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组织贴扎技术精品PPT课件

合集下载

软组织贴扎技术

软组织贴扎技术
拉伸状态 正常状态 缩短软状态

请各位务必要 谨记,一定要 考虑摆位
六、临床应用考量
▪ 2、贴扎时间
单次贴扎最长可达5天,一般持续贴扎1-3天, 具体时间因贴布材质及粘弹性会有差异。
▪ 3、洗澡与出汗
贴布有较好的防水性,洗澡时一般可正常使用。 但出汗属于内生水,加上温度上升,容易导致凝胶 变性和脱胶,故大汗后应及时更换贴布。
材料为硬贴布、弹性不 佳,但高附着特性,易
髌骨不对线
过敏
临床在膝关节疾患中应
用较多 ,如:
脂肪垫综合症
膑腱炎
股四头肌乏力
股骨内旋 骼胫束综合齐症齐哈尔医康学复院医第学二科附属医院
贴好贴布的膝关节 髌骨在正常位置上
肌内效贴(筋内效)
▪ 发明者︰日本 加濑建造(Kenso Kase,D.C. )脊医博士 ▪ 1973年开始应用,开始系列研究,并于1980开始发表相关
论文 ▪ 1982年发明肌内效贴布 ▪ 最初是在日本的康复医院内应用 ▪ 在1988年汉城奥运会上得到国际的认可 ▪ 分别于1995年和1996年开始在美国和欧洲应用 ▪ 日本KT学会成立于1984年 ▪ 美国KT学会成立于1997年 ▪ 香港肌内效贴布疗法学会成立于2005年 ▪ 国际KT学会成立于2007年
第二节、上肢贴扎技术
3、贴扎方法及图解:
②放松冈上肌、三角肌:采用I形贴 布,Y形贴布(自然拉力)

第九章 软组织贴扎技术

第九章  软组织贴扎技术

第一节 概述
(2)影响贴扎疗效的一般因素
① 皮肤的状态 ② 皮下脂肪的厚度 ③ 贴扎环境 ④ 贴扎后的活动等
第二节、上肢贴扎技术
第二节 上肢贴扎技术
一、 肩峰下撞击综合征 二、 肩周炎 三、 脑卒中肩关节半脱位 四、 网球肘 五、 高尔夫球肘 六、 手腕部腱鞘炎 七、 肩手综合征
第二节 上肢贴扎技术
6. 多层重叠贴扎
原则: (1)一般是裁剪得越多贴在越里层(即从里到外为爪形/灯笼形→ “X”形→“Y”形→“I”形)
临床上也有学者在应用“X”形贴布做痛点提高时,习惯将其贴 在最里层,而灯笼形在用于稳定时贴在最外层。 (2)在同一解剖部位,不应贴扎层次过多,以免给予软组织的“指 令”太杂甚至相互矛盾,或隔离太厚,影响疗效。
第一节 概述
五、肌内效贴的治疗原理
1.“淋巴贴扎”可增加皮肤与肌肉之间的间隙,促进组织液 循环,减少局部致痛物质的堆积。 2 .“肌肉贴扎”可依贴布回缩方向的不同,或放松软组织以 减轻肌肉的张力,缓解疲劳;或支持软组织,促进肌肉收缩, 稳定关节功能等。 3. 感觉输入:利用贴布的粘性、弹性及方向性,获得持续 增加感知觉的输入,改善“身体图示”,改善运动模式,加 强运动控制能力的效果。
第一节 概述
一、定义
软组织贴扎是一种将特制的胶布粘贴于体表,以 达到保护肌肉骨骼系统、促进运动功能的非侵入性治 疗技术。该技术最早用于各类运动损伤的处理,后逐 渐延伸到康复治疗领域。

软组织贴扎技术

软组织贴扎技术

专有名词和术语
❖ 【锚】:指贴扎起端,为最先贴扎端、固定端
❖ 【尾】:指固定端贴妥后,远离固定端向外延伸的 一端,或称尾端
❖ 延展方向:指【锚】固定后 ,尾端继续延展贴扎的 方向
❖ 回缩方向:指贴布【尾】向【锚】弹性回缩的方向
❖ 拉力:对贴布外加的拉拖的力量,可以影响整体皮 肤及筋膜走向
拉力
❖ 自然拉力:指对贴布不施加任何外加拉力或 仅施加小于10%的拉力
麦克康尔贴扎
❖ 目的:改善关节排列、减轻发言组织的压力 ❖ 主要应用在膝部问题上 ❖ 材料为硬性贴布,弹性不佳 ❖ 高附着特性,易过敏 ❖ 临床在膝关节疾患中应用较多 如: 脂肪垫综合症、筋膜炎、
股四头肌乏力、 股骨内旋髂胫束综合症
肌内效贴布贴扎
❖ 以布及黏胶为原料制造
❖ 经过不断制造技术改良,新一代的肌内效贴 布已经兼具透气、防水、不过敏、运动前后 均可用及日常生活随时可以使用等优点
❖ 贴布张力与应力影响的具体分析
❖ 贴布张力越大(对贴布的拉力较大时容易产生)
➢ 贴布整体长度拉长 ➢ 贴布间隙越明显 ➢ 贴布的垂直效应较多,贴布的应力较大 ➢ 贴布的对软组织的压力与支持性较大 ➢ 给予组织垂直压力,改变渗透压 ➢ 皮肤的皱褶越少(筋膜的流动较少) ➢ 贴布对皮肤的牵扯感越明显 ➢ 皮肤较易过敏 ➢ 皮肤对贴布的耐受性越差
❖ 贴布张力越小

《肌内效贴扎技术》PPT课件

《肌内效贴扎技术》PPT课件

• 缓解疼痛:根据闸门控制理论,由于触觉传入神经 (Aβ纤维)的直径大于痛觉传入神经(Aδ和C纤维),在 传导速度上也较快,因此增加触觉传入神经的感觉 输入,能够抑制痛觉输入,从而减轻或消除疼痛。
• 改善循环:当贴布于皮肤密合时会自然产生皱褶,这 些皱褶具有方向性,可改变筋膜及组织液的流向趋 势,有效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2021/3/26
6
专用术语
• 锚:指贴扎起端,为最先贴扎端、固定端。 • 尾:指固定端贴妥后,远离固定端向外延伸的一端,或称
尾端; • 延展方向:指锚固定后,尾端继续延展贴扎的方向; • 回缩方向:指贴布"尾"向"锚"弹性回缩的方向; • 自然拉力:指对贴布不施加任何外加拉力或仅施加<10%
的拉力。一般来讲,淋巴贴布自然拉力为0-10%,肌肉贴 布自然拉力为7-10%。初学者开始应用时,一般采用自然 拉力。
2021/3/26
8
肌内效贴布的剪裁
2021/3/26
9
贴布的生理效应
通过粘贴时的胶布的密度差牵动皮肤的走 向,增加皮肤与肌肉之间的间隙,进而影 响到皮下筋膜组织的流向,让筋膜系统能 够有足够的通透性与流通,促进淋巴及血 液循环。
Hale Waihona Puke Baidu
2021/3/26
10
贴布的生理效应
2021/3/26

软组织贴扎技术

软组织贴扎技术

• X型
• 贴布两端对半裁剪,中间不裁剪,四个分支的尾端贴布回缩朝向 中间的锚,此时可促进锚位置的血液循环及新陈代谢,起到止痛 的效果,也称为“痛点提高贴布”。 • Y型
• 贴布一端对半裁剪,另一端不裁剪。此时两分支尾端贴布的长度 及夹角会影响回缩向固定端的回缩分离。该型贴布可调整肌肉张 力,促进血液循环代谢,适用于放松紧张肿胀的肌肉,或促进协 同肌收缩,或包绕特殊结构时使用。
• (6)训练软组织:借由贴扎对于局部皮肤的触觉感觉输入,如 同专业治疗或训练人员的手部接触引导,能持续长时间给予该处 软组织一个诱发动作的信息,能有效提升训练效果,达到肌肉再 教育的目的。 • (7)矫正姿势:调整主要控制姿势动作的肌群的张力,促进肌 肉协调能力,或进一步利用加大张力的贴扎方式将关节固定在对 线良好的位置,提供局部关节本体感觉输入,能有效矫正不当的 姿势。 • (8)增强关节稳定性:可防止因不正常肌肉收缩所造成的关节 异常,能调整筋膜,使肌肉机能正常化,并增加关节活动度。
常见疾病贴扎举例
• 脑中风—放松上肢紧绷的肌肉 • 问题分析:因中风患者手部腹侧肌肉张力过高,使得掌部与手腕呈现屈曲姿势,进而影响手部正常动 作表现。 • 目的:减轻手腕压迫,放松肌肉。 • 贴布方法:X形贴布贴于手腕腹侧Y形贴布放松腕屈曲肌。 • 脑中风—肩关节脱位(1)
• 贴布方法一:三条I型贴布由上往下沿肩关节贴上,协助支撑关节囊强度,稳定肩关节。

软组织贴扎技术的简介与应用

软组织贴扎技术的简介与应用

PART 03
肌内效贴的临床应 用
肩关节半脱位与肌内效 贴
处理和治疗肩关节半脱位的目的包括: 矫正肩胛骨的位置,恢复肩部原有的锁定机制; 刺激肩关节周围肌肉,使之产生肌张力和主动收缩; 在不损伤关节及其周围结构的前提下,保持肩关节无痛性全范围被动活 动。
将上肢吊于胸前的不利影响: 产生疾病失认,使偏瘫上肢从全身运动中产生功能性分离; 加重偏瘫上肢的屈肌痉挛模式; 在转身、从椅子上站起及需要用另一只手拿东西时,妨碍健侧手臂保持 姿势及支撑; 妨碍上肢的代偿性摆动及步态训练中对患侧的指导; 影响患者外部辨别觉及本体感觉的输入; 由于制动引起的血液及淋巴回流障碍。
软组织贴扎技术简介及应用
CONTENTS
print the presentation and make it into a film to be used in a wider field
01. 概述 03. 肌内效贴的临床应用
02. 肌内效贴的生理效应 04. 总结与思考
PART 01
概述
定义、基本术语、形状、拉力、方向、尺寸等
肌内效贴技术——方向
向量力学分析:绘出肌肉力量、筋膜走向和贴布走向的力学分析图。 当贴布回缩方向与肌肉收缩方向一致时,最后的动作向量是三者加成的促进作用。 当贴布回缩方向相反,最后的动作向量是三者加总的放松作用。
PART 02

肌内效贴ppt课件

肌内效贴ppt课件

1. 2. 3.
肌内效贴布的特性
厚度与重量类似人类皮肤 具有绝佳的弹性 可减轻水肿,改善循环,支持软组织,训练及放松软组织,减少发 炎反应,降低疼痛等功能。

1. 2. 3.
传统贴布的特性
弹性较差 固定效果较佳 可减轻疼痛,减少关节活动,降低发炎,抑制肌肉收缩及活动。

两者交叉使用,达到更理想的境界
• 由 Dr. Kenzo Kase 于1973年始创。其部 位贴法主要是促进身体自然康复机能,亦 同时支撑及稳定肌肉与关节而不会妨碍身 体的活动。
肌内效贴布的特性
• • • • 大于140%以上的拉力 具有较强的黏性 具有相当能力的防水和透气的特质 属于高接受度的低过敏性贴布
肌内效贴布法的原理?
• 中度拉力
• 改变筋膜分布的位置或固定局部软组织 10—20% • 保护软组织 20—30% • 避免疤痕增生 30%
• 极大拉力
• 固定及矫正关节位置或关节活动范围。大于30%
方向
• 贴布回缩方向 • 向量力学分析
画出肌肉力量,筋膜走向的力学分析图
• 肌肉力量向量 • 筋膜走向向量 • 贴布走向向量
→ 计算出动作向量
重叠贴扎
• 同方向 • 反方向 • 交叉式重叠的力矩方向
贴扎所产生之生理效应
• • • • • • • • • 1 缓解疼痛 2 改善循环 3 减轻水肿 4 促进愈合 5 支持软组织 6 放松软组织 7 训练软组织 8 矫正姿势 9 改善不当的动作型态

软组织贴扎技术

软组织贴扎技术
• 弹力,为贴布被拉伸后本身具有的弹性回缩力,即向心力; • 张力:贴布受到外力作用时本身具有的延展性,即离心力; • 应力:软组织受到贴布的外力作用时所产生的对抗力或单位面积
上受到的来自贴布的垂直力量; • 切力:为贴布单位面积上的横向力量,可以水平牵动皮肤皱褶走
向; • 粘着力:贴布的粘胶附着在皮肤上的力量。 • 贴布的伸缩能力:缩短5-10%,伸长130-150%
• 中度拉力 指对贴布施加10-30%的拉力。一般来讲,筋膜矫正10-20%, 软组织支持20-30%,瘢痕塑形30%。
• 极限拉力 指对贴布施加超过30%的拉力。一般用于关节矫正
肌内效贴布的剪裁
• I型 • 贴布不剪裁,依需求决定宽度及锚的位置。当锚贴好后,其余贴
布均朝同一方向回缩,此时贴布对于软组织提供单一方向的强大 引导力量,可作为引导筋膜、促进肌肉收缩及支持软组织等应用。
• (6)训练软组织:借由贴扎对于局部皮肤的触觉感觉输入,如 同专业治疗或训练人员的手部接触引导,能持续长时间给予该处 软组织一个诱发动作的信息,能有效提升训练效果,达到肌肉再 教育的目的。
• (7)矫正姿势:调整主要控制姿势动作的肌群的张力,促进肌 肉协调能力,或进一步利用加大张力的贴扎方式将关节固定在对 线良好的位置,提供局部关节本体感觉输入,能有效矫正不当的 姿势。
• 当锚位于贴布中点时,两端贴布向中间方向回缩,此时可针对痛 点促进循环代谢;当锚位于贴布两端,此时贴布提供最大固定效 果,依施予中段贴布的拉力不同,针对关节活动面或拉伤的软组 织做不同程度的固定

软组织贴扎临床应用

软组织贴扎临床应用
于10%的拉力(淋巴贴布0~10%),肌肉贴布 7%~10%)
中度拉力,指对贴布施加10%~30%的拉力(筋膜
矫正10%~20%,软组织支持20%~30%,瘢痕塑性 30%)
极限拉力,指对贴布施加超过30%的拉力(可用于关
贴布的形状 I型 Y型 X型 爪型 灯笼形 软组织贴扎的核心理论是贴扎与人体之间的力学互动 ,贴扎的方向和施加在贴布上的拉力是技术的关键。
肌内效贴的颜色 颜色比较多,没有本质区别,但是在实际应用中 有学者从心理学的角度考虑,以放松为目的多采 用冷色调的贴布,以兴奋促进为目的的采用暖色 调,以固定为目的的采用黑色贴布。
肌内效贴的专有名词和术语
锚,指贴扎起端,为最先贴扎端,固定端 尾,指固定端贴好后,远离固定端向外延伸的一断 延展方向,指锚固定后,尾端继续延展贴扎的方向 回缩方向,指贴布尾向锚弹性回缩的方向。 自然拉力,指对贴布不施加任何外加拉力或仅施加小
应力为软组织受到贴布的外力作用时所产生的对抗力或软组织单位面积上所受到的来自贴布的垂直力量切力为贴布单位面积上的横向力量可以水平牵动皮肤皱褶走向黏着力为贴布的黏胶附着在皮肤的力量黏胶太黏会导致过敏增加此时缺乏横向力稳定性较高黏胶不黏则不易拉起皮肤稳定性较颜色比较多没有本质区别但是在实际应用中有学者从心理学的角度考虑以放松为目的多采用冷色调的贴布以兴奋促进为目的的采用暖色调以固定为目的的采用黑色贴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Fra Baidu bibliotek7
拉力
❖ 自然拉力:指对贴布不施加任何外加拉力或 仅施加小于10%的拉力
❖ 淋巴贴布0~10% ❖ 肌肉贴布7~10%
❖ 中度拉力:指对贴布施加10%~30%的拉力
❖ 筋膜矫正10~20% ❖ 软组织支持20~30% ❖ 瘢痕塑型30%
❖ 极大拉力:指对贴布施加超过30%的拉力
❖ 关节矫正 大于30%
非结缔组织:肌肉、神经及血管等
3
软组织的定义
❖ 广义的软组织:非上皮细胞性的骨骼外间质 (不包括神经胶质及网状内皮系统)
除骨骼、内脏、淋巴结、神经胶质细胞及上皮细 胞层的其它组织
4
软组织相关功能
❖ 整体功能: 连接、支持、营养、分割、运输及保护作用
❖ 重点组织的重点功能 1. 运动的执行单位:肌肉 2. 运动的控制单位:神经 3. 运动的营养单位:血管 4. 运动的支持单位:韧带
当拉力大于30%,贴布的机械力大于自身的弹性力量18
❖ 治疗原理:
❖ 淋巴贴扎 可增加皮肤与肌肉之间的间隙,促进淋巴及血 液循环,减少引致疼痛的刺激物质
❖ 肌肉贴扎 可依贴布回缩方向的不同,或放松软组织以减 轻肌肉的张力或缓解疲劳,或支持软组织,增加肌力,稳 定关节功能等
❖ 因此正确的软组织贴扎技术,可达到减轻疼痛、消除肿胀 、促进肢体功能的康复及增进运动表现等效果
5
主要贴扎方法
❖ 传统白贴(无弹性白色运动贴布) ❖ 功能性筋膜贴扎 ❖ 麦克康尔贴扎 ❖ 肌内效贴(弹性贴布)
6
白贴
❖ 白贴弹性差,固定效果佳 ❖ 贴扎目的为固定关节位置及限制软组织的活
动,是软组织在稳定的状况下进行修复
7
功能性筋膜贴扎
❖ 所使用的特别胶布是没有药性的,硬性胶布 为主
❖ 主要目的是将筋膜持久的伸展及拉回正常位 置,达到减痛的目的
11
❖ 肌内效贴的基本物理特性:
❖ 弹力:为贴布被拉伸后本身具有的弹性回缩 力,即向心力
❖ 张力:为贴布受到外力作用时,贴布本身具 备的延展性,即离心力
❖ 应力:物体受到外力作用时所产生的对抗力 或单位面积上所受之垂直力量
❖ 切力:单位面积上的横向力量,可以水平牵 动皮肤皱褶走向
❖ 粘着力:为贴布的黏胶附着在皮肤的力量, 粘胶太黏,会导致过敏性增加, 粘胶不黏,则不易拉起皮肤,稳定性较差12
❖ 近年来很多康复专业人士还运用贴布的粘性、弹性及方向 性,将贴布作为一种感觉输入的手段,把治疗师对患者的 口令和手法“贴”到患者身上,获得增加感知觉的输入, 改善“身体图式”的效果,尤其是由熟悉解剖及运动生物 力学的使用者进行针对性贴扎,可改善运动模式,加强运 动控制能力
19
剪法
❖ “I”形:
1. 给软组织明确的促进动作指令,促进肌肉运动及支持软组 织
2. 针对关节活动面,或拉伤的软组织进行不同程度的固定
❖ “Y”形:促进或放松较次要或较小的肌群 ❖ “X”形:可促进【锚】所在位置的血液循环及新陈代谢,
达到止痛的效果,也就是所谓的“痛点提高贴布”
❖ 爪形:1.消除肿胀,促进淋巴血液、血液循环 2.爪形贴布需尽量包覆组织液滞留的肢体或血液淤积 的区域
软组织贴扎 技术
1
定义
❖ 软组织贴扎是一种将胶布贴于体表以达到保 护肌肉骨骼系统、促进运动功能的非侵入性 治疗技术
❖ 贴扎常用于各类运动损伤的处理,并广泛延 伸到神经康复、美容等领域
2
软组织定义
❖ 解剖意义上的软组织: 除骨骼以外,连接、支持及包围人体脏器及
其它结构的组织 包括:
结缔组织:肌腱、韧带、筋膜、皮肤、纤维结 构、脂肪及滑膜等
8
麦克康尔贴扎
❖ 目的:改善关节排列、减轻发言组织的压力 ❖ 主要应用在膝部问题上 ❖ 材料为硬性贴布,弹性不佳 ❖ 高附着特性,易过敏 ❖ 临床在膝关节疾患中应用较多 如: 脂肪垫综合症、筋膜炎、
股四头肌乏力、 股骨内旋髂胫束综合症
9
肌内效贴布贴扎
❖ 以布及黏胶为原料制造 ❖ 经过不断制造技术改良,新一代的肌内效贴
❖ 贴布张力与应力影响的具体分析
❖ 贴布张力越大(对贴布的拉力较大时容易产生)
❖ 贴布整体长度拉长 ❖ 贴布间隙越明显 ❖ 贴布的垂直效应较多,贴布的应力较大 ❖ 贴布的对软组织的压力与支持性较大 ❖ 给予组织垂直压力,改变渗透压 ❖ 皮肤的皱褶越少(筋膜的流动较少) ❖ 贴布对皮肤的牵扯感越明显 ❖ 皮肤较易过敏 ❖ 皮肤对贴布的耐受性越差
布已经兼具透气、防水、不过敏、运动前后 均可用及日常生活随时可以使用等优点 ❖ 可用来减轻水肿、改善循环、 支持软组织、训练软组织、 放松软组织、 减少发炎反应、 降低疼痛之功能
10
肌内效贴的主要物理特性 及专用名词
❖ 肌内效贴由防水弹力棉布、医用亚克力胶、 离型材料(背亲纸)组成
❖ 胶面呈水波纹
23
注意问题
❖ 单次贴扎最长可达5天,一般持续贴扎1~3天 ❖ 不建议在使用贴布时进行泡澡或高温沐浴过久 ❖ 浴后可用毛巾、纸巾吸干表面的水分 ❖ 如患者为过敏体质,单次贴扎以24小时为限 ❖ 在同一解剖部位,不应贴扎层次过多,以免给予软
15
专有名词和术语
❖ 【锚】:指贴扎起端,为最先贴扎端、固定端 ❖ 【尾】:指固定端贴妥后,远离固定端向外延伸的
一端,或称尾端 ❖ 延展方向:指【锚】固定后 ,尾端继续延展贴扎的
方向 ❖ 回缩方向:指贴布【尾】向【锚】弹性回缩的方向 ❖ 拉力:对贴布外加的拉拖的力量,可以影响整体皮
肤及筋膜走向
16
13
❖ 贴布张力越小
❖ 贴布整体长度减短 ❖ 贴布间隙不明显 ❖ 贴布的垂直应力较小,水平力量较多 ❖ 给予皮肤水平的力量带动筋膜 ❖ 皮肤的皱褶越多 ❖ 对组织间液及循环代谢的带动力较强 ❖ 贴布对皮肤的拉扯感越小 ❖ 皮肤的适应性较好 ❖ 皮肤对贴布的耐受性越高
14
❖ 肌内效贴的产品有多种颜色 ❖ 其材质没有本质区别 ❖ 在实际应用中有学者从心理学角度加以考虑 ❖ 以放松为目的的贴扎多采用冷色调的贴布 ❖ 以兴奋促进为目的的贴扎采用冷色调的贴布 ❖ 以固定为目的的贴扎则采用黑色贴布
3.增加感知觉的输入
❖ 灯笼形:灯笼形贴布兼具爪形贴布的特性
贴布两端均为固定端,故稳定效果良好
20
21
22
摆位
❖ 是指贴扎部位在贴扎时所摆放的体位 ❖ 肌内效贴起效的主要机制与其力学效应相关 ❖ 如要想放松软组织时,应使改肌肉处在拉长的状态
贴布回缩的方向应与肌肉收缩方向相反 ❖ 常用的摆位有: 1. 在拉伸软组织的状态下贴扎 2. 在软组织的自然状态下贴扎 3. 在缩短软组织的状态贴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