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矩阵位移法计算桁架结构支座反力的简便方法

合集下载

桁架的力法计算公式

桁架的力法计算公式

桁架的力法计算公式桁架是一种结构工程中常用的结构形式,它由多个杆件和节点组成,能够有效地承受外部作用力并传递力量。

在工程实践中,我们经常需要计算桁架结构中各个杆件的受力情况,这就需要运用桁架的力法计算公式来进行计算。

本文将介绍桁架的力法计算公式及其应用。

桁架的力法计算公式主要包括平衡方程和杆件内力计算公式。

在进行桁架结构的力学分析时,我们首先需要根据平衡条件建立平衡方程,然后利用杆件内力计算公式计算各个杆件的受力情况。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桁架的平衡方程。

对于一个静定的桁架结构,我们可以利用平衡条件建立平衡方程。

平衡方程的基本形式是∑Fx=0,∑Fy=0,∑M=0,即桁架结构在平衡状态下受到的外部力和外部力矩的合力合力矩为零。

通过解平衡方程,我们可以得到桁架结构中各个节点的受力情况。

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下桁架结构中杆件的内力计算公式。

在桁架结构中,杆件受到的内力包括拉力和压力。

根据静力学的原理,我们可以利用杆件的几何形状和受力情况建立杆件内力计算公式。

对于一般的杆件,其内力计算公式为N=±P/A,其中N为杆件的内力,P为杆件受到的外部力,A为杆件的横截面积。

当杆件处于受拉状态时,内力为正;当杆件处于受压状态时,内力为负。

通过杆件内力计算公式,我们可以计算桁架结构中各个杆件的受力情况。

在实际工程中,桁架的力法计算公式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运用桁架的力法计算公式,我们可以有效地分析桁架结构中各个杆件的受力情况,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在进行桁架结构的力学分析时,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要准确地建立桁架结构的平衡方程。

在建立平衡方程时,需要考虑到桁架结构受到的外部力和外部力矩,确保平衡方程的准确性。

其次,要正确地应用杆件内力计算公式。

在计算桁架结构中各个杆件的受力情况时,需要根据杆件的几何形状和受力情况正确地应用杆件内力计算公式,确保计算结果的准确性。

最后,要综合考虑桁架结构的整体受力情况。

用结构矩阵的位移秩方法对结构矩阵进行PLU分解

用结构矩阵的位移秩方法对结构矩阵进行PLU分解

用结构矩阵的位移秩方法对结构矩阵进行PLU分解
符小惠;修兴强
【期刊名称】《海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卷),期】2008(021)001
【摘要】先介绍了位移秩的概念,并在此基础上研究如何应用结构矩阵的位移秩方法有效地在运算量O(n2)内对结构矩阵进行PLU分解.
【总页数】5页(P10-14)
【作者】符小惠;修兴强
【作者单位】海南师范大学数学系,海南,海口,571158;北京师范大学数学系,北京,10087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O151.21
【相关文献】
1.用矩阵位移法计算桁架结构支座反力的简便方法 [J], 王达诠;文国治
2.用位移秩方法求结构矩阵非零核空间的算法 [J], 符小惠;杨俊坚
3.结构矩阵的位移秩方法在Reed-Solomon码中的应用 [J], 符小惠;修兴强
4.三类结构矩阵位移秩及在线性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J], 曹萌;吴化璋
5.基于位移影响矩阵的高铁站房混凝土框架结构预应力损失计算方法 [J], 曾月;丁峰;赵一超;卓彪;刘艳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矩阵位移法的计算步骤及示例

矩阵位移法的计算步骤及示例

单元①②和③:
35
⎡ 500 0 0 − 500 0 0 ⎤
⎢ ⎢
0
12 24
0
− 12
24
⎥ ⎥
(1)
k
=
(2)
k
=
(3)
k
=
10
3
⎢ ⎢⎢−
0 500
24 0
64 0
0 − 24 32 ⎥
500 0
0
⎥ ⎥
⎢ 0 −12 − 24 0 12 − 24⎥
⎢ ⎢⎣ 0
24 32
0
− 24
⎥ 64 ⎥⎦
8-8 矩阵位移法的计算步骤及示例 1
矩阵位移法的计算步骤:(以后处理为例)
(1)对结点和单元进行编号,建立结构(整
体)坐标系和单元(局部)坐标系,并对结
点位移进行编号。
(2)计算各杆的单元刚度矩 k (e)、k (e) 。
(3)形成结构原始刚度矩阵K。
(4)计算固端力
F
(e) F
、等效结点荷载FE及综合
⎢⎣0.0 0.0 6.0 12.0⎥⎦
由于连续梁的单元刚度矩阵为非奇异矩阵, 由此组集而成的结构刚度矩阵K 也是非奇异 的,故无需再进行支座约束条件处理。
(4)计算固端力列阵及等效结点 15 荷载列阵。
②单元的固端力列阵
F (2) F
=
⎧ 300 ⎫ ⎩⎨− 300⎭⎬kN

m
等效结点荷载列阵:
k(3)
=
⎢ ⎢ ⎢
l(3) 2EI
⎢⎣ l ( 3 )
4
2EI l(3) 4EI l(3)
⎤ ⎥ ⎥ ⎥ ⎥⎦
3 4
(3)集成结构刚度矩阵K

矩阵位移法——精选推荐

矩阵位移法——精选推荐

第十二章矩阵位移法12-1 概述用经典的力法和位移法求解超静定结构,随着基本未知量数目的增多,相应需要建立和求解的多元代数方程的个数也增多,计算工作极为冗繁和困难。

由于计算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子计算机广泛应用于结构分析,使力学学科在计算技术上实现了现代化,大大推动了工程设计技术上的改进和结构理论的发展。

基于上述情况,结构矩阵分析方法已从本世纪六十年代迅速发展起来。

在结构矩阵分析中,运用矩阵进行计算,不仅能使公式非常紧凑,而且在形式上规格统一,便于使计算过程程序化,因而适用于电子计算机进行自动化的数学计算。

结构矩阵分析的两种基本方法是矩阵位移法(刚度法)和矩阵力法(柔度法),前者在计算中采用结点位移作为基本未知量,后者则采用多余力作为基本未知量。

对于杆件结构,矩阵位移法比矩阵力法便于编制通用的程序,因而在工程界应用较为广泛。

矩阵位移法与位移法在本质上并无区别,两者的差异仅在于矩阵位移法是从电算这一角度出发,它在解题步骤上以矩阵作为组织运算的数学工具。

在杆件结构的矩阵位移法中,把复杂的结构视为有限个单元(杆件)的集合,各单元彼此在结点处连接而组成整体。

因而先把结构分解成有限个单元和结点,即对结构进行离散化。

继而对单元进行分析,建立单元杆端力与杆端位移之间的关系。

再根据变形谐调条件、静力平衡条件使离散化的结构恢复为原结构,从而形成结构刚度方程,据此不难求解结构的结点位移和单元杆端力。

矩阵位移法的基本思路是“先分后合”,即先将结构离散然后集合,这样一分一合的过程,就把复杂结构的计算问题转化为简单杆件的分析与综合问题了。

因此,它的解题方法可分为两大步骤:(1)单元分析。

研究单元的力学特性。

(2)整体分析。

考虑单元的集合,研究整体方程的组成原理和求解方法。

12一2 单元刚度矩阵一、单元的划分在杆件结构中,一般是把每个杆件作为一个单元。

为了计算方便起见,只采用等截面直杆这种形式的单元,并且还规定荷载只作用于结点处。

位移法求超静定结构支座反力

位移法求超静定结构支座反力

位移法求超静定结构支座反力首先,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超静定结构和位移法的基本概念。

超静定结构是指具有多余支撑或节点的结构,这些结构在外力作用下可以保持稳定,但是支座反力并不唯一确定。

在超静定结构中,我们需要通过一定的方法来求解支座反力以及结构的内力分布。

位移法是一种结构分析方法,其基本思想是假设结构在受力作用下产生微小位移,通过计算位移的变化来求解结构的受力状态。

位移法的优点是简单易用,适用于各种结构形式,并且可以较为准确地求解结构的支座反力和内力分布。

接下来,我们将以一个简单的超静定结构为例,通过位移法来求解支座反力。

假设我们有一个悬臂梁结构,如下图所示:(图)该悬臂梁结构为超静定结构,假设其长度为L,横截面积为A,杨氏模量为E。

现在我们需要求解支座A处的水平和竖直支座反力。

首先,我们需要对结构进行简化,假设结构在受力作用下产生微小位移ε,如下图所示:(图)根据悬臂梁结构的几何关系和位移法的基本原理,我们可以列出以下方程:$\frac{d}{dx}(EA\frac{d^2u}{dx^2}) = 0$其中,u为结构在x方向的位移。

根据以上方程可以得到结构的位移方程为:$EA\frac{d^2u}{dx^2} = C_1$其中,C1为积分常数。

根据结构的边界条件,我们可以得到u(0) = 0,u'(0) = 0。

即支座A处的位移为0,支座处的应变为0。

根据以上条件,我们可以得到结构的位移方程为:$EA\frac{d^2u}{dx^2} = -\frac{F}{L^2}x$解上述方程可以得到结构的位移表达式为:$u(x) = \frac{F}{2EA}(x^2 - Lx)$根据结构的边界条件,我们可以得到支座A处的水平反力为0,即$R_A = 0$。

而支座A 处的竖直支座反力为支持力,即$R_V = F$。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成功求解了超静定悬臂梁结构的支座反力。

通过位移法这一经典的结构分析方法,我们可以对各种结构进行分析,并且可以比较准确地求解结构的支座反力和内力分布。

桁架的力法计算公式

桁架的力法计算公式

桁架的力法计算公式桁架是一种由多个杆件和节点构成的结构体系,常用于支撑和承载建筑物或其他工程结构。

在工程设计和分析中,我们经常需要计算桁架结构中各个杆件的受力情况,以确保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而桁架的力法计算公式则是用来帮助我们进行这些受力计算的重要工具。

桁架的力法计算公式基于静力学原理,通过平衡节点上的受力和力矩,来求解桁架结构中各个杆件的受力情况。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介绍桁架的力法计算公式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方法,以及一些实际工程中的例子。

桁架的力法计算公式基本原理。

桁架结构由多个杆件和节点组成,每个节点上都可能存在多个外力作用,例如拉力、压力、弯矩等。

在进行受力计算时,我们首先需要对桁架结构进行受力分析,确定每个节点上的受力情况。

桁架的力法计算公式基于以下两个基本原理:1.节点受力平衡原理,对于每个节点来说,受力平衡是一个基本原理。

即节点上所有受力的合力为零,所有受力的合力矩也为零。

这一原理可以用来建立节点的受力方程,求解节点上各个杆件的受力情况。

2.杆件受力平衡原理,对于每个杆件来说,受力平衡也是一个基本原理。

即杆件上的拉力和压力之和等于零,杆件两端的力矩也为零。

这一原理可以用来建立杆件的受力方程,求解杆件的受力情况。

桁架的力法计算公式应用方法。

在进行桁架结构的受力计算时,我们可以按照以下步骤应用桁架的力法计算公式:1.确定节点和杆件,首先需要确定桁架结构中的节点和杆件,然后标记每个节点和杆件的编号,以便进行受力计算。

2.建立节点受力方程,对于每个节点来说,根据受力平衡原理,可以建立节点的受力方程。

通过将节点上所有受力的合力和合力矩等于零,可以求解节点上各个杆件的受力情况。

3.建立杆件受力方程,对于每个杆件来说,根据受力平衡原理,可以建立杆件的受力方程。

通过将杆件两端的拉力和压力之和等于零,力矩也为零,可以求解杆件的受力情况。

4.解方程求解,最后,通过解节点和杆件的受力方程,可以求解桁架结构中各个杆件的受力情况,包括拉力、压力等。

结构力学第五版第十章矩阵位移法ppt课件

结构力学第五版第十章矩阵位移法ppt课件

k12
p3 k31 k32 k33 3
k112
简记为 P k---结构刚度方程
k21 k31
k 211 =1 k22
1
k
1 22
1
k32
2
k
2 21
k --结构刚度矩阵(总刚)
k11 k111 k21 k211
k31 0
k13 k121
k23 k33
=1
3
k12 k112 k22 k212 k121 k32 k221
1 2 3
6 3 P3
3 (P3 01 4 2 ) /(8 N ) 3 0
六.非结点荷载
(1).等效结点荷载
PE
PPEE12
PE3
PE1
PE 2
PE 3
---结构等效结点荷载
“等效”是指等效结点荷载引起的结点 位移与非结点荷载引起的结点位移相同
(2).等效结点荷载的计算
1
4
6/ 1.5
8
1.5 1 1
3
2
2
EI1 6 EI 2 24
4m 4m 12m
1
2
1
2
EI1 6
8m
34
3
2
3
1
2
k 2
4
24 4
/12
4 1 2 8 2 3
34
12
k
3
3 1.5
1.5 1 3
3
2
4
3 1.5 0 0
k 1.5 11
4
0
0 4 11 1.5
0
0
1.5
1 2
Fq
2
ql 2 /12 ql2 /12

结构力学基础矩阵位移法基本概念、计算程序和例题讲解

结构力学基础矩阵位移法基本概念、计算程序和例题讲解
结构力学基础 矩阵位移法基本概念、计算程
序和例题讲解
§9-1 矩阵位移法基本概念 §9-2 单元劲度矩阵 §9-3 可动结点劲度矩阵 §9-4 可动结点等效荷载列阵 §9-5 单元杆端力和支座反力 §9-6 例题 §9-7 平面刚架计算程序
§9—1 矩阵位移法的基本概念
一、坐标系和符号规定 图示连续梁:
4.求 K
(1)计算机各单元的方向余弦和杆长:
(2)求 kmi
(3)求ki
单元(1):Cx=0 Cy=1
杆长:l 同理:
(4)求 按照“对号入座“原则,由ki形成k哪
例如: 同理:
5.求: 对于桁架,一般只有结点荷
载,于是
得 6.求结点位移
7.求杆端力Fmi
8.求支座反力
例 设 EI=常数,EA=常数, EI=20EA,试用矩阵位移法分析
5
6
1 2
88.889 0.0
0.0 5.268
0.0 11.852
-88.889 0.0
0.0 -5.268
0.0 11.852
1 2
k②
EA l1
3 4
0.0 88.889
5 0.0
11.852 0.0
5.268
35.556 0.0
11.852
0.0 88.889
0.0
11.852 0.0
返回
§9—3 可动结点劲度矩阵
一、形成可动结点劲度矩阵的步骤
步骤: 1.对结构进行结点编号、单元标号、自由度编号: 2.确定单元杆端自由度序号(考虑约束条件); 3.计算单元在局部坐标系中的劲度矩阵kmi 4.计算单元转换矩阵Ti 5.形成单元在整体坐标系中的劲度矩阵ki TiTkmiTi

《结构力学习题集》(下)-矩阵位移法习题及答案 (2)

《结构力学习题集》(下)-矩阵位移法习题及答案 (2)

第七章 矩阵位移法一、是非题1、单元刚度矩阵反映了该单元杆端位移与杆端力之间的关系。

2、单元刚度矩阵均具有对称性和奇异性。

3、局部坐标系与整体坐标系之间的坐标变换矩阵T 是正交矩阵。

4、结构刚度矩阵反映了结构结点位移与荷载之间的关系。

5、用 矩 阵 位 移 法 计 算 连 续 梁 时 无 需 对 单 元 刚 度 矩 阵 作 坐 标 变 换。

6、结 构 刚 度 矩 阵 是 对 称 矩 阵 ,即 有K i j = K j i ,这 可 由 位 移 互 等 定 理 得 到 证 明 。

7、结构刚度方程矩阵形式为:[]{}{}K P ∆=,它是整个结构所应满足的变形条件。

?8、在直接刚度法的先处理法中,定位向量的物理意义是变形连续条件和位移边界条件。

9、等效结点荷载数值等于汇交于该结点所有固端力的代数和。

10、矩阵位移法中,等效结点荷载的“等效原则”是指与非结点荷载的结点位移相等。

11、矩阵位移法既能计算超静定结构,也能计算静定结构。

二、选择题1、已知图示刚架各杆EI = 常数,当只考虑弯曲变形,且各杆单元类型相同时,采用先处理法进行结点位移编号,其正确编号是:(0,1,2)(0,0,0)(0,0,0)(0,1,3)(0,0,0)(1,2,0)(0,0,0)(0,0,3)(1,0,2)(0,0,0)(0,0,0)(1,0,3)(0,0,0)(0,1,2)(0,0,0)(0,3,4)A.B.C.D.21341234123412342、平面杆件结构一般情况下的单元刚度矩阵[]k 66⨯,就其性质而言,是:A .非对称、奇异矩阵;B .对称、奇异矩阵;C .对称、非奇异矩阵;D .非对称、非奇异矩阵。

—3、单元i j 在图示两种坐标系中的刚度矩阵相比:A .完全相同;B .第2、3、5、6行(列)等值异号;C .第2、5行(列)等值异号;D .第3、6行(列)等值异号。

jxi4、矩阵位移法中,结构的原始刚度方程是表示下列两组量值之间的相互关系: A .杆端力与结点位移; B .杆端力与结点力; C .结点力与结点位移; D .结点位移与杆端力 。

结构力学矩阵位移法

结构力学矩阵位移法
⑶根据所选基本未知量的不同,结构矩阵分析 包括:
§9-1节 位移法概述
?
矩阵力法
?结构矩阵分析
一般刚度法
?
矩阵位移法
?
直接刚度法
?以直接刚度法的程序最为简单且通用性强,应 用最广。
?⑷矩阵位移法是有限元法的雏形,故杆件结构 的矩阵分析也称作杆件结构的限元法分析,具 体包括两部分内容:
§9-1节 位移法概述
第九章 矩阵位移法
仅限于求解杆系结构在静荷载作用下的位 移和内力。以位移法(附加约束法)为基础,从 有限单元法的角度讲解结构的静力分析。既适 用于静定结构,也适用于超静定结构,易于编 写通用的计算机程序,尤其对于大型复杂结构, 该法具有很大的优越性,可大大减少手算的工 作量,是面向计算机的计算方法。
§9-1节 位移法概述
⑴ 力法和位移法均为传统的结构力学的计算 方法,其相应的计算手段手算,因而只能解 决计算简图较粗略基本未知量数目不太多的 结构分析问题。
⑵计算机的出现和广泛应用,使结构力学的计 算发生了巨大变化,电算能够解决手算难以 解决的大型复杂问题。由此产生了适合电算 的分析方法 —— 结构矩阵分析。
6EI
Fy2 ? ? l 3 (v1 ? v2 ) ? l 2 (?1 ? ? 2 )
M1
?
6EI l2
(v1
?
v2 ) ?
4
EI l
?
1
?
2EI l
?
2
6EI
2EI 4EI
M2 ? l 2 (v1 ? v2 ) ? l ?1 ? l ? 2
§9-2节 单元刚度矩阵(局部坐标系)
一般单元的刚度方程
(a)单元分析:将结构离散成有限个两端固定杆件作为计 算单元,按照单元的力学性质(物理关系),建立单元 的杆端力和杆端位移的关系—单元的刚度方程,形成单元 刚度矩阵。

桁架矩阵位移法

桁架矩阵位移法
结构的总体平衡方程为:
K qP
2n2n 2n1 2n1 K称为总体刚度矩阵
每个单元为结构贡献两个结点,因此每个单元刚度矩阵为原始总体刚度矩阵贡 献四个“子块”(每个子块为2*2矩阵,代表一个结点两个自由度的刚度矩 阵),因此生成结构总体刚度矩阵的方法为:各单刚子块“对号入座”。 先生成一个空的总体刚度矩阵,然后将各单元的四个子块往里填,相同位置 (不同单元贡献的相同结点)累加。 注意只有主对角线上的子块(主子块)才会累加,副子块不会累加
第四章 桁架矩阵位移法
4.1 矩阵位移法概述 4.2 单元刚度矩阵 4.3 总体刚度矩阵 4.4 边界条件与结果处理 4.5 ANSYS简介 4.6 ANSYS桁架静力学分析
§4.1 矩阵位移法概述
• 矩阵力法(柔度法):以力作为基本未知量。 • 矩阵位移法(刚度法):以位移作为基本未知量。
力法精度高,但规律性不强 位移规律性强,适合计算机编程
2 25
25
25
25


12
9
12
9
K 5

4EA
25
25
25 25
5l 16
12
16
12
5 25 25 25 25
12 9 12 9


25 25 25 25
1
2
34
5
6
0 0 0 0 0 0
0 0000 0 0 0000 0
对于桁架结构,一般每根杆件作为一个单元,这一 步可以略去。
单元分析:通过假设位移试函数,分析单元的内力 与位移的关系,建立单元刚度矩阵
把各离散单元集合起来,搭成原结构
整体分析:要求各单元满足原结构的几何条件和平 衡条件,从而建立整个结构刚度方程,求解结构的 位移和内力

结构力学教学课件09矩阵位移法ppt

结构力学教学课件09矩阵位移法ppt
所在行、列的副元素以及同行 的未知结点荷载改为0
满足边界条件3 0,
保持矩阵原有阶数和对称性
上节课内容概述
✓边界支承条件的处理; ✓非节点荷载的移置; ✓连续梁的矩阵分析; ✓坐标变换
静力等效原则 移到邻近结点
仅有结点荷载 作用的结构
假想约束 固定各结点
M1F, j
&
M
F 2
,
j
矩阵位移法 分析
0
0.4
69
0.625
0
0.469
1.25
(1) 各杆在局部坐标系中的 单元刚度矩阵
3.0
0
k
(2)
106
0 3.0
0
0
0 0.12 0.3
0 0.12
0.3
0 0.3 1.0 0 0.3 0.5
3.0 0 0 3.0 0 0
0 0.12 0.3
0 0.12 0.3
单元①
1
1
2 2
单元②
1
2
2 3
刚架的整体刚度矩阵,对号入座
k
k11 k21
(1) (1)
k (1) 12
k22 (1) k11 (2) k (2)
21
k12
(2)
k22
(2)
3.75 0
0 3.75 0
0
0
0
0
0
0.234 0.469
0 0.234 0.469
0.6 0.8 0 0
0
0
T
0 0
0
0
01 0
0 0
0 0 cos sin 0
0 0 sin cos 0
00 0

结构力学 矩阵位移法

结构力学 矩阵位移法

§9-2节 单元刚度矩阵(局部坐标系)
一.一般单元的刚度方程和刚度矩阵
1.单元两端采用局部编码1、2
1
e
2.六个杆端位移组成杆端位移列向量。
v1
1
u1
EAI L
3.六个杆端力组成杆端力列向量。
y
2
2 vu22 x
e
1
2
e
u1 v1
e
3
1
F1
e
F2
e
F x1 Fy1
单元刚度矩阵中的每个元素都代表单元
杆端单位位移引起的杆端力称之为单元
刚度系数。其中
k
表示第j个杆端单位位移
ij
引起的第i个杆端力。
⑵单元刚度矩阵为对称矩阵。 kij k ji
⑶一般单元刚度矩阵为奇异矩阵 k e 0
三、特殊单元刚度方程和刚度矩阵
⑴连续梁中的受弯杆件单元 ⑵桁架结构中杆件单元
⑴连续梁中的受弯杆件单元
忽略轴变时单元的刚度矩阵
12EI
l3 6EI
k
e
l2
12E
l3 6EI
I
l2
6EI
l2 4EI
l 6EI
l2 2EI
l
12EI l3
6EI l2
12EI
l3 6EI l2
6EI
e
l2 2EI
l
6EI l2
4EI
l
§9-3节 单元刚度矩阵(整体坐标系)
一、单元坐标转换矩阵
⑶根据所选基本未知量的不同,结构矩阵分析 包括:
§9-1节 位移法概述
矩阵力法
结构矩阵分析
一般刚度法
矩阵位移法
直接刚度法

用矩阵位移法计算桁架结构支座反力的简便方法

用矩阵位移法计算桁架结构支座反力的简便方法

2012 年第 21 卷第 2 期 84 高等建筑教育
F HA = F VA = F WA =
∑ ( e) ∑ ( e) ∑ ( e)
± F N cosα - F Px ± F N cosβ - F Py ± F N cosγ - F Pz 。 ( a)
( e) 珔 和末结点杆端力 F 它们与桁杆轴力 F N 的关系为 Nj , ( e) ( e) 珔 珔 F = - FN , F = FN Ni Nj
F VA 和 F WA 分别为支座 A 沿整体坐标 式中: F HA 、 x、 y 和 z 方向的支座反力; α 、 β 和 γ 分别是单元坐标 ( e) 珋 轴 x ( 图 1 中标于单元上的箭头为其方向 ) 相对于
( e) ( e) 珋 对于 x 轴沿其他象限延伸的情况, 以及平面
珋 的方 现设始结点 i 连于支座 A, 单元坐标轴 x ( e) 珋 轴沿第一象限延伸 ) , 向余弦均为正 ( 即 x 如图 2 ( a) 所示可得
式( e) 亦均适用。 桁架支座反力的计算, 三、 桁架支座反力计算流程图和算例 ( 一) 桁架支座反力计算流程图
A simple solution of truss reactions with matrix displacement method
WANG Daquan, WEN Guozhi ( College of Civil Engineering,Chongqing University,Chongqing 400045 ,P. R. China) Abstract: A truss reactions often need to be solved after the structure is calculated by matrix displacement method. It is inconvenience that the rational solution based on the truss axial force needs to determine the sign of sum terms according to whether the beginning joint or the ending joint is connected to the support. But if the convention is changed to matrix displacement method, a new reaction formula based on elementend forces can be deduced and efficiently solve the deficiency, and then, can also decrease the complication in teaching and programming. Keywords: truss; reactions; matrix displacement method

结构力学:第十章 矩阵位移法

结构力学:第十章   矩阵位移法

6EI l2
2
F62
§10-2 单元刚度矩阵
单一位移时的单元杆端力
F23
6EI l2
3
F53
F33
4EI l
3
F63
2EI l
3
§10-2 单元刚度矩阵
单一位移时的单元杆端力
F14
EA l
4
F44
EA l
4
F35
6EI l2
5
F65
F55
12EI l3
5
F25
§10-2 单元刚度矩阵
单一位移时的单元杆端力
平面刚架单元的杆力列向量为
{Fe} FNi FSi Mi FNj FSj M j T
平面刚架单元的杆端位移列向量为
(10-1)
{δe} (ui vi i u j v j j )T
(10-2)
注意:杆端力与杆端位移必定是一一对应的,即有 几个杆端位移分量就有几个杆端力分量。
§10-1 概述
对于杆系结构,矩阵位移法因易于编制通用的计算程序。
理论基础:位移法 ;分析工具:矩阵 ; 计算手段:计算机
§10-1 概述
三、矩阵位移法的思路 :
1)离散,进行单元分析,建立单元杆端力和杆端 位移的关系。
2)集合,进行整体分析,建立结点力与结点位移
的关系。 任务
意义
单元 分析
建立杆端力与杆端位移 间的刚度方程,形成单 元刚度矩阵
§10-2 单元刚度矩阵
从单刚元素的物理意义出发得到单刚阵
单元杆端位移示意
3 2
6 5
1
4
图示量均是正的
§10-2 单元刚度矩阵
单元杆端力示意
F1

桁架矩阵位移法

桁架矩阵位移法
T
F R1x R1y 0 F 0 0 0 F 0 0 0 R6 y
对于约束相应自由度的位移为零的情况,可以将:
(1)[K]中这些自由度对应的行和列全部删去 (2){q}、{F}中这些自由度对应的行(只有一个元素)删去。 当已知自由度位移不为零时,可采用置大数法、置1法等方法处理边界条件(不 讲)
对于桁架结构,一般每根杆件作为一个单元,这一 步可以略去。
单元分析:通过假设位移试函数,分析单元的内力 与位移的关系,建立单元刚度矩阵
把各离散单元集合起来,搭成原结构
整体分析:要求各单元满足原结构的几何条件和平 衡条件,从而建立整个结构刚度方程,求解结构的 位移和内力
矩阵位移法最简单例子:
对结点列平衡方程(对于复杂单元,需 假设插值函数来得到平衡方程):
有限单元法基本步骤
(1) 待求解域离散化 (2) 选择插值函数 (3) 形成单元性质的矩阵方程 (4) 形成整体系统的矩阵方程 (5) 约束处理,求解系统方程 (6) 其它参数计算
其中(3)、(4)、(5)、(6)为矩阵位移法
6
• 杆系结构的矩阵分析(有限元法)
先把结构拆开,分解为有限个单元(结构离散化)。
0
k (1) 22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将第二个单元的四个子 块填入
K 2


k
(2) 11
(2)
k 21
0 k(1) 0 0 0 22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支座反力的计算

支座反力的计算

支座反力计算简单的静定结构可以通过力的平衡和力矩的平衡来建立两个方程式,每个方程是可以求一个未知量,就是说,简单的静定结构只能求两个未知力;对于超静定结构计算就复杂了,不过还是要用到平衡和力矩的平衡来建立方程,此外根据具体的情况增加其他方程联合求解,就是说,有多少个未知力就需要多少个方程式;例如:一条简支梁长为L,两头AB简支,从左到右在1/3L处有个P向下的集中力,求两端支座反力。

这就是简单的静定结构,解题如下:设两端的支座反力分别为:Ra和Rb根据垂直方向力的平衡条件得:Ra + Rb = P根据垂直方向力矩的平衡条件,以A为原点,得:Rb*L=P*1/3L(顺时针力矩等于逆时针力矩,A的支座反力过原点,力矩为零)联立两个方程组解得:Ra =2/3PRb =1/3P图解在这里是用不上,所有结构力学的书都有计算的方法的,最好就是找来看看,比我们在这里费尽心思的讲解要好得多。

例题:简支梁的支座反力计算杆件长5米,离A端头1.5米有集中荷载为100N,问A,B两支座的反力为多少最佳答案RA=70KN RB=30KN1.1.5支座反力计算在静定结构的受力分析中,通常须预先求出支座反力,再进行内力计算。

求支座反力时,首先应根据支座的性质定出支座反力(包括个数和方位),然后假定支座反力的方向,再由整体或局部的平衡条件确定其数值和实际指向。

以图1-6a所示多跨刚架为例,讨论支座反力计算。

图1-6此刚架有五个支座反力:、、、和。

由整体的三个平衡方程,加上铰D和铰C处弯矩分别为零的平衡条件,即可求出这五个支座反力。

从几何组成的角度看,D以右部分为三铰刚架,是基本部分;D以左部分是支承在地基和三铰刚架上的附属部分。

首先,取附属部分为隔离体(图1-6b),由平衡方程求、和。

(a)然后,将D铰处的约束反力反向加在基本部分上,取D以右三铰刚架为隔离体(图1-6c),利用平衡方程求和。

(b)(c)再取C以右半刚架为隔离体(图1-6d),由铰C处弯矩为零的平衡方程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 simple solution of truss reactions with matrix displacement method
WANG Daquan, WEN Guozhi ( College of Civil Engineering,Chongqing University,Chongqing 400045 ,P. R. China) Abstract: A truss reactions often need to be solved after the structure is calculated by matrix displacement method. It is inconvenience that the rational solution based on the truss axial force needs to determine the sign of sum terms according to whether the beginning joint or the ending joint is connected to the support. But if the convention is changed to matrix displacement method, a new reaction formula based on elementend forces can be deduced and efficiently solve the deficiency, and then, can also decrease the complication in teaching and programming. Keywords: truss; reactions; matrix displacement method
式( a ) 中, 若桁杆末结点 j 连于支座 A, 如图 1 ( b) , 则被求和项取正号; 若始结点 i 连于支座 A, 如 “Σ ” 图 1 ( a) , 则取负号。求和符号 表示如果连于支 需对每一根桁杆先判断符 座 A 的桁杆不止一根时, 号后, 再求和。显然, 这一过程并不便于实际计算。 二、 以桁架杆端内力计算桁架支座反力可统一 计算方法 设推导前的已知条件同前。 根据矩阵位移法的 ( e) 珔 约定, 桁架单元 的杆端力分为始结点杆端力 F Ni
参考文献: [ 1] M] . 匡文起, 张玉良, 辛克贵. 结构矩阵分析和程序设计[ 1991.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 2] . 北京: 中国水 赵更新. 土木工程结构分析程序设计[M] 2002. 利水电出版社, [ 3] M] . 武汉: 武汉 文国治, 李正良. 结构分析中的有限元法[ 2010. 理工大学出版社,
( e) 珋 x、 y 和 z 轴的方位角; cosα 、 cosβ 和 cosγ 分别是 x
y 和 z 轴方向的余弦; F Px 、 F Py 和 F Pz 分别为 轴对 x、 y 和 z 方向的结 沿整体坐标 x、 直接作用于支座 A 上, 点荷载。
( b)
图2
基于矩阵位移法约定的桁杆轴力与反力的关系
( e) ( e) 珋 对于 x 轴沿其他象限延伸的情况, 以及平面
珋 的方 现设始结点 i 连于支座 A, 单元坐标轴 x ( e) 珋 轴沿第一象限延伸 ) , 向余弦均为正 ( 即 x 如图 2 ( a) 所示可得
式( e) 亦均适用。 桁架支座反力的计算, 三、 桁架支座反力计算流程图和算例 ( 一) 桁架支座反力计算流程图
( e) 珔 = F Nj cos α ( e) Nj
珔 cosβ F VA = F
( e) 珔 F WA = F Nj cos γ

( d)
从式( c) 和式 ( d ) 可见, 支座反力已与所连的单 元结点是始结点 i 还是末结点 j 无关, 因此, 两式可 合写为式 ( c ) 。 如果再考虑到数个单元同时与支座 相连, 以及支座承受结点荷载的情况, 最终可得 F HA = F VA = F WA =
图1
基于传统约定的桁杆轴力与反力的关系
1] 2] 根据参考文献[ 和[ 可知支座 A 的支座反力计算公式为
收稿日期: 2011 - 09 - 18 ( E - mail ) wwwdq@ 作者简介: 王达诠( 1977 - ) , 男, 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院讲师, 主要从事结构力学研究, yeah. net。
( 编辑 梁远华)
( e) 珔 F ∑ Ni cos α - F Px ( e) ( e) 珔 F ∑ Ni cos β - F Py ( e) ( e) 珔 F ∑ Ni cos γ - F Pz ( e)

( e)
2 = 5 . 820 rad。 5 槡 ( 2) 因此, 方向余弦为 cosα = cos2. 159 = - 0. 554 7, ( 2) ( 2) cosβ = sinα = sin2 . 159 = 0 . 832 1 , cosα ( 3) = cos5 . 820 = 0 . 894 4 , cosβ ( 3) = sinα ( 3) = sin5 . 820 = - 0 . 447 2 。 将以上各轴力和方向余弦值代入式 ( e) , 可得:
用矩阵位移法计算桁架结构支座 反力的简便方法
王达诠, 文国治
( 重庆大学 土木工程学院, 重庆 400045 )
摘要: 利用矩阵位移法计算桁架结构常需计算其支座反力 。按桁杆轴力计算桁架结构支座反力需根据支座 不方便计算, 而直接按矩阵位移法中单元杆端力的正负号 结点连于桁架结构的末结点或始结点判别正负号 , 约定推得的桁架支座反力计算公式则无此问题 , 既便于教学运用, 又可有效简化程序编制。 关键词: 桁架; 支座反力; 矩阵位移法 中图分类号: TU311. 4 文献标志码: A 2909 ( 2012 ) 02008304 文章编号: 1005-
85 王达诠, 等 用矩阵位移法计算桁架结构支座反力的简便方法 ( 2) ( 2) ( 3) ( 3) ( 2) ( 2) ( 3) ( 3) 珔 珔 珔 珔 F H3 = F +F = ( - 21 . 97 ) × F V3 = F +F = ( - 21 . 97 ) × N3 cos α N3 cos α N3 cos β N3 cos β ( - 0 . 554 7 ) + ( - 24 . 11 ) × 0 . 894 4 = - 9 . 376 kN , 0 . 832 1 + ( - 24 . 11 ) × ( - 0 . 447 2 ) = - 7 . 500 kN 。
矩阵位移法是有限元法应用在杆件结构计算时常采用的方法 , 也是土木工 程专业本科生必须掌握的基本方法之一 。 利用矩阵位移法计算桁架结构时, 常 还需计算桁架的支座反力。 在不少教材中使 常在求出桁架中各杆件的轴力后 , 用的桁架支座反力计算公式并不方便使用 , 文章根据矩阵位移法的约定, 重新推 有效简化了旧有公式, 使之更方便适用。 导了的桁架支座反力计算公式, 下面以计算空间桁架支座反力为例 , 说明传统约定和矩阵位移法约定在桁 架反力计算上的差别。 一、 以桁架轴力计算桁架支座反力需分始末两端判别正负号 设矩阵位移法的整体坐标系如图 1 所示, 且以其为参照的某空间桁架的全 部桁杆轴力已解出, 并约定该桁架铰支座的反力正方向与整体坐标系一致时为 正。现取连于桁架中任一支座 A 的任一单元, 其轴力为 F N , 按照传统约定, 沿 该单元外法线方向标出力矢量, 如图 1 所示。
这一判断过程增加了手算的繁杂程度, 也导致程序 增加了代码的长度。 编制时必须使用判断语句, 而式( e) 的推导完全遵循矩阵位移法约定, 能将 也可缩减代码。 符号隐入公式中。这既方便了计算, 同时, 利用式( e) 编制的程序, 能在求支座反力时, 再 次利用前期算得的桁杆杆端力变量 。 综上可见, 矩阵位移法的约定自成一体, 严格遵 照这一约定可以避免传统桁架支座反力计算过程中 从而提升教学效率。 繁杂的判断步骤,
{ {
( e) 珔 F HA = F Ni cos α
珔 cosβ F VA = F 珔 cosγ F WA = F( e) Ni( e Ni。( c)
现将按式 ( a ) 和式 ( e ) 计算所对应的流程图分 别绘于图 3 ( a) 和( b) 中。 ( 二) 算例 以图 4 ( a ) 所示平面桁架支座结点 3 的反力 F H3 和 F V3 的计算为例, 说明公式 ( e ) 的使用方法。 该桁 cosγ = 0 。 离散 架为平面桁架, 因此 cosβ = sinα , 化及各杆轴力, 如图 4 ( a) 所示。 为求得两个方向上的支座反力, 取支座结点 3 及其相关为单元隔离体, 如图 4 ( b ) 所示。 单元 ② 和 ( 2) ( 3) 珔 珔 = ③ 的 杆 端 力 为 F N3 = - 21 . 97 kN 、 F N3
( 2) - 24 . 11 kN。 再分别计算两单元同 x 轴的夹角 α 2 ( 3) = π - arccos = 2 . 159 rad , = 2 π - arccos α 13 槡
而当末结点 j 连于支座 A, 如图 2 ( b ) 所示。 推 导式 ( c ) 时, 所得公式中本应带有负号, 但考虑到方 位角 α 、 β 和 γ 已由第一象限角变为第三象限角 ( 即 ( e) 珋 轴沿第七象限延伸) , x 因此, 该负号实际已隐含于 方向余弦中, 进而 F HA
图3
桁架支座反力计算程序流程图
图4
算例
四、 结语 式( a) 按照传统轴力正负号约定推得, 被不少教
材使用, 但使用过程中需判断连于支座的结点是单 元的始结点还是末结点, 以确定被求和项的符号。
2012 年第 21 卷第 2 期 86 高等建筑教育
83
2012 年第 21 卷第 2 期 高等建筑教育 JOURNAL OF ARCHITECTURAL EDUCATION IN INSTITUTIONS OF HIGHER LEARNING Vol. 21 No. 2 201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