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试验设计
14第十四章试验设计原理
局部控制加随机化可以有效地控制系统误差,缩小 随机误差
三原则的功用:
重复是为了评价误差、降低误差、估计效应
随机化是为了消除系统误差、无偏地评价随机误差
局部控制是为了分离系统误差,降低随机误差 而三者的综合效应是为了能准确地进行统计推断、 从而获得可靠的结论 估计效应
随机化 重复 局部控制
消除系统误差 估计随机误差
自身对照:一个试验期内,动物自身前一阶段或试 验开始时的生理状况作为对照
相互对照:试验中组与组、组合与组合之间的比较 以上对照,均在同一个试验中出现,是一个试验中 不可缺少的部分,可以在作统计分析时进行比较 (这种比较应出现在论文的“结果与分析”部分) 历史对照和文献对照:自己或别人在前一阶段的试 验结果。由于这一对照与自己当前的试验不可能 具有完全相同的试验条件和试验环境,因此这一 类对照与当前试验没有可比性,这种对照不能出 现在论文的“结果与分析”中,只能出现在论文 的“讨论”部分
第一节 试验设计的基本概念
一、什么是试验设计 试验设计包括广义和狭义两个概念 广义概念:包括整个研究课题的设计、试验计划及 方案的制订、资料的整理、收集、统计分析 狭义概念:仅包括试验方案的确定,即根据试验目 的、要求,确定试验动物、试验处理数、相应的 排列方法(试验的因素、水平、小区技术)及处 理技巧
二、试验设计的基本要求
试验设计应合理,科学
试验既要符合统计学原理,又应具有创新性
试验的目的应明确
试验的对象应具有代表性:水生生物、模式动物 试验的结果能进行统计学分析 试验的外部条件应相对一致 试验结果要有可靠性、重演性
第三节 试验设计的三个原则
一、重复 在同一处理内,或同一组合内设置2个或2个以上的 独立供试单位,即为重复: 重复的作用: 1、估计试验误差:试验误差可用观测值之间的变 异来估测,如果没有重复,则试验误差将无法得 到估计 2、降低误差,提高试验的精确度:同一处理内的 重复数越大,误差就越小: 但重复并不是越大越好,而应当是适度的重复
发电机定子绕组绝缘试验
第十四章发电机定子绕组绝缘试验第一节定子绕组绝缘结构一、概述定子绕组是发电机的关键部件,发电机运行的可靠性和寿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定子绕组的绝缘。
定子绕组绝缘主要指股间、匝间(框式线圈有匝间绝缘,条式线圈无匝间绝缘)、排间和对地主绝缘。
不同的绝缘材料及不同的制造工艺将形成不同的绝缘结构。
就定子绕组的主绝缘而言,主要有虫胶云母烘卷绝缘、沥青云母浸胶绝缘和环氧粉云母绝缘三种。
由于后者的耐电、耐热、机械性能和抗腐蚀性能都比前两者好,且粉云母的来源也易解决,故目前高压大型发电机基本上都采用环氧粉云母绝缘。
二、定子绕组的主绝缘1.虫胶云母烘卷绝缘将云母片用虫胶漆粘贴在整张纸上而制成云母箔,然后将云母箔在热态下卷烘到绕组的直线部分上去,故称为虫胶云母绝缘或套筒式绝缘。
端部用黄腊布带或黑腊布带缠绕。
此类型的绝缘工艺较简单,槽部绝缘厚度较薄。
但其主要缺点是:由于直线部分与端部分别采用两种不同的绝缘材料与工艺过程,其搭接部位必然有接缝,因此这里的击穿电压较低,且易老化。
所以这种绝缘最薄弱的环节是烘卷绝缘与端部绝缘的交界部位。
目前我国运行中采用这种绝缘的发电机已为数甚少。
2.沥青云母浸胶绝缘沥青云母绝缘是以纸或绸为衬底,沥青为黏合剂,用云母鳞片黏合成厚度为0.13mm、宽度为25mm的云母带,以半叠绕方式连续缠绕在定子线棒的槽部和端部,因此这种工艺结构为连续式绝缘结构,它消除了虫胶云母烘卷绝缘存在接缝的这一弱点,所以击穿电压彼此接近。
其缺点是线棒角部的云母带由于不易缠绕均匀,使该部位绝缘较薄弱。
另外,沥青为热塑性材料,软化点较低,而纸、绸也都是耐热性较低的有机纤维材料,致使沥青云母带绝缘的耐热等级仅为A级(105℃),没能把耐热等级为180℃以上的无机绝缘材料云母的优越性充分发挥出来,而且当温度较高时机械强度也较低,这就限制了它在大容量发电机上的使用。
3.环氧粉云母绝缘60年代以来,国内外已逐渐以环氧粉云母绝缘(俗称黄绝缘)来代替沥青云母绝缘。
试验设计方案范文
试验设计方案范文一、选题背景与意义选题背景:在科学研究和实践应用中,试验设计是一种重要的方法,用于验证和探索问题的解决方案。
不同的试验设计方法适用于不同类型的问题,因此,设计一个合适的试验设计方案对于研究问题的深入分析和解决具有重要的意义。
选题意义:本试验设计方案的目的是通过合理的设计和实施试验,并对实验结果进行数据分析和解读,以验证或探索特定研究问题的解决方案。
通过这个过程,我们可以提供科学研究和实践应用的依据,并为问题的解决提供有效的支持和指导。
二、研究目标与内容研究目标:本试验设计方案的主要目标是设计一个有效且合理的试验,通过数据收集和分析,得出对特定研究问题解决方案的结论。
同时,我们还希望通过本试验设计方案的实施和总结,提供科学研究和实践应用的方法和经验,以便其他研究者或实践者能够借鉴和应用。
研究内容:本试验设计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研究问题的明确和描述2.试验设计的制定和实施过程3.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方法4.结果的解读和讨论5.试验设计方案的总结和展望三、研究问题的明确和描述对于试验设计方案,首先需要明确研究问题并给出具体描述。
研究问题可以是一个科学假设、一个实践问题或一个技术问题等。
在问题描述中,要包括该问题的背景和意义、研究目的和假设等,并给出具体的研究指标或观察对象。
四、试验设计的制定和实施过程试验设计的制定和实施过程是整个试验设计方案的核心。
在该部分,需要确定试验的设计原则、样本选择和分组、实验条件和具体步骤等。
同时,还要注意试验的可行性和实施条件,并制定详细的操作规范和安全措施。
五、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方法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是试验设计的重要环节。
在该部分,需要明确数据的收集方式和具体指标,确定数据的整理和存储方法,并选择合适的统计分析方法。
六、结果的解读和讨论根据试验结果,需要对结果进行解读和讨论。
对于实验数据的分析结果,可以通过统计图表、描述统计和统计检验等方式进行展示和解读。
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四章 精品ppt课件
练一练
C
AB
变暗 变亮 不变
讨论与交流
规格及使用注意事项: 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
规格: 如:“50Ω 1.5A”、 “10Ω 2A”
最大阻值
注意事项:在闭合开关之前,应将滑片置于阻值最大端。
3、使用A、C(一上一下)两个接线柱:
A C
A
D
p
B
AP段电阻线接入电路,当滑片P远离A端滑动时, AP段电阻线变长,电阻变大,电流变小,灯变暗。
小结
1、欧姆定律的内容是什么? 2、欧姆定律的表达式是什 么?有哪些变换公式? 3、本节课我们主要应用了哪种研究问题的方法?
教学课件
物理 九年级上册 江苏科技版
第十四章 欧姆定律
四、欧姆定律的应用
欧姆定律:
复习
1、内容: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2、表达式: I U R
次序 1 2 3
电压U/V 10 10 20
电流I/A 4 2 4
电阻R/Ω 2.5 5 5
3、某导体两端的电压为2 V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为
500 mA,此导体的电阻为__4___Ω。切断电源后导 体两端的电压为零,此时导体的电阻为___4____Ω。
想一想
U=IR
I=U/R
R=U/I
R=U/I跟I=U/R相似,那能 否认为电阻跟电压成正比,跟 电流成反比?
3、变形公式:U IR
RU I
一、运用欧姆定律测量电阻
1、测量原理:根据欧姆定律的变形公式:R U
I
2、实验电路图:
3、实验器材: 直流电源(干电池)、电流表、电压表、 开关、未知电阻R、滑动变阻器、导线等
2005年生物统计与试验设计教案
4 学时
第四章 统计推断概述(下)
教学目的 和要求
重点 难点
1.掌握假设检验的基本原理与基本步骤。 2.熟悉双侧检验与单侧检验、相伴概率、两类错误、检验功效等基本概念。
重点:假设检验的基本原理与基本步骤。 难点:双侧检验与单侧检验、相伴概率、两类错误、检验功效等基本概念
第五次课第一节课 1.假设检验 1)基本原理;
第 15 次课 1.方差的同质性检验 1)Hartley F 检验;2)Cochran 检验;2)Bartlett 检验; 2 . 方差稳定性转换 1)一般原理;2)平方根转换;3)对数转换; 4)反正弦转换;5)倒数转换。
本章思考题
1. 为什么要作方差的同质性检验? 2.怎样作 Bartlett 检验? 3.为什么要作方差的稳定性转换? 4.怎样作反正弦转换?
教学进程 (含章节
2)总体方差未知时的检验; 第七次课第二节课 2.两个总体平均数的比较 1)两平均数差的抽样分布;2)两总体方差已知时平均
教学内容、学时分配、 数的比较;第八次课第一节课 3)两总体方差相等但数值未知时平均数的比较;第八次课第二节课 4)
教学方法、 辅助手段) 两总体方差不等且数值未知时平均数的比较;
第十次课第一节课 1.单向分类资料的数据结构;2.数学模型;
教学进程 (含章节
3.变异的分解 1)平方和的剖分;2)自由度的剖分; 第十次课第二节课 3)均方及均方的期望;
教学内容、学时分配、 4.假设检验;第 11 次课第一节课 5.T 检验和 F 检验的关系;
教学方法、 辅助手段) 6.多重比较 1)Bonferroni t 检验;第 11 次课第二节课 2)Duncan’s 多重极差检验。
本章思考题
第十四章 营养需要及研究方法
河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代谢试验是测定饲料代谢能及研究营养物质代谢规 律的试验。 代谢试验与消化试验相比,在收集装置上更复杂一 些,需增加集尿装置,反刍动物还要有收集甲烷的装置。
河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1、概念: 研究营养物质食入与排泄、沉积或产品间的数量平衡关系 的试验称平衡实验。 2、目的: 估计动物营养需要参数和饲料营养物质的利用率。 3.原理: 食入养分 = 各途径排泄养分之和 4.方法: 采用适宜方法,收集各种排泄物
Cannulated Animals
河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Cannulated Animals
河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四)指示剂法 1.对指示剂的要求: 不被消化吸收,不影响养分的正 常消化,无毒无害,分布均匀,易测定。 2.种类 (1)外源指示剂: Cr2O3 (2)内源指示剂(酸不溶灰分法): 2N HCl 、 4N HCl不溶灰分
2、饲养标准(Feeding Standard)
是根据大量饲养实验结果和动物生产实践的 经验总结,对各种特定动物所需要的各种营养 物质的定额作出的规定,这种系统的营养定额
及有关资料统称为饲养标准。
简言之,即特定动物系统成套的营养定额就
是饲养标准,简称“标准”。
河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3、饲养标准含义
饲养标准在其发展过程中有不同的含义。 早期的“饲养标准”基本上是直接反应动物在实 际生产条件下摄入营养物质的数量,“标准”的适用 范围较窄。
现行饲养标准更为准确和系统地表述了实验研究
确定的特定动物能量和营养物质的定额数值。
河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4.饲养标准的基本特性
(1)科学性和先进性 (2)权威性:科学研究、专家审核、颁布机构。 (3)可变化性:标准指导生产,同时因生产实际而变动, 制定保险系数。 (4)条件性和局限性
备考2025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讲义第十四章光学实验十八用双缝干涉实验测量光的波长
试验十八用双缝干涉试验测量光的波长新高考光学作为必考后,光的干涉试验起先作为选择题出现,2024年中江苏T6也考查了该试验,试验一般只有2个题,因此在试验中会轮番考查,也可能在选择题中考查.预料2025年高考中,选择题和试验题均有可能考查.1.试验目的(1)了解光产生稳定干涉现象的条件;(2)视察白光及单色光的双缝干涉图样;(3)驾驭用测量头测量条纹间距的方法;(4)测量单色光的波长.2.试验原理单色光通过单缝后,经双缝产生稳定的干涉图样,图样中相邻两条亮(暗)条纹间距Δx与Δx.双缝间距d、双缝到屏的距离l、单色光波长λ之间满意λ=[1]dl3.试验器材双缝干涉仪(光具座、单缝片、双缝片、滤光片、遮光筒、光屏、光源、测量头)、电源、导线、刻度尺.4.试验步骤(1)器材的安装与调整:①先将光源、遮光筒依次放于光具座上,如图甲所示,调整光源的高度,使它发出的一束光沿着遮光筒的[2]轴线把屏照亮.图甲②将单缝和双缝安装在光具座上,使光源、单缝及双缝三者的中心位于遮光筒的轴线上,并留意使双缝与单缝[3]相互平行.在遮光筒有光屏一端安装测量头,如图乙所示,调整分划板位置到分划板中心刻线位于光屏[4]中心.图乙(2)视察:①调单缝与双缝间距,视察白光的干涉条纹.②在单缝和光源之间放上滤光片,视察单色光的干涉条纹.(3)测量:调整测量头,使分划板中心对齐第1条亮条纹中心,读数为x1,转动手轮,使分划板中心对齐第n条亮纹中心,读数为x2,则相邻亮条纹间距Δx=[5]|x2-x1|.n-15.数据分析|.(1)条纹间距Δx=|x2-x1n-1Δx.(2)波长λ=[6]dl(3)计算多组数据,求λ的[7]平均值.6.留意事项(1)调整双缝干涉仪时,要留意调整光源的高度,使它发出的光束能够沿着遮光筒的轴线把屏照亮.(2)放置单缝和双缝时,缝要相互平行,中心大致位于遮光筒的[8]轴线上.(3)调整测量头时,应使分划板中心刻线和亮条纹的中心对齐,登记此时手轮上的读数,转动手轮,使分划板中心刻线和另一亮条纹的中心对齐,登记此时手轮上的读数,两次读数之差就表示这两条亮条纹间的距离.(4)不要干脆测Δx,要测多条亮条纹的间距再计算得到Δx,这样可以减小误差.(5)视察到白光的干涉条纹是彩色条纹,其中[9]白色在中心,[10]红色在最外层.7.误差分析(1)双缝到光屏的距离l的测量存在误差.(2)测条纹间距Δx带来的误差:①干涉条纹没有调整到最清楚的程度.②分划板中心刻线与干涉条纹不平行,中心刻线没有恰好位于亮条纹中心.③测量多条亮条纹间的距离时读数不精确,此间距中的条纹数未数清.研透高考明确方向命题点1教材基础试验1.[2024辽宁省试验中学校考]某试验小组利用如图甲所示装置测量某单色光的波长.图甲(1)该试验小组以线状白炽灯为光源,对试验装置进行调整,视察试验现象后总结出以下几点,其中正确的是DA.干涉条纹与双缝垂直B.若运用间距更小的双缝,会使相邻明条纹中心间距离变小C.若想增加从目镜中视察到的条纹个数,应将屏向远离双缝方向移动D.若视察到屏上的亮度较暗且条纹不明显,可能是光源、单缝与遮光筒不共轴所致(2)该试验小组调整手轮使测量头的分划板中心刻线与某亮纹中心对齐,并将该亮纹定为第1条亮纹,此时手轮上的读数x1=1.515mm(如图乙所示),接着再同方向转动手轮,使分划板中心刻线与第6条亮纹中心对齐,并读出对应的读数x2=11.550mm;(3)若试验小组所用装置的双缝间距为d=0.2mm,双缝到屏的距离为L=70cm,则所测光的波长λ=573nm.(保留3位有效数字)解析(1)依据双缝干涉原理,可知干涉条纹与双缝平行,A错误;依据干涉条纹间距公式Δx=Ldλ可知,若运用间距更小的双缝,会使相邻明条纹中心间距离变大,B错误;若想增加从目镜中视察到的条纹个数,应减小条纹间距,依据公式Δx=Ldλ知应将屏向靠近双缝方向移动,C错误;若视察到屏上的亮度较暗且条纹不明显,可能是光源、单缝与遮光筒不共轴所致,D正确.(2)依据螺旋测微器的固定刻度和可动刻度可知手轮上的读数为1.5mm+0.01×1.5mm=1.515mm.(3)依据题意可知相邻条纹间距为Δx=x2-x15=11.550-1.5155mm=2.007mm,由相邻条纹间距公式Δx=Ld λ可得所测光的波长为λ=ΔxLd=2.007700×0.2mm=573nm.命题点2创新设计试验2.[2024海口模拟]某试验小组运用图甲的装置测量某红色激光的波长.用光具座固定激光笔和刻有双缝的黑色纸板,双缝间的宽度d=0.2mm.激光经过双缝后投射到光屏中的条纹如图乙所示,由刻度尺读出A、B两亮纹间的距离x=65.0mm.通过激光测距仪测量出双缝到投影屏间的距离L=2.0m,已知λd =ΔxL(Δx为相邻两条亮纹间的距离)由此则可以计算该激光的波长λ= 6.50×10-7m.假如用紫色激光重新试验,相邻亮纹间距会变小(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解析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值为1mm,由刻度尺读出A、B两亮纹间的距离为9.00cm-2.50cm=6.50cm=65.0mm.相邻两条亮纹间的距离Δx=x B-x A10=65.010mm=6.50mm,由λd=ΔxL可得λ=ΔxdL =6.50×10-3×0.2×10-32.0m=6.50×10-7m.假如用紫色激光重新试验,由于紫色激光的波长较小,由λd =ΔxL可知,d、L不变,则相邻亮纹间距会变小.。
试验设计方法范文
试验设计方法范文
一、实验目的
本实验旨在通过实验研究不同护士及患者因素对护理交流的影响,从而改善护理质量。
二、实验材料
(1)受试者:包括20位护士和30位患者;
(2)测量工具:护理交流量表(NCI);
(3)实验环境:医院;
三、实验变量
(1)独立变量:护士经验和患者年龄、性别;
(2)依赖变量:护理交流行为。
四、实验方法
(1)研究设计:采用2×3二因素设计,护士经验为两个因素,患者年龄及性别为三个因素;
(2)随机录取受试者:随机从医院护士及患者中录取20位护士和30位患者作为受试者;
(3)向受试者进行评估:在设计好的实验环境中,使用护理交流量表(NCI)对受试者进行测评;
(4)分析数据:对测得结果进行分析,计算护理交流行为的差异,以及护士经验和患者年龄、性别对护理交流的影响。
五、实施步骤
(1)组织实施:请实施人员准备实施所需材料及场所;
(2)设计实验:研究人员设计实验;
(3)选取受试者:由研究团队从护士及患者中随机抽取受试者;
(4)数据采集:使用护理交流量表(NCI)对受试者进行测评;
(5)数据分析:对测得结果进行分析。
九年级物理全册14
二、 磁场
试验2: 将小磁针放在磁体周围不一样位置,试画出磁针N极指向, 如图(b)所表示。 试验3:将铁屑均匀地撒在玻璃板上,再将玻璃板放置在条形磁体 上方,然后轻轻敲打玻璃板,观察铁屑分布如图(c)所表示。我们 发觉铁屑有规律地分布,这又是为何呢?
4/33
二、 磁场
总结1: 分析以上试验可知,磁体周围存在着一个我们看不见、摸 不着物质,人们把这种物质称为_____磁__场__。 总结2: 磁体周围存在磁场,__磁__场__对_放__入_其__中__磁_体__含_有__作_用__力______, 这是磁场基本性质。
学点2 磁感线
阅读教材P141,完成以下填空: 。 问题1: 磁感线定义: 为了方便、形象地描述磁场,人们用一些 ___带_箭__头_曲__线______将小磁针排列情况表示出来,这么曲线叫作 ___磁_感__线___ 。
[说明] 磁感线是人们为了描述磁场一些特征和性质而人为引入一 些假想曲线, 磁感线不是客观存在, 这种方法叫模型法。
27/33
二、 磁场
4. 如图26-1所表示,磁体周围磁场分布正确是( B )
图26-1
28/33
二、 磁场
5. 小磁针静止时,N极指北,S极指南,但又不是正北正南,这 一现象说明( B ) A. 这个指南针坏了 B. 地磁两极与地理两极并不重合 C. 地磁N极在地理北极附近D.地磁S极在地理南极附近
25/33
二、 磁场
2. 磁场基本性质是指( D) A. 能使放入其中小磁针发生偏转 B. 能够吸引铁、钴、镍等磁性材料 C. 能够产生磁感线 D. 能够对放入其中磁体产生作用力
26/33
二、 磁场
3. 以下说法中正确是( C) A. 磁感线是磁场中真实存在一些曲线,还可经过试验来模拟 B. 磁体周围磁感线从磁体S极出来,回到磁体N极,组成闭合曲 线 C. 磁感线上某一点切线方向与放在该点小磁针静止时S极所指 方向相反 D. 磁感线分布越密地方,磁场越弱
第一章试验设计概述
本课程将详细介绍试验设计的原理和方法外,还将系统 阐述国际通用统计软件SAS在试验数据分析方面的强大功能 和使用方法。
一、响应变量
试验的结果最初往往是以数据的形式表达的,我们将衡量 试验结果好坏的指标或性状称为响应变量(response variety),其中能够以数值表示的性状称为定量的响应变量, 如橡胶树的株高、茎围、胶乳量、干胶含量等。当试验的结 果呈现属性变化,不能用测量或称量的方法表示,而只能分 门别类处理所得的数据称为定性数据,如橡胶树死皮的级别、 风害程度等。
四、处理
在复因子试验中,不同因子的不同水平的组合称为处理 (treatment)。 如在橡胶树肥料三要素试验中,
氮肥有三种不同的水平:不施肥、0.3两/株、0.6两/株; 磷肥有三种水平:0.5两/株、0.25两/株、不施肥; 钾肥有三种:0.15两/株、不施肥、0.3两/株。 则全部试验共有27种处理组合。
只有一个响应变量的统计分析称为单变元统计分析,含有 两个以上响应变量的统计分析方法称为多元统计分析,本书 只讨论单变元统计分析方法。
二、因子
对试验指标(结果)有影响,试验中需要加以考虑的因 素称为试验中的因子(factor) 。 如橡胶树抗风性试验中,品种是试验的因子。同样在橡 胶苗圃肥料试验中,肥料是试验的因子,如果考虑施用氮、 磷、钾三种不同的肥料,则试验的因子有三个。
二、随机
随机化(randomization)是指试验中每一个处理都有同 等的机会实施安排在任何一个试验单元上,即试验所用的仪 器、试验材料、试验操作人员以及试验单元等的执行顺序都 要随机地确定。
第14章 实验20 探究等温情况下一定质量气体压强与体积的关系
(3)在不同温度环境下,另一位同学重复了上述实验,实验操作和数 据处理均正确。环境温度分别为T1、T2,且T1>T2。在如图所示的四幅图 中,可能正确反映相关物理量之间关系的是___A_C__(选填选项的字母)。
A
B
C
D
[解析](1)为保证气体的温度不变,移动活塞时应缓慢一些,故 A 正 确;封闭气体的注射器应密封良好,以保证气体的质量不变,故 B 正确; 实验中须测出注射器内封闭气体的体积,不用测出气体质量,故 C 错误。
[解析](1)在柱塞上涂油防止漏气,以保证气体质量不变;缓慢地 推、拉柱塞,以保证在体积改变时温度不变。
(2)游标卡尺是20分度,读数为20 mm+0×0.05 mm=20.00 mm。 (3)因为研究的等温下压强与体积的关系,而圆柱体注射器的横截面 积是一样的,只需要研究压强与封闭空气柱长度即可,所以不一定要测 量空气柱的横截面积;图像中的各点位于过原点的同一条直线上,根据
2.(2023·海南高三阶段检测)如图所示,用气体压强传感器探究气 体等温变化的规律,操作步骤如下:
①在注射器内用活塞封闭一定质量的气体,将注射器、压强传感 器、数据采集器和计算机逐一连接起来;
②移动活塞至某一位置,记录此时注射器内封闭气体的体积V1和由 计算机显示的气体压强p1;
③重复上述步骤②,多次测量并记录; ④根据记录的数据,作出相应图像,分析得出结论。 (1)关于本实验的基本要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A_B___(填选项前的 字母)。 A.移动活塞时应缓慢一些 B.封闭气体的注射器应密封良好 C.必须测出注射器内封闭气体的质量
四、实验步骤 1.如图所示组装实验器材。
2.注射器两端有柱塞和橡胶塞,管内密封一段空气柱,这段空气 柱就是我们的研究对象。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可以近似认为空气柱的质 量和温度不变。
试验设计期末知识点总结
试验设计期末知识点总结试验设计是实践科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它涵盖了许多知识点。
在期末考试前,我们需要对这些知识点进行总结,以便更好地掌握和应用。
本文将对试验设计的关键概念、基本步骤以及一些常用的试验设计方法进行总结和归纳。
一、试验设计的关键概念1. 因变量和自变量:在试验设计中,因变量是我们想要观察和测量的结果或效应,而自变量是我们进行调查或干预的因素。
因变量和自变量之间存在因果关系,我们通过试验设计来探究这种关系。
2. 控制:在试验设计中,我们需要控制所有除自变量外的其他可能影响因素,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通过控制变量,我们可以排除干扰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3. 随机化:随机化是试验设计中的一项重要原则。
通过随机分配参与者或样本到不同的实验组,我们可以减少个体差异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增加实验的可比性。
二、试验设计的基本步骤1. 确定研究目的和研究问题:在进行试验设计之前,我们需要明确研究目的和研究问题,这有助于我们选择适当的试验设计方法。
2. 确定因变量和自变量:根据研究问题,我们需要确定研究中要观察和测量的因变量,以及要进行调查或干预的自变量。
3. 设计实验方案:根据研究目的、研究问题以及因变量和自变量,我们需要设计实验方案,包括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设置、样本量的确定等。
4. 数据收集和分析:在实验进行过程中,我们需要收集数据,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以验证研究假设或回答研究问题。
5. 结果解释和总结:根据数据分析的结果,我们需要对实验结果进行解释,并总结研究的主要发现和结论。
三、常用的试验设计方法1. 随机对照试验:随机对照试验是试验设计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在这种设计中,参与者或样本被随机分配到实验组和对照组,从而探究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
2. 双盲试验:双盲试验是一种控制干扰因素的方法。
在这种试验中,既对实验组受试者保密,也对研究者进行保密,以减少主观偏见的影响。
3. 因素设计:因素设计是一种多因素试验设计方法,它可以同时考虑多个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
第十四章-长期毒性作用及其试验方法
毒性试验期限
啮齿类动物
非啮齿类动物
2周
2周
1月
1月
2-4周
3月
3月
1-3月
6月
6月
﹥3月
6月
9月
每天给药最好固定时间。
2019/11/12
任立群
48
四、剂量水平的选择
三个剂量组是必不可少的:
一个是足以引起明显的毒性反应的高剂量,但死亡 率应控制在 10% 以内;
一个是不引起毒性作用的低剂量(一般为动物有效剂 量或临床治疗量的2~3倍);
2019/11/12
任立群
51
在选择合适的剂量时还应考虑到:
①药物在体内的生物蓄积作用。对于高蓄积性药 物应适当减少其剂量,否则在长期毒性试验结束时各剂 量均有可能出现毒性作用;
②药物是否有可能被特殊的酶所“解毒”或“活化 增毒”,而这些酶又是否易被药物本身所诱导或抑制。
③药物在消化道中的稳定性。与胃肠道内容物有亲 和性的药物,则应酌情增加剂量。
基本要求
三个剂量
剂量至少分为高、中、低三个档次。
高剂量组应能充分反映药物的毒性, 低剂量组不出现毒性反应。
同时设一溶剂 ( 或赋形剂 ) 对照组或 已知药物毒性对照组。
2019/11/12
任立群
19
一、一般原则和要求
基本要求 给药途径应与临床拟用途径相同
口服给药大鼠一般常用灌胃,灌胃的容量为每 天1~2ml/100g,也可将受试药物混在饲料或水中给 予,但要保证每只动物按规定剂量在一定时间内服 入。
任立群
35
二、实验动物
3. 性别及数量
《指导原则》:一般大鼠为雌、雄各30只,
试验设计的概念及其作用
N
30
试验转速:
420,450,480,510,540,570,600,630,660,690,720
★
均分法(例)
使用条件: 这种方法的特点是对所试验的范围进行“普查”, 常常应用于对目标函数的性质没有掌握或很少掌握 的情况。即假设目标函数是任意的情况,其试验精 度取决于试验点数目的多少。
均分法
主要内容路漫漫其悠远产品全生命周期质量保证技术的特点产品规划产品设计制造销售使用维护回收qfddfxfmeadoe田口方法spc防错装置?用户驱动原则?全过程原则?预防原则?反馈思想和闭环控制原则路漫漫其悠远产品全生命周期质量保证技术的特点路漫漫其悠远田口方法的独特点田口方法是日本质量管理专家田口玄一博士创立的一门崭新的质量管理技术它立足于工程技术着眼于经济效益开辟了质量管理的新天地
2. 参数设计:参数设计是在系统设计的基础上对产品的零部件参数、 原材料参数或各种工艺参数 寻求它们之间的最佳搭配。决定系统 中各参数的选择,使得产品的性能指标既能达到目标值,又使它 在各种环境下波动小,稳定性好。
3. 容差设计:容差设计是在参数设计的基础上对产品生产时各种参 数给出最佳的误差范围。完成不好,常常导致生产成本的增加;
田口玄一博士介绍 :“日本人学质量管理 ,用一半时间 学习正交设计”。
在日本 ,据说一个工程师如果不懂这方面知识 ,只能算 半个工程师。
二次大战后日本经济高速增长并超过美国的一个决定性 (技术 )因素是在于推广应用正交设计。其原因是 :美国对 专业技术 (系统设计 )投入很多 ,日本则较少 ,主要是向 美国照搬照学;对通用技术 (参数设计和容差设计)美国缺 少和落后,日本则大大领先。
(2)“源流”管理理论。“源流”管理的思想把质量管理向前推进 了一步。认为开发设计阶段是源流是上游 ,制造和检验阶段是下游。 质量管理中 ,“抓好上游管理 ,下游管理就很容易” 。若设计质量 水平不高 ,生产制造中很难造出高质量的产品 ,即所谓“先天不足 , 后患无穷”。
【试验设计】试验设计原理及其七个步骤
【试验设计】试验设计原理及其七个步骤试验设计是一种确定影响过程的因子和过程输出之间关系的动态方法。
换句话说,试验设计常被用来寻找因果关系。
为优化输出而对过程输入进行管理时,这些信息是必要的。
试验设计(DOE)源于20世纪20年代育种科学家Dr. Fisher的研究, Dr. Fisher是大家一致公认的此方法策略的创始者, 但后续努力集其大成而使试验设计在工业界得以普及、发扬光大者, 却非Dr. Taguchi (田口玄一博士) 莫属。
试验设计是一种确定影响过程的因子和过程输出之间关系的动态方法。
换句话说,试验设计常被用来寻找因果关系。
为优化输出而对过程输入进行管理时,这些信息是必要的。
试验设计的理解首先需要一些统计工具知识和试验的概念。
虽然可以使用很多软件程序来分析试验设计,但是对于试验者来说,理解基本的试验设计概念对于试验设计的正确应用是很重要的。
试验设计三个基本原理实验设计的3个基本原理为重复、随机化以及区组化。
重复,意思是基本试验的重复进行。
重复有两条重要的性质,即随机化和区组化。
随机化,是指试验材料的分配和试验的各个试验进行次序都是随机地确定。
统计方法要求观察值(或误差)是独立分布的随机变量。
随机化通常能使这一假定有效。
把试验进行适当的随机化亦有助于“均匀”可能出现的外来因素的效应。
区组化是用来提高试验的精确度的一种方法。
一个区组就是试验材料的一个部分,相比于试验材料全体它们本身的性质应该更为类似。
区组化牵涉到在每个区组内部对感兴趣的试验条件进行比较。
试验设计七步骤第一步确定目标我们通过控制图、故障模式分析、失效分析、因果分析、能力分析等工具的运用,或者是直接实际工作的反映,会得出一些关键的问题点。
对于运用试验设计解决的问题,我们首先要定义好试验的目的,也就是解决一个什么样的问题,问题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样的危害,是否有足够的理由支持试验设计方法的运作。
对于生产型企业,试验设计的进行可能会打乱原有的生产稳定次序,所以确定试验目的和试验必要性是首要的任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四章试验设计习题
一、选择题
1、临床试验中采用安慰剂对照可( ).
A.用于两种外表相似的治疗药物的比较B.保证非随机试验具有可比性
C 防止出现治疗本身所产生的效应D.进行主动接受治疗与未治疗的比较E 消除来自于受试对象心理因素对疗效的影响
2.为研究新药“胃痈颗粒”治疗胃病疗效,在某医院选择50例胃炎和胃溃疡思考,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服用胃痛颗粒治疗,对照组服用公认有效的“胃苏冲剂”.这种对照在实验设计中称为( ).
A实验对照B空白对照C安慰剂对照
D.标准对照F.历史对照
3良好的实验设计,能减少人力、物力,提高实验效率,还有助于消除或减少( ) A.系统误差B.随机误差C.抽样误差
D.责任事故E.测量误差
4.若某病传统治疗用药(A药)疗效较差.平均好转率仅为50%,今研制新药(B 药)希望提疗效,预计平均好转率为70%,需观察例数为n l,预计平均好转率为80%.需观察例数为n2.则( )
A.n1>n2 B.n1=n2 C n1<n2
D.需计算I型错误概率E.需计算检验效能
5.实验设计时,受试对象如何分组,可使得组与组之间具有最好的可比性( ). A多分儿组B.将条件接近的人分同一组c.将条件接近的人分不同组
D.将体质弱的分人对照组,强的分人实验组2.各组的例数相等
二、筒答题
1.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别是什么?
2.什么是随机化,随机化的作用是什么?在整个实验设计和实施的过程中如何体现随机化?
3.实验设计时,要求设立对照,其目的是什么?常用的对照有哪些?
4.临床试验有何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