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干扰小区整治-经验分享
关于扰民整改措施
![关于扰民整改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25c3ad87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ec.png)
关于扰民整改措施引言:扰民问题是指在社会生活中,一些行为或者活动给周围居民带来噪音、污染、干扰等不良影响,严重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和居住环境。
为了维护社会秩序和居民的权益,相应的扰民整改措施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实施。
本文将就扰民整改措施的相关内容进行阐述。
一、加强扰民行为的监管和管理1.1 建立健全扰民行为的监测和举报机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扰民行为也日益增多。
为了及时发现和处理扰民问题,应建立健全扰民行为的监测和举报机制。
相关部门可以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摄像监控、噪音监测设备等,对扰民行为进行实时监测和记录,以便及时采取相应的整改措施。
同时,鼓励居民积极参预,提供举报渠道,对扰民行为进行举报,以便及时制止和处理。
1.2 制定严格的扰民行为标准和规定为了明确扰民行为的范围和界定,相关部门应制定严格的扰民行为标准和规定。
这些标准和规定可以包括噪音、震动、污染等方面的具体要求和限制,以便对扰民行为进行准确的判断和处理。
同时,还应加强对扰民行为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居民的扰民意识,从而减少扰民行为的发生。
1.3 加强对扰民行为的处罚和惩戒为了有效遏制扰民行为的发生,相关部门应加强对扰民行为的处罚和惩戒。
对于违反扰民行为的个人或者单位,应依法进行处罚,包括罚款、责令停业整顿等措施。
同时,可以采取公示暴光、限制行业准入等手段,对扰民行为进行惩戒和警示,以起到震慑作用。
二、加强扰民问题的调解和协调2.1 建立健全扰民问题的调解机制对于扰民问题,除了依法惩罚扰民行为外,还应建立健全扰民问题的调解机制。
这可以通过设立专门的调解机构或者组织,由专业人士对扰民问题进行调解和协调。
通过调解,可以促使双方达成和解,减少矛盾和纠纷的发生。
2.2 加强社区居民自治和管理社区居民自治是解决扰民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
相关部门应加强对社区居民自治的引导和支持,鼓励居民组织自发参预社区管理,共同维护社区的和谐与安宁。
通过居民自治,可以提高居民对扰民问题的敏感度和主动性,及时发现和解决扰民问题。
干扰分析经验分享-精华中精华
![干扰分析经验分享-精华中精华](https://img.taocdn.com/s3/m/e42d3ef0a76e58fafbb003c6.png)
干扰处理一、概述对于移动通信网络,保证业务质量的前提是使用干净的频谱,即该频段没有被其他系统使用或干扰。
否则,会使受干扰系统的性能以及终端用户感受都会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
随着4G LTE基站的逐步建设,目前已形成了2/3/4G基站;移动/联通/电信基站共存的局面,系统间干扰的概率也大幅提升.目前已发现大量的TD—LTE基站受到干扰。
这些干扰主要包括共站2/3G基站及其他运营商基站对TD—LTE小区的阻塞、互调和杂散干扰,此外还有其他无线电设备,如手机信号屏蔽器带来的外部干扰.与此同时,随着LTE用户数量的增长,LTE网内干扰也凸显出来。
二、LTE干扰小区筛选筛选出高干扰小区并进行准确分析和确认,是处理干扰的基础.2.1 高干扰小区筛选提取全网小区系统上行每个PRB上检测到的干扰噪声的平均值 (毫瓦分贝)〉-110,即为干扰小区。
并对记录每个干扰小区的干扰值,优先处理非偶发干扰小区。
根据上一步筛选出来的TOP小区,在干扰较高的时间段内对TD-LTE高干扰小区进行PRB级干扰轮询,以了解小区所有PRB的上行干扰情况,以方便分析。
如下图。
Y轴为干扰电平值,X轴为PRB序号.三、高干扰小区分析与整治根据小区级干扰与PRB级干扰的特征,再结合外场扫频就能对干扰小区的干扰类型进行一个初步判定.根据长期以来处理干扰的经验,LTE干扰大致分类如下表:主要干扰类型干扰子类型1干扰子类型2系统内干扰设备问题室分分布故障RRU设备故障GPS失步参数问题帧偏置错误功控问题PUCCH干扰PUSCH干扰系统外干扰隔离度问题阻塞干扰互调干扰杂散干扰屏蔽器干扰全频段屏蔽器窄带屏蔽器广电干扰MMDS干扰3.1 典型干扰特征不同的干扰类型,在PRB级指标上有着不同的体现。
3.1.1互调/谐波干扰互调/谐波干扰一般为附近的无线电设备发射的互调信号落在TD—LTE基站接收频段内造成的,现阶段发现的互调干扰主要为中国移动GSM900系统下行产生的二阶互调/二次谐波干扰了TD-LTE F频段。
关于扰民整改措施
![关于扰民整改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b4c1ba6c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19.png)
关于扰民整改措施一、背景介绍扰民问题是城市管理中常见的难题之一。
为了维护社会秩序和市民的生活环境,采取相应的整改措施是必要的。
本文将详细介绍关于扰民问题的整改措施。
二、问题分析扰民问题主要包括噪音、恶臭、污染等。
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市民的正常生活和工作。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整改措施。
三、整改措施1. 噪音问题整改措施(1) 制定噪音防治法规,明确各类噪音的限制标准。
(2) 加强对噪音源的监管,严格执行噪音排放标准。
(3) 鼓励使用低噪音设备和技术,减少噪音污染。
(4) 加强对噪音投诉的处理,及时解决市民的投诉。
2. 恶臭问题整改措施(1) 加强对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场等恶臭源的监管,确保其正常运行和无臭味排放。
(2) 加大对恶臭问题的巡查力度,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3) 鼓励使用新型的废气处理技术,减少恶臭污染。
3. 污染问题整改措施(1) 制定严格的环境保护法规,加强对污染源的排放监管。
(2) 加大对污染问题的执法力度,对违规企业进行处罚。
(3) 鼓励使用清洁能源,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4) 加强环境监测,及时发现和解决污染问题。
四、整改效果评估为了确保整改措施的有效性,需要进行整改效果评估。
评估的主要指标包括噪音水平、空气质量、环境监测数据等。
通过定期的评估,可以了解整改措施的效果,及时调整和改进措施。
五、社会宣传和教育为了提高市民的环保意识和法律意识,需要进行相关的社会宣传和教育工作。
可以通过媒体宣传、宣传栏、社区讲座等方式,向市民普及环保知识和相关法律法规,引导市民积极参预到扰民整改工作中。
六、经费保障扰民整改工作需要一定的经费支持。
相关部门应当合理安排财政预算,确保整改工作的顺利进行。
同时,可以探索引入社会资本,通过公私合作的方式,提高整改工作的资金利用效率。
七、监督和问责为了确保整改措施的有效实施,需要建立健全的监督和问责机制。
相关部门应当加强对整改工作的监督,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整改。
物业管理有效控制小区噪音污染的方法
![物业管理有效控制小区噪音污染的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a70a5669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d0.png)
物业管理有效控制小区噪音污染的方法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小区噪音污染成为了人们生活中的一个普遍问题。
噪音对人们的身心健康造成了很大的危害,因此,物业管理应该积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控制小区噪音污染。
本文旨在探讨一些物业管理可行的方法,以有效控制小区噪音污染。
1. 完善小区规章制度小区噪音污染的根源之一是居民生活行为的不规范。
因此,物业管理可以制定并完善小区规章制度,明确规定居民在特定时间段内禁止产生噪音。
规章制度可以具体规定禁止高音量的音响设备、噪声施工等,保证小区内的宁静环境。
2. 加强宣传教育宣传教育是控制噪音污染的重要手段。
物业管理可以通过小区公告栏、社区广播、微信公众号等渠道,向居民宣传关于噪音污染的危害以及合理使用家电、文明施工等方面的知识。
通过提高居民的环保意识,引导他们自觉减少产生噪音的行为。
3. 加强设施管理物业管理应加强小区内公共设施的管理和维护,特别是噪音源设施的维修保养。
例如,定期检查小区内的水泵、电梯、空调设备等,以避免因设备损坏而产生噪音污染。
此外,物业还可以在公共场所设置吸音设备,如吸音板、隔音窗等,有效隔离外界噪音影响。
4. 加强物业巡查物业管理应加强对小区内噪音源的巡查和监管。
通过定期巡查,及时处理发现的噪音扰民问题,并对违反规定的行为进行警告和处罚。
物业管理可以与安保人员、业主委员会等合作,形成合力,共同维护小区的宁静环境。
5. 建立投诉处理机制小区居民应当有一个畅通的投诉通道,物业管理可以建立起一套完善的投诉处理机制。
居民可以通过电话、信件或者线上平台进行投诉,物业及时受理并妥善处理。
对于投诉属实的噪音问题,物业应依法采取相应的措施,协助解决纠纷。
6. 合理规划小区布局物业管理在小区规划和建设过程中,应考虑噪音污染防控的因素。
合理规划小区布局,将容易产生噪音的设施和区域与居住区相分离,例如将垃圾站、停车场等安排在远离住宅的位置,减少噪音对居民生活的干扰。
综上所述,物业管理在控制小区噪音污染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如何改善小区的噪音环境
![如何改善小区的噪音环境](https://img.taocdn.com/s3/m/135b8a80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ca.png)
如何改善小区的噪音环境噪音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一种常见问题,特别是在居住在小区的居民中间。
噪音不仅会对居民的生活造成干扰,还可能对居民的健康和心理造成负面影响。
因此,改善小区的噪音环境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改善小区噪音环境的有效方法。
一、加强管理和宣传为了改善小区的噪音环境,小区管理层应该加强管理,并制定相关的规定和政策。
这些规定可以包括限制噪音源的使用时间和噪音水平,并设立相应的处罚机制。
同时,小区管理层可以通过公告板、社交媒体等渠道向居民宣传噪音环境改善的重要性,引导居民共同参与到改善噪音环境的行动中来。
二、加强建筑隔音设计建筑隔音是改善小区噪音环境的重要手段之一。
小区管理层应该在小区住宅的设计和建设过程中,采用适当的建筑隔音材料和技术,减少噪音的传播和影响。
此外,小区管理层还可以考虑在公共区域设置隔音墙或绿化带,以隔离噪音源和居民区域,进一步减少噪音对居民的影响。
三、加强车辆噪音管理车辆噪音是小区噪音环境的一个重要来源。
为了减少车辆噪音的影响,小区管理层可以采取一系列管理措施。
首先,建立和完善小区停车位管理制度,严格控制车辆进出小区的次数和时间,减少车辆的噪音产生。
其次,建设小区内的交通设施,如人行道和停车场,引导车辆在合适的地方行驶,减少在居民区域发出噪音。
最后,鼓励小区居民使用少噪音的交通工具,如电动车或公共交通工具,减少噪音的产生。
四、引导居民文明生活居民的生活习惯和行为举止也会对小区的噪音环境产生影响。
因此,在改善小区噪音环境中,引导居民文明生活至关重要。
小区管理层可以通过宣传教育、组织活动等方式,向居民传达文明生活的重要性,并向居民提供噪音避免的相关知识和技巧。
同时,小区管理层还可以鼓励居民之间相互尊重和互相理解,减少噪音冲突的发生。
五、加强噪音治理的督导和检测噪音治理的督导和检测是提高小区噪音环境的有效手段。
小区管理层可以委托专业机构进行定期的噪音检测,并根据检测结果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关于扰民整改措施
![关于扰民整改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d9a808cb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6ecb744.png)
关于扰民整改措施一、背景介绍扰民问题是指在社区、居民区或者公共场所中产生的噪音、污染、恶臭等不良影响,严重干扰了居民的正常生活和工作秩序。
为了维护社会秩序和居民的合法权益,采取扰民整改措施是必要的。
二、问题分析1. 扰民问题的具体表现:高音喇叭广播、噪音施工、乱堆乱放建造材料等。
2. 扰民问题对居民的影响:影响居民歇息、妨碍学习和工作、伤害身心健康等。
3. 扰民问题的原因:缺乏意识、法律意识淡薄、管理不到位等。
三、整改措施1. 宣传教育通过社区广播、宣传栏、微信公众号等渠道,加强对扰民问题的宣传教育,提高居民的法律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宣传内容包括扰民行为的危害、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以及整改的重要性。
2. 加强管理建立健全扰民问题的举报机制,鼓励居民积极参预,加强社区巡逻和监督力度。
对于违反扰民规定的行为,及时采取行政处罚措施,如罚款、责令整改等。
3. 加强监督成立扰民整改工作小组,由相关部门、社区居民代表等组成,定期召开会议,对扰民问题进行监督和整改。
通过现场检查、随机抽查等方式,确保整改工作的顺利进行。
4. 加强协调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与协调,形成合力。
例如,与环保部门合作,加大对噪音污染的监测和管理力度;与建设部门合作,加强对施工噪音的管理等。
5. 奖惩措施对于整改工作中表现出色的个人和单位,赋予表彰和奖励;对于拒不整改或者多次违规的个人和单位,采取行政处罚措施,并发布相关信息,形成舆论压力。
四、效果评估1. 定期开展扰民问题的调查研究,了解整改措施的实施情况和效果。
2. 统计扰民问题的举报数量和处理结果,评估整改措施的有效性。
3. 定期组织居民满意度调查,了解居民对整改措施的认可度和满意度。
五、预期效果1. 居民生活环境得到改善,居民的身心健康得到保障。
2. 社区秩序得到有效维护,居民的生活质量得到提升。
3. 扰民问题得到有效遏制,社会和谐稳定。
六、总结通过加强宣传教育、加强管理、加强监督、加强协调和奖惩措施,可以有效整改扰民问题,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和社区的整体环境。
扰民问题的解决方案
![扰民问题的解决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c2903306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a4.png)
扰民问题的解决方案一、问题描述扰民问题是指在社区、住宅区或者公共场所中,由于某些行为或者活动给居民或者周围环境带来噪音、恶臭、污染等不良影响,干扰了居民的正常生活和工作秩序。
扰民问题的存在不仅影响了居民的生活品质,还可能引起社会矛盾和纠纷。
因此,制定一套科学有效的解决方案是解决扰民问题的关键。
二、解决方案1. 加强宣传教育通过社区广播、小区公告栏、社交媒体等渠道,向居民普及有关居民生活噪音、环境卫生等方面的知识,提高居民的环保意识和法律意识。
同时,可以组织相关专家开展讲座,向居民传授噪音管理、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引导居民自觉遵守社会公德和法律法规。
2. 完善管理制度建立健全社区、住宅区的管理制度,明确居民的权责和管理职责。
可以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或者委员会,负责解决扰民问题和处理居民投诉。
同时,制定相关管理规定,明确居民生活噪音、环境卫生等方面的标准和要求,建立违规行为的处理机制,对违规行为进行处罚,以起到警示作用。
3. 加强巡逻和监督增加社区巡逻力度,加强对居民生活噪音、环境卫生等方面的监督。
可以组织专门的巡逻队或者安保人员,定期巡查社区、住宅区,发现扰民行为及时制止,并进行记录和处理。
同时,鼓励居民积极参预巡逻和监督工作,形成全民共治的良好氛围。
4. 强化执法力度加大对扰民行为的执法力度,对于违反相关规定的行为严格处罚。
可以加强与公安、环保、城管等部门的合作,形成联合执法的合力。
对于严重扰民行为,可以采取行政拘留、罚款等措施,以起到震慑效果。
5. 提供咨询和调解服务建立扰民问题咨询和调解服务机制,为居民提供咨询和调解服务。
可以设立专门的热线电话或者办公室,接受居民的投诉和求助,及时进行调查和处理。
同时,可以邀请专业的调解机构或者人员介入,协助解决纠纷,促进居民之间的和谐相处。
6. 加强技术手段应用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加强对扰民行为的监测和控制。
可以安装监控摄像头,对关键区域进行监测,及时发现和记录扰民行为。
干扰分析经验分享-精华中精华
![干扰分析经验分享-精华中精华](https://img.taocdn.com/s3/m/672ba0d82cc58bd63186bd65.png)
干扰处理一、概述对于移动通信网络,保证业务质量的前提是使用干净的频谱,即该频段没有被其他系统使用或干扰。
否则,会使受干扰系统的性能以及终端用户感受都会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
随着4G LTE基站的逐步建设,目前已形成了2/3/4G基站;移动/联通/电信基站共存的局面,系统间干扰的概率也大幅提升。
目前已发现大量的TD-LTE基站受到干扰。
这些干扰主要包括共站2/3G基站及其他运营商基站对TD-LTE小区的阻塞、互调和杂散干扰,此外还有其他无线电设备,如手机信号屏蔽器带来的外部干扰。
与此同时,随着LTE用户数量的增长,LTE网内干扰也凸显出来。
二、LTE干扰小区筛选筛选出高干扰小区并进行准确分析和确认,是处理干扰的基础。
2.1 高干扰小区筛选提取全网小区系统上行每个PRB上检测到的干扰噪声的平均值(毫瓦分贝)>-110,即为干扰小区。
并对记录每个干扰小区的干扰值,优先处理非偶发干扰小区。
根据上一步筛选出来的TOP小区,在干扰较高的时间段内对TD-LTE高干扰小区进行PRB 级干扰轮询,以了解小区所有PRB的上行干扰情况,以方便分析。
如下图。
Y轴为干扰电平值,X轴为PRB序号。
三、高干扰小区分析与整治根据小区级干扰与PRB级干扰的特征,再结合外场扫频就能对干扰小区的干扰类型进行一个初步判定。
根据长期以来处理干扰的经验,LTE干扰大致分类如下表:3.1 典型干扰特征不同的干扰类型,在PRB级指标上有着不同的体现。
3.1.1互调/谐波干扰互调/谐波干扰一般为附近的无线电设备发射的互调信号落在TD-LTE基站接收频段内造成的,现阶段发现的互调干扰主要为中国移动GSM900系统下行产生的二阶互调/二次谐波干扰了TD-LTE F频段。
互调干扰的特点是:在100个PRB轮询中表现出一个或者几个PRB突起,而整体底噪较低,如下图:为了进一步确认互调/谐波干扰,需要根据LTE受干扰的PRB序号,推算出GSM互调/谐波的频率。
一点一策噪声治理方案
![一点一策噪声治理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99fbad42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1b.png)
一点一策噪声治理方案为了应对日益严重的噪声污染问题,我国积极倡导“一点一策”的噪声治理方案。
本文将针对不同场景和噪声源,详细阐述具体的噪声治理措施,以期为创建宁静的生活环境提供参考。
一、住宅小区噪声治理方案1.墙体隔音:针对小区外围墙,采用隔音效果良好的建筑材料,如加气混凝土、隔音砂浆等,降低外部噪声对小区内部的影响。
2.植被绿化:在小区内增加植被面积,利用植物的吸音作用降低噪声。
同时,合理规划植被布局,形成天然屏障,阻挡噪声传播。
3.噪声监测:在小区内设立噪声监测点,实时监测噪声水平,为制定针对性治理措施提供数据支持。
4.限行禁鸣:联合交管部门,对小区周边道路实施限行禁鸣措施,减少交通噪声污染。
二、工厂噪声治理方案1.噪声源控制:对工厂内的噪声源进行排查,采用减振、隔声、吸声等措施降低噪声排放。
2.设备升级:选用低噪声设备,从源头上降低噪声污染。
3.建立隔音屏障:在工厂周边建立隔音屏障,阻挡噪声向厂外传播。
4.员工防护:为员工配备耳塞、耳罩等个人防护用品,降低噪声对员工听力的影响。
三、道路交通噪声治理方案1.道路优化:优化道路设计,采用低噪声路面材料,降低车辆行驶产生的噪声。
2.限速禁鸣:在噪声敏感区域实施限速禁鸣措施,减少交通噪声污染。
3.隔音屏设置:在道路两侧设置隔音屏,减轻噪声对周边居民的影响。
4.公共交通优化:鼓励使用新能源公交车,减少尾气排放和噪声污染。
四、建筑施工噪声治理方案1.施工时间限制:合理规划施工时间,尽量避免在夜间和早晨进行噪声较大的施工活动。
2.隔音措施:采用隔音棚、隔音罩等设施,降低施工噪声对外界的影响。
3.噪声监测:在施工现场设立噪声监测点,确保施工噪声符合国家规定标准。
4.施工人员培训:加强施工人员环保意识,规范施工行为,减少噪声污染。
总之,针对不同场景和噪声源,采取“一点一策”的噪声治理方案,有助于改善我们的生活环境,提高生活质量。
上行干扰小区的有效解决办法(原创)
![上行干扰小区的有效解决办法(原创)](https://img.taocdn.com/s3/m/1d756801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30.png)
上行干扰小区的有效解决办法(原创)避免上行干扰的主要措施1、降低基站输出功率降低基站输出功率有利于减少由于耦合器性能不良,或接头接触不良等原因造成的交调杂散干扰,而基站一般不作覆盖,因此降低基站输出功率到37dBm或39dBm不但有利于减少干扰,还可以起到节能的目的。
2、减少近端下行输入电平近端输入功率过大会造成设备起控,产生的交调杂散也会较大;而且在近端下行输入前加装衰减器有利于加大上行链路损耗,有利于减少上行噪声。
所以一定要保证近端下行输入总功率不能超过-2dBm,测试方法在前面有说明(不要只看我们在本地调测软件上看到的数值,我们调测软件上的数值是总功率,与话务量有关,波动较大,话务量高时则高,话务量低时则低,该数值不准,用频谱仪测试较准)。
3、减少远端下行输出功率由于我们GRRU设备采用共用功放,因此产生的交调和杂散也会比基站大,因此在满足覆盖的情况下可以尽量减少远端下行输出功率,下行输出功率不要开满,回退2dB较好,测试方法在前面有说明(不要只看我们在本地调测软件上看到的数值,我们调测软件上的数值是总功率,与话务量有关,波动较大,话务量高时则高,话务量低时则低,该数值不准,用频谱仪测试较准)。
4、设置合理的关断门限关断门限有利于限制外界噪声,因此将关断门限设置在“上行干扰信号强度≦上行关断门限≦上行边缘场强”之间是最好,既可限定噪声,也可以保证通话,上行干扰信号强度可以大概估计为:(ICMBAND=2级时上行干扰强度为-106dBm,ICMBAND=3级时上行干扰强度为-102dBm,ICMBAND=4级时上行干扰强度为-95dBm,ICMBAND=5级时上行干扰强度为-85dBm),而室内覆盖边缘场强一般都在-85dBm以上,如果ICMBAND 在3级以下时关断门限设为-100dBm即可。
5、避免时间色散时间色散会认为是同频干扰,因此尽量避免时间色散问题,一般建议基站不作覆盖,在多台远端重叠覆盖时也要将时延调整为一致。
关于扰民整改措施
![关于扰民整改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4b5e6518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08.png)
关于扰民整改措施一、背景描述近期,某小区居民反映存在一些扰民问题,如噪音扰民、违规商业经营等,严重影响了居民的正常生活和社区的安宁。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小区物业决定采取一系列整改措施,以维护居民的权益和社区的和谐。
二、噪音扰民整改措施1. 加强宣传教育:通过小区公告栏、社区微信群等渠道,向居民宣传噪音扰民的危害性和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提高居民的法律意识和自觉性。
2. 加强巡逻管理:增加物业巡逻力度,特殊是在晚间和周末等易发生噪音扰民的时间段,加强对小区内各种噪音源的监管和制止。
3. 安装监控设备:在小区公共区域和容易发生噪音扰民的地方安装监控设备,以便及时发现并取证相关违规行为,为后续处理提供依据。
4. 开展室内装修管理:制定小区内的室内装修管理规定,要求居民在装修过程中采取隔音措施,减少对他人的噪音干扰。
三、违规商业经营整改措施1. 加强巡查力度:物业将加大对小区内违规商业经营行为的巡查力度,及时发现并制止违规行为,确保小区内商业经营的合法性和规范性。
2. 宣传规定要求:通过小区公告栏、社区微信群等渠道,向居民宣传小区内商业经营的规定要求,包括不得从事违法违规经营、不得影响居民正常生活等内容,提高居民的知晓率和合规性。
3. 建立投诉渠道:设立专门的投诉渠道,为居民提供举报违规商业经营行为的途径,确保投诉能够得到及时处理和反馈。
4. 加强合作管理:与相关部门建立合作机制,加强对商业经营者的监管,确保商业经营的合法性和规范性。
四、整改措施的效果评估1. 定期调查居民满意度:定期组织居民满意度调查,了解居民对整改措施的满意程度和改善效果,及时调整和改进相关工作。
2. 监测数据分析:通过监测设备和相关数据分析工具,对整改措施的效果进行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3. 社区议事会:建立社区议事会制度,定期召开会议,邀请居民代表参预讨论和决策,共同推动整改措施的落实和改进。
五、总结通过以上一系列的整改措施,小区物业将有效应对噪音扰民和违规商业经营等问题,维护居民的权益和社区的和谐。
关于扰民整改措施
![关于扰民整改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5211ec06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cb.png)
关于扰民整改措施标题:关于扰民整改措施引言概述:扰民行为严重影响了社会秩序和居民生活质量,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各地政府和社区采取了一系列整改措施。
本文将详细介绍关于扰民整改措施的相关内容。
一、加强宣传教育1.1 制定扰民行为宣传教育计划,通过各种渠道向公众传达扰民行为的危害性和不良影响。
1.2 利用社交媒体、宣传栏等平台,发布扰民整改政策和措施,引导居民积极参与整改工作。
1.3 开展扰民行为宣传教育活动,邀请专家学者进行讲座和培训,提高居民的法律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二、加强监督管理2.1 建立健全扰民行为监督管理机制,明确责任部门和监督程序,加强对扰民行为的日常监测和巡查。
2.2 设立举报投诉渠道,鼓励居民积极参与监督,及时向相关部门报告扰民行为。
2.3 加强扰民行为处罚力度,对违法行为依法追究责任,形成震慑效果,维护社会秩序。
三、加强社区治理3.1 推动社区自治,建立扰民整改工作组织机构,加强社区居民参与扰民整改工作。
3.2 加强社区巡逻和巡查力度,及时发现和制止扰民行为,保障居民安宁。
3.3 加强社区宣传教育,引导居民文明健康生活,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四、加强法律法规建设4.1 完善相关扰民行为法律法规,明确扰民行为的定义和处罚标准,提高整改工作的法治化水平。
4.2 加强扰民行为的司法解释和裁判规范,保障扰民整改工作的合法性和公正性。
4.3 建立扰民行为数据库,加强信息共享和交流,提高整改工作的效率和便捷性。
五、加强社会参与5.1 鼓励社会组织和志愿者参与扰民整改工作,发挥社会力量的作用,共同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5.2 加强与企业、学校等单位的合作,共同推动扰民整改工作,形成合力。
5.3 建立扰民整改奖惩机制,激励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共同建设文明和谐社会。
结语:通过加强宣传教育、监督管理、社区治理、法律法规建设和社会参与等方面的措施,我们可以有效解决扰民问题,提升社会治安水平,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社区噪音干扰的预防措施及解决方案
![社区噪音干扰的预防措施及解决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15183157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38.png)
社区噪音干扰的预防措施及解决方案引言社区噪音干扰是现代城市生活中常见的问题之一,给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健康带来了困扰。
本文将探讨社区噪音干扰的预防措施及解决方案,以帮助社区创造一个安静和谐的居住环境。
预防措施1. 规范建筑设计- 在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阶段,应考虑噪音控制的因素。
建筑物的设计应采用吸音材料,合理布局噪音敏感区域和噪音源,减少噪音传播。
2. 加强法规制定和执行- 建立和完善社区噪音控制的相关法律法规,制定噪音排放标准,并加强对违法行为的监督和处罚力度,以维护社区居民的权益。
3. 增加绿化和缓冲带- 在社区中增加绿化植被和缓冲带可以起到吸音和隔音的作用,减少外部噪音对社区的干扰。
4. 提供住户教育和宣传- 向社区居民提供有关噪音干扰对健康的影响以及避免噪音污染的方法的教育和宣传,增强居民的噪音意识,共同维护社区的宁静。
解决方案1. 加强社区管理和监测- 建立专门的社区管理机构,负责噪音干扰监测和管理工作。
有效监测社区内的噪音水平,及时发现并解决噪音问题。
2. 采取技术手段减少噪音- 通过使用隔音设备、减少噪音传播的技术手段,例如加装双层窗户、隔音门等,减少噪音对居民的干扰。
3. 推行噪音管理计划- 制定针对社区噪音干扰的管理计划,包括定期检查、巡逻和维护社区设施,及时处理噪音投诉,并积极解决住户之间的噪音冲突。
4. 加强与噪音源的沟通和合作- 与可能产生噪音的单位或个人进行沟通和合作,共同寻找减少噪音干扰的解决方案,达到互利共赢的效果。
结论社区噪音干扰的预防措施和解决方案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包括相关职能部门的执法和监管,居民的噪音意识和自律,以及噪音源单位和个人的配合。
通过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和解决方案,我们可以创造一个安静、和谐的社区居住环境,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以上。
扰民问题的解决方案
![扰民问题的解决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fc59bc74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b35c2eb.png)
扰民问题的解决方案扰民问题是指在社区、居民区或者公共场所中浮现的噪音、恶臭、污染等不良行为,给周围居民的正常生活带来困扰和不便。
为了维护社会秩序、保障居民的权益,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解决方案来处理这些扰民问题。
一、噪音1.加强法律法规的宣传和执行:通过宣传法律法规,让居民了解噪音扰民的相关法律规定,增强居民的法律意识,同时加大对违法噪音行为的执法力度,对违法行为进行处罚,以起到警示作用。
2.建立噪音监测系统:在社区或者居民区设置噪音监测设备,实时监测噪音水平,一旦超过规定的噪音限制值,即将采取措施进行整改,确保居民的肃静生活环境。
3.加强社区管理:加强对社区的管理,建立健全的社区巡逻制度,及时发现和制止噪音扰民行为,同时加强对小区内娱乐场所、餐饮店等商户的管理,确保其营业行为不会给周围居民带来噪音干扰。
4.提倡文明习惯:通过开展文明礼仪宣传活动,引导居民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如不在夜间大声喧哗、不乱扔垃圾等,减少噪音扰民的发生。
二、恶臭1.加强环境监管:加大对工业企业、农业养殖场等可能产生恶臭的单位的环境监管力度,确保其排放的废气符合相关标准,减少恶臭扰民的发生。
2.加强垃圾处理:加强对垃圾处理站点的管理,确保垃圾的及时清运和处理,防止垃圾产生恶臭。
同时,鼓励居民分类投放垃圾,减少垃圾的产生和滞留。
3.开展环境整治行动:通过开展环境整治行动,清理河道、沟渠等可能滋生恶臭的地方,改善周围环境,减少恶臭扰民的问题。
4.加强宣传教育:通过宣传教育活动,让居民了解恶臭扰民的危害,提高环境保护意识,鼓励居民积极参预环境保护行动,共同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
三、污染 1.加强环境监测:建立完善的环境监测体系,实时监测空气质量、水质等环境指标,一旦发现污染问题,即将采取措施进行整改,保障居民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2.加强污染管理:对于已经存在的污染企业,加大污染管理力度,引导其采取环保措施,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改善周围环境。
关于扰民整改措施
![关于扰民整改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d05ecb91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2f.png)
关于扰民整改措施扰民问题是指在社会生活中,某些行为或者活动对周围居民的正常生活、歇息、学习和工作造成干扰或者困扰的现象。
为了维护社会秩序和居民的合法权益,采取相应的扰民整改措施是必要的。
一、制定扰民整改措施的背景和目的扰民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了社会和谐稳定,给居民的正常生活带来了困扰。
因此,制定扰民整改措施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和减少扰民问题,保障居民的生活质量和权益。
二、扰民整改措施的具体内容1. 加强宣传教育通过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居民对扰民问题的认识和理解。
可以通过社区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发布扰民问题的相关知识,告知居民扰民行为的危害以及整改的重要性。
2. 建立举报机制设立专门的举报电话和举报邮箱,鼓励居民积极参预扰民问题的举报工作。
对于居民的举报,相关部门应及时受理并进行调查处理,保护举报人的合法权益。
3. 加强巡逻和监管加大对扰民行为的巡逻力度,加强对扰民行为的监管和处罚力度。
相关执法部门应加强巡逻力度,及时发现和制止扰民行为,对违法行为者进行处罚和教育。
4. 加强社区管理加强社区管理,建立健全社区巡逻和治安防控机制。
社区应加强对居民的宣传教育,引导居民自觉遵守社会公德和法律法规,共同营造良好的社区环境。
5. 加强扰民行为的惩罚力度对于扰民行为者,应依法进行严厉的处罚。
相关执法部门应加大对扰民行为的打击力度,对违法行为者进行快速、公正的处理,形成对扰民行为的震慑力。
三、扰民整改措施的实施方案1. 制定具体的扰民整改计划相关部门应制定具体的扰民整改计划,明确整改的时间节点和任务分工。
计划中应包括宣传教育、举报机制、巡逻和监管、社区管理以及扰民行为的惩罚等方面的具体措施。
2. 加强协调合作相关部门之间应加强沟通和协调,形成合力。
扰民整改工作涉及多个部门,需要各部门之间的密切配合和协作,共同推进扰民整改工作的顺利进行。
3. 定期评估和总结定期对扰民整改工作进行评估和总结,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改进。
物业管理服务方案改善小区噪音管理措施
![物业管理服务方案改善小区噪音管理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d47f9915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bb.png)
物业管理服务方案改善小区噪音管理措施物业管理服务方案——改善小区噪音管理措施物业管理服务在当今社会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尤其对于住宅小区而言,一个舒适、安静的居住环境对居民的生活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
然而,小区噪音问题一直是困扰居民的普遍难题。
本文将针对小区噪音问题,提出一些改善管理措施,以提升居民的居住体验。
一、问题分析噪音对人们的身心健康和正常生活产生负面影响。
小区噪音通常来自多个方面,如车辆噪音、邻里噪音、设备设施噪音等。
小区噪音问题的存在不仅会干扰居民的休息和睡眠,还会导致社交关系紧张,增加居民的心理压力。
因此,改善小区噪音管理措施势在必行。
二、噪音监测与评估为了有效改善小区噪音管理,首先需要进行噪音监测与评估工作。
物业管理方应委托专业机构对小区进行噪音监测,建立噪音监测点,并在不同时间段进行连续监测。
通过监测数据的分析与评估,可以了解小区的噪音状况,明确噪音问题的来源和严重程度。
三、制定噪音管理准则在了解小区噪音问题的基础上,物业管理方应制定一套合理的噪音管理准则。
该准则应明确禁止或限制一些产生噪音的行为,例如在特定时间段内禁止大声喧哗、高音量播放音乐以及使用噪音污染的设备等。
准则的建立需要充分考虑居民的需求和利益,兼顾公共空间与私人生活之间的平衡。
四、设立噪音管理制度物业管理方应建立一套噪音管理制度,并通过内部培训、居民宣传等方式将其推行到小区居民中。
制度的内容应明确记录噪音管理准则、管理流程、投诉处理程序等,以保证噪音管理工作的有序进行。
同时,物业管理方还应设立专门的噪音管理团队,负责监督和执行噪音管理制度,及时处理违规行为。
五、加强设施设备维护小区内部的一些设施设备可能是噪音产生的重要原因。
为了减少这些设备所带来的噪音干扰,物业管理方应定期对设施设备进行维护和检修,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安全使用。
另外,应采用先进的噪音减轻设备和技术,如隔音材料、降噪设备等,来降低噪音产生和传播。
六、加强居民宣传教育居民的主动参与和积极配合是小区噪音管理工作取得成效的关键。
如何有效管理物业环境中的噪音问题
![如何有效管理物业环境中的噪音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428c7d92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e19bc7a.png)
如何有效管理物业环境中的噪音问题噪音问题一直是物业管理中一个令人头痛的难题。
社区住宅、商场、办公楼等场所都面临噪音问题的管理挑战。
噪音不仅会干扰人们的正常生活和工作,还可能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影响。
为了创造一个安静、和谐的环境,物业管理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来管理噪音问题。
本文将探讨几种有效的管理噪音问题的方法。
一、制定清晰的噪音管理政策。
物业管理公司或业主委员会应制定明确的噪音管理政策,并将其公告于社区或建筑物内。
这个政策应该明确规定什么噪音是被允许的,什么噪音是禁止的,并明确规定时段内的噪音限制。
例如,在晚上特定时段内禁止进行高音量的装修施工。
二、开展噪音源调查。
物业管理需要对社区或建筑物内可能产生噪音的源头进行调查。
这包括分析可能导致噪音的设备、装修施工等,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减少噪音。
例如,安装隔音设备、使用低噪音设备等。
三、提供噪音相关知识培训。
物业管理可以组织相关的培训活动,向居民、员工等人员传授噪音管理的知识。
培训内容可以包括识别噪音源、合理使用噪音设备、噪音对健康的影响等。
通过提高居民和员工的噪音意识,可以有效减少噪音问题的发生。
四、加强设备维护保养。
物业管理应定期检查社区或建筑物内的设备,并进行必要的维护保养工作。
例如,定期检查空调、排风扇、水泵等设备,确保其正常运作,减少设备噪音。
五、推行“住宅和谐计划”。
物业管理可以倡导并推行“住宅和谐计划”,通过调解邻里之间的矛盾,减少因噪音引发的纠纷。
例如,建立邻里监督机制,居民之间可以互相监督维持良好的噪音环境;开展临时活动时,提前通知邻近住户,获得他们的谅解和支持等。
六、建立噪音投诉渠道。
物业管理应建立噪音投诉渠道,供居民和用户进行噪音投诉,并及时处理投诉事件。
投诉渠道可以通过电话、网络等方式提供,以方便居民的举报和反馈。
七、定期监测噪音水平。
物业管理可以定期监测社区或建筑物内的噪音水平。
这可以通过使用噪音计等专业设备进行实时监测,或者委托第三方专业机构定期进行噪音检测。
扰民问题的解决方案
![扰民问题的解决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a1052812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7d3a71a.png)
扰民问题的解决方案一、背景介绍扰民问题是指在社区、居民区或公共场所中,由于某些行为或活动对周围居民的正常生活造成干扰和困扰的问题。
这些问题可能包括噪音扰民、恶臭扰民、视觉污染等。
为了维护社会和谐稳定,解决扰民问题是非常重要的。
二、噪音扰民问题的解决方案1. 加强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通过社区广播、电视、报纸等媒体,向居民宣传有关噪音扰民的法律法规,提高居民的法律意识,增强自觉遵守的意识。
2. 建立噪音监测系统:在居民区或公共场所安装噪音监测设备,及时发现和记录噪音扰民情况,为后续解决提供依据。
3. 加强执法力度:增加执法人员的数量,加大对违法噪音行为的查处力度,对违法行为进行处罚,以起到震慑作用。
4. 提供噪音隔离设施:在噪音源附近建立隔音墙、隔音窗等设施,减少噪音对周围居民的影响。
5. 加强社区居民的互动交流:组织居民参与社区活动,增加社区凝聚力,减少因个别居民行为引起的噪音扰民问题。
三、恶臭扰民问题的解决方案1. 加强环境监管:建立恶臭污染源的监测系统,对恶臭污染源进行定期检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并采取措施进行治理。
2. 完善恶臭治理技术:研发和应用恶臭治理技术,如生物滤池、活性炭吸附等,对恶臭污染源进行治理,减少恶臭扰民问题。
3. 加强企业管理:对涉及恶臭污染的企业进行严格监管,要求其加强设备维护和管理,确保生产过程中不产生恶臭污染。
4. 提高居民的环境意识:通过社区宣传教育,提高居民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增强环境保护的自觉性,减少恶臭扰民问题的发生。
四、视觉污染问题的解决方案1. 加强城市规划和建设管理:在城市规划中注重景观设计,合理安排建筑和绿化布局,减少视觉污染问题的发生。
2. 加强建筑外观管理:对建筑外墙、广告牌等进行管理,禁止使用过于刺眼或炫目的颜色和灯光,减少对周围居民的视觉干扰。
3. 加强道路交通管理:对乱贴乱画、乱搭乱建等行为进行严厉打击,维护城市道路的整洁和美观。
4. 提高居民的环境意识:通过社区宣传教育,提高居民对环境美化的重视程度,增强环境美化的自觉性,减少视觉污染问题的发生。
扰民问题的解决方案
![扰民问题的解决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7837e091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b0d125d.png)
扰民问题的解决方案背景介绍:扰民问题是指在社区或者居民区内,由于某些行为或者活动导致居民的生活受到干扰和困扰的情况。
这些问题可能包括噪音扰民、恶臭扰民、环境污染等,给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健康造成为了一定的影响。
为了维护社区的和谐与安宁,解决扰民问题是至关重要的。
解决方案:针对扰民问题,可以采取以下解决方案:1. 加强法律法规的宣传和执行:针对扰民行为,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提高居民的法律意识,让居民了解扰民行为的法律后果。
同时,加大执法力度,对于违反扰民法规的行为进行严厉处罚,以起到威慑作用。
2. 建立有效的投诉机制:建立一个便捷、高效的投诉机制,让居民可以方便地向相关部门投诉扰民问题。
投诉部门应及时受理并进行调查处理,确保居民的合法权益得到保护。
3. 加强社区管理和监督:加强社区管理,设立专门的扰民问题管理部门或者岗位,负责对扰民问题进行监督和处理。
定期开展扰民问题的巡查,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确保社区的安宁与和谐。
4. 提供咨询和协助服务:设立扰民问题咨询热线或者专门的服务窗口,提供居民咨询和协助解决扰民问题的服务。
居民可以通过电话或者亲自前往咨询,获得相关解决方案和指导,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
5. 加强环境保护和监测:对于环境污染等扰民问题,加强环境保护工作,加大对污染源的监测和管理力度。
建立环境监测系统,及时发现并处理环境污染问题,确保居民的生活环境清洁和健康。
案例分析:以某社区的噪音扰民问题为例,该社区位于市中心,周边有商业区和娱乐场所,居民反映噪音扰民问题严重影响了居住环境。
1. 加强法律法规的宣传和执行:社区委员会联合居委会、物业公司等组织开展宣传活动,向居民普及相关法律法规,告知居民应如何处理扰民问题。
同时,加大执法力度,加强对商业区和娱乐场所的执法检查,对违规经营者进行处罚。
2. 建立有效的投诉机制:社区设立专门的投诉窗口,居民可以通过电话、邮件或者亲自前往投诉,投诉窗口负责受理投诉并及时转交相关部门处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N047952互调干扰造成,上站核查发现两小区天线水平距离1米左右,没有垂直隔离度,将
LFE04700EH-西肖里长屯2扇区天线降低0.5米后,小区底噪降低至-108dbm。
调整前
调整后
14
互调干扰整治案例-修改GSM频点
LFE0430A2H-夏口供销社3扇区为LTE高干扰小区, 平均底噪-105dbm,经排查发现为同站G043671互 调干扰造成,上站核查发现两小区天线水平距离0.8 米,垂直隔离距离较小,将G043671天线降低至抱
天线水平放置
网络侧统计和现场测试均断定干扰源应该在电视发射塔上,现场测试发现干扰信号的水平极化特征进一步指 向干扰来自广播电视设备,因为无法进一步接近干扰设备,所以具体的设备需要移动公司与电视台相关部门 确认。
17
广电MMDS干扰
D频段高干扰整治: 市区D频段干扰严重,前期通过扫频测试发现干扰均由广电MMDS 设备造成,对市区国力机械南侧辽河路路段、恒大驾校、开发区医 院等10几个点热点区域进行扫频测试,也确认干扰来自广电方向, 广电设备关闭前小区干扰分布
当两个或多个DCS基站使用尚未分配的1850-1880MHz频率时,或同时使用18051830MHz和1850-1880MHz频率时(即满足2f1-f2或2f2-f1落在F频段),将可能在18801920MHz频段产生强度较高的三阶互调产物。 互调干扰会造成TD-LTE基站接收机灵敏度损失,严重时甚至将无法工作(目前移动DCS未使 用1850以上频段,故TD-LTE三阶互调干扰的情况比较少,现网主要是G900的二次谐波、互 调干扰)。
-98.66 -100.13 -100.67 -101.41
亚太西南角(职业技术学院)
华晨业务大厅(职业技术学院5号楼) 华宇学院东 华晨业务大厅(职业技术学院5号楼) 华宇学院
100RB干扰如下
22
华宇学院干扰排查
经过排查发现在华宇学院东侧建筑工地上存在信号发射装置,主要用户地面和塔吊的通信控制, 对周边基站造成了干扰,协调用户断电后周边基站干扰消失。目前正在和用户协商通过修改频段 来规避对周边基站的干扰。
20
辛店骆庄干扰排查
3、干扰排查
通过核查发现LDE04101SH-辛店姜牌寨小区频点均为37900,但是该小区timeOffset=0 和周边基
站时隙不同步,互相干扰,同时自身干扰也比较高。
4、干扰处理
将姜牌寨基站频点修改成38098后 LDE0410791H1-辛店骆庄干扰消失
21
华宇学院干扰排查
TDD无线通信系统中,在某种特定的气候、、地形、环境条件下,远端基站下行时隙传输距离 超过TDD系统上下行保护时隙的保护距离,干扰到本地基站的上行时隙。
这类干扰的特征是频域整体均有抬升,中间6个RB(RB47-52)抬升更为明显S故障:
GPS故障基站,GPS告警导致失步,失步站点的下行symbol落到同步站点的上行symbol,导 致失步站点周边的基站周边区域底噪严重抬升。
9
互调干扰介绍
目前移动TD-LTE F频段的工作频点为1885-1905,1905-1915MHz。互调干扰一般为附近 的无线电设备发射的互调信号落在TD-LTE基站接收频段内造成的。
目前移动GSM900使用下行频段为935-954Mhz,GSM900下行频段的二次谐波、互调( 2f1,2f2,f1+f2)频段范围为1870-1908Mhz,会对LTE的F1频段和F2频段的前半部分造成干 扰。
经领导协调,广电设备2月19日凌晨关闭,我们对比了2月19日、2
月18全网D频段小区干扰情况,爱立信区域整体底噪降低10db,中 兴区域整体底噪降低5db,效果明显,目前市区D频段已无高干扰 小区,与前期分析和判断一致。 广电设备关闭后小区干扰分布
厂家 日期 干扰值高于-100 干扰值高于-105 干扰值高于-113 全网底噪 均值 -106.4 -117.1 -112.81 -117.62
LTE F频段下倾角都设的较小,方向角也大致相同,针对这种场景,可将2G、4G独立天线更
换为2/4G合路天线。
2G attenna1 4G attenna1 2/4G 合路天线
13
互调干扰整治案例-增加隔离度
LFE04700EH-西肖里长屯2扇区为LTE高干扰小区,平均底噪-101dbm,经排查发现为同站
根据2f1(GSM)<1905 或 2f1(GSM)>1915,计算得出GSM900安全区间为f1<=88
11
互调干扰整治措施2_增加天线隔离度
增加隔离度:GSM900二次谐波、互调干扰理论要求隔离度为30DB,TD-LTE天线和GSM 定向天线之间间距并排同向安装时要求,水平隔离距离≥0.5m,垂直距离≥0.3。实测中, 50dB左右的隔离基本能满足需求,即隔离度在水平距离≥2m,或者垂直距离≥0.5m。
LDE0410791H1-辛店骆庄为省公司高干扰挂牌小区,通过100RB分析发现整体底噪均抬升明显,初
步怀疑为外部干扰造成。
InterferencePwr
-89.00 21 -89.50 -90.00 -90.50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91.00
-91.50
2、周边小区干扰核查 查看周边小区干扰统计,北侧的二甲刘和辛店 姜牌寨均存在上行高干扰,周边的F小区正常, 没有发现干扰现象。
杆底端,干扰变化不大,仍为高干扰小区。
查看G043671 BCCH=84,2F1对LFE0430A2H形成 干扰,调整至94,LTE 2小区底噪降低至-109, PUCCH干扰也降低至-107。
调整前
调整后
15
广电MMDS干扰
电视发射塔周边干扰情况:沿着白色圆圈周围的小区基本都是受严重干扰的,这种指向非常明显,可以肯定
在对干扰区域内的地理高点向各个方向进行扫频测试,距离干扰源越近干扰越强,天线指向越靠近干扰源方
向干扰越强,从而进一步缩小干扰源范围 第四步:排查干扰源 对判定区域进行详细干扰源排查。
排查排查体会:
1、 LTE对上行底噪要求较高,上行底噪在-105dbm已经定义为高干扰,考虑到天线挂高较高,我们在地面 仅有距离干扰源很近频谱仪上行底噪才会有明显的提升,有时候一堵墙、一扇铁门就可以将干扰信号屏蔽,所以 在路面扫频的时候一定要加强扫荡密度。
23
外部干扰排查心得
第一步:通过受干扰小区确定干扰区域: 外部干扰源会对周边小区进行干扰,可以通过受干扰小区位置圈定干扰源区域,天线同样挂高没有阻挡的情 况下离干扰源越近小区底噪提升越大,底噪大致相同,天线挂高较矮的应该距离干扰源更近,进一步缩小干扰源 区域。 第二步:通过天线调整确定干扰源方向 正对干扰源方向小区干扰最强,可以通过调整基站天线方位角核查小区的底噪变化来判断干扰源的大致方向 第三步:通过地势较高点扫频测试
d≥2m
2G attenna1 4G attenna1
d ≥0.5m
2G attenna1
4G attenna1
水平隔离度
垂直隔离度
12
互调干扰整治措施3_更换天线
更换天线:干扰源基站和被干扰基站天线在水平距离达到2米以上,或本就是垂直隔离的情 况下,可将干扰源GSM小区天线更换为二阶互调抑制度更高的天线;目前农村GSM900和
统计发现下列小区存在严重上行干扰,干扰特征一样,都是前面55个PRB干扰严重,后面的无干 扰
SITE CELL PUSCH_Interference SITENAME
LDE04Y024R
LDE04Y0B7R LDE04Y073H LDE04Y0B7R LDE04Y028H
3
2 2 1 2
-94.62
干扰源在圆圈范围。
电视发射塔
3天72小时受干扰小区被干扰次数分布,全部(爱立信区域)784个统计小区中有502个小区是全部72个小时都 存在干扰,被干扰次数超过36个小时的共601小区 。干扰信号是全天24小时工作的,这有利于现场查找干扰信
号,围绕电视发射塔做了多点测试,各测试点分布如下:
16
广电MMDS干扰
干扰信号的极化特性:现场测试还发现,当测试天线水平放置时,测出的干扰信号明显强于天线垂直放置时 的测试结果,由此判断干扰信号是水平极化的,广播电视系统一般采用水平极化的信号。 以下是天线不同放置时的现场测试照片。可以看出天线水平放置时测得的信号明显强于天线垂直放置时的测 试结果。
天线垂直放置
特征为某一区域的基站同一时间同时受到干扰
6
高干扰整治-干扰特征
干扰仪干扰:
干扰的特点为全部RB均受到强干扰,一般在学校考试或者政府部门重要会议时候会使用,对 周边的站点均有影响。
7
高干扰整治-干扰特征
互调/谐波干扰:
这两种干扰在频域上表现为某个或者几个RB呈尖峰凸起状,未受干扰底噪很低。
8
高干扰整治-流程
小区数 出现频次 小区数 出现频次 小区数 出现频次 爱立信 02月18日 02月19日 02月18日 02月19日 155 0 8 0 825 0 40 0 327 0 38 0 1777 0 172 0 683 12 258 13 3958 52 1294 50
中兴
19
辛店骆庄干扰排查
1、干扰特征
合,再考虑是否是二阶互调的影响。
GSM频点修改安全区间: 解决LTE F1(38400)二次谐波、二阶互调问题:优化GSM900频点
根据2f1(GSM)<1885 或 2f1(GSM)>1905,计算出GSM900安全区间为f1<38 & f1>88
解决LTE F2 (38544)二次谐波、二阶互调问题:优化GSM900频点f
2
高干扰整治-干扰特征
杂散干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