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2 说明文阅读之说明顺序及作用(原卷版)备战2020年中考语文巧夺高分技法之现代文阅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12 说明文阅读之说明顺序及作用(原卷版)
考点分析
一、主要考点:说明文阅读之说明顺序及作用主要考查学生判断说明顺序的能力,说明顺序通常有三种: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和逻辑顺序。
其中考查得最多的是时间顺序。
一般分值较小,一般在一至两分。
答此类题需要学生掌握这三种通常的说明方式及其作用即可拿到分。
常考形式
一、此类题在考卷中通常出现形式:
【一般直接提问式】
例: 1.选文运用了什么说明顺序
2.你可以说说选文用了什么说明顺序吗?
3.选文用了什么说明顺序?这种说明顺序有什么好处呢?
4.本文用了空间顺序,这种说明顺序的作用是什么?
5. 文中第3段和第4段能不能调换顺序,为什么?
二、根据以上说明顺序考题在考卷中出现的形式,可以看出此类题一般提问很直接,不会出现审题错误、身体模糊的问题,那么我们解此类题就需要掌握常考的说明顺序有哪些及其各自的作用是什么。
【说明顺序】
1.时间顺序——抓表时间的词语。
如,年代:古→今;季节:春→冬
将时间的先后作为说明顺序,一般用于说明事物的发展变化。
作用:能够清晰说明事物在时间上面的发展变化。
2. 空间顺序——抓表方位的词语
按照事物的空间存在形式展开,或从外到内,或从上到下,或从前到后,或从总体到部分等等,依次说明。
一般用于说明相对静止的事物,如:园林、建筑物、工艺品等。
作用:能够空间性的、有条理的说明某个说明事物的特点。
3. 逻辑顺序——抓思维的规律。
按照事物的内部联系或人们认识事物的过程来安排说明顺序。
逻辑顺序通常包括由现象到本质、由因到果(由果到因)、由主到次、由个别到一般、由整体到部分(由部分到整体)、由特点到用途等顺序。
作用:能够有逻辑的、清晰的说明事物的特点。
【注意】
1.单一的问采用什么顺序,直接答“……顺序”即可。
2.有的文章不会只采用一种说明顺序,往往整体上采用一种说明顺序,又交叉使用几种,使说明更透彻。
答题时要看清问的是全文的说明顺序还是某几段,某一段的说明顺序。
【分析步骤】
第一步:解这种题之前,要了解常见的三种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其中,逻辑顺序又包括:从现象到本质、从原因到结果、从特点到用途、从整体到局部、从概括到具体、从个别到一般、从主要到次要等。
第二步:认清说明对象,判断顺序。
一般说来,对实体性的事物,包括建筑物、名胜等的结构或布局的介绍,多以空间为序;事理性的说明文常用逻辑顺序;说明事物的发展,制作,或演变过程,一般都以时间为序。
第三步:抓标志性的词语,找出顺序。
每一种说明顺序,都有其标志性的词语。
如以时间或空间顺序说明的语段,常会出现表示时间或表示空间方位的词;如:古--今;春--冬;早—晚;开始—结束……近--远、前--后、左--右、南--北、低--高……以逻辑为序的语段常会出现“首先”“其次”“再次”等表
示逻辑顺序的词。
第四步:从文章大意入手,分析顺序。
有的采用逻辑顺序的文章不能采用以上两种方法分析,我们需要概括归纳文意,理清写作思路,才能把握写作顺序。
答题模板:本文使用了……的说明顺序,先说明……再说明……最后说明……
(如有提问作用,可加
上使说明更有条理性,符合人们的认知规律,便于读者理解)
真题一(2013年河南中考)
“不假思索”的肌肉记忆
①我们都知道记忆的功能是由大脑完成的,然而鲜为人知的是,当人们需要记忆一些必须由身体参与的技能和运动时,除了通过大脑进行记忆之外,肌肉自身也会自觉启动记忆功能。
②肌肉记忆虽然听起来很陌生,但在生活中却相当常见。
用筷子、骑自行车、跳舞、做体操、演奏乐器等等,无一不需要肌肉记忆的配合。
就拿弹钢琴来说,有时候一首曲子弹到一半,突然想不起后面的谱子了,这时候无论你怎么绞尽脑汁地回忆,都没有任何进展。
但是,如果你能从头开始,再弹一遍曲子,很可能到卡壳的地方就自然而然地顺下去了,这就是你身体的肌肉记忆在起作用。
③再比如打羽毛球,所有人都可以用大脑记住一系列规则和技巧,但在实际操作中,一个没有经过训练的普通人可能和林丹打得一样好吗?
④林丹之所以成为“超级丹”,不是因为他脑子里羽毛球理论记得比任何人都熟,而是因为他的肌肉在大量的练习中熟记了各种球的应对模式,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自动给出反应。
其实不难理解,当外界刺激出现时,如果完全要靠大脑支配身体肌肉,需要的时间较长,而肌肉依靠自身的记忆支配身体就要快得多了。
如果你恶作剧突然偷袭一位武木高手,即使这位高手是你的亲人,你也千万不要以为他会对你手下留情,因为身体的反应绝对要快过大脑,当他后悔时,你可能已经被打残了。
“不假思索”就是肌肉记忆的真实写照。
⑤事实上,肌肉记忆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而这个过程和普通记忆一样,也起源于大脑。
当我们的身体学习某种新的技能时,大脑就会激活身体上所有需要配合的运动单元来帮助我们完成一系列的动作。
⑥一旦我们的肌肉纤维从大脑处获得了移动的信号,它们便会开始反馈信息。
当我们做出某种动作时,肌肉、肌腱以及关节中的“传感器”便会持续不断地将身体当前的空间位置反馈到我们的中央神经系统当
中,以便肌肉得到下一步行动的信息。
⑦这一过程是从大脑到肌肉的一个持续不停的反馈循环,久而久之,我们的大脑会创建一条穿过中央神经系统的路径,从此,肌肉的动作也就不再需要一次次通过大脑的指示,而是可以自动进行了。
这些一次次经过的路径也就变成了所谓的肌肉记忆。
⑧从肌肉记忆的原理中我们不难看出,想要构建肌肉记忆最关键的一点就是动作重复的数量。
在刚开始学习某种技能或运动项目时,我们还是需要通过大脑来控制身体协调的,只有在一次次的大脑和肌肉反馈循环之后,才能构建出便捷的路径,形成肌内记忆。
⑨肌肉记忆有个特点,那就是形成以后便很难忘记了,即使我们很长一段时间不再重复那些动作,肌肉记忆也会潜藏在我们的身体中,一旦需要使用就会被再次激活,其效率远比新学者的效率高得多。
比如,专业的运动员即使中断训练长达20年,当其再次重新训练时,所需要的时间也比那些新手要短至少40%。
⑩一般来说,记忆花费的时间长,遗忘所需要的时间也就越长,而肌肉记忆是在长期的重复练习中形成的,因此遗忘得慢也是理所当然喽。
(作者:李苗苗。
有删改)
1.本文的说明顺序是什么?请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
(4分)
真题二(2016年中考题)
人体器官有可能自愈吗
①自愈,顾名思义是自己愈合之意。
自愈能力是人体修复自身缺损、维持生命健康的能力。
有些自愈能力是人体原本就具有的,依靠遗传而获得。
而科学家所要追求的是,在人体器官出现病变时,以科学手段遏制病变,使器官自己恢复到正常状态。
②美国科学家在实验室中的小白鼠身上发现了一种可快速修复组织的特殊基因。
就因为携带了这一基因,本来会长出肿瘤的小白鼠摆脱了“宿命”,不仅没有患上癌症,反而生长迅速,体格健壮。
这一发现令科学家们大为振奋。
在此之前,这种特殊的基因被认为通常只能在发育的胚胎中起作用,在成年生物体中则会丧失活性。
③“激活”衰老的细胞,重启它们的生长机能,这样的研究并非刚刚出现。
在此之前,这个领域最重
大的突破就是培育出诱导多功能干细胞。
但新发现的这种特殊基因则更加强大,它在成年生物体中也能增强组织的修复能力。
如果把生病的人体比作一台感染病毒的电脑,诱导多功能干细胞所起的作用就像磁盘格式化,即将所有的数据全部清空,一切从生命最初发育的阶段开始;而新发现的这种特殊基因则像杀毒软件,清除病毒但不丢失已有数据,保持电脑的健康运行。
这就是说,已经成年的生物体,也能以此来修复自身组织器官的损伤。
④这种特殊的基因是如何发挥作用的呢?我们的身体是通过基因调节来认知自己正处于哪个生长阶段的,这种特殊基因类似于一个调节器,它可以让体内的基因误以为机体正处于更年轻的状态,从而使衰老或病变的组织器官的生长机能再次被激活,完成自身修复。
⑤除此之外,科学家还从人体神经系统调节方面进行了器官自愈的研究。
他们研制出了一种微型植入器,把它植入人体,让它来监控并促进器官自愈。
⑥人体的各个器官都不是各自孤立的,而是在神经系统的调节控制下,相互作用,密切配合,从而使人体成为一个统一的有机体,实现正常的生命活动。
微型植入器正是利用了这一原理,在被植入人体后,它会监控人体器官的健康状况,一旦探测到一个器官受到病毒感染、出现损伤或者变得衰弱时,它便刺激神经系统,通过人体的神经系统调节使这个器官自己恢复健康,再度正常工作。
⑦虽然这一研究目前还处在实验阶段,但展现了诱人的前景。
许多难以治疗的疾病可以通过神经系统调节得到更有效的治疗,微型植入器或许能从根本上改变医生诊断治疗的方式,取代对药物治疗的依赖。
⑤科学发现让前景乐观起来,然而,要让神奇的科学之光照进现实,道路还很漫长。
但这些都不会阻碍科学前进的脚步,相信不久的将来,人体器官自愈将不只是个梦想。
(作者:胡宇齐。
有删改)
1.第⑤-⑦段的说明顺序是什么?运用这种说明顺序有什么好处呢?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3分)
练习一:
古代姓氏浅谈
中国人的姓氏,最早可以追溯到母系氏族时代。
当时出于族际间识别的需要,每个民族都会有一个本民族的专用名称,这个名称事实上就是全体氏族成员共同的姓,如姬、姜、姒、妫、姚、好等。
这些姓皆从“女”字旁,从一个方面表明姓最初产生于母系氏族社会。
与现今的观念不同,在先秦时期,姓、氏是互有区别的两个概念:姓是氏族组织的名称,氏是氏族内部家族组织的名号。
出现姓、氏上下两级结构,是因为当一个氏族由于世代久远、人口增殖而规模越来越大时,氏族内一些成员间的血缘关系就会越来越淡,有些成员甚至可能已经找不到与另一些成员间的血缘联系了。
这时,民族内一部分血缘关系较近的人便会结成次一级的血缘组织,而次一级的血缘组织也会有相互识别的符号,这就是“氏”。
姓与氏作为不同级别血缘组织的名号,在先秦时代的区分很明显。
首先,在对始祖的追溯上,姓所代表的氏族组织历史悠远,世系模糊,因而其真实的始祖已无法明确地追溯,每个姓的祖先只能出自想象;而氏由于所代表的家族组织历史较晚,世系清晰,其始祖多数可以确切地知晓。
比如春秋时鲁桓公的三个儿子所建立的家族孟孙氏、叔孙氏、季孙氏,孟孙氏的始祖可以追溯到庆父,叔孙氏的始祖可以追溯到叔牙,季孙氏的始祖可以追溯到季友,而三家共同领有的“姬”娃的始祖,却只能想象为传说中的人物黄帝。
其次,在姓氏应用规则上,先秦时代是男子称氏,女子称姓。
现今的一些姓氏书为先秦男子也冠上了姓如称周文王为“姬昌”,武王为“姬发”,周公为“姬旦”,其实都是不符合先秦实际的错误称谓。
周公在先秦典籍中多被提及,均无称“姬旦”者,其被称为“姬旦”,是晚至《晋书·王浑传》才有的事。
大概到了晋代,人们对先秦姓氏应用规则已不甚清楚,遂以后世制度相比附。
战国时代,随着社会血缘组织的结构形式由氏族、家族两级形态向单级的个体家庭形态转化,姓氏制度也发生了巨大变化。
首先,姓与氏合流。
原有的姓、氏都无区别地成为新姓氏制度中的新姓,此后无论单称“姓”、“氏”,还是合称“姓氏”,其所代表的都是个体家庭的名号。
其次,姓氏在应用规则上不再有男女之分,无论男女,其个人称谓都以姓加名的形式出现,人们所熟知的秦王“赢政”,刺杀赢政的“荆轲”为荆轲击筑送行的“高渐离”,都是如此。
再次,以前同姓即意味着同祖,但姓氏合流之后的新姓多数是由从前的氏转化而来,因而变化后的同姓也不一定具有相同的血缘关系。
比如春秋时期的几个国家都有孔氏,鲁国的孔氏娃子,属殷商遗族;郑国的孔氏姓姬,为周厉王之后;陈国的孔氏姓妫,据称出自虞舜。
这三支孔氏在变化之后都转为了孔姓,但三者并不必然地沾亲带故。
新姓氏制度自战国中期确立以后,一直沿用至今。
(摘编自张淑一《古代姓氏浅谈》)
1. 文章是用哪种顺序进行说明的?有什么好处?(3分)
练习二(2016江西中考)
瓷板上的中国书画
李慧占
①古陶瓷上出现文字,早在三国时期就开始了。
但直到六朝时期,陶瓷上的文字,仍以刻印或模印等表现形式存在,不能称之为陶瓷书法,直到唐代,随着长沙窑以书写的文字来装饰瓷器,陶瓷书法才算真正诞生。
陶瓷书法有平面的“瓷板书法”与立体的“瓷器书法”之分。
除书法外,用国画技法装饰陶瓷则推动了“瓷板画”的出现,从清中期开始,瓷板画的发展走向了兴盛。
②由土与火淬炼而成的中国陶瓷,经由笔与墨的浸染,从文化维度上脱胎换骨,从技艺晋身成为艺术。
而一贯被誉为“中国美学之灵魂”的中国书画,脱离纸面融入到“冰肌玉骨”的瓷器、瓷板上,亦碰撞生发出新奇别致的情趣。
③瓷与纸有诸多类似,又大不相同。
同样清白素净的基调,因为材质、料性、技法、成型的不同,书写者与欣赏者都得到不同的体验。
陶瓷书画创作之前,书家对胚料的调制和瓷坯的性状需有成竹在胸的了解,书写绘画时才能恰到好处地控制运笔的力度、速度和技巧,否则很容易流露粗糙、呆板之相。
④以瓷板作书画,纸可以吸墨,瓷板却不能;纸柔软而轻薄,瓷板光洁而厚重。
纸上运笔,讲求力度、波势和意韵,故常有“力透纸背”之说;瓷板行书,由于温差导致的窑变,能够让料性发生变化,所有的力度,轻重缓急,提按使转,所有的色相,浓淡枯涩,墨色变幻,赖火之功,会完全“现形”,因而更胜“力透纸背”,而是笔触如刀刻。
酣畅淋漓处,纸不可及也,但若没有足够的好料和书写功力,也很容易“现丑”,釉中与釉下的书写,会让你笔行不畅,或浮或木,更遑论韵味,趣味。
⑤好的瓷板书画作品,非手功精湛、经验丰富、悟性超凡又学养丰厚的书画家不能为。
民国时期最负盛名的“珠山八友”瓷板画为藏家竟相追逐,绘出的各种山水人物花卉走兽无不光彩传神,栩栩如生,其笔法、墨韵、色彩和同时代的海上画派的作品有异曲同工之妙,又带有浓重的传达个性面貌的文人画色彩。
八人的题款,也都是书法精品,色釉交映,凝练浑厚,浸透金石,尽现风流。
有藏家细赏之下赞叹,徐仲南手书洒脱秀逸,苍润俊朗;何许人行笔稳健,顿挫变化明显,转折圆浑,字与字之间少连笔,却有绵延直下,一气呵成之势;毕伯涛笔法俊逸秀挺,丰润灵活,有唐寅之气韵……晚清“浅绛彩瓷四大家”之一的王凤池,有传世瓷板画作品《昌江日对黄山图》,画得精致而文气十足,颇得文人山水画之神韵的。
瓷板上的题诗写得灵动而呈才情,书法自然俊逸,布局和结字,以及每一笔的书写,都做到了裹藏恰好、肥瘦适宜、疏密得当、简繁有度的程度,给人以一种沉着超逸的视觉美感。
⑥古诗有七绝咏青花瓷之美:“雨过天青云破开,鬼谷下山入梦来。
远尘淡墨调烟雨,一见倾心镌画台。
”
在英文里,“中国”和“瓷器”是同一个单词——china。
瓷,连接着中国人的精神世界,延续这种优美的传统技艺,更需在其中糅入书心、文心。
瓷板书画,将书画艺术、制瓷艺术及传统文学艺术融为一体,既拓宽了书画艺术的载体,又以不同书体、内容、章法之有机组合,为瓷器脱去“匠气”“与烟火气”,萃取出凝重质朴的魅力。
(文章原标题为《远尘淡墨调烟雨》,较原文有删改)
1. 文中第3段和第4段能不能调换顺序,为什么?
练习三(2019黑龙江齐齐哈尔中考试题)
中国一词的前世今生
①何尊①于1963年出土于陕西省宝鸡市陈仓区的贾村。
内胆底部有一篇铭文,其中宅兹中国是中国二字最早的文字记载。
②《左传庄公三十一年》有凡诸侯有四夷之功,则献于王,王以警于夷。
中国则否的说法。
《公羊传禧公四年》称:南夷与北狄交,中国不绝若线。
桓公救中国而攘夷狄,卒荆,以此为王者之事也。
齐桓公救援邢、卫等国,被称作救中国,足见此时的中国,已经扩大到被认为是诸夏的国家。
③华夏一词最早见于《左传襄公二十六年》,楚失华夏。
唐孔颖达疏:华夏为中国也。
华夏所指即为中原,至今仍为中国的别称。
④中国一词后来随着所指对象不同而有不同的含义。
大致说来,有以下六种概念:一是指京师(首都)。
二是指天子直接统治的地区,如诸葛亮对孙权说: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不如早与之绝。
三是指中原地区。
四是指国内、内地,如《史记武帝本纪》:天下名山八,而三在蛮夷,五在中国。
五是指诸夏族居住的地区。
六是指华夏或汉族建立的国家,《史记》《汉书》经常出现这样的称谓。
所以自汉代开始,人们常常把汉族建立的中原王朝称为中国。
⑤中国一词所指范围,随着时代的推移而经历了一个由小到大的扩展过程。
中国一名虽有三千年文字记载的历史,但它仅仅是一种地域观念,从夏、商、周开始直至清末,从来没有一个王朝或政权曾以中国作为正式国名。
⑥中国的别名,除上述的华夏外,还有中华九州四海神州等称呼。
中华最初指黄河流域一带,《三国志》裴注中最早出现了中华一词。
随着版图的扩大,凡属中原王朝所管辖的地方都统称为中华,泛指全国。
九
州之名,起于战国中期,一直沿用至今。
⑦中国正式作为国名,则始于辛亥革命以后。
(有删改)【注释】①何尊:中国西周早期一个名叫何的西周宗室贵族所作的祭器。
1.选文运用了什么说明顺序?(1分)
练习四:
在街上飞驰的“孔雀尾巴”
博雅
①为什么速度相同的汽车,名牌汽车就要比普通汽车价格高许多?为什么在手机功能一样的情况下,许多消费者热衷于购买更加时尚的手机?该如何解释这个现象呢?
②有人认为,一些人是冲动的消费者,并不理性;一些人是快乐主义者,愿意为一些花里胡哨的产品付出更高的价钱,因为这些产品让他们快乐的感觉增加了。
但是,美国一位进化心理学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购买那些产品的人不过是要向别人发出某种信号而己。
③生物学家达尔文很早就提出,像孔雀尾巴这样的“累赘”消耗了孔雀大量的能量,表面上看对它们的生存是不利的,不过孔雀尾巴却在吸引异性方面有重要的作用,起到了在公孔雀和母孔雀之间传递爱情信号的作用,对孔雀的繁殖是有利的。
于是在进化过程中,孔雀尾巴被保留了下来。
④在人类社会中,名牌汽车和时尚手机的意义是一样的,也是人们向他人发出信号的昂贵工具。
比如一个男人购买了一辆大排量的越野车,但其实他很少有时间在野外狂飙,只是偶尔带着女朋友在郊区兜兜风。
越野车比一般的汽车要更加耗油,就像孔雀尾巴消耗孔雀的能量一样,但这个男人通过越野车试图向他人表达一些信号,比如自己有经济实力、有鲜明的个性,等等。
做广告的人都知道,某类商品或活动一开始做宣传时,使用异性照片或把浪漫的约会故事等牵强附会地联系到商品上,人们就会乐于花费金钱来购买商品或参加活动。
总之,这些都是人们试图向他人传递信号的行为。
⑤通过消费商品特别是品牌商品来传递信号,是否能够如人所愿呢?进化心理学家认为,那要看人们生活在什么时代了。
⑥表面上的信号、炫耀其实反映了深藏在人类潜意识中的一种本能,一种进化过程中形成的心理行为。
在史前时代,世界上的人类数量还很少,人们大多以小部落为单位集体生活,很少会遭遇陌生人。
因此,一旦偶然遇到了陌生人,人类的本能反应是观察对方,以确定对方是否有可能成为自己的伴侣、朋友,或是敌人。
原始人会想方设法给对方留下印象,要么是好的印象,展示自己的优点,比如递给对方自己打到的一只野鸭,以争取让对方成为自己的伴侣或朋友;要么是坏的印象,展示实力,挥舞石头武器,吓退对方。
于是,清晰地表达信号就成为原始人的必修课。
这种心理经过几十万年的沿袭,一直传递到了今天,体现在我们购买商品的行为中。
⑦但是,如今的社会却和远古完全不同了,地球上的人口估计达到了70亿左右,人们会频繁地与大量的陌生人接触,并不需要向每个陌生人展示自己的优点或实力。
只是,进化形成的心理并不是一朝一夕能更改的,人们的潜意识里依旧有表达信号的意愿,于是人们希望通过购物来传递信号给他人,影响他人对待自己的方式。
其实在今天的世界上,这种心理的意义已经丧失了许多。
⑧古老的心理让人们依旧热衷于品牌消费,但这其实是人们一种自恋的的幻觉,以为其他人会在乎自己所买的东西,尤其是自恋心理比较重的青少年,更是容易痴迷于品牌消费。
但其实,自己消费的商品只能起到暂时吸引他人的目的,并不能持久吸引对方。
任何一个和自己聊了几句话的人,就会获得很多关于自己才智和个性的信息,远比那些商品表达的信号要多得多。
⑨那些奢侈的“孔雀尾巴”已经让我们付出了很大代价。
如果我们能换个角度,抛去这些浮华的物品,真诚地与陌生人攀谈几句,彼此获得的信号会更加准确和丰富。
这也许才是克服了古老心理的理性人的正确选择吧。
1.文章的第⑤—⑧段使用了什么说明顺序?其中第⑥段与第⑦段的顺序为什么不能颠倒一下
呢?(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