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化学期末复习资料
分析化学总复习题及答案
分析化学复习题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分析结果与真实值接近的程度,其大小可用误差表示。
2.平行测量的各测量值之间互相接近的程度,其大小可用偏差表示。
3.是由某种确定的原因所引起的误差,一般有固定的方向(正负)和大小,重复测定时重复出现。包括方法误差、仪器或试剂误差及操作误差三种。
4.是由某些偶然因素所引起的误差,其大小和正负均不固定。
5.是指在分析工作中实际上能测量到的数字。通常包括全部准确值和最末一位欠准值(有±1个单位的误差)。
6.指少量测量数据平均值的概率误差分布。可采用t分布对有限测量数据进行统计处理。
7.用于判断某一分析方法或操作过程中是否存在较大的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的检验。包括t 检验和F检验。
8.滴定剂的量与被测物质的量正好符合化学反应式所表示的计量关系的一点。9.滴定终止(指示剂改变颜色)的一点。10.滴定终点与化学计量点不完全一致所造成的相对误差。可用林邦误差公式计算。11.描述滴定过程中溶液浓度或其相关参数随加入的滴定剂体积而变化的曲线。
12.在化学计量点前后±0.1%,溶液浓度及其相关参数发生的急剧变化为滴定突跃。
13.滴定分析中通过其颜色变化来指示化学计量点到达的试剂。有两种不同颜色的存在型体。
14.浓度准确已知的试剂溶液,常用作滴定剂。
15.可用于直接配制或标定标准溶液的物质。
16.以滴定过程中溶液pH值的变化对滴定体积(或滴定百分数)作图而得的曲线。
17.化学计量点附近(±0.1%)pH的突变。
18.滴定终点与化学计量点不一致引起的误差,与指示剂的选择有关。
分析化学期末复习
《分析化学》期末复习
第一章绪论
1.了解分析化学的任务和作用;
2.了解分析方法分类;
3.明确定量分析的过程。
第二章定量分析中的误差
1.结合分析中的实例,正确理解准确度和精密度,误差和偏差的含义,搞清楚两者的区别和联系。理解分析结果准确度高必须以精密度好作为前提,但精密度好不一定准确度高。
2.掌握准确度和精密度的表示方法;
准确度含义:是指测定值与真实值之间的接近程度,准确度好坏用误差表示。
误差按性质分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或偶然误差)。
系统误差:由测定中某些经常性原因引起的。可分为以下三类:
(1)仪器和试剂误差;
(2)操作误差;
(3)方法误差。
误差的表示方法为:
绝对误差:
相对误差:
T为真值,在测定中即为“标准值”,误差有正、有负。要求会计计算测定中的误差值。
精密度:指用相同的方法对同一个试样平行测定多次,得到的几次测定结果相互接近的程度。精密度的好坏用各类偏差表示。
绝对偏差:
相对偏差:
平均偏差:
标准差:
3.理解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产生的原因,掌握如何减少分析中的误差;
(1)利用增加平行测定次数减少随机误差。
(2)系统误差用以下方法消除:
①校准仪器
②作空白实验
③对照实验
④分析结果的校正
4.掌握正确报告分析结果。正式结果应包括:三项。
5.掌握Q-检验法弃舍离群值。
6.掌握有效数字及其运算规则(结合实验室中常用的定量分析仪器的测量精度)。
第三章滴定分析法概论
1.理解滴定分析对化学反应的要求。
2.了解滴定分析法常用的几种滴定方式:
直接滴定、返滴定、间接滴定、置换滴定。
3.掌握标准溶液的配制方法及溶液浓度的表示方法及有关计算;
分析化学期末复习
基准物质(定义)和标准溶液的配制方法(适用对象)。
第四章 酸碱滴定法 第三节 酸碱指示剂
pH=pKHIn±1 称为酸碱指示剂的理论变色范围,pKHIn是理论变色点 酸碱指示剂的选择原则是指示剂变色点与化学计量点尽量接近。
第四节 酸碱滴定法的基本原理
用HCl滴定液滴定相同浓度的不同弱碱时,若弱碱的Kb越大,则 ( B)
M NaCl S
100%
0.1002 24.60 58.44 100%
1000
0.2015
71.49%
2. 吸取水样100.0 mL,以铬黑T为指示剂,用0.01025 mol/L的 EDTA滴定,用去22.02 mL,求以CaCO3(mg/L)表示时水的总硬 度。已知CaCO3的摩尔质量为100.1 g/mol。
硬度 cV EDTA M CaCO 3 10
0.01025 22.02100.110 225.9mg / L
3.准确称取基准物质K2Cr2O7 1.502 g,溶解后定量转移至250 mL容
量瓶中,计算K2Cr2O7标准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已知K2Cr2O7的摩
尔质量是294.2 g/mol。
第七章 沉淀滴定法
银量法定义,吸附指示剂法测定氯离子,常加入糊精,其作用是防 止氯化银凝聚 用铁铵矾法测定氯离子时,会发生沉淀转化从而引起滴定误差,为 防止沉淀转化可以加入硝基苯。
武汉大学版第六版分析化学期末复习
第2章 分析试样的采集与制备
1.试样的采集(sampling)
指从大批物料中采取少量样本作为原始试样(gross sample)
要求: 所采试样应具有高度的代表性,采取的试样的组 成能代表全部物料的平均组成。
可参阅相关的国家标准和各行业制定的标准
①固体试样
随机采样法—随机性地选择采样点 采样点应较多
R=A+B-C ER=|EA|+|EB|+|EC| R=AB/C ER/R=|EA/A|+|EB/B|+|EC/C|
第3章 分析化学中的误差与数据处理
3.分析结果的数据处理
可疑数据(异常值)的取舍(4 d 、Grubbs法、Q值检
验法)、x算术平均值– 各数据对平均值的偏差dn (有±)
– 平均偏差d (+)、相对平均偏差 d r 、标准偏差S—相
相对误差(绝对误差/真值×100%)(有±) 相对偏差
误差的判断: 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 性质和定义
系统误差: 由于测定过程中某些经常性的原因所造成的误 差。 性质:重复性、单向性、恒定性、可校正性。
仪器校正、空白试验、方法校正、标准试样对照。
偶然误差(随机误差): 由一些无法控制的不确定因素所 引起的误差。特点:不固定、不可测性、影响精密度。
采样方法 判断采样法---根据有关分析组分分布信息等,有选
分析化学期末复习资料
Y Y ( H ) Y ( N ) 1
7
金属离子的副反应和副反应系数
• 其它配位剂L与M发生配位反应,使主反应 的程度降低,这种现象称配位效应,其大小 用配位效应系数 M ( L ) 来衡量。
MLn M ' M ML MLn ML M ( L) 1 M M M M
25
解:(1) Zn2+ + Y = ZnY
Zn( NH 3 ) 1 1[ NH 3 ] 2 [ NH 3 ]2 3 [ NH 3 ]3 4 [ NH 3 ]4
=1+102.27×0.10+104.61×(0.10)2+107.01×(0.10)3+ 109.06×(0.10)4 =1+101.27+102.61+104.01+105.06 ≈105.10
Y ( H )
[Y ] [Y 4 ] [ HY 3 ] [ H 2Y 2 ] [ H 3Y ] [ H 4Y ] [ H 5Y ] [ H 6Y 2 ] [Y ] [Y 4 ] [ H ] [ H ]2 [ H ]3 [ H ]4 [ H ]5 1 K a6 K a6 K a5 K a6 K a5 K a4 K a6 K a5 K a4 K a3 K a6 K a5 K a4 K a3 K a2 [ H ]6 K a6 K a5 K a4 K a3 K a2 K a1
分析化学期末复习重点
分析化学期末复习重点
13.红外光谱仪的主要部件包括:光源,吸收池,单色器、检测器
及记录系统。
14.指出下列电磁辐射所在的光谱区
(1)波长可见光(2)波数400cm-1红外
(3)频率×1013Hz 红外(4)波长300nm 紫外
15.常见光谱分析中,原子吸收、原子发射和原子荧光三种光分析方法的分析对象为线光谱。
16.红外光谱是基于分子的振动和转动能级跃迁产生的。
=2的镁原子的光谱项数目为 4 ,其中多重态为3的光谱项数目为3 。
18.物质的分子、原子、离子等都具有不连续的量子化能级,只有当某波长光波的能量与物质的基态和激发态的能量差相等时,才发生物质对某光波的吸收,也就是说物质对光的吸收是有选择性。
19.在光谱法中,通常需要测定试样的光谱,根据其特征光谱的波长可以进行定性分析;而光谱的强度与物质含量有关,所以测量其强度可以进行定量分析。
20.根据光谱产生的机理,光学光谱通常可分为:原子光谱,分子光谱。
21.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用钨丝灯,氢灯或氘灯做光源。
22.红外光谱仪用能斯特灯与硅碳棒做光源。
原子吸收光谱法复习题
1.名词解释:
光谱干扰:由于待测元素发射或吸收的辐射光谱与干扰物或受其影响的其他辐射光谱不能完全分离所引起的干扰。
物理干扰:是指试样杂转移、蒸发和原子化过程中,由于试样任何物理特性的变化而引起额吸光度下降的效应。它主要是指溶液的粘度、蒸气压和表面张力等物理性质对溶液的抽吸、雾化、蒸发过程的影响。
化学干扰:在凝聚相或气相中,由于被测元素与共存元素之间发生任何导致待测元素自由原子数目改变的反应都称为化学干扰。
分析化学期末复习重点总结
气相色谱定性定量依据定性:标准试样进行对照定性。相对保留值定性,保留指数定性。
定量:在实验条件一定时,峰面积或峰高与组分的含量成正比,
因此可以利用峰面积或峰高定量。其定量方法有归一化法,
内标法和外标法。
气相色谱检测器浓度型:热导检测器(TCD)和电子捕获检测器(ECD)。
质量型:氢焰离子化检测器(FID)和火焰光度检测器(FPD)。
热导检测器优点:对有机物还是无机气体都有响应,结构简单,性能稳定,不破坏试样。多用于常量到10μg·mL-1以上组分的测定。
原理:①被测组分的蒸汽与载气具有不同的热导系数;②热死阻值随温度变化而变化;③利用惠斯通电桥测量。
分离度(R):若峰形对称且满足于正态分布,当R=1.0时,分离程度可达98%,当R=1.5时,分离程度可达到99.7%。通常用R=1.5作为相邻两峰已经完全分离的标志。
R<1,两峰重叠,R=1.25,两峰基本上被分离。
原子发射光谱法(AES)原理:根据试样中不同元素的原子或离子在热激发或电激发下,发射特征的电磁辐射而进行元素定性和定量分析的方法。
AAS单色器:由入射狭缝,出射狭缝,反射镜和色散元件组成。
作用:将被检测的元素的共振吸收线分离出来。
原子发射光谱只能用来确定物质的元素组成与含量。
AES不能用于分析有机物和一般非金属元素。
影响谱线强度的因素:统计权重,跃迁概率,激发能,激发温度,基态原子数。
激发能最低的共振线通常是强度最大的谱线。
原子发射光谱定性分析方法:元素光谱图比较法,标准试样光谱比较法。
定性分析工作条件的选择:光谱仪,激发光源,电流控制,狭缝,运用哈特曼光阑。
分析化学期末复习资料
18
27 ×10−3 (1).C = = 0.01mol.L−1 Zn + Y ⇌ ZnY 27 ×100×10−3 H+ Al −3 65.4 ×10 Csp = = 0.01mol.L−1 HY AlY Zn 65.4 ×100×10−3 △lg kC = lg Csp k ZnY − lg Csp k AlY = (−2.0 + 16.5) − (−2.0 + 16.3) = 0.2 << 6 Zn Al
' MY
(sp后)
越大, 越大,突跃越大
C M 一定,k 'MY 大,突跃大
①酸度[H+] 酸度 ②辅助络合剂[L] 辅助络合剂 ③kMY
α Y(H) α M ( L)
突跃大
k
' MY
突跃窄 突跃窄
k 'MY
k 'MY
6
5、掌握单一金属离子M被准确滴定的条件及酸度的控制 、掌握单一金属离子 被准确滴定的条件及酸度的控制 ①准确滴定的判别式 E t ≤ ± 0.1% ,△pM ′ = ±0.2, lg C sp k 'MY ≥ 6 M ②酸度控制,用缓冲溶液 酸度控制, 最高酸度: 最高酸度: 由Et ,△pM ′, C
二、溶液中各级络合物的分布 物料平衡: 物料平衡: CM=[M]+[ML] +…+[MLn] + + =[M]+β1[M][L]+…+ βn + + +
药本-《分析化学》(本)期末复习资料
分析化学(本)形考任务(一)
(请学习完第1~3章后完成本次形考作业)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80分)
1、在定量分析中,精密度与准确度之间的关系是(精密度是保证准确度的前提)
2、从精密度好即可推断分析结果可靠的前提是(系统误差小)
3、下列叙述错误的是(偶然误差影响分析结果的准确度)
4、下列哪种方法可以减小分析测定中的偶然误差(增加平行试验的次数)
5、下列对提高分析结果准确度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作空白试验可以估算出试剂不纯带来的误差)
6、2.050×10-2有几位有效数字(四位)
7、按有效数字修约规则,以下测量值中可修约为2.01的是(2.006 )
8、如果要求分析结果达到0.1%的准确度,使用一般电光天平称取试样时至少应该称取的质量是(0.2g)
9、滴定反应式t T + b B = c C + d D达到化学计量点时,T的物质的量与B的物质的量的关系是( t:b )
10、下列关于滴定突跃范围的叙述不正确的是(滴定反应的平衡常数越大,突越范围越大)
11、定量分析中,基准物质的含义是(纯度高、组成恒定、性质稳定且摩尔质量较大的物质)
12、强酸滴定强碱时,酸和碱的浓度均增大10倍时,则滴定突跃范围将(增大2个pH单位)
13、t mol的滴定剂T与b mol的被测物质B完全反应的点是(化学计量点)
14、选择指示剂时可以不考虑(指示剂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
15、某酸碱指示剂的K HIn=1×10−5,其理论变色范围为(4~6 )
16、用NaOH溶液(0.1mol/L)滴定同浓度的甲酸(K a=1.8×10−4)溶液,应选用的指示剂是(酚酞(pK In=9.1))
分析化学期末复习资料
分析化学期末复习资料
第一章绪论
1. 分析化学包括:定量分析,定性分析,结构分析(形态分析)
2. 定性分析的对象包括:样本,分析物
3. 按样本大小可分为:常量分析(固:>100mg,液:>10mL),半微量分析
(固:10~100mg,液:1~10mL),微量分析(固:0.1~10mg,液:0.01~1mL) 4. 按分析物在样品中所占含量可分为:主要(常量)组分分析(>1%),微量组分分析(0.01~1%),痕量组分分析(<0.01%)
第二章误差及分析数据的统计处理
1. 误差:测定值与真值之间的差值。
2. 绝对误差:E= X,T
X,T3. 相对误差:Er=100% ,T
4. 准确度:测定平均值与真值接近的程度,常用误差大小表示。误差小,准确度高。
5. 偏差:个别测定结果与几次测定结果的平均值之间的差值。
6. 绝对偏
差:di =Xi- X
Xi,X,7. 相对偏差:dr =100%
X
Xi,X,,,dr8. 相对平均偏差:100% n,X
n2,,Xi-X,,i19. (样本)标准偏差:s= n-1
10. 精密度:在相同条件下,多次重复测定值相互符合的程度,常用偏差大小表示。
11. 实验结果首先要求精密度高,才能保证有准确的结果,但高的精密度不一定能保证有高的准确度。(如无系统误差存在,则精密度高,准确度也高) 12. 校正系统误差(准确度,误差)的方法:改进方法,校正仪器,对照实验,空白实验,回收率实验
13. 校正随机(偶然)误差(精密度,偏差)的方法:增加测定次数 14. 随机误差大,系统误差不一定大
期末考-分析化学复习提纲
分析化学期末复习提纲
第一章 分析化学简介
一、分析化学的定义
是研究物质的化学组成的分析方法、理论和技术的一门学科。
二、分析化学的任务和作用
按分析任务:定性分析、定量分析、结构分析
按分析对象:ﻩ无机分析、有机分析
按测定原理:化学分析、仪器分析
第二章 误差分析与数据处理
一、误差的分类
根据误差产生的原因和性质不同,可将误差分为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
根据产生的原因系统误差分为有:
方法误差: 溶解损失、滴定误差
仪器误差: 刻度不准、砝码磨损
试剂误差: 不纯
操作误差: 滴定管读数误差、颜色观察
二、准确度与误差
准确度: 测定结果与真值接近的程度,用误差衡量。
绝对误差: 测量值与真值间的差值, 用δ表示 误差 相对误差: 绝对误差占真值的百分比,用表示
x δμ
=-%100%100%x RE δμμμ
-=
⨯=⨯
三、精密度和偏差
精密度: 平行测定结果相互靠近的程度,用偏差衡量。
相对偏差:绝对偏差占平均值的百分比
平均偏差: 各单个偏差绝对值的平均值
相对平均偏差:平均偏差与测量平均值的比值
练习: 用甲醛法测定某铵盐试样中氮的含量,五次测定的结果如
下:20.43%,20.61%,20.33%,20.78%,20.50%。计算平均值、平
均偏差和相对平均偏差
四、有效数字及其运算规则
(一)有效数字
1. 有效数字位数包括所有准确数字和一位欠准数字
2. 在0~9中,只有0既是有效数字,又是无效数字
3.单位变换不影响有效数字位数
4.,,,,等对数值,其有效数字的位数取决于小数部分(尾数)数字的位
数,整数部分只代表该数的方次
例: = 11.20 → []= 6.3×10-12[] 两位
人教版八年级化学下册期末复习资料
人教版八年级化学下册期末复习资料目录
1. 第一章:物质与化学变化
2. 第二章:空气中的氧气
3. 第三章:溶液与溶解
4. 第四章:酸、碱与中性物质
5. 第五章:金属与非金属
6. 第六章:盐的认识
7. 第七章:水的溶解性
8. 第八章:碳与碳的化合物
第一章:物质与化学变化
- 物质的分类与性质
- 物质的分离与提纯
- 化学反应与化学方程式
- 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
第二章:空气中的氧气
- 空气的组成与性质
- 氧气的制取与性质
- 氧气的应用
第三章:溶液与溶解
- 溶液的组成与性质
- 溶解度与饱和度
- 溶质与溶剂的选择
第四章:酸、碱与中性物质
- 酸和碱的性质
- 酸碱中和反应
- 酸碱指示剂与pH值
第五章:金属与非金属
- 金属的性质与用途
- 非金属的性质与用途
- 金属与非金属的比较
第六章:盐的认识
- 盐的性质与用途
- 盐的制取与提纯
- 盐的鉴别
第七章:水的溶解性
- 溶解的条件与影响因素
- 水的饱和溶液与过饱和溶液- 溶解度曲线与饱和度计算
第八章:碳与碳的化合物
- 碳的性质与用途
- 碳的常见化合物
- 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对比
以上是人教版八年级化学下册的期末复习资料目录。详细内容请查阅教材。
(完整版)分析化学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完整版)分析化学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分析化学复习题
化学分析部分
⼀、选择题
1、实验室中常⽤于标定HCl溶液的基准物质是:
A、NaOH;√
B、硼砂;
C、⾦属铜;
D、邻苯⼆甲酸氢钾;
E、NaCl
2、铬⿊T在溶液中存在下列平衡,它与⾦属离⼦形成络合物显红⾊, 使⽤该指⽰剂的酸度范围是:
p K a2=6.3 p K a3=11.6
H2In-HIn2-In3-
紫红⾊蓝⾊橙⾊
pH < 6 pH = 8~11 pH > 12
A、pH < 6;
B、pH > 12;√
C、pH = 8~11;
D、pH = 11~ 12
3、当TE%≤0.1%、△PM=0.2时,⽤EDTA准确滴定⾦属离⼦,要求lgCKˊMY值
A、≥106;B≥108; C ≥8; √D、≥6
4、KMnO4滴定C2O42-时,反应速度由慢到快,这种现象称作:
A、催化反应;√
B、⾃动催化反应;
C、诱导反应;
D、副反应.
5、如果氧化还原滴定,其化学计量点位于滴定突跃中点,则两电对的所转移的电⼦数n1与n2之间的关系为:√A、n1= n2B、n1> n2 C、n1 < n2 D、n1= 2 n2
6、佛尔哈德法测定Ag+时,应在硝酸的酸性条件下进⾏,若在中性或碱性溶液中滴定,则:
A、AgCl沉淀不完全;
B、Ag2CrO4 沉淀不易⽣成;
C、AgCl ⽆法吸附指⽰剂√
D、Fe3+会形成Fe(OH)3↓
7、莫尔法所使⽤的滴定剂为:
A、NH4SCN;
B、NaCl;√
C、AgNO3;
D、EDTA。
8、沉淀的类型与聚集速度有关,影响聚集速度⼤⼩的主要相关因素是:
分析化学选择题题库期末复习
A、组成与化学式完全相同;
B、必须具有足够的纯度(99.9%);
C、对摩尔质量没有要求;
D、性质稳定。
正确答案: C
有一物料,其K为0.2,a为2,最大颗粒粒径直径为2mm,则采样量是( )g。
A、40
B、400
C、80
D、800
答案:D
试样采集的原则为()。
C、重量分析、容量分析;
D、电化学分析、光化学分析、 色谱分析、波谱分析
正确答案: B
误差表示测定值与已知值之间的差值。
正确答案:×
【判断题】
准确度表示测定平均值和真实值的接近程度,用误差表示。
正确答案:√
绝对偏差表示测定值与测定平均值之间的差值,用来衡量分析结果的精密度。( )
正确答案:√
2.精密度表示测定值之间相互接近的程度,用偏差表示。( )
D、25.4451%--25.45%
正确答案: C
将已知准确浓度的标准溶液滴加到待测溶液中,直至所加溶液的物质的量与待测溶液的物质的量按化学计量关系恰好反应完全,达到化学计量点;再根据标准溶液的浓度和所消耗的体积,计算出待测物质含量的分析方法叫滴定分析。( )
正确答案:√2
滴加的标准溶液与待测组分恰好反应完全的这一点称滴定终点。( )
分析化学(analytical chemistry)是发展和应用各种理论、方法、仪器和策略以获取有关物质在相对时空内的组成和性质的信息的一门科学,又被称为分析科学。( )
无机及分析化学复习知识点(大学期末复习资料)
无机化学及分析化学总结
第一章 绪论
● 系统误差:由固定因素引起的误差,具有单向性、重现性、可校正
●
偶然误差:随机的偶然因素引起的误差, 大小正负难以确定,不可校正,无法避免,服从统计规律
(1)绝对值相同的正负误差出现的概率相等
(2)大误差出现的概率小,小误差出现的概率大。 ● 准确度: 在一定测量精度的条件下分析结果与真值的接近程度,用误差衡量 ● 精密度(precision):多次重复测定某一量时所得测量 值的离散程度。用偏差衡量 ●
准确度与精密度的关系:精密度好是准确度好的前提;精密度好不一定准确度高
● 测定结果的数据处理
(1)对于偏差较大的可疑数据按Q 检验法进行检验,决定其取舍; (2) 计算出数据的平均值、平均偏差与标准偏差等;复习p12例题 ● 有效数字及其计算规则
有效数字:实际能测得的数据,其最后一位是可疑的。对于可疑数字一般认为有±1的误差 例: 滴定管读数 21.09 mL 分析天平读数 0.2080 g 最后一位为可疑值 注意: (1) “0”的作用:有效数字(在数字的中间或后面)定位作用(在数字的前面) (2)对数值(pH 、pOH 、pM 、pK 等)有效数字的位数取决于小数部分的位数。 计算规则:(1) 加减法:计算结果小数点后的位数与小数点后位数最少的数据一样。 (2)乘除法(乘方、开方、对数)计算结果的有效位数与有效位数最少的数据一样。
第三章 化学热力学初步 基本概念:化学反应进度、体系与环境、状态与状态函数(状态函数的特征)、热与功(热与功的符号、体积功的计算=-⋅∆W p V )、内能和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定律第一定律数学表达式ΔU = Q + W )
《分析化学C》期末复习试卷
《分析化学C 》期末复习试卷
一、判断题(正确画√,错误画×,本大题分 10 小题,每小题 1分,共 10分)
1. 将 10.245000 修约为四位有效数字的结果是 10.24 。 ( )
2. 砝码发生一定程度腐蚀会引起偶然误差。 ( )
3. 9.010和 lg α=11.00有效数字位数分别为4位和2位。 ( ) 4 .氧化还原滴定法中,直接碘量法和间接碘量法都是利用I 2的氧化性。 ( ) 5. 配位法滴定金属离子,为降低EDTA 的酸效应,滴定时pH 越大越好。 ( ) 6. 莫尔法、佛尔哈德和法扬司法使用的指示剂分别为铁铵矾、铬酸钾和吸附指示剂( ) 7. 实际工作中,不知真值的情况下,要求精密度高来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度。 ( ) 8. 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都可以消除。 ( ) 9. 金属指示剂需要具有能与金属离子形成配合物的能力。 ( ) 10. KMnO 4和K 2Cr 2O 7都可以用作基准物质,可直接配置标准溶液。 ( )
二、选择题(请将答案填入下表否则不得分,本大题包括 15 个小题,每小题 2分,共 30分) 1. 下列属于系统误差的是 ①方法误差 ②仪器误差 ③操作误差 ④试剂误差 ⑤过失误差
A. ①②③⑤
B. ①②④⑤
C.①②③④
D. ②③④⑤
2. 某同学用高锰酸钾法测定市售双氧水的质量分数,在实验报告中写出了如下结果,哪种结果的有效数字保留是合理的 A. 20% B. 20.16% C. 20.1% D. 20.1589%
3. H 2C 2O 4·2H 2O 部分失水,标定NaOH 时,标定NaOH 的浓度会 A. 不变 B.偏高 C. 偏低 D. 无法确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析化学期末复习资料
第一章 绪论
1. 分析化学包括:定量分析,定性分析,结构分析(形态分析)
2. 定性分析的对象包括:样本,分析物
3. 按样本大小可分为:常量分析(固:>100mg ,液:>10mL ),半微量分析(固:10~100mg ,液:1~10mL ),微量分析(固:0.1~10mg ,液:0.01~1mL )
4. 按分析物在样品中所占含量可分为:主要(常量)组分分析(>1%),微量组分分析(0.01~1%),痕量组分分析(<0.01%)
第二章 误差及分析数据的统计处理
1. 误差:测定值与真值之间的差值。
2. 绝对误差:E=T X -
3. 相对误差:Er=
⨯-T
T
X 100% 4. 准确度:测定平均值与真值接近的程度,常用误差大小表示。误差小,准确度高。
5. 偏差:个别测定结果与几次测定结果的平均值之间的差值。
6. 绝对偏差:di =Xi-X
7. 相对偏差:dr =
⨯-X
X
Xi 100% 8. 相对平均偏差:⨯⋅-=
∑X
n X Xi dr 100% 9. (样本)标准偏差:s=
()
1
-n X -Xi n
1
i 2
∑=
10. 精密度:在相同条件下,多次重复测定值相互符合的程度,常用偏差大小表
示。
11. 实验结果首先要求精密度高,才能保证有准确的结果,但高的精密度不一定能保证有高的准确度。(如无系统误差存在,则精密度高,准确度也高)
12. 校正系统误差(准确度,误差)的方法:改进方法,校正仪器,对照实验,空白实验,回收率实验
13. 校正随机(偶然)误差(精密度,偏差)的方法:增加测定次数 14. 随机误差大,系统误差不一定大 15. 可疑值的取舍:G 检验(书p17)(G=
s
X X i
-,s :标准偏差),Q 检验(p18) 16. 平均值的置信区间(p14):n
s t X ⋅±
=μ(t :查表可得,n ;测定次数)
17. 判断两组数据精密度是否有差异(p19):F 检验(与偏差有关)(F=
22
s
s 小
大
)
18. 比较某测定值与标准值有无显著性差异(p19):t 检验(与误差有关)
[t=
n s
X ⋅-μ(μ:标准值)]
19. 有效数字:
1)pH 、pM 、pKa 、pKb 、lgK 等有效数字位数,按小数点后的位数来算(书p23;
eg :pKa=4.74,则Ka=1.8510-⨯都是2位有效数字)
2)修约规则:“四舍六入五留双”&“奇进偶舍(倒数第二位为5时)”(书p23) 3)运算规则:加减法:先计算后修约,与小数点后位数最少的相同;乘除法:
结果的有效数字位数与所有数中有效数字位数最少的相同
4)实验中数据统计中的有效数字:万分之一天平(保留到小数点后4位);滴定
管(小数点后2位);移液管(小数点后2位);标准溶液浓度(小数点后4位);高含量组分>10%(小数点后4位);中含量组分1~10%(小数点后3位);微量组分<1%(小数点后2位)
第三章 滴定分析
1. 滴定分析法按原理分:氧化还原滴定法,酸碱滴定法,配位(络合)滴定法,沉淀滴定法
2. 按实验方法分:直接滴定法,间接滴定法,置换滴定法,返滴定法
3. 直接滴定法:使用一种标准溶液 eg :NaOH 滴定HAc
4. 返滴定法:用两种标准溶液 eg :测定Al 3+:Al 3++EDTA (过量)=AlEDTA
−−−→−溶液
标准Zn EDTA+Zn=ZnEDTA
5. 标准溶液:在滴定分析中用来和被测组分发生反应的浓度准确已知的试剂溶液。
6. 滴定:将标准溶液通过滴定管剂量加入待测溶液中直到两者间反应完全的过程。此时被滴定的试液称为滴定液,所滴加的标准溶液称为滴定剂。
7. 化学计量点:当加入的标准溶液与待测组分按反应式的化学计量关系恰好反应完全时,反应到达了化学计量点(不一定pH=7) 8. 滴定终点:指示剂的变色点
9. 基准物:能够直接用于配制标准溶液的物质(条件:物质组成与化学式完全相符;试剂纯度高,在99.9%以上;化学性质稳定;试剂最好具有较大的摩尔质量)
4223
配制
12. 滴定分析对化学反应的要求:
1)反应按一定的方程式进行,无副反应,即具有确定的化学计量关系
2)反应程度完全,能达到99.9%以上
3)反应速度要快,或通过改变反应条件能使反应加速
4)有适当的方法确定反应化学计量点
第四章酸碱滴定法
1. 共轭酸⇔共轭碱+ H+
2. 酸碱半反应:各个共轭酸碱对的质子得失反应,该反应不能单独发生
3. 共轭酸碱对满足:Ka·Kb=Kw=10^-14(eg:H3PO4~H2PO4-:Ka1·Kb3=Kw)
4. 共轭酸酸性越强,其对应的共轭碱碱性越弱(书p48~50)
5. 分布系数(δ):某一存在形式的平衡浓度占总浓度的分数。(eg:书p52 H3PO4)
6. 分布系数仅与溶液中的[H+]及本身的酸特性Ka有关,而与酸的总浓度无关。
7. 分布曲线:不同pH溶液中酸碱存在形式的分布。(书p52)
8. 分布曲线在酸碱滴定中的作用:
1)判断能否家通过控制溶液的pH进行分步测定(几个滴定突跃)
2)判断在某个pH时,同时有哪几种存在形式,以哪一种存在形式为主
9. 质子平衡(PBE)(书p55)
10. pH计算(书p60表4-1,尤其是最简式(c)),以及化学计量点时pH的计算
11. 共轭酸碱对构成的缓冲溶液能控制的pH范围:pKa±1(缓冲能力最大对应pH=pKa)
12. 酸碱指示剂的理论变色范围:pKa±1
13. 酸碱指示剂选择原则:
1)应使指示剂的变色范围处于或部分处于滴定突跃范围内
2)化学计量点与指示剂变色范围接近
14. 强碱滴定弱酸:可直接准确滴定的条件:cKa≥10^-8
15. 强酸滴定弱碱:可直接准确滴定的条件:cKb≥10^-8
16. 二元酸可进行分步滴定的条件:
cKa1≥10^-9 ,cKa2>10^-9且Ka1/Ka2>10^4(2个滴定突跃);
cKa1≥10^-9 ,cKa2>10^-9且Ka1/Ka2<10^4(1个滴定突跃);
cKa1≥10^-9,cKa2<10^-9且Ka1/Ka2≥10^4(只有二元酸的一级离解的H+被滴定)
17. n元酸不一定有n个滴定突跃
18. 滴定突跃的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