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经济学通论》导论共47页文档
现代经济学概论
第一讲导论▪一、什么是现代经济学▪1、现代经济学的划分▪我们把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发展起来的、在当今世界上被认可为主流的经济学称为现代经济学。
▪2、现代经济学的核心内容▪现代经济学以研究市场经济中的行为和现象为核心内容,而市场经济已被证明是目前唯一可持续的经济体制。
▪3、现代经济学还是西方经济学?▪不少人还以为现代经济学的分析框架和研究方法只能用来研究规范市场制度安排下的经济问题,从而对现代经济学以及它的分析框架和适应范围持怀疑、批判、甚至否定的态度,认为不能用现代经济学来研究中国经济及其转型问题。
▪现代经济学的理论不仅适用于“西方”社会,也适用于发展中国家的“东方”经济学,甚至“中国特色”的经济学。
▪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是无地域和国别区分的。
▪二、现代经济学中的“一二三四五六”▪一个行为假设、两个注意事项、三个制度安排、四个基本原理、五个分析步骤、以及六个研究技巧等。
▪1、一个行为假设:利己性假设,它是经济学中一个最核心的假设,是整个经济学的根基。
▪2、二个注意事项:(1)要注意理论结论的边界条件;(2)不能泛用经济理论,拿社会作实验。
▪3、三个制度安排:(1)法规治理;(2)激励机制;(3)社会规范。
▪政府、市场和社会来实现和实施。
要做好或协调好涉及经济人的任何一件事情,无论是做行政、搞管理,或解决经济问题都离不开这三个基本的制度安排。
▪4、四个基本原理指的是:(1)自由选择、(2)约束条件、(3)信息对称、(4)激励相容。
▪5、五个分析步骤组成:(1)界定经济环境、(2)设定行为假设、(3)给出制度安排、(4)选择均衡结果、(5)进行评估比较。
▪6、六个研究技巧和方法:(1)确定基准点、(2)建立参照系,(3)发展研究平台,(4)提供分析工具,(5)构建严谨分析模型,(6)进行理论推断▪三、五个分析步骤▪1、界定经济环境▪了解国情、所处的周围环境或现实背景。
▪经济环境通常由经济人、经济人的特征、经济社会制度环境以及信息结构等组成。
《现代经济学通论》导论
• 法国重农主义学派首先将经济理论研究的重点 从流通领域转向生产领域,他们将农业看作是 创造纯产品的领域,这是对资本主义生产的第 一个系统理解。
• 成理论体系的古典政治经济学,在英国由威 廉· 配第创始、亚当· 斯密集大成、大卫· 李嘉图 最后完成。古典政治经济学具有科学和庸俗两 种成分,沿着这两种成分发展,产生了马克思 主义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两大体系。
三、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
• 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有如下特点:
– 首先,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是生产。
政治经济学研究的生产不仅涉及物质资料生产,也涉及 服务领域提供的服务。 政治经济学研究的不是生产的自然属性,而是生产的社 会属性。
– 其次,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生产关系。
任何生产都是连续不断的社会再生产,包括生产、交换、 分配和消费四个环节。
– 这本教科书阐述的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学原理 和规律,曾经在一段时间广泛流传于包括我国 在内的各个社会主义国家。
• 各个社会主义国家先后进行的经济体制改 革,不断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经济 学特别是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 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也大大推动了马 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完善和发展,其中 有三大理论突破:
新制度经济学派依靠的概念是交易成本、产权、意识形 态等。 以往的经济学多以市场行为分析为主,市场的运作被假 定为无成本的过程。 与此相反,新制度经济学的分析注重人的行为分析,发 现市场交易是有成本的,这种交易成本单靠市场机制是 无法克服的。 因此,新制度学派提出以一定的制度安排来降低交易成 本的必要性。
• 上述分析层面的区别决定:西方经济学更 为关注的是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马克思 主义经济学则更为关注经济主体之间的关 系。 • 这两个理论体系有着重大的差异,但它们 都有不同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因而不能简 单地肯定一个否定一个,也不宜将二者合 二而一。
现代经济学通论 第8章 货币和货币制度
货币的职能是由货币的本质决定的,是货币本质的表现。马克思在分析货币 职能时,是假设以有内在价值的黄金作为货币,因此货币作为起一般等价物 作用的商品,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五 种职能。其中,交换媒介和价值尺度这两个职能是货币的基本职能;支付手 段职能和价值贮藏手段职能则是由基本职能派生出来的,是货币的派生职能。
货币的演变
2. 信用货币的产生
信用货币是代用货币进一步发展的产物,而且也是目前世界上几乎所有国 家采用的货币形态。信用货币,即只作为信用关系的产物、不再作为金属 商品货币的代表,不能自由兑换金属商品货币。 一般而言,信用货币主要有辅币、纸币、银行券和支票存款四种形式。
第二节 货币的演变和货币层次
第二节 货币的演变和货币层次
货币的演变
1. 商品货币向代用货币的转变
商品货币是货币演变的最初形态。商品货币从形态上来讲是指用商品充当货 币,作为一般等价物而存在;而从实质上来讲,商品货币是足值货币。 作为货币的商品具有这样四个特性: 其一,价值比较高; 其二,易于分割; 其三,易于保存; 其四,便于携带。 这样作为货币的商品最终就确定在金银之类的金属商品上。 “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
第一节 货币的本质及其职能
货币的定义(职能)
交易媒介论(马克思)
货币在概念上通常被定义为,任何一种在债务清偿、商品和劳务支付中被人 们普遍接受的物品。
价值贮藏论 (弗里德曼)
货币应该包括公众所持有的通货和商业银行的全部存款,包括活期存款、定 期存款和储蓄存款 。 若用流动性来定义货币的话,则流动性的货币定义就是范围极其广泛的货币 定义,它不仅包括传统意义上的货币,还包括银行和非银行的金融机构所创 造的所有的短期流动性资产。
现代经济学理论导论
现代经济学理论导论现代经济学理论是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通过研究人们在资源稀缺的条件下进行生产、分配和消费的行为,探索经济运行的规律和机制。
本文将介绍现代经济学理论的起源和发展,并探讨其在解决经济问题中的应用。
一、现代经济学理论的起源现代经济学理论起源于18世纪,主要受启发于经济学家亚当·斯密的《国富论》。
斯密认为,市场是资源配置的最佳方式,自由市场可以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这一思想为后来的经济学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二、古典经济学与现代经济学的发展在古典经济学阶段,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提出了“劳动价值论”和“比较优势理论”,奠定了现代国际贸易理论的基础。
随着经济学研究的深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也逐渐形成,并对现代经济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到了20世纪,现代经济学理论发生了重大转变,出现了新古典经济学和凯恩斯经济学等新的理论流派。
新古典经济学主张通过市场价格来决定资源配置,强调供求关系对价格的影响。
凯恩斯经济学则关注宏观经济运行,提出了“总需求决定总产出”的观点,重视政府干预经济的作用。
三、现代经济学理论的重要内容现代经济学理论涵盖了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个方面。
微观经济学研究个体经济单位(如家庭、企业和市场)的行为。
其中包括需求与供给的分析,消费者行为和生产者行为的决策过程,市场平衡的达成等。
此外,还涉及到资源分配、效率和市场失灵等问题。
宏观经济学则研究整个经济体系的运行和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它关注国民收入、就业、通货膨胀、经济增长等宏观经济变量的决定因素。
宏观经济学的核心理论包括凯恩斯的“总需求决定总产出”、菲利普斯曲线、货币供应和利率等。
四、现代经济学理论的应用现代经济学理论在解决实际经济问题上发挥着重要作用。
它为我们提供了分析经济现象和预测经济走势的工具。
在政策制定方面,现代经济学理论为政府提供了依据。
例如,在制定货币政策时,宏观经济学理论可以帮助决策者了解利率对通货膨胀和经济增长的影响。
现代金融通论
现代金融通论一、为什么说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P2-3答:在现代经济条件下,金融对社会经济运行过程的影响作用越来越大,逐步成为现代经济的核心。
1、金融是联结国民经济各方面从而使国民经济一体化的重要纽带。
市场经济是交换经济,交换离不开货币流通。
在现实经济运行中,货币流通不仅使无数单个的商品交换在时间上相互衔接,而且使它们在空间上纵横交错,不仅把国民经济各部门、各单位紧密联结成一个有机整体,而且保证了社会再生产各个环节的连续进行。
比如,生产过程的开始,要有一定量的货币来启动,货币成为整个过程的第一推动力和持续的动力;交换过程的完成,更离不开货币媒介;产品的分配绝大部分也要表现为货币的分配和运动;消费的实现除少数情况外,必须以一定量货币形成的购买力为保证。
信用关系则把政府、企业、家庭等经济活动主体纳入到一个统一的系统之中。
我们看到的现实是:政府以国家信用形式筹措资金,通过金融政策干预经济生活;企业一方面在银行存款,另一方面始终对银行信贷保持着很大的依赖性,既通过商业信用实现相互间的联系,又通过债券、股票的发行和买卖融通资金,进行资产重组;家庭则通过储蓄和购买证券为社会提供资金,通过消费信贷和其他信用方式弥补资金的临时不足。
金融活动使经济活动主体之间的联系日趋紧密,国民经济成为一个有机整体。
2.金融是市场经济体系的中枢系统。
马克思在论述货币的重要性时指出:“随着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每个商品生产者都必须握有这个物的神经”。
实际上,在现代经济条件下,不仅每个商品生产者必须握有货币这个“物的神经”,而且作为社会经济管理者的国家也必须握有这个“物的神经”。
对于每个商品生产者来说,货币是财富的代表,是致富的手段,是从事商品生产经营活动的必需条件;而对于国家来说,货币则是调节经济运行过程的重要工具。
从历史上看,信用货币的出现造成了两个后果:一是货币的发行权高度集中统一在中央银行手中,从而在微观金融活动的基础上产生了宏观金融活动,货币量不仅成为社会化大生产的经济变量,而且成为政府调控经济的政策变量;二是社会生产的现实积累和货币积累在新的基础上分离开来,相互对立,相互制约。
50现代经济学通论 洪银兴 (2)
市场经济对三大问题的解决机制
• 第一,生产什么?
– 这取决于消费者的货币选票,即消费者购 买东西的决策。只有在消费者是皇帝的场 合,生产者才能真正提供社会所需要的产 品。
• 第二,如何生产?
– 这取决于不同生产者之间的竞争,竞争会 使最便宜的生产方法代替费用较高的生产 方法。
• 第三,为谁生产?
– 这其实是讨论市场机制如何调节总产品在 社会成员之间的分配,社会成员向市场提 供劳动、资本、土地和企业家等不同生产 要素,因此这个问题就取决于生产要素市 场的供给和需求,取决于工资率、地租、 利息和利润。
资源配置效率的描述
• 西方经济学用“帕累托最优化状态”来描述 资源配置的效率 。有效率的经济是一个生产 人们需要的产品并且以最低成本生产的经济, 如果资源可以通过重新加以配置使人们“境 况变好”,那么就应该重新配置资源。直到 当资源配置达到这样一种状态,即资源配置 的任何改变都不可能使任何一个人的境况变 好时而又不使其他人的境况变坏,这时资源 配置的任何改变都是无效率的,这种状态就 被称为“帕累托最优状态”。
一、资源配置的效率和和价值规律 作用
为何要提资源配置的 问题?
• 总的来说,在任何社会中,社会总劳动 时间,或者说社会总资源都是有限的, 而各个方面的需要却是无限的。
• 资源配置要面对三个问题:
– 1、生产什么和生产多少? – 2、怎样生产? – 3、为谁生产?
• 如果资源无限,以上就不成问题。
• 第三是所有权
– 所谓所有权,是指每个人都只支配自己 的东西,它是市场经济的前提和根本, 没有所有权,也就没有交换,没有分工, 也就没有契约形式的法权关系。
• 第四是边沁
– 所谓边沁,就是指利己心,正是这种利 己心才使得市场经济下的各个经济主体 连在一起并发生关系。
《现代经济学通论》教学资源 第2章 复习思考题参考答案
第二章复习思考题参考答案1、什么叫市场经济?为什么社会主义制度要选择市场经济体制?答:在当今世界上,资源配置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方案经济方式,一种是市场经济方式。
方案经济是指由政府通过方案渠道配置资源的方式,过去我们就曾试图用无所不包的方案来安排全社会的生产,并且以指令性方案的形式下到达各个企业,其结果是牺牲了资源配置的效率,也没有真正实现国民经济的有方案开展。
而市场经济是指以市场调节的价格支配资源的配置和使用,市场调节反映价值规律作用。
方案经济和市场经济都是资源配置的方式,选择哪种方式,应该以资源配置效率为标准。
何种配置资源的方式效率更高,这同调节对象的状况及调节者掌握的供求信息的准确性程度相联系。
如果调节对象〔企业〕没有独立的利益,或者说企业利益与社会利益完全一致,政府足够地掌握供求信息,选择方案调节资源配置的方式可能最有效率。
相反,如果企业有独立的利益,企业的利益与社会利益不完全一致,政府不能掌握足够的供求信息,选择市场调节资源配置的方式可能最有效率。
在现阶段的经济条件下市场经济比方案经济更为有效,主要原因是市场通过四个机制配置资源:一是等价交换的机制,它不仅为有独立利益追求的企业所接受,而且以社会必要劳动消耗为标准将资源配置到各个生产领域。
二是竞争机制,它给企业提供优胜劣汰的外部压力,按效率原那么竞争性地配置资源,采用最为节约资源的生产方式,促使资源流向效率高的地区、部门和企业。
三是信息机制,市场经济中信息传递的主要特征是在市场上卖者和买者直接见面,存在横向信息反响,其优点是信息传递迅速,减少行政性扭曲。
四是风险和利益机制,市场经济中的风险机制的根本特点是经济行为者对自己的行为承当风险,不仅要获得由自身行为产生的利益,还要承当由自己的行为产生的风险。
显然,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根底性调节机制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状况是相适应的,由市场配置资源也是最有效的。
市场经济作为资源配置的方式无姓社姓资的性质之别,因为一种社会经济形态由两方面组成:以所有制为核心的经济制度+以资源配置方式。
《现代经济学通论》第6章产业结构及政策选择
• 第三层次是关于三次产业各自的行业构成和产品结构。
产业素质衡量的两个层面
• 一是加工深浅度、附加值高低、资本密集度、高 新技术产品占该产业的比重等;
• 二是规模效益和国际竞争程度。在开放经济条件
下,产业结构的质量可以从反映国际竞争力的相
通常,我们用“产业需求的收入弹
性”指标,来表示需求变动影响产业结
构变动的情况。
产业需求的收入弹性
产业需求的收入弹性是指,某一产业产品 的人均消费需求随人均GNP变化而变化的情况。
计算公式为:某产业需求的收入弹性=该
产业的人均需求增长率/人均GNP增长率。
很明显,该弹性较高的产业将在产业结
构的变化中占有较大的份额,而那些生产低
国民收入和劳动力在产业间分
布结构的演进趋势是什么?
库兹涅茨时间序列分析的结论
①农业部门(A)实现的国民收入,随着时间的延续,在整个 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国民收入相对比重)以及农业劳动力在 全部劳动力中的比重(农业劳动力相对比重)均不断下降。 ②工业部门(I)国民收入的相对比重,大体上是上升的;
然而,工业部门中劳动力的相对比重,如果综合各国的情 况看,则大体不变或略有上升。
产业结构的内涵
• 第一,它是指各产业之间和各产业内部的 比例关系 • 第二,它是指各产业的素质分布,即技术 水平和经济效益的分布状况
产业结构的三个层次
• 第一个层次是关于国民经济中第一、二、三次产业的构成。第一 次产业主要是指农业,第二次产业包括工业和建筑业,第三次产 业主要是指服务业。
• 第二层次是关于三次产业各自的内部构成,主要指制造业的内部
现代经济理论
•
⑴ 经济增长。由于产出的增长率, 尤其是人均产出的增长率最终决定一 国的贫富程度,因而宏观经济学的一 个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搞清经济增长的 决定因素。促进经济增长,实现社会 可持续发展。
• ⑵ 经济的周期波动。在经济学里,经济周期指经 济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阶段性的不规则的上下波动。 由于经济活动的复杂性,经济周期并非如时钟的 云装一样那么规则和固定,其演变的进程通常是 难以预计的。 • ⑶ 失业。失业是指在当前工资水平下愿意工作的 人无法找到工作。一个国家的失业总人数被称为 失业人口,有工作的人的总数被称为就业人口, 两者之和是一国的劳动人口。
• • • •
二、现代经济学的分析方法 (一)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方法 1.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方法 ⑴ 实证分析(Positive analysis)方法。实 证分析方法研究经济现象是什么样的,也 即是对客观事物的状况以及客观事物之间 的关系是什么样的真实性陈述。实方法 排除价值判断,仅客观地研究经济现象本 身的内在规律,并根据这些规律分析和预 测人们经济行为的后果。
• 微观经济学的具体理论包括: • ⑴ 消费者行为理论。研究消费者如何把有 限收入分配于各种物品以实现效用最大。 • ⑵ 生产者行为理论。研究生产者如何把有 限的资源用于各种物品的生产而实现利润 最大化,包括生产理论、成本与收益理论、 企业理论等。 • ⑶ 均衡价格理论。研究商品的价格如何决 定,以及价格如何调节整个经济的运行。
• ⑵ 比较静态的分析方法。只着眼于前 后两个均衡状态的比较,而不考虑从 一个均衡点的移动过程和经济变化中 的时间延滞,被称为比较静态的研究 方法。
• ⑶ 动态分析方法。动态分析方法是对 经济体系变化运动的数量进行研究。
• (二)经济模型分析法 • 现实世界是复杂的,为了简化现实中不必 要的细节,在运用实证方法研究经济问题时首先 要作出假设,然后在这一假设之下研究所涉及的 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提出假说(未经证明的理 论),最后用事实来检验这些假说。如果假说正 确,就成为理论;如果不正确就要进行修改。用 数学形式(公式、图表等)陈述的经济理论称为 经济模型。经济模型使经济理论更为直观、简洁、 明了和精确,使经济理论易于理解,便于证伪和 具有可操作性,它是西方经济学的主要表达形式。
60现代经济学通论 洪银兴 (7)
产品差别度
如果在一些市场上,商品基本上是同质的,买方 对于全部商品具有完整的知识,并且没有阻碍买卖 双方进行交易的因素。这些商品之间具有完全的替 代关系,否则就具有不完全的替代关系。我们将产 业内相互竞争的企业所生产的具有不完全替代关系 的商品,称为产品差别或产品差别化。产品差别的 高低程度称为产品差别度。
产业组织理论以形成产业内资源最 优分配状态为目标,寻求充分发挥价格 机制调节作用实现条件,即寻找最有利 于资源合理分配的市场秩序,核心问题 是在保护市场机制的竞争活力的同时, 充分地利用规模经济的组织效应。
产业组织理论着眼于资源的高效率 分配,以个别特定产业的分析为主线, 提出改善产业内资源分配的基本方向。
产业组织理论研究内容
• 一是研究由竞争性市场结构来实现的最合理 的资源分配机制,即“取决于市场组织的资 源分配”。
• 二是研究受政府调控的资源分配机制。 • 三是研究企业内部的资源分配机制。
竞争性市场结构的资源分配机制
其基本运行过程是:企业根据市场价格 信号决定产量的多少。当市场价格能够实现 相当高的利润率时,则有新的企业进入该产 业;反之,企业则从该产业中退出。经过这 种动态调整,使资源最合理地分配在各产业 间和产业内企业间。
企业追求规模经济的动机和行为
在竞争的驱动下,任何企业都有把自己的规模扩 展到单位产出成本最低水平的倾向。一定时期内有 限的市场容量和各企业追求规模经济的动机结合在 一起,就必然导致生产的集中和企业数目的减少。 如果一个产业的市场容量较小,而它所需要的最小 最佳规模水平却相对较大,那么这个产业就容易形 成垄断或寡占的市场结构。
第七章 产业组织及其政策
课程目标
标准的产业组织理论研究的主题主要包括产业内公 司的行为和策略,以及这些行为和策略的公共政策含义 等,它始终以企业、行业和市场三个层面及其相互关系 为核心。它着重讨论市场内企业之间的关系,以及一定 市场结构下的企业行为,包括价格行为、广告行为、纵 向兼并和横向兼并行为等。
世界现代经济导论
浅谈世界经济世界经济的发展和形成可以大概分为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从18世纪中叶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是统一的无所不包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时期。
这个时期,一方面表现为资本主义用其殖民地、半殖民地相互之间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另一方面,明显地表现为未开化的国家从属于文明的国家,东方从属于西方,宗主国与殖民地之间存在极度不平等的国际经济贸易关系。
第二个时期,从20世纪初期俄国十月革命到20世纪80年代,由于出现了新社会主义经济,统一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被打破,世界经济一分为二,形成两个对立的经济体系。
在这不到100年间,世界经济的前后经历两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十月革命到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为第一阶段。
在这个阶段,苏联社会主义经济同资本主义经济相互并存、相互斗争。
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到20世纪80年代末为第二阶段。
在此期间,社会主义从一国发展到多国,形成了社会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大批新兴的民族国家经济开始兴起,它们同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相互渗透,相互斗争,世界经济关系错综复杂。
第三个时期,20世纪90年代初“冷战”结束之后,世界经济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随着世界范围内“冷战”的结束和科技革命向纵深发展,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结构调整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各国经济按照其自身的规律向全球化、集团化的方向发展,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之上的知识经济初见端倪。
而在这世界经济形成过程之中,世界经济的格局也在不断的演变当中,从17世纪中叶荷兰称雄世界,18世界中叶到19世纪中叶英国独霸世界经济,到后来西方列强共同主宰世界,世界经济中心向美国转移再到后来的两极格局,到现在形成的以美国,欧盟,日本发达国家为代表的发达国家经济居支配地位和起主导地位,而数量众多的发展中国家则居次要的附属的地位的多极化的发展.特别是现在随着中国,印度和巴西等发展中国家的迅速崛起和西方发达国家由于金融危机经济陷入低迷,更是加速了世界经济的多极化发展。
现代经济学通论 第9章 金融体系及其功能
国有商 业银行 工 行 建 行 农 行 中 行
其他商 业银行 全 国 性 银 行 区 域 性 银 行
国 家 开 发 银 行
中 国 进 出 口 银 行
农 业 发 展 银 行
信托 基金 证券 财务 保险 邮政 投资 管理 公司 公司 公司 储蓄 公司 公司
第三节 金融机构
金融机构的制度建设
1、节约交易成本 2、克服由信息不对称导致的机会主义行为 3、流动性中介的完善 4、降低融资风险
第二节 金融市场
金融市场及其分类
金融市场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狭义的金融市场包括货币市场、债券市场、股票市场、期货市场、期权市场 等。 广义的金融市场除了这种狭义的金融市场外还包括协议货款市场,协议贷款 市场主要包括存款市场、贷款市场、信托市场。 这里主要讨论狭义金融市场。 在金融市场上,资金需求者发行和销售金融工具;资金供应者则用资金交换 或购买金融工具。
第二节 金融市场
金融市场及其分类
按金融交易的层次,金融市场可分为发行市场和流通市场。 按金融交易的对象,金融市场可分为银行同业拆借市场、票据贴现市场、国 库券市场、大额定期存单市场、外汇市场、股票市场、债券市场、期货市场、 期权市场等 按金融交易成交时约定的付款时间、金融市场可分为即期市场和远期市场。 按金融交易的空间划分,有交易场所和交易地域两种情况。 按金融交易对象的期限划分,金融市场分为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
第二节 金融市场
金融市场的作用
5、企业治理的市场监督和激励功能
在上市公司中,如何使经营者按照所有者的利益行事,就成为企业治理中的 重要问题。为此,必须设计监督与激励机制。监督是指外部监控或约束。委 托人必须对代理人施以适当的监控,防止代理人做出不利于委托人的行动, 如欺诈行为。激励则是指激发代理人内在的潜能,使代理人在最大化自己的 利益的同时,最大化委托人的利益。 金融市场有助于所有者加强对企业的控制,表现在两个方面:
《现代经济学通论》导论49页PPT
43、重复别人所说的话,只需要教育; 而要挑战别人所说的话,则需要头脑。—— 玛丽·佩蒂博恩·普尔
44、卓越的人一大优点是:在不利与艰 难的遭遇里百折不饶。——贝多芬
45、自己的饭量自己知道。——苏联
《现代经济学通论》导论
•
46、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 留。
•
47、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ຫໍສະໝຸດ 48、啸傲东轩下,聊复得此生。
•
49、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 有所长 。
•
50、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 ,箪瓢 屡空, 晏如也 。
41、学问是异常珍贵的东西,从任何源泉吸 收都不可耻。——阿卜·日·法拉兹
《现代经济学通论》教学资源 第5章 PPT
企业的边界究竟在何处?企业 的权威管理会不会使企业无限扩大, 而最终取代市场的地位呢?
企业追求利润的欲望,会推动企业的 规模不断扩张,而分工的技术要求、管理 费用、资本集中度、流通费用那么限制着 企业规模的扩大,二者之间的张力决定了 企业的规模。
第二节 企业制度
企业制度可以从各个侧面来进行考察, 比方,可以从企业的产权结构,即企业资产 所有者形式角度来进行,也可以从企业的组 织制度和管理制度等方面来进行。
一、企业的产权制度
所谓产权,是指对财产所拥有的权利,反 映人们在经济活动中围绕财产所形成的一系 列的经济权利关系。企业的产权制度,就是 为调整与财产有关的经济权利关系所做出的 一系列制度性规定。
从企业的产权结构即企业资产所有者 形式来考察,企业制度可以分为业主制、 合伙制和公司制三种根本类型。
业主制企业
股东会主要职权
选举和更换董事,选举和更换由股东代表出任 的监事,决定有关董事和监事的报酬事项;审议批 准董事会和监事会的报告;对公司增加或者减少注 册资本做出决议;对发行公司债券做出决议;对股 东向股东以外的人转让出资做出决议;对公司合并、 分立、变更公司形式、解散和清算等事项做出决议; 修改公司章程等。股东会会议由股东按照出资比例 行使表决权。
所谓鼓励,是指企业为为了实现企业 的经营目标并满足各个层次的经营管理者 及员工个人需要而采取的鼓励措施和手段。 可以说鼓励是影响企业绩效的重要因素之 一,是协调企业目标与员工个人需要的重 要方式,是组织管理的核心内容。
企业的鼓励结构
企业的鼓励结构主要涉及在企业资 本结构与经营者行为之间如何通过资本 结构的鼓励对代理人和员工形成约束, 涉及企业为激发、鼓励经营者和劳动者 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而设计的一套完整的 制度和契约架构。企业鼓励结构的设计 应当考虑到鼓励主体、鼓励对象、鼓励 目标和鼓励方式等方面的内容。为实现
现代经济学导论
是否生育及生育数量的多少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比较成本(成本效用比较); 家庭是由多个人组成的生产单位,包含生产要素(投入)和产出等。 家庭是由多个人组成的生产单位,包含生产要素(投入)和产出等。
人在社会结构中有一个特定的位置; 生育决策的基础是夫妇对生育和养育孩子成本与收益的比较,或者是在家庭资源约束的条件下实现生育效益的最大化。
现代经济学导论
社会学研究的是什么?
社会学是从社会整体出发,综合研究人 类社会和人们社会行为变化发展规律的 一门应用性社会科学。
主要研究对象 社会整体 个人及其社会行为过程
社会学中对人的基本假设
生育决策的基础是夫妇对生育和养育孩子成本与收益的比较,或者是在家庭资源约束的条件下实现生育效益的最大化。
人的行为由内在动机和外在环境共同 地位商品效用:在某些社会环境中孩子可以提高父母和家庭的社会地位;
家庭产出的效用:孩子、商品、技艺、健康、声望;
经济学对社会问题的分析:用经济学的视角和研究方法来分析人类的决策过程和社会行为,拓展了社会学分析的视野,为分析社会决 策、社会行为和社会关系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思路。
生育及生育数量的多少很大程度上取决 于比较成本(成本效用比较);
孩子的效用
消费效用:快乐和心理满足; 收入效用:为家庭做出经济贡献; 保险效用:防范风险; 养老保障效用:赡养老年父母; 地位商品效用:在某些社会环境中孩子可以提
高父母和家庭的社会地位; 传宗接代效用:孩子可以延续家族的姓氏和香
经济学的基本假设
资源是稀缺的; 人是理性的; 人是自利的; 完全信息;
社会学和经济学的联系与区别
可以从两者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研究视角和研 究内容等方面进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