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危险源辨识、评价与管理程序标准版本

合集下载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危险源辨识与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危险源辨识与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危险源辨识与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导则(试行)1总则1.1为科学辨识与评价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危险源及其风险等级,有效防范施工生产安全事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印发标本兼治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南的通知》(安委办[2016]3号)和《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实施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南构建双重预防机制的意见》(安委办[2016]11号)等,制定本导则。

1.2本导则适用于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危险源的辨识与风险评价。

1.3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危险源(以下简称危险源)是指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过程中有潜在能量和物质释放危险的、可造成人员伤亡、健康损害、财产损失、环境破坏,在一定的触发因素作用下可转化为事故的部位、区域、场所、空间、岗位、设备及其位置。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重大危险源(以下简称重大危险源)是指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过程中有潜在能量和物质释放危险的、可能导致人员死亡、健康严重损害、财产严重损失、环境严重破坏,在一定的触发因素作用下可转化为事故的部位、区域、场所、空间、岗位、设备及其位置。

重大危险源包含《安全生产法》定义的危险物品重大危险源。

工程区域内危险物品的生产、储存、使用及运输,其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参照国家和行业有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

1.4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应严格执行国家和水利行业有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和本导则。

1.5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法人和勘测、设计、施工、监理等参建单位(以下一并简称为各单位)是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管控的主体。

各单位应结合本工程实际,根据工程施工现场情况和管理特点,全面开展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严格落实相关管理责任和管控措施,有效防范和减少安全生产事故。

水行政主管部门和流域管理机构依据有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和本导则对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工作进行指导、监督与检查。

1.6危险源的辨识与风险等级评价按阶段划分为工程开工前和施工期两个阶段。

公路施工安全评价及危险源辨识

公路施工安全评价及危险源辨识

危险源辨识和安全评价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管理方针,强化对施工现场重大危险源的监控,提高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管理水平,杜绝重大生产事故发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国务院《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交通运输部《公路水运工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办法》,结合各项目分部危险源进行的排查情况,现就重大危险源辨识、管理和监控,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XXXXX项目工程。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重大危险源是指有可能引发公路施工重大人身伤害及设备、财产损失的各种危险因素。

第二章重大危险源辨识第四条以下危险性较大专项工程应当确定为存在重大危险源的工程:一、爆破工程二、高边坡工程三、基础开挖工程四、桥梁工程,特别是高桥、大跨、深水、结构复杂的桥梁工程五、隧道工程六、脚手架工程七、起重吊装工程八、与铁路、公路交叉工程九、永久或临时便道第五条施工单位应当根据工程项目特点、地质地貌、当地气候、周边环境等具体情况以及所承担的施工范围和工程进展,在开工前辨识并列出工程项目施工安全重大危险源。

第三章重大危险源的控制与管理第六条施工单位对工程项目施工安全重大危险源应当编制详细的名录,监控责任人,经自审和工程监理单位审查确认后报建设单位,由建设单位做为工程施工许可安全生产的措施材料一并报送交通行政主管部门。

施工方案因施工图设计变更或施工条件影响发生变动的,施工单位应将施工方案变动后增加的重大危险源及时补充和完善,并经自审和工程监理单位、建设单位审查确认后由建设单位报送交通行政主管部门。

施工单位应当对工程项目的施工安全重大危险源在施工现场显要位置予以公示,公示内容应当包括施工安全重大危险源名录、可能导致发生的事故类别、注意事项、监控责任人及保障措施。

在每一施工安全重大危险源处醒目位置悬挂警示标志。

第八条施工单位应当建立工程项目施工安全重大危险源的管理台帐,建立健全重大危险源的控制与管理制度,管理台账和制度报工程监理单位和建设单位备案。

危险源辫识、评价及重大危险源管理制度模版

危险源辫识、评价及重大危险源管理制度模版

危险源辫识、评价及重大危险源管理制度模版一、总则为了保障员工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提高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制定本制度。

二、危险源识别与评价1.组织(1)成立安全管理委员会,负责危险源识别与评价的组织、计划和协调工作。

(2)构建危险源档案库,详细记录各类危险源信息,包括危险源名称、位置、特性、存在时间、风险级别等。

(3)定期开展危险源识别与评价工作,确保危险源识别与评价的及时性和全面性。

2.识别(1)通过安全管理委员会组织开展危险源识别工作。

(2)确定危险源识别的范围和内容,包括生产设备、工艺、化学品、场所、环境等。

(3)采用专业方法和技术进行危险源识别,如现场勘查、图纸分析、数据统计等。

(4)识别出的危险源应按照重要性进行排序,以确定重大危险源。

3.评价(1)根据危险源的特性,制定评价标准和方法。

(2)采用科学的评价方法和工具,进行危险源评价,如风险矩阵法、FMEA法等。

(3)评价得出的结果应包括危险源的风险等级、风险因素、可能引发的事故类型等信息。

三、重大危险源管理1.定义(1)根据危险源的风险等级和可能引发的事故类型,确定重大危险源。

重大危险源为风险等级较高且可能引发严重后果的危险源。

(2)重大危险源分为持续性重大危险源和非持续性重大危险源。

持续性重大危险源指存在时间较长或连续存在的危险源,非持续性重大危险源指存在时间较短或间歇性存在的危险源。

2.管理要求(1)重大危险源应编制专门的管理计划和控制措施,并上报安全管理委员会审批。

(2)持续性重大危险源应制定危险源管理方案,明确责任人、控制措施、监控措施等。

(3)非持续性重大危险源应编制风险较小的操作指引,并对操作人员进行培训,确保操作操作的安全性。

(4)重大危险源管理计划应定期进行复查和修订,确保其有效性和可行性。

3.风险防范措施(1)针对持续性重大危险源,应采取技术改造、工艺调整、设备更新等措施,降低危险源的风险等级。

(2)针对非持续性重大危险源,应制定详细的操作指引,并对操作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操作的技能和安全意识。

危险源辨识、评价与监控措施

危险源辨识、评价与监控措施

危险源辨识、评价与监控措施一、目的确保工程处工程施工或相关作业的生产安全及时有效地识别和控制工程建设中的各种危害因素,有效地预防和控制职业伤害及事故的发生。

二、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工程处及相关工作场所危险源的辨识,对风险进行评价和对风险控制进行策划,并持续改进。

三、职责与权限1、单位生产经理为实施本程序主管领导。

2、单位安全生产管理部负责本程序的控制。

3、部门和项目部经理负责本程序在单位/项目部的控制。

4、工程处安全生产科、人保科、工程科、办公室、工会参与危险源的识别、评价、更新和控制。

5、各相关部门/项目部负责本程序的实施。

四、工作程序4.1 危险源的识别与风险评价控制流程图。

4.2 危险源的辨识4.2.1 工程处安全生产科/项目部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危险源的辨识、风险控制与策划的工作。

4.2.2 危险源辨识范围(1)危险源辨识范围:工作场所、办公区域及其相关作业过程。

(2)在施工活动中和相关服务而产生的危险源包括:(a)施工前期准备阶段的危险源。

(b)施工过程中的危险源。

(c)工程验收交付阶段的危险源。

(d)停止施工阶段的危险源。

(3)相关方(包括供货方、分包方、合作方、劳务方等)的活动、产品或服务中的危险源,包括:(a)材料、设备供应方提供原材料、产品、设备及服务的危险源。

(b)工程分包方在施工活动中的危险源。

(c)劳务方在施工过程中的危险源。

(d)其它相关方(参观、访问、检查、合作方、作业场所附近居民等)活动中的危险源。

(4)考虑三种状态下的危险源。

(a)正常情况下的危险源。

(b)异常情况下的危险源。

(c)紧急情况下(如坍塌、火灾、爆炸、抢险等)的危险源。

(5)考虑三种时态下的危险源(a)过去曾出现的危险源。

(b)现在正在发生的危险源。

(c)将来可能出现的危险源。

(6)工作环境中的危险源(a)工作、作业活动中作业工序、工艺过程与安全技术管理中缺陷。

(b)工作作业人员操作活动(包括进入工作环境中的所有人员)的不安全行为。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管理制度范本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管理制度范本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管理制度范本一、引言本制度旨在规范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的管理流程,确保安全生产和职业健康。

该制度适用于各类企事业单位,包括生产、服务、建设等各个领域。

二、危险源辨识1. 危险源辨识的目的是识别和分类各种可能导致事故和职业病的危险源,以便采取适当的控制措施。

2. 危险源辨识的步骤包括:(1)收集与工作活动相关的信息,包括工艺流程、物质特性、设备设施等;(2)识别可能导致事故和职业病的危险源;(3)对危险源进行分类、评估,确定风险等级;(4)编制危险源清单,记录危险源的基本信息和风险等级;(5)定期进行危险源辨识的复查和更新。

三、风险评价1. 风险评价的目的是评估不同危险源及其对职工造成的危害程度,为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2. 风险评价的步骤包括:(1)确定风险评价的范围和对象;(2)收集与工作活动相关的信息,包括危险源特性、职工暴露情况等;(3)评估危险源对职工健康的风险程度;(4)编制风险评价报告,提出控制措施建议;(5)定期进行风险评价的复查和更新。

四、风险控制措施1. 根据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结果,制定并实施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以确保职工的人身安全和身体健康。

2. 风险控制措施的种类包括但不限于:(1)工程控制措施,如改良设备、安装防护装置等;(2)行政管理措施,如制定操作规程、设立警示标识等;(3)个体防护措施,如配备防护设备、提供培训等;(4)应急预案和演练,如制定灾难恢复方案、进行紧急演练等。

五、监督与改进1. 上级主管部门应加强对本单位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工作的监督,并定期进行评估和督促改进。

2. 本单位应建立健全的风险管理体系,包括内部审核、外部审核等,不断完善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的管理制度。

六、纪律与违规处理1. 本单位的职工应严格遵守相关的安全生产和职业健康管理规定,并配合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工作的开展。

2. 对违反安全生产和职业健康管理规定的职工,将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理,包括但不限于警告、罚款、行政处罚等。

建筑施工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规范

建筑施工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规范

建筑施工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规范1生活安全不卫生或受污染的食物中毒和窒息食物的采购、加工、保存中应注意卫生,防止腐败变质。

保持办公区域和食堂等生活区域的环境卫生。

2生活用电不规范触电火灾宿舍里严禁私拉乱接电线。

严禁使用大功率电器,严禁超负荷使用电气设备。

3煤气、液化气等违章使用中毒和窒息火灾容器爆炸生活用煤气、液化气的使用应按照有关要求,严禁违章安装和使用。

气瓶、燃气用具等应符合有关安全标准。

生活用气的检查、维护等应由专人管理。

4高温中暑低温冻害其他伤害在高温的夏季或严寒的冬季施工时,应采取防暑降温或防寒防冻措施。

配备如仁丹、十滴水防冻油膏等必要的药品。

5施工准备临时用电电缆敷设不符合要求触电执行临时用电安全规范6电器设备未作接地保护执行用电安全规范7配电箱未安装漏电开关或漏电开关失灵触电执行用电安全规范8场地平面布置不符合防火要求,临时建筑物防火间距不够,宿舍设在尚未竣工的建筑内火灾目标和管理方案(如已建)(执行防火规范及建设工程安全管理条例)9临时建筑不符合防火要求火灾目标和管理方案(如已建)(执行防火规范)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主要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序号作业活动/场所危险源危害可能性后果风险等级风险控制策划备注可能性小可能但不经常可能轻微伤害伤害严重伤害10施工准备施工时破坏了原有地下管线(如电缆、水、气、油管道等)火灾运行控制、加强管理11树木砍伐砍伐树木时砸伤人员物体打击砍伐通道上的树、竹时,应控制其倾倒方向,砍伐人员应向倾倒的相反方向躲避。

多人在同一处对向砍伐或在安全距离不足的相邻处砍伐时,应保持的安全距离为树、竹高度的1.2倍。

砍伐工具在使用前应作检查,砍刀手柄应安装牢固。

上树砍伐应使用安全带,不得攀扶脆弱、枯死的树枝或已砍过但尚未断的树木,并应注意蜂窝。

在茂密的林中或路边砍伐时应设监护人,树木倾倒前应呼叫警告。

12土石方施工坑中边缘堆满材料、工具和泥土坍塌坑中边缘0.8m以内不得堆放材料、工具、泥土。

危险源辨识、评价与监控管理制度

危险源辨识、评价与监控管理制度

危险源辨识、评价与监控管理制度1. 总则1.1 为加强安全生产管理, 准确辨识危险源,正确评价其风险程度,合理确定风险等级,以实现对重大危险源的预防和控制,提高对事故的防范能力和对重大危险源的控制力,有效保护员工的人身全,依据《安全生产法》和公司《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与风险控制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结合本项目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1.2 危险源是指可能造成人身伤亡、健康损害和职业病、财产损失并对社会产生不利影响的施工生产不安全的活动、设施(设备)、场所的不安全状态、危险物质、高风险作业等。

1.3 《重大危险源清单》是制定应急预案的重要依据。

1.4 本办法适用于中铁航空港集团济青高铁项目的施工和工作范围内危险源辨识、评价、监控。

2. 管理职责2.1 项目部由项目经理组织,项目总工负责危险源的识别、风险评价及风险控制,并负责因各种原因新增危险源的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2.2 项目安全总监、安质部负责项目部范围内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措施实施的监察。

2.3 项目工程部参与对所辖范围内危险源的调查、辨识、评价,负责组织编制重大危险源管控方案、组织实施和过程控制。

2.4 项目安质部负责项目重大危险源管理控制方案实施过程的监督检查。

2.5 项目部对危险源实行动态管理。

项目部每月更新《重大危险源清单》,经项目总工审核、项目经理审批发布,并于5日前将本月《危险源清单》和《重大危险源清单》上报公司。

2.6 项目其他各职能部门对本部门范围内可能存在的危险源进行识别,建立清单报安质部汇总并进行风险评价及确定相应的控制措施,组织实施。

3. 危险源辨识3.1 项目部在施工调查结束后,根据施工调查结果、以前类似工程的施工经验等,对整个项目各项施工及管理活动中的危险源进行辨识。

3.2 进行危险源辨识时应组织具备施工技术和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等方面知识以及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经验的人员参加。

3.3 危险源辨识时需了解施工工艺、作业环境和人员信息。

建筑施工危险源评价标准

建筑施工危险源评价标准

建筑施工危险源评价标准
1. 危险源的识别,评价标准首先要明确建筑施工中可能存在的各种危险源,包括但不限于高空作业、机械设备、电气设施、施工材料等,全面梳理可能存在的危险源。

2. 危险源的分级,评价标准需要对不同的危险源进行分级,根据其可能造成的伤害程度、发生频率、暴露时间等因素进行科学合理的评定,以便后续的风险管控工作。

3. 风险评估方法,评价标准应当明确风险评估的方法和标准,包括定性评估和定量评估方法,以及评估结果的划分标准,确保评估结果客观准确。

4. 风险管控措施,评价标准还需要明确针对不同级别的危险源提出相应的风险管控措施,包括技术措施、管理措施和个体防护措施等,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

5. 监督检查要求,评价标准还应当明确对风险管控措施的监督检查要求,包括监督检查的频率、内容、责任主体等,以便及时发现和纠正安全隐患。

总的来说,建筑施工危险源评价标准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需要综合考虑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和相关法律法规要求,科学合理地评估和管控施工现场的安全风险,确保施工作业的安全顺利进行。

希望以上回答能够满足你的要求。

环境因素识别、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与风险控制程序

环境因素识别、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与风险控制程序

环境因素识别、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与风险控制程序管理体系程序文件密级:□秘密□文件编号:环境因素、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与风险控制程序文件会签表说明:(1)本程序文件知识产权属延安煤油气资源综合利用项目部所有,未经授权许可或批准,不得对项目部以外任何组织或个人提供;任何外部组织或个人擅自获取、使用、转让本程序文件的行为均属侵权。

(2)本程序文件执行解释权在安质部。

1 目的为了确保公司在房屋建筑工程、机电设备安装工程、防腐保温工程、公路路桥、公用工程施工中可能存在的环境因素、职业健康安全风险得到及时识别、评价和管理,特制定本程序。

2 范围本程序适用于公司的环境因素、职业健康安全风险的识别、评价、控制策划和更新管理。

3 术语3.1 环境组织运行活动的外部存在,包括空气、水、土地、自然资源、植物、动物、人,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3.2 环境因素一个组织的活动、产品和服务中能与环境发生相互作用的要素。

3.3 重要环境因素是指具有或能够产生重大环境影响的环境因素。

3.4 环境影响全部或部分地由组织的环境因素给环境造成的任何有害或有益的变化。

3.5 健康影响工作场所内员工、临时工作人员、合同方人员、访问者和其他人员的身体、精神、行为等方面达到良好状态的条件和因素。

3.6 危害因素一个组织的活动、产品或服务中可能导致人员伤害或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有害的环境影响或这些情况组合的要素,包括根源和状态。

3.7 危害因素辨识识别健康、安全与环境危害因素的存在并确定其特性的过程。

3.8 风险某一特定危害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与后果的组合。

3.9 风险评价评估风险程度以及确定风险是否可容许的全过程。

3.10 安全免除了不可接受的损害风险的状态。

3.11 可容许风险根据组织的法律义务和健康、安全与环境方针,已降至组织可接受程度的风险。

4 职责4.1 安质部、IPMT团队QSHE部是本程序的归口管理部门。

4.1.1 负责提出环境因素、职业健康安全风险识别及评价知识培训需求并组织培训;4.1.2 负责汇总公司和IPMT团队的《环境因素识别、评价清单》、《危险源识别、评价清单》,并组织评价。

环境因素、危险源辨识与评价控制程序

环境因素、危险源辨识与评价控制程序

1目的为了动态的识别公司在施工活动、服务中能够控制和可能对其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危险源,评价并及时更新重要环境因素、不可接受风险,实现对职业健康安全风险的有效控制和环境污染的预防。

2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公司活动、产品、服务过程中环境因素、危险源的识别、评价、更新与管理。

3术语和定义本程序采用GB/T19001-2000idt ISO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要求》、GB/T24001-2000idt ISO14001:2004《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和GB/T28001-2008《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标准和公司《管理手册》中有关术语和定义。

4职责4.1公司管理者代表负责批准《重大环境因素清单》、《不可接受风险清单》。

4.2工程管理部负责编制并监督实施本程序,组织对环境因素、危险源进行识别、评价和风险控制的策划,编制公司重要环境因素和不可接受风险清单。

4.3行政人事部负责公司机关办公区环境因素、危险源的识别、评价,并向工程管理部提交识别、评价结果。

4.4项目部负责本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环境因素、危险源识别、评价,编制项目重要环境因素和不可接受风险清单,并向工程管理部提交识别、评价结果。

4.5各职能部门分别负责业务范围内环境因素、危险源识别、评价,并向工程管理部提交识别、评价结果。

5工作程序5.1环境因素识别范围5.1.1识别环境因素时,应从公司的办公、设计、采购、施工和竣工后服务等全部活动、产品和服务中识别,最大限度地排查出环境因素。

5.1.2识别项目施工环境因素时,应考虑同一环境因素在不同施工阶段表现出不同的环境影响特征。

5.1.3应识别与公司活动或为公司提供产品、服务且产生环境影响的供方、相关方的环境因素,即可能施加影响(如对供应商、运输商、分包商)的方面和范围。

5.2环境因素识别的要求识别时,应考虑环境因素的三种状态、三种时态和八个方面:5.2.1三种状态:a)正常状态:指固定的、例行性且预期的作业与程序,如正常施工状态;b)异常状态:指非预期的,非例行性的作业与程序,如施工中的设备检修,工程停工状态;c)紧急状态:不可预见何时发生,对环境造成较大影响的紧急事件,如发生火灾事故、爆炸等意外状态。

危险源辫识、评价及重大危险源管理制度范文(2篇)

危险源辫识、评价及重大危险源管理制度范文(2篇)

危险源辫识、评价及重大危险源管理制度范文1.施工单位必须按照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标准,采取适当方法及时辨识工程项目和周围环境所存在的各种危险源,分析评价风险,确定重大危险源,列出相应清单建档。

2.对确定的重大危险源制定风险对策和管理方案,有针对性地采取安全技术措施进行控制,报上级主管部门。

3.对已确定的危险源发生较大变化时,要重新进行评价和研究制定控制措施,进行持续改进及验证。

4.施工单位对重大危险源制定有针对性的应急预案,如:既有线施工项目、土石方开挖工程、起重吊装和架设工程、大型脚手架工程、和施工防洪等,并要经监理单位批准,报建设单位和项目部核备。

危险源辫识、评价及重大危险源管理制度范文(2)一、引言本危险源识别、评价及重大危险源管理制度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制定,旨在实施企业内危险源的辨识、评价和管理。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所有的场所和员工,旨在保障员工的人身安全和企业的正常运营。

二、危险源辨识1. 定义危险源:危险源是指可能对员工人身安全和企业运营造成伤害或损失的因素或条件,包括但不限于设备、物质、环境等。

2. 危险源辨识的方式:危险源辨识是通过组织内部专业人员及相关人员参与,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现场观察和数据收集的方式进行的。

3. 危险源辨识的方法:主要包括现场观察、访谈和文献资料收集。

通过现场观察了解和确认存在的危险源;通过访谈了解员工对危险源的认识和看法;通过收集相关文献资料了解危险源的特点和管理要求。

4. 危险源辨识的内容:主要包括设备、物质和环境三个方面的危险源。

(1) 设备方面的危险源:包括设备的设计与制造、安装与调试、维护与保养、操作与使用等环节中存在的危险源。

(2) 物质方面的危险源:包括危险化学品、易燃易爆物品、有害物质等在储存、运输、使用等环节中存在的危险源。

(3) 环境方面的危险源:包括场所的布局、通风、照明、防火等环境条件存在的危险源。

三、危险源评价1. 危险源评价的目的:通过对危险源进行评估,确定其对员工和企业造成的风险,为制定控制措施提供决策依据。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措施程序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措施程序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措施程序1 目的对本公司管理体系涉及的施工现场的生产区域、生活区域、办公区域以及公司机关办公区域的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并根据公司相关情况的变化及有关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变化,及时更新危险源,实现对危险源的有效控制。

2 范围本程序适用于公司管理体系涉及的施工现场的生产区域、生活区域、办公区域以及公司机关办公区域的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

3 职责和权限3.1工程部负责组织对公司管理体系涉及的全部危险源识别与评价控制管理;3.2各相关部门配合。

4 控制要求4.1 辨识范围辨识的范围应包括:本公司管理体系运行涉及的生产、活动、服务过程中存在的危害、与外部关联活动中可能产生且可施加影响的危害。

具体包括:●常规和非常规作业活动;●所有进入工作场所的人员(包括合同方人员和访问者)的活动;●人的行为、能力和其他人的因素;●已识别的源于工作场所外,能够对工作场所内组织控制下的人员的健康安全产生不利影响的危险源;●在工作场所附近,由组织控制下的工作相关活动所产生的危险源;包括:按环境因素对此类危险源进行评价可能更为合适;●由本组织或外界所提供的工作场所的基础设施,设备和材料;●组织及其活动、材料的变更,或计划的变更;●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更改包括临时性变更等,及其对运行、过程和活动的影响;●任何与风险评价和实施必要控制措施相关的适用法律义务●对工作区域、过程、装置、机器和(或)设备、操作程序和工作组织的设计,包括其对人的能力的适应性。

●其它方面内容。

4.2 识别内容4.2.1根据公司生产特点,应从原材料采购、贮存和输送;设备运行、维护和保养;施工生产作业活动、施工工艺;其他辅助活动、产品或服务。

进行工作活动分类;分类时还应考虑工作场所所在地理位置,生产过程所提供的服务阶段,计划和被动性的工作,以确定的人、物等方面的因素。

4.2.2各职能部门组织相关人员,依据活动或服务的分类、方位、性质和时限,对危险源进行充分的辨识。

(LECD)危险源辨识及评价方法

(LECD)危险源辨识及评价方法

危险源辨识及评价方案1.评价目的识别本标段在施工生产、生活中影响职业健康及生命安全的危险源,评价危险源的风险程度,确定重大危险源,并对危险源实施有效的控制。

2.适用范围评价适用于本标段在施工生产、生活中危险源的识别、风险的评价与风险控制的策划与更新。

3.评价程序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基本步骤图3.1危险源识别准备收集国家、地方、行业关于职业健康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规、文件等资料的现行版本,掌握相关的规定。

3.1.1辨识依据:《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13861-2009)《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GB6441-86)《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GB5044-85)《职业病范围和职业病患者处理办法的规定》(【87】卫防字第60号)《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96号)《相关设计图纸及说明》《施工调查报告》3.2危险源的识别3.2.1权责(1)安质部负责组织危险源的辨识、登记、汇总,并主持风险评价活动。

(2)总工牵头,各部门配合参与危险源的辨识、评价活动。

(3)总工负责审核危险源辨识与评价汇总表及重大危险源清单。

(4)项目经理负责批准危险源辨识与评价汇总表及重大危险源清单。

3.2.2辨识程序(1)根据“3.1.1辨识依据”相关要求及规定进行辨识。

(2)危险源的辨识应考虑包括三种时态、三种状态和六种类型三种时态:过去、现在和将来三种状态:正常、异常和紧急状态六种类型:物理性危险、危害因素化学性危险、危害因素生物性危险、危害因素心理、生理性危害因素行为危害因素其他(3)危险源识别方法。

方法采用询问与交换、现场观察、查阅有关记录、获取外部信息、工作任务分析、安全检查表、作业条件的危险性分析、事件树、故障树等分析方法,各部门负责本部门危险源辨识,并填写《危险源辨识与风险分析调查表》。

(4)安质部将对辨别出的危险源进行整理、分析、列出《危险源危险源辨识与风险分析调查汇总表》。

施工现场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

施工现场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

施工现场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方案目录1、前言2、危险源辨识3、风险评价4、危险源控制与策划5 附件:危险源辨识评价表1、前言1.1 桥梁施工是一个安全事故多发的工作.其事故发生的原因主要是危险源辨识不充分,风险评价不恰当,控制措施不落实。

开展危险源辨识体现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的安全生产方针。

因为危险源辨识让我们的管理人员和普通职工都明白了我们在安全生产管理中所要控制的对象,起到了预先防范的作用,这也为安全生产管理奠定坚实的基础。

1.2 按一般意义上的理解,应该在危险源辨识的基础上进行危险源评价,根据危险源危险性评价的结果采取危险源控制措施。

实际工作中,这三项工作并非严格地按这样的程序分阶段独立进行,而是相互交叉、相互重叠进行的.(见图)图危险源辨识、评价和控制2、危险源辨识2.1 危险源是指“可能造成或导致人员伤害、疾病、财产损失、作业环境破坏或其他损失的根源或状态”。

2.2 危险源分类:分类方法多种多样,桥梁施工项目部按“导致事故的直接原因"、“参照事故类别”的方法进行分类。

2.3 危险源辨识分类采用规范标准:按照GB/T 13861-2009《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 6441-1986《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

2.4 危险源辨识依据: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技术交底、安全措施、检验试验取样方法、分部分项工程划分,相关的法律法规、规章规程、相关文件等。

2.5 危险源辨识方法根据本桥的性质、特点分析人员的知识经验和习惯,项目部采用直观经验分析法作为危险源辨识方法。

2。

5。

1 对照经验法:对照有关标准、法规、检查表或依靠分析人员的观察分析能力,借助于经验和判断能力对评价对象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分析.2.5。

2 类比方法:利用相同或类似工程作业条件的经验来类推、分析评价对象的危险、又害因素。

2。

6 危险、有害因素识别危险源可以是一次事故、一种环境、一种状态的载体,也可能是人或物。

危险源辨识工作程序范本

危险源辨识工作程序范本

危险源辨识工作程序范本一、引言本工作程序旨在对工作场所中的危险源进行辨识和评估,以确保员工的健康与安全。

危险源辨识是一项重要的工作,通过识别可能导致事故和伤害的潜在危险源,我们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减少风险并提高工作环境的安全性。

二、工作范围本工作程序适用于所有员工和工作场所。

危险源辨识的工作范围包括但不限于:设备和机器,化学品和危险物质,物理环境,工作方式和程序,以及员工的行为。

三、工作步骤1. 收集资料首先,收集与工作场所相关的各类资料,包括但不限于:工作场所平面图、设备和机器的技术规范、化学品和危险物质的相关数据、操作程序和标准等。

2. 召开会议召集相关人员,包括管理人员、工作人员和安全专家等,召开会议讨论危险源辨识工作的目标和方法,并明确每个人的责任和角色。

3. 定义危险源辨识目标根据收集到的资料和会议的讨论,定义危险源辨识的目标,明确需要辨识的危险源类型,如机械危险、电气危险、化学危险等。

4. 进行现场勘察派遣工作人员进行现场勘察,仔细观察工作场所的各个部分,记录可能存在的潜在危险源和安全隐患。

勘察过程应准确、细致,并及时记录相关信息。

5. 分析和评估危险源基于现场勘察和收集到的资料,对每个辨识出的危险源进行分析和评估。

评估过程应考虑潜在的危险性和可能引发的伤害程度,并使用相应的评估工具和方法。

6. 制定控制措施根据危险源的分析和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

控制措施应采取预防措施为主,如工程控制、工作场所布局等,优先考虑防御性措施而不是依赖个人的操作。

7. 编制危险源辨识报告整理和汇总分析评估结果,编制危险源辨识报告。

报告应包括辨识结果、评估分析、控制措施、责任人和时间表等。

8. 定期复审和更新定期复审和更新危险源辨识工作,以确保其持续有效。

复审应基于新的工作环境和条件,以及最新的安全标准和法规。

四、工作记录和档案管理对危险源辨识的所有工作记录和相关资料进行妥善管理和归档。

确保每个环节的记录和报告都能及时存档,以备将来参考和复查。

施工现场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

施工现场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

施工现场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一、危险源辨识对施工现场进行危险源辨识的步骤如下:1.收集信息:收集与施工活动相关的信息,包括施工图纸、施工程序、材料信息等。

2.观察现场:对施工现场进行全面的观察,注意可能的危险源,如高处作业、电气设备、化学品存放等。

3.检查设备和工具:检查施工现场所使用的设备和工具是否安全可靠,如起重机械、焊接设备、电动工具等。

4.了解工人操作流程:与工人交流,了解他们的操作过程,确定可能存在的危险源。

5.分析事故案例:分析类似施工现场事故的案例,找出潜在的危险源。

6.考虑特殊环境因素:考虑施工现场的特殊环境因素,如恶劣的天气、狭窄的空间等。

7.记录危险源:将辨识出的危险源记录下来,并标明其位置和性质。

二、风险评价对施工现场危险源进行风险评价的步骤如下:1.确定风险评价的目标:明确评价的目标,可以是安全、健康、环境等。

2.评价危险源的概率:通过统计数据或专家判断,评估每个危险源发生的概率。

3.评价危险源的严重性:根据危险源可能产生的后果,评估其严重性。

4.评价现有的控制措施:评估现有的控制措施对危险源的控制效果。

5.评估风险等级:根据概率和严重性评估的结果,确定每个危险源的风险等级。

6.优化控制措施:根据风险等级,提出改进或加强控制措施的建议。

7.风险沟通和管理:将评估结果向相关人员和管理者进行沟通,制定相应的管理决策。

风险评价的结果通常以风险矩阵、风险等级表等形式进行呈现,直观地展示各个危险源的风险程度。

三、施工现场危险源的控制措施根据风险评价结果,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进行风险的预防和控制。

常见的控制措施包括:1.工程控制:通过工程手段改变施工现场的结构或环境,减少危险源的产生,如安装护栏、围挡、通风系统等。

2.行政控制:通过制定规章制度、工作程序、安全警示标识等,规范工人的行为和作业方式,降低事故风险。

3.个人防护:给予工人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如安全帽、防护眼镜、耳塞等,保护工人的安全和健康。

危险源辨识、评价与控制管理制度模版

危险源辨识、评价与控制管理制度模版

危险源辨识、评价与控制管理制度模版一、概述本管理制度旨在提供有关危险源辨识、评价与控制的相关规定,以确保工作场所的安全与健康。

本制度适用于所有员工,包括管理人员和一线员工。

二、危险源辨识1. 组织应当进行全面的危险源辨识工作,发现工作场所存在的各类危险源。

2. 危险源辨识主要包括对设备、工艺、环境以及人员行为等方面进行评估。

3. 组织应当建立相应的危险源辨识记录,清晰记录辨识结果和相关信息。

4. 危险源辨识应当定期进行,及时更新。

三、危险源评价1. 在辨识危险源的基础上,组织应当评价危险源的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

2. 危险源评价应当基于科学依据,包括数据分析、实地调研等。

3. 危险源评价结果应当被详细记录并及时通知相关部门和人员。

4. 危险源评价应当定期进行,确保准确性和有效性。

四、危险源控制1. 组织应当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降低危险源的风险。

2. 控制措施应当根据危险源评价的结果,综合考虑技术、管理和人员等因素。

3. 控制措施的实施应当在上述评价的基础上制定计划,并明确责任人和时间进度。

4. 控制措施的有效性应当进行监测和评估,必要时进行调整。

五、培训与教育1. 组织应当提供必要的培训与教育,使员工了解并掌握危险源辨识、评价与控制的相关知识和技能。

2. 培训与教育内容应当包括危险源辨识方法、评价技术以及控制措施和应急处理等方面。

3. 员工培训与教育应当及时记录,主管部门应当定期审核培训效果。

六、应急准备1. 组织应当制定相应的应急准备计划,包括应对各类危险源可能引发的事故和紧急事件。

2. 应急准备计划应当具体明确各个岗位的职责和任务。

3. 应急准备计划的执行应当定期演练,及时总结经验和问题,进行调整和改进。

七、监督与检查1. 主管部门应当定期进行监督与检查,确保危险源辨识、评价与控制管理制度的有效性和执行情况。

2. 监督与检查应当根据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检查存在的问题和隐患。

3. 监督与检查结果应当及时通知相关部门和人员,并制定整改措施和计划。

施工现场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与控制

施工现场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与控制

施工现场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与控制摘要:本文阐述了施工现场危险源辨识的程序和方法,并根据施工现场的特点,优选适宜的风险评价方法,合理划分评价单元。

针对已辨识出的主要危险源,制定科学的危险源控制方案。

作者以信宁项目现场为实例,采用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Job Risk Analysis.LEC),对土方工程子单元进行模拟分析、评价。

关键词:施工现场;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控制建筑业企业因其复杂多变的作业环境、以目标为导向的管理方式以及公司与项目部相分离的组织结构,每年因建筑安全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一直居高不下。

近几年来,虽然建筑行业的事故发生起数和伤亡人数逐年下降,但人员死亡的基数仍然较大,安全生产管理水平亟待提高。

施工现场危险源的辨识、风险评价与控制是建筑业企业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的重要前提。

1。

施工现场危险源的辨识危险源辨识是一项严谨、细致的工作,能否针对施工现场内的全员、全过程及全方位进行全面的危险源辨识,是可否正确进行风险评价的关键环节。

施工现场危险源辨识可以按照事故类型进行。

建筑施工中的主要事故类型有五类:高处坠落、触电、物体打击、机械伤害、坍塌。

五类事故发生的主要部位就是建筑施工中的危险源。

1。

1 危险源辨识的运作步骤危险源辨识的运作步骤如图1所示:图1 危险源辨识步骤危险源辨识过程可以分为六个步骤:①施工现场调查;②危险源辨识;③安全措施制定;④风险分级;⑤评审控制措施的充分性和有效性;⑥形成文件。

1。

2 危险源辨识的方法危险源辨识主要通过查阅资料、现场观察、询问交流和安全检查表等方式进行,再由经验丰富的安全员和管理人员进行评议,列出危险源清单。

(1)询问和交流.与施工现场的有经验工作人员进行交流,从中可初步分析出施工现场作业中存在的各类危险源。

(2)现场观察.通过对施工现场作业环境的现场观察,可发现存在的危险源。

(3)查阅有关记录。

查阅企业的事故、职业病记录,可从中发现存在的危险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件编号:RHD-QB-K4186 (管理制度范本系列)
编辑:XXXXXX
查核:XXXXXX
时间:XXXXXX
施工危险源辨识、评价与管理程序标准版本
施工危险源辨识、评价与管理程序
标准版本
操作指导:该管理制度文件为日常单位或公司为保证的工作、生产能够安全稳定地有效运转而制定的,并由相关人员在办理业务或操作时必须遵循的程序或步骤。

,其中条款可根据自己现实基础上调整,请仔细浏览后进行编辑与保存。

危险源既存在于施工活动场所,也存在于可能影响到施工场所的周围区域,其形成原因来源于施工前期的勘察设计及施工过程的活动、物质条件(人、物、环、管)。

危险源辨识就是要采用科学规范的方法(基本分析法、工作安全分析法、安全检查表法)对其进行识别,采用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LEC定性评价方法)对识别出的危险源进行风险评价。

只有充分辨识危险源的存在,确定危险源的风险等级,找出其存在的原因,制定分级控制方案,才能有效监控事故(危害)的发生。

建筑施工“五大伤害”(高处坠落、触电事故、物体打击、机械伤害、坍塌事故)和人的不安全行为(即“三违”——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是构成工程施工的主要危险源,是导致施工现场及周围相邻人员伤亡、财产损坏、环境破坏等潜在的不安全因素。

辨识与风险评价的程序
危险源辨识,应坚持“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主次分明、不留死角”的原则,对工程施工场所(桥梁、隧道、涵洞、路基等工程的施工现场)以及生活区域进行辨识。

危险源辨识程序,首先应建立一个由专业技术人员、安全管理人员、有经验的工人或聘请安全评估专家组成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小组,对施工区域、生活区域中每个步骤存在的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
全状态,以及整个作业活动辨识环境和管理两方面的缺陷进行危险源辨识。

其次是对辨识的危险源进行风险评价,将危险源划分等级。

风险等级为5级,表示极其危险,不能继续作业;风险等级为4级,表示高度危险,要立即整改;风险等级为3级,表示显着危险,需要整改;风险等级为2级,表示一般危险,需要注意;风险等级为1级,表示稍有危险可以接受。

施工过程危险源的辨识依据与重点
工程施工复杂的专业特性造成建设施工中危险源的客观存在。

特别是施工区在人口居住密集村庄、国(省)交通道路区域施工,一旦发生坍(倒)塌、火灾、爆炸等事故,往往不仅涉及到施工场所,还会影响到周围已有建筑、城乡居民的基本生活设施(如供水、电力、燃气、通讯、交通等)的使用安全和居民
人身安全等广大公众利益。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13861-1992)以及《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0)的规定,工程施工危险源的辨识,是加强施工安全生产管理,预防重大事故发生的基础性的、迫在眉睫的工作。

1.危险源的分类
工程施工建设施工危险源可分为两类,一是在安全管理体系方面,二是在施工场所、生活区域、办公区、材料保管区和仓库、油库、炸药库等场所。

2.安全管理问题的辨识
主要指安全管理制度的建立健全、各级人员安全生产的岗位职责、特殊工种和劳动防护用品的管理以及各项施工安全生产操作规程,可分为以下6类:
(1)安全教育培训不足;特种作业人员未经过专业培训合格持证上岗;因缺乏安全操作技能,造成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

(2)未制定详尽、操作性强的安全管理制度,未健立健全各级人员安全责任制度。

(3)安全检查制度未严格执行,对安全检查中发现需整改的问题没有及时跟踪复检。

(4)对施工人员管理薄弱,酒后作业、疲劳作业所形成的危险源。

(5)安全投入不足,保障安全生产的资金不到位。

(6)未制定并实施劳防用品的计划、采购、验收、保管、发放、使用、检查制度,各项管理未形成闭环。

3.公路工程施工分部、分项工程危险源类别
局限于存在施工过程现场的活动,与施工分部、分项(工序)工程,施工装置(设施、机械)及物质等有关,主要分为以下9类。

(1)油库未建立专项管理制度;消防设施、器材欠缺或失效;油库被盗泄漏发生火灾;加油作业时吸烟、使用明火照明;装卸操作不当引起泄漏发生火灾;打手机引起火灾爆炸事故。

(2)炸药库建设未经批准;距人员居住区安全距离不够,以及雷管库、炸药库间安全距离不够;库房内未设防潮措施,通风不良;库房内使用普通照明灯;未安装避雷装置或避雷针接地电阻超标或失效;火工材料登记账目不清;剩余火工材料在现场临时存放,未及时退库;保管员未培训持证上岗,失效火工材料未按规定销毁,未设警卫人员24小时值班;未实行双人收发;装卸作业时抛甩挤压、碰撞。

(3)分项工程中脚手架(包括落地架、悬挑架、爬架等)、模板和支撑、起重塔吊、物料提升机、施工电梯安装与运行,人工挖孔桩(井)、基坑(槽)施工,局部结构工程或临时建筑(工棚、围墙等)失稳,造成坍塌、倒塌。

(4)高度大于2m的作业面(包括高处、洞口、临边作业),因安全防护设施不符合或无防护设施、人员未佩戴防护绳(带)等造成人员踏空、滑倒、失稳等。

(5)施工装置在焊接、金属切割、冲击钻孔(凿岩)等施工中,以及各种施工电气设备的安全保护(如漏电、绝缘、接地保护、一机一闸)不符合安全标准,造成人员触电、局部火灾等。

(6)工程材料、构件及设备的堆放与搬(吊)运时发生高处坠落、堆放散落、撞击人员等。

(7)工程拆除、人工挖孔(井)、浅岩基及隧道凿进等爆破,因误操作、防护不足,发生人员伤亡、建筑及设施损坏。

(8)人工挖孔桩(井)(如现在水利电力施工常见的调压井、压力管道斜井施工)、隧道凿进等因通风排气不畅造成人员窒息或气体中毒。

(9)施工用易燃易爆化学物品临时存放或使用不符合安全标准,防护不到位,造成火灾爆炸或人员中毒意外。

4.施工场所及涉及周围地段危险源
(1)河道围岩施工前,未办理水上水下作业施工许可证;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没有制定完善的安全技术措施;未按批准的施工方案组织施工;回填料开挖料场未设警示牌和监护人员;车辆装料过满,运输车速过快;围堰回填区未设倒车指挥员;作业面未设警
示标识牌和监护人员;作业面没有统一指挥人员,回填料自行倒入河道;未与航运部门沟通限航、禁航事项;未与业主、当地政府、相邻单位建立应急救援联防机制等。

(2)施工区域公用道路未设立公告牌、警示牌;路面维护不及时,维修路面不符合合同要求的安全通行基本要求;公路周围施工对通行构成威胁时,未设监护人员或设岗断路;未与业主、当地交通、路政部门沟通协调通路安全事项;未与业主、当地政府、相关方建立公共安全联防及应急救援机制。

(3)临公路、航路爆破开挖施工,爆破设计不合理;装药量大,封堵不严;警戒人员不到位;相关方影响区域、周围路口未设警示牌告知;山体松动危石未及时清理;公路面掉石未及时清理;高处作业面推碴作业下部的公路、水路未设警示牌、警戒人员。

(4)混合作业区域各单位职责不清,管理混乱,未签订施工安全互助协议。

(5)危险品运输时不同材料混装(如雷管和炸药、氧气和乙炔等);用装载机运送火工材料、氧气和乙炔瓶;车辆装载超重或过满,捆绑不牢,运输车况不良,车速过快,未按规定路线运输,未设押运员等。

(6)施工临时用电,安装完毕未组织验收或验收不合格。

公路工程工程施工重大危险源的分布
对公路工程施工中进行固有危险分析,施工风险源可归纳为:高处作业、地基条件、环境因素、设备条件与成品材料、其他物质等6方面。

工程工程施工的较高危险源有以下4个方面。

1.储存、生产和供给量的设施、设备及易燃易
爆、危险品的储运,主要分布于工程项目的施工场所,包括:油库(储量:汽油10t;柴油20t);炸药库(储量:炸药10t);硐室爆破(一次装药≥1.0t 和作业人员10人以上);压力容器(Pmax≥0.1mp 和V≥100m3);锅炉(额定蒸发量1.0t/小时);易燃易爆危险物品的运输;特种设备的使用。

2.使人体或物体具有较高势能的装置、设备和场所,分布于工程项目,包括:非定型载人超吊装置(载人吊笼)h≥10m,载人3人以上;承重排架、承重平台h≥10m、面积≥20m2;栈桥(承载
20t);高处临空、高处临边h≥10m、作业人员10人以上;大型起重设备运行,吊钩、吊罐、吊物。

3.一旦失控、失事可能产生巨大能量和重大危险的设备、设施和场所,分布于工程项目,包括:高边坡稳定(塌方、掉石)h≥20m,坡度≥60°,作业人
员10人以上;深、窄基坑开挖,深度:宽度≥1m、作业人员10人以上;滑坡体区域,作业人员10人以上;泥石流区域,雨季工期≥1个月,作业人员10人以上;地质复杂、地下水丰富、易坍塌的竖井、斜井、隧洞等地下工程;拆除控制爆破工程在居住密集区或重要建筑物旁;大型起重设备缆机、门机、塔机、塔吊的倾翻;高位水池h≥10m和V≥100m3;高位料仓,h≥5m;高压电器、线路安装、维护、运行6kV以上;防洪度汛围堰及临时挡水设施h≥
10m;较高地势的临时碴场h≥10m。

4.群众性重大聚会、危险场所、重要设备及突发事件,分布于居住区及临时生活营地,包括:重大聚会、人员集中区域、(场所、设施)的活动;居民居住区、办公区、娱乐场所、重要设施、重要场所的消防安全;地质性放射物质群体性危害;突发的集体性
中毒事件、流行性传染疾病事件;突发的自然灾害;缆机、门机、塔机、塔吊的安装和拆除;大型发电机组安装;大型管道、闸门安装;其他重要设备、设施;施工中重要的输气输电、输水及通讯线路和设施破坏及其影响;其他相关重要设备、设施;
5.自然灾害及危害,包括:高原地区的高山反应、自然保护区的火灾、雷区的雷电伤害、地震多发区的地震,沿海地区的台风灾害等。

这里写地址或者组织名称
Write Your Company Address Or Phone Number Her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