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文鞭影》全文及注释(四支五微六鱼)
龙文鞭影

龙文鞭影回主页(明)杨臣铮萧良友前人诗话一东二冬三江四支五微六鱼七虞八齐九佳十灰一东前人诗话(明)杨臣铮萧良友回目录序蒙学之书甚多,龙文为其上佳者,龙文者何?良马之名,见鞭影而奋蹄急奔,萧氏撰此书乃欲供儿童速学之用,集人文、雅趣、逸事,读来甚为有趣。
盖因此书庞杂,若无善注,无法窥其深处。
今网络有天台、柳五诸君,致力诗词之道,欲将其整理为文本,其情可敬,某虽不才,亦当稍尽绵薄。
吕平先生之注通俗易懂,昔乎不详,出处不明处甚多,某暇时笺注之,求证诸博雅君子。
哀君序于壬午年秋。
一东粗成四字,诲尔童蒙。
吕注:粗成四字,作者自谦之词。
本书每句由四字组成。
粗,粗略。
诲,教诲。
尔,人称代词,休。
童蒙:正在发蒙的儿童。
哀笺:《易经·序卦传》:“蒙者蒙也,物之稚也。
”经书暇日,子史须通。
吕注:经书,指儒家经典。
子史,指子部(谙子百家著作)和史部(各种历史著作)诸书。
哀笺:四部分类之法创于魏、晋,现存最早之分类目录书为《隋书·经籍志》。
重华大孝,武穆精忠。
吕注:重华大孝,《尚书》:“帝舜,曰重华。
”舜之母早亡;父娶后母生弟名象。
三人合谋屡次害舜,舜逃生后仍然孝顺父母亲爱兄弟。
故孔孟都称其为“大孝”。
武穆精忠;武穆,南宋爱国名将岳飞的溢号。
岳飞,字鹏举,少年便立志抗金。
十八岁从军,立战功,背上刺有“精忠报国”四字,后被秦桔以莫须有的罪名害死。
哀笺:史称舜之光华之德可与尧并美,故号重华。
《史记》载舜“盲者子,父顽,母嚣,弟傲,能和以孝,烝烝治,不至奸”。
扬雄《法言》称其为“绝德”:“君子绝德,小人绝力。
或问‘绝德’。
曰:‘舜以孝,禹以功,皋陶以谟,非绝德邪?’”尧眉八彩,舜目重瞳。
吕注:尧眉八彩,上古五帝之一。
《尚书·大传略》:“尧目八眉。
”《论衡·骨相》:“尧眉八彩。
”重瞳舜目,传说舜的眼睛是双瞳孔。
《史记·五帝纪》:舜“名曰重华”。
《史记正义》:“目重瞳子,故曰重华。
《龙文鞭影》注释

《龙文鞭影》释略序《汉书•西域传》中说:“薄梢、龙文、鱼目、汗血之马充于黄门”。
这里的薄梢、龙文、鱼目、汗血即是四种良马之名。
其中龙文勿需鞭策,见鞭影即驰。
蒙书《龙文鞭影》即取其意。
《龙文鞭影》,原由明代万历年间萧良有撰写。
萧良有系汉阳人(今湖北武汉),自幼聪慧。
参加会试中会元,官拜国子监祭酒。
国子监是中国古代教育机构中的最高学府,祭酒相当于此学府的校长。
萧良有以校长身份,沥血写蒙学,可见当时蒙学之重。
《龙文鞭影》写成之初,其名为《蒙养故事》。
萧良有搜罗典籍故事,辑录人物轶事,并录此书中,以四字言韵的形式编撰而成,所用韵部为平水韵的平声韵。
形文简炼而朗朗上口,梗概备述而工整清晰。
此书问世后,由夏广文作小注释要。
至清初,安徽一位私塾先生杨臣诤,认为萧良有的《蒙养故事》并不全面,夏广文作的小注亦纰漏甚多,所以增删改补。
改补后,其内容量比《蒙养》多出一倍,并把此书正式命名为《龙文鞭影》。
清末,广东番禺李晖吉、徐兰畦二人又撰写了《龙文鞭影二集》,质量、数量,大体与前者相当。
我们现在所看《龙文鞭影》系一集与二集合订本。
《龙文鞭影》包罗万象,内容博杂,历史、趣闻、世讳等等均备。
若无释要,恐难谙其一二。
前人所释亦颇多之,如大河涛涛而荡人心魄,又如溪水涓涓而醒人精神。
奈何均系它语,不能尽兴。
龙儿不才,试以绵薄之力而作。
若有不当或简略处,尚请诸公雅正增补。
戊子年荷月为序。
一集•卷上一东:粗成四字,诲尔童蒙。
经书暇日,子史须通。
重华大孝,武穆精忠。
尧眉八彩,舜目重瞳。
商王祷雨,汉祖歌风。
秀巡河北,策据江东。
太宗怀鹞,桓典乘骢。
嘉宾赋雪,圣祖吟虹。
邺仙秋水,宣圣春风。
恺崇斗富,浑浚争功。
王伦使虏,魏绛和戎。
恂留河内,何守关中。
曾除丁渭,皓折贾充。
田骄贫贱,赵别雌雄。
王戎简要,裴楷清通。
子尼名士,少逸神童。
巨伯高谊,许叔阴功。
代雨李靖,止雹王崇。
和凝衣钵,仁杰药笼。
义伦清节,展禽和风。
占风令尹,辩日儿童。
敝履东部,粗服张融。
龙文鞭影 (卷一 六鱼)

故事典故 “仓颉造字”的传说
故事典故 班婕妤
故事典故 班姬辞辇
小练习:
1、中国古代四大发明是指南针、火药、印刷术和 造纸术 ,最后一项是由东汉
宦官蔡伦 改良的。
2、由韩国派水工郑国到秦朝以“疲秦”为目的修建的水利工程是 郑国渠3、
“割席”代表与朋友绝交,这个典故的两个主人公是 管宁 和
华歆
4、传说中黄帝时期有“造字”之功的左史官是: 仓颉
谢 谢
经典解析
译文: 4.次道藏书:《曲洧旧闻》记载:北宋学者宋敏求(字次道)家中藏书丰富。喜欢读书的人争着在宋 敏求家附近租房,为的是借书方便,以至于宋家附近的房租都比别处高一倍。 5.镇周赠帛:《资治通鉴·唐纪》记载:唐朝人张镇周到家乡做官,他召集亲友饮宴作乐几十天,又 把金帛送给他们,最后说:“今天我还能和老朋友们一同欢乐,明天我就要开始治理地方,和各位有 官民身份的差别了,不能再像这样来往了。” 6.虙(fú)子驱车:虙子(即虙子贱,名不齐,春秋时孔子的弟子)要做单(shàn)父地方官,临 行前去见阳昼,阳昼说:“我有两条钓鱼的心得,当作送行的礼物吧。你投下钓饵就咬钩的鱼,叫阳 桥,肉少而且不好吃;似乎要咬饵又似乎不咬的,叫鲂鱼,肉厚而且好吃。”虙子还没有到单父,已 经有很多贵人前来迎接,他吩咐车夫:“赶快走,这是阳桥来了。” 7.学士焚鱼:《古今合璧事类备要》记载:南朝梁人张褒任学士时被御史弹劾。张褒说:“青山不会 对不起我。”就烧掉自己佩带的鱼符离职了。 8.冥鉴季达:南宋人杨希仲(字季达)没有中进士前曾做家庭教师。主人的小妾偷偷来和他调情,杨 希仲正色拒绝。当晚,杨希仲妻子梦见有人对她说:“你的丈夫独处异乡,能够自我约束,神明已经 知道,将让他中第一名作为回报。”第二年,杨希仲果然考中第一名。冥鉴:指神灵的鉴戒。
《龙文鞭影》全文及注释(四支五微六鱼)

《龙文鞭影》全文及注释(四支五微六鱼)且行且珍惜整理四支王良策马,傅说骑箕。
【吕注】:王良策马:名。
《史记·天官书》:“汉中四星,曰天驷。
旁一星曰王良。
王良策马,车骑满野。
”傅说骑箕:星名。
传说傅说是商朝武丁时的宰相,辅助殷得以中兴,死后成为天上的星座,在箕尾之间。
【哀笺】:天驷,星官名,与房宿的“天驷”不同。
王良,本春秋时人。
善御马,策,亦星名,此处也用作动词,驾驭。
译文:王良,本春秋时人。
善驾御马。
传说傅说是商朝武丁时的宰相,辅助殷得以中兴,死后成为天上的星座,在箕尾之间。
伏羲画卦,宣父删诗。
【吕注】:伏羲画卦:传说中上古时代的部落酋长。
曾画八卦,教民捕鱼、畜牧,以作食物。
宣父:孔子,汉代时被封为至圣文宣王。
删诗:编删《诗经》。
【哀笺】:孔子编删诗经一事乃旧说,存疑。
译文:传说中上古时代的部落酋长叫伏羲。
曾画八卦,教民捕鱼、畜牧,以作食物。
孔子在汉代时被封为至圣文宣王,他曾经将诗经做了多出删编。
高逢白帝,禹梦玄彝。
【吕注】:高逢白帝:传说汉高祖刘邦酒醉后走在沼泽中,碰见大蛇当道,拔剑将蛇斩为两段,继续前行,遇到老妪在黑夜中哭泣,说:吾子白帝也,化为蛇,当道,今被赤帝子斩之,故哭。
”禹梦玄彝:大禹,曾治理天下的大水。
至衡山,梦男子自称玄彝苍水使者,曰:欲得我简书,斋于黄帝之宫。
”禹斋三日,果得金简玉牒,因知治水之要。
【哀笺】:高逢白帝:时,刘邦以亭长为县送徒郦山,事见《史记·高祖本纪》译文:汉高祖刘邦酒醉后走在沼泽中,碰见大蛇当道,拔剑将蛇斩为两段,继续前行,遇到老妪在黑夜中哭泣,说:吾子白帝也,化为蛇,当道,今被赤帝子斩之,故哭。
”大禹曾治理天下的大水。
至衡山,梦男子自称玄彝苍水使者,曰:欲得我简书,斋于黄帝之宫。
”禹斋三日,果得金简玉牒,因知治水之要。
寅陈七策,光进五规。
【吕注】:寅陈七策:宋代进士胡寅,曾上书高宗,提出罢议和修战备的七项策略。
光进五规:宋代司马光,在仁宗朝知谏院,曾提出五规:保业、惜时、远谋、谨微、务实。
《龙文鞭影》卷一四支直言解发京兆画眉

《龙文鞭影》卷一四支直言解发京兆画眉《龙文鞭影》卷一四支直言解发京兆画眉直言解发京兆画眉zhí yán jiě fà jīng zhào huà méi【注释】1、直言解发:唐代贾直言被流放到南海,临行前对妻子说:“吾去汝亟嫁。
”妻董氏束发,用帛封好,说:“非君手不解。
”贾直言二十年后回来,妻头上封帛如故。
2、京兆画眉:汉代张敞担任京兆尹,曾亲自为妻子画眉。
直言解发《新唐书·列女传》中记载:贾直言被贬官岭南,是时妻子董氏尚年轻,贾直言对妻子说,此去经年,生死无期,我不能耽误你的青春,我走以后你还是赶紧改嫁吧!这才是出路。
董氏默不做声,只是用绳子把头发束起来,然后用帛包起来,又取来毛笔,请贾直言写封条封住头发,发誓说一定要等到贾直言回来亲自为她解开。
二十年后,贾直言回来后看到妻子董氏头上的封帛宛然,亲手揭开;因为二十年没有打开过,董氏的头发都已经纠结粘连在了一起,当董氏洗头发时,头发竟然全部脱落无遗。
为什么董氏要以束发来表示自己的决心呢?原来古代女子在订婚之后,便会将一头青丝用缨束起,表示已有对象,在结婚当日,由丈夫亲手解下。
“主人入室,亲脱妇之缨。
”《仪礼·士昏礼》。
新婚夫妇在成婚之时还会各自剪下一绺头发,挽在一起,以示夫妇同心。
所以人们就用“结发夫妻”来表示年轻时结婚的原配夫妻。
唐朝女诗人晁采写有一首《子夜歌》:侬既解云环,郎以分丝发。
觅向何人处,绾作同心结。
京兆画眉张敞,字子高,西汉宣帝朝人,官至京兆尹。
张敞是个真性情的人,为官不拘小节。
张敞的夫人小时候额头眉梢处受过一点伤,留下了疤痕。
张敞每天早上起来,就提起笔来给他夫人修修眉毛化化妆,画好了才去上班,夫妻两个人感情很好。
不过还有一个说法,说是张敞和他夫人打小就认识,一个村子里长大的。
张敞小时候顽皮,他夫人脑门上的伤疤就是他拿石头给砸的,等张敞长大了,做官了。
从家人那里听说他夫人因为脑门上的伤疤一直嫁不出去,张敞心中很是愧疚,于是上门提亲。
龙文鞭影 六鱼

六鱼少帝坐膝,太子牵裾。
【吕注】:少帝坐膝:晋明帝少时曾经坐在元帝膝上,有人从长安来,帝问长安何如日远,明帝答曰:“日远,不闻人从日边来。
”明日集群臣宴会,重问之,乃答曰:“日近。
”帝失色,曰:“何故异昨日之言?”答曰:“举头见日不见长安。
”太子牵据:晋代憨怀太子小时聪慧,五岁时,宫中失火,武帝登楼观火,太子牵武帝衣服让他进入暗室,武帝问故,对曰:“暮夜仓卒,宜备非常,不宜亲近火光,令照见入主。
”【哀笺】:少帝坐膝事见《世说新语·夙慧》篇。
太子牵裾事见《晋书列传第二十三愍怀太子》。
卫懿好鹤,鲁隐观鱼。
【吕注】:卫懿好鹤:卫懿公好鹤,鹤竟乘大夫坐的车,当狄人进攻卫国时.将士们说:“让鹤去打仗。
”最后卫国大败。
鲁隐观鱼:鲁隐公将到棠地观看捕鱼,臧僖伯劝谏说:“凡与国家大事无关的东西,国君应该不去重视。
”【哀笺】:卫懿公好鹤,卫国为狄戎所灭,懿公亦被杀。
棠地,今山东鱼台东。
隐公终未听臧僖之谏。
蔡伦造纸,刘向校书。
【吕注】:蔡伦造纸:汉和帝时,宦官蔡伦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用树皮、麻头、破布、造出纸来,被称为“蔡侯纸”。
刘向校书:汉成帝时,刘向任光禄大夫,成帝命他校定藏书,编成《七录》,后其子刘歆继承父业,编成《七略》。
【哀笺】:《七录》当为《别录》之误,《隋书经籍志》、《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均作《七略别录》,并无《七录》之称。
此书为我国最早之目录学著作,并非类书,早亡佚,清严可均《全汉文》载有佚文一百零二条。
朱云折槛,禽息击车。
【吕注】:朱云折槛;朱云在汉成帝时任槐里令,上疏言愿得尚方宝剑斩一奸臣。
成帝得知他要斩的是丞相张禹时,下令定朱云罪。
朱云手攀殿槛大呼,以至殿槛被拉断,自比夏朝的忠臣比干。
汉成帝不得已赦免了他,并下令修殿槛,以表彰直臣。
禽息击车:春秋时秦国大夫禽息向秦穆公推荐百里奚不被采纳,禽息于是以头击秦穆公车,脑浆流出。
秦穆公感悟而用百里奚。
耿恭拜井,郑国穿渠。
【吕注】:耿恭拜井:东汉人耿恭领兵据守疏勒城,匈奴人断绝城中水源。
《龙文鞭影》全文及注释

《龙文鞭影》全文及注释《龙文鞭影》全文及注释第一章:龙影初现古老的传说中,有一种神秘的武技,名为龙文鞭影。
据说,能够驾驭这种武技的人,可以变幻出虚实交错的鞭影,攻守之间犹如游龙般灵动。
这种武技传承于远古时期的一位名叫龙文的武者,他是一位身怀绝技的宗师。
他精通鞭法,能够将鞭法发挥到极致的境地。
他曾在一场生死之战中,以出神入化的鞭法,战胜了一群凶残的敌人,从此名扬天下。
后来,龙文创建了一个武学宗派,将自己的鞭法传承给一代又一代的弟子。
这个宗派之中只有最优秀的弟子才能学习到龙文鞭影,因为这种武技需要极高的天赋和苦练才能掌握。
第二章:传承与探索宗派的首任掌门龙风,天赋极高,很快就掌握了龙文鞭影,并将其发扬光大。
他带领宗派的弟子们四处闯荡江湖,与各种强敌交手,展现出龙文鞭影的强大威力。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宗派的弟子们渐渐发现,龙文鞭影并非只有一种形态,它可以在不同的情况下变化出无数种变化。
于是,他们开始探索如何应用龙文鞭影的各种形态,在不同的战斗环境中灵活运用。
第三章:兵法与智慧龙文鞭影不仅仅是一种武技,更是一门兵法。
宗派的弟子们发现,通过掌握龙文鞭影,可以提升自己的智慧和策略。
他们开始研究如何将龙文鞭影与其他武技相结合,创造出更为强大的战斗方式。
通过不断的实践与探索,宗派的弟子们逐渐领悟到了龙文鞭影的真正奥义。
他们发现,这种武技的核心是融合了鞭法的灵动和龙的力量。
只有通过心灵的契合和对自身力量的掌控,才能真正驾驭龙文鞭影。
第四章:继承与传承随着时间的推移,龙文鞭影流传到了第十代掌门龙霄手中。
龙霄是宗派历史上最杰出的掌门之一,他将龙文鞭影发扬光大,使宗派的声威达到了巅峰。
龙霄也明白,传统的武技需要不断发展和创新才能保持活力。
他开始推动宗派的弟子们研究新的武技,同时也鼓励他们探索自己的道路。
他相信,只有通过不断的创新和突破,才能使宗派永远繁荣。
第五章:传说的延续如今,龙文鞭影的传承依然在宗派中延续。
每一代的掌门都在努力发展和创新,使得这个宗派一直保持着辉煌的声望。
龙文鞭影 及注解

龙文鞭影一东粗成四字,诲尔童蒙。
吕注:粗成四字,作者自谦之词。
本书每句由四字组成。
粗,粗略。
诲,教诲。
尔,人称代词,休。
童蒙:正在发蒙的儿童。
哀笺:《易经·序卦传》:“蒙者蒙也,物之稚也。
”经书暇日,子史须通。
吕注:经书,指儒家经典。
子史,指子部(谙子百家著作)和史部(各种历史著作)诸书。
哀笺:四部分类之法创于魏、晋,现存最早之分类目录书为《隋书·经籍志》。
重华大孝,武穆精忠。
吕注:重华大孝,《尚书》:“帝舜,曰重华。
”舜之母早亡;父娶后母生弟名象。
三人合谋屡次害舜,舜逃生后仍然孝顺父母亲爱兄弟。
故孔孟都称其为“大孝”。
武穆精忠;武穆,南宋爱国名将岳飞的溢号。
岳飞,字鹏举,少年便立志抗金。
十八岁从军,立战功,背上刺有“精忠报国”四字,后被秦桔以莫须有的罪名害死。
哀笺:史称舜之光华之德可与尧并美,故号重华。
《史记》载舜“盲者子,父顽,母嚣,弟傲,能和以孝,烝烝治,不至奸”。
扬雄《法言》称其为“绝德”:“君子绝德,小人绝力。
或问‘绝德’。
曰:‘舜以孝,禹以功,皋陶以谟,非绝德邪?’”尧眉八彩,舜目重瞳。
吕注:尧眉八彩,上古五帝之一。
《尚书·大传略》:“尧目八眉。
”《论衡·骨相》:“尧眉八彩。
”重瞳舜目,传说舜的眼睛是双瞳孔。
《史记·五帝纪》:舜“名曰重华”。
《史记正义》:“目重瞳子,故曰重华。
”哀笺:《论衡·骨相》:“传言黃帝龙颜,颛顼戴午,帝嚳骈齿,尧眉八采,舜目重瞳,禹耳三漏,汤臂再肘,文王四乳,武王望阳,周公背偻,皋陶马口,孔子反羽。
”《论衡》:“尧母庆都野出,赤龙感己,遂生尧。
”龙身有一画,为朱衣长髯之人,面放八彩之光,十四月后生尧,酷似画中之人。
《史记·五帝纪》:“虞舜者,名曰重华。
”虞,部落名,即有虞氏,居蒲坂。
商王祷雨,汉祖歌风。
吕注:商王祷雨,商成汤姓子,名履,字天乙。
当时有七年大旱,太史占卜认为应当以人祈祷,汤遂请自当之。
龙文鞭影【古籍精品原文】

龙文鞭影
《龙文鞭影》原名《蒙养故事》,是中国古代非常有名的儿童启蒙读物,最初由明人萧良有编撰,后来杨臣诤进行了增补修订。
龙文是古代一种千里马的名称,它只要看见鞭子的影子就会奔跑驰骋。
作者的寓意是,看了这本《龙文鞭影》,青少年就有可能成为“千里马”。
《龙文鞭影》主要是介绍中国历史上的人物典故和逸事传说,四字一句,两句押韵,读起来抑扬顿挫,琅琅上口。
它问世后,影响极大,成为最受欢迎的童蒙读物之一。
目录
卷一
∙一东
∙二冬
∙三江
∙四支
∙五微
∙六鱼
∙七虞
卷二
∙八齐
∙九佳
∙十灰
∙十一真
∙十二文
∙十三元
∙十四寒
∙十五删。
一年级《龙文鞭影》

《龙文鞭影》(一)经典国学再现粗成四字,诲尔童蒙。
经书暇日,子史须通。
重华大孝,武穆精忠。
尧眉八彩,舜目重瞳。
我是小助手粗:粗略。
诲:教诲。
尔,人称代词,你。
童蒙:正在发蒙的儿童。
重华:指舜。
经书:指儒家经典。
武穆:岳飞的谥号。
重瞳:两个瞳孔。
我是小翻译本书每句由四字组成,教育你们正在成长的儿童。
那些儒家的经典书记一定要每日必看,而诸子百家的著作和前人的各种历史著作也一定都要熟悉。
舜是非常孝顺的,岳飞精忠报国。
尧是上古五帝之一,传说他的眉毛由八种颜色组成,而舜帝的眼睛是两个瞳孔的。
考考你的智慧1.选文中提到了哪位民族英雄()A.郑成功B.岳飞C.戚继光2.判断下面关于选文的说法的对错。
(1)传说尧的眉毛由八种颜色组成。
()(2)舜的眼睛和大多数人一样。
()(3)我们要熟悉儒家经典和历史著作等书。
()3.“经书暇日,子史须通。
”这句话在读书方面给了你怎样的启发呢?弘扬传统文化孝顺的舜帝《二十四孝》当中排第一位的就是舜帝,他是一个非常孝顺的人。
舜帝名重华,他幼年丧母,后来父亲娶了继母,父亲、继母和弟弟对他都很不好,甚至两次想杀害他。
第一次是重华去修仓库的屋顶,他爸爸趁机撤了梯子,放火烧仓库。
结果舜靠着两个大斗笠当降落伞,平安着陆。
另一次是他去挖井,挖到很深了,他爸爸往下填土,想活埋了他。
不过重华已经在旁边另打了一个通道,于是又安然返回地面。
从这两个事情来看,舜对自己的处境很清楚,但是他既没有离开家,也没有报复,只是提早准备,处处提防。
舜受的委屈对于我们来讲几乎是不可想象的。
舜在这样一个家庭里没有走上邪路,反而对家里人都很好。
舜的做法值得我们思考和学习。
(二)经典国学再现商王祷雨,汉祖歌风。
秀巡河北,策据江东。
太宗怀鹞,桓典乘骢。
嘉宾赋雪,圣祖吟虹。
我是小助手商王:成汤的君王子履。
祷:祈祷。
秀:刘秀。
怀:怀中。
我是小翻译成汤的君王子履,亲自求雨。
汉高祖刘邦在战胜项羽后,做了皇帝,回到家乡,宴请父老,大声歌唱。
高中语文课外古诗文《龙文鞭影》全文

《龙文鞭影》全文卷之一一东(韵,下同。
)粗成四字,诲尔童蒙。
经书暇日,子史须通。
重华大孝,武穆精忠。
尧眉八彩,舜目重瞳。
商王祷雨,汉祖歌风。
秀巡河北,策据江东。
太宗怀鹞,桓典乘骢。
嘉宾赋雪,圣祖吟虹。
邺仙秋水,宣圣春风。
恺崇斗富,浑濬争功。
王伦使虏,魏绛和戎。
恂留河内,何守关中。
曾除丁谓,皓折贾充。
田骄贫贱,赵别雌雄。
王戎简要,裴楷清通。
子尼名士,少逸神童。
巨伯高谊,许叔阴功。
代雨李靖,止雹王崇。
和凝衣钵,仁杰药笼。
义伦清节,展获和风。
占风令尹,辩日儿童。
敝履东郭,粗服张融。
卢杞除患,彭宠言功。
放歌渔者,鼓枻诗翁。
韦文朱武,阳孝尊忠。
倚闾贾母,投阁扬雄。
梁姬值虎,冯后当熊。
罗敷陌上,通德宫中。
二冬汉称七制,唐羡三宗。
杲卿断舌,高祖伤胸。
魏公切直,师德宽容。
祢衡一鹗,路斯九龙。
纯仁助麦,丁固梦松。
韩琦芍药,李固芙蓉。
乐羊七载,方朔三冬。
郊祁并第,谭尚相攻。
陶违雾豹,韩比云龙。
洗儿妃子,校士昭容。
彩鸾书韵,琴操参宗。
三江古帝凤阁,刺史鸡窗。
亡秦胡亥,兴汉刘邦。
戴生独步,许子无双。
柳眠汉苑,枫落吴江。
鱼山警植,鹿门隐庞。
浩从床匿,崧避杖撞。
刘诗瓿覆,韩文鼎扛。
愿归盘谷,杨忆石淙。
弩名克敌,城筑受降。
韦曲杜曲,梦窗草窗。
灵征刍狗,诗祸花尨。
嘉贞丝慢,鲁直彩缸。
四支王良策马,傅说骑箕。
伏羲画卦,宣父删诗。
高逢白帝,禹梦玄彝。
寅陈七策,光进五规。
鲁恭三异,杨震四知。
邓攸弃子,郭巨埋儿。
公瑜嫁婢,处道还姬。
允诛董卓,玠杀王夔。
石虔矫捷,朱亥雄奇。
平叔傅粉,弘治凝脂。
伯俞泣杖,墨翟悲丝。
能文曹植,善辩张仪。
温公警枕,董子下帷。
会书张旭,善画王维。
周兄无慧,济叔不痴。
杜畿国士,郭泰人师。
伊川传易,觉范论诗。
董昭救蚁,毛宝放龟。
乘风宗悫,立雪杨时。
阮籍青眼,马良白眉。
韩子孤愤,梁鸿五噫。
钱昆嗜蟹,崔谌乞糜。
隐之卖犬,井伯烹雌。
枚皋敏捷,司马淹迟。
祖莹称圣,潘岳诚奇。
紫芝眉宇,思曼风姿。
毓会窃饮,谌纪成糜。
韩康卖药,周术茹芝。
龙文鞭影

【原文】wéi wén zhū wǔ,yáng xiào zūn zhōng。
韦文朱武,阳孝尊忠。
【注释】(1)韦:前秦时韦逞的母亲宋氏,精通《周官》(即周礼),号宣文君。
(2)朱:东晋时襄阳守将朱序的母亲韩氏,曾率领城中女子修筑襄阳城西北角,击退敌军。
(3)阳:即王阳,汉代人。
(4)尊:即王尊,汉代人。
【语译】前秦时韦逞的母亲宋氏,在家设立讲堂,隔着纱帐为一百多名学生讲授《周官》;东晋时朱序镇守襄阳,母亲韩氏曾率领城中女子助守,击退敌军。
汉代的王阳,世称为孝子;王尊,人称为忠臣。
【人物故事】南北朝时的北朝前秦太常韦逞的母亲宋氏,出身儒学世家,幼年丧母,由父亲抚养长大。
及长,其父传授《周官》音义,并嘱咐她说:“吾家世学周官,传业相继,此又周公所制,经纪典诰,百官品物,备于此矣。
吾今无男可传,汝可受之,勿令绝世。
”后虽遭逢战乱,宋氏时刻不敢忘记父亲的教诲。
韦逞小时候,宋氏白天打柴,晚上则一面纺纱织布,一面教导韦逞读书。
韦逞学有所成,担任前秦的太常。
有一天苻坚巡视太学,博士卢壶向苻坚推荐:“《周官》礼注找不到教授,太常韦逞的母亲宋氏,传承了她父亲的学识,精通《周官》音义,现年纪虽已八十,但耳聪目明,除韦母外无人可以传授《周官》。
”苻坚应允,于是在韦家设立讲堂,选派一百三十名学生去上课,韦母隔着红纱帐授课,赐号宣文君,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博士。
(《晋书》卷九十六〈列女列传〉)东晋时朱序镇守襄阳,苻坚派兵围攻。
朱序的母亲韩氏登城巡视,认为城的西北角防御较弱,可能先受敌人的攻打。
于是率领府中百余名婢女及城中的妇女,在西北角筑新城二十多丈以抵御攻击。
前秦的军队果然攻打城的西北角,朱序退守韩氏新筑的城池内,前秦久攻不下,只得退兵。
襄阳人因此称这新筑的城池为“夫人城”。
后来,朱序在前秦、晋的淝水之战中立下大功,被东晋任为龙骧将军、豫州刺史。
汉代的王阳、王尊先后担任益州刺史。
龙文鞭影文言文翻译

一、原文:龙生九子,各有不同,或曰巳、或曰午、或曰未、或曰申、或曰酉、或曰戌、或曰亥、或曰子、或曰丑。
译文:龙生九子,各不相同。
有的叫巳,有的叫午,有的叫未,有的叫申,有的叫酉,有的叫戌,有的叫亥,有的叫子,有的叫丑。
解读:此段描述了龙生九子的故事,寓意着每个人都有独特的个性和特点。
在我国传统文化中,龙是吉祥的象征,九子龙则寓意着丰富多彩的生活和多彩的人生。
二、原文: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
译文:黄河出现图,洛水出现书,圣人以此为准则。
解读:此段讲述了河图洛书的传说。
河图洛书是我国古代文化的重要象征,被视为圣人智慧的结晶。
河图洛书的出现,为中华民族的文明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原文:天有十日,伏羲射其九日,留一日以照天下。
译文:天上原本有十个太阳,伏羲射下了其中的九个,只留下一个照耀天下。
解读:此段描述了伏羲射日的神话故事。
伏羲作为中华民族的始祖之一,被尊为人类文明的奠基人。
射日传说寓意着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以及人类勇敢面对困难、追求光明的精神。
四、原文:女娲补天,断鳌足以立四极。
译文:女娲修补天穹,砍断巨龟的脚以支撑四极。
解读:此段讲述了女娲补天的神话故事。
女娲是中华民族的另一位始祖,她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气,修补了破碎的天穹,拯救了人类。
断鳌足以立四极,寓意着女娲的伟大功绩和无私奉献。
五、原文:仓颉造字,始有文字。
译文:仓颉创造了文字,从此有了文字。
解读:此段讲述了仓颉造字的传说。
仓颉被誉为汉字的始祖,他创造了汉字,为中华民族的文化传承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仓颉造字,标志着人类文明的进步。
总之,《龙文鞭影》以其独特的韵文形式,将丰富的历史故事、神话传说、天文地理、动植物知识等内容融入其中,既便于儿童记忆,又富有教育意义。
通过对《龙文鞭影》的解读,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传承民族精神。
《龙文鞭影》全文注释

《龙⽂鞭影》全⽂注释该书内容主要来⾃⼆⼗四史中的⼈物典故,同时⼜从《庄⼦》和古代神话、⼩说、笔记如《搜神记》、《列仙传》、《世说新语》等书中⼴泛收集故事。
辑录了历史上许多著名⼈物如孔⼦、诸葛亮、司马迁、李⽩、杜甫、朱熹等⼈的轶闻趣事。
全书共收辑了包括孟母断机、⽑遂⾃荐、荆轲刺秦、鹬蚌相争、董永卖⾝、红叶题诗等两千多个典故,⽂字简练扼要,⽽能阐明故事梗概,可称之为⼀本典故⼤全。
该书全⽂都⽤四⾔,成⼀短句,上下两句对偶,各讲⼀个典故。
逐联押韵,全书按韵编排,是⼀本重要的蒙学读物。
卷之⼀⼀东粗成四字,诲尔童蒙。
经书暇⽇,⼦史须通。
重华⼤孝,武穆精忠。
尧眉⼋彩,舜⽬重瞳。
商王祷⾬,汉祖歌风。
秀巡河北,策据江东。
太宗怀鹞,桓典乘骢。
嘉宾赋雪,圣祖吟虹。
邺仙秋⽔,宣圣春风。
恺崇⽃富,浑濬争功。
王伦使虏,魏绛和戎。
恂留河内,何守关中。
曾除丁谓,皓折贾充。
⽥骄贫贱,赵别雌雄。
王戎简要,裴楷清通。
⼦尼名⼠,少逸神童。
巨伯⾼谊,许叔阴功。
代⾬李靖,⽌雹王崇。
和凝⾐钵,仁杰药笼。
义伦清节,展获和风。
占风令尹,辩⽇⼉童。
敝履东郭,粗服张融。
卢杞除患,彭宠⾔功。
放歌渔者,⿎枻诗翁。
韦⽂朱武,阳孝尊忠。
倚闾贾母,投阁扬雄。
梁姬值虎,冯后当熊。
罗敷陌上,通德宫中。
⼆冬汉称七制,唐羡三宗。
杲卿断⾆,⾼祖伤胸。
魏公切直,师德宽容。
祢衡⼀鹗,路斯九龙。
纯仁助麦,丁固梦松。
韩琦芍药,李固芙蓉。
乐⽺七载,⽅朔三冬。
郊祁并第,谭尚相攻。
陶违雾豹,韩⽐云龙。
洗⼉妃⼦,校⼠昭容。
彩鸾书韵,琴操参宗。
三江古帝凤阁,刺史鸡窗。
亡秦胡亥,兴汉刘邦。
戴⽣独步,许⼦⽆双。
柳眠汉苑,枫落吴江。
鱼⼭警植,⿅门隐庞。
浩从床匿,崧避杖撞。
刘诗瓿覆,韩⽂⿍扛。
愿归盘⾕,杨忆⽯淙。
弩名克敌,城筑受降。
韦曲杜曲,梦窗草窗。
灵征刍狗,诗祸花尨。
嘉贞丝慢,鲁直彩缸。
四⽀王良策马,傅说骑箕。
伏羲画卦,宣⽗删诗。
⾼逢⽩帝,禹梦⽞彝。
《龙文鞭影》(原文)(6)

《龙文鞭影》(原文)(6)《龙文鞭影》- 卷之四《龙文鞭影》- 八庚萧收图籍,孔惜繁缨。
卞庄刺虎,李白骑鲸。
王戎支骨,李密陈情。
相如完璧,廉颇负荆。
从龙介子,飞雁苏卿。
忠臣洪皓,义士田横。
李平鳞甲,苟变干城。
景文饮鸩,茅焦伏烹。
许丞耳重,丁掾目盲。
佣书德润,卖卜君平。
马当王勃,牛诸袁宏。
谈天邹衍,稽古桓荣。
岐曾贩饼,平得分羹。
卧床逸少,升座延明。
王勃心织,贾逵舌耕。
悬河郭子,缓颊郦生。
书成凤尾,画点龙睛。
功臣图阁,学士登瀛。
卢携貌丑,卫玠神清。
非熊再世,圆泽三生。
安期东渡,潘岳西征。
志和耽钓,宗仪辍耕。
卫鞅行诈,羊祜推诚。
林宗倾粥,文季争羹。
茂贞苛税,阳城缓征。
北山学士,南郭先生。
文人鹏举,名士道衡。
灌园陈定,为圃苏卿。
融赋沧海,祖咏彭城。
温公万卷,沈约四声。
许询胜具,谢客游情。
不齐宰单,子推相荆。
仲淹复姓,潘阆藏名。
烹茶秀实,漉酒渊明。
善酿白堕,纵饮公荣。
仪狄造酒,德裕调羹。
印屏王氏,前席贾生。
《龙文鞭影》-九青经传御史,偈赠提刑。
士安正字,次仲谈经。
咸遵祖腊,宽识天星。
景焕垂戒,班固勒铭。
能诗杜甫,嗜酒刘伶。
张绰剪蝶,车胤囊萤。
鸜鹆学语,鹦鹉诵经。
《龙文鞭影》-十蒸公远玩月,法喜观灯。
燕投张说,凤集徐陵。
献之书练,夏竦题绫。
安石执拗,味道模棱。
韩仇良复,汉纪备存。
存鲁端木,救赵信陵。
邵雍识乱,陵母知兴。
《龙文鞭影》-十一尤琴高赤鲤,李耳青牛。
明皇羯鼓,炀帝龙舟。
羲叔正夏,宋玉悲秋。
才压元白,气吞曹刘。
信擒梦泽,翻徙交州。
曹参辅汉,周勃安刘。
太初日月,季野春秋。
公超成市,长孺为楼。
楚邱始壮,田豫乞休。
向长损益,韩愈斗牛。
琎除酿部,玄拜隐侯。
公孙东阁,庞统南州。
袁耽掷帽,仁杰携裘。
子将月旦,安国阳秋。
德舆西掖,庚亮南楼。
梁吟傀儡,庄梦髑髅。
孟称清发,殷号风流。
见讥子敬,犯忌杨修。
荀息累卵,王基载舟。
沙鸥可狎,蕉鹿难求。
黄联池上,杨咏楼头。
曹兵迅速,李使迟留。
孔明流马,田单火牛。
五侯奇膳,九婢珍馐。
龙文鞭影卷1

龍文鞭影卷之一一東粗成四字,誨爾童蒙。
經書暇日,子史須通。
重華大孝,武穆精忠。
堯眉八彩,舜目重瞳。
商王禱雨,漢祖歌風。
秀巡河北,策據江東。
太宗懷鷂,桓典乘驄。
嘉賓賦雪,聖祖吟虹。
鄴仙秋水,宣聖春風。
愷崇鬥富,渾濬爭功。
王倫使虜,魏絳和戎。
恂留河內,何守關中。
曾除丁謂,皓折賈充。
田驕貧賤,趙別雌雄。
王戎簡要,裴楷清通。
子尼名士,少逸神童。
巨伯高誼,許叔陰功。
代雨李靖,止雹王崇。
和凝衣缽,仁傑藥籠。
義倫清節,展獲和風。
占風令尹,辨日兒童。
敝履東郭,粗服張融。
盧杞除患,彭寵言功。
放歌漁者,鼓枻詩翁。
韋文朱武,陽孝尊忠。
倚閭賈母,投閣揚雄。
梁姬值虎,馮後當熊。
羅敷陌上,通德宮中。
二冬漢稱七制,唐羨三宗。
杲卿斷舌,高祖傷胸。
魏公切直,師德寬容。
禰衡一鶚,路斯九龍。
純仁助麥,丁固夢松。
韓琦芍藥,李固芙蓉。
樂羊七載,方朔三冬。
郊祁並第,譚尚相攻。
陶違霧豹,韓比雲龍。
洗兒妃子,校士昭容。
彩鸞書韻,琴操參宗。
三江古帝鳳閣,刺史雞窗。
亡秦胡亥,興漢劉邦。
戴生獨步,許子無雙。
柳眠漢苑,楓落吳江。
魚山警植,鹿門隱龐。
浩從床匿,崧避杖撞。
劉詩瓿覆,韓文鼎扛。
願歸盤谷,楊憶石淙。
弩名克敵,城築受降。
韋曲杜曲,夢窗草窗。
靈徵芻狗,詩禍花尨。
嘉貞絲幔,魯直彩缸。
四支王良策馬,傅說騎箕。
伏羲畫卦,宣父刪詩。
高逢白帝,禹夢玄彝。
寅陳七策,光進五規。
魯恭三異,楊震四知。
鄧攸棄子,郭巨埋兒。
公瑜嫁婢,處道還姬。
允誅董卓,玠殺王夔。
石虔矯捷,朱亥雄奇。
平叔傅粉,弘治凝脂。
伯俞泣杖,墨翟悲絲。
能文曹植,善辯張儀。
溫公警枕,董子下帷。
會書張旭,善畫王維。
周兄無慧,濟叔不癡。
杜畿國士,郭泰人師。
伊川傳易,覺範論詩。
董昭救蟻,毛寶放龜。
乘風宗愨,立雪楊時。
阮籍青眼,馬良白眉。
韓子孤憤,梁鴻五噫。
錢昆嗜蟹,崔諶乞糜。
隱之賣犬,井伯烹雌。
枚皋敏捷,司馬淹遲。
祖瑩稱聖,潘嶽誠奇。
《龙文鞭影》卷一四支韩子孤愤梁鸿五噫

《龙文鞭影》卷一四支韩子孤愤梁鸿五噫《龙文鞭影》卷一四支韩子孤愤梁鸿五噫韩子孤愤梁鸿五噫hán zǐ gū fèn liáng hóng wǔ yī【注释】(1)韩子:即韩非,战国时韩国人。
为战国末期法家的重要代表人物,着有《韩非子》。
(2)孤愤:篇章名。
韩非所写。
其内容为,告诫君王不可不防臣下,以避免“主上卑而大臣重”、“主失势而臣得国”的结局。
(3)梁鸿:字伯鸾,东汉扶风平陵人。
家贫勤学,早年曾入太学读书。
后与妻子孟光隐居霸陵山中,后又迁居吴地,以舂米为生。
其诗作今仅存《五噫歌》、《适吴诗》、《思友诗》三首。
(4)五噫:梁鸿到京都洛阳,见宫殿富丽堂皇,耗费民脂民膏,有感而发的诗歌,内容仅有五句,因每句都有“噫”字,故名《五噫歌》。
【语译】战国时的韩非写下《孤愤》的篇章,告诫君王为君之道;东汉梁鸿的《五噫歌》,讽刺帝王生活奢靡,劳民伤财。
【人物故事】《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记载:韩非,是韩国的公子,善于著书立说,但有口吃的毛病,与李斯同受业于儒学大师荀子门下,李斯自以为不如。
韩非见韩国国势衰弱,数度上书陈述富国强兵的方法,但都不被韩王采纳,于是韩非悲愤廉明正直的人却不容于奸邪之臣,鉴于过去得失的变化,写成《说难》、《孤愤》、《五忻》、《内外储说》、《说林》等十余万言。
他的作品传到秦国,秦王赢政读了他的《孤愤》、《五忻》之书后,感叹的说:“如果我能和这个人交游,就算死了也没有遗憾了!”丞相李斯说:“此是韩非所写的书。
”秦王为了得到韩非,发兵攻打韩国。
韩国被逼急了,只得派韩非出使秦国。
秦王接见韩非,与之对谈,秦王十分高兴,但未曾听信而纳用。
李斯联合姚贾在秦王面前毁谤韩非说:“韩非是韩国贵族,如今大王想吞并诸侯,终究是维护韩国不为秦国,这是人之常情!今日大王不重用他,让他久留而放回,这是自留祸患啊,不如以超出常规的刑法杀了他。
”秦王也认为是这样,命人将韩非治罪。
《龙文鞭影》卷一四支枚皋敏捷司马淹迟

《龙文鞭影》卷一四支枚皋敏捷司马淹迟《龙文鞭影》卷一四支枚皋敏捷司马淹迟枚皋敏捷司马淹迟méi gāo mǐn jié sī mǎ yān chí【注释】(1)枚皋:字少孺,西汉淮阴(今属江苏)人,是著名文学家枚乘之子。
汉武帝时拜他为郎,曾出使匈奴。
谈吐滑稽,作赋多戏谑,所以地位不得尊显,被视如倡优,与东方朔相比。
才思敏捷,所作赋甚多,可读者有一百二十篇。
(2)敏捷:反应迅速。
(3)司马:司马相如,字长卿,西汉蜀郡成都(今属四川)人,为汉赋代表作家,世称“赋圣”。
汉武帝时封侍从郎,出使巴蜀,作《谕巴蜀檄》,有力稳定了蜀地。
相如口吃,但作品词藻华丽,内涵宏大,代表作品有《子虚赋》、《上林赋》。
(4)淹迟:迟缓。
【语译】枚皋文思敏捷但不够工巧,司马相如构思迟缓但作赋精妙。
【人物故事】司马相如作的赋,当时的人都称赞典雅而富丽。
扬雄说:“司马长卿的赋不像从人间来的,难道不是神灵点化所成的吗?”扬雄想学司马相如作赋而远远不及,所以很佩服他。
有一回司马相如要作赋進献皇上,不知怎么写才好,梦见一位黄衣老人告诉他:“可以作〈大人赋〉。
”于是他写了〈大人赋〉,内容叙述神仙之事,以進献给汉武帝,武帝赏赐他四匹锦缎。
枚皋文章敏捷,长卿写作迟缓,都称誉一时,而司马长卿的作品从头到尾温婉典丽,枚皋则常有瑕疵的词句,由此可知,行事过于急躁难有好作品呀!扬雄说:“军旅之际,戎马之间,飞书驰檄(快速传送公文)用枚皋。
廊庙之下,朝廷之中,高文典册(朝廷重要文书、诏令)用相如。
”(据西汉刘歆《西京杂记》卷三)司马相如作〈上林赋〉、〈子虚赋〉,神情潇洒,不再涉及世事,贯通天地,综合古今,忽然有如睡着了,又精神焕发的起身,几百日而写成。
他的朋友盛览曾经问他如何作赋,相如说:“组合染色丝带以成文,罗列织锦刺绣而为质,一直一横的经纬编织,一平一仄的声韵结构,这是赋的形式。
作赋者之心包容宇宙、综观人物,这是得之于内心,不可传阅而得。
龙文鞭影原文及译文

龙文鞭影原文及译文
龙文鞭影原文及译文
《龙文鞭影》是中国古代非常有名的儿童启蒙读物,最初由明人萧良有编撰,后来杨臣诤进行了增补修订。
龙文是古代一种千里马的名称,它只要看见鞭子的影子就会奔跑驰骋。
作者的寓意是,看了这本《龙文鞭影》,青少年就有可能成为“千里马”。
《龙文鞭影》主要是介绍中国历史上的人物典故和逸事传说,四字一句,两句押韵,读起
分享到:微信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腾讯朋友豆瓣网
•内容简介
•一东
•二冬
•三江
•四支
•五微
•六鱼
•七虞
•八齐
•九佳
•十灰
推荐阅读
•古今贤文
•三字经
•弟子规
•声律启蒙
•菜根谭
•了凡四训
•幼学琼林
•古代故事
•国学入门
•朱子家训
•菜根谭全解•幼学琼林译文•格言联璧
•笠翁对韵
•训蒙骈句
•龙文鞭影
•二十四孝故事•名贤集
2016 - 版权所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龙文鞭影》全文及注释(四支五微六鱼)且行且珍惜整理四支王良策马,傅说骑箕。
【吕注】:王良策马:名。
《史记·天官书》:“汉中四星,曰天驷。
旁一星曰王良。
王良策马,车骑满野。
”傅说骑箕:星名。
传说傅说是商朝武丁时的宰相,辅助殷得以中兴,死后成为天上的星座,在箕尾之间。
【哀笺】:天驷,星官名,与房宿的“天驷”不同。
王良,本春秋时人。
善御马,策,亦星名,此处也用作动词,驾驭。
译文:王良,本春秋时人。
善驾御马。
传说傅说是商朝武丁时的宰相,辅助殷得以中兴,死后成为天上的星座,在箕尾之间。
伏羲画卦,宣父删诗。
【吕注】:伏羲画卦:传说中上古时代的部落酋长。
曾画八卦,教民捕鱼、畜牧,以作食物。
宣父:孔子,汉代时被封为至圣文宣王。
删诗:编删《诗经》。
【哀笺】:孔子编删诗经一事乃旧说,存疑。
译文:传说中上古时代的部落酋长叫伏羲。
曾画八卦,教民捕鱼、畜牧,以作食物。
孔子在汉代时被封为至圣文宣王,他曾经将诗经做了多出删编。
高逢白帝,禹梦玄彝。
【吕注】:高逢白帝:传说汉高祖刘邦酒醉后走在沼泽中,碰见大蛇当道,拔剑将蛇斩为两段,继续前行,遇到老妪在黑夜中哭泣,说:吾子白帝也,化为蛇,当道,今被赤帝子斩之,故哭。
”禹梦玄彝:大禹,曾治理天下的大水。
至衡山,梦男子自称玄彝苍水使者,曰:欲得我简书,斋于黄帝之宫。
”禹斋三日,果得金简玉牒,因知治水之要。
【哀笺】:高逢白帝:时,刘邦以亭长为县送徒郦山,事见《史记·高祖本纪》译文:汉高祖刘邦酒醉后走在沼泽中,碰见大蛇当道,拔剑将蛇斩为两段,继续前行,遇到老妪在黑夜中哭泣,说:吾子白帝也,化为蛇,当道,今被赤帝子斩之,故哭。
”大禹曾治理天下的大水。
至衡山,梦男子自称玄彝苍水使者,曰:欲得我简书,斋于黄帝之宫。
”禹斋三日,果得金简玉牒,因知治水之要。
寅陈七策,光进五规。
【吕注】:寅陈七策:宋代进士胡寅,曾上书高宗,提出罢议和修战备的七项策略。
光进五规:宋代司马光,在仁宗朝知谏院,曾提出五规:保业、惜时、远谋、谨微、务实。
【哀笺】:起居郎胡寅上书言二十事,吕颐浩不悦,罢之。
事见《宋史》本纪第二十五高宗二。
光进五规:司马光除五规外尚有三言:陈三德,言御臣,言练兵。
三德乃君王之德,曰仁,曰明,曰武。
御臣即官员的选拔任用奖赏等。
译文:宋代进士胡寅,曾上书高宗,提出罢议和修战备的七项策略,结果被罢官了。
宋代司马光,在仁宗朝知谏院,曾提出五规:保业、惜时、远谋、谨微、务实。
鲁恭三异,杨震四知。
【吕注】:鲁恭三异:东汉鲁恭担任中牟令,邻县发生蝗灾,唯独不侵扰中牟县境。
河南尹袁安闻之,前往察看,看到儿童旁有雉,问何不捕之,儿童回答说:“雄方雏。
”袁安于是说:“虫不入境,化及禽兽,童于有仁心。
三异也。
”杨震四知:东汉人,曾推荐昌邑令王密做官。
杨震路过昌邑,王密夜怀十金送给杨震,杨震拒不接受,王密说:“深夜没有人知道。
”杨震说:“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何谓无知?”【哀笺】:鲁恭三异:吕注有误,袁安并未亲往察看,乃是派掾吏前往,事见《后汉书》卷五十五卓鲁魏刘列传第十五。
杨震四知:杨震,字伯起弘农华阴人,性公廉,不受私谒。
子孙常蔬食步行,故旧长者或欲令为开产业,震不肯,曰:“使后世为清白吏子孙,以此遗之,不亦厚乎!”事见《后汉书·杨震传》译文:东汉鲁恭担任中牟令,邻县发生蝗灾,唯独不侵扰中牟县境。
河南尹袁安闻之,前往察看,看到儿童旁有野鸡,问儿童为何不捕鸡,儿童回答说:“鸡是雄的而且还是小鸡。
”袁安于是说:“虫不入境,恩德泽化及禽兽,儿童也有仁心。
这时中牟的三异。
”杨震是东汉人,曾推荐昌邑令王密做官。
杨震路过昌邑,王密夜怀十金送给杨震,杨震拒不接受,王密说:“深夜没有人知道。
”杨震说:“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何谓无知?”邓攸弃子,郭巨埋儿。
【吕注】:邓攸弃子:东晋时作河东太守,在石勒之乱中舍弃亲生儿子,保护了侄子。
郭巨埋儿:汉代人,因家贫不能养母,母亲进食时,儿子必定分食,于是欲埋其儿,说儿子可再有,母不可复得。
挖土三尺余,忽见一黄金玉釜,上有丹书曰:“天赐孝子郭巨,官不得夺,人不得取。
”【哀笺】:邓攸弃子:其子朝弃而暮及。
明日,攸系之于树而去。
攸弃子之后,子不复孕。
过江,纳妾,甚宠之,讯其家属,说是北人遭乱,忆父母姓名,乃攸之甥。
攸素有德行,闻之感恨,遂不复畜妾,卒以无嗣。
事见《晋书·邓攸传》。
译文:邓攸东晋时作河东太守,在石勒战乱中舍弃亲生儿子,保护了侄子。
妻子不复孕。
一次过江,纳到一妾,特别宠爱,于是询问女子的来历,说是北人遭乱,还能忆起父母姓名,原来是邓攸的甥女。
邓攸素有德行,闻之感恨,于是就不再纳妾。
郭巨是汉代人,因家贫不能养母,母亲进食时,儿子必定分食,于是欲埋其儿,说儿子可再有,母不可复得。
挖土三尺余,忽见一黄金玉釜,上有丹书曰:“天赐孝子郭巨,官不得夺,人不得取。
”公瑜嫁婢,处道还姬。
【吕注】:公瑜嫁婢:宋代人钟离瑾,字公瑜,任德化县令时,嫁女时买来婢女,知道婢女是前任县令的女儿,就同女儿一样嫁出。
处道还姬:杨素,字处道。
与妻子乐昌公主,在战乱时各执破镜一半相约,后乐昌公主流落为杨素家姬,徐德言流落到京城,在市场上买到了乐昌公主的半边破镜,作诗曰:照与人俱去,照归人不归。
”杨素知道后,即召德言还其妻。
【哀笺】:公瑜嫁婢:嫁女是夜,梦一绿衣之人道谢,言已奏明天帝,当降福瑾后世子孙。
累迁尚书刑部郎中,为三司户部副使,除龙图阁待制、权知开封府。
未逾月,得疾,仁宗封药赐之,使未及门而卒。
事见《宋史·钟离瑾传》。
译文:宋代人钟离瑾,字公瑜,任德化县令时,嫁女时买来婢女,知道婢女是前任县令的女儿,就同女儿一样嫁出。
嫁女那天的夜里,梦一绿衣之人道谢,说已奏明天帝,当降福钟离瑾的后世子孙。
杨素,字处道。
与妻子乐昌公主,在战乱时各执破镜一半相约,后乐昌公主流落为杨素家姬,徐德言流落到京城,在市场上买到了乐昌公主的半边破镜,作诗曰:照与人俱去,照归人不归。
”杨素知道后,即召德言还其妻。
允诛董卓,玠杀王夔。
【吕注】:允诛董卓:代王允有才略,定计诛杀了董卓。
玠杀王夔:宋利司都统王夔极其残忍害民,四川宣渝司余所设计召王夔议事,杀掉了他。
【哀笺】:玠杀王夔:王夔残悍,号“王夜叉”,事见《宋史·王夔传》。
译文:汉代王允有才略,定美人计,让貂蝉调拨董卓与义子吕布的关系,并唆使吕布诛杀了董卓。
宋朝利司都统王夔号“王夜叉”,极其残忍,经常做害民的事情,四川宣渝司余所设计召王夔议事,杀掉了他。
石虔矫捷,朱亥雄奇。
【吕注】:石虔矫捷:晋人石虔随父围猎时,虎受箭伤而伏地,诸将戏让石虔去拔箭,石虔上前拔得一箭,虎跳他也跳,而且比虎跳得还高,虎伏下身去他又乘机拔得一箭,其矫捷绝伦。
朱亥雄奇:朱亥,大梁人,勇侠,隐于屠肆。
侯赢把他推荐给魏公子无忌(信陵君),无忌派他奉壁谢秦,秦王怒,使贸之虎圈,亥发上冲冠,瞪目视虎,虎不敢动,遂以礼遣。
又让朱亥袖四十斤铁椎杀晋鄙,夺其兵,遂退秦存赵。
【哀笺】:时有患虐疾者,谓曰“桓石虔来”以怖之,病者多愈,其见畏如此。
事见《晋书》列传四十四豁子石虔传。
译文:晋人石虔随父围猎时,虎受箭伤而伏地,诸将戏让石虔去拔箭,石虔上前拔得一箭,虎跳他也跳,而且比虎跳得还高,虎伏下身去他又乘机拔得一箭,其身姿矫捷绝伦。
朱亥是大梁人,勇敢侠义,隐于屠肆。
侯赢把他推荐给魏公子无忌(信陵君),无忌派他奉壁谢秦,秦王听说他的出身后很生气,把他买到虎圈,朱亥头发直竖,瞪目视虎,虎不敢动,秦王于是送给他礼物,把他送回梁国。
信陵君又让朱亥在袖子里藏了四十斤铁椎,暗杀秦国将军晋鄙,夺其兵,遂退秦存赵。
平叔傅粉,弘治凝脂。
【吕注】:平叔傅粉:即三国时魏人何晏,字平叔。
传说魏明帝见平叔肌肤校白,疑其傅粉,夏天令其食汤饼,汗出,以巾拭之,更为皎白。
弘治凝脂:弘治,即晋朝人杜乂,字弘治,官至丹阳丞。
其肤清绝,王右军见之,叹曰:“面若凝脂,眼如点漆,神仙中人也。
”【哀笺】:何晏,魏尚书,擅经学,曾注《论语》、《孝经》。
杜乂,成恭皇后父,镇南将军预孙,尚书左丞锡之子也。
性纯和,美姿容,有盛名于江左……桓彝亦曰:“卫玠神清,杜乂形清。
”事见《晋书》列传第六十三。
译文:三国时魏人何晏,字平叔。
传说魏明帝见平叔肌肤校白,疑其傅粉,于是夏天令他用温水洗脸并出汗,汗出后,以巾拭之,皮肤更为皎白。
晋朝人杜乂,字弘治,官至丹陽丞。
其皮肤清绝,王右军见了感叹说:“面若凝脂,眼如点漆,神仙中人也。
”伯俞泣杖,墨翟悲丝。
【吕注】:伯俞泣杖:汉韩伯俞性至孝,尝有过,母亲杖打他,他哭泣说:往者杖尝痛,知母健康:杖不痛,知母力衰,是以悲泣。
”墨翟悲丝:春秋、战国之际的思想家,人称墨子。
墨子见染丝者而叹曰:“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
五入为五色,不可不慎也。
非独染丝,治国亦然。
”此作墨翟悲丝,通称悲染。
【哀笺】:“悲丝”见于《墨子》所染第三:舜染於许由伯阳,禹染於皋陶伯益,汤染於伊尹仲虺,武王染於太公周公。
……夏桀染於干推哆,殷纣染於崇侯恶来,厉王染於厉公长父荣夷终,幽王染於傅公夷蔡公谷。
译文:汉韩伯俞性至孝,一次犯错,母亲用杖打他,他哭泣说:以前打的时候感觉疼,我就知道母健康:现在打在身上不太疼了,我感觉母亲力气衰弱了,所以悲泣。
”墨翟是春秋、战国之际的思想家,人称墨子。
墨子见染丝者而叹说:“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
五入为五色,不可不慎也。
非独染丝,治国亦然。
”此作墨翟悲丝,通称悲染。
能文曹植,善辩张仪。
【吕注】:能文曹植:曹植,字子建,曹操的第三个儿子,魏文帝曹王的弟弟。
《三国志·陈思王传》:子建年十岁余,诵读诗论及辞赋数十万言,善属文。
太祖尝视其文,谓植曰:“汝倩人也?”植跪曰:“言出为论,下笔成文,固当面试,奈何倩人!善辩张仪:张仪,战国时魏人。
尝从楚相饮,诬以盗璧击之遍体。
归问其妻曰:“视我舌在否?”曰:“在”。
曰:“舌在足矣!”善辩,因连衡六国,使皆割地事秦。
为秦、魏二国相,封武信君。
【哀笺】:谢灵运尝言,天下文采十斗,曹子建独占八斗。
译文:三国曹植,字子建,曹操的第三个儿子,魏文帝曹丕的弟弟。
子建年十岁余,诵读诗论及辞赋数十万言,善属文。
太祖(曹操)尝视其文,谓植曰:“求别人写的吧?”植跪曰:“言出为论,下笔成文,固当面试,奈何求人!”张仪是战国时魏人。
因为曾经在楚国与人喝酒,被诬以盗璧击之遍体。
归问其妻曰:“视我舌在否?”曰:“在”。
曰:“舌在足矣!”善辩,因连衡六国,使皆割地事秦。
为秦、魏二国相,封武信君。
温公警枕,董子下帷。
【吕注】:温公警枕:司马光在宋哲宗朝为相,封为温国公。
宋范祖禹作《司马温公布衾铭》曰:“公一室萧然,图书盈几,竟日静坐,泊如也。
又以圆木为曾枕,少睡则枕转而觉,乃起读书。
”董子下帷:董子。
即西汉大儒哲学家董仲舒,专门研究《春秋公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