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河流水源的补给类型

合集下载

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三章知识点总结

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三章知识点总结

⾼⼀地理必修⼀第三章知识点总结 地球上的⽔是⾼⼀地理必修⼀第三章知识,为了⽅便⼤家复习,接下来店铺为你整理了⾼⼀地理必修⼀第三章知识点总结,⼀起来看看吧。

⾼⼀地理必修⼀第三章知识点:⾃然界的⽔循环 1. ⽔体分类地球上的⽔体海洋⽔、陆地⽔、⼤⽓⽔,其中海洋⽔是最主要的陆地⽔分类河流⽔、湖泊⽔、沼泽⽔、⼟壤⽔、地下⽔、⽣物⽔、冰川⽔(地球上淡⽔主体是冰川) 2. 河流主要补给类型及特点补给类型补给季节补给特点我国分布地区径流量的季节变化(以我国为例)⾬⽔补给我国以夏秋两季为主①⽔量变化⼤②时间集中③不连续普遍,尤以东部季风区最典型径流变化与降⽔量变化⼀致,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

季节性积雪融⽔补给春季①季节性②⽔量稳定③连续性东北地区东北地区河流有季节性积雪融⽔补给形成的春汛和降⽔补给形成的夏汛。

冬季⽓温低河流封冻冰川融⽔补给夏季①有明显的季节、⽇变化②⽔量较稳定西北地区、青藏⾼原径流变化与⽓温变化密切相关。

1、2⽉份径流出现断流的原因:⽓温低于0℃, 冰川⽆融⽔。

湖泊⽔补给全年①较稳定②对径流有调节作⽤普遍①河流⽔与湖泊⽔的相互补给关系:枯⽔期湖泊⽔补给河流⽔ , 丰⽔期河流⽔补给湖泊⽔②河流⽔、湖泊⽔与地下⽔间的相互补给关系:当河流、湖泊⽔位⾼于地下⽔位时,河流⽔、湖泊⽔补给地下⽔。

反之,地下⽔补给河流⽔、湖泊⽔。

特例:黄河下游为“地上悬河”,河⽔补给地下⽔。

地下⽔补给全年①稳定②⼀般与河流有互补作⽤普遍 3. ⽔循环类型⽔循环类型发⽣区域主要环节作⽤⼈类⼲预和控制的环节海陆间循环(⼤循环)海陆之间蒸发、⽔汽输送、降⽔、下渗、形成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其中内陆循环包含植物的蒸腾作⽤)最重要的⽔循环,使陆地⽔不断得到补充,⽔资源得以再⽣地表径流(⼈类影响最⼤的环节,影响⽅式是植树造林和修建⽔利⼯程);蒸发、降⽔、下渗陆地内循环陆地内部补充陆地⽔数量很少海上内循环海洋内部携带⽔量最⼤的⽔循环 ⾼⼀地理必修⼀第三章知识点:⼤规模的海⽔运动 1. 世界海洋表层洋流的分布 ⑴洋流形成因素:盛⾏风是海⽔运动的主要动⼒, 洋流前进时还受陆地形状的限制和地转偏向⼒的影响。

高一地理陆地上水体间的相互关系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一地理陆地上水体间的相互关系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一地理陆地上水体间的相互关系试题答案及解析1.该图是某河流一观测站所测得的不同年份两条全年流量曲线图。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该河流最主要的补给类型是()A.降水B.湖泊水C.地下水D.冰川积雪融水【答案】A【解析】结合降雨量与径流量变化的关系判断最主要补给类型为降水。

所以A正确。

【2】该河流若在我国,可能位于()A.西北地区B.东北地区C.青藏地区D.东南地区【答案】D【解析】结合雨季开始早、结束晚、雨季长(5月-10月),推断为东南地区的河流,所以D正确。

【3】①流量曲线明显有别于②流量曲线,下列有关测得年份及成因说法正确的是()A.①早于②观测站上游修建了水坝B.①早于②流域内大面积植树造林C.①晚于②观测站上游修建了水坝D.①晚于②流域内开荒种田扩大【答案】C【解析】结合选项,如果①流量曲线测得的时间早于②曲线,有可能是流域内大面积开荒种田,加剧了水土流失,使流量变化加剧。

如果②早于①,有可能是上游修建水库或大面积植树造林,使流量得到调节。

所以C正确。

【考点】河流的补给类型2.读我国东北地区某河流流量补给示意图,回答题。

【1】图中数码表示雨水补给和季节性融雪补给类型的分别是()A.①、②B.②、③C.③、②D.③、①【答案】C【解析】结合东北地区河流水的主要补给类型,图示③补给量大,且主要分布于夏季,故判断为夏季降水;②主要在春季形成补给,故判断为春季的积雪融水;而①补给终年较稳定,故判断为地下水补给。

【2】与淮河相比,该河流水文特征是()A.水位季节变化小B.泥沙含量大C.有明显的春汛和夏汛D.冬季封冻断流【答案】C【解析】与淮河相比,该河流水文特征是有明显的春汛和夏汛。

淮河为夏季降水补给为主。

【考点】本题考查河流水的主要补给类型。

3.我国东北山区的河流通常在每年春季形成汛期的原因是A.冰川融水补给B.积雪融水补给C.地下水补给D.雨水补给【答案】B【解析】我国东北山区的河流通常在每年春季形成汛期的原因是积雪融水补给。

高一地理水循环过程和主要环节及地理意义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一地理水循环过程和主要环节及地理意义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一地理水循环过程和主要环节及地理意义试题答案及解析1.2010年11月5日,在“陆海统筹海水西调高峰论坛”上有专家提出将渤海的水引入新疆以解决新疆缺水问题、缓解新疆土地沙漠化的建议,引起了全国广泛讨论。

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1)~(4)。

材料1:海水西调路线示意图材料2:“地形雨”形成示意图材料3:水循环示意图(1)读海水西调路线示意图,A地气候类型是:;C地气候类型是:;降水量从渤海沿岸向西。

(3分)(2)据材料2,当暖湿气流被迫沿山坡爬升时,随着海拔升高,气温,水汽逐渐凝结成云并在山的坡形成降水,从而改变其气候特点。

(2分)(3)根据材料3补充下面的框图。

(4分)(4)据水文学家分析,为了缓解西北地区缺水的现状,海水西调工程是可行的,请根据水循环的原理说明理由。

(5分)【答案】(1)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减少(2)降低迎风(3)海陆间循环 C大气水分输送 D降水 E地表径流(4)理由:渤海提水到内蒙古高原后,利用东高西低地势特点,海水可自流到新疆形成地表径流;在西北强烈的日照下蒸发,蒸发的水汽随着西风带的吹送向东行进形成水汽输送,当遇到天山、阴山、大兴安岭等山脉阻挡后,在迎风坡形成降水,从而使得当地的绿洲面积扩大;在水汽充足的季节,雨水不仅可以起到回复湿地,改变小气候的作用;甚至可以聚集成河,流回新疆。

(任答3点给5分)【解析】试题解析:(1)考查我国的自然地理。

根据中国气候分布规律判断A地处西北内陆——温带大陆性气候;C 地处东北地区——温带季风气候。

由于海陆位置,我国降水量向西不断减少。

(2)考查地形雨,要求学生看图能力提升,且结合图中示意图,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当潮湿的气团前进时,遇到高山阻挡,气流被迫缓慢上升,引起绝热降温,发生凝结,这样形成地形雨。

(3)根据水循环发生领域,分海上内循环、陆地内循环、海陆间大循环。

根据水循环的示意图分析,海陆间大循环环节为A海水蒸发、C水汽输送、E地表径流;陆地内循环环节为D 为蒸发和蒸腾。

高一地理水循环知识点总结

高一地理水循环知识点总结

高一地理水循环知识点总结(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教育资料,如幼儿教案、音乐教案、语文教案、知识梳理、英语教案、物理教案、化学教案、政治教案、历史教案、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education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preschool lesson plans, music lesson plans, Chinese lesson plans, knowledge review, English lesson plans, physics lesson plans, chemistry lesson plans, political lesson plans, history lesson plans, and other sample text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高一地理水循环知识点总结修建水库,调节水资源的时间分布①开源措施跨流域调水,调节水资源的空间分布海水淡化、人工增雨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民节水意识②节流措施改进农业灌溉技术提高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2.高一地理水循环知识点总结1、水循环:①按其发生领域分为海陆间大循环、内陆循环和海上内循环。

高一地理必修一自然界中的水循环

高一地理必修一自然界中的水循环

• 水是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三、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为什么长江水能够源 源不断东流入海而不 枯竭呢?
长江水属于水循环中 的地表径流,不断有大气 降水等的补充,使之能源 源不断的流入东海。通过 大气降水,长江水得到了 不断更新,同时水量也维 持了平衡。
•1、 维持全球水的动 态平衡。
三、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自 然 界 的 水 循 环
一、相互联系的水体
“黄河之水天上来,滚滚东流能复回”
激趣生学
李白诗云:
黄河之水天上来,
奔流到海不复回。
如果河流水真的“ 奔腾到海不复回” 了,那么世界会 发生怎样的变化 ?
阅读P45,思考下列问题:
¡1、自然界的水体有什么关系? ¡2、水的三种形态是什么? ¡3、水圈的特点? ¡4、水体的类型?
1. 水圈的组成
水在地理环境中以固态、液态和气态三种形式相 互转化,形成各种水体,共同构成了一个连续但 不规则的圈层。
水体
气态水:数量最少,分布最广; 液态水:数量最大,分布次广;
固态水:仅在高纬、高山或特殊条件下才 能存在。
大气水:占0.001%; 水圈构成 海洋水:最主要的水体,占96.53%;
陆地水:约占3.5%;
水圈的组成
气液固 态态态 水水水
相 态
咸水 矿化度 水
空间 分布
淡水
海洋水 陆地水 大气水
全球 水
液态淡水
人类可利用
记住
水圈的主体——海洋水
海洋水约占水圈水量的96.53%
淡水的主体——冰川
冰川水约占淡水68.7%
2、陆地水体的补给关系
P58 读图思考
1、什么是河流的补给?
2、地球上淡水的主体是( B ) A.海洋水 B.冰川 C.河流水 D.淡水湖泊水

2022-2023学年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山腰中学高一地理月考试卷含解析

2022-2023学年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山腰中学高一地理月考试卷含解析

2022-2023学年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山腰中学高一地理月考试卷含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2分)1. 地球是人类的家园,在太阳系中与地球相邻的行星是A.水星和金星 B.金星和火星 C.火星和木星 D.木星和土星参考答案:B2. 如图所示,一架飞机在北半球自东向西飞行,飞机左侧是高压,可判断()A. 顺风飞行B. 逆风飞行C. 飞机在信风带中飞行D. 风从北侧吹来参考答案:B试题分析:飞机左侧是高压,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为自南向北。

北半球高空的风是在梯度力的基础上向右偏成与等压线平行,所以,此时飞机飞行处吹西风,飞机逆风飞行。

信风带的高空应为偏南风,C错误。

3. 我国最为常见的自然灾害是A.地震B.林业火灾C.农业灾害 D.洪涝、干旱参考答案:D4. 有关宇宙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A.宇宙是物质的,但物质之间没有任何联系B.宇宙是由物质组成的,任何物质都有相互吸引和相互绕转的关系C.宇宙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但物质的运动无规律可循D.宇宙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物质的运动和联系是有规律有层次的。

参考答案:D5. 如右图为夏至日的光照图,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北极圈及其以北出现极昼现象B.此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C.北极点昼长为0时D.赤道昼长为24时参考答案:A6. 造纸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

长期以来我国各地利用当地丰富的原材料发展造纸工业。

下图为某造纸企业生产流程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0. 造纸工业属于A. 资金密集型工业B. 技术密集型工业C. 能源密集型工业D. 资源密集型工业21. 造纸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主要环境问题是A. 水体污染B. 土壤污染C. 酸雨污染D. 噪声污染22. 为解决造纸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主要环境问题应采取的措施是A. 促进企业转移,分散布局生产B. 加大进口力度,禁止企业生产C. 减少生产环节,降低污染程度D. 加大科技投入,实施清洁生产参考答案:20. D 21. A 22. D20.由材料“长期以来我国各地利用当地丰富的原材料发展造纸工业”可知,造纸工业属于资源密集型工业,D正确。

地下水补给题目

地下水补给题目

地下水补给题目
题目:地下水补给来源及影响因素分析
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扩大,地下水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变得越来越重要。

了解地下水的补给来源及其影响因素是保护和合理利用地下水资源的关键。

本题将分析地下水的补给来源,并探讨影响地下水补给的主要因素。

一、地下水的补给来源
1. 降水补给:降水通过地表径流、渗透等方式进入地下,是地下水的主要补给来源。

2. 河湖水补给:河流、湖泊等地表水体通过渗漏等方式向地下补给水分。

3. 灌溉水补给:农田灌溉用水通过土壤渗透进入地下,也是地下水的重要补给来源之一。

4. 地下径流补给:不同含水层之间的地下水流动,也可以对其他含水层进行补给。

二、影响地下水补给的主要因素
1. 气候条件:降水量、蒸发量等气候因素直接影响地下水的补给量。

2. 地形地貌:地形地貌特征如坡度、植被覆盖等影响地表水向地下的渗透速度和量。

3. 地质条件:土壤类型、岩石结构等地质因素影响地下水的储存和流动。

4. 人为活动:人类活动如灌溉、排水、开采等也会影响地下水的补给。

通过对地下水补给来源及影响因素的分析,可以更好地了解地下水资源状况,为保护和合理利用地下水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整理

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整理

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整理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整理(一)1、水回圈:①按其发生领域分为海陆间大循环、内陆回圈和海上内回圈。

②水回圈的主要环节有: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径流。

③它的重要意义在於:使淡水资源不断补充、更新,使水资源得以再生,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

2、陆地水体的相互关系:②以冰雪补给为主的河流其径流变化与气温关系密切:冰川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其流量夏季最大.③河流水地下水之间可相互补给,湖泊对河流径流起调蓄作用。

3、我国河流补给的差别:①我国东部河流以降水补给为主(夏汛型,东北春季有积雪融水)②我国西北地方河流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夏汛型,冬季断流)4、海水等温线的判读:①判断南北半球(越北越冷是北半球)②洋流流向和海水等温线凸出方向一致:高温流向低温是暖流,反之是寒流。

5、影响海水温度因素--太阳辐射(收入)、蒸发(支出)、洋流6.洋流的形成:定向风(地球上的风带)是形成洋流最基本的动力,风海流是最基本的洋流类型。

7.洋流的分布(画一画右面洋流分布模式图):①中低纬度洋流圈北半球呈顺时针方向、南半球呈反时针方向。

②北半球中高纬逆时针方向洋流圈③南半球40-60度海区形成西风漂流④北印度洋形成季风洋流,冬季逆时针,夏季顺时针。

8.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①影响气候(暖流-增温增湿,寒流-减温减湿)9.世界主要渔场:北海道、北海、纽芬兰渔场---寒暖流交汇;秘鲁渔场――上升流10.海洋渔业集中在大陆架的原因:①这裏阳光集中,生物光合作用强;11.海洋灾害是指源于海洋的自然灾害:海啸和风暴潮。

12.海洋环境问题指源於人类活动的海洋生态破坏:海洋污染、海平面上升、赤潮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整理(二)1、对流层的特点:①随高度增加气温降低;②大气对流运动(12km)显著;③天气复杂多变。

2、平流层的特点:①随高度增加温度升高;②大气平稳,以水准运动为主,有利於高空飞行。

3、大气的热力过程:太阳辐射--地面增温--地面辐射--大气增温--大气(逆)辐射--大气保温4、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吸收、反射、散射。

2020秋高一地理人教版必修1学案:第三章 第一节 自然界的水循环 Word版含解析

2020秋高一地理人教版必修1学案:第三章 第一节 自然界的水循环 Word版含解析

第三章地球上的水第一节自然界的水循环(填一填)一、相互联系的水体1.水圈(1)组成:气态、固态、液态的水。

(2)性质: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

2.三态水体的特征3.水体的类型及特征二、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1.概念:自然界的水在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四大圈层中通过各个环节连续运动的过程。

2.类型及主要环节3.意义(1)维持了全球水的动态平衡。

(2)通过吸收、转化和传输地表太阳辐射能,缓解不同纬度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

(3)是海陆间联系的主要纽带。

(4)不断塑造地表形态。

(看一看)[教材P55~56活动](1)在目前的技术条件下,人类能够干预水循环的蒸发、蒸腾、凝结降水、径流和下渗等环节。

(2)黄河下游断流与20世纪50年代后我国西北地区气候变暖而降水却逐渐减少等自然因素有关。

(3)黄河下游断流与上中游地区过度引用黄河水等人为因素有关。

(4)人类可以通过统一调配水资源、植树造林等措施缓解或者避免黄河断流。

(做一做)1.判断题(1)地球上最多的水体是冰川水。

(×)(2)井水不犯河水。

(×)(3)水循环维持了全球水的动态平衡,所以水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2.选择题塔里木河主要参与的水循环是(B)A.海陆间循环B.陆地内循环C.海上内循环D.大循环解析:塔里木河是我国西北地区的内流河,主要参与陆地内循环。

海陆间循环又称大循环。

3.填图题在下图中,填出主要的水循环环节。

A蒸发,B降水,C地表径流,D地下径流。

主题一相互联系的水体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风采;你向东海奔去,惊涛是你的气概。

你用甘甜的乳汁,哺育各族儿女,你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

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

…………(1)从空间分布看,长江水属于何种水体?提示:陆地水体中的河流水。

(2)哪些水体能够补给长江水?提示:大气降水、冰雪融水、地下水、湖泊水等。

1.陆地水体之间的相互补给陆地上各种水体之间能够相互转化,具有相互补给的关系。

高一地理笔记水循环知识点

高一地理笔记水循环知识点

高一地理笔记水循环知识点高一地理笔记:水循环知识点水循环是自然界中最为重要的循环之一,它是地球上水资源得以补给和再利用的关键。

了解水循环的过程和机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水资源的重要性、保护水资源、合理利用水资源以及将来可能面临的水资源问题。

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水循环的知识点。

1. 水循环的定义水循环,也称为水蒸发-降水循环,指的是地球上水资源的状况不断从一个地方转移到另一个地方的过程。

在水循环中,太阳能的作用下,水从地表蒸发成为水蒸气,通过气流运输到不同地区后,再以降水的形式释放到地面,形成河流、湖泊以及地下水,反复循环。

2. 水循环的过程水循环可以分为以下几个过程:蒸发:太阳能使得地表的水蒸发成为水蒸气,水从液态转化成气态。

凝结:水蒸气遇冷后,凝结成为云或雾。

这是水循环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降水:当云中的水颗粒凝结成为足够大的水滴或冰晶时,就会降下来,形成雨、雪、雾、露等。

入渗:降水后的一部分水渗入地下,成为地下水。

河流流域:降水后一部分水通过地表径流进入河流,成为河流流域的供水来源。

蒸散发:包括植物的蒸腾作用和表面水体的蒸发,将水分释放到大气中。

这些过程相互作用,形成了一个循环。

3. 水循环的重要性水循环对地球上的生态系统和人类生存都至关重要。

维持生态平衡:水循环能够保持地球上的水资源平衡,维持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

供水:水循环为我们提供了饮用水、农业灌溉水和工业用水等各种形式的水资源。

调节气候:水循环通过蒸发和降水的过程,调节着地球的气候,使气温保持稳定。

净化水质:水循环中,降水可以清洗大气中的污染物,使水质得到净化。

4. 水循环中的问题和挑战尽管水循环对地球生态系统至关重要,但目前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水资源过度利用: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工业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导致地下水过度开采和河流水量减少。

水污染:农业和工业活动引发的水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给地球上的水资源带来威胁。

水资源分布不均:由于地理条件、气候因素等的影响,地球上各地水资源的分布不均,有些地区面临严重的水资源危机。

30 河流补给类型

30 河流补给类型

流量变化与 变化 ; (河流最 变化相一致 主要的补给形式) 补给有 水量变化较 补给有 水量变化较 性; 流量变化与 密切的关系,
温升高,积雪开始融化 性、流量变化与 密切的关系, 有 季气

地区
冬季有断流现象
温最高,冰雪融化最多 和 长江中下游的 湖泊
全年
对径流起 由湖泊的 作用;水量较稳定 决定 水量较稳定,与河 根据 流互补;河流最稳 而定 定可靠的补给
淡水的 2/3,但由于多存在于两极、高山地区,所以不能大量开发,与人类关系密切的是 河流水、淡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 (二) 、陆地水体之间的水源相互补给 关系(规律:水位高的补给水位低的) (一条河流往往有多种补给形式, 主要 以一种为主) 1、 右上图中左上角图中河流为 期, 其水位 (高/低)于周围地下水,所以 水流方向为 水补给 水 2、 右上图中右上角图中河流为 期, 其水位 (高/低)于周围地下水,所以 水流方向为 水补给 水 3、湖泊对河流有 作用。
石家庄精英中学学生课堂导学提纲
使用日期
:2012-12-10/2012-12-11(030)
编制:石家庄精英中学高一地理组 4、 河流径流量随气温的变化而变 化——冰雪融水补给—有汛和枯 水期 季气温回升,冬季的积雪融 化,形成 汛,为河流的季节 性积雪融水补给。 季气温最高,冰川融水形 成 汛,而 季气温在 0℃以 ,为河流的冰川
融水补给。 5、雨水补给—-与当地 有 直接关系,我国雨季时径流量最 大,补给的季节和年际变化也 较 。
二、合作探究
陆地水体 (主要是河流水、 湖泊水、 地下水和冰川水)的相互关系如何?试分析河流的补给类型及特点。 河流补给 补给时 汛期 类型 间 季 雨水补给 我国 季 季节性积 雪融水补 给 永久性积 雪、 冰川融 水补给 湖泊水 补给 地下水 补给 季 补给特点 水量季节和年际 主导因素 在我国的分布 的 主要分布在 地区 有 季气 地区

2024_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四章水的运动质量达标检测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2024_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四章水的运动质量达标检测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第四章质量达标检测一、单项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2024·湖北重点中学高一期末)下图示意我国新疆某中学地理爱好小组测量的某河流4月份某时段洪水流量变更和该时段逐日平均气温。

读图完成1~2题。

1.该河流4月份该时段洪水的干脆补给水源为 ( B )A.大气降水B.季节性积雪融水C.高山冰川融水D.湖泊水2.该河流洪水流量变更,反映的当地环境特征是 ( A )A.气候大陆性强B.降水变率大C.风沙多D.自然灾难多[解析]第1题,从图中分析,洪水的流量小,且随着气温的上升流量变大,但后期气温高流量却在减小,缘由是雪量越来越少,由此推想洪水的干脆补给水源为季节性积雪融水。

第2题,从图中分析,该河流流量变更具有“一日一峰”的特点,其缘由是白天气温高流量大,夜晚气温低流量小。

这反映该地气温日变更大,气候大陆性强。

(2024·江苏南京高二月考)下图为我国某区域河湖水位变更示意图,该区域内湖泊与河流有互补关系。

据此完成3~4题。

3.下列关于该河流和湖泊的位置关系可以确定的是 ( D )A.湖泊位于河流的源头B.湖泊地势高于河流C.湖泊地势低于河流D.湖泊与河流相通4.下列关于该区域河湖水文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 D )A.湖泊储水量最小的时间点是②B.湖泊水位与河流水位同步变更C.一年中大部分时间湖水补给河水D.时间点③比时间点①河湖之间水体补给更快[解析]第3题,结合题干和图示信息可知,湖泊水和河流水具有互补关系是因为其水位凹凸存在差异,该关系说明湖泊与河流是相通的。

第4题,湖泊储水量最小的时间点是④;湖泊水位与河流水位大部分时间同步变更,但时间点②与③之间并不同步。

一年中大部分时间河水补给湖水。

时间点③湖泊与河流水位差异比时间点①大,河湖之间水体补给更快。

故选D。

可鲁克湖和托素湖位于青海省德令哈地区,被称为“情人湖”,它们一大一小,靠一条小小的淡水河紧紧相连。

这两个湖泊虽然相距较近,有着相同的生态环境和变迁历史,但湖水性质却迥然不同。

高一地理死水循环知识点

高一地理死水循环知识点

高一地理死水循环知识点地球是一个封闭的系统,水循环是地球上水资源的重要循环过程。

在地理学中,我们学习到了很多与水循环相关的知识,其中之一就是死水循环。

本文将重点介绍高一地理中关于死水循环的知识点。

1. 死水循环的概念死水循环是指在某些特定的地理环境下,水循环中的一部分水会被蒸发后凝结成水滴,但却无法再次回到地表,进入地下水或河流等水域的现象。

这种现象主要出现在高寒和高山地区,尤其是极寒地区和高山冰川区域。

2. 死水循环的特点(1)缺乏地表径流:由于寒冷的气候条件,水凝结成冰,在没有气温回升的情况下,冰雪很难融化成水,因此地表径流十分有限。

(2)水资源供应不足:死水循环导致地表水资源供应不足,对当地的生态环境和人类生活产生负面影响。

(3)水质较高:由于水无法循环更新,死水区域的水质一般较高。

在寒冷条件下,缺乏活动的水体很容易受到污染,例如冰雪中的微尘污染会降低水的质量。

3. 死水循环的影响(1)生态影响:死水循环导致水资源短缺,影响当地的生态系统平衡。

缺乏水的供应,湖泊、河流等水域的生物栖息环境会受到破坏。

(2)人类生活影响:死水区域的水资源匮乏,给当地的居民带来了很多不便。

缺乏饮用水和灌溉水源的供应,限制了人们的生产生活。

(3)气候影响:死水循环会影响当地的气候条件。

由于地表没有充足的水资源,导致该地区的气温升高速度较快,进一步加剧了融冰的不利条件。

4. 解决死水循环的办法(1)环保意识的提高:通过教育宣传,提高人们对环境保护的意识,减少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从而保护水资源。

(2)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加强对水资源的科学规划和管理,合理分配和利用有限的水资源,并通过节约用水的措施减少浪费。

(3)人工补给水源:在一些特殊地区,可以通过人工手段补给水源,例如引导融水或冰川融水流入干旱地区,满足当地居民的用水需求。

总结:死水循环是地球水循环中的一个特殊现象,主要出现在高寒和高山地区。

它带来了生态、人类生活以及气候的多重影响。

高一地理水圈与水循环试题

高一地理水圈与水循环试题

高一地理水圈与水循环试题1.陆地上的淡水资源主要储存在()A.大江大河B.地下含水层C.南北两极地区D.高山高原地区【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陆地淡水资源的储存。

陆地淡水各种水体中冰川所占比重最大,而冰川有主要集中在南北两极地区。

本题的作答要掌握各种水体在陆地淡水中的比重。

2.在水循环的各个环节中,海洋水进人陆地上空大气中所通过的环节是()A.径流输送B.植物蒸腾C.降水D.水汽输送【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水循环环节。

在水循环的各个环节中,海洋水通过水汽输送进人陆地上空大气中。

本题的作答主要掌握水循环的环节。

3.三种循环中都包括的环节是()A.地表径流B.下渗和蒸发C.地下径流D.蒸发和降水【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三种水循环环节。

在三种水循环的各个环节中,都存在的是蒸发和降水。

本题的作答主要掌握三种水循环的环节。

4.珠江水源的主要补给形式是()A.雨水B.冰雪水C.地下水D.湖泊水【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河流的水源补给形式。

珠江位于我国东南沿海,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雨量大,雨水是珠江水源的主要补给形式。

本题的作答主要掌握河流的水源补给形式。

5.与秘鲁附近海区水产丰富有关的洋流是()A.风海流B.密度流C.上升流D.下降流【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洋流的地理意义。

秘鲁附近海区盛行上升流——秘鲁寒流,将海底的营养盐类带到海水表层,浮游生物大量繁殖,给鱼类提供了充足的饵料,水产丰富。

本题的作答主要掌握洋流对海洋渔业资源的影响。

6. 40°S附近海域出现的西风漂流,成因上主要是()A.风海流B.密度流C.补偿流D.上升流【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洋流的成因。

40°S附近海域盛行西风吹拂下形成西风漂流。

本题的作答主要掌握洋流的成因。

7.下列现象中,参与海陆间循环的是()A.塔里木河水B.天山的冰雪融水C.未登陆的台风D.东南季风【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水循环类型。

塔里木河水、天山的冰雪融水位于内流区,参与的是陆地水循环;未登陆的台风降水来自海洋,又降到海洋,参与的是海洋水循环;东南季风将太平洋的水汽带到陆地,参与了海陆间水循环。

高一地理自然界的水循环教案

高一地理自然界的水循环教案

以下是为⼤家整理的《⾼⼀地理⾃然界的⽔循环教案》,希望能为⼤家的学习带来帮助,不断进步,取得优异的成绩。

第⼀节:⾃然界的⽔循环【教学⽬的】⼀、知识⽬标 1.使学⽣了解地球上有着丰富的⽔及⽔圈的概念、特点和⽔的重要性;2.了解陆地⽔体类型及其相互关系3.了解⾃然界⽔循环的概念主要环节及其类型及意义;⼆、能⼒⽬标1.通过教材P58图3.2,使学⽣能够分析出河流的补给类型和特点,思考径流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及其原因;2.学⽣运⽤图解⽅法正确表⽰出⽔循环的全过程三、情感⽬标 1.认识可利⽤的淡⽔在地球⽔体中只占有很⼩的⽐例,理解⽔循环和⽔平衡对淡⽔资源更新的重要意义,牢固建⽴合理利⽤和保护⽔资源的思想。

2.通过⾃然界⽔循环的学习,树⽴事物之间普遍联系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重难点】⽔循环的分类及过程、意义图析【教学媒体与教具】计算机软件、地球卫星图⽚、地球⽔体储量表、地球⽔储量百分⽐图、⽔循环⽰意图【课时安排】1课时【讲授过程】【新课导⼊】出⽰计算机图⽚:地球卫星图⽚、太阳系九⼤⾏星图⽚。

请同学们看,这是⼈类的家园——地球,与太阳系其它⼤⾏星相⽐,它的特点是什么呢?(有丰富的⽔)是的,我们所居住的这颗⾏星,表⾯四分之三为⽔所覆盖,是⼀颗“⽔的⾏星”。

我们这⼀章要学习的就是地球上的⽔。

【板书】第三章地球上的⽔第⼀节⾃然界的⽔循环【引导】⽔有哪些物理化学性质?(固液⽓三态变化、⽐热、胀缩、溶剂等)那么,地球上的⽔都存在哪⾥呢?(海洋、河流、湖泊、地下、冰川、沼泽、⼤⽓、⽣物体等)【总结】⽔在地理环境中以⽓态、固态和液态三种形式相互转化,形成各种⽔体,共同构成了⼀个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

这实际上就是⽔圈。

【板书】⼀、⽔圈1、定义在⽔的三态中,⽓态⽔数量最少但分布最⼴;液态⽔数量,分布次之;固态⽔仅在⾼纬、⾼⼭或特殊条件下才能存在。

【计算机显⽰】⽔圈的构成图(教材第58页图3.1)。

【引导】在地球上的各种⽔体中,主要包括哪些类型?其中最主要的是哪种类型?占总⽔量的多少?【学⽣回答】地球上的⽔体包括海洋⽔、陆地⽔和⼤⽓⽔,其中海洋⽔是最主要的,占全球⽔储量的96.53%。

高一地理必修一复习知识点总结

高一地理必修一复习知识点总结

高一地理必修一复习知识点总结1.高一地理必修一复习知识点总结篇一陆地水和水循环(1)陆地水体类型:目前人类大量利用的淡水资源(河流水,淡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地表水:江河水、湖泊水、冰川地下水:潜水、承压水静态水资源:冰川、内陆湖泊、深层地下水动态水资源:地表水、浅层地下水目前,冰川是地球上淡水主体,分布于两极与高山地区,直接利用少;地下水是淡水第二主体,但主要为深层地下水,开发难度较大;动态水是人们开发利用的重点,其中以河流水最为重要。

(2)陆地水的相互关系水源补给类型补给时间补给特点我国分布地区雨水夏秋季节水量变化大东部和南部冰川融水主要在夏季补给有时间性,水量稳定西北地区湖泊水全年有调节性,水量稳定东部地下水全年水量稳定,与河流有互补关系普遍(3)水循环能量来源:太阳能和重力能类型:海陆间大循环(蒸发(包括植物的蒸腾),水汽输送,下渗,地表和地下径流四个环节,陆地循环,海洋循环。

2.高一地理必修一复习知识点总结篇二地球的运动(1)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自转:自西向东,恒星日(23时56分4秒),各地相等15°/小时(两极除外),线速度从赤道向两极递减公转:自西向东,恒星年(365天6时9分10秒),近日点(1月初)快,远日点(7月初)慢,平均1°/日。

(2)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返运动,周期为一个回归年。

(3)昼夜交替和时差昼夜交替的周期为一个太阳日。

经度每隔15度,地方时相差1小时。

(4)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赤道上不偏转。

(5)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太阳直射点在那个半球,那个半球昼长赤道全年昼夜平分,春秋分日全球昼夜平分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方向递减,离直射点越近太阳高度越大(6)四季更替和五带四季更替在中纬度地区明显。

夏季是一年中白昼较长,太阳高度较大的季节,冬季反之。

春秋两季是过渡季节。

3.高一地理必修一复习知识点总结篇三热力环流的性质特点(1)水准方向相邻地面热的地方——垂直气流上升――低气压(气旋)——阴雨(2)水准方向相邻地面冷的地方——垂直气流下沉――高气压(反气旋)——晴朗(3)垂直方向的气温气压分布:随海拔升高,虽然气温降低,但是空气变稀,气压降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文站位于水库的__下__(上、下)游方向,图中__a__ (a、b)曲线反映的是建水库后的水位变化情况。
全品高考网
试一试你的才气?!
读下图,完成有关问题:
1、图中4月份的汛期通常叫:__春__汛_________ ,水源补给多以积雪融水 为主。
2、图中汛期较长的季节是 夏季 季节。水源补给以 大气降水 为主。
补给类型:雨水、冰川融水、积雪融水、地下水 水文特征:径流量较大;水位季节变化较大; 含沙量较小;有结冰期;河流落差大,水能资源丰 富
水库对河流的影响 使水库以下河段的径流量季节变化小 使水库下游河段的含沙量减少,改变枯水期的水质 改善河流的航运条件
下图中曲线表示某水文站在建水库前后的水位变化情况, 判断:
• (1)上图中A、B、C 分别是这条河流水源补 给形式,请判断:A是 ____雨__水___补给; B___积_雪__融_水__补给; C___地_下__水___补给。
• (2)请判断图中①、 ②两条曲线,哪一条是 在修坝后测到
_______②________。
1、下图表示的是某河流不同年代的径流量年变化曲线,
谢谢!再见!
河流水源的补给类型
侯建成
河流水与其他水体的相互关系
冰川水
大气降水
河流水
地下水
湖泊水
河流水的主要补给类型
大气降水
河流水 补给主 要类型
高山冰雪融水 季节性的积雪融水 湖泊水
地下水
分析河流水文特征的基础之一
分析 思路
河流特征的分析(描述)
径流量的多少
水文 特征
径流量的季节变化 含沙量
结冰期
其他:流速等
该季节的汛期通常叫 夏汛

3、该河流位于我国 东北 地区。
读下图,完成有关问题:
1、图中河流径流量大小与 气温 关系密切? 2、图中1、2月份河流断流的原因主要是 冬季气温低,冰雪消融量
低的缘故。 3、该河流位于我国 西北 地区。
下图是我国东部某地区一个水电站下游某观测站在修坝前后测得 的该河“全年流量曲线图”,读图并回答回题。
东部季风区
东北地区
南部沿海地 区
西北内陆地区
西南喀斯特地区
塔 里 木 河
7.比较图中两条河流的主要补给类型及径流量季节变化特点
主要补给类型
A河 冰雪融水
雨水
B河 (大气降水)
径流量季节变化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都为夏汛 不同点:A河径流量的季节变化大,B 河径流量的季节变化小
8.下图为我国沿东经90°附近的地形剖面图。 说明图中①河流的补给类型和水文特征。
水系 特征
河流长度 河流密度、支流多少
弯曲系数
河流的补给与径流量的变化
水位流量过程线图的判读 (一)水位流量过程曲线反映的主要内容 (二)从流量过程曲线分析成因 (三)我国各地区河流流量过程曲线的分析
读我国东北地区某河流流量补给示意图,回答
图中数码表示的河流补给类型对——湖泊水补给 C.③——雨水补给 D.④——积雪融水补给
则在这期间该河流域可能( C )
①修建了水利工程
②开辟了运输航线
③加固了防洪大堤
④流域内植被遭破坏
A、 ① ② B、 ② ③
C、 ① ④
D、 ② ④
4、读我国某河道纵剖面与流量变化图,回答有关问题。
(1)判断该河流是我国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
A、长江
B、黄河
C、澜沧江
D、雅鲁藏布江
(2)在图中A、B、C河段中,水量最大的是______,
其补给水源以________为主;水量最小的是______,
其水源补给以___________________为主。
(3)在图中用 标出水能资源最丰富的河段并分析其原因。
(4)请对该河段建设水电站作出自己的评价。
4.⑴D1分 ⑵C1分 雨水1分 A 1分高山冰雪融水 1分 ⑶图略1分 该河段流经青藏高原边缘, 河道落差很大;受来自印度洋西南暖湿气流影响,河 流水量陡增1分 ⑷该河段地处我国西南边远地区, 山高谷深,人迹罕见,交通不便,建水电站的投资巨 大,工期漫长,对技术要求很高。目前条件尚不具 备1分 ⑸我国是世界上水能资源最丰富的国家,雅鲁 藏布江水能资源仅次于长江,该地区水能资源开 发,利于充分发挥我国水能资源的优势,提高水能资 源利用率;改变我国特别是西藏地区的能源消费结 构,保护生态环境;对于我国西部开发,加强落后地 区建设,加强各民族之间团结都有重要作用。此外, 还利于加强国际协作,对下游地区相关河道水量起调 节作用。2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