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知识 诗词鉴赏入门》教学设计1

合集下载

诗歌鉴赏教案

诗歌鉴赏教案

诗歌鉴赏教案

以下是根据题目“诗歌鉴赏教案”所写的文章:

(开头)

诗歌鉴赏教案

(正文)

本教案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鉴赏诗歌,提高他们对诗歌的欣赏和表达能力。通过深入探讨诗歌的特点、形式、意义以及背后的文化和历史背景,学生将能够更全面地理解诗歌作品,并能够相对独立地进行诗歌的鉴赏与解读。

一、课程目标

通过学习本课程,学生将能够达到以下目标:

1. 理解诗歌的基本形式和特点;

2. 掌握常见的鉴赏诗歌的方法和技巧;

3. 培养对诗歌的敏感性和欣赏能力;

4.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

本课程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诗歌的定义和分类;

2. 诗歌的基本结构和韵律;

3. 诗歌的意象和修辞手法;

4. 诗歌的主题与意义;

5. 不同文化和历史背景下的诗歌鉴赏。

三、教学活动

为了更好地达成课程目标,本教案设计了以下教学活动:

1. 观看和欣赏优秀的诗歌朗诵视频,学生通过音频和表演的方式感

受诗歌的美;

2. 分析和解读著名的诗歌作品,学生通过讨论和交流的方式深入理

解诗歌的意义;

3. 进行创作活动,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并将其转化为

诗歌;

4. 研究不同文化和历史背景下的诗歌,学生通过比较和对比的方式

了解不同文化间的共通和差异。

四、教学评估

为了评估学生对诗歌鉴赏的掌握情况,本教案设计了以下评估方式:

1. 课堂参与度评估,包括学生的积极性、讨论质量等;

2. 学生所写的创作诗歌评估,包括创作的独特性、表达能力等;

3. 课堂测试,测试学生对诗歌知识的掌握情况;

4. 课程项目作业,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对一首诗歌进行鉴赏和解读。

高中语文《唐宋词第十二课物是人非事事休——感时伤事鉴赏知识诗词鉴赏入门...》48课件教案教学设计 一等奖

高中语文《唐宋词第十二课物是人非事事休——感时伤事鉴赏知识诗词鉴赏入门...》48课件教案教学设计 一等奖

2

人物形象命题形式

1、这首诗塑造了什么样的形象?

2、试说说这首诗中的形象特点?

3、通过诗中的形象塑造,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理想、追求等

鉴赏诗歌人物形象的方法

这首诗刻画了一个什么形象?请简要分析。

小儿垂钓

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答案:刻画了一个聪明(机灵),天真可爱的小儿形象。“蓬头”“侧坐”等表现小孩的天真可爱,“摇招手”,“怕”等可看出小孩的聪明(机灵)。

1、1、抓住描写(语言、肖像、动作、神态、心里等关键字词)分析人物形象。

分析诗歌塑造了一个怎样的形象。

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注释:1、陈子昂,唐代诗人,官至右拾遗,写此诗时参与东征契丹,多次进谏,未被采纳,却被降职。2、幽州台:战国时期燕昭王所建的黄金台,用于招纳贤才。

塑造了一位胸怀大志却因报国无门而异常孤独苦闷的诗人形象。前两句俯仰古今,不遇明君,第三句写出了空间的辽阔,第四句在广阔的时空背景下突出孤独的诗人形象。

2、结合背景,展开想象,把握形象。

试分析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请结合诗句简要回答。

江汉

杜甫

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

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本诗塑造了一个漂泊异乡、孤苦无依、年老多病但仍然不忘报国思用的儒士形象。诗人不但用“片云”“孤月”写自己孤独漂泊之苦,还用“落日”“秋风”等意象比喻自己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尾联用“老马识途”的典故表明还可以为国家效力。

3、借助意象、重要词语或典故感知形象

古诗词鉴赏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古诗词鉴赏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古诗词鉴赏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古诗词鉴赏教案教学设计1

古诗词鉴赏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

1. 掌握古诗词鉴赏的基本知识和方法;

2. 能够运用古诗词的鉴赏技巧进行欣赏和赏析;

3. 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读懂一些经典的古诗词;

4. 能够了解古诗词的文化内涵,培养文学素养和审美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古诗词鉴赏的基本知识和方法。

2. 教学难点:古诗词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的理解。

三、教学内容

1. 前置知识梳理

通过对学生对于古诗词的初步了解,思考和讨论以下问题:1)你认为古诗词有什么独特魅力?

2)你觉得古诗词的词汇和语言方式有何不同?

3)你曾经读过哪些古诗词?印象最深刻的是哪首?

2. 理论讲解

引导学生认识古诗词鉴赏的意义和重要性,包括以下内容:

1)古诗词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古诗词具有较强的文学艺术价值、审美价值和文化价值;3)古诗词鉴赏是提高人文素养和文学修养的有效途径。

3. 实践操作

针对古诗词鉴赏的方法进行实践操作,具体包括以下内容:

1)古诗词的鉴赏方法和技巧,包括结构鉴赏、语言鉴赏、文

化鉴赏等;

2)使用个案分析和小组讨论的方式,运用所学鉴赏技巧进行

诗词赏析。

4. 综合评价

综合评价学生实践操作的情况,并进行以下评价:

1)对学生诗词鉴赏能力的综合评价,包括了解能力、分析能

力和评价能力;

2)对学生诗词鉴赏的兴趣和能力的评价,包括对于古诗词文

化的积累和应用能力的评价。

四、教学方法

1. 探究式教学法:通过引导和提问,激发学生思考和参与,

诗歌鉴赏教学设计

诗歌鉴赏教学设计

诗歌鉴赏教学设计

诗歌鉴赏教学设计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诗歌吧,诗歌能使人们自然而然地受到语言的触动。那什么样的诗歌才是经典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诗歌鉴赏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诗歌鉴赏教学设计1

三维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诗歌中人物形象的内涵,把握诗歌中常见的几类人物形象。

过程与方法:通过练习,掌握鉴赏诗歌人物形象的方法及答题技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讲练中,初步培养学生对诗歌形象的鉴赏能力,激发学生对诗歌等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鉴赏诗歌人物形象的方法。

难点:掌握解答鉴赏诗歌形象类题目的步骤及方法。

教学内容:

本节课分别从诗歌人物形象内涵,常见的几类人物形象,鉴赏人物形象的方法以及答题技巧等方面培养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教学方法:

1.讲授法:

通过教师的示范讲授,调动学生的知识储备,消除对诗歌鉴赏的神秘感,增强鉴赏诗歌人物形象的兴趣。

2.讨论法:

刚开始进行诗歌鉴赏,会有一定的难度,组织有效的讨论,会激活学生的思维。

3.练习法:

通过一些典型的练习,使学生掌握诗歌形象鉴赏的规律和方法。

课堂类型:

复习课

课时安排:

一课时

学情分析:

作为高中学生,可能从小到大读过也积累过很多古典诗词,但仅停留在浅层次的理解和背诵上。高一高二在必修文本中,也学习过古典诗词单元。学生基本上能读懂诗歌内容,能感知诗歌意境和情感,但不能准确地用语言表达出来,处于“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瓶颈”阶段。在高三前两次的检测中,诗歌鉴赏题失分较多,很多学生想挣分,但苦于方法不当,经验不足。面对新课标和高考的双向需求,高三学生迫切需要掌握一套科学而系统的鉴赏诗词的方法。通过复习,了解高考命题的动态:通过练习,掌握答题步骤及方法,以期减少答题失误,为高考争分。

高中语文《唐宋词第十二课物是人非事事休——感时伤事鉴赏知识诗词鉴赏入门...》44课件教案教学设计 一等奖

高中语文《唐宋词第十二课物是人非事事休——感时伤事鉴赏知识诗词鉴赏入门...》44课件教案教学设计 一等奖

《诗歌中写景句的作用》教学设计

大城一中——熊艳丽

教学重点:写景句作用题的提问方式

教学难点:写景句作用题的答题步骤

教学方法:探究法、归纳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王国维曾言,一切景语皆情语。景是诗歌传情达意的载体,今天我们一起走进诗歌来探讨高考的易考点------写景句在诗词中有哪些作用?

诗歌中写景句的作用?

展示学习目标·重点·难点

一、学习目标:

1.明确诗中写景句(注意写景的方法

)

2.熟悉写景句作用的提问方式

二、重点难点:

写景句作用题的答题步骤

三、答题步骤:

内容上和结构上

探讨归纳:

提问方式

月夜忆舍弟

(唐)

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收兵。说说首联所写之景的作用

贺新郎.别茂嘉十二弟

辛弃疾

绿树听鹈鴂,更那堪、鹧鸪声住,杜鹃声切。啼到春归无寻处,苦恨芳菲都歇。算未抵、人间离别,马上琵琶关塞黑,更长门、翠辇辞金阙,看燕燕,关归妾。

本词开头所写的鸟鸣声有什么作用?

一、总结写景句的提问方式

1.直接问:说说首联所写之景的作用

2.间接问:本词开头所写的鸟鸣声有什么作用?

本诗开头句何有效果?

写景句出现在诗的首句会有何种作用?

出现在诗歌的首句,要考虑是不是点明了时间地点,是不是创设了氛围,烘托了情感,注意景情关系,是不是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

如韦应物的《赋得暮雨送李胄》:“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首句点明时间地点,也创设了离别时的伤感氛围,传达出离别时心情的沉重。再如“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以孔雀失偶徘徊起兴,奠定全诗的感情基调

高中语文《唐宋词第十二课物是人非事事休——感时伤事鉴赏知识诗词鉴赏入门...》52课件教案教学设计 一等奖

高中语文《唐宋词第十二课物是人非事事休——感时伤事鉴赏知识诗词鉴赏入门...》52课件教案教学设计 一等奖

诗歌鉴赏之语言(炼字)

1、炼字:所谓炼字,是指写作时推敲用字,使得所用之字形象、凝练、富有表现力。古人在诗歌创作中,特别注意炼字,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1)炼动词——

如:王之涣的“羌笛何需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2)炼形容词——形象、富于表现力、活用(使动)

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

形容词的活用可化腐朽为神奇。

如:蒋捷《一剪梅》“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3)炼虚词

——

虚词的锤炼,可活跃情韵,开合呼应,化板滞为流动。

如:“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4)叠音字——

叠字的作用不外两种:增强语言的韵律感或是起强调作用。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竹枝词》其一,刘禹锡)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声声慢》李清照)

(5)炼数量词——

如:“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齐己的《早梅》)郑谷将“数枝”改为“一枝”,为什么?

常见题型

1.某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问什么?

2.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有何作用?或与其它某字比较提出优劣问题。

3.从某两句中分别找出最能体现诗人感情的一个字。

4.某字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是什么?

【解答提示】:古人作诗常追求一字传神。设计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出这些经古人锤炼出的字,妙在何处。回答问题时,不能只论字,应放回句中,结合全诗的意境、题旨和诗人的感情来分析。

课堂学习

提示答题步骤:

解释词语在句中的含义;

联系诗句分析含义;(有手法的要点出手法)

分析该字的表达作用(情感

效果)

一、例题

古诗词鉴赏公开课课程教案

古诗词鉴赏公开课课程教案

古诗词鉴赏公开课课程教案

古诗词鉴赏公开课教案

考试说明》要求】

①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②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教学设想】

1、在理解诗歌字词句的基础上,进一步鉴赏诗歌中的形象,表达技巧,以及思想内容。

2、教学方法:讲练结合。教师适当介绍一些鉴赏诗歌的常识,然后结合具体例子强化训练。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第一篇鉴赏古代诗歌考点阐释:

一、考点解析:

我们通常所说的古诗鉴赏,据《考试说明》规定,应该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鉴赏;二是评价。鉴赏又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1、鉴赏其形象(包括事物形象、景物形象、人物形象,把握形象的特征,分析寓于形象中的思想感情,理解形

象的典型意义。);2、鉴赏其语言(包括准确理解有关词语的特定意义、比喻意义、隐含意义、暗示意义;还包括准确理解重要词语的深层含义和言外之意;赏析诗歌语言描绘形象、表达情感、创造意境的艺术效果。);3、鉴赏其表达技巧(赏析表达技巧包括比喻、比拟、借代、夸张、互文、通感、双关、衬托、对比、反语、反复等修辞技巧,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借古抒怀、借古讽今、用典、铺垫、象征、对比、映衬烘托、欲扬先抑、先声夺人、以小见大、动静结合、以动写静、虚实相生(塑造人物形象时,称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比兴(间接抒情的诗歌),直抒胸臆(直接抒情的诗歌)等。)。那么评价的又是什么呢?是诗歌的思想(感情)内容。(简析作品的政治意义、思想意义、人生意义,赏析作者的生活情趣、审美情趣和艺术风格,指出局限性)。从2002年高考起,诗歌鉴赏题由客观题变为主观题,即由原来的判断选择变为语言表达。

高中语文《唐宋词第十二课物是人非事事休——感时伤事鉴赏知识诗词鉴赏入门...》36PPT课件 一等奖名师

高中语文《唐宋词第十二课物是人非事事休——感时伤事鉴赏知识诗词鉴赏入门...》36PPT课件 一等奖名师

一切景语皆情语——古诗词意象之月亮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回忆复习学生初高中所学以及课外积累的关于月亮的古诗词名句。

过程与方法:分析鉴赏相关描写月亮的名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梳理归纳,掌握月亮意象在古诗词中常见的作用及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回忆积累关于月亮的古诗词名句并归纳掌握月亮意象在古诗词中常见的作用、情感。

教学难点:分析鉴赏相关描写月亮的诗词

难点突破:

分析诗句一定要有语境意识、整体意识,关注诗句意象之间的内在联系,还要联系常见作者的创作风格。

三、教学预测:

本次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意在回忆、巩固学生学习过和积累的古诗词,因而在上课之前不告知学生教学内容,也不让学生预先做准备。在课堂教学环节中可能会出现以下状况

1、学生遗忘了以往所学习的关于月亮的诗句,学生回忆、分享这一环节可能会冷场。

2、积累量不足直接会影响对月亮意象具有的作用、情感把握不全面。

3、学生不懂诗句含义,不会分析或者在分析过程中笼而统之、泛泛而谈。

4、可能存在意蕴多元化而产生的分类质疑。

四、教学方法

分析归纳法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王国维曾说:“文学中有二元质焉:曰景,曰情。”而情感的表达要靠景物来显示。正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先请同学们共同分析鉴赏两组诗句,初步感知一下景语和情语关系。

第一组:“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第二组:“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清明节时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古代诗歌鉴赏(一)(人教版高三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古代诗歌鉴赏(一)(人教版高三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古代诗歌鉴赏(一)(人教版高三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古代诗歌鉴赏(一)(人教版高三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1古代诗歌鉴赏(一)

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古代诗歌的特点和艺术魅力。

2.培养学生鉴赏古诗的能力,领悟古诗的思想感情。

3.引导学生感悟古代文化,提高学生审美意识。

二、教学内容:

1. 课前预习文章《古代诗歌鉴赏》。

2. 课中讲解古代诗歌的历史背景,文学特点,诗人思想和创作风格。

3. 鉴赏李白的诗歌《将进酒》。

4. 学生诵读和欣赏几首古代诗歌,品味其中的文学形式、意

境和思想感情。

5. 了解几位著名的古代诗人及其代表作,如李白、杜甫、白

居易等。

三、教学过程设计

1. 阅读文章《古代诗歌鉴赏》。

2. 了解古代诗歌的历史背景,文学特点及其重要意义。

3. 学生诵读和欣赏李白的《将进酒》。

4. 分析《将进酒》的文学形式、意境和思想感情。

5. 学生分组进行古代诗歌朗诵比赛,比赛结束后,老师点评,鼓励学生积极表现。

6. 了解几位著名的古代诗人及其代表作,如李白、杜甫、白

居易等。

7. 学生在课后自学和朗诵古代诗歌,并在下节课上展示自己

的成果。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1. 学生需要了解古代诗歌的历史背景,文学特点及其重要意

义。

2. 学生需要学会评析李白的《将进酒》,领悟其中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方式:

1. 讲授课堂教学

2. 学生发言和互动

3. 分组进行古代诗歌朗诵比赛

四、教学反馈:

1. 学生在上课时积极发言,参与学生组织的古代诗歌朗诵比赛。

2. 通过学生报告和展示,了解到学生对于古代诗歌的感悟和理解程度。

诗词鉴赏课教案

诗词鉴赏课教案

诗词鉴赏课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古诗词相关知识

2、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

介绍古诗词相关知识

三、教学难点

把握格律诗的特点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从小学到中学,我们已经研究了不少脍炙人口的优秀诗篇。从上古的民歌总集《诗经》,到唐诗宋词元曲,包罗万象,美不胜收。可以说,我们已初步识得了中华民族文化宝库里最璀璨的明珠。不过,据我所知,有许多同学对于如何鉴赏古代诗歌的美妙之处,如何评价“明珠”的真正价值还是比较茫然的。那么,如何才能准确的理解和把握好一首古诗的内容呢?如何才能真正领会古诗中那优美的意境和高超的艺术手法,从而不断提高我们对古诗的认识和鉴赏水平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讨论、研究以下这个问题。

(二)基础知识

1、古诗分类:

古体诗(古风):古诗、楚辞体、乐府诗、歌行体。《长歌行》

诗绝句《江南春》《泊秦淮》

近体诗(格律诗)起承转合

(五言、七言)律诗(首联、颔联、颈联、尾联)《黄鹤楼》

词有单双调之分,都有词牌。婉约派:代表李清照《醉花阴》

豪放派:代表苏轼《江城子》“苏辛”曲《天净沙秋思》(小令)

叙事诗《石壕吏》

2、按表达方式分抒情诗《春望》《月夜》《泊秦淮》《江城子》

哲理诗《长歌行》《论诗》

山水故乡诗《过故人庄》《滁洲西涧》

战争边塞诗《使至塞上》《凉州词》

怀古咏史诗《赤壁》

3、按题材内容分写景抒情诗《浣溪沙山下兰牙短浸溪》

咏物言志诗《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即事感怀诗《泊秦淮》

赠友送别诗《送元二使安西》《送友人》它们的特点划分是:

①山水田园诗:代表人物是王维、孟浩然。这类诗以描写自然风光、农村景物以及安逸恬淡的隐居生活见长,诗境隽永优美,风格恬静淡雅,语言清丽洗练。②战争边塞诗:代表人物是高适、岑参、王昌龄。描写边塞风光和戍边将士的军旅生活,或抒发们乐观豪迈或相思离愁的情感,风格悲壮宏浑,笔势豪放。③怀古咏史诗:怀古咏史诗往往以历史典故为题材,将史实与现实扭结到一起,或感慨个人遭遇,或抨击社会现实、借古讽今,或抒发沧桑变化的感慨。④写景抒情诗:歌咏山水名胜、描写自然景色的抒情诗歌。古代有些诗人由于不满现实,常寄情于山水,通过描绘江湖风光、自然风景平寄寓自己的思想感情。这类诗常将要抒发的情感寄寓在后描写的景物之中,就是人们常说的寓情于景。其风格清新自然。

《鉴赏知识诗词鉴赏入门》教学设计(内蒙古市级优课)语文教案

《鉴赏知识诗词鉴赏入门》教学设计(内蒙古市级优课)语文教案

《鉴赏知识诗词鉴赏入门》教学设计(内蒙古市级优课)语文教案第一章:诗歌鉴赏的基本概念

1.1 诗歌的定义与特点

1.2 诗歌的分类及代表作品

1.3 诗歌鉴赏的意义与方法

第二章:诗歌的语言艺术

2.1 诗歌的语言特点

2.2 诗歌的修辞手法

2.3 诗歌的语言鉴赏方法

第三章:诗歌的韵律与节奏

3.1 诗歌的韵律类型

3.2 诗歌的节奏感

3.3 诗歌韵律与节奏的鉴赏技巧

第四章:诗歌的意象与意境

4.1 诗歌的意象创造

4.2 诗歌的意境特点

4.3 诗歌意象与意境的鉴赏方法

第五章:诗歌的情感表达与审美鉴赏

5.1 诗歌的情感类型与表达方式

5.2 诗歌的审美特点

5.3 诗歌情感与审美的鉴赏要点

第六章:唐诗鉴赏

6.1 唐诗的背景与特点

6.2 唐代诗人与代表作品

6.3 唐诗鉴赏的方法与技巧

第七章:宋词鉴赏

7.1 宋词的起源与发展

7.2 宋词大家与经典作品

7.3 宋词鉴赏的要点与方法

第八章:元曲鉴赏

8.1 元曲的定义与形式

8.2 元曲作家与著名作品

8.3 元曲鉴赏的视角与技巧

第九章:明清诗歌鉴赏

9.1 明清诗歌的特点与背景

9.2 明清诗人及其创作

9.3 明清诗歌鉴赏的策略与方法

第十章:现代诗歌鉴赏

10.1 现代诗歌的新特点

10.2 现代诗歌的代表作家与作品

10.3 现代诗歌鉴赏的视角与技巧

重点和难点解析:

一、诗歌的定义与特点

补充说明:诗歌是一种文学形式,以抒情为主,通过韵律、节奏和意象等手法表

达作者的情感和思想。诗歌具有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丰富等特点。

二、诗歌的分类及代表作品

补充说明:诗歌可以根据主题、形式、风格等方面进行分类,如田园诗、边塞诗、婉约词、豪放词等。每种诗歌类型都有其代表作品,如李白的《将进酒》、杜甫的《登高》等。

高中语文《唐宋词第十二课物是人非事事休——感时伤事鉴赏知识诗词鉴赏入门...》32课件教案教学设计 一等奖

高中语文《唐宋词第十二课物是人非事事休——感时伤事鉴赏知识诗词鉴赏入门...》32课件教案教学设计 一等奖

四川省金堂中学校

高2021届语文备课组1

如何读懂诗歌

教学案

编写人:张春华

审核人:

编写时间:

授课人:张春华

授课时间:

高2021

3

组别:

姓名:

【教学目标】

1、通过品析探究诗歌,归纳读懂诗歌的基本方法——补、调、猜。

2、掌握并运用猜读法,进行诗歌译解的迁移训练。

【教学重难点】

归纳并掌握读懂诗歌的基本方法,进行迁移训练。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小组交流、讨论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流程】

预习案(课前)

一、考题回放(2019年3月月考):

(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小题。

柳州城西北隅种柑树①

柳宗元

手种黄柑二百株,春来新叶遍城隅。

方同楚客②怜皇树③,不学荆州利木奴④。

几岁开花闻喷雪,何人摘实见垂珠?

若教坐待成林日,滋味还堪养老夫。

【注】①本诗写于作者贬官柳州时期。②楚客,指屈原。屈原忠而被谤,身遭放逐,流落他乡,故称“楚客”。③皇树,即橘树,屈原《橘颂》中有“后皇嘉树,橘徕服兮”之句。④三国时丹阳大守李衡曾想通过种橘发家致富,给子孙留点财产。

翻译:我亲手种植黄柑二百株,春天到来时枝叶青翠遍布城角。

我像屈原一样喜爱这天生的美树,不学那荆州李衡那样把柑树当作奴仆来谋利。

多少年才能闻到那像喷雪般白色的花的香味?又是谁来摘下那像垂珠般的果实呢?

如果让我等到柑树成林的那一天,它的美味还能够让我这个老人滋养受益。

一、预习交流,各抒己见

总说:(一)读懂诗歌,需要正确译解诗歌

1、活用倒错是诗歌语言的句法特点

2、译解诗歌可借助调序、补充、活用等方法(二)读懂诗歌需要积累:

(1)文常、典故、常用词语

(2)构建知识框架:题材、体裁、考点

大学诗词鉴赏课程教案

大学诗词鉴赏课程教案

课程名称:大学诗词鉴赏

授课对象:大学本科生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目标:

1. 了解和掌握古诗词的基本知识,包括作者背景、时代背景、作品内容等。

2. 培养学生鉴赏古诗词的能力,包括形象、语言、表达技巧等方面。

3. 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教学内容:

1. 古诗词的基本知识介绍

2. 鉴赏古诗词的方法与技巧

3. 典型古诗词作品的鉴赏与分析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 以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古诗词?古诗词有何特点?

2. 简要介绍古诗词的起源、发展及其在我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二、古诗词的基本知识介绍

1. 古诗词的起源和发展

2. 古诗词的分类:诗、词、赋、曲等

3. 古诗词的作者和作品简介

三、鉴赏古诗词的方法与技巧

1. 鉴赏古诗词的基本原则

2. 鉴赏古诗词的方法:形象、语言、表达技巧等方面

3. 鉴赏古诗词的步骤:了解作者背景、作品内容、情感表达等

四、典型古诗词作品的鉴赏与分析

1. 以《静夜思》为例,引导学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2. 分析《静夜思》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第二课时

一、复习上节课内容

1. 复习古诗词的基本知识、鉴赏方法和技巧

2. 以提问方式检查学生对上节课内容的掌握情况

二、鉴赏另一首古诗词作品

1. 以《登鹳雀楼》为例,引导学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2. 分析《登鹳雀楼》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三、课堂讨论

1. 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对所鉴赏的古诗词作品进行评价和赏析

2. 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独立思考能力

四、总结与反思

1.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古诗词鉴赏的重要性

《鉴赏知识 用典》教学设计

《鉴赏知识 用典》教学设计

唐诗宋词鉴赏

鉴赏知识——用典教案

【教学目标】

1、根据已学知识,归纳总结用典的特点。

2、熟知命题规律和答题技巧,提高答题能力。

3、能够根据题目要求,选择正确的表达技巧鉴赏诗歌。

【教学重难点】

1、熟练掌握用典手法的相关知识,解读要求。

2、熟练掌握解题思路,用“自我诊疗法”有效提高答题技巧。

2、规范答题思维,掌握答题步骤。

【教学方法】

1、合作探究法:解读考情,典例解析,随堂诊断(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自主性,贯彻新课改“自主、合作、探究”的教育理念。)

2、讲练结合法:例题解析,随堂巩固练习,随讲随练,随错随改,及时巩固教学成果。(发挥教师在课堂中的引导作用。)

【教学工具】多媒体教学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

在中华五千年的浩瀚历史中,古诗词就像是一颗璀璨的明珠,在文学艺术的星空中熠熠生辉,又像是一股升腾了千年的香气,在文学艺术的长廊上弥漫、缭绕,也像是我们永远的精神家园,温暖而博大,学会鉴赏古诗的表达技巧,就找到了一条鉴赏古诗词的捷径。

二、考点阐释

1、考纲在线——《2017高考全国卷语文考试说明》中,鉴赏能力的能力层级是D级,对“鉴赏”的定义是“对阅读材料的鉴别、赏析和评说,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阅读方面发展了的能

力层级”。

2、考情透析——2019年辽宁省高考语文将继续使用全国卷,诗歌鉴赏仍然是高考的热门模块,其中诗歌的表达技巧是古代诗歌鉴赏命题的重点之一。用典则是常见的表达技巧之一。

三、知识回顾

以《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为例,体会用典手法的运用。

1、齐背课文,回忆所学。

《古诗词鉴赏》教案

《古诗词鉴赏》教案

《古诗词鉴赏》教案

《古诗词鉴赏》教案《古诗词鉴赏》教案

古诗词鉴赏古诗词鉴赏

教学目的:教学目的:

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

2.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

1.如何确定诗词写了什么内容。如何确定诗词写了什么内容。

2.鉴赏诗词的具体方法和步骤鉴赏诗词的具体方法和步骤

教学设想:多结合例句加强感悟,尽量把补充练习中的例句对位到知识点中教学设想:多结合例句加强感悟,尽量把补充练习中的例句对位到知识点中

教学时间:教学时间: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一、高考热点(见课本P116。仅作最简单的提示)。仅作最简单的提示)

二、高考题例二、高考题例 〖1994年全国〗年全国〗 菊 花 元稹元稹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1995年全国〗年全国〗 如梦令如梦令 李清照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浓睡不消残酒。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试问卷帘人,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却道海棠依旧。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瘦。

〖1998年全国〗年全国〗 题李凝幽居题李凝幽居 贾岛贾岛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鸟宿池边树,们敲月下门。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1999年全国〗年全国〗 漫成一首漫成一首 杜甫杜甫

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沙头宿露联拳静,船尾跳鱼拔刺鸣。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沙头宿露联拳静,船尾跳鱼拔刺鸣。

古诗词鉴赏 教案教学设计

古诗词鉴赏 教案教学设计

古诗词鉴赏教案教学设计

一、考纲要求

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韵律和表达技巧

2.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

教学重点:如何确定诗词写了什么内容;鉴赏诗词的详细方法和步

教学设想:多结合例句加强感悟,尽量把补充练习中的例句对位到

知识点中

教学时间:

二、考点解析

xx 高考语文试题发展了重大改革,其主要特点是加大了主观题在整

张试卷中的比重,其中诗词鉴赏题的改革尤其引人注目。根据新公

布的 xx 年的高考《考试说明》,今年高考语文学科,有关诗歌鉴赏题的题型和内容已做了重大的调整。诗歌鉴赏原来包括古代诗歌和

现代诗歌两方面的内容,今年,现代诗歌鉴赏不考了。原来题型为

选择题,今年,古代诗歌鉴赏将采用主观题的形式发展考试。但考

点仍表达在对作品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初步鉴赏和对作品思想

内容发展评价等方面。我们认为高考不会因为命题形式的变化而加

大试题考查的深度或者广度,但会增加考生解题的难度,因此,这

种变化对详细教学过程中训练思路和方法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面对高考古诗鉴赏题型的变化,考生必须发展针对性的适应训练,这将直接有助于考生解答古诗鉴赏题正确率的提高。我们通常所说的古诗鉴赏,据《考试说明》规定,应该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鉴赏;二是评价。鉴赏又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1、鉴赏其形象; 2、

鉴赏其语言; 3、鉴赏其表达技巧。那末评价的又是什么呢?是诗歌的思想(感情)内容。

三、学生情况分析

为了既能表达命题者在《考试说明》中所提出的“初步鉴赏”的要求,又能在题目的区分度上到达理想状态,高考所选择的诗歌材料应会比拟浅显,学生能初步读懂。经过我们平时的训练,学生对诗歌主观题的命题形式根本了解,但在真正读懂诗歌的思想内容,把相关的表达技巧与详细的诗句联系分析,准确、标准地解答主观题的能力还有待提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鉴赏古诗中的表达技巧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熟悉古代诗歌技巧鉴赏题的题型。

2、掌握不同类型题的答法,规范答题语言和答题步骤。

学习方法

•1、高效探究,展示,点评;

•2、在练习中熟悉解题思路和答题步骤。

一、考点简析:

高考试题的“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是指准确判断诗词所运用的手法技巧,并赏析其表达效果。表达技巧是指作者在塑造形象、创造意境、抒发情感、表达心志时所采取的特殊表现手法,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

(一)表达方式。表达方式是指诗歌的某一部分作者是用什么方式来进行表达的,主要有记叙、议论、抒情、描写四种。在诗歌中,“说明”这种表达方式基本不用。

(二)修辞手法。修辞手法是指诗歌的某一句或某几句之间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格(常见的有比喻、拟人、对比、夸张、对偶、双关)

(三)表现手法。表现手法是一首诗在整体上采用的艺术技巧。包括情景交融、借景抒情、托物言志、虚实相生、动静结合、衬托、象征、烘托和渲染、联想与想象等。

(四)谋篇布局(构思技巧)。常见的有首句点题或曲笔入题、卒章显志、以景结情、过渡照应、画龙点睛等。

二、备考指导:

诗歌的表达技巧,是高考命题涉及最多的内容,有单独考查的,也有结合形象、语言和思想感情来考查的,应该是我们复习的重点。

三、答题常见问题:

1、未能准确区分四类表达技巧,答案言不及义。

2、只答“手法”和“翻译”,无具体分析或理解肤浅。

3、答案不全面,只是点到为止,造成丢落要点。

四、重点表达技巧解析

(一)表达方式(重点要了解抒情手法和描写手法):

1、抒情手法

(1)直接抒情:也称直抒胸臆,是一种由作者直接对有关人物、事件等表明爱憎态度的一种抒情方式。比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结尾:“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就直截了当

地抒发了诗人甘愿为天下贫寒的知识分子的幸福而牺牲自己的高尚情操。再如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泣下。”全诗以慷慨悲凉的调子,直接表达了诗人功业难就、空怀壮志的悲愤和失意苦闷的情怀。

(2)借景或借物抒情,寓情于景(物),情景交融。

作者对某种景象或某种客观事物有所感时,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此景此物中,通过描写此景此物来抒发,这种抒情方式就叫借景或借物抒情。

在我国古代诗歌中,松、竹、梅、菊、柳、山石、溪流、古道以及落日,夜月,轻风,细雨,微风都是诗人借以抒情的对象。如白居易的“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不尽,春风吹又生”,作者借“原上草”的顽强抗挣,尽情发出对自然规律不可抗拒的感叹。再如杜甫的“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写景之中包含着对春雨的“喜悦”之情;“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则借景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的忧虑和对家人的思念之情。另如宋祁的“红杏枝头春意闹”、张先的“云破月来花弄影”等等,都是情景交融的典范。

(3)托物言志: 托物言志就是通对物品的描写和叙述,表达自己的志向和意愿。托物言志的写作方法,最常用的有比喻、拟人、象征等。比如李商隐《蝉》:“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这首诗借咏蝉以喻自身的高洁。前四句闻蝉而兴,重在咏蝉;写蝉餐风饮露,居高清雅,然而声嘶力竭地呜叫,却难求一饱。后四句直抒己意,他乡薄宦,梗枝漂流,故园荒芜,何不归去?因而闻蝉以自警,同病相怜。

(4)用典抒情: 即在诗歌中援引史实,使用典故。古诗很讲究用典,这既可使诗歌语言精练,又可增加内容的丰富性,增加表达的生动性和含蓄性,可收到言简意丰、耐人寻味的效果,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比如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成功地运用了五个典故:孙权、刘裕、刘义隆、佛狸、廉颇。这些典故都是京口这地方的历史掌故,诗人借助这些历史事实含蓄自然而又充分地表达了自已的思想感情。

(5)叙事抒情: 如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白居易的《琵琶行》等。

(6)借古讽今:如戎昱《咏史》:“汉家青史上,计拙是和亲。社稷依明主,安危托妇人。岂能将玉貌,便拟静胡尘。地下千年骨,谁为辅佐臣。”这是一首借古讽今的政治讽刺诗。唐代自安史乱后,朝政混乱,国力削弱,藩镇割据,边患十分严重,而朝廷一味求和,使边境各族人民倍受祸害。因此诗人对朝廷执行屈辱的和亲政策,以为国耻,痛心疾首。这首讽喻诗,写得激愤痛切,直截了当,一针见血。

2、描写手法:

(1)白描/细节描写

(2)正面描写(人-语言动作肖像

物-绘形(视听、远近等)

绘声(动静结合,以动衬静,化静为动)

绘色(色彩对比鲜明,画面感强)

侧面描写(人物的感受心理、行为表现)

其他景物烘托

(二)修辞手法:

古代诗歌常用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比拟、夸张、借代、设问、反问、反语、双关等。如李煜《虞美人》最后两句写道:“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里先用设问,后用比喻,两种修辞手法综合运用,形象地写出了作者绵长久远的愁思。

比兴:渲染或导引“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比喻:突出、化虚为实“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比拟:形象生动 "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

对偶:整齐含蓄“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对比:鲜明突出“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用典:言简意丰耐人寻味“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双关:含蓄委婉、趣味“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夸张:浪漫、突出醒目“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借代:简练含蓄“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互文:言简意赅“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反问设问:承启深化、强调“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反复:强调突出“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三)表现手法(见附录)

(四)构思技巧(谋篇布局)

首尾照应这两类一般篇幅较长的诗词会用到,多为写景或叙述。

过渡铺垫

以景结情(诗词的末句或尾联以写景收束,言有尽而意无穷)

卒章显志(诗词的末句或尾联以抒情收束,表明心志或情感)

五、课堂练习

1、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问题。

恨别

杜甫

洛城一别四千里,胡骑①长驱五六年。

草木变衰行剑外②,兵戈阻绝老江边。

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

闻道河阳近乘胜,司徒③急为破幽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