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力矩和力偶理论
力系的简化和平衡-2.2力矩和力偶
定理叙述:平面汇交力系的合力对平面内任一点的矩等
于各分力对同一点力矩的代数和
n
M o FR
M o Fi
i 1
定理证明:
FR
F1
r
A
O
Fn
F2 Fi
若 n 个力汇交于A点,则其合力为:
n
FR F1 F2 Fn Fi
i 1
r 用 同时矢积上式两端
r FR
r F1
zFx
xFz
j
xFy yFx k
由此可得:
M x
F
yFz zFy
M y
F
zFx xFz
M z F xFy yFx
Fz Fx Fy
18
力矩的单位: N m 或 kN m
B
Mo(F)
r
O
h
F
A
③力对点之矩矢的性质: a) 当力沿其作用线移动时,
M O F 保持不变。
12
①力对点之矩矢的概念 力对刚体产生的绕点转动效应取决于三要素: a.强度:力与力偶臂乘积 b.方位:转动轴的方位 c.方向:转动方向
13
力矩矢量的方向
MO
r
F
按右手定则
MO r F
14
②力对点之矩矢的矢量积和解析表达式
B
Mo(F)
r
O
h
F
A
力矢: F Fx , Fy , Fz
求: 光滑螺柱AB所受水平力。
解:由力偶只能由力偶平衡的 性质,其受力图为:
M 0
FAl M1 M 2 M 3 0
解得
FA
FB
M1
M2 l
M3
200N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2-2)《力矩和力偶》ppt课件1
力矩、力偶
§2-2 力矩、力偶
第二节 念、力偶矩计算公式
(力 §2-21、力对点之矩 力矩、力偶
扳手拧螺母,使得扳手与螺母绕定点O转动,称为
矩)
力F对O点之矩,简称力矩。
矩心 :O
力臂:d
2、力矩计算公式(重点)
§2-2 力矩、力偶
O
§2-2 力矩、力偶
3、力矩的性质 (1)当力的大小等于零或力的作用线通过矩心时,力 矩为零 (2)当力沿其作用线移动时,力矩不变。 (3)力矩的大小不仅与力的大小有关,同时与矩心的 位置有关。
§2-2 力矩、力偶
4、讨论:如图所示,怎样利用力矩的原理来 提高转动效应?
1、增加力的大小
O
2、增加力臂的长度
M。(F)=±Fd
M。(F)—力矩,力F对点0之矩。
符号:“+ ”—— 使物体逆时针转动时为正; “-” —— 使物体顺时针转动时为负。
F—力
d—力臂,力F作用线与矩心的垂直距离。
单位:N.m(牛顿.米)
§2-2 力矩、力偶
例:如图,已知F=100N,d=10cm,求力F对O 点之矩。
M O ( F ) Fd 100 0.1 10 N .m
§2-2 力矩、力偶
第二节 力矩、力偶
力矩概念、计算公式、性质 力偶概念、力偶矩计算公式
§2-2 力矩、力偶
二、力偶
力偶实例
§2-2 力矩、力偶
1、力偶
力偶作用面——力偶所在平面。
A
F
d
B
F
力偶——两个大小相等、方 向相反、作用线平行的一对 平行力。(Fˊ、F) 力偶臂——力偶中两力作用线 之间的垂直距离。(d)
第二章 力 力矩 力偶
G
1.画出AC、CG、CD、DE、结点D、C的受力图
本章重点:
熟练画受力图
C A
1.画出AC、BC的受力图 2.BC为二力体,AC不是二力体
B
本章重点:
熟练画受力图
小结
熟记4类支座 熟记3类结点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二力体与二力杆 绳索、皮带 光滑接触面 已知荷载不能漏
本章重点:
本章重点:
熟练画受力图
第二章 力 力矩 力偶
§2.1 力的性质
1、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 力为矢量,其表示方法:书上用 黑体 字表示, 手写可用
F
本章重点:
熟练画受力图
§2.1 力的性质
对于刚体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线
刚体:力具有可传性 (沿力的作用线) 变形体:力不具有可传性 同一物体在不同的场合有时看做刚体,有时为变形体
2)所谓代数和是指带正负号的。
3)该定理重在会应用。
2.2力矩
4.力矩的平衡 所有力对同一点矩的代数和等于0
M
A
0
已知宽度为4m,混凝土密度为2600kg/m3,砖密度为1900kg/m3,在雨 篷边缘有一施工荷载1kN
3000
350 70
A
240
1000
2.3力偶
1.力偶的定义:
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线不同、 作用在同一的物体上 一对平行力
D A E
4.当DE为一绳索和为一杆时有啥区别
B
本章重点:
熟练画受力图
理想光滑接触面约束
本章重点:
熟练画受力图
C
B
D
1.画出AB、BC、BD、DE的受力图
G
第2章力、力矩、力偶
同样,在图 中线段aˊbˊ加上正号或负号是力F在y 轴上的 投影,用Fy 表示。 通常采用力F与坐标轴x所夹的锐角来计算投影,其正号或 负号可根据上述规定直观判断得出。由图可见,投影 Fy 和 可用下列式子计算 F
x
Fx F cos a Fy F sin a
•式中α 为力F与x轴所夹的锐角。
2. 加减平衡公理
在作用于某物体的力系中,加入或减去一个平衡力系, 并不改变原力系对物体的作用效果。这是因为一个平衡力系 作用在物体上,对物体的运动状态是没有影响的,所以在原 来作用于物体的力系中加入或减去一个平衡力系,物体的运 动状态是不会改变的,即新力系与原力系对物体的作用效果 相同。
推论(力的可传性原理):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可沿其作用 线移到物体的任一点,而不改变该力对物体的运动效 果。
对一个物体的运动趋势起制约作用的装置,我们称之为该物 体的约束。例如上面所提到的柱子是大梁的约束,基础是柱子 的约束,桥墩是桥梁的约束。约束给被约束物体的力,称为约 束力。 如上例中绳给球的作用力,柱子给梁的力。约束力作用点, 在约束与被约束物体的接触点上。
约束力方向:与约束所阻碍的物体运动方向相反。如上 图中约束力T 的方向与球向下运动的方向相反。 约束力大小:可由平衡条件求得。 物体受到的力一般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使物体运动或使物 体有运动趋势的力,称为主动力,例如重力、水压力、土压力 等。主动力在工程上称为荷载。主动力往往是给定的或可测定 的。另一类则是约束力。约束力是阻止物体脱离约束的力,是 因其阻碍物体的运动而产生对物体的作用力,这种作用力因主 动力的存在而被动产生,并随着主动力的变化而改变,又称为 被动力或约束反力,简称反力。一般情况下,约束力都是未知 的。
图1-7
2力、力矩、力偶-2
力臂
顺时针转向为负。
矩心 h
力矩的单位 N.m, kN.m
O
F
注意:同一个力对不同点之矩是不同的, 计算力矩时一定要指明矩心。
力F 对A点之矩 ,为 力F 对B点之矩 ,为 力F 对C点之矩 ,为
MA(F )=FhA MB(F )= –FhB MC(F )=0
A hA C
F
hB B
力的作用线通过 矩心时,力对该点 之矩等于零。
W3 2gV3 19009.8 (240103 3 4) 53625 N
例2-7 带雨篷的门顶过梁长4m,横向尺寸如图。试验算 雨篷会不会绕A点倾覆
3000 350
ρ1=2600kg/m3
W3
F=1kN
W2
70
A
W1
ρ2=1900kg/m3
240 1000
计算倾覆力矩
W3
2.力矩的矢量表示 用右手螺旋法则将力矩表示为矢量 拇指表示力矩矢量的方向
MO (F)
n MO(F )
O
平面内,力对O点之矩实际上是力使物体绕着 过O点垂直于该平面的轴转动的物理量。
力对轴的矩
n F
Oh
n MO(F )
O
O
F
例2-7 带雨篷的门顶过梁长4m,横向尺寸如图。试验算 雨篷会不会绕A点倾覆
平衡?分别是多少?
1.1m
M A(W1) W1 1.1 82.5kN.m M A(W2) W2 2 240kN.m M A(F) F 1.6 144kN.m
F
W1
W2
1.6m
A
1m
3m
作业
P.27: 2-9
= –4 kN.m
第2章 平面力系-平面力对点之矩及平面力偶
即
MO(F) F d
O点为力矩的中心,称为矩心; d 为O点到力F 作用线的垂直
距离,称为力臂。 力矩的正负号:力使物体绕逆时针方向转动时为正,反
之为负。
应注意: 在平面问题中,力对点之矩只取决于力矩的大小及其旋 转方向(力矩的正负),因此它是一个代数量。
力矩的单位: 国际制 N·m,kN·m 工程制 公斤力米(kgf·m)
偶矩的代数和等于零,即 ∑Mi=0
利用这个平衡条件,可以求解一个未知量。
例题
两力偶作用在板上,尺寸如图,已知 F1 = F2=1.5 kN , F3
=F4 = 1 kN, 求作用在板上的合力偶矩。
F 1 180mm
解:由式
F2
M = M1 + M2
F4
则
M =-F1 ·0.18 –F3 ·0.08
FBA
B
A
FAB
M1
FO
O
M2 D
FD
M1 - FABrcosq 0 - M 2 2FBArcosq 0
因为 FAB FBA
所以求得 M 2 2M1
思考题1 一力偶(F1,F1′)作用在Oxy平面内,另一力偶(F2 ,F2′)作用在
Oyz平面内,它们的力偶矩大小相等(如图)。试问此两力偶是否 等效,为什么?
F1
d1
F2 d2
F1′
=
F2′
M1 F1 d1 , M 2 -F2 d2
F22 d F11
F11′
=
F22′
d
FR
FR′
M1 F11 d , M 2 -F22 d
FR F11 - F22 , FR F11 - F22
力偶
第2章 力矩与力偶2.1力对点的矩 从实践中知道,力对物体的作用效果除了能使物体移动外,还能使物体转动,力矩就是度量力使物体转动效果的物理量。
力使物体产生转动效应与哪些因素有关呢?现以扳手拧螺帽为例,如图2.1所示。
手加在扳手上的力F ,使扳手带动螺帽绕中心O 转动。
力F越大,转动越快;力的作用线离转动中心越远,转动也越快;如果力的作用线与力的作用点到转动中心O 点的连线不垂直,则转动的效果就差;当力的作用线通过转动中心O 时,无论力F 多大也不能扳动螺帽,只有当力的作用线垂直于转动中心与力的作用点的连线时,转动效果最好。
另外,当力的大小和作用线不变而指向相反时,将使物体向相反的方向转动。
在建筑工地上使用撬杠抬起重物,使用滑轮组起吊重物等等也是实际的例子。
通过大量的实践总结出以下的规律:力使物体绕某点转动的效果,与力的大小成正比,与转动中心到力的作用线的垂直距离d 也成正比。
这个垂直距离称为力臂,转动中心称为力矩中心(简称矩心)。
力的大小与力臂的乘积称为力F 对点O 之矩(简称力矩),记作()o m F 。
计算公式可写为()o m F F d =±⋅ (2.1)式中的正负号表示力矩的转向。
在平面内规定:力使物体绕矩心作逆时针方向转动时,力矩为正;力使物体作顺时针方向转动时,力矩为负。
因此,力矩是个代数量。
力矩的单位是N m ⋅或kN m ⋅。
由力矩的定义可以得到如下力矩的性质:(1)力F 对点O 的矩,不仅决定于力的大小,同时与矩心的位置有关。
矩心的位置不同,力矩随之不同;(2)当力的大小为零或力臂为零时,则力矩为零;(3)力沿其作用线移动时,因为力的大小、方向和力臂均没有改变,所以,力矩不变。
(4)相互平衡的两个力对同一点的矩的代数和等于零。
例2.1 分别计算图2.2中1F 、2F 对O 点的力矩。
解 从图2–2中可知力1F 和2F 对O 点的力臂是h 和2l 。
故m o(F)=±F 11l = F 11l sin30=49×0.1×0.5=2.45N.mm o(F)=±F 22l =-F 22l =-16.3×0.15=2.45N.m必须注意:一般情况下力臂并不等于矩心与力的作用点的距离,如1F 的力臂是h ,不是1l 。
第2章 力 力矩 力偶
分析:
(1) 受力状态 雨篷板自重:G1 雨篷梁自重:G2 梁上墙自重:G3 雨篷板上的检修荷载: P=1kN / m
例2:已知钢筋混凝土雨蓬,梁上的墙高3m,雨篷板
宽4m,判断结构的安全性。
G3 350 G2 A 240 P 70 G1 1000 解: G1=25〓0.07〓1〓4=7kN L1=0.5m G2=25〓0.24〓0.35〓4=8.4kN L2=0.12m G3=19〓0.24〓3〓4=54.7kN L3=0.12m P=1〓4=4kN LP=1m
公理 人类经过长期实践和经验而得到的结论,它
被反复的实践所验证,是无须证明而为人们 所公认的结论。 公理1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定律 公理2 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 公理3 二力平衡公理 公理4 加减平衡力系原理
• 公理1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公理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同时存在,两力的大小 相等,方向相反,沿着同一直线,分别作用在两个相 互作用的物体上。
m O(F)=r 〓 F
m O(F)=〒2⊿OAB面积
• 2.2.2 合力矩定律
平面汇交力系的合力对平面内任一点的矩,等 于所有各分力对同一点的矩的代数和。
M O ( R ) M O ( Fi )
i 1
n
FR F1 F2 ...... Fn
r FR r F1 r F2 ...... r Fn
• 例题 1:已知P1=P2=P3=2kN,a=4m,求∑mA(Pi)。
P3
300
A a/2 C a/2 B
P2 P1
P1y
P3 300 P1x
解: M A ( P 1 ) 0kN m
M A ( P2 ) P2 a 2 4 8kN m
2.2力矩和力偶
例 2 求图中荷载对A、B两点之矩
解: 图(a):
(a)
(b) MA = - 8×2 = -16 kN ·m
MB = 8×2 = 16 kN ·m
图(b): MA = - 4×2×1 = -8 kN ·m MB = 4×2×1 = 8 kN ·m
第二节 力偶
一、力偶 力偶矩 在日常生活和工程实际中经常见到物体受动两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但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平行力作用的情况。例如 (图a)司机转动驾 驶汽车时两手作用在方 向盘上的力; (图b)工人用丝锥 攻螺纹时两手加在扳手 上的力; (图c)以及用两个 手指拧动水龙头所加的 力等等。
F F
A
刚 体
B
附加力偶
个力分解为一个力和一个力偶;反 过来,也可以将同一平面内的一个 力和一个力偶合成为一个力。
力的平移定理表明, 可以将一
应该注意,力的平移定理只适 用于刚体,而不适用于变形体,并 且只能在同一刚体上三角形OAB的面积的两 倍表示,即 Mo(F)=±2Δ ABC 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矩的单位是牛顿•米(N•m ) 或千牛顿•米(kN•m)。 由上述分析可得力矩的性质: (1)力对点之矩,不仅取决于力的大小,还与矩心的 位置有关。力矩随矩心的位置变化而变化。 (2)力对任一点之矩,不因该力的作用点沿其作用线 移动而改变,再次说明力是滑移矢量。 (3)力的大小等于零或其作用线通过矩心时,力矩等 于零。
1.力偶:在力学中把这样一对等值、反向而不共线的平行力称为力偶,用符号 ( F ,F′)表示。 两个力作用线之间的垂直距离称为力偶臂, 两个力作用线所决定的平面称为力偶的作用面。
2.力偶矩:
作为力偶对物体转动效应的量度,称为力偶矩, 用 m 或m( F ,F′) 表示。在平面问题中,将力偶中 的一个力的大小和力偶臂的乘积冠以正负号,如图 所示,
2-第二章 力矩与力偶理论
2)解析法:(适应于多力汇交平衡)
(1)简化
根据合力投影规律:
(2)平衡:
若力系为平面汇交力系,则:
例2: 如图2-4所示机构,不计轮重及轮的尺寸、大小,求AB、BC杆的内力。
解:不计轮的尺寸,则可看成B点的受力为汇交力,AB和BC杆件为二力杆,以轮B为研究对象,则B受力如图2-4c。
例3:两轮A和B,各重为 , ,杆AB为L,连接两轮,可自由地在光滑面滚动,不计杆重,试求当物体系统处于平衡时,杆AB与水平线的夹角。
(2)力沿其作用线运动,力对轴之矩不变。
二、力对轴的矩与力对点的矩之间的关系定理:
定理:力对点的矩矢在通过该点的轴上投影,等于力对轴的矩,即:
证明:从2.2中得力FΒιβλιοθήκη Z轴的矩:∴同理有
结论:
分析:求力对轴之矩有两种方法:
(1)根据定义:将力F投影在与轴垂直的平面→ ,再求力 对汇交点O之矩,
(2)如果投影很困难,则:首先求出力F对轴上任意一点之矩 再对该轴进行投影,即 。
结论:空间力偶可以在平行平面内任意移动而不影响力偶对刚的效应。
所以:力偶矩矢是一个自由矢量(而力对点的矩是一个定位矢量)
(1)与矩的无关
(2)可在作用平面内任意转移
(3)其作用平面内可以任意平移。
注:力偶的可移动性,只适应于一个刚体内的移动.
三、合力偶矩定理:
合力偶矩矢等于各分力偶矩矢的矢量和:
提示:合力投影定律:
以矩心为原点,建立直角坐标系OXYZ
设: F在x、y、z轴上投影为X、Y、Z
注意:在平面中力矩是代数量(因为方位确定)
规定:逆时钟转动为正,顺时钟转动为负。
二、合力矩定理:合力对某点的矩等于各力对同一点的矩的矢量和。
第二节 力矩和力偶
16
17
杠杆可分为省力杠杆、费力杠杆和等臂杠杆。 这几类杠杆有如下特征: 1:省力杠杆:L1>L2,F1铡刀,瓶盖扳子等。 2:费力杠杆:L1<L2,F1>F2,费力、省距离, 如钓鱼竿、镊子等。 3:等臂杠杆:L1=L2,F1=F2,既不省力也 不费力,又不多移动距离,如天平、定滑轮等。
18
一个利用杠杆原理的奇思妙想
25
古希腊科学家阿基米德有这样一句流传千古的 名言:“假如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把地球挪 动!”这句话有着严格的科学根据。
13
二、杠杆原理
阿基米德在《论平面图形的平衡》一书 中最早提出了杠杆原理。他首先把杠杆 实际应用中的一些经验知识当作“不证 自明的公理”,然后从这些公理出发, 运用几何学通过严密的逻辑论证,得出 了杠杆原理。
第二节 力矩和力偶
第二节 力矩和力偶
力对物体可以产生 移动效应 移动效应--取决于力的大小、方向; 转动效应--取决于力矩的大小、转向。 转动效应 一、力对点的矩 ⒈ 定义
MO (F )=±F⋅d
+
2
⒉ 讨论 是代数量。 ⑴ MO (F ) ⑵ F↑,d↑转动效应明显。 是影响转动的独立因素。 ⑶ MO (F )
MO (R ) = 2∆oAD = oA⋅ od
Mo (R ) = Mo (F ) + Mo (F2 ) 证毕 1
20
21
四、力偶及其性质 ⒈ 力偶的定义 两个大小相等,作用线不重合的反向平行力叫力偶。 ⒉力偶的性质 性质1 ⑴ 性质 力偶既没有合力,本身又不平衡,是一个基本力学量。 力偶既没有合力,本身又不平衡,是一个基本力学量。
心的位置无关, 心的位置无关,因此力偶对刚 矩度量。 体的效应用力偶 矩度量。
建筑力学 第2章 力力矩力偶
图(a)
图(b)
4、作用与反作用定律 两物体间相互作用的力(作用力与反作力) 同时存在,大小相等,作用线相同而指向相反。
这一定律就是牛顿第三定律,不论物体是 静止的或运动着的,这一定律都成立。
与二力平衡区别,作用于两个物体上。
FT FT
P
P
y
y
A
o
B
b1 Fy a1 A
b
x o
Fx
FB
Fy
I
E
D
出各构件的受力图。 P
例 题 1-4
解:
1. 杆 AB 的受力图。
FAB
C
A
B FBA
2. 杆 BC 的受力图。
A
45
H B F
FBy
FCB
C
H
45
B F
FBx
I
E
D
FTH
FTF
B
FBC
P
3. 轮 B (B处为没 有销钉的孔)的受
力图。
例 题 1-4
5. 轮 D 的受力图。 4. 销钉 B 的受力图。
支座特点:允许结构绕A转动,但不能移动。 约束反力:通过铰A的中心,但指向和大小均未知。
5. 可动铰支座 在固定铰支座下面加几个辊轴支承于平面上,就构成可 动铰支座。 支座特点:限制了杆件的竖向位移,但允许结构绕铰作 相对转动,并可沿支座平面方向移动。 约束反力:作用点确定,即通过铰中心并与支承平面相 垂直,但指向未知。
图 a 平行光线照射 下物体的影子
a
图b 力在坐标轴上的投影
a
Fx
b
x
由图b知,若已知力 F 的大小 和其与x轴、y轴的夹角为 ,则力在x、y轴上的投影为 、
2.2 力矩和力偶
∑Fx=0 ∑Fy=0 ∑MO(F)=0
上述三组方程是平面一般力系平 衡方程的三种表达形式,实际计算时 应根据问题的具体条件来选择其中的 一组方程。但不论采用哪种形式,都 只有写出三个独立的平衡方程才可以 求解三个未知量。
建筑力学与结构基础
第二章 平面力系
例1-8
已知F=15kN,M=3kN.m,求A、B处支座反力 解:
y
Fx
F
(二)合力矩定理
合力对平面内任意一点之矩, F 等于所有分力对同一点之矩的代数 和。
o
r
d
x
A
y
Fy
x
M O F M O F1 M O F2 M O Fn
即:
Mo (FR ) Mo (F )
利用合力矩定理可以简化力矩的计算
建筑力学与结构基础
第二章 平面力系
• 【例2.1】如图所示每1m长挡土墙
• 所受的压力的合力为F,它的大小为 • 160kN,方向如图所示。求土压力F
• 使墙倾覆的力矩。
• 【解】土压力F 可使墙绕点A倾覆, • 故求F 对点A的力矩。 • 采用合力矩定理进行计算比较方便。 • MA(F) =MA(F1)+MA(F2)=F1×h/3-F2b
§2-2 力矩和力偶
一、 力矩
(一)力对点之矩
实践经验告诉我们:力F使物体绕某点O转动的效应,不仅与 力F的大小成正比,而且还与力F的作用线到O点的垂直距离d 成正比。
建筑力学与结构基础
第二章 平面力系
§2-2 力矩和力偶
一、 力矩
(一)力对点之矩
l
d
A
o
将力F与O点到力F作用线的垂直距离d的乘积Fd并加上 正负号称为力F对O点的力矩,用MO(F)表示,即
建筑力学-第2章 力、力矩、力偶
解 由式(1-2)可得出各力在x、y轴上的投影为
F1x =F1cos45=100N×0.707=70.7N F1y =F1sin45 =100N×0.707=70.7N
y A。2
F1
F2x=-F2cos30=-150N×0.866=-129.9N F2 60
F2y=-F2sin30=-150N×0.5=-75N F3x =F3cos90=0
第二章 力、力矩、力偶 理论力学部分
刚体 and 质点
第1节 力和力偶
力的概念
力是物体之间的相互机械作用,这种作用使物体的运动状态
发生变化(运动效应),或者使物体的形状发生改变(变形效
应)。 力的效应
运动效应 变形效应
平动效应 转动效应
力的三要素
大小 方向 作用点
力的单位
牛顿(N) 千牛(kN)
F' d
力偶的性质
必须指出,力偶的搬移或用等效力偶替代,
1)力力偶偶对作物为体一只种产特生殊对转力物动系体效,的应具运,有动而如效不下应产独没生特有移的影动性响效质,应:但,影因响此对,物一体个 力偶既不能用一个力代的替变,形也效不应能。和一个力平衡(力偶在任何一个
坐标轴上的投影等于零)。力与力偶是表示物体间相互机械作用的
力的性质
力是一个有大小和方向的量,所以力是矢量。 通过力作用点并沿着力方向的直线,称为力的作用线。
F
A 50N
F2 D F
B
A F1 C
作用于物体上同一点的两个力可以合成为一个合力,合力也 作用于该点,合力的大小、方向由这两个力为邻边所构成的平行 四边形的对角线来表示。
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
F=F1+F2
解 (1)构件的简化。 (2)支座的简化。 (3)荷载的简化。
第二章-力-力矩-力偶
动的状态。
§2-1-2 力学基本公理
公理:是人类经过长期实践和经验而得到的结论,它被 反复的实践所验证,是无须证明而为人们所公认的结论。
公理1 二力平衡公理(P17 性质四)
作用于刚体上的两个力,使刚体平衡的必要与充分条件是:
这两个力大小相等 | F1 | = | F2 | , ( F1 = F2 )
d
Pn
D 2
cos
75.2 N m
②应用合力矩定理
MO (Pn ) MO (P ) MO (Pr )
Pn
cos
D 2
0
75.2 N m
§2-3-1 力偶(P25 §2-3 )
一、 力偶的定义 两个大小相等,作用线不重合的反向平行力叫力偶。 二、力偶的性质 1 性质1 力偶既没有合力,本身又不平衡,是一个基本力学量。
作用于物体上同一点的两个力可合成 一个合力,此合力也作用于该点,合力的 大小和方向由以原两力矢为邻边所构成的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来表示。
R F1 F2
推论2:三力平衡汇交定理 刚体受三力作用而平衡,若其中两力作
用线汇交于一点,则另一力的作用线必汇交 于同一点,且三力的作用线共面。(不平行 的三个力平衡的必要条件)
m 0 m1 m2 NA l cos 0
解得:
m2 m1 cos 2
§2-3-3 空间力对点之矩与空间力偶
一、力对点的矩 ⒈ 空间力对点之矩三要素
决定力对刚体的作用效应,除力矩的大小、力矩的转向外, 还须考虑力与矩心所组成的平面的方位,方位不同,则力对物 体的作用效应也不同。所以空间力对 刚体的作用效应取决于下列三要素: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2-2:力矩和力偶_课件1
B. F2和F3的力矩同方向.
C. 若三个力矩不平衡,为使它平衡,在a点施力 可使力最小.
D. 为使加在a点的2N的力产生最大力矩可使此力 方向与ab杆垂直.
力学上把这种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不共 线的两个平行力组成的系统,叫做力偶 (couple).
力偶两个力的作用线间的距离d叫力偶臂.
由实践可知,组成力偶的力越大,或力偶臂越大, 则力偶使物体发生转动的效应越强;反之,就越弱.这 说明力偶的转动效应不仅与两个力的大小有关,而 且还与力偶臂的大小有关.
因此,我们用力偶中的一个力F与力偶臂d的 乘积F×d来度量力偶对物体的转动效应,称为力 偶矩(moment of couple),用符号M表示,即
M=F×d
力偶对物体的作用效应与力对物体的作用
效应是不同的.原来静止的物体在一个力的作用 下可以发生平动,也可以既平动又绕某一轴转动; 但一个力偶却只能使原来静止的物体产生转动, 而不产生平动.
例如,顺时针转动螺母时,螺母向前,逆时针转动 螺母时,螺母向后.
可见,讨论力矩时,只说明力矩的大小是不够的, 还必须说明力矩是顺时针还是逆时针的.
图中,力F1的力矩
M1具有使杠杆向逆时
针方向转动的趋势,力
F2的力矩M2则具有
A
使杠杆向顺时针方向
转动的趋势.如果这两 F1 个力矩的大小相等,杠
杆将保持平衡,这就是
在物理学中,把力和力臂的乘积叫做力矩 (moment of force).如果M表示力矩,则有
M = F×L
第2章力、力矩、力偶
FNB
AP
B
24
例题2-3 解:
作圆柱O受力图。
C
AO B FW
FT
C
A
FNA
O FW
B
FNB
25
例题2-4
屋架受均布风力 q(N/m),屋架重为 P,画出 屋架的受力图。
26
解:取屋架
P
画出简图
P FAy
画出约束力
画出主动力
FAx
P
FN
B
27
例题2-5
水平均质梁 AB重为 P1 ,电动机重为 P 2 , 不计杆 CD自重,画杆 CD 和梁 AB的受力图。
MB = 4×2×1 = 8 kN ·m
45
例题:p22 2-7 已知:F=1kN,钢筋混凝土ρ1=2600kg/m3,
砖砌体ρ2=1900kg/m3,如图。问雨篷是否绕A 点倾覆?
46
二、 合力矩定理
平面内合力对任一点之矩,等于各分力对同一
点之矩的代数和。
F1
M 0(R)M 0(F1)M 0(F2) M 0(Fn)
作用线相同,但指向相反,并同时分别作用于这两 个物体上。
[例] 吊灯
二力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 在画物体受力图时要注意此公理的应用。
15
三、力的合成与分解 1、力的合成 几何方法:按力平行四边形法则对力进行合成。
1
A
2
F2
按比例作图——力三角形
F1 F1
R A 1
1800
2 F2 R
16
1、力的合成
力称为该力系的合力,而力系中的各个 力称为该合力的一个分力。
4
力的效应
外效应—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效应 内效应—引起物体变形的效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α
m1 m2
FAB
m1
FBA
B
NO D
O
m2
D ND
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 15
解: 杆AB为二力杆。
§2-7
力偶系的合成与平衡
A O
α FAB M1
分别写出杆AO 和BD 的平衡方程:
m 0
l1 S ABr cos 0 l2 2S BAr cos 0
S AB S BA l2 2l1
P d m1 1 P2 d m2
R A P1 P2' RB P1' P2
M RAd ( P P2 )d P d P2d m1 m2 1 1
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 13
平面力偶系合成的结果为作用于同一平面内 的合力偶,合力偶矩等于诸力偶矩的代数和。
量纲单位:
•
牛顿.米[N.m]或千牛.米[kN.m]
M o (F ) F d
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 3
力矩的性质: 1、力沿作用线移动时,对某点的矩不变 2、力作用过矩心时,此力对矩心之矩等于零 3、互成平衡的力对同一点的矩之和等于零
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 4
合力矩定理
力系中合力对一点的矩,等于力系中各分力 对同一点之矩的代数和。
试计算力对A点之矩 试计算力对A点之矩
试计算力对A点之矩
方法一:按力矩的定义计算
方法二:利用合力矩定理计算
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 6
力偶
定义: – 两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不共线的平 行力组成的力系称为力偶。
力偶的表示法 – – 书面表示(F,F’) 图示
力偶的三要素 力偶矩的大小、力偶的转向、力偶的作用面
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 7
力偶
力偶 ⑴、作用效果:引起物体的转动。
⑵、力和力偶是静力学的二基本要素。
» 力偶特性一: 力偶中的二个力,既不平衡,也不可能合成为 一个力。 » 力偶特性二: 力偶只能用力偶来代替(即只能和另一力偶 等效),因而也只能与力偶平衡。
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 8
工程实例
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 9
NO
FBA
B
m2 α
D
ND
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 16
师生交流
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 17
M mi
二、平面力偶系的平衡条件 ——合力偶矩等于零 平面力偶系平衡的必要和充分条件:力偶 系中诸力偶矩的代数和等于零。
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 14
图示的铰接四连杆机构OABD,在杆OA 和BD 上分 别作用着矩为 m1 和 m2 的力偶,而使机构在图示位 置处于平衡。已知OA = r,DB = 2r,α= 30°,不 计杆重,试求 m1 和 m2 间的关系。
第2 章 力矩和力偶理论
力矩
力偶系
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 1
力矩
力对物体的运动效应,包括力对物体的移动 和转动效应,其中力对物体的转动效应用力 矩来度量。
– 力矩是力对物体的转动效应的度量
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 2
力矩
力矩的表示
– – 力矩的矩心、力臂 大小、转向、作用面
–
–
正负号规定
•
右手螺旋法则
– 设某力系为Fi(i=1,2,…n),其合力为FR,根据 以上理论,则有表达式:
其中:FR F1 F2 ... Fn Fi
M o ( FR ) M o ( F1 ) M o ( F2 ) ... M o ( Fn ) M o ( Fi )
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 5
F
d d
F
=
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 11
力对点的矩与力偶矩的区别: 相同处:力矩的量纲与力偶矩的相同。 不同处:力对点的矩可随矩心的位置改变而改 变,但一个力偶的矩是常量。 联 系:力偶中的两个力对任一点的之和是常 量,等于力偶矩。来自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 12
平面力偶系的合成
d
d
m1 F1d1 m2 F2 d 2
力偶矩
力偶臂——力偶中两个力的作用线之间的距离
力偶矩——力偶对刚体的转动效应,力偶中任何 一个力的大小与力偶臂d 的乘积,加上适当的正 负号。
M Fd
力偶矩正负号规定: 若力偶有使物体逆时针旋转的趋势 ,力偶矩取正号;反之,取负号
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 10
力偶的等效条件
作用在刚体内同一平面上的两个力偶相互等 效的充要条件是二者的力偶矩代数值相等。 因此,以后可用力偶的转向箭头来代替力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