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版GMP疑难问题解答-国家局

合集下载

2010年版GMP疑难问题解答-国家局

2010年版GMP疑难问题解答-国家局

第一章总则【第二条】企业应当建立药品质量管理体系。

该体系应当涵盖影响药品质量的所有因素,包括确保药品质量符合预定用途的有组织、有计划的全部活动。

【第三条】本规范作为质量管理体系的一部分,是药品生产管理和质量控制的基本要求,旨在最大限度地降低药品生产过程中污染、交叉污染以及混淆、差错等风险,确保持续稳定地生产出符合预定用途和注册要求的药品。

问题1:企业该怎么执行,检查员该如何检查?质量风险管理是否每个文件都要涉及,大多数的行为、方法都需要进行风险评估?GMP检查时会不会检查这个系统,还是只检查GMP部分?企业是否只需要参照ISO9001(“ISO”是“International Standards Organization”的缩写,国际标准化组织。

ISO9001是ISO9000族标准所包括的一组质量管理体系核心标淮之一,是国际标准化组织在1994年提出的概念,是指由ISO/TC176(国际标准化组织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技术委员会)制定的国际标准。

)建立质量管理体系(QMS)?需要做ISO9OOl的认证吗?答:质量管理体系是由若干内容组成的,如:人员、设备、环境、实验室检验、质量保证等。

第二、第二条是原则,如果在检查中发现有违背上述原则的问题,可以认为企业没有建立质量管理体系或者没有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

不一定每个文件都要进行风险评估,而是每一个生产和质量管理的文件都可以用质量风险评估来确定其有效性。

企业在完全符合GMP的前提下可以按照ISO去建立公司的质量管理体系,但是不强制要求做ISO9001认证。

点评:尽管ISO体系与GMP体系有很多相同之处,但是两种体系的目标范围有所不同。

GMP是针对制药企业而且是强制执行的法规文件,而ISO体系是不强制要求制药企业建立的。

企业可以在执行GMP的过程中同时参考ISO体系,来充实、完善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

问题2:质量活动所包含的具体范围有哪些?答:与药品生产质量有关的所有活动。

最新2010版GMP培训试题及答案

最新2010版GMP培训试题及答案

12010版GMP培训试题2一填空题(15题每个空格1分)31.2010版的GMP共有 14 章 313 条,自2011年3月1日起施行4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的有5关规定, 制定2010版的《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63.所有人员应当明确并理解自己的职责,熟悉与其职责相关的要求,并接受必要的培训,7包括上岗前培训和继续培训。

84.企业应当对人员健康进行管理,并建立健康档案。

直接接触药品的生产人员上岗前应当接受健康检查,以后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健康检查。

9105.进入洁净生产区的人员不得化妆和佩带饰物。

116.洁净区与非洁净区之间、不同级别洁净区之间的压差应当不低于10帕斯卡。

必要时,12相同洁净度级别的不同功能区域(操作间)之间也应当保持适当的压差梯度。

137.生产设备应当有明显的状态标识,标明设备编号和内容物(如名称、规格、批号);14没有内容物的应当标明清洁状态。

8.应当确保生产和检验使用的关键衡器、量具、仪表、记录和控制设备以及仪器经过校1516准,所得出的数据准确、可靠。

179.纯化水、注射用水的制备、贮存和分配应当能够防止微生物的滋生。

纯化水可采用循环,注射用水可采用70℃以上保温循环。

181910.物料和产品应当根据其性质有序分批贮存和周转,发放及发运应当符合先进先出和近20效期先出的原则。

11.不合格的物料、中间产品、待包装产品和成品的每个包装容器上均应当有清晰醒目的2122标志,并在隔离区内妥善保存。

12.记录应当保持清洁,不得撕毁和任意涂改。

记录填写的任何更改都应当签注姓名和日2324期,并使原有信息仍清晰可辨,必要时,应当说明更改的理由。

2513.批记录应当由质量管理部门负责管理,至少保存至药品有效期后一年。

质量标准、工26艺规程、操作规程、稳定性考察、确认、验证、变更等其他重要文件应当长期保存。

2714.应当建立划分产品生产批次的操作规程,生产批次的划分应当能够确保同一批次产品28质量和特性的均一性。

2010版药品GMP认证缺陷问题分析-王彦忠

2010版药品GMP认证缺陷问题分析-王彦忠
• 主要存在问题: 如:(1)缺少验证条件确认内容 (2)缺少 分析评价内容(3)未对取样方法、检测方法进行方法学验 证。(4)针对工艺变化、物料供应商变化等未进行风险评 估及确认;(5)工艺规程规定的批量及最小批量未经验证; (6)缺少消毒效期的验证,缺少对消毒剂残留检测的内容; (7)缺少对有机溶剂残留 、共线设备的化学残留的检测, 或对检测方法进行验证。
28
(八)生产管理
• 主要存在问题: • 3.生产过程中防止污染和交叉污染措施不到位,清场不
彻底,设备上残留有前批物料。 • 4.未严格按照工艺规程规定操作或监控。 • 5.生产过程中物料管理不规范,如生产过程中使用的有
机溶剂其物料卡未标注批号、物料编号及检验状态。
29
(八)生产管理
• 无菌药品认证缺陷 • 举例1:未严格按照《灌装运行处理制度》规定:有碎瓶
• 1.物料标签管理不规范:如缺少物料标识、物料标签内 容不全或不规范;中间产品标签名称填写不正确、未标明 贮存条件及效期。
16
(五)物料和产品
• 2.物料存放不规范,主要表现在未按品种;批号分开贮 存和周转;标签、说明书未按要求存放。
• 3.物料传递不规范,主要表现在无自净/消毒时间规定 或记录。
存放于现场,使用记录未按日志管理等。
26
(七)文件管理
• 无菌药品认证举例: • XX注射液(规格:XX批号:XX)批记录注射用水、纯化水
压力指示分别为2.2MPa和1.4MPa,但记录均为 0.18MPa(标准值);批生产记录中附有灭菌趋势图,但未 附具体灭菌探头温度记录参数报表;灭菌柜进水、排水、 活动探头的温控记录未纳入批生产记录管理;洗灌封记录 未对焊盖温度参数进行记录。(第175条)

国家局2010版GMP实施疑难问题解答(二)

国家局2010版GMP实施疑难问题解答(二)

国家局2010版GMP实施疑难问题解答(二)1.非最终灭菌小容量注射剂的洗瓶、灌封、配料的洁净级别如何划分?它们的辅助功能间与其生产操作间的洁净级别一定要相同吗?如操作间是B级背景下的A级,它的辅助间是B级可以吗?答:对于非最终灭菌小容量注射剂各工艺步骤应处于何种洁净级别,药品GMP附录1第十三条给出了示例,非最终灭菌小容量注射剂洗瓶可设在D级,灌封在B级背景下的A级,可除菌过滤的药液或产品的配制在C级,无菌配料应在B级背景下的A级。

无菌药品的生产操作环境可参照该示例进行选择。

应当注意的是,核心区域的布局应合理,尽量减少辅助功能间的设置,如必须设置辅助间,应尽量减少其对核心区域的影响。

辅助间的具体洁净级别应根据在该房间内进行的操作或所存储物料和器具的特性确定。

2.我公司将小容量注射剂与大容量注射剂的浓配与稀配放在C级区,提高了浓配的洁净级别,这是否可行?答:是否可行,需要考虑浓配工序对稀配工序造成的影响是否可被接受,能否可以采取措施降低污染和交叉污染的可能性。

例如,浓配过程中可能使用大量物料,有粉尘产生,可造成污染或交叉污染(活性炭的称量、配制等)。

企业应考虑能否采取相关措施,确保将粉尘污染或交叉污染的风险降低到可以接受的水平。

3.规范要求洁净区与非洁净区之间、不同级别洁净区之间的压差应当不低于10帕斯卡,如果生产核心区域为A级,那么从核心生产区A级到非洁净区是否至少会有40帕斯卡的压差?如何达到?答:是的。

可由专业的设计院对空气净化系统进行设计,在此基础上,通过送风量与回风量的合理配置以及不同洁净级别的换气次数的差异来达到这一要求。

4.相同洁净区不同功能区域之间的压差应当多少合适?无压差可以吗?答:药品GMP第四十八条规定:洁净区与非洁净区之间、不同级别洁净区之间的压差应当不低于10帕斯卡。

必要时,相同洁净度级别的不同功能区域(操作间)之间也应当保持适当的压差梯度。

在相同级别的洁净区内不同功能区域内进行的操作有产生交叉污染潜在风险或储存的物料或器具有受到其他功能区域的污染的潜在风险时,应保持一定的压差,以防止污染和交叉污染的发生。

2010年版GMP疑难问题解答word版

2010年版GMP疑难问题解答word版

2010年版GMP疑难问题解答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高级研修学院组职编写1 / 294编委会名单主编:王力主审:丁德海编写人员( 按姓氏笔划排列):丁德海王力王守斌王彦忠王敦岚文芳漪牛建功纪义波刘树春毕军吴生齐吴军李玉基张秋沈黎新郑金旺周爱兰武永峰郑效东郭菊杰柳涛顿昕唐岳梁立军黄国儒黄坤斌曾凡云谭宏宇廖沈涵衡萍2 / 294第一章总则 (47)问题1:企业该怎么执行,检查员该如何检查? (47)问题2:质量活动所包含的具体范围有哪些? (48)第二章质量管理 (48)问题3:产品放行质量受权人是否可以转授权? (48)问题4:这里(指上面第十二条内容)经授权的人员可以是哪个部门的? (49)问题5:质量风险管理的基础是什么?您是否赞同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是进行风险管理的基础? (49)第三章机构与人员 (51)问题6:在企业的组织机构图中,质量受权人应放在什么位置上? (51)问题7:规范规定质量管理部门人员不得将职责委托给其他部门人员。

请问是否允许质量部门授权生产部门进行中间控制的取样操作? (51)问题8:QA取样的职责、日常环境监测的职责,需要生产操作人员协助完成,这是否属于将职责委托呢? (51)问题9:条款规定“质量管理部门人贵不得将职责委托给其他部门的人员”,那么中间产品的取样可以授权给其他部门的人员吗? (52)问题10:QA对生产的监督是连续性的,还是间断性的? (52)问题11:生产管理人员有没有年龄上的限制? (53)问题12:“岗位职责不得遗漏,交叉的职责应当有明确规定”,如何理解? (53)问题13:GMP中“指定人员”“专人”这些人员应有资质,应有书面的规定,如何理解?可否在职责中规定其大概的内容?这样就可以了吗? (53)问题14:条款中多处提到“专人”及“专职人员”,两种表述的具体类别及要求是什么? (53)1 / 294问题15:生产管理负责人与质量受权人可以兼任吗?企业负责人可以兼任质量受权人吗? (54)问题16:2010年版GMP中赋予QA的职责和权力不小,作用很大,但为什么未对QA 的具体资质、学历、实践经验等作要求? (54)问题17:2010年版GMP“机构与人员”中仅规定生产负责人和质量负责人等关键人员的资质,而没有对OA/QC经理和生产车间主任等中层干部的人员资质做硬性规定,只是以“适当资质”笼统说明,这些人员的资质对保证产品质量也是,具有决定性作用的。

2010版GMP知识问答

2010版GMP知识问答

(一)《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制定的依据是什么?答:《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制定的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二)药品生产质量管理的基本要求是什么?答:药品生产质量管理的基本要求是:1.制定生产工艺,系统地回顾并证明其可持续稳定地生产出符合要求的产品;2.生产工艺及其重大变更均经过验证;3.配备所需的资源,至少包括:(1)具有适当的资质并经培训合格的人员;(2)足够的厂房和空间;(3)适用的设备和维修保障;(4)正确的原辅料、包装材料和标签;(5)经批准的工艺规程和操作规程;(6)适当的贮运条件.4.应当使用准确、易懂的语言制定操作规程;5.操作人员经过培训,能够按照操作规程正确操作;6.生产全过程应当有记录,偏差均经过调查并记录;7.批记录和发运记录应当能够追溯批产品的完整历史,并妥善保存、便于查阅;8.降低药品发运过程中的质量风险;9.建立药品召回系统,确保能够召回任何一批已发运销售的产品;10.调查导致药品投诉和质量缺陷的原因,并采取措施,防止类似质量缺陷再次发生. (三)质量控制的基本要求是什么?答:质量控制的基本要求是:1.应当配备适当的设施、设备、仪器和经过培训的人员,有效、可靠地完成所有质量控制的相关活动;2.应当有批准的操作规程,用于原辅料、包装材料、中间产品、待包装产品和成品的取样、检查、检验以及产品的稳定性考察,必要时进行环境监测,以确保符合本规范的要求;3.由经授权的人员按照规定的方法对原辅料、包装材料、中间产品、待包装产品和成品取样;4.检验方法应当经过验证或确认;5.取样、检查、检验应当有记录,偏差应当经过调查并记录;6.物料、中间产品、待包装产品和成品必须按照质量标准进行检查和检验,并有记录;7.物料和最终包装的成品应当有足够的留样,以备必要的检查或检验;除最终包装容器过大的成品外,成品的留样包装应当与最终包装相同.(四)药品生产企业的关键人员至少应包括哪些人?有哪些规定?答:药品生产企业的关键人员至少应当包括企业负责人、生产管理负责人、质量管理负责人和质量受权人.对关键人员的规定有:关键人员应当为企业的全职人员.质量管理负责人和生产管理负责人不得互相兼任.质量管理负责人和质量受权人可以兼任.应当制定操作规程确保质量受权人独立履行职责,不受企业负责人和其他人员的干扰.(五)质量管理负责人的主要职责有哪些?答:质量管理负责人的主要职责有:1.确保原辅料、包装材料、中间产品、待包装产品和成品符合经注册批准的要求和质量标准;2.确保在产品放行前完成对批记录的审核;3.确保完成所有必要的检验;4.批准质量标准、取样方法、检验方法和其他质量管理的操作规程;5.审核和批准所有与质量有关的变更;6.确保所有重大偏差和检验结果超标已经过调查并得到及时处理;7.批准并监督委托检验;8.监督厂房和设备的维护,以保持其良好的运行状态;9.确保完成各种必要的确认或验证工作,审核和批准确认或验证方案和报告;10.确保完成自检;11.评估和批准物料供应商;12.确保所有与产品质量有关的投诉已经过调查,并得到及时、正确的处理;13.确保完成产品的持续稳定性考察计划,提供稳定性考察的数据;14.确保完成产品质量回顾分析;15.确保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人员都已经过必要的上岗前培训和继续培训,并根据实际需要调整培训内容.(六)生产管理负责人的主要职责有哪些?答:生产管理负责人的主要职责有:1.确保药品按照批准的工艺规程生产、贮存,以保证药品质量;2.确保严格执行与生产操作相关的各种操作规程;3.确保批生产记录和批包装记录经过指定人员审核并送交质量管理部门;4.确保厂房和设备的维护保养,以保持其良好的运行状态;5.确保完成各种必要的验证工作;6.确保生产相关人员经过必要的上岗前培训和继续培训,并根据实际需要调整培训内容.(七)生产管理负责人和质量管理负责人的共同职责有哪些?答:生产管理负责人和质量管理负责人通常有下列共同的职责:1.审核和批准产品的工艺规程、操作规程等文件;2.监督厂区卫生状况;3.确保关键设备经过确认;4.确保完成生产工艺验证;5.确保企业所有相关人员都已经过必要的上岗前培训和继续培训,并根据实际需要调整培训内容;6.批准并监督委托生产;7.确定和监控物料和产品的贮存条件;8.保存记录;9.监督本规范执行状况;10.监控影响产品质量的因素.(八)质量受权人的主要职责有哪些?答:质量受权人的主要职责有:1.参与企业质量体系建立、内部自检、外部质量审计、验证以及药品不良反应报告、产品召回等质量管理活动;2.承担产品放行的职责,确保每批已放行产品的生产、检验均符合相关法规、药品注册要求和质量标准;3.在产品放行前,质量受权人必须按照上述第2项的要求出具产品放行审核记录,并纳入批记录.(九)洁净区与非洁净区之间以及不同级别洁净区之间的压差应当如何控制?答:洁净区与非洁净区之间、不同级别洁净区之间的压差应当不低于10帕斯卡.必要时,相同洁净度级别的不同功能区域(操作间)之间也应当保持适当的压差梯度.(十)GMP对记录的填写有什么要求?答:与本规范有关的每项活动均应当有记录,以保证产品生产、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等活动可以追溯.记录应当留有填写数据的足够空格.记录应当及时填写,内容真实,字迹清晰、易读,不易擦除.(第一百五十九条)应当尽可能采用生产和检验设备自动打印的记录、图谱和曲线图等,并标明产品或样品的名称、批号和记录设备的信息,操作人应当签注姓名和日期.(第一百六十条)记录应当保持清洁,不得撕毁和任意涂改.记录填写的任何更改都应当签注姓名和日期,并使原有信息仍清晰可辨,必要时,应当说明更改的理由.记录如需重新誊写,则原有记录不得销毁,应当作为重新誊写记录的附件保存.(第一百六十一条)(十一)物料的质量标准一般应包括哪些内容?答:物料的质量标准一般应当包括:1.物料的基本信息:(1)企业统一指定的物料名称和内部使用的物料代码;(2)质量标准的依据;(3)经批准的供应商;(4)印刷包装材料的实样或样稿.2.取样、检验方法或相关操作规程编号;3.定性和定量的限度要求;4.贮存条件和注意事项;5.有效期或复验期.(十二)成品的质量标准应当包括哪些内容?答:成品的质量标准应当包括:1.产品名称以及产品代码;2.对应的产品处方编号(如有);3.产品规格和包装形式;4.取样、检验方法或相关操作规程编号;5.定性和定量的限度要求;6.贮存条件和注意事项;7.有效期.(十三)每批药品的批记录应当包括哪些记录?答:每批药品的批记录,应当包括批生产记录、批包装记录、批检验记录和药品放行审核记录等与本批产品有关的记录.(十四)批生产记录应当包括哪些内容?答:批生产记录的内容应当包括:1.产品名称、规格、批号;2.生产以及中间工序开始、结束的日期和时间;3.每一生产工序的负责人签名;4.生产步骤操作人员的签名;必要时,还应当有操作(如称量)复核人员的签名;5.每一原辅料的批号以及实际称量的数量(包括投入的回收或返工处理产品的批号及数量);6.相关生产操作或活动、工艺参数及控制范围,以及所用主要生产设备的编号;7.中间控制结果的记录以及操作人员的签名;8.不同生产工序所得产量及必要时的物料平衡计算;9.对特殊问题或异常事件的记录,包括对偏离工艺规程的偏差情况的详细说明或调查报告,并经签字批准.(十五)批包装记录应当包括哪些内容?答:批包装记录的内容包括:1.产品名称、规格、包装形式、批号、生产日期和有效期;2.包装操作日期和时间;3.包装操作负责人签名;4.包装工序的操作人员签名;5.每一包装材料的名称、批号和实际使用的数量;6.根据工艺规程所进行的检查记录,包括中间控制结果;7.包装操作的详细情况,包括所用设备及包装生产线的编号;8.所用印刷包装材料的实样,并印有批号、有效期及其他打印内容;不易随批包装记录归档的印刷包装材料可采用印有上述内容的复制品;9.对特殊问题或异常事件的记录,包括对偏离工艺规程的偏差情况的详细说明或调查报告,并经签字批准;10.所有印刷包装材料和待包装产品的名称、代码,以及发放、使用、销毁或退库的数量、实际产量以及物料平衡检查.(十六) 生产过程中防止污染和交叉污染应尽可能采取哪些措施?答:生产过程中应当采取以下措施,防止污染和交叉污染:1.在分隔的区域内生产不同品种的药品;2.采用阶段性生产方式;3.设置必要的气锁间和排风;空气洁净度级别不同的区域应当有压差控制;4.应当降低未经处理或未经充分处理的空气再次进入生产区导致污染的风险;5.在易产生交叉污染的生产区内,操作人员应当穿戴该区域专用的防护服;6.采用经过验证或已知有效的清洁和去污染操作规程进行设备清洁;必要时,应当对与物料直接接触的设备表面的残留物进行检测;7.采用密闭系统生产;8.干燥设备的进风应当有空气过滤器,排风应当有防止空气倒流装置;9.生产和清洁过程中应当避免使用易碎、易脱屑、易发霉器具;使用筛网时,应当有防止因筛网断裂而造成污染的措施;10.液体制剂的配制、过滤、灌封、灭菌等工序应当在规定时间内完成;11.软膏剂、乳膏剂、凝胶剂等半固体制剂以及栓剂的中间产品应当规定贮存期和贮存条件.(十七)包装期间,产品的中间控制检查至少应当包括哪些内容?答:包装期间,产品的中间控制检查应当至少包括下述内容:1.包装外观;2.包装是否完整;3.产品和包装材料是否正确;4.打印信息是否正确;5.在线监控装置的功能是否正常.样品从包装生产线取走后不应当再返还,以防止产品混淆或污染.(十八)物料和不同生产阶段产品的检验应当符合哪些要求?答:物料和不同生产阶段产品的检验应当至少符合以下要求:1.企业应当确保药品按照注册批准的方法进行全项检验;2.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对检验方法进行验证:(1)采用新的检验方法;(2)检验方法需变更的;(3)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及其他法定标准未收载的检验方法;(4)法规规定的其他需要验证的检验方法.3.对不需要进行验证的检验方法,企业应当对检验方法进行确认,以确保检验数据准确、可靠;4.检验应当有书面操作规程,规定所用方法、仪器和设备,检验操作规程的内容应当与经确认或验证的检验方法一致;5.检验应当有可追溯的记录并应当复核,确保结果与记录一致.所有计算均应当严格核对;6.检验记录应当至少包括以下内容:(1)产品或物料的名称、剂型、规格、批号或供货批号,必要时注明供应商和生产商(如不同)的名称或来源;(2)依据的质量标准和检验操作规程;(3)检验所用的仪器或设备的型号和编号;(4)检验所用的试液和培养基的配制批号、对照品或标准品的来源和批号;(5)检验所用动物的相关信息;(6)检验过程,包括对照品溶液的配制、各项具体的检验操作、必要的环境温湿度;(7)检验结果,包括观察情况、计算和图谱或曲线图,以及依据的检验报告编号;(8)检验日期;(9)检验人员的签名和日期;(10)检验、计算复核人员的签名和日期.7.所有中间控制(包括生产人员所进行的中间控制),均应当按照经质量管理部门批准的方法进行,检验应当有记录;8.应当对实验室容量分析用玻璃仪器、试剂、试液、对照品以及培养基进行质量检查;9.必要时应当将检验用实验动物在使用前进行检验或隔离检疫.饲养和管理应当符合相关的实验动物管理规定.动物应当有标识,并应当保存使用的历史记录.(十九)实施GMP的目的是什么?答:实施GMP的目的是最大限度地降低药品生产过程中污染、交叉污染以及混淆、差错等风险,确保持续稳定地生产出符合预定用途和注册要求的药品.(二十)为什么要进行偏差管理?答:进行偏差管理是由于:1.药品质量对病人的风险;2.报废或返工,影响企业利益;3.客户满意度下降;4.法律风险;5.防止问题的重复发生;6.推动工艺技术改进和产品质量的提高.(二十一)供应商管理的目的是什么?答:供应商管理的目的是:1.确保采购和使用质量稳定可靠的物料;2.确保公司产品质量的基本质量;3.促进供应商管理水平和产品质量的提高,适合自己公司的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要求;4.建立供需双方互利双赢的关系.(二十二)产品质量回顾分析的概念是什么?答:产品质量回顾分析的概念是:运用统计技术对生产的每种产品相关内容(例如:原辅料、生产过程控制、变更控制、偏差管理、质量检验等)与数据进行回顾,形成书面报告,以评价现行生产工艺及控制方法的有效性和可控性,发现产品生产系统的持续改进机会和提出预防措施,不断提高产品质量.(二十三)产品质量回顾分析的目的是什么?答:产品质量回顾分析的目的是:1.确认现行生产工艺及控制方法的有效性;2.寻找改进产品或降低成本的途径;3.评估变更控制和偏差管理系统的有效性等.(二十四)物料的放行应当符合哪些要求?答:物料的放行应当至少符合以下要求:1.物料的质量评价内容应当至少包括生产商的检验报告、物料包装完整性和密封性的检查情况和检验结果;2.物料的质量评价应当有明确的结论,如批准放行、不合格或其他决定;3.物料应当由指定人员签名批准放行.(二十五)产品的放行应当符合哪些要求?答:产品的放行应当至少符合以下要求:1.在批准放行前,应当对每批药品进行质量评价,保证药品及其生产应当符合注册和本规范要求,并确认以下各项内容:(1)主要生产工艺和检验方法经过验证;(2)已完成所有必需的检查、检验,并综合考虑实际生产条件和生产记录;(3)所有必需的生产和质量控制均已完成并经相关主管人员签名;(4)变更已按照相关规程处理完毕,需要经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的变更已得到批准;(5)对变更或偏差已完成所有必要的取样、检查、检验和审核;(6)所有与该批产品有关的偏差均已有明确的解释或说明,或者已经过彻底调查和适当处理;如偏差还涉及其他批次产品,应当一并处理.2.药品的质量评价应当有明确的结论,如批准放行、不合格或其他决定;3.每批药品均应当由质量受权人签名批准放行;4.疫苗类制品、血液制品、用于血源筛查的体外诊断试剂以及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规定的其他生物制品放行前还应当取得批签发合格证明.(二十六)持续稳定性考察方案应当包括哪些内容?答:持续稳定性考察方案至少应当包括以下内容:1.每种规格、每个生产批量药品的考察批次数;2.相关的物理、化学、微生物和生物学检验方法,可考虑采用稳定性考察专属的检验方法;3.检验方法依据;4.合格标准;5.容器密封系统的描述;6.试验间隔时间(测试时间点);7.贮存条件(应当采用与药品标示贮存条件相对应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规定的长期稳定性试验标准条件);8.检验项目,如检验项目少于成品质量标准所包含的项目,应当说明理由.(二十七)药品召回的工作时限要求是如何规定的?答:药品召回的工作时限要求是:1.生产企业在作出药品召回决定后,应当制定召回计划并组织实施,一级召回在24小时内,二级召回在48小时内,三级召回在72小时内,通知到有关药品经营企业、使用单位停止销售和使用,同时向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报告.2.药品生产企业在启动药品召回后,一级召回在1日内,二级召回在3日内,三级召回在7日内,应当将调查评估报告和召回计划提交给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备案.省、自治区、直辖市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将收到一级药品召回的调查评估报告和召回计划报告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3.药品生产企业在实施召回的过程中,一级召回每日,二级召回每3日,三级召回每7日,向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报告药品召回进展情况.(二十八)实验室的工作目标是什么?答:实验室的工作目标是:1.获得检验结果;2.获得准确的检验结果;3.获得可控的准确的检验结果;4.获得可追溯的可控的准确的检验结果.(而不单是为了获得符合标准的检验结果)(二十九)检验与生产工艺的关系是什么?答:检验与生产工艺的关系是:1.检验是生产工艺的一个组成部分;2.检验结果是生产工艺的反馈;3.通过检验以确认生产过程是否存在可测量的误差.(检验部门与生产部门的目标是一致的)(三十)质量控制的职能是什么?答:质量控制的职能是:检验职能、报告职能和预防职能(与质量保证的共同职能).(三十一)什么是检验职能、报告职能与预防职能?答:检验职能-是指对生产过程中使用的一切原料、辅料、包装材料(包括容器)、半成品(中间产品)以及成品按规定的方法进行检验,其结果与质量标准进行比较,作出合格与否的判定.从检验的角度对物料、半成品(中间产品)以及成品进行质量把关.报告职能-是指把检验所得数据(信息),认真进行分析与评价,向企业领导和有关部门发出报告,使领导和主管部门及时了解和掌握产品质量水平及生产过程出现的质量问题,为质量决策提供依据.预防职能-是指在生产过程中,通过检验取得大量的质量数据和信息,经过科学的分析,找出影响质量的因素,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使已出现的质量问题得到纠正,使质量隐患得到预防,从而达到质量控制和质量改进的目的,实现预防职能. (这里是部分实现,预防预防职能的全面实现,还要生产、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的全面参与)(三十二)什么是变更控制?答:变更控制又称变更管理,是指当药品生产、质量控制、使用条件等诸多方面发生变化时,对这些变化在药品质量可控性、有效性和安全性等方面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行评估,并采取相应措施,从而确保药品的质量和法规的符合性.(三十三)为什么要进行变更管理?答:1.确保标准的权威性,防止随意变化;2.保证变更不能引发不期望的结果;3.便于质量追溯,进行质量跟踪;4.质量管理体系的组成要素.(三十四)变更管理的原则是什么?答:变更管理的原则是:1.评估变更的风险;2.评估法规的符合性;3.设定可接受的标准;4.评估变更实施效果,避免对药品质量的不良影响.(三十五)纠正与纠正措施的概念是什么?答:纠正是“为消除已发现的缺陷所采取的措施”,是针对某一缺陷事件进行的处置,其目的是将缺陷事件改变为合格事件.纠正措施是“为消除已发现的缺陷或其他不期望情况的原因所采取的措施”.是针对产生的原因,其目的是消除缺陷项目的原因,防止类似不合格再次发生,具有持续改进的作用.纠正是一次性完成;纠正措施要跟踪确认其有效性,是否可以预防缺陷项目(不合格事件)的发生(已发生的防止再次发生).(三十六)药品召回的种类与分级是什么?答:1.药品召回的种类:有主动召回和责令召回.2.药品召回分级:根据药品安全隐患的严重程度,药品召回分为三级召回:一级召回:使用该药品可能引起严重健康危害的;二级召回:使用该药品可能引起暂时的或者可逆的健康危害的;三级召回:使用该药品一般不会引起健康危害,但由于其他原因需要收回的.药品生产企业应当根据召回分级与药品销售和使用情况,科学设计药品召回计划并组织实施.(三十七)什么是GMP自检?答:GMP自检是指药品生产企业内部(自身)对药品生产实施GMP的检查,是企业执行GMP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日常生产质量管理工作中一项重要的质量活动.在ISO标准中自检称为“审计”.药品生产企业GMP自检工作是对药品生产质量管理工作的全面系统检查,通过自检反馈,以求证企业生产质量管理的符合性、有效性和适宜性.(三十八)无菌检查对环境洁净度的要求是什么?答:无菌检查应在环境洁净度C级下的局部洁净度A级的单向流空气区域内或隔离系统中进行,其全过程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防止微生物污染,防止污染的措施不得影响供试品中微生物的检出.单向流空气区、工作台面及环境应定期按《医药工业洁净室(区)悬浮粒子、浮游菌和沉降菌的测试方法》的现行国家标准进行洁净度验证.隔离系统按相关的要求进行验证,其内部环境的洁净度须符合无菌检查的要求,日常检验还需对试验环境进行监控. (三十九)常用的灭菌方法有哪几种?答:常用的灭菌方法有湿热灭菌法,干热灭菌法、辐射灭菌法、气体灭菌法和过虑灭菌法.可根据被灭菌物品的特性采用一种或多种方法组合灭菌.只要物品允许,应尽可能选用最终灭菌法灭菌.。

2010年版GMP疑难问题解答word版

2010年版GMP疑难问题解答word版

2010年版GMP疑难问题解答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高级研修学院组职编写第二章质量管理【第十二条】质量控制的基本要求:(三)由经授权的人员按照规定的方法对原辅料、包装材料、中间产品、待包装产品和成品取样;问题4:这里(指上面第十二条内容)经授权的人员可以是哪个部门的?我们是质量部的人员,是否有授权书并经过培训上岗资质即可,而不只是由QA或QC执行取样?答:应由质量部门的人员负责取样工作。

取样人员要经过培训,并有书面文件指定,QA或QC人员均可。

其中,生产过程的中间产品、待包装产品的中间控制取样,可以指定由生产人员承担,但必须按操作规程执行。

点评:质量部门对产品质量负责,对法规、GMP执行情况负责,质量部门应依据法律、法规对企业GMP活动进行监督检查。

按取样规则进行取样是质量部门的职责。

第三章机构与人员【第十六条】企业应当建立与药品生产相适应的管理机构,并有组织机构图。

企业应当设立独立的质量管理部门,履行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的职责。

质量管理部门可以分别设立质量保证部门和质量控制部门。

问题6:在企业的组织机构图中,质量受权人应放在什么位置上?答:与生产和质量负责人并列。

【第十七条】质量管理部门应当参与所有与质量有关的活动,负责审核所有与本规范有关的文件。

质量管理部门人员不得将职责委托给其他部门的人员。

问题7:规范规定质量管理部门人员不得将职责委托给其他部门人员。

请问是否允许质量部门授权生产部门进行中间控制的取样操作?答:由生产人员所进行的中间控制取样,是生产控制环节的一部分,应该由生产人员承担,但必须按操作规程执行。

点评:取样是质量管理部门的职责,不得委托其他部门,但其他部门可以协助质量管理部门。

如果问题所指的中控是生产控制环节的一部分,如取样测定中间体的片重、装量等本身就是生产的一部分,不存在委托的问题。

问题8:QA取样的职责、日常环境监测的职责,需要生产操作人员协助完成,这是否属于将职责委托呢?GMP规定了质量管理部门的职责,但又规定QA 最好不进入无菌操作区域进行监控。

中国2010版GMP技术讲座问答集锦

中国2010版GMP技术讲座问答集锦

2010版GMP技术讲座问答集锦1、在gmp文件质量标准中工艺用水的电导率设定警戒值和纠偏值,需要列出不同温度时的电导率吗?答:一般常指常温下(25度)的电导率,可以通过温度与电导率的换算表得到。

如果以表格的形式列出来,可以方便日常监测时使用,毕竟有些水处理的人员未必会换算2.除菌过滤器滤芯每次使用后都做完整性检测,还需要每年做验证吗?答:除菌过滤器每次使用前后均需做完整性测试。

验证内容不仅包括完整性测试,还包括其他项目,需要每年做一次验证(过滤器的验证一般在配套设备验证内容中体现)。

3.请问一下,A级区沉降菌的监测用平皿只照紫外能不能传入。

答:沉降菌检测用的平皿在化验室已经做过灭菌处理,且装入特定的容器内,传入无菌室时只需对特定的容器表面进行紫外灭菌即可。

4.做过完整性之后的滤芯进行在线灭菌后可能导致滤芯的完整性下降要不要做风险评估呢?答:需要做风险评估,例如:灭菌对滤芯或滤膜的破坏,对密封垫的破坏等,需要采取措施进行风险控制。

5.请问:38条的空调机组必须连续运行么?如果一班结束停用空调的话需要采取什么措施来保持洁净度?答:空调机组必须连续运行,可以采用变频维持正压的方式,工作中国GMP技术联盟结束时,将风机频率调至合适的位置,以维持洁净区对非洁净区轻微正压为准。

6. 请问,最终灭菌的无菌制剂药液从浓配走软管进稀配间过一个超滤器,然后走软管又回到浓配,犯的什么错误,存在什么风险?答:不太清楚你的工艺流程及硬件配置情况,不好作答。

7.除菌过滤器再验证是否也需要进行微生物挑战试验答:需要,而且很关键。

8. 75%乙醇不能用于地漏灭菌,具体为何?答:主要基于安全方面的考虑,遇到明火有起火或爆炸的可能,还有乙醇易挥发,不能保持持久的消毒效果。

9. 全压塞后的冻干产品,在转移到D级背景下的A级区域去扎盖的过程中应该用什么方式或者在什么环境下转移?答:全压塞的冻干产品属于未完全密封状态。

现在轧盖级别最低应为C+A,转移的方式可以是B+A下的传送带至C+A的传送带,也可以是D+A 下的AGV(无菌转移电动小车)。

药品GMP认证迎检技巧问题汇总指南《2010版GMP》共4页

药品GMP认证迎检技巧问题汇总指南《2010版GMP》共4页

最新最全GMP认证迎检指南一、现场:对于现场有些情况是绝对不允许出现的,下面罗列一些现场容易忽略的问题1、因为人员紧张或培训不足导致现场操作失误、对操作说明不准确、清晰等2、现场绝不能存在废旧文件,或文件有随意替换、撕毁、涂改现象3、物料帐、卡、物不符或没有标签4、洁净区温湿度、压差、密封等方面存在问题5、检查人员面前互相推诿、争辩、训斥下属二、人员:各部门车间指定负责人员要对所负责区域绝对熟悉,人员要有自信、有精神1、可靠、可信任的(以防故意捣乱)2、人员要有自信,心理素质强,不怯场3、人员要有能力能胜任4、人员要有经验、有知识5、该说的说,不该说的绝不多言,切记言多必失三、各部门车间必须注意的问题:(1)设备设施1、设备设施安装、摆放不合理2、管道线路连接不正确、整洁3、设备设施缺乏清洁、维护4、设备的使用记录未填写或缺失5、设备的清洁、维护记录未填写或缺失6、所使用得称量设备不合适7、故障或闲置不用的设备未移走或标识不清楚8、设备、管道无标志,不能清楚地显示内容物名称和流向9、设备有生锈或墙面、地面破损未进行修复(2)生产现场1、人流、物流区域未进行区分或不明确2、天花板、墙壁、地面或设备卫生死角等有明显污渍3、同一区域不能存在同时进行不同产品或规格的产品生产3、现场要做好杜绝混淆、差错、交叉污染的措施4、产品和物料要有防止微生物和其它污染源污染的措施5、生产区进入人数是否受控,有明显标识,偏差是否受控,生产过程是否受控6、计算产量和收率,不一致的地方则进行偏差调查并填写偏差记录7、确认并复核关键步骤8、包装物或设备进入生产区之前,不得存在不适当的标签9、要有对环境的检测记录10、避免交叉污染,避免灰尘产生和传播,仪器仪表的校验在有效期内,有SOP11、不同产品物料或不同批次物料是否有混放12、进行生产/包装要有批生产/包装指令13、中间产品和待包装品的储存条件符合规定,标识和标签不能有缺失14、在开始生产之前,对生产区域和设备的卫生、运行状况进行检查、复核15、生产区域禁止:喝水、吃零食、抽烟,或存放食物、饮料、私人药品等16、操作人员不得裸手直接接触原料、中间产品和待包装的成品17、GMP检查人员的洁净服按男女备足,员工不得将洁净服穿出规定区域外18、操作人员熟悉本岗位操作、清洁SOP19、设备的存放环境要清洁、干燥20、清洁记录完整,显示上一批产品21、记录填写工整、清晰、规范,要有复核人复核签字没有涂改或无法辨识的现象,书写字迹不能轻易擦除22、记录及时准确,和操作同步23、记录错误要更正,错误处划去留存(不能涂改,要能辨识),修改者签名和修改日期,且有修改的原因24、包装区域员工对作废的印刷包材的处理规程要熟悉,且有记录25、包装产线要分隔开,或用物理栅栏隔离,防止混淆26、包装场所或包装产线上要有包装的产品名和产品批号27、对进入包装部门的物料品名、批号、数量/重量等信心进行双人复核,与包装指令一致28、打印(产品批号、有效期等)操作要复核并记录29、手工包装要加强警惕,防止不经意的混淆(3)化验室1、卫生清洁:地板、墙、天花板,集尘、通风,光照,管道,记录/记录本2、文件和记录:取样和留样SOP及样品和记录的保存,稳定性试验,与质量有关的投诉的调查,所有物料和产品的检验,检验的管理,质量标准,相关GMP文件,记录,检验结果,检验报告单,标签,趋势分析,归档3、试剂、滴定液、毒品和危险品、标准品等4、玻璃器皿:裂纹、碎裂、打破、未校者不得出现在现场5、仪器:校验合格证且在有效期内6、PH计:操作、清洁、校准等SOP,缓冲液配制,标签,记录7、天平:防震,校正、维护8、分析方法验证:药典/非药典9、稳定性实验:加速、长期10、微生物实验室(无菌、微生物限度)、(4)质量管理部1、产品年度回顾2、审计:GMP自检,对供应商的审计和药政部门的按规定检查的资料及整改报告.2、变更控制3、投诉:包括产品质量投诉、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疑似虚假药品的投诉4、偏差管理5、产品放行6、返工/再加工管理7、SOP 管理8、人员和培训四、现场检查时必须做到的(1)文件和记录方面:1、仅提供检查人员要看的文件资料2、所有递交检查人员的文件资料,要尽可能先经部门负责人快速检查一遍3、慎重回答对原始数据和各种记录所提出的问题(2)人员方面:1、在GMP检查人员到来之前,所有相关人员必须提前集中并就位2、公司指定人员负责会议安排和迎接检查人员3、公司指定领导向检查人员介绍所有相关人员4、公司指定人员陪伴检查人员进行现场,保持陪同人员最少。

国家局GMP问答

国家局GMP问答

国家局GMP问答(一)针对新修订药品GMP贯彻实施过程中药品生产企业所提出的共性问题,国家局组织药品认证管理中心以及部分GMP专家与企业代表进行了专题研究,提出了针对性的解决方法和措施,以“药品GMP问答”形式发布在国家局网站。

“药品GMP问答”属于指导性意见,不属于国家局的法规性文件。

在符合法律法规的前提下,企业可以采用“药品GMP问答”以外的其它方法和措施。

“药品GMP问答”将分期公布。

第一期“药品GMP问答”针对的是无菌药品,但一些基本理念也可供其他药品类别参考。

一、2010年修订药品GMP第四十六条第(一)款提出,“应当综合考虑药品的特性、工艺和预定用途等因素,确定厂房、生产设施和设备多产品共用的可行性,并有相应评估报告”。

无菌药品需共线生产时,可行性评估应考虑哪些方面因素?答:共线生产系指,在药品生产中,有多个产品使用共用的厂房、设施、设备等情况。

对某些特殊类别的产品,2010年修订药品GMP第四十六条已作出明确规定,即:“(二)生产特殊性质的药品,如高致敏性药品(如青霉素类)或生物制品(如卡介苗或其他用活性微生物制备而成的药品),必须采用专用和独立的厂房、生产设施和设备。

青霉素类药品产尘量大的操作区域应当保持相对负压,排至室外的废气应当经净化处理并符合要求,排风口应当远离其他空气净化系统的进风口;(三)生产β-内酰胺结构类药品、性激素类避孕药品必须使用专用设施(如独立的空气净化系统)和设备,并与其他药品生产区严格分开;(四)生产某些激素类、细胞毒性类、高活性化学药品应当使用专用设施(如独立的空气净化系统)和设备;特殊情况下,如采取特别防护措施并经过必要的验证,上述药品制剂则可通过阶段性生产方式共用同一生产设施和设备;(五)用于上述第(二)、(三)、(四)项的空气净化系统,其排风应当经净化处理。

”对其他类别的药品,如需要共线生产,应根据产品的具体特性、工艺和预定用途等因素做具体分析。

可行性评估可考虑以下因素:(1)拟共线生产品种的特性,如:²产品类别(如:化学药品、中药制剂、生物制品、药用辅料)²毒性(如:LD50、是否具有细胞毒性、治疗窗窄)²活性²致敏性²溶解度²是否为活性微生物²性状(如:颜色、气味)²其他(2)共线生产品种的工艺²最终灭菌或非最终灭菌²采用生物过程进行生产(生物安全性风险)²生产过程中所用物料的特性(如溶媒、小牛血清)²其他(3)共线生产品种的预定用途²给药途径(如口服、外用、肌肉注射、静脉注射、鞘膜内注射等)²临床适应症²用药禁忌、配伍禁忌或联合用药²用药对象(如老年人、孕妇、儿童)²用药剂量²慢性病用药或长期用药(药品在体内是否蓄积并产生毒性)²其他经可行性评估确定可以共线生产的,企业应列出共线生产涉及的厂房、设施、设备和品种的清单,并明确所采取防止交叉污染的措施,如采用阶段性生产方式、设备的清洁及其验证、生产计划的合理安排、部分风险高的工序采用专用设备或容器具等等。

国家局认证中心GMP疑难解答001-400问

国家局认证中心GMP疑难解答001-400问

国家局认证中心GMP疑难解答001-400问国家局认证中心GMP疑难解答(100-400)目录1、标题:共线生产 (9)2、标题:洁净度 (10)3、标题:关于新药生产现场核查 (10)4、标题:非细胞毒类抗肿瘤药是否需要单独的GMP认证 (10)5、标题:生产共线 (11)6、标题:关于C+A问题 (11)7、标题:再次咨询C+A问题 (11)8、标题:芽孢制品生产是否需要独立生产设施 (11)9、标题:关于体外诊断试剂的生产日期 (12)10、标题:原料药车间建设咨询 (12)11、标题:再次咨询 (12)12、标题:滴眼液车间认证 (12)13、标题:大肠杆菌表达的酶制剂的生物制品可否与化学滴眼剂在同一楼内? (12)14、标题:已提交新药注册现场检查申请表如何撤销? (13)15、标题:小容量注射剂的工艺验证范围和批量 (13)16、标题:新版GMP对冻干粉针进出料系统有硬性规定吗? (13)17、标题:非创伤性滴眼液的认证 (14)18、标题:无菌制剂药品GMP申报问题 (14)19、标题:生物制剂前工序能否几品种共线 (14)20、标题:灌装前无法除菌过滤的药液或产品的配制需在B级背景下的A级中进行 (14)21、标题:塑瓶包装与软袋包装输液共用一套配料系统 (15)22、标题:增加小容量注射剂生产线申请GMP认证时需要进行注册的补充申请“” (15)23、标题:GMP认证检查前生产的药品 (15)24、标题:首次注册的体系整改报告邮寄到什么地址 (15)25、标题:如何查询获得国家GMP认证的药物? (15)26、标题:小容量注射剂共线咨询 (16)27、标题:药品生产动态现场检查到底生产几批啊? (16)28、标题:GMP认证检查 (16)29、标题:关于雾化溶液剂 (16)30、标题:关于滴眼剂瓶的灭菌方式 (17)31、标题:关于非细胞毒性抗肿瘤药 (17)32、标题:关于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厂房设计问题 (17)33、标题:非最终灭菌的无菌凝胶配制系统能否设在C级洁净区(17)34、标题:请问新报6类原料药应该先取得GMP证书还是先取得注册批件? (18)35、标题:关于生产现场动态检查中的抽样问题 (18)36、标题:核实贵中心发布的征订通知 (18)37、标题:持续稳定性考察贮存条件 (19)38、标题:创可贴类可最终灭菌的外用药品洁净 (19)39、标题:来曲唑分类问题 (19)40、标题:药品GMP和GMP车间认证有何区别 (19)43、标题:最终灭菌产品,大容量注射剂的灌封区A级有必要动态时时监控空气悬浮粒子吗 (20)44、标题:关于药品的批号 (20)45、标题:来曲唑分类问题 (21)46、标题:申请药品生产现场检查延期 (21)47、标题:同一集团物料的使用 (21)48、标题:认证生产品种 (21)49、标题:新建原料药车间申报6类化药,是否可以通过GMP认证 (21)50、标题:租赁厂房能否申请GMP (22)51、标题:药品使用剂量 (22)52、标题:新药生产现场核查问题 (22)53、标题:GMP证书领取 (22)54、标题:认证条件 (23)55、标题:GMP认证提交的资料企业英文名称写错了 (23)56、标题:如何进行GCP网上培训? (23)57、标题:药品,保健食品共线生产 (23)58、标题:有关药品注册研制现场核查的解读 (24)59、标题:跨级别传递窗压差表 (24)60、标题:冻干粉针剂是否可以和小容量注射液共线生产? (24)61、标题:关于中药生产的问题 (25)62、标题:关于复验期的应用 (25)63、标题:最终灭菌产品和非最终灭菌产品共线 (26)64、标题:请教,何为数次包装? (26)65、标题:医用辅料需要进行GMP认证吗? (26)66、标题:关于无菌产品取样检验 (27)67、标题:持续稳定性考察的贮存条件如何规定 (27)68、标题:GMP认证前的工艺验证 (27)69、标题:GMP证书认证范围的填写 (28)70、标题:关于降低投料工序洁净级别 (28)71、标题:稳定性考核设备 (28)72、标题:机构与人员问题 (29)73、标题:关于灭菌设备的验证问题 (29)74、标题:同批号产品可否多个包装规格 (29)75、标题:新GMP厂房建设中的参观走廊是必须要覆盖到全部洁净间么? (30)76、标题:中药饮片征求意见 (30)77、标题:人员 (30)78、标题:关于GAP认证 (31)79、标题:关于物料放行 (31)80、标题:自制工作标准品或对照品需让药检所检测吗 (31)81、标题:冻干注射剂的轧盖 (31)82、标题:GMP复认证期间药品管理 (31)83、标题:水系统停产一个月或者更久后恢复生产前是否需要重新进行验证,是否可以连续取样化验三天或者一天合格即可? (32)84、标题:新版GMP 第一百三十一条每个包装容器如何理解 (32)85、标题:物料的放行使用 (33)88、标题:已提交新药注册现场检查申请表如何撤销? (33)89、标题:小容量注射剂的工艺验证范围和批量 (34)90、标题:新版GMP对冻干粉针进出料系统有硬性规定吗? (34)91、标题:非创伤性滴眼液的认证 (34)92、标题:要多久拿到药品生产批文 (35)93、标题:无菌制剂药品GMP申报问题 (35)94、标题:生物制剂前工序能否几品种共线 (35)95、标题:非最终灭菌小容量注射剂无菌检查按什原则取样 (35)96、标题:CD洁净区工作服需消毒吗 (36)97、标题:请问无菌抽样室悬浮粒子是QA测还是QC测? (36)98、标题:变更无菌产品包材供应商 (36)99、标题:药品生产注册现场检查延迟申请 (37)100、标题:F0>8和F0<8的产品共线问题 (37)101、标题:芽孢制品生产是否需要独立生产设施 (37)102、标题:干热灭菌设备打印功能 (38)103、标题:关于培养基试验模拟灌装 (38)104、标题:有关粉针培养基模拟灌装试验的设计 (38)105、标题:2013年6月体外诊断试剂质量体系考核咨询 (38)106、标题:生物制品增加原液生产厂房如何GMP认证 (39)107、标题:软袋大容量注射剂GMP认证申报问题 (39)108、标题:注射剂水难溶性或不溶性药物的配制 (40)109、标题:抗真菌类药是否需要单独GMP车间 (40)110、标题:口服液体制剂与口服固体制剂能否共用车间 (40)111、标题:新版与旧版上报资料咨询 (41)112、标题:清洁验证中待清洁设备放置时间如何验证 (41)113、标题:制剂包材留样问题 (41)114、标题:制剂包材留样问题 (42)115、标题:D级洁净区是否必须进行臭氧消毒 (42)116、标题:D级生产区环境是否需要定期进行臭氧消毒 (43)117、标题:关于停产日期到底为哪一天? (43)118、标题:设备生产结束至清洁前所允许的最长间隔时限如何验证 (43)119、标题:工艺验证产品能否上市销售 (44)120、标题:质量回顾警戒限度和纠偏响度的界定问题 (44)121、标题:培养基模拟灌装试验 (44)122、标题:中药冻干粉针、西药的冻干粉针是否共用同一条制剂生产线 (45)123、标题:GMP对生产厂房有哪些具体要求? (45)124、标题:QC可以放行物料么? (45)125、标题:水系统、净化空调系统验证分析评估 (46)126、标题:关于设备排水问题 (46)127、标题:“密闭保存”有温湿度要求吗? (46)128、标题:原料药物料全检的问题 (47)129、标题:原料药的生产物料全检如何把握? (47)130、标题:是否需要分独立车间 (47)131、标题:新GMP厂房中洁净车间的内部净高有标准要求么?(48)133、标题:原料药GMP认证,是否每个原料药品种都需要做三批工艺验证 (48)134、标题:进行环境监测的人需要符合哪些要求? (49)135、标题:冻干粉针剂粉末或结晶原料药的取样 (49)136、标题:关于高压锅验证的问题 (49)137、标题:工艺验证 (49)138、标题:咨询 (50)139、标题:无菌GMP认证 (50)140、标题:关于热敏纸打印记录问题 (50)141、标题:如何理解GMP附录5第13条中药饮片粉碎间的设置和管理要求 (50)142、标题:药典中部份药品标明贮存条件为“密闭保存”,对贮存的温湿度有无要求? (51)143、标题:建立独立生产线或独立厂房等药品目录建议 (51)144、标题:工艺变更是否需要GMP认证 (51)145、标题:变更药品生产工艺 (52)146、标题:进口分包装是否需要单独认证 (52)147、标题:关于冻干机验证的问题 (52)148、标题:冻干机真空泄漏率试验 (53)149、标题:包材的检验 (53)150、标题:关于GMP认证申报时工艺验证的问题 (53)151、标题:关于GMP认证申报的问题 (54)152、标题:认证时限 (54)153、标题:GMP认证的工艺验证要求 (54)154、标题:洁净区空气消毒 (54)155、标题:共线生产 (55)156、标题:造影剂的生产要求 (55)157、标题:计算机化系统的验证 (55)158、标题:关于质量标准 (55)159、标题:关于半加塞制品转移问题 (56)160、标题:微生态药品认证 (56)161、标题:工艺用水分配系统 (56)162、标题:液体药液配制罐搅拌桨是否需要增加变频调速器(56) 163、标题:软胶囊认证车间能否生产外用软胶囊制剂? (57)164、标题:物料进入D级区规定 (57)165、标题:关于GMP证书将到期的药品生产 (57)166、标题:关于GMP认证检查后整改报告的提交 (58)167、标题:注射剂生产过程更换灭菌柜 (58)168、标题:注射用水贮存问题 (58)169、标题:生物冻干制剂与化药冻干制剂共线问题 (59)170、标题:持续稳定性考察的贮存条件 (59)171、标题:生物冻干制剂与化药冻干制剂共线问题 (59)172、标题:培养基与工艺验证 (60)173、标题:洁净级别检测 (60)174、标题:取样间问题 (60)175、标题:写字楼可以建GMP车间吗 (60)176、标题:关于原辅料有效期和复验期的问题? (61)177、标题:GMP认证前的工艺验证品种数量 (61)180、标题:口服固体制剂车间常温库温度范围 (62)181、标题:新版GMP认证时,多品种企业产品验证的问题 (62) 182、标题:关于称量的复核问题 (62)183、标题:培养基与工艺验证 (63)184、标题:关于口服固体制剂常温库温度范围问题 (63)185、标题:干热除热源验证问题 (63)186、标题:自检缺陷分类定义 (64)187、标题:2013年底GMP到期产品原来生产产品包装和销售问题 (64)188、标题:GMP证书到期药品处理问题 (64)189、标题:关于QC实验室溶液有效期的规定 (65)190、标题:关于9月份GMP申报电子上报资料有关事项 (65)191、标题:请问吸入用溶液剂与小容量注射剂是否可以共线生产?(65)192、标题:GMP认证相关问题 (66)193、标题:关于注射液工艺验证品种问题 (66)194、标题:D级洁净级别的确认与检测问题 (66)195、标题:近视眼镜怎样进入洁净区? (67)196、标题:工艺验证的三批产品需不需要包装 (67)197、标题:两种重组生物制品是否可用阶段式生产方式共用一台发酵罐 (67)198、标题:仓库中不合格品和印刷包装材料的贮存 (68)199、标题:辅料全检的问题 (68)200、标题:关于年底停产产品处置问题 (68)201、标题:关于消毒剂变更的问题 (69)202、标题:如果只进行厂房,没有变更设备,是否可以不用进行产品的工艺验证? (69)203、标题:关于变更安瓿灭菌柜 (69)204、标题:关于委托加工GMP认证情况 (69)205、标题:关于传送带在D级/一般区之间穿越的问题 (70)206、标题:关于片剂包衣的批号问题 (70)207、标题:关于计量器具的校准以及期间核查的问题? (70)208、标题:关于成品取样的问题 (70)209、标题:B级区域能否设立注射用水点 (71)210、标题:化验室设备验证 (71)211、标题:关于GMP电子申报的问题 (71)212、标题:GMP认证网上上报问题 (71)213、标题:关于停产期限问题 (72)214、标题:年底前改造的车间,改造后拿到证书前能否继续生产(72)215、标题:品种更址和GMP认证 (72)216、标题:生产车间内包材进入洁净区可以和原辅物料同一通道吗 (72)217、标题:中药饮片电子申报材料 (72)218、标题:滴眼剂产品是否需做培养基模拟试验 (73)219、标题:GMP检查整改报告 (73)220、标题:关于GMP现场检查生产的三批产品是否可以上市销售问题 (73)221、标题:GMP认证电子申报 (73)222、标题:关于生物制品与化学冻干制剂共线生产的问题 (74) 223、标题:与药品直接接触的内包材如何委托检验 (74)226、标题:申请书电子文档 (75)227、标题:小容量注射剂产品批号编制问题 (75)228、标题:是否可行 (76)229、标题:请问:D级洁净区内饮用水使用的规定 (76)230、标题:中药饮片异地新建问题 (76)231、标题:微生物限度实验室的空调系统PQ (77)232、标题:小容量注射剂产品批号编制问题 (77)233、标题:中药注射剂提取物醇沉使用食用酒精符合要求吗?(77)234、标题:检验方法验证 (77)235、标题:利用非终端灭菌生产线生产终端灭菌产品的可行性问题 (77)236、标题:确认与验证 (78)237、标题:湿热灭菌工艺残存概率法F0范围 (78)238、标题:种子库的GMP审查 (78)239、标题:药包材取样 (78)240、标题:文件签名 (79)241、标题:D级洁净区内清洗用要求 (79)242、标题:采用这几类抗生素作为原料生产产品时,需要单独的厂房和设施吗? (79)243、标题:请问:D级洁净区内饮用水使用的规定 (79)244、标题:尘埃粒子检测数据打印时间问题? (80)245、标题:GMP申请资料中关于认证申请书的填写 (80)246、标题:生产线的划分 (80)247、标题:氟维司群是否可以其他化药共线生产 (81)248、标题:非细胞毒性抗肿瘤类产品共线问题 (81)249、标题:D级要做级别的确认吗? (81)250、标题:GMP认证申请材料填写 (81)252、标题:硫酸新霉素、硫酸多粘菌素B和杆菌肽是高致敏性、高活性药品吗? (82)253、标题:抗肿瘤药是否使用专用设施(如独立的空调净化系统)(82)254、标题:关于阿胶胶头问题 (82)255、标题:电子称使用前校验的问题 (83)256、标题:批号唯一性问题 (83)257、标题:关于冻干机板层温度均匀性验证的问题 (83)258、标题:新建厂房 (84)259、标题:口服固体车间和中药提取车间可以布置在同一建筑内吗 (84)260、标题:药品GMP认证申请材料填写 (84)261、标题:中药注射剂生产日期问题 (84)262、标题:关于咨询吸入用溶液剂与小容量注射剂能否共用生产线的问题 (85)263、标题:从事药品直接生产的员工的健康体检 (85)264、标题:B级区房门问题 (85)265、标题:天平校准 (86)266、标题:药品GMP认证信息填报 (86)267、标题:产品的批号划分 (86)268、标题:上次药品GMP认证以来的主要变更情况 (86)269、标题:关于物料鉴别抽样问题 (87)270、标题:B/A区用无菌服清洗等 (87)273、标题:关于空调设备改造的有关问题 (88)274、标题:GMP认证电子申报中关于产能变化问题咨询 (88)275、标题:印刷包装材料应当由专人保管,专人是什么意思?(88)277、标题:中间产品的检验结果用于成品的质量评价 (89)278、标题:关于物料在车间贮存72小时后退库与否的问题 (89) 279、标题:吸入用糖皮质激素溶液剂相关生产设施疑问 (90)280、标题:认证检查问题整改报告邮寄和上报的地址 (90)281、标题:上次GMP认证以来的主要变更情况 (90)282、标题:药品认证授权 (90)284、标题:有关GMP剂型 (91)285、标题:关于中药提取认证 (91)286、标题:化药制剂折干折纯问题 (91)287、标题:药物临床试验核查 (91)288、标题:质量副总与质量负责人不是一人 (91)289、标题:新建生产线与上次认证情况的关系 (92)290、标题:注射剂GMP认证资料要求 (92)291、标题:中心派出检查组通常提前几天通知? (92)292、标题:持续稳定性考察问题 (92)293、标题:GMP认证后产品工艺验证 (93)294、标题:关于无菌制剂D级区洗手,洁具清洗,器具清洗等排水问题?关于无菌制剂D级区洗手,洁具清洗,器具清洗等排 (93) 295、标题:GMP认证受理之后的查询 (93)296、标题:GMP证书期限 (93)297、标题:关于培养基模拟灌装问题 (94)298、标题:在原料药的中间工序物料平衡的应用? (94)299、标题:无菌工艺 (95)300、标题:关于培养基模拟灌装结果要求问题: (95)301、标题:医用氧GMP认证问题 (95)302、标题:关于红豆杉申请GAP认证的事宜 (95)303、标题:关于新版GMP中药提取认证 (96)304、标题:培养基模拟灌装试验和包材相容性试验的装量选择(96)305、标题:药品GMP认证申报系统填报 (96)306、标题:认证申请 (96)307、标题:最终灭菌产品和非最终灭菌产品共线问题 (97)308、标题:最终灭菌和非最终灭菌产品共线生产的问题 (97)309、标题:老厂房执行新版GMP时如何确认与验证 (98)310、标题:新版GMP认证整改方案格式 (98)311、标题:关于新修订药品GMP认证前后生产能力变化情况表的填写? (98)312、标题:关天无菌制剂更衣洗手,器具清洗,洁具清洗等房间的排水 (98)313、标题:关于阀门类型的选择 (99)314、标题:生产许可证号如何分辨真伪? (99)315、标题:空调机组 (99)316、标题:新建生产线产品工艺变更与GMP认证之间关系 (99) 317、标题:GMP认证 (100)319、标题:咨询 (100)320、标题:非最终灭菌产品铝盖是否需要灭菌? (100)321、标题:小容量注射剂的无菌分装与F0小于8的品种可以共线生产吗? (101)322、标题:只申请配液和灌装车间的认证,检查内容包括哪些?(101)323、标题:请问(七)条生产操作全部结束是指每批生产操作结束都要监测吗?我们缺陷下的是因为没有每批检测? (101) 324、标题:关于产品是否可共线生产问题 (102)325、标题:已取得新版GMP证书的车间填报网上认证信息,已不记得当时的受理号如何处理?.. 102 326、标题:关于尘埃粒子监测问题 (102)327、标题:关于产品是否可共线生产 (103)328、标题:关于一次性疫苗临床试验机构资格认定管理规定(103)329、标题:关于工艺验证的 (103)330、标题:低温操作室的隔离和防污染措施 (103)331、标题:关于生产时间的问题 (104)332、标题:洁净区冷室的隔离措施 (104)333、标题:洁净区里冷库设置 (104)334、标题:常用眼药水什么时间前达到新修订药品GMP要求?(105)335、标题:环氧乙烷灭菌滴眼剂瓶可以委托其他有资质单位不?(105)336、标题:磅秤、电子称的校验 (105)337、标题:关于有品种改变生产地址并进行GMP认证的问题(105)338、标题:关于原料前提取认证的问题 (106)339、标题:GMP认证审查公示后可否生产,待公告后再销售?(106)340、标题:委托 (106)341、标题:更衣确认 (106)342、标题:委托生产的品种可以用于GMP认证么[2013-12-23] (106)343、标题:中间体生产线是否进行GMP认证 (107)344、标题:制剂的中间体需新建一条生产线,是否需要进行GMP认证? (107)345、标题:新建中间体厂房是否需进行GMP认证 (107)346、标题:关于原料药生产中的混批问题 (107)347、标题:无菌药品实施新修订药品GMP有关事宜 (108)348、标题:GMP认证受理中心受理后,啥时候在贵中心药品GMP认证信息填报系统中提交? (108)349、标题:冻干机板层温度均匀性确认 (108)350、标题:GMP认证 (108)352、标题:企业检查品种信息登记 (109)353、标题:同一小容量注射剂生产线能否分次申请F0大于8及F0小于8的GMP认证 (109)354、标题:50ml是大容量注射剂还是小容量注射剂 (109)355、标题:现场检查后何时可以开始生产? (110)356、标题:国家总局2013年第53号公告中的一点疑问 (110) 357、标题:一个车间两个不同灌装机 (110)358、标题:压差监控的设计 (110)359、标题:关于50ml注射剂划分的疑问? (111)360、标题:关于免洗胶塞、免洗铝盖的问题 (111)361、标题:关于免洗胶塞、免洗铝盖的问题 (111)362、标题:GMP认证完成以后的事情 (112)363、标题:请问含漱液属于“洗剂吗? (112)365、标题:认证后的药品经营连锁新增药店还需要认证吗?(112)366、标题:标题:2014年1月1日后通过现场检查,在审查公示后是否可以生产? (112)367、标题:境外药品核查 (113)368、标题:激素类药是否可以共用生产设备 (113)369、标题:无菌原料药内部放行使用 (113)370、标题:GAP申报程序 (114)371、标题:关于中药制剂与中药提取批量的问题 (114)372、标题:已取得GMP证书的冻干粉针线增加新品种 (114)374、标题:是否必须等工艺验证报告出来才能提交GMP申请(115)375、标题:固体制剂清洁验证 (115)376、标题:老厂改造后新版GMP执行 (115)377、标题:关于进口药品注册国内临床研究的现场核查 (115) 378、标题:尘埃粒子数据检测的时候打印保留后,可否不保留其电子数据? (116)379、标题:关于直接入药中药材的粉碎 (116)380、标题:原辅料询问 (116)381、标题:关于大肠癌K-ras基因突变检测试剂盒(测序法)的体考问题的咨询 (117)382、标题:关于产品自产原料的问题 (117)383、标题:生产线主要生产设备更换及改造是否需重新认证(117)384、标题:关于分装粉针剂批量的问题 (117)385、标题:GMP与环评报告 (118)386、标题:安瓿进入D级区的问题 (118)387、标题:关于新建提取车间认证事宜 (118)388、标题:红大戟有小毒,但毒性成份不明,不知道如何做清洁验证 (119)389、标题:进口药品临床试验现场核查 (119)390、标题:关于冻干机灭菌周期问题 (120)391、标题:新版GMP认证审查通过,公示期后多长时间能拿到新证书? (120)392、标题:小容量注射剂车间灌封后产品传送带输送的问题(120)393、标题:洁净室使用电话机的式样有什么规定? (121)394、标题:关于变更物料供应商的问题 (121)395、标题:是针对车间颁发GMP证书吗? (121)396、标题:GMP整改的提交 (122)397、标题:关于口服制剂车间更衣室洗手用水 (122)398、标题:关于改建注射剂生产车间GMP认证问题 (122)399、标题:关于新生产地址GMP认证品种数量的问题 (122)400、标题:临床药品生产企业的资质 (123)1、标题:共线生产[内容] 公司现在正在做车间改造,但冻干粉针与小水针仍要共线生产,配料间相互独立,过滤系统也相互独立,灌装系统采用两套各自独立使用,请问这样可不可行。

2010新版GMP培训试题及答案

2010新版GMP培训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1、 2010版的GMP共有 14 章 313 条,自2011年3月1日起施行2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的有关规定, 制定2010版的《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3、所有人员应当明确并理解自己的职责,熟悉与其职责相关的要求,并接受必要的培训,包括上岗前培训和继续培训。

4、企业应当对人员健康进行管理,并建立健康档案。

直接接触药品的生产人员上岗前应当接受健康检查,以后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健康检查。

5、进入洁净生产区的人员不得化妆和佩带饰物。

6、生产设备应当有明显的状态标识,标明设备编号和内容物(如名称、规格、批号);没有内容物的应当标明清洁状态。

7、应当确保生产和检验使用的关键衡器、量具、仪表、记录和控制设备以及仪器经过校准,所得出的数据准确、可靠。

8、物料和产品应当根据其性质有序分批贮存和周转,发放及发运应当符合先进先出和近效期先出的原则。

9、不合格的物料、中间产品、待包装产品和成品的每个包装容器上均应当有清晰醒目的标志,并在隔离区内妥善保存。

10、记录应当保持清洁,不得撕毁和任意涂改。

记录填写的任何更改都应当签注姓名和日期,并使原有信息仍清晰可辨,必要时,应当说明更改的理由。

11、批记录应当由质量管理部门负责管理,至少保存至药品有效期后一年。

质量标准、工艺规程、操作规程、稳定性考察、确认、验证、变更等其他重要文件应当长期保存。

12、应当建立划分产品生产批次的操作规程,生产批次的划分应当能够确保同一批次产品质量和特性的均一性。

13、每批产品应当检查产量和物料平衡,确保物料平衡符合设定的限度。

14、应当采取适当措施,防止未经批准人员的进入。

生产、贮存和质量控制区不应当作为非本区工作人员的直接通道。

15、每批产品应当检查产量和物料平衡,确保物料平衡符合设定的限度。

如有差异,必须查明原因,确认无潜在质量风险后,方可按照正常产品处理。

16、依据对产品质量潜在影响的程度,将偏差分为重大、次要偏差,重大偏差应当由质量管理部门会同其他部门进行彻底调查,并有调查报告。

实施2010版GMP困惑思考

实施2010版GMP困惑思考
间歇生产必须每批彻底清场。
13、轧盖是否必须采用独立的空调系统?
思考:视具体情况而定,最好独立的空调系统。
14、轧盖人流可否利用原有进入D级系统增加二次更衣进入C级轧盖间?
思考:视具体情况而定。
15、进入洁净室所配套的更衣室的洁净级别问题,如B级的更衣设施有:换鞋→脱外衣→洗手→穿无菌内衣→穿无菌外衣→气锁→B级走廊→A/B级操作间,每个房间的洁净级别如何定?压差如何设定?条款中“应当按照气锁方式设计更衣室”,是在更衣的最后一间做气锁还是在更衣不同阶段都设计气锁?
非无菌药品取样最好是建设单独的取样室;如采用取样车取样,取样车存放和使用的周围的环境应有所控制,有专门的房间;特殊情况下,若在车间取样,应规定有效措施,防止与物料、产品发生混淆或交叉污染。
8、洁净区环境监测中“沉降菌”和“浮游菌”项目,2016年版GMP只有动态标准,无静态标准,日常监测若需监测静态的,不知是否可以按国标执行?
思考:D级洁净区捕尘罩采用采用顶面抽风或侧面抽风均可,根据具体工艺确定,最好设备自带除尘或设备本身能防止粉尘的产生,防尘为主,捕尘作补充。
7、是否一定要有“单独的取样室”来完成取样工作?取样车行不行?
思考:
无菌药品取样应建设单独的取样室,取样车不行。特殊情况下,若在车间取样,应规定有效措施,防止与物料、产品发生混淆或交叉污染。
企业应通过验证确定超标的范围,出现异常情况再做偏差处理。
10、水批量的概念,如何理解?如何实施?
思考:通常情况下,工艺用水不应分批号。
11、洁净压缩空气、N2的管道是否要定期清洗和灭菌?终端过滤器是否每天要拆洗和灭菌?并进行完整性测试?
思考:
要定期灭菌,可以用杀孢子剂,有的企业六个月一次。
建议加两级过滤,降低单一过滤器破损后的风险。过滤器后至使用点这一段的清洁应和生产清洁一样,并进行完整性测试。

GMP知识解答二十

GMP知识解答二十

1.问:药品生产所用物料应当符合相应的质量标准,那么,企业是否可以建立项目少于法定标准的内控标准进行每批物料的全项检查?答:《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修订)》第102条规定:药品生产所用的原辅料、与药品直接接触的包装材料应当符合相应的质量标准。

第164条还规定:物料和成品应当有经批准的现行质量标准;必要时,中间产品或待包装产品也应当有质量标准。

对于制剂产品所用的物料而言,对于相关法规中明确要求进行全项检验的,应进行全项检验。

除此之外,企业应根据物料对产品质量的影响程度,建立企业内控质量标准,其检验项目可能少于或多于法定标准,但质量标准整体不能低于法定标准。

并且,无论如何,企业应该具备物料的质量控制能力。

但这并不意味着企业一定要购买所有所需的仪器设备并培养专业的技术人员,可以在现有法规允许的范围内寻找外部的合同检验能力。

对于原料药生产所用的物料,有一些特殊性:(1)《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修订)》附录2原料药第15条规定:应当对每批物料至少做一项鉴别试验。

如原料药生产企业有供应商审计系统时,供应商检验报告可以用来替代其它项目的测试。

(2)应当对首次采购的最初三批物料全检合格后,方可对后续批次进行部分项目的检验,但应当定期进行全检,并与供应商的检验报告比较。

应当定期评估供应商检验报告的可靠性、准确性。

(3)工艺助剂、有害或有剧毒的原料、其它特殊物料或转移到本企业另一生产场地的物料可以免检,但必须取得供应商的检验报告,且检验报告显示这些物料符合规定的质量标准,还应当对其容器、标签和批号进行目检予以确认。

免检应当说明理由并有正式记录。

无论如何,企业所采取的各种措施应当能确保所用物料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和国家强制性标准。

2.问:供应商确定由质量部门批准,是否必须是“最终批准”?如果是质量部同其它部门共同批准,可以吗?答:评估和批准物料供应商是质量负责人的职责之一,是否可与其他部门共同批准,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并未明确说明。

2010版GMP问答题复习题.校对稿

2010版GMP问答题复习题.校对稿

2010版GMP知识复习题(2014年4月)1、截止目前我国依法规颁布的GMP有几个版本,分别是?答:有四个版本,1988、1992、1998、2010版。

2、2010版GMP新修订共有几个附录,它们的名称是什么?答:有5个附录。

名称分别是:无菌药品、原料药、生物制品、血液制品、中药制剂。

3、GMP是药品生产管理和质量控制的基本要求,实施的目的是什么?答:旨在最大限度地降低药品生产过程中污染、交叉污染以及混淆、差错等风险,确保持续稳定地生产出符合预定用途和注册要求的药品。

4、为实现质量目标企业应具备的必要条件是什么?答:企业应当配备足够的、符合要求的人员、厂房、设施和设备,为实现质量目标提供必要的条件。

5、质量保证系统应当具备哪些基本功能?答:应当确保:⑴药品的设计与研发体现GMP的要求;⑵生产管理和质量控制活动符合GMP的要求;⑶管理职责明确;⑷采购和使用的原辅料和包装材料正确无误;⑸中间产品得到有效控制;⑹确认、验证的实施;⑺严格按照规程进行生产、检查、检验和复核;⑻每批产品经质量受权人批准后方可放行;⑼在贮存、发运和随后的各种操作过程中有保证药品质量的适当措施;⑽按照自检操作规程,定期检查评估质量保证系统的有效性和适用性。

6、药品生产质量管理的基本要求包括哪些方面?答:药品生产质量管理的基本要求包括:⑴制定生产工艺,系统地回顾并证明其可持续稳定地生产出符合要求的产品;⑵生产工艺及其重大变更均经过验证;⑶配备所需的资源,至少包括:a.具有适当的资质并经培训合格的人员;b.足够的厂房和空间;c.适用的设备和维修保障;d.正确的原辅料、包装材料和标签;e.经批准的工艺规程和操作规程;f.适当的贮运条件。

⑷应当使用准确、易懂的语言制定操作规程;⑸操作人员经过培训,能够按照操作规程正确操作;⑹生产全过程应当有记录,偏差均经过调查并记录;⑺批记录和发运记录应能够追溯批产品的完整历史,并妥善保存、便于查阅;⑻降低药品发运过程中的质量风险;⑼建立药品召回系统,确保能够召回任何一批已发运销售的产品;⑽调查导致药品投诉和质量缺陷的原因,并采取措施,防止类似质量缺陷再次发生。

sfda认证中心关于2010版GMP问答汇总(1-26期)

sfda认证中心关于2010版GMP问答汇总(1-26期)

【整理者按】下面是根据SFDA认证中心发布的关于2010版GMP实施解答整理成的汇编文件。

供大家学习。

孟子曰“尽信书不如无书”。

如果到了21世纪,中国制药人还一味盲从和持机械思维,真的需要好好读一读孟子这句话。

下面这些解答,对于实施新版GMP具有很大的帮助,但是,里面有些解答,是错误的,或者是不完善的。

提醒一下。

Zhulikou431新修订药品GMP实施解答-01当前,医药企业正在积极进行新修订GMP认证工作。

为推动认证工作顺利开展,药品认证管理中心专家集中、公开解答企业在新修订GMP认证中出现的疑问。

1.问:我厂冻干车间准备改造,目前正在设备调研,设备厂家建议在灌装线上加装动态监测的风速测定仪,是否必须要有风速测定仪才能通过新修订药品GMP认证?答:根据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附录一无菌药品第十条和第十一条规定,应对悬浮粒子和微生物进行动态监测。

没有明确要求对风速进行动态监测,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经综合评估后决定是否进行风速的动态监测。

2.问:规范要求在关键操作中对微生物进行动态监测,浮游菌是否需要在全过程进行动态监测?答:根据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附录一无菌药品第十一条规定,应当对微生物进行动态监测,评估无菌生产的微生物状况。

监测方法有沉降菌法、定量空气浮游菌采样法和表面取样法(如棉签擦拭法和接触碟法)等。

动态取样应当避免对洁净区造成不良影响。

成品批记录的审核应当包括环境监测的结果。

这里强调的是对无菌生产的环境必须进行动态监测来评估微生物状况,这个动态监测并未要求全过程进行。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中还规定了“动态取样应当避免对洁净区造成不良影响”。

企业应对采取的监测方法和程序进行评估。

尤其要考虑到浮游菌采样过程及相关干预可能会对关键区的气流组织产生影响。

所以,在关键操作中对微生物进行动态监测,浮游菌不需要进行全程动态监测。

3.问:规范规定“取样区的空气洁净度级别应当与生产要求一致”。

如何理解“与生产要求一致”,是与物料将被使用的生产环境一致还是与物料本身生产的环境一致?答: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完整要求为“第六十二条通常应当有单独的物料取样区。

2010版GMP中有关药品生产管理问题探讨

2010版GMP中有关药品生产管理问题探讨


二、药品生产过程的技术管理


(二)、生产过程中的技术管理
7.包装与贴签管理
对符合生产工艺规程要求,在质量管理部门和车间工艺技
术员、质量员的监控下完成生产全过程,并检验合格的产 品可由生产管理部门下达批包装指令。对于一些检验周期 长,需要在检验结果前包装的制剂产品,则允许先包装后 按待检寄库的产品处理,检验合格后才办理入库手续。
二、药品生产过程的技术管理


(二)、生产过程中的技术管理
2.生产工艺规程和标准操作规程 。 a、生产技术部门和车间工艺技术员须对生产工艺规程和标准操作规 程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查证),并详细记录,以保证工艺规程及操 作规程的准确执行。

b、工艺查证内容应按各岗位操作规程的要求,检查各工艺参数执行 情况、洁净区(室)温湿度以及定期检查尘埃粒子数、微生物数、质 量抽查记录、工艺卫生及批生产记录。
二、药品生产过程的技术管理


(二)、生产过程中的技术管理
1.按GMP规定,生产过程中物料的投料、称量、计算等操作,都必须
要复核,操作人、复核人应在操作记录上签名,车间工艺技术员、质
量管理人员均应对此关键操作进行监督。

每批生产结束后的剩余物料,操作人员应及时退库,车间不得存放未
使用完的剩余物料,但中间站存放的中间产品除外。
一、总述< GMP(2010年修订)特点


(二)、强调几个概念
1、警戒限度 系统的关键参数超出正常范围,但未达到纠偏限度,需要引起警 觉,可能需要采取纠正措施的限度标准。

2、纠偏限度
பைடு நூலகம்系统的关键参数超出可接受标准,需要进行调查并采取纠正措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总则【第二条】企业应当建立药品质量管理体系。

该体系应当涵盖影响药品质量的所有因素,包括确保药品质量符合预定用途的有组织、有计划的全部活动。

【第三条】本规范作为质量管理体系的一部分,是药品生产管理和质量控制的基本要求,旨在最大限度地降低药品生产过程中污染、交叉污染以及混淆、差错等风险,确保持续稳定地生产出符合预定用途和注册要求的药品。

问题1:企业该怎么执行,检查员该如何检查?质量风险管理是否每个文件都要涉及,大多数的行为、方法都需要进行风险评估?GMP检查时会不会检查这个系统,还是只检查GMP部分?企业是否只需要参照ISO9001(“ISO”是“International Standards Organization”的缩写,国际标准化组织。

ISO9001是ISO9000族标准所包括的一组质量管理体系核心标淮之一,是国际标准化组织在1994年提出的概念,是指由ISO/TC176(国际标准化组织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技术委员会)制定的国际标准。

)建立质量管理体系(QMS)?需要做ISO9OOl的认证吗?答:质量管理体系是由若干内容组成的,如:人员、设备、环境、实验室检验、质量保证等。

第二、第二条是原则,如果在检查中发现有违背上述原则的问题,可以认为企业没有建立质量管理体系或者没有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

不一定每个文件都要进行风险评估,而是每一个生产和质量管理的文件都可以用质量风险评估来确定其有效性。

企业在完全符合GMP的前提下可以按照ISO去建立公司的质量管理体系,但是不强制要求做ISO9001认证。

点评:尽管ISO体系与GMP体系有很多相同之处,但是两种体系的目标范围有所不同。

GMP是针对制药企业而且是强制执行的法规文件,而ISO体系是不强制要求制药企业建立的。

企业可以在执行GMP的过程中同时参考ISO体系,来充实、完善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

问题2:质量活动所包含的具体范围有哪些?答:与药品生产质量有关的所有活动。

点评:除日常质量管理外,质量活动还包含(但不限于以下方面):制定质量方针、质量政策、质量策划、质量保证、质量控制、质量改逬,包括审计、偏差管理、变更管理、生产管理(批记录、年度回顾)、现场管理、投诉、召回、印字包材的审核批准、产品释放、GMP自检、培训,供应商管理,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质量标准、方法管理,环控、水系统监测,样品管理(取样、留样),稳定性管理,质量控制,验证管理,文件管理,对第三方的管理(委托生产、加工、第三方实验室等),法律法规的获取等。

第二章质量管理【第九条】质量保证系统应当确保:(八)每批产品经质量受权人批准后方可放行;问题3:产品放行质量受权人是否可以转授权?特别是同一个公司、不同生产地址,产品放行的问题。

答:可以转授权,特別是同一个公司、不同生产地址的产品放行时。

点评:被授权人应具有与受权人在产品放行方面相同的资质,执行同样的释放时履行受权人的权利,受权人对被授权人的行为负责。

被授权人应全面掌握产品生产的全部信息,对批生产、批包装及批检验记录进行全面审核,释放时应重点审核不符合事件、变更、验证等有变化信息。

【第十二条】质量控制的基本要求:(三)由经授权的人员按照规定的方法对原辅料、包装材料、中间产品、待包装产品和成品取样;问题4:这里(指上面第十二条内容)经授权的人员可以是哪个部门的?我们是质量部的人员,是否有授权书并经过培训上岗资质即可,而不只是由QA或QC执行取样?答:应由质量部门的人员负责取样工作。

取样人员要经过培训,并有书面文件指定,QA或QC人员均可。

其中,生产过程的中间产品、待包装产品的中间控制取样,可以指定由生产人员承担,但必须按操作规程执行。

点评:质量部门对产品质量负责,对法规、GMP执行情况负责,质量部门应依据法律、法规对企业GMP活动进行监督检查。

按取样规则进行取样是质量部门的职责。

【第十三条】质量风险管理是在整个产品生命周期中采用前瞻或回顾的方式,对质量风险进行评估、控制、沟通、审核的系统过程。

问题5:质量风险管理的基础是什么?您是否赞同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是进行风险管理的基础?答:质量风险管理是质量管理体系的一部分,是开展全面质量管理的手段之一。

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是质量风险管理的基础。

点评:质量风险管理是利用风险管理工具(如决策树、鱼骨图、失效模式与影响分析)对风险进行识别,根据科学知识及经验、历史数据对质量风险进行评估,依据风险等级制定不同的控制手段和方式,以保证产品质量。

失效模式与影响分析FMEA (Failure Mode Effect Analysis) 可参见ICH Q9(IC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Harmonization of Technical Requirements for Registration of Pharmaceuticals for Human Use,人用药物注册技术要求国际协调会,ICH是由指导委员会、专家工作组和秘书处组成。

秘书处设在日内瓦。

ICH文件分为质量、安全性、有效性和综合学科4类。

Q9 :质量风险管理。

)。

第三章机构与人员【第十六条】企业应当建立与药品生产相适应的管理机构,并有组织机构图。

企业应当设立独立的质量管理部门,履行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的职责。

质量管理部门可以分别设立质量保证部门和质量控制部门。

问题6:在企业的组织机构图中,质量受权人应放在什么位置上?答:与生产和质量负责人并列。

【第十七条】质量管理部门应当参与所有与质量有关的活动,负责审核所有与本规范有关的文件。

质量管理部门人员不得将职责委托给其他部门的人员。

问题7:规范规定质量管理部门人员不得将职责委托给其他部门人员。

请问是否允许质量部门授权生产部门进行中间控制的取样操作?答:由生产人员所进行的中间控制取样,是生产控制环节的一部分,应该由生产人员承担,但必须按操作规程执行。

点评:取样是质量管理部门的职责,不得委托其他部门,但其他部门可以协助质量管理部门。

如果问题所指的中控是生产控制环节的一部分,如取样测定中间体的片重、装量等本身就是生产的一部分,不存在委托的问题。

问题8:QA取样的职责、日常环境监测的职责,需要生产操作人员协助完成,这是否属于将职责委托呢?GMP规定了质量管理部门的职责,但又规定QA 最好不进入无菌操作区域进行监控。

我公司为非最终灭菌的疫苗企业,现在实行QA委托车间进行无菌取样,Q A进行监督取样,这样合理吗?还是所有质量管理的职责无论如何均不得委托?答:可以协助,但不得委托。

问题9:条款规定“质量管理部门人贵不得将职责委托给其他部门的人员”,那么中间产品的取样可以授权给其他部门的人员吗?答:由生产人员所进行的中间控制取样应当由生产人员承担,但必须按操作规程执行。

点评:取样是质量管理部门的职责,不得委托给其他部门。

授权的原则是“授权不授责”。

问题10:QA对生产的监督是连续性的,还是间断性的?监督的范围除生产外,是否还包括收发料、检验过程等?从GMP认证的角度而言该监督是不是必须的?答:QA对所有GMP规定的环节的监督都是连续性的,而且是必须的。

【第十八条】企业应当配备足够数量并具有适当资质(含学历、培训和实践经验)的管理和操作人员,应当明确的规定每个部门和每个岗位的职责。

岗位职责不得遗漏,交叉的职责应当有明确规定。

每个人所承担的职责不应当过多。

所有人员应当明确并理解自己的职责,熟悉与其职责相关的要求,并接受必要的培训,包括上岗前培训和继续培训。

问题11:生产管理人员有没有年龄上的限制?答:没有具体规定,但要与其工作相适应。

点评:应遵守《劳动法》的相关规定。

问题12:“岗位职责不得遗漏,交叉的职责应当有明确规定”,如何理解?答:每项工作要有人去做,交叉的职责应当有明确的书面说明。

点评:交叉的职责应当有明确规定,例如,审核和批准产品的工艺规程、操作规程等文件是生产管理负责人和质量管理负责人共同的职责,但是在审批文件中应明确生产管理负责人对文件中工艺、生产相关的内容负责,质量管理负责人对文件的法规符合性和审批流程负责。

问题13:GMP中“指定人员”“专人”这些人员应有资质,应有书面的规定,如何理解?可否在职责中规定其大概的内容?这样就可以了吗?答:GMP中“指定人员”“专人”等人员应有资质的书面规定,包括有学历,经培训具有相关的法规、专业及崗位知识,有一定的经验。

其承担的工作岗位也应有书面确定,并相对固定。

点评:常见的操作是将对不同岗位的任职资质及要求写入岗位说明书,在培训体系中针对不同岗位明确培训需求、培训计划以及培训周期,并需考核。

问题14:条款中多处提到“专人”及“专职人员”,两种表述的具体类别及要求是什么?答:没有实质性区别。

“专人”及“专职人员”并不要求不得做其他工作。

【第二十条】关键人员应当为企业的全职人与,至少应当包括企业负责人、生产管理负责人、质量管理负责人和质量受权人。

质量管理负责人和生产管理负责人不得相互兼任。

质量管理负责人和质量受权人可以兼任。

应当制定操作规程确保质量受权人独立履行职责,不受企业负责人和其他人员的干扰。

问题15:生产管理负责人与质量受权人可以兼任吗?企业负责人可以兼任质量受权人吗?答:生产管理负责人与质量受权人不能兼任,不建议企业负责人兼任质量受权人。

最好分设,形成合理的质量管理结构。

问题16:2010年版GMP中赋予QA的职责和权力不小,作用很大,但为什么未对QA的具体资质、学历、实践经验等作要求?答:没有法定的要求不代表没有要求,应当由企业自行确定任职标准。

主要确认其是否具有胜任工作的能力。

点评:常见的做法是将不同岗位的任职资质及要求写入岗位说明书,在培训体系中针对QA岗位的要求明确培训需求、培训计划以及培训周期,QA上岗前应完成培训,经过相应的考核,取得由企业授予的上岗资质。

问题17:2010年版GMP“机构与人员”中仅规定生产负责人和质量负责人等关键人员的资质,而没有对OA/QC经理和生产车间主任等中层干部的人员资质做硬性规定,只是以“适当资质”笼统说明,这些人员的资质对保证产品质量也是,具有决定性作用的。

请问车间主任没有学历、没有职称,只有多年生产工作经验能符合GMP要求吗?答:对QA/QC经理和生产车间主任等中层干部的人员资质要求没有硬性规定,企业应根据自身的实际需要和岗位的性质来确定对人员的学历、专业知识、工作经验以及培训的具体要求。

【第二十一条】企业负责人企业负责人是药品质量的主要责任人,全面负责企业日常管理。

为确保企业实现质量目标并按照本规范要求生产药品,企业负责人应当负责提供必要的资源,合理计划、组织和协调,保证质量管理部门独立履行其职责。

问题18:企业负责人是药品质量的主要负责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