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水利统计公报

合集下载

2001年长江泥沙公报

2001年长江泥沙公报

2001年长江泥沙公报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一、概述本期泥沙公报发布长江干、支流若干主要测站(分布情况见图1)(图1缺)2001年水沙特征值及水量、沙量的逐月分布,并将2001年的特征值与上一年及多年平均值进行比较。

同时还介绍了近年来葛洲坝水库下游近坝段、荆江河段、长江口河段的冲淤变化,以及葛洲坝水库的淤积情况。

重要泥沙事件包括荆江部分河段的洲滩变化、主支汊易位、崩岸以及长江河道采沙管理。

2001年长江主要支流水文控制站的年径流量,仅岷江高场站略大于多年平均值与上年度值,其余均小于多年平均值。

年输沙量除鄱阳湖湖口站略大于多年平均值外,其余均明显小于多年平均值(多数站还小于上年度值)。

其中嘉陵江北碚站沙量减少的绝对值最大,比多年平均值减少0.97亿吨(81%)比上年度减少0.13亿吨(36%)。

根据固定断面及水下地形图计算,葛洲坝水库库区1981-2000年累计泥沙淤积量为1.22亿立方米。

葛洲坝水库下游近坝段1981-1994年以冲刷为主,1995-2000年淤大于冲。

长江口河段1998--2001年以冲刷为主,累计冲刷量为0.43亿立方米。

二、径流量与输沙量(一) 2001年实测水沙特征值干流四站2001年实测水沙特征值见表1。

与多年平均值及2000年实测值的对比见图2、图3。

表1 2001年长江干流四站实测水沙特征值屏山水文站2001年径流量比多年平均值大22%,比2000年小2%;输沙量比多年平均值小5%,比2000年小11%;含沙量比多年平均值小21%,比2000年小11%;中值粒径0.014毫米,与2000年相同。

宜昌水文站2001年径流量比多年平均值小5%,比2000年小12%;输沙量比多年平均值小40%,比2000年小23%;含沙量比多年平均值小37%,比2000年小15%;中值粒径0.008毫米,与2000年相同。

汉口水文站2001年径流量,比多年平均值小8%,比2000年径流量小12%;输沙量比多年平均值小29%,比2000年小15%;含沙量比多年平均值小24%,比2000年小4%;中值粒径比2000年小0.001毫米。

2001年水资源公报

2001年水资源公报

2001年水资源公报一、概述2001年全区年平均降水量306mm,折合降水总量为158.276亿m3,比上年增加43%,较多年均值偏大5%。

属平水年份。

当地地表水资源量为9.497亿m3,比2000年增加62%,比多年平均减少2%。

全区总取用水量84.227亿m3,比2000年87.198 亿m3减少3%。

用水量减少主要有三方面:一是加强了灌溉管理及节水力度,农业灌溉用水减少2.509亿m3;二是工业节水已显成效,工业取水总量较2000年减少0.446亿m3,其中石嘴山电厂2001年减少取黄河水0.19 亿m3,其它工业用水也有所减少。

三是城镇生活取用水量有所减少。

2001年全区耗水总量39.160亿m3,比2000年增加0.759亿m3,主要是农业耗水和农村生活耗水有所增加。

2001年黄河干流宁夏段入境水量为215.355亿m3,出境水量为181.0亿m3,进出境水量差为34.355亿m3。

农业取用黄河水量75.189亿m3,较2000年减少3.171亿m3;灌区排水量40.224亿m3,减少3.678亿m3;耗水量(黄河水量)34.965亿m3。

二、水资源(一)降水2001年宁夏全区降水总量158.276亿m3,折合降水深306mm,比多年均值增加5%,比2000年增加43%。

与多年均值比:各流域分区降水量,清水河、黄左区间、葫芦河减少2%~7%,其它各河、各流域增加1%~23%。

各行政分区降水量除吴忠市增加18%外,其它减少2%~10%。

与去年比:各河、各流域增加15%~139%,各行政分区增加13%~79%(见表1、表2)。

2001年宁夏降水量地区分布情况:总趋势由南向北递减,固原地区平均降水量最大412mm,吴忠市次之为276mm,银川市、石嘴山市分别为195mm、172mm。

各流域分布:泾河最大为505mm,葫芦河次之435mm,黄河灌区相对较小为182mm。

六盘山、南华山、香山、贺兰山为相对高值区,中心雨量分别为800mm、400mm、300mm、300mm,较去年明显偏大。

2001年水利统计公报-水利规划计划

2001年水利统计公报-水利规划计划

2001年水利统计公报一.水利基本建设2001年水利基本建设继续加强以大江大河重要干支流堤防和控制性水利枢纽建设为重点的防洪工程建设,突出做好重点病险水库的除险加固,加强重点蓄滞洪区和重点防洪城市的防洪安全建设。

在进一步建设和完善防洪安全体系的同时,大力发展节水灌溉,以人饮解困为重点,不断提高城乡供水能力;进一步发展水电事业,加快农村电气化县建设;围绕生态环境建设重点,加大水土流失治理力度。

2001年全国水利基本建设完成投资560亿元,其中:防洪工程投资308亿元,占55%;灌溉工程投资70亿元,占13%;供水工程投资80亿元,占14%;水土保持工程投资17亿元,占3%。

2001年水利基本建设在调整投资结构、优化资金配置的同时,突出重点,确保大中型项目、续建项目、投产项目以及防汛等应急项目建设,保证水利投资效益的充分发挥。

2001年中央水利投资完成275亿元,占全部完成投资的49%;大中型水利基建项目完成投资340亿元,占全部完成投资的62%,一批大中型项目相继建成投产。

水利基本建设投资来源仍以国家投资为主。

2001年水利基本建设完成投资中,国家预算内拨款89亿元,占16 %;国家预算内专项资金193亿元,占34 %;贷款32亿元,占6 %;外资27亿元,占5 %;地方自筹投资174亿元,占31 %;水利建设基金21亿元,占4 %。

中央水利投资在近几年维持高水平的基础上又有大幅度增加。

2001年中央水利投资总规模401亿元,创历史最高水平。

其中,国债投资302亿元,在去年178亿元的基础上,又增加了124亿元。

中央投资中防洪工程投资289亿元,占72%,主要加强了对长江中下游、黄河下游等重要堤防加固工程的投入,重点安排了重点病险水库除险加固、防洪控制性枢纽等项目建设;水资源工程投资74.6亿元,占18.6%,重点安排了农村人饮、重点水源工程、节水灌溉、大型灌区更新改造及续建配套等工程建设;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投资24亿元,占6%,重点安排了长江上游、黄河上中游生态建设和塔里木河、黑河生态和首都水资源综合治理等工程建设。

海河2001水资源公报

海河2001水资源公报

综述海河流域2001年降水量416毫米,比多年平均降水量少24%,属枯水年份。

2001年全流域地表水资源量为89.7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为174.6亿立方米,水资源总量为200.1亿立方米,占降水量的15%, 比多年平均水资源量少52%。

全流域137座大、中型水库年末蓄水总量为63.4亿立方米,比上年末减少7.3亿立方米。

2001年全流域各类供水工程总供水量为392.0亿立方米,其中当地地表水占21.5%,地下水占68.3%,引黄水占9.9%,其他水源占0.3%。

全流域总用水量为392.0亿立方米,其中农业用水占71%,工业用水占16%,生活用水占13%。

全流域用水消耗量为269.4亿立方米,占总用水量的69%。

2001年全流域废污水排放量为54亿吨,其中工业排污量占61%,城镇生活排污量占39%。

对全流域10076公里河流进行的水质评价结果为:Ⅰ、Ⅱ类水质河长占16%,Ⅲ类水质河长占23%,Ⅳ、Ⅴ类水质河长占15%,超Ⅴ类水质河长占46%。

全流域受污染的河长(水质劣于Ⅲ类水)达6133公里,占评价河长的61%,水体污染严重。

水资源量(一)降水量2001年海河流域平均降水深416毫米,折合降雨量为1324.8亿立方米,比2000年减少15%,比多年平均少24%,属枯水年份。

1、降水量的地区分布2001年,各子流域分区降水均比多年平均值少,大清河系与多年平均比较减少33%,为减少最多的水系;流域内各行政区降水量除辽宁省外均比多年平均偏少,其中北京市偏少23%、天津市偏少21%、河北省偏少22%。

图1 各子流域分区2000、2001及多年平均降水量图2 各行政区2000、2001及多年平均降水量2、降水量年内分配2001年是海河流域继1997年严重干旱后的第五个干旱年。

全流域汛期(6~9月)降水量为296毫米,占全年降水量的71%,比上年汛期偏少14%,比同期多年平均偏少33%。

2001年汛期海河流域降雨偏少的原因主要有:(1)冷空气活动偏西、偏北,强度偏弱,负热带高压位置偏西、偏北,冷暖空气相互作用较弱,不易到达华北地区。

2001年中国水利公报

2001年中国水利公报

2001年水利统计公报(2002.10.07)2001年水利主要指标表一.水利基本建设2001年水利基本建设继续加强以大江大河重要干支流堤防和控制性水利枢纽建设为重点的防洪工程建设,突出做好重点病险水库的除险加固,加强重点蓄滞洪区和重点防洪城市的防洪安全建设。

在进一步建设和完善防洪安全体系的同时,大力发展节水灌溉,以人饮解困为重点,不断提高城乡供水能力;进一步发展水电事业,加快农村电气化县建设;围绕生态环境建设重点,加大水土流失治理力度。

2001年全国水利基本建设完成投资560亿元,其中:防洪工程投资308亿元,占55%;灌溉工程投资70亿元,占13%;供水工程投资80亿元,占14%;水土保持工程投资17亿元,占3%。

水利基本建设在调整投资结构、优化资金配置的同时,突出重点,确保大中型项目、续建项目、投产项目以及防汛等应急项目建设,保证水利投资效益的充分发挥。

2001年中央水利投资完成275亿元,占全部完成投资的49%;大中型水利基建项目完成投资340亿元,占全部完成投资的62%,一批大中型项目相继建成投产。

水利基本建设投资来源仍以国家投资为主。

2001年水利基本建设完成投资中,国家预算内拨款89亿元,占16 %;国家预算内专项资金193亿元,占34 %;贷款32亿元,占6 %;外资27亿元,占5 %;地方自筹投资174亿元,占31 %;水利建设基金21亿元,占4 %。

中央水利投资在近几年维持高水平的基础上又有大幅度增加。

2001年中央水利投资总规模401亿元,创历史最高水平。

其中,国债投资302亿元,在去年178亿元的基础上,又增加了124亿元。

中央投资中防洪工程投资289亿元,占72%,主要加强了对长江中下游、黄河下游等重要堤防加固工程的投入,重点安排了重点病险水库除险加固、防洪控制性枢纽等项目建设;水资源工程投资74.6亿元,占18.6%,重点安排了农村人饮、重点水源工程、节水灌溉、大型灌区更新改造及续建配套等工程建设;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投资24亿元,占6%,重点安排了长江上游、黄河上中游生态建设和塔里木河、黑河生态和首都水资源综合治理等工程建设。

2001年长江流域及西南诸河水资源公报

2001年长江流域及西南诸河水资源公报

2001年长江流域及西南诸河水资源公报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一、综述长江流域面积约180万平方公里,涉及青海、西藏、云南、四川、重庆、贵州、甘肃、湖北、湖南、江西、陕西、河南、广西、广东、安徽、江苏、上海、浙江、福建19省(自治区、直辖市),划分为金沙江、岷沱江、嘉陵江、上游干流、乌江、汉江、中游干流、洞庭湖、鄱阳湖、下游干流、三角洲平原11个流域二级区。

2001年平均降水深1000.1毫米,折合降水总量17876.7亿立方米,比常年偏少8.3%。

地表水资源量8781.2亿立方米,折合径流深491.3毫米,比常年偏少9.2%。

地下水资源量2426.5亿立方米,大部分与地表水资源量重复。

扣除地表水与地下水重复计算量后的水资源总量为8892.8亿立方米。

2001年末1107座大中型水库蓄水总量比上年末减少178.6亿立方米。

由于年降水偏少且时空分布异常,长江流域发生较大面积旱灾,其中部分地区发生历史上罕见的春、夏、秋三季连旱。

2001年长江流域总供水量1746.7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源占94.8%,地下水源占4.7%,其他水源占0.5%;总用水量1746.7亿立方米,其中农业用水占58.6%,工业用水占29.4%,生活用水占12.0%;总耗水量843.5亿立方米,综合耗水率为48.3%。

2001年长江入海水量8393亿立方米(含淮河经长江入海水量30.6亿立方米)。

2001年全流域工业和生活废污水排放总量220.5亿吨(不包括火电直流冷却水和矿坑排水),其中工业废水占62.7%,生活污水占37.3%。

长江流域河流水质符合和优于Ⅲ类水河长占总评价河长的73.7%,与上年变化不大。

湖泊水质较差,在评价的10个湖泊中,仅有4个湖泊水质符合和优于Ⅲ类水,滇池和巢湖全部、太湖大部分处于富营养状态。

西南诸河面积约85万平方公里,涉及新疆、青海、西藏、云南、广西5省(自治区),划分为雅鲁藏布江、藏西诸河、藏南诸河、怒江、澜沧江、红河、伊洛瓦底江7个流域二级区。

河南省水资源公报

河南省水资源公报

河南省水资源公报【篇一:河南省2001年水资源公报】河南省2001年水资源公报一、综述2001年全省平均降水量543.3毫米,比上年减少45.4%,比多年均值减少30.8%,位于1956—1979年系列的倒数第二位,属枯水年份,干旱程度接近枯水年1966年。

大范围长时间的严重降水不足,致使我省遭受自建国以来最严重的旱灾。

2001年全省地表水资源量127.6亿米3,比多年均值312.7亿米3偏少59.2%,比上年度偏少73.2%。

全省地下水资源量143.82亿米3,扣除地表水与地下水之间的重复计算量52.88亿米3,全省水资源总量为218.50亿米3,比多年均值减少47.2%;其中海河、黄河、淮河、长江流域分别减少35.2%、46.7%、49.0%、46.7%。

2001年末全省大、中型水库蓄水总量35.25亿米3,比上年末减少19亿米3。

其中,大型水库年末蓄水量26.90亿米3,比上年末减少16.52亿米3;中型水库8.35亿米3,比上年末减少2.49亿米3。

全省平原区浅层地下水位与上年末相比,普遍下降,面平均下降1.43米,年地下水储蓄量减少50.31亿米3。

全省平原区10个浅层地下水漏斗区,总面积为9300平方公里,比上年增加2000多平方公里。

2001年全省各种水利工程总供水量达231.29亿米3。

其中地表水源供水量 96.24亿米3,地下水水源135.00亿米3,集雨工程0.05亿米3。

与上年比较,总供水量增加26.42亿米3,增幅12.9%。

引用入过境水量26.16 亿米3,其中引黄河干流水量18.85亿米3,流域间调水13.97亿米3。

全省总用水量达231.29亿米3,其中农业用水159.63亿米3,工业40.76.亿米3,生活30.90亿米3,与上年比较,农业用水增加25.43亿米3,工业用水减少0.97亿米3,生活用水增加1.96亿米3。

全省人均用水量为241米3,万元gdp(当年价)用水量为414米3;农田灌溉亩均用水量为229米3,万元工业产值(当年价)取水量,含火电为56米3,不含火电为44米3;万元工业增加值(当年价)取水量,含火电为183米3,不含火电为145米3;人均生活用水量城镇为每人每日186升,农村67升(含牲畜用水)。

2001年北京市水资源公报

2001年北京市水资源公报

2001年是继1999年、2000年之后的第三个连续干旱年份。

2001年全市平均年降水量462毫米,比上年的438毫米多5.5%,比多年平均595毫米少22.3%,相当于概率为81%的枯水年。

2001年全市地表水资源量为7.78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为15.70亿立方米,扣重复量后水资源总量为19.20亿立方米,比上年的16.86亿立方米多13.9%,比多年平均36.29亿立方米少47.1%。

全市入境水量为5.29亿立方米,出境水量为7.35亿立方米(其中包括污水及再生水约5.3亿立方米)。

全市各大、中型水库蓄水量普遍减少,截至年末,16座大、中型水库蓄水总量为19.74亿立方米,比上年的21.29亿立方米减少了7.3%。

可利用来水量为6.48亿立方米,比上年的5.57亿立方米多16.3%。

官厅、密云两大水库可利用来水量为4.63亿立方米(包括白河堡给官厅水库补水0.56亿立方米),比上年r的3.44亿立方米增加了1.19亿立方米。

2001年地下水位继续呈下降太势,与上年末比较,地下水位下降1.06米,地下水储量比上年末减少5.43亿立方米,比1980年初减少了47.00亿立方米,比1960年初减少了67.74亿立方米。

2001年全市总供水量38.93亿立方米,比上年的40.4亿立方米少1.47亿立方米。

2001年地表水水质监测总河长952.0公里。

其中Ⅱ-Ⅲ类水体河长648.4公里,占监测总河长的68.1%,大Ⅴ类水体河长为261.3公里,占总河长的27.4%。

与去年相比,大于Ⅴ类水体河长所占比例变化不大。

主要饮用水源地密云、怀柔两在水库和京密引水渠水质均符全地面水环境质量Ⅱ类标准,水质良好。

官厅水库水质为Ⅴ类,仍不符合饮用水源地水质要求。

从水系来看,污染较重的仍是北运河水系,主要污染物为氨氮和高锰酸盐指数等。

地下水体的污染状况与上年相比,变化不大。

(一)降水量2001年全市平均降水量为462毫米,折合降水总量为77.62亿立方米,比上年多5.5%,比多年平均少22.3%。

2001年中国水资源公报

2001年中国水资源公报

2001年中国水资源公报资源来源:国家水利部2001年,我国大部分地区降水量偏少,时空分布严重不均,继上年大旱之后全国再次遭受严重干旱,长江流域及其以北地区旱情最为严重,给工农业生产和城乡人民生活造成很大的影响。

党中央、国务院十分关注旱情,专门召开会议动员部署抗旱救灾工作,受旱地区各级党委、政府组织广大干部群众奋力抗旱,取得了抗旱救灾的伟大胜利。

2001年,中央水利投资401亿元,创历史最高水平。

全国水利工作成绩显著,为完成“十五”水利计划开了好头。

在中央水利工作方针指导下,新的治水思路和实践取得重大进展:以“可持续发展水利”为指导的一系列重要规划报告编制完成;黄河、黑河、塔里木河调水得到国务院领导的充分肯定和社会的广泛好评;扎龙湿地应急补水工程和“引江济太”调水试验工程成功实施;用水定额管理和按水资源承载能力调整经济结构在一些地方开始实行,建设节水型社会试点进入实际性操作;水资源统一管理进一步加强;南水北调工程规划的12个附件及45个专题全部完成并通过专家审查……我国水利事业在新世纪有了良好开端,将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现将2001年的水资源量、蓄水动态、供用水量及江河湖库水质等情况公告如下:一、水资源量2001年全国平均年降水量612毫米,折合降水总量58122亿立方米,比常年(多年平均)少4.1%。

北方五个流域片(松辽河、海河、黄河、淮河、内陆河)降水量比常年少14.5%,南方四个流域片(长江、珠江、东南诸河、西南诸河)降水量比常年多 1.0%。

在各省级行政区中,降水量比常年偏少的有2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其中偏少20%以上的有河南、内蒙古、湖北、安徽、北京、吉林、重庆、黑龙江、山西、河北;而比常年偏多的有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其中海南和上海分别偏多25.3%和24.8%。

2001年全国地表水资源量25933亿立方米,折合年径流深273毫米,比常年少0.8%。

北方五个流域片地表水资源量比常年偏少21.4%,南方四个流域片则偏多3.5%。

中国2001年供水统计

中国2001年供水统计

1370 360 294836 332155 125667 23902 3842 4180 9808 3222 2047 20123 2719 1031 1887 19474 7476 4500 5290 3490 1785 10766 1266 962 1284 1330 7575 6800 7634 2978 1375 10540 4831 992 2165 12754 2905 1068 1000 1002 5193 2814 976 2402 1100 204437 39529
464 172 81 154 110 152 5024.79 657 172 988 531 392.79 150 222 236 210 135 113 38 40 124 200 177 167 193 103 120 24 32 4726.8 408 1384 522 423 116 251 60 18.5 32 11 70 22 441 209 48 167.3 171
萧山 建德 富阳 余杭 临安 宁波 余姚 慈溪 奉化 温州 瑞安 乐清 嘉兴 海宁 平湖 桐乡 湖州 绍兴 诸暨 上虞 嵊州 金华 兰溪 义乌 东阳 永康 衢州 江山 舟山 台州 温岭 临海 丽水 龙泉 安徽 合肥 芜湖 蚌埠 淮南 马鞍山 淮北 铜陵 安庆 桐城 黄山 滁州 天长
247 1901 3996 894 480 1870 419 2010 2703 170 540 3148 591 1188 2416 325 506 159525 34084 3650 836 700 475 11166 216 6311 232 751 6041 2850 55215 3982 313 7384 110 280 3124 13642 499 420 1000 428 501 530 84 1971 1000

河南省2001年水资源公报

河南省2001年水资源公报

河南省2001年水资源公报一、综述2001年全省平均降水量543.3毫米,比上年减少45.4%,比多年均值减少30.8%,位于1956—1979年系列的倒数第二位,属枯水年份,干旱程度接近枯水年1966年。

大范围长时间的严重降水不足,致使我省遭受自建国以来最严重的旱灾。

2001年全省地表水资源量127.6亿米3,比多年均值312.7亿米3偏少59.2%,比上年度偏少73.2%。

全省地下水资源量143.82亿米3,扣除地表水与地下水之间的重复计算量52.88亿米3,全省水资源总量为218.50亿米3,比多年均值减少47.2%;其中海河、黄河、淮河、长江流域分别减少35.2%、46.7%、49.0%、46.7%。

2001年末全省大、中型水库蓄水总量35.25亿米3,比上年末减少19亿米3。

其中,大型水库年末蓄水量26.90亿米3,比上年末减少16.52亿米3;中型水库8.35亿米3,比上年末减少2.49亿米3。

全省平原区浅层地下水位与上年末相比,普遍下降,面平均下降1.43米,年地下水储蓄量减少50.31亿米3。

全省平原区10个浅层地下水漏斗区,总面积为9300平方公里,比上年增加2000多平方公里。

2001年全省各种水利工程总供水量达231.29亿米3。

其中地表水源供水量96.24亿米3,地下水水源135.00亿米3,集雨工程0.05亿米3。

与上年比较,总供水量增加26.42亿米3,增幅12.9%。

引用入过境水量26.16 亿米3,其中引黄河干流水量18.85亿米3,流域间调水13.97亿米3。

全省总用水量达231.29亿米3,其中农业用水159.63亿米3,工业40.76.亿米3,生活30.90亿米3,与上年比较,农业用水增加25.43亿米3,工业用水减少0.97亿米3,生活用水增加1.96亿米3。

全省人均用水量为241米3,万元GDP(当年价)用水量为414米3;农田灌溉亩均用水量为229米3,万元工业产值(当年价)取水量,含火电为56米3,不含火电为44米3;万元工业增加值(当年价)取水量,含火电为183米3,不含火电为145米3;人均生活用水量城镇为每人每日186升,农村67升(含牲畜用水)。

淮河片水资源公报(2001年度)

淮河片水资源公报(2001年度)

淮河片水资源公报HUAI RIVER WATER RESOURCES BULLETIN2001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二○○二年九月目录综述 (3)一、水资源量 (4)(一)降水量(二)地表水资源量(三)地下水资源量(四)水资源总量(五)入海、入江及引江、引黄水量二、蓄水动态 (8)(一)大中型水库(湖泊)蓄水动态(二)平原区地下水动态及地下水位降落漏斗三、供用水量 (10)(一)供水量(二)用水量(三)用水消耗量(四)主要城市供用水情况四、水资源利用简析 (14)(一)水资源利用程度分析(二)用水指标(三)流域水量平衡分析五、水质概况 (16)(一)河流水质(二)水库水质(三)废污水排放量(四)城镇入河排污量六、重要水事 (18)综述淮河片包括淮河流域和山东半岛,总面积约33万km2。

其中淮河流域面积约27万km2,地跨湖北、河南、安徽、江苏、山东五省40个市(地)172个县(市)。

在本公报水资源分析计算中,将淮河流域划分为王家坝以上、王蚌区间、蚌洪区间、淮河下游区、南四湖区、沂沭河水系6个水资源二级区(见淮河片水资源分区图)。

山东半岛面积约6万km2,全部在山东省境内,涉及9个市31个县(市)。

2001年淮河片平均降水深641mm,折合降水总量2111亿m3,比多年平均降水量偏少2成多。

其中,淮河流域平均降水深637mm,折合降水总量1699亿m3,比多年平均降水量偏少近3成,属干旱年份;山东半岛2001年平均降水深660mm,折合降水总量412亿m3,与多年平均降水量基本持平,属平水年份。

2001年全片地表水资源量375亿m3,水资源总量592亿m3。

其中淮河流域地表水资源量289亿m3,水资源总量483亿m3。

全片入海总水量268亿m3,入江水量31亿m3。

经对253座大中型水库(含洪泽湖等大型湖泊)统计,2001年末蓄水总量89亿m3,比上年末减少69亿m3。

其中大型水库(含湖泊)54座,蓄水总量73亿m3,比上年末减少64亿m3。

2001年湖北省水资源公报

2001年湖北省水资源公报

2001年湖北省水资源公报综述2001年是我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计划的第一年。

全省大部分地区出现特大干旱,旱情来势之猛,发展之快,危害之重,历史少见。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抗旱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领导指示,组织和带领广大干部群众全力以赴抗大旱。

在各级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水利、抗旱部门通力合作,强化水源工程管理,科学调水,充分发挥了水利工程抗灾减灾的重要作用,夺取了抗御特大干旱灾害斗争的全面胜利,为我省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2001年,全省平均降水深875.4毫米,折合降水总量1627.3亿立方米,比常年偏少25.5%。

全省地表水资源量559.8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228.2亿立方米,水资源总量596.7亿立方米。

2001年末全省大中型水库蓄水总量173.3亿立方米,比上年末减少127.7亿立方米。

全年全省入境水量6029亿立方米,出境水量6659亿立方米。

2001年,全省总供水量278.6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源占96.1%,地下水源占3%,其它水源占0.9%;全省总用水量278.6亿立方米,其中农业用水占63.0%,工业用水占27.0%,生活用水占10%。

全省用水消耗量137.8亿立方米,占总用水量的49.6%,其中农业耗水量100.5亿立方米,工业耗水量21.5亿立方米,生活耗水量15.8亿立方米。

全省人均用水量472立方米,万元GDP(当年价)用水量625立方米,农田灌溉亩均用水量583立方米,万元工业产值(当年价)用水量120立方米。

2001年全省废污水排放总量52.0亿吨,其中工业废水占76.9%,生活污水占23.1%;对全省6876公里河流进行水质评价,Ⅰ类水质河长占6.9%,Ⅱ类水质河长占38.9%,Ⅲ类水质河长占35.7%,超标(超Ⅲ类)水质河长占18.5%。

大中型水库水质良好,一般为Ⅱ类。

一、水资源量(一)降水量2001年全省平均降水深875.4毫米,折合降水总量为1627.3亿立方米,比上年减少27.0%,比常年减少25.5%。

2001年山东省水资源公报

2001年山东省水资源公报

2001年山东省水资源公报一、综述2001年全省平均降水量600.7mm,比上年607.3mm略偏少1.1%,比多年平均676.5mm偏少11.2%,属偏枯水年。

2001年全省水资源总量为238.81亿m3,其中地表水资源量为170.42亿m3、地下水资源量为128.5亿m3,两者之间重复计算量为60.11亿m3。

2001年末全省大中型水库蓄水量为35.83亿m3,比年初蓄水量25.92亿m3增加9.91亿m3。

2001年末与年初相比,全省平原区地下水位动态变化总体呈下降趋势,下降幅度较去年有所增加,地下水位平均下降了0.39m。

2001年末全省平原区浅层地下水漏斗区面积为20571.0km2,比上年同期扩大了3918.3km2。

2001年全省总供水量为252.7180亿m3,其中当地地表水供水量占总供水量的25.10%、地下水供水量占总供水量的52.91%、引黄供水量占总供水量的20.64%、污水处理回用量占总供水量的0.91%、海水利用量(折合淡水)占总供水量的0.44%。

2001年全省总用水量为252.7180亿m3,其中农田灌溉用水占总用水量的66.21%、农村生活用水占总用水量的6.57%、林牧渔用水占总用水量的6.17%、国有及规模以上工业用水占总用水量的11.16%、规模以下工业用水占总用水量的5.42%、城镇生活用水占总用水量的4.47%。

2001年全省共评价监测河段70个,总代表河长4855.4km。

全年无一河段符合Ⅰ类水标准,Ⅱ类水质代表河长占总代表河长的3.4%,Ⅲ类水质代表河长占总代表河长的1.3%,Ⅳ类水质代表河长占总代表河长的18.8%,Ⅴ类水质代表河长占总代表河长的10.4%,超Ⅴ类水质代表河长占总代表河长的66.1%。

二、水资源量(一)降水量2001年全省平均降水量600.7mm,折合降水总量920.9亿m3,比上年607.3mm偏少1.1%,比多年平均676.5mm偏少11.2%,属偏枯水年。

2001年水资源公报

2001年水资源公报

2001年水资源公报一、概述2001年全区年平均降水量306mm,折合降水总量为158.276亿m3,比上年增加43%,较多年均值偏大5%。

属平水年份。

当地地表水资源量为9.497亿m3,比2000年增加62%,比多年平均减少2%。

全区总取用水量84.227亿m3,比2000年87.198 亿m3减少3%。

用水量减少主要有三方面:一是加强了灌溉管理及节水力度,农业灌溉用水减少2.509亿m3;二是工业节水已显成效,工业取水总量较2000年减少0.446亿m3,其中石嘴山电厂2001年减少取黄河水0.19 亿m3,其它工业用水也有所减少。

三是城镇生活取用水量有所减少。

2001年全区耗水总量39.160亿m3,比2000年增加0.759亿m3,主要是农业耗水和农村生活耗水有所增加。

2001年黄河干流宁夏段入境水量为215.355亿m3,出境水量为181.0亿m3,进出境水量差为34.355亿m3。

农业取用黄河水量75.189亿m3,较2000年减少3.171亿m3;灌区排水量40.224亿m3,减少3.678亿m3;耗水量(黄河水量)34.965亿m3。

二、水资源(一)降水2001年宁夏全区降水总量158.276亿m3,折合降水深306mm,比多年均值增加5%,比2000年增加43%。

与多年均值比:各流域分区降水量,清水河、黄左区间、葫芦河减少2%~7%,其它各河、各流域增加1%~23%。

各行政分区降水量除吴忠市增加18%外,其它减少2%~10%。

与去年比:各河、各流域增加15%~139%,各行政分区增加13%~79%(见表1、表2)。

2001年宁夏降水量地区分布情况:总趋势由南向北递减,固原地区平均降水量最大412mm,吴忠市次之为276mm,银川市、石嘴山市分别为195mm、172mm。

各流域分布:泾河最大为505mm,葫芦河次之435mm,黄河灌区相对较小为182mm。

六盘山、南华山、香山、贺兰山为相对高值区,中心雨量分别为800mm、400mm、300mm、300mm,较去年明显偏大。

2001年松辽流域水资源公报

2001年松辽流域水资源公报

一、水资源综述根据水利部统一要求,水资源量按流域分区和行政分区分别统计。

流域分区包括松花江区、辽河区2个一级区,14个二级区;行政分区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及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四盟(市),共计40个地区、市(盟、州)。

2001年松辽流域年降水量为4943.39亿m3,折合降水深度为400.1 mm;地表水资源量为1163.43亿m3,折合径流深度为94.2 mm;地下水资源量为557.89亿m3;地表水与地下水间重复计算量为302.37亿m3;水资源总量为1418.95亿m3。

2001年松辽流域总供水量为595.22亿m3,比上年度减少21.69亿m3;总用水量为595.12亿m3;总耗水量为323.63亿m3,平均耗水率为54%。

2001年松辽流域主要江河水质污染仍然比较严重。

在评价总河长 14740.4 km中,四类以上水质河长9239.4 km,占总评价河长的62.7%,比去年有所好转。

补水后的扎龙湿地二、水资源量(一)降雨量2001年松辽流域平均年降水深度为400.1 mm,折合水量为4943.39亿m3,比多年平均值减少21.6%,比2000年减少8.5%。

其中与多年平均降水量比较:松花江区减少23.2%,辽河区减少 17.6%;与上年比较:松花江区减少13.3%,辽河区增加4.8%。

1、降水量的地区分布在松辽流域14个二级区中,除图们江降水量比多年平均值增加1.3%外,其它流域降水量均比多年平均值减少。

在松辽流域4个行政一级区中,黑龙江省年降水量为419.7 mm,比多年平均值减少21.3%,比上年减少13.7%;吉林省年为464.7 mm,比多年平均值减少22.1%,比上年减少16.9%;辽宁省年降水量为594.5 mm,比多年平均值减少13.6%,比上年增加17.6%;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四盟(市)年降水量为290 mm,比多年平均值减少26.1%,比上年减少7.6%。

松辽流域2001年降水量等值线图2、降水量的年内分配松辽流域2001年汛期(6~9月)平均降水量310.5mm,占全年降水量的78%,比历年同期均值减少24.0%,各大江河汛期降水量均比历年同期均值减少。

2001年江西省水资源公报

2001年江西省水资源公报

2001年江西省水资源公报江西省水利厅江西省2001年总人口数为4185.77万人,其中城镇人口976.54万人。

国内生产总值2041.90亿元;工业增加值595亿元;农业总产值790.27亿元;农田实灌面积2743.67万亩;粮食总产量1632.26万吨。

江西省行政区面积采用166948km2,流域分区与水资源调查评价及《江西省水资源利用》分区相一致,流域分区面积采用《江西省水资源利用》分区的面积数,水文站单站以上流域面积仍采用水文部门量算后沿用的面积数。

一、水资源量1、降水量江西省2001年年平均降水量1578.3mm,折合降水总量2635亿m3,比2000年少3.8%,与多年平均降水量相比少3.8%,属平水年。

降水区域分布情况是赣中、南大于赣北,赣州市降水量比2000年大3.4%,比多年平均大6.9%,吉安市比2000年多1.6%,比多年平均多2.6%,抚州市降水量比2000年少0.6%,但抚河流域比2000年偏大1.4%,比多年平均偏多7.4%。

2、自产地表水资源量江西省2001年自产地表水资源量1518亿m3,折合年径流深909.3mm,比上年度多4.6%,比多年平均值少1.4%。

全省降水量比2000年减少,地表水却增加,其主要原因是由于赣州及吉安地表水与上年相比增加幅度较大,分别为28.1%、23.4%,抚河流域与上年相比增加8.3%。

赣北情况是降水量减少,地表水也减少,但幅度较小,因此赣中、南增加幅度较大,赣北减少幅度较小,所以形成全省地表水资源量比2000年增加。

3、地下水资源量按编制大纲及地下水评价技术细则要求,平原区和山丘区分别用补给量法和排泄量法计算地下水资源量。

平原区地下水排泄量主要计算潜水蒸发量和河道排泄量二项。

根据地下水补排均衡原理,对部分地区移用邻近基流模数计算的河道排泄量进行了合理性调整。

经计算,江西省地下水资源量393.6亿m3,比去年增加14.2%。

江西省平原区计算面积10120km2,降水入渗补给量14.08亿m3,地表水体入渗补给量14.53亿m3,平原区地下水资源量28.62亿m3。

2001年黄河水资源公报

2001年黄河水资源公报

2001年黄河水资源公报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流域(包括黄河内流区,下同)总面积79.5万km2,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等九省(区)。

全河划分为兰州以上、兰州至头道拐、头道拐至龙门、龙门至三门峡、三门峡至花园口、花园口以下、黄河内流区等流域分区。

2001年黄河流域平均降水量为404.0mm,折合降水总量3210.46亿m3,较常年偏少9.4%。

花园口站以上地区水资源总量为416.46亿m3,其中地表水资源量323.33亿m3,地下水资源量316.90亿m3,地表水与地下水资源量之间的重复计算量223.77亿m3。

2001年黄河总取水量为474.55亿m3,其中地表水取水量为336.79亿m3。

黄河总耗水量为361.79亿m3,其中地表水耗水量为265.15亿m3。

2001年黄河流域废污水排放总量为41.35亿t,其中工业废水29.56亿t。

2001年黄河流域水质评价河长7497km,其中:Ⅱ、Ⅲ类水河长为2380km,Ⅳ类水河长为1976km,Ⅴ类、劣Ⅴ类水河长为3141km。

2001年重要水事:(1)黄河在特大干旱年再次实现全年不断流。

(2)黄委启动“数字黄河”工程。

(3)水利部召开黄河、黑河、塔里木河调水和引黄济津总结表彰大会。

(4)汪恕诚部长提出“四不”治黄目标。

(5)洛河发生氰化物污染事故。

(6)水利部领导考察南水北调西线工程。

(7)第16届中日水资源交流会在郑州召开。

(8)黄河东平湖出现历史最高水位。

(9)小浪底水利枢纽主体工程完工,拉西瓦水电站动工兴建。

一、水情概况1.1降水2001年黄河流域平均降水量为404.0mm,折合降水总量3210.46亿m3。

与上年降水量相比,全流域平均偏多5.8%;与常年降水量相比,全流域平均偏少9.4%。

流域内各分区降水量以花园口以下的525.8 mm 为最大,其次为三门峡至花园口的521.6mm;兰州至头道拐的238.3mm为最小,其次为黄河内流区的293.0mm。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1年水利统计公报页面功能【字体:大中小】【推荐】【打印】【关闭】(2002.10.07)2001年水利主要指标表一.水利基本建设2001年水利基本建设继续加强以大江大河重要干支流堤防和控制性水利枢纽建设为重点的防洪工程建设,突出做好重点病险水库的除险加固,加强重点蓄滞洪区和重点防洪城市的防洪安全建设。

在进一步建设和完善防洪安全体系的同时,大力发展节水灌溉,以人饮解困为重点,不断提高城乡供水能力;进一步发展水电事业,加快农村电气化县建设;围绕生态环境建设重点,加大水土流失治理力度。

2001年全国水利基本建设完成投资560亿元,其中:防洪工程投资308亿元,占55%;灌溉工程投资70亿元,占13%;供水工程投资80亿元,占14%;水土保持工程投资17亿元,占3%。

水利基本建设在调整投资结构、优化资金配置的同时,突出重点,确保大中型项目、续建项目、投产项目以及防汛等应急项目建设,保证水利投资效益的充分发挥。

2001年中央水利投资完成275亿元,占全部完成投资的49%;大中型水利基建项目完成投资340亿元,占全部完成投资的62%,一批大中型项目相继建成投产。

水利基本建设投资来源仍以国家投资为主。

2001年水利基本建设完成投资中,国家预算内拨款89亿元,占16 %;国家预算内专项资金193亿元,占34 %;贷款32亿元,占6 %;外资27亿元,占5 %;地方自筹投资174亿元,占31 %;水利建设基金21亿元,占4 %。

中央水利投资在近几年维持高水平的基础上又有大幅度增加。

2001年中央水利投资总规模401亿元,创历史最高水平。

其中,国债投资302亿元,在去年178亿元的基础上,又增加了124亿元。

中央投资中防洪工程投资289亿元,占72%,主要加强了对长江中下游、黄河下游等重要堤防加固工程的投入,重点安排了重点病险水库除险加固、防洪控制性枢纽等项目建设;水资源工程投资74.6亿元,占18.6%,重点安排了农村人饮、重点水源工程、节水灌溉、大型灌区更新改造及续建配套等工程建设;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投资24亿元,占6%,重点安排了长江上游、黄河上中游生态建设和塔里木河、黑河生态和首都水资源综合治理等工程建设。

在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政策的积极推动下,西部地区水利基建投资速度明显加快。

2001年西部地区共完成水利基建投资131亿元,比上年完成投资增长28%,中央水利投资继续向西部地区倾斜,安排投资111亿元,是2000年的2.2倍。

中央投资重点安排了一批江河治理工程、水资源工程和生态修复工程。

黑河、塔里木河等生态治理项目相继启动,尼尔基、百色、紫坪铺、沙坡头等水利枢纽工程陆续开工,都江堰灌区、河套灌区等大型灌区改造项目,以及一批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和水土保持项目相继实施。

2001年水利工程建设成效显著,当年在建项目投资总规模为5243亿元,在建水利基建项目投产率为25%,固定资产形成率为59%。

水利基建当年新增和恢复库容111亿立方米,新增有效灌溉面积289万亩,改善灌溉面积1435万亩,新建及加固堤防长度5205公里,新增供水能力3458万吨/日。

西藏满拉水利枢纽已竣工投产。

小浪底、乌鲁瓦提、万家寨、江垭、飞来峡、王甫洲等水利枢纽工程,望虞河、太浦河治理工程,治淮骨干工程怀洪新河、治太骨干工程杭嘉湖南排、环湖大堤等大型水利枢纽工程基本建成投产。

淮河入海水道、宁夏扶贫扬黄等项目进展顺利。

“十五”重点水利枢纽工程百色、尼尔基、临淮岗、沙坡头、紫坪铺等工程开工,已进入全面建设阶段。

长江干堤加固工程累计完成土方占计划的73%,石方占48%,堤防断面达标占计划的80%,填塘固基占计划的70%,穿堤建筑物加固占计划的53%;长江重要堤防隐蔽工程累计完成堤身、堤基防渗处理计划工程量的68%,完成护岸计划工程量的48.7%。

黄河下游完成大堤加高544公里,欠高0.5米以上的堤防全部得到加高。

松花江、嫩江干流堤防已有22%达到50年一遇防洪标准,有50%达到20年一遇防洪标准。

2001年,各级水利部门开展了整顿和规范水利建筑市场秩序工作。

在水利工程建设项目中,继续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和建设监理制,绝大多数建设项目(其中,全部新开工项目)实行了项目法人责任制,大江大河干堤等水利项目招投标率接近100%,施工监理率达90%以上,“九五”期间工程质量抽查结果表明,工程合格率达100%。

一些政府投资的建设项目推行了专业建设公司进行建设管理的代建制新模式,达到国家规定规模和标准的建设项目全部实施了施工招标,大中型建设项目全部实施了监理招标和建设监理制,勘测设计招标得到进一步推广。

水利建筑市场秩序明显好转,工程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

二.防洪、抗旱2001年我国降雨量明显偏少,大部分地区遭受严重旱灾,局部地区发生严重洪涝灾害,水利工程建设在防汛抗旱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2001年,全国已累计建成各类水库85136座,水库总库容达5281亿立方米,其中:大型水库433座,总库容3927亿立方米。

已建成江河堤防27.3万公里,保护人口4.79亿人,保护耕地6.1亿亩。

由于全国加强了大江大河堤防、江河控制性水利枢纽以及各类水资源工程建设,水利工程设施抗御洪涝旱灾害的能力进一步增强。

2001年全国大江大河干流没有发生流域性大洪水,但受局部暴雨影响,西江干流上游及其支流郁江、云南南丁河等国际河流、黄河下游支流大汶河等河流发生了建站或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最大洪水,部分沿海地区出现了历史最高潮位,一些地区发生了较为严重的洪涝灾害。

全国受灾人口1.11亿人,倒塌房屋63万间,农作物受灾面积1.07亿亩,成灾0.64亿亩,直接经济损失623亿元,其中水利设施直接经济损失97亿元。

广西、广东、福建、四川、云南、山东等省受灾较重,但与90年代以来全国平均水平相比,2001年是洪涝灾害损失相对较轻的一年。

2001年全国大部分地区发生了较为严重的旱灾。

受旱地区主要分布在东北、华北、西北和西南的东部、黄淮和长江中下游地区,以黑龙江、吉林、四川、山西、内蒙古、湖北、山东、辽宁、重庆、河南等省(市、区)较为严重。

全国农作物因旱受灾面积5.77亿亩,其中成灾3.56亿亩,绝收0.96亿亩,因旱损失粮食548公斤,经济作物损失538亿元,受灾面积是建国以来的第三位(仅次于1978年和2000年),成灾面积和因旱造成的损失是建国以来的第二位(仅次于2000年)。

去年粮食总产量比大旱的2000年减产95亿公斤。

因旱先后有3300万农村人口和2200多万头大牲畜发生临时饮水困难。

干旱缺水造成城市供水紧张,北方地区因旱一度有535座县以上城镇缺水,严重影响了群众正常生产生活。

在党中央、国务院领导下,有关部门全力支持防汛抗旱工作,财政部及时下拨用于防汛抗旱的水利建设基金和特大防汛抗旱经费17.97亿元,其中防汛经费12.48亿元,特大抗旱经费5.49亿元。

由于组织得力,准备充分,各级水利部门分发挥水利工程设施对水资源的调配能力,最大限度减轻了洪涝旱灾害损失。

虽然受严重干旱影响,全国粮食依然取得较好收成。

抗旱工作共挽回粮食损失675亿公斤,挽回经济损失620亿元,共解决了2381万人、2001万头大牲畜的临时饮水困难,并保证了受灾城市的基本用水问题。

三.农村水利2001年农田水利建设进一步加强,有效灌溉面积有所扩大,全年新增1754万亩,累计达到8.3亿亩。

万亩以上灌区累计达到5686处,有效灌溉面积3.7亿亩,其中30万亩以上灌区277处,有效灌溉面积1.9亿亩。

机电排灌面积达到5.5亿亩,其中提灌面积4.9亿亩。

新增配套机电井23万眼,达到409万眼,井灌面积2.4亿亩,井灌面积是近年来增加较多的一年。

灌溉事业的发展,为农业增产创造了条件。

易涝耕地及盐碱耕地得到初步治理。

全国现有易涝耕地3.67亿亩,到2001年底止,已初步治理面积3.15亿亩,占易涝面积的86%,其中:除涝标准达到五年一遇以上的有1.82亿亩。

在加强农田水利建设的同时,以节水灌溉为重点,大力推广节水技术,加大灌区节水改造力度。

2001年全国共安排了266个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230个节水灌溉示范工程项目,并启动了第二批300个节水增效重点县建设。

这些项目的实施,可新增节水灌溉工程面积2200万亩以上,同时为700万亩新增灌溉面积提供水源。

2001年实际新增节水灌溉工程面积1586万亩,累计达到2.6亿亩。

2001年国家计委、水利部加大了解决农村饮水困难问题的力度,以西部地区为重点,全国安排解决农村饮水困难资金35亿元,可使“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剩余的2423万人中的1963万人的饮水困难得到基本解决。

到2001年底,全国已累计解决2.38亿人和1.55亿头牲畜的饮水困难。

四.农村水电及电气化2001年的农村水电建设成就辉煌,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

一是全国水利系统水电基建投资突破250亿元,达到291亿元,开创了农村水电及电气化投资的历史新纪录。

全国水利系统新增水电装机261万千瓦,其中农村水电装机为171万千瓦,开创了农村水电建设的历史新纪录。

全国水利系统建成水电站4.3万座,装机达到3360万千瓦,占全国水电总装机容量的40.6%,其中农村水电装机2879万千瓦。

年发电量1038亿千瓦时,占全国水电总发电量的40.3 %,比上年增长0.9个百分点。

二是全面完成水利系统一期农网改造,农村电价大幅度下降。

截至2001年底,全国水利系统累计完成一期农网改造投资125.8亿元,为到位资金的114.2%,超额完成了国家下达的投资计划。

全年水利系统农村电网改造累计新建和改造110千伏变电站68座、35千伏变电站569座、110千伏线路1544公里、35千伏线路9168公里、10千伏线路7.95万公里、低压线路21.13万公里,对2474个乡镇电管站进行了改革,新建供电所1974个,完成了7.07万个配电台区的改造。

实现了“三公开、四到户、五统一”,农村电价大幅度降低,农村用电量显著增加,得到了广大农民群众的热烈拥护。

全国已开发农村水电的县1515个,其中由农村水电供电为主的县760个。

农村水电已遍布全国1/2的地域、1/3的县市、1/4的人口,使3亿多无电人口用上了电。

水电作为清洁可再生绿色能源,其开发利用促进了农村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国务院批准的“十五”期间400个水电农村电气化县开始建设,这400个县80%分布在中西部地区,85%属于老少边穷地区,涉及24个省、区、市,近2亿人口,200万平方公里,规划建设总投资500多亿元。

至2001年底,全国共有17个省(区、市)组建了省级水电公司,有10个农村水电企业成为上市公司,水利系统水电改革进一步深入。

五.水土保持2001年国家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以西部地区的长江上游和黄河中上游为重点,项目建设坚持以小流域为单元,集中连片,山水田林路统一规划,因地制宜,综合治理,把水土流失治理同改善当地农业生产条件、促进群众脱贫致富紧密结合,以小流域综合治理、综合开发促进陡坡耕地退耕还林和大面积封育保护,有力地推动了全国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