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氏之子》教案
杨氏之子教学实录特等奖教案
杨氏之子教学实录特等奖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和理解杨氏之子的故事情节和主题;
2.掌握杨氏之子中的关键词汇和短语;
3.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4.培养学生对人生价值观和家庭伦理的思考和反思能力。
教学步骤:
一、导入(5分钟)
1.音乐播放:播放一段温馨的家庭音乐,营造课堂学习氛围。
2.问答:询问学生是否有过自己做父母的经历并谈谈感受。
二、教学主体(30分钟)
1.故事讲述: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讲述《杨氏之子》的故事情节,并强调故事中的主题。
2.扩展词汇:板书关键词汇和短语,如“奉献”、“家庭伦理”、“责任”等,并解释每个词汇的含义和用法。
3.阅读理解:将故事分段,让学生阅读每一段落并回答相关的问题,检测学生对故事情节的理解和对关键词汇的运用能力。
4.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就以下问题展开讨论:
a.你最喜欢故事中的哪个人物?为什么?
b.你从故事中学到了什么?
c.如果你是杨氏之子,你会如何处理这个困境?
d.家庭伦理对你来说有多重要?有什么实际行动可以去落实家庭伦理?
让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回答问题,并鼓励其他小组成员提问或发表意见。
三、扩展活动(10分钟)
1.写作练习:提供以下写作题目供学生选择一个展开写作:
a.你的父母对你有何期望?
b.你如何理解“家和万事兴”这句话?
c.你在家庭中扮演着什么角色?
d.你觉得孝顺的表现有哪些?请举例说明。
让学生用15分钟时间写作,并鼓励他们彼此分享自己的作品。
2.表演活动: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段故事情节,编写剧本,并表演给全班同学观看。鼓励学生在表演过程中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杨氏之子教案素材
杨氏之子教案素材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能够理解并背诵《杨氏之子》这篇文章。
(2)学会生字词,并能正确书写和运用。
(3)了解中国古代历史背景和文化特点。
2.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和表达方式。(2)培养学生的朗读、理解和思考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2)培养学生尊重和理解不同文化的态度。
二、教学内容
1. 课文内容:
《杨氏之子》是一篇描绘古代家庭生活的故事,通过讲述杨氏一家的故事,展现了古代中国的家庭伦理和社会风貌。
2. 生字词:
孝道
家庭教育
礼仪
谦逊
宴席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1. 重点:
(1)课文的理解和背诵。
(2)生字词的学习和运用。
2. 难点:
(1)理解古代家庭伦理和社会风貌。(2)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和表达方式。
四、教学方法
1. 讲授法:讲解课文内容,解释生字词。
2. 互动法:学生提问,教师解答。
3. 讨论法: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
4. 实践法:角色扮演,模拟古代家庭生活。
五、教学步骤
1. 导入新课:
(1)简介古代中国的家庭伦理和社会风貌。(2)引入《杨氏之子》的故事背景。
2. 讲解课文:
(1)逐段讲解课文内容,解释生字词。(2)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和表达方式。3. 互动环节:
(1)学生提问,教师解答。
(2)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
4. 实践环节:
(1)角色扮演,模拟古代家庭生活。
(2)学生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2)布置作业:背诵课文,学习生字词。
六、教学评价
1. 评价方式:
(1)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互动情况。
《杨氏之子》教案(一等奖)
21.杨氏之子
新课教学30)分钟
(2)“我”在文言文中怎么说?(吾)
(3)那么“你”在文言文中怎样说?(汝)
(4)如果想表达一个小孩子可以好好教诲、培养的意思可以怎么说?(孺子可教也。
4•谁能完整地背诵我们学过的一篇文言文?(指名多个学生背诵《自相矛盾》。5•谈话导题:用文言写成的文章就叫“文言文”,也叫古文。它是我们祖国语言文字宝库中的一笔巨大财富。它文字简约,却理寓其中,意义深远;它语言凝练,却不失形象生动。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刘义庆的《世说新语》,来学习一节文言文一一杨氏之子。(板书:杨氏之子)
学生齐读课题。
6•理解课题:“氏”古代“姓”和“氏”分用。姓是总的,氏是分支,后来姓和氏不分,可以混用。'杨氏”可以解释为杨家。'之”的。“子”儿子。“杨氏之子”意思是姓杨人家的儿子。
7.了解《世说新语》【出示课件3】
《世说新语》是中国南朝宋时期(420-581年)产生的一部主要记述魏晋人物言谈轶事的笔记小说。是由南朝刘宋宗室临川王刘义庆
(403-444年)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记述自汉末到刘宋时名士贵族
的遗闻轶事,主要为有关人物评论、清谈玄言和机智应对的故事。
8.简介作者【出示课件4】
刘义庆(403年--444年),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字季伯,南朝宋政权文学家。刘义庆自幼才华出众,爱好文学。除《世说新语》夕卜,还著有志怪小说《幽明录》。
9•教师范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解决字词
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
(1)大声流利地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遇到自己喜欢的语句,多读几遍。
(3)了解这篇课文与以前的课文有什么不同。(回忆以前了解的文言文的有关知识。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杨氏之子教学设计(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杨氏之子教学设计(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杨氏之子教学设计第1篇】
教学目标
1.自主学习字词,学会“诣、禽”2个会认字,理解字义,识记字形;会写“梁、诣、禽”3个会写字。正确读写“聪惠、应声”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能根据注释理解词句,了解课文内容,体会故事中孩子应对语言的巧妙。
4.能主动在生活中搜集、发现、积累、运用巧妙的语言艺术。
5.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故事。
教学重点
能根据注释理解词句,了解课文内容,体会故事中孩子应对语言的巧妙。
教学难点
凭借课文中具体的语言材料,使学生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受到启发教育。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自主学习字词,学会“诣、禽”2个会认字,理解字义,识记字形;会写“梁、诣、禽”3个会写字。正确读写“聪惠、应声”等词语,联系上下文猜测重点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初步按触文言文,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1.【出示课件2】学生自由阅读
(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3)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2.互相交流:以上句子具有什么特点?(都是文言文,也叫古文。)
3.交流古文:
(1)古文中“曰”是什么意思?(就是说的意思。)
(2)“我”在文言文中怎么说?(吾)
(3)那么“你”在文言文中怎样说?(汝)
(4)如果想表达一个小孩子可以好好教诲、培养的意思可以怎么说?
(孺子可教也。)
4.谁能完整地背诵我们学过的一篇文言文?(指名多个学生背诵《自相矛盾》。)
部编杨氏之子教学设计一等奖
部编杨氏之子教学设计一等奖
《部编杨氏之子教学设计一等奖》这是优秀的教学设计一等奖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
第1篇部编杨氏之子教学设计一等奖
一、教学目标
1、流利地朗读课文,参考课文下面的注释,理解每个句子的意思。
2、理解课文,体会杨氏之子的机智聪慧和他的回答的巧妙之处。
3、认识3个生字,背诵课文。
二、教学重点
1、把课文读流利,读懂句子。
2、体会人物语言的风趣和机智。
三、教学难点
1、把课文读流利,读懂句子。
2、体会人物语言的风趣和机智。
四、课时安排1课时
五、课前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一、谈话导入,解释课题
1、谈话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二实小来了许多评委老师和听课老师,你们高兴吗?对啊,古人云: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今天能和同学们一起学习,真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节课我肯定也会遇到不少值得我学习的人,是不是?
刚才我们的交流中,有两句话和现代语言不一样,你们发现了吗?请同学们看大屏幕。(课件出示)
像这样的语言就叫“文言”。用文言写成的文章就叫“文言文”,也叫古文。它是我们祖国语言文字宝库中的一笔巨大财富。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刘义庆的《世说新语》,来学习一节文言文。板书:杨
氏之子
2、解释课题
题目是什么意思,谁来说说?(姓杨人家的儿子)
课文中的小孩姓杨是杨氏之子,你姓什么?在古代你就是——
二、读课文,初识文言文味道
1、课件出示故事,激发兴趣
2、通读课文
同学们喜欢这个故事吗?现在让我们赶紧一起来试着读读课文吧!(课件出示自读要求)
3、检查通读情况
同学们都读得很认真,课文中的字音都读准了吗?老师来检查一下。(课件出示)字音都读准了,课文肯定能读得更棒,是不是?(指名读后,正音)
《杨氏之子》经典教案
《杨氏之子》经典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o学生能够自主阅读《杨氏之子》古文,理解并掌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和语言特点。
o学生能够了解杨氏之子的品格、才学和家族背景,体会古文所传达的家族荣誉感和责任感。
o学生能够通过分析和讨论,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2.过程与方法:
o通过课前预习、小组讨论、课堂互动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章内容,感受作者的写作意图。
o鼓励学生通过提问、解答、合作等方式,主动探索和学习古文的相关知识。
o引导学生通过思维导图、归纳总结等方法,整理和巩固所学知识,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o激发学生对古文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和审美能力。
o引导学生认识到家族荣誉感和责任感的重要性,以及个人品德和才学对家族声望的影响。
o通过讨论和反思,引导学生认识到传承和发扬家族优秀传统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的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
o理解《杨氏之子》古文的主要内容和语言特点,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
o掌握杨氏之子的品格、才学和家族背景,理解古文所传达的家族荣誉感和责任感。
2.教学难点:
o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古文的深层含义和文化背景,体会作者的独特视角和深刻见解。
o如何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审美能力,让他们在阅读中得到深刻的情感体验和启发。
三、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
o准备《杨氏之子》的课件、古文注释和译文等教学资源。
o收集关于杨氏家族的历史、文化和传统等方面的资料和图片,以便丰富教学内容。
o设计好课堂讨论的问题和观点,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
人物情感深度解析:《杨氏之子》教案带你探索杨继盛的成长之路
人物情感深度解析:《杨氏之子》教案带你探索杨继盛的成长
之路。
第一章杨氏家族的背景
杨氏家族是一个富有实业家族,它在传承中始终坚持着家族文化的传承。从杨盛勋到杨继盛,杨氏家族的企业经历了跌宕起伏的历程,但始终凭借着良好的传承机制和深厚的家族文化,在商业市场中傲视群雄。
杨继盛在家族里成长,并受到了家族文化的浸润。然而,家族渊源和文化传承的压力常常让他感到沉重,他不得不面对着性格不同、思想不同、价值观不同的亲戚和同事。在这个过程中,杨继盛逐渐明白,家族文化的传承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
第二章杨继盛的情感纠葛
在小说中,作者通过对杨继盛的人物塑造,将杨继盛的内心世界揭示得淋漓尽致。杨继盛是个感性而又理性的人,他深思熟虑,却又常常陷入情感困境。
他和女友秋云之间的感情,是他情感世界的主线。从破局成功到逐渐疏远,杨继盛和秋云之间的感情发生了巨大变化。杨继盛因为家族经历了很多事情,让他对事业越来越挑剔,对自己的感情也变得更
加谨慎。而此时的秋云,却渴望得到保护和陪伴,她的需求与杨继盛越来越不一致,最终导致了两人的疏离。
杨继盛和父亲之间的感情也是他情感世界中需要正视的部分。杨继盛一直希望自己能成为父亲的接班人,但父亲对他的评价始终是挑剔和冷酷的。杨继盛的成就在他父亲眼里似乎并不足以称道,甚至有一次在家族会议上,杨盛勋当众宣布他入股秀荣公司的结果,对杨继盛以至于杨继盛最后将股份转让给其它人,但也增强了杨继盛的成就感,这种情感的复杂在杨继盛的情感世界中也常常出现,使他心中充满了纷争与矛盾。
第三章杨继盛的成长之路
《杨氏之子》公开课优秀教学设计《杨氏之子》一等奖教案模板
《杨氏之子》公开课优秀教学设计《杨氏之子》一等奖教案模板
【文本呈现】
杨氏之子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教材分析】
【教学目标】
学习目标:
1.初步感知文言文,激发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2.学习本课生字词,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
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每句话的意思。
教学难点:体会人物语言的风趣和机智。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
教师准备:学习课标、通览教材、教参,细读文本,在了解学情的基础上预设教学活动,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
课前热身,认知文言
(欣赏中环视学生,同学们坐得很端正,眼睛注视着老师)
师:听说同学们爱读书会读书,读过许多的经典名著。你们也一定读过《论语》,谁能说一句给大家听?生说。
师: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像这样的语言我们称之为文言,用这样的语言组成的文章叫文言文,也叫古文。
一、导课释题,引思激趣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篇关于“说话”的文言文,让我们穿越时空
回到一千五百多年前的魏晋南北朝时期,跟随一位九岁的孩子去领略一下语言的魅力,这位九岁孩童便是,杨氏之子
1.板题读题。
2.释题激趣。
氏:姓氏。之:的。题目的意思是姓杨人家的’儿子。你能用这样的语言形式来介绍一下自己吗?
二、检查预习,读通文本
1.了解出处,激发兴趣。
2.检查预习,指导写字。
相信大家已经做好了充分的预习准备,现在检查生字掌握情况。开始听写,一音一字,注意执笔和写字时的姿势。听写生字:梁惠乃曰,师范写指导。
杨氏之子(简案)公开课
《杨氏之子》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梁”、“诣”、“禽”3个生字,读准多音字“为”和“应”。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好句子中的停顿。背诵课文。
3.能借助注释了解课文大意,并能说出表现杨氏之子机智的内容,感受风趣的语言。
【教学重点】:
能借助注释了解课文大意,并能说出表现杨氏之子机智的内容。
【教学难点】:
解读杨氏之子的妙语应答,感受风趣的语言。
一、回顾旧知,解释课题
1.介绍《世说新语》,导入新课。
2.齐读课题,指名说意思。
3.引导学生用同样的方法介绍自己。
二、初读感知,了解大意
1.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用学过的方法弄懂古文的大意。
2.指名朗读,相机指导“为”、“应”两个多音字的读音,再次指名读,齐读。
3.引导学生读好句子中的停顿。
(1)指名读。
(2)教师示范读。
(3)对比师生读的不同之处,相机指导“为设果,果有杨梅”、“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的正确停顿。
(4)指名读。
(5)全班齐读。
4.引导学生弄懂课文大意。
(1)指名汇报自学成果
(2)相机指导“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的意思。
(3)同桌互相说文意。
(4)师生配合说文意。
三、品悟语言,体会机智
1.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说孔君平说杨梅是“君家果”,提示学生结合姓氏思考(1)指名回答:来到杨氏家宅,孔君看看杨氏子,又看看桌上的杨梅,孔君平心理会怎么想?所以他怎么说?(齐读)
(2)孔君平为什么这么说呢?(板书:杨氏子—姓—杨梅)
2.引导学生通过杨氏子子的回答体会他的机智聪慧。
《杨氏之子》教学设计(精选15篇)
《杨氏之子》教学设计(精选15篇)《杨氏之子》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生字新词。
3.能理解课文意思,体会语言的巧妙艺术。
4.能主动在生活中搜集、发现、积累、运用精妙的语言。
教学重点
1.能理解课文意思,做到感情朗读。
2.能在生活中运用精妙语言。
教学难点
体会语言的巧妙性。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孩子们,来咱们先进行一个听记练习,听好了,看谁听得准,记得牢。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è)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子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这些都是孔子的名言,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读读《论语》。
2、同学们准备好了吗?咱们开始上课。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学习一篇文言文。板书:杨氏之子(齐读)
这篇文言文选自哪里?板书《世说新语》。
师:《世说新语》是一部主要记载汉末至晋代士族阶层言谈轶事的小说。里面有很多有趣的小故事。我们今天学的就是其中的一篇。
二、交流展示:
(一)朗读展示
1、昨天大家已经进行了预习,下面来展示自学成果。首先进行第一个环节朗读展示。请先在三人小组内交流!
师:注意,如果发现伙伴有字音读不准的,断句不好的地方,你们可以帮帮他,也可以讨论一下谁读得正确。
2、请看这两个多音字谁读读?
为设果儿应声答曰
3、谁来展示自己的朗读?指名读。
4、出示课文,指名读。
杨氏之子(5篇)
杨氏之子(5篇)
第一篇:杨氏之子
《杨氏之子》公开课教案 1 【学习目标】
1、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习本课生字新词。参考注释,理解句子的意思,体会杨氏之子的聪颖机智。【教学重点】
参考注释,理解句子的意思,体会杨氏之子的聪颖机智。【课时布置】
1~2课时。【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感受幽默
师:我们每天都在用语言进行交流,精练得当的语言,能使我们有效地与人勾通,机智巧妙的语言,能协助我们解脱可能出现的尴尬局面,幽默风趣的语言,能愉悦我们的身心,活跃我们的生活。有这么一个故事,大家想听吗?
(教师绘声绘色讲述)古时候,梁国杨家有个小朋友,才九岁,很聪明。孔君平去拜见他的父亲,他父亲不在,就把小朋友叫出来。杨家小朋友为他陈设了果品,果品中有杨梅。孔君平指着杨梅让杨家小朋友看,说:“这是你家的水果。”杨家小朋友马上回答说:“从来没有听说孔雀是您家的家禽。”
同学们,你对故事中两个人说的话有什么感受?
反馈:同学的回答可能是:风趣,幽默等。
二、初读课文,读懂大意
1、导语:
今天,我们一起来这个故事。假如把刚才老师讲的原原本本写下来,就是文言文。我们现代人写的文章,用文言,叫文言文,这么多年来我们学习的课文除了古诗外,也都是文言文。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是古人写的,古人写的文章,用的是文言,叫文言文。刚才老师讲的故事,假如用文言写下来,会是什么样子呢?请大家打开课本第10课──杨氏之子(板书)。
2、自由朗读课文,读准生字的音,读通句子。
3、指名朗读课文。
⑴ 着重强调以下字的读音:
惠、曰、禽、诣。
⑵ 引导同学读准停顿:
《杨氏之子》教学设计14篇
《杨氏之子》教学设计14篇
《杨氏之子》教学设计14篇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编写教学设计是必不可少的,教学设计要遵循教学过程的根本规律,选择教学目标,以解决教什么的问题。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杨氏之子》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杨氏之子》教学设计1
创新教案教学目标
1.自主学习字词,学会“诣、禽〞2个会认字,理解字义,识记字形;会写“梁、诣、禽〞3个会写字。正确读写“聪惠、应声〞等词语,联系上下文猜想重点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能根据注释理解词句,了解课文内容,体会故事中孩子应对语言的巧妙。
4.能主动在生活中搜集、发现、积累、运用巧妙的语言艺术。
5.初步接触文言文,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6.凭借课文中具体的语言材料,使学生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受到启发教育。
7.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故事。
教学重点:
能根据注释理解词句,了解课文内容,体会故事中孩子应对语言的巧妙
教学难点:
凭借课文中具体的语言材料,使学生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受到启发教育。
教学过程:
一、简介文言文,导题解题。
1.简介文言文。
〔1〕指名背诵《自相矛盾》。
〔2〕教师简介文言文:
著名语言文学家、教育家王力先生在《古代汉语》中指出:“文言是指以先秦口语为根底而形成的上古汉语书面语言以及后来历代作家仿古的作品中的语言〞"。文言文,也就是用文言写成的文章,即上古的文言作品以及历代模仿它的作品。文言文作为一种定型化的书面语言,沿用了两三千年,从先秦诸子、两汉辞赋、史传散文,到唐宋古文、明清八股……都属于文言文的范围。也就是说,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书面语言,是现代汉语的源头。
《杨氏之子》公开课教案
《杨氏之子》公开课教案
《杨氏之子》公开课教案「篇一」
【教学目标】
1.会认3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家禽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能根据注释理解词句,了解课文内容,体会故事中孩子应对语言的巧妙。【教学重点】
1.能理解课文意思,做到感情朗读。
2.能在生活中运用精妙语言。
【教学难点】体会语言的巧妙性。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对话导入:
师生对话,要求学生相对应地用一句话回应老师:
a.同学们好;
b.同学们真可爱;
c.同学们真精神。
通过对话让学生初步领会语言的精妙。
接话:
1、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2、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课件出示以上两句话,看谁能说说是什么意思。
二、揭题,初识文言文。
1、刚才我说的话和我们平时说的有什么区别?
2、像这样的语言我们在以往的积累运用中也学习过,谁能说一句给大家听?师:像这样的语言我们称为文言,用这样的语言组成的文章叫做文言文。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文言文杨氏之子(课件出示课题)
三、初读读通顺。
1.这是我们学习的第一篇文言文,请大家打开书,读一读,看看什么感觉?
读一遍,说说什么感觉。
2.请一位同学读,正音,正确朗读。注意指导为、应的读音,注意断句。
3.去掉标点读。
四、再读读明白。
1.同学们读得很流利也很正确,我相信你们还能读懂。下面就请大家再认真读一读,看看你读懂了哪个字,哪个词或者哪一句话?有什么不懂得地方,在旁边做个记号,等等我们来交流。
2.生读书自学。交流。
3.把这篇文章的意思讲一讲?梁国有一个姓杨的孩子,很聪明。有一天,孔君平去拜见他的父亲,他父亲不在。于是就把这个孩子叫了出来。家人给孔君平摆上水果招待他,孔君平指着杨梅对孩子说:这是你们家的水果。孩子马上反驳说:我怎么没有听说孔雀是您家的鸟呢?
2024年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杨氏之子教案与反思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杨氏之子教案与反思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杨氏之子教案与反思第【1】篇〗
杨氏之子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读书贵在生疑,引疑为学,学而生疑,只有这样才会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进取心。正如《语文课程标准》中所强调的: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本教学设计,从题目引疑入手,引导学生提出更有价值的问题,然后带着这些有价值的问题自主、合作探究课文,以发现的眼光寻找问题的答案。这样,学生成了课堂的主人,教师成了引导者,使教学做到了以学定教。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1.课文朗读动漫。
2.制作教学课件。
3.搜集《世说新语》中的小故事。
学生准备:阅读《世说新语》,搜集作者资料。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揭题引疑
1.导入:同学们,自古以来出现过许多聪颖机智的少年儿童,关于他们的故事至今流传。那你知道哪些关于机智儿童的故事呢?今天,让我们走进刘义庆的《世说新语·言语》,感受杨氏之子的聪慧吧!(板书课题)
2.质疑:题目是什么意思?读了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什么?(杨氏之子当时多大年龄?在他身上发生了怎样的故事?这个故事表现了他怎样的性格特点?这个故事除了写杨氏之子,还写了谁?……)
3.过渡:下面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走进这个小故事中。
设计意图:开始就引导学生针对课题、主要内容或目标进行质疑,以疑带学,以疑引学,以疑问难,让学生带着问题读书,为后面的学习做好了铺垫。
二、读通课文,扫清障碍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文言文二则》人教部编版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文言文二则》人教部编版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文言文,理解文言文中的重点词语,掌握文言文的基本句式,能够准确地翻译文言文。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尊重,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内容
《文言文二则》包括《刻舟求剑》和《杨氏之子》两篇文言文。《刻舟求剑》讲述了一个人在船上刻记号找剑的故事,寓意着人们对事物的认识要随着事物的变化而变化。《杨氏之子》讲述了一个聪明机智的孩子应对客人的故事,展现了孩子的智慧和应变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1.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文言文,理解文言文中的重点词语,掌握文言文的基本句式,能够准确地翻译文言文。
2. 教学难点:学生对文言文中的特殊句式的理解和运用,对文言文中的寓意和道理的把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
1. 教具:多媒体设备、PPT课件、教材。
2. 学具: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讲述一个与文言文相关的故事,引起学生的兴趣,导入新课。
2. 朗读:学生自主朗读文言文,注意停顿和语气,感受文言文的韵律和节奏。
3. 翻译:学生通过查阅工具书和与同学交流,尝试翻译文言文,教师给予指导和反馈。
4. 解析:教师对文言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进行解析,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5. 讨论:学生分组讨论文言文中的寓意和道理,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悟。
6. 应用:学生尝试运用文言文中的句式和词语,进行仿写和创作。
《杨氏之子》优秀教案
《杨氏之子》优秀教案
《杨氏之子》优秀教案范文(通用6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店铺整理的《杨氏之子》优秀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杨氏之子》优秀教案篇1
一、读题,解题,简介文言文
1.导入揭题,解题。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积累的句子都是出自文言文。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完整的文言文──杨氏之子(板书)。齐读课题
师:明白题目的意思吗?(“杨”是姓,“氏”放在姓后表示尊重,“之”的意思是——的。那“杨氏之子”的意思就是――姓杨人家的儿子。)
2.你贵姓?也可以称为——氏之子或之女。学着课题的样子说说自己或同桌吧。
3.介绍《世说新语》
今天我们认识的杨氏之子的故事被刘义庆记录在《世说新语》里。
师:了解这本书吗?(自由读读:这本书主要记载汉末到晋代士族阶层言谈轶事的小说。分上中下三卷,共36篇。《杨氏之子》是第二篇里的一个小故事。)(板书:刘义庆《世说新语》)
二、初读课文、读通课文
1、初读感受。
师:这是我们学习的第一篇文言文,自由读一读,看看跟我们现在的文章有什么一样?出示课文(难读,难懂,精炼等)
师:很多人都觉得文言文很难读,很难懂。其实“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是学文言文的诀窍。
2、请大家再自由读课文,注意读正确、读通顺,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3、谁来挑战一下?指名读。相机评价。重点指导朗读:“孔指以示儿曰” “为设果” “儿应声答曰”(两个多音字:为、应) “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理解:家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1《杨氏之子》教案
教学目标
1.自主学习字词,学会“诣、禽”2个会认字,理解字义,识记字形;会写“梁、诣、禽”
3个会写字。正确读写“聪惠、应声”等词语,联系上下文猜测重点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能根据注释理解词句,了解课文内容,体会故事中孩子应对语言的巧妙。
4.能主动在生活中搜集、发现、积累、运用巧妙的语言艺术。
5.初步接触文言文,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6.凭借课文中具体的语言材料,使学生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受到启发教育。
7.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故事。
教学重点:
能根据注释理解词句,了解课文内容,体会故事中孩子应对语言的巧妙
教学难点:
凭借课文中具体的语言材料,使学生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受到启发教育。
教学过程
一、简介文言文,导题解题。
1.简介文言文。
(1)指名背诵《自相矛盾》。
(2)教师简介文言文:
著名语言文学家、教育家王力先生在《古代汉语》中指出:“文言是指以先秦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上古汉语书面语言以及后来历代作家仿古的作品中的语言”"。文言文,也就是用文言写成的文章,即上古的文言作品以及历代模仿它的作品。文言文作为一种定型化的书面语
言,沿用了两三千年,从先秦诸子、两汉辞赋、史传散文,到唐宋古文、明清八股……都属
于文言文的范围。也就是说,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书面语言,是现代汉语的源头。
2.导入课题。
(1)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节选自《世说新语》的文言文──杨氏之子(板书:杨氏之子)。学生齐读课题。
(2)理解题目:谁能说说题目的意思?(“杨”是姓,“氏”放在姓后表示尊重,“之”的意思是——的。那“杨氏之子”的意思就是――姓杨人家的儿子。)
3.教师介绍《世说新语》。
《世说新语》又称《世说》《世说新书》,作者南朝宋文学家刘义庆。卷帙门类亦有不同。因为汉代刘向曾经著《世说》(原书亡佚),后人将此书与刘向所著相别,取又名《世说新书》,大约宋代以后才改称。《世说新语》依内容可分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等
三十六类(先分上,中,下三卷),每类有若干则故事,全书共有一千二百多则,每则文字长
短不一,有的数行,有的三言两语,由此可见笔记小说“随手而记”的诉求及特性。
二、初读课文、读通课文。
1.初读感受。
(1)自由读一读课文,读准字音。
(2)再读课文,注意读正确、读通顺,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3)指名读。相机评价。重点指导朗读:“孔指以示儿曰”“为设果”“儿应声答曰”(两个多音字:为、应)“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理解:家禽)
2.指导学生读准节奏。
(1)学生试读。
(2)教师范读: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3)学生练读。
(4)比赛朗读:小组比赛,男女生比赛。
(5)教师评议并小结:读文言文不但要读正确、读流利,还要读出它的节奏来,这样才有古
文的韵味。
3.再指名读,齐读。指导学生读得有滋有味,读出文言文的韵味。
三、探究交流,理解意思。
(一)理解“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
1.“甚”是什么意思?(很,非常。)“惠”是什么意思?(惠同“慧”,智慧的意思。)
2.再读一读,说说你读懂了什么?(杨氏子的年龄只有九岁,比大家还要小,但是很聪明。)
3.试着用自己的话说说这句的意思。(梁国有一个姓杨的孩子才九岁,非常聪明。)
4.你觉得这段话中的哪个字用得好?(“甚”字用得好。一个“甚”字将杨氏子的聪慧表现得
淋漓尽致。)
5.指导朗读,不仅读出了杨氏子的聪明,还要读出内心对杨氏子的喜爱。
(二)研读“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
1.谈话过渡:课文中除了杨氏子,还有一个人。你知道是谁吗?(孔君平)你知道孔君平是
谁吗?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小结:
孔子第26代后人,晋朝人,孔坦(285-335),字君平,居会稽。任世子文学,后补为太
子舍人,迁尚书郎,任吴郡太守,后迁尚书,疾笃未任。累迁廷尉(掌管刑法),所以也称孔廷尉。晋元帝年间,建议申明贡举之制,崇修学校。死赠光禄勋,谥“简”。
2.孔君平来干什么呀?(孔君平来拜见杨氏子的父亲。)
3.孔君平见到杨氏子的父亲了吗?(没有。“父不在”)
4.孔君平发现杨氏子的父亲不在,他是怎么做的?(就把杨氏子叫了出来。)
5.从孔君平的做法中你了解了什么?(孔君平经常来杨家玩,彼此比较熟悉。)
6.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句的意思吗?(有一天,孔君平来拜见他的父亲,恰巧他的父亲不
在家,孔君平就把这个孩子叫了出来。)
7.指导朗读。
(三)研读“为设果,果有杨梅。”
1.“设”是什么意思?(摆放,摆设。)
2.“为设果”谁为谁设果?(杨氏子为孔君平摆出水果。)你是怎么知道的?(因为上一句讲
了孔君平来拜见他的父亲,所以应该是杨氏子为孔君平设果。)
3.你能用一句完整的话说说这句话的意思吗?(孩子给孔君平端来了水果,水果中有杨梅。)
4.从这句话中,你还可以读出什么?(杨氏子热情招待客人,他是个懂礼貌的孩子。)
5.指导朗读:读出杨氏子的热情好客,读出对杨氏子的赞美之情。
(四)品读“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1.谈话过渡:
师:一个热情好客的杨氏子不由让孔君平心生喜爱之情。现在又见“果有杨梅”,于是——生: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师:儿应声答曰——
生: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2.读一读,了解他们之间在说些什么呢?用自己的话来说说这两句的意思?(孔君平指着杨
梅给杨家子看,说:“这是你家的水果。”杨氏子马上回答说:“我可没有听说过孔雀是您家的鸟。”)
3.体会语言的巧妙。
(1)理解孔君平的话.
①你听懂了孔君平的言外之音了吗?(学生各抒己见。)
②孔君平为什么单单指着杨梅说,不说其它水果呢?(孔君平拿杨梅和杨家的姓开玩笑,说
杨梅是杨家的孩子。)
③教师小结:孔君平是要诱导杨氏子——杨梅和杨氏子是一家人。
④谈话过渡:杨氏子是怎么回应孔君平的?(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2)理解杨氏子的回答.
①自由读一读。想想杨氏子的言下之意是什么呢?(如果说杨梅是我杨家的果,那么孔雀就
是您孔家的鸟了。)(既然孔雀不是您家的鸟,那么杨梅又怎么会是我家的果呢?)
②对比理解,感悟巧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