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经济的发展与材料科学的演变
材料科学领域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分析
材料科学领域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分析近年来,材料科学领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不仅为各个行业的技术创新提供了重要支撑,也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贡献。
本文将就材料科学领域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进行分析,以期揭示该领域的潜力和前景。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材料科学领域当前的发展现状。
目前,材料科学领域正处于一个蓬勃发展的时期,各种新型材料不断涌现。
例如,碳纳米管、石墨烯等二维材料的发展,使得电子器件的性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此外,生物可降解材料和功能性材料的研究也取得了突破,应用领域不断拓展。
其次,我们来探讨一下材料科学领域未来的发展趋势。
首先,材料设计将会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通过精确设计材料的结构和组成,可以优化材料的性能,并实现对特定功能的精确控制。
其次,材料的多功能性将会成为未来的发展方向。
将多个功能集成到一个材料中,可以实现更高级别的性能,如自修复、传感和能量存储等。
此外,可持续发展也是未来的一个重要趋势。
人们越来越意识到资源的有限性和环境的脆弱性,所以对可持续和绿色材料的需求将日益增加。
在材料科学领域的发展中,全球合作将成为一个重要的推动力。
不同国家和地区拥有不同的资源和科研实力,在科研成果和技术转化方面可以形成互补合作的局面。
此外,新兴技术的出现也将推动材料科学的发展。
例如,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等技术可以加速新材料的发现和开发过程,大大提高效率和成功率。
然而,材料科学领域的发展依然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材料研发的周期相对较长,研究结果的验证和应用前景的评估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资源。
其次,材料科学的研究需要跨学科的合作,涉及多个领域的基础和应用研究。
因此,如何促进不同学科之间的合作将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我们需要加强材料科学领域的人才培养和基础设施建设。
培养一支高素质、跨学科的科研团队,将会为材料科学的发展提供极大的支持。
同时,加强实验室和科研设施的建设,为科学家们提供先进的仪器设备,也是保证研究质量和效率的关键。
新材料与社会经济技术发展关系的哲学思考
新材料与社会经济技术发展关系的思考摘要: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新材料的社会作用变得越来越重要。
本文从技术史和科学哲学的角度,论述了新材料与社会、经济、科技发展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预测了未来新材料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新材料;社会作用1 前言所谓新材料,主要是指最近发展或正在发展之中的具有特殊功能和效用的材料[1]。
近二三十年来,在生产力发展和高技术产业需求的刺激推动下,新材料正以每年5%的速度增长,种类和规模不断扩大,对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新材料的发展应用不仅是技术革命与创新的基础和社会前进的推动力量,而且也成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保证。
同时,新材料开发应用中所产生的创新性的思想方法极大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辩证思维的内容,促进了人类思维方式的变革和对自然界更为深刻的理解。
本文拟从技术史和科学哲学的角度来对新材料与社会、经济、科技发展的关系做一初步讨论,并以此为基础对新材料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作一预测。
2 新材料是高技术革命与创新的基石从现代科学技术史中可以看到,每一项重大的技术突破与创新在很大程度上都依赖于相应的新材料的发展。
当今国际社会将材料、能源和信息技术称之为新科技革命的三大支柱,而材料又是三大支柱中的基础。
一些人们所预言的新技术,由于没有适当的材料或材料不过关而不能施展其能。
如利用U238作燃料的快中子增殖堆技术需要液态金属冷却,在高温下其腐蚀性极强,由于相应的材料没有过关而不能得到推广使用。
又如燃煤磁流体发电技术由于电极材料、通道材料等关键材料寿命不过关而未能实用化。
因此,新材料的研制、开发与应用不仅构成对高技术发展的推动力,而且也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科学技术水平高低的标志。
从这个意义上讲,新材料是技术革命与创新的基石。
信息、生物工程、新能源、激光、海洋开发和空间技术做为促进生产、振兴经济、增强综合国力的高技术群和知识密集型产业,如果没有相应的新材料做基础,其提高、进步与发展是不可能的。
材料科学研究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
材料科学研究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材料科学研究是一个重要的学科,它对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了极其重要的推动作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材料科学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和关注,它不仅为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还大大提升了人类的生活质量。
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阐述材料科学研究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
1. 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材料科学研究对于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有着重要的作用。
材料科学研究可以对材料的基本性能、结构和表面进行分析和研究,从而找到进一步提升生产效率、降低成本的方法。
例如,在汽车制造中,科学家可以通过控制材料的微观结构和表面特性,提高材料的强度和硬度,从而进一步提升汽车的性能,降低汽车的维修成本和油耗。
2. 推动新材料的研发和应用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对材料性能的要求越来越高。
我们需要更加轻薄、耐用、高强度的材料来满足各种需求。
材料科学研究在此方面起到了推动的作用。
科学家们通过材料的晶体学、物理化学等方面的研究,可以研制出各种功能材料,如光电材料、导电材料、隔热材料、防磨材料等。
这些材料的研究和开发为人类生产生活提供了广泛的应用能力,也推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
3. 带来新产业,提升经济随着科技的发展,材料科学研究对于新产业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
例如,材料科技在可持续能源、生命科学、环保等领域的应用,创造了许多新的产业,如新能源汽车工业、生物医药产业等。
这些产业的兴起和发展都会使得社会经济不断地增长,给人民带来更好的生活和更加广阔的前景。
4. 助力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材料科学研究对于可持续发展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随着全球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环境问题的不断加剧,材料研究的主要方向之一是研究绿色环保材料。
绿色材料的广泛使用可以减少资源消耗,降低污染物排放,实现人类与环境和谐相处的目标。
这不仅有利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也可以保护人类的健康和生命。
总体来说,材料科学研究对于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浅议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历史沿革及发展展望
第47卷第9期2019年5月广 州 化 工Guangzhou Chemical IndustryVol.47No.9May.2019浅议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历史沿革及发展展望*刘文娟,宋 飞,王琳艳,彭美勋,张 欣,刘清泉(湖南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化工与材料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湖南 湘潭 411201)摘 要: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是随当今社会经济与科技发展而诞生的一门工科专业,它的形成历经冶金㊁机械㊁化工㊁物理等多个学科的分化㊁演变㊁整合和重组过程,最终形成了兼具理论研究与工程应用价值的专业㊂随着材料学科与产业发展的繁荣和外部环境的不断发展变化,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不断面临着转变和发展契机㊂本文主要总结了材料科学与工程发展历史㊁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㊂关键词: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历史;专业现状;发展展望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9677(2019)09-0210-02*基金项目: 化工与材料”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教高厅函2016[7])㊂第一作者:刘文娟(1988-),女,讲师,主要从无机非金属材料的教学与研究㊂An Overview on History and Development Prospect of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LIU Wen -juan ,SONG Fei ,WANG Lin -yan ,PENG Mei -xun ,ZHANG Xin ,LIU Qing -quan(School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National Demonstration Center for Chemical Engineering and Materials Education,Hu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Hunan Xiangtan 411201,China)Abstract :The major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is the product of social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which contains significant value both in theoretical research and engineering application.Its formation is based on differentiation,evolution,integration and recombination of several disciplines including Metallurgy,Mechanical Engineering,Chemical Engineering and Physics.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coexist for this major in the contemporary changeable environment.The history,current status and future prospect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were discussed.Key words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history;current status;prospect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是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专业之一㊂随着经济社会对材料的需求与日俱增和新材料领域科技发展的繁荣,我国大多数理工㊁综合类大学先后开设了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㊂据报道,已有超过200所高等院校明确设置了材料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体现了其重要的学科和专业价值[1]㊂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并不是短时间内横空而降的新兴专业,实际上在国内外历史较长的大学中,其前身课追溯至19世纪,历经一系列发展㊁演变和重组,最终形成了现今日趋成熟的专业㊂了解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发展历程,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能够帮助该专业的师生理顺课程关系,认识专业所设置课程的渊源,也可供高等院校在制定本科专业培养方案过程中把握核心课程体系,并在了解学科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提前布局,适应社会和高等教育的发展需求㊂1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形成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是一个典型的自然科学与工程学交叉融合的本科专业㊂它的形成㊁发展和在世界高等教育中的普及与当今社会需求㊁高新技术发展密切相关㊂由于国内外社会发展和历史进程的差异,该专业发展水平和特点彼此不同,下面将分别介绍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在国外和国内的形成过程㊂1.1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在国外的形成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诞生于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㊂1957年,前苏联人造卫星发射成功,美国深感恐慌并试图极力赶超,在总结不足的基础上提出落后的领域主要在于先进材料,随后大力发展材料基础研究,改变先进材料发展水平的滞后的现状㊂这一举措促进了自然科学向材料工程应用领域的渗透,特别是利用固体物理理论解释材料微观结构和宏观性质方面取得了很大成功㊂基于材料作为独立研究对象的理论研究,在60年代形成了材料科学的概念[2]㊂随后,材料科学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不断拓展,自然科学与材料工程交叉融合程度不断增加,材料科学内涵不断丰富,便最终形成了材料科学与工程这一兼具自然科学与应用科学属性的学科㊂材料科学与工程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逐渐获得认可,欧洲和澳洲等世界发达地区也相继成立相关系部[3]㊂材料领域通常按照材料类别将材料分为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以及复合材料㊂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这些分支方向正是在上述自然科学与材料工程融合过程中,不同学科发展演变的结果,主要涉及的学科包括冶金㊁机械,化工和物理㊂以美国工科院校的代表 麻省理工学院 为例,材料科学与工程的前身是1865年成立之初的地质与采矿学科,后来学科经过发展逐渐衍生出冶金专业,之后从冶金中第47卷第9期刘文娟,等:浅议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历史沿革及发展展望211 分化出金属材料专业,随着化工学科中陶瓷材料和高分子材料的并入,最终形成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4-5]㊂1.2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在国内的形成我国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与国外相比,既有不同也有相似之处㊂材料学科在国内的起步一般是1950年以后,国内各重点理工科大学在不同学科门类中都设有材料相关的系部㊂通过调研国内若干知名大学门户网站可以发现,材料学科的起步在50年代前后㊂例如,上海交通大学材料学科始于1952年成立的金属热处理专业和1955年成立的焊接专业;天津大学材料学科始于1952年成立的硅酸盐工学专业㊁1952年成立的金属热处理设备及车间专业和1958年成立的塑料工学专业㊂这个时期我国高等教育的办学模式是仿照前苏联,专业划分细致,学生知识面较狭窄,培养的毕业生服从国家统一分配,可立即赴相应岗位任职㊂改革开放后,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迎来了新的发展时期,随着国家对人才培养理念和思路的转变,各大高校纷纷将分散在不同系部的材料学科资源加以抽提和整合建立了材料科学与工程系,并在材料科学与工程大学科趋势下,打破传统按照材料类别进行培养的模式施行大材料教育㊂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教育水平的逐年提高,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培养模式越来越和世界先进水平接轨㊂2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发展现状目前,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在高等院校中的重要性凸现,国内外很多学校设有专门以材料科学与工程命名的学院,体现了教育与科研领域对材料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认同和重视㊂从学科发展角度来看,材料科学与工程目前已经形成了一门统一的学科,打破了将材料划分为金属-非金属㊁有机-无机孤立领域的传统观念,形成了用统一的方法研究材料各个领域的局面㊂材料的组成与结构㊁制备与加工㊁性能和使用效能构成材料科学基本内涵,并构成了材料研究及本科教学的基本内容㊂从人才培养角度来看,国外特别是欧美国家更侧重于材料科学与工程大学科的本科教学,不再按照材料类别将专业划分为不同的材料分支,一般设置有材料科学,材料工程等专业,而国内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则在20世纪80年代形成后,经过近四十年的发展,在培养目标㊁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设置等教学的各个方面逐渐走向成熟和完善㊂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为社会培养了一大批服务于材料制备㊁加工㊁生产,材料应用,材料研发与管理的高素质人才,为国家经济和科技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㊂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的核心是围绕材料组成与结构㊁表征㊁制备和性能等方面展开,并据此开设了‘材料科学基础“㊁‘材料分析测试方法“㊁‘材料物理性能“‘材料科学基础“㊁‘材料工艺学“等专业主干课程㊂从学生毕业后的去向来看,本专业培养的学生既有从事传统材料产业相关工作,如炼钢㊁汽车㊁水泥㊁玻璃㊁陶瓷㊁化工等行业,也有在新材料产业从事技术㊁管理相关工作,此外还有相当比例的学生选择继续深造,从事材料学科科研工作㊂专业的培养目标也相应地从过去服务于特定岗位的狭窄培养模式转变为重视学生专业基础知识,适应不断发展变化形势的宽口径人才培养,注重学生工程实践和创新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等㊂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传统材料的教学比例有所下降,越来越多的高校开设了诸如‘新能源材料“㊁‘生物材料“㊁‘计算材料学“等新材料课程,体现了对于材料前沿领域发展趋势的重视㊂3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前景展望新材料作为我国 十三五”国家战略新兴产业之一,以需求作为牵引,材料领域的基础和应用研究成果不断更新,新概念㊁新理论和新产品不断涌现,科研向生产和教学领域的转化能力增强,这将极大促进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学和人才培养水平的提高㊂专业的理论基础来源于相关学科的基础研究,而专业的目标则是服务于相关产业,因此,未来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工作应注重研究-教学-产业之间的衔接,一方面及时汲取材料学科前沿科技成果,另一方面重视能够将科研成果转化为产业应用的人才培养㊂此外,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可能在以下几个方面获得较大发展:(1)更加注重培养学生开发新材料㊁微观层次设计特定性能材料的能力;(2)培养学生利用模拟与计算工具对复杂工程和实践问题进行预测与模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高效获取信息的能力;(3)培养从事材料技术转化领域专门技术与管理人才;(4)随着新材料研究及产业化成功,新材料知识教学比重将逐渐提升㊂4 结 语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形成经历了一系列不同学科的发展㊁分化㊁重组和整合,其正式成为一门独立学科有近四十年的历史㊂目前,国内外该专业日渐成长,内涵和所涉及领域不断丰富和拓展,逐渐趋于成熟㊂随着世界各国对新材料科研与应用的重视,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将迎来良好的发展契机㊂同时,把握学科和专业领域的发展前沿与动态,适时作出契合发展变化的人才培养政策关乎人才培养的质量,是作为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学与科研工作者应加以重视的地方㊂参考文献[1] 杜学丽,刘德宝.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培养模式探索[J].模具工业,2015,41(9):70-73.[2] 张钧林.材料科学与工程的学科发展现状及人才培养[J].甘肃科技,2008,24(15):165-168.[3] 张华,刘亚云.中外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的比较[J].理工高教研究,2006,25(4):52-54.[4] MIT.History[EB /OL].https:// /about /history,2018,11,20.[5] 钟世云.本硕博一体化培养的课程设置分析 以麻省理工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系为例[J].中国教学大学,2018(6):90-96.(上接第185页)参考文献[1] 秦润华,郝凌云,叶原丰.材料类专业物理化学教学改革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8,42(10):115-116.[2] 罗俊,刘宝姝,张欣荣,等.理化学教学改革初探[J].科教文汇,2018,437(10B):50-52.[3] 张峰榛,刘兴勇,汤秀华,等.基于成果导向的‘化学反应工程“教学改革[J].广州化工,2018,46(19):139-140,151.[4] 梁敏,陈伟,冯悦兵,等.工科物理化学课程专业特色化教学与评价体系的研究[J].高师理科学刊,2018,38(10):92-94.[5] 叶旭,李娴,张亚萍,等.物理化学教学方法和考核体系的改革与实践[J].广州化工,2018,46(17):121-123,147.。
3材料的地位作用与发展段
3材料的地位作用与发展段材料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对于推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本文将围绕材料的地位、作用以及发展三个方面展开论述。
一、材料的地位材料作为人类生产活动和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首先,材料是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生产力发展的物质基础。
无论是农业生产、工业生产还是服务业领域,都需要各种各样的物质材料才能完成各类产品和服务的生产。
其次,材料是社会生活的基础条件。
人类的日常生活离不开各种生活必需品,而这些必需品正是由各种材料加工而成。
再次,材料是科学技术进步的重要支撑。
各类新材料、高技术材料的研发和应用不仅能够推动科学技术的进步,还能够为社会发展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二、材料的作用材料在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首先,材料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各类原材料的获取和加工能够带动相关行业的发展,创造就业机会,提升经济水平。
其次,材料的使用和应用能够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新材料的研发和应用能够改善产品的性能和品质,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能耗和资源消耗,推动生产方式和生产力的升级。
再次,材料的运用对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合理使用材料,降低浪费和污染,可以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和可持续利用,推动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
三、材料的发展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社会需求的变化,材料科学领域也在不断发展。
首先,新材料的研发和应用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高分子材料、纳米材料、功能材料等新材料的涌现,为工业生产和科学研究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其次,材料加工技术的创新和改进推动了材料产业的发展。
数字化制造技术、机器人技术、智能制造等先进的加工技术的应用使得材料的加工更加精准高效,提高了产品的质量和竞争力。
再次,材料科学的交叉融合和应用推动了学科的创新发展。
材料科学与生物学、化学、物理学等学科的交叉融合,为新材料的开发和应用提供了更多的思路和方法。
材料科学推动社会进步的论文-V1
材料科学推动社会进步的论文-V1材料科学是一门研究材料结构、性质和制备方法的学科,其在社会进步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以下是本文对于“材料科学推动社会进步的论文”的重新整理以及相关的论述。
1. 材料科学的应用领域广泛。
材料科学的应用领域涵盖了电子、能源、医疗、交通、通信等各个领域。
例如,在电子领域,材料科学的发展可为人们提供更快速、更安全、更高效的信息传递方式;在医疗领域,材料科学的发展可提高医疗用品的品质和安全性,促进医学科技的发展。
2. 材料科学的不断创新。
现代材料科学已逐渐从传统的金属材料与非金属材料转向了新型材料的研究。
例如,针对环保和节能的需要,新型的生物质材料、聚合物材料等新型材料应运而生。
随着技术的发展,新型材料在可再生能源、有机光电等领域都表现出了广阔的前景。
3. 材料科学的研究提升了人类生活质量。
随着材料科学的不断发展,相关领域的材料也在不断地发生改变。
经过科学家们的努力,人类生活品质得以不断提升,使得人们的生活更加便捷、舒适、环保。
例如,耐高温、耐腐蚀、阻燃等功能的材料,使人类在工农业生产、交通运输、医学卫生等方面获得了极大的发展和改善。
4. 材料科学的国际交流促进了经济发展。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推进,材料科学的国际交流越来越频繁。
经过多年发展,中国的材料科学水平大幅提升,不断与国际接轨。
材料科学的国际交流不仅推动了中国的科技创新,更能够为国家带来更高的国际认可度和经济效益。
总之,材料科学在推动社会进步方面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
随着科技的发展,材料科学的研究也将不断创新、深化和完善,推动人类社会不断迈向更加现代和高效的未来。
材料科学的发展史及发展趋势
论材料科学的发展史及发展趋势(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类潘勇辉 1009100131)[摘要]本文简要的介绍了材料的发展史,然后介绍了一些新材料及其发展趋势。
[关键词]材料科学发展史趋势金属材料超导材料高分子材料如今,一说到材料很多人都不会感到陌生,因为我们的生活与材料是息息相关的。
如我们造房子就需要各种各样的材料,而这些材料既有无机非金属材料(如水泥、沙子)的又有金属材料(如钢筋)的。
我们所使用的各种生活用品也是由各种材料制造而成的。
还有各个领域(如航天、航空、军事)都有材料的影子。
可以这么说,人们想要发展,那就必须先发展材料科学。
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材料的发展水平始终是时代进步和社会文明的标志,人类文明的发展史,就是一部如何更好地利用材料和创造材料的历史。
在当代,材料和能源、信息是构成社会文明和国民经济的三大支柱,其中材料更是科学技术发展的物质基础和技术先导。
材料科学与工程是一门实用的、直接的科学与技术,是研究材料的组成与结构、合成与制备.性质及使用性能等基本要素及其相互关系与制约规律的一门科学。
涵盖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等本科专业。
改革开放后,20 世纪 70 年代末至 90 年代,随着经济、社会和科学的发展,各种新材料的出现和广泛应用,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材料科学与材料工程之间的界线开始模糊,几大材料之间有了更多的内在联系和共性。
各学科之间的相互交叉、渗透、借鉴,材料科学技术迅速发展。
所以为了更好地学习和研究材料,我们很有必要学习一下材料科学的发展史,并了解一下材料科学今后的发展趋势。
一、材料科学发展史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是以材料为主要标志的。
历史上,材料被视为人类社会进化的里程碑。
对材料的认识和利用的能力,决定着社会的形态和人类生活的质量。
材料是人类生活和生产的物质基础,是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工具。
可以这样说,自从人类一出现就开始了使用材料。
材料的历史与人类史一样久远。
材料科学发展史
材料科学的发展史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是以材料为主要标志的。
历史上,材料被视为人类社会进化的里程碑。
对材料的认识和利用的能力,决定着社会的形态和人类生活的质量。
历史学家也把材料及其器具作为划分时代的标志:如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铁器时代、高分子材料时代。
100万年以前,原始人以石头作为工具,称旧石器时代。
1万年以前,人类对石器进行加工,使之成为器皿和精致的工具,从而进入新石器时代。
现在考古发掘证明我国在八千多年前已经制成实用的陶器,在六千多年前已经冶炼出黄铜,在四千多年前已有简单的青铜工具,在三千多年前已用陨铁制造兵器。
我们的祖先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时期已会冶炼生铁,比欧洲要早一千八百多年以上。
18世纪,钢铁工业的发展,成为产业革命的重要内容和物质基础。
19世纪中叶, 现代平炉和转炉炼钢技术的出现,使人类真正进入了钢铁时代。
与此同时,铜、铅、锌也大量得到应用,铝、镁、钛等金属相继问世并得到应用。
直到20世纪中叶,金属材料在材料工业中一直占有主导地位。
20世纪中叶以后, 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作为发明之母和产业粮食的新材料又出现了划时代的变化。
首先是人工合成高分子材料问世,并得到广泛应用仅半个世纪时间,高分子材料已与有上千年历史的金属材料并驾齐驱,并在年产量的体积上已超过了钢,成为国民经济、国防尖端科学和高科技领域不可缺少的材料。
其次是陶瓷材料的发展。
陶瓷是人类最早利用自然界所提供的原料制造而成的材料。
50年代,合成化工原料和特殊制备工艺的发展,使陶瓷材料产生了一个飞跃,出现了从传统陶瓷向先进陶瓷的转变,许多新型功能陶瓷形成了产业,满足了电力、电子技术和航天技术的发展和需要。
现在人们也按化学成分的不同将材料划分为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和有机高分子材料三大类以及他们的复合材料。
金属材料科学主要是研究金属材料的成分组织、结构、缺陷与性能之间内在联系的一门学科。
金属材料科学与工程的工作者还要研究各种金属冶炼和合金化的反应过程和相的关系,金属材料的制备方法和形成机理,结晶过程以及材料在制造及使用过程中的变化和损毁机理。
材料科学发展与人类社会进步
材料科学发展与人类社会进步材料是人类生存和生活必不可缺的部分,是人类文明的物质基础和先导,是直接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
材料的发展及其应用是人类社会文明和进步的重要里程碑。
没有材料科学的发展,就不会有人类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繁荣。
所谓材料,是指经过某种加工,具有一定结构、组分和性能,并可应用于一定用途的物质。
在实践中,人们按用途把材料分成结构材料和功能材料。
结构材料主要是利用其强度、韧性、力学及热力学等性质。
功能材料则主要利用其声、光、电、磁、热等性能。
按化学成分分类,则可把材料分为金属材料、有机高分子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及复合材料等。
某一种新材料的问世及其应用,往往会引起人类社会的重大变革。
人们把人类历史分为石器、青铜器和铁器时代。
在群居洞穴的猿人旧石器时代,通过简单加工获得石器帮助人类狩猎护身和生存,随着对石器加工制作水平的提高,出现了原始手工业如制陶和纺织,人们称之为新石器时代。
青铜时代大约源于4000-5000年前。
青铜是铜锡铝等元素组成的合金,与纯铜相比,青铜熔点低,硬度高,比石器易制作且耐用。
青铜器大大促进了农业和手工业的出现与发展。
铁器时代则被认为是始于20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代,由铁制作的农具、手工工具及各种兵器,得以广泛应用,大大促进了当时社会的发展。
钢铁、水泥等材料的出现和广泛应用,人类社会开始从农业和手工业社会进入了工业社会。
本世纪半导体硅、高集成芯片的出现和广泛应用,则把人类由工业社会推向信息和知识经济社会。
基于材料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人们已提出信息、能源和材料并列为现代文明和生活的三大支柱。
在这三大支柱中,材料又是能源和信息的基础。
新材料既是当代高新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发展高新技术的重要支柱和突破口。
正是因为有了高强度的合金,新的能源材料及各种非金属材料,才会有航空和汽车工业;正是因为有了光纤,才会有今天的光纤通讯;正是因为有了半导体工业化生产,才有今天高速发展的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
材料科学的挑战与未来趋势分析
材料科学的挑战与未来趋势分析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不断发展,材料科学成为了一个独特而且至关重要的领域。
材料科学的研究能带来真正的变革和创新,这些变化将会影响到我们生活,也将会影响到未来的社会和经济发展。
然而,材料科学也面临着许多的挑战,其中包括能源、环境、资源等问题。
本文将阐述材料科学的挑战和未来趋势。
1.能源问题能源是世界各国的重要问题之一。
材料科学能否为解决能源问题做出贡献呢?能源的转化和储存对材料的性能有很高的要求。
目前我国的石油、天然气等能源已经接近枯竭,然而可再生的能源仍然发展缓慢。
因此,我们需要研究和开发更加高效、更加经济、更加环保的新型能源材料,以满足人类的需求。
铁电材料和太阳能电池是两个非常前沿的研究领域。
铁电材料是一类具有特殊功能的材料,具有一些非常好的性能。
通过掌握铁电材料的制备技术,我们可以进一步提高电池的储能密度和转化效率。
太阳能电池可以将太阳能直接转化为电能,因此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太阳能电池也需要更加优异的光电转换和稳定性能,这需要通过材料科学的手段来实现。
2.环境问题材料的生产和使用也带来了环保问题。
传统的材料处理方法往往容易污染环境。
为应对环保要求与新型环保材料市场需求,开发环保型材料已成为一大研究热点。
环保型塑料、环保型涂料、环保型复合材料、环保型建筑材料等已经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但是这些材料都需要更加先进的制备技术才能达到商业应用水平。
比如,降解型材料的关键是如何降解,比如除了物理和生物降解方式,材料本身的化学降解以及使其易生物降解化等。
当前在这方面,生物可降解高分子材料已经成为研究热点,从植物类、真菌类和细菌类这三个优选方向入手,探究高分子可生物降解的机制。
3.资源问题材料的资源问题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许多非常重要的材料,比如稀土元素、钒、钴等材料资源实际上是非常缺乏的。
新型材料的应用和开发需要处理相关的材料资源问题。
特别是今后能源材料等新型材料的需求量将非常巨大,因此材料科学应该寻求更加经济、环保的材料生产方式。
新型材料与材料科学是现代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支柱
新型材料与材料科学是现代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支柱新型材料与材料科学是现代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支柱。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新型材料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对经济和社会的贡献也越来越大。
新型材料具有一系列独特的性能和特点,如高强度、高硬度、高耐磨、耐腐蚀、耐高温、耐高压等。
这些特点使得新型材料在各个领域中有广泛的应用。
在航空航天领域,新型材料可以用于制造飞机、火箭等航天器的结构件和耐磨部件,提高了航天器的性能和可靠性;在能源领域,新型材料可以用于制造太阳能电池和燃料电池等能源装置,提高能源的产出和利用效率;在电子产业中,新型材料可以用于制造芯片、电池、显示器等电子器件,提高了电子产品的性能和功能;在医疗领域,新型材料可以用于制造人工骨骼、人工血管、人工关节等医疗器械,提高了医疗水平和治疗效果。
材料科学是研究材料结构、性能和制备工艺的学科,是现代工程技术的基础。
材料科学的发展推动了新型材料的研制和应用。
通过研究材料的微观结构和组成,材料科学家可以设计出具有特定性能的材料,并通过制备工艺,将这些材料制造出来。
材料科学为各行各业提供了新型材料的基础和支撑,促进了产业的发展和创新。
新型材料的应用对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新型材料的研制和应用不仅可以提高产品的性能和质量,还可以减少资源和能源的消耗,降低生产成本。
通过应用新型材料,可以提高产品的竞争力和附加值,促进经济的增长和升级。
新型材料的研制和应用也会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形成产业链和产业集群,促进就业和经济的繁荣。
新型材料的应用对社会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
新型材料的特殊性能和特点可以满足人们对安全、环保、舒适等方面的需求。
新型材料可以用于制造节能环保的建筑材料,提高建筑的能效和生活品质;新型材料可以用于制造环保的交通工具,减少尾气排放和交通拥堵;新型材料可以用于制造智能化的家电和电子产品,提供便捷的生活方式。
新型材料的应用可以改善人们的生活和工作环境,提高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材料科学的发展与创新
材料科学的发展与创新材料科学是一门研究材料的物理、化学、结构和性质的学科,是现代科技的重要基础。
在工业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中,材料科学起着关键的作用。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材料科学的研究和应用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为人类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同时也为人类探索宇宙、解决能源、环境和健康等问题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一、材料科学的历史和现状材料科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文明时期,当时人们根据自然的材料制作各种实用工具和武器,如石器、陶器、青铜器等。
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人类开始从实践中总结出一些实用经验,提出了材料的基本分类,并开始研究材料结构和性质之间的关系。
20世纪初,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材料科学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材料科学以热力学、物理化学、物理学等专业知识为基础,研究材料的组成、结构、性质、制备、加工及其应用。
当前,在高科技领域中,30%~60%的技术进步依赖于材料技术的发展。
随着材料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各种新型的功能材料、结构材料和生物材料被开发出来并得到广泛应用,如高温合金、超导材料、纳米材料、薄膜材料、液晶材料、生物医用材料、高分子材料、复合材料等。
二、材料科学的创新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材料科学也不断地出现新的变化和创新。
以下是几种典型的创新方式:1.新型材料的研发新型材料是当前科技发展的重要方向。
它不仅改善了传统材料的性能,还能用于各种特殊场合。
新型材料往往具有特殊功能,具有很强的金属、陶瓷和高分子等材料所不具备的优点,如高导电性、高热阻、广泛的激光应用、抗辐射性、无污染性等。
目前新型材料的研究主要围绕高分子、无机、电子、光电、超导、晶体等领域展开。
这些新型材料的研制对于推动新技术、新产品的开发和推广具有重要作用。
2.跨学科合作随着科技的发展,材料科学越来越需要各个学科的交流和合作。
例如,材料的测试需要物理、化学、力学以及电子工程学等知识综合运用;材料的生产需要化学、机械、电子工程、计算机科学等的专业知识。
先进材料科学与技术发展趋势
先进材料科学与技术发展趋势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影响人类生活的材料科学和技术也在不断升级。
先进材料科学和技术的出现,不仅改变了人们对于材料的认识,同时也在不断推动各行各业的发展。
一、先进材料的定义先进材料是指在化学、物理、生物、力学等领域中设计、合成、制备的新型、特种材料,因其独特的性质和优异的表现而被称为先进。
先进材料不同于传统材料,它具有特殊的优异性能和设计功能,提高了材料在不同领域的适应性和应用价值。
二、先进材料科学和技术发展的趋势1. 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材料制备和生产模式由于传统材料的制备和生产方式过程中大量浪费和污染环境,使得可持续发展成为了先进材料科学和技术发展的重要目标。
因此,研究人员正在努力寻求各种新型的材料制备和生产模式,例如将生物质制成高附加值的材料,利用废弃物进行材料的再生利用等。
2. 开发新型材料在医疗领域的应用先进材料的一个重要应用领域就是医学工程。
如今,新型高科技材料的出现,使得医疗设备和医学器械的研制变得更加安全、高效和可靠。
例如,新型材料的出现可以提高医用器械的耐腐蚀性、耐高温性和生物相容性等。
3. 促进能源和环境可持续发展先进材料科学和技术的发展也在不断地推动能源和环境可持续发展。
现如今,新型材料在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同时,新型纳米材料的出现也为环保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4. 加强材料信息化和数字化建设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材料信息化和数字化建设已经成为材料科学和技术研究的一大趋势。
在数字化建设方面,新型材料的模拟、计算和设计等方面已成为许多研究人员重点关注的方向。
5. 推动多学科交叉学科的发展先进材料的研发离不开多学科交叉学科的融合,这既有物理、化学、生物、材料科学等基础学科的交互,也有工程技术、信息技术等应用学科的协作。
三、先进材料科学和技术的应用1. 先进材料在航空领域的应用航空领域是材料科学和技术应用最为广泛的一方面。
现在的航空材料比传统材料更耐高温、更轻巧、更坚固。
材料 发展
材料发展材料发展是指为了满足人类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的需要,对材料进行开发、制备、加工和应用的一项综合性工作。
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材料科学和材料工程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中的重要学科和技术领域。
材料发展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人类最早开始利用自然界的材料进行工具制作和生产活动的时候。
最早人类使用的材料主要是石器、木器、骨器等天然材料,随着生产技术和工艺的不断进步,人类开始使用金属材料如铜、铁等进行制造,从而进入到金属时代。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逐渐对材料的性能进行深入研究,并通过改变材料的组成和结构来实现更好的性能。
近代以来,材料科学和材料工程的研究得到了迅猛发展,出现了许多新型材料如塑料、复合材料、高分子材料、半导体材料等。
材料的发展对于人类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材料的发展不仅为工业生产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基础,而且也为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例如,在航空航天领域,新型材料的应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飞机的载重能力和速度,使航天器能够更远地进入太空。
在电子信息领域,新型半导体材料的应用可以实现更小、更快、更稳定的芯片,推动了计算机、通信等高科技产业的迅猛发展。
在能源领域,新型材料的开发可以提高能源转化和储存效率,促进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和开发。
材料的发展还有利于环境保护,例如可以开发出可降解的塑料材料,减少塑料污染的发生。
在材料发展的过程中,科学研究和工程应用是相辅相成的。
科学研究可以探索材料的基本性质、内部结构和相互关系,为制备和应用提供基础理论。
工程应用则以实用为导向,根据材料的需求研发新型材料并通过工业生产实现大规模应用。
同时,材料发展还需要与其他学科和技术相互配合,例如化学、物理、机械、电子等领域的交叉融合,以实现材料的多功能、多属性和多用途。
总之,材料发展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未来的发展中,材料科学和材料工程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不断推动材料的创新和应用,为人类的幸福和进步做出更大贡献。
材料科学与工程的内涵及发展历程
3 材料发展应当放在地区、国家甚至全球的可持 续发展这一大目标下进行综合考虑。材料学科的 发展将涉及多学科的交叉,不仅是理工交叉,还 要与文科、经济、社会学科交叉,材料的生产使 用不但要讲科学技术效益、经济效益,更要讲社 会效益。
4 发展生态环境材料。指那些具有最小的环境负 担和最大的再生利用能力的材料,即节约资源和 能源,减少和防止环境污染,容易回收利用,丢 弃后易于自然降解而回归自然的材料。1992年由 日本首先提出,引起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并投 入了研究和开发。任何一种材料只要经过改造达 到上述要求的就可认为是环境材料。
因此材料科学与工程是密不可分的两个学科, 是一个整体。偏重于基础理论方面的就称为材料 科学、偏重于工艺方面的的就称为材料工艺(铸、 锻、焊、热处理)。
世界上第一部《材料科学与工程百科全书》 是在1986年由英国Pergamon出版社陆续出版,该 书对材料科学与工程下的定义是:
研究有关材料组织、结构、制备工艺流程与 材料性能和用途关系的生产及其应用。
这四个要素密切相关,对它们的研究特别是研
究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就构成了材料科学与工程 的核心。材料科学工作者的任务就是础上进一步改 善现有材料的性能,提高质量,挖掘它们的潜力, 并根据生产实际的需要研制新材料。
3 新世纪材料科学工作者面临的任务和挑战
例1 马氏体相变最先是金属学家提出的,是钢热 处理的理论基础。后来在氧化锆陶瓷中也发现了 这一现象,现已被成功的用于陶瓷增韧。
例2 溶胶-凝胶法,最早是一种玻璃制备工艺,现 已成为一种制备纳米陶瓷粉的主要工艺。
例3 挤压机,开始主要是用来对金属进行冷挤压加 工以强化金属,后来把该设备用来挤压某些高分子 材料,制成纤维材料,同样使强度得到大幅度的提 高。陶瓷材料的成型也可使用挤压的方法。研究生 产设备的通用性不但可节约资金,更重要的是能得 到相互启发和借鉴,加快新材料的研制步伐。
材料科学的研究与发展趋势
材料科学的研究与发展趋势材料科学是一门研究材料结构、性能与应用的学科,对于技术、工程和科学领域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材料科学的研究和发展也在不断推进。
以下将从材料设计、可持续性、新材料研究、智能材料以及先进制造技术等几个方面来探讨材料科学的研究与发展趋势。
1. 材料设计:随着计算机科学和机器学习的发展,材料设计领域正逐渐向着基于计算模拟和数据驱动的方向发展。
通过模拟和预测不同材料的性能和特性,科学家们能够更加高效地设计和开发新材料。
此外,材料设计也越来越注重材料的多功能性和多尺度设计,以满足不同领域的需求。
2. 可持续性:随着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材料科学也在朝着可持续性方向发展。
这包括可再生材料的研究和应用,如生物可降解材料、可再生能源材料等,以及循环经济和废弃物利用的研究。
通过提高材料的可持续性,可以减少对有限资源的依赖,并降低环境的负担。
3. 新材料研究: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新材料的研究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新材料是指那些具有新的结构、特性和应用的材料,如二维材料、纳米材料和复合材料等。
这些新材料具有独特的性能和潜在的应用前景,例如在能源存储、生物医学、电子器件等领域。
因此,新材料的研究将继续受到广泛关注,并有望推动科技和工程领域的发展。
4. 智能材料:智能材料是一类能够根据外部环境变化而自动调整其性能和功能的材料。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智能材料研究正在成为材料科学的热点领域。
例如,形状记忆合金可以根据温度变化改变其形状,聚合物材料可以根据外部刺激改变其光学性能。
这些智能材料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例如在航天航空、医疗器械和智能电子等领域。
5. 先进制造技术:随着科技的进步,先进制造技术也在不断发展,为材料科学研究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例如,3D打印技术可以实现对复杂结构材料的精确控制和定制制造,纳米制造技术可以制备具有纳米尺度结构的材料。
这些先进制造技术的发展不仅能够改善材料的性能和品质,还能够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
材料科学的创新发展
材料科学的创新发展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材料科学也开始成为人们关心的话题之一。
材料科学的创新发展对于现代社会的各个领域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它不仅能够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性能,还能够推动整个产业的升级和转型。
本文将从材料的种类、新型材料的研发和产业化等方面探讨材料科学的创新发展。
一、材料的种类材料是指在特定的条件下用于制造产品或构件的原料。
在科学技术的发展进程中,出现了多种材料。
根据材料的性质和成分,材料可以分为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陶瓷材料和复合材料等。
其中,金属材料具有良好的导电、导热性能,广泛应用于电子、机械、汽车等领域。
高分子材料是指由大分子化合物制成的材料,具有优良的绝缘性、耐磨性和可塑性,被广泛应用于管道、容器、绝缘材料等领域。
陶瓷材料由非金属氧化物或硬质合金制成,具有高强度、高硬度、高温耐受性和耐腐蚀性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材料、化工、航空航天等领域。
复合材料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材料组成的,具有优秀的综合性能,被广泛应用于汽车、航空航天、体育器材等领域。
二、新型材料的研发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新型材料的研发也日益受到重视。
新型材料具有更为优异的性能和更高的应用价值,能够推动各个领域的创新和发展。
例如,碳纳米材料具有优异的导电性和导热性,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其应用范围广泛,包括电子、材料加固、航空航天、电动汽车、医学生物等领域。
另外,二维材料、单分子膜等也是当前研究的热门话题,这些新型材料具有独特的物理、化学、电学、光学等性质,可以推动新技术的发展。
三、新型材料的产业化新型材料的产业化也是材料科学的创新发展之一。
要实现材料从研究到产业化的转化,不仅需要解决材料的稳定性、可靠性等问题,还需要从技术、管理、资本等多个方面全面落实产业化。
例如,投资者需要了解市场状况、产品趋势等信息,将资源投入到前景广阔的领域。
在技术方面,今天必须关注数字技术,如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
对于材料的研发和产业化,数字化技术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提高产品的可定制性和精度,有助于实现材料从研发到产业化的转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会经济的发展与材料科学的演变材料科学的进步左右着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
一种新材料的应用,往往事关一个产业的兴衰。
新材料产业已经渗透到国民经济、社会生活和国防建设的方方面面。
目前,我国还只是一个材料大国,离材料强国还有较大差距。
新材料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新材料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如何?我国在世界材料领域占据怎样的位置?今后当重点培育哪些新材料?我国如何由材料大国向材料强国加快转变?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材料的发展水平始终是时代进步和社会文明的标志。
人类和材料的关系不仅广泛密切,而且非常重要。
事实上,人类文明的发展史,就是一部如何更好地利用材料和创造材料的历史。
同时,材料的不断创新和发展,也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在当代,材料、能源、信息是构成社会文明和国民经济的三大支柱,其中材料更是科学技术发展的物质基础和技术先导。
以下从三个方面来分析社会经济发展和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发展之间的密切关系。
1. 社会经济的发展对材料学科的发展始终发挥着巨大的推动作用从25000年前人类开始学会使用各种用途的锋利石片,到10000年前人类第一次有意识地创造了自然界没有的新材料(陶器),是人类社会进步的象征,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结果。
继陶器时代之后,由于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和战争等方面的原因,青铜的冶炼技术被发明并逐步达到很高的水平。
后来罗马人发明了水泥,腓尼基人发明了玻璃,这些传统材料至今仍然为现代社会大量使用。
当然,这些材料本身总是日新月异地变化着,在高新技术的推动和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下,其性能不断提高,从而满足了不同层次的社会需求。
人们至今仍记忆犹新的是近代的两次工业革命。
第一次是由于钢铁材料的大规模发展,人们能够制造出无数的纺织机械和蒸汽机,给社会创造出巨大的财富。
社会经济的巨大发展,使钢铁工业迅速增长。
钢铁材料的大量使用,对其性能提出更高的要求,从而带动了金属材料学科(即金相学)的迅速发展。
第二次工业革命是以能源(石油)的开发和应用为突破口,大力发展汽车、飞机及其他工业。
新材料的开发和应用仍然是这次工业革命的基础,特别是高性能合金钢和高性能铝合金的广泛应用。
制造工业尤其是汽车工业的发展,使合金钢的优异性能完美地展现出来;航空工业的发展,促进了铝合金、钛合金、镍基高温合金以及耐高温结构陶瓷的研究与开发。
随着石油天然气的广泛应用,以石油、天然气为原料生产的合成树脂、合成纤维、合成橡胶等高分子材料产品的石化工业迅速发展,带动了高分子学科的建立和发展。
在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领域中,高分子学科与金属材料学科、无机非金属学科并列成为材料学科的重要分支。
第一个合成高分子(酚醛树脂)的工厂是1907年问世的,经过20多年的发展,于20世纪30年代形成了高分子学科,此后高分子材料工业迅速发展,聚氯乙烯、尼龙、聚乙烯、聚丙稀、聚酯、聚甲醛等聚合物及改性品种层出不穷。
高分子材料发展至今,已经渗透到人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进入21世纪以后,新时期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对高分子材料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高分子材料合成的新方法、高分子催化体系、绿色高分子合成化学、生物活性高分子材料的制备和功能化等。
这些都促进了高分子学科的快速发展。
当今社会正处于信息时代。
这场始于20世纪中叶的信息革命,是人类科学技术中上的一次重大飞跃,它对人类社会产生的深远影响,甚至超过了19世纪的工业革命。
信息时代的快速发展和信息产业的巨大增长,给材料学科带来了史无前例的推动和促进作用。
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发展,使单晶硅材料及其制备加工技术迅速发展;在微电子和光电子学领域,化合物半导体材料迅速崛起,并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在以Si、GaAs为代表的第一、二代半导体材料迅速发展的同时,以SiC、GaN为代表的宽禁带半导体材料也蓬勃兴起,成为第三代半导体材料。
在信息社会中,信息记录和存储是极其重要的,信息记录材料的进步反映了人类信息记录的发展历程。
从壁画、竹简到纸张和印刷术的发明,再到信息时代能够记录大量信息的磁存储介质材料和光存储介质材料。
总之,自从有了人类社会的历史以来,社会经济的发展对材料学科的发展始终发挥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拿金属材料来说,似乎金属只是个有着悠久历史的传统材料,应该是定型和成熟的。
事实上,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金属材料在当今也是日新月异地发展着。
钢铁材料已有近2000个品种,40000种规格。
铝合金、镁合金的新品种也不断扩大,众多的金属键化合物也异军突起,还有数不胜数的各种功能金属材料,都极具发展潜力。
2.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的发展对社会进步产生的巨大影响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有着丰富的内涵,不仅包括金属、陶瓷等传统的结构材料,而且包含了具有众多特殊性能和用途的功能材料。
人类生活离不开各种材料。
可以说,材料不仅在人类生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而且对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材料,人类用来制作有用物件的物质,通常被视为人类社会进化的里程碑,因为对于材料的认识和利用能力,往往决定着社会的形态与人类生活的质量。
一部人类文明史,从某种意义上讲,也可以称之为世界材料史。
纵观从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到铁器时代的历史发展轨迹,我们不难发现材料在社会进步中的巨大作用。
几乎每一种新材料的发现和利用,都会给社会生产与人类生活带来巨大改变,把人类文明推向前进。
当历史进入20世纪下半叶开始的新技术革命时代后,新材料已成为各个高技术领域发展的突破口,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新兴产业的发展进程。
技术发展中遇到的很多难题,有不少实际上是材料问题,没有新材料的开发应用,便谈不上新的技术产品和产业进步。
比如,没有半导体材料的工业化生产,就不可能有目前的计算机技术;没有高温高强度的结构材料,就不可能有今天的宇航工业;没有低消耗的光导纤维,也就没有现代的光纤维通信……材料科学与工程的学科内涵和人才培养与社会经济发展的水平具有密切的关系。
在现代社会,新材料以及新材料中的高新技术正在为人类展开一个新世界的画卷。
人类使用各种材料创造新的生活,建构新的世界。
新的材料也正在为人类文明握供新的行为理念,建立起人类扩展自身生存与发展空间的信心。
它的现代发展使一种材料从单一功能向多种功能发展,而且,它使得人类超越自然界,实现了根据材料来设计产品,根据产品的需要,通过新的组成、结构和工艺设计来实现其所需功能的概念,也就是说,它的功能要求正在向着迎合人类在各个领域的需要而发展。
由此,可以说,它已经成为人类从“自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的动力源泉。
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材料工程技术的迅猛发展,材料已经不仅在种类上得到拓展,而且在包括光、声、电、磁、力、超导、高塑,以及超强、超硬、耐高温等机能与性能上获得极大的扩展与深度发掘。
此类新材料的出现,推进了高技术产品的智能化与微型化,从而极大地影响着人类的现代生活、社会结构与文化价值。
“新材料”包含着这样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是对传统材料的再开发,使其在性能上获得重大突破的材料;二是采用新工艺和新技术合成,开发出具有各种新的和特殊功能的材料。
由此可以看出,新材料与新工艺、新技术有着密切的关系。
-方面,新工艺与新技术的使用不断地扩展了人类的技术手段,从而使人类更加充分地开发传统材料中的各种新的性能或功能,更重要的是,通过新的合成工艺与技术,使人类获得种类更多、性能更佳的材料,如纳米材料、多相材料。
另一方面,诸多具有特殊性能材料的涌现,推动了高新技术的快速发展。
这一点,在现代社会表现得尤为突出。
可以说,新材料已经成为高新技术的基础与先导。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人类正生活在一个材料与能源构建的世界里。
新材料与新能源,以及新材料与新能源中的高新技术的发展,正在极大地丰富着人类的物质与精神生活。
在这个世界中,新材料与新能源的价值体现,显然不仅仅是诸多新的产品的涌现,更重要的是,它们广泛渗透于人类的生活,影响着人类的生存质量;它们奠定了工业经济与技术的物质基础,成为一个国家经济实力的标志;它们影响着世界的政治格局,成为保障国家安全,减少社会风险的重要因素;它们推进人类对于自然的新认识,拓展人类的生存能力与发展空间,打造人类对于这个世界新的概念与价值观念。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说,材料与能源是人类文明的奠基石。
材料是支撑工业生产与工业技术的物质基础。
在现代社会的经济生活中,诸多高新技术产品都是与新材料技术的发展密切相关。
新材料技术已经成为一个国家工业水平与技术能力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标志。
在现代经济结构中,新材料技术在国家发展中的战略意义是不容忽视的。
在材料技术领域,高温结构材料、多功能材料、超导材料、激光材料、生物材料等高性能材料的开发与利用已经获得突飞猛进的发展。
材料技术为航空、航天工业提供了强度更高、刚性更好、质量更轻的新型材料;先进陶瓷材料极大地扩展了它的应用范围和领域,从而使它成为未来工业重要的原材料。
据专家估计,用陶瓷材料替代金属材料制作发动机部件,将使发动机耗油量减少30%以上;电子信息材料的发展促进了信息产业的发展,使信息产业成为许多国家的支柱性产业;超导材料实现了陶瓷无机材料的无电阻状态,而超导技术的广泛应用使许多方面发生着飞跃式的发展;激光和光导纤维材料技术的发展,正在把人类带入光通信的时代;生物材料为人类提供了新的医疗手段,并且创造着人类健康新概念;而纳米技术则通过对原有各类材料进行纳米级结构单元的重组,极大地改进了原有材料的性能与功能。
由此可见,新材料技术已经成为推进一个国家产业升级,影响产业结构变化的重要因素,新材料的开发与利用也正在成为一个国家重要的支柱性产业。
新材料技术虽然是一个高投入的领域,但它同时也是一个具有高回报率的领域,正由于此,许多国家都将开发先进材料置于其优先发展的重点项目。
20世纪80年代出现的新技术革命把新材料、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并列为新技术革命的重要标志。
美国国防部1991年提出20项关键技术,有5项以材料为主。
同年,美国白宫发布美国国家关键技术项目共6领域22项关键,材料为6领域之一。
材料合成与加工、电子和光子材料、陶瓷复合材料、高性能金属与合金5项为关键。
从1995年至2001年每两年更新一次的《美国国家关键技术》报告中,特种功能材料和制品技术占了很大的比例。
2001年日本文部省科学技术政策研究所发布的第七次技术预测研究报告中列出了影响未来的100项重要课题,一半以上的课题为新材料或依赖于新材料发展的课题,而其中绝大部分均为功能材料。
日本发表的《21世纪初期产业支柱》所列的新材料领域的14项基础研究计划中,其中七项——非线形光电子材料、超耐环境先进复合材料、仿生材料、适合生物的材料、新功能精细陶瓷、新功能玻璃质材料、硅化学材料和微电子材料等都涉及无机非金属新材料的研究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