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宪法在审计法律体系建设中的作用-易修改word范文 (4页)
论宪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建构与发展中的作用
区、直辖市的地方性法规,可以依法制定规章。截至2009年8月底,国务院部门
和有立法权的地方政府共制定规章2万余件。
无需赘言,国务院部门规章和地方政府规章在具体应用性和操作性方面具有
无可比拟的优势,与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涉及方方面面,是现行有效的
实用主义的角度探讨问题。
综上所述,政府规章、司法解释都游离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之
外,这种现状不仅不符合中国实际,并且不利于法律体系自身“结构严谨、内部
协调、体例科学、调整有效”的要求。
三、发挥宪法作用,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不断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内部存在的问题,具体可分为以下三个方
法指引——加快立法,有法可依
正如本文第二部分所述,宪法的两大机能在于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保障国
家机构的行为合法。那么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立法工作也要围绕这两个方面来开
展。只要哪个部分的公民权利没有得到有效保障,就说明哪个环节还存在立法缺
失。因此,从这一角度讲,宪法就像一座灯塔,指引着立法的方向。
不能像《合同法》一样深入民间,否亂一旦违宪审查被滥用,它将失去自身的价
值。
有些同志可能会说,随着我国法制建设的不断推进,立法工作日渐科学、透
明,应该不会出现违宪的事情,规定违宪审查制度没有必要。笔者不赞同这种观
点。事实上,只有完善违宪审查制度,才能有效解决立法不作为和立法乱作为的
面:(1)法律体系不够健全,民生等领域立法不足;(2)法律过时、相互冲突问题突
出,亟需系统清理;(3)违宪责任相关制度的不完善。对症下药,笔者认为,宪法在
试述宪法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中的作用
试述宪法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中的作用
丁寰翔
【期刊名称】《宁波工程学院学报》
【年(卷),期】2002(014)001
【摘要】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已成为我国人民的奋斗目标.宪法作为根本法,是实现法治国家的根本的法律保障;法治入宪,是党的治国方略的宪法化,标志着我党治国方式的进步;法治,最根本的是宪法之治,宪法至上,提高宪法的最高的权威性,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核心.
【总页数】3页(P35-36,42)
【作者】丁寰翔
【作者单位】浙江万里学院,浙江,宁波,3151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DF2
【相关文献】
1.建议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写进宪法 [J], 周玉文;
2.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法律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J], 王彦兵
3.学习宪法积极推进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进程 [J], 本刊编辑部
4.高举宪法大旗,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为第三次修宪而作 [J], 石道银
5.树立宪法权威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我院迎接首个“国家宪法日”座谈会[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018-2019-申论考试倡议书-易修改word版 (4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所得,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予以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修改文字! ==申论考试倡议书申论考试倡议书关于开展“火红绸带心理援助行动”的倡议书【1】各界热心人士:救灾援助,不仅应在物质上给灾区人民以资助,更要在心灵层面给灾民带来慰藉,带来活下去的勇气和动力。
为了给灾区人民行之有效的心理援助,我们决定发起“火红绸带心理援助行动”,通过飞扬火红绸带,给人们带来温暖、安全、激情、希望的感受,减少人们的焦虑和恐惧。
为此,我们倡议:将飘扬的火红绸带系在废墟上,系在寻人栏上,系在过往车辆的车镜上。
将飘扬的火红绸带系在从废墟中抬出的生还者、从事心理援助的专家和志愿者以及幸免受创的人们身上。
随处飘扬的火红绸带,是我们对坍塌家园无限的眷恋;是我们对重逢相见无比殷切的盼望;是我们对受灾同胞深切的牵挂;是我们对心灵救援共同参与的无疆界邀约。
无处不在的火红绸带,是对受伤城市最深情的安抚;是在天灾面前誓不低头的决心。
让我们行动起来,系上一条“心灵援助”红绸带,传递彼此心对心的安抚,传递我们心对心的牵挂。
心理援助专家团20**年10月1日给全省医疗单位的倡议书【2】全省各医疗单位:正当全省医疗卫生系统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十六届四中、五中全会会议精神,加快卫生改革发展步伐,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积极推进我省跨越式发展之际,迎来了全国卫生工作会议的召开。
医疗卫生行业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
近年来,医疗卫生单位不断加大职业教育和行风建设力度,医德医风和行业作风建设取得了积极进展。
在抗击“非典”的斗争中,行业作风建设的成果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广大医务人员临危不惧、服从大局、恪尽职守、敬业奉献,战斗在抗击非典最前沿,用心血、汗水甚至生命谱写了一曲群众称颂的“白衣战士”之歌,为夺取非典防治工作的阶段性重大胜利做出了突出贡献,赢得了广泛赞誉。
我国宪法的重要性及其作用是什么
我国宪法的重要性及其作用是什么我国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律,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宪法为国家奠定了制度基础,保障了国家的稳定和社会的发展。
本文将探讨我国宪法的重要性及其作用,以及如何实现宪法的有效保障和发挥作用。
首先,我国宪法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律,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
宪法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基本原则和国家机构的组织架构等核心内容,具有最广泛的适用范围和最高的法律效力。
宪法的制定和实施旨在确保国家的长期稳定和持续发展,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和社会公平正义。
其次,宪法具有指导国家治理的基本原则和价值观念。
宪法规定了国家的目标和中心任务,明确了国家的根本精神和价值追求,为国家决策提供了基本方向和准则。
宪法还规范了国家权力的行使方式和范围,保障了国家的权力运行符合法治原则,避免滥用权力和腐败现象的发生。
再次,宪法是公民权利和自由的保障者。
宪法在第二章中明确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包括言论自由、宗教信仰自由、人身自由等。
宪法保障了公民的平等权利和社会保障,限制了国家对公民权利的侵犯,为公民的合法权益提供了法律保护。
最后,宪法是法治社会的基石。
宪法规定了国家的法律体系和法律程序,保障了法律的平等适用和司法公正。
宪法还规范了国家权力的行使和限制,保障了国家机关依法行使职权,为社会提供了稳定的法治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制度保障。
除了以上几点,我国宪法还有着重要的作用。
首先,宪法在保障国家稳定和社会和谐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宪法规定了国家的政治制度和社会制度,明确了国家权力的来源和行使方式,确保国家的稳定和政治权力的和谐运行。
宪法还规范了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为社会提供了公平、公正和有序的制度环境。
其次,宪法是国家发展的指导和保障。
宪法规定了国家的发展目标和战略,明确了国家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的基本原则和路径。
宪法还规范了国家机构和公共机构的职责和职能,保障了国家发展的有序进行和各项事业的顺利实施。
2018年中国新宪法修改学习心得:国之宪法国之定海神针
2018年中国新宪法修改学习心得:国之宪法国之定海神针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法律效力。
我们党首先要带头尊崇和执行宪法,把领导人民制定和实施宪法法律同党坚持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统一起来。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法律的特权。
一切违反宪法法律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
要加快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用科学有效、系统完备的制度体系保证宪法实施。
要完善宪法监督制度,积极稳妥推进合宪性审查工作,加强备案审查制度和能力建设。
要加强宪法学习宣传教育,弘扬宪法精神、普及宪法知识,为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营造良好氛围。
宪法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加强宪法学习宣传教育是实施宪法的重要基础。
要在全社会广泛开展尊崇宪法、学习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运用宪法的宣传教育,弘扬宪法精神,弘扬社会主义法治意识,增强广大干部群众的宪法意识,使全体人民成为宪法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要坚持从青少年抓起,把宪法法律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引导青少年从小掌握宪法法律知识、树立宪法法律意识、养成遵法守法习惯。
要完善国家工作人员学习宪法法律的制度,推动领导干部加强宪法学习,增强宪法意识,带头尊崇宪法、学习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运用宪法,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模范。
“治国凭圭臬,安邦靠准绳。
”众所周知,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
宪法的修改是国家政治生活的一件大事,是利国利民的一件大喜事,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背景下,我国法治建设取得的重大成果。
我国现行宪法实施以来,这是第5次修改。
这次修宪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举措,对更好发挥宪法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的重大作用,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宪法保障,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论宪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建构与发展中的作用
论宪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建构与发展中的作用作者:尹士海来源:《法制与社会》2010年第30期摘要本文首先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发展现状着手,根据客观实际提出了两个命题,并对之分别论证:一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内涵进行重新界定,提出应该明确的将“行政规章、司法解释”全部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范畴;二是宪法要在“制定法律、修改法律、废除法律、法律清理”等“法律体系建构与发展”中的各个环节发挥其“立法指引”、“系统规范”、“责任追究”等三个方面的作用。
关键词宪法法律体系中国特色中图分类号:D920.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0)10-008-02一、问题的提出“到2010年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党的十五大提出的新时期立法工作总目标。
如期实现这一目标,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是今年立法工作的首要任务,也是今年人大工作的重中之重”。
这是刚刚闭幕不久的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吴邦国委员长代表全国人大常委会所作的常委会工作报告中的一段话。
目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基本形成,截至2009年12月底,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共制定了现行有效的法律232件;国务院共制定了现行有效的行政法规690多件;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共制定了现行有效的地方性法规8800余件。
但是,不容否认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还存在不少的问题,归结起来,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内涵不清,行政规章和司法解释均未纳入;二是宪法尚未完全发挥其在法律体系中的作用。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内涵再界定(一)若干文件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内涵”的表述2000年通过的《立法法》第二条明确规定:“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的制定、修改和废止,适用本法。
国务院部门规章和地方政府规章的制定、修改和废止,依照本法的有关规定执行。
《宪法》确立审计监督制度
AppreciatION 鉴赏·审计收藏故事荟萃16《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大法,拥有最高法律效力。
我国现行宪法于1982年公布施行,历经1988年、1993年、1999年、2004年、2018年五次修正。
审计博物馆馆藏了一本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长18.4厘米,宽12.9厘米,厚0.3厘米。
1982年宪法总共有七条规定直接涉及审计,确定在我国实行审计监督制度,明确规定了审计体制、审计机关的主要职责、审计监督的基本原则。
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第一次在宪法中确立审计监督制度和审计机关的法律地位,奠定了我国审计法治建设的基础,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了把全党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
为适应加强财政经济监督的需要,在我国建立独立的审计监督制度十分必要。
1980年9月,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接受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的建议,决定成立宪法修改委员会。
1982年,胡乔木同志参与修改宪法,他在参考其他国家宪法的过程中发现,国外都有审计机关,而且地位很重要。
胡乔木跟几位领导同志商量,是不是在宪法中规定设立审计机关,这一建议得到财政部的拥护。
1982年2月至3月,胡乔木曾两次就《宪法修改草案(讨论稿)》向宪法修改委员会做出说明,介绍设立审计机关的必要性、审计机关的基本职责和审计独立性。
财政部3月2日对《宪法修改草案(讨论稿)》提出修改意见,建议将审计机关的任务改为“国务院设立审计机关,对各级政府及其所属财政、金融、企业、事业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活动进行审计监督”。
同年4月28日,载有实行审计监督制度和设立审计机关内容的宪法修改草案公布,向全国征求意见。
一些地方和部门提出审计机关最好隶属于人大常委会。
彭真认为,审计机关应主要审计预决算和违法乱纪情况,只能放在国务院。
12月4日,新宪法经第五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通过,第六十二条、第六十三条、第六十七条和第八十条规定了审计长的任免;第八十六条规定了审计长是国务院的组成人员之一;第九十一条规定“国务院设立审计机关,对国务院各部门和地方各级政府的财政收支,对国家的财政金融机构和企业事业组织的财务收支,进行审计监督。
【2018-2019】审计报告中的审计建议怎么写-word范文 (14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审计报告中的审计建议怎么写篇一:民间审计报告撰写中的问题分析及对策建议摘要:现行的标准审计报告格式和内容有所滞后,未能与审计目标的发展要求保持一致,应加以修正。
关键词:民间审计报告;审计目标;法律责任一、我国现行民间审计报告存在的问题基于目前会计信息严重失真的状况,我国民间审计的总目标逐步向以查错揭弊与验证报表公允性并重方向发展。
但现行的标准审计报告格式和内容有所滞后,未能与审计目标的发展要求保持一致。
1.范围段包括的内容虽多但未对重点问题进行充分的叙述。
我国现行的标准审计报告中,范围段要求说明所审的会计报表、主管部门与审计人员的责任、审计依据及实施的审计工作。
一方面,范围段包括的内容过多,不便于报告使用者进行阅读以清晰掌握相关内容;另一方面,对实施的审计工作和审计依据的说明过于简单,缺乏说服力。
对所实施的审计工作仅说明实施抽查会计记录是不充分的,抽查会计记录只是实施的审计工作的基础部分而不是主要部分,社会公众并不了解审计工作的过程,而且“我们认为必要的审计程序”可能引起报告使用者的误解。
站在报告使用者的角度上来讲,在对审计人员的职业能力缺乏充分了解的情况下,这种措辞不能使其对审计人员的工作产生足够的信任。
2.审计意见的内容不够充分,不适应审计目标发展的要求。
我国《独立审计准则第7号—审计报告》中仅要求在审计报告意见段说明被审计报表的合法性、公允性和一贯性,从审计目标发展的角度来看这是不充分的。
虽然从注册会计师的角度考虑,为尽量减少承担法律责任的风险而回避使用一些措辞,但从审计发展历史和维护社会公众利益的角度来看,查错揭弊目标是不应放弃的。
特别是我国现阶段现代企业制度尚不完善,内部控制不够健全,审计人员不能仅仅依靠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对被审计报表的公允性发表审计意见。
【2018-2019】民法读后感三篇-范文word版 (10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民法读后感三篇民法读后感篇一:法学方法与现代民法读后感龑在读了部分黄茂荣老师写的《法学方法与现代民法》,从中也了解了一些与法学方法相关的一些知识以及科学的法学方法对于学习法律这门学科的重要性。
在书中黄茂荣老师通过讲述了大量的案例,以及黄茂荣老师对案例的详细分析。
当然我认为在学习的同时伴随而来的还有许许多多问题,现将我认识到的和了解的大概阐述一下。
本书通过多次的修订再版,最终总结出八个章节的内容。
通过法学方法对于现代民法的重大影响,说明了科学的法学方法对于学习、认识法律的奠基作用,以及法学方法对于法律的严谨论断、公平公正不以主观意识转移的作用与让法律脱离人治更还的实现法治的规范化。
并且对于法律的漏洞以及补救做了详细的阐述说明。
相对于其他书目本书特别的在于增加了论发源一讲。
从源头开始探求,而非是毫无意义的论述观点、下定义。
通过对于法源的解释与研究,作者从最初的税收领域发掘出了法的影子。
通过对纳税义务的研究,引申出对于“法律”定义的解释。
而后上升到发源的研究并从民主法治的角度对于其意义、表现形式、法规性命令、行政规则、自治法规以及税法上的法规性命令进行说明。
巧妙通俗的以水源的分析方式引申出对于法源分析的方向与层次。
但对于法,它毕竟不想水一样单纯,对于法源在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观点不同的定义,但却皆有其讨论的重点有其说明的利益与价值利益。
对于事物的了解首先就应从其外在表现着手,对于法源的表现从“国内法”出发分别对于制定法、法院判决、习惯法、契约等经行分析。
首先,法律的“具体规定”与“一般规定”的优先关系之逻辑关系与法律与习惯之间应遵守法理的价值关系。
而对于法院的裁决,是不应该成为法源的。
但是对于最高院那些以解释为基础的判决,在实际中具有法的效力,但究其本身仍然不具有独立的法源而是依附于制定法。
2018-2019-法律法制征文题目-word范文 (3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法律法制征文题目法律是和谐之基,有了法律社会才能发展进步;法律是文明之花,有了法律公民才能提高素养;法律是实践之果,有了法律国家才能长治久安。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搜集的法律法制征文题目,欢迎大家参考借鉴。
法律法制征文题目一“法”就在我们的身边,我们是21世纪的青少年,我们必须做到“知法、学法、遵法、用法”当一个真正的好公民。
我们生活在法制的国度,处处需有法,处处需遵法,而作为青少年,我们要应该让法律在心间长驻。
我们从初中开始便开设了法制教育课程,法律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通过学法,我们对法律有了逐步的认知,法制观念也由此提高。
我们懂得了在法律范围内什么事该帮,什么事禁止做。
怎样行使权利,如何履行义务……而假如我们是法盲,也许在触犯法律后也不知道自己的行为是违法的,由此产生的后果就必定严重了,据统计,在各类犯罪人员中,不知道什么是违法行为或不懂法的人数占总数的一半以上。
所以,学习法律是我们立足于法律社会的基础,是创造美好未来的重要保证。
遵守法律和宪法是我们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
俗语有云:“没有规矩,无以成方圆。
”法律的制定是维护社会秩序的根本途径,所以为了社会的安定,更是为了我们自身,我们必须自觉守法。
而且法律所规定的内容,必定是着眼于公民的利益,因此我们没有理由反对,没有理由不遵循,更没有理由背道而驰。
虽然我们有追求个性的自由,但这并不意味我们能标新立异,无视法律的存在。
与法律抗衡的结果只有一个,就是自毁前程在我们身边,同龄人知法犯法的例子不胜枚举,而为了灿烂的明天,我们能不守法吗?因为需要,所以用法我们都曾做过这样的一道题目:当自身利益受到侵害时,该怎么办?回答是: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权利。
我们是这样说的,但未必能完全做到征文;法制800字3篇征文。
当我们真正遇到类似的事时,()经常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从而放弃了行使权利。
【2018-2019】对审计报告意见怎么写-范文word版 (5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所得,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予以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修改文字! ==对审计报告意见怎么写审计报告意见建议怎么写?下面小编就来教大家如何科学合理的撰写审计报告意见,赶紧来看看吧。
审计报告意见撰写原则一、针对性原则。
审计机关“开出”审计意见和建议的“处方”是“对症”的,被审计单位通过采纳审计机关提出的审计意见和建议,就能有效地改进其在财政财务收支以及与财政财务收支相关联的体制、机制、制度和决策、经营、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
为此,审计机关必须对被审计单位在财政财务收支以及与财政财务收支相关联的体制、机制、制度和决策、经营、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有比较深刻和本质的认识,不能只知表现现象或者被假象所迷感,要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切中要害、对症下药,做到“药”到“病”除。
在这一点上,切忌语不中的、左顾右盼而言他。
二、建设性原则。
审计机关提出的审计意见和建议,不仅要有效地改进被审计单位在财政财务收支以及与财政财务收支相关联的体制、机制、制度和决策、经营、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而且要在对“症”下“药”的基础上,更全面、更深刻地为被审计单位及其主管部门乃至宏观经济调控部门提出更富远见卓识、更具创造性和跳跃性,具有“防”“治”结合、“强身健体”、标本兼治功效的审计意见和建议,从而使被审计单位在财政财务收支以及与财政财务收支相关联的体制、机制、制度和决策、经营、管理等方面上层次、上水平。
为此,审计机关不仅要了解被审计单位在财政财务收支以及与财政财务收支相关联的体制、机制、制度和决策、经营、管理等方面的现状,而且要熟知国内外先进的体制、机制、财政财务收支运行模式、核算技术、决策及经营理念、管理思想和控制手段等,并把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既符合客观实际又极具创新价值的审计意见和建议,为被审计单位所积极采纳。
三、实用性原则,也称可操作性原则。
2018-2019-关于宪法伴我行征文800字-word范文 (3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关于宪法伴我行征文800字弘扬宪法精神,建设法治中国,就是要尊重宪法的法律地位,坚持确立的政治、经济、社会制度。
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关于宪法伴我行征文800字,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关于宪法伴我行征文800字一违法犯罪的道路。
纸是包不住火的法律是我们人人都要遵守的,就将罪恶的双手伸向身边的人。
这真是恶有恶报啊,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触犯了法规。
身上的钱花光了,要做到对于违法的事应该及时做到“有则改之;打架斗殴,只有这样才能让我们的身心健康地成长:“不以规矩。
这位中学生戴上了偷窃的罪名,为了保障未成年人身心健康,一次在这名未成年人准备作案的时候被民警抓个正着。
几个初中生沉迷于网络游戏中、故意毁坏财物,走上了道德败坏、夜不归宿,不成方圆;进入法律,向未成年人勒索钱财,谁就必定倒在法律之下,不得有下列不良行为。
法网恢恢。
多阅读《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疏而不漏,对不良行为及时进行预防和矫治,从此他的人生便留下了不光彩的一笔;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携带管制刀具。
”;参与赌博或者变相赌博等行为,无则加勉”,在不良的环境影响下,到时候后悔莫及,从生活的经验教训中悟出实实在在的道理和人生价值,被送去少管所进行劳教,谁把法律当儿戏,懂得什么是违法的,就像一张雪白的纸张滴上了乌黑的墨水印!他们轻视法律,报复的心理促使它产生了邪恶的念头。
我们作为21世纪的青少年,心里感到很不平衡,因此我们现在如果多学一些法律知识,就是说任何事物都不能缺少束缚它的规则。
我的身边就有一些关于未成年人犯罪活生生的例子。
一个中学生,不应该有不健康的思想,否则就会方寸大乱,于是进行还击。
我们同样作为中学生,很难再擦掉了。
【参考文档】审计人员学法用法心得体会-word范文 (3页)
【参考文档】审计人员学法用法心得体会-word范文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予以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随意编辑修改! ==
审计人员学法用法心得体会
近段时间来,作为一名普通的审计人员,我通过对社会主义相
关法制体系核心读物的学习,了解到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概括为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五个方面。
这五个方面,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执法为民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要求,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追求,服务大局是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使命,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保证。
一是依法治国的理念
依法治国,是我们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只有坚持依法治国,才能使党正确的领导人民群众,管理国家事务,建设经济,逐步实现我国的社会生活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
具体到审计工作,就是审计工作必须做到独立、公开、依法、程序。
二是执法为民的理念
执法为民,执政为民,是我们党坚持的基本原则,也是党在各项社会建设中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
我个人认为,作为一个审计人员,必须树立执法为民的理念,要把审计工作服务人民的思想贯彻始终,要把审计工作的免疫系统功能发挥出来,要切实的为解决社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供思路。
三是公平正义的理念
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目标,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我国社会建设取得成功的必要保证。
审计工作,也要敢于面对困难,敢于面对权力,敢于碰硬,敢于查处重大违法违纪问题,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
论述宪法对法制建设的作用
论述宪法对法制建设的作用
宪法在法制建设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宪法是国家进行立法工作的法律基础,是制定其他法律的依据。
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
2.宪法除了规定执法机关的组织与职权之外,还规定了执行机关
的活动原则。
例如,我国宪法规定,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规定独
立行使审判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3.宪法是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有力途径。
只有弘扬“宪法
精神”,将宪法精神真正融入到日常生活之中,才能为新时代构
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凝心聚力。
4.宪法是促进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有力保障。
习近平总书记
强调,党领导人民制定和完善宪法,就是要发挥宪法在治国理
政中的重要作用。
要用科学有效、系统完备的制度体系保证宪
法实施,加强宪法监督,维护宪法尊严,把实施宪法提高到新
水平。
5.宪法保障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
它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
和义务,并且为这些权利和义务的实现提供了法律保障。
总之,宪法在法制建设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是国家法律体系的基础和核心,保障了公民权利和社会公正,推动了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建设。
宪法在审计法律体系建设中的作用
宪法在审计法律体系建设中的作用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宪法的发展历程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它的贯彻执行对于一个国家护统一保持政权稳固保障人民的权利与自由发展民主政治完善法治以及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起到重要。
我国宪法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制保障。
它以法律形式确认了我国各族人民奋斗的成果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根本仸务和国家生活中最重要的原则具有最大的权威性和最高的法律效力。
我国98年宪法即现行宪法经过988年993年999年的三次修正宪法内容进一步完善在我国的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
概括起来现行宪法有以下四大特点与:第一宪法保障了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第现行宪法促进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完善。
第三宪法推动了我国的社会主义法制建设。
第四宪法促进了我国人权事业和各项事业的发展。
从98年宪法实施至今已经3年了。
3年宪法实践和施行的经验告诉我们只有全面坚持和完善宪法切实保证宪法的贯彻实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和现代化国家的目标才能够得到实现。
同时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仸何事物都不是一成不变的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宪法也不例外宪法自身也不是停滞不前的它也应在改革实践和发展中不断完善。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物质明政治明和精神明的整体推进随着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的真正建立我国宪法制度也将不断丰富和完善宪法的权威性将越来越高一定会更好地发挥国家根本大法的。
我国审计法律体系的建设与发展经过近30年的建设和不断完善我国审计法律体系取得了质的飞跃审计法律法规逐步健全同时也呈现出自身鲜明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法律法规逐步健全。
在我国审计工0方针依法审计服务大局围绕中心突出重点求真务实中把依法审计摆在了第一位由此可见我国对审计法治化建设的重视程度。
我国在98年审计制度创立之初就开始考虑构建国家审计制度法律体系并在以后的发展进程逐步进行了健全完善。
宪法的法律效力案例(3篇)
第1篇一、案件背景某市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绿化问题日益凸显。
为了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高市民生活质量,市政府制定了《某市城市绿化规划》。
然而,该规划在实施过程中,与某市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某市城市绿化条例》产生了冲突。
某市人民代表大会认为市政府的规划与条例不符,要求市政府立即停止实施,并重新制定规划。
市政府则认为,城市绿化规划属于行政范畴,其制定和实施应由市政府负责。
双方就此问题产生了争议。
二、案件经过1. 某市人民代表大会认为,市政府的城市绿化规划与《某市城市绿化条例》不符,违反了宪法和法律的规定。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市政府在城市绿化规划中,将部分绿化用地调整为商业用地,这与《某市城市绿化条例》中关于绿化用地保护的规定相悖。
(2)市政府在城市绿化规划中,未充分考虑市民意见,未按照《某市城市绿化条例》的规定进行公示和征求意见。
(3)市政府在城市绿化规划中,未充分履行职责,对绿化项目的实施和监管不到位。
2. 市政府则认为,城市绿化规划属于行政范畴,其制定和实施应由市政府负责。
市政府在制定城市绿化规划时,已充分考虑了相关法律法规,并按照程序进行了公示和征求意见。
市政府的城市绿化规划是合法有效的。
三、案件审理1. 某市人民法院受理了此案,并依法组成合议庭进行审理。
2. 在审理过程中,法院依法调取了相关证据,包括市政府的城市绿化规划文件、某市城市绿化条例、市民意见反馈等。
3. 法院认为,某市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某市城市绿化条例》是本市的地方性法规,具有法律效力。
市政府的城市绿化规划作为行政行为,应当遵循法律法规的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法》的相关规定,某市人民代表大会对市政府的城市绿化规划有监督权。
4. 法院认为,市政府在城市绿化规划中,存在以下问题:(1)未严格按照《某市城市绿化条例》的规定保护绿化用地。
(2)未充分履行职责,对绿化项目的实施和监管不到位。
学习宪法法律建设法治体系
学习宪法法律建设法治体系宪法是一国的根本法律,是国家治理的总章程。
宪法的权威和普及程度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的法治水平和社会稳定。
作为公民,学习宪法法律建设法治体系是我们的基本义务和责任。
本文将从宪法的重要性、法治体系的构建和宪法学习的途径三个方面进行详细论述。
一、宪法的重要性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法律,具有以下几个重要的作用。
首先,宪法保障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
宪法规定了公民享有的基本权利,如言论自由、人身自由、财产权等。
宪法对权力的行使和制约进行了明确界定,确保了公民的合法权益和平等地位。
其次,宪法明确了国家机关的组织和职权。
宪法规定了国家机关的组成和权力分工,确保各级政府和行政机关的合法性和权威性。
通过宪法,公民可以了解政府的组织结构和职责,监督政府的行为是否符合法律和公正原则。
最后,宪法是国家的法治基石。
宪法规定了国家的基本制度和法律原则,是法律体系的核心和基础。
宪法的权威和适用是其他法律的前提,也是法治建设的关键。
只有遵守宪法,才能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平正义。
二、法治体系的构建法治体系是指以宪法为核心,以合法性和公正性为原则,通过法律、制度、机制等多种手段来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的体制机构。
法治体系的构建是一个复杂而长期的过程,需要政府、法律机构和公民共同努力。
首先,政府应当制定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
法律是法治体系的基础和核心,政府应当以宪法为指导,制定符合国情和社会需要的法律,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和法律权益。
同时,政府还应当加强行政程序的公开透明,提升公平正义的保障。
其次,法律机构应当加强执法力度和司法独立。
只有有力有效的执法和司法机构才能维护社会的稳定和公平,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
法律机构应当加强职业培训,提升专业素养和执法水平,确保公正、公平、公开的司法环境。
最后,公民应当增强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
学习宪法和法律知识是每个公民的基本责任,通过学习,公民可以了解自己的权利和义务,增强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
审计监督是宪法和审计法赋予审计机关的一项重要职责(精选多篇)
审计监督是宪法和审计法赋予审计机关的一项重要职责(精选多篇)第一篇:审计监督是宪法和审计法赋予审计机关的一项重要职责审计监督是宪法和审计法赋予审计机关的一项重要职责。
国务院高度重视和支持审计工作。
近年来,审计机关不断加强财政、金融和企业及重大民生项目审计工作,严肃查处违法违规问题,在推进反腐倡廉建设、推动完善国家治理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有关地区和部门按照国务院部署认真整改,审计发现的问题及时得到纠正。
与此同时,制度建设不断推进,预算公开进展加快,薄弱环节得到加强。
会议指出,审计发现的问题能否得到彻底整改,关系到政府的执行力和公信力,各级领导要高度重视。
一要切实把整改工作摆到重要位置。
涉及国务院部门的,国务院领导同志要根据工作分工亲自过问,各部门、各单位主要负责人是整改工作第一责任人;涉及地方的,省(区、市)政府的主要负责人要亲自挂帅,加强督促检查。
对于拖延、推诿甚至拒不整改的,要严肃追究有关人员责任。
二要着力解决好民生领域审计发现的突出问题。
认真查处和纠正涉及保障房、医疗卫生服务、入学就业、征地拆迁、环境保护等方面侵犯群众利益的违法违纪行为。
三要认真做好整改情况公开工作。
在全面公开审计查出问题整改结果的基础上,实事求是、全面客观回应社会关切,充分尊重公众知情权和监督权。
四要加大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力度。
加强预算管理,细化预算编制,强化执行管理。
完善转移支付制度,减少专项转移支付,扩大一般性转移支付规模,健全绩效评价制度。
深入推进预决算公开,细化公开内容。
有关地区、部门和单位要在10月底前将整改情况报告国务院。
国务院将在年底前向全国人大常委会专题报告。
会议听取了全国社会保障资金审计情况的汇报。
今年3月至5月,审计署组织全国各级审计机关4万多名审计人员,重点审计了2011年全国省市县三级地方政府管理的9项社会保险基金、6项社会救助资金、3项社会福利资金共18项社会保障资金,核查了2005年以来相关数据;延伸审计了29273家企业、4207家医院和8101个村(居)委会。
2018年中国新宪法修改学习心得体会
2018年中国新宪法修改学习心得体会2018年3月11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完成对现行宪法的第五次修改。
以下是由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2018年中国新宪法修改学习心得体会”,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2018年中国新宪法修改学习心得体会【一】2018年3月11日,第十三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通过了我国第五次宪法修正案;本次宪法修改吸纳了我国新时期社会主义改革的诸多理论与实践成果,修改的条文与内容举世瞩目,既顺应了党和人民事业发展要求,又遵循了宪法法律发展规律。
中共十九届二中全会指出,宪法修改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坚持正确政治方向;严格依法按照程序进行;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凝聚共识,确保反映人民意志、得到人民拥护;坚持对宪法作部分修改、不作大改的原则,做到既顺应党和人民事业发展要求,又遵循宪法法律发展规律,保持宪法连续性、稳定性、权威性。
宪法法律的发展规律之一,就是既要通过宪定和法定的程序,使宪法和法律的修订也要依宪依法进行,同时又要确保宪法法律修订内容与修订前的内容之间具有历史连续性。
我国宪法是同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的实践探索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其显著特点和基本规律就是随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完善发展。
从1954年我国第一部宪法诞生至今,我国宪法一直处在探索实践和不断完善过程中。
1982年宪法公布施行后,根据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和发展,分别于1988年、1993年、1999年、2004年进行了4次修改。
实践证明,每一次宪法修改都符合国情、符合实际、符合形势,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新成就新经验新要求,有力促进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力推动了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进程,有力维护了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稳定。
时间就是发展的空间。
自2004年修改宪法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又有了许多重要发展变化。
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毫不动摇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
宪法与法治建设
宪法与法治建设宪法作为一部国家的最高法律文件,承载了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社会等方方面面的原则和规范。
宪法对于法治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法治建设的基石和保障。
本文将就宪法与法治建设的关系展开讨论。
一、宪法的重要地位宪法作为国家整个法律体系的根基,具有极高的法律效力和权威性。
宪法的内容涵盖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基本权利和义务等,它为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
宪法所确定的国家机构的职权和职责,为实现政府的合法性提供了依据。
同时,宪法还具有固定和约束国家行为的作用,确保国家行为在一定的范围内进行,并对违法行为进行制止。
二、宪法与法治的关系宪法是法治建设的基石和核心。
它规定了国家的组织形式、机构设置和权力分配等,是国家法律体系的总纲。
宪法的制定和实施过程是一种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体现。
宪法的修改和修订需要依照法律程序进行,这体现了法治的原则。
同时,宪法中所包含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是保障公民权利和促进社会公正的重要依据。
法治建设的目标就是保障公民的权利和提供公正的司法保障。
法律的存在和实施需要以宪法为依据,确保法律的公正和公平。
而法律的公正和公平需要以宪法的精神为指导。
三、宪法的制定与实施宪法的制定是一个相对复杂的过程,需要考虑到国家的实际情况和法治建设的需要。
宪法的修订和制定需要广泛听取公众和专家的意见,确保各个社会群体的利益得到平衡。
宪法的修改和实施还需考虑到法律的可行性和可执行性,避免制定过于理想化的宪法条款。
宪法的实施需要法治建设的全面推进。
宪法规定的权利和义务需要通过法律制度和司法机构来具体实现和保护。
各级政府和相关机构必须依法行政,确保政策和行为与宪法的规定相符。
同时,司法机构需要采取公正、独立和有效的方式来处理各类案件,以维护宪法权威和保护公民权益。
四、宪法的修订与保持宪法的修订和保持应当坚持稳步推进,稳定法治的原则。
修订宪法应当遵循社会稳定和法治发展的需要,不宜盲目追求变革和改革,而忽视了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本司将予以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编辑修改,推荐下载使用!==
宪法在审计法律体系建设中的作用
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宪法的发展历程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它的贯彻执行对于一个国家维护统一、保持政权稳固、保障人民的权利与自由、发展民主政治、完善法治以及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起到重要作用。
我国宪法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制保障。
它以法律形式确认了我国各族人民奋斗的成果,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根本任务和国家生活中最重要的原则,具有最大的权威性和最高的法律效力。
我国1982年宪法即现行宪法经过1988年、1993年、1999年的三次修正,宪法内容进一步完善,在我国的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概括起来,现行宪法有以下四大特点与作用:
第一,宪法保障了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第二,现行宪法促进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完善。
第三,宪法推动了我国的社会主义法制建设。
第四,宪法促进了我国人权事业和各项事业的发展。
从1982年宪法实施至今,已经32年了。
32年宪法实践和施行的经验告诉我们,只有全面坚持和完善宪法,切实保证宪法的贯彻实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和现代化国家的目标才能够得到实现。
同时,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任何事物都不是一成不变的,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宪法也不例外,宪法自身也不是停滞不前的,它也应在改革实践和发展中不断完善。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整体推进,随着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的真正建立,我国宪法制度也将不断丰富和完善,宪法的权威性将越来越高,一定会更好地发挥国家根本大法的作用。
二、我国审计法律体系的建设与发展
经过近30年的建设和不断完善,我国审计法律体系取得了质的飞跃,审计法律法规逐步健全,同时也呈现出自身鲜明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法律法规逐步健全。
在我国审计工作20字方针依法审计、服务大局、围绕中心、突出重点、求真务实中,把依法审计摆在了第一位,由此可见我国对审计法治化建设的重视程度。
我国在1982年审计制度创立之初就开始考虑构建国家审计制度法律体系,并在以后的发展进程逐步进行了健全完善。
主要体现在下面几个方面:一是在国家宪法中进行了明确规定。
《宪法》第一百零九条规定:县级以上的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设立审计机关。
地方各级审计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对本级人民政府和上一级审计机关负责、第九十条规定:国务院设立审计机关,对国务院各部门和地方各级政府的财政收支,对国家的财政金融机构和企业事业组织的财务收支,进行审计监督。
审计机关在国务院总理领导下,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不受其他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这为国家审计制度的创立和发展奠定了最可靠的根本性法律保障。
二是在各项规定中对国家审计定位进行了明确。
审计署在筹建期问,就起草了《关于开展审计工作几个问题的请示》,国务院批转了这一文件,对审计机关的任务、职权、审计机关的设置和领导关系,以及建立部门和单位内部审计等问题作出了规定,后又发布了《关于审计工作的暂行规定》,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一部审计法规,为创立阶段的审计工作提供了必要的法律依据。
之后又陆续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条例实施细则》等。
这些法规的制定,标志着我国审计工作在法治化建设方面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三是针对新时期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对审计法律体系进行了进一步健全完善。
201X年2月2日经国务院第100次常务会议,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实施条例》进行了重新修订,并于同年5月1日起正式施行,此次修订是继审计法修订后,我国审计法治建设进程中的又一件大事,有利于审计机关、被审计单位、有关部门和有关人员准确理解和全面贯彻实施审计法的各项规定,对于完善我国的审计监督制度,更好地发挥审计职能具有重要的意义。
201X年7月8日审计长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审计准则》,并于201X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此次的修订和颁布,进一步完善了我国审计法律体系,对规范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执行审计业务的行为,保证审计质量,防范审计风险,发挥审计的免疫系统功能有重大意义。
2.审计职能不断拓展。
国家审计制度创立初期,全国各级审计机关在艰苦的条件下积极开展审计工作,从大量的审计实践中逐步探索并提炼出许多宝贵的审计经验。
从最初开展的对行政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的财政财务收支审计到对金融、外资、政府投资等方面的审计,为改革开放初期经济社会发展的顺利有序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随着审计法律制度的不断健全完善,全国各级审计机关又开展了对本级财政预算执行情况的审计,使我国审计监督内容和范围进一步全面,丰富和发展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监督体系。
近年来,随着各级政府责任的深化,审计机关不断拓展审计领域,进一步深化了监督内容,审计关注的内容从真实合法性逐步扩展到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审计;在开展部门财政财务收支审计的同时,并逐步加大对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的同步审计;从单纯维护财经纪律秩序,逐步向政策执行、民生保障、环节保护、文化建设等领域多方位、深层次渗透,国家审计在促进国家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中的发挥了重要作用。
3.审计方式不断改进。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由传统手工审计逐步向计算机审计转变。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传统手工审计越来越无法满足审计监督的需要,审计方式的改进已经成为国家审计发展的客观要求。
利用计算机技术开展审计能大大提高审计工作效率,并能促进审计查深查透,提高审计质量。
近些年来,各级审计机关不断加大了计算机审计的力度,部分信息化审计发展靠前的地方所有审计项目都实现了计算机审计,随着金审工程一期、二期的实施,计算机审计正逐步取代传统的手工审计方式,成为开展审计工作的利器。
二是由单项审计向多项目捆绑审计转变。
过去审计机关通常只对某个单位、项目、资金和经济责任等进行单独审计,这样做既使审计资源得不到充分整合利用,也不利于审计工作效率的提高和审计成果的利用转化。
近些年来各级审计机关积极推行了多项目捆绑审计,探索实行预算执行审计与经济责任审计、专项资金审计相结合,党委和政府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相结合,财务收支与工程造价相结合,项目审计与专项调查相结合等审计模式,指派一个审计组完成多项审计任务,实施一次审计出具多项审计报告的审计方式,既兼顾了全面性,又突出了重点性,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三是由事后审计逐步向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跟踪审计转变。
事后审计主要履行的是查错纠弊的监督型职能,事中事前审计则在履行监督职能的同时,更注重履行服务职能,这样使审计的时效性增强。
当前各级审计机关主要在工程建设和政策执行审计等领域就跟踪审计模式进行了积极探索和实践,积累了丰富经验,对于及时发现项目建设管理、政策执行中的存在的问题,从源头上遏制各类违规违纪行为,强化被审计单位责任意识、促进制度健全、规范程序运作等起到了积极作用。
三、我国审计法律体系发展的战略方向
制度的建立和发展总体来说是一个持续上升的过程,建立适应时代需要的制度体系对事业发展能起到很好的引导作用,反之则会成为束缚事业发展的桎梏。
笔者认为,从国家审计制度的历史背景和主要特点来看,我国国家审计制度必须根据我国的国情与社会主义现阶段的发展状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为审计事业快速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1.弘扬审计人员核心价值观,以文立审。
文化反映了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灵魂,也是促进社会发展、国富民强的深层动力。
伴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审计被提到一个更高的层次,地位更加突出,任务更加繁重,社会更加关注,风险更加凸显,在这种形势下,大力弘扬和践行以责任、忠诚、清廉、依法、独立、奉献为主要内容的审计人员核心价值观将刻不容缓。
将其转化为审计工作制度、审计业务流程等,做到核心价值观培育与审计管理、制度建设等有机融合,以此引导和规范审计干部的行为,最大限度发挥审计核心价值观的价值效用。
2.大力开展绩效审计,以效优审。
随着时代发展,审计不断被赋予新的职能,寄予更高期望,审计必须在更高层次和更广的领域发挥建设性作用。
从这几年财政审计逐步向大格局方向迈进,部门预算审计向资金预算源头和二、三级单位延伸,经济责任审计从传统的离任审计到任中审计占据主导,重大专项资金和投资项目从事后监督向全过程跟踪监督转变,审计整改由单方面督办整改到联合整改,再到纳入党委、政府考核体系等都可见一斑,审计工作不仅要在量上做大文章,还必须在效上做优文章。
一方面,审计机关要充实提升自身的服务力,真正发挥免
疫系统职能作用,达到服务完善国家治理的功效。
另一方面,应大力开展绩效审计,将绩效审计结果作为党委、政府考核被审计单位,组织部门考核领导干部的重要依据,将其作为责任追究制度的一个组成部分和政府官员政绩考核体系的一个改革目标,切实提高政府行政效能,更好服务完善国家治理。
3.上下联动,统筹强审。
《宪法》规定审计对各级党委、政府负责,从这个层面上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具有大内审的特性,政府的层级性决定了各级审计机关之问有一定的断层,但不能因为这些断层,而将上、下级审计机关之问割裂开来,必须发挥好业务指导的职能作用,以审计业务为载体,捆绑上下审计机关,建立和完善相关制度,实现统筹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