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工程课程设计报告

合集下载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开题报告范文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开题报告范文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开题报告范文

一、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是大学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旨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基础工程领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因此,如何培养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创新能力的基础工程人才,已经成为当前教育界研究的热点。

在这样的背景下,本课程设计旨在通过设计一个现实的基础工程项目,让学生能够全面了解并实践基础工程的各个环节。通过实际操作,学生将能够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并培养团队合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本课程设计还将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让他们能够在现实工程项目中提出有意义的改进意见和解决方案。

二、课题的研究内容

本课程设计的研究内容包括三个方面:

1. 理论知识的学习与掌握:学生将通过对相关基础工程

领域的理论知识的学习,掌握基础工程项目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实践操作的开展:学生将通过对具体基础工程项目的

模拟操作,了解实际工程项目的各个环节,并实践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

3. 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将通过团队合

作的方式,针对实际工程项目的问题,提出创新的解决方案,并进行实践测试,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预期结果和可行性分析

1. 预期结果:

通过本课程设计,学生将能够全面了解基础工程项目的各个环节,并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进行实践操作,从而更好地掌握基础工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同时,通过团队合作和创新思维的培养,学生将能够提出有意义的改进意见和解决方案,并进行实践测试,为实际工程项目提供有益的参考。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指导书

一、课程设计的目的、内容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是《土力学》、《基础工程》后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是教学计划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各门课程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分析解决实际工程问题能力的重要步骤;是学生巩固并灵活运用所学专业知识的一种比较好的手段;也是锻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和提高学生工程设计能力的必经之路。

本课程设计主要包括柱下独立基础设计、柱下条形基础设计两部分内容。由于时间限制,在设计过程中,学生只需进行其中一项。

二、课程设计的任务及要求

1、任务

柱下独立基础课程设计的任务包括:①基础埋置深度的确定;②基础底面尺寸的确定;③对基础进行结构内力分析、强度计算;④确定基础高度;⑤确定配筋计算并满足构造设计要求;⑥编写设计计算书;⑦绘制基础平面图及施工图并给出必要的技术说明。

2、要求

柱下独立基础设计的要求:掌握基础埋置深度的确定原则、基础底面尺寸的确定方法、内力计算方法、配筋计算方法及绘制基础平面图、施工图的技巧。

第一部分:柱下独立基础课程设计指导书

地基基础设计是土木工程结构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根据上部结构条件(建筑物的用途和安全等级、建筑布置以及上部结构类型等)和工程地质条件(建筑场地、地基岩土和气候条件等),结合考虑其他方面的要求(工期、施工条件、

造价和节约资源等),合理选择地基基础方案,因地制宜,精心设计,以确保建筑物和构筑物的安全和正常使用。

一、独立基础的设计内容与步骤

1、初步设计基础的结构型式、材料与平面布置。

2、确定基础的埋置深度。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

1. 引言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是一门旨在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课程。本文档将介绍基础工程课程设计的目标、内容和实施方法,以及学生在课程设计中的角色和要求。

2. 课程设计目标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旨在培养学生以下能力:

•通过工程实践,加深对基础工程理论的理解。

•掌握工程项目的规划、设计和实施的基本方法。

•培养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培养合作和沟通能力。

•培养创新思维和自主学习能力。

3. 课程设计内容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的内容涵盖以下方面:

3.1. 选题和规划

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专业方向,在教师指导下选择一个合适的项目或问题作为课程设计的选题。然后,学生需要进行项目规划,包括确定项目目标、制定项目计划和资源管理等。

3.2. 设计和分析

学生需要进行详细的工程设计,包括制定设计方案、进行工程计算和仿真分析等。学生还需要学习并应用相应的工程设计软件和工具。

3.3. 实施和测试

学生按照设计方案进行项目的实施,并进行必要的测试和验证。学生需要独立或合作完成项目实施过程,并记录实施和测试过程中的关键数据和问题。

3.4. 结果评估和总结

学生需要根据实施和测试的结果,对项目进行评估和总结。学生需要分析项目的成功与否,并提出改进建议。

4. 课程设计实施方法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采用项目驱动的教学方法,学生通过实际项目的设计和实施,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应用能力。课程设计实施的具体方法如下:

4.1. 教师指导

教师负责指导学生选择选题、进行项目规划和设计,解答学生在课程设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提供必要的实施和测试指导。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

目录

第1章原始设计材料 (2)

1.1技术标准及设计标准规范 (2)

1.1.1设计资料 (2)

1.1.2 主要设计标准规范 (3)

1.1.3 进程安排 (3)

第2章桥台及基础构造和拟定的尺寸 (4)

2.1桥台及基础构造设计图 (4)

第3章荷载计算 (5)

3.1上部结构恒载反力及桥台台身、基础上土重计算 (5)

3.1.1 计算值表 (6)

3.2土压力计算 (6)

3.2.1 计算条件 (6)

3.2.2 台后填土表面无活载时土压力计算 (6)

3.2.3 台后填土表面有汽车荷载时土压力计算 (7)

3.2.4 台前溜坡填土自重对桥台前侧面上的主动土压力计算 (8)

3.3支座活载反力计算 (9)

3.3.1 桥上有汽车及人群荷载,台后无活载 (9)

3.3.2 桥上、台后均有汽车荷载 (11)

3.4支座摩阻力计算 (11)

第4章工况分析 (12)

第5章地基承载力验算 (12)

5.1台前、台后填土对基底产生的附加压力计算 (12)

5.2基底压应力计算 (13)

5.2.1 建成后使用时 (13)

5.2.2 施工时 (14)

5.3基底承载力验算 (14)

5.3.1 持力层承载力验算 (14)

5.3.2 下卧层承载力验算 (15)

第6章基底偏心距验算 (15)

6.1仅受永久作用标准值效应组合时,应满足e0≤0.75ρ (15)

6.2承受作用标准值效应组合时,应满足e0≤ρ (16)

第7章基础稳定性验算 (16)

7.1倾覆稳定性验算 (16)

7.1.1 使用阶段 (16)

7.1.2 施工阶段作用的标准值组合效应 (17)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_低桩承台基础设计说明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_低桩承台基础设计说明

1.某跨线桥主桥上部结构为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跨径组成为 (60+100+60) m,桥面净宽 11m,设计荷载标准为公路Ⅰ级。采用盆式橡胶支座、等截面单箱双室薄壁桥墩(如下图示)。

2.主墩高度 18m,箱壁厚度 0.75m,纵隔板厚度 0.8m,墩身顶部 1.5m 与底部2m 均为实心段,矩形墩底截面尺寸为 (4×14)m2,采用 30 号混凝土。作用于墩身底截面中心处的设计荷载为:

(坐标规定:纵桥向 x 轴、横桥向 y 轴、竖向 z 轴)

3.主墩基础拟采用 12 根钻孔灌注桩群桩基础,混凝土标号 25。承台顶面与地面平齐,厚度为 3.5m。

4.地质资料

自地面向下 16m 深度围为中密细砂加砾石 (土层 (

土层地基土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为:

土层:q =55kp ,

ψ =19.8kN/m3 , m=10000kN/m4 ,

k a 土层:q =70kp , [

f

]=500kp ,ψ =21.8KN/m3 m=20000kN/m4 k a a0 a

5. 设计参数

承台与基桩材料重度基桩设计有关参数为:

=25kN/m3,

E =2.8×107kN/m2 , λ=0.85, m =0.8, K =6 c 0 2

(一)设计计算容: 1.根据已知条件拟

定承台平面尺寸; 2.进行基桩的平面布置;

3.拟定桩长并验算单桩轴向受压容许承载力;

4.判断是否弹性桩;

5.桩顶荷载分配并校核;

6.确定桩长并验算单桩轴向受压容许承载力;

7.单桩力与位移计算与验算;

8.桩身截面配筋设计与桩截面强度验算;

9.群桩基础承载力和沉降量验算。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柱下独立基础)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柱下独立基础)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1 柱下独立基础设计

姓名:

学号:

班级:

指导教师:

设计条件:

1、某框架结构建筑物设计安全等级为乙级,柱网尺寸为6.5m ×6.5m,柱截面尺寸为400mm ×400mm;经过上部结构验算,作用于基础顶面的荷载效应准永久组合及标准组合分别为F=2520kN ;F k =2800kN,M k =逆时针,H k =50kN ←,荷载效应基本组合由永久荷载控制;

2、天然土层分布

①0~0.8m,填土,γ=17kN/m 3;

②~2.0m,粉质粘土,γ=18kN/m 3,I L =,Es=,f ak =185kPa ;

③~6.0m,粉土粘粒含量为8%,γ=19kN/m 3, Es=,f ak =300kPa ; 地下水位在地面下6.0m 处; ④~10.0m,粘土,γ

sat =19kN/m 3

,0e

=,

L I =, Es=,f ak =280kPa ;

⑤~12.0m 为淤泥质粘土,饱和容重sat γ=m 3, f ak =146kPa,压缩模量s E =; ⑥12.0m 以下为密实粘性土,γ

sat =20kN/m 3

,0e

=,

L I =, Es=30MPa,f ak =430kPa;

要求:设计该柱下基础

提示:按照讲述的基础设计步骤进行,注意需要验算地基变形

一. 选择基础类型及材料

选择柱下独立基础,基础采用C20混凝土,HPB235级钢筋,预估基础高度; 二.选择持力层确定基础埋深

选择③号土层为持力层,基础进入持力层;基础埋深为2+=;

三.确定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查表2-15得,;

基底以上土的加权平均重度为:

基础工程浅基础课程设计

基础工程浅基础课程设计

基础工程浅基础课程设计

基础工程浅基础课程设计是土木工程专业中的重要课程之一,它是将基础工程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一种有效方式。本次课程设计旨在让学生掌握基础工程设计的基本概念和方法,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设计题目

本次课程设计的题目为“某住宅楼的基础工程设计”,该住宅楼为五层砖混结构,建筑面积为1000平方米,地基土层主要为填土和粉质粘土。学生需要根据给定的设计任务书,完成基础工程的方案设计、结构设计、施工方法和预算编制等工作。

二、设计要求

设计任务书应包括以下内容:建筑物的总体情况、地基土层的性质和分布、设计要求和设计参数、设计成果要求等。

学生应根据设计任务书的要求,进行基础工程的方案设计,包括基础类型、基础形式、地基处理方法等。

学生应根据方案设计的结果,进行基础结构的设计,包括基础结构的选材、结构形式、尺寸和配筋等。

学生应制定基础的施工方法,包括施工工艺、施工设备和施工质量控制方法等。

学生应根据设计结果编制预算,包括材料费、人工费、机械费和其他费用等。

三、设计步骤

搜集资料:学生应搜集有关住宅楼的基础工程资料,包括地质勘探报告、建筑设计图纸、建筑材料和施工设备等方面的资料。

现场踏勘:学生应对住宅楼的现场进行踏勘,了解地基土层的性质和分布情况,观察现场的地形地貌和建筑物分布情况。

方案设计:学生应根据设计任务书的要求,制定基础工程的方案设计。在方案设计中,需要考虑地基土层的性质和分布情况,建筑物的总体情况以及预算等因素。

结构设计:学生应根据方案设计的结果,进行基础结构的设计。在结构设计中,需要考虑基础结构的选材、结构形式、尺寸和配筋等因素。

基础工程浅基础课程设计

基础工程浅基础课程设计

基础工程浅基础课程设计

一、课程名称:基础工程浅基础

二、课程目标:

1. 熟悉基础浅基础工程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掌握基础浅基础工程的设计与施工方法;

3. 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基础浅基础问题的能力;

4. 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三、课程内容:

1. 基础浅基础工程的概述:包括基础浅基础的定义、作用、分

类和选择原则等;

2. 基础浅基础工程的土质力学基础:介绍土壤力学中的基本概念、有效应力、孔隙水压力等;

3. 基础浅基础工程的土质特性:探讨土壤的物理性质、工程特性和分类方法;

4. 基础浅基础工程的地质勘察: 着重介绍地质勘察的方法、原理和步骤;

5. 基础浅基础工程的基本类型:包括浅埋基础、浅基坑支护和挡土墙等;

6. 基础浅基础工程的设计与施工:以具体案例为基础,介绍基础浅基础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步骤;

7. 基础浅基础工程的监测与验收:详细介绍基础浅基础工程的监测方法和验收标准。

四、教学方法:

1. 理论讲授:通过讲授基础知识和原理,向学生介绍基础浅基

础工程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课堂讨论: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加深对基础浅基础工程的理解;

3. 实践操作:引导学生进行实地勘察和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4. 小组合作: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完成基础浅基础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方案;

5.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实际案例,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五、评估方式:

1. 平时表现(20%):包括出勤率、课堂参与程度和作业完成情

况等;

2. 实验报告(30%):根据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撰写实验报告;

基础工程浅基础课程设计

基础工程浅基础课程设计

基础工程浅基础课程设计

一、引言

基础工程浅基础课程设计是大学土木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基础工程浅基础设计的理论和实践能力。本文将从课程的目标、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和讨论。

二、课程目标

基础工程浅基础课程设计的目标是使学生掌握基础工程浅基础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能够独立进行浅基础的设计工作。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理解浅基础的定义、分类和基本原理;

2. 学会进行地质勘察和土壤力学参数的确定;

3. 掌握浅基础设计的计算和分析方法;

4. 了解浅基础的施工工艺和质量控制;

5. 能够运用专业软件进行浅基础设计和分析。

三、课程内容

基础工程浅基础课程设计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地质勘察:学生需要学习地质勘察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了解地层特征和地下水位等信息,为浅基础设计提供数据支持。

2. 土壤力学:学生需要学习土壤力学的基本理论和参数确定方法,掌握土壤力学性质对浅基础设计的影响。

3. 浅基础设计:学生需要学习浅基础设计的计算和分析方法,包括浅基础承载力计算、变形计算和稳定性分析等。

4. 施工工艺:学生需要了解浅基础的施工工艺和质量控制要点,包括浅基础的施工步骤、材料选用和施工要求等。

5. 专业软件应用:学生需要学习专业软件的使用方法,能够运用软件进行浅基础设计和分析。

四、教学方法

基础工程浅基础课程设计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旨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1. 理论讲授:通过课堂讲解,向学生传授基础工程浅基础设计的理论知识,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设计思路。

2. 实践操作:通过实验室实践和课程设计,让学生亲自进行地质勘察、土壤试验和浅基础设计等操作,培养其实际操作能力。

路桥专业基础工程课程设计

路桥专业基础工程课程设计

路桥专业基础工程课程设计

一、课程目标

知识目标:

1. 理解路桥基础工程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设计方法;

2. 掌握路桥工程地质、土壤力学、基础设计的基本知识;

3. 了解路桥基础施工技术、工艺流程及质量控制要点;

4. 掌握路桥基础工程的常用施工设备和材料。

技能目标:

1.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简单路桥基础工程的方案设计和计算;

2. 能够分析地质勘察报告,判断土壤类型及工程性质;

3. 能够运用力学原理,进行基础结构内力分析和稳定性分析;

4. 能够根据实际工程,合理选择施工工艺和设备,编制施工方案。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 培养学生对路桥基础工程的兴趣和热情,提高专业认同感;

2. 培养学生严谨、务实的学习态度,树立工程质量意识;

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提高沟通、交流能力;

4. 培养学生关注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本课程针对路桥专业学生,结合学科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注重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结合,旨在提高学生路桥基础工程设计、施工等方面的综合能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具备从事路桥基础工程设计、施工和管理的基本素质,为我国基础设施建设贡献力量。

二、教学内容

1. 路桥基础工程概述

- 基本概念、分类及作用

- 基础工程发展历程及趋势

2. 地质与土壤力学基础

- 工程地质条件分析

- 土壤力学性质及分类

- 土壤与基础相互作用原理

3. 路桥基础工程设计

- 基础选型及设计原则

- 基础结构内力分析

- 稳定性和承载力计算

- 基础施工图设计

4. 路桥基础工程施工技术

- 施工工艺流程及质量控制

- 常用施工设备与材料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

设计说明书

一、设计资料

1、地质及水文

(1)河床土质:从地面(河床)至标高32.5m为软塑粘土,以下为密实粗砂,深度达30米。

(2)水文:地面(河床)标高为40.5m,一般冲刷线标高为38.5m,最大冲刷线为35.2m,常水位42.5m。

2、土质指标

表1 土质指标

规范规定:钻(挖)孔灌注的摩擦桩中心距不得小于2.5倍成孔直径,

所以取:

承台尺寸:7.0m×5.0m×2.0m。

(1)拟定采用四根桩,设计直径为1.0m。

(2)桩身及承台混凝土用20号,其受压弹性模量E h =2.6×104Mpa。

(3)平面布置图如下图1所示:

图1 平面布置图

4、荷载情况

(1)上部为等跨25m的预应力梁桥,混凝土桥墩,承台顶面上纵桥向荷载为:

恒载及一孔活载时:

∑N=6103.4KN

∑H=310.25KN(制动力及风力)

∑M=4123.6KN(竖直力偏心、制动力、风力等引起的弯矩)

恒载及二孔活载时

∑N=6503.24KN

(2)桩(直径 1.0m )自重每延米为 78.11154

)0.1(2

=⨯⨯=

πq KN/m (已扣除浮力)

(3) 故,作用在承台底面中心的荷载力为:

∑N=6103.4+(7.0×5.0×2.0×25)=7853.4 KN

∑H=310.25KN

∑M=4123.6+310.25×2.0=4744.1KN •M

恒载及二孔活载时:

∑N=6503.24+(7.0×5.0×2.0×25)=8253.24KN (4)则拟定桩基础采用冲抓钻孔灌注桩基础,为摩擦桩。

二、 单桩容许承载力的确定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课程目标

知识目标:

1. 让学生掌握基础工程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工程实践方法。

2. 使学生了解基础工程的分类、功能及在工程结构中的作用。

3. 帮助学生理解基础工程与上部结构、地质环境的关系。

技能目标:

1. 培养学生运用基础工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进行基础选型、设计和计算。

2. 提高学生运用专业软件、工具进行基础工程设计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沟通表达的能力,能在项目中有效地与各方进行沟通和协作。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 培养学生热爱工程专业,树立正确的工程观念,增强工程责任感。

2. 培养学生严谨、务实的科学态度,对基础工程问题进行客观、全面的分析。

3. 引导学生关注基础工程领域的发展动态,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国际视野。课程性质分析:

本课程为基础工程专业课程,旨在帮助学生建立基础工程知识体系,提高实践能力。

学生特点分析:

学生为大学本科二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基础工程知识,具有较强的求知欲

和动手能力。

教学要求:

1. 结合实际工程案例,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2. 创设互动、探讨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创新能力。

3. 强化团队合作,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团队精神。

二、教学内容

依据课程目标,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

1. 基础工程概述:介绍基础工程的概念、分类、功能及在工程结构中的重要性。

教材章节:第一章

2. 地基与基础设计原理:讲解地基土的性质、地基处理方法、基础选型及设计原理。

教材章节:第二章、第三章

3. 基础工程设计计算:教授基础工程设计计算的基本方法,包括静力法、动力法等。

基础工程设计

基础工程设计

基础工程设计(总9页)

--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

--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及指导书

适用课程:《基础工程》

《土力学与地基基础》

单位:襄樊学院建筑工程学院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

学生姓名 学号 专业 (一)上部结构资料

某框架结构柱网图如下,边柱与角柱截面为400*400mm 2,中柱截面为500*500 mm 2,柱间距均为6m 。F1=(600+学号后两位数字)kN= ,F2=(1100+学号后两位数字)kN= ,F3=(2000+学号后两位数字)kN= 。

F3

F3

F2

F2

F2

F2

F1

F1

F1

F1

F2

F2

(二)地质资料

经探测,地层岩性及土的物理力学性质如下表。地下水埋深为5m ,无腐蚀性。

4粉

可塑中密225620

5粉

可塑密实未揭

2528

学号1-1011-2021-3031-4041-5051-6061-7071-8081-90填土

粉土

根据学号,选择填土层厚度为,粉土层厚度为。(三)设计内容:

方案一:钢筋混凝土柱下独立基础;

方案二:柱下条形基础

方案三:桩基础

柱下独立基础设计步骤及内容

1.选择持力层,设定埋深

2.计算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并修正

3.计算基础所需底面尺寸

4.计算各基础的沉降量(只考虑正交方向相邻基础的影响),并验算沉降差是否满足要求,如不满足要求则调整基础大小后再验算

5.验算软弱层强度,调整基础埋深

6.设计各基础剖面,并计算配筋

6.绘制施工图。

要求:1.计算书要求手写,采用A4白纸,字迹工整,计算步骤齐全,内容完整,计算简图线条清晰,比例正确;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上部结构资料

某框架结构柱网图如下,柱截面为400*400mm 2,F1=724kN ,F2=1424kN ,F3=2024kN 。

(二)地质资料

经探测,地层岩性及土的物理力学性质如下表。地下水埋深为5m ,无腐蚀性。

F2

F1

F2

F3

钢筋混凝土柱下独立基础

1、选择持力层

设基础埋深d=2.5m ,这时地基持力层为粉土

2、计算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并修正

根据标贯击数N=12查表得:

kPa f ak 156)140180(10

1510

12140=-⨯--+

=

因为埋深d=2m>0.5m ,故还需对ak f 进行修正

设基础底面宽度不大于3m 。查表得修正系数ηb =0.5,ηd =2.0 则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

f a =f ak + ηd γm (d-0.5)=156+2×20.2×(2.5-0.5)=236.8kPa

3、计算基础所需底面尺寸

基础埋深d=2m ,分析该框架结构柱网布置图可知,柱子受三种不同荷载,把受荷载为724KN 的基础作第一类基础,受荷载为1424KN 的基础为第二类基础,受荷载为2024KN 的基础为第三类基础 (1)、第一类基础,其轴心荷载F1=724KN ,则有:

m d f F b G a 69.15

.2208.23674

.072411

=⨯-⨯=-≥

γ

取1b =1.7m ,因b <3m ,不必进行承载力宽度修正

(2)、第二类基础,其轴心荷载为F2=1424KN ,则有:

m d f F b G a 38.25

.2208.23674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
性质与行为
材料的性质和行为是材料科学领域的主要研究内容。
制造和加工
制造和加工是材料科学的关键领域之一。
基础工程的环境工程
水污染
可持续能源
环境工程解决水质污染问题, 提高水的质量和性能。
环境工程在可持续能源的设 计和开发方面发挥着关键的 作用。
空气质量
环境工程利用新技术和解决 方案,改善空气质量并保护 健康。
工程的安全和风险管理
1
1.确定潜在风险
识别工程项目中存在的潜在风险。
2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
2.评估和分析风险
建立风险评估模型、计算破坏概率、预测影响。
3
3.制定控制措施
防范风险、减轻潜在风险、采取措施应对风险。
4
4.不断监控和改进
在工程项目的整个生命周期中,持续监控和改进,优化风险管理措施。
工程伦理
发展伦理学
开展关于工程发展与伦理的 研究,揭示其之间的联系和 影响。
应用
基础工程课程在很多领域都很重要。
基础工程的重要性
建设强大的基础
基础工程课程增强了学生的 基础知识,使他们具备了更 好的专业素养。
分子层次上的研究
基础工程研究探究了物质的 分子层次,为未来的进一步 研究打下了基础。
实际应用
工程学科的实际应用离不开 基础工程的支持和指导。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

3.1 桩型选择和持力层确定

序号土

厚度

承载力

特征值f

(kP

a

预制桩q

sik

(kP

a

)

人工挎孔

桩q

sik

(k

a

)

预制桩

q

pk

(kP

a

)

人工挎

孔桩q

pk

(kP

)

重度γ

(3

kN m)

压缩模量

si

E()a

MP

1 填

4.6 7020 20 19

2 粉

0.5 00 20 85

3粉

2.8 223 67 67 900 1800 2093

4 细

1.0270 5858 39

5 粘

0.9285 67 67 900 180020 93

6 细

4. 0 1200 20 139

7圆

8.6 32 3500 27 180

选择7号圆砾为持力层,为消除负摩阻力影响承台制于3号粉质粘土上,桩

径为∅500桩,预制桩进入持力层深度为5d=2.5m,桩长11.2m。

3.2验算单桩承载力

确定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

uk

Q

uk sk pk i pk p

sik

Q Q Q u L q A

q

=+=+

sk

Q——单桩极限摩阻力标准值(k

N)

pk

Q——单桩极限端阻力标准值(k

N)

u——桩的横断面周长(m)

p

A——桩的横断面底面积(2m)

i

L——桩周各层土的厚度(m)

sik

q——桩周第i层土的单位极限摩阻力标准值(a kP)

pk

q——桩底土的单位极限端阻力标准值

(a kP )

()2223.140.5 1.57()

/4 3.140.5/40.20()

1.57

2.867 1.0580.967 4.058 2.511024000.201276.254801756.25()

p uk u d m A d m Q kN π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

名称:桩基础设计

******

班级:051124

学号:***********

指导老师:***

桩基础设计题

高层框架结构(二级建筑)的某柱截面尺寸为1250×850mm ,该柱传递至基础顶面的荷载为:F=9200kN ,M=410kN∙m ,H=300kN ,采用6-8根φ800的水下钻孔灌注桩组成柱下独立桩基础,设地面标高为±0.00m,承台底标高控制在-2.00m ,地面以下各土层分布及设计参数见附表,试设计该柱下独立桩基础。

设计计算内容:

1.确定桩端持力层,计算单桩极限承载力标准值Q uk;

2.确定桩中心间距及承台平面尺寸;

3.计算复合基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R a及各桩顶荷载设计值N,验算基桩竖向承载力;计算基桩水平承载力R Ha并验算;

4.确定单桩配筋量;

5.承台设计计算;

湿

kN/m3

设计内容

一.确定桩端持力层,计算单桩极限承载力标准值uk Q

1.确定桩端持力层及桩长

根据设计要求可知,桩的直径d =800mm 。

根据土层分布资料,选择层厚为4.5m 的层⑧粉质粘土为桩端持力层。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的规定,桩端全断面进入持力层的深度,对粘性土、粉土不宜小于2d 。因此初步确定桩端进入持力层的深度为2m 。则桩长l 为:

l =4.3+3.8+2.8+2.3+4.4+3.0+2.5+2.9+5.7+0.8+2-2=32.5m

2.计算单桩极限承载力标准值

因为直径800mm 的桩属于大直径桩,所以可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中的经验公式计算单桩极限承载力标准值uk Q :

pk uk sk pk sik i p si p Q Q Q u q l q A =+=ψ+ψ∑ (1-1)

其中桩的周长u =d π=2.513m ;桩端面积p A =2/4d π=0.503㎡;si ψ、p

ψ为别为大直径桩侧阻、端阻尺寸效应系数,si ψ=()

1/5

0.8/d =1,

p ψ=()1/5

0.8/D =1。

根据所给土层及参数,计算uk Q :

uk Q =2.513×1×[23×(4.3-2)+20×3.8+28×2.8+40×2.3+28×4.4+48

×3.0+66×2.5+

58×2.9+60×5.7+52×0.8+60×2]+1×710×0.503=3883.6kN 确定单桩极限承载力标准值uk Q 后,再按下式计算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

1

a uk R Q K

(1-2)

其中K 为安全系数,取K =2。 则a R =3883.6/2=1941.8kN 。

二.确定桩中心间距及承台平面尺寸

桩数n =F/a R =9200/1941.8=4.7,所以暂取桩数为6根。

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的规定,非挤土灌注桩的最小中心距为3d ,边桩中心至承台边缘的距离不应小于桩的直径或边长,且桩的外边缘至承台边缘的距离不应小于150mm 。

取桩中心距a S 为2.5m ,边桩中心距承台边缘的距离取为0.8m 。 则承台长度c L =2×(2.5+0.8)=6.6m ,承台宽度c B =2×0.8+2.5=4.1m 。 承台平面示意图如下:

三.计算复合基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R 及各桩顶荷载设计值N ,验算基桩竖向承载力;计算基桩水平承载力ha R 并验算

1.确定复合基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

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中介绍的方法,对于此类情况,应按下式确定其复合基桩的竖向承载力特征值:

a c ak c R R f A η=+

(3-1)

其中c η为承台效应系数,可根据a S /d 、c B /l 等参数查表得到。当计算桩为非正方形排列时,/a S A n =,A 为承台计算域面积,n 为桩数。

6.6 4.1/6

a S ⨯=2.124,

/ 2.124/0.8

a S d ==2.655,

/ 4.1/32.5c B l ==0.126,

通过查表,可取c η为0.06。

ak f 为承台下1/2承台宽度且不超过5m 深度范围内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的厚度加权平均值,由资料可得,ak f 为80kPa 。

c A 为计算基桩所对应的承台底净面积,()/c ps A A nA n =-,ps A 为桩身截面面积。则c A =(6.6×4.1-6×0.503)/6=4.007㎡。

则复合基桩的竖向承载力特征值

a c ak c R R f A η=+=1941.8+0.06×80×4.007=1961.1kN

2.确定各桩顶荷载设计值N ,验算基桩竖向承载力

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中介绍的方法,各桩顶荷载设计值可由下式计算:

2

2

yk i

k k xk i ik j j M x F G M y N n y x +=±±∑∑

(3-2)

式中k F 为荷载效应标准组合下作用,作用于承台顶面的竖向力;k G 为桩基承台和承台上土自重标准值,对稳定的地下水位以下部分应扣除水的浮力,此处承台上土的重度取为10kN/m ³;xk M 、yk M 分别为荷载效应标准组合下,作用于承台底面,绕通过桩群形心的x 、y 主轴的力矩;i x 、j x 、i y 、j y 分别为第i 、

j 基桩或复合基桩至y 、x 轴的距离。

暂取承台高度为1.8m ,M 与长边方向(x 轴方向)一致。桩按从左到右、从上到下的顺序分别记为1~6号桩。各桩顶荷载设计值如下:

14k k

N N ==

(9200+2×6.6×4.1×10)/6+[(410+300×1.8)

×2.5]/(4×2.5×2.5)

=1718.5kN

2k N 5k N ==(9200+2×6.6×4.1×10)/6=1623.5kN

36k k N N ==

(9200+2×6.6×4.1×10)/6-[(410+300×1.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