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经济评价(农用地分等定级)
土地评价:农用地经济评价
现金流量贴现分析
可采用下面的公式进行计算: V=P/(1+r)n 式中:V为现值;P 式中:V为现值;P为未来每年 成本或收益的实际数;r 成本或收益的实际数;r为利 息;n为年数;1/(1+r)n为贴 息;n为年数;1/(1+r)n为贴 现因子。
6.4 农地分等定级
农用地的概念
农用地是指直接用于农业生产的土地, 农用地是指直接用于农业生产的土地, 是指直接用于农业生产的土地 包括耕地、林地、草地、 包括耕地、林地、草地、农田水利用 养殖水面等。 地、养殖水面等。根据农用地的自然 属性和经济属性, 属性和经济属性,对农用地的质量优 劣进行综合评定,并划分等别、级别。 劣进行综合评定,并划分等别、级别。
2、农用地定级 、
)、修正法 (1)、修正法 )、
修正法是在农用地等别划分的基础上, 修正法是在农用地等别划分的基础上,对分等指数进行各 种系数修正,以综合鉴定农用地级别的方法。 种系数修正,以综合鉴定农用地级别的方法。 • ①、确定修正模型 • ②、编制修正因素分值图 • ③、划分定级评价单元 • ④、查算修正因素所对应的分值
( ) 因 素 法 2
①、定级模型的确定 编制分值图、 ②、编制分值图、划分定级单元 ③、单元因素因子分值计算 ④、计算定级指数
)、样地 (3)、样地 )、 法
①、定级模型的确定 样地选择应遵循以下原则:生产条件最优原则、 永久农用地原则、工作便利原则。 采用样地法进行农用地定级,必须注意县级标 准样地与乡(镇)比照样地间的协调。 样地法中所称的地块特征属性包括农用地的自 然属性和经济属性。
(12)计算分等指数(Gi) )计算分等指数( ) 等指数
分等指数是按照标准耕作制度所确定的各指定作 物,在农用地自然质量条件、农用地所在土地利 在农用地自然质量条件、 用分区的平均利用条件和农用地所在土地经济分 区的平均经济条件下,所能获得的按产量比系数 区的平均经济条件下, 折算的基准作物产量指数。 折算的基准作物产量指数。 第j种指定作物的农用地等指数由下式定义: 种指定作物的农用地等指数由下式定义: Gi j= Yij •KCj
土地资源调查与评价 第四章 农用地分等定级
A 按指定作物分别编制。 B 推荐因素指标与指标分值的关系,可参见《农用地 分等规程》,但在实际工作中要根据指定作物、指 标区的情况加以调整。 C 自选因素指标与指标分值的关系由各地自行确定。
D 记分规则表的编制应建立在当地试验资料的基础上。
如没有,则要采取适当的定性分析方法加以确定。
1、因素法 (4)编制分等因素图。 (5)读取分等因素指标分值。 (6)计算农用地自然质量分。 A 几何平均法
1、因素法 (2)确定分等因素 农用地分等因素分为推荐因素和自选因素两类。 推荐因素由国家统一确定,分区、分地貌类型 给出。 自选因素由省级土地主管部门确定,用于分等 的自选因素一般不超过3个。
1、因素法 (2)确定分等因素 农用地分等因素按照以下方法步骤确定:
A 在推荐因素和自选因素中进行选择,初步确定指标
宜程度和限制程度。
一、土地经济评价的概念和类型
(二) 土地经济评价的类型
1、单项经济评价
单项经济评价是指对某种土地利用类型或方式所进行 的专门评价。 2、综合经济评价 是指对某个地区的多种土地利用类型或方式所进行的 综合性评价,它可以在单项经济评价的基础上进行,也可
以在综合的自然评价的基础上进行。
三、农用地分等的工作程序
(二)资料收集整理 (1)基本资料 B 土地利用条件资料
标准耕作制度中指定作物的面积、单产、总产的统计资 料,土地利用条件样点基本情况资料,农业生产资料,农业 技术实验资料等
C 土地经济条件资料
包括人均耕地、单位面积平均资金投入、单位面积平均 纯收益、农民人均收入等
D 其他资料
1、因素法 (1)分等因素指标区的划分
指标区的划分原则: A 指标区可根据地貌条件、耕作制度等划分,也可根据强限制 性因素的区域分异规律划分 B 在县域范围内,指标区一般不超过10个 C 在一个指标区内,选定的分等因素要对农用地的质量有明显 的影响,一般不超过10个,农用地自然质量分依据所选用的分 等因素计算。 D 按照强限制性因素划分的指标区称作限制区。在限制区内, 由于强限制性因素的作用,农用地自然质量分的最高分不能取 100分。
第8讲土地经济评价(农用地分等定级)
其中:wk 为分等因素的权重
附录3
一、我国的《农用地分等定级规程》
附录3:农用地分等推荐因子及其权重
因子权重
东北区
…
西北区
青藏高原区
山地丘陵区 平原区 … 山地丘陵区 平原区 山地丘陵区平原区
有效土层厚度
0.3
产量比系数(βj )
标准耕作制度 附录1
各单元各种作物的
标准产量(Rij )
一、我国的《农用地分等定级规程》
附录1:全国耕作制度分区
一级区
I.东北区
…… II.黄淮海区
…… X.横断山区 XI.西北区 XII.青藏高原区
二级区 I1 I2 I3 I4
……
II2 II3 II4
…… …… …… ……
… 0.27
0.28
表层土壤质地
0.1
0.11 …
0.1
0.08
0.1
0.1
剖面构型
0.06 …
0.07
0.1
盐渍化程度
0.13 …
0.11
0.14
土壤污染状况
…
土壤有机质含量
0.08
0.06 …
0.1
0.07
0.09
0.12
土壤酸碱度
0.05
0.06 … 0.04
0.08
0.07
0.09
障碍层次
0.04 …
作物组成 春小麦、大豆
大豆 大豆、玉米
玉米 ……
小麦-玉米,小麦/棉花 小麦-玉米,小麦-棉花 小麦-水稻,小麦-玉米,小麦/棉一年一熟 一年一熟 一年一熟
农用地质量分等定级
农用地质量分等定级
1. 土壤肥力,土壤肥力是评价土壤适宜性的重要指标之一。
通
常通过土壤养分含量、有机质含量、土壤酸碱度等指标来评价土壤
肥力。
不同的土壤肥力水平会对农作物的生长产生不同的影响,因
此对土壤肥力进行评价是农用地质量分等定级的重要内容之一。
2. 土壤适宜度,土壤适宜度是指土壤对农作物生长的适宜程度。
土壤适宜度的评价通常包括土壤质地、排水性、通气性、保肥保墒
能力等指标。
不同类型的土壤对不同农作物的适宜程度也有所不同,因此在农用地质量分等定级中,评价土壤适宜度是必不可少的。
3. 土壤环境质量,土壤环境质量是指土壤中是否含有有害物质,以及土壤是否受到污染的程度。
评价土壤环境质量通常包括土壤中
重金属含量、农药残留情况、土壤污染程度等指标。
土壤环境质量
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农作物的品质和人体健康,因此在农用地质量分
等定级中,也需要对土壤环境质量进行评价。
总的来说,农用地质量分等定级是一个综合考虑土壤肥力、土
壤适宜度和土壤环境质量等多方面因素的过程。
通过科学的评价和
分级,可以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保障农作物的生长和人体健康。
农地分等定级
1 F j = ∑ f ijWi n j =1
fij: 第j个单元第 个因素分值; 个单元第i个因素分值 个单元第 个因素分值; Wij:第i个因素权重;n——因素个数; 个因素权重; 因素个数; 个因素权重 因素个数 Fj: 第j个单元因素分值; 个单元因素分值; 个单元因素分值
n
五 单元划分和Βιβλιοθήκη 算方法五 单元划分和计算方法
以下两种: 单元因素总分值计算 以下两种: 一般方法是指在确定的评价单元内均匀布置 样点, 样点,将所选因素在各个样点上进行逐个指 标取值。 标取值。 定性: 定性:在评价区域因素作用最大值最小值分 析比较,进行分级取值; 析比较,进行分级取值; 定量:直接指标取值。 定量:直接指标取值。 进行指标值的无量纲化; 进行指标值的无量纲化;
诸如:种子、化肥(速效磷、 诸如:种子、化肥(速效磷、钾、氮) 评价结果表示土地具体生产力的高低。 评价结果表示土地具体生产力的高低。级别靠前的 土地不管土地基本条件好或者不够好( 土地不管土地基本条件好或者不够好(但易变因素 配合肯定好),土地产量( ),土地产量 是高的。 配合肯定好),土地产量(值)是高的。
平均值法: 平均值法:面积加权平均法 1. 单元跨越不同的分值区的面积加权平均值代表单元 总分值; 总分值; 2. 测量不同分值区各自面积,S1,S2,…,Sn, 测量不同分值区各自面积, ,
Wn = S n / ∑ Si
Wi: 第i个分值区面积权重; 个分值区面积权重; 个分值区面积权重 Si: 第i分值区面积; 分值区面积; 分值区面积 i: 分值区个数; : 分值区个数;
五 单元划分和计算方法
土地评价单元的界线一股采用自然界线状地 面积较大的自然地物、行政乡、 物,面积较大的自然地物、行政乡、行政村 的权属界线。 的权属界线。以便于反映在图上或实地上进 行准确界定。 行准确界定。
农用地分等定级标准
农用地分等定级标准
农用地分等定级是指根据土地的肥力、适宜农作物的生长条件、土地的水土保持能力等因素,对农用地进行科学的等级划分,以便更好地进行农业生产和土地资源管理。
农用地分等定级标准的制定对于保护耕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农用地的分等定级需要考虑土地的肥力情况。
土地的肥力是农业生产的重要基础,不同肥力的土地适宜种植的作物也不同。
通常可以根据土壤的有机质含量、养分含量等指标来进行评定,从而确定土地的肥力等级。
其次,农用地的分等定级还需要考虑土地的水土保持能力。
水土保持能力强的土地能够有效地防止水土流失,保持土壤的肥力和结构稳定,适宜进行长期的农业生产。
因此,水土保持能力也是农用地分等定级的重要指标之一。
另外,农用地的分等定级还需要考虑土地的适宜农作物的生长条件。
不同的农作物对土壤、气候等生长条件有不同的要求,因此需要根据土地的生长条件来确定不同农作物的适宜种植区域,从而进行农用地的分等定级。
总的来说,农用地的分等定级标准需要综合考虑土地的肥力、水土保持能力、适宜农作物的生长条件等因素,科学地对农用地进行等级划分,为农业生产和土地资源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只有通过科学的分等定级,才能更好地保护农用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保障粮食安全,实现可持续的农业发展。
08 农用地分等定级
五)计算农用地自然质量分: 因素法、样地法
1、因素法:通过对构成土地质量的自然因素和社会经 济因素的综合分析,确定因素因子体系及其影响权 重,计算单元因素总分值,以此为依据客观评定农 用地等别的方法。 划分农用地分等因素指标区(依主导因素原则和区 域分异原则划分的分等因素体系一致的区域) 确定分等因素:推荐因素(表 C)和自选因素(水文、 土壤、地貌、农田基本建设) 计算农用地自然质量分:几何平均法、加权平均法;
九)等别划分与检验
根据农用地自然质量等指数、农用地利用等 指数、农用地等指数分别二、农用地定级:
农用地级:在行政区(省、县)内,依据构成 土地质量的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根据 地方土地管理和实际情况需要,遵照与委托 方要求相一致的原则,即主要考虑定级目的, 按照规定的方法与程序进行的农用地质量综 合评定,划分出的农用地级别。
3、样地法
以选择的标准样地为参照,建 立定级因素记分规则,通过比较, 计算定级单元因素分值,评定农用 地级别的方法。
准备工作
定级单元的划分 设置农用地定级县级标准样地 确定农用地定级因素
编制定级因素分级与加(减)分规则 表 计算定级指数 确定农用地级别标准 农用地级别划分 否
定级结果 是否符合实际? 是 成果验收
二)外业补充调查 现有资料不能满足分等工作要求,包括资 料不足、不实、不详、陈旧等,应进 行外业补充调查。 a) 农用地自然质量影响因素状况:农用 地质量分计算所需资料; b) 农用地利用状况:土地利用系数计算 所需资料; c)农用地经营状况:土地经济系数计算所 需资料;
三)确定标准耕作制度 根据标准耕作制度,确定基准作物(小麦、 玉米、水稻)、指定作物,查各指定作 物光温(气候)生产潜力指数、产量比 系数(当地作物单位面积实际产量/基准 作物实际产量)。
农用地分等定级与估价方案
农用地分等定级与估价方案农用地分等定级与估价方案是一个重要的农业政策,它对于土地利用和农业生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农用地分等定级的意义、现有的分级方法、估价方案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农用地分等定级的意义农用地分等定级是为了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优化农业结构,因此它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意义:1. 制定土地政策。
不同地区的土地情况不同,制定相应的政策需要从土地等级、使用目的、保护措施等因素综合考虑。
2. 保护农用地。
农用地作为农业生产和食品安全的重要基础,必须得到切实的保护,使其不被非农业投资和房地产等领域的扩张侵蚀。
3. 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
在分级的基础上,确定哪些土地用于种植粮食,哪些用于养殖、果树等比较经济的农业作物,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益和品质。
二、现有的农用地分级方法目前,我国对于农用地的分级主要有如下三种方法:1. 用地质条件划分等级法。
这种方法是根据地质条件的差异来判断土地的适宜度,比如土层深度、土壤稳定性、坡度等,分为优、良、中、差四个等级。
2. 农林区位分级法。
这种方法是从农业与林业产业的角度来看待土地,根据不同土地的具体定位,分为一等、二等、三等、四等四个等级。
3. 评估法。
这种方法是通过土地价值的评估来划分等级,评估方法多样,主要包括市场估价法、收益现值法、土地离散属性法等。
三、估价方案估价方案是对于土地价值的一个评估,是决定农用地分级的一个重要因素。
评估方法的选择需要考虑下面几个方面:1. 市场估价法。
这种方法是根据市场情况,察看周围的同类土地的交易价格,通过比较确定土地的估价方案。
2. 收益现值法。
这种方法是通过土地的产出与市场价格等进行计算,来确定土地的估价。
具体的计算方法需要考虑耕作方式、作物品种、气候条件等因素。
3. 土地离散属性法。
这种方法是根据土地位置、用地目的、土地出让标准等因素,来计算土地估价。
常用的计算方法包括多元线性回归、主成分分析法等。
四、未来的发展趋势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农业生产也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
农用地分等定级与估价方案
农用地分等定级与估价方案农用地分等定级与估价方案农用地是指用于农业生产或农村集体建设的土地。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一些农村地区的农用地逐渐进入城市化建设的范畴,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农用地的利用和保护问题。
对于农用地的合理利用和保护,分等定级和估价是不可或缺的步骤。
本文将简要介绍农用地分等定级与估价方案。
一、农用地分等定级农用地分等定级是将所有农用地按照其生产潜力、土地资源利用绩效、农业生产质量等因素分为不同的等级。
分等定级的目的是建立农用地分级制度,使土地利用更加合理,农业生产更高效,科学分析农村土地类型和特征,从而有针对性地制定土地管理政策,提升土地利用效益。
农用地分等定级通常是根据土地的平均产量、土壤肥力、灌溉条件、气候环境、地形地貌等指标进行评估,将其划分为一定数量的等级,通常分为第一等级、第二等级、第三等级等。
在农用地分等定级过程中需要进行多项工作,包括现场调查、数据分析、评估等。
通过这些工作可以形成一套完整的分等定级方案,从而达到以农业生产潜力为依据,调整耕作制度、改进土地利用方式的目的。
二、农用地估价方案农用地估价是在农用地分等定级的基础上,通过成本法、收益法、市场法等多种方法,根据土地的用途、地理位置、土地价格、土地类型、土地质量等综合因素,对土地进行价值评估,确定其市场化价格。
在实际估价过程中,需要进行的主要工作包括现场考察、数据采集和分析,然后根据估价方法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进行估价。
通常情况下,估价结果会依据土地的分类,在不同市场条件下提出不同的价格。
农用地估价工作是土地管理和土地资源开发的基础性工作,对确定土地转让及其价格,土地重分类、土地补偿、土地征收补偿等具有重要意义。
在实践中,通过估价工作可以有效解决土地流转、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等问题,从而促进农业经济发展。
综上所述,农用地分等定级和估价方案是保护农用地、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的关键工作。
通过分等定级和估价,可以更好地管理和利用农用地,实现农业生产高效节能、资源环保、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第九章农用地分等定级
▪ c) 划分分等单元并计算农用地自然质量分;
▪ d) 查指定作物的光温(气候)生产潜力指数表,计算农用地自然质量 等指数;
▪ e) 计算土地利用系数及农用地利用等指数、土地经济系数;
▪ f) 计算农用地等指数;
▪ g) 划分与校验农用地自然等别、利用等别、农用地等别;
▪ h) 整理、验收成果。
9
第一节 农用地分等概述
19
第二节 农用地分等
▪ 2.2 确定分等因素 ▪ 农用地分等因素分推荐因素和自选因素两类。 ▪ 推荐因素由国家统一确定,分区、分地貌类型给出;
自选因素由省级土地行政主管部门确定,用于分等的自选 因素一般不超过3个。所有分等因素都需要采用特尔菲法、 因素成对比较法、主成分分析法、层次分析法等方法中的 两种以上方法进行检验和确定。 ▪
3
▪“产量-成本”指数:计算公式为:aj = Yj / Cj (aj为第j种指定作物的“产量-成本”指数,单 位为千克/元;Yj为样点的第j种指定作物实际单 产,单位千克/公顷;Cj为样点的第j种指定作物 实际成本,单位为元/公顷)。
▪ 土地经济系数:计算公式:Kcj= aj/ Aj(Kcj 为样点的第j种指定作物土地经济系数;aj为样点 第j种指定作物“产量-成本”指数;Aj为第j种指 定作物“产量-成本”指数的省级二级区内最大值 )。
▪ 样地适用区:采用样地法计算农用地质量分, 需要划分样地适用区,是指依主导因素原则和区域 分异原则划分的区域,是区别于其它适用区的最小
单元。样地的农用地自然质量特征与其适用区的其 他分等评价单元的特征应具有相似性。
▪ 分等单元:是农用地等级评定和划分的基本空
间单位,单元内部土地质量相对均一,单元之间有
17
农用地分等定级第四章 农用地估价
第四章农用地估价4.1 农用地估价的基本原则和方法4.1.1 农用地价格的特点与分类1)农用地价格的基本特点农用地作为一种资源性资产,其价值是农用地生产力决定的生产力价格和农用地的无形价值之和。
在我国土地资源特别缺乏的情况下,农用地的无形价值更加重要,它主要指农用地的存在对农民所具有的社会保障及为社会提供粮食安全作用而产生的社会稳定功能,以及农用地的存在对保持良好的生存环境所具有的生态环境功能这两种功能价值之和。
但现实经济活动,农用地价格得到体现的主要是生产力价格即经济收益价格。
当前,以生产力或经济收益价格为主体的农用地价格,具有以下特点:(1)以其收益能力作为价格基础。
土地生产力、生产成本和利用方式因地而异,导致土地纯收益的差异,也决定了土地价格的不同。
(2)价格评估难。
由于依法转让的农用地案例较少,运用市场法和长期趋势法比较困难,通常采用收益法评估。
但同块土地因作物种类不同,生产水平有很大差异,收益计算很难精确,所以此法实际运用中也存在困难。
(3)价格具有不确定性。
土地在作为农用地使用时可按照土地收益确定价格,如果农用地转为非农用地,土地市场售价应按照未来预期收益扣除未来的开发成本定价。
由于影响地租地价的因素的多样性和动态性,也加剧了地价的不确定性。
(4)农用地价格水平式其他用地价格的基础。
如农村非农用地的价格可参考农地价格,并经加权修正得到。
2)农用地价格的分类根据市场流通交易的类型,农用地价格可分作农用地承包价格、农用地转包价格、农用地租用价格、农用地抵押价格和农用地拍卖底价等。
根据价格的适用空间范围,农用地价格可分为宗地地价、基准地价两种类型。
根据农用地功能,可分为农用地经济收益价格、农用地生态收益价格和农用地社会收益价格等类型。
根据农用地所转向经营主体的差异,农用地价格可分为3个类型:①农用地内部流通价格。
它是农用地在不改变用途的前提下,在农业经营主体之间流通的价格,价格水平取决于农用地的生产能力及农用地质量,因而又称为农用地质量价格。
农用地分等定级和估价与土地质量评价
农用地分等定级和估价与土地质量评价李赞卿(枣庄学院旅游与资源环境系)摘要:农用地分等定级估价是衡量农用地质量优劣的必要手段,是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的需要而产生的新兴土地学科,也是目前土地管理部门亟待开展的一项工作。
所以,对农用地分等定级估价的理论、方法和程序进行探索和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同时,农用地质量评价是土地管理工作由数量型管理向质量型管理方向转变的一项基础工作。
本文通过以农用地质量及其评价为标准,阐述农用地质量评价基础上的农用地分等定级的原理和原则,探索建立适合我国农用地分等定级估价的方法和理论体系。
关键词:农用地,分等,定级,估价,质量评价1.概述农用地既是一种资源,又是一种资产。
作为一种资源,具有经济、社会、生态属性和功能;作为一种资产,具有经济、社会和生态价值。
我国现阶段的农用地质量评价工作主要包括农用地分等、定级与估价3个方面,分别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不同尺度反映农用地质量。
农用地“等、级”是从资源角度定量表述农用地质量和供求状况。
他们之间既有密切的联系和相同点,又有明显的区别,具有相对独立性。
农用地分等定级估价主要是根据农用地的自然属性和社会经济属性来确定农用地的级别,这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农用地的质量。
由于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一些国家在重视城市土地定级估价问题的同时,更为重视农业地分等定级估价。
但在我国,人们还未深刻认识到农用地估价的重要意义,农用地估价工作滞后。
例如,缺乏全国统一的农用地分等定级估价的体系,农用地分等定级估价实践工作滞后,农用地分等定级和估价三者之间不衔接等。
因此,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新时期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农用地分等定级估价已成为一项迫在眉睫的任务,它对深化土地使用制度改革,为土地税收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以及调整农业用地结构、鼓励土地用户用地养地相结合等提供土地质量和级别状况方面的科学依据等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这也为开展基本农田保护区规划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对国家运用经济手段加强农村土地管理,更好地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都有极其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土地分等定级的名词解释
土地分等定级的名词解释土地分等定级是指根据土地质量、特性和用途等因素,将土地进行分类和评定的一项工作。
它是土地管理和规划的重要基础,对于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推动农业现代化和城市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1. 背景介绍土地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资源,而土地的质量和特性存在差异,不同等级的土地适合不同的用途。
因此,为了促进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对土地进行分等定级是必要的。
2. 分等定级的目的和意义分等定级的目的是为了科学规划土地利用、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并实现可持续发展。
通过对土地进行分类和评定,可以明确土地的资源优势和限制条件,为农业生产、城市建设和生态保护等提供科学依据。
此外,分等定级还可以促进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益的公平分配。
3. 分等定级的方法和指标分等定级所采用的方法和指标因地而异,通常包括土壤类型、土地利用现状、土地适宜性评价等。
其中,土壤类型是区分土地质量的重要指标,不同的土壤类型适合不同的作物种植和农业生产方式。
土地利用现状则可以反映土地的开发利用程度和环境状况,为后续土地利用规划提供依据。
土地适宜性评价则是综合考虑土壤、气候、水文等因素,评价土地的适宜用途。
4. 分等定级的具体操作步骤(1)数据收集与整理:收集土地相关数据并进行整理,包括土地利用现状、土壤类型和土地资源状况等。
(2)指标选择与权重确定:根据具体情况选择评价指标,并确定各指标的权重,以准确反映土地的质量和特性。
(3)分等定级与分类标准制定:根据指标权重和数据分析结果,对土地进行分等定级,并制定相应的分类标准,将土地划分为不同的等级。
(4)结果分析与应用:对分等定级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估,为土地利用和规划提供科学依据,并指导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
5. 分等定级的实践案例分等定级在不同地区和不同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农业领域,分等定级可以为不同作物的种植提供科学依据,提高农田利用效率。
在城市规划方面,分等定级可以为城市扩展和土地开发提供指导,合理布局城市功能区。
土地资源调查与评价第四章农用地分等定级
土地资源调查与评价第四章农用地分等定级农用地分等定级是土地资源调查与评价的重要内容之一,它在土地资源的利用和管理中具有重大意义。
本章主要介绍了农用地分等定级的概念、目的、方法和评价指标等内容。
一、农用地分等定级的概念和目的农用地分等定级是指根据农用地的质量特征和农业生产需要,对农用地进行分等级和定等级的过程。
其目的主要有以下几点:1.合理利用农用地资源:通过对农用地进行分等定级,可以充分了解土地资源的质量状况,为合理利用农用地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2.优化农业生产布局:根据农用地的质量等级,有针对性地安排农业生产,使得土地的利用效益最大化。
3.保护农用地生态环境:通过分等定级,可以识别出土地的脆弱性和易退化性,为保护农用地的生态环境提供科学指导。
二、农用地分等定级的方法农用地分等定级的方法主要包括主观评价和客观评价两种。
1.主观评价方法:主要是基于农业专家和农民的经验和判断,通过听取农户意见、实地考察和观察分析等方式,进行主观评价并给出等级划分。
2.客观评价方法:主要是通过采集农用地的各项性状指标数据,并通过数理统计方法进行分析和计算,得出农用地的质量等级。
三、农用地分等定级的评价指标农用地的分等定级主要依据土壤质量、地形地貌、气候条件、水资源等方面的评价指标,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土壤质量:土壤的类型、质地、有机质含量、有效养分含量等。
2.地形地貌:如坡度、坡向、坡位等,对农业生产和水资源调控有重要影响。
3.气候条件:如平均气温、降水量、日照时数等,对农作物的生长发育和产量有直接影响。
4.水资源条件:主要包括地下水位、水质、水量等,对农业水资源的利用和灌溉有重要作用。
四、农用地分等定级的步骤农用地分等定级的具体步骤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数据采集:采集相关的土地资源数据,如土壤质量、地形地貌、气候条件、水资源等数据。
2.数据处理:将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归纳和统计,形成数据表格和统计图表。
3.分等划定:根据评价指标和数据分析结果,对农用地进行等级划分,确定各个等级的划定标准。
农用地分等定级报告材料
农用地分等定级报告材料一、引言农用地是指用于农业生产的土地资源,是国家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
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利用农用地资源,需要对其进行分等定级,以便科学合理地制定相应的保护和利用政策。
本报告将对农用地分等定级的方法和意义进行探讨,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具体建议。
二、农用地分等定级方法1.土地质量评价:通过土壤肥力、透水性、土层厚度、有机质含量等指标评价农用地质量,以确定其适宜种植的作物种类和水平。
2.地理位置评估:考虑农用地地理位置的优势和劣势,包括气候、水资源、地势等因素,以确定适宜进行何种农业生产。
3.管理措施评估:考虑农用地的管理措施,包括灌溉设施、排水设施、防护设施等,以确定其农业生产能力。
4.经济效益评估:通过对农用地各种作物的产量和市场价格进行综合评估,以确定其经济效益。
三、农用地分等定级意义1.科学合理利用农用地资源:通过分等定级,可以根据土地质量和地理位置确定适合种植何种作物,以达到科学合理利用农用地资源的目的。
2.保护农用地生态环境:通过合理的分等定级政策,可以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减少土壤侵蚀和水资源污染等环境问题。
3.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通过分等定级,可以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农业综合效益,推动农业向高效、绿色和可持续发展的方向转变。
四、农用地分等定级建议1.完善土地质量评价标准:应制定科学合理的土地质量评价标准,充分考虑土壤肥力、透水性、土层厚度、有机质含量等因素,以准确评估农用地质量。
2.制定不同区域农业发展规划:根据不同区域的地理位置和资源条件,制定相应的农业发展规划,合理确定农业种植结构,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3.加强农用地管理:加强对农用地管理的监督和执法力度,保护农用地资源不被非法占用或破坏,提高农用地的利用效率和质量。
4.推行农业科技创新:加大农业科技创新力度,提高农业生产技术水平,引导农民采用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提高农业综合效益。
五、结论通过对农用地分等定级的研究和分析,可有效保护和利用农用地资源,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土地分等定级的方法
土地分等定级的方法
土地分等定级的方法主要涉及对土地经济和自然属性的综合评定,以及土地在社会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的分析。
土地分等定级的目的是为了合理评估和使用土地资源,确保土地的科学管理和有效利用。
以下是土地分等定级的一些方法:
1. 综合评价法:这是一种常用的方法,它通过分析影响土地质量的经济、社会、自然等因素,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对城镇土地进行分类排队,评定城镇土地等级。
2. 土地潜力评价法:这种方法主要用于农用地,它综合运用土地潜力评价、土地质量评价、土地利用评价、土地经济评价的理论和方法,设计了包括光温生产潜力、理论产量、最高产量、产量比系数等多个指标来划分农用土地等级。
3. 基准地价法:这种方法主要用于城镇土地,根据土地的自然和经济属性,确定各类不同性质用地的出让基准地价。
每个地方政府为了更好的确定土地的出让基准地价,将要出让的地块根据自然和经济属性做了一个划分。
4. 自然资源分等定级通则:这是国家出台的标准,旨在建立自然资源资产评价评估体系,促进自然资源管理向数量、质量与生态管护并重转变的基础性工作。
它提供了实施自然资源分等定级估价的规范和依据。
5. 土地收益差异原则:这种方法考虑了土地使用价值,以及与设施规模和相对距离相关的因素,如公交站点流量等,来评定土地级别。
总的来说,土地分等定级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并且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和综合指标的变化而不断调整。
这些方法为土地的合理利用和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计算农用地分等单元的自然质量分
确定指定作物
确定分等因素
研究 实例
确定不同地区各种指定作物
的分等因素质量分(fjk)
一、我国的《农用地分等定级规程》
实例:广东省水稻~分等因素~质量分关系表
推荐因子
因子分级
分值
有效土层厚度 1级,>100cm
100
2级, 60~100cm
90
3级, 30~60cm
吉林
蛟河市、桦甸市、延吉市、敦化市、安图、和龙市、 龙井市、图们市、汪清、珲春市、白山市、抚松、靖 宇、江源、临江市、长白、通化市、辉南、柳河、通 化、集安市
… …… …
……
……
一、我国的《农用地分等定级规程》
附录1:全国耕作制度分区
一级区
二级区
I.东北区 II.黄淮海区 ……
I1大小兴安岭山地区 I2三江平原长白山地区 I3松嫩平原区 I4辽宁平原区 II1燕山太行山山前平原区 II2冀鲁豫低洼平原区 II3山东丘陵区 II4黄淮平原区
……
X.横断山区
……
XI.西北区
……
XII.青藏高原区
……
省 …… …… …… …… …… …… …… …… …… …… ……
……
县 …… …… …… …… …… …… …… …… …… …… ……
……
一、我国的《农用地分等定级规程》
附录1:全国耕作制度分区
一级区
二级区
作物组成
I.东北区 II.黄淮海区
产量比系数(βj )
标准耕作制度 附录1
各单元各种作物的
标准产量(Rij )
一、我国的《农用地分等定级规程》
附录1:全国耕作制度分区
一级区
I.东北区
…… II.黄淮海区
…… X.横断山区 XI.西北区 XII.青藏高原区
二级区 I1 I2 I3 I4
……
II2 II3 II4
…… …… …… ……
作物组成 春小麦、大豆
大豆 大豆、玉米
玉米 ……
小麦-玉米,小麦/棉花 小麦-玉米,小麦-棉花 小麦-水稻,小麦-玉米,小麦/棉花
…… …… …… ……
复种指数 一年一熟 一年一熟 一年一熟 一年一熟
一年两熟 一年两熟 一年两熟
…… …… …… ……
3. 计算农用地分等单元的自然质量等指数
查询各种作物的光温
《土地评价与土地管理》
第四章 土地经济评价
第二节 农用地分等与估价
农用地分等定级——根据农用地的自然 属性和经济属性,对农用地的质量优劣进行 综合评定,并划分等别、级别
一、我国的《农用地分等定级规程》
1. 资料的准备与初步整理 2. 计算农用地分等单元的自然质量分 附录1
确定指定作物 (j)
一、我国的《农用地分等定级规程》
附录4
查询各种作物的光温 生产潜力指数(αj )
自然质量分(Cij)
一、我国的《农用地分等定级规程》
附录4:全国各县光温生产潜力指数速查表
县名 春小麦 冬小麦 春玉米 夏玉米 早稻
安徽安庆 0 332 429 653 513
福建长汀 0 168 299 520 435
甘肃安西 884 812 0
0
排水条件
0.27 …
0.2
0.2
地形坡度
0.23
… 0.24
0.24
灌溉保证率
0.12
0.23 … 0.15
0.35
0.12
0.25
地表岩石露头状况 0.12
…
0.1
0.1
灌溉水源
0.04 …
0.04
一、我国的《农用地分等定级规程》
1. 资料的准备与初步整理 2. 计算农用地分等单元的自然质量分
3. 计算农用地分等单元的自然质量等指数
障碍层次
排水条件
地形坡度
灌溉保证度
地表岩石露头状况
灌溉水源
一、我国的《农用地分等定级规程》
附录2:农用地分等推荐因子及分级、分值
推荐因子
有效土层厚度
表层土壤质地
……
因子分级
1级,>150cm, 2级,100~150cm, 3级,60~100cm, 4级,30~60cm, 5级,<30cm 1级,壤土 2级,粘土 3级,砂土 4级,砾质土
Klj =yij /yijmax
4. 计算农用地分等单元的土地利用等指数
各单元各种作物的 各单元各种作物的 各单元各种作物的最
标准产量(Rij ) 实际产量(yij ) 大产量(yijmax )
各单元各作物的土地
利用系数(Klj )
各单元各作物的利
用等指数(Yij )
Yij =Rij *Klj
4. 计算农用地分等单元的土地利用等指数
各单元的土地经济
系数(Kcj )
Kcj =aij /aijmax
5. 计算农用地分等单元的分等指数
各单元各种作物的 各单元各作物的产 各单元各作物最大产
利用等指数(Yij ) 量-成本指数(aij ) 量-成本指数(aijmax )
各单元的土地经济
系数(Kcj )
各单元各作物的分
等指数(Gij )
数(Gi )
一、我国的《农用地分等定级规程》
农用地分等的工作步骤及内容
fijk
αj ,βj
Klj
Cij
Rij
Kcj
Yij
小结 Gij
一、我国的《农用地分等定级规程》
6. 划分农用地等别 采用等间距法,或者采用频率曲线法划分等级 分等成果的省级、国家级汇总
3.5
3
2.5
2
1.5
1
0.5
0
1
10
20
加权平均法的计算公式为: Cij = [∑wk•fijk ]/100 (k=1,2,…,m)
其中:wk 为分等因素的权重
附录3
一、我国的《农用地分等定级规程》
附录3:农用地分等推荐因子及其权重
因子权重
东北区
…
西北区
青藏高原区
山地丘陵区 平原区 … 山地丘陵区 平原区 山地丘陵区平原区
有效土层厚度
0.3
确定指定作物
确定分等因素
分等单元划分
确定指定作物的 分等因素质量分
确定各单元的 分等因素等级
确定各分等单元各 指定作物的自然质 量分(Cij)
几何平均, 加权平均
2. 计算农用地分等单元的自然质量分
几何平均法的计算公式为: Cij = [(∏fijk )1/m]/100 (k=1,2,…,m)
其中:Cij为分等单元农用地自然质量分,fijk为第i个分 等单元内第j种指定作物第k个分等因素的质量分。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一、我国的《农用地分等定级规程》
7. 农用地分级的方法(修正法)
基于农用地分等基础,考虑土地区位因素、耕 作便利因素及其它因素对土地等级进行细化,确 定农用地级别
二、农用地估价的方法
查询各种作物的光温
生产潜力指数(αj )
自然质量分(Cij)
各单元各种作物 的可能产量
产量比系数(βj )
附录5
一、我国的《农用地分等定级规程》
稻谷
附录5:各种指定作物的产量比系数
小麦
玉米 马铃薯 甘薯 小米(谷子)
1.00
1.30
0.80
0.20 0.25
1.10
3. 计算农用地分等单元的自然质量等指数
各单元各种作物的 各单元各种作物的 各单元各种作物的
标准产量(Rij ) 实际产量(yij ) 最大产量(yijmax )
各单元各作物的土地
利用系数(Klj )
标准耕作制度
各单元各作物的利
用等指数(Yij )
各单元的利用等
指数(Yi )
Yi = ∑Yij
5. 计算农用地分等单元的分等指数 各单元各种作物的 各单元各作物的产 各单元各作物最大产
利用等指数(Yij ) 量-成本指数(aij ) 量-成本指数(aijmax )
附录7
一、我国的《农用地分等定级规程》
附录7:全国指定作物的最大产量-成本指数
作物
春小麦 冬小麦 春玉米 夏玉米
早稻 晚稻 一季稻
最大产量-成 本指数 (kg/元) 34.0 10.3 20.8 7.1 2.4 3.0 4.0
查询各种作物的光温
生产潜力指数(αj )
自然质量分(Cij)
各单元各种作物 的可能产量
产量比系数(βj )
各单元各种作物的
标准产量(Rij )
Rij =αj •Cij•βj
3. 计算农用地分等单元的自然质量等指数
查询各种作物的光温
生产潜力指数(αj )
自然质量分(Cij)
各单元各种作物 的可能产量
作物
谷子 马铃薯
甘薯 大豆 花生 棉花 油菜籽 青稞
最大产量-成 本指数 (kg/元) 3.7 12.1 4.2 12.5 3.0 1.0 4.0 4.1
5. 计算农用地分等单元的分等指数
各单元各种作物的 各单元各作物的产 各单元各作物最大产量
利用等指数(Yij ) 量-成本指数(aij ) -成本指数(aijmax )
生产潜力指数(αj )
自然质量分(Cij)
各单元各种作物 的可能产量
产量比系数(βj )
标准耕作制度
各单元各种作物的
标准产量(Rij )
各单元的自然质量
等(Ri )
Ri = ∑ Rij
4. 计算农用地分等单元的土地利用等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