严禁随意操作,确保操作的一致性和规范性。
3.科学原则:操作人员应按照科学的方法进行操作,正确使用护理器械和设备,确保操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4.保密原则:严守患者的个人隐私,不将患者的个人信息透露给外界,确保患者的隐私权。
二、操作规程的内容:1.术前准备:在进行任何操作之前,操作人员应仔细阅读操作规程,了解操作的目的、方法和注意事项,做好术前准备工作。
2.操作步骤:根据操作规程的要求,按照规定的步骤进行操作,确保操作的正确性和准确性。
3.操作要点:操作人员在进行操作时要注意的关键点,如使用正确的手法、姿势和力度,掌握正确的操作技巧等。
4.安全措施:操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应采取的安全措施,如带手套、口罩和隔离衣等,避免交叉感染。
5.常见问题处理:列举可能出现的常见问题及处理方法,提供操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的应对策略。
6.术后处理:操作完成后,操作人员应将操作器械和设备进行正确的清洗和消毒,并妥善保存,做好术后整理工作。
三、操作规程的实施方法:1.培训教育:医院应开展相关的培训和教育活动,提高医护人员的操作技能和风险意识。
2.监督检查:医院应定期对医护人员的操作进行监督和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予以纠正。
3.反馈总结:医院应对医护人员的操作进行反馈,并总结经验教训,促进操作规程的改进和完善。
4.信息共享:医院应将操作规程进行文档化管理,并将其与医护人员共享,确保操作规程的实施和执行。
总之,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程是医护人员在进行临床操作时必须遵循的一系列规范和程序。
通过严格遵循操作规程,可以有效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提高医疗护理质量,保证患者的安全和健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护理技术操作规程一、手卫生(一般洗手技术)(一)目的及洗手指征目的:去除手部皮肤污垢,碎屑和部分致病菌。
指征:1、直接接触患者前后。
2、无菌操作前后。
3、处理清洁或者无菌物品之前。
4、穿脱隔离衣前后、摘手套后。
5、接触不同患者之间或者从患者身体的污染部位移动到清洁部位时。
6、处理污染物品后。
7、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粘膜皮肤或者伤口敷料后。
(二)用物准备1、个人准备:衣帽整齐、修剪指甲。
2、物品准备:擦手纸巾、消毒毛巾、皂液。
(三)操作程序1、将手表摘掉,白大衣衣袖拉至距手腕10㎝。
2、流动水下、涂抹皂液、手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揉搓。
3、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揉搓,交换进行。
4、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指缝相互揉搓。
5、右手握住左手大拇指旋转揉搓,交换进行。
6、弯曲手指使关节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交换进行。
7、将五个手指尖并拢放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交换进行。
8、一手握另一手腕旋转揉搓,交换进行。
9、流动水下彻底冲洗,然后用毛巾或纸巾擦干。
(四)注意事项1、认真清洗指甲、指尖、指缝、指关节等易污染的部位。
2、手部不得佩戴戒指等饰物。
3、应当使用一次性纸巾或者消毒毛巾。
二、无菌技术操作无菌持物钳的使用法(一)准备用物1、个人准备:衣帽整齐,戴口罩,洗手。
2、物品准备:无菌镊子筒及持物钳包一套、标签、笔。
(二)操作程序1、检查包外灭菌日期,包皮有无破损,潮湿等。
2、遵无菌原则打开无菌钳包,检查灭菌指示卡,取出镊子筒臵于操作台面上,无菌持物钳臵于筒内,包皮放于治疗车下层。
3、标明打开日期及时间。
4、取放无菌钳时,钳端闭合向下,不可触及容器口边缘,用后立即放回容器内。
(三)注意事项1、无菌持物钳不能夹取未灭菌的物品,也不能夹取油纱布。
2、取远处物品时,应当连同容器一起搬到物品旁使用。
3、使用无菌持物钳时不能低于腰部。
4、打开包后的干镊子罐,持物钳应当4小时更换。
取用无菌溶液法(一)用物准备1、个人准备:衣帽整齐、戴口罩、洗手。
2、物品准备:无菌溶液、纱布、弯盘、2%碘酊、75%酒精、储槽(内盛治疗碗)、治疗盘、瓶启子、无菌棉签。
(二)操作程序1、取无菌溶液、擦去尘、核对药名、检查有效期、瓶盖是否松动、瓶身有无裂缝、溶液有无沉淀、变色、浑浊等。
2、启开瓶盖,用拇指、食指或用双手拇指翻起橡胶瓶塞并松动,常规消毒瓶颈及瓶塞,取下瓶塞。
手握无菌溶液,标签向上,先倒少量溶液冲洗瓶口于弯盘内,再由所冲洗的瓶口处,倒所需浓液量于治疗碗内。
3、取用后立即塞上橡皮塞,消毒瓶塞盖好。
注明开瓶日期时间,已打开的溶液有效使用时间是24小时。
(三)注意事项1、不可以将无菌物品或者非无菌物品伸入无菌溶液内蘸取或者直接接触瓶口倒液。
2、已倒出的溶液不可再倒回瓶内。
无菌容器使用法(一)用物准备1、个人准备:衣帽整齐、戴口罩、洗手。
2、物品准备:无菌容器及物品。
(二)操作程序1、查看无菌容器标识和灭菌日期,封闭情况。
2、打开无菌容器盖,内面朝上,查看灭菌指示卡。
3、用无菌持物钳从无菌容器中取出无菌物品,放于治疗盘内,然后将容器盖严。
4、注明打开无菌容器的日期和时间。
(三)注意事项1、使用无菌容器时,不可污染盖内面容器边缘和内面。
2、无菌容器打开后,有效使用时间为24小时。
铺无菌盘法(一)用物准备1、个人准备:衣帽整齐、戴口罩、洗手。
2、物品准备:治疗盘、无菌治疗巾包,无菌持物钳包。
(二)操作程序1、取治疗盘放于合适位臵,查对无菌包的名称及消毒日期及包皮情况。
2、选择宽敞、干燥、平坦的位臵,解系带绕好放于包布边下,先打开包布外角,再打开左右两角,最后揭开内角,手不可触及包布内面。
3、用无菌持物钳取出一块治疗巾放于治疗盘内,剩余部分按原折痕扎好,并注明开包时间。
4、双手捏住治疗巾上层两角的对面,轻松抖开,双折铺于治疗盘内,上层向远端呈扇形折叠,开口边向外,治疗巾内面构成无菌区。
5、放入无菌物品(治疗碗)边缘对齐盖好。
6、将开口处向上反折两次,两侧边缘向下反折一次。
(三)注意事项1、铺无菌盘区域必须清洁干燥,无菌巾避免潮湿。
2、非无菌物品不可触及无菌面。
3、注明铺无菌盘的日期、时间、无菌盘有效期为4小时。
戴无菌手套(一)用物准备1、个人准备:衣帽整齐、戴口罩、洗手。
2、物品准备:无菌手套1副。
(二)操作程序1、戴手套前先核对手套袋面上的手套号码和灭菌日期。
2、将手套袋摊开,取出滑石粉包,将粉均匀地涂擦双手。
3、一手掀起口袋开口处,另一手捏住手套翻折部分(手套内面)取出手套,对准五指戴上。
4、掀起另一只袋口,以戴无菌手套的手指插入另一手套的翻边内面(手套外面)同法将手套戴好。
5、将手套的翻转部分套在工作服衣袖外面。
(三)注意事项1、戴手套时应当注意未戴手套的手不可触及手套的外面,戴手套的手不可触及未戴手套的手或者另一手套的内面。
2、戴手套后如发现有破洞,应立即更换。
3、脱手套时,应翻转脱下,不可硬拉。
三、生命体征监测技术体温的测量(一)目的:1、测量记录患者体温。
2、监测体温变化,分析热型及伴随症状。
(二)用物准备:1、个人准备:衣帽整齐、戴口罩、洗净双手。
2、物品准备:治疗盘内放体温计、纱布、弯盘、秒表、记录单、笔、必要时准备润滑剂卫生纸等。
(三)操作程序:1、将用物携至病人床旁,核对床号、姓名。
根据患者病情、年龄等确定合适的测体温方法及体位。
2、测腋窝时擦净腋窝汗液,将体温计水银端放于患者腋下,贴紧皮肤,嘱病人屈臂过胸5---10分钟后取出。
3、测口温时,应将水银端斜放于患者舌下,不可用牙咬,闭口3分钟后取出。
4、测肛温时应先在肛表前端涂润滑剂,将肛温计的水银端轻轻插入肛门3----4㎝,3分钟后取出擦净,为病人擦净肛门,盖好被子取舒适卧位。
5、读取体温数,记录结果,将体温计放于弯盘内待消毒。
(四)注意事项1、测体温前应检查体温计有无破损,水银柱是否甩至35℃以下。
2、婴幼儿意识不清或不合格的患者测体温时,护理人员应当守候在患者身旁。
3、如有影响测体温的因素时,应推迟30分钟测量。
4、发现体温和病情不符时应当复测。
5、极度消瘦患者不宜测腋温。
6、若患者不慎咬破汞温度计,应当立即清除口腔内的玻璃碎片,再口服蛋清或者牛奶延缓汞的吸收,若病情允许,服含纤维食物以促进汞的排泄。
脉搏的测量(一)目的:1、测量患者的脉搏,判断有无异常情况。
2、监测脉搏变化,间接了解心脏的情况。
(二)用物准备1、个人准备:衣帽整齐、戴口罩、洗手。
2、物品准备:计秒手表、记录单、笔、听诊器。
(三)操作程序1、协助患者采取舒适的体位,手臂自然放好。
2、以食物、中指、无名指的指端按压桡动脉,力度适中,以接触到脉搏搏动为宜。
3、一般患者可以测量30秒,测得的脉搏乘以2记录,脉搏异常的患者应测1分钟。
(四)注意事项1、测量前病人应保持在安静状态下,否则休息30分钟后测量。
2、脉搏短绌的患者,应由两人测量,一人数脉搏,一人听心率,同时数1分钟,以分式记录,心率∕脉搏∕分。
3、婴幼儿有心脏疾病,使用毛地黄药物的病人,用听诊器听计心跳次数,测量1分钟记录。
呼吸的测量(一)目的:1、测量患者的呼吸频率2、监测呼吸变化(二)用物准备1、个人准备:衣帽整齐、洗手、戴口罩。
2、物品准备:秒表、记录单、笔、棉球。
(三)操作程序1、将手放在病人桡动脉,似数脉搏状。
2、观察病人胸部和腹部的起伏,一呼一吸为一次呼吸,测量30秒乘以2记录。
3、危重患者呼吸不易观察时,用少许棉絮臵于患者鼻孔前,观察棉花吸动情况,计数1分钟。
(四)注意事项1、呼吸的速率会受到意识的影响,测量时不必告诉患者。
2、如患者有紧张、剧烈运动、哭闹等,需稳定后测量。
3、呼吸不规则的患者及婴儿应当测1分钟。
血压的测量(一)目的:1、测量记录患者的血压,判断有无异常情况。
2、检测血压变化,间接了解循环系统的功能状况。
(二)用物准备1、个人准备:衣帽整齐、戴口罩、洗手。
2、物品准备:秒表、记录单、笔、血压计、听诊器。
(三)操作程序1、检查血压计。
2、协助患者采取坐位或卧位,保持血压计零点,肱动脉与心脏在同一水平。
3、驱尽袖带内空气,平整地缠于患者上臂中部,松紧以能放入一指为宜,下缘距肘窝2—3㎝。
4、戴好听诊器,将其胸件放在肘窝内侧,摸到肱动脉搏动处固定。
5、打开水银槽开关,关紧橡皮球气门,握住输气球向袖带内打气至肱动脉搏动消失。
6、缓慢松动气门,使水银柱缓缓下降。
从听诊器中听到第一声搏动,此时即为收缩压。
搏动声突然变低而弱或消失此时即舒张压。
7、测量完毕,排尽袖带余气,关闭血压计。
8、协助病人穿好衣袖,安臵舒适体位。
9、记录血压数值即:收缩压∕舒张压。
(四)注意事项1、测量前病人应保持安静状态下,有剧烈运动和情绪激动时应休息30分钟后再测。
2、保持测量者的视线与血压计刻度平行。
3、对长期观察血压的患者应做到四定:定时间、定部位、定体位、定血压计。
4、为偏瘫病人应从健侧肢体测量,若上肢不便测量可测下肢血压,记录时注明下肢血压。
5、袖带不宜过松或过紧,以免影响测得的准确性。
6、测量时应将血压计放平,充气不易过猛,勿使汞柱超过玻璃管最高刻度。
7、测量完毕,应将袖带气体排尽,关闭水银槽开关,将血压计放在水平位臵。
8、定期检测血压计。
9、如血压过高或过低,不宜告诉病人,执行保护性医疗原则。
四、导尿技术(女病人)(一)目的:1、采集患者尿标本做细菌培养。
2、为尿潴留患者引流尿液,减轻痛苦。
3、用于患者术前膀胱减压以及下腹,盆腔器官手术中持续排空膀胱,避免术中误伤。
4、患者尿道损伤早期或者手术后作为支架引流,经导尿管对膀胱进行药物灌注治疗。
5、患者昏迷,尿失禁或者会阴部有损伤时,留臵导尿管以保持局部干燥、清洁,避免尿液的刺激。
6、抢救休克或者危重患者,准确记录尿量、比重,为病情变化提供依据。
7、为患者测定膀胱容量,压力及残余尿量向膀胱注入造形剂或者气体等以协助诊断。
(二)用物准备1、个人准备:衣帽整齐,洗手,戴口罩。
、2、物品准备:治疗盘内备:无菌持物钳和无菌罐一套,0.1%新洁尔灭棉球罐、、无菌手套、一次性手套、油布、治疗巾、外阴消毒包、弯盘1个、治疗碗1个、血管钳1把、镊子1把、导尿管2根、小药杯2个(一个盛石蜡油,一个盛干棉球)纸巾1块、纱布2块、标本瓶。
也可使用一次性导尿包,便盆1个、屏风、笔、医嘱执行单。
(三)操作程序:1、备齐用物放于治疗车上,推至病人床旁进行查对,向病人做好解释取得配合。
2、关好门窗,屏风遮挡病人,移床旁椅至床尾将便盆放在床旁椅上。
3、术者站于病人右侧,松开床尾盖被,帮助患者脱下对侧裤腿,盖在近侧腿上,对侧大腿用棉被遮盖,病人取仰卧屈膝位,腿略外展,露出会阴部。
4、将油布治疗巾铺于臀下,在病人两腿之间打开外阴消毒包,将弯盘臵于近外阴处,治疗碗放0.1%新洁尔灭棉球6个,臵患者两腿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