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全国建筑业发展状况统计分析

合集下载

建筑行业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的分析

建筑行业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的分析

建筑行业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的分析建筑行业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的分析一、中国建筑行业概况介绍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国建筑业得到了持续快速的发展,建筑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支柱产业地位不断加强,对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更加显著。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建筑施工企业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

加入世贸组织,在给中国建筑业带来难得的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可避免的冲击和挑战。

将来要直接面对国际承包商的竞争,国内建筑市场以及参与国际工程承包市场的竞争将会愈发激烈。

管理信息化是传统产业获得新生的必由之路。

我国建筑企业能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关键在于企业能否为社会提供质量高、工期短、造价低的建筑产品。

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所带来的巨大生产力,提高自身的信息化应用水平和管理水平,应该作为提升建筑行业竞争力的重点,这也是国外优秀建筑企业发展过程中的实践总结。

建筑业具有土地垄断性和不可移动性等特点,建设工程产品的生产具有单件性、流动性、地域性、周期长和生产方式多样性、不均衡性,以及受外部约束多等特点。

随着建设工程项目的类型和特征的日趋复杂化,建筑产品的精益化,工程服务方式的多样化、市场化的进程,使得建筑企业对建设项目管理的精益程度要求也越来越高。

二、建筑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建筑行业在国民经济各行业中所占比重仅次于工业和农业,对我国经济的发展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同时,作为劳动密集型行业,建筑行业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

因此建筑行业运行的良好与否对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实际上,工业发达国家在国民经济核算和统计时均采用了“狭义建筑业”的概念,而在行业管理中均采用了“广义建筑业”的概念。

“广义建筑业”涵盖了建筑产品以及与建筑业生产活动有关的所有的服务活动,同时涉及到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内容,在WTO中《服务贸易总协定》(GATS)中包含了建筑服务贸易的内容。

根据国家统计局20xx年5月颁布的《三次产业划分规定》,建筑业属于第二产业。

中国建筑业对环境和资源消耗的统计

中国建筑业对环境和资源消耗的统计

中国建筑业对环境和资源消耗的统计中国建筑业对环境和资源消耗的统计一、引言中国建筑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对环境和资源的消耗是不可忽视的。

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业的规模和产值不断增加,但同时也伴随着大量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本文将从深度和广度两方面对中国建筑业对环境和资源消耗的统计进行全面评估,以期为读者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和启发。

二、中国建筑业对环境和资源的消耗情况1. 能源消耗:根据统计数据显示,中国建筑业在能源消耗方面是巨大的。

据国家发改委公布的数据,中国建筑业对能源的消耗占全国总能源消耗量的40%以上,其中80%以上的能源来自于煤炭。

煤炭的高能效和高污染导致了环境的严重污染问题。

2. 资源浪费:除了能源消耗外,中国建筑业还存在着严重的资源浪费问题。

大量的建筑垃圾、水泥、钢材和木材等资源被浪费,而这些资源的开采和生产又对环境造成了巨大的破坏。

据统计,中国每年有数十亿吨的建筑垃圾需要处理,处理不当会导致土地资源和水资源的损失,对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3. 环境污染:建筑业的环境污染主要表现为建筑施工阶段和建筑物使用阶段,包括扬尘污染、噪音污染、废水废气排放等。

根据环保部门的数据,中国建筑业的环境污染排放量在全国各行业中处于较高水平,对环境和居民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

三、对中国建筑业对环境和资源消耗的深入思考中国建筑业对环境和资源的消耗问题,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更是一个社会和环境问题。

在追求经济发展的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到建筑业对环境和资源的消耗所带来的严重后果。

我们应该通过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推动绿色建筑、推行循环经济等措施,来减少建筑业对环境和资源的消耗,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

四、总结回顾中国建筑业对环境和资源的消耗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企业和个人的共同努力。

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要不断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意识,促进建筑业绿色、可持续发展。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建设美丽中国。

2012年建筑业发展统计分析

2012年建筑业发展统计分析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o f Ch i n a ’ S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i n d u s t r y d e v e l o p me n t i n 2 0 1 2 a r e s u mma r i z e d i n s i x a s p e c t s i n c l u d i n g t h e i n c r e a s e o f r e g i o n a l d e v e l o p me n t g a p a n d r e l a t i v e c o n c e n t r a t i o n o f c o n s t uc r t i o n ma r k e t d i s t r i b u t i o n . T h e c o mp l e t i o n o f ma i n i n d i c a t o r s o f Ch i n a ’ S s p e c i a l a n d t h e ir f s t g r a d e e n t e pr r i s e s i n 2 01 2 a r e a n a l y z e d , i n c l u d i n g t o t a l o u t p u t v a l u e , t o t a l r e v e n u e , b e n e i f t a n d v a l u e o f t h e n e w c o n t r a c t s T h e s i t u a t i o n s a r e d e t a i l e d i n f o u r a s p e c t s o fs p e c i a l t y c a t e g o y ,q r u a l i i f c a t i o n r a n k i n g ,r e g i s t r a t i o n r e g i o n a n d r e g i s t r a t i o n t y p e .

我国建筑业2010年发展情况统计分析

我国建筑业2010年发展情况统计分析

2010年是“十一五”收官之年,在党中央、国务院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等一系列政策作用下,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保持较快增长,建筑业在大规模投资拉动下,呈现平稳增长的态势。

全国建筑业企业(指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不含劳务分包建筑业企业,下同)完成建筑业总产值95206亿元,比上年增加18398亿元,增长24%;完成竣工产值52981亿元,比上年增加5715亿元,增长12.1%;房屋建筑施工面积70.06亿平方米,比上年增加11.2亿平方米,增长19%;签订合同总额为169074亿元,比上年增加35545亿元,增长26.6%;实现利润3422亿元,同比增长25.9%。

到2010年底,共有建筑业企业70061个,比2009年减少1.1%;从业人数为4043.37万人,同比增长10.1%;按建筑业总产值计算的劳动生产率为205883元/人,比2009年同期增长11.2%。

建筑业的支柱产业地位日益显著,对国民经济增长贡献突出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GDP)397983亿元,比上年增长10.3%。

全年全社会建筑业实现增加值26451亿元,比上年增长12.6%(见图1),建筑业增加值占GDP比重高达6.6%。

改革开放30多年来,建筑业增加值在GDP中的比重总体呈上升态势,由1980年的4.3%上升至近两年的6.6%。

这一比重,30年间呈现波浪起伏、平缓下滑和持续上升3个阶段(见图2)。

1993年曾出现波峰,建筑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6.4%;之后一路缓慢下滑,至2001年出现拐点后一路上升,直至2009年再创新高,达到6.6%;2010年继续保持6.6%的高贡献率,支柱产业地位日益显著。

建筑业的发展,不但大大改善了城乡面貌和人民居住环境,加快了城镇化进程,而且带动了相关产业发展。

建筑业产业规模不断扩大,运行质量、效益稳步提高,总体实力不断增强“十五”和“十一五”期间,即2001年~2010年,我国建筑业总产值保持快速增长态势,年平均增长率为22.5%(见图3)。

建筑行业前景 建筑行业分析

建筑行业前景 建筑行业分析

建筑行业前景建筑行业分析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进城务工人员已成为我国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

据统计,全国仅在县以上建筑企业从业的进城务工人员就达3200万人以上,高峰期则超过4000万人。

但同时,由于历史和现实的种种原因,进城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却得不到有效维护。

近年来,各级工会组织积极探索进城务工人员工会工作,建筑、市政、交通行业由于使用进城务工人员相对集中,各级产业工会更是加大进城务工人员工会工作力度以维护进城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并取得了一些有效经验。

这两年建筑行业可谓进入了一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发展期。

我国的宏观经济发展,全面进入小康社会的提出,社会城市化进程加快,以及国内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都为建筑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机遇。

而加入WTO以后国外建筑企业进入国内市场,竞争的加剧也给我国的建筑行业带来了生存的挑战。

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建筑行业,将是一个活力四射的行业。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

小康的重要标志就是人民生活水平有大幅度提高,城市化建设逐步走向现代化。

建设部人力资源开发中心鞠洪芬主任向记者介绍,据统计,今后20年,我国城市化应保持每年增加一个百分点的水平,预计2015年我国的城市化水平将达到45%左右,将新建城市230个左右,新增建制镇5000个左右,城镇人口将达到6.3亿左右。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城镇居民住房、工作环境改善,城市交通设施建设完善等等为建筑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市场,极大地促进了建筑行业的发展。

而我国国民经济保持较快发展速度,也带动着建筑行业的大力发展。

据预测,“十五”期间,我国的国民经济产值将从2000年的9.5万亿元增长到2005年的13.9万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将从2000年的3.5万亿元增长到2005年的6.2万亿元。

预计未来10年中国将在基础设施建设上投资7500亿美元。

北京申奥和上海申博的成功,也将给我国的基本建设带来新的一轮国际投资热潮,成为21世纪初中国建筑业发展的两大“超级引擎”。

《2024年2022年建筑业发展统计分析》范文

《2024年2022年建筑业发展统计分析》范文

《2022年建筑业发展统计分析》篇一一、引言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建筑业在国民经济中一直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2022年,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其建筑业发展势头强劲,呈现出一系列显著的特点和趋势。

本文将通过统计数据和分析,全面解读2022年建筑业的发展状况。

二、行业规模与增长据统计,2022年,中国建筑业总产值达到了一定历史新高,增长率较往年有所提升。

在各类建筑项目中,住宅建设和公共设施建设依然占据主导地位,尤其是新型城镇化战略的推动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投资力度持续加大。

三、技术创新与智能化发展随着科技的进步,建筑业在技术创新和智能化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

例如,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建筑设计、施工和管理更加高效和精准。

此外,绿色建筑和智能建筑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推动了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四、绿色建筑与可持续发展在环保理念日益深入人心的今天,绿色建筑成为建筑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2022年,越来越多的建筑项目采用绿色建筑材料、节能技术和环保设计,以降低建筑对环境的影响。

同时,政府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鼓励和支持绿色建筑的发展。

五、区域发展差异与协同在地域分布上,中国建筑业呈现出明显的区域发展差异。

东部沿海地区由于经济发达,基础设施建设较为完善,建筑业发展较为迅速。

而中西部地区则在新型城镇化战略的推动下,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力度加大,建筑业发展势头强劲。

此外,各地区之间的协同发展也在加速进行,推动了建筑行业的整体进步。

六、市场竞争与企业分析随着建筑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众多企业纷纷加大投入,提升自身实力。

在2022年,一些具有技术优势和品牌影响力的企业脱颖而出,成为行业的佼佼者。

同时,企业之间的合作与整合也在加速进行,以应对市场变化和挑战。

七、政策支持与行业监管政府在建筑业的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2022年,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支持建筑业的发展。

例如,降低企业税负、鼓励绿色建筑和智能建筑的发展、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等。

中国建筑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中国建筑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建造业是生产和经营建造的行业,这其中包含了建设的规划、勘察和设计、建造构配件的生产及安装、建造环境的运营和管理等。

建筑业作为我国主要的支柱产业,对我国的就业问题起着关键的作用,本文从建造行业特殊性质还有统计数据等方面进行分析,对我国建造业目前的情况、问题还有以后的发展趋势进行讨论分析,这也是众多建造学家、建造业精英着重关注的问题。

建造企业的施工单位是指拥有一定的施工机械设备,并有足够的流动资金以及具有施工生产能力,还要具有承包建设工程任务的营业资质,在建造工程项目里面能够合理按照业主方的要求,并依据国家的法律法规提供不同形式的建造产品,按合同得到相应工程款的建造施工单位[1]。

按照施工的种类不同,可以分为好几大类。

有专业生产混凝土的单位,有专业生产预制构件的单位,还有负责专业劳务输出的单位。

依据他们提供建造产品的不同,还可以分为水电、冶金、铁路、市政等专业生产公司,或者分为各种承包形式的单位。

建造市场是一个拥有着巨大的利润和风险的市场。

自从中国进入世界贸易组织,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国的建造市场也产生了许多问题需要解[2]:建造企业如何提高自身的市场竞争能力,才干在市场竞争中保持优势,需要通过哪些方法提高市场竞争力。

一、中国建造业现状(一)建造业成就辉煌最近几年,我国建造企业生产的一些重大工程让全世界瞩目,这其中重要的代表有:北京鸟巢、水立方,其牵涉的工程结构造型复杂、设计理念超前、使用要求高、科技含量高、施工工艺复杂;在上海世博会的工程中充分展示了“城市,让生活更夸姣”这一伟大主题的建筑群落;青藏铁路这一位于全球海拔最高也是全线最长的高原铁路;杭州湾跨海大桥、最大跨径斜拉桥苏通大桥;新建的北京南站、京沪高速铁路、西气东输工程等。

这些伟大工程的建造,彰显了中国建造业的成熟和杰出能力。

(二)建造业发展的规模21 世纪,中国建造业总产值以及增加值得到了良好的增长,在2022 年,中国的建造业总产值超过了5 万亿元,平均每年增长达到22%。

建筑业发展的现状及前景分析

建筑业发展的现状及前景分析

建筑业发展的现状及前景分析1.建筑业现状1.1行业发展过多依赖外部投入建筑业的增长方式是典型的外延型增长,即行业发展主要依靠外部经济要素投入的拉动,其中特别依赖资本投入的拉动。

客观地说,三十年中国建筑业的快速发展,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国民经济高速发展的带动效应,而非通过行业和企业的结构调整、技术创新形成,亦不是通过企业综合素质和管理能力的提高实现的,因而这种增长和成长缺乏与之相对称的价值内涵和可复制性。

1.2典型的劳动密集型行业1.2.1技术人员比例低在我国建筑业854万正式职工中仅有178万技术人员,其比例仅为20%,是排名第一的教育业的四分之一。

另外,由于大量农民工的加入,目前建筑业就业人员达到了3893万,这使得建筑业的技术人员比率仅为4.6%。

建筑业较低的收入水平,也从侧面反映出行业劳动密集型的特征。

2010年职工年收入为27529元,是年收入最高行业的39%(数据来自《中国统计年鉴2011》)。

1.2.2平均技术含量低我国国民经济仍处于经济恢复发展时期,由于长期供给不足以及经济的跨越式发展,造成了通用基础设施、普通工业及民用建筑供应的巨大的缺口。

因此,建筑业至今面临的主要任务,仍然是以满足社会对此类建筑的巨大需求为主。

形成产值的建筑产品中,主要为技术含量较低的普通建筑,因此对从事建筑施工的劳动力技术要求较低。

1.2.3 资金投入低建筑业资本含量低,表现为典型的非资本密集型行业。

2005年建筑业人均固定资产为2.8万元,仅是第二产业平均水平11.24万元的四分之一。

根据2004年全国经济普查数据,建筑业人均资本水平是所有非农产业中最低的行业。

2010年人均固定资产净值为1.99万元,仅是工业平均水平22.13万元的十一分之一(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11》)。

1.2.4低收益高负担同样表现出明显的劳动密集型特点。

低效是针对建筑业运行效率和社会贡献的评判,对建筑业内部企业来说,行业的基本经济状况则更多地表现为效益低下和负担沉重。

近几年建筑行业数据分析及发展

近几年建筑行业数据分析及发展
近几年建筑行业数据分 析及未来发展趋势报告
宁夏大学高职学院 王瑞川
近几年建筑行业概况近
• 摘要: 建筑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在推动经济建设高
速发展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然而,由于建筑市场过 度竞争依然激烈,企业经营压力不断扩大。建筑业是我国的支 柱产业之一,新形势下建筑企业的扩长速度很快,成为拉动国 民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力量,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建 筑企业具有施工生产的流动性、生产周期长、涉及面广等特点, 在资金筹措、产品价格的形成,工程价款的结算方式、成本的 预算及考核等财务管理工作与其他企业有许多不同之处。因此 财务管理在企业发展过程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企业的一切经 济活动都是通过财务预测、财务决策和财务计划来综合规划的, 财务管理是企业一切管理活动的基础。加强建筑企业财务管理 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战略意义.

分地区看,上半年建筑业产值中,东部地区产值依旧最大,实现产值35728.62亿元,中部和西部地 区分别实现产值13497.26亿元、10951.22亿元。但从产值增幅看,随着国家固定资产投资政策重心 的转移,中西部地区的产值增幅逐渐赶超东部地区,测算数据得出,半年度西部地区省均增幅最高 (剔除西藏数据),达到20%,其次为中部地区,增幅达到18%,东部地区增幅最低,为16%。 产 值增幅最高为贵州,达到28%,其次,云南、湖北等中西部省份也保持产值增幅。据悉,近年来, 贵州省投资规模不断扩大、投资结构不断优化、投资质量不断提高,2012年在全国投资增速放缓的 情况下,贵州省全省固定投资增速全国第一,投资累计完成7809.05亿元,成为促进建筑业产值高 速增长的最大推动力
• 前三季度,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309208亿元, 同比名义增长20.2%,增速比上半年加快0.1个百分点。 其中,基础建设投资额(不含电力、热力等)48403 亿元,同比增长25.1%。比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 (不含农户)高出近6个百分点。基础建设投资中, 铁路完成投资3286.96亿元,完成计划的63.2%;公 路完成投资9397亿元,同比增长10.1%;水利投资方 面,水利管理业固定资产投资3401亿元,同比增长 28.3%。房地产开发投资61120亿元,同比名义增长 20.3%,增速比上半年回落0.6个百分点;其中住宅 投资增长19.5%,增速比上半年回落1.3个百分点。前 三季度,固定资产投资价格较去年同期依然保持基本 不变。增幅最高的人工费,从2011年四季度至今,增 幅由15%下降至8.3%,增长幅度呈持续回落趋势。

2008年中国建筑业发展统计分析(上)

2008年中国建筑业发展统计分析(上)
住房和城 乡建设 部计划财务与外事司 中国建 筑业协会
摘 要 :在翔实 的统计数据基础上 ,从对建 筑业产值 、施工面积、企 业数量和从业人 员、劳动生产 率、对外 承包、经营效益等方面对 20 0 8年建筑业总体 情况进行 பைடு நூலகம்分析 ;在此基 础上,总结 出 2 0 年 中国建筑业地 区 08 发展差异加大、建 筑市场分布相对集 中等六个方面的特点。 关键词 :建 筑业;统计分析; 中国
a d e o o cb n ft On t ea ay i fst ai n t e c a a t r tc r u n c n mi e e . n l sso u to , h h r c e i i swe e s mm a ie i s e t , i cu i g t e i c e s f i h i s rz d i sx a p cs n l dn n r a eo n h r g o a e e o me t a n lt ec n e tai n o o s u t n ma k t itiu i n i i ai 0 8 e i n l v l p n p a d r ai o c n t f n t c i r e s b t Ch n 2 0 . d g e v r o c r o d r o n n
中 图 分 类 号 :F 0 . 文献 标 识 码 :A 文 章 编 号 : 10 — 1X ( 0 9) 3 13 0 4 79 0 10 9 2 0 0 — 8 — 7
Th 0 8 Ss ts i s a l i ft on t u to ndu t y de e o e 2 0 ’ a i tc na ysso hec s r c i n i s r v l pm e to n f

2011-2015年中国建筑业市场全景评估与未来发展趋势报告

2011-2015年中国建筑业市场全景评估与未来发展趋势报告
九、建设工程勘察设计资质管理规定
十、外商投资建筑业企业管理规定
十一、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
十二、再生节能建筑材料财政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
第三节 2010-2011年中国建筑业社会环境分析
第四章 2010-2011中国建筑业整体运行新形势分析
第一节 2010-2011年中国建筑业运行总况
《2011-2015年中国建筑业发展动态与投资前景预测分析报告》对我国建筑业的市场环境、品牌竞争、行业投资环境以及可持续发展等问题进行了详实系统地分析和预测。并在此基础上,对行业发展趋势做出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分析预测。为企业制定发展战略、进行投资决策和企业经营管理提供权威、充分、可靠的决策依据。
四、中国建筑装饰企业发展需突破的瓶颈
第四节 建筑装饰企业的成本分析与控制
一、企业成本及企业成本分析的概念
二、建筑装饰企业工程成本变动情况的实例分析
三、建筑装饰企业工程成本控制措施
第五节 中国“十一五”期间对装饰业主要发展措施
一、理顺建筑装饰行业管理机制
二、完善装饰行业信息统计体系提高管理水平
一、陕西省建筑业发展速度较快
二、2010年湖北省建筑业总产值分析
三、湖北建筑业境外工程产值创新的高度
四、云南省建筑业产值大幅增长
五、内蒙古建筑业增加值完成情况
第十章 2010-2011年中国重建筑业主体企业运营财务状况分析
第一节 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
一、企业基本情况
二、企业主要经济指标
一、中国铁路发展政策有利
二、中国铁路建设事业取得重大进展
三、中国公路建设的发展现状
四、中国公路桥梁和隧道建设技术居世界前列

建筑业统计工作的基本内容

建筑业统计工作的基本内容

建筑业统计工作的基本内容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建筑业统计工作的基本内容该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 they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建筑业统计工作的基本内容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建筑业统计工作是一项重要的经济调查工作,旨在全面了解和掌握建筑业的发展状况和特点,为相关部门决策和企业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2011年江苏省预拌混凝土行业发展报告

2011年江苏省预拌混凝土行业发展报告

2011年江苏省预拌混凝土行业发展报告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在投资紧缩以及房地产萎缩等复杂多变的大环境下,全行业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以环保、节能、增效为主题的新型混凝土行业发展模式,努力抓创新,调结构,保增长,全年实现预拌混凝土销售2.18亿立方米,比上年增长13.11%。

在江苏省委、省政府“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苏南、苏中、苏北共同协调发展”等一系列重大决策的推动下,江苏的混凝土行业与本省的经济发展保持了同步平稳增长态势。

一、全省混凝土产量首次突破2亿立方米,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再创新高(一)企业数量至2011年底,全省建设系统预拌混凝土企业共777家,比上年增加了134家。

(二)主要经济技术指标1、全省预拌混凝土搅拌机年设计生产能力达60525万立方米,比上年增加16903万立方米,增幅为25.8%。

2、全省全年实际供应混凝土方量21860.26万立方米,比上年增长13.11%。

3、全年累计实现销售产值711.485亿元,比上年增长30.6%,约占建筑业总产值的4.56%,同比增长1.33%。

全年全行业实现增加值176.7亿元。

4、全行业劳动生产力122.31万元/人,比上年提高11.79%。

5、全年全行业利税总额83.68亿元,比上年增长39.83%,占销售产值的11.76%;其中上交国家税收40.65亿元,占销售产值的5.71%;全行业形成利润43.03亿元,平均利润率为6.04%,比上年增长1.84个百分点。

6、全行业年末从业人员58170人,比上年增加8380人,其中,技术、经济管理人员13440人,约占职工总数的23.1%。

7、全省建筑系统混凝土企业对混凝土主要生产装备的投资共46.9亿元,比上年同比增长30%。

其中,混凝土搅拌运输车新增2537辆,混凝土搅拌站新增459条生产线,混凝土拖泵(含车载泵)新增134台,长臂架泵车新增433台。

(其中,42米、37米及以下规格的泵车置换45米以上长臂架泵车约占10%)全行业技术装备率为28.45万元/人。

2019年中国建筑业发展分析报告(完整版)

2019年中国建筑业发展分析报告(完整版)

2019年中国建筑业发展分析报告(完整版)2020年6月30日整体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从(1)建筑业增加值、(2)建筑业固定资产投资和总产值、(3)从业人数和企业数量、(4)劳动生产率、(5)企业利润总量和行业产值利润率、(6)合同总额和新签合同额、(7)房屋建筑施工面积和竣工面积、(8)对外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和新签合同额、(9)对外劳务人员、(10)施工企业中标量、(11)公投市场专业分析、(12)近五年EPC趋势、(13)下浮率等方面,对2019年建筑业总体情况进行分析。

供大家参考!一、全国国内生产总值、建筑业增加值及两者占比情况建筑业增加值增速与国内生产总值增速偏差收窄,建筑产业地位稳固。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9年全国国内生产总值为990,86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1%,增速下降了0.6个百分点,实现了年初6%-6.5%的预期发展目标。

2019全年全社会建筑业实现增加值为70,904亿元,比上年增长5.6%,增速上升了0.8个百分点。

建筑业增加值增速低于国内生产总值增速0.5个百分点。

2019年,建筑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7.16%,较上年上升了0.04个百分点,达到了近十年最高点。

建筑业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之一,地位依旧稳固。

二、全国建筑业固定资产投资及建筑业总产值情况建筑业固定资产投资持续下滑,总产值增速出现放缓。

2019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551,478亿元,比上年下降13.24%。

其中,建筑业固定资产投资2,519亿元,比上年降低了19.8%,占全国固定资产投资的0.46%,比上年下降0.03个百分点。

建筑业总产值逐年增长,2019年达到248,446亿元,比上年增长了6%,增速比上年下降了4个百分点。

三、全社会就业人员、建筑业从业人数情况建筑业从业人数减少。

2019年底,全社会就业人员总数77,471万人,其中,建筑业从业人数5,427万人,比上年减少136万人,降幅2.44%。

应用统计学方法探析建筑业总产值和营业收入之间差异的成因及其控制对策

应用统计学方法探析建筑业总产值和营业收入之间差异的成因及其控制对策

应用统计学方法探析建筑业总产值和营业收入之间差异的成因及其控制对策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建筑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其总产值和营业收入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

近年来,建筑业总产值和营业收入之间存在差异的现象时有发生,这种差异给建筑业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

为了更好地理解这种差异的成因,并提出有效的控制对策,我们需要运用统计学方法进行深入探析。

一、建筑业总产值和营业收入的基本情况建筑业总产值是指一定时期内全社会直接和间接生产的建筑产品的总价值,包括新建房屋、土木工程、建筑安装工程以及建筑装饰等。

而营业收入则是指建筑企业在经营活动中取得的与主营业务有关的收入。

总体上来看,建筑业总产值和营业收入应该是相互关联的,随着建筑业的发展和市场需求的增加,总产值和营业收入应该是稳步增长的。

实际情况却是总产值与营业收入之间存在时有发生的差异。

二、差异的成因分析1. 市场需求差异建筑业是个典型的需求导向型产业,市场需求的大小和结构对总产值和营业收入有着直接的影响。

由于地区、行业和企业的不同,市场需求的差异导致了建筑业总产值和营业收入之间的差异。

一些地区可能以住宅建筑为主,而另一些地区可能以基础设施和公共建筑为主,这就导致了不同地区的总产值和营业收入存在一定的差异。

2. 行业竞争差异建筑业是一个充满竞争的行业,不同企业之间的竞争程度也会影响到其营业收入和总产值。

一些企业如果能够有效地把握市场机会,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就能够获得更多的项目和订单,从而达到提高营业收入和总产值的目的。

而另一些企业可能由于竞争能力不足,导致营业收入和总产值较低。

3. 经营管理差异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和者能力也是影响建筑业总产值和营业收入差异的重要因素。

一些企业可能因为管理不善、成本控制不力、项目管理不当等原因导致了总产值和营业收入的降低。

而另一些企业可能通过优化管理、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等方法,实现了总产值和营业收入的增长。

我国建筑行业运行发展情况分析报告

我国建筑行业运行发展情况分析报告

我国建筑行业运行发展情况分析报告目录第一节行业运行现状分析 (1)一、行业景气度分析 (1)二、建筑业总产值 (2)三、建筑企业新签订合同 (2)四、对外承包工程建筑业完成额与新签合同额 (3)五、行业规模分析 (5)六、行业经营效益情况 (6)第二节行业内企业运行情况分析 (6)一、建筑企业规模特征分析 (6)二、不同所有制企业特征分析 (8)三、行业内上市公司分析 (8)四、重点企业分析 (11)第三节行业区域分布情况 (25)一、行业分布 (25)二、重点分布区域分析 (29)第四节行业竞争格局及发展特征分析 (37)一、行业进退出壁垒分析 (37)二、行业竞争结构分析 (37)三、建筑业发展特征 (42)四、行业经营模式、盈利模式分析 (42)2014年,是中国全面深化改革元年,也是建筑业的转型升级之年。

2014年,国家积极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等政策,不断努力提高对外投资效率和质量,推动优势产业走出去。

同时加大重大项目建设力度,围绕中西部铁路、城市基础设施、通用航空机场、水利工程、环保等方面,实施和统筹推进了一批重大项目计划。

受宏观环境及国际经济缓慢复苏的影响,房地产企业库存高筑,新开工面积增速一路下滑,建筑业总产值增速创近10多年以来新低。

第一节行业运行现状分析一、行业景气度分析2014年12月,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7.1%,比上月回落1.8个百分点,表明12月建筑业业务总量稍有回落,但增速依然较快;建筑业新订单指数为54.0%,比上月上升1.1个百分点,仍高于临界点,市场需求呈增长态势。

2014年全年各月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虽低于2013年同期值,但均明显高于临界点50以上,表明建筑业业务总量仍保持较速增长。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图1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图二、建筑业总产值2014年全国建筑业总产值176713亿元,同比增长10.2%,增速自2010年以来持续下滑,较同期增幅下降5.9个百分点,创近16年来增速新低。

《2024年2022年建筑业发展统计分析》范文

《2024年2022年建筑业发展统计分析》范文

《2022年建筑业发展统计分析》篇一一、引言随着国家对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化进程的持续推进,建筑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

本文将就2022年我国建筑业的发展状况进行统计分析,从行业规模、增长趋势、区域分布、技术进步、市场环境等多个角度,对建筑业的发展现状进行深入剖析。

二、行业规模与增长趋势2022年,我国建筑业继续保持稳健增长态势。

根据统计数据,全年建筑业总产值达到了一定历史新高,同比增长率稳定在合理区间。

其中,建筑工程、市政工程、公路工程等领域的项目数量和投资额均有显著增长。

三、区域分布从区域分布来看,建筑业在全国各地均有较大发展。

东部沿海地区的建筑业发展速度较快,尤其是在一线城市,大型建筑项目和高端建筑工程的比重较高。

中西部地区随着国家政策的支持和基础设施建设的需求,建筑业也在迅速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一些新兴城市和地区,如中部地区的部分省会城市以及西部的重要节点城市,已成为建筑业的增长点。

四、技术进步在技术进步方面,随着智能化、信息化技术的广泛应用,建筑业正经历着深刻的变革。

BIM技术的应用、数字化施工管理系统的推广以及绿色建筑和智能建筑的发展,都在推动着建筑业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

此外,新材料、新工艺的应用也为建筑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五、市场环境在市场环境方面,随着国家对建筑市场的规范和监管力度加大,建筑业的市场环境日益优化。

招投标制度、工程质量安全管理制度的完善,为建筑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同时,随着“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的推进,我国建筑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也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六、挑战与机遇尽管建筑业在2022年取得了显著的发展成就,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如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对企业的综合实力要求越来越高;同时,环保、安全等方面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对企业的管理和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然而,这些挑战也为建筑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随着国家对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化进程的持续推进,以及新技术、新材料的广泛应用,建筑业的发展前景依然广阔。

建筑业统计工作总结范文

建筑业统计工作总结范文

建筑业统计工作总结一、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建筑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其统计工作对于政府决策、市场预测以及企业经营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年度,我们建筑业统计部门紧紧围绕行业发展需求,积极开展统计工作,力求为行业提供准确、及时的数据支持。

二、统计工作概述数据收集与整理本年度,我们通过多种渠道收集了建筑业相关的基础数据,包括但不限于工程量、投资额、施工面积、竣工面积等关键指标。

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了严格的审核和整理,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统计分析利用统计学原理,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了深入分析,形成了多份分析报告,为行业发展趋势提供了科学依据。

报告编制编制了包括季度报告、年度报告在内的多种统计报告,为政府和企业提供决策参考。

信息化建设加强了统计信息化建设,开发了统计数据管理系统,提高了数据处理效率和准确性。

三、主要成就数据准确性提升通过建立严格的数据审核机制,本年度统计数据的准确性较上一年度有了显著提升。

分析报告质量提高报告内容更加详实,分析方法更加科学,为决策者提供了更有价值的信息。

信息化水平增强统计数据管理系统的投入使用,极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了人为错误。

四、存在问题数据收集难度部分数据收集仍存在难度,特别是在一些偏远地区和小型建筑企业。

分析工具不足现有的统计分析工具较为陈旧,无法满足日益复杂的数据分析需求。

人员培训不足统计人员的专业培训不足,影响了统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五、改进措施加强数据收集加强与地方政府和企业的沟通,提高数据收集的覆盖面和及时性。

更新分析工具引入先进的统计分析软件,提高数据分析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加强人员培训定期组织统计人员参加专业培训,提升其业务能力和专业素养。

六、未来展望展望未来,我们将继续深化统计改革,加强统计基础建设,提升统计服务水平,为建筑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数据支持。

七、结语建筑业统计工作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作,需要我们不断探索和创新。

我们坚信,通过不懈努力,我们的统计工作将更加科学、准确,为建筑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2024年2022年建筑业发展统计分析》范文

《2024年2022年建筑业发展统计分析》范文

《2022年建筑业发展统计分析》篇一一、引言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建筑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其在2022年的发展状况值得深入研究和探讨。

本文将通过统计数据和分析,全面了解2022年建筑业的整体发展情况,为相关决策提供参考。

二、行业规模与增长根据统计数据,2022年建筑业总体规模持续扩大,行业增长势头强劲。

全年建筑业总产值达到数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一定百分比。

其中,住宅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公共设施建设等领域发展迅速,成为推动建筑业增长的主要动力。

三、市场结构分析1. 企业类型与数量:在建筑市场中,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外资企业等多种类型的企业并存。

其中,民营企业数量最多,活跃度较高。

随着政策的支持和市场的需求,建筑行业中的中小企业数量也在不断增加。

2. 市场竞争: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大型企业凭借技术、资金、品牌等优势占据市场主导地位。

同时,中小企业通过灵活的经营策略和优质的服务在市场中赢得一席之地。

3. 产业链结构:建筑业产业链包括设计、施工、材料供应等环节。

随着行业的发展,产业链各环节的协同效应逐渐增强,推动了建筑业的整体发展。

四、技术创新与智能化发展1. 技术创新:随着科技的进步,建筑业在材料、设计、施工等方面实现了技术创新。

新型建筑材料的应用、数字化设计的推广、智能施工技术的应用等,提高了建筑业的施工效率和质量。

2. 智能化发展:建筑业正朝着智能化方向发展,智能建筑、智能家居等概念逐渐普及。

智能化技术的应用提高了建筑的安全性、舒适性和节能性,为人们提供了更好的生活环境。

五、政策环境与展望1. 政策环境:政府对建筑业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如税收优惠、资金扶持等,为建筑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2. 未来展望: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市场需求的变化,建筑业将朝着绿色化、智能化、产业化方向发展。

未来,建筑业将更加注重节能环保、可持续发展,同时,智能化技术的应用将进一步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全国建筑业发展状况统计分析供稿/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计划财务与外事司中国建筑业协会总产值首破十万亿元大关,增加值占全国GDP的6.8%全国建筑业企业70414个,从业人数431 1万人房屋建筑施工面积84.62亿平方米,竣工29.22亿平方米9个省(市)总产值超5千亿元,前四强为江苏、浙江、山东、北京14个地区从业人数超百万,江浙均突破600万一、全国建筑业基本情况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建筑行业以科学发展为主题,加快推进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顺利完成年度安居工程建设任务,实现平稳较快发展。

全国建筑业企业(指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不含劳务分包建筑业企业,下同)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17734亿元,比上年增长22.6%,首次突破十万亿大关;完成竣工产值62024亿元,增长8.6%。

房屋建筑施工面积84.6亿平方米,增长19.5%;房屋竣工面积29.2亿平方米,增长5.3%。

签订合同总额208532亿元,增长20.8%。

实现利润4241亿元,增长24.4%。

到2011年底,共有建筑业企业70414个,比2010年减少1449个;从业人数4311.1万人,增加150.7万人。

按建筑业总产值计算的劳动生产率为229220元/人,比2010年同期增长12.4%。

(一)对国民经济增长贡献突出,支柱产业地位日益增强2011年,国内生产总值(GDP)达到471564亿元,比上年增长9.2%,与2010年的增速10.4%相比,有所回落。

全年全社会建筑业实现增加值32020亿元,比上年增长10.0%,增速高出GDP增速0.8个百分点。

但与2010年的13.7%相比,增速降低3.7个百分点。

建筑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6.8%,再创历史新高。

(二)受固定资产投资带动,产业规模持续扩大2011年,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301933亿元,比上年增长23.8%,增速回落0.4个百分点。

但建筑业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同期增长42.9%,达到3252.8亿元,增长率在国民经济行业20大门类中排名第2,仅次于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

伴随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扩张,近10年来,全国建筑业总产值屡创新高,2011年达到117734亿元,首次突破10万亿元大关,比上年同期增加21703亿元,增长22.6%,为实现建筑业“十二五”规划年均增长15%以上的目标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2011年建筑业总产值是“九五”期末(2000年)的9.4倍、“十五”期末(2005年)的3.4倍。

增速继2009年的23.8%、2010年的25%后,转而下行,增速放缓。

(三)企业运行效益良好,利润稳步增长,产值利润率略有提升2011年,全国建筑业企业利润继续稳步增长,比2010年增长831.9亿元,达到4241亿元,增幅24.4%。

2005年以来,建筑业产值利润率历经上升与稳定两个阶段。

2008、2009、2010连续三年稳定在3.5%的水平。

2011年,产值利润率略有提升,达到3.6%。

2000年以来,随着建筑业企业利润的稳步增长,利润占利税比例逐年升高。

税金所占比例有所降低,由2000年的66.8%,下降到2010年的49.6%,但仍达五成左右。

(四)企业数量略有减少,从业人数持续增长,劳动生产率稳步提高建筑业企业数量自2008年较大幅度增长后变化不大。

截至2011年底,全国共有建筑业企业70414个,比上年同期减少1449个,减少2%。

平均每个企业完成的建筑业总产值逐年增长,2011年达1.67亿元。

2011年,全社会就业人员76420万人,建筑业从业人数4311.1万人,比上年同期增长 3.6%,增速放缓。

建筑业对拉动城乡就业,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促进城乡统筹发展贡献突出。

2005年以来,按建筑业总产值计算的劳动生产率逐年提高,2011年达到229220元/人,是2000年的3.85倍、2005年的1.95倍、2010年的1.12倍,劳动生产率增幅变化呈波浪状态。

(五)房屋建筑施工面积稳步增长,竣工面积增速回落,实行投标承包工程占比稳定2011年,全国建筑企业房屋建筑施工面緬积84.62亿平方米,比上年同期增长13.82亿平方米,增长19.5%竣工面积29.22亿平方米,增长 5.3%,两项指标均逐年稳步增长。

其中,施工面积增速与上年持平;竣工面积增速比上年有较大幅度回落,降低7.8个百分点。

全年房屋建筑施工面积中,实行投标承包工程房屋面积70.45亿平方米,占83.3%。

2005年以来,投标承包工程面积逐年增大,占总施工面积比例窄幅震荡并异呈现波形增长的态势。

(六)企业签订合同额稳步增长,但增速放缓2011年,全国建筑业企业签订合同总额20853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35928亿元,增长20.8%。

其中,当年新签合同额126922.3亿元,增长16563.4.4亿元。

2005-2011年,合同总额与新签合同额逐年稳步增长,并且增长态势趋同,2011年继上年29.3%和29.5%的高增长率后,显著下行,分别降为20.8%和15%,增速明显放缓。

(七)在国家加大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的带动下,住宅及居民服务业用房竣工价值显著2011年,中央出台了一系列关于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和管理的指导意见,着力提高规划建设和工程质量水平。

全年新开工建设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住房1043万套(户),基本建成432万套。

全国建筑业企业完成房屋建筑竣工产值35440亿元。

其中,住宅竣工价值21687.63亿元,比上年增加4019.22亿元,增幅22.7%,占整个竣工产值的61.2%。

(八)对外承包增长趋缓,发展仍面临较大挑战201 1年,国家积极推进市场多元化战略,努力优化贸易结构。

企业积极参与国际和区域经济合作,多边双边经贸关系继续深化。

但受国际政治经济环境动荡的影响,我国建筑业企业对外承包工程业务增长缓慢。

全年完成对外承包工程营业额1034.2亿美元,同比增长12.2%。

新签合同额1423.3亿美元,同比增长5.9%。

完成营业额与新签合同额增幅水平均低于2010年,分别下降了6.5和0.6个百分点,连续三年增速放缓。

2011年,我国对外劳务合作派出各类劳务人员45.2万人,较上年同期增加4.1万人。

其中,承包工程派出劳务24.3万人,劳务合作派出20.9万人。

年末在外各类劳务人员81.2万人,同比减少3.5万人。

据美国《工程新闻记录》(ENR)杂志公布的2011年度全球最大225家国际承包商中,我国内地共有50家企业入围,比上年减少4家。

共完成海外工程营业额569.7亿美元,比上年增加12.6%企业平均营业额11.4亿美元,比2010年增加21.7%,集中度进一步提高。

但与225家国际承包商平均工程营业额17.1亿美元相比,仍有一定差距。

2012年,全球经济形势仍不容乐观,特别是欧债危机日益蔓延,部分地区政局动荡,全球资金流动趋紧,工程投融资困难仍将持续,我国对外工程承包业务发展仍然面临较大挑战。

二、全国建筑业发展特点(一)产业规模持续扩大,西部发展势头强劲2011年,全国建筑业总产值117734亿元,增长22.6%。

排名前四位的地区是江苏、浙江、山东、北京,分别为15062.2亿元、14686.4亿元、6501.68亿元、6214.31亿元。

江苏、浙江两省依然遥遥领先,两省建筑业总产值占全国的25.3%。

多年来,两省的行业龙头地位稳固、突出,占有绝对优势。

2011年建筑业总产值超过5000亿元的共有9个省市,比2010年增加5个。

除江苏、浙江、山东、北京外,还有新增加的辽宁、广东、湖北、河南、四川,9省市完成建筑业总产值占全国建筑业总产值的60.1%。

从各省建筑业总产值同期增长的情况看,西部地区,尤其是陕西、贵州、新疆表现出较为强劲的发展势头,产值增幅分别达到33.8%、32.6%、32.2%。

2012年初,中央批复了《西部大开发“十二五”规划》,坚定了继续把基础设施建设放在优先位置,突出交通和水利两个关键环节,加快构建适度超前、功能配套、安全高效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的发展方向,未来西部建筑业发展空间广阔。

(二)固定资产投资给力产业发展,大城市建筑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2011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不合农户)301933亿元,比上年增长23.8%,增速比上年回落0.4个百分点。

东部地区投资144536亿元,比上年增长21.3%,增速回落1.8个百分点;中部地区投资82524亿元,增长28.8%,比上年提高3.5个百分点;西部地区投资69489亿元,增长29.2%,比上年提高2.5个百分点。

中、西部地区受政策倾斜影响,投资增速比上年提高。

各地区固定资产投资中,建筑安装工程投资占有绝对份额,多数占到六成以上,除北京、吉林外,建筑安装工程投资排名与固定资产投资总额排名基本保持一致。

从表2还可以看出,固定资产投资尤其是建筑安装工程投资排名对建筑业总产值序列有较大影响,基本呈正相关。

即本地区固定资产投资排名靠前,建筑业总产值排名也靠前,具有一定的带动性。

但浙江、北京、湖北、上海、天津、山西的固定资产投资排名与建筑业总产值序列差异较大。

尤其是北京、上海两市,固定资产投资排名第23、第24位,但完成的建筑业总产值在第4、第10位。

说明大型城市建筑业对由投资拉动的产值增长依赖性较小,产业转型升级走在全国前列。

(三)建筑市场总量持续扩大,发达地区竞争更激烈2011年,全国建筑业企业新签合同额126922.29亿元,比上年增加16563.39亿元,增长15%。

浙江、江苏两省继续排名前两位,分别达到16468.18亿元、15143.43亿元,占全国总额的24.9%。

进入前十名的还有北京、广东、辽宁、山东、湖北、四川、上海、河南,新签合同额均超过5000亿元。

2011年新签合同额排前十位的省市与2010年完全一致,十省市新签合同额总量占全国的65.1%,比上年增长1.1个百分点,建筑业发达地区建筑市场竞争程度日趋激烈,强者恒强。

值得关注的是,辽宁省新签合同额排名继2010年由第十上升到第七后,2011年继续保持上升势头,升至第五。

2009年在沈阳启动的国内首个“现代建筑产业园区”建设,对该省建筑业全面振兴的带动作用逐步显现。

(四)多数地区外向度有所下降,大城市建筑业对外拓展能力增强2011年,各地区在外省完成的建筑业总产值35335.62亿元,比2010年增加6110.39亿元,增加20.9%。

外省完成建筑业产值占全国建筑业总产值的30.0%,与2010年相比,减少0.7个百分点。

在外省完成的建筑业产值居前三位的是浙江、江苏和北京,分别达到7338.98亿元、5721.23亿元、3724.49亿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