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价值链演变
全球价值链升级概念
全球价值链升级概念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跨国公司的生产和经营活动日益涉及到全球范围内的价值链。全球价值链是指在全球范围内,从原材料采购、生产制造、市场营销、售后服务等一系列价值创造活动中形成的链条。在这个链条中,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企业承担着不同的角色和职责,形成了相互依存、相互竞争的关系。而全球价值链升级,则是指在这个链条中,企业通过提升自身能力和竞争力,向着更高附加值的环节攀升的过程。
一、全球价值链升级的背景
全球价值链的形成和发展,是全球化进程中的重要产物。在全球化的推动下,跨国公司将生产经营活动扩展到全球范围内,通过全球采购、全球生产、全球销售等方式,实现了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效益的最大化。然而,在全球价值链中,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企业往往承担着不同的角色和职责,其中发达国家的企业往往占据着高附加值的环节,而发展中国家的企业则往往承担着低附加值的环节。这种不平衡的分工格局,导致了发展中国家企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被动地位。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竞争的加剧,发展中国家企业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压力。为了提升自身竞争力和附加值,发展中国家企业需要进行全球价值链的升级。
二、全球价值链升级的内涵
全球价值链升级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涵:
1.
从低附加值环节向高附加值环节攀升。企业需要通过技术创新、品牌建设、市场营销等方式,提升自身能力和竞争力,向着更高附加值的环节攀升。
2.
加强产业链整合。企业需要通过与上下游企业的合作,形成产业链整合,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提升整体竞争力。3.
推动国际化战略。企业需要通过国际化战略,拓展海外市场和资源,提升自身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和影响力。
全球价值链的变化与机遇
全球价值链的变化与机遇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全球价值链结构不断发生着变化,其中涌现出的一些新的趋势和机遇,对于全球企业和国家的发展带来了重大影响。
一、价值链的变化趋势
首先,全球价值链发生了从传统集中式生产向分散式生产的变化。原本产业的下游企业逐渐向上游延伸,圈定起了生产、流通等各个环节,实现了较大程度的产业链整合。目前在全球产业中,日益增加的小型生产精品企业,通过互联网等新方式,把分散的市场进行信息整合,互相支持,共同构建起了更强大的生态系统,进一步拉开了创新和竞争的差距。
其次,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成熟,自动驾驶、AI、5G等新兴技术的应用给全球价值链带来了新的变化。先进的技术不断推动着各个生产环节的升级和创新,并加大了生产的自动化和数字化转型。这也需要企业持续学习和掌握最新的技能,以便满足未来生产和市场的需求。
最后,价值链也在从传统的环节式结构,向准垂直式结构演变。随着全球产业的进一步整合,企业之间开始更多的通过联合等方式来进行整合协同,并形成产业集群,最终实现全局策略的一致性。
二、全球价值链的机遇
随着以上变化趋势的不断发生,新的机遇也开始涌现。
首先,新技术的应用为企业带来了更多发展机会,尤其是自动驾驶、AI、5G 等技术,这些技术的落地和应用,不仅为传统企业带来了转型机会,也为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支持。
其次,价值链的变化还为企业带来了更多的优化空间。采用更为精细化和专门化的生产方式,意味着企业在投资和管理上可获得更大的竞争优势。由于生产环节的“碎片化”,企业也可采用“智能制造”等方式来提高生产效率和减少成本。
产业链分工与全球价值链的演变
产业链分工与全球价值链的演变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国际经济合作的加强,产业链分工和全球价值链的演变成为了当今世界经济的重要现象。本文将从产业链分工与全球价值链的定义入手,探讨其演变的原因、形式以及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一、产业链分工和全球价值链的定义
产业链分工(Industrial Chain Division of Labor)指的是一种经济组织形式,在这种形式下,产品的生产过程划分为不同的环节,并由不同的企业或地区负责各自环节的生产。每个环节的企业或地区专门从事某个环节的加工、制造或服务,形成相互依赖的关系。
全球价值链(Global Value Chain,简称GVC)则是在产业链分工的基础上,更多地关注全球经济中价值的分配和创造。全球价值链强调企业和国家在全球范围内如何合作,通过分工、创新和知识转移实现价值的最大化。
二、产业链分工和全球价值链的演变原因
1.技术进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生产过程变得更为复杂和专业化。不同环节的生产要求不同的技术、知识和资本投入,因此产业链分工变得必要。
2.市场需求:全球市场的扩大和消费者对多样化产品的需求增加,促使企业寻求更高效的生产模式。将生产环节分散到全球范围内,可以更好地满足不同地区的市场需求。
3.成本优势:各国在资源禀赋、技术水平和劳动力成本等方面存在差异。通过将生产环节分散到全球,企业可以利用不同国家的优势,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竞争力。
三、产业链分工和全球价值链的演变形式
1.基本型:最初的产业链分工和全球价值链更多地体现为简单的劳动分工。例如,一个国家专门从事农产品种植,另一个国家负责农产品加工和销售。这种形式下,价值链的延伸相对有限。
全球价值链的演变以及形成动因浅析
图 1 otr的企 业 价值 链 模 型 P r e
内部 已经 不 是 一 条 完 整 的价 值链 , 值链 已 经 开 始 断 裂 , 个环 节 都 价 每 分离 出独 的 企 业 价 值 链 从企 业 内部 拓 展 到企 业 之 间 , 直 分 离后 垂 在 整个 产 业 集 群 的 地 理 空 间 内实 现 整合 。 全 球 化 程 度 的 加 深 给 世界 经 济 带 了 巨大 的改 变 。消 费 者 已 经不
20 0 9年 3月 总 第 1 9期 8
全球价值链 的演变 以及形成 动因浅析
山 东省 教 育 学 院政 法分 院 方 宏
- 一 、 全球价值链的概念
全球 价 值 链 是 指在 全 球 范 围 内 为实 现 商 品或 服 务 价 值 而 连 接 生 产、 售 、 销 回收 处 理 等 过 程 的全 球 性 跨 企 业 网 络 组 织 , 及 从 原 料 采 涉 集 和运 输 , 成 品 和 成 品 生 产 及 分 销 , 至 最 终 消 费 和 回 收 处 理 的 整 半 直 个 过 程 。 它包 括 所 有 参 与者 和 生 产 销售 等 活 动 的组 织 与价 值 和 利 润
的中 小 型企 业 大 量 涌 现 。 是 由于 中 小型 公 司 规 模 和 实力 有 限 , 们 但 它 只能 专 注 于 价值 链 的某 个 环节 而放 弃 或 者 弱 化其 他环 节 .并 通 过 市 场 与 上 下 游 企业 进 行 交 易 , 现 价 值链 在 企 业 外 、 实 地域 内 的整 合 。在 这 种 情 况 下 . 够 降 低 运输 费用 、 享 劳 动 力 、 间产 品市 场 、 且 实 能 共 中 并 现 外 部 规 模 经 济 和外 部 范 围经 济 的地 方 产 业 集群 出现 了。 这时 , 业 企
全球价值链的演化与中国发展路径
全球价值链的演化与中国发展路径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推进,全球价值链的演化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全球价值链是指生产过程的各个环节在全球范围内展开,制造商和服务提供商们将生产和服务环节分散在全球不同地区,使全球范围内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形成了一种复杂的经济联系,从而形成了一个跨国的生产链、供应链和价值链。
全球价值链的演化经历了多个阶段。在20世纪中期,制造业的生产过程主要是由一些跨国公司或者本地的大公司在一个国家或者地区完全完成的。这种生产模式被称作“垂直整合”,即包括设计、制造、营销和服务在内的全套制造业生产权利由一个企业垄断。然而,在20世纪70年代,随着国家间贸易的逐渐开放,企业逐渐向国际市场扩张,他们开始将不同生产环节分散在不同国家,以获得更低的成本和更好的品质。这种生产模式被称为“国际分工”。21世纪初,跨国公司将全球经济分成不同的专业化区域,每个区域都有不同的生产因素和资本。这种生产模式被称为“全球价值链”。
全球价值链的演化对于经济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一方面,全球价值链的发展使得全球经济更加紧密。不同国家之间的生产环节分布更加均衡,企业间的合作更加紧密,从而促进了全球商务的繁荣。另一方面,全球价值链的扩展也使得不同经济体之间的比较优势更加明显。比较优势是指一个国家在生产中拥有的更多优势。在全球价值链中,优质产品和高附加值产品的生产对比较优势的需求更大。因此,一个国家在全球价值链中的位置与其比较优势关系密切。
在全球价值链中,中国是一个重要的制造业基地和服务提供者。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制造业出口国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的发展与全球价值链的演化密切相关。全球价值链的扩展引起了中国经济结构的转变。中国的发展模式由“低成本制造”向“技术创新型制造业”转变。这种转变需要中国在技术创新、人才培养、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下更大的功夫。此外,中国还需要在环保、品质检测、劳动力保
全球价值链的重构与国际贸易的演变
全球价值链的重构与国际贸易的演变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全球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全球价值链的
重构成为了国际贸易发展的重要趋势。本文将论述全球价值链的概念
及其重构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并探讨全球价值链的演变过程。
一、全球价值链的概念及重构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全球价值链是指不同国家和地区在生产过程中各自负责不同环节的
链条关系。传统的价值链是线性的,而全球化使得不同环节的生产活
动在全球范围内重新分工,形成了跨国企业的生产网络。全球价值链
的重构意味着跨国企业重新组织和调整其全球生产活动的布局。
全球价值链的重构对国际贸易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首先,全球价
值链的重构加强了国际贸易的依存关系,促进了国际分工的进一步加深。不同国家和地区在全球价值链中负责不同的环节,通过跨国合作
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效益最大化。其次,全球价值链的重构提高了生
产效率和产业竞争力。企业通过在全球范围内寻找最有利的生产环境,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和效率,进一步推动了国际贸易的发展。最后,
全球价值链的重构也带来了全球市场的扩大和多元化。跨国企业通过
在不同国家和地区设立生产基地,可以更好地满足不同市场的需求,
加强了国际贸易的多样性和稳定性。
二、全球价值链的演变过程
全球价值链的演变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在全
球化初期,全球产业链主要由发达国家掌控,发展中国家主要充当低
端产业链的一环。随着新兴市场经济体的崛起,他们逐渐打破传统的全球价值链格局,通过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逐步向高端环节迈进。这种演变使得全球价值链的权力和利益分配发生了显著变化。
全球价值链的演变
全球价值链的演变
企业的价值创造是通过一系列活动构成的,这些活动可分为基本活动和辅助活动两类,基本活动包括内部后勤、生产作业、外部后勤、市场和销售、服务等;而辅助活动则包括采购、技术开发、人力资源管理和企业基础设施等。这些互不相同但又相互关联的生产经营活动,构成了一个创造价值的动态过程。这就是价值链。
“价值链”理论的基本观点是,在一个企业众多的“价值活动”中,并不是每一个环节都创造价值选择一个构建基块企业所创造的价值,实际上来自企业价值上的某些特定的价值活动;这些真正创造价值的经营活动,就是企业价值链的“战略环节”。企业在竞争中的优势,尤其是能够长期保持的优势,说到底,是企业在价值链某些特定的战略价值环节上的优势。而行业的垄断优势来自于该行业的某些特定环节的垄断优势,抓住了这些关键环节,也就抓住了整个价值链。这些决定企业经营成败和效益的战略环节可以是产品开发、工艺设计,也可以是市场营销、信息技术,或者认识管理等等,视不同的行业而异。在高档时装业,这种战略环节一般是设计能力;在卷烟业,这种战略环节主要是广告宣传和公共关系策略(也就是如何对付各种政府和消费者组织的戒烟努力);在餐饮业,这种战略环节主要是餐馆地点的选择。虽然如前所述不同行业有不同的价值链,同一环节在各行业的作用也不相同,但是,对于具有较大规模的企业,例如跨国公司则可以通过价值链上的关键环节也就是核心能力在相关行业中进行扩散和移植,从而提高企业尤其是跨国公司的竞争优势。跨国公司在国际营销活动中拥有全球跨行业营销的范围经济效应。这种范围经济效应是跨国公司通过最佳广度(范围)地使用通用型要素和资源而获得的。这种通用型要素可以是通用的生产设备、管理经验、营销技能和研究开发能力。由于在价值链的每一个环节几乎都能发现通用型要素的存在,那么,当两个行业的价值链上的关键环节也就是核心能力需要相同的通用型要素时,跨国公司就将自己在一个行业中的核心能力扩散到另一个相关行业,使得范围经济效应转化为范围经济优势。因此,跨国公司在一个行业的营销沟通活动中获得的先进知识、经验和技能,可以不需要很大的追加投资就能转移到其他相关行业。
全球价值链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及其机制
全球价值链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及其机制
随着全球化的推进,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加入到全球分工中,形成了一个高
度互联的全球价值链。这种全球价值链不仅改变了世界经济格局,而且对各国经济增长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一、全球价值链的定义
全球价值链是指全球范围内企业和组织根据其在生产链或价值链中的角色和职
能分工,以及其跨国流动的联系和合作,共同完成产品或服务的生产和供应的过程。这些生产和供应过程覆盖了整个价值链,包括原材料采购、物流运输、设计研发、生产制造、营销销售等各个环节。
二、全球价值链的发展与演变
全球价值链的发展经历了不同的阶段。20世纪初期,由于技术和交通运输的限制,大多数企业把生产过程集中在本国内完成,产业链比较简单、短暂。到了20
世纪50年代以后,新技术的不断涌现,例如计算机、互联网等技术的应用,以及
海量数据的处理能力的提升,让企业开始意识到可以全球化和分散化生产。
21世纪以来,随着全球化的推进,跨国公司开始把生产和供应链的重心逐渐转移到了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以利用降低成本、开拓新市场、获取新技术、合作创新等优势。这些国家通常具有低廉的劳动力成本、良好的税收和政策优惠、稳定的政治环境等等,吸引了大量的资源和资本纳入其经济体系中。因此,全球范围内形成了一种多边、互动、密切结盟和协作的全球化经济格局。
三、全球价值链的影响
1、促进了全球经济增长
全球价值链的形成使世界各国之间的贸易关系变得更加紧密和互动。小型企业
去参与全球价值链则很快获得国际认可,从而迅速成长,这为各国经济贡献了更多
的经济价值和雇佣了大量的员工。根据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UNCTAD)的报告,全球价值链(GVC)贡献了全球贸易的三分之二以上,对世界经济有着重要影响。
全球价值链的演变与国际贸易发展
全球价值链的演变与国际贸易发展
在当今全球化的背景下,国际贸易的发展成为了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全球
价值链作为国际贸易的核心活动之一,已经经历了多个阶段的演变。本文将分析全球价值链的演变及其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全球价值链是指将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企业、供应商和消费者进行有机组合,形
成商品和服务的全球生产网络。随着技术和交通的进步,全球价值链不断演变。在过去,跨国公司往往实行垂直整合,即一家公司在生产过程中控制多个环节。然而,随着全球分工和供应链管理的发展,垂直整合逐渐被分工更细、协作更紧密的全球价值链所取代。这种全球价值链由不同企业的专业化和合作构成,每个企业负责生产过程中的某个环节,通过互相依赖和协作,形成高效的生产网络。
全球价值链的演变对国际贸易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首先,全球价值链的分工和
合作促进了全球贸易的增长。企业的专业化和协作使得生产效率得以提高,产品质量得到保证,企业可以专注于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和竞争力。同时,全球价值链也推动了跨国公司的崛起。通过参与全球价值链,跨国公司可以利用全球资源和市场,实现规模经济和技术进步,从而提高市场份额和利润率。
其次,全球价值链的演变也带来了一些挑战和机遇。全球分工和供应链管理的
发展使得国际贸易变得更加复杂和多样化,需要跨国公司和政府合作,共同解决贸易壁垒、知识产权保护和劳工权益等问题。全球价值链的外包和外购也使得发展中国家有机会加入全球价值链并分享经济增长的红利。然而,这也需要发展中国家提高生产效率和技术创新能力,以抓住机遇。
最后,全球价值链的演变也对国际贸易政策提出了新的要求。由于全球价值链
全球价值链的绿色化发展
全球价值链的绿色化发展
绿色化全球价值链的主要挑战
绿色化全球价值链的主要挑战
环境法规与政策
1.全球环境法规的不一致性导致企业在不同地区面临不同的环保要求,增加了遵循成本和运营难度 。2.部分国家的环境政策执行力度不够,影响了全球价值链绿色化的整体进程。3.缺乏统一的国际 环保标准,使得企业在环保投入和技术创新方面难以形成合力。
全球价值链的绿色化发展
企业参与与绿色供应链管理
企业参与与绿色供应链管理
企业绿色供应链管理的必要性
1.随着消费者对环保问题的日益关注,企业需要重视和参与绿色供应链管理,以满足消费者需求, 提升企业形象。 2.绿色供应链管理有助于企业优化资源配置,降低采购成本,提高效益和竞争力。
企业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色供应链管理的挑战
全球价值链的绿色化发展
目录页
Contents Page
1. 全球价值链与绿色化的概念与背景 2. 全球价值链绿色化发展的驱动力 3. 绿色化全球价值链的主要挑战 4. 绿色化发展的政策建议与战略 5. 企业参与与绿色供应链管理 6. 绿色技术创新与应用 7. 全球价值链绿色化发展的未来趋势 8. 结论:迈向绿色化的全球价值链
全球价值链绿色化发展的挑战
1.全球价值链绿色化发展面临着诸多挑战,包括技术瓶颈、制 度障碍、成本压力等。 2.这些挑战需要各国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加强合 作和创新,寻求有效的解决方案。 3.同时,也需要加强监督和评估,确保全球价值链绿色化发展 的实际效果和可持续性。
全球价值链变迁下的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
全球价值链变迁下的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
近年来,全球价值链不断变迁,对于中国制造业而言,这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作为全球制造业的重要角色,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之路也成为全球关注的话题。在这种情况下,中国需要积极应对,深化转型升级,以保持竞争优势,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全球价值链变迁的背景和中国制造业的困境
全球价值链变迁是在全球化和数字化的背景下出现的。随着全球交通和通信技
术的不断发展,价值链逐渐从原来的中心地带转移到了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中国成为其中最重要的一环。不过,由于制造业对于劳动力和资源的过度依赖,在全球价值链中处于较低的端口位置,很容易被其他国家替代。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制造业产生了一系列问题。首先,劳动力成本上升,导致
原本靠低成本走量行的国企变得不再具有优势。其次,外部需求下滑,使得许多小微企业无法维持生计。最后,人口老龄化和环境污染等问题,也使得制造业面临了更加复杂的情况。
二、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
为了应对全球价值链变迁带来的困境,中国制造业要进行转型升级,加快从“大而全”的制造业向“小而美”的制造业转变。以下是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措施:
1.创新技术,实现自主研发。制造业要加速技术创新,开发自己的专利技术。
这对于产品品质提升以及生产效率提高至关重要。
2.发展数字化制造,提高智能化程度。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对传统制造业进行突
破是关键,在数字化制造下,制造业智能程度将大大提高,运营成本也将降低。
3.探索新型商业模式,进行资本化运作。新型商业模式,如“工业互联网”、“工
厂联盟”等等,可以帮助制造企业降低成本,增加效益,并且能够充分发挥各企业
全球价值链演变
全球价值链演变
一、全球价值链概念
全球价值链是指为实现商品或服务价值而连接生产、销售、回收处理等过程的全球性跨企业网络组织,涉及从原料采购和运输,半成品和成品的生产和分销,直至最终消费和回收处理的整个过程。包括所有参与者和生产销售等活动的组织及其价值、利润分配,当前散布于全球的处于价值链上的企业进行着从设计、产品开发、生产制造、营销、交货、消费、售后服务、最后循环利用等各种增值活动。
二、全球价值链理论的演变
1、价值链(Value Chain)
20世纪80年代以来,众多学者相继提出价值链理论。1988年哈佛商学院教授迈克尔.波特(Michael Porter)在《竞争优势》(Competitive Advantage)一书指出:“每一个企业都是在设计、生产、销售、发送和辅助其产品的过程中进行种种活动的集合体。所有这些活动可以用一个价值链来表明。”企业的价值创造是通过一系列活动构成的,这些活动可分为基本活动和辅助活动两类,基本活动包括内部后勤、生产作业、外部后勤、市场和销售、服务等;而辅助活动则包括采购、技术开发、人力资源管理和企业基础设施等。这些互不相同但又相互关联的生产经营活动,构成了一个创造价值的动态过程,即价值链。在《竞争优势》中,波特还突破企业的界限,将视角扩展到不同企业之间的经济交往,提出了价值系统(value system)概念,这是全球价值链概念的基础。在价值链的组成中,供应商具有创造和发送用于企业价值链之中外购投入的价值链,即上游价值。许多产品在到达顾客手里之前需要通过销售渠道的价值链,即渠道价值。企业的产品最终会成为其买方价值链的一部分,即顾客价值。这样,从上游价值到买方价值形成一个完整的价值系统。波特的“价值链”理论揭示,企业与企业的竞争,不只是某个环节的竞争,而是整个价值链的竞争,而整个价值链的综合竞争力决定企业的竞争力。
全球价值链功能升级及驱动因素
近年来,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给 全球价值链带来了很大的不确定性。
面临的机遇
技术进步
随着技术进步,企业可以不断提升自身技术 水平,实现全球价值链功能升级。
政策支持
各国政府都在积极推动全球价值链功能升级 ,为企业提供了政策支持。
市场需求扩大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市场需求不断扩大, 为企业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
政策环境
政策环境对全球价值链功能升级具有重要影响 。政府可以通过政策手段,为企业提供更好的 发展环境,促进全球价值链的升级。
政府可以制定相关政策,鼓励企业加大技术创 新投入,提高产品质量,推动产业升级。
政府还可以通过贸易政策、投资政策等手段, 促进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提升全球价值链 的地位。
资源环境
02
全球价值链功能升级
产品升级
产品升级
通过改进产品设计、功能、质量 和品牌形象,提高产品的附加值 和市场竞争力。
品牌建设
加强品牌宣传和推广,提高品牌 知名度和美誉度,以获得更高的 产品附加值和市场占有率。
创新驱动
加大研发投入,推动产品创新和 技术升级,以满足市场需求和引 领行业发展。
过程升级
生产流程优化
产业链整合
通过整合产业链上下游资源,实现企业与合作伙伴的 共赢发展。
03
全球价值链功能升级的驱动因 素
全球价值链理论研究述评
全球价值链理论研究述评
摘要:20世纪80年代以来,伴随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以前完全由一家企业单独生产的产品,现在可能被切割成许多不同的价值环节,由遍布全球、成千上万家企业同时协作生产。基于价值环节在企业之间分割、组合及其在全球布局的现象,理论研究者提出了全球价值链的概念和相关理论,涌现了大量相关文献,本文试图对这些研究的演化及发展进行归纳、比较和总结,对其主要结论进行评述。
经济全球化;全球价值链;治理模式
一、全球价值链概念的演化
哈佛商学院的迈克尔·波特教授于1985年在其所著的《竞争优势》一书中首次提出了“价值链”概念,认为企业创造价值的过程可以分解为一系列互不相同但又相互关联的“增值活动”,每一项增值活动就是价值链上的一个环节,其总和即构成企业的“价值链”(波特,1985)。早期的价值链理论偏重于从单个企业的角度分析企业的价值活动与竞争优势,价值链研究的重心在企业内部。20世纪90年代开始,波特把价值链研究的重心从企业内部转向企业外部,价值链的范围开始从
单个企业层面向产业层面扩展,并开始研究价值链的空间分布。
寇伽特(Kogut,1985)在分析国际战略优势中使用了价值增值链(value added chain),认为价值增值链是由技术与原料和劳动力的融合而形成的各种投入环节,结合起来形成最终商品,并通过市场交易、消费等最终完成价值循环的过程。寇伽特认为,一个国家的比较优势或一家企业的竞争能力,不可能体现在商品生产的每一个环节上,国家或地区之间资源禀赋差异最终决定了国家比较优势所在的价值环节。与波特相比,寇伽特将价值链的概念从企业层次扩展到了区域和国家,更加强调了价值链的垂直分离和全球空间再配置之间的关系。
全球价值链的结构与演变
全球价值链的结构与演变
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的主流发展趋势之一,而全球价值链则是全球化的核心,能够连接起来的不仅有不同的国家和地区,还包括各种产业链和产业结构。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全球价值链也在不断演变和调整。本文将从全球价值链的结构和演变方面进行分析。
一、全球价值链的结构
全球价值链是指将产品或服务分为多个环节,分别由不同的企业或者机构进行生产或者提供,每个环节都是一个经济活动过程。整个经济活动的过程,被称为产品或者服务的价值链。
从结构上来看,全球价值链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一是最初的原材料、资源、技术等要素的产生和加工;二是不同国家和地区内部的中间产品、分解加工和组装等后续加工;三是最终销售以及服务等最终消费加工。
在这样的价值链结构下,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拥有各种不同的经济合作模式,每个合作模式中的企业或者机构,均会根据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和区位优势,来选择不同的生产环节,在全球价值链中进行合作。
二、全球价值链的演变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全球价值链也在不断演变和调整。这种调整和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公司的全球化和分工程分
公司的全球化和分工程分是全球价值链不断演变的重要标志。全球化的发展,使得大型公司可以把一些流程外包出去,从而在全球的产业链中获得更多的优势。这种全球化的趋势,促使一些生产环节的分工更加精细化,同时也使得全球价值链中不同企业之间的实现更加顺畅。
2. 产业结构的演变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一些传统的产业结构被取代或者升级,新的产业结构也不断涌现。对此,全球价值链也在不断地调整和变化,以适应新兴产业的需求。
全球价值链的变化对各国经济的影响
全球价值链的变化对各国经济的影响
随着全球化进程不断推进,全球价值链的变化对各国经济产生了重大影响。全
球价值链是指生产过程被划分为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各个环节,并通过跨境贸易和合作实现协同作用的一个全球性产业链条。
首先,全球价值链的变化对各国经济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在全球价值链的各个
环节中,不同国家和地区承担着不同的角色和职责。发达国家通常在研发、设计和高端制造环节占据主导地位,而发展中国家则主要从事劳动密集型和加工环节的生产。这种分工合作的模式使得各国能够在全球市场中发挥各自优势,实现互利共赢。同时,通过全球价值链,发展中国家能够跳过传统的发展阶段,迅速实现经济的快速增长。然而,全球价值链的变化也带来了挑战。一方面,全球价值链的整合加速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使得各国经济相互依存度增加,一国经济的不稳定可能会对其他国家产生连锁反应。另一方面,全球价值链的集聚效应使得一些中小企业面临竞争加剧的压力,难以发挥优势。
其次,全球价值链的变化推动了各国经济结构的调整升级。随着全球价值链向
高端环节转移,各国经济结构也在逐渐升级。发展中国家通过吸引外资和引进先进技术,逐步从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技术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产业转型。这种转型升级有助于提升国家的产业竞争力和附加值创造能力,推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全球价值链的变化还推动了创新能力的提升。在全球价值链的各个环节中,创新能力对于提高企业竞争力和附加值创造能力至关重要。发展中国家通过参与全球价值链,可以借鉴和学习先进经验和技术,提升自身的创新能力。
再次,全球价值链的变化对各国劳动力市场产生了重要影响。全球价值链的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球价值链演变
一、全球价值链概念
全球价值链是指为实现商品或服务价值而连接生产、销售、回收处理等过程的全球性跨企业网络组织,涉及从原料采购和运输,半成品和成品的生产和分销,直至最终消费和回收处理的整个过程。包括所有参与者和生产销售等活动的组织及其价值、利润分配,当前散布于全球的处于价值链上的企业进行着从设计、产品开发、生产制造、营销、交货、消费、售后服务、最后循环利用等各种增值活动。
二、全球价值链理论的演变
1、价值链(Value Chain)
20世纪80年代以来,众多学者相继提出价值链理论。1988年哈佛商学院教授迈克尔.波特(Michael Porter)在《竞争优势》(Competitive Advantage)一书指出:“每一个企业都是在设计、生产、销售、发送和辅助其产品的过程中进行种种活动的集合体。所有这些活动可以用一个价值链来表明。”企业的价值创造是通过一系列活动构成的,这些活动可分为基本活动和辅助活动两类,基本活动包括内部后勤、生产作业、外部后勤、市场和销售、服务等;而辅助活动则包括采购、技术开发、人力资源管理和企业基础设施等。这些互不相同但又相互关联的生产经营活动,构成了一个创造价值的动态过程,即价值链。在《竞争优势》中,波特还突破企业的界限,将视角扩展到不同企业之间的经济交往,提出了价值系统(value system)概念,这是全球价值链概念的基础。在价值链的组成中,供应商具有创造和发送用于企业价值链之中外购投入的价值链,即上游价值。许多产品在到达顾客手里之前需要通过销售渠道的价值链,即渠道价值。企业的产品最终会成为其买方价值链的一部分,即顾客价值。这样,从上游价值到买方价值形成一个完整的价值系统。波特的“价值链”理论揭示,企业与企业的竞争,不只是某个环节的竞争,而是整个价值链的竞争,而整个价值链的综合竞争力决定企业的竞争力。
2、价值增加链(Value-added Chain)。
科洛特(Kogut,1985)在《设计全球战略:比较与竞争的增值链》中用价值增值链(value added chain)来分析国际战略优势。科洛特认为:“价值链基本上就是技术与原料和劳动融合在一起形成各种投入环节的过程,然后通过组装把这些环节结合起来形成最终商品,最后通过市场交易、消费等最终完成价值循环过程”,“在这一价值不断增值的链条上,单个企业或许仅仅参与了某一环节,或者企业将整个价值增值过程都纳入了企业等级制的体系中”。科洛特还认为,国际商业战略的设定形式实际上是国家的比较优势和企业的竞争能力相互作用的结果。当国家的比较优势决定了整个价值链条各个环节在国家或地区之间如何配置的时候,企业的竞争能力就决定了企业应该在价值链条上的哪个环节和技术层面上倾其所有,以便确保竞争优势。他也把价值增加链表述为一个过程:即厂商把技术同投入的原料和劳动结合起来生产产品、进入市场、销售产品的价值增值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单个厂商或许仅仅参与了某一环节,或者厂商将整个价值增值过程都纳入了企业等级制的体系中等,厂商的各种活动与技术都会同其他的公司发生联系。与波特强调单个企业竞争优势的价值链观点相比,这一观点比波特更能反映价值链的垂直分离和全球空间再配置之间的关系,因而对全球价值链观点的形成至关重要。
3、全球商品链(Global Commodity Chain,GCC)。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根据许多企业把生产经营的行为分布到世界范围的实践,国外有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把波特的价值链理论用于研究全球不同的企业在价值链中的分工。他们提出,价值链不仅存在于单个企业之内,多个不同的企业能够在同一个价值链中从事不同的生产活动。美国杜克大学的社会学教授格里芬(1999)把波特的价值链概念应用于全球范围的企业之间的合作关系,提出了全球商品链(GLOBAL COMMODITY CHAIN)的概念,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商品的生产过程被分解为不同阶段,围绕某种商品的生产形成一种跨国生产体系,把分布在世界各地不同规模的企业、机构组织在一个一体化的生产网络中,从而形成了全球商品链。并集中探讨了包括不同价值增值部分的全球商品链的内部结构关系,并研究了发达国家的主导企业如何形成和控制商品链发展的问题。格里芬等还区分了两类全球商品链:采购者驱动型(buyer-driven)和生产者驱动型(producer-driven)。采购驱动型商品链是指大型零售商,经销商和品牌制造商在散布于全球的生产网络(特别是奉行出口导向的发展中国家)的建立和协调中起核心作用的组织形式。采购者驱动型全球商品链是通过非市场的外在调节(explicit coordination)而不是直接的所有权关系建立高能力的供应基地来构建全球生产和分销系统,如沃尔玛、家乐福等大型零售商,耐克、锐步等品牌运营商和伊藤忠式贸易代理公司等跨国公司控制的全球生产网络。生产者驱动型商品链是指大的跨国制造商在生产网络的建立和调节中起核心作用的垂直分工体系。在生产者驱动链中,制造先进产品如飞机等的制造商不仅获得了更高的利润,控制了上游的原料和零部件供应商、下游的分销商和零售商。通过比较生产者驱动型全球商品链中的非市场外部协调和传统的垂直一体化企业的内部协调,格里芬指出了生产者驱动在促进商品链中各国产业共同进步的重要作用。
英国经济学家卡普林斯基(2000)在他主持编写的《价值链研究手册》(A Handbook For Value Chain Research)比较全面地描述了全球价值链的概念。他认为,生产价值链是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各项行为从概念到产品的完整的实现过程,它包括产品研发设计、加工制造、生产和财务管理、品牌管理、市场营销和售后服务等。这个分析有两层含义:第一,如果把它们分解到不同企业,就意味着不同的企业分别从事同一条价值链中的不同行为。第二,把企业核心业务的重点从物质产品的加工制造行为转向生产经营的服务性行为。由于服务作为无形资产的产品的流动性很强,促进了企业之间利用价值链开展合作,也推动了全球价值链的形成。
4、全球价值链(Global Value Chain,GVC)
在整个20世纪90年代,格里芬等人的理论没有摆脱商品这一概念的局限,并没有突出强调在价值链上运营的企业在价值创造和价值获取方面的重要性。直到2001年,格里芬和该领域研究者在《IDS Bulletin》杂志上推出了一期关于全球价值链的特刊——《价值链的价值》(The Value of Value Chains),从价值链的角度分析了全球化过程,认为应把商品和服务贸易看成治理体系,而理解价值链的运作对于发展中国家的企业和政策制定者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为价值链的形成过程也是企业不断参与到价值链并获得必要技术能力和服务支持的过程。许多学者从全球价值链的治理、演变和升级等多个角度对全球价值链进行了系统的探讨和分析,并由此建立起了全球价值链基本概念及其基本理论框架。
斯特恩(Sturgeon,2001)从组织规模(organizational scale)、地理分布(geographicscale)和生产性主体(productive actor)三个维度来界定全球价值链。从组织规模看,全球价值链包括参与了某种产品或服务的生产性活动的全部主体;从地理分布来看,全球价值链必须具有全球性;从参与的主体看,有一体化企业、零售商、领导厂商、交钥匙供应商和零部件供应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