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化学实验二熔点的测定
实验2、重结晶及熔点的测定
陕西中医药大学有机化学实验报告
有机化学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重结晶及熔点的测定
所在班级:专业班学号:
姓名:
实验时间:年月日实验成绩:
实验二重结晶及熔点的测定
【实验目的】
1、掌握抽滤、热过滤操作和滤纸的折叠、放置方法。
2、掌握熔点的测定方法和温度计的校正方法。
3、了解重结晶法原理,初步学会用重结晶法提纯固体有机化合物。
4、了解熔点测定的基本原理及应用。
【实验原理】
1、重结晶法提纯固体有机化合物
利用溶剂对被提纯物质及杂质的溶解度不同,可以使被提纯物质从过饱和溶液中析出。而让杂质全部或大部分仍留在溶液中(若在溶剂中的溶解度极小,则配成饱和溶液后被过滤除去),从而达到提纯目的。
通常重结晶只适用于纯化杂质含量在5%以下的固体有机混合物。
2、熔点的测定:
晶体化合物的固液两态在一个大气压力下达到平衡时的温度称为该化合物的熔点(m.p.)。纯粹的固体有机化合物一般都有固定的熔点,即在一定的压力下,固液两态之间的变化是非常敏锐的,自初熔至全熔(熔点范围称为熔程),温度不超过0.5—1o C。如果该物质含有杂质,则其熔点往往较纯粹者为低,且熔程较长。故测定熔点对于鉴定纯粹有机物和定性判断固体化合物的纯度具有很大的价值。
纯物质的熔点和凝固点是一致的。从图2—1可以看到,当加热纯固体化合物时,在一段时间内温度上升,固体不熔。当固体开始熔化时,温度不会上升,直至所有固体都变为液体,温度才上升。反过来,当冷却一种纯液体化合物时,在一段时间内温度下降,液体未固化。当开始有固体出现时,温度不会下降,直至液体全部固化时,温度才会再下降。
熔点的测定
SM段:物质固相的蒸气压随温 度升高的曲线 ML段:物质液相的蒸气压随温 度升高的曲线 T>TM时,蒸气压固>蒸气压液 T<TM时,蒸气压固<蒸气压液 T=TM时,蒸气压固=蒸气压液
二. 实验原理
纯粹物质的液相 拉乌尔(Raoult)定律:
pA = p ⋅ xA
源自文库
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在溶剂中增加溶质的物质的量,溶剂的蒸气 压将降低。 在一定温度下,稀薄溶液中溶剂的 蒸气压等于纯溶剂的蒸气压乘以溶 液相的蒸气压降低 杂质 剂的物质的量分数。 原TM处固液两相平衡破坏 降低温度 固液两相重新平衡
三. 实验装置
熔点浴:受热均匀、便 于控制和观察温度 毛细熔点管 常用的有浓硫酸(220℃)、磷 提勒管(b型管) 酸(300℃)、甘油、液体石蜡 开口橡皮塞 油(170℃)和硅油等 橡皮圈
浴液 (液体石蜡油) 管内浴液呈对流循环,使 得管内温度较为均匀
四. 实验步骤
(1)熔点管制作: 熔点管管口高于浴 液液面1cm以上 上支管管口上限 (2)装样: 紧实、表面平、高度2–3mm (3)熔点浴:浴液的用量 超过浴液液面约1cm 当接近样品熔点前约30℃时, 温度计(熔点管)的位置 保持每分钟升温1℃,越接近熔 橡皮圈的位置 点升温的速率越要慢。 (4)熔点测定: 上下两叉管口之间(中间) • 从低温到高温依次测定熔点 • 控制升温速度 同一水平线 • 熔点管不能重复使用,新测定时必须使用新熔点管 • 重复测试时,应将浴液温度自然降温30℃后再进行
有机化学实验
有机化学实验预习指导
实验二熔点的测定
1.测熔点时,若有下列情况将产生什么结果?
答:
(1)熔点管壁太厚,则热传导时间加长,会产生熔点偏高。
(2)熔点管底部未完全封闭,尚有一针孔,则不易传热,造成熔程变大。
(3)熔点管不洁净,会使熔点偏低,熔程变大。
(4)样品未完全干燥或含有杂质,会使熔点偏低,熔程变大。
(5)样品研得不细或装得不紧密,则不易传热,造成熔程变大。
(6)加热太快,则会使熔点偏高。
2.可否用第一次测熔点后已经冷却重新结晶的试样,再做第二次测定?为什么?
答:不可以。因为在测熔点加热时,有时某些化合物部分分解,有些经加热会转变为具有不同熔点的其他结晶形式。这使得样品不纯,所测得的熔点不准确。
3.如何观察试样已经开始熔化和全部熔化?
答:试样塌陷并在边缘部分开始透明时就说明开始熔化;全部透明时说明全部熔化。
4.测定熔点对确定化合物的纯度和鉴定有机物有何意义?
答:当化合物含有杂质时,其熔点下降,熔距变宽,因此,通过测定熔点不仅可以鉴别不同的有机化合物,而且还可以判断有机化合物的纯度,同时还能鉴定熔点相同的两种化合物是否为同一化合物。
5. 沾有浓硫酸的温度计能否直接用水冲洗?为什么?
答:不能。因为浓硫酸溶于水会放出大量的热,这样容易使温度计破裂。应使温度计上的浓硫酸充分冷却后用布擦去,再用水小心地冲冼。
实验三蒸馏及沸点的测定
1、什么叫沸点?液体的沸点和大气压有什么关系?
答:当液体的蒸气压等于外界对液面的总压力(通常是大气压力)时,就有大量气泡从液体内部逸出,即液体沸腾。这时的温度称为液体的沸点。
熔点的测定
熔点的测定
实验目的:
了解熔点测定的意义,掌握测定熔点的操作。
每一个晶体有机化合物都具有一定的熔点。一个纯化合物从开始熔化(始熔)至完全熔化(全熔)的温度范围叫做熔点距,也叫熔点范围或熔程,一般不超过0.5℃。当含有杂质时,会使其熔点下降,且熔点距也变宽。由于大多数有机化合物的熔点都在300℃以下,较易测定,故利用测定熔点,可以估计出有机化合物的纯度。
实验步骤
毛细管法测定熔点
(1)熔点管通常用内径约lmm、长约60~7Omm、一端封闭的毛细管作为熔点管,这种毛细管的拉制见实验2-4。
(2)样品的填装取0.1~0.2g样品,放在干净的表面皿或玻片上,用玻棒或不锈钢刮刀研成粉末,聚成小堆,将毛细管的开口插入样品堆中,使样品挤入管内,把开口一端向上竖立,轻敲管子使样品落在管底;也可把装有样品的毛细管,通过一根(长约40cm)直立于玻璃片(或蒸发皿)上的玻璃管,自由地落下,重复几次,直至样品的高度约2~3mm为止,操作要迅速,防止样品吸潮,装入的样品要结实,受热时才均匀,如果有空隙,不易传热,影响结果。
样品:A.R 尿素,A.R 肉桂酸,肉桂酸和尿素的等量混合物。
样品一定要研得很细,装样要结实。
(3)测定熔点的装置毛细管法测定熔点的装置甚多,本实验采用如下两种常用的装置:
第一种装置如图2-3(1),首先取一个100mL的高型烧杯,置于放有铁丝网的铁环上,在烧杯中放入一支玻璃搅拌棒(最好在玻棒底端烧一个环,便于上下搅拌),放入约60mL浓硫酸作为传热介质[1]。其次,将毛细管中下部用浓硫酸润湿后,将其紧附在温度计旁,样品部分应靠在温度计水银球的中部,并用橡皮圈[2]将毛细管紧固在温度计上[如图2-3(2)]。最后,在温度计上端套一软木塞,并用铁夹挂住,将其垂直固定在高烧杯底约lcm的中心处。
熔点和沸点的测定
有机化学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熔点和沸点的测定
学院:化学工程学院
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
班级:化工12-4班
姓名:王佳琦学号12402010411 指导教师:张老师杨老师
日期:2013年9月28日
一、实验目的
1.掌握测定有机化合物熔点和沸点的操作方法
2.了解熔点测定和沸点测定的意义
二、实验原理
1.熔点
1.熔点:固体有机化合物固液两态在大气压力下达成平衡时的温度,纯净的固体有机化合物一般都有固定的熔点。
2.熔距:被加热的纯固体化合物从始熔至全熔(称熔程)的温度变化范围是熔距。不超过0.5~1℃。
3.毛细管熔点法
2.沸点
1.当液体的蒸气压增大到与外界施于液面的总压力(通常是大气压力)相等时,就有大量气泡从液态内部逸出(称沸腾),此时的温度是液态的沸点。
2.在一定压力下,凡纯净化合物,必有一固定沸点。
3.微量法
三、主要试剂及仪器
1.主要试剂:苯甲酸,尿素,未知液,无水乙醇,环己醇,石蜡油。
2.仪器:毛细管,b形管,100℃和200℃温度计,酒精灯,铁架,玻璃管。
五、实验数据
1.熔点的测定
2.沸点的测定
六、实验注意事项
1.样品的填装必须紧密结实。
2.石蜡油不能过满,防止膨胀时进入待测物。
3.控制升温速度。
4.测沸点时要慢慢加热。
5.测沸点时液体不能太少,防止气化。
七、思考及讨论
1.本实验样品装的不严实会影响实验,所以需要多次轻弹毛细管。
2.尽可能的让样品变成粉末状,便于装样。
3.样品不能加的过多造成实验浪费。
4.沸点测定时,当有大量气泡持续出现时,需停止加热,观察现象。
有机化学实验二熔点的测定
实验二熔点的测定及温度计校正
一.实验目的:
1.了解熔点测定的原理及意义;
2.掌握熔点测定的基本操作方法;
二.实验重点和难点:
1.熔点测定的意义;
2.熔点测定的操作方法;
实验类型:基础性实验学时:4学时
三.实验装置和药品:
主要实验仪器:熔点管;表面皿;玻璃棒;长40cm的玻管;
Thiele管(又称b形管);酒精灯;温度计;液体石蜡;
主要化学试剂:苯甲酸(熔点mp122.40C);未知样品(或者尿素):水杨酸(mp1590C)或乙酰苯胺(mp114.30C)
四.实验装置图:
五.实验原理:
1.熔点熔点是固体有机化合物固液两态在大气压力下达成平衡的温度,纯净的固体有机化合物一般都有固定的熔点,固液两态之间的变化是非常敏锐的,自初熔至全熔(称为熔程)温度不超过0.5-1℃。物质受热后,从开始熔化到全部熔完的温度差称作熔点距(或熔程),纯化合物的熔点距△≤0.5~1℃,据此,可根据熔点测定初步鉴定化合物或判断其纯度。
加热纯有机化合物,当温度接近其熔点范围时,升温速度随时间变化约为恒定值,此时用加热时间对温度作图(如图1)。
图1 相随时间和温度的变化图2 物质蒸气压随温度变化曲线
化合物温度不到熔点时以固相存在,加热使温度上升,达到熔点.开始有少量液体出现,而后固液相平衡.继续加热,温度不再变化,此时加热所提供的热量使固相不断转变为液相,两相间仍为平衡,最后的固体熔化后,继续加热则温度线性上升。因此在接近熔点时,加热速度一定要慢,每分钟温度升高不能超过2℃,只有这样,才能使整个熔化过程尽可能接近于两相平衡条件,测得的熔点也越精确。
熔点测定
肉桂酸的制备
四、实验内容
1. 采用数字显微熔点仪,用肉桂酸作为样品,研细,进 行熔点测定的练习。
2. 采用数字显微熔点仪,测定未知样的熔点。
台属高温部件,一定要使用镊子夹持放入或取出样品。严禁用手触摸,以免烫伤!)。
6. 根据被测熔点样品的温度值,控制调温手钮以期达到在测样品熔点过程中,前段升温迅 速,中段升温渐慢,后段升温平缓。具体方法如下:先将两调温手钮顺时针调到较大位置,使 热台快速升温。当温度接近被测样品熔点以下40℃左右时(中段),将调温手钮逆时针调节至 适当位置,使升温速度减慢。在被测样品熔点值以下10℃左右(后段)时,调整调温手钮,控 制升温速度约每分钟1℃左右。
低。因此,可以通过测定熔点来鉴定有机物,并根据熔程的长短来判断有机物的纯度。
图1是一种物质固相的蒸气压随温度变化的曲线 和该物质液相的蒸气压随温度变化的曲线,由于固相 蒸气压随温度变化的速度大于液相,使两条曲线交于 M点。在M点处,固液两相蒸气压相同,固液两相并 存,这时的温度(Tm)即为该物质的熔点。
熔点测定
三、实验方法
图2 毛细管测定熔点的装置
熔点测定
三、实验方法
(二)数字显微熔点仪测定法
图3 X-4型显微熔点测定仪
图 4 显微熔点测定仪结构示意图
熔点测定
三、实验方法
1. 把少量干燥的待测样品放在表面皿上,用玻璃钉研细。 2. 取两片干净的载玻片,将适量待测样品(不大于0.01mg)放在一片载玻片上并使样品分 布薄而均匀,盖上另一片载玻片,轻轻压实,然后放置在热台中心。 3. 盖上隔热玻璃。 4. 松开显微镜的升降手轮,上下调节显微镜,直到从目镜中能看到熔点热台中央的待测样 品轮廓时锁紧该手轮;然后调节调焦手轮,直至能清晰地看到待测样品为止。 5. 打开电源开关,调节测温仪,显示热台即时的温度值(注意:测试操作过程中,熔点热
实验二显微熔点仪测定高聚物的熔点
实验二显微熔点仪测定高聚物的熔点
物质的熔点是指该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时的温度。不同的物质及不同的纯度有不同的熔点。所以熔点的测定是辨认物质及其纯度的重要方法之一。因此熔点的测定在化学工业、医药工业等行业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显微熔点测定仪广泛应用于医药、化工、纺织、橡胶等方面的生产化验、检验。也广泛应用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单位对单晶或共晶等有机物质的分析、工程材料和固体物理的研究、观察物体在加热状态下的形变、色变及物体的三态转化等物理变化的过程提供了有利的熔点测定装置。
一、实验目的
结晶聚合物如尼龙、聚烯烃、聚酯等材料,是晶相与非晶相共同存在的聚合物,他们不像低分子物质一样有一个明显的熔点,而是一个熔融范围。通过本实验,应达到下列目的:1.了解熔点测定的意义;
2.熟悉熔点测定仪的结构和使用方法;
3.学会用显微熔点测定仪测定结晶聚合物的熔点,并观察聚合物的熔融过程。
二、实验原理
显微熔点测定仪,其光学元件是由目镜、梭镜、物镜、反射镜。热合组光学件及滤色片。偏光元件等组成。其光学原理:利用反光镜元件引进光源,照亮被测物体,经过显微物镜放大,在目镜线视场里可以清晰的看到从固态→液态熔融时的全过程。利用偏光元件可以观察各晶体物质的熔融状况。热台组光学元件主要功能是隔绝外界干涉,尽可能防止热台腔内散热及存放被测物质。梭镜元件使目镜光路相对于物镜光路旋转135o C,这使操作者可以坐着使用仪器。例如,用白炙灯照明时,红光太强,用蓝滤色片减少红光的透过,让蓝光透过多为好,用日光灯照明时,可以不用滤色片,因为日光灯的光谱近似于太阳光谱。
实验二 显微熔点仪测定高聚物的熔点
实验二显微熔点仪测定高聚物的熔点
物质的熔点是指该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时的温度。不同的物质及不同的纯度有不同的熔点。所以熔点的测定是辨认物质及其纯度的重要方法之一。因此熔点的测定在化学工业、医药工业等行业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显微熔点测定仪广泛应用于医药、化工、纺织、橡胶等方面的生产化验、检验。也广泛应用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单位对单晶或共晶等有机物质的分析、工程材料和固体物理的研究、观察物体在加热状态下的形变、色变及物体的三态转化等物理变化的过程提供了有利的熔点测定装置。
一、实验目的
结晶聚合物如尼龙、聚烯烃、聚酯等材料,是晶相与非晶相共同存在的聚合物,他们不像低分子物质一样有一个明显的熔点,而是一个熔融范围。通过本实验,应达到下列目的:1.了解熔点测定的意义;
2.熟悉熔点测定仪的结构和使用方法;
3.学会用显微熔点测定仪测定结晶聚合物的熔点,并观察聚合物的熔融过程。
二、实验原理
显微熔点测定仪,其光学元件是由目镜、梭镜、物镜、反射镜。热合组光学件及滤色片。偏光元件等组成。其光学原理:利用反光镜元件引进光源,照亮被测物体,经过显微物镜放大,在目镜线视场里可以清晰的看到从固态→液态熔融时的全过程。利用偏光元件可以观察各晶体物质的熔融状况。热台组光学元件主要功能是隔绝外界干涉,尽可能防止热台腔内散热及存放被测物质。梭镜元件使目镜光路相对于物镜光路旋转135o C,这使操作者可以坐着使用仪器。例如,用白炙灯照明时,红光太强,用蓝滤色片减少红光的透过,让蓝光透过多为好,用日光灯照明时,可以不用滤色片,因为日光灯的光谱近似于太阳光谱。
熔点的测定实验数据
1111
以下是一个熔点的测定实验数据的示例:
实验名称:熔点的测定
实验目的:通过实验了解熔点测定的原理和方法,掌握熔点仪的使用方法。
实验仪器和试剂:熔点仪、毛细管、载玻片、镊子、酒精灯、温度计、待测物质(苯甲酸)。
实验步骤:
1. 安装熔点仪:将熔点仪放置在平稳的实验台上,插入电源,打开电源开关,预热 10-15 分钟。
2. 制备样品:将待测物质苯甲酸研成细末,装入毛细管中,用镊子将毛细管放置在载玻片上,用手指轻压,使其装填紧密。
3. 测定熔点:将装填好的毛细管放入熔点仪的加热腔中,调节加热温度,使其缓慢升温。当毛细管中的物质开始熔化时,观察熔点仪的显示屏幕,记录熔点的温度。
实验数据:
1. 待测物质:苯甲酸
2. 熔点:122.4℃
实验结果分析:
苯甲酸的熔点为 122.4℃,与文献值相比,误差在合理范围内。实验结果表明,该物质的纯度较高。
注意事项:
1. 在实验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避免烫伤。
2. 熔点仪的加热温度要缓慢升高,避免升温过快导致测量误差。
3. 毛细管中的物质要装填紧密,避免空隙导致测量误差。
4. 实验结束后,要及时清理熔点仪,保持仪器的清洁。
以上是一个熔点的测定实验数据的示例,仅供参考。具体的实验数据会因实验条件和待测物质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熔点的测定实验报告
熔点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
1.了解玻璃温度计的种类和校正方法;
2.掌握熔点测定的意义和操作.
二.实验原理:
1.熔点的定义:当固体物质加热到一定温度时,从液体转变为液体,此时的温度称为熔点.严格的说是指在101.325Kpa下固—液间的平衡温度;
2.纯净的固体化合物一般都有固定的熔点,固-液两相间的变化非常敏锐,从初溶到全溶的温度范围一般不超过0.5-1ºC(除液晶外).当混有杂质后熔点降低,溶程增长。因此,通过测定熔点,可以鉴别未知的固态化合物的纯度.
三.实验仪器与药品:
1.仪器:。b形熔点测定管测定管,玻璃棒,玻璃管,毛细管,酒精灯,温度计,缺口单孔软木塞,表面皿;
2. 药品:白矿油、纯的乙酰苯胺、不纯的乙酰苯胺。
四:实验装置:
五.实验步骤:
1.样品的制备:取4根毛细管,其中一根(1)装不纯的乙酰苯胺,另三根(2、3、4)纯的乙酰苯胺。
2.向b形管中加入白矿油,其液面至上叉管处。用橡皮筋将毛细管套在温度
熔点沸点的测定
13
四、实验步骤
1. 取一根内径3-4mm,长约8-9cm的玻璃管,用小火封闭其一端 ,作为沸点管的外管,放入欲测定沸点的样品4-5滴,在此管中
放入一根长约7-8cm,内径约1mm的上端封闭的毛细管,即开口
处浸入样品中,与熔点测定装置图相同。
2. 加热,由于气体膨胀,内管中有断断续续的小气泡冒出,到
待热浴温度下降约30℃时,换另一根样品管,慢慢加热,以约 5℃/min的速率升温;当热浴温度距离熔点下约15℃时,调整火
焰使每分钟上升约1–2℃;愈接近熔点,升温速度应愈缓慢,每
分钟约0.2–0.3℃。 为了保证有充分时间让热量由管外传至毛细管内使固体熔化, 升温速度是准确测定熔点的关键;另一方面,观察者不可能同时 观察温度计所示读数和试祥的变化情况,只有缓慢加热才可使此 项误差减小。记下试样开始塌落并有液滴产生时(初熔)和固体完 全消失成透明液体时(全熔)的温度读数,即为该化合物的熔距。 要注意在加热过程中试样是否有萎缩、变色、发泡、升华、碳化 等现象,均应如实记录。
10
数据记录按下列表格要求
样品名称 肉桂酸 测量次数 1 萎缩/℃ 初熔/℃ 全熔/℃
2
尿素
1
2
肉桂酸+尿素
1
2
3
11
实验三 沸点的测定
(微量法测定沸点)
12
一、实验目的 了解沸点测定的意义,掌握微量法测定沸点的原理和方法。 二、实验原理 当液体的蒸气压增大到与外界压力(通常是大气压力) 相等时,就有大量气泡从液体内部逸出,即液体沸腾,这时的 温度称为液体的沸点。
实验名称:熔点测定
实验名称:熔点测定,沸点测定及温度计较正
一、实验目的
1、了解熔点及沸点测定的意义;
2、掌握熔点及沸点测定的操作方法;
3、了解利用对纯粹有机化合物的熔点测定校正温度计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
熔点是固体有机化合物固液两态在大气压力下达成平衡的温度,纯净的固体有机化合物一般都有固定的熔点,固液两态之间的变化是非常敏锐的,自初熔至全熔(称为熔程)温度不超过0.5-1℃。
沸点即化合物受热时其蒸气压升高,当达到与外界大气压相等时,液体开始沸腾,此时液体的温度即是沸点,物质的沸点与外界大气压的改变成正比。
化合物温度不到熔点时以固相存在,加热使温度上升,达到熔点时,开始有少量液体出现,此后,固液两相平衡。继续加热,温度不再变化,此时加热所提供的热量使固相不断转变为液相,两相间仍为平衡,最后的固体熔化后,继续加热则温度线性上升。因此在接近熔点时,加热速度一定要慢,每分钟温度升高不能超过2℃,只有这样,才能使整个熔化过程尽可能接近于两相平衡条件,测得的熔点也越精确。熔点和沸点都是化合物的重要物理常数,有一定实际意义。
三、基本操作训练:(含仪器装置和主要流程)
毛细管的制法;样品填装;升温速度的控制以及相关的基本操作;样品纯度的判断。
【操作步骤】
熔点测定
1、熔点管的制备
毛细管的直径一般为1-2毫米,长50-70毫米。毛细管一端用小火封闭,直至毛细管封闭端的内径有两条细线相交或无毛细现象。
2、试样的装入
取样品少量放在洁净的表面玻璃上研成粉末.将毛细管开口一端插入粉末中,再使开口一端向上轻轻在桌面上敲击,使粉末落入管底。亦可将装有样品的毛细管反复通过一个长玻管,自由落下,这样也可使样品很均匀地落入管底。样品高约2—3毫米。样品必须均匀地落入管底,否则不易传热,影响测定结果。利用传热液体可将毛细管粘贴在温度计旁,样品的位置须在温度计水银球中间。
熔点的测定
3 按“升温”键,仪器根据设定的升温速率进入匀 速升温阶段。
4 根据目视样品的熔解情况,按下相应的键盘,此时 在相应位置显示并记录当前的温度值。
5 取出测量的毛细管。如需再次测量,按“预置” 键返回
上页 下页 返回 退出
五、注意事项
用提勒管测定
1.用酒精灯小火在提勒管弯曲支管的底部加热,开
上页 下页
退出
四、实验步骤
2. 用提勒管测定 1 在提勒管中装入加热液
体 浴液 ,其液面高度达上 叉管处即可,将提勒管固定 在铁架上。把装好样品的 毛细管紧贴在温度计水银 球旁边,毛细管中的 样品应位于水银球中间。提勒管管口装有开口的塞 子,温度计插入塞子中,刻度面向塞子开口,其水银球 位于上下两个叉管之间;
有机化学基本操作实验
熔点的测定
下页 返回 退出
熔点的测定
❖ 实验目的 ❖ 实验原理 ❖ 试剂及仪器 ❖ 实验步骤 ❖ 注意事项 ❖ 思考题
上页 下页 返回 退出
一、实验目的
1.了解熔点测定的意义; 2.掌握用提勒管和数显式熔点仪测定 熔点的基本操作 毛细管法 。
上页 下页 返回 退出
二、实验原理
六、思考题
1. 测定熔点时,若遇到下列情况将会产生什么 结果 请说明原因。
1 毛细管壁太厚; 2 毛细管不洁净; 3 内潮湿; 4 内装样品太多; 5 样品研得不细或装填不紧密。
有机化学熔点的测定实验报告
有机化学熔点的测定实验报告实验题目:有机化学熔点的测定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
1. 掌握有机化合物熔点测定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学习利用熔点对有机化合物进行纯度检验的原理和方法。
实验原理:
熔点是指物质在增加温度时从固态转变为液态的点。在有机化
学中,每种化合物都有一定的熔点范围。在同一压力下,熔点能
够独立指定一种化合物。因此,熔点可以作为一种快捷、便捷、
准确测定有机化合物纯度的方法。
实验步骤:
1. 准备相应的有机化合物,并用纯净的无水乙醇洗净玻璃仪器。
2. 将已洗净的芯棒拿出,取少量的有机化合物放在芯棒上。
3. 用焦油纸或滤纸包裹住有机化合物,制成粗糙的晶体。
4. 在油浴中上下移动粗糙晶体,直到最后得到渐趋平缓的温度变化曲线。
5. 记录熔点范围以及在哪个温度下炭化,产气或分解。
实验结果:
我们选用了苯甲酸乙酯作为实验样品。经过实验,我们得到了苯甲酸乙酯的熔点范围是71°C~74°C。这个熔点范围和文献数据基本吻合,表明我们的测量是准确的。
实验分析:
苯甲酸乙酯是一种透明无色的液体,其化学式为C9H10O2,是一种有机酯类物质,常用作工业上的溶剂和催化剂。苯甲酸乙酯
的熔点范围是71°C~74°C,这个熔点范围说明苯甲酸乙酯的纯度
很高。
熔点测定法是一种常用的测定有机化合物纯度的方法。在实验
过程中,我们需要准确的掌握有机化合物的熔点范围。一般来说,有机化合物的熔点范围应该越窄越好,表明化合物的纯度越高。
同时,也需要注意有机化合物在升温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炭化、产
气和分解现象。
结论:
本次实验对苯甲酸乙酯的熔点进行了测定,得到的熔点范围为71°C~74°C,经过与文献数据对比,证明了本实验的准确性。熔点测定法是一种常用的测定有机化合物纯度的方法,需要注意有机
有机化学实验报告实例熔沸点的测定
有机化学实验报告实例熔沸点的测定
实验名称:熔沸点的测定
实验目的:通过测量物质的熔点或沸点来确定物质的纯度。
实验原理:熔点与沸点是物质特征性质之一,通常可以用于鉴别物质的性质和确定纯度。熔点是指在常压下,物质由固态转变为液态的温度;沸点是指在常压下,物质由液态转变为气态的温度。纯度高的物质熔点或沸点相对较高,而杂质较多的物质熔点或沸点相对较低。在进行熔点或沸点测定时,实验条件应控制一致,以提高测定的精度。同时,也需要注意选择适当的实验方法。
实验步骤:
1.取一定量的待测物质,并将其置于玻璃测管中;
2.在实验室中寻找合适的熔点装置,并将玻璃测管放置其中。熔点装置需要根据物质的性质选用,常见的装置包括电热板、石墨坩埚等;
3.按照熔点装置的要求加热,使待测物质逐渐熔化。同时,需要在一个温度范围内记录下物质的熔点;
4.将记录下的数据绘制成熔点−温度曲线图,并通过该图来确定物质的熔点。
实验结果:本次实验测得待测物质的熔点为90℃。
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地测定了待测物质的熔点,并可以根据该值来评价物质的纯度。本次实验需要注意实验条件的控制,以提高测定的精度。同时,也需要选择合适的实验方法来进行测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二熔点得测定及温度计校正
一.实验目得:
1.了解熔点测定得原理及意义;
2.掌握熔点测定得基本操作方法;
二.实验重点与难点:
1.熔点测定得意义;
2.熔点测定得操作方法;
实验类型:基础性实验学时:4学时
三.实验装置与药品:
主要实验仪器:熔点管;表面皿;玻璃棒;长40cm得玻管;
Thiele管(又称b形管);酒精灯;温度计;液体石蜡;
主要化学试剂:苯甲酸(熔点mp122、40C);未知样品(或者尿素):水杨酸(mp1590C)
或乙酰苯胺(mp114、30C)
四.实验装置图:
五.实验原理:
1、熔点熔点就是固体有机化合物固液两态在大气压力下达成平衡得温度,纯净得固体有机化合物一般都有固定得熔点,固液两态之间得变化就是非常敏锐得,自初熔至全熔(称为熔程)温度不超过0、5-1℃。物质受热后,从开始熔化到全部熔完得温度差称作熔点距(或熔程),纯化合物得熔点距△≤0、5~1℃,据此,可根据熔点测定初步鉴定化合物或判断其纯度。
加热纯有机化合物,当温度接近其熔点范围时,升温速度随时间变化约为恒定值,此时用加热时间对温度作图(如图1)。
图1 相随时间与温度得变化图2物质蒸气压随温度变化曲线
化合物温度不到熔点时以固相存在,加热使温度上升,达到熔点.开始有少量液体出现,而后固液相平衡.继续加热,温度不再变化,此时加热所提供得热量使固相不断转变为液相,两相间仍为平衡,最后得固体熔化后,继续加热则温度线性上升。因此在接近熔点时,加热速度一定要慢,每分钟温度升高不能超过2℃,只有这样,才能使整个熔化过程尽可能接近于两相平衡条件,测得得
熔点也越精确。
当含杂质时(假定两者不形成固溶体),根据拉乌耳定律可知,在一定得压力与温度条件下,在溶剂中增加溶质,导致溶剂蒸气分压降低(图2中M´L´),固液两相交点M´即代表含有杂质化合物达到熔点时得固液相平衡共存点,TM´为含杂质时得熔点,显然,此时得熔点较纯粹者低。
2、混合熔点
在鉴定某未知物时,如测得其熔点与某已知物得熔点相同或相近时,不能认为它们为同一物质。还需把它们混合,测该混合物得熔点,若熔点仍不变,才能认为它们为同一物质。若混合物熔点降低,熔程增大,则说明它们属于不同得物质。故此种混合熔点试验,就是检验两种熔点相同或相近得有机物就是否为同一物质得最简便方法。多数有机物得熔点都在400℃以下,较易测定。但也有一些有机物在其熔化以前就发生分解,只能测得分解点。
六.实验內容及步骤:
1、安装测定装置与取样:【参阅教材P42图2、4】
(1)、熔点测定装置包括温度计、毛细管、Thiele管。
(2)、将毛细管一端在酒精灯上转动加热,烧融封闭。取干燥、研细得待测物样品放在表面皿上,
将毛细管开口一端插入样品中,即有少量样品挤入熔点管中。然后取一支长玻璃管,垂直于桌面上,由玻璃管上口将毛细管开口向上放入玻璃管中,使其自由落下,将管中样品敦实。重复操作使所装样品约有2-3mm高时为止。
(3)、向Thiele管中加入液体石蜡(作为加热介质)直到支管之上。在温度计上附着一支装好样
品得毛细管,毛细管中样品与温度计水银球处于同一水平。将温度计带毛细管放入Thiele管中,使温度计水银球位置在Thiele管中部。
将少许样品放于干净表面皿上,用玻璃棒将其研细并集成一堆。把毛细管开口一端垂直插人堆集得样品中,使一些样品进入管内,然后,把该毛细管垂宜桌面轻轻上下振动,使样品进人管底,再用力在桌面上下振动,尽量使样品装得紧密。或将装有样品,管口向上得毛细管,放入长约50一60cm垂直桌面得玻璃管中,管下可垫一表面皿,使之从高处落于表面皿上,如此反复几次后,可把样品装实,样品高度2—3mm。熔点管外得样品粉末要擦干净以免污染热浴液体。装入得样品一定要研细、夯实。否则影响测定结果。
2、熔点得测定:
(1)、在Thiele管弯曲部位加热。接近熔点(距熔点十几度)时,减慢加热速度,每分钟升1o C
左右,接近熔点温度时,每分钟约0、2o C观察、记录晶体中形成第一滴液体时得温度(初熔温度开始塌陷并有液相产生)与晶体完全变成澄清液体时得温度(终熔温度)。
(2)、熔点测定应有至少两次平行测定得数据,每一次都必须用新得毛细管另装样品测定,而且必
须等待液体石蜡冷却到低于此样品熔点20-30o C时,才能进行下一次测定。
(3)、对于未知样品,可用较快得加热速度粗测一次,在很短得时间里测出大概得熔点。实际测定
时,加热到这个熔点以下10-15o C,必须缓慢加热,使温度慢慢上升,这样才可测得准确熔点。按图搭好装置,放入加热液(浓硫酸或者液体石蜡),用温度计水银球蘸取少量加热液,小心地将熔点管粘附于水银球壁上,或剪取一小段橡皮圈套在温度计与熔点管得上部(如下图)。将粘附有熔点管得温度计小心地插入加热浴中,以小火在图示部位加热。开始时升温速度可以快些,当传热液温度距离该化合物熔点约10一15℃时,调整火焰使每分钟上升约1—2℃,愈接近熔点,升温速度应愈缓慢,每分钟约0、2一0、3℃。为了保证有充分时间让热量由管外传至毛细管内使固体熔化,升温速度就是准确测定熔点得关键;另一方面,观察者不可能同时观察温度计所示读数与试祥得变化情况,只有缓慢加热才可使此项误差减小。记下试样开始塌落并有液相产生时(初熔)与固体完全消失时(全熔)得温度读数,即为该化合物得熔距。要注意在加热过程中试祥就是否有萎缩、变色、发泡、升华、碳化等现象,均应如实记录。
3、温度计校正
测熔点时,温度计上得熔点读数与真实熔点之间常有一定得偏差。这可能由于以下原因,首先,温度计得制作质量差,如毛细孔径不均匀,刻度不准确。其次,温度计有全浸式与半浸式两种,全浸式温度计得刻度就是在温度计汞线全部均匀受热得情况下刻出来得,而测熔点时仅有部分汞线受热,因而露出得汞线温度较全部受热者低。为了校正温度计,可选用纯有机化合物得熔点作为标准或选用一标准温度计校正。
选择数种已知熔点得纯化合物为标推,测定它们得熔点,以观察到得熔点作纵坐标,测得熔点与已知熔点差值作横坐标,画成曲线,即可从曲线上读出任一温度得校正值。
七.实验注意事项:
(1)要测得准确熔点,样品一定要研得极细,装得结实,使热量得传导迅速均匀、
(2)掌握升温速度就是准确测定熔点得关键。这一方面就是为了保证有充分得时间让热量由管外
传至管內,以使固体熔化;另一方面因实验者不能同时观察温度计所示度数与样品得变化情况。只有缓慢加热,才能使此项误差减小。
(3)注意橡胶塞子一定要开口,否则易产生暴沸现象。
(4)温度计插入开口塞子中,刻度应面向塞子开口,其水银球位于b形管上下两叉管口之间。
(5)熔点管必须洁净。如含有灰尘等,能产生4—10OC得误差。
(6)、熔点管底未封好会产生漏管。
(7)、样品粉碎要细,填装要实,否则产生空隙,不易传热,造成熔程变大。
(8)、样品不干燥或含有杂质,会使熔点偏低,熔程变大。
(9)、样品量太少不便观察,而且熔点偏低;太多会造成熔程变大,熔点偏高。
(10)、升温速度应慢,让热传导有充分得时间。升温速度过快,熔点偏高。
(11)、熔点管壁太厚,热传导时间长,会产生熔点偏高。
(12)、使用硫酸作加热浴液要特别小心,不能让有机物碰到浓硫酸,否则使浴液颜色变深,有碍熔
点得观察。若出现这种情况,可加人少许硝酸钾晶体共热后使之脱色。采用浓硫酸作热浴,适用于测熔点在220℃以下得样品。若要测熔点在220℃以上得样品可用其它热浴液。八.实验相关內容:
熔点就是有机物得重要物理常数之一。熔点就是纯净有机物晶体熔融时得相变温度,纯净得有机物晶体有唯一确定得熔点。
测定有机物得熔点可以帮助推断未知得有机物。对已知得有机物可以根据所测得熔点与文献值推测其就是否纯净。ﻫ了解有机物熔融过程得相平衡,了解有杂质存在时熔点得变化趋势,有助于理解熔点测定得现象,了解其应用。
九.思考题:
1、测熔点时,若有下列情况将产生什么结果? (1)熔点管壁太厚。(2)熔点管底部未完全封闭,尚有一针孔。(3)熔点管不洁净。(4)样品未完全干燥或含有杂质。(5)样品研得不细或装得不紧密。(6)加热太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