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第一二章绪论2012
合集下载
动物生理学第二版 第一章 绪论 PPT课件
第三节、生理功能的调节
一、神经调节 神经调节: 指通过神经系统的活动对机体各组织、器 官和系统的生理功能所发挥的调节作用。 调节特点:快速、准确、局限、时效短暂 调节基本方式:反射 调节结构基础:反射弧(reflex arc)
反射: 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机体对内外环境刺 激所产生的有规律的应答。
一、生理学的概念、研究对象
(二)生理学的分支——按研究对象
人体生理学 植物生理学
微生物生理学
动物生理学
家畜生理学 家禽生理学 鱼类生理学 昆虫生理学
❖ 一、生理学的概念、研究对象
❖ 动物生理学是研究健康动物的各种机能及其 活动规律的学科。
❖ 只有活的机体、活的器官及细胞才具有功能 活动,生理学的研究对象是活体。
一、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
2.兴奋性: ❖ 机体、组织或细胞对刺激发生反应的能力,称为兴
奋性(excitability) 。
❖ 刺激:引起生物体出现反应的各种环境变化统称为 刺激。
❖ 反应:由于刺激引起机体或组织细胞外表活动或内 部代谢的改变,称为反应。
❖ 活动的两种表现形式:兴奋和抑制
一、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
急性实验法
❖ 优点:有利于排除其它因素,专对某种器官 组织的基本功能及生理特性进行较细的研究。
❖ 缺点:①具有片面性,缺乏与整体的联系 ②对动物的损害大。
第一章12绪论环境概念及发展
步态不稳,面部痴呆,耳聋眼瞎,全身麻木,最 后神经失常。
G、骨痛病事件:1931-1973年日本富山县发生的 公害事件。炼锌厂未经处理的含镉废水排入河 中,由于用含镉废水灌溉稻田,人吃了含镉的 米和饮用含镉废水。患者280人,死亡34人。 中毒症状:开始关节痛,后神经痛和全身通, 最后骨骼软化萎缩,自然骨折,饮食不进,在 衰弱疼痛中死去。
2、全球环境问题 地球变暖、臭氧层的消耗与破坏、酸雨、生物多
样性减少、有毒化学品和危险废物污染
(二) 国内的环境问题 参看历年我国的环境状况(以2012年为例)
五、 环境科学 1、 环境科学:研究环境质量及其控制的
科学 2、 环境科学的特点: 综合性、特殊性、独特性
3、环境科学的基本任务 A、 探索全球范围内自然环境演化的规 律
(2)国家确定环境保护目标和重点
1996年3月5日,第八届全国人大第四次会议审 议通过了《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 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了要 实行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这两个根本性改 变,
把科技兴国和可持续发展作为两项基本战略, 并提出“到2000年,力争使环境污染和生态破 坏加剧的趋势得到基本控制,部分城市和地区 的环境质量有所改善。到2010年,基本改变生 态环境恶化的状况,城乡环境有比较明显的改 善。”
B 、多诺拉镇烟雾事件:1948年10月在美国的多诺拉镇 (马蹄型河湾,两边山高120m)发生的烟雾事件。由 于工厂多,遇逆温天气,当时SO2、粉尘的浓度很高。 四天内43%的居民(6000人)患病,17人死亡。中毒 症状:咳嗽、胸闷,喉痛,恶心,呕吐。
人工智能第一章 绪论(王士同 人工智能教程 第二版)
70年代末 Marr 提出视觉计算理论
• 人工神经网络 两种研究方面:功能研究;仿真研究
1943 McCulloch,Pitts MP模型 1982 J.J.Hopfield Hopfield模型
2012/10/16 20
第一章 绪论 1.4
人工智能的应用领域
1.4.1 难题求解 1.4.2 自动规划、调度与配置 1.4.3 机器定理证明 1.4.4 自动程序设计 1.4.5 机器翻译 1.4.6 智能控制 1.4.7 智能管理 1.4.8 智能决策 1.4.9 智能通信 1.4.10 智能仿真
能的事情的科学。
2012/10/16 3
第一章 绪论
目标:
1.1 人工智能
• 对智能行为有效解释的理论分析 • 解释人类智能 • 构造智能的人工制品
人工智能和通常程序的比较
人工智能 通常计算机程序
• • • • •
主要是符号处理 启发式搜索 控制结构和知识域相分离 易于修改、更新和改变 允许不正确的答案 AI程序:干什么
2012/10/16
5
第一章 绪论 1.1
什么是自然智能?
人工智能
智力是针对具体情况的,根据不同的情况有不 同的含义,要识别不同类型的智能。 注意区别智力和具体能力,“智力”是指学会某 种技能的能力,而不是指技能本身 。
2012/10/16
• 人工神经网络 两种研究方面:功能研究;仿真研究
1943 McCulloch,Pitts MP模型 1982 J.J.Hopfield Hopfield模型
2012/10/16 20
第一章 绪论 1.4
人工智能的应用领域
1.4.1 难题求解 1.4.2 自动规划、调度与配置 1.4.3 机器定理证明 1.4.4 自动程序设计 1.4.5 机器翻译 1.4.6 智能控制 1.4.7 智能管理 1.4.8 智能决策 1.4.9 智能通信 1.4.10 智能仿真
能的事情的科学。
2012/10/16 3
第一章 绪论
目标:
1.1 人工智能
• 对智能行为有效解释的理论分析 • 解释人类智能 • 构造智能的人工制品
人工智能和通常程序的比较
人工智能 通常计算机程序
• • • • •
主要是符号处理 启发式搜索 控制结构和知识域相分离 易于修改、更新和改变 允许不正确的答案 AI程序:干什么
2012/10/16
5
第一章 绪论 1.1
什么是自然智能?
人工智能
智力是针对具体情况的,根据不同的情况有不 同的含义,要识别不同类型的智能。 注意区别智力和具体能力,“智力”是指学会某 种技能的能力,而不是指技能本身 。
2012/10/16
现代分析化学技术第一章绪论2012
现代分析化学技术 光分析法
第一章 绪论
非光谱分析法
光谱分析法
折 射 法
圆 二 色 性 法
X 射 线 衍 射 法
干 涉 法
旋 光 法
原子光谱分析法 分子光谱分析法
原 子 吸 收 光 谱
原 子 发 射 光 谱
原 子 荧 光 光 谱
X 射 线 荧 光 光 谱
分分核 紫红子子磁 外外荧磷共 光光光光振 谱谱光光波 法法谱谱谱
现代分析化学技术 (2)分子光谱(带状光谱)
第一章 绪论
基于分子中电子能级、振-转能级跃迁;
紫外光谱法(UV);
红外光谱法(IR);
分子荧光光谱法(MFS);
分子磷光光谱法(MPS);
核磁共振(NMR)
顺磁共振波谱(EPR);
2)非光谱法:
不涉及能级跃迁,物质与辐射作用时,仅改变传播方向
等物理性质;偏振法、干涉法、旋光法等;
-
TLC
-
√
-
-
-
还有: HPLC-NMR ICP-MS GC-FTIR-MS, HPLC(CE)-ICP-MS等
现代分析化学技术
5. 现代分析化学技术分类 现代分析化学技术
第一章 绪论
成分分析(定量) 结构分析(定性)
GC气相色谱
UV紫外光谱
LC液相色谱
IR红外光谱
2012级热学第一章1
1.一维定义 热学是研究热现象和热运动规律及其物性的科学。 2.两个描述层面
热力学
(热物理学的宏观理论
热学
统计物理学
热物理学的微观理论
二.热力学和统计物理学的方法与特点:
1. 热力学: 以大量实验总结出来的几条定律为基础,应 用严密逻辑推理和严格数学运算来研究宏观物体 热性质与热现象有关的一切规律。 优点:结论具有很高的可靠性和普遍性; 缺点:热力学理论不涉及物质的微观结构和 粒子的运动。
会达到一个新的、共同的平衡态。称这两个系统达到
了热平衡。
A
B
二、 热平衡定律(热力学第零定律)
取A、B和C三个系统,先让A与B绝热隔开后,
使它们同时与C进行热接触,当A与C,B与C都达到
热平衡后三系统分开,再将A与B热接触,发现A、
B状态都不发生变化。表明A、 B也处于热平衡。
C
C
A
B
A
B
如果两个系统各自同时与第三个物体达到了热 平衡,它们彼此也处于热平衡。
3.说明:
(1):温度的这个定义是喀喇氏在1909年提出来的,在 此之前,温度的定义是:物体冷热程度的数值表示,这 个定义不严格。 (2):热平衡定律由于给出了温度更科学的定义,故也 称为热力学第零定律。
(3): T T ( p,V ) 称为系统的物态方程,它给出了 系统的温度和状态参量之间的函数关系。
【基础】绪论第二章公共事业管理1
【关键字】基础
第一章绪论(本章节的内容是整个公共事业管理体系的基础和精髓)
第一节物品和事务
一、公共物品,准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并能够辨别公共物品和准公共物品
(一)判定公共物品的两大特性: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
非排他性指个人消费某一物品时并不排斥其他人消费该物品
(非排他性,技术上无法将不为之付费的人排除在该物品的受益范围之内)非竞争性指个人消费某一物品时并不影响其他人消费该物品的数量和质量
(非竞争性,一个人使用某件物品并不妨碍其他人同时使用该物品)
纯公共物品一般不能通过市场机制有企业和个人来提供,主要有政府来提供。
例子:国防,马路,海上灯塔等,利益完全分割的,每个人都可以自由分享
(二)准公共物品是在公共物品的根底上新引入的研究本课程的概念,
主要是指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表现的不充分,或者只体现二者其中一
个特性的某些特殊物品。
(例子)高等教育,收费的高速公路等,都不能完全的实现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
首先二者都是要有一定的收费标准的,也就是说不付费无法享受到正常的服务,因此不能表现完全的非排他。收费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是否排他的一个标准。
二、公共事务,私人事务和准公共事务
事务是物品形成的描述,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界定。因此可以把提供公共物品,私人物品和准公共物品的活动称为公共事务,私人事务和准公共事务。
三、社会公共事务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公共需求的增加,人们对于政府的分配公共物品和准公共物品的效率越来越不满,要求政府提高效率,导致政府职能的转变,从原有的单纯的政治管理和政治统治为主导的政治职能开始向经济职能,尤其是满足社会成员的公共需要的狭义的社会公共事务的转移。
第二章新功能主义社会学理论新2012[1].
1、肯定: 综合性 具有更大的解释力 2、局限 主观愿望与客观结果之间有一定距离 缺乏代表性的作品 内涵过于模糊,外延过于宽泛
38
参考书目
《西方社会学名著提要》,谢立中主编, 江西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39
习 题
1、亚历山大、新功能主义、科 学连续体、解释、谋划、后实证 主义 2、请谈谈新功能主义是如何实 现对功能主义的批判与继承的?
间点上都包含着的两个不可分割的方
面。
27
(1) 解释
解释包括“类型化”和 “发明”两种过程
类型化:是人们日常生活中解释事物的基本 方式,是力图对遇到的每一事物概括到已有 分类框架的过程。
发明:是指当所遇到的事物无法概括到既有 的分类框架时,就创造一些新的范畴或分类 系统来表示新事物、新现象的过程。
C、一般理论在常态上是独断论的和水平方向的
D、科学信念的根本转变只有当出现了其他理论框
架从而是以应付新经验时才会发生,因此,理论
争论是科学变化的动力之一。
24
三、行动的两个基本维度
1、帕森斯社会行动理论的局限
帕森斯把行动以及关于行动的研究引入实证
主义的功能主义理论中,试图以微观行动的 理论作为其社会学理论的基础。
亚历山大试图在后实证主义方法论的指 导下,进行实证主义和人文主义方法的 综合,建立一种普遍性的综合理论体系。
38
参考书目
《西方社会学名著提要》,谢立中主编, 江西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39
习 题
1、亚历山大、新功能主义、科 学连续体、解释、谋划、后实证 主义 2、请谈谈新功能主义是如何实 现对功能主义的批判与继承的?
间点上都包含着的两个不可分割的方
面。
27
(1) 解释
解释包括“类型化”和 “发明”两种过程
类型化:是人们日常生活中解释事物的基本 方式,是力图对遇到的每一事物概括到已有 分类框架的过程。
发明:是指当所遇到的事物无法概括到既有 的分类框架时,就创造一些新的范畴或分类 系统来表示新事物、新现象的过程。
C、一般理论在常态上是独断论的和水平方向的
D、科学信念的根本转变只有当出现了其他理论框
架从而是以应付新经验时才会发生,因此,理论
争论是科学变化的动力之一。
24
三、行动的两个基本维度
1、帕森斯社会行动理论的局限
帕森斯把行动以及关于行动的研究引入实证
主义的功能主义理论中,试图以微观行动的 理论作为其社会学理论的基础。
亚历山大试图在后实证主义方法论的指 导下,进行实证主义和人文主义方法的 综合,建立一种普遍性的综合理论体系。
第一章1 绪论
§1.2 流体的主要力学性质
与流体运动有关的物理性质有五个:惯性、重力特性、 与流体运动有关的物理性质有五个:惯性、重力特性、粘 滞性、压缩性与热胀性和表面张力特性。 滞性、压缩性与热胀性和表面张力特性。
一、惯性
1、定义
惯性是物体维持原有运动状态的能力的性质。 惯性是物体维持原有运动状态的能力的性质。
(2) 牛顿内摩擦定律 实验表明,对于大多数流体, 实验表明,对于大多数流体,存在 引入比例系数μ,得:
F∝A
y U
dy
U du =A h dy
du τ =µ dy
u+du
h
u
y
o
§1.2 流体的主要力学性质
牛顿内摩擦定律表明: 牛顿内摩擦定律表明:
du τ =µ dy
dy dudt A a B b
单位压力增加所引起的体积相对变化量 单位压力增加所引起的体积相对变化量
k =−
δV / V δp
(m 2 / N )
2.体积模量 体积模量
Vδp Kp = 1 = − k δV ( N / m2 )
§1.2 流体的主要力学性质
五、流体的热胀性
流体体积随着温度的增大而增大的性质。 流体体积随着温度的增大而增大的性质。 1.体胀系数 体胀系数
不符合牛顿内摩擦定律的流体
0 τ
o
第一章 绪论
1993年,生物多样性期刊诞生
出版了生物多样性国情报告,生物多样性研究原理 与方法、保护生物学(蒋志刚等,1997)。以后陆 续出版了大量相关专著。
1993年 “生物多样性” 杂志创刊;
1994年 《中国21世纪议程》和《中国生物多样 性保护行动计划》;履行公约的文件
1998年
“中国生物 多样性国情 研究报告”
2 Rohlf(1991)定义:研究生物多样 性及其保护的科学。
3 蒋志刚 等(1997)的定义:保护生物学是
研究从保护物种及其生存环境着手保护生物
多样性的科学。强调种群生物学,研究主要 从动物学的角度,东北虎的保护就是一例。 4 陈道海(1999)的定义:保护生物学 是研究保护物种、保存生物多样性和持
在主动保护生物资源的过程中,也进行有效的利用,不 是以破坏环境为代价而是有利于子孙后代的利用,这种 利用是一种可持续的利用。
(二)保护生物学的理论基础
植物学、动物学、自然环境方面的科学 生态学、遗传学 自然伦理和生态道德
进化论 生态学
(三)保护生物学的发展
1978年—保护生物学正式诞生 1982年—成立自然保护生物学中心 1985年—成立了自然保护生物学学 会 1990年—大学设立保护生物学专业
4 与社会科学的关系
(1)与经济学和管理学之间的关系
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的价值评估、自然保护区 建设与管理等,自然保护区与周遍社区的发展。 (2)与法律的关系
第1-2章 旅游资源与旅游资源学 2011-2012-2 程柯
观、口述与非物质文化遗产)
2.3
旅游资源与旅游(产)业的关系
• 旅游业:指以旅游者为对象,以满足旅游 市场需求为目的,为开展各种旅游活动创 造便利条件,并提供所需产品和服务的综 合性产业。 • 旅游资源的地位:旅游业的发展依赖于区 域旅游资源的禀赋条件及对旅游资源的开 发程度和开发水平。良好的旅游资源禀赋 条件是区域旅游业发展的基础。
本章提要:
2.1 旅游系统中的旅游资源
2.2 容易与“旅游资源”相混淆的相似 概念 2.3 旅游资源与旅游(产)业的关系
2.4 旅游资源的成因
2.5 旅游资源的特征
2.1
旅游系统中的旅游资源
2.1.1 旅游系统的构成 2.1.2 旅游目的地与旅游资源 支持系统 政 府
从旅游系统结构中可以看出,旅游目的地系统有
1.1.3 新的旅游资源认知观念
科学的旅游资源观——细分与隶属观念
• 在自然界中资源类型是多样化的,不同类型的资源 之间具有连续性的特征,只是在属性上存在着程度 上的差异,不能对它们进行简单分类; • 自然界中还存在着很多类似旅游资源的资源类型, 在学术研究和规划实践中应重视旅游资源隶属程 度描述———基于模糊数学的旅游资源隶属程度 分析方法,破解旅游资源认识误区,为正确分析、 评价及合理开发旅游资源提供理论参考。
目的地系统 三部分组成,即社区、旅游资源、环境。 客源系统
2.3
旅游资源与旅游(产)业的关系
• 旅游业:指以旅游者为对象,以满足旅游 市场需求为目的,为开展各种旅游活动创 造便利条件,并提供所需产品和服务的综 合性产业。 • 旅游资源的地位:旅游业的发展依赖于区 域旅游资源的禀赋条件及对旅游资源的开 发程度和开发水平。良好的旅游资源禀赋 条件是区域旅游业发展的基础。
本章提要:
2.1 旅游系统中的旅游资源
2.2 容易与“旅游资源”相混淆的相似 概念 2.3 旅游资源与旅游(产)业的关系
2.4 旅游资源的成因
2.5 旅游资源的特征
2.1
旅游系统中的旅游资源
2.1.1 旅游系统的构成 2.1.2 旅游目的地与旅游资源 支持系统 政 府
从旅游系统结构中可以看出,旅游目的地系统有
1.1.3 新的旅游资源认知观念
科学的旅游资源观——细分与隶属观念
• 在自然界中资源类型是多样化的,不同类型的资源 之间具有连续性的特征,只是在属性上存在着程度 上的差异,不能对它们进行简单分类; • 自然界中还存在着很多类似旅游资源的资源类型, 在学术研究和规划实践中应重视旅游资源隶属程 度描述———基于模糊数学的旅游资源隶属程度 分析方法,破解旅游资源认识误区,为正确分析、 评价及合理开发旅游资源提供理论参考。
目的地系统 三部分组成,即社区、旅游资源、环境。 客源系统
第一章 绪论 发酵工程
酵母发酵 ✓ 传统菌体发酵工业
菌体蛋白(单细胞蛋白)发酵
✓ 建造了低碳钢制造的圆柱形发酵罐,采用加压蒸汽灭菌 和无菌接种技术,又建立了纯种培养新技术。
3、通气搅拌发酵技术的建立
1928年英国细菌 学家弗莱明发现 青霉素。
3、通气பைடு நூலகம்拌发酵技术的建立
标志 20世纪40年代初,纯种培养深层发酵青霉素
主要的技术进展 ✓ 通气搅拌解决了液体深层培养的供氧问题; ✓ 无菌空气、培养基灭菌、无污染接种、大型发
发酵工程
2016.3
参考教材
《发酵工程原理与技术》,陈坚、堵国成 编著,化学工 业出版社,2012
《发酵工艺原理》(第一版),熊宗贵 主编,中国医药 科技出版社,2000年。
《发酵工程原理》,张嗣良 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3年。
《发酵工程》,徐岩 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
路易·巴斯德
✓ 法国,路易·巴斯德1822-1895年 ✓ 彻底否定“自生说”学说 ✓ 免疫学-预防接种 ✓ 证实发酵是由微生物引起的 ✓ 提出巴斯德消毒法等 ✓ 巴斯德也因此被人们誉之为
“发酵之父”。
利斯特·柯赫
✓ 德国柯赫 1843-1910年 ✓ 提出了柯赫法则 ✓ 配制培养基技术 ✓ 固体培养基分离纯化
酵产物的技术。 主要应用:
氨基酸及核苷酸等基于初级代谢产物的发酵生产, 以及有机酸 、抗生素等
菌体蛋白(单细胞蛋白)发酵
✓ 建造了低碳钢制造的圆柱形发酵罐,采用加压蒸汽灭菌 和无菌接种技术,又建立了纯种培养新技术。
3、通气搅拌发酵技术的建立
1928年英国细菌 学家弗莱明发现 青霉素。
3、通气பைடு நூலகம்拌发酵技术的建立
标志 20世纪40年代初,纯种培养深层发酵青霉素
主要的技术进展 ✓ 通气搅拌解决了液体深层培养的供氧问题; ✓ 无菌空气、培养基灭菌、无污染接种、大型发
发酵工程
2016.3
参考教材
《发酵工程原理与技术》,陈坚、堵国成 编著,化学工 业出版社,2012
《发酵工艺原理》(第一版),熊宗贵 主编,中国医药 科技出版社,2000年。
《发酵工程原理》,张嗣良 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3年。
《发酵工程》,徐岩 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
路易·巴斯德
✓ 法国,路易·巴斯德1822-1895年 ✓ 彻底否定“自生说”学说 ✓ 免疫学-预防接种 ✓ 证实发酵是由微生物引起的 ✓ 提出巴斯德消毒法等 ✓ 巴斯德也因此被人们誉之为
“发酵之父”。
利斯特·柯赫
✓ 德国柯赫 1843-1910年 ✓ 提出了柯赫法则 ✓ 配制培养基技术 ✓ 固体培养基分离纯化
酵产物的技术。 主要应用:
氨基酸及核苷酸等基于初级代谢产物的发酵生产, 以及有机酸 、抗生素等
一、绪论(一、二章)
社会学思考与常识的区别: 社会学是“负责任的陈述”。 社会学可以观照不同的生活世界。 社会学强调人类社会的互相依存。 社会学是一个去熟悉化的过程。 社会学让我们变得更加宽容、更加尊重多 样性。
三、家庭社会学研究的基本原则
(一)科学性原则
科学性主要是指研究及研究结论的实证性和逻辑性。 家庭社会学研究应建立在系统的经验观察和正确的逻 辑推理之上。 科学性还包括对研究对象的精确测量。对家庭的研究, 同样需要使用精确、可靠和有效的度量方法。 科学性还要求将理论研究与经验研究、定性研究与定量 研究、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等相结合,使其相互补充。
四、两种不同的方法论
(一)实证主义 (二)反实证主义(人文主义、诠释主义)
五、几种不同的研究方式
(一)定性:个案法、观察法、比较法、历史法 1、个案法: 个案法是从总体中选取一个或几个调查对象进行深入
研究的方法,即以一个或数个家庭为研究单位,收集 与它有关的资料,深入、细致地描述这个具体单位的 全貌和具体的社会过程。
《中国婚姻研究报告》,中国
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学家徐 研庭安 究研琪 所究, 研中上 究心海 员主社 任会 ,科 社学 会院
能够对家庭的一般状况作出精确描述, 得比概括性结论,揭示社会现象的规律 性。同时,标准化、结构化的资料搜集 方法的采用,也使对资料的定量分析易 于进行,研究结果有可能予以重复验证。 但调查法收集资料的深度不够,难以把 握家庭矛盾运动的具体过程和主观动机。
第一章绪论第一章绪论1研究背景自...
本文针对当代大学生自我效能感现状水平和学生个体环境支持现状的特点, 在借鉴国外成熟的自我效能感培养教育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加强环境支持对大学 生自我效能感培养的建议和措施:提出完善家庭支持的连续性;健全学校支持系 统;提升高校心理咨询技术;建立适当奖惩机制;以及拓展实践活动参与渠道, 为大学生搭建实践平台等相应举措。
本文是从当代大学生环境支持对个体自我效能感影响作用的视角,探究家庭、 同伴、学校和实践活动支持环境,对个体自我效能感的影响程度和培养教育方法。 目的是以当代大学生的立场来思考,通过环境支持对大学生自我效能感培养的问 题,尽量避免因不适合当代大学生成长环境,而引起对教育效果的削减,探索适 合当代大学生自我效能感培养的教育理念。
关键词:环境支持 大学生 自我效能感
Abstract
Abstract
As with the rise of higher education, increasingly greater employment pressur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socialist market economy and continuous improvement of moder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 are faced with new opportunities, while their education are confronted with more challenges. Due to the inappropriate education mode resulting in some college students’ wrong self- awareness and self-evaluation, those students tend to possess low self-efficacy, afflicted by problems such as the goal-setting level inconsistent with their own situation, lack of effort, poor determination, decline of self- monitoring, lack of help-seeking behavior, and psychological disorder. Even worse, under the impact of low self-efficacy, those students can run to the extreme because they fail to handle various pressures from the outside world, and eventually some tragedies occur. This phenomenon poses new requirements for cultivating co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 self-efficacy. Family, schools and students need to attach more importance to the role of self-efficacy in individual development. Based on the effect of various environmental factors, a serious and scientific study of the cultiv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 self- efficacy is required, in the hope of guiding college students to effectively accept support from their family, peers, school and activities in order to enhance their individual self-efficacy level.
本文是从当代大学生环境支持对个体自我效能感影响作用的视角,探究家庭、 同伴、学校和实践活动支持环境,对个体自我效能感的影响程度和培养教育方法。 目的是以当代大学生的立场来思考,通过环境支持对大学生自我效能感培养的问 题,尽量避免因不适合当代大学生成长环境,而引起对教育效果的削减,探索适 合当代大学生自我效能感培养的教育理念。
关键词:环境支持 大学生 自我效能感
Abstract
Abstract
As with the rise of higher education, increasingly greater employment pressur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socialist market economy and continuous improvement of moder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 are faced with new opportunities, while their education are confronted with more challenges. Due to the inappropriate education mode resulting in some college students’ wrong self- awareness and self-evaluation, those students tend to possess low self-efficacy, afflicted by problems such as the goal-setting level inconsistent with their own situation, lack of effort, poor determination, decline of self- monitoring, lack of help-seeking behavior, and psychological disorder. Even worse, under the impact of low self-efficacy, those students can run to the extreme because they fail to handle various pressures from the outside world, and eventually some tragedies occur. This phenomenon poses new requirements for cultivating co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 self-efficacy. Family, schools and students need to attach more importance to the role of self-efficacy in individual development. Based on the effect of various environmental factors, a serious and scientific study of the cultiv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 self- efficacy is required, in the hope of guiding college students to effectively accept support from their family, peers, school and activities in order to enhance their individual self-efficacy level.
第一章绪论旅游学概论
1.1 旅游学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一、国际旅游研究的产生与发展
自19世纪后半叶起,随着旅游的不断发展,旅游活动所引发的现 象的不断增加,19世纪末20世纪初,旅游业作为一个朝阳产业在西方 发达国家得到迅速发展,并成为这些国家的重要经济来源,旅游学研 究也经历了一个深刻的历史演进过程。
(一)国际旅游研究分为三个阶段:
? 1981年,伍宇峰《旅游经济》 ?1982年,王立钢、刘世杰的《中国旅游经济学》 ?1985年,黄辉实的《旅游经济学》 ?1985年,顾树保的《旅游市场学》 ?1986年,林南枝、陶汉军的《旅游经济学》
※ 地理学介入旅游研究也很早
? Baidu Nhomakorabea991年保继刚等编著《旅游地理学》
※ 《旅游管理学》研究方向十分活跃
2、旅游研究的全面发展和旅游学的形成 (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
? 旅游活动渗透到各个领域,旅游研究不再仅仅局限于旅游经济研究, 出现多学科方向的研究,如:旅游市场学、旅游地理学、旅游心理学、旅 游美学、旅游社会学等。 ? 主要文献有:
? 20世纪70年代,美国,伦德伯格,《旅游业》,对旅游经营管理方面做了 比较完整的论述。 ? 20世纪70年代,美国,罗伯特?麦金托什&夏希肯?特格波特,《旅游学—— 要素、时间、基本原理》,体系较为完整、理论性较强的旅游学 教科书 。 ? 1975年,日本,盐田正志,《观光学研究》 ? 1979年,日本,前田勇,《观光概论》,对现代旅游的要素和特点、旅游 资源的开发、旅游业的形成等做了全面的论述。
第一章绪论
17
[例]下列哪些议论没有犯自相矛盾的逻辑错 误:
A、电站外高挂一块告示牌:“严禁触摸电 线!500伏高压一触即死。违者法办!” B、一位小伙子在给他女朋友的信中写道: “爱你爱得如此之深,以至 愿为你赴汤蹈 火。星期六若不下雨,我一定来。”
18
C、狗父论证:“这是一条狗,它是一个父 亲。而它是你的,所以它是你的父亲。你 打它,你就是在打自己的父亲。” D、他的意见基本正确,一点错误也没有。 E、今年研究生考试,我有信心考上,但却 没有把握。
29
例:两个内容相异、形式相同的推
理
• 推理1:“这个案件的被害人或者是自杀(P)或 者是他杀(Q),现场侦察证明他不是自杀(P),则此案为他杀(Q)。 • ”推理2:“案犯可能走陆路(P),也可能走水 路(Q)逃离A市,对火车站和公路路口的拉网 式搜查表明,案犯没有走陆路(-P),则他一定 是走水路(Q)。” 推理1和推理2的逻辑形 式为: 即:(P∪Q)∩﹣P→Q
33
一个重要区别:
有效性是针对推理形式(推理)而言,而 真假性是针对判断(命题)而言。不能混 淆推理的有效性与判断的真假性。一个推 理是有效性并不意味着前提和结论都是真 的,由假前提和假结论构成的推理仍然可 能是有效的。 但是,如果前提是真的,那 么结论就必然是真的,否则是无效的推理。
34
[例] 判定下面这个推理是否有效: 所有的天鹅都是会飞的,
第一二章绪论+毒效
由于用药剂量过大、时间过长或药物在体内蓄积过多, 药物可能在体内靶组织、器官产生危害反应。
药物毒性反应通常所累及的器官
急性毒性反应 循环、呼吸、神经系统性 慢性毒性反应 肝、肾、骨髓、内分泌系统
地西泮 (镇静催眠药)过量: 中枢抑制、呼吸抑制 利福平(抗结核药)长期用药:肝脏损害 二甲双胍(降糖药)长期用药: 乳酸性酸中毒
青霉素:与水解产物的青霉噻唑酸和青霉烯酸有关, 现用现配
Ⅰ型变态反应为严重的过敏反应:过敏性休克,皮试或注射10几分钟内,发生率为 0.004%~0.015% Ⅱ型变态反应为溶血性贫血、药疹、接触性皮炎、间质性肾炎、哮喘发作等 Ⅲ型变态反应即血清病型反应,有发热、关节肿痛、皮肤发痒、荨麻疹、全身淋巴结 肿大等症状,用药后7~12天内发生,发生率为1%~7%
2. 变态反应(Allergic Reaction) 过敏反应(Hypersensitive Reaction)
非肽类药物作为半抗原与机体蛋白结合后,经过机体免 疫系统的敏化作用而发生的反应 常见于过敏体质者 特点: 各药反应不同
反应因人而异:皮疹、发热、造血系统抑制、肝肾功能损伤、休克、死亡 反应性质与药物固有的效应及所用剂量无关 用药理拮抗剂解救无效 致敏物质可以是药物本身,也可能是其代谢物或制剂中的杂质
5、马兜铃酸肾毒性事件 • 药物:龙胆泻肝丸、关木通、广防已、 青木香等含马兜玲酸的药物 • 治疗:减肥、利尿、湿疹 • 原因:误用关木通取代川木通、白木通 • 危害:肾毒性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LE most often harms the heart, joints, skin, lungs, blood vessels, liver, kidneys, and nervous system.
RA , Rheumatoid arthritis
T细胞对自身抗原应答引起的炎症性伤害
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
给机体注射特异性抗体等制剂,以治疗和紧急预防疾病。
疾病的治疗
抑制免疫
促进免疫
医学免疫学分类 基础免疫学(fundamental immunology) 临床免疫学(clinical immunology)
免疫学是研究机体免疫系统组成、结构和功能的 一门独立的前沿学科。它与神经生物学、分子生物学 并列为生命科学的三大支柱学科。
免疫应答(Immune response) 机体识别和排除抗原的过程。
免疫系统
免疫应答
抗原
免疫效 应物质
免疫学
免疫学(Immunology)是研究机体(植物和动物)免 疫系统的组成和结构,免疫应答过程、效应机制和 生物学功能,及疾病的免疫学发病机理及免疫学诊 断、治疗和预防的一门科学。 医学免疫学 医学免疫学(Medical Immunology) 是专门研究人 体免疫系统的组成和结构,免疫应答过程、效应机 制和生物学功能,及疾病的免疫学发病机理及免疫 学诊断、治疗和预防的一门科学。
免疫效 应物质
免疫应答的类型
1.
2.
固有性免疫(非特异性免疫)——innate immunity ( nonspecific immunity ) 适应性免疫(获得性免疫,特异性的免 疫)——adaptive immunity (acquired immunity , specific immunity )
识别
吞噬
消化
N
免疫细胞
淋巴细胞 单核-巨噬细胞 树突状细胞 NK 细胞 粒细胞
免疫分子
膜分子:TCR、BCR、MHC分子、CD分子 及粘附分子等。 分泌型分子:抗体、补体及细胞因子等。
免疫应答(Immune response) 机体识别和排除抗原的过程。
免疫系统
免疫应答
抗原
医学免疫学
石永玉 医学院免疫研究所
什么是免疫和免疫学
免疫学发展史
免疫学与疾病关系
什么是免疫和免疫学
免疫的功能
免疫的物质基础-免疫系统
免疫应答
免疫学
传统概念——抗感染免疫
Immunity(免疫) 所谓“免疫”原由拉丁字“immunis”而来,其原意为 “免除税收”(exception from charges),也包含着“免于疫患”之意。
适应性免疫(特异性免疫,获得性免疫)
特点:(1)出生后受抗原刺激产生 (2)具有特异性(针对性) (3)一般不能遗传 (4)个体差异大 (5)具有记忆性 组成与功能: Ag 体液免疫:B细胞 浆细胞 细胞免疫: Ag APC T细胞
Ab
致敏T细胞、淋巴因子
免疫应答的阶段 1)诱导阶段: 抗原加工处理,递呈和识别. 2) 反应阶段: 淋巴细胞活化、增殖和分化。 3) 效应阶段: 发挥免疫效应(Ab, CTL).
法国
比利时 美国 南非 瑞士 澳大利亚 英国 美国 美国 英国 丹麦 日本 美国 澳大利亚 瑞士
发现过敏反应
揭示了补体溶菌现象的原理 昭示人类红细胞血型 发现黄热病病毒并创建黄热病疫苗 发明了抗组织胺药物 发现获得性免疫耐受 阐明抗体的化学结构 开创多肽激素放射免疫分析技术 发现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 创建单克隆抗体生产技术 独特型-抗独特型的级联网络 对Ig基因研究并阐明抗体多样性 提出移植免疫学 提出细胞介导免疫应答的特异性 MHC限制性
They should be vaccinated first
Why do they not want to play with my kids?
免疫学发展史
免疫接种和抗感染免疫
免疫的科学实验和理论研究
免疫学科的形成
德国人冯.贝林 (Emil von Behring ) 发现抗 白喉毒素血清,并研 制白喉及破伤风类毒 素,利用类毒素制备 抗白喉及破伤风毒素 血清,发明了人工被 动免疫,也同时开创 了人工被动免疫时代。
免疫学与疾病关系 解释疾病发病机制
疾病的诊断
疾病的预防 疾病的治疗
解释疾病发病机制
免疫缺陷病,
自身免疫病,
肿瘤
T、B 细胞联合免疫缺陷
Severe Combined Immunodeficiency,SCID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Antibodies Anti-nuclear, Anti-dsDNA, Anti-Sm and anti-histone
(二)免疫应答的认识逐渐完善 1.免疫应答的分类、过程、效应机制 2.免疫耐受 3.超敏反应 (immunological tolerance)
免疫学科逐渐发展 (一)免疫系统的全面认识和逐步深化
(二)免疫应答的认识逐渐完善 1.免疫应答的分类、过程、效应机制 2.免疫耐受 3.超敏反应 (immunological tolerance)
免疫学科的形成
认识免疫系统 克隆选择学说 免疫学科逐渐发展
Burnet克隆选择学说
体内存在无数抗原特异性淋巴细胞克隆 胚胎期与自身成分反应的淋巴细胞被“禁 忌”形成耐受 出生后淋巴细胞遇到相应抗原发生特异应 答,并形成记忆 禁忌细胞复活或突变可导致自身免疫
免疫学科逐渐发展 (一)免疫系统的全面认识和逐步深化
免疫学发展史
免疫接种和抗感染免疫
免疫的科学实验和理论研究
免疫学科的形成
3天
5天 天花发病过程
7天
中国人发明减毒天花疫苗
琴纳发明牛痘苗(一种与天花病毒有交叉抗原的疫苗) 1796年5月17日接种获得成功
Edward Jenner 1749-1822,English
爱德华· 琴纳
疫苗(accine)
表1-1 20世纪获得诺贝尔奖的免疫学家 年代
1901
1905 1908
学 者 姓 名
Emil von Behring
Robert Koch Elie Metchnikoff Paul Ehrlich
国 家
德 国
德 国 俄国 德国
研 究 成来自百度文库
就
开创了应用白喉抗毒素治疗白喉患者
对结核病的研究具有诸多发现,结核杆菌,结核菌素及 其反应,Koch现象等 吞噬作用的理论研究 抗体产生的侧链学说
黏膜相关淋巴组织 主要指呼吸道、胃肠道及泌尿生殖道 黏膜固有层和上皮细胞下散在的无被膜淋 巴组织,以及某些带有生发中心的器官化 的淋巴组织,如扁桃体、小肠的派氏集合 淋巴结及阑尾等
免疫细胞
淋巴细胞 单核-巨噬细胞 树突状细胞 NK 细胞 粒细胞
病 原 菌 的 吞 噬 与 杀 伤
(2)固有免疫细胞:吞噬细胞(中性粒细胞和单核巨 噬细胞), 肥大细胞, NK细胞,树突状细胞, 嗜酸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等
(3)固有免疫分子: 补体、细胞因子,溶菌酶 等
吞噬细胞
病 原 菌 的 吞 噬 与 杀 伤
识别
吞噬
消化
N
特点:(1) 出生时已具备(早) (2) 可稳定性遗传给后代 (3) 作用广泛:无特异性 (4) 个体差异不大 (5)不具有记忆性
Emil von Behring 1854 - 1917, Germany Nobel Prize in 1901
冯.贝林
抗原、抗体的概念
Landsteiner的研究 抗原表位/抗原决定簇
体液和细胞免疫学说
体液免疫(humoral immunity) ——Ehrlich等 细胞免疫(cellular immunity) ——俄国科学家Elie Metchnikoff 1903年,Wright及Douglas把细胞学说与体液学说统一起来
疾病的诊断 抗原-抗体反应
疾病的预防
疫苗(vaccine)
用于主动免疫的含有非致病性抗原物质的生物制剂。
人工主动免疫(Artificial active immunization)
将抗原性物质接种机体,使机体发生适应性免疫应答,从而建立特 异性免疫,达到预防疾病目的。
人工被动免疫(Artificial passive immunization)
1913
1919 1930 1951 1957 1960 1972 1977 1980 1984 1987 1991 1996
Charles Richet
Jules Border Karl Landsteiner Max Theiler Daniel Bovet F. Macfarlane Burnet Rodney R. Porter Rosalyn R. Yalow Gorge Snell Cesar Milstein Niels K. Jerne Susumu Tonegava E. Donnall Thomas Peter C. Doherty Rolf M. Zinkernagel
减毒活疫苗 (live attenuated vaccine)
法国人路易斯.巴斯德(Louis Pasteur)首先通过提高培养温 度成功制备了炭疽杆菌减毒疫 苗;通过绵羊脑多次传代制备 成功人工减毒狂犬病疫苗,开 创传染性疾病人工自动免疫时 代。
Louis Pauster (1822-1895) Louis Pasteur:
免疫的新概念 免疫是机体识别和排除抗原性异物的功能。 . 识别“我”与 “非我” (自我稳定) --- 排除非己的抗原性异物 --- 对自身物质 形成免疫耐受
. 有时也能造成病理损伤
免疫的三大功能及表现
功能
免疫防御
正常表现(有利) 异常表现(有害)
抗病原微生物 超敏反应、易受感 (immunologic defence) 染或免疫缺陷病 的侵袭 免疫稳定 对自身组织成分的 自身免疫性疾病 (immunologic homostasis) 耐受
免疫监视
(immunologic surveillance)
防止细胞癌变
肿瘤
免疫系统
免疫器官: 免疫细胞: 免疫分子:
中枢免疫器官 骨髓, 胸腺
外周免疫器官
脾脏 淋巴结, 粘膜相关的淋巴组 织(MALT)
免疫细胞分化过程
f
Glick F. and Charlie Chang
固有免疫innate immunity
固有免疫:是长期种系进化过程中形成的 一系列防御机制,其特点是个体出生时就 具备,作用范围广泛,并非针对特定抗原, 亦称为非特异性免疫。 是机体抵抗病原微生物的第一道天然防线。
组成 (1)屏障结构: 皮肤黏膜屏障:物理屏障,化学屏障,微生物屏障 体内屏障:血-脑屏障,血-胎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