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游》教学设计.doc
《秋游》教学设计
《秋游》一课是一篇情景交融的散文,全文生动的描绘了同学们在老师的带领下郊游的情景,表达了孩子们沉浸在秋天大自然中欢乐心情。为此在教学中,牢牢的抓住语文教学的三个层面:感悟——积累——运用来培养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
第一自然段的内容简单我没有放过多的时间在讲解上,而是通过让学生读后感知道这一自然段写的内容,然后引导学生质疑,说说在读中有什么不懂的地方提出来。当孩子提出“渐渐”是什么意思的时候,通过生生间的互相匡助,学生对渐渐有了理性的认识,再学生读课文,不用老师教学生都能通过读表达他们的理解和对秋天的爱慕之情。从中可以看出,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更好的让孩子与文本进行对话,
产生共鸣。
课文的第二、三自然段绘形绘色的描写出了秋天的特点,为帮
助学生体味秋天的漂亮,我先让学生说说为什么喜欢白云?接着让学生试着用朗读的方法让大家体味到白云的有趣,再让学生斗胆想像,白云有时像什么?有时像什么?最后在熟读的基础上配上音乐,有感情地诵读,白云变幻的美轻轻地在课堂上空飘浮着。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是学生情感外显的特殊形式。所以在指导学生朗读时,我们非但要让孩子们的多种感官参预学习,重视在学习过程中观察、联想、发现和创造等多种能力的培养,更要引导他们读得有滋有味,真切地体味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的感情,并用自己的语言、想象、朗读把这种语言文
字的感情表达出来。
课文第四自然段我则紧扣“开心”一词让学生进行换词训练,然后让他们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他们在草地上是怎样玩的?心情如何?再通过想象训练用“有的… …有的… …有的… … ”练习说话来唤起孩子们的生活经验,再通过反复的
二年级语文:《秋游》教学设计(实用文本)
( 语文教案 )
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案设计 / 精品文档 / 文字可改
二年级语文:《秋游》教学设计
(实用文本)
Chinese is known as the "Mother of Encyclopedias", which is the best interpretation of it, so
learning Chinese is very important.
二年级语文:《秋游》教学设计(实用文本)
把学习的自主权还给学生
——《秋游》教学设计及评析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
生:秋天(板书:秋)
2.师:谁能说说秋天来了,天气怎么样了?大自然中还发生哪些变化呢?
3.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几幅秋天的图画。(配乐播放几组天高云淡、落叶纷飞、大雁南飞、丹桂飘香、秋菊开放、庄稼成熟、瓜果遍地的图片。)
4.师:秋天是个美丽的季节,秋天是个丰收的季节,你能想到
我们曾经学过哪些描写秋天的成语。教师相机出示(金风送爽、雁过留声、秋色宜人、天朗气清)。这是我们练习一才学的四个成语;老师这儿还有几个成语,我们也来读一读、记一记。(一叶知秋、凉风习习、秋高气爽、落叶纷飞、丹桂飘香、瓜果遍地)
5.今天我们就要跟着书中的小朋友在这美丽的金秋一起到郊外游玩(板书:游)。生读课题《秋游》。
【点评】通过问题导入,了解学生已知,并将据此进行教学,这符合教学和认知规律;注重前后知识的连贯,能适时复习和运用所学词语;合理运用现代媒体建构知识,将词语和画面生动形象地“链接”起来;重视词语积累,且为下面教学埋下伏笔。
《秋游》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
《秋游》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了解秋天的季节特点和自然景观;
(2)培养学生观察、描述和表达能力;
(3)引导学生体验集体活动的乐趣,增强团队意识。
2.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实践,让学生体验秋天的气息;
(2)采用小组合作、讨论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运用描述、描绘等方法,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自然资源的情感;
(2)培养学生积极参与集体活动,互帮互助的良好品质;
(3)培养学生对秋天的喜爱和欣赏能力。
二、教学内容:
1. 秋天的季节特点:气候、树叶变化、丰收景象等;
2. 秋天的自然景观:公园、山区、湖泊等;
3. 秋游活动安排:目的地选择、出行方式、活动内容等;
4. 集体活动的意义:团队合作、互相帮助、增进友谊等;
5. 秋游的安全注意事项:交通安全、野外安全、个人保护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1. 教学重点:秋天的季节特点、自然景观的识别,秋游活动的安排与组织;
2. 教学难点:秋游的安全注意事项,学生在实践中的问题解决能力。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展示秋天的景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介绍秋天的季节特点和自然景观,引导学生了解秋游的意义;
3. 实践环节:组织学生进行秋游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秋天的美景;
五、教学评价:
1. 学生对秋天的季节特点和自然景观的认知程度;
2. 学生在秋游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
3. 学生对集体活动的态度和团队协作能力;
4. 学生对秋游安全注意事项的掌握情况。
《秋游》教学设计
The greedy words corrupt the gentleman, and the cold arrow shoots the hero to death.简单易用轻享办公(页
眉可删)
《秋游》教学设计
《秋游》教学设计1
一、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情景交融的记叙文。全文生动地描绘了同学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去郊游的情景,表达了孩子们沉浸在秋天大自然的欢快心情。全文共有4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简要叙述了同学们在老师带领下去郊外秋游。第二、第三自然段分别描写了秋天的天空和田野的美丽景象。作者按照从秋天上到地面的顺序,抓住秋天里天空、白云、稻子、高粱、棉花等形态和色彩上的特点,描绘了一幅充满生气的秋景图。第四自然段叙述了同学们秋游时在草地上尽情玩耍的情景,充分展现了同学们在大自然的怀抱中尽情享受的愉快心情。
二、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图画体会__内容情感,指名读、范读、自由朗读等达到不同方式读书,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朗读的方法使孩子会读书。
2、通过读文、组词、用词说话、讨论识字方法学会本课生字,两条绿线里的字只识不写。理解能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能用“有的……有的……有的……”说一句话,在反复练习中巩固认知,做到会认会写会用,在老师的指导下书写生字,达到规范、端正、整洁。
3、通过对课文的朗读、感悟,感受秋天的美好景象,激发热爱大自然思想感情。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正确、美观地书写生字。
难点:
学会抓住景物的特征,抒发自己的情感。
四、教法与学法:
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_秋游》教学设计
《秋游》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会笔算三位数除以两位数(调商)、商一位数的除法。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自主探索、小组交流笔算三位数除以两位数调商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在试商、调商的过程中感受数学学习的挑战性和乐趣。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掌握试商的方法。
【教学难点】
提高正确试商的准确率。
【教学方法】
启发式教学、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讨论法、讲解法。
【课前准备】
多媒体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观图激趣、设疑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去郊游吗?今天老师带领同学们一起去秋游好吗?我们一起来看大屏幕,了解一下每班人数:
通过这张图片你能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能提出什么问题?
学生交流,然后汇报提出的问题:
(1)三年级学生都坐小客车,需要几辆车?
(2)四年级学生都坐大客车,需要几辆?
(二)探究新知
1. 探索“四舍法”试商
(1)解决第一个问题:三年级学生都坐小客车,需要几辆车?
师:小组合作完成,看哪个小组完成得又对又快。
温馨提示:①确定商是几位数。
②估一估结果是多少。
③尝试用竖式计算。
(2)汇报交流:
方法一:19比24小,商在个位,是一位数。
方法二:24×10=240,应该小于10辆。
方法三:列竖式
192÷24= ( )
答:三年级学生需要8辆车。
(2)试一试:你会计算216÷36吗?
学生完成后集体交流:
2.探索“五入法”试商。
(1)解决第二个问题:四年级学生都坐大客车,需要几辆?
师:我们男女生比赛,看谁做得又对又快。
温馨提示:①确定商是几位数。
②估一估结果是多少。
新四年级上册数学《秋游》教学设计
新四年级上册数学《秋游》教学设计
第一篇:新四年级上册数学《秋游》教学设计
《秋游》教学设计〖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的学习,一方面使学生进一步发展数感;另一方面使学生对有关数概念的各方面知识进行系统的整理和融会贯通,为学生进一步系统学习小数、分数及小数、分数的四则运算做好铺垫。因此这部分知识是学生应该掌握和形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学目标〗
1会笔算三位数除以两位数(调商)、商一位数的除法。
2、通过学生自主探索、小组交流笔算三位数除以两位数调商的方法。
3、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在试商、调商的过程中感受数学学习的挑战性和乐趣。〖教学重点〗掌握“改商”的方法。〖教学难点〗掌握“改商”的方法。〖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同学们你们喜欢去郊游吗?告诉老师你们到哪里秋游.实验小学举行了一次秋游三四五年级都参加了。出示图。
二、新课:
1、你从图上发现了那些数学信息?公交车站有两种车可供大家住租用大客车限乘客46人,小客车限乘客34人。实验小学三年级师生共192人,四年级师生共184人,五年级共有师生230人.。
2、根据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与除法有关的数学问题。 (1)出示:三年级都坐小客车,需要几辆车?
怎么列式呢?学生:192÷24= 因为····所
以···· 师:估一估,商是几位数。学生回答
师:在练习本上用竖式算一算。与同桌说一说你是怎么算的。
3、全班交流。
引导学生发现问题:除数与商的积大了,说明什么?该怎么办? 明确把除数“24”看作“2022试商,初商“9”大了,改商“8”的原因。 (2):四年级师生共184人都坐大客车,需要租几辆? ①引导学生列出算式184÷46= ②请你算一算等于几?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6.3《秋游》教学设计2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6.3《秋游》教学设计2
一. 教材分析
《秋游》这一节内容选自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该单元主要是让学生结合实际情境,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本节课通过秋游这一活动,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掌握6的乘法口诀,并能够应用口诀解决实际问题。教材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
二. 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乘法运算有一定的了解。但是,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还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将所学的数学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秋游这一情境,掌握6的乘法口诀,并能够应用口诀解
决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的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
1.掌握6的乘法口诀。
2.将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
采用情境教学法、引导发现法、小组合作法等,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秋游的相关图片、实物等教学资源,以及与秋游相关的问题情境。学生准备笔记本、笔等学习用品。
七. 教学过程
1.导入(5分钟)
教师通过展示秋游的图片,引导学生谈论秋游的经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教师提出与秋游相关的问题,如:“你们知道秋游需要多少人吗?”“如果每组有6人,我们需要多少组才能满足人数要求?”等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6.3《秋游》教学设计(1)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6.3《秋游》教学设计(1)
一. 教材分析
《秋游》这一节内容选自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六章第三节。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通过秋游这一生活情境,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应用于实际生活情境中。教材通过秋游的门票价格和购票数量,引导学生列出乘法算式,进行计算,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巩固和提高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能力。
二. 学情分析
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并在实际情境中进行过练习。但是对于部分学生来说,可能对于如何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数学问题,以及如何列式计算还有一定的困难。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引导学生从实际情境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引导学生列出乘法算式进行计算。
三. 教学目标
1.理解秋游门票价格和购票数量的关系,能够从实际情境中提出数学问
题,并解决问题。
2.进一步巩固和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提高计算能力。
3.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从实际情境中提出数学问题,并解决问题。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实际情境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
问题。
五. 教学方法
1.情境教学法:通过秋游的情境,引导学生从实际情境中发现问题,提
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2.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通过合作交流,探索问题解决的方法,培养
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3.练习法:通过不同形式的练习,巩固和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六. 教学准备
1.教具:秋游门票图片,计算器,黑板。
2.学具:学生作业本,彩笔。
秋游教学设计教案
秋游教学设计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让学生了解秋天的季节特征,认识秋天的常见景物和动物。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及团队协作精神。
3. 引导学生热爱大自然,增强环保意识。
二、教学内容
1. 秋天的季节特征
2. 秋天的常见景物:落叶、枯草、秋花等
3. 秋天的动物:迁徙、繁殖等现象
4. 秋游的安全常识
5. 环保意识教育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1. 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秋游活动,了解秋天的季节特征及常见景物和动物。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热爱大自然,增强环保意识。
四、教学方法
1. 实地观察法:带领学生走进大自然,观察秋天的景物和动物。
2. 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观察到的现象。
3. 游戏法:设计相关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秋天的乐趣。
4. 案例分析法:通过秋游中的实例,教育学生环保意识。
五、教学准备
1. 教师准备:提前了解秋游地点,规划教学活动,准备相关资料。
2. 学生准备:穿着适合户外活动的衣物和鞋子,携带必要的用品(如水、零食
等)。
六、教学过程
1. 出发前的准备:讲解秋游的目的、注意事项,强调环保意识。
2. 实地观察:引导学生观察秋天的景物和动物,记录观察到的现象。
3.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秋游中的所见所闻,分享感受。
4. 游戏活动:组织相关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秋天的乐趣。
5. 案例分析:通过秋游中的实例,教育学生环保意识。
七、教学评价
1. 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秋游活动中的参与情况,了解他们的兴趣和需求。
2. 观察能力:评估学生在实地观察中的表现,如观察到的景物和动物种类、特点等。
《1、秋游》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1、秋游》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朗读,进一步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在课文中的意思。
3.了解课文内容,感受秋天的美以及给人带来的快乐,造就学生观赏美的安康情趣和酷爱大自然的感情。
二、课前打算
1.视察实践:组织学生到野外进展一次秋游。
2.教学用具:实物投影仪、农田填充图、生字卡和词语卡、幻灯片
三、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主要内容:初读课文;认读生字;学习书
写生字:凉、老、师、郊、望、兔、羊、喊;学习第一自然段。
其次课时
一、导人新课:上星期五的语文课里,秋姑娘将我们带入了漂亮的秋天,也为我们带来了生字挚友,你还记得他们吗?
二、检查复习。指导书写追逐
三、谈见闻和感受:
这两天你们去郊游时,看到了哪些秋天的风光?四、有感情地朗读,激活画面。〔学习2、3自然段〕1、师范读:同学们眼中的秋天真是太美了,文中有一群同学跟着教师也去郊外游玩,他们眼中的秋天是什么样的呢?快捧起书,翻开22页,教师为大家读2、3自然段,请你边听边想:文中写了哪些秋天的风光?
2、喜爱秋天吗?那就自由地读读课文2、3自然段,读后想想,你喜爱秋天的什么?并说说为什么?
3、师:文中写了哪些秋天的风光?板书:蓝天、白云、农田师:这些风光,你最喜爱什么风光?师:读书时,要多动脑筋,发觉问题,教师有个小小的难题,一望无边是什么意思?师:蓝天上飘着的朵朵白云你喜爱吗?为什么?
师:是呀,白云还会变魔术呢,多好玩呀!你能通过你的朗读让大家感受到白云改变的好玩吗?
师:听小挚友读得这么好玩,教师也不由自主地喜爱上了这些会变魔术的白云。请大家观赏画面,大胆想像一下,白云有时像什么?〔出示蓝天白云图〕
二年级《秋游》教学设计
《秋游》授课方案
授课内容: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加与减》第4页《秋游》。授课目标:
1、教材解析:重视利用情境图发展学生获取有价值的数学信息、解决问
题的能力。经过对话,引导学生理解什么是有价值的数学信息,以及数学
信息之间的数量关系。经过数学情境引导学生理解算式中每一步的本质意
义,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2、学情解析: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理解,要知道还有多少个空座
位,能够有两种不同样样的思虑方法。
3、详细目标:(1)能从详细的情境中获守信息,发现问题。(2)经历研究连减计算方法的过程,掌握笔算连减竖式的方法,并能够正确地
进行计算。(3)感觉数学与生活的亲密联系,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成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授课重、难点:
1、授课重点:掌握笔算连减竖式的计算方法。
2、授课难点:列竖式计算连减法。
授课准备:课件、练习本等。
授课过程:
一、课前复习
教师找两名学生板演下面两题。
28+16+37=35+18+24=
学生板演,今后集体校正。
二、创立情境,引入新课
1、观图,获守信息。
师:秋天了,学校组织小朋友坐船去秋游,小朋友们可快乐了。
出示主题图,引导学生察看画面,说一说,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生:这条船可乘 90 人,一队学生有45 人,另一队学生有25 人。
授课时,教师要存心识发展学生用语言圆满表达问题的能力。
2、提出问题:
师:两队都上船后,船上还有多少个空座位?
先让学生独立思虑,激励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解决问题,教师巡堂指导学困生。
生 1:能够从 90 个座位中先减去一个队的人数,再减去另一个队的人数,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6.3《秋游》教学设计2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6.3《秋游》教学设计2
一. 教材分析
《秋游》这一节内容选自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6.3章节。本节课的主要内
容是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进一步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并能熟练地计算分数乘法。同时,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的基本知识,对分数的加减法有了初步的理解。
但在实际应用中,学生可能会对分数乘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产生困惑。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具体的情景和实例,让学生深入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并熟练掌握计算方法。
三.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
法则,能熟练地计算分数乘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
力和合作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能熟练地计算分数乘法。
2.教学难点: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熟练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五. 教学方法
采用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和合作学习法。通过设置实际情境,引导学生
观察、操作、交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合作意识。同时,教师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六. 教学准备
1.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分数乘法计算器等。
2.学具准备:学生作业本、彩笔、剪刀、胶水等。
《秋游》教学设计
《秋游》教学设计精选
《秋游》教学设计精选
教学一开始,可组织学生唱《秋游》这首歌,接着,老师用生动的语言来创设情境:秋风起了,天气渐渐凉了。在这美好的季节,有一群小学生,跟着老师去秋游了。我想知道,他们去了哪里?那里风光美吗?他们玩得开心吗?随即,音乐响起,老师声情并茂朗诵课文,而学生那么闭上眼睛,边听边想像。之后,可让学生,自己仿佛看到了什么,有些什么感受。这样,学生的兴致就会被激发起来。
学生经过初读,对课文已经有了一定的感受。这时,教师翻开多媒体课件,说:我这里有两幅郊外的风光图,可惜不是彩色的,故而美感不够。同学们能帮助添上色彩吗?学生定会兴趣倍增。老师让学生先认真读读课文二、三自然段,看看哪些是描写色彩的词语。这样,读就更有目的了。
第一幅为蓝天白云图。当学生说出天空是蓝蓝的时,老师就用鼠标点击,添上蓝色,并让他们判断深浅,以感受蓝蓝的一词的韵味。然后,用多媒体展示白云的动态变化,让学生添色,并绘形。通过动态变化,让学生体会有时有时的意思。随后,老师再进展白云的其他造型,让学生用有时像,有时像的句式来练习说话。
第二幅为农田丰收图。与上面一样,学生说出稻子是黄的,高粱是红的,棉花是白的,老师分别用鼠标在图上添上颜色,再引导学生把颜色说形象:稻子金黄,高粱火,棉花洁白。然后,老师用多媒体作动态展示:稻子上下起伏。老师进一步启发:多美呀!谁能用稻子黄了,像()。的`句式来作一个形象性的描写呢?学生充分发
挥想像,只要说得有相似处老师都给予肯定。接着,教师用同样方法展示高粱、棉花的动态,引导学生想像说话。
《秋游》公开课教学设计【小学数学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
《秋游》教学设计
这节课继续学习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竖式笔算,相对于前两节课,计算步骤和方法相同,
但试商的难度加大,第一次试商后需要再调整,要经历多次计算和比较
,过程比较复杂,所以本
节课是本单元学习的重点,也是学习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竖式笔算的难点,教材承接上节课的
编排结构,采用估算和笔算相结合的方式呈现教学内容。在解决秋游乘车问题中
,编排了三个
紧密联系的问题:第一个问题和第二个问题主要是通过商是一位数的除法,学习用四舍五入法
调商的方法;第三个问题是通过交流
,归纳调商的具体做法。
“试一试”进一步反思试商的方法,安排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除数与商都是两位数的竖式笔算,关注其中的调商过程;第二个问题是反思和总结调商方法,突破难点。
1.结合“秋游”中的现实问题,经历探索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的调商过程,掌握调商方法,正
确地进行笔算。
2.通过有条理的交流调商过程,发展学生的估算意识和数感。
3.在笔算的过程中,培养学生面对挑战,克服困难的学习精神,以及耐心细致计算的良好习
4.惯。
【教学重点】
探索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的调商过程。
【教学难点】
掌握调商方法,正确地进行笔算。
多媒体课件。
一、情境导入。
1. 课件出示“秋游”主题情境图。
2. 你能从图片中获得哪些有用的数学信息?能提出哪些有关除法的数学问题呢?
3. 板书课题:秋游
【设计意图】:由主题情境图导入新课,唤起学生美好回忆,带着愉悦的心情进入课堂。
二、探究新知。
1. 探究“四舍”法试商。
(1)课件出示情境图,提出问题:三年级学生都坐小客车,需要几辆车?
(2)引导学生分析题意并列出除法算式:192÷24=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秋游》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秋游》教学设计
一. 教材分析
《秋游》这一节内容选自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材。本节课主要让学生在
实际情境中,体会和理解100以内的数的加减法。通过秋游这一生活情境,让学
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材内容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秋游的情境图,另一部分是相关的数学问题。情境图展示了孩子们秋游的场景,图中包含了丰富的数学信息,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实践活动和探究空间。
二. 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100以内的数数、识数、写数的基本能力,对于加减法的运算也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学生在实际应用加减法解决问题时,还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基础,引导学生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在实际情境中,正确运用100以内的数
的加减法解决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合作学习
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
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在实际情境中,正确运用100以内的数的加减
法解决问题。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根据实际情境,选择合适的加减法运算方法。
五. 教学方法
1.情境教学法:通过秋游的情境,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活动,激发学生学
习兴趣。
2.游戏教学法:通过数学游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
3.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秋游》示范公开课教学设计【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北师大】
第一单元加与减
第2课时秋游
教材分析:
本课时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20以内数的连加、连减运算和100以内数的加减法运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主要内容是100以内数的连减运算。教科书通过“秋游”情境引出3个问题。第一个问题的目的在于让学生看图获取数学信息,培养学生提取信息的能力;第二个问题提出了连减的问题,并给出了两种思考方法。第三个问题是结合“秋游”情境,提出返程的“乘车”问题,要求学生独立获取信息,列式计算,是对前两个问题的巩固练习。学生在解决“秋游”问题的活动中,探索并掌握100以内数的连减运算的计算方法,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性,体会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并且为下一节课学习100以内加减混合运算打下基础。
教学目标:
1.能够从情境图中提取数学信息,知道同一个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案。
2.探索并掌握100以内数的连减运算的计算方法,经历与他人交流算法的过程,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性。
1/ 7
3.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在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教学重点:
掌握100以内数的连减运算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能够准确用竖式进行计算。
教学过程:
1.同学们有没有秋游的经历呢?有个小朋友在秋游的时候遇到了数
学问题,你能帮助他吗?(出示题图)老师读题。
2.师:同学们真厉害!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接下来我们再
挑战一个“秋游”中的数学问题吧。
(板书课题:秋游)
(一)分析情景图
2/ 7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图片,然后说一说你从图上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
师: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说得很准确。那你能根据这个图,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秋游》教学设计-
《秋游》是一篇情景交融、富有童趣的散文。运用多媒体课件和音像组合手段,通过创设情境、驰骋想像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感受秋天的美好景象,激发其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努力让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学习语文,提高语文素养。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教学一开始,可组织学生唱《秋游》这首歌,接着,老师用生动的语言来创设情境:秋风起了,天气渐渐凉了。在这美好的季节,有一群小学生,跟着老师去秋游了。我想知道,他们去了哪里?那里景色美吗?他们玩得开心吗? 随即,音乐响起,老师声情并茂朗诵课文,而学生则闭上眼睛,边听边想像。之后,可让学生说说,自己仿佛看到了什么,有些什么感受。这样,学生的兴致就会被激发起来。
二、观图添彩,感受景美
学生经过初读,对课文已经有了一定的感受。这时,教师打开多媒体课件,说:我这里有两幅郊外的景色图,可惜不是彩色的,故而美感不够。同学们能帮助添上色彩吗? 学生定会兴趣倍增。老师让学生先认真读读课文二、三自然段,看看哪些是描写色彩的词语。这样,读就更有目的了。
第一幅为蓝天白云图。当学生说出天空是蓝蓝的时,老师就用鼠标点击,添上蓝色,并让他们判断深浅,以感受蓝蓝的一词的韵味。然后,用多媒体展示白云的动态变化,让学生添色,并绘形。通过动态变化,让学生体会有时有时的意思。随后,老师再进行白云的其他造型,让学生用有时像,有时像的句式来练习说话。
第二幅为农田丰收图。与上面一样,学生说出稻子是黄的,高粱是红的,棉花是白的,老师分别用鼠标在图上添上颜色,再引导学生把颜色说形象:稻子金黄,高粱火,棉花洁白。然后,老师用多媒体作动态展示:稻子上下起伏。老师进一步启发:多美呀!谁能用稻子黄了,像( )。的句式来作一个形象性的描写呢? 学生充分发挥想像,只要说得有相似处老师都给予肯定。接着,教师用同样方法展示高粱、棉花的动态,引导学生想像说话。
三、再现场景,激趣乐学
学习第四自然段,老师可播放课文的配乐朗诵,同时放多媒体动画,再现课文场景,这样,有利于让学生迅速进入情境。接着,打出动画特写:几个孩子在草地上打滚儿。再请曾有类似经历的同学说说当时的感觉。然后,展示另外几个同学蹲在草丛里的动画,提示学生观察,这几个同学在干什么?并让抓过蚂蚱(或蟋蟀)的同学说说是怎么逮的。之后,让学生判断:那位张大嘴巴的同学在干什么?并进一步激趣:你有兴趣像他那样高歌一曲吗? 请一两位同学放声唱一唱,唱完,老师就告诉学生,这就是亮开了嗓子。这样,学生就形象地理解了词语的意思。
在此基础上,老师展示其他一些学生生活情景,如追逐、欢笑、大喊、游戏等等,再让学生回忆自己在春游、秋游等活动中的一些举动,学习课文中有的有的有的的句式练习说话。最后,老师小结:这次秋游活动,大家玩得好开心哪。现在想请同学们来读一读这段。让学生反复朗读,在读中体会、感悟。
四、开展活动,拓展延伸
课后,老师可组织学生去郊外活动,并让学生带好笔和纸,把自己看到的景色画下来(或描写出来),还可以把活动中的所见所闻以及自己的感受记下来。回来以后,作一次交流活动。
这样,从课堂中的模拟秋游,再到自然中的真实活动,既巩固了课堂所学,也使学生放松了心情,可谓一举两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