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专题整合-《建设美丽中国》

合集下载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建设美丽中国》文明与家园第2课时共筑生命家园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建设美丽中国》文明与家园第2课时共筑生命家园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建设美丽中国》文明与家园第2课时共筑生命家园共筑生命家园:建设美丽中国在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的第2课时中,《建设美丽中国》文明与家园成为了我们研究的重点。

本文旨在探讨文明与家园的关系,并呼吁每个人共同参与到建设美丽中国的行动中来。

一个国家的繁荣与稳定离不开一个美丽的家园。

而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家园不仅仅是我们的住所,更是生命的根本。

保持我们的家园的美丽与和谐,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与使命。

建设美丽中国的首要任务是保护环境。

我们的家园是地球,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我们生活的质量。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带来了污染问题,森林被大规模砍伐,水源被污染,大气被排放物所污染等等。

这些问题给我们的家园带来了极大的危害,我们必须采取行动来改变现状。

首先,我们每个人都要从自身做起。

节约用水、垃圾分类、种植绿植、减少能源的使用等等,这些简单的举措都可以对环境产生积极的影响。

此外,我们还应该积极参与环保行动,如参加植树活动、义务清理社区垃圾等等。

只有每个人都投入到环保行动中来,才能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一份力量。

其次,政府在环保方面也要加大力度。

制定更加严格的环保法律法规,加大环境治理的力度,建设更多的环保设施,提高环保意识教育的力度等等,这些都是政府应该做到的。

只有政府的支持与领导,才能推动环保事业的顺利进行。

另外,教育也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关键。

我们需要通过教育引导年轻人树立正确的环保意识,让他们明白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学校应该开展环保教育课程,让学生了解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并鼓励他们主动参与到环保行动中来。

只有通过教育,我们才能培养出有环保意识的新一代人才。

建设美丽中国不仅仅是保护环境,还包括了文明与和谐的建设。

文明与和谐是一个社会的软实力,也是一个国家的形象窗口。

我们应该从小事做起,学会尊重他人,关心他人,遵守社会公德。

例如,我们应该遵守交通规则,不随意乱扔垃圾,不横行霸道,不欺凌他人等等。

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 第六课 建设美丽中国 》教学设计(2课时)

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 第六课 建设美丽中国 》教学设计(2课时)

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六课建设美丽中国》教学设计(2课时)一. 教材分析《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第六课《建设美丽中国》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立足于学生生活实际,培养学生对美丽中国的认识和热爱,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和法治观念。

本节课内容主要包括:理解美丽中国的含义、了解我国环境资源的现状、掌握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和公民责任。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环境资源观念和生态保护意识,但对美丽中国的内涵和建设路径的认识尚不深刻。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关注到环境问题,但缺乏系统性和深入的分析。

此外,部分学生对法律法规的了解有限,影响了他们在环保实践中的行动力。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提高他们的环保法治意识。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美丽中国的含义,认识到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性。

2.使学生了解我国环境资源的现状,增强环保意识。

3.培养学生掌握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和公民责任,提高法治观念。

4.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环保实践,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四. 教学重难点1.理解美丽中国的含义及其内涵。

2.掌握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和公民责任。

3.引导学生将环保理念付诸实践。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具体情境,让学生感受美丽中国的魅力,增强环保意识。

2.案例分析法:选取典型的环保案例,让学生了解我国环境资源的现状,提高法治观念。

3.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合作精神,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4.实践教学法:学生参与环保实践活动,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

六. 教学准备1.教学素材:环保案例、美丽中国的图片和视频等。

2.教学设备:电脑、投影仪、黑板等。

3.学习任务单:用于引导学生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美丽中国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关注我国的环境资源现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介绍美丽中国的含义,让学生理解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性。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九上第六课《建设美丽中国-第1课时 正视发展挑战》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九上第六课《建设美丽中国-第1课时 正视发展挑战》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九上第六课《建设美丽中国-第1课时正视发展挑战》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九上第六课《建设美丽中国-第1课时正视发展挑战》,主要让学生了解我国在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以及如何正确面对这些挑战。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深入浅出地分析了我国在生态环境、资源利用、经济发展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本课时内容旨在培养学生对国家发展的关注,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社会认知,对国家发展有初步的了解。

但在面对具体问题时,仍可能存在一定的认知偏差。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我国的发展挑战,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我国在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2.培养学生正确面对发展挑战的态度,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3.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我国未来发展贡献力量。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我国在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

2.难点:培养学生正确面对发展挑战的态度,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生动的案例,让学生了解我国的发展挑战。

2.讨论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他们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境模拟法:创设相关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发展挑战,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案例材料,用于课堂分析。

2.设计讨论题目,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3.准备情境模拟材料,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发展挑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组我国发展过程中的图片,让学生了解我国在生态环境、资源利用、经济发展等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同时引导学生关注我国在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

2.呈现(10分钟)呈现教材中的案例,让学生了解我国在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单元综合三:专题整合《建设美丽中国》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单元综合三:专题整合《建设美丽中国》

专题二:建立美丽中国
例题1:在全面推行河长制,落实绿色开展理念、推进生态文明建立过程中,我们青少年应该〔〕
①节约资源,植树护草②珍爱生命,抵抗污染③倡导消费,促进开展④积极争当环保小卫士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答案:B
解析:此题考察对青少年怎样保护环境的认识。

作为青少年,我们应该节约
资源,保护环境,同污染环境的行为作斗争,所以①②④观点正确;③不符合题意,排除。

应选B。

例题2:绿色开展已成为中国开展的一个必然趋势。

政府要着力推进绿色开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产业构造、生产方式、生活方式。

以下建议符合绿色开展趋势的有〔〕
①推动建立再生资源回收体系②加强对传统工业技术的升级改造③大幅提高资源、能源价格④降低低碳清洁能源企业的税收起征点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答案:A
解析:①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符合题意;②有利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保护环境,符合题意;③违背市场规律,不可取;④错误,应该是提高税收起征点而不是降低。

应选A。

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六课建设美丽中国教学设计(2课时)

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六课建设美丽中国教学设计(2课时)

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六课建设美丽中国教学设计(2课时)一. 教材分析《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第六课主要内容是建设美丽中国。

本课旨在让学生了解我国环境资源的现状,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树立生态文明观念,自觉承担起建设美丽中国的责任。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图表和数据,引导学生关注环境保护,提高环保意识。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学生正处在青春期,思想活跃,具有较强的探究精神和责任感。

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对环境问题已有了一定的认识,但缺乏系统性和深入的了解。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进一步提高环保意识,学会运用法律手段保护环境,为实现美丽中国贡献力量。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我国环境资源的现状,掌握环境保护的基本方法,提高环保意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调查、讨论、分析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实践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生态文明观念,增强建设美丽中国的责任感,培养关心社会、关爱环境的优秀品质。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我国环境资源的现状,环境保护的方法。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树立生态文明观念,提高环保意识。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展示图片、视频等,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关注环境问题。

2.案例教学法:分析典型环境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环境问题的严重性。

3.讨论教学法: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4.实践教学法:引导学生参与环保实践活动,提高环保意识。

六. 教学准备1.教材、课件等教学资源。

2.环保实践活动所需材料。

3.课堂讨论分组安排。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我国美丽的自然风光,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我们要建设美丽中国?进而引出本课主题。

2.呈现(10分钟)展示我国环境资源的现状,包括空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让学生了解环境问题的严重性。

3.操练(10分钟)分析典型环境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环境问题的严重性。

如:PM2.5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水污染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等。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 第六课建设美丽中国教材问题解答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 第六课建设美丽中国教材问题解答

②为减轻霾,我们在生活中可以:
a.短距离出行,尽量选用公交、地铁、自行车、拼车。 b.开车时,发动机空转不要超过30秒,尽量选择高标准汽 油。 c.厨房选用清洁能源,清洁灶具。
d.遇到以下情况及时记录投诉(环保局投诉电话12369): 冒黑烟的柴油车,工地土堆裸露(应该被遮盖),加油站 有油气泄漏(能闻到较强的汽油味)。 e.拒绝购买污染企业生产的产品。
知的抗生素源于土壤细菌,包括青霉素。你知道 吗,有500多种抗生素来自土壤微生物! ⑥吃有机食品。有机的种植方式既能让人吃上安 全健康的食品,也能改善土壤、水源,保护生态 环境。
第二课时:共筑生命家园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②蕴含着身处自然,与自然相融,悠 然自得,快活忘我之境。
(1)科学家分析该事件成因时表示,污染物排放量的居高不下和
③地球生物多样性的四分之一存在于土壤之中。 一汤勺土壤中所含的活生物体数量要多于地球上 的人口数量。自然界中没有任何地方能像土壤那 样汇集如此之多的物种。
④全球气候变暖,土壤有助于抵御和适应气候 变化。有机质含量高的健康土壤也可以储存大 量的水,帮助作物应对干旱,适应极端降水。
⑤土壤对人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大多数众所周
(2)坚持走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之路,坚
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的原则,大 力倡导节能、环保、低碳、文明的绿色生产生 活方式。
王婶的观点正确,厂长和小清父亲的观点错误。
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发展是不可持续的发展, 自然环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创造经 济效益是为了让我们的生活更有品质、更美好。 所以,我们在创造经济效益的同时,要加强环 境保护。
⑤不利于儿童成长:由于雾天日照减少,儿童紫

6部编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6课《建设美丽中国》精品ppt教学课件

6部编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6课《建设美丽中国》精品ppt教学课件

2 资源环境面临危机
1.当前我国的资源环境问题
资源日益短缺,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 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已经成 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面对的严峻挑战。
资源形势非常严峻
材料呈现:
国家邮政局发布的《中国快递领域绿色包装发展现状及趋 势报告》显示,目前我国快递业的包装主要集中在快递运单、 编织袋、塑料袋、封套、包装箱(瓦楞纸箱)、胶带以及内部 缓冲物(填充物)等七大类。2016年,我国快递业包装物共消 耗快递运单约312.8亿枚、编织袋约32亿条、塑料袋约68亿个、 封套约34亿个、包装箱约37亿个、胶带约3.3亿米……这些不可 自然降解的塑料袋、胶带,排放的二氧化碳每年近3000万吨。
“还有一场场硬仗要打”给我们什么警示?
新课讲解
1 发展中的人口问题
1.我国人口的特点
人口基数大,人口素质偏低,是我国人口现状的基 本特点。
我国人口状况还呈现出增速趋缓、出生率低、老龄化加 剧、男女性别比失衡、城乡分布不均衡、“独生子女”社会 问题凸显等一系列新的特点。
某市人口年龄结构对比表
材料呈现: 对两幅图表你有 什么认识?
2.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有什么意义
(1)有效地缓解了人口对资源、环境的压力,有力地促进 了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 (2)我国全面实施“两孩”政策,就是为了更好地适应经济 发展的需要,促进家庭幸福和社会和谐,使人口长期均衡 发展。
探究与分享
(1)从上述材料中,你能看出我国近年来劳动力人口发生了怎 样的变化?
注:当65岁以上老 年人口占人口总数 7%时,即意味着这 个国家或地区已处 于老龄化社会。
2.实行计划生育原因
(1)人口问题已经成为一个日益严峻的全球性问题,成为人 类社会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人口问题加重了资源和环境的 压力,也带来了严重的社会问题。 (2)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 阶段的重要国情。 (3)人口问题始终是我国面临的全局性、长期性、战略性的 问题。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案第六课建设美丽中国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案第六课建设美丽中国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案第六课建设美丽中国部编版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案第六课建设美丽中国第一框正视发展挑战知识目标1.了解我国人口和资源环境的现状及特点。

2.知道人口和资源环境问题对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

3.了解我国的人口政策及其调整。

4.明确我国面临严峻的人口和资源环境问题。

能力目标1.搜集我国人口、资源、环境方面的材料,宣传计划生育和保护环境、合理利用资源的基本国策,以实际行动保护环境、利用资源。

2.提高分析人口、资源、环境现状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水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会人口和资源环境问题对于人类发展的影响,理解计划生育和保护环境、合理利用资源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2.树立计划生育和保护环境、合理利用资源的观念。

重点1.我国人口问题现状特点和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

2.坚持走文明发展道路。

难点1.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完善。

2.资源环境问题的表现及影响。

教师准备:1.了解学生对我国人口、资源、环境现状的认识情况。

2.搜集我国人口、资源、环境方面的专业知识与典型材料。

学生准备:1.反思自己在保护环境、节约资源方面的行为,并进行自我评价。

2.预习新课。

一、材料导入,场景激趣教师展示幻灯片:2017年全球人口76亿,预计2030年全球人口将达到86亿,2050年将达到98亿,2100年将达到112亿。

教师总结:世界人口的迅猛增长引起了许多问题。

特别是一些经济不发达国家的人口过度增长,影响了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社会安定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给人类生活带来许多问题。

如何解决人口增长过快问题,使人口的增长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与环境、资源相协调,对于世界第一人口大国——中国来说是一个严峻的挑战。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六课《建设美丽中国》第一框《正视发展挑战》,看一下我们国家这些问题的状况是怎样的?又是怎样解决的?二、问题导读,新知探讨(一)发展中的人口问题【过渡语】人口问题已经成为一个日益严峻的全球性问题,成为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九上第六课《建设美丽中国-第2课时 共筑生命家园》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九上第六课《建设美丽中国-第2课时 共筑生命家园》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九上第六课《建设美丽中国-第2课时共筑生命家园》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建设美丽中国-第2课时共筑生命家园》是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九上第六课的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共筑生命家园的重要性,以及如何为地球上的生命共同体做出贡献。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和深入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珍爱生命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生命意识。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环保意识和生命意识,对生活中的生态环境问题有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生态环境问题的严重性认识不足,缺乏具体的保护措施。

此外,学生对教材中的案例和分析可能存在理解困难,需要教师进行深入讲解和引导。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共筑生命家园的重要性,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珍爱生命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具备环保意识和生命意识,养成保护环境、关爱生命的习惯。

3.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为地球上的生命共同体做出贡献。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共筑生命家园的重要性,以及如何为地球上的生命共同体做出贡献。

2.难点:培养学生具备环保意识和生命意识,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教材中的案例,让学生了解生态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和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2.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共同探讨如何为地球上的生命共同体做出贡献。

3.实践活动法:学生进行环保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生命意识。

六. 教学准备1.教材: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九上第六课《建设美丽中国-第2课时共筑生命家园》。

2.课件:制作与教材内容相关的课件,包括案例分析、讨论题目等。

3.视频资料:准备与教材内容相关的视频资料,以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案例。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地球上的生命共同体图片,引导学生关注生态环境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让学生阅读教材中的案例,了解生态环境问题的严重性。

【部编】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六课 建设美丽中国

【部编】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六课 建设美丽中国

2020-2021学年春季部编版(统编)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六课建设美丽中国1.我国人口的现状及其特点(1)现状: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重要国情。

(2)基本特点:人口基数大,人口素质偏低。

(3)新的特点:人口增速趋缓、出生率低、老龄化加剧、男女性别比失衡、城乡分布不均衡、“独生子女”社会问题凸显等。

2.我国为什么必须长期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1)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人口问题加重了资源和环境的压力,也带来了严重的社会问题。

(2)人口问题始终是我国面临的全局性、长期性、战略性问题。

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我国人口众多的基本国情不会根本改变,人口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压力不会根本改变,人口与资源环境的紧张关系不会根本改变。

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必须长期坚持。

(3)国家推行计划生育,使人口的增长同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相适应,有效地缓解了人口对资源、环境的压力,有力地促进了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

3.我国为什么实施“全面两孩”政策?(1)生育要有计划,但计划并非一成不变,而要随着人口和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的变化不断完善。

(2)我国实施“全面两孩”政策,就是为了更好地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促进家庭幸福和社会和谐,使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4.我国的资源形势是怎样的?(现状及其特点)(1)我国自然资源丰富,总量大,种类多,但人均资源占有量少,开发难度大,总体上资源紧缺。

(2)我国资源开发利用不尽合理、不够科学,依靠消耗大量资源换取经济发展的现象突出,由此造成的浪费、损失、污染和破坏都很严重。

我国的资源形势非常严峻。

5.为什么要合理利用、保护和开发资源?(1)地球是人类共同的家园,地球上的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

(2)对资源的过度开发、粗放利用和无节制消耗,必然导致资源的枯竭和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严重影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经济发展的空间和后劲也会越来越小。

(3)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不能走西方工业化的老路,必须探索符合国情的利用、保护和开发资源的新路。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六课【建设美丽中国】教材习题答案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六课【建设美丽中国】教材习题答案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六课【建设美丽中国】教材习题答案第六课建设美丽中国第1课时正视发展挑战(P74·运用你的经验)1.这些公益广告涉及生活中哪些主题?读了这些广告,你有什么感受?感受:①我国面临的资源形势严峻;当前我国的生态环境形势不容乐观;②我国在快速发展、经济腾飞的同时,资源、环境问题成为制约发展的重要因素;④我们要关切资源、环境问题,从自身做起,从影响身边的人做起。

(P75~76·探究与分享)2.阅读材料,分析数据,从国民受教育程度看,你认为我国人口文化素质的基本状况如何?对我国经济社会有何影响?【参考答案】(1)我国人口文化素质的基本状况: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数据显示,我国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人口为21 836万人,与2010年相比,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由8930人上升为15467人,15岁及以上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由9.08年提高至9.91年,文盲率由4.08%下降为2.7%,这说明我国人口文化素质整体提高。

(2)①影响我国经济发展水平。

世界经济的增长已经由主要靠劳动和资本投入的外延粗放型变为综合经济效益的提高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增长,人口素质的提高能将知识转化为有效的生产力加快经济增长速度;②影响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利用效率。

依靠知识的经济发展,不但能加快经济增长速度,更重要的是,这种发展模式会提高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利用效率;③影响中国经济发展模式和可持续发展。

知识水平的提高使人类有更多的机会和更大的能力把握未来的发展,逐步建立一种人与自然和谐一致的生活方式,积机保持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的平衡,从这一点看,人口素质,特别是劳动力素质的高低是影响中国经济发展模式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P77·探究与分享)3.(1)从上述材料中,你能看出我国近年来劳动力人口状况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结合生活事例,说一说劳动力人口状况的变化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有什么影响?【参考答案】(1)我国劳动力人口数量呈下降趋势,劳动力人口结构失衡问题日益严峻,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等。

部编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六课建设美丽中国:共筑生命家园》公开课教案_2

部编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六课建设美丽中国:共筑生命家园》公开课教案_2
2、走绿色发展道路的措施
1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要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2坚持绿色富国,绿色惠民,造福民生福祉
3走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之路,要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的原则,大力倡导节能、环保、低碳、文明的绿色生产生活方式
4建设生态文明,必须严守资源消耗上限、环境质量底线、生态保护红线
重点
1.坚持绿色发展,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的必要性。
2.提升生态文明素养。
难点
提升生态文明素养,明确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视频欣赏——绿色家园
视频当中给我们提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旨在告诉我们人类,要保护环境,共筑我们生命的共有家园.
⑸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繁荣、生态良好、人民幸福
小结:美丽中国,不仅是山清水秀、天蓝地绿,而且是留住乡愁、守望相助的生命家园。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拓展提高——弘扬塞罕坝精神,建设美丽中国
交流分享:
问:塞罕坝为什么会从“美丽高岭”变成“黄沙漫漫”,又为什么会从“荒原沙地”变回“林海绿洲”?你从这两次生态变迁中得到哪些启发?
现实生活中土地荒漠化,泥石流,沙尘暴,雾霾等各种灾害天气,给了人类什么启示?
答:违背自然规律,必然会受到自然的惩罚。
2、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原因
⑴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存,是人类面对生态危机作出的智慧选择。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共生共荣。
⑵人类开发和利用自然,但不能肆意凌驾于自然之上,必须符合自然规律。
那在我们人类发展史上,曾经也出现过这样一起由于人类的无知愚昧而使人类陷入无限痛苦当中的事件,下面,我们来观看一个视频。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建设美丽中国》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建设美丽中国》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建设美丽中国》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建设美丽中国》一课,主要让学生认识到我国环境问题的严峻性,了解国家采取的措施改善环境,教育学生树立生态文明观念,提高环保意识,自觉承担起建设美丽中国的责任。

教材内容丰富,贴近学生生活,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环保意识,对我国环境问题有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对环保行动的具体实践还不够清晰,需要通过本课学习,进一步树立生态文明观念,提高环保行动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我国环境问题的严峻性,掌握国家采取的措施改善环境,学会从身边小事做起,为保护环境贡献力量。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树立生态文明观念,提高环保意识,自觉承担起建设美丽中国的责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了解我国环境问题的严峻性,掌握国家采取的措施改善环境。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身边小事做起,践行环保行动,树立生态文明观念。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素材,创设生动情境,引导学生直观感受环境问题的严峻性。

2.案例教学法:分析典型环境案例,让学生了解国家采取的措施改善环境。

3.讨论教学法:学生分组讨论,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树立生态文明观念,提高环保意识。

4.行动教学法:鼓励学生从身边小事做起,践行环保行动,为美丽中国建设贡献力量。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与教材内容相关的课件,包括图片、视频等素材。

2.案例资料:收集典型的环境案例,用于教学分析。

3.讨论话题:提前为学生准备好讨论话题,引导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分组讨论。

4.作业布置:设计具有实践性的家庭作业,让学生从身边小事做起,践行环保行动。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我国环境问题的图片,让学生直观感受环境问题的严峻性。

部编道德与法治九上教学设计:第六课 建设美丽中国-第1课时 正视发展挑战

部编道德与法治九上教学设计:第六课 建设美丽中国-第1课时 正视发展挑战

部编道德与法治九上教学设计:第六课建设美丽中国-第1课时正视发展挑战一. 教材分析《道德与法治九上》第六课的主题是“建设美丽中国”,本课时为第一课时,内容是“正视发展挑战”。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我国在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环境、资源、人口等发展挑战,以及如何正确面对和解决这些挑战。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和深入的分析,使学生了解我国的发展现状,认识到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而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责任感。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对国家和社会发展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面对具体的发展挑战时,部分学生可能还存在一定的认识偏差。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分析我国的发展挑战,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我国在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环境、资源、人口等发展挑战,学会分析和发展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认识到我国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我国在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环境、资源、人口等发展挑战。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正确面对和解决这些挑战,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五.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让学生通过教材和课外资料,了解我国的发展挑战。

2.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如何解决我国的发展挑战,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案例分析:分析具体的发展挑战案例,引导学生深入理解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4.师生互动: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问题,解答学生的疑问,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道德与法治九上第六课《建设美丽中国》第一课时。

2.课件:制作相关的课件,辅助教学。

3.案例资料:收集一些关于我国发展挑战的案例,用于分析讨论。

4.视频资料:准备一些与课题相关的视频资料,用于导入和拓展。

部编道德与法治九上教学设计:第六课 建设美丽中国-第2课时 共筑生命家园

部编道德与法治九上教学设计:第六课 建设美丽中国-第2课时 共筑生命家园

部编道德与法治九上教学设计:第六课建设美丽中国-第2课时共筑生命家园一. 教材分析《建设美丽中国》是部编道德与法治九上第六课的内容,本节课的主题是共筑生命家园。

教材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己三方面来阐述如何建设美丽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

本课时主要讲解人与自然的关系,强调保护环境、珍爱生命的重要性。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环保意识,但对美丽中国的概念和内涵还比较模糊。

学生在生活中接触到环境问题,但缺乏系统的理论指导。

本节课需要引导学生从道德与法治的角度认识美丽中国,树立环保意识,培养保护环境、珍爱生命的责任感。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美丽中国的内涵,认识保护环境、珍爱生命的重要性,学会从道德与法治的角度关注生态环境。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讨论、实践等方式,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行动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热爱祖国,关注生态环境,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观念,培养为社会、为民族负责的责任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理解美丽中国的内涵,认识到保护环境、珍爱生命的重要性。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道德与法治的角度关注生态环境,树立环保意识。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生动的案例,让学生了解环保的重要性,引发学生思考。

2.讨论法:分组讨论,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看待环保问题,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3.实践法:让学生参与环保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环保行动能力。

4.情景模拟法:创设情景,让学生身临其境,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

六. 教学准备1.教材:部编道德与法治九上第六课《建设美丽中国》。

2.课件:制作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课件。

3.案例:收集一些环保方面的案例。

4.视频:准备一些环保方面的视频资料。

5.实践活动:安排一次环保实践活动。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或视频,展示一些美丽的自然景观,引发学生对美丽中国的向往。

然后提问:什么是美丽中国?美丽中国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2.呈现(10分钟)呈现环保案例,让学生了解环保的重要性。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建设美丽中国》说课稿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建设美丽中国》说课稿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建设美丽中国》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建设美丽中国》是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的一课。

本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我国的环境资源人口形势,环境问题的危害,国家采取的措施改善环境、人口问题,以及青少年如何保护环境。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树立生态文明观念,增强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意识。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环境、资源、人口知识基础,通过前面的学习,他们对我国的环境、资源、人口问题有了初步的认识。

但是,对于如何将这些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如何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保护环境、节约资源还有待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我国的环境、资源、人口形势,了解环境问题的危害,知道国家采取的措施改善环境、人口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树立生态文明观念,增强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意识,形成可持续发展观念。

四. 说教学重难点重点:我国的环境、资源、人口形势,环境问题的危害,国家采取的措施改善环境、人口问题。

难点:如何让学生将这些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从自身做起,保护环境、节约资源。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案例分析、讨论交流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案例材料、图片等教学资源,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我国环境问题的图片,引发学生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导入新课。

2.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我国的环境、资源、人口形势,环境问题的危害,国家采取的措施改善环境、人口问题。

3.合作探究: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如何从自身做起,保护环境、节约资源。

九年级道德与法制(上)统编版建设美丽祖国(二)课堂教案

九年级道德与法制(上)统编版建设美丽祖国(二)课堂教案
价值取向——绿色富国、绿色惠民 行为选择——绿色生产生活方式 制度建设——可靠保障
观点澄清
“全面二孩”政策推行,说明我国不再坚持计划 生育基本国策。
• 观点是错误的。“全面二孩”政策是对计划生育基本国 策的坚持和完善。国家推行计划生育,使人口的增长同 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相适应。人口问题是全局性、长期 性、战略性问题,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必须长期坚持。
• 生育政策要随着人口和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的变化不断完 善。实施“全面二孩”政策,就是为了更好地适应经济 发展的需要,促进家庭幸福和社会和谐。
观点澄清
要保护环境,就不能保证经济发展。
• 观点是错误的。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并非是相互 对立的。
• 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 展生产力(或者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学以致用
板块二:垃圾分类,意义何在? 为什么要进行垃圾分类?
①垃圾分类有利于减轻污染、保护环境,维护人们的生 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②_有__利__于__对__资__源__进__行__科__学__利__用__,__实__现__可__持__续__发__展__;_____ ③_有__利__于__落__实__节__约__资__源__和__保__护__环__境__的__基__本__国__策__,__形__成__绿_
_色__生__活__方__式__,__走__绿__色__发__展__的__道__路__,__建__设__美__丽__中__国__。___
学以致用
板块二:垃圾分类,意义何在?
小讨论:垃圾是废还是宝?
• 垃圾是“废”还是“宝”取决于人们是否具有保护环 境、节约资源的意识,能否做出正确选择。
• 如果人们提高环保意识,做好垃圾分类和处理,就有 利于节约资源,使垃圾变“废”为“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二:建设美丽中国
例题1:在全面推行河长制,落实绿色发展理念、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我们青少年应该()
①节约资源,植树护草②珍爱生命,抵制污染③倡导消费,促进发展④积极争当环保小卫士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对青少年怎样保护环境的认识。

作为青少年,我们应该节约
资源,保护环境,同污染环境的行为作斗争,所以①②④观点正确;③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选B。

例题2:绿色发展已成为中国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

政府要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

下列建议符合绿色发展趋势的有()
①推动建立再生资源回收体系②加强对传统工业技术的升级改造③大幅提高资源、能源价格④降低低碳清洁能源企业的税收起征点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答案:A
解析:①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符合题意;②有利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保护环境,符合题意;③违背市场规律,不可取;④错误,应该是提高税收起征点而不是降低。

故选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