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停废与文明冲突
废科举的历史反思
Z ENG a Hu
(ntueo d ct n X a e nvrt,uinXi n3 10 , hn ) Istt f uai , im nU i sy Fj a 6 0 5 C ia i E o ei a me
t nh rt n e o nf i n s a O o . Ra in ls he i e ia c fCo uca im nd S n to a umma ft e i e ile a nai n s se gve S te e ihtnme ta d r fr y r o h mp ra x mi to y tm i s U h nlg e n n e e — e c o o y Se uc to e eo me n e f rtda d a in d v l p nt Ke r y wo ds:i p ra x mi a in s se ;h boih n fi m e ile a n to y tm t e a ls me to mpei l e a n to yse ;ae ts l cin ra ; x mi ai n s tm t ln e e to
Ab ta t h b l i n o e i e a x mi a in i h itrc ld v l p n n h n vtb e r s h o h o f c e w e h sr c :T e a o i o ft mp r le a n t st e hso ia e eo me ta d t e i e i l e u ft e c n itb t e n t e t h i o a l
第十章 科举制度的废除与乡村社会变动
1905年,在中国实行了千余年的科举制度被 废除了,这一举动给清末和民国乡村社会带 来了极大的震撼。美国传教士林乐知在废科 举不久曾发表评论:“停废科举一事,直取汉唐 以后腐败全国之根株,而一朝断绝之,其影 响之大,于将来中国前途当有可惊可骇之奇 效。”虽然他没有指出这“可惊可骇之奇效” 到底是什么,但是他所指的恐怕是正面效果, 而非负面影响。
即使有新式学堂,农民的孩子还是上不起学,新式 学堂是“贵族学校”的代名词。正因如此,民国时 期,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倡导乡村师范教育,他 说:“中国师范学校多半设在城里,对于农村儿童的 需要苦于不能适应。城居的师范生平日娇养惯了, 自然不愿到乡间去的,就是乡下招来的师范生,经 过几年的城市化,也不愿回乡服务了。所以师范学 校虽多,乡村学校的教员依然缺乏”。另外,清末 和民国时期政治动乱、国家分裂,各级政府对乡村 教育漠视,这些都不利于乡村新式学堂的普遍建立。
一、科举制度的废除与信仰中心的缺 失
传统的乡村社会是一个以儒家思想为中心多 元信仰的共同体。科举制度被废除之后,国 家政权想改造乡村社会,把话语霸权强加于 大众信仰之上,儒家思想在乡村社会失去了 中心地位。其他乡村信仰,比如宗教信仰也 遭到了冲击。但是,新的信仰中心始终没有 在乡村社会建立起来。由此,乡村社会信仰 中心缺失。
但是新式学堂的专业就不同了。据统计,各类学堂 中学的是法政、医学、工业、商业和外国语等专业, 学农业的很少。从他们的职业也可一观,《阜宁县 新志》职业表中,职业分为党务员、公务员、学生、 律师、工程师、会计师、医生、记者、电务员、邮 务员、路员、农人、商人、负贩、矿工、工人、劳 工、警察、伶人、杂业等23项。农业这个职业被忽 略。新式学堂是工业文明的产物,培养的是适应城 市的知识分子,必须在城市谋生,而在农村无法就 业。他们不再回到农村,有的死后也葬在城市。
高考历史-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专题练习(一)有答案
高考历史专题练习(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卷共25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祖先崇拜从远古时代起就一直是中国宗教独有的重要特征,对一个人的姓十分重视与这一点有密切的联
系。中国人的姓总是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前,而不像西方那样,位于个人名字之后。中国人的祖先崇拜()A.推动了宗教的产生
B.强化了家庭在社会关系中的地位
C.是宗法制的必然结果
D.调和了贵族在爵位继承上的矛盾
2.谢维扬在《周代家庭形态》中说:“(宗法制度)就是国家承认血缘团体的领袖对其成员有代替法律来实
施的管理和处置权,承认这种血缘团体是国家行政及司法的基本单位。”他认为,宗法制的根本目的是()A.强化国家管理B.提高族长权力
C.均衡权力分配D.维护贵族特权
3.中国古代社会有“出妇之道”:女儿出嫁后,娘家的户口、土地、生活用品一律清除;不能继承娘家财
产;改姓氏;不在传统伦理的三族(父族、母族、妻族)中;若一个家族因罪连坐,嫁出去的姑娘也不必
受牵连。对以上现象理解最准确的是()
A.古代社会重男轻女B.三纲五常束缚女性
C.妇女家庭地位低下D.宗法观念根深蒂固
4.西戎犬戎与申侯伐周,杀幽王骊山下。周避犬戎难,东徙(迁徙)洛邑,(秦)襄公以兵送周平王。封
襄公为诸侯,赐之岐以西之地。岐、丰是周族祖先发源之地,周平王将之赐给秦襄公。以上史实说明当时
()
A.随从作战是诸侯对周王应尽的义务B.商鞅变法后秦国迅速成为诸侯霸主
C.周天子无力自保须依赖诸侯国保护D.秦襄公劳苦功高理应受封富饶之地
5.商代的统治者在封赏贵族时,往往会冠以相应名号。例如,血缘相近而辈分低者称为“子”;辈分高或年长者称为“公”、“伯”;负责边境地区警戒安全任务者称为“侯”、“卫”;在畿内主要负责垦殖者称为“男”、“甸(田)”。这说明商代()
浅议科举制度废除的利与弊
浅议科举制度被废除的原因及得失
摘要: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的一种考试选官制度,为推动中国历史的发展发挥过重大作用。但是到了近代,科举制度因为西方文明的影响以及自身的日趋保守最终未能逃脱被废除的命运。科举制度的废除对清政府的命运、对中国未来的发展走向产生了重大影响。同时,关于科举制废除的得失也值得我们深入思考与探索。
关键词:科举制度原因得失
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读书人参加人才选拔考试的制度,它是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做科举。科举制从隋代开始实行,到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历经了1298年。在科举制近1300年的发展历程中,其考试程序不断完善,考试内容的侧重点也在不断变化。
自隋炀帝在大业元年(605年)设进士科取士始,科举制度的考试程序自此不断完善。唐朝在隋朝的基础上,将科举分为常科与制科两类,武则天时首创由皇帝主持的殿试,开取武将的武举科。宋朝进一步改良了科举制,提升了科举制度的公平性,提升了科举取士的人数和地位,将考试分为解试(州试)、省试(由礼部举行)和殿试三级。元朝科举分为地方的乡试和在京师进行的会试及殿试。明清时,正式由国家举行的科考分为三级:乡试、会试、殿试。
随着科举制度的完善,科举考试内容也呈现不断变化的趋势。从隋朝到清朝,科举考试的内容因时代背景和各朝代发展主题而呈现不同的特点。唐代的考试内容既有选拔数学和法律人才的明算科和明法科,也有考经学和文学的明经科和进士科;明清的考试内容以八股文为主,也曾在1902 年到1904 年间以中西政治经济内政外交知识为主要内容;而太平天国曾以《旧约》、《新约》和《天王诏书》等为主要考试内容。
科举停废与文明冲突
《 语・ 论 卫灵 公》 记有 孔 子另 一句关 于读 书做 官 的名 言 :学 也 , 在其 中矣 。 一 心 向学 、 业 还 “ 禄 ” 学
优 秀就会 有 禄位 官 职 。在孔 子 之后 , 子 、 孟 苟子 等人 , 也是 春 秋 战 国 时期 倡 导 以贤 任 官 的儒 家 代 表 人物 。《 苟子 ・ 霸》 说 : 虽王 公士 大夫 之 子孙也 , 能属 于礼 义 , 归 为庶 人 。虽庶 人之 子孙也 , 王 还 “ 不 则
政府付 诸 实践 的结 果 。
除 了儒家 以外 , 秋 战 国时期其 他诸子 百 家也有 一些 人提 出 过贤能 治 国 的思 想 , 中最 突 出的 春 其
是 墨子 的“ 尚贤” 论 。在 《 子 ・ 理 墨 尚贤 》 中 , 中收集 了他关 于 尊 尚 贤才 的观 点 , :古 者圣 王 之 篇 集 如 “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2O 06年第 4期 ( 第 16期 ) 总 7
厦 门 大 学 学 报 ( 学 社会 科 学 版 ) 哲 J U N LO IME 聃I S O R A FXA N l 、 盈 玎Y( r & Sc l c ne) At 8 oi i cs aS e
10 9 5年废 止科 举 是 中 国历 史 上 的重 大 事 件 , 关 系 到 儒 家文 化 的消 退 、 英 政 治 的 转换 和 传 它 精 统社 会 的终结 , 至标 志 着东 亚 古代 文 明的 衰弱 。百年过 后 论科举 , 们 不仅 要 看 到为兴 学堂 而废 甚 我 科举 的历程 和 现象 , 应 探寻 这 一重 大历 史事 件背后 的深 层 动因 。用 更 为广 阔 的视野 , 在东 全 还 站 局, 或者从 世界 文 明史 的角度 来 审视 中 国的科举 停废 , 便会 看 出一 些仅 仅 从清 末废 科举 本 身观 察不 到 的东西 。尽管 具 有 明显 的局 限 和弊端 , 科举 制是 中华 文 明的产 物 , 但 而科 举停 废 是东 西 方文 明冲 突 的必 然结 果 。科举 制 在 清末 被 时代 和历 史潮 流所 否定 , 不 意味 着这 一 制度 应该 永 远被 否定 。 并
第5课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第5课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一、单选题
1.下列我国古代选官制度属于两汉的是
A.世袭制
B.科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察举制
2.唐代科举考试没有出身门第的限制,考生可自行报名投考。这一做法
A.选拔了优秀官员
B.扩大了统治基础
C.强化了士族特权
D.固化了社会阶层
3.下表为曹魏到北宋《入仕群体中寒门子弟所占比例变化表》,对此表认识正确的是()
A.寒门子弟入仕比例低主要由战乱造成
B.北方地区的寒门子弟入仕比例比较低
C.九品中正制促使士族子弟入仕比例下降
D.寒门子弟入仕比例上升与科举制度有关
4.隋朝开创的选官制度使少数下层士人得以参政,影响到文官队伍的整体素质与结构,造就了一个庞大的读书人阶层。这一制度是()
A.世官制
B.察举制
C.科举制
D.九品中正制
5.有人在浙江某地发现一石雕牌坊,北面镌刻“谏议坊”,南面横额刻有“兵科给事中史立模L史立模以文学德行选擢兵科给事中。史立模说:”今之给事中,即古谏议也,以言为职。”由此可知,史立模当时的职责是()
A.稽查兵部诸事
B.负责考满和考察
C.参与审核计簿
D.类似大计的功
能
6.唐宋时期……要求地方官避木籍,中央高官避亲属:美国则要求地方官选举时选出的必须是本州的居民,因此,在地方治理中美国摒弃了政务官的地区任职回避。在“回避''制度上,中国和美国()
A.都出于加强中央集权的考虑
B.都有各自独特的政策出发点
C.都有利于对地方事务的管理
D.都遵循了制约与平衡的原则
7.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中央政府朝廷考试者,称为进士。如表1为唐宋时期科举进士的录取情况。这一现象反映了宋代亟需()
文明冲突与共存辩论辩题
文明冲突与共存辩论辩题
正方(文明冲突):
文明冲突是不可避免的,因为不同文明之间存在着根本的价值观和利益冲突。首先,历史上就有许多文明冲突的案例,比如十字军东征、蒙古帝国的征服、西方殖民时期等等。这些都是不同文明之间的冲突,显示了文明之间的不可调和性。其次,现代社会中也存在着许多文明冲突,比如在中东地区的宗教冲突、在亚洲的领土争端等等。这些冲突都是由于文明之间的价值观和利益的不同所引起的。再者,名人名句中也有许多关于文明冲突的警示,比如美国前总统布什曾经说过“我们的文明与他们的文明不可调和”,这表明了文明之间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
反方(文明共存):
文明共存是可能的,因为不同文明之间可以相互尊重、包容和合作。首先,历史上就有许多文明共存的案例,比如古代的丝绸之路、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交流、现代的国际合作等等。这些都是不同文明之间的共存,显示了文明之间的相互尊重和合作。其次,现代社会中也存在着许多文明共存的例子,比如联合国的合作、国际贸易的交流、跨国公司的合作等等。这些合作都是由于文明之间的相互尊重和合作的结果。再者,名人名句中也有许多关于文明共存的警示,比如英国作家莎士比亚曾经说过“世界是一个舞台”,这表明了文明之间可以共存和合作。
综上所述,文明冲突与共存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我们从多个角度去思考。我们既要看到文明冲突的存在,也要相信文明共存的可能性。只有在相互尊重、包容和合作的基础上,不同文明才能和平共存。
科举制的废除
科举制度的废除与二十世纪初中国文化的演进摘要:科举制度的废除是近代中西文化撞击的产物,但它又影响到二十世纪初中国文化的演进。首先是打破了儒学上千年来的独尊地位,却开启了中国社会摆脱传统和否定传统文化的先河;其次是瓦解了士绅阶层,却造成了新知识群体的边缘化;再者是推动了乡村文化教育的发展,却导致乡村文化生态的失衡与退化;最后是促进了近代学术的转型与发展,却产生了专营“术”而忽视“学”的后果。 科举制度在近代的废除既是中西文化撞击的产物,也是新旧文化冲突的结果。美国传教士林乐知在废科举不久曾发表评论道:“停废科举一事,直取汉唐以后腐败全国之根株,而一朝断绝之,其影响之大,于将来中国前途当有可惊可骇之奇效。”1尽管他没有具体说明“可惊可骇之奇效”指的是什么,但后来发生的事实印证了其远见卓识,科举制度的废除对二十世纪初中国文化的演进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就是有力例证。 一 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儒学便成为官方的意识形态,成为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的精神支柱。魏晋以前儒学与皇权的结合还是比较松散的,而隋唐时出现的科举制度,将以纲常名教为核心的儒学与国家的铨选制度即科举制度揉合在一起,尤其是明清时八股文的出现使得程朱理学成为科举考试的主要内容和标准答案。这不仅进一步强化了儒学的官学地位,而且,更重要的是,它为封建君主专制统治与其精神支柱--儒学之间的进一步结合找到了一种有效的机制,从而在制度上解决了政治中心与意识形态的一体化问题。早在元代的李世弼便道出其精微所在:“科举……岂徒篆刻雕虫而已哉,固将率性修道,以人文化成天下,上则安富尊荣,下则孝悌忠信,而建万世之长策。……国家所以藉重古道者,以六经载道,所以重科举也。后世所以重科举,以维持六经,能传帝王之道也。”2这样,科举制度将儒家思想规范化与制度化并使之成为封建社会的共同法则和专制统治的精神支柱。 科举制度的废除使专制政权失去了维系儒家价值体系作为封建意识形态核心的根本手段,儒学上千年来的独尊地位顿时被打破。孔子作为儒家学说的鼻祖,“历代君主,莫不尊之祀之,奉为先师,崇为至圣”,在二十世纪初遭到人们猛烈的抨击,斥其为“数千年前之残骸枯骨”、“历代帝王专制之护符”。李大钊则指出“余之掊击孔子,非掊击孔子之本身,乃掊击孔子为历代君主所雕塑之偶像的权威也;非掊击孔子,乃掊击专制政治之灵魂也。”3尔后,人们大呼“儒教不革命,儒学不转轮
科举制废除的影响
科举制废除的影响
科举考试是封建王朝分科考选文武官吏及后备人员的制度。始于隋朝,于清末废,自隋唐到清代共历时一千三百多年。科举制的存在对我国封建王朝的社会结构、政治制度、教育、人文思想,都产生过巨大影响。但让人意想不到的是,他的废除对我国近代社会的发展同样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1905年,在中国推行了1300年的科举制被正式废除,在当时掀起巨大波澜,但对于此事,我们应该一分为二,辩证的看待科举制废除的得失。科举制的废除是顺应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在科举制被废除后对中国的发展也确实产生了积极影响。
首先,科举制度的废除对高等教育近代化与女学兴盛产生了推动作用。
有学者认为,早在19世纪中期开始,中国已兴起了新式高等教育,但在科举废止前,高等教育近代化发展的步伐一直十分缓慢。这是由于科举不仅是传统高等教育的重心所在,而且还极大地制约着新式学校教育的发展。因此,科举改革事关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变革之全局。科举存废成为新旧高等教育转化的关键所在。废除科举后,中国高等教育近代化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新学制迅速推广,近代高等教育行政管理体制基本形成,留学教育迅速发展,高等教育培养目标和课程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废科举所带来的另一个有利影响是女学的兴起。作为社会半边天的女性对社会发展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而女性接受教育则是反映其社会地位高下的重要指标,也是社会平等和文明发展的重要标志。在废除科举制度后的1907年,清政府已正式承认女学堂的合法性,女子教育也被正式纳入学校系统,这为女学的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女学从此便蓬勃地开展起来,且层次不断提升。
从统考历史存废看高考未来变革
刘海峰教授简介: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高等教育招生与考试制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首席专家、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院长、教育部文科重点研究基地厦门大学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资深高考研究者。
科举为何比察举有生命力
记者(以下简称“记”):近年高考制度受到越来越激烈的抨击,有人甚至主张废除。而你一直以来是极力捍卫高考的?
刘海峰(以下简称“刘”):应该说我是理性维护。主张废除高考不是什么新观点,1995年我就与废止高考派学者有过正面交锋,1998年全国“两会”期间已有人大代表提建议说要取消高考。我认为高考至今仍是一个适合中国国情、得到大多数人拥护的公平选才制度。高考是有许多问题,需要逐步改革,但不应轻言废止。
记:自古以来,便有关于考试选才利弊的探讨?
刘:古往今来,选拔人才的方式不外两类:一为推荐,二为考试,或者是两者的结合。中国是个考试大国,也是考试制度的创始国,我们的先民最早采用考试来选拔人才。先秦时提出一种精英治国理论,叫做“尚贤”,在儒家则称之为“学而优则仕”,即不管家世出身,学问优秀的人才来从政,这是后来科举制度产生的思想根源。到了汉代,有了制举,这是一种广义的科举。一般的选官是察举,时间长了,容易弄虚作假,以至有“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的民谣。科举制度隋代出现,公元605年建立进士科,从伯乐相马式的选拔人才变为赛马式,有一个特征就是可以自由报考,不必经他人推荐,当时称为“怀牒自列于州县”,这是将从政权向平民开放。
记:单凭一次考试决定一个人才学的高低,在实行科举制的早期不是问题吗?
2020年高考历史新课标第一轮总复习练习:五大核心素养解读精练(五)——家国情怀含解析
五大核心素养解读精练(五)——家国情怀
概念释疑
家国情怀是学习和探究历史应有的价值取向和人文追求,体现了对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情感,以及对国家的高度认同感、归属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学习和探究历史应具有价值关怀,要充满人文情怀并关注现实问题,以服务于国家强盛、民族自强和人类社会的进步为使命。
课标要求
(1)在树立正确历史观上,从历史的角度认识中国的国情,形成对祖国的认同感和正确的国家观。
(2)能够认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历史发展趋势,形成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正确的民族观,具有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3)了解并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认识中华文明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
(4)了解世界历史发展的多样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传统,形成广阔的国际视野,树立正确的文化观。
(5)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必然,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6)能够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塑造健全的人格,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课标解读
对高中学生而言,家国情怀的具体表现主要有:
(1)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增强对祖国的认同。
(2)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增强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养成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3)树立正确的文化观,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认同,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传统。
(4)增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树立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5)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塑造健全的人格,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晚清“废科举、兴学堂”的过程及其意义(全文)
晚清“废科举、兴学堂”的过程及其意义(全文)
晚清教育改革是中国近现代史乃至中国史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一个多世纪前,清政府为维护自身风雨飘摇的统治地位,被迫实行一系列改革,其中“废科举、兴学堂”的教育改革就是走向近代化的重要举措之一。
一、科举制度与八股文的危害
科举制始于隋朝。隋文帝首先下诏采用分科考试的方法取士。隋炀帝大业年间正式设置进士科,考核应试者对当时国家政治生活方面的见解,科举制度从此正式诞生并沿用。明成化年间,科举取士制度大为变更,不仅继承北宋改试经义之法,而且格式固定,据此形成由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等八部分组成的文体,即“八股文”。清承明制,教育及应试重心都在八股文上。这种死板的特殊文体使试子无自由发挥之余地,严重束缚知识分子的思想及才华,造成举国人才匮乏的局面。八股文使学子埋首故纸堆中,多不事科技,不知世界大势,误国误民,成为晚清一切危机的根源。直到鸦片战争,此种腐朽的取士制度受到西方近代教育思潮的冲击。无奈之下,清王朝实行教育改革。
二、晚清“废科举、兴学堂”的过程
晚清“废科举、兴学堂”分为三个阶段,即洋务教育、戊戌维新时期的教育改革与清末新政时期的学制改革。它们共同构成了中国教育现代化的开端。
洋务教育
辛酉政变后,为适应“中外和好”的局面,从中央到地方的一些开明士大夫掀起以“自强”为目的希图御侮的洋务运动,洋务教育随之出炉。
1.兴办新式学堂。“兴学堂”的教育改革为洋务教育的重要方针之一。洋务学堂包括外语学堂、军事学堂、技术学堂。其中,京师同文馆、上海广方言馆即其时的外语学堂,福州船政学堂为最早的军事学堂,天津电报学堂为著名的技术学堂。这些学堂均中西兼学,引入
第二单元 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练习--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第二单元官员的选拔与管理练习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
选择性必修一
一、单选题
1.19世纪下半叶,在清政府的倡导、默许下,捐纳入仕成为一种常态。“内则京捐局,外则甘捐、皖捐、黔捐等,设局遍各行省”,捐纳人持有的“原籍地方官查具清白册”可由诸省捐局授权的金融机构代办,“实官执照”由省捐局签发。这表明当时
A.君主专制制度受到冲击B.官僚政治体制面临危机
C.列强入侵制约官僚选任D.选官用人体制灵活高效
2.下列词语均与中国古代科举考试有关的是()
A.蟾宫折桂、桂冠、连中三元B.问鼎中原、独占鳌头、蟾宫折桂C.连中三元、五子登科、名落孙山D.金榜题名、桂冠、独占鳌头
3.下表为唐代到宋代科举取士的变化,从这些变化可以看出宋代科举()
A.录用的规模日益扩大B.注重选拔德才兼备的人才
C.程序及录用更趋公正D.基本沿袭唐代的相关制度
4.中国近代某考试法规定:“文官考试,由铨叙局负责……中华民国男子,凡年满21岁,有3年以上国内外公/私立大学或高等专门学校学历与毕业文凭……由国务院派人甄录试验及格者,均可报考。”上述考试法出台于()
A.南京临时政府时期B.北洋军阀政府时期
C.南京国民政府时期D.陕甘宁边区政府时期
5.下图是1764—1895年清代地方官入仕途径占比变化情况表,对表中现象解读正确的是()
年代官员数科举荫仕捐纳其他入仕途径
1764207172.5%1.1%22.4%4%
1840194965.7%1%29.3%4%
试卷第1页,共5页
A.清代的科举制度已经名存实亡B.德行成为清代选官的主要标准C.甲午战败加剧了卖官鬻爵现象D.战争导致财政困难是重要原因
清末新政中废止科举制的原因
清末新政中废止科举制的原因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1八股文对废除科举制的影响
八股文作为一种文体形式真正形成于明代,在明清时期是最主要的考试文体,每篇八股文的结构大概包含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出题、后股、束股、落下几个部分。其实就单从八股文的文体形式来讲,它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著名学者张中行先生说:‘由技巧的讲究方面来看,至少我认为,在我们国产的诸文体中,高居第一位的应该是八股文,其次才是诗的七律之类’。”
从明代后期开始,对八股文的评价就非常严厉了,顾炎武认为八股文对知识分子的坑害相当于秦始皇焚书坑儒,甚至有过之。更严重的是,甲午以后,“康(有为)谓辽、台之割,二百兆之赔,安南、缅甸之弃,轮船、铁路、矿务、商务之不兴,以及民之贫,国之弱,皆由八股害之。”那么八股文作为考试的文体形式,有哪些弊端呢?
第一,考生为了写出与八股文问题相同的文章,往往看固定的书籍,按固定的模式回答问题,这样考
生根本无法发挥出自己的真是水平。“八股文命题都需要出自‘四书’、‘五经’,而且答题必须以朱熹的《四书集注》等程朱理学的观点作为依据,并模仿古人语气‘代圣人立言’,考生不能阐述自己的观点,禁锢了读书人的思想,这是科举制最大的弊端。”
第二,在八股文这种固定的考试作答模式下,人们更多的是挖空心思钻研八股文这种考试文体,然后按照已经定型的范文模式去作答,没有变通,更谈不上创新,考生只能在既定的框架内答出僵化腐朽的答案,而对于选拔出来的人才而言,他们不会花心思思考政事,也不会有独到的政见,就算成为官员,也只是皇帝的奴仆。
科举制度废除的原因是什么
科举制度废除的原因是什么
科举制是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那么你了解科举制度的废除吗?以下是店铺为你整理的科举制度废除的原因,希望能帮到你。
科举制度废除的原因
科举制度从隋朝产生,之后的历朝历代都是采取这种制度来选拔人才,科举制度在中国存活了一千三百多年,最终被废除,那么科举制度废除的原因是什么呢?
要想知道科举制度废除的原因就要了解科举制度的发展历程。科举制度自产生以来,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一股学习狂潮,社会风气也变得温文尔雅。因为参加科举考试对象不再局限于世族达官贵人,而是全民参与,没有条件限制,不论是稚嫩少年还是垂暮老人,不论是寒门苦士还是名门望族,都可以参加科举考试。
自从实行科考后,为国家招揽了大量优秀人才。比如唐宋八大家之一的韩愈和后人唾弃的秦桧都是进士出身,为官出仕。可以说科举制度不仅促进社会风气良性发展,而且也使得国家安定繁荣。但是科举制度最终还是废除了,下面就来说说科举制度废除的原因。虽然每个朝代都是依靠科考来选拔人才,但是每个朝代也都有了自己的发展。最显著的就是明清科考为八股文。八股文有着严格的格式,不允许考生去创新,去思考,只要熟读四书五经就行了。而且一些人为了能够做官,费尽一生都在参加考试,好比《范进中举》中主人公因得知中了,大喜导致晕厥并且疯疯癫癫了,因此可以说这时的社会风气是病态的,而且这种闭塞懒惰的思想严重影响了学术文化的发展。
因此封建社会后期,科举制度不仅阻碍了科学技术的创新,而且还阻碍了社会的进步。当西方国家进行着工业革命日渐强大起来的时候,中国人依然拿着四书五经摇头晃脑。当西方国家强迫打开中国大门时,这时的有识之士才知道国民的落后愚蠢。
100 刘海峰:科举制的废止与科举学的兴起
科举制的废止与科举学的兴起
刘海峰
(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
关键词:科举制科举学废科举
1905年废止科举是中国历史上最重大的历史事件之一,它是中国高等教育近代化的关键环节,同时关系到中国帝制的终结、科举政治的转换、传统文化的衰弱和儒家经学的断裂。科举制已经废止110年了,但作为一种考试制度和文化现象,它影响中国知识分子那么普遍又那么长久,却是历史的重大存在,很值得我们反思和研究。
一
科举制具有高度的稳定性和周期性,自宋代形成三年一科的定制之后,周而复始贯串各朝,以至于科举这种社会活动的出现,有点类似于日月和季节变化的自然现象。南宋建炎元年(1127年)高宗开科取士诏便说:“国家设科取人,制爵待士,岁月等阴阳之信,法令如金石之坚。”1到了清代,科举的稳定性和规律性更强,但因八国联军的入侵,却使一贯运行有序的科举制乱了套。北京贡院被毁,致使1902、1903年的顺天乡试不得不借用在开封的河南贡院举行,而且连1903、1904年的会试也移到开封举行。这在明清500多年的科举史上是前所未有的。
借闱河南,一些科场制度也开始松动。如因顺天乡试与河南乡试合并进行,无法应付众多的入场举子,结果乡试点名搜检入场制度出现松动,不按常规进行。向来乡会试试卷都经过誊录后再校阅,但最后两科在开封举行的顺天乡试和会试竟然不再誊录,结果流传下来的只有墨卷而无朱卷。2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以后,科举考试时间固定为三月会试,四月二十一日殿试。因1904年会试地点在开封,考虑到中式贡士无法按时赶到北京,于是展期在五月二十一日举行殿试。因为八国联军的入侵,向来正常运转的周期被打乱,考试内容和形式都发生了变化,考试场规出现松弛,这实际上预示着科举制的灭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举停废与文明冲突
摘要:科举制是具有世界影响的中华文明产物,贤能治国说或精英统治理论为科举考试制度的出现奠立了理论基础。在一定意义上,科举制可称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科举制的实质,是一种开放报名、公平竞争、择优录取的考试制度。废止科举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东西方文明冲突的必然结果和典型事例,实际上科举是废于时而不是废于制。科举制在清末被时代和历史潮流所否定,并不意味着这一制度应该永远被否定。尽管科举制有许多局限和弊端,但它在历史上曾起过重大的作用,对人类文明进程作出过重要的贡献,是中国不应忽视的一份文化遗产。
关键词:科举;考试;文明冲突
1905年废止科举是中国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它关系到儒家文化的消退、精英政治的转换和传统社会的终结,甚至标志着东亚古代文明的衰弱。百年过后论科举,我们不仅要看到为兴学堂而废科举的历程和现象,还应探寻这一重大历史事件背后的深层动因。用更为广阔的视野,站在东亚全局,或者从世界文明史的角度来审视中国的科举停废,便会看出一些仅仅从清末废科举本身观察不到的东西。尽管具有明显的局限和弊端,但科举制是中华文明的产物,而科举停废是东西方文明冲突的必然结果。科举制在清末被时代和历史潮流所否定,并
不意味着这一制度应该永远被否定。
一、科举制为中华文明的产物
科举制是具有世界影响的中华文明产物,是在中国古代独特的文化土壤中生长出来的。先秦时期的贤能治国学说为科举制的出现奠定了理论基础。中国自春秋战国时期便产生了“举贤才”的理念,儒家理论主张精英治国,《论语·子张》载孔子的弟子子夏所说的“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典型地反映了孔门师生主张贤能治国的理想。按照中国古代最通行的解释,“学”指学习,即受教育,“优”指优秀,“仕”即做官,也就是学习优秀者便去做官。反过来理解,就是做官要经过教育和学习,学业才能不优秀者则不应为官。这种读书做官论的标准在于学识之优劣,而不在于出身高贵与否。
《论语·卫灵公》还记有孔子另一句关于读书做官的名言:“学也,禄在其中矣。”一心向学、学业优秀就会有禄位官职。在孔子之后,孟子、荀子等人,也是春秋战国时期倡导以贤任官的儒家代表人物。《荀子·王霸》还说:“虽王公士大夫之子孙也,不能属于礼义,则归为庶人。虽庶人之子孙也,积文学,正身行,能属于礼义,则归之卿相士大夫”的观点,则更是明确地提倡政权开放、社会阶层上下流动。中国传统社会奉儒学为经典,尊孔子为圣人,科举制正是将“学而优则仕”的儒家政治政府付诸侯实践的结果。
除了儒家以外,春秋战国时期其他诸子百家也有一些人提出过贤能治国的思想,其中最突出的是墨子的“尚贤”理论。在《墨子·尚贤》篇中,集中收集了他关于尊尚贤才的观点,如:“古者圣王之为政,列德而尚贤。虽在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在墨子看来,尚贤举人的标准不能依据一个人的血统和家庭背景,有才者可以从贫贱的下层进入社会上层成为政府官员,无才者则使其抑废为下层民众。从此观点出发,墨子提出了一个颇具民主色彩的“尚贤”主张:“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这种认为人人生而平等,依据才能高下作为社会定位的标准的观点,将贤能治国说直接明白地宣示出来,达到了尚贤思想的极致,为后来贤能治国理论付诸制度实践作了充分的舆论先导。[1]这些思想家关于贤能治国的学说,也有助于打破世袭贵族体制,他们主张人们生来具有为官或为民的各种可能,国君必须任用贤才来治理国家。这种贤能治国说或精英统治理论为科举考试制度的出现奠立了理论基础,也是科举制产生的思想文化根源。
正是因为有“举贤才”、“尚贤”和学优则仕的观念,从汉代开始,实行了察举制度的实践,并在考察推荐中逐渐加入了考试的因素。而为了防止选举人才中的弄虚作假,杜绝“人事因缘”和“属托之冀”,[2]考试在选士中的成分越来越大,最终导致科举制的出现。自从隋炀帝大业元年(605年)建立进士科举之后,经过发展和逐步完善,到宋代,科举制已成为一种“至公”的制度。在明代,人们甚至认为:“我朝二百年公道,赖有科场一事。”[3]而清代科举制度为保证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