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识课程教学大纲
《中国象棋》-课程教学大纲
《中国象棋》课程教学大纲"Chinese Chess" Curriculum Teaching Outline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代码:17003702课程名称:中国象棋英文名称:Chinese Chess课程类别:通识课学时:32学分:2适用对象:本科生考核方式:考查先修课程:无二、课程简介中国象棋是非常普及的智力体育项目,《中国象棋》课程主要讲授中国象棋基础知识并辅以实战练习。
通过《中国象棋》课程教学可以很好地锻炼学生的记忆力、分析力、想象力、创造力,培养学生积极进取、勇于拼搏的意志品质。
本课程旨在校园内普及中国象棋知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中国象棋文化,提高参与中国象棋运动的热情,丰富大学生的业余文化生活。
在倡导素质教育、培养全面型人才的大环境下,开设《中国象棋》课程,可以让学生舒缓学习压力、提高自身修养,同时丰富课程类型,让学生可根据个人潜质和爱好选择适合自己的特色课程。
Chinese chess is a very popular intellectual sport, "Chinese Chess" courses mainly teach "Chinese Chess" basic knowledge and supplemented by practical exercises. Through the "Chinese Chess" course teaching can be a good exercise of students' memory, analysis, imagination, creativity, students a positive, courageous struggle will quality. This course aims to popularize "Chinese Chess" knowledge on the campus, so that students can better understand the "Chinese Chess" culture, improve the enthusiasm of the "Chinese Chess" movement, enrich the amateur cultural life of college students. In the promotion of quality education, cultivate a comprehensive talent environment, the opening of the "Chinese Chess" course, allows students to ease learning pressure, improve their self-cultivation, while enriching the type of curriculum, so that students can choose according to personal potential and preferences for their own characteristics course.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中国象棋》课程是面向全校学生开设的体育专项课,每学期共授课16周,32学时。
通识类选修课程教学大纲及选课指南(多媒体课件设计与制作)
通识类选修课程教学大纲《多媒体课件设计与制作》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中文):多媒体课件设计与制作课程名称(英文):THE DESIGN OF MULTIMEDIA COURSE课程归属:教师教育类面向对象:全校师范生总学时:16 其中:实验/实践学时:10 课外学时:12周学时:3 学分:1先修课程:计算机基础考核方式:考查(制作一个Flash课件)制订单位:教育学院教育技术系制订日期:2013.1 执笔者:梁瑞仪一、教学大纲说明(一)课程的地位、作用和任务多媒体课件设计与制作是师范生应该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本课程是在学生掌握了计算机基础知识后的一个提高;其作用是使学生通过学习能在今后的教学中会设计和制作多媒体课件;课程的教学任务是学习多媒体课件的设计方法和常用的多媒体制作工具的使用方法。
(二)课程教学的目的和要求掌握多媒体课件的设计方法;全面了解多媒体素材的采集与制作方法;会使用FLASH CS4制作完整的功能全面的多媒体课件。
(三)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课程教学通过大量的实例讲解来理解理论和方法,采用研究性教学方法让学生自己动手完成任务,并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最终实现教学目标。
(四)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本课程的基础课程是《计算机基础》,其进一步的提高的课程则是《程序设计》。
(五)教材与教学参考书教材:《flash cs4互动多媒体课件制作实战教程》,梁瑞仪等编著,高教出版社,2009教学参考书:《多媒体教学软件设计》,谢幼如著,电子工业出版社,1999二、课程的教学内容、重点和难点(按章节详细填写)第1章课件文字、图形图像素材的设计与制作重点:Flash工具面板难点:课件文字、图形图像素材设计基本原理第2章课件动画素材的设计与制作重点:Flash基本动画和图层动画的制作难点:多媒体课件动画素材设计基本原理第3章课件按钮和菜单素材的设计与制作重点:Flash按钮元件的制作难点:按钮动作的添加第4章课件视频、声音素材的设计与制作重点:Flash声音和视频的处理难点:Flash视频的处理第5章演示型多媒体课件的设计与制作重点:知识元件小演示型课件的设计与制作难点:实验演示型课件的设计与制作第6章操练复习型课件的设计与制作重点:测验复习型课件的设计与制作难点:游戏训练型课件的设计与制作第7章制作一个完整的自主学习型课件审核意见:学生选课指南课程名称:多媒体课件设计与制作课程归属:教师教育类课程性质:教师教育类课程(技能)开课学院:教育学院教育技术系任课教师:梁瑞仪学分/学时:1/16面向对象:全校师范生先修课程:计算机基础课程简介本课程主要学习利用FLASH制作多媒体课件的方法。
通识选修课《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课程教学大纲
《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中文名称: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课程英文名称:The information literacy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课程类别:公共选修课课程归属单位:图书馆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1、课程的性质、目标和任务2、课程适用专业与学时及考核授课对象:全校各专业授课学时:18学分:1学分考核:总成绩=期末考试成绩(70%)+平时成绩(30%)。
3、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培养大学生的信息素养就是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能为其他课程的学习能力的提高打下扎实的基础。
4、推荐教材及主要教学参考用书推荐教材:参考用书:5、主要教学方法与媒体要求课堂教学与讨论相结合,多媒体授课。
二、教学内容和要求第一章:信息素养导论1.基本内容:信息与信息素养的基本知识概述,信息素养对人们生活的重要影响,如何加强信息素养的培养。
2.基本要求:掌握信息与信息素养的概念和特点及其使用价值;理解信息素养的培养对个人发展的重要影响。
3.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信息与信息素养的概念、信息处理级别的含义及特点、信息的出版类型的特点及使用价值。
教学难点:对信息素养培养重要性的认识和理解。
4.具体教学内容和学时要求:具体教学内容:(1)信息概述:信息处理级别(文献深度),信息的出版类型、特点、使用价值、信息检索的概念和类型、检索语言、信息检索的步骤;(2)信息素养对人们生活的重要影响,如何加强信息素养的培养。
学时要求:2学时第二章:信息检索的基本方法和搜索引擎的利用1.基本内容:信息检索的基本方法和常用搜索引擎的利用2.基本要求:掌握信息检索的一般方法和基本检索技巧,熟悉几种常用的搜索引擎,提高信息检索的效率。
3.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信息检索的几种基本方法;搜索引擎的分类利用。
教学难点:掌握信息检索的正确方法,提高检索的效率。
4.具体教学内容和学时要求:具体教学内容:①布尔逻辑检索、位置限制检索、短语检索等信息检索的基本方法;②搜索引擎的工作原理和类型;③几种常用的搜索引擎的利用;学时要求:2学时第三章图书馆信息知识基础1.基本内容:信息、文献、知识;网络信息资源;文献检索基本原理。
通识选修课程教学大纲
通识选修课程教学大纲通识选修课程教学大纲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的进步,通识选修课程逐渐成为高等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通识选修课程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拓宽他们的知识面,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为了确保通识选修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效果,制定一份科学合理的教学大纲是非常重要的。
一、课程目标通识选修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知识、能力和态度方面的培养。
在知识方面,学生应该掌握一定的学科知识,并能将其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在能力方面,学生应该具备批判思维、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进行跨学科的思考和合作。
在态度方面,学生应该具备积极的学习态度和对社会责任的意识。
二、课程内容通识选修课程的内容应该涵盖多个学科领域,包括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等。
在人文科学方面,可以包括文学、历史、哲学等学科的基本知识和思想方法。
在社会科学方面,可以包括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等学科的基本知识和研究方法。
在自然科学方面,可以包括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学科的基本知识和实验技巧。
在工程技术方面,可以包括计算机科学、电子工程、机械工程等学科的基本知识和应用技术。
三、教学方法通识选修课程的教学方法应该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教师可以采用讲授、讨论、实验、案例分析等多种教学方法,以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同时,教师还应该鼓励学生进行团队合作和跨学科的思考,以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综合素质。
四、评估方法通识选修课程的评估方法应该多样化,既要注重学生的学科知识掌握,又要注重学生的能力和态度培养。
评估可以包括课堂测试、实验报告、小组讨论、个人项目等多种形式。
同时,评估还应该注重学生的自我评价和互评,以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
五、教材选用通识选修课程的教材应该具有科学性、权威性和实用性。
教材可以选择经典著作、权威教材和实践案例等,以满足学生的学科知识和能力培养需求。
同时,教材还应该具有一定的多样性和灵活性,以适应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和兴趣爱好。
【教学大纲】计算机应用基础(下)通识必修课程教学大纲
《计算机应用基础(下)》课程教学大纲一、教师或教学团队信息二、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中文):计算机应用基础(下)课程名称(英文):Computer Application Fundamental Course课程类别:■通识必修课□通识选修课□专业必修课□专业方向课□专业拓展课□实践性环节课程性质*:□学术知识性■方法技能性□研究探索性□实践体验性课程代码:周学时:3 总学时:54 学分:3先修课程:无授课对象:全校一年级新生三、课程简介本课程是一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学生在中学阶段学习的基础上,再系统地学习信息技术、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数据库技术或程序设计基础(两者内容选一)方面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和基本操作技能,并为各专业学生的后续计算机课程打下必要的计算机操作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基本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的基础上,理解一些计算机的常用术语和基本概念;在学生能较熟练使用Windows 7操作平台,基本掌握Office2010的主要软件Word2010、Excel2010和PowerPoint2010。
掌握网络技术的基本概念,使用DreamweaverCS4制作静态网页,利用Microsoft Access 2010的平台学习数据库的一些基本概念。
初步了解程序设计的概念、学习用VBA语言编制一些简单的程序用于日常的数据处理。
学习用Photoshop作简单的图像处理。
学习用Flash作简单的动画处理。
四、课程目标帮助学生了解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对社会各领域的影响,教会学生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加强学生的自学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的培养,提高信息素养,培养创新思维,应用计算思维方式,初步学会运用计算机解决各自专业的各种问题。
五、教学内容与进度安排*(满足对应课程标准的第2条)第二章办公软件1. 课时数92. 讲授内容在PowerPoint中熟练掌握创建、打开与保存演示文稿的方法;掌握幻灯片中的文本、图片、形状、SmartArt对象、多媒体对象及相关对象的编辑方法;掌握设置幻灯片母版、版式、背景及使用幻灯片主题及主题颜色;掌握在幻灯片中建立超级链接的方法;掌握幻灯片对象动画及幻灯片切换效果的设置方法;掌握幻灯片放映及自定义放映的设置方法。
马克思主义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大纲(文科版)
浙江教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教学大纲(文科版)一、课程基本情况课程代码:40001总学时数:51总学分数:3课程类型: 通识课适用对象:文科专业本科二、课程性质和目标1.课程的基本特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是教育部规定的本科专业学生的公共必修课。
2.课程的教学目标本课程的目的是对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着重讲授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掌握马克思主义,正确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观察和分析问题,培养和提高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讲授法、阅读思考法、案例分析、多媒体教学法、讨论、实践调研法四、课程教学内容、要求及重点、难点绪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一)主要教学内容一、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二、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1.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2.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实践和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与创新3.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不断发展三、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1.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2.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3.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4.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四、努力学习和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1.在理论与实际结合中学习、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2.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行动的指南(二)学习目的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要使学生掌握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了解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必然性,掌握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特征,认识到学习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三)重点和难点重点: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2.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3.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特征难点: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与科学性的统一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一)主要教学内容第一节物质世界和实践一、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二、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第二节事物的普遍联系与发展一、联系和发展的普遍性二、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三、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第三节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一、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二、意识的能动作用(二)学习目的要求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把握马克思主义唯物论和辩证法的基本原理,着重了解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和实践的基本观点,掌握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和根本方法,为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打下理论基础。
轮滑通识课教学大纲
《轮滑实战与艺术》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中文名称:轮滑实战与艺术英文名称:Skate combat and art课程类别:通识选修课总学时:32学时总学分:2学分二、课程的性质与任务(一)课程性质:体育课是学校教学计划所规定的必修课,是学校体育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实现学校体育教学目的任务的主要途径。
轮滑专项课是我校开设的体育专项课之一,是为对轮滑项目有一定爱好和兴趣的学生开设的,它是使学生在全面锻炼身体的基础之上重点掌握轮滑运动的基本技术,锻炼方法、基本知识和技能。
(二)目的任务:1、通过轮滑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轮滑基本的理论知识、技术和技能,培养学生对轮滑运动的兴趣,提高运动能力,养成良好的体育健身意识,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2、通过轮滑学习和锻炼,提高学生有氧代谢能力,改善心肺功能,增强四肢和躯干的肌肉力量、提高身体的协调性和平衡能力。
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进一步增强体质。
3、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体育锻炼的基本方法和养生保健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对身体机能进行自我评价和独立进行科学锻炼身体的能力。
4、结合轮滑运动的特点,培养学生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思想品德,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培养学生勇于拼搏、机智灵活、勇敢顽强的精神。
三、教学内容与时数分配教学时数分配四、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一)理论知识1、轮滑运动概述2、轮滑技术理论3、轮滑运动安全卫生常识(二)实践部分1、轮滑技术(1)陆地模仿技术:基本姿势、侧蹬及收腿技术、摆臂技术、全身配合(2)初步滑行技术:基本站立、原地移动重心练习、迈步移动重心练习(3)直线滑跑技术:①起动及走步双脚滑行、惯性滑行及收腿与蹬地②单脚蹬地双脚滑行、交替蹬地交替滑行③单脚支撑蹬地与摆腿技术(4)转弯滑跑技术:走步转弯练习、撑蹬地与收腿、摆臂弯道技术、全身配合(5)停止方法:转弯减速法、“T”型停止法2、身体素质(1)耐力:定时跑、1000米或800米达标跑、12分钟库珀跑(2)力量:引体向上、双杠屈臂撑、俯卧撑、仰卧起坐、立卧撑(3)速度:跑的专门练习、加速跑、50米跑五、考核方式与标准(一)考试内容及方法(二)考试评分标准六、完成人才培养的措施(一)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的思想意识水平。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课程名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英文名称:XXX课程类型:通识必修课总学时:72学分:3适用对象:所有在校本科生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以马克思列宁主义、、和“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
通过本门课程的教学,使学生系统、科学地掌握马克思主义主要经典著作和基本原理,从整体上研究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能够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来分析现实社会问题、认识问题和科学发展中的问题。
使大学生成长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素质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大学生全面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保障。
二.讲授根本请求学完本课程应达到以下根本请求:1.从总体上理解和把握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要研究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
3.研究和把握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根本概念,了解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真理与价值的关系,保持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不断前进在实践中自觉认识天下和革新天下的能力。
4.研究和把握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着重了解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社会发展的动力和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等观点,提高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正确认识历史和现实、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规律的自觉性和能力。
5.研究和掌握XXX揭示的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深入了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的历史必然性,认识私有制商品经济在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把握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正确认识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实质。
6.研究和把握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发展到把持的进程和把持资本主义的发展趋势;科学认识国家把持资本主义和经济全球化的本质,正确理解今世资本主义新变化的特点及实在质;深入理解资本主义必然为社会主义所代替的历史必然性,坚决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成功的信心。
课程教学大纲示例-复旦大学通识教育核心课程
通识教育核心课程教学大纲诺贝尔奖与药物课程代码: PHAR119004.01课程名称:诺贝尔奖与药物(The Nobel Prize and Drugs)学分数: 2学分周学时: 2学时主讲教师:药学院药理学教研室金昔陆副教授课程小组成员:药学院药理学教研室刘骁讲师助教:均为研究生预修课程:无要求、均可选修(有中学生物、化学课程基础更好)课程性质:面向文理科学生,通识教育课程教学目的:本课程介绍科学家的贡献,使学生感受科学家对科学的探索、追求与奉献;从药物的发现发展,让学生体验科技进步对人类社会文明的巨大推动力量,对科学进步永无止境的魅力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和思考,以激励和培养学生不断求知的兴趣、科学精神和勇于创新的意识。
基本内容简介: 诺贝尔奖是现代公认的科学研究中取得杰出成就的奖项。
人们日常生活也已与诺贝尔奖创造的科学成果息息相关、密不可分。
药物是治疗疾病、预防疾病的物质,是人类文明的瑰宝。
药物是多学科如医学、药学、化学、生物学、物理学等的科学家们跨学科参与、交叉、协同研究的结晶。
药物的发现和发展推动人类社会文明的巨大进步。
药物也是人类探索自然的有力武器。
对药物作用机制的探索,拓展、深化了人类对自然、生命奥妙的认识。
本课程选择一些与发现药物、阐明药物作用机制相关的诺贝尔奖(生理学或医学奖、化学奖)获奖成果为主要内容,这些药物几乎包括曾拯救无数苍生、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的里程碑式药物,如抗菌药物(百浪多息、青霉素、链霉素)、胰岛素、维生素(维生素B、B12、C、K等)、性激素、肾上腺素、多巴胺等等,在介绍过程中,努力从发现问题或现象出发,到研究取得的结果及其意义及体现科学家的创新思维、奉献精神、思想方法等。
教材和教学参考资料:教材:张庆柱,等:书写世界现代医学史的巨人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6年;李钟镐著,陈利刚译:漫游诺贝尔奖创造的世界-生理学或医学之旅,接力出版社,2007年。
主要参考资料: 张大萍,等:中外医学史纲要,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7年;李端:药理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恩斯特·博伊姆勒著,张荣昌译:药物简史:近代以来延续人类生命的伟大发现,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
《英语》课程教学大纲
《英语》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宋体四号加粗下同)课程名称:英语课程类型:学位通识课程课程学分:3学分课程学时: 54学时,其中综合英语27课时,英语听说和口语各13.5课时。
开课学期:第[1]学期授课教师:袁邦株教授、陈小兆教授、外籍教师授课对象及专业:社会工作硕士研究生教学方式:讲授考核方式:[闭卷考试和教师面试等]二、课程简介研究生英语是针对非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开设的一门公共英语必修课程,该课程的宗旨是贯彻执行教育部所制定的《非英语专业研究生英语(第一外语)教学大纲》,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听说能力,并兼顾培养学生的写作和翻译能力。
三、教学目标及要求研究生英语包括阅读、听说、写作和翻译。
通过课堂教学、多媒体辅助教学以及其他各类学习活动,为学生营造一个使听说读写译等语言技能得到均衡发展的学习环境,使研究生英语综合能够有明显提高。
阅读方面要求学生阅读有一定难度的英语读物和专业领域的学术论文等。
听说方面要求学生能够听懂英语会话,参与和专业有关的英语研讨会或者学术报告,能用英语进行有实质性的内容和交谈以及参与社会热点问题的讨论。
在学术研讨会上提出问题或发表见解。
写作方面要求学生用英语写出各种类型的文章,包括学术论文、且做到格式正确,表达连贯。
翻译方面要求学生掌握英汉互译技巧,能将一般性的英汉短文或者论文译成汉英短文或者论文,而且做到原文理解正确,译文通顺达意。
四、教学内容的设置《研究生综合英语》第一讲 Planning Your Future Career教学目标和要求:通过学习,学生全面理解如何进行职业规划;学会使用一些英语惯用法;学会英语写作的基本方法、定语从句的翻译等。
要求学生能就课文涉及的话题“如何规划自己的职业”、“如何在工作中成为一个key player”进行讨论,用英语阐述自己的观点。
完成课文学习后能就课文内容表达自己的看法。
阅读课后补充材料,完成课后练习。
教学重点:阅读理解主课文Planning Your Future Career,掌握词汇表中的词汇和课文中重要的句型结构,理解文中语言点。
国立中正大学新开设通识教育课程教学大纲
3、陳景容著,《版畫的研究與應用》。台北市:大陸圖書,1985年。
4、劉其偉著,《現代繪畫理論》。台北市:雄獅圖書公司,1984年。
5、康定斯基著,吳瑪俐譯,《點線面》。台北市:藝術家出版社,2000年
評量方式
一、課堂參與與討論:30%。
四、版畫名作欣賞。
授課大綱
一、版畫藝術創作基本概念。
二、媒材及基本工具之介紹與運用(版畫所需之特有表現媒材)。
三、版畫技法之發展與演變簡介。
四、版畫基礎技法示範(凸版原理)。
五、木刻版、紙版凸版、橡膠版單版複刻及實物拼貼版等創作。
六、版畫名家介紹與作品賞析。
教科書及參考書
1、廖修平著,《版畫藝術》,台北市:雄獅圖書公司,1980年。.
國立中正大學新開設通識教育課程教學大綱
開設學年度/學期
學年度第學期
課程名稱(中文)
版畫創作基礎
課程名稱(英文)
Basic Printmaking
課碼
(通識中心填寫)
學分數
授課方式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課堂上課□網路教學□其他
教學目標及範圍
一、現代版畫專業知識與鑑賞能力之養成。
二、凸版畫創作觀念與技法。
三、各類版畫技法、概念組織與綜合運用。
二、藝術創作:50%。
三、其他:20%<出席率考核>
授課教師
學系:姓名:黃承德□專任□兼任
□教授□副教授□助理教授■講師
簡單學、經歷及研究領域:
學歷:嘉義大學視覺藝術研究所碩士
現任:國立中正大學通識中心、彰化師範大學美術系兼任講師
曾任:吳鳳技術學院兼任講師
《高等数学Ⅰ》教学大纲
《高等数学Ⅰ》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课程名称:高等数学Ⅰ课程编号:4660123课程类别:通识课学分: 6学时:96授课系:基础部先修课程初等数学考核方式及各环节所占比例考试课:期末成绩占70%,平时成绩占30%课程概要高等数学是高等工科院校最重要的基础课程之一,又是重要的工具课.是培养学生理性思维和计算的重要载体,是提高学生文化素质和学习有关专业知识的重要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不但使学生具备学习后续其他数学课程和专业课程所需要的基本数学知识,而且还使学生在数学的抽象性、逻辑性与严密性方面受到必要的训练和熏陶,使他们具有理解和运用逻辑关系、研究和理解抽象事物、认识和利用数形规律的初步能力。
为本科生的后继课程及各专业课程打下必要的数学基础。
教学目的及要求通过各个教学环节,逐步培养学生具有抽象概括问题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自学能力,使学生具有比较熟悉的运算能力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本课程选用同济大学数学系主编的《高等数学》(第六版,2007年)一书为教材;教学参考书选用:同济大学数学系主编的《高等数学习题全解指南》;二、课程章节主要内容及学时分配第一章函数与极限(讲课 18 学时,实验学时)内容:映射与函数;数列的极限;函数的极限;极限的运算;无穷大和无穷小;函数的连续性重点:用两个重要极限求极限。
掌握:函数的概念和的性质;基本初等函数的性质及其图形;极限四则运算法则;用两个重要极限求极限;无穷小的比较;函数连续的概念;会判断间断点类型了解:反函数和复合函数的概念;极限的ε-N,ε-δ定义;两个极限存在准则(夹挤准则,单调有界准则),无穷小、无穷大的概念,初等函数的连续性,闭区间上连续函数的性质。
内容:导数的概念与求导法则;高阶导数;隐函数及参数方程所确定函数的导数;函数的微分重点:初等函数的一、二阶导数掌握:导数和微分的概念;导数和微分的运算法则和导数的基本公式;初等函数的一、二阶导数;隐函数和参量方程确定的函数一、二阶导数了解:导数的几何意义及函数的可导性与连续性之间的关系;能用导数描述一些物理量;高阶导数的概念第三章微分中值定理与导数的应用(讲课 14 学时,实验学时)内容:微分中值定理;罗必塔(L′Hospital)法则;泰勒公式;函数的单调性与曲线的凹凸性;函数的极值与最值;函数图形的描绘重点:函数的极值、增减性、罗必塔(L′Hospital)法则掌握:罗尔(Rolle)定理,拉格朗日(Lagrange)定理;罗必塔(L′Hospital)法则;函数的极值概念及求法;简单的最大值和最小值的应用问题了解:柯西(Cauchy)定理和泰勒(Taylor)公式;函数图形的凹凸性;函数图形的拐点;描绘函数图形第四章不定积分(讲课 12 学时,实验学时)内容:不定积分的概念与性质;不定积分的换元积分与分部积分法;有理函数的积分重点:不定积分的换元法和分部积分法掌握:不定积分的概念及性质,不定积分的基本公式;不定积分的换元法和分部积分法了解:较简单的有理函数的积分。
《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大纲课程编号:课程性质:通识必修课总学分值:总学分:4学分总学时数:总学时:两学期共80学时,其中理论48学时,实验实践32学时。
适用专业:全校所有专科专业学生先修课程:无一、课程简介1、课程性质与定位:本课程是学生通识必修课。
该课程是使学生通过现代媒体及工具构建知识、培养能力和提升素质的重要课程,是培养通用人才的不可或缺的课程,也是学生就业要求所必修的技能课程。
该课程的学习,将为学生的自主学习、终身学习以及为提高学习效率打下坚实的基础。
2、教学目的与要求:本课程采用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方法教学,其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理论、基本操作;熟练掌握Office办公软件的基本操作技能;掌握网络基础知识,并会用Internet网检索信息、传输信息,培养信息的甄别、筛选的能力;培养应用信息技术改进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观念及方法,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掌握应用信息技术改变学习方式的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3、教学重点:1.掌握windows 7操作系统的使用方法2.能熟练使用word 2010文字处理软件3.掌握excel 2010电子表格软件的基本操作4.掌握powerpoint 2010幻灯片制作软件的基本操作。
难点:excel 2010电子表格内数据的计算。
二、课程教学内容、要求与学时分配(一)理论教学内容: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教学要求: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和应用;掌握计算机系统的组成及较合理的配置;了解计算机的主要性能指标;了解、掌握数据在计算机中的表示与存储;了解计算机发展前沿。
内容1、了解计算机发展历史。
2、掌握数字与编码。
3、掌握计算机的系统组成。
4、掌握微型计算机的硬件配置。
5、掌握计算机性能指标与评价。
重点:计算机系统的组成内容:计算机硬件系统由控制器、存储器、运算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组成;计算机软件系统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组成。
难点:进制之间的转换内容:二进制与十进制之间的转换;二进制与八进制之间的转换;二进制与十六进制之间的转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課程名稱
(中英文)
國文-臺灣文學選讀
授課教師
崔末順
開課單位
中文系
學分數
2
人數限制
35
課程目標
1.了解台灣文學的發展經過及作家、作品槪況。
2.硏讀主要小說文本。
3.藉由課程活動中之閱讀、討論、心得報告,以及作文練習,有效提昇學生之邏輯思辨能力與國語文能力。
課程大綱
週次
敎 學 內 容
講述與討論
九
期中考試
十
現代主義影響與台灣文學-60~70年代文壇和文學(2)
講述與討論
報告與討論
十一
60~70年代小說(報告)
報告與討論
十二
鄕土、第三世界文學-70~80年代文壇與文學(1)
講述與討論
十三
鄕土、第三世界文學-70~80年代文壇與文學(2)
講述與討論
十四
70~80年代小說(報告)
報告與討論
■強化人文素養 □陶冶品德 ■統整語文知識
■深化語文能力 □實用性 □專業性 □系統性
三、學期末以一週時間實施作文寫作討論與分享。
四、授課之進度依實際教學現況作適度之彈性調整,以學生獲得最佳學習效益為原則。
教學方式
一、課前要求同學閱讀授課當週之課程範圍,課程結束前簡要重點提示,並要求學生課後複習。
二、教師上課主要採用課堂講授方式教學,並要求學生勤作寫記。建立良好的互動模式,鼓勵同學發問,營造學習討論之氛圍。
敎 學 活 動
一
課程槪述、各時期台灣文學槪觀
講述
二
日據時期文學槪述(1)
講述與討論
三
日據時期文學槪述(2)
講述與討論
四
日據時期小說(報告)
報告與討論
五
戰後初期(1945-1949)的文壇狀況
講述與討論
六
反共、鄕愁-50~60年代文壇和文學
講述與討論
七
50~60年代小說(報告)
報告與討論
八
現代主義影響與台灣文學-60~70年代文壇和文學(1)
十五
解嚴後文壇與文學
講述與討論
十六
解嚴後小說(報告)
報告與討論
十七
作文寫作討論與分享
講述與討論
十八
期末考試
主要選讀之篇目粗擬如下:
日據時期:賴和《豐作》、楊逵《送報伕》、呂赫若《牛車》、龍瑛宗《植有木瓜樹的小鎮》
50~60年代:朱西寧《狼》、鍾理和《貧賤夫妻》、林海音《燭蕊》、《金鯉魚的百褶裙》
60~70年代:王文興《玩具手槍》、歐陽子《花瓶》、七等生《我愛黑眼珠》、黃春明《兒子的大玩偶》
三、採取口頭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告,提昇學生語言表達能力。
課程要求
評分標準
一、期中、期末筆試評量各佔30分,合60。
二、作文2篇,每篇5分,合10分。
三、課堂報告20分。
四、課堂表現與到課情形10分。
參考書目
一、葉石濤《臺灣文學史綱》,高雄:文學界,1987。
二、尉天聰主編《鄕土文學討論集》,台北:遠景,1982。
三、施 淑《兩岸文學論集》,台北:新地,1997。
70~80年代:陳映真《山路》、張大春《四喜憂國》、白先勇《那片血一般紅的杜鵑花》、李昂《殺夫》
解嚴後:朱天文《世紀末的華麗》、成英姝《公主徹夜未眠》、郝譽翔《洗》、張曼娟《海水正藍》
上課進度
一、每次以大約兩週時間,針對各時期台灣文學作品導讀評介,並依選 篇多寡作調整。
二、依學校規定之評量時間實施期中與期末評量。
四、陳義芝編《台灣現代小說史綜論》,台北:聯經,1988。
五、趙遐秋、呂正惠主編《臺灣新文學思潮史綱》,台北:人間,2002
六、陳芳明《後殖民臺灣:文學史論及其周邊》,台北:麥田,2002。
七、陳芳明《殖民地摩登:現代性與台灣史》,台北:麥田,2004。
課程指標
符合說明
■提升國文程度 ■培養閱讀能力 ■訓練寫作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