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的饮食习惯及原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导致日本这个国家有着如此独特的饮食方式的原因
1. 首先,很多国家都认为火是文明的起源。
在这些国家的人的观念中,认为生食的是野蛮人,中国就位列其中。
在这里,分歧俨然产生了。
在日本人看来,文明不一定是好的事物,文明当中藏有人类的残暴,某些时候文明应该受到抑制。
日本人认为人类应该与自然共生,他们在某种程度上具有很明显的反文明特征。
本来火是破坏森林的元凶,能不使用火就尽量避免使用,那样做才是珍爱地球的表现。
而且,应该多去用生食训练自己的味觉,只有生鲜食物才有自然之物的甘甜美味。
有人说,日本文化就是贫瘠人的文化。
贫穷就不能浪费。
所以他们只能使用贫乏的食材,考虑如何最大限度地进食。
这是很多辈的日本人多年积攒下来的智慧。
日本料理就是这智慧的结晶。
?
2. 日本人在生活中习惯把食物传统地分为主食与副食。
日本人把米作为主食,把蔬菜和鱼等作为副食。
这一点和中国是一致的。
他们把米当做主食食用的历史久远,要追溯到弥生时代。
据说,在日本的平安时代出现了大米,这种米就是现在人们食用的大米。
副食是以水产品为中心,日本人摄入的最主要的动物性蛋白质几乎都是来自水产品。
肉菜从古代就有,但由于佛教的普及,肉食渐渐成为禁忌食品。
中世纪以后,即明治维新之后,肉菜才渐渐出现在日本人的餐桌上。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日本人的生活以及他们的饮食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在日本学校提供餐饮后,才渐渐普及了面包类食品。
在经济增长的同时,肉类、乳制品之类的摄入量
也在大幅度地增加。
再有就是速食食品的普及,也使日本人的饮食生活变得丰富多彩
3. 对日本人而言,食物的作用不仅仅是在饥饿的时候采集应季的蔬菜水果来享用,更重要的作用是进行祭祀时供奉给神灵,或者是庆祝他人结婚、生子或者乔迁。
随着奈良时代到平安时代国家制度的改变,诸国由于到朝廷上贡,带来了各地的山珍海味,不断为神祠、宫殿中以及朝臣家添置膳食。
久而久之,这种饮食渐渐成为正式场合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日本人以稻米为主食,蛋白质的来源主要是鱼、大豆和少量的肉。
此
外,日本人还大量摄取应季的蔬菜水果以及海藻、野菜和菌类。
日本传统的烹调方式以生拌、清蒸为主,用油量非常少。
特征:
一、喜食健康食品
海鱼和海产品:鱼类,尤其是海鱼,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对降低血脂非常有益,从而大大降低心脑血管患病率。
日本某些超市,出售鱼和海产品的冷柜,比出售肉类和禽类的冷柜多一倍!十大健康食品中的鮭鱼(又称大麻哈鱼),是日本人最常食用的鱼类之一,含有大量的DHA (就是我们常说的脑白金的有效成分之一),常食鮭鱼,不但降低心脑血管病发病率,而且延缓脑的衰老,日本老年痴呆症的发病率
远远低于中国。
被称为软黄金”的金枪鱼,也是日本人喜食的鱼类之一,
日本人每年消耗的金枪鱼,达全世界金枪鱼捕捞总量的四分之一!
原因:
1. 首先,由于日本四周环海,可以用很新鲜的鱼类海鲜作为食材进行烹饪。
由于地理原因,日本料理渐渐产生岀自己的特点。
2. 其次,因为日本是岛国,资源匮乏,所以进行烹饪的时候,日本人习惯尽少使用食用油。
这是形成日本料理无油、新鲜的基本原因。
3. 再有,由于火山喷发、台风、地震等自然灾害较多,增加了日本民族的不安感。
正因为日本火山较多,才能喷涌出大量的温泉。
虽然自然灾害频繁发生,但日本人并不憎恨自然,日本人具有较其他国家人更加敬畏大自然的性格。
日本料理也承袭了这个特点。
4. 日本人认为保持食材的自然风味烹制而成的食物才是最好的,像“生鱼片”、“寿司”之类的食物在日
本料理界占很高的地位。
一提到日本料理,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生鱼片了。
日本料理尊重食材的自然之味,在日本人眼里,不进行任何热加工的生冷食物才是最上乘的料理之法。
二、注重营养均衡
日本人的饮食结构中,动物蛋白与植物蛋白的摄入比例为1:1,动物蛋白中,鱼蛋白和肉蛋白的比例也为1:1,这是一种非常理想的比例。
日本人吃饭,讲究多样,主菜、副菜、配菜、水果、甜品俱全,而
每种量都不多,既不过饱又营养全面。
即使在松屋(日本最便宜的快餐
店)吃顿工作餐,也能保证肉、菜、豆制品、海藻全面摄取。
三、烹饪方法科学
日本人烹饪,以煮、烤、生食为主,极少用油炒,即使要炒,油的
用量也非常之少,炒好的东西,既看不到油光,也尝不出油味,清淡、
原味。
四、顺应季节尝鲜味
食”的时令性在日本得到了充分的重视,春季,超市、广告中满是春
①味觉”标语,秋季,又以秋①味觉”为招牌,秋刀鱼、葡萄、秋梨、
秋松菇闪亮登场,顺应季节生长、成熟的生物,激素含量最低,而且采
自然精华”这与中医讲究的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正有异曲同工
之妙。
日本传统文化推崇新鲜至上”因此日本妇女通常喜欢多买一些鱼、蔬菜和水果等,红肉、糖果、饼干以及加工好的食品则买的比较少。
日本人的厨房都不大,没有太多地方储存食物,因此人们们去超市买新鲜菜的次数比较多。
相反,在美国,人们喜欢一次买几个星期的食物放在冰箱里。
为什么日本人如此重视“季节感”呢?那就要追溯到日本人的文化信仰了。
日本是农耕国家,因此在日本社会中最重要的就是“祭祀”。
在日本,民族宗教中的神灵并不像其他宗教一样拥有人类的形态。
在我们进日本的神社参拜的时候会惊奇地发现,神社中并没有供奉的神像。
其实,这与他们的传统信仰,也就是与“神道”有直接的关系。
日本人认为“万物有灵”,“神道”思想已经深入他们的骨髓。
《古事记传》中有叙述古代神灵的话:日本的神有贵神,也有贱神,有强神也有弱神,有善神也有恶神。
这跟外国宗教所崇奉的佛、菩萨、圣人等有着根本的区别。
不管是人、鸟兽还是山川草木,抑或是其他,世间万物都是不普通的,任何事物都能成为被敬畏尊崇的对象。
换言之就是“万物有灵”。
不得不说这就是日本神灵的特点。
与人类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蛇”、
“鹿”、“狼”、“猿”等动物,“树木”、“岩石”等自然物,抑或是“镜子”、“刀剑”、“玉石”之类的人工制品都是有神力的,都会被看成是能与神对话的媒介,同时这些东西本身也是神灵。
因此,对于日本人来说,不管做任何事都要首先考虑保护自然,带着尊敬自然的心情生活。
日本人把大自然当做神一样敬重。
正是这个原因,他们对春夏秋冬有着不同有着不同寻常的感情,随着岁月的流逝季节感也渐渐融入到他们的起居饮食上了。
对于日本人来说,饮食中一旦失去季节感,就没有任何意义了。
五、水料理
清淡的日式料理是最健康的水料理”清澈丰富的水源孕育了日本的饮食文化。
日本料理被称为水料理”,而欧美菜则被称为油料理” 欧美国家的菜肴大多数都会放黄油等,咱们中国人吃菜更是无油不欢。
而日本人的餐桌上,雪白的米饭、碧绿的生菜、红色的鱼片、橘色的胡萝卜,无一不是清爽可口且尽量保持了食物本来的味道。
东京慈惠会医
科大学健康医学中心负责人和田高士先生说:日本传统饮食以鱼类和蔬菜为中心,摄油量少,这样能够防止能量的过分吸收。
”
六、日本的食器很讲究,被看做是饮食的一部分
1. 食器的形、色、材质种类繁多,装盘方式也很讲究,除了米饭、汤汁和香料之外,还有前菜、生鱼片、烧菜、炸菜、煮菜、拌菜、醋拌凉
菜等等。
例如:简单的煮芋头,选料精良烹调适当,再加上美食配美器,做成的菜肴可谓:此菜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尝啊!
2. 日本人在家吃饭时有各自使用的碗筷。
男性与女性使用的器皿大小是有区别的。
吃饭的时候都拿着碗,这种习惯使他们的进餐方式显得很特别。
3. 日本人在做料理的时候一定会把食材切成适合进食的大小。
他们认为,不把生鱼片切成一口吃下去的大小的话,是不规矩的做法。
同样,食器的大小与形状也是按照方便饮食的原则来制作的。
4. 日本的孩子在成长中是要经常更换碗筷的,有的地方还残留着每年更换筷子的仪式。
成长中的儿童每年手掌的大小都会有增大,所以需要及时更换适合年龄的筷子。
5. 日本人还会根据环境现状的不同选择材料不同的食器。
在日本人眼
中,此料理、此季节配上此器皿才能显出此时料理独特深厚的风味。
总之,器皿的种类何其之多,这也是日本料理的特色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