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胶柱层析色谱基本知识汇总
硅胶柱层析技术
色谱法,又称层析法。是一种以分配平衡为机理 的分配方法。色谱体系包含两个相,一个是固定 相,一个是流动相。当两相相对运动时,反复多 次的利用混合物中所含各组分分配平衡性质的差 异,最后达到彼此分离的目的。
色谱法按固定相的状态可分为柱色谱、平板色谱 和棒色谱三种,而实验室中最常用的是柱层析和 薄层层析,以及它们之间的配合应用。
4.3 显色
展开后,如物质有色,可明显的在薄层上观察到它们的位置.如无色,则 要通过一定的方法显色,定位,一边确定斑点的位置及大小.
4.4 常用溶剂的极性
常用溶剂的极性顺序:石油醚〈环己烷/己烷〈苯〈乙醚〈氯仿〈乙 酸乙酯〈正丁醇〈丙酮〈乙醇〈甲醇〈水。
在薄层色谱中,当溶剂的极性太大时.会使待分离物全部接近溶剂 前沿,当溶剂的极性太小时,又会使待分离物几乎全部保留在圆点,这两 种情况都是待分离物得不到分离.
4.2 展开
4.2.1展开剂选择
选择展开剂时,可采用微量圆环法和小型色谱法进行选择.
①微量圆环法:将欲分离的物质,按常规方法点在薄板,两点相距2-3cm,再 用毛细管吸取所实验的溶剂系统,垂直放于样点中心,让溶剂自毛细管 中依中立流出进行展开,干燥后显色.观察斑点的分离情况.背试物质为 未知化和物时,常先用低极性溶剂展开,如式样留在圆点不动,则需增加 溶剂的极性或增大洗脱液的量,如移动过快,则必须用较低极性的溶剂 来调整.
有机合成纯化-硅胶柱层析
分配薄层色谱的原理:
相当连续多次的液—液萃取。与吸附色谱不同的是固定相 和流动相均是液体,固定相的液体由其它固体材料(支持 剂、载体或担体)来支持或载附,不随流动相的移动而移 动。因此,物质的分离是依靠不同的物质在固定相和流动 相之间以不同的分配系数(K)连续不断地形成分配平衡 而实现的。
单一溶剂的极性顺序为(从小到大):
石油醚→环己烷→四氯化碳→三氯乙烯→苯→甲苯→二氯 甲烷→氯仿→乙醚→乙酸乙酯→乙酸甲酯→丙酮→正丙醇→ 甲醇→吡啶→乙酸
混合溶剂的极性顺序(从小到大):
苯∶氯仿(1+1)→ 环己烷∶乙酸乙酯(8+2)→氯仿∶丙 酮(95+5)→苯∶丙酮(9+1)→苯∶乙酸乙酯(8+2)→ 氯仿∶乙醚(9+1)→苯∶甲醇(95+5) →苯∶乙醚(6+4) → 环 己 烷 ∶ 乙 酸 乙 酯 ( 1+1 ) → 氯 仿 ∶ 乙 醚 ( 8+2 ) → 氯 仿 ∶ 甲 醇 ( 99+1 ) → 苯 ∶ 甲 醇 ( 9+1 ) → 氯 仿 ∶ 丙 酮 (85+15)→苯∶乙醚(4+6)→苯∶乙酸乙酯(1+1)→氯 仿 ∶ 甲 醇 ( 95+5 ) → 氯 仿 ∶ 丙 酮 ( 7+3 ) → 苯 ∶ 乙 酸 乙 酯 (3+7)→苯∶乙醚(1+9)→乙醚∶甲醇(99+1)→乙酸 乙 酯 ∶ 甲 醇 ( 99+1 ) → 苯 ∶ 丙 酮 ( 1+1 ) → 氯 仿 ∶ 甲 醇 (9+1)
柱层析的实验方法和技巧
柱层析的实验方法和技巧
柱层析分离技术及其实验技巧
一、胶柱层析(正、反相柱层析)——根据物质的极性不同进行分离
根据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的极性不同,硅胶柱层析可以分为:正相柱层析、反相柱层析。
通常把固定相极性大于流动相极性的柱色谱方法称为正相柱层析,常用的流动相为有机溶剂,如石油醚、丙酮、氯仿、乙酸乙酯、甲醇等。较适宜分离化合物为低级性、中等极性化合物。
而把固定相极性小于流动相极性的柱色谱方法称为反相柱层析,常用的流动相为甲醇、水等极性溶剂。较适宜分离极性较高的化合物。
二、凝胶层析——根据物质的分子大小进行分离
凝胶层析又称为凝胶过滤、分子筛层析等,是以具有网状结构的凝胶颗粒作为固定相,根据物质的分子大小进行分离的一种层析技术。常用的凝胶是葡聚糖凝胶(Sephadex),如Sephadex LH-20。
三、柱层析实验操作
3. 1层析柱的选择
这与样品的处理量、分离难度、所用的基质和分离目的有关。以基质是硅胶为例,当样品量较多,分离难度较大(相邻组分的△R较小,相差不到0.1)时,需选用较粗大的柱子以填充较多的硅胶。柱子长,相应的塔板数就高;柱子粗,上样后样品的原点就小(反映在柱子上就是样品层比较薄),这样相对地减小了分离的难度。试想如果柱子十厘米,而样品就有两厘米,那么分离的难度可想而知,而如果样品层只有0.5厘米,那么各组分就比较容易得到完全分离了。当然采用粗大的柱子要牺牲比较多的硅胶和溶剂,不过这些成本相对于产品来说也许就不算什么。如果所需组分和杂质分的比较开(是指在所需组分Rf在0.2~0.4,杂质相差0.1以上),就可以少用硅胶,用小柱子。
硅胶柱层析分离原理
硅胶柱层析分离原理
硅胶柱层析分离是一种常用的生物化学分离技术,它基于样品
成分在硅胶柱中的分配系数不同而实现对样品成分的分离。硅胶柱
层析分离原理主要包括样品分配、吸附和洗脱三个基本过程。
首先,样品分配是指样品成分在硅胶柱中分配系数不同的现象。当样品混合物通过硅胶柱时,各成分会根据其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
间的分配系数不同而在硅胶柱中分配不均。这种分配不均导致了各
成分在硅胶柱中的分离。
其次,吸附是指样品成分在硅胶柱固定相表面的吸附现象。在
样品混合物通过硅胶柱时,一些成分会与硅胶表面发生吸附作用,
而另一些成分则会继续向前移动。这种吸附作用也是硅胶柱层析分
离的重要原理之一。
最后,洗脱是指通过改变流动相条件来使吸附在硅胶柱上的成
分逐步释放出来。在样品混合物通过硅胶柱后,通过改变流动相的
成分或浓度,可以逐步将吸附在硅胶柱上的成分释放出来,从而实
现对样品成分的分离。
总的来说,硅胶柱层析分离原理是基于样品成分在硅胶柱中的
分配系数、吸附和洗脱三个基本过程来实现的。通过合理地控制这
三个过程,可以实现对样品成分的有效分离,从而达到分析或纯化
的目的。
除了以上基本原理外,硅胶柱层析分离还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例如硅胶柱的颗粒大小、流动相的选择和流速等。合理地选择这些
因素,可以提高硅胶柱层析分离的效率和分离效果。
总之,硅胶柱层析分离原理是一种重要的生物化学分离技术,
它通过样品成分在硅胶柱中的分配、吸附和洗脱三个基本过程来实
现对样品成分的分离。合理地控制这些过程和影响因素,可以实现
对样品成分的有效分离,为生物化学分离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
硅胶柱层析的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
硅胶柱层析
一、硅胶柱层析的原理
利用吸附原理,即利用硅胶对中药混合物中各种成分吸附能力的差异,而使混合物中各成分得以分离的色谱方法。
二、硅胶柱层析的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
1、装柱
操作要点:装柱前柱底要垫一层脱脂棉以防吸附剂外漏。
有干法装柱和湿法装柱两种方法
(1)干法装柱:将硅胶通过漏斗装入柱内,中间不应间断,形成一细流慢慢加入管内。也可用橡皮槌轻轻敲打柱硅胶柱使硅胶装填连续均匀、紧密。柱装好后,打开下端活塞,然后倒入洗脱剂洗脱以排尽柱内空气,并保持一定液面。
(2)湿法装柱:将最初准备使用的洗脱剂装入柱内,打开下端活塞,使洗脱剂缓慢流出。然后把硅胶慢慢连续不断地倒入柱内(或将硅胶与适量洗脱剂调成混悬液慢慢加入柱内,),硅胶依靠重力和洗脱剂的带动,在柱内自由沉降,此间要不断把流出的洗脱剂加回柱内保持一定的液面,直至把硅胶加完并在柱内沉降不再变动为止。然后在硅胶上面加一小片滤纸或少许脱脂棉。根据加样量控制洗脱剂液面至一定高度。
匀浆法:搅成匀浆。加入干硅胶体积一倍的溶剂用玻璃棒充分搅拌。如果洗脱剂是石油醚/乙酸乙酯/丙酮体系,就用石油醚拌;如果洗脱剂是氯仿/醇体系,就用氯仿拌。如果不能搅成匀浆,说明溶剂中含水量太大,尤其是乙酸乙酯/丙酮,如果不与水配伍走分配色谱的话,必须预先用无水硫酸钠久置干燥。氯仿用无水氯化钙干燥,以除去1%的醇。如果样品对酸敏感,不能用氯仿体系过柱。
2、上样
将欲分离的样品溶于少量装柱时用的洗脱剂中,制成体积小、浓度高的样品溶液,加入层析柱中硅胶面上。如样品不溶于装柱时用的洗脱剂,则将样品溶于易挥发的溶剂中,并加入适量硅胶(不超过柱中硅胶全量的1/10)与其拌匀,除尽溶剂,将拌有样品的硅胶均匀加到柱顶(始终保持洗脱剂有一定的液面),再覆盖一层硅胶即可。
硅胶层析原理及操作
硅胶层析原理及操作
硅胶层析原理及操作
硅胶柱层析原理
⼀.硅胶柱层析原理
⼀.
硅胶层析法分离原理是根据物质在硅胶上的吸附⼒不同⽽得到分离,极性较⼤的物质与硅胶作⽤强,保留时间长,极性弱的物质与硅胶作⽤弱,保留时间短,物质在固定相与流动相间通过反复的吸附、解吸过程,得以分离。
流动相选择,极性⼩的⽤⼄酸⼄酯/⽯油醚系统;极性较⼤的⽤甲醇/氯仿系统;极性⼤的⽤甲醇/⽔/正丁醇/醋酸系统;如有拖尾,可根据具体情况,加⼊少量氨⽔或冰醋酸
操作⽅法
硅胶层析操作⽅法
⼆.硅胶层析
⼆.
1.硅胶量确定。称取⼀定量的硅胶,根据所要装填的柱⼦体积及上样量来确定(上样量5%以内),极难分的物质,可适当增加硅胶量。硅胶的密度在0.5-0.6左右,由此可计算出装填⼀定体积的柱⼦需要称取的硅胶质量。。
2.制备匀浆。加⼊⼲硅胶体积⼀倍的溶剂,玻璃棒充分搅拌。如果洗脱剂是⽯油醚/⼄酸⼄酯/丙酮体系,就⽤⽯油醚制备匀浆;如果洗脱剂是氯仿/醇体系,就⽤氯仿制备匀浆。
3.装柱。柱底出⼝关闭,⽆筛板的可⽤棉花替代,加⼊约1/5体积⽯油醚(氯仿),将匀浆⼀次性倾⼊柱⼦中。然后打开柱⼦底部出⼝,待硅胶床沉降稳定后,关闭出⼝(注意不要使液⾯低于硅胶床)。
4.压实。沉降完成后,⽤双联球或⽓泵加压,泵⼊洗脱液,直⾄床⾯稳定。
5.上样。上样后,加⼊洗脱剂洗脱,可将脱脂棉置于硅胶床表⾯。避免添加流动相时冲坏硅胶表⾯。
6.过柱和收集。采⽤合适的洗脱液洗脱,根据样品情况可采⽤梯度洗脱。分离出的样品采⽤分部收集,具体每个馏分的体积可根据实际的分离效果来确定,⼀般情况下以柱体积的10%为⼀个馏分来收集。
柱层析使用技巧汇总
柱层析使用技巧汇总
柱层析就是通常所说的过柱子,又叫柱色谱,属于色谱法中使用最广泛的一种方法。对于含有多种有机物的混合样品,用重结晶无法提纯时,柱层析法可以说是有机实验中最有效的分离手段。
实验室中常用的是以硅胶和氧化铝做固定相的吸附柱。硅胶层析法的分离原理是根据物质在硅胶上的吸附力不同而得到分离,一般情况下极性较大的物质易被硅胶吸附,极性较弱的物质不易被硅胶吸附,整个层析过程即是吸附、解吸、再吸附、再解吸过程。
1、硅胶的使用
初做柱层析很容易把柱子装得长了或短了,有时还会有大量的硅胶剩余,浪费硅胶,这主要是对硅胶等固定相的使用的量没有掌握。柱层析用的硅胶一般是100-200目,100毫升硅胶的质量在47克左右,如果装一个直径是2.8 厘米的柱子,可以装18厘米高。
为了避免浪费硅胶和溶剂,最初学习装柱时最好对实验室中各种不同规格的柱子摸摸底。方法很简单:用量筒量出100毫升干硅胶,直接倒入各种规格的柱子中,敲实,用刻度尺量出硅胶在柱子中的高度,这样就可以做到心中有数了。
一般在装柱的时候可以根据实验所需柱子的高度来调整硅胶的使用量,这样就可以大大地节省硅胶的使用,避免造成没有必要的浪费。称量硅胶时一般称
30~70倍于上样量,如果极难分,也可以用100倍量以上的硅胶。
2、洗脱剂的使用
洗脱剂的极性可用薄层层析来确定,一般以待分离样品Rf 值为0.2-0.3为宜。选择的洗脱剂应该使两相邻物质Rf 值之差最大化。不要认为在板上爬得高分离
的效果就比较好,如果Rf 在0.6,即使相差0.2 也不容易在柱子上分开,因为柱子是一个多次爬板的过程,可以通过公式的比较:0.6/0.8 一次的分离度,肯定不如(0.2/0.3)的三次方或四次方大。
硅胶柱层析
硅胶柱层析
硅胶柱层析原理
硅胶层析法的分离原理是根据物质在硅胶上的吸附力不同而得到分离,一般情况下极性较大的物质易被硅胶吸附,极性较弱的物质不易被硅胶吸附,整个层析过程即是吸附、解吸、再吸附、再解吸过程。
硅胶柱层析流动相
极性小的用乙酸乙酯:石油醚系统;极性较大的用甲醇:氯仿系统;极性大的用甲醇:水:正丁醇:醋酸系统;拖尾可以加入少量氨水或冰醋酸
硅胶柱层析惯用方法
1.称量。200-300目硅胶,称30-70倍于上样量;如果极难分,也可以用100倍量的硅胶H。干硅胶的视密度在0.4左右,所以要称40g硅胶,用烧杯量100ml也可以。
2.搅成匀浆。加入干硅胶体积一倍的溶剂用玻璃棒充分搅拌。如果洗脱剂是石油醚/乙酸乙酯/丙酮体系,就用石油醚拌;如果洗脱剂是氯仿/醇体系,就用氯仿拌。如果不能搅成匀浆,说明溶剂中含水量太大,尤其是乙酸乙酯/丙酮,如果不与水配伍走分配色谱的话,必须预先用无水硫酸钠久置干燥。氯仿用无水氯化钙干燥,以除去1%的醇。如果样品对酸敏感,不能用氯仿体系过柱。
3.装柱。将柱底用棉花塞紧,不必用海沙,加入约1/3体积石油醚(氯仿),装上蓄液球,打开柱下活塞,将匀浆一次倾入蓄液球内。随着沉降,会有一些硅胶沾在蓄液球内,用石油醚(氯仿)将其冲入柱中。
4.压实。沉降完成后,加入更多的石油醚,用双联球或气泵加压,直至流速恒定。柱床约被压缩至9/10体积。无论走常压柱或加压柱,都应进行这一步,可使分离度提高很多,且可以避免过柱时由于柱床萎缩产生开裂。
5.上样。干法湿法都可以。海沙是没必要的。上样后,加入一些洗脱剂,再将一团脱脂棉塞至接近硅胶表面。然后就可以放心地加入大量洗脱剂,而不会冲坏硅胶表面。
硅胶柱层析的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
硅胶柱层析的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
硅胶柱层析法是一种常用的化学分析方法,具有操作简便、结果准确等优点,在化学、生物、医药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下面我们来介绍硅胶柱层析的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
1.准备样品及配制溶剂:一般需要将待测物质与适当的溶剂混合,使其溶解度较大,
且不产生化学反应。根据分析目的选用不同的溶剂,以保证分离效果。
2.准备硅胶柱:硅胶柱由无色透明的硅胶胶体组成,直径一般为1-2.5厘米,长约
10-40厘米。硅胶柱层析的分离效果,与柱高、柱径、胶体的大小和分布、溶液的流速等
因素有关。在选择硅胶柱时,应该根据实际需要选用合适的柱径和柱高。
3.测试流速:测试不同流速对分离效果的影响。测试方法为将流速调节为不同值,测
定每个流速下所采集的溶液吸收曲线,最终确定出最佳的流速。
4.样品处理:样品从洗脱液中洗脱出来之后,可以使用各种不同的方法进行处理。例
如可以用过滤膜、离心、深度过滤等方法,来去除样品中的离子、颗粒等。
5.动态洗脱:先在洗脱液用水稀释3-5倍,使液面齐平。关掉泵阀使得管路只循环搅拌。将占底部10%的甲醇浸入硅胶柱底部粉末颗粒中,然后打开泵阀。保持洗脱液的温度
和相对湿度稳定,然后逐渐开始动态洗脱。
6.收集洗脱液:可以采用分批收集和连续收集两种方法,最终将洗脱液图谱编制。
1.操作前,务必检查所有设备设施是否完好,液体循环是否通畅,以及所有参数(如
气温、流速、洗脱液配比等)是否调整合适。
2.在操作时,不能超量进样,以免产生超过硅胶柱承受能力的负荷。
3.在操作中,应注意洗脱溶液的挥发和流动,以避免水分汽化,在操作过程中,应该
柱层析技术要点
柱层析技术要点
柱层析技术要点
极性小的用----------乙酸乙酯:石油醚系统
极性较大的用---------甲醇:氯仿系统
极性大的用---------甲醇:水:正丁醇:醋酸系统
拖尾可以加入少量-----氨水或冰醋酸
硅胶柱层析
下面介绍我现在惯用的方法:匀浆法。
1。称量。200-300目硅胶,称30-70倍于上样量;如果极难分,也可以用100倍量的硅胶H。干硅胶的视密度在0.4左右,所以要称40g硅胶,用烧杯量100ml也可以。
2。搅成匀浆。加入干硅胶体积一倍的溶剂用玻璃棒充分搅拌。如果洗脱剂是石油醚/乙酸乙酯/丙酮体系,就用石油醚拌;如果洗脱剂是氯仿/醇体系,就用氯仿拌。如果不能搅成匀浆,说明溶剂中含水量太大,尤其是乙酸乙酯/丙酮,如果不与水配伍走分配色谱的话,必须预先用无水硫酸钠久置干燥。氯仿用无水氯化钙干燥,以除去1%的醇。如果样品对酸敏感,不能用氯仿体系过柱。
3。装柱。将柱底用棉花塞紧,不必用海沙,加入约1/3体积石油醚(氯仿),装上蓄液球,打开柱下活塞,将匀浆一次倾入蓄液球内。随着沉降,会有一些硅胶沾在蓄液球内,用石油醚(氯仿)将其冲入柱中。
4。压实。沉降完成后,加入更多的石油醚,用双联球或气泵加压,直至流速恒定。柱床约被压缩至9/10体积。无论走常压柱或加压柱,都应进行这一步,可使分离度提高很多,且可以避免过柱时由于柱床萎缩产生开裂。
5。上样。干法湿法都可以。海沙是没必要的。上样后,加入一些洗脱剂,再将一团脱脂棉塞至接近硅胶表面。然后就可以放心地加入大量洗脱剂,而不会冲坏硅胶表面。
硅胶柱色谱层析 杨列超
• 洗脱 • 洗脱剂的选用可通过薄层色谱筛选,一般TLC展 开时Rf 值为0.2~0.3的溶剂系统是最佳的洗脱系 统,采用梯度洗脱法洗脱。 先打开柱下端活塞, 保持洗脱剂流速1~2滴/秒。上端不断添加洗脱剂 (可用分液漏斗控制添加速度与下端流出速度相 近)。如单一溶剂洗脱效果不好,可用混合溶剂 洗(一般不超过三种溶剂),通常采用梯度洗脱。 • 洗脱剂的洗脱能力由弱到强逐步递增。
硅胶柱色谱层析技术
2012级药本一班杨列超
目录
柱层析原理 柱层析装柱方法 柱层析上样方法 注意Hale Waihona Puke Baidu项
• 一、柱层析原理 1、柱层析技术(chromatography) 又称柱色谱技术, 主要原理是根据样品 混合物中各组分在固定相和 流动相中分配系数不同,经多次反复分配将组分分 离开来。
• 2、柱层析操作时,先在圆柱管中先填充不溶性基 质,形成一个固定相。将样品加到柱子上,用特 殊溶剂洗脱,溶剂组成流动相。在样品从柱子上 洗脱下来的过程中,根据样品混合物中各组分在 固定相和流动相中分配系数不同,经多次反复分 配将组分分离。
The end,thank you!
祝老师同学假期愉快!
• 常用溶剂的极性 常用溶剂的极性顺序:石油醚<环己烷/己烷<苯 <乙醚<氯仿<乙酸乙酯<正丁醇<丙酮<乙醇< 甲醇<水 极性小的用乙酸乙酯:石油醚系统 极性较大的用甲醇:氯仿系统 极性大的用甲醇:水:正丁醇:醋酸系统 拖尾可以加入少量氨水或冰醋酸
硅胶柱层析
硅胶柱层析
一、硅胶柱层析原理
根据物质在硅胶上的吸附力不同而得到分离,一般情况下极性较大的物质易被硅胶吸附,极性较弱的物质不易被硅胶吸附,整个层析过程即是吸附、解吸、再吸附、再解吸过程。
二、硅胶柱层析流动相
极性小的用乙酸乙酯:石油醚系统;极性较大的用甲醇:氯仿系统;极性大的用甲醇:水:正丁醇:醋酸系统;拖尾可以加入少量氨水或冰醋酸
三、硅胶柱层析惯用方法
1。称量
200—300目硅胶,称30—70倍于上样量;如果极难分,也可以用100倍量的硅胶H.干硅胶的视密度在0.4左右,所以要称40g硅胶,用烧杯量100ml也可以.
2.搅成匀浆
加入干硅胶体积一倍的溶剂用玻璃棒充分搅拌。如果洗脱剂是石油醚/乙酸乙酯/丙酮体系,就用石油醚拌;如果洗脱剂是氯仿/醇体系,就用氯仿拌.如果不能搅成匀浆,说明溶剂中含水量太大,尤其是乙酸乙酯/丙酮,如果不与水配伍走分配色谱的话,必须预先用无水硫酸钠久置干燥。氯仿用无水氯化钙干燥,以除去1%的醇。如果样品对酸敏感,不能用氯仿体系过柱。
3.装柱
将柱底用棉花塞紧,不必用海沙,加入约1/3体积石油醚(氯仿),装上蓄液球,打开柱下活塞,将匀浆一次倾入蓄液球内.随着沉降,会有一些硅胶沾在蓄液球内,用石油醚(氯仿)将其冲入柱中。
4.压实
沉降完成后,加入更多的石油醚,用双联球或气泵加压,直至流速恒定.柱床约被压缩至9/10体积。无论走常压柱或加压柱,都应进行这一步,可使分离度提高很多,且可以避免过柱时由于柱床萎缩产生开裂。
5。上样
干法湿法都可以。海沙是没必要的.上样后,加入一些洗脱剂,再将一团脱脂棉塞至接近硅胶表面.然后就可以放心地加入大量洗脱剂,而不会冲坏硅胶表面。
薄层层析硅胶板层析法知识点
薄层层析硅胶板层析法知识点
一. 薄层层析法基础知识:
薄层层析又叫薄板色谱,是快速分离和定性分析少量物质的一种很重要的实验技术,属固-液吸附色谱,它兼备了柱色谱和纸色谱的优点,一方面适用于少量样品(几到几毫克,甚至0.01毫克)的分离,另一方面再制作薄层板时,把吸附层加厚加大,又可用来精致样品,此法特别适用于发挥性较小或较高温度易发生变化而不能用气相色谱分析的物质。此外,薄层色谱法还可用来跟踪有机反应及进行柱色谱之前的一种“预试”。
二. 色谱条件:
(1).固定相选择:
柱色谱中提到的吸附剂都可以用作为薄层色谱的固定相,分离性能及使用选择同柱色谱的选择原则相同。
一般用于薄层色谱时,要求吸附剂的粒度更小。商品吸附剂区分为色谱级(用于柱色谱)和薄层色谱级(用于薄层色谱)。
(2).展开剂选择:
薄层色谱展开剂的选择和柱色谱一样,主要根据样品中各组分的极性、溶剂对于样品中各组分溶解度等因素来考虑,展开剂的极性越大,对化合物的洗脱力也越大。
选择展开剂时,除参照表列溶剂性来选择外,更多地采用实验的方法,在一块薄层板上进行实验:
①.若所选展开剂使混合物中所有的组分点都移到了溶剂前沿,此溶剂的极性过强。
②.若所选展开剂几乎不能使混合物中的组分点移动,留在了原点上,此溶剂的极性过弱。当一种溶剂不能很好地展开各组分时,常选
择用混合溶剂作为展开剂,先用一种极性较小的溶剂为基础溶剂展开混合物,若展开不好,用极性较大的溶剂与前一溶剂混合,调整极性,再次试验,直到选出合适的展开剂组合。合适的混合展开剂常需要多次仔细选择才能确定。
硅胶柱层析
2.5.2 正式检测 ①点样: 取分部收集的冲洗溶液进行分别直接点样,如果冲洗溶液太稀,浓 度太小,可先浓缩.点样的容器一般用玻璃毛细管,点样斑点的直径一般 为3-5mm. ②展开:在普通的展开槽中进行,展开方式常选用上行展开. ③展开剂:使用冲洗溶液. ④显色:一般常用物理检测法和化学检测法.物理检测法中首先有紫外光 法,紫外光常用两种波长(254nm与365nm).其次是碘蒸气显色法.化学 检出法通常惊醒显色剂直接喷雾.显色剂有通用显色剂和专用显色剂. 通用显色剂最常见的是硫酸-乙醇或甲醇(1:1)溶液,喷雾后,有的化合物 立即反应,但多数化合物需加热后经历数分钟才显色,不同化合物的反 应不同,所以颜色也往往不同.专用显色剂是指对某个或某一类化合物 显色的试剂,利用化合物本身的特有性质,或利用其所含的某些官能团 的特殊反应.展开后根据斑点的,可以粗略的估计待分离物的含量的大 小.
2、搅成匀浆
加入干硅胶体积一倍的溶剂用玻璃棒充分搅拌。如果洗脱剂是石油醚 /乙酸乙酯/丙酮体系,就用石油醚拌;如果洗脱剂是氯仿/醇体系, 就用氯仿拌。如果不能搅成匀浆,说明溶剂中含水量太大,尤其是乙 酸乙酯/丙酮,如果不与水配伍走分配色谱的话,必须预先用无水硫 酸钠久置干燥。氯仿用无水氯化钙干燥,以除去1%的醇。如果样品对 酸敏感,不能用氯仿体系过柱。
5、上样
干法湿法都可以。海沙是没必要的。上样后,加入一些洗脱剂,再将 一团脱脂棉塞至接近硅胶表面。然后就可以放心地加入大量洗脱剂, 而不会冲坏硅胶表面。
硅胶柱层析小结
吸附剂与洗脱剂
(一)吸附剂与洗脱剂
根据待分离组分的结构和性质选择合适的吸附剂和洗脱剂是分离成败的关键。
1.吸附剂的要求
①对样品组分和洗脱剂都不会发生任何化学反应,在洗脱剂中也不会溶解。
②对待分离组分能够进行可逆的吸附,同时具有足够的吸附力,使组分在固定相与流动相之间能最快地达到平衡。
③颗粒形状均匀,大小适当,以保证洗脱剂能够以一定的流速(一般为1.5mL•min-1)通过色谱柱。
④材料易得,价格便宜而且是无色的,以便于观察。
2、常用吸附剂的种类:氧化铝、硅胶、聚酰胺、硅酸镁、滑石粉、氧化钙(镁)、淀粉、纤维素、蔗糖和活性炭等。
3、几种常见吸附剂的特性
(1)氧化铝:市售的层析用氧化铝有碱性、中性和酸性三种类型,粒度规格大多为100~150目。
碱性氧化铝(pH9—10):适用于碱性物质(如胺、生物碱)和对酸敏感的样品(如缩醛、糖苷等),也适用于烃类、甾体化合物等中性物质的分离。但这种吸附剂能引起被吸附的醛、酮的缩合。酯和内酯的水解、醇羟基的脱水、乙酰糖的去乙酰化、维生素A和K等的破坏等不良副反应。所以,这些化合物不宜用碱性氧化铝分离。
酸性氧化铝(pH3.5—4.5):适用于酸性物质如有机酸、氨基酸等以及色素和醛类化合物的分离。
中性氧化铝(pH7—7.5):适用于醛、酮、醌、苷和硝基化合物以及在碱性介质中不稳定的物质如酯、内酯等的分离,也可以用来分离弱的有机酸和碱等。
(2)硅胶:硅胶是硅酸的部分脱水后的产物,其成分是SiO2•xH2O,又叫缩水硅酸。柱色谱用硅胶一般不含粘合剂。
适用范围:非极性和极性化合物,适用于芳香油、萜类、甾体、生物碱、强心甙、蒽醌类、酸性、酚性化合物、磷脂类、脂肪酸、氨基酸,以及一系列合成产品如有机金属化合物等。(3)聚酰胺:色谱用聚酰胺主要又锦纶6(聚己内酰胺)和锦纶66(聚己二酰己二胺)两种,分子量一般在16000~20000,其亲水性和亲脂性均较好,因此既可分离水溶性成份,也可分
硅胶柱层析技术(共32张PPT)
4.2.2 展开
薄层色谱的展开方法有上行法,下行法,双向展开法,径向展开法等。
▪ ① 上行法:使展开剂由下向上爬.
▪ ② 下行法:使展开剂由上向下.该法可使用极性较弱的展开剂.
4 溶剂的选择
溶剂的选择也许是整个柱色谱分离操作中最困难之处,也是实验成功的 最关键之处.溶剂通常先利用简便的硅胶薄层色谱进行筛选. 4.1 薄层色谱点样
把样品溶解在一种低沸点的有机溶剂中(如氯仿,丙酮.甲醇.乙醇等)然 后用毛细管或微量点样管将试液点到薄层板上.点样量要适当,一般点 样量少些,则分离叫清晰.但要注意到检测灵敏度.
②加压柱是一种比较好的方法,与常压柱类似,只不过外加压力使淋洗 剂走的快些。压力的提供可以是压缩空气,双连球或者小气泵(给鱼 缸供气的就行)。特别是在容易分解的样品的分离中适用。压力不可 过大,不然溶剂走的太快就会减低分离效果。
③常压柱色谱,又称柱层析,是色谱法中最常见的一种。它的突出优点 是,分离效率比经典的化学分离方法高的多,与其他色谱法相比,不 需要昂贵的仪器设备,更换流动相和吸附剂方便,消耗材料少,成本 低,适合分离取样量从克到微克级范围很宽的各种样品,因此在化学 实验室中至今仍被广泛应用。
2.6 合并
根据上面薄层检测的结果,我们可以将具有相同Rf值的部分进行合并, 然后利用旋转蒸发器对合并部分进行旋转蒸发,最后得到我们需要的 目标产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硅胶柱层析色谱基本知识汇总
1.充填法:湿法和干法
湿法:将硅胶和展开剂溶剂配成悬浊液(Slurry)装柱。
干法:在柱子中装入干硅胶填实,再加入展开剂流过浸润硅胶。
在柱子中装入硅胶固定相虽然有这两种不同的办法,但是只要手法得当,把硅胶填充实,两种装法的分离效果没有明显区别。
2.分离效果和流动向的极性
硅胶柱的分离效果与和他相同固定相的TLC一致,洗脱(展开)距离变长,分离效果(△Rf)变好。也就是说,固定相长度越长,分离效果越好。另外,流动相极性越小,产物流出的速度越慢
3.open column chromatography和Flash chromatography
open column也称常压柱,是通过重力使展开剂流出,Flash chromatography是由空气泵将流动相加压流出。
4.经验?理论?
最开始过柱子的人,成败可能确实取决于个人运气和手法吧?个人觉得经验和理论都很有必要。
那么这里就给大家介绍一下Still的flash chromatography的要点吧。
1.TLC上想要物质的点的Rf= 0.35~0.45的展开剂来洗脱效果最佳。
2. 参照列表中,柱子的尺寸和所需的溶剂量。(ref: 2a, Table 1 )
3.固定相(Silica gel)的长度(高度)在15cm(或以下)的话可以用干法装柱,流动相全部加入,浸润硅胶,此过程反复1~2次。
4.粗产物用展开剂或者更小极性的溶剂溶解,打开柱子下方活塞,轻轻上样。
5.在不破坏硅胶表面平整的情况下,加入流动相,并用试管接取。
6. 能接20根试管的话,可以用TLC检测6~20根试管里有没有所要物质,当然如果接到20根还有,只能继续直到没有物质流出。
7.把相同的产物合并,然后旋蒸除溶剂。
5.其他主观经验
Rf= 0.45时,8±2根试管附近;Rf= 0.35时,13±2根附近会开始有目标化合物的点。
△Rf= ~0.05时,固定相高是22cm左右,Rf= 0.3的话,25±2根就会有目标化合物点流出。
原文中5 cm / min程度的速度使流动相流动,速度提高分离效果也不会有太大变化。
Flash chromatography中加压后会导致柱子硅胶填充更紧实,流速变慢,尤其是湿法装柱,这一点要注意,所以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用干法装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