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情绪生理学

合集下载

《人体解剖生理学》各章课后练习题答案

《人体解剖生理学》各章课后练习题答案

第一章细胞和基本组织一、填空题1、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2、脂类蛋白质3、线粒体4、被覆上皮腺上皮感觉上皮生殖上皮5、肌纤维的周缘多6、肌原纤维肌肉7、长柱状闰盘节律性植物性8、胞体突起9、运动神经元感觉神经元中间神经元二、选择题:1、A2、D3、E4、A5、E6、D7、A8、C9、C 10、E三、问答题:1、①细胞排列紧密,细胞间质少;②上皮细胞有明显极性,分游离面和基底面;③上皮组织没有血管,其营养来自深层的结缔组组织;④再生能力强。

第二章运动系统一、填空题1、长骨短骨扁骨不规则骨2、骨膜骨质骨髓3、骨密质骨松质红骨髓黄骨髓4、关节面关节囊关节腔二、选择题1、C2、C3、D综合练习题一、填空题1、新陈代谢2、强度时间强度时间变化率刺激强度3、兴奋抑制4、易化扩散(以“通道”为中介)主动转运5、胞饮作用6、钾离子7、乙酰胆碱8、钙离子10、神经调节、体液调节11、正反馈12、神经、肌肉、腺体二、选择题1、C2、C3、B4、D5、C 7、D 8、A 9、C10、C 11、B 12、B 13、C 14、D 15、D 16、B三、问答题1.答:细胞膜转运物质的方式有:单纯扩散、易化扩散、主动转运、出胞入胞。

K+、Na+是通过易化扩散(以“通道”为中介)顺差通过细胞膜;通过主动转运逆着电-化学差通过细胞膜的。

O2是通过单纯扩散出入细胞。

葡萄糖是通过易化扩散(以“载体”为中介)出入细胞的。

细菌是通过入胞作用和出胞作用进出细胞的。

水是利用渗透梯度从低渗一侧到高渗侧。

2.细胞在静息状态下,膜内外存在的电位差称为静息电位。

静息电位的形成是由细胞膜对特异离子的相对通透性不同和离子的跨膜浓度梯度决定的。

A、Na+-K+泵的作用(…);B、Na+、K+、Cl-、有机负离子通透性;C、在静息状态下,膜内外存在K+浓度差且细胞膜对K+有较大的通透性,因而K+顺浓度差向膜外扩散,增加膜外的正电荷,随着K+的外流,膜外正电荷逐渐增多,膜内负电荷也逐渐增多,限制K+外流,当扩散力=电场力时,K+停止外流,膜电位固定,所以静息电位是钾离子外流而形成的电化学平衡电位。

ch8动物生理学 神经系统

ch8动物生理学 神经系统

第8章 神经系统8-1 神经元的基本结构和分类神经元由胞体和突起两部分组成。

神经元的胞体大多集中在大脑和小脑皮质、脑干和脊髓灰质以及神经节内。

胞体包括胞核和核周围的胞质。

神经元的突起又分树突(dedrite)和轴突(axon)。

树突发自胞体,分支多而短,呈树枝状,树突可以看成是胞体的延伸部。

在胞体及树突膜上一般有能与神经递质相结合的特异性受体。

轴突是从胞体发出的细长突起,也称为神经纤维(nerve fiber),直径均匀,但长短不一;一个神经元一般只有一根轴突,若有分支,则可垂直于轴突发出;轴突末端可分成许多分支,为神经末梢;轴突一般都有髓鞘包被,但在与胞体连接部(轴丘)及其末梢则失去髓鞘。

神经末梢的末端膨大呈球状,称为突触小体(synaptic knob),突触小体内有丰富的线粒体和小泡,小泡内含神经递质。

根据神经元突起的数目,可将神经元分为:①假单极神经元(pseudounipolar neuron),如脊神经节细胞,从胞体发出一个突起,但很快形成“T”字形分支,一支进入周围组织形成感觉末梢,另一支进入脊髓;②双极神经元(bipolar neuron),如视网膜双极细胞,从胞体相对的两端各伸出一支突起,一支与感觉细胞相连接,另一支与神经节细胞相连接;③多极神经元(multipolar neuron),如脊髓运动神经元,具有一支轴突和多支树突。

根据神经元的功能差异或在反射弧中的位置,可将神经元分为:①感觉(或传入)神经元,能接受体内、外的刺激,将兴奋传到中枢神经系统;②运动(或传出)神经元,能把兴奋从中枢传至肌肉、腺体等效应器,如脊髓的运动神经元;③联络(或中间)神经元,它们主要在中枢内起中间连接作用,如脊髓中的闰绍细胞。

根据轴突上是否含有髓鞘,可将神经纤维分为有髓神经纤维(myelinated nerve fiber)和无髓神经纤维(unmyelinated nerve fiber)两种。

实际上,即使是无髓纤维的轴突也包绕有一薄层神经膜。

《生理心理学》第七章 情绪生理学

《生理心理学》第七章  情绪生理学

情绪性信息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理的“短路”机制
眼、耳等感觉器官传入的信息经过丘脑中继后抵达大脑新 皮质相应感觉区;在皮层感觉区刺激信息被加工整合、识别 和理解;新皮层发出的对感觉信息作出反应的神经冲动传入 边缘系统;边缘系统和自主神经系统的活动再反馈到大脑皮 层,引起一种意识性的情绪反应和体验。这是正常情况下情 绪活动的神经通路。
(1)自我意识情绪(self-conscious emotions),个体在社会环境中,由于关 注他人对自身或自身行为的评价所产生的情绪可称为自我意识情绪,可分为正性和 负性两类,负性的包括内疚、害羞、尴尬等,正负性的包括自尊、自重、自豪等。
(2)自我预期的情绪(self-anticipatory emotion),在面临机会选择或竞争情 境时,个体对不同行为方式的后果做出预期,并根据自身的期望和价值取向调节对 社会信息的认知和加工过程,这一过程引发的情绪可以称为自我预期的情绪,例如 后悔与嫉妒、自信等。
3.1 情绪生理反应表现
(1)躯体运动和表情肌的活动
(2)激素的变化 (3)内脏功能的变化
情绪 兴奋 愉快
惊奇 悲痛 恐惧
羞愧-羞辱 轻蔑-厌恶 愤怒
面部模式 眉眼朝下、眼睛追踪着看、倾听 笑、嘴唇朝外朝上扩展、眼笑 (环形皱纹) 眼眉超上、眨眼 哭、眼眉拱起、嘴朝下、啜泣 眼发愣、脸色苍白、脸出汗发抖、 毛发竖立 眼朝下、头低垂 冷笑、嘴唇朝上 皱眉、眼睛变狭窄、咬紧牙关、 面部发红
第七章 情绪生理学
1 什么是情绪 2 情绪的神经生理基础 3 情绪生理反应 4 情绪生理反应与心身疾病
1.1 什么是情绪概念
情绪: 指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身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是人脑 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 情绪是复杂的心理现象,其中包括认知活动、生理反应和行为表现 主观感受和体验是情绪最主要的构成成分,它涉及到个体的认知活动 以及个体对认知结果所进行的评价 行为表现、生理反应则是由个体的认知活动和个体对认知结果的评价 所引起 。 法国哲学家笛卡儿认为,人有惊奇、爱悦、憎恶、欲望、欢乐和悲哀 六种原始情绪,其它情绪都是它们的组合或分支 我国心理学家林传鼎将人的情绪归纳为安静、喜悦、愤怒、哀怜、悲 痛、忧愁、愤急、烦闷、恐惧、惊骇、恭敬、抚爱、憎恶、贪欲、嫉妒、 傲慢、惭愧、耻辱等18类 。

津巴多《心理学与生活》配套题库【名校考研真题+章节题库+模拟试题】

津巴多《心理学与生活》配套题库【名校考研真题+章节题库+模拟试题】

津巴多《心理学与生活》配套题库(名校考研真题精选)一、单项选择题1.近年来认知心理学与神经科学相结合产生的新科学是()。

[统考2014年研] A.认知科学B.神经心理学C.认知神经学D.心理生理学【答案】C【解析】认知科学与神经科学相结合产生了认知神经科学,这是一门新兴学科,极大的促进了心理学的发展,特别基础心理学方向。

2.被称为“生命中枢”的脑组织是()。

[统考2014年研]A.大脑B.中脑C.前脑D.延脑【答案】D【解析】延脑在脊髓上方,背侧覆盖着小脑。

延脑和有机体的基本生命活动有密切关系,它支配呼吸、排泄、吞咽、肠胃等活动,因而又叫“生命中枢”。

3.下列哪一个实验现象与其它三个关系最小。

()[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研]A.罗森塔尔效应B.安慰剂效应C.霍桑效应D.麦可勒效应【答案】D4.“晕车”主要是两个感觉系统提供信息冲突的结果。

()[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研] A.平衡觉(前庭觉)与视觉B.动觉与平衡觉(前庭觉)C.视觉与内脏感觉D.内脏感觉与动觉【答案】A5.构造主义认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

[统考2014年研]A.意识B.潜意识C.意识流D.行为【答案】A【解析】构造主义主张心理学应该研究人们的意识,即对直接经验的觉知。

6.贾维克(Jarvik)和艾斯曼(Essman)的小白鼠跳台实验所支持的记忆学说是()。

[统考2009年研]A.脑机能定位说B.突触生长说C.反响回路说D.记忆分子说【答案】C【解析】贾维克和艾斯曼设计的小白鼠跳台实验,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反响回路假设。

实验时,他们把小白鼠放在一个窄小的平台上,使它总想往下跳,而一旦跳下来,就会受到栅极地板的电击,因而被迫返回小平台,经过多次训练后,小白鼠在小平台上停留的时间就会明显延长,即形成了回避反应,这说明它对“电击”形成了记忆。

然后,将形成了回避反应的小白鼠分为两组:一组在形成回避反应24小时以后使之电痉挛休克以破坏其记忆;另一组在形成回避反应之后立即使之电痉挛休克。

心理学名著(摘录

心理学名著(摘录

心理学名著+心理学经典书籍推荐心理学名著1、《心理学的体系和理论》查普林和克拉威克著(James P.Chaplin & Theophile S.Krawiec)1960年出版。

本书围绕心理过程的传统题目或分支领域对于各学派体系和各种理论模式进行研究和评价,并重视对心理学发展的当前趋势的分析研究。

2、《实验心理学史》波林著(Edwin Garrigues Boring)1926年出版。

此书是美国首屈一指的心理学史著作。

全书共27章。

第1-8章的内容是近代心理学在科学中的起源,以生理学和神经生理学及人差方程式为主。

第9-13章的内容是近代心理学在哲学中的起源,以笛卡尔哲学,英国的经验主义和联想主义,法国的经验主义和唯物主义以及赫尔巴特哲学为主。

第14-16章论述实验心理学的建立。

第17章论述与冯特同时代的德国心理学家。

第18-19章分述“新”内容心理学与意动心理学。

第20章论述英国心理学。

第21-26章分述冯特后的各国心理学流派。

第27章作一扼要的回顾。

【人差方程式(个人方程式)1796年,格林威治皇家天文台的马斯基林(N.Maskelyne)发现他的助手金内布鲁克(D.Kinnebrook)观察星体通过子午线的时间总是比自己落后十分之八秒,他以为这是金布鲁克粗心所致,因而将其辞退。

此事引起德国天文学家贝塞尔的注意,他把自己的观察与其他著名天文学家进行比较,发现他们之间也存在误差,而这种误差并非个人的细心或粗心所致,而是导源于个别差异。

贝塞尔把人们之间观察时间上的个别差异以公式表示,称之为“人差方程式”。

人差方程式的发现刺激了人们对反应时间研究的兴趣,给早期的实验心理学提供了直接的研究课题。

人差方程又称个人方程式,是发现人与人反应时间差别的开端。

这与人的神经系统,感觉器官的差别有关】【赫尔巴特的五种道德观念(Musterbegriffe):内心自由,个人意志与判断的关系;完善,多方面意志(强度、多样性和集中)的互相关系;仁慈,个人意志与他人思想之间的关系;正义,如果与他人发生实际冲突;公平,打算善或恶的后果】3、《近代心理学历史导引》墨菲著 1929年出版。

心理学8-情绪和情感概述

心理学8-情绪和情感概述

三、动机—分化情绪理论
• 动机—分化情绪理论萌生于60年代,
至今已成为很有影响的情绪理论之
一。
• 代表人物为汤姆金斯和伊扎德
情绪的动机—分化理论
• 情绪具有动机的性质 –伊扎德的情绪动机—分化理论是以情 绪为核心,以人格结构为基础,论述 情绪的性质与功能。情绪是人格系统 的组成部分,是人格系统的动力核心。
人类的情绪、情感具有共性,但是 由于人与人之间在文化传统、家庭 环境、价值观、个性特征等方面的 不同,情绪情感在共性中又表现出 差异性。
二、情绪、情感的类别
我国古代名著《礼记》记载的“七 情说”,将情绪分为喜、怒、哀、 惧、爱、恶、欲七种; 在《白虎通》一书中,分为喜、怒、 哀、乐、爱、恶六类;
情绪与认知的关系
一方面,情绪总是伴随一定的认识过程 而产生的,所以认识是情感的基础,并 引导情感的发展。 另一方面,情绪反过来对认识过程也有 着很大的影响。
情绪与意志的关系
情绪与意志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一方面,情感激励意志,意志调控情感。 另一方面,意志在情感的激励下产生之 后,它又会反转来调节和控制情感。
(一)情绪的内涵
情绪是人对反映内容的一种特殊的 态度,它具有独特的主观体验、外 部表现,并且总是伴有植物性神经 系统的生理反应。 情绪不是自发的,它由各种刺激引 起。
情绪状态下伴随 产生的生理变化 与行为反应,很 多时候是我们所 不容易自我控制 的。
测谎仪
(二)情感
概念
情感是指与人的社会需要相联系的 主观体验。 情感这个概念只用于人类,特别是 描述人的高级社会性情感时,而对 于动物一般不用情感这一概念。
理论图解
二、情绪的认知理论
• 情绪的认知理论认为,在情绪过

情绪与情感的生理学基础

情绪与情感的生理学基础

情绪与情感的生理学基础引言情绪和情感是人类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无论是喜悦、悲伤、愤怒还是惊恐,情绪和情感对我们的思维、行为和身体状态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情绪和情感的生理学基础,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情绪和情感的产生机制。

一、情绪和情感的定义情绪是指个体对特定刺激产生的主观感受和生理反应,包括但不限于喜悦、悲伤、愤怒、害怕等。

情感则是情绪的一个更广泛的概念,包括对他人、事物、环境的喜好、厌恶或冷漠等态度和情绪体验。

二、神经生理学基础1. 大脑结构情绪和情感的产生与人脑的结构密切相关。

大脑中的杏仁核和垂体扁桃体是情绪调控的核心区域,它们可以感知和处理来自内外部的刺激,进而激活其他大脑区域。

2. 神经递质情绪和情感的产生与神经递质的释放有关。

多巴胺、血清素和去甲肾上腺素等神经递质在大脑中起到调节情绪的重要作用。

它们的不同水平和分布可以导致不同的情绪和情感体验。

三、情绪和情感的生理反应情绪和情感的产生会引起一系列生理反应,包括但不限于心率的改变、血压的升高、呼吸加快等。

这些生理反应是身体为了应对外界刺激而做出的自动调节。

1. 自主神经系统的调节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是自主神经系统的两个主要部分。

情绪和情感的变化会促使这两个部分的活动产生相应的生理反应,进而影响整个机体的状态。

2. 内分泌系统的调节内分泌系统中的激素也参与了情绪和情感的调节过程。

如肾上腺素和皮质醇等激素的释放会在情绪激动时出现变化,进而产生相应的生理反应。

四、情绪和情感的影响情绪和情感对人类行为和心理状态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1. 认知功能情绪和情感可以改变注意力、记忆和思维的方式,影响个体对信息的处理和判断能力。

2. 行为表现不同情绪和情感会引起不同的行为表现,如愤怒可能促使人产生攻击行为,而喜悦则可能促使人表现出友好和合作。

3. 生理健康情绪和情感与生理健康密切相关。

长期的负面情绪和情感会增加心脏病、抑郁症等疾病的风险,而积极的情绪和情感则有助于提高免疫力和身体健康。

第八章_舒适护理

第八章_舒适护理

四、变换卧位法
【健康教育】

-向患者及家属说明协助翻身的目的, 鼓励患者与家属积极、主动地参与。

-向患者及家属讲解适度的活动、正确 的卧姿可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教会家属正确翻身的方法以及翻身时 的注意事项,同时教会患者如何配合。
第三节 疼痛患者的护理
(Nursing Care of Patients with pain)
四、变换卧位法
目的

协助患者移向床头
方法 目的
一人协助法 二人协助法

协助患者翻身侧卧
方法
一人协助法 二人协助法
四、变换卧位法
【注意事项】 -协助患者更换卧位时,应注意节力原则; -协助患者翻身时,应将患者身体稍抬起再 行翻身,切忌拖、拉、推等动作,以免擦伤 皮肤; -协助患者更换卧位时,应注意观察病情与 受压部位情况; -为有特殊情况的患者更换卧位时,应特殊 对待。

卧位的意义
(Significance of Lying Position)

增进舒适,达到充分休息
预防并发症
减轻症状,协助治疗

配合某些检查和治疗
二、卧位的分类
根据自主性分类:
主动卧位(active lying position)
被动卧位(passive lying position)

俯卧位
(Prone Position)
头低足高位 (trendelenburg position)

适用范围: -肺部分泌物引流,使痰易于咳出


-十二指肠引流术,有利于胆汁引流
-妊娠时胎膜早破,防止脐带脱垂

-跟骨或胫骨结节牵引时,利用人体 重力作为反牵引力

普通心理学 第一章 彭聃龄第四版ppt课件

普通心理学 第一章 彭聃龄第四版ppt课件
普通心理学
目录
• 第一章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 • 第二章 心理的神经生理机制
第一编 绪论
目录
• 第三章 感觉 • 第四章 知觉 • 第五章 意识和注意 • 第六章 记忆 • 第七章 思维 • 第八章 语言
第二编 人的信息加工
目录
• 第九章 动机 • 第十章 情绪 • 第十一章 能力 • 第十二章 人格
自然实验
实验变量
自变量:是由 试验者控制的 实验条件
因变量:实验者 所要测定的行为 和心理活动
控制变量:除 自变量之外可 能影响实验结 果的变量
调查法
通过问卷或面谈等调查对心理现象进行研究的方法
问卷调查法:
以书面提出问题 的方式搜集资料 的一种研究方法
访谈调查法:
以谈话为主要方式 来了解某人、某事、 某种行为或态度的 一种调查方法
• 测验法
定义
是指用一套预先经 过标准化的问题 (量表)来测量某 种心理品质的方法
心理测验的类型
• 按照内容:智力测验、成就测验、态度测验、人格测验 • 按照形式:文字测验、非文字测验 • 按照测验规模:个别测验、团体测验
心理测验的基本要求
• 信度
• 信度是指测验的可靠程度
• 效度
• 效度是指一个测验有效的测量了所需要的心理品质 • 可以通过对行为的预测来表示
实验法
定义:
实验法是在控制条件 下,对某种心理现象 进行观察的方法
实验法的分类
是借助专门的实验设备, 在实验条件严加控制的情 况下进行的
这有助于发现事件的因果 联系,并可以进行反复的 验证
实验室实验
也叫现场实验,对实验条件进 行适当的控制,使人们在正常 的学习和工作情景中进行的

第八章_儿童情绪的发展案例

第八章_儿童情绪的发展案例

• 从研究结果上看出: • (1)各种情绪都可以由人与人之间的或环境的事 件引起; • (2)伤心和愤怒情绪与人与人之间相互作用关系 最密切; • (3)高兴和惊奇常常由材料性质引起; • (4)想象或幻想的东西基本上与儿童害怕相联系。 • (5)7岁儿童与4岁儿童相比,由人与人之间的相 互作用及成就引起的情绪更多,而年幼儿童归之于 由幻想引起的情绪更多,表明随年龄增长,引起儿 童情绪的原因也在变化。
• 4.婴儿的害怕: • 7个月以下的婴儿,所有的视觉刺激都没有引起恐 惧的行为和表情。7个月的婴儿开始对响声和不熟 悉的玩具产生恐惧,在1岁时达到最高水平,然后 开始下降。幼儿从2岁开始,对噪声、陌生的物体 或陌生人、痛、坠落、突然失去身体支持以及突 然的移动等刺激的害怕降低、减少了;开始对想 象的事物产生恐惧,比如鬼、妖怪等,对危险、 身体伤害及其他的有潜在危险的情境也产生恐惧。 青少年则表现出社会性方面的恐惧。
• 伊扎特的观点:婴儿出生时已具有五种面 部表情迹象:惊奇、苦恼、厌恶、微笑、 感兴趣。4~6周时,出现社会性微笑;3~ 4个月时,出现愤怒、悲伤;5~7个月时, 出现惧怕;6~8个月时,出现害羞;半 岁~1岁,出现依恋,分离伤心、陌生人恐 惧;1.5岁左右,出现羞愧、自豪、骄傲、 操作焦虑、内疚和同情等。
• 婴儿情绪发生的时间、诱因和情绪表现 时间 初生 3-6周 2个月 3-4个月 7个月 1岁 1-1.5岁 诱因 情绪
痛、异味、新异光、声、运动 痛苦、厌恶、感兴趣
看到人脸、听到高频语声 打针 痛刺激 与熟人分离 新异刺激突然出现 在熟悉的环境遇到陌生人 做了不对的事
社会性微笑 愤怒 悲痛 悲伤、怕 惊奇 害羞 内疚、不安
• 言语表情
言语表情是通过音调、音速、音高的变化来表现 人的各种情绪状态。

情绪与脑

情绪与脑

情绪与脑神经生理学与神经生物化学研究在20世纪的成就, 在一定程度上把心理学, 包括情绪,从神秘莫测中解脱出来,为心理学进入科学殿堂迈进了一大步。

应当说,情绪研究的进展,是随着神经科学的发展而得到的。

自20世纪20年代以来,情绪生理学已被关注。

随着近年来高科技的发展,许多生理心理学家对心理学脑机制研究的兴趣正在增长。

然而脑科学的心理学研究范围似乎更集中在认知方面。

有大量的研究表明,情绪在本质上并不比其他心理过程更主观。

然而,大多数心理学家并不认为只有脑科学才能解释心理现象。

应当说,没有主观的行为学的解释而只有脑的知识,心理学就将化为乌有。

而心理学、神经学和行为科学三方面的结合,才是探索情绪基本性质和机制的完整途径。

一、情绪生理心理学的理论取向由于脑科学是生物科学中的难点,心理学又是脑科学中的难点,所以脑的心理科学研究存在着不同的看法和理论取向是自然的。

尤其情绪的主观体验方面令人难以琢磨,理论观点的分歧也常常发生在这一点上。

(一)普遍化情绪论(generalized emotion theory,简称GET)经过近半个世纪的思考和近十几年情绪生理心理学的探讨,情绪的脑科学思路逐渐明晰起来。

以勒杜(Ledoux,1996)为代表,研究者认为情绪普遍地存在于脑的认知网络之中。

例如,在学习和工作记忆中,情绪是必要的成分。

他们是一些情绪生理心理学家,与多数认知心理学家不同,强调情绪在认知中的重要性。

但是,他们一般不重视感情的主观体验本质,不把感情体验作为有重要功能的情绪属性,甚至摈弃体验作为脑的整个心理机构的一种成分。

普遍化情绪论者的大量工作在研究单一情绪系统(如恐惧)时所得的结果认为, 各种情绪是在认知系统中可能出现的一种成分,在特定的情境中可能发生,它们是习得的。

这一学派的工作在情绪的神经环路上有很多发现,已经在神经科学中被普遍接受,但很少涉及感情体验这一情绪的根本话题。

(二)核心感情程序论(central affective program,简称CAP)以麦克莱恩(MacLean,1990)、潘克塞普(Panksepp,1998)为代表,提出脑的核心部位存在着感情的程序系统,这个系统是脑在进化中发生的各类具体情绪的内在机制,情绪是脑的整体机制中产生的主观体验状态。

心理学基础各章练习题

心理学基础各章练习题

第一章练习题一、名词解释1、心理学p22、意识p63、无意识p74、实验法p135、测验法p14二、填空1. 社会心理学和生理心理学是心理科学的两大支柱。

P52. 心理过程包括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

p23. 心理学研究应遵循的三大原则是客观性原则、发展性原则和系统性原则。

p114. 早在公元前四世纪,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写过第一本心理学专著《心灵论》,但直到1879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才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独立。

P16/175. 行为主义创始人华生认为行为只是刺激-反应的简单模式。

新行为主义代表人物斯金纳修正了华生的经典条件反射,提出了操作性条件反射。

p20三、判断正误(认为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并说明理由。

)1.测验法有三个特点:直接性、相对性和客观性。

×间接性、相对性和客观性2.潜意识是精神分析学派的理论基石。

√3.构造主义心理学派认为,心理学是研究人的间接经验的一门学科。

×研究人的直接经验四、单项选择题1.詹姆士在1890年发表的 B 一书中,提出了机能主义概念,该书是詹姆士机能主义心理学思想的集中体现。

P20A. 《实用主义》B. 《心理学大纲》C. 《心理学原理》D. 《心理学引论》2. 华生于1913年发表了 D 一文,宣告了行为主义学派的诞生。

P20A. 《行为:比较心理学导论》B. 《行为主义的心理学》C. 《行为主义的方法》D. 《在行为主义者看来的心理学》3. B 是使人的心理区别于动物心理的高级心理过程。

P6A. 思维B. 意识C. 语言D. 注意五、双项选择题1. 西方心理学的现状与趋势可以归纳为: A 、 D、认知心理学方兴未艾、人本主义心理学向各个领域渗透、学派对立与学派交融并存等。

P23A. 重实证研究,轻理论建设B. 重理论建设,轻实证研究C. 重基础研究,轻应用研究D. 重应用研究,轻基础研究2. 人的心理活动规律可分为 B和 C两大方面。

神经调节和情绪的生理学机制

神经调节和情绪的生理学机制

神经调节和情绪的生理学机制情绪是人类感知和体验世界的基本方式之一,而神经调节则是情绪产生与变化的重要机制之一。

本文将探讨神经调节对情绪的生理学机制,并解释其在不同情绪状态下的作用。

一、激发情绪的信号传导人体中的神经系统负责将外部刺激信号传递到大脑中,并触发相应情绪的产生。

这一过程主要涉及到两种主要神经途径:躯体感觉神经途径和视觉神经途径。

躯体感觉神经途径:当我们经历身体上的不适或感受到身体的某种刺激时,比如疼痛、饥饿或寒冷,这些感觉会通过神经信号传递给脑干和大脑皮层。

在这个过程中,大脑皮层解读这些身体感觉,进而产生出一系列的情绪反应。

视觉神经途径:当我们看到视觉上引人注目的刺激,如令人愉悦的景色、令人恐惧的场景或喜爱的人物时,这些外部刺激将通过视觉神经途径传递到大脑皮层。

同样,大脑皮层会解读这些视觉信息,并通过情绪反应来回应。

二、神经调节对情绪的调控神经调节对情绪的调控主要通过两种机制实现:自主神经系统和神经内分泌系统。

1. 自主神经系统自主神经系统被认为是神经调节情绪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包括交感神经系统和副交感神经系统,分别负责激发和抑制情绪的产生。

交感神经系统:当我们经历紧张、压力或兴奋的时候,交感神经系统会被激活。

它会促使心率加快、血压升高,使我们感到紧张、恐惧或愤怒等负面情绪。

副交感神经系统:与之相反,副交感神经系统则会在我们感到平静、放松或满足时被激活。

它可以降低心率和血压,产生愉悦和满足等积极情绪。

2. 神经内分泌系统神经内分泌系统通过释放激素来调节情绪。

其中最重要的激素之一是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它们由肾上腺分泌并影响大脑中的情绪中枢。

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的分泌通常与压力和兴奋状态相关。

当我们感到紧张、愤怒或害怕时,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的浓度会升高,从而激发出相应的情绪反应。

三、情绪的生理表现情绪的生理表现通常涉及到生理学上的一系列变化,包括脸部表情、心率、呼吸、肌肉紧张度等。

医学心理学课件第五章情绪

医学心理学课件第五章情绪

情绪与疾病关系
探讨情绪如何影响疾病的发生、发展 和康复,如抑郁症与心血管疾病、焦 虑症与消化系统疾病等。
情绪评估与测量
研究如何准确评估和测量情绪,发展 有效的评估工具和方法。
跨文化情绪研究
比较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对情绪的认 知、表达和反应方式。
情绪调节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
认知行为疗法
通过改变不良认知模式,调整负面情绪,提 高患者应对能力和心理健康水平。
嫉妒
一种复合情绪,通常包括不满 、羡慕和敌意等感受。
情绪的表达方式
面部表情
通过面部肌肉的收缩和舒展来 表达不同的情绪状态。
身体语言
通过身体姿势、动作和手势来 表达情绪状态。
声音
通过音调、音量和语速等声音 特征来表达情绪状态。
行为
通过具体的行为来表达情绪状 态,如哭泣、喊叫或攻击等。
03
情绪的产生与调节
情绪调节的策略
01
02
03
认知重评
通过改变对刺激情境的认 知评价来调节情绪,以达 到更积极、更适应的情绪 状态。
注意力部署
将注意力从负面刺激上转 移,关注积极、中性的刺 激,以降低负面情绪的影 响。
行为调节
通过改变行为来调节情绪 ,如运动、听音乐、阅读 等,以达到放松、愉悦的 状态。
情绪调节的生理机制
健康问于消极情绪状态可能影响 认知能力,如记忆力、注意力等
,导致学习和工作效率下降。
情绪与人际关系
情绪管理能力对于人际关系至关 重要,良好的情绪状态有助于建 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提高社交能
力。
情绪与疾病
情绪与癌症
长期消极情绪状态可能增加癌症的发生风险,而积极的生活态度 和情绪管理有助于降低癌症风险。

心理生理学情绪与身体的关联

心理生理学情绪与身体的关联

心理生理学情绪与身体的关联情绪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常经历的一种心理状态,它是人类内心感受和体验的外在表现。

情绪能够影响个体的心理和身体健康,而心理生理学就是研究情绪与身体之间关联的学科。

本文将探讨情绪对身体健康的影响,并介绍一些心理生理学相关的理论。

一、情绪对身体的影响1.1 情绪与心理健康情绪与心理健康密切相关。

积极的情绪可以促进心理健康的发展,如快乐、喜悦、满足等积极情绪能够增进人际关系、提高工作效率,增强生活质量。

而消极的情绪如恐惧、愤怒、焦虑等不利于心理健康,会导致抑郁、焦虑症等心理问题。

1.2 情绪与免疫系统研究发现,情绪可以影响人体的免疫系统功能。

负面情绪如压力、焦虑会抑制免疫系统的正常功能,降低机体的免疫力,使人更容易受到感染和疾病的影响。

相反,积极情绪会增强免疫系统的功能,提高身体的抵抗力。

1.3 情绪与心血管系统情绪与心血管系统也有密切关系。

负面情绪会导致心血管系统的紧张,增加心率、血压等生理指标,进而增加心脏病、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而积极情绪则能够降低心血管紧张,减少相关疾病的发生。

二、心理生理学理论2.1 斯坦福研究斯坦福大学的心理学家Cannon和Bard提出了著名的斯坦福研究,认为情绪是心理生理反应的结果,情绪发生的同时也会伴随一系列的身体变化。

这一理论强调情绪与身体反应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

2.2 皮质下系统理论皮质下系统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Papez提出的一种理论,该理论认为情绪与身体之间的连接主要通过大脑中的皮质下系统实现。

这一系统包含海马、杏仁核、边缘系统等多个脑区,其功能是调节情绪与身体反应。

2.3 多元智能理论加拿大心理学家Gardner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也与心理生理学相关。

该理论认为人类具有多种智能,其中包括情绪智能。

情绪智能指的是个体识别、管理和运用情绪的能力,它对于个体的身体健康、情绪调节等方面均起着重要作用。

三、促进情绪与身体健康的方法3.1 积极的情绪表达积极的情绪表达对身体健康有益。

生理学第八章 尿的生成和排出

生理学第八章 尿的生成和排出

机制:单纯扩散
泌NH3的意义: 促进泌H+ 促进HCO3-重吸 收 排酸保碱
谷氨酰胺
集合管分泌NH3示意图
(四)K+的重吸收和分泌
◆K+大部分在近端小管主动重吸收,尿中的K+ 主要由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分泌。 ◆K+分泌伴随Na+的重吸收(Na+-K+交换)。
◆ Na+-K+交换与Na+-H+交换竞争抑制。
及平行逆流特点 物质基础: NaCl和尿素(再循环)
髓质高渗的保持
直小血管的逆流交换作用
ADH的浓度
二、影响尿液浓缩的因素
(一)肾髓质高渗梯度
1.髓袢结构与功能 2.利尿剂(速尿)——外髓高渗 3.尿素浓度——内髓高渗 4.直小血管血流
(二)血液ADH的浓度——尿崩症
垂体性尿崩症
肾性尿崩症
第五节 尿生成的调节
滤过分数(Filtration fraction, FF): 肾小球滤过率和肾血浆流量的比值 正常值:125/660 ×100% =19%
535 660
125
一、滤过的动力—有效滤过压
有效滤过压=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血浆胶体渗透压 +囊内压)
三、影响肾小球滤过的因素
1.滤过膜的改变 (1)通透性的改变 (2)总面积的改变
滤过率↓(大失血) 滤过率↑(快速大量输液) 滤过率↓(结石、肿瘤) 滤过率↓(中毒性休克)
第三节 肾小管和集合管的物质转运
Transport of substances through renal tubules and collecting ducts
重吸收(reabsorption): 物质从小管液中转运到血 液中。

情绪的生理机制

情绪的生理机制
• 对女性来说,参加情绪反应脑区与对这些 情绪体验记忆编码脑区是一致。均在左侧 杏仁核(情绪体验与情绪记忆脑区重合)
• 而对男性来说,分布在不一样脑区。 • 女性比男性患PTSD概率更高。
情绪的生理机制
第15页
Canli()研究
• 女性:回想时,左侧杏仁核活动越强,此情绪事
件越可能被回想出来。
• 男性:回想时,右侧杏仁核活动越强,此情绪事
情绪的生理机制
第29页
(二)下丘脑与情绪
• 其引发情绪状态都是原始、弥散、反射性 质。
– 电刺激下丘脑引发情绪,一旦电极撤去,情绪 立刻消失。但真正情绪是要连续一定时间。
情绪的生理机制
第30页
四、扣带
情绪的生理机制
第31页
扣带与情绪
• 扣带前部参加味觉和视觉愉快回想 • 痛觉反应 • 调整攻击性行为
1、杏仁核与恐惧
• 损伤患者证据:
– 双侧杏仁核损伤患者,不能再认恐惧表情,但 其它表情再认不受影响(Adlophs,1995)
– 对以前熟悉朋友,能认识这个人,但不再确定 是“喜欢”还是“不喜欢”这个人。
– 采取fMRI技术,发觉恐惧面孔,激活了杏仁核, 甚至在面孔在阈下水平展现时(Breiter, 1996, Whalen, 1998 ),但对厌恶面孔则未发觉杏 仁核激活。
经典证实杏仁核与情绪相关研究
•1955年,为治疗一位癫痫患者而切除颞叶 (杏仁核)出现此症
• 切除了杏仁核猴子出现Kluver-Bucy (1939)
– 平静冷淡、丧失恐惧 – 饮食习惯改变:贪食,口不择物 – 视觉失认:视力正常,但不能区分物品 –出现失语、–痴口呆部探索:用嘴咬、接触任何物品 – 性欲亢进
• 左半球主动主动情绪体验 • 右半球消极情绪体验

07.01 看见蛇先怕再躲还是先躲再怕——情绪生理学概述

07.01 看见蛇先怕再躲还是先躲再怕——情绪生理学概述

生理心理学情绪生理学
六种原始情绪
荀子将情绪划分为好、恶、喜、怒、哀、乐六类。

法国哲学家笛卡儿认为,人有惊奇、爱悦、憎恶、欲望、欢乐和悲哀六种原始情绪。

情绪的定义
情绪是指伴随着认知和意识过程产生的对外界事物的态度,是对客观事物和主体需求之间关系的反应,是以个体的愿望和需要为中介的一种心理活动。

情绪包含情绪体验、情绪行为、情绪唤醒和对刺激物的认知等复
杂成分。

看见蛇先怕再躲还是先躲再怕
——情绪生理学概述
先有情绪体验还是先有情绪表达
感觉刺激(蛇)
感受刺激(人)
情绪体验(恐惧)(脑的活动)
情绪表达
(躯体的、内脏的反应)
Cannon-Bard 情绪学说James-Lange 情绪学说
情绪的重要性
人的行为往往自觉或不自觉地受制于情绪。

情绪的好坏同身心疾病的发生发展也有密切的关系。

情绪在调节人的活动、维护身心健康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情绪过程包括主观的心理体验和客观外在生理反应。

生理心理学主要研究不同情绪状态下的心理体验和身体反应的脑机制。

主要内容
•情绪的神经生物学基础
•情绪的生理反应
•情绪交流
•变态情绪和精神分裂的生物学研究
OVER。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但比较多的科学事实表明情绪过程的重要 脑中枢是:下丘脑、隔区、杏仁核、海马、 边缘皮层、前额皮层和颞叶皮层等。

西蒙诺夫(苏联)提出了“情绪中枢”理论,认 为额叶新皮层、杏仁核、海马和下丘脑等4个关键 脑结构的功能关系决定着人类情感活动的特点, 是信息传入通道或情感表达的传出通道。
如情感活动较强的人,其额叶新皮层与下丘脑的 机能联系占优势;情感脆弱的人,其杏仁核与海 马的机能联系占优势;情感外露者,其额叶新皮 层与海马的功能为主导。

去甲肾上腺素与乙酰胆碱,无论在中枢神经信息 传递或外周神经信息传递中都发挥重要作用:

在外周神经系统中,全部支配横纹肌的传出神 经末梢都是由乙酰胆碱作为神经递质而传递情 感表达的信息;

副交感神经也是由乙酰胆碱作为递质引起情感 活动中内脏功能的变化。
交感神经由去甲肾上腺素作为神经递质在交感 神经节的节后纤维传递情绪变化的神经信息, 其交感神经节前纤维则由乙酰胆碱传递信息至 神经节。

基底外侧核接受各种感觉系统的传入信息, 中央核通过两条传出纤维投射到下丘脑以 及边缘系统等。
由于杏仁核与下丘脑之间有许多神经纤维联
系,因此它对情绪状态的作用通过下丘脑和自 主神经系统实现。

杏仁核对情绪性攻击行为具有兴奋作用 例如,损伤之使凶猛动物变得温顺,领头 猴失去了原有威力。 人看到暴力电影或听到如屠杀等字眼时杏 仁核活动增强 杏仁核的中央核神经元参与了恐怖性情绪 的学习和记忆功能 例如“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绳”
第八章 情绪生理学
第一节 概 述

情绪: 人体的基本需要或本能活动有关的 内心体验及伴随的较明显的躯体变化
人类情绪反应的特点



人类最基本、最原始的情绪反应有快乐悲 哀、愤怒和恐惧。 正常的情绪变化主要是客观事物诱发产生 的,一旦情境改变,某种情绪就会消失或由 另一种情绪代替。 情绪通常是不稳定的。 情感与情绪都有两极性以及不同的程度表 现,例如快乐与悲哀、热爱与憎恨、轻松与 沉重、激动与平静,以及不同程度的快乐、 不同程度的悲痛
从这些事实中可以看出,额、颞叶皮层,特别是 右侧半球皮层对适度的情感活动具有重要作用。 它们的功能受损,即会出现情感淡漠;若功能亢 进则会出现情感过度活跃而失调。


⑶边缘系统 边缘系统在内环境平衡和情绪活动中 具有重要作用。
①杏仁核,是由多个神经核团组成的复合体, 分为三个部分:基底外侧核、皮质内侧核 和中央核。
2、“自我刺激”实验研究

美国心理学家渥尔兹和米尔纳利用慢性埋 藏电极刺激动物脑,发现了许多脑结构受 到刺激时,动物抬起头来四处收寻,似乎 在寻找这种剌激。 每当动物按压扛杆就会接通电路,使脑内 受到一次电刺激。



发现埋藏电极在脑内部位不同,可能出现两种不 同行为效果: ①边缘系统某些脑结构的刺激可引出阳性自我刺 激行为,动物持续性地反复触碰杠杆以便不断得 到脑内的电刺激,动物数小时不吃、不喝、不顾 及性对象或幼仔,连续触碰杠杆以追求脑内自我 刺激,甚至可达8000/h多次的自我刺激行为反应, 这一脑结构称为“奖励中枢”。 ②一些脑结构偶然受到电刺激后,动物就逃离杠 杆,避免再次受到刺激,这一类脑结构称为“惩 罚中枢”。
情绪与情感的区别

与生理需要相联系的态度体验,称为情绪, 这是人和动物都有的
与精神需要和社会需要相联系的态度体验, 称为情感,这是人类特有的,是一种高级、 复杂的体验。 情绪和情感反映客观现实与人的需要之间 的关系。


情绪的触发存在的两种模式

第一种模式也称为脑内的情绪通路,是指 外界传入刺激经丘脑接替核直接传导到情 绪反应中枢如杏仁核,再由杏仁核发出神 经电脉冲到自主神经系统、边缘系统及大 脑皮层的相关区域,影响他们的神经电活 动及功能状态。


更值得注意的是去甲肾上腺素不但可在神 经元合成,也能由肾上腺髓质细胞合成。
肾上腺髓质细胞受交感神经调节,可以生 成与释放两种激素,即肾上腺素和去甲肾 上腺素。

情绪变化幅度较大时,血液中NA含量显著↑ NA和AD→心率↑血压↑脂肪和糖元分解→ 甘油和葡萄糖→提高能量供应→ 满足情绪 表现时能量物质需要 同时下丘脑分泌 CRH→腺垂体分泌 ACTH→血液→肾上腺皮质C→分泌 NA AD为情绪活动提供充足能量代谢燃料。



假怒中枢:大脑皮层对下丘脑的抑制作用 解除,下丘脑机能亢进就会出现“假怒”-动物敏感性提高,愤怒阈降低,对微小刺 激也表现出强烈情绪反应和极度夸大的攻 击行为 下丘脑在情绪的表现中具有重要作用。


“假怒”的2种行为表现:一种是格斗和发 怒的表现;一种是逃走或恐惧的表现 “假怒”动物标本说明:下丘脑可能存在 着调节攻击防御和逃跑的特定系统。
心理压抑和肾上腺机能变化的关系




①有一组重要的脑调节机构通过下丘脑-边 缘系统对肾上腺起作用 ②压抑或恐惧时血浆和尿中AD浓度增加 ③ AD浓度有个别差异,有的产生生理疾病
④许多疾病加剧和恶化都与情绪激烈变化 有关。
去甲肾上腺素(NA)能够影响焦虑 蓝斑区主要分布的是去甲肾上腺素细胞,该区细 胞活动(释放去甲肾上腺素)在控制动物焦虑水平 方面有重要作用。 长期服用利血平高血压患者容易产生抑郁症,其 原因在于利血平能够使脑内单胺类递质(多巴胺、 去甲肾上腺素和5—羟色胺)的含量下降 治疗抑郁症的药物作用机理在于抑制NA的再摄取, 从而使突触后膜受体部位的有效NA浓度升高; 而治疗躁狂性抑郁症Li+盐,则可加速对NA的再 摄取,使突触部位NA的有效浓度降低,对防止狂 躁症的兴奋特别有效


⑴下丘脑 下丘脑是自主神经系统的整合中枢, 是情绪表达的重要中抠。 一方面,其下行联系通过脑干和脊髓传递 的神经信息引起躯体反应,另一方面,通 过神经-体液调节机制,引出广泛性的情绪 表达反应。


⑵额叶、颞叶 猴的颞叶皮层受损既表现出认知障碍,也表 现出许多情绪活动的变化。动物到处舔物、性行 为异常增强、对惊吓和恐怖刺激的反应却显著减 弱、变得温顺、驯服。


第二节 情绪的经典研究
一、情绪的经典理论 詹姆士—兰格情绪理论 情绪的丘脑学说 情绪的脑干激活学说 情绪的边缘系统学说
⑴詹姆士—兰格情绪理论( 1884年)


情绪是一种内脏反应或身体状态的知觉。即植物 性N系统活动的增强和血管扩张就会产生愉快感; 相反减弱和血管收缩便产生恐怖感。 知觉→身体上的表现→情绪产生,如 哭→愁 动手 打→生气 发抖→怕

情绪激活学说和边缘系统学说的生理心 理意义

集中表达了情绪的现代神经生理学关于脑 高级功能的理论成果,把网状结构和边缘 系统的功能特点与情绪过程联系起来,不 但具有整体和器官水平的实验证 据,还有 细胞生理学的实验依据。
二、情绪的经典实验研究
1、“假怒”动物标本 -- (脑切除法)

切除猫的大脑皮层(间脑水平之上)之后, 猫对各种不愉快的刺激如轻触、气流等均 表现出极度夸大的攻击性行为表现(猫弓腰 竖毛、 咆哮嘶叫和张牙舞爪等) 这些行为缺乏指向性,很难说动物伴有怒 的内心体验,所以将这种动物的行为表现 称为“假怒”
优点:说明内脏的反应是情绪经验的来源,重视 情绪体验与生理变化之间的密切关系 缺点:忽略了高级CS对外周的调节作用。


⑵情绪的丘脑学说—卡侬提出( 1927年)

第一个把情绪定位在中枢神经系统 丘脑是情绪的中枢 正常情况下,大脑皮层对丘脑有下行抑制作用。 当抑制作用解除时丘脑功能就会亢进。情绪过程 正是大脑皮层抑制减弱后丘脑功能亢进的结果。 丘脑的情绪冲动 一方面向上上行传入大脑皮层产 生情绪体验,另一方面下行到内脏、循环系统就 产生情绪唤醒,产生生理反应,到运动系统就产 生情绪表达。

第二种模式是当代心理学普遍认为的,在信息处 理的过程中,先是对刺激进行认识,再生成情绪。 这种情绪反应与外界刺激有关系,也与个体的情 感类型、个性特征有关系。个体必须先知道刺激 的具体内容,然后才决定对该刺激生成何种类型 的情绪反应,可能是喜欢,或者是愤怒、厌恶等 等。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情绪反应,一般是在人 类身上得到进化发展的情绪,如妒忌、得意、自 信、好奇、怜悯、羡慕、反感、羞愧、失望、懊 悔等等,都属于这种触发模式的情绪反应类型。
⑶情绪的脑干激活学说—林斯莱(1951年)

脑干网状结构是情绪产生的主要结构
脑干上行网状激活系统汇集了各种感觉冲 动,也包括内脏感觉,经过整合作用之后 再弥散地投射至大脑调节睡眠、觉醒和情 绪状态。 这种理论认为脑干网状非特异投射系统生 理功能的多样性正符合情绪过程的基本特 征。

⑷情绪的边缘系统学说—帕帕兹、麦克莱恩


认为大脑边缘皮层、海马、丘脑、下丘脑等结构 在情绪体验和情绪表现中具有重要作用。 帕帕兹环路:在边缘系统中,从海马经穹窿→乳 头体→丘脑前核→扣 带回→海马。对情绪产生具 有重要作用。在这一环路中,下丘脑与情绪的表 现有关,而扣带回和新皮层的联系与情绪体验更 为密切。
麦克莱恩认为海马和颞叶皮层在情绪的体验中更 为重要。

去甲肾上腺素与肾上腺素一起参与应急反应。
“应急学说”认为:当机体遇到特殊紧急情况时, 包括焦虑、疼痛及生理功能异常,交感神经—肾 上腺系统将被调动起来,通过促进合成与分泌去 甲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素作用于中枢神经,提高其 兴奋性,使机体处于警觉状态,反应灵敏性提高; 并出现生理功能相应变化,如呼吸、心率加快, 心输出量增加.血液重新分配,以利于机体同环 境作斗争或暂时度过危险时刻。
这种实验结果在社会上引起轰动,似乎发现 了脑内的“愉快中枢”和“痛苦中枢”。

实验发现,阳性自我刺激的脑结构并非愉 快中枢或阳性情绪体验中枢,任何一些脑 结构的切除都不影响自我刺激行为,所以 不存在“自我刺激”定中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