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考歧义句辨析题分类解法:语法结构法

合集下载

公务员考试行测指导:病句分析之歧义句

公务员考试行测指导:病句分析之歧义句

歧义句是在理解上会产⽣两种可能的句⼦,换句话说,就是可以这样理解也可以那样理解的句⼦。

例题:三个学校的学⽣积极参加了这次活动。

总结歧义句的分类 1、多⾳字造成的歧义句 2、多义词或多义短语造成的歧义句 3、停顿引起的歧义句 4、指代不明造成的歧义句 5、修饰两可造成的歧义句 6、结构切分不确定造成的歧义句 多⾳字造成的歧义句 例1:到2008年底,他还⽋款5000元。

例2:这个⼈好说话 多义词或多义短语造成的歧义句 例1:天⾊渐暗,⾃⾏车还没有修好,修车的急坏了 例2:北京图书馆收藏者章太炎的书。

例3:县⾥通知说,让赵乡长本⽉15⽇前去汇报。

解析:“前”做形容词,表以前之意,时间范围⼤;“前”做动词,表往前⾛之意,则只能在15⽇这⼀天去县⾥ 停顿引起的歧义句 例1:他背着总经理和副总经理偷偷地把这笔钱分别存⼊了两家银⾏。

解析:“他背着总经理和副总经理”有歧义,可读为“他背着/总经理和副总经理”或“他背着总经理/和副总经理”。

(2)这份报告,我写不好。

解析:可理解为“这份报告,我/写不好(能⼒有限)”,也可理解为“这份报告,我写/不好(可能由于⾝份等因素)”。

(3)⽼胡看到我们⾮常惊讶,连忙把别后的情况告诉我们,还热情地拉我们上他家去。

解析:这句停顿不同,有两种理解:⼀是“⽼胡看到我们/⾮常惊讶”,⼀是“⽼胡看到/我们⾮常惊讶”。

指代不明造成的歧义句 例1:欣赏⼀⾸好诗不容易,创作⼀⾸好诗更不是⼀件简单的事,⼩李对诗歌情有独钟,因此,他平时在这⽅⾯做了不少的努⼒。

解析:“这⽅⾯”指代不明,到底是指欣赏好诗,还是指创作好诗? (2)不⼏天,刘备领⼤军到了零陵。

零陵太守刘度派⼤将邢道荣和他的⼉于引兵出战。

解析:“他”是指“刘备”呢,还是“邢道荣”呢?读者难以捉摸 (3)⼩倩告诉我说,等她把那张参加⽐赛的⽔粉画“磨蹭”完了,我们就可以⼀起去青岛旅游了。

解析:“她”可指代⼩倩,也可指另外⼀⼈ 修饰两可造成的歧义句 例1:⼀个外商投资的⽊材加⼯⼚今年底将要建成投产。

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答题技巧:辨析歧义句,取胜言语病句

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答题技巧:辨析歧义句,取胜言语病句

行测答题技巧:辨析歧义句,取胜言语病句行测答题技巧:言语理解与表达部分涉及到的题型比较多样,包括搭配不当、语序不当、结构混乱、语意不明等类型。

其中语意不明也就是常说的歧义句,是考生比较头疼的一种类型,因为其歧义类型比较多样,辨别起来有一定的难度。

因此,要想做好病句中的歧义句,需要提高对于歧义句类型的敏感度。

在接下来的文章中,专家将对于歧义句的常见类型进行归纳总结,希望可以对考生提供帮助。

常见歧义句类型主要有以下几种:一、不同读音歧义类型这种类型的歧义句主要是由于汉语中有些词语存在多重读音的情况,有的轻读,有的重读,读音的不同有时会使句子有不同的意义。

比如:刘备的胳膊长得怪。

如果熟悉《三国演义》之类的书,就会明白刘备长像特点“两耳垂肩、双手过膝”,那么“长”应读作“cháng”,是指长度的,即刘备的胳膊比一般人要长,双手垂下来超过了他的膝盖。

不熟悉《三国演义》之类的书,“长”也可读作“zhǎng”,是“生长”的意思,即刘备的胳膊长得和别人不一样,比较奇怪。

多音词读出来的话,听话者能够明白想表达的意思,而如果让读者来读的话,就容易产生歧义,造成理解上的障碍。

二、不同停顿歧义类型这种类型的歧义句主要是指在有些情况之下,句子停顿位置的不同,会是句子的含义与语境有所不同,也是一直比较常见的歧义句类型。

比如:你说不过他也得说。

这句话就会有两种停顿形式:一种读法是“你说,不过他也得说”,意思是你说你的,不过他也得说他的。

另一种读法是“你说不过他,也得说”,意思是你说不赢他也得同他分辩。

三、不同词性歧义类型这种类型的歧义句主要指的是词语有不同的性质,比如有的可以做动词,也可以做形容词,有的可以做名词也可以做形容词等。

在这种情况下同一词语具有不同的性质也会导致句子表意不明情况的发生。

如:我要热饭。

热可以做动词,做动词的时候指的是“加热”,这句话的意思就是指我要加热饭菜;热还可以做形容词,指的是“热乎的”,这时这句话的意思是我要吃热乎的饭菜。

陕西公务员录用考试专项教材:判断推理【考点精讲】(第4章 语句表达 歧义句辨析)【圣才出品】

陕西公务员录用考试专项教材:判断推理【考点精讲】(第4章 语句表达 歧义句辨析)【圣才出品】

五、歧义句辨析歧义句是在理解上会产生两种甚至两种以上可能的句子,换句话说,就是可以这样理解也可以那样理解的句子。

(一)常见歧义句类型1.词汇多义【例】独联体国家看不上2002年世界杯足球赛。

【解析】句中的“看不上”既可以理解为“收看不上”,也可以理解为“瞧不起”。

2.指代不明【例】美国政府表示仍然支持强势美元,但这到底只是嘴上说说,还是要采取果断措施,经济学家对此的看法是否定的。

【解析】句中“只是嘴上说说,还是要采取果断措施”包含两个内容,因此,后一分句中“此”就指代不明,不知道指代前面的哪个内容。

3.修饰不定【例】刘先生热心支持家乡的教育、慈善等公益事业。

他这次返乡,主动提出要与部分福利院参加高考的孤儿合影留念。

【解析】句中的“部分”,可直接限定“福利院”,也可理解为限定“孤儿”,从而造成歧义。

4.关系含糊【例】警方对报案人称围观者坐视不管表示愤慨。

【解析】句中肯定是“警方表示愤慨”,但“愤慨”的对象,一种是“报案者”,一种是“围观者”。

或者说“愤慨”的原因,一种是因为“报案者说了些不实的话”,另一种是因为“围观者坐视不管”。

5.语音、停顿、标点歧义【例】山上的水宝贵,我们把它留给晚上来的人喝。

【解析】表意不明,“晚”和“上”连读,意与“白天”相对;“上”和“来”连读,意即“后上来的”。

该句可以理解为:①山上的水宝贵,我们把它留给(晚上)来的人喝(今天晚上);②山上的水宝贵,我们把它留给晚(上来)的人喝(迟上来的)。

(二)解题技巧1.对号入座即根据歧义句类型,分析歧义现象产生的原因,找出句子错在何处,从而得出正确结论。

如:“当他把证书发给小张时,他对他笑了笑”,是“他对小张笑”,还是“小张对他笑”指代不明,引起歧义。

2.语境联想应试者自己设置不同的语境,来辨析歧义句。

如:“我知道你会唱歌”可以有五种都成立的语境:“我知道你会唱歌(别人不知道你会唱歌)”,“我知道你会唱歌(你不要瞒着我了)”,“我知道你会唱歌(别人会不会唱我不知道)”,“我知道你会唱歌(你怎么说不会呢)”和“我知道你会唱歌(会不会唱戏我不知道)”。

公务员考试病句、歧义句辨别

公务员考试病句、歧义句辨别

语句表达是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言语理解与表达常见题型之一,主要包括病句判断、歧义句辨析两类题型,旨在考查考生对词语的准确表达、语句结构的合理安排、语气语调的理解等,因此对考生在语言表达的规范性和准确性等方面有较高的要求,需要考生对语言的理解达到很高的水平。

本文中国家公务员网提供了几种常见病句类型供考生备考查阅。

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言语理解与表达部分语句表达题的几种常见病句类型如下:(一)用词不当例:他把节俭下来的钱捐给了灾区。

“节俭”是形容词,不能带趋向动词“下来”。

应改为动词“节省”。

也有虚词使用不当的现象。

如:伊朗厨师可能是不熟悉我们的炊具的用法,也许是由于心情紧张,反正是把烤羊肉没有做好。

“把”字短语不能放在否定词前面。

应改为:反正是没有把烤羊肉做好。

(二)搭配不当(1)主语和谓语搭配不当;(2)动词和宾语搭配不当;(3)定语、状语、补语与中心语搭配不当;(4)主语和宾语意义上不能搭配。

如:秋天的北京是美丽的季节。

“北京”是“季节”,主宾搭配不当。

(三)成分残缺(1)主语残缺。

有两种情况:①由于滥用介词和“介词……方位词”格式,造成主语残缺;②暗中更换主语,造成主语残缺。

(2)谓语残缺。

有两种情况:①一句话说了主语,还没有说完谓语,却又另外起了个头,因此造成谓语中有残缺;②由于缺少谓语中心语造成谓语残缺。

(3)宾语残缺。

往往由于宾语前的定语太长,使得中心语残缺。

(4)定语、状语缺少或者不完整。

如:这个集团目前已成为拥有11个专业公司、2个研究所、3个生产厂,现有固定资产8500万元。

谓语“成为”,宾语残缺。

应在最后补上宾语“的大型企业”。

(四)成分赘余(1)主语有多余成分;(2)谓语有多余成分;(3)宾语有多余成分;(4)定语多余;(5)状语多余;(6)补语多余。

例:人民日报社论见诸于各大报刊。

“诸”是“之于”的意思。

删去“诸”或“于”即可。

(五)结构混乱(1)词序不当。

(完整版)歧义句的类型及消除歧义的方法.

(完整版)歧义句的类型及消除歧义的方法.

歧义句的类型及消除歧义的方法(教案)湖南岳云中学王丽纯一导入1、做脑筋急转弯题有个字千百年来都读错,请问是什么字?(“错”)2、猜字谜“李”字去了木是什么字?(“子”“一”)一个词、短语、句子表示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意义,是语言的多义现象,运用得当能增添语言的趣味性。

如:唐时汪伦想邀请诗人李白到自己居住的地方游玩,于是寄了一封信给李白,信中写道:“先生好游乎?此地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饮乎?此地有万家酒店。

喜欢游山玩水和饮酒的李白,听汪伦说那里有遍地桃花,又有万多家酒店,十分向往,于是欣然赴约。

谁知到达之后却看不到桃花,也见不到一万多家酒店。

你说这是为什么?(原来酒店老板姓万,桃花潭方圆十里)但大多数情况语言的多义会给读者或听者造成理解上的偏差,甚至是误解,即我们平常所说的歧义,这不符合语言表达“简明”的要求。

先看报刊上的几个标题A、四个三峡历史之谜被破解?(《文摘周报》)B、京城工地打工人(《中国青年报》)C、销售女强人(《湖南日报》)D、高考语文试题中的病句分析(《语文月刊》)二、考点:歧义属于“辨析并修改病句”中“表意不明”一项的重要内容三、考查内容:1、判断有无歧义(客观题)2、运用一定的方法消除歧义(主观题、作文)两者都以明白歧义产生的原因为关键四、产生之因一)读音、轻重、停顿不确定引起歧义1、这个人好说话。

(“好”读上声,是“易于、便于”之意;读去声,是“爱好、喜欢”之意)2、到1999年底,他还欠款1000元(人民币)。

(“还”hái 是“仍旧”之意,huán是“归还”之意)3、他俩真是一对难兄难弟。

(“难”读nán指两兄弟或泛指两人同样低劣。

Eg:他俩一个不求上进,一个得过且过,真是一对难兄难弟。

读nàn指彼此曾共患难的人,彼此处于同样困难处境的人。

)4、一个季度就生产了五百台录音机。

(太少了)一个季度就生产了五百台录音机。

(真不少)(89年高考题)5、你为什么打他?(应该好好教育嘛!)你为什么打他?(该打的是我呀!)(89年高考题)6(这份报告)我写/不好。

语文基础知识:歧义句辨析

语文基础知识:歧义句辨析

语文基础知识:歧义句辨析歧义句辨析在地方公务员行测考试言语理解与表达中时常出现,考生要想快速有效地提高答题的正确率,首先要知道歧义句有哪些类型。

行测考试中,歧义句的类型主要有两种,即语法歧义和语义歧义。

一、语法歧义。

语法歧义又可以分成以下几种类型:(一)结构关系不同,例如:1. 学习材料进口彩电这两个短语可以是动宾关系,也可以是偏正关系,这样就产生了两种意义。

这是由于动词“学习”可以支配名词“材料”,也可以修饰“材料”做定语(“进口彩电”可以作同样分析)。

动词和名词组合时,如果动词既可以支配名词也可以修饰名词,这样就容易产生歧义。

2. 学生家长医院食堂这两个短语可以是偏正关系,也可以是并列关系,这样产生两种意义。

“学生”既可以修饰家长构成偏正关系,也可以和“家长”并列,表示并列关系(“医院食堂”可以作同样的分析)。

名词与名词组合时,如果前一个名词既可以修饰后一个名词,构成偏正关系;也可以和后一个名词构成并列关系,这样也容易产生歧义。

3. 经济困难思维科学这两个短语可以理解为偏正关系,也可以主谓关系,这样就产生了两种意义。

“经济”可以修饰“困难”构成偏正关系,也可以作主语和“困难”构成主谓关系(“思维科学”可以作同样的分析)。

如果一个名词可以跟它后面的词语(这个词语词性不确定)可以构成偏正关系,也可以构成主谓关系,那么这个短语就有歧义。

(二)层次组合不同,例如:1.一个工人的建议一个工人的建议︳偏︳︳正︳︳偏︳︳正︳︳偏︳︳正︳︳偏︳正︳这句话可以理解为是一个关于工人的建议,也可以理解为是一个工人提出的建议,产生了两种意义。

这是由于层次组合不同而产生的歧义。

2. 我们三个一组我们三个一组︳主︳︳谓︳︳主︳︳谓︳这句话可以理解为我们每三个人分成一组,也可以理解为我们就三个人,我们分成一组。

产生这两种理解也是由于层次组合不同而引起的。

3. 发现敌人的哨兵发现敌人的哨兵︳动︳︳宾︳︳定︳︳中︳︳定︳︳中︳︳动︳︳宾︳这句话可以理解为“发现”了“敌人的哨兵”,也可以理解为“发现敌人”的“哨兵”,这两种意思也是由于层次组合的不同而引起的。

2023届高考专题复习:辨析歧义句的常见方法

2023届高考专题复习:辨析歧义句的常见方法

辨析“歧义”句的常见方法歧义句是指同时具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理解的句子。

下面,笔者简要介绍几种常用的辨析方法。

一、分析句中有关词语是否存在多音。

例如:⑴这里房间本来就多,空房间做什么用?【解析】一个句子中有的词可轻读,也可重读,不同读法有时会使句子表示的意义不同。

例句中“空”读kōng 时,表示房间里没有东西;读kòng 时,表示把房间腾出来。

二、分析句中有关词语是否存在多义。

例如:⑵她看不上这种级别的明星演唱会。

【解析】一个句子中如果某一个词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意义,那么,这个句子就可能是歧义句。

例句中的“看不上”既可以理解为“瞧不起”,也可以理解为“看不到”。

三、分析句中有关词语是否存在兼类。

例如:⑶我的自行车没有锁。

【解析】句子中有些词语由于兼有两种词性,在使用时可能引起歧义。

例句中“锁”可以是名词,表示自行车没有安装锁,也可以是动词,表示自行车装了锁,但没有锁上。

四、分析句子重音是否可以落在多处。

例如:⑷一个季度就生产了五百台录音机。

【解析】重音不但能表示强调,有时也表示不同的意思。

例句中重音如落在“就”上,句子表达的意思是产量少;重音如落在“五百台”上,句子表达的意思则是产量多。

五、分析句子是否能在不同位置停顿。

例如:⑸我看病一定能很快治好。

【解析】一句话停顿的位置不同,句子的意思有时就会不同。

例句如果在“看”后停顿,则表示“我对病情的一种估计”;如果在“病”后停顿,则表示“我医术高明”。

六、分析修饰词语能否修饰不同成分。

例如:⑹刚才打电话来的是前几天才认识的刘伟的表哥。

【解析】句子中的某个词语如果能够同时修饰后面的成分,则有可能产生歧义。

例句中“前几天才认识的”既可作“刘伟”的修饰语,也可以作“刘伟的表哥”的修饰语。

七、分析句中代词指代成分是否明确。

例如:⑺我看见刘小明扶着王大伯过马路,他手里提着一个公文包。

【解析】在某一个句子中,如果代词指代的对象不明确,句子往往会产生歧义。

例句中“手里提着一个公文包”的人,有可能是“刘小明”,也有可能是“王大伯”。

公务员病句辨析

公务员病句辨析

公务员病句辨析病句是指在句子中存在语法、逻辑或表达错误的现象。

考虑到公务员岗位对语言表达的要求较高,本文将从语法和表达角度出发,对一些常见的公务员病句进行辨析和修正。

一、主谓不一致主谓不一致是指在句子中,主语与谓语在数(单复数)上不一致的情况。

这种错误通常会造成句子的不通顺,甚至会产生歧义。

例如:1. 公务员的职责是维护社会稳定,保障人民的利益和权益。

修正:公务员的职责是维护社会稳定,保障人民的利益和权益。

2. 公务员都应该具备高素质和丰富的工作经验,这样才能更好地履行职责。

修正:公务员应该具备高素质和丰富的工作经验,这样才能更好地履行职责。

二、语序不当语序不当是指句子中的词语顺序与语法规范不符,造成表达不清晰或歧义的问题。

例如:1. 我们应该高度重视公务员的队伍建设和队伍培养。

修正:我们应该高度重视公务员队伍的建设和培养。

2. 为了提高公务员素质,需要加强培训和教育力度。

修正:为了提高公务员素质,需要加强培训和教育的力度。

三、用词错误用词错误是指在句子中使用了不准确或不恰当的词语,导致句子的表达不准确或不完整。

例如:1. 公务员要注重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不断学习,做到知识面广。

修正:公务员要注重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不断学习,做到知识面广博。

2. 公务员在执法操作中要保持冷静理智,不能情绪化。

修正:公务员在执法操作中要保持冷静理智,不能过于情绪化。

四、排比结构不当排比结构是指在句子中使用了连续的并列结构,通常是为了增强表达的力度和效果。

但如果排比结构使用不当,就会造成语言冗长、重复或不优雅的问题。

例如:1. 公务员要具备责任心、执行力、学习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等各方面的素质。

修正:公务员要具备责任心、执行力、学习能力以及组织协调能力等素质。

2. 公务员工作需要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敬业精神和奉献精神。

修正:公务员工作需要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敬业精神以及奉献精神。

综上所述,作为一名公务员,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规范性至关重要。

高考语文复习资料歧义短语(句子)的辩析

高考语文复习资料歧义短语(句子)的辩析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

以下是为您推荐高考语文复习资料歧义短语(句子)的辩析。

如果一个短语(句子)表示二种或以上的含义,给读者或听者造成理解上的偏差甚是误解,那儿这个短语(句子)就叫做歧义短语(句子)。

语言的歧义现象产生的原因大致有二类:一、词语歧义;二、语法歧义。

如果我们根据歧义产生的原因和其具体结构分析,可以大致将具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中心词是一个名词,前面有二个定语,而第一个定语既可修饰限定第二个定语,又可修饰中心词而造成歧义。

如“出席会议的有三个学校的代表”、“桌子上放着许多朋友送来的礼物”等。

2、一个表修饰限定的词语连着一个并列的名词性短语,修饰词既可以修饰前一个名词,也可理解为修饰整个并列的名词短语。

如“拿着篮球的老师和同学们站在操场上”就是一例。

与此近似的情况还有一个并列的名词短语连着一个名词的情形。

如“他哥哥和妹妹的三个朋友参加了他的生日晚会”。

3、一个成份既可属前,也可属后造成歧义。

如“在北大的图书馆”、“你们三人一组”等。

4、一个动词连着一个由名词(代词)修饰限定的偏正短语,动词的支配对象既可理解为偏正短语的中心词,也可理解为偏正短语的限定词。

如“咬死了猎人的狗”、“关心自己的孩子”等短语。

5、二个动词加一个名词,后面的名词可作为任一动词的支配对象造成歧义。

如“我正在考虑修改方案”。

6、由一个词多重的词性或意义造成歧义。

如“学习文件”、“进口机电产品”、“我倒了一杯茶”、“小马的问题”等短语(句子)。

7、有一些短语(句子)的主语既可作为动作的承受者(承事者),又可作为动作的发出者(施事者)造成歧义。

如“鸡不吃了”、“小王去打针了”等句子。

歧义的存在,严重影响了读者对作品的理解,干扰了社会交际中的信息交流。

因此,我们在话语交流和写作过程中,应尽量避免、消除歧义短语(句子)的存在。

消除歧义的办法主要有五种:1、更换或增添词语。

行测答题技巧:病句歧义辨析

行测答题技巧:病句歧义辨析

行测答题技巧:病句歧义辨析一、歧义辨析1.组合层次不同造成歧义。

如:①“我们三个人一组”,可理解为“我们/三个人一组”或“我们三个人/一组”。

②“这份报告,我写不好”,可理解为“这份报告,我/写不好(能力有限)”,也可理解为“这份报告,我写/不好(可能由于身份等因素)”。

2.结构关系不同造成歧义。

如:①“进口彩电”,可理解为动宾关系,也可理解为偏正关系。

②“学生家长”,可理解为并列关系,也可理解为偏正关系。

3.语义不明确造成歧义。

如:①“开刀的是她父亲”,可理解为她父亲是开刀的外科医生,也可理解为他父亲有病,医生给他做了手术。

②“妇女理发店”,可能是由妇女开办的理发店,也可能是以妇女为服务对象的理发店。

③“诗人的风度”,所说的可能是诗人,也可能不是诗人。

4.词语含义多解造成歧义。

如:①“躺在床上没多久,他想起来了”,可理解为他想起了什么事,也可理解为他要起床。

②“请吃菜”,“菜”既可指蔬菜,也可泛指菜肴。

③“贸易部已向华北东北调拨物资”,“向”可理解为“从”,也可理解为“给”,表意大不相同。

6.句子成分残缺造成歧义。

如:买车、船、饭票在服务台。

此句在“车”后、“船”后丢掉“票”字造成歧义。

可理解为车票、船票和饭票;也可理解为买车、买船和买饭票。

另外,在口语中由于轻重音不同也可造成歧义。

如:“他一个早晨就写了三封信”,“就”轻读,是说他写信写得快;“就”重读,则说他工作效率低,只写了三封信。

二、消除歧义的方法1.设置具体语境。

如:“你为什么打他?”可具体表述为:“你为什么打他?应该好好教育嘛”,或者“你为什么打他?该打的应该是我”。

2.增加必要词语。

如:①“我去上课”,可说成“我去给学生上课”或“我去听老师上课”。

②“我去医院”可说成“我去医院上班”或“我去医院看病”。

3..改变句子结构。

如:①“围剿土匪的部队”,可改为“土匪的部队被围剿”或“部队围剿土匪”。

②“这是一位知识十分渊博的王老师的学生”,可改为“王老师知识十分渊博,这是王老师的一个学生”,或者“这是王老师的一个学生,他知识十分渊博”。

现代汉语歧义句式的分析方法

现代汉语歧义句式的分析方法

现代汉语歧义句式的分析方法-现代汉语歧义句式的分析方法_冯学民汉语里的歧义现象种类繁多,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如果一个具体的句子或句法结构,能表示多种不同的意思,而这并不是由句法结构中的某个词的多义现象造成的,这种句子或句法结构统称为”歧义句式”.歧义句式常用的分析方法有以下几种.一,层次分析法层次分析法是分析歧义甸式最常用的方法,一般情况下,遇到一个歧义句式首先要考虑层次分析法.在分析一个句子或句法结构时,将句法构造的层次性考虑进来,并按其构造层次逐层进行分析,在分析时,指出每一层面的直接组成成分,这种分析方法叫做层次分析法.例如:”撞倒了他的自行车.”这一类歧义句和内部构造有关,句法结构内部可以做不同的切分.A:撞倒了他的自行车上一一1—2动宾关系,3-4偏正关系B:撞倒了他的自行车分化,因为这两种意思在构造层次上是一致的,它们的不同是蠢一是.一一A式:动词+的+是+名词语一C式:动词+名词语反对的是他一反对他看的是电影一看电影学的是英语一学英语这说明,A式和C式之间存在着变换关系.(二)按照第二种理解,这个句式也可以分析为”动词+的+是+名词语”,我们称之为B式;B式又可以有如下的变换:B式:动词+的+是+名词语一D式:动词+实词语+的+是+名词语反对的是他一反对生产计划的是他违反的是他一违反纪律的是他出席的是校长一出席开幕式的是校长这说明,B式和D式之间存在着变换关系.值得注意的是:A式只能变换为C式,不能变换为D式,例如:A式:看的是电影一C式:看电影A式:看的是电影一D式:看XX的是电影(X)B式也只能变换为D式,不能变换为C式,例如:B式:违反的是他一D式:违反纪律的是他B式:违反的是他一C式:违反他(X)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A式和B式是两种不同的句式.这样,层次分析法无法分化的歧义句式通过变换分析法分化了.类似的例子还有”她谁都喜欢.”“鸡不吃了.”三,语义指向分析法所谓语义指向是指句中某个句法成分与其它哪一个成分之间有语义上的联系.例如:1,他喜滋滋地炸了盘花生米.2,他早早地炸了盘花生米.3,他脆脆地炸了盘花生米.例1一例3格式完全相同,从表面上看,它们彼此的差异只是具体做状语的不同;从语义上看,各句的状语在语义上所直接联系的成分不同:例1’’喜滋滋”指向施事主语”他”i例2”早早地”指向谓语动词”炸”;例3”脆脆地”指向宾语成分”花生米”.上述情况就说明:例1——例3各句状语的语义指向不同. 这种通过分析句中某一成分的语义指向来揭示,说明,解释某种语法现象的分析手段就称为”语义指向分析”.语义指向分析法为分化歧义句式又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如果说层次分析法和变换分析法是属于形式方面的分析方法, 那么语义指向分析法则是属于意义方面的分析方法,二者互为补充.以上三种方法各有侧重,各有优缺点,我们在分析歧义句式时,要根据实际情况使用.河北自学考试2007年第4期。

中考复习歧义句的类型及消除歧义的方法

中考复习歧义句的类型及消除歧义的方法
学科
语文
年级/册
九年级
教材版本
部编版
课题名称
歧义句的类型及消除歧义的方法
难点名称
掌握辨析及消除歧义的方法。
难点分析
从知识角度分析为什么难
明确歧义类型,具有一定的难度。
从学生角度分析为什么难
掌握辨析及消除歧义的方法。
难点教学方法
1.掌握辨析及消除歧义的方法。。
2.通过讨论及问题探究,掌握一定的技巧。
教学环节
2、增设语境。
给歧义句增设上下文,可以消除歧义。
例如:我看到你那年才六岁。
可改成“我看你那年才六岁,而你当时已是成年人了”。
怎样消除歧义,使语句表意明确呢?
3、调整语序。
把句内有关词语的位置改动一下,歧义即可消除。
如例:把“几个学校的领导” 改成“学校的几个领导”,表意就明确了。
4、改动标点。
例:把“报销旅差费,安排住处,领取……”中的两个逗号改成顿号,即消除了歧义。
“huán”,是“归还”的意思。这样,此句在书面上就有两种不同的理解。
2、兼类词引起歧义
(2)这辆车没有锁。
(3)他背着总经理和副总经理偷偷地把这笔钱分别存入了两家银行。
3、施事者不明确引起歧义
(4)巴勒斯坦游击队对以色列的进攻是早有准备的。
“进攻”的施事者是谁?可以理解为巴勒斯坦,也可以认为是以色列。
教学过程
导入
1、做脑筋急转弯题
有个字千百年来都读错,请问是什么字?
(“错”)
2、猜字谜
“李”字去了木是什么字?
(“子”“一”)
知识讲解
(难点突破)
二、歧义类型
1、多音字引起歧义
句子中某个字有多种读音,那么在书面表达上可能有歧义。例如:

论歧义结构的类型及其分化的方法

论歧义结构的类型及其分化的方法

论歧义结构的类型及其分化的方法随着语言的不断发展,人们在使用语言时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歧义结构。

歧义结构指的是在表达意思时,存在多种不同的理解方式,这使得听者或读者无法准确理解说话者或写作者的意图。

本文将讨论歧义结构的类型及其分化的方法。

一、歧义结构的类型1. 语法歧义:指在语法结构上存在多种解释方式,常见于多义词、多词性等现象。

例如,“她长得很高”,这句话中的“长得很高”既可以理解为“她的身高很高”,也可以理解为“她长得很漂亮”。

2. 词汇歧义:指句子中含有多义词或近义词,使得听者或读者无法确定具体意思。

例如,“我喜欢吃饺子”,这句话中的“饺子”可以指水饺、锅贴、韭菜盒子等多种食品。

3. 上下文歧义:指在句子或文本的上下文中存在多种解释方式,需要通过上下文来确定具体意思。

例如,“他拿着黑色的包走了”,如果不知道上下文,无法确定包是什么样子的。

4. 语用歧义:指在语言使用过程中的非语法因素引起的歧义,例如语气、语速、音调等。

例如,“你真聪明”,如果说话人的语气是讽刺的,那么这句话的意思就是相反的了。

二、歧义结构的分化方法1. 上下文分析法:通过分析上下文,理解句子的具体意思。

例如,“他拿着黑色的包走了”,如果上下文是在商场里,那么包就可能是购物袋或手提包。

2. 语义分析法:通过词义的辨析,理解句子的具体意思。

例如,“我喜欢吃饺子”,如果知道说话人是北方人,那么“饺子”就很可能是指水饺。

3. 语用分析法:通过语气、语速、音调等非语法因素,理解句子的具体意思。

例如,“你真聪明”,如果说话人的语气是赞扬的,那么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肯定的。

综上所述,歧义结构的类型及其分化的方法是我们在学习语言过程中需要掌握的重要知识点。

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才能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语言。

公务员考试行测常见题型解析,熟能生巧

公务员考试行测常见题型解析,熟能生巧

语句表达题
语句排序题:考察考生对 句子间逻辑关系的判断和
组织
语句填空题:要求考生根 据上下文填入适当的句子
病句辨析题:要求考生识 别并纠正句子中的语病
歧义句辨析题:要求考生 理解并分析句子的歧义
数量关系
章节副标题
计算问题
解题技巧:掌握基本数学公 式和运算方法,仔巧:抓住题干中的关 键信息,分析各个选项之间 的逻辑关系,排除干扰项。
备考建议:多做真题,熟悉 题型,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
率。
类比推理题
定义:根据题干所给的词语,通过比较它们之间的关系或规律,推出符合题意的答案
解题步骤:分析题干中的词语关系,确定推理规则;根据推理规则,对比选项中的词语关系是否符合题 干中的规律
练习方法:多做真题,熟悉题型; 提高阅读速度和信息处理能力
常识判断
章节副标题
政治常识题
考查国家政治制度、政府职能、国家机构设置等 涉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等 考察对国家大政方针、重要会议、领导人讲话等的掌握程度 涉及国际政治、国际关系等
经济常识题
考察内容:经济学基本概念、原理和规律 常见题型:单选题、多选题、判断题 解题技巧:理解概念、分析问题本质、对比选项 备考建议:注重基础知识的学习和积累
感谢观看
解题技巧:分析语境,理 解句子含义;辨析选项, 选择最符合语境的词语。
注意事项:避免受到干扰 选项的干扰,结合语境进
行选择。
阅读理解题
常见题型:主旨概括题、意图判断题、细节理解题、词语填空题 解题技巧:抓住关键词、把握文章结构、理解作者意图、积累词汇和语法知识 备考建议:多读各类文章、积累词汇和表达方式、提高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 真题示例:展示具体的阅读理解题目及解析

事业单位行政职业能力测试答题技巧:巧解歧义句题.doc

事业单位行政职业能力测试答题技巧:巧解歧义句题.doc

事业单位行政职业能力测试答题技巧:巧解歧义句题一、技巧讲解1.对号入座即根据歧义句类型,分析歧义现象产生的原因,找出句子错在何处,从而得出正确结论。

如:“当他把证书发给小张时,他对他笑了笑”,是“他对小张笑”,还是“小张对他笑”指代不明,引起歧义。

2.语境联想应试者自己设置不同的语境,来辨析歧义句。

如:“你为什么打他?”可以有三种都成立的语境:“你为什么打他?应该好好教育嘛”,“你为什么打他?该打的应该是我”和“你凭什么打他”。

3.扩展填充应试者可以通过添加词语,扩展内容来辨析是否有歧义。

如:“我去医院”可说成“我去医院上班”或“我去医院看病”。

4.语序词汇变换应试者可以调整语序、变换词语来识别歧义句。

如:“两个球队的教练”可分别改为“一个球队的两位教练”,或者“两个球队各自的教练”。

5.结构调整应试者可以通过调整句子的结构,判断是否有歧义。

如:“这是一位知识十分渊博的王老师的学生”,可改为“王老师知识十分渊博,这是王老师的一个学生”,或者“这是王老师的一个学生,他知识十分渊博”。

6.标点增改应试者可以通过标点的更改或添加来辨析歧义句。

如:“电视机不要退回”,可改为“电视机不要,(可)退回”,或“电视机,不要退回”。

二、例题点拨【例题】下列没有歧义的一句是0。

A.他已经走了半个多小时了B.这个发言稿是新来的市长的秘书写的C.他在树上爬上爬下,轻捷的像猴子D.他放学后一到家就朝妈妈嚷嚷:“我现在就要热饭”【解析】Co A项可以理解为“他已经出发了半个多小时了”,也可以理解为“他已经步行了半个多小时了”。

B项可以理解为“市长是新来的”,也可以理解为“秘书是新来的”。

D项可以理解为“饭是热的”,也可以理解为“热饭”是动词。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

【例题】下列句子中,没有歧义的一句是0。

A.他先后将该公司的6辆车分别送给副市长和其他领导干部的子女长期使用B.那天下午,数十位死难者的亲属聚集在矿主的家门口,要求讨个说法C.本人已八十高龄,体弱多病,目前头脑尚清醒,决定辞世后X楼X室产权归义女李小玲继承,特立此遗嘱D.奇瑞汽车、江淮汽车的升级换代产品在本届车博会上受到专家的一致好评【解析】Co A项"子女”的修饰限定语指代不明确,既可理解为“副市长和其他领导干部”的子女,也可理解为只是“其他领导干部”的子女;B项“数十位” 的修饰对象不明确,既可指“数十位死难者”,也可指“数十位亲属”;。

2019年广东事业单位行测:打开歧义句的窗

2019年广东事业单位行测:打开歧义句的窗

打开歧义句的窗在很多地方的事业单位考试中,病句辨析都是语句表达题型中的必考题目。

其中,歧义句的辨析是各位考生做题的难点。

因为很多时候,我们在读歧义句的时候会带着自己的主观判断,将句子放在我们已经设想好的单一语境中去理解,自然就只能得到一种意思。

今天,中公教育将带领各位考生识别歧义句的真面目,达到准确辨识歧义句的目的。

首先,我们来认识一下歧义句的分类。

1、歧义现象,即一句话具有多种解释,从而让人不好把握的现象。

例如:(1)我要热汤。

“热汤”,既可理解为一种东西(结构为偏正关系),又可理解为一种行为(结构为动宾关系)。

(2)他背着总经理和副总经理偷偷地把这笔钱分别存入两家银行。

“和”作连词时,是“他”一人所为,“和”作介词时,是“他”和副总经理两人所为。

2、指代不明现象(1)刘明和张君久别重逢,异常亲切,他马上给他点上一支香烟。

到底是谁给谁点烟,因两个“他”指代不明而无法确定。

(2)有人接受,有人反对,他同意这种主张。

“这种主张”到底是指“接受”,还是“反对”,交代不清。

(3)刘老师经常为李程补课,李程总是努力学习,他这样做是为了让家长放心。

“他”是指刘老师,还是李程?指代不明。

(4)从延安路到胜利桥只有六七公里,从胜利桥到红旗渠只有七八里,这段距离并不远。

“这段”指代不明,是指两段中的某一段,还是指从延安路到红旗渠这一长段?了解了歧义句的表现,那么为什么会产生歧义句呢,如果我们能够把握住歧义句产生的本质,自然可以从根源上辨识出来歧义句。

所以,接下来中公教育为各位考生做了歧义句产生的原因分析。

1、用词的原因。

某些兼类词运用不当会产生歧义。

例如:(1)我要热饭。

形成歧义在于“热”是视为动词还是形容词。

(2)两个学校的老师。

“两个”既可限制人,也可限制物,造成了歧义。

(3)鸡不吃了。

主语可以是施动,也可以是受动,形成了歧义。

2、结构的原因。

例如:(1)热爱人民的周总理。

结构层次切分或停顿不同,“热爱”做动词,“人民的周总理”做宾语,还是“热爱人民的”做定语,“周总理”做中心语,产生了歧义。

病句歧义辨析

病句歧义辨析

病句歧义辨析歧义,属于“辨析并修改病句”中“表意不明”一项的重要内容;歧义,又不符合语言表达“简明”这一项要求。

歧义的类型较复杂,这是一个难点。

辨析并消除歧义,也是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

●难点磁场[试题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A.黄果树瀑布以豪迈而粗犷、雄浑而瑰丽的特点著称于世,真算得上是瀑布中的伟丈夫!B.这种由康伯尔软件公司研制的KM—Ⅲ型软盘,最高存储量为1.44兆以上字符。

C.欣赏一首好诗不容易,创作一首好诗更不简单,小李对诗歌情有独钟,因此,他平时在这方面做了不少的努力。

D.上课了,小王还没到校,班主任焦急地说:“她可是从来不请假的呀……”[试题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A.责令工厂立即采取隔音措施,将噪音污染降至合格以下的标准。

B.超微型电脑已经尽现了巨大的魅力,但研究人员认为,其微型特点还可以发展到更高水平。

C.这种教育是一种掠夺教育,无异于不管这块土地以后如何,先让它长了这茬庄稼再说。

D.张敏这段时间可烦了,班里的同学谁也不搭理他。

●案例探究[案例1](1998年全国高考试题)下列各句中句意明确的一句是A.这个精致的灯笼将作为今天得分最高的嘉宾的礼品赠送给他。

B.他背着总经理和副总经理偷偷地把这笔钱分别存入了两家银行。

C.这次考试不难,但由于他准备得不够充分,差点儿就没及格。

D.局长嘱咐几个学校的领导,新学期的工作一定要有新的起色。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中“表意不明”这一考点。

能力层级为D级。

知识依托:了解造成歧义的基本情况:组合层次不同,结构关系不同,词语意思不明确,词语词性不明确,成分残缺等。

掌握消除歧义的基本方法。

解析:A项中“作为嘉宾的礼品”既可理解为送给嘉宾的礼品,也可理解为嘉宾送人的礼品;这样,句中“他”既可能是嘉宾,也可能是别人。

B项中“和”当连词讲时,原句可理解为他背着总经理和副总经理两个人,自己一人去做某事;“和”当介词讲时,意思是他背着总经理,跟副总经理一起去干某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一些地方省市的公务员考试言语理解与表达部分,常常会考查一种题型,即歧义句辨析题。

歧义句是在理解上会产生两种可能的句子,换句话说,就是可以这样理解也可以那样理解的句子。

歧义句不同于病句,句子本身不存在意义和语法上的错误,由于在不同的语境下,具有不同的含义,容易使人误解。

所以要判断出歧义句,必须结合一定语境。

下面我们从语法结构看如何对歧义句进行分析和判断。

1. 组合层次不同造成歧义
“这份报告,我写不好”,可理解为“这份报告,我/写不好(能力有限)”,也可理解为“这份报告,我写/不好(可能由于身份等因素)”。

【例题】(2007年浙江)
下列句子中没有歧义的一项是( )。

A. 需要相信自己的人
B. 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
C. 任何事都要从头做起
D. 他理解小张有困难
【解析】A项可以理解为需要相信“自己人”,也可以理解为需要一个相信“我”的人。

B项可以理解为我的权利没有被他们干涉,还可以理解为他们没有权利干涉我。

D项可以理解为他知道小张有困难,也可以理解为他不能理解小张。

所以正确答案为C选项。

2. 结构关系不同造成歧义
【例如】“进口彩电”,可理解为动宾关系,也可理解为偏正关系。

【例题】(2009年安徽)
下列句子中,没有歧义的一句是( )。

A.他先后将该公司的6辆车分别送给副市长和其他领导干部的子女长期使用。

B.那天下午,数十位死难者的亲属聚集在矿主的家门口,要求讨个说法。

C.本人已八十高龄,体弱多病,目前头脑尚清醒,决定辞世后X楼X室产权归义女李小玲继承,特立此遗嘱。

D.奇瑞汽车、江淮汽车的升级换代产品在本届车博会上受到专家的一致好评。

【解析】本题的各选项歧义部分,都出现偏正结构上,即定语和其修饰的中心语。

A项“副市长和其他领导干部的子女”存在歧义,“子女”所属不明确,是“副市长和其他领导干部”的“子女”,还是只是“其他领导干部”的“子女”难以判断。

B项“数十位”是指“死难者”还是指“家属”,难以区分,存在歧义。

D项和A项错误一样,“升级换代产品”指代不明,是“江淮汽车”独有的,还是“奇瑞汽车、江淮汽车”都有的,不很明确。

所以正确答案为C。

3. 词性不同造成歧义
【例如】“我要炒肉丝”,“炒”可理解为动词或形容词。

这句的含义可以理解为我想要吃“炒肉丝”,或者是我要去把“肉丝”炒一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