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心理学第五章短时记忆与工作记忆 ppt课件

合集下载

认知心理学第五章短时记忆与工作记忆

认知心理学第五章短时记忆与工作记忆

05 短时记忆与工作记忆的应 用
教育领域的应用
促进学习策略
短时记忆和工作记忆是学习的重要基础,教育者可以通过 设计有效的学习策略,如分段学习和分散复习,来帮助学 生更好地管理和利用短时记忆和工作记忆。
个性化教学
了解学生的短时记忆和工作记忆能力,可以帮助教育者制 定个性化的教学计划,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结构与功能
短时记忆和工作记忆在大脑中的结构与功能存在差异,短 时记忆主要与大脑皮层下的听觉系统有关,而工作记忆则 涉及多个认知系统的协同作用。
联系
工作记忆是短时记忆的一 种扩展
工作记忆可以看作是短时记忆 的一种扩展,它不仅包括信息 的暂时存储,还涉及对信息的 操作和处理。
信息在两者之间可以相互 转换
差异
存储时间
短时记忆的存储时间通常在几秒至几分钟之间,而工作记 忆的存储时间则相对较长,可以持续数分钟至数小时。
信息处理方式
短时记忆主要涉及对信息的暂时存储和简单复述,而工作 记忆则涉及更复杂的信息处理和操作,如分析、组合和推 理等。
信息容量
短时记忆的信息容量有限,通常只能存储7±2个信息单元, 而工作记忆的信息容量相对较大,可以同时处理和存储更多 的信息。
影响个体的思维速度、 学习能力、推理能力 等认知能力。
工作记忆的模型与结构
模型
工作记忆的模型通常包括中央执行系统、语音回路、视觉空间模板和情景缓冲器 等部分。
结构
工作记忆的结构包括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短时记忆负责暂时存储信息,长时记 忆负责长期存储和提取信息。
03 短时记忆与工作记忆的差 异与联系
研究发现工作记忆的容量有限,大约 为4个项目,且存在个体差异。
短时记忆与工作记忆的比较研究

第五章 短时记忆

第五章  短时记忆

短时记忆中的系列扫描,搜索到所需的项目立即 停止(自我停止搜索,指识记项目与记忆集中的同一 项目匹配后,不再搜索),符合认知经济的原则 但为什么sternberg实验发现被试是按从头至尾的 完全搜索(指将识记项目与记忆集中的全部项目都顺 序比较)?
Sternberg认为扫描过程、匹配过程、决策过程 是分开的,且非常迅速,且扫描一旦启动就有完成趋 势,难以停下。决策过程需时较多,为求工作效率, 才全部比较之后只做一次判定。
德罗莎Derosa、特卡克Tkacz,1976以鸟儿起飞、 打高尔夫球等动画图片为材料,发现记忆集合的图是 随机的,反应接近系列扫描。图片是连号的,反应是 平行扫描。而有意义的连号图,不管是顺序还是随机 呈现,都支持平行扫描。这说明个体对有/未组织的 材料,处理模式不同。正如把数字或字母组块成联系 更紧密的模式会改变短时记忆的容量。试验中用生活 中经历过一定组织的比人工的未组织的材料,更有生 态效度。
2、视觉编码
短时记忆有强烈的言语听觉性质,还存在视觉编 码和语义编码。
前述posner1967AA、Aa字母的视觉匹配试验发现 AA视觉编码的优势最多只能维持2秒(0、0.5、1秒) 科罗尔Kroll1975对波斯纳实验改进:在第一个 字母呈现后、第二个呈现前中间,让被试口头重复耳 机中听到的字母,以干扰形-音转换,使被试更久的 在短时记忆中保留视觉编码。发现AA对的视觉编码优 势可达8秒。
解释:复述、分心作业都需要占用资源,1单词 是1组块,3辅音字母、3单词是3组块,1组块占用的 资源少。 Posner1966、Watkins1973都发现:复述作业难 度大,则保持受损大;反之则小。
3、有关遗忘的有关观点、理论 ①皮特森提出消退理论decay theory,认为 遗忘是因为没有去复述记忆的材料,消退时时间 的函数,是不可避免的,复述可延缓消退的开始

认知心理学-5-短时记忆精品PPT课件

认知心理学-5-短时记忆精品PPT课件
平均组块数分别----- 7.7, 5.7 和 5.3, 每个组块中棋子的平均数----- 2.5, 2.1 和 1.9, 这说明棋艺水平愈高, 棋手应用的组块也愈多 , 并且 每个组块所包含的成分也多。
24
Miller&Selfridge(1950):语义和句法信息对组 块的影响
• 人可以利用长时记忆中储存的语义知识和 句法规则来组块,从而来促进短时记忆
7
Hamilton,弹子实验
主试念 被试写
1 , 7 , 6, 4 , 5, 8 …… 1 , , 6, 4 , , ……
1887年,Jacobs
8
被试平均能回忆出 7 个数字
被试先阅读一次 被试回忆记住的
被试一般可回忆大约 7 个无意义音节
9
一、有限容量:7+2
1956年,美国心理学家George A. Miller明确提出, 短时记忆容量为7±2个组块。
单音节词、双音节词(7个) 三音节词(6个) 两个词组成的短语(4个),如criminal lawyer, milk way 更长的短语(3个),如fourscore and seven years ago
如果增加每个组块本身的信息,那么短时记忆的容量 就随之变小。
27
不同性质材料的容量不同(Cavanaugh,1972)
13
– 不同组块包含的信息数量是不同的
请 记 住 棋 盘 中 各 子 的 位 置
14
请 在 棋 盘 中 写 下 相 应 的 棋 子
15
你的正确复位率是多少?
16
象棋实验1(de Groot,1965)
给象棋大师和新手看一个真实的棋局,5s; 然后将棋子移开,要他们复盘(恢复最初的棋盘); 结果:象棋大师能将90%的棋子正确复位

认知心理学 第五章 短时记忆与工作记忆 PPT

认知心理学 第五章 短时记忆与工作记忆 PPT
×6 258
第二节 工作记忆
☺定义:完成认知任务时,对信息进行暂时存储和 操作的一个记忆系统。工作记忆不单单是一个被 动的存储器。相反,对信息操作的强调意味着, 工作记忆更像是一个工作台,在这个工作台上, 材料持续地得到处理、结合和转化。
工作记忆(Working Memory)
☺Baddeley,A. D., & Hitch,G.J.(1974) Short memory --------- working memory • 工作记忆模型由三个独立的成分构成:
可以互相讨论下,但要小声点
短时记忆的信息代码是声音代码或听觉代码, 即使刺激材料是视觉形式呈现的,也必须转换成 声音形式,才能在记忆中保存下来
(2)视觉编码 减法反应时(Posner的实验)
3、语义编码: 前摄抑制释放实验Wickens(1970,1972)
☺实验中分成实验组和控制组,整个实验由四次试验组成。 ☺试验一:给被试呈现3个字母,然后进行20s心算任务,
之后回忆3个字母。实验组与控制组接受同样的任务。 ☺试验二、三同试验一,连续完成。 ☺试验四:同前,实验组呈现三个数字。 ☺记录:每次被试的回忆成绩。
自前摄抑制释放实验Wickens(1970,1972)
☺发生自前摄抑制释放:实验组回忆成绩上升 ☺结果表明:短时记忆中存在语义代码,可表征
范畴意义,使得前面记忆的同一范畴内容干扰后 面的识记。当前后识记内容属于不同范畴时,出 现自前摄抑制释放。
☺ 语音相似效应:在即时系列回忆实验中,发音相似的项目 容易出错。说明语音回路中的信息是按语音编码的。
☺ 词长效应:中国人的数字记忆广度平均为9.9,英国人为 6.6,威尔士人为5.8 (Hoosain和Salili, 1988)。原因就在于汉 语数字的发音相对较短(分别为265、321、385ms)。

认知心理学第五章短时记忆与工作记忆 ppt课件

认知心理学第五章短时记忆与工作记忆 ppt课件
(1)听觉编码 (2)视觉编码 (3)语义编码
10
(1)R.Conrad(1964)的实验
☺刺激材料:
6个字母组成的字母序列,部分字母发音相似,如: C,V;M,N;S,F
☺实验分两个阶段
阶段一:视觉呈现刺激 阶段二:白噪音背景上听觉呈现刺激 刺激呈现完毕,要求被试立即按呈现顺序回忆出字母。
11
短时记忆的信息代码是声音代码或听觉代码, 即使刺激材料是视觉形式呈现的,也必须转换成 声音形式,才能在记忆中保存下来
笨,没有学问早早……”
4
容量 编码 提取 遗忘
5
第一节 短时记忆
一、容量:
1.容量大小:7+2 1956年,George A. Miller 综述 《The Magical Number Seven, Plus or Minus
Two: Some Limits on Our Capacity for Processing Information 》 The Psychological Review, 1956, vol. 63, pp. 81-97
• 中央执行系统:是工作记忆的核心,是一个容量有 限的注意控制系统,负责各子系统的之间的管理和 策略的选择和计划。
21
第二节 工作记忆
一、语音环可以解释的一些现象
☺ 语音相似效应:在即时系列回忆实验中,发音相似的项目 容易出错。说明语音回路中的信息是按语音编码的。
☺ 词长效应:中国人的数字记忆广度平均为9.9,英国人为 6.6,威尔士人为5.8 (Hoosain和Salili, 1988)。原因就在于汉 语数字的发音相对较短(分别为265、321、385ms)。
成几组而形成的组块。
上不 们 希 课 学 睡同要 望 觉

认知心理学5章.ppt

认知心理学5章.ppt

一、Sternberg的 搜索/扫描模型
(一)平行/系列 扫描;
从头至尾/自我停止 扫描
(二)研究
实验假设:
实验程序:
实验结果:系列扫描
从头至尾扫描
(三)批评
最多只用6个识记项目
“从头至尾”无法合理解释系列位置效应
从加工容量有限的观点也可解释----平行扫描
2019/10/24
9
二、直通模型 Direct Access Model
11
2019/10/24
12
第四节 遗忘
一、遗忘进程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长时记忆
短时记忆的遗忘进程
2019/10/24
14
二、遗忘的原因
衰退说:记忆痕迹得不到强化而逐渐减弱,
以致消退
干扰说:学习和回忆之间受到其它刺激干扰
前摄抑制/倒摄抑制
Waugh等(1965) 探测法 → 干扰 压抑说:情绪或动机的压抑作用 提取失败:
4
二、容量有限的性质
• 贮存空间 • 时间 2秒钟内能够复述的信息量 • 贮存空间; 但容量可变
2019/10/24
5
第二节 信息编码
编码(Encoding):对信息进行转换,使之获得
适合于记忆系统的形式的加工过程
代码(Code):经过编码所产生的具体信息形式
2019/10/24
6
一、听觉代码与AVL
《认知心理学》
第五章 短时记忆
本章主要内容
短时记忆的容量 短时记忆信息编码 短时记忆信息提取 短时记忆中的遗忘
2019/10/24
2
第一节 短时记忆容量
一、有限容量 7±2个组块
• 组块(Chunk) • 分组(Grouping) • 知识经验与组块

认知心理学第五章短时记忆

认知心理学第五章短时记忆

2. 知识经验与组块 组块的作用在于减少适时记忆中的刺激单 位,而增加每一单位所包含的信息。人的 知识经验越丰富,组块中所包含的信息越 多。
Smith(1954) 二进制数字实验
如果以每一个二制数为记忆单元,则可产 生18个组块,如果以5个为一个记忆单元, 则可产生4个组块。如果要记住这一长串数 字,可以记20、9、25、6这个几个数字即 可,也可以记10、2、7、3、1,复述时可 以迅速地还原为二进制。
输入的信息变成头脑可接受的形式,这就是编码。 编码有不同层次或水平,有不同形式。 编码是一个展开的过程,包括对信息的反复感知、思考、体验和 操作。
储存(storage)是把信息以一定形式保持在人脑中。
知识的存储也叫知识的表征(representation)。 这种表征可以是事物的图象,也可以是一系列概念或命题。 存储是记忆过程的中间环节。
1974)
无法解释系列位置效应现象的存在 (Carballis,1972;Morin,1976) “是”反应的拟合线的斜率与“否”反应的 不相等(Theios等,1973)
Townsend(1972)平行加工观点
二、直通模型
系列加工模型和平行加工模型都以比较或搜索 为核心,它们都认为,短时记忆是通过比较或搜 索过程而实现信息提取的。 Wickelgren (1973)认为短时记忆中的各个 项目不是通过比较来提取的,人可直接通往所要 提取的项目在短时记忆中的位置,进行直接提取 (Direct Access Model) 。
前摄抑制释放实验 (Wickens,1972)
采用前摄抑制设计进行了研究,前摄抑制是先前学习对 继后学习和再现的干扰,先后学习的材料相似的干扰作 用最大。
前摄抑制释放实验 (Wickens,1972)

心理学-第五章-记忆PPT课件

心理学-第五章-记忆PPT课件
14
短时存储的容量(2)
记忆广度测验还可以用字词、双字词,甚至子来进 行。
但是,使用的材料不同记忆广度也就会发生变化。如 数字广度为7~10,单词广度是5~7,句子广度包含的单 字可达20。那么,记忆广度的测量单位是什么呢?
短时记忆容量通常是以组块(chunk)作为测量单位 的,组块是人们熟悉的一个单元。数字、英文字母、 汉语单字、汉字词、句子等都可被用来作为组块。
15
短时记忆的容量
不同类别材料
数字 颜色 字母 字词 几何图形 随机图形 无意义音节
短时记忆容量
7.70 7.10 6.35 5.50 5.30 3.80 3.40
组块(chunk)指将若干较小信息单位联合成熟悉的、有意义的、较大 单位的信息加工,也指这一加工所组成的单位或结果。
组块可以提高记忆的容量和效率。
4
二、记忆的作用
1.记忆使心理活动的各个方面成为相互联系的整 体。
(感知过的事物;思考过的问题;体验过的情绪; 练习过的动作)
2.记忆在个体的心理发展中,也有重要作用。 (积累经验、形成经验,促进心理由低级向高级
发展;促进个性的形成) 3.记忆联结着人们的心理活动的过去和现在,是
人们学习、工作和生活的基本机能。
19
通过组块和自动化来节省工作记忆的空间
组块(chunking)是指将分离的项目组合成较大的和有意义 的单元的加工过程(ler,1956)。通过组块可以扩大 工作记忆的信息容量,提高工作记忆的加工效率。 例如,请你观看下列字母5秒钟: AEEEGGIIIILNNNNRRSSTT并试着写下这些字母(顺序 不限)。
就会很快地消失;如果受到注意,它就进入 了短时记忆系统进行保存。
12

《心理学第五章记忆》ppt课件

《心理学第五章记忆》ppt课件

答案要点
• 这是记忆方法中的“多通道协同记忆 〞法, “多通道协同记忆〞法的涵义。
• 引见意义识记和了解识记的方法;定 位法,笼统记忆法,联想记忆法,谐 音记忆法等。
本章重点
• 1、记忆的概念和环节** • 2、记忆的分类〔时间、内容〕** • 3、影响识记的条件 • 4、遗忘规律** • 5、提高记忆效果的条件** • 6、如何减少遗忘** • 7、记忆的质量* • 8、青少年记忆特点及良好记忆力的培育**
• 〔113-114页〕
二、记忆过程及规律
• 〔一〕识记 • 〔二〕坚持 • 〔三〕再认和重现
三、记忆规律的运用
• 〔一〕提高记忆效果的条件 • 1、头脑清醒,无疲劳感 • 2、有可以“记住〞的自信心 • 3、记忆的目的义务明确 • 4、有适宜本人特点的记忆方法

〔125-126页〕
〔二〕运用记忆规律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第五章 记忆
主要内容:
• 一、记忆概述 • 二、记忆过程 • 三、记忆规律的运用 • 四、青少年记忆力的培育
一、记忆概述
• 〔一〕记忆——个体对过去 阅历的反映。〔111页〕
• • 识记——坚持——再认或
重现
〔二〕记忆的分类
1、根据信息储存的时间分 〔1〕 瞬时记忆〔2秒钟左右〕 特点:有鲜明笼统性,坚持量大,易衰退; 〔2〕 短时记忆〔1分钟左右〕 特点:容量为7+2组块,经复述可转入长时记
• 〔128-132页〕
四、青少年记忆力的培育
• 〔一〕良好的记忆质量 • 识记的矫捷性 • 坚持的耐久性 • 记忆的准确性 • 记忆的预备性
〔二〕青少年记忆力的特点
• 是记忆的黄金时期 • 有意性开展 • 意义识记占主导 • 笼统识记才干开展较快 • 记忆广度增大 •

认知心理学第五章 短时记忆

认知心理学第五章 短时记忆

支持实验: Theios等(1970)发现,常见词的反应时快于 非常见词. Baddeley和Ecob(1973)也发现,如果识记项 目表中有重复出现的项目,即同一项目几次 出现,则该项目的反应时少于非重复项目. 四,双重模型 Atkinson和Joula认为,短时记忆过程中信息 的提取既包含扫描方式,也存在在直通方式, 简言之就是两头直通,中间扫描.
二,容量有限的性质
1.Waugh,Norman和Atkinson等倾向于从贮 存空间及其有限的槽道来说明 2.Baddeley等(1975)认为短时记忆的容量 取决于人在2秒钟内能够复述的信息的数 量. 3.Klatzky(1975)木匠工作台原理.木匠工 作台既要放料又要工作,二者必然存在一 个权衡关系,短时记也是如此,它既要贮 存,又要加工,实际上是一个工作记忆.
一,Sternberg的经典研究
Sternberg的研究表明,短时记忆中信息的提取是 通过系列扫描以从头至尾扫描方式来实现的. 可以将之理解为扫描模型(Scanning Model). Saul Sternberg的实验可以说是一个经典的研究范 式.其实验假设为,如果被试要对短时记忆集 中所有识记项目进行全部扫描后才能进行测试 项目进行"是"或"否"判断的话,那么,被 试进行正确判断需的反应时不应随记忆集的大 小而变化(图1所示).而实验结果却如图2所 示,被试的反应时会随短时记忆集的增大而延 长.这说明,短时记忆是的扫描不是进行全部 的扫描,而是进行有序的系列扫描.
第三节 短时记忆的信息提取 将短时记忆中的项目回忆出来,或者当 该项目再度呈现时能够再认,都是短时记忆 的信息提取.由于短时记忆只贮存少数几个 项目,而且立即可被提取出来.因而使人感 到,短时记忆信息提取的机制是很简单的. 但是,后来的研究表明,情况远非如此.实 际上,短时记忆信息提取过程是相当复杂的. 它涉及许多问题,并且引出不同的假说,迄 今没有一致的看法.

第五章2 短时记忆和工作记忆

第五章2  短时记忆和工作记忆

分组
• 前面所说的组块,都是运用长时记忆中已贮存的知识 形成的较大的、有意义的单位,这些组块称为意义组 块。 • 与之相似的另一种操作是分组(Grouping),它是把 时间空间上接近的一些项目分成一组。又称时空组块。 • 然而,这些组块的内部,不存在意义联系,也不形成 一个熟悉的单位,但分组确实有利于短时记忆。例如, 电话号码的编排。 • 分组呈现刺激的有利作用可能在于较易进行复述,还 可能与表征有关。
二、短时记忆的编码
• 编码
–是对信息加以心理表征的方式。 –是对信息进行转换,使之获得适合于记忆系统 的形式的加工过程。 –短时记忆:信息以什么形式保持或贮存。
• 听觉编码与AVL单元 • 视觉编码 • 语义编码
1.听觉代码与AVL单元
• 对于短时记忆的听觉代码,Conrad(1963,1964) 的实验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 Conrad的实验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在白噪 音背景上听觉呈现刺激;第二阶段为视觉呈现刺 激。 • 所用刺激为英文字母组成的序列。有些字母发音 相似。刺激呈现完毕后,被试立即进行顺序回忆。 • Conrad将被试在这两个实验中回忆的结果与字母 呈现顺序加以对照,统计出被试的回忆错误,分 别列出一个混淆矩阵。
–组块化会受到材料性质的制约,也受一个人原有知识 和经验的影响。
组块对知识经验的依赖-实验1
• 丹麦心理学家和象棋大师de Groot(1965)在实验中发现, 给象棋大师和新手看一个真实的棋局5s,然后要求他们进 行复盘。 • 象棋大师在第一次尝试时就能将90%的棋子正确复位,而 新手只能正确恢复40%的棋子。 • 如果给他们呈现的是任意放置的一些棋子,象棋大师和新 手能正确复位的棋子数目都很少,没有什么差别。 • 说明,在真实棋局的复盘上,象棋大师比新手具有更丰富 的弈棋知识和知识经验,可以对棋子进行有效组块,所以 大师成绩好。然而,象棋大师对任意放置的棋子无法应用 丰富的知识经验,因而复盘成绩降到新手水平。

认知心理学5短时记忆和工作记忆

认知心理学5短时记忆和工作记忆
Conclusion:
– Interference is a basic mechanism of forgetting. – The effective duration of STM, when rehearsal is
prevented, is about 15-20 seconds.
Capacity of STM
Update on the WM model:
Addition of the episodic
buffer
Baddeley (2000)
Reason: Performance is better than would be expected based on the WM model.
Episodic buffer (Figure 5.23) A “backup〞 store that communicates with
Sensory memory
– Visual stimuli: iconic memory, visual icon
– Auditory stimuli: echoic memory
Short-term memory (STM)
A memory mechanism that can hold a limited amount of information for a brief period of time.
What’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STM & WM?
Definition of WM (Baddeley, 2000)
Difference between STM &er of components
– Holding time VS. manipulation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 工作记忆
二、视空间模板
☺功能:对视空间信息进行存储和操作 ☺证据:(1)布鲁1克斯和巴德利的实验
4×4表格,听觉提示(意义和无意义) 意义再现和无意义再现 (2)神经生理证据:半侧空间忽视
第二节 工作记忆
三、中央执行系统
☺功能:整合从语音回路、视空间模板和长时记忆输 入的信息,把注意指向适当的信息并排除不适当的 信息的功能,但不具备储存信息的功能。 ☺实验证据:stroop任务
☺实验材料:数字序列 ☺实验过程:首先,给被试呈现一列数字(识记项目),相继
呈现,每个数字呈现1.2s。全部呈现以后,经过2s再呈现一个 数字(测试项目),并要求被试回答该数字是否为刚才呈现过 的。
☺记录的指标:反应时(从测试项目出现到被试反应之间的时
间)
记忆提取实验Saul Sternberg(1966,1969)
☺自变量:数字序列的长短/记忆集(Memory Set) 的大小 5873 28 9 736542 ……
☺因变量:反应时(RT)
第一节 短时记忆
☺四、遗忘 ☺1、未进行复述 ☺2、干扰说VS消退说
第二节 工作记忆
☺43×6= 43
×6 258
第二节 工作记忆
☺定义:完成认知任务时,对信息进行暂时存储和 操作的一个记忆系统。工作记忆不单单是一个被 动的存储器。相反,对信息操作的强调意味着, 工作记忆更像是一个工作台,在这个工作台上, 材料持续地得到处理、结合和转化。
额叶,随年龄增长,干扰效应逐渐减小
(1)听觉编码 (2)视觉编码 (3)语义编码
(1)R.Conrad(1964)的实验
☺刺激材料:
6个字母组成的字母序列,部分字母发音相似,如: C,V;M,N;S,F
☺实验分两个阶段
阶段一:视觉呈现刺激 阶段二:白噪音背景上听觉呈现刺激
刺激呈现完毕,要求被试立即按呈现顺序回忆出字母。
短时记忆的信息代码是声音代码或听觉代码, 即使刺激材料是视觉形式呈现的,也必须转换成 声音形式,才能在记忆中保存下来
工作记忆(Working Memory)
☺Baddeley,A. D., & Hitch,G.J.(1974) Short memory --------- working memory • 工作记忆模型由三个独立的成分构成:
• 语音回路:专门负责听觉和语言信息的存储和提取; • 视空间模板:存储从视觉系统输入的视空间信息,并且对有
第一节 短时记忆
一、容量
2. 短时记忆的单位 (1) 组块(Chunk):Miller(1956)
将若干较小单位联合而成熟悉的、较大的单位的 信息加工,也指这样组成的单位。 (2) 组块类型:意义组块与时空组块
第一节 短时记忆
意义组块:运用时空组块:把时间空间上接近的一些项目主观地分
(2)视觉编码 减法反应时(Posner的实验)
3、语义编码: 前摄抑制释放实验Wickens(1970,1972)
☺实验中分成实验组和控制组,整个实验由四次试验组成。 ☺试验一:给被试呈现3个字母,然后进行20s心算任务,
之后回忆3个字母。实验组与控制组接受同样的任务。 ☺试验二、三同试验一,连续完成。 ☺试验四:同前,实验组呈现三个数字。 ☺记录:每次被试的回忆成绩。
第五章 短时记忆与工作记忆
CONTENT S
目 录
1 短时记忆 2 工作记忆
容量 编码 提取 遗忘
第一节 短时记忆
一、容量:
1.容量大小:7+2
1956年,George A. Miller 综述 《The Magical Number Seven, Plus or Minus
Two: Some Limits on Our Capacity for Processing Information 》 The Psychological Review, 1956, vol. 63, pp. 81-97
言语信息声称的视觉表现表象进行存储和操作;
• 中央执行系统:是工作记忆的核心,是一个容量有 限的注意控制系统,负责各子系统的之间的管理和 策略的选择和计划。
第二节 工作记忆
一、语音环可以解释的一些现象
☺ 语音相似效应:在即时系列回忆实验中,发音相似的项目 容易出错。说明语音回路中的信息是按语音编码的。
☺ 词长效应:中国人的数字记忆广度平均为9.9,英国人为 6.6,威尔士人为5.8 (Hoosain和Salili, 1988)。原因就在于汉 语数字的发音相对较短(分别为265、321、385ms)。
第二节 工作记忆
一、语音环可以解释的一些现象
☺神经生理学的证据:左侧颞叶受损的B和K 呈现无关的言语刺激,要求被试进行顺序再现 呈现方式:听觉呈现和视觉呈现 结果出现分离。
成几组而形成的组块。
上不 们 希 课 学 睡同要 望 觉
要课不睡觉上希望同学们
022 2 6 6 7 42 88
第一节 短时记忆
一、容量有限 3.影响有限容量的因素 (1) 组块的大小 (2) 组块类型 (3) 记忆材料的性质 (4) 人的知识经验:棋局复盘

第一节 短时记忆
二、编码 指对信息进行转换,使之获得适合于记忆系统的形 式的加工过程。
自前摄抑制释放实验Wickens(1970,1972)
☺发生自前摄抑制释放:实验组回忆成绩上升 ☺结果表明:短时记忆中存在语义代码,可表征
范畴意义,使得前面记忆的同一范畴内容干扰后 面的识记。当前后识记内容属于不同范畴时,出 现自前摄抑制释放。
第一节 短时记忆
三、提取
1. 实验范式:Saul Sternberg(1966,196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