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经济作物优质高产与产业提质增效科技创新重点专
主要经济作物优质高产与产业提质增效科技创新重点专项
附件2“主要经济作物优质高产与产业提质增效科技创新”重点专项2020年度项目申报指南(征求意见稿)主要经济作物(包括园艺作物、热带作物、杂粮作物、特色经济林以及大田经济作物)与粮食作物生态位互补。
启动实施主要经济作物优质高产与产业提质增效科技创新,着力突破制约主要经济作物产业发展面临的技术瓶颈,提高经济作物产量、产品品质和经济效益,对于落实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满足人民多元化需求、农产品有效供给,以及实现精准扶贫均具有重要意义。
依据国务院《“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国发〔2016〕43号)和《国务院关于深化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改革方案的通知》(国发〔2014〕64号),实施“主要经济作物优质高产与产业提质增效科技创新”重点专项。
该专项以主要经济作物“优质高产、提质增效”为目标,围绕“基础研究、重大共性关键技术、典型应用示范”全创新链进行系统部署。
专项的实施将通过创新优质高产、提质增效的理论和方法,提升我国主要经济作物科技创新能力和水平;通过研发高效快速的育种新技术,结合常规改良途径,创制一批性状优良的新种质,选育若干适合机械化生产、抗性强、品质优、产量高的突破性新品种;通过集成良种繁育、轻简高效栽培、产品加工增值、防灾减灾等关键技术,建立全产业链的示范模式,最终实现主要经济作物产业提质增效,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技术支撑。
专项按照产业链布局创新链、一体化组织实施的思路,围绕总体目标,根据专项的统一部署,结合主要经济作物优质高产与产业提质增效科技创新链条的特点与规律,2020年度拟发布14个应用示范类任务方向。
拟安排国拨经费3.20亿元。
项目实施周期为2020年—2022年。
每个项目下设课题数不超过5个,参与单位总数不超过10家。
1.常绿果树优质轻简高效栽培技术集成与示范研究内容:以柑橘、香蕉、荔枝、枇杷、草莓为对象,针对常绿果树产区温度高、雨水多、土壤酸化、树体高大郁闭、人工成本高、优质果品率偏低等问题,开发优良树形培育、简化修剪、枝梢与花果调控、机械作业、轨道输送、水肥药一体化等技术;组装以优质节本增效为主、适宜常绿果树生产的轻简化栽培技术;集成针对不同立地环境、基质栽培或错季栽培的省力降本、提质增效生产管理技术,形成常绿果树优质轻简高效栽培技术体系,并在优势产区示范推广。
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现代种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
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现代种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20.12.26•【字号】鲁政办字〔2020〕172号•【施行日期】2020.12.2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农村科技与社会发展正文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现代种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各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各大企业,各高等院校: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下决心把民族种业搞上去”的重要指示精神,进一步增强我省种业自主创新能力和综合竞争力,加快推进现代种业创新发展,切实解决好种子问题,经省政府同意,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加强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1.健全保护体系。
强化农作物、林草、畜禽、水产等种质资源保护体系建设。
加强种子库种质资源保护区建设,建设种质资源保护鉴定圃10处、繁殖基地25处,改扩建畜禽保种库(场、区)30处,改造提升水产原、良种场(区)80处。
加强种质资源普查、收集、登记、入库。
财政资金支持形成的种质资源与新品种(系)按要求入库共享。
(责任单位:省农业农村厅、省科技厅、省自然资源厅、省畜牧局、省财政厅)2.强化创新利用。
建立种质资源鉴定评价、创新利用的技术体系和标准体系,发掘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功能基因,创制目标性状突出、综合性状优良的新种质和育种材料。
建立主要动植物品种的基因型-表现型数据库。
(责任单位:省科技厅、省农业农村厅)二、聚力突破性新品种攻关3.明确育种方向。
在主要农作物方面,重点培育“优质专用、绿色高效、抗逆性强且适宜机械化”的新品种,优质强筋小麦、机收粮饲玉米、优质耐盐水稻、高油高蛋白大豆、高油高油酸花生、优质机采棉花、优质专用甘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在绿色果蔬方面,重点培育“高产、优质、专用、多抗、耐贮运”且生产性状优异的高端设施蔬菜品种和果树品种,苹果、葡萄达到国内领先水平,马铃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农业农村部关于2020-2021年度神农中华农业科技奖的表彰决定
农业农村部关于2020-2021年度神农中华农业科技奖的表彰决定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农业农村部•【公布日期】2021.10.13•【文号】农科教发〔2021〕10号•【施行日期】2021.10.13•【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农业管理其他规定正文农业农村部关于2020-2021年度神农中华农业科技奖的表彰决定农科教发〔2021〕10号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推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在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中的引领作用,我部决定表彰为我国农业科技进步和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农业科技人员和创新团队。
授予“水稻广谱抗白叶枯病基因Xa23的发掘与应用”等42项科研成果2020—2021年度神农中华农业科技奖(以下简称“神农奖”)科学研究类成果一等奖,授予“小麦高产高效育种技术及新品种培育”等47项科研成果神农奖科学研究类成果二等奖,授予“机收玉米新品种选育及育繁推一体化集成技术研究与应用”等60项科研成果神农奖科学研究类成果三等奖,授予“华中农业大学棉花遗传改良创新团队”等26个团队神农奖优秀创新团队奖,授予“图话农业那些事儿丛书”等14项成果神农奖科学普及奖(获奖名录见附件)。
受到表彰的个人和团队要珍惜荣誉、再接再厉,继续发挥示范引领和模范带头作用,为农业科技创新再立新功。
希望全国农业科技工作者以获奖者为榜样,发扬科学报国的光荣传统和严谨务实、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以只争朝夕的使命感、责任感、紧迫感,抢抓全球科技发展先机,加强原创性、引领性农业科技攻关,为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实现农业科技高水平自立自强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
附件:1.2020—2021年度神农中华农业科技奖科学研究类成果一等奖获奖名录2.2020—2021年度神农中华农业科技奖科学研究类成果二等奖获奖名录3.2020—2021年度神农中华农业科技奖科学研究类成果三等奖获奖名录4.2020—2021年度神农中华农业科技奖优秀创新团队奖获奖名录5.2020—2021年度神农中华农业科技奖科学普及奖获奖名录农业农村部2021年10月13日附件12020—2021年度神农中华农业科技奖科学研究类成果一等奖获奖名录果名称主要完成人主要完成单位稻广谱抗白叶枯病基因23的发掘与应用赵开军,王春连,刘丕庆,倪大虎,李进波,章琦,杨培忠,李道远,宋丰顺,樊颖伦,陈达庆,张晓平,高英,纪志远,秦腾飞,戚华雄,杨剑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广西大学,安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究所,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波,郑崇珂,梁云涛,姜建初质高产高效杂交粳稻技术新与应用邓华凤,华泽田,曹黎明,隋国民,陈涛,东丽,王彦荣,王才林,周继华,谢辉,张武汉,朱崴,赵志鹏,陈基安,于洪兰,李茂柏,亓娜,蔡卓,何广生,关峰国家粳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辽宁省水稻研究市农业科学院,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湖南杂交水中心,天津天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麦化控防倒抗逆增产关键术创建及应用段留生,谭伟明,张明才,郑先福,曲树杰,周于毅,姜峰,樊高琼,冯晔,潘秀芬,雷斌,陈曦,任丹,李运恒,郑昊,张俊刚,宋彬,臧娅磊,黄官民中国农业大学,河南农业大学,四川农业大学,农业科学院,新疆农业科学院核技术生物技术成都新朝阳作物科学股份有限公司,四川国光份有限公司,山西浩之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上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郑州郑氏化工产品有东省小麦玉米周年丰产高关键技术及集成应用刘开昌,李宗新,刘树堂,赵海军,隋鹏,鞠正春,李全起,解晓梅,张慧,姜雯,钱欣,巩俊花,薛艳芳,刘春晓,吕鹏,高英波,张俊鹏,代红翠,邵明升,刘红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中国农业大学,青岛农业大东农业大学,山东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施可丰份有限公司质特色鲜食糯玉米系列新种培育及应用赵久然,卢柏山,史亚兴,田志国,周海,赫晋,肖述保,徐丽,丁守斌,江明山,王军,赫忠友,王同英,席胜利,樊艳丽,郭少臣,孙国疆,董会,杨红军,李新燕北京市农林科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河北华穗种业有限公司,海南绿川种苗有限公市恒彩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华奥农科玉育有限责任公司,北京中农斯达农业科技开发有物种质资源安全保存技术卢新雄,刘旭,陈晓玲,辛霞,张金梅,尹广鹍,王力荣,方沩,丁汉凤,周志林,王昆,黄秉智,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州果树研究所,山东省农作物种质资源中心,江系创建与应用王述民,魏兴华,贾银华,何娟娟,宋继玲,胡小荣,刘运霞地区徐州农业科学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果所,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中国水稻研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黑龙江省农业科山分院花防衰丰产集中成熟高效培关键技术创建与应用李存东,董合忠,张永江,刘连涛,孙红春,田立文,石学萍,刘玉春,白志英,张科,孔祥强,陈静,李安昌,林永增,咸丰,平文超,马立刚,宋世佳,王树林,陈立宇河北农业大学,山东棉花研究中心,新疆农业科济作物研究所,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棉花研究所豆光温适应性改良技术体创建与育种应用韩天富,盖钧镒,吴存祥,侯文胜,年海,郭泰,孙石,闫淑荣,蒋炳军,武婷婷,鹿文成,姜世波,马启彬,孙宾成,宋雯雯,陈莉,孙洪波,袁珊,韩粉霞,王金陵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南京农业大农业大学,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佳木斯分院,黑农业科学院黑河分院,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绥呼伦贝尔农业科学院研究所,东北农业大学瓜优质分子育种技术与新种选育许勇,武彦荣,刘文革,郭绍贵,任毅,黄三文,张洁,赵胜杰,宫国义,张海英,李茂营,温常龙,潘秀清,何楠,田守蔚,路绪强,孙宏贺,张超,高秀瑞,李冰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经济作所,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中国农业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京研益农(北京)种有限公司结球白菜优异种质资源发与抗逆品种选育侯喜林,李英,汪承刚,张蜀宁,王建军,朱世东,袁凌云,张昌伟,刘同坤,陈国户南京农业大学,安徽农业大学抗、优质甜椒优异种质资王立浩,张宝玺,张正海,曹亚从,谢丙炎,于海龙,冯锡刚,褚刚,郭家珍,杨桂梅,堵玫珍,毛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的创制及新品种选育胜利,杨宇红,王东旭,裴卓强淮流域设施辣椒种质资源制及新品种选育与应用江海坤,张其安,俞飞飞,方凌,严从生,王艳,董言香,王明霞,贾利,章玉松,刘小平,杨许琴,柴一梅,陆晓民,陈光明,李秀龄,吕凯,鲍丽云,王秀松,李虹颖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安徽省农业科壤肥料研究所,安徽徽大农业有限公司,安徽省舒丰现代农业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安徽省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芜湖市德弘生态农业司,安徽皖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安徽农业大学科技学院橘绿色保鲜关键技术研发应用程运江,朱峰,曾云流,邓秀新,叶俊丽,龙超安,李善军,付艳苹,丁德宽,周先艳,朱壹,朱二,刘萍,牛王翠,谢合平,杜小珍,李文云,许让伟,张兰,褚一斌(CHU YI BIN)华中农业大学,江西绿萌科技控股有限公司,赣桔科学研究所,广西特色作物研究院,城固县果指导站,宜昌市夷陵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广西治区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云南省农业科学亚热带经济作物研究所,梅州市农林科学院果所,云南褚氏农业有限公司果属观赏优异种质挖掘和品种选育及应用姚允聪,田佶,胡玉净,朱元娣,安鹭,蔡华成,郭金丽,陈小文,齐成,秦晓晓,李群述,卢艳芬,张天柱,李晓艳,付元辉,郑轶,张杰,杨廷桢,张瑞北京农学院,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市果树产业协疆林科院园林绿化研究所,山西农业大学果树内蒙古农业大学,北京中农富通园艺有限公司城绿泽园林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史坦纳生物动有限责任公司茶提质增效关键技术创新产业化应用林智,孙威江,戴伟东,黄艳,朱荫,商虎,谭俊峰,郭丽,林振传,庄长强,蔡良绥,岳文杰,余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福建农林大学,福香茶业有限公司,六妙白茶股份有限公司,福建香茶业有限公司,福建政和瑞茗茶业有限公司步贵,黄家泉简机械有限公司季种质资源鉴定评价与优高抗新品种选育葛红,杨树华,贾瑞冬,赵鑫,赵磊,朱应雄,李秋香,赵庆柱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南阳月季基鑫海汇花业有限公司,山东省潍坊市农业科学椒全产业链提升关键技术建与应用谷风林,杨建峰,张卫明,李凤飞,郝朝运,吴桂苹,李志刚,谭乐和,朱红英,王明湖,邬华松,刘爱勤,王录英,胡丽松,王灿,宗迎,祖超,鱼欢,郑维全,范睿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香料饮料研究所,晨光生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南植物综合利用研究所,昆明康立信电子机械有海南农垦东昌农场有限公司,海南兴科热带作技术有限公司蔬类农产品农药残留风险制技术体系创建与应用郑永权,李富根,董丰收,季颖,朴秀英,刘丰茂,简秋,秦冬梅,叶庆富,徐军,廖先骏,朱光艳,秦曙,刘新刚,郑尊涛,吴小虎,张海鹏,穆兰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农业农村部定所,中国农业大学,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全与检测研究所,浙江大学蚜精准化控关键技术及应高希武,刘学,张帅,陶岭梅,曲恩革,张雄鹏,宋敦伦,李永平,解晓平,周大伟,陈琦,王雅丽,梁沛,李鹏,高燕平,杜传玉,赵东涛,窦云亭,史雪岩,林彦茹中国农业大学,农业农村部农药检定所,全国农推广服务中心,陕西上格之路生物科学有限公绿色农华作物科技有限公司,中国农业科学院护研究所学农药环境风险评估技术系构建与应用单炜力,陶传江,袁善奎,周艳明,马晓东,姜辉,李文娟,曲甍甍,周军英,蔡磊明,于彩虹,周欣欣,陈朗,卜元卿,林荣华,王晓军,吴文农业农村部农药检定所,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生态环境部南科学研究所,沈阳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矿(北京),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湖铸,林燕,钟瑛,许静牧歌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方设施蔬菜重要土传病害色防控关键技术创制与应段玉玺,张万民,孟威,陈立杰,邹春蕾,姜大光,吴俊清,朱晓峰,张丹,王昭,屈丽莉,王媛媛,范海燕,刘华梅,王辉,徐婧,孙慕君,王宇颖,金伟,李佰双沈阳农业大学,辽宁省农业发展服务中心,辽宁科学院,武汉科诺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沈阳农业服务中心方农牧交错区退化农田风防治与地力培育关键技术路战远,程玉臣,张德健,何进,王玉芬,郑海春,张向前,王建国,赵小庆,张建中,郝楠森,张建恒,王瑞,李马强,郭世乾,孙峰成,王明国,杨少楠,焦晓辉,叶君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内蒙古大学,中国学,内蒙古土壤肥料和节水农业工作站,乌兰浩源农牧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河北农业大学,宁夏治区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山西省土壤肥料工作省耕地质量建设保护总站,吉林省土壤肥料总国典型旱地土壤磷素演变高效利用技术创建及应用徐明岗,张淑香,黄绍敏,杨学云,沈浦,钟永红,柳开楼,蔡泽江,黄涛,马星竹,朱平,刘骅,黄庆海,范丙全,徐洋,段英华,孙泽强,孙楠,张文菊,张仙梅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农业科学院植物营养与资源环境研究所,西北技大学,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甘肃省农院土壤肥料与节水农业研究所,黑龙江省农业土壤肥料与环境资源研究所,吉林省农业科学省红壤研究所,山东省农业科学院,新疆农业科壤肥料与农业节水研究所物炭暨秸秆炭化还田技术系构建与应用孟军,唐亮,兰宇,高继平,孙仁华,赫天一,刘遵奇,张伟明,杨劲峰,徐志宇,王永欢,陈良宇,郭晓雷,施凯,王开国,刘金,蔡志远,王新沈阳农业大学,农业农村部农业生态与资源保辽宁省农业发展服务中心,沈阳隆泰生物工程司,辽宁金和福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云南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河南惠农土质保育研发有发,蒲加兴,李彩斌时科生物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贵州省烟草节市公司,铁岭市农业科学院方典型区域农业面源污染控关键技术与应用刘宏斌,翟丽梅,李旭东,付斌,夏颖,王洪媛,雷宝坤,李文超,瞿广飞,习斌,倪喜云,罗良国,梁永红,木霖,陈静蕊,段艳涛,李尝君,张奇,李真熠,钟顺和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通大学,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资源研究省农业科学院植保土肥研究所,昆明理工大学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江西科学院土壤肥料与资源环境研究所,湖南省农生态研究所,北京博瑞环境工程有限公司,云南海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产品中主要危害因子高效别与风险评估关键技术及用钱永忠,邱静,李耘,王新全,陈志军,胡秀卿,陈晨,张星联,许彦阳,齐沛沛,翁瑞,李楠,朱晓宇,夏伊宁,王彦华,贾琪,张勇,杨桂玲,李春启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江省农业科学院,杭州环特生物科技股份有限鲜肉精准保鲜数字物流关技术及产业化张德权,杨建国,李苗云,李欣,杨伟,马相杰,高胜普,申江,章建浩,郑晓春,陈丽,侯成立,赵改名,惠腾,孟少华,周成君,关文强,刘欢,许君尉,方菲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北京市京冻设备有限公司,江阴升辉包装材料有限公司业大学,河南农业大学,河南双汇投资发展股份司,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农业农村部术中心),南京农业大学蛋白-多糖凝胶稳态化关键术及在发酵乳中的应用赵亮,李洪亮,高飞,吴秀英,孙健,王鹏杰,郝彦玲,陈云,牛世祯,郭慧媛,胡嘉杰,李树森,马海然,张昊,薛建斌,郭燕,王斌,杨畅,武春中国农业大学,内蒙古蒙牛乳业(集团)股份司雨鳎鱼类重要性状遗传解析分子育种技术创建与良种育陈松林,邵长伟,鲍宝龙,侯吉伦,王娜,张国捷,王磊,田永胜,李仰真,薛致勇,徐文腾,周茜,崔忠凯,刘洋,杨英明,李希红,陈亚东,郑卫卫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上海海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北戴河中心实验站,深圳命科学研究院,海阳市黄海水产有限公司渔生态种养关键技术创新应用徐跑,周剑,杜军,黄璜,刘亚,张堂林,陈灿,朱健,聂志娟,杨淞,刘光迅,董在杰,李强,叶金明,周波,张宪中,李红霞,刘颖,王裕玉,徐钢春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产研究所,中国水产科学淡水渔业研究中心,湖南农业大学,中国科学院物研究所,四川农业大学产品高值化加工专用酶创及产业化应用毛相朝,薛长湖,孙建安,姜宏,孙慧慧,齐祥明,黄文灿,林洪,侯虎,董平,张斌,王彦超,王丽娜,吴其平,李海兵,郭晓华,邹圣灿,杨青,曾宪龙,于明晓中国海洋大学,荣成泰祥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威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山东美佳集团有限公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青岛康境海科技有限公司,众合发(北京)生物科技发展司,青岛博智汇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美泰科技岛)股份有限公司,颐海产业控股有限公司能农机装备电液传动与控系统关键技术及产业化刘成良,王秀,李瑞川,魏新华,王丽丽,张鹏,苗中华,徐海港,李彦明,马飞,雷军波,陶建峰,潮群,覃程锦,徐纪洋,贡亮,徐继康,莫锦秋上海交通大学,北京农业智能装备技术研究中海卓液压有限公司,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大学,上海大学,山东(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上海联适导航技术股公司性能智能喷灌机组与装备键技术及产业化袁寿其,李红,汤玲迪,刘俊萍,顾哲,谈明高,朱兴业,邱志鹏,侯新月,谢崇宝,李浩,向清江,陈超,蒋跃,汤攀,高志俊,张晨骏,刘培勇,彭涛江苏大学,河海大学,江苏华源节水股份有限公龙江省水利科学研究院,中国灌溉排水发展中农业科学院农田灌溉研究所,江苏旺达喷灌机司要农产品全产业链智能监预警关键技术与应用许世卫,郑国清,诸叶平,王小兵,李勇,张永恩,李干琼,王来刚,唐文凤,郭志杰,庄家煜,李灯华,李志强,张峭,王盛威,王东杰,刘佳佳,邸佳颖,王禹,熊露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河南省农业农业经济与信息研究所,农业农村部信息中心信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系配套瘦肉型猪选育关键术与应用吴珍芳,蔡更元,刘珍云,杨杰,刘德武,刘敬顺,谈成,杨明,李娅兰,郑海峰,王建兰,武亮,郑恩琴,洪林君,顾婷华南农业大学,温氏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广种猪科技有限公司鸡绿色养殖提质技术研发集成应用张宏福,江厚生,陈长喜,萨仁娜,陈亮,冷建卫,吕慧源,刘国,范晓鹏,马腾,钟儒清,周洪彬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天津农岛大牧人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生泰尔科技限公司质鸡蛋生产的营养调控技体系创新与应用齐广海,武书庚,王晶,张海军,陈余,马秋刚,刘爱巧,岳洪源,刘旭明,齐晓龙,张亚男,王晓翠,齐莎日娜,董平天,邱凯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中国农业大学,北牧总站,北京德青源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都峪口禽业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农学院,四川圣生态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惠州市鹏昌农业科技司于母子一体化提高母猪PSY 精准饲养技术的建立和推应用彭健,蒋思文,魏宏逵,曾祥芳,谭家健,舒鼎铭,周远飞,王超,余梅,鲍洪星,冯光德,肖有恩,刘艳书,程学慧,余大军华中农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广西扬翔股份有司,四川德康农牧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双胞团)股份有限公司,四川铁骑力士实业有限公桂垦牧业有限公司,湖南新五丰股份有限公司益泛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四川省旺达饲料有质猪肉生产的饲料营养关技术研发及应用汪以真,潘玉春,冯杰,路则庆,单体中,王新霞,王凤芹,杨彩梅,周桂莲,邹新华,王腾浩,靳明亮,王起山,张遨然,刘金松,徐欢根,季春源,谭建庄,刘国良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农林大学,新希股份有限公司,播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浙江青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惠嘉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源耀农业股份有限公司,天邦食品股份有限公科盛饲料股份有限公司用重组口蹄疫O型、A型二灭活疫苗的创制与应用郑海学,杨帆,何继军,朱紫祥,杨亚民,曹伟军,张克山,靳野,李丹,范秀丽,田宏,刘国英,刘学荣,刘永杰,马维民,赵丽霞,秦建,杨文龙,李荣,马贵军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中农威特生股份有限公司,金宇保灵生物药品有限公司,申医药(上海)股份有限公司种重要羊病毒病关键防控术及应用薛青红,印春生,支海兵,石宝兰,孙淼,陈延飞,才学鹏,冯忠泽,王乐元,方鹏飞,周玉双,陈武卫,陈建,孙晔,苏立成,李黎,李岭,努尔?库尔玛那里,张伟,严成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国药集团扬州威克生物限公司,华派生物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北京中海技有限公司,天康生物股份有限公司,新疆畜牧兽医研究所(新疆畜牧科学院动物临床医学研心)兔重要疫病安全高效疫苗王芳,范志宇,胡波,宋艳华,陈萌萌,魏后军,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江苏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制及应用仇汝龙,徐为中,任雪枫,杜德燕,汪媛,李明勇,罗意,刘曼,周永银,董亚芳,江学余,沈惠芬,王启明,薛家宾派生物工程集团有限公司,青岛康大兔业发展司,贵州福斯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兆丰华生物(南京)有限公司附件22020—2021年度神农中华农业科技奖科学研究类成果二等奖获奖名录果名称主要完成人主要完成单位麦高产高效育种技术及新品种育李斯深,郭营,李瑞军,赵岩,孙海艳,徐加利,孔凡美,安艳荣,焦和红,郭宗民山东农业大学,山东岱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方水稻“三控”绿色丰产关键术创建与应用钟旭华,黄农荣,胡学应,梁开明,潘俊峰,林绿,文喜贤,徐世宏,陈荣彬,杨亚军,李国辉,陈忠平,曾艾兰,胡香玉,傅友强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浙江省农业院,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江西省农业广总站,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技术推广站,农业生态与资源保护总站,广东省农业面源理项目办公室渔复合种养生态系统优化配置键技术与应用陈欣,唐建军,成永旭,于秀娟,李巍,李晓东,李嘉尧,胡亮亮,汪金平,高辉,奚业文,郝向举,汤亚斌,马文君,怀燕浙江大学,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上海海沈阳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扬州大学,浙业技术推广中心高温伏旱优质杂交籼稻渝香选育及应用李经勇,唐永群,张现伟,姚雄,刘强明,贺兵,肖人鹏,张巫军,段秀建,倪万贵,方立魁,曾涛,陈红萍,邹祥明,王虹重庆市农业科学院,宜宾市农业科学院,贵作物技术推广总站,江西省农业科学院水稻所,重庆市种子站,四川鑫源种业有限公司淮海夏玉米机械粒收关键技术究与应用李少昆,王克如,郭栋,谢瑞芝,邓士政,张吉旺,唐保军,明博,慕兰,鲁镇胜,孟凡伟,申瀛,刘泽,张德榜,孔令杰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河南省农技术中心,河南省种子管理站,山东农业大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新乡市花溪份有限公司,郑州万谷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质多抗鲜食糯玉米新品种选育绿色高效技术集成应用郑洪建,戴惠学,吕桂华,王慧,陆大雷,施标,陆雪珍,关媛,周安来,胡俏强,徐永平,胡颖雄,郭华,徐莉莉,孙雪花上海市农业科学院,扬州大学,南京市蔬菜究所,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上海市农业技术务中心,上海华耘鲜食玉米研究所,南京绿有限公司豆脂肪氧化酶缺失种质创制与腥大豆新品种选育及应用杨春燕,刘兵强,史晓蕾,杜郁,马志民,赵青松,刘彦民,王兆祥,李金荣,唐晓东,邸锐,陈强,齐芳芳,王凤敏,杨忠妍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生高含油量种质发掘创制与新种培育及应用雷永,姜慧芳,李玉荣,廖伯寿,程增书,陈玉宁,刘念,淮东欣,李飞,涂勇,贺梁琼,罗怀勇,陈四龙,蒋相国,刘永惠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河北省农院粮油作物研究所,漯河市农业科学院,广自治区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襄阳市学院,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白菜优质多抗种质资源创新关高建伟,徐少君,王凤德,荆世新,孙令强,李景山东省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青岛和。
湖南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印发《“十四五”湖南省种植业发展规划》的通知
湖南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印发《“十四五”湖南省种植业发展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湖南省农业农村厅•【公布日期】2022.06.28•【字号】湘农发〔2022〕49号•【施行日期】2022.06.2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种植业,发展规划正文湖南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印发《“十四五”湖南省种植业发展规划》的通知湘农发〔2022〕49号各市州、县市区农业农村局,厅机关各处室、厅直各单位:为保障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安全,加快种植业全面转型升级,推进种植业高质量发展,根据《“十四五”全国种植业发展规划》,我厅组织编制了《“十四五”湖南省种植业发展规划》,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湖南省农业农村厅2022年6月28日“十四五”湖南省种植业发展规划目录第一章规划背景第一节发展基础第二节面临的挑战第三节发展机遇第二章总体要求第一节指导思想第二节基本原则第三节发展目标第三章主要产业与区域布局第一节主要产业第二节区域布局第一节巩固提升粮食生产能力第二节提升油料综合产能第三节稳定棉花生产规模第四节促进菜果茶药特色化发展第五节推动绿色高质量发展第六节提升防灾减灾能力第七节提高全产业链发展质量第一节加强组织保障第二节优化政策保障第三节强化耕地保护第四节强化科技支撑第五节健全法治保障第六节广泛宣传引导种植业是农业的基础产业,是保障粮食等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的战略产业。
“十四五”是湖南省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的关键时期。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大历次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湖南工作的重要讲话指示精神,着力强化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加快推进种植业高质量发展,根据《湖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十四五”全国种植业发展规划》精神,结合《湖南省“十四五”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特编制本规划。
第一章规划背景第一节发展基础“十三五”时期,全省各地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求,坚持新发展理念,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克服各种不利因素和自然灾害,种植业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粮油生产稳定发展,棉花生产稳定恢复,菜果茶药生产特色化发展,结构布局持续优化,种植业绿色发展迈出新步伐,为有效应对各种挑战,加速推进种植业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七大农作物育种”重点专项成果推荐
“七大农作物育种”重点专项成果推荐编者按:“七大农作物育种”重点专项(以下简称“育种专项”)按照“加强基础研究、突破前沿技术、创制重大品种、引领现代种业”的总体思路,依据总体目标部署了优异种质资源鉴定与利用、主要农作物基因组学研究、育种技术与材料创新、重大品种选育、良种繁育与种子加工五大任务,贯通基础研究、共性关键技术研究、集成示范3个层面。
项目实施5年来,育种专项在基础研究、新材料创制及新品种选育等研究成果的转化应用、人才培养及平台建设等方面成效显著,在生物技术平台开发、种质资源创制与鉴定、优良基因挖掘和产量性状形成的分子基础等领域均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研究进展,形成了一批有重要应用前景的突破性研究成果。
单倍体育种高效技术体系构建与应用单倍体育种技术体系为国内首创。
玉米方面,率先精细定位并独立克隆了两个玉米单倍体诱导关键基因,发明了诱导系分子育种方法,育成系列高频单倍体诱导系;首次提出基于籽粒油分鉴别单倍体的技术原理,实现了单倍体鉴别的自动化,开辟了鉴别技术新途径;建立了工程化纯系生产技术体系,突破单倍体加倍技术瓶颈,打破传统选系模式,并在全国实现规模化应用。
油菜方面,国际上首次创制出具有双单倍体诱导特性八倍体油菜诱导系,表现出替代油菜传统的小抱子培养技术的前景,在油菜及十字花科蔬菜亲本创制、品种选育、远缘杂交、基因编辑中广泛应用。
小麦方面,建立了基于小麦玉米杂交的小麦双单倍体高效生产技术规程,年产小麦双单倍体不少于2万个,突破了从小麦玉米杂交“单倍体产生”到“单倍体生产”的系列关键技术瓶颈,成功应用于小麦温光敏核不育系、恢复系、常规品种的高效创制及双单倍体群体构建等。
蔬菜方面,建立了大白菜游离小抱子规模化培养技术,创制了高维生素C、高p胡萝卜素的桔红心和高花青苷的紫色叶球双单倍体系300余份,获得抗性等综合性状优良的优势材料8份。
玉米单倍体育种技术体系是我国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研究成果,该技术的应用激发了我国种业研发的活力,所选育的杂交种得到大面积推广,创造了巨大的经济社会利益。
2024年度自治区科技计划重点研发及转化(农牧领域)项目申报指南
附件12024年度自治区科技计划重点研发及转化(农牧领域)项目申报指南重点研发及转化项目重点支持科研人员围绕西藏产业发展,聚焦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以提升和支撑产业创新发展为目标,开展共性关键核心技术与重大科技瓶颈问题攻关与示范、重大社会公益性研究。
鼓励产学研协同创新。
(一)农作物种质创制及绿色生产方向L农作物绿色增产(共性关键技术类)开展鸡爪谷、藜麦、黑青棵等西藏特色农作物种质资源挖掘利用及优异新种质创制,利用现代生物技术手段加快品种培育进程,选育抗旱抗逆作物新品种。
开展作物高产增效栽培模式及新技术研究,升级栽培、施肥、灌溉、植保等常规技术,推进农作物生产提质增效。
方向2:旱作节水农业(共性关键技术类)结合农田土壤埔情监测,因地制宜研制水肥高效利用配套栽培耕作模式,开展地膜、秸秆覆盖、农机深松整地等关键技术研究,突破旱作农区水分高效利用关键技术,推进节水灌溉、智能灌溉、水肥一体化灌溉等现代高效灌溉技术应用,提高农田灌溉水利用效率。
方向3:耕地地力提升(共性关键技术类)开展农畜产品废弃物炭化还田、土壤改良修复等土壤培肥技术研究,改善土壤环境质量;研发利用豆科绿肥、土壤微生物、植物根系共生微生物、土壤改良剂以及间混套轮作等提升耕地肥力的典型技术模式。
方向4:农田污染防控与修复技术(共性关键技术类)围绕我区农业主要面源污染源,开展污染评价及修复,针对不同污染区域、污染类型、污染程度,通过施用钝化剂、土壤调理剂等,阻控作物对污染物的吸收,利用微生物修复和植物提取等生物修复技术开展农田污染物修复技术研究。
方向5:关键农机装备研发(共性关键技术类)加强高原农机适应性改进关键技术研究,研制改进适用于山地、坡地、温室等小型轻简型农机具,围绕蔬菜轻简化生产、牧草播种收获、茶园精细化管理、果树和藏药材标准化生产等机械化开展关键部件核心技术研究,研发农机农艺配套技术,提升机械化生产水平。
(二)特色畜禽、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利用与健康养殖方向6:特色畜禽种质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共性关键技术类)围绕西藏特色濒危畜禽遗传资源开展抢救性保护研究工作,构建西藏特色濒危畜禽种质资源抢救性收集保护技术体系。
2011年度陕西省科学技术研究发展计划
2011年度陕西省科学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指南一、农业1、农业应用技术研究(1)高产、优质、多抗性、专用性农林植物新品种选育及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研究。
(2)畜禽优质、高效、健康规模化养殖技术研究。
(3)园艺作物提质增效技术及绿色果蔬产品开发。
(4)主要农作物病虫害预测预报、综合防治技术研究;主要畜禽重大疫病诊断、检测、预警及防治技术研究。
(5)农林产品保鲜、储运、深加工技术研究及配套设备开发。
(6)低成本农田节水技术研究与设备开发。
(7)克服连作障碍为主的耕作制度研究。
(8)农林、园艺植物新品种、新材料引进试验。
2、农业高新技术研究(1)利用转基因等生物育种技术进行植物新品种选育研究与应用。
(2)畜禽胚胎工程和遗传育种研究。
(3)高效、低污染肥料、农药开发研究与生产示范。
(4)现代农业设施及装备关键技术研究与开发。
(5)新型环保农用化学品及高效安全施用技术研究。
3、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建设(1)苹果、猕猴桃、核桃、红枣等优势果品高标准示范基地建设。
(2)奶牛、肉牛、猪、鸡等规模化集约化养殖示范基地建设。
(3)区域特色农产品标准化示范基地建设。
(4)农副产品精深加工示范基地建设。
4、新农村建设科技示范(1)选择主导产业明晰、服务体系健全、技术应用能力强的村、镇开展新农村科技示范村、镇建设。
(2)农村生物资源循环利用及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示范。
(3)村镇居住环境净化、美化技术开发与示范。
5、农业科技培训(1)果业、畜牧业、设施农业等农民增收主导产业实用技术培训。
(2)农产品质量安全及生产技术标准培训。
(3)农村经济合作组织负责人、经纪人、致富带头人经营管理能力培训。
(4)《农业实用技术问答系列丛书》培训教材编印,开展科技下乡省级示范活动。
6、现代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1)星火科技12396信息服务:重点支持示范带动作用明显的县(市、区)依托龙头企业、农业专业技术协会、农村科技合作组织、省级农业科技专家大院等机构推广“大荔模式”。
科技创新确保云南省水稻产业发展
农业开发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4年第3期科技创新确保云南省水稻产业发展陈赟娟(昆明市种子管理站,云南昆明 650228)摘要:云南省作为国家的粮食产销平衡区,粮食安全特别是口粮的安全是稳定云南省经济社会的基础。
概述了云南省第一大口粮作物—水稻产业发展、科技创新成果、存在问题和解决方法,为云南的水稻产业发展提供了有益的思路。
关键词:水稻产业;科技创新;粮食安全;云南省0 引言民以食为天,食以稻为先。
我国有超过六成的人以水稻为主食,在云南全省90%以上的人口以稻米为主食,云南是国家划定的粮食产销平衡区,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粮食安全,特别是口粮安全。
但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云南省水稻生产也和全国一样,存在“三高一低”的问题,品种结构则存在“三多三少”的问题,即水稻生产农资成本高、劳动力成本高、资源消耗高,但种稻效益低。
但随着经济社会发展,高产品种越来越多,而优质专用品种却不多,感病虫品种多,绿色安全品种少,资源消耗型品种多,而节约型品种却相对较少。
因此,加强科技创新,是解决这一难题的关键[1-2]。
1 云南省水稻产业现状云南以其丰富的稻作文化而闻名于世,它不但拥有悠久的稻作种植传统,更是“稻作王国”“稻作文化的故乡”拥有着悠久的稻作文化底蕴。
此外,这里还拥有众多珍贵的野生稻自然资源,如普通野生稻、疣粒野生稻以及药用野生稻。
全国稻谷种质资源84 935份,其中云南6 100份,居全国第二位,仅次于广西。
丰富的种质资源,使云南省成为全国稻谷品种选育最佳地区[3-4]。
云南的水稻种植主要分为籼稻和粳稻两种,这两种稻米的品种主要由省内科研机构和高校自主选育,其中“楚粳”“云粳”“凤稻”“丽粳”和“靖粳”等系列的粳稻种植面积最大,占到了云南省中海拔稻区总面积的80%以上。
杂粳稻品种包括“云两优”“保粳杂”“锦两优”,而常规籼稻品种则由省内科研机构和大学自主选育,如“文稻”“德优”“红优”等。
在优质软米品种选育方面云南处于全国前列且全部为常规籼稻,主要为云南特有的“云恢290”“滇屯502”等“软米”品种。
延安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的实施意见
延安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的实施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延安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3.04.20•【字号】延政发[2013]38号•【施行日期】2013.04.2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会计正文延安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的实施意见(延政发〔2013〕38号)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工作部门、各直属机构:2011年6月,我市被农业部认定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
为了扎实做好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工作,根据全国、陕西省现代农业发展规划和《延安市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规划(2011-2015年)》,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思路及目标任务(一)总体思路。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和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农业要求,围绕建设圣地、生态、幸福延安总目标,以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为主要任务,以发展优势特色农业、旱作节水农业、生态循环农业、高效设施农业为重点,着力强化科技进步支撑作用,以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带动优质农产品基地建设,以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带动农户发展,以品牌建设带动市场营销和效益提高,以体系建设带动公共服务和机制创新,推进传统农业向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产业化现代农业加快发展,把我市建设成为引领黄土高原现代生态农业发展的典型和样板。
(二)目标任务。
通过实施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使我市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农民收入显著增加、农产品供给能力不断增强。
到2015年,初步构建成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粮食产量稳定在70万吨以上,苹果产量达到300万吨,干果产量18万吨,蔬菜产量150万吨,肉、蛋、奶产量分别达到15万吨、3.5万吨和1万吨;实现农业总产值240亿元、农业增加值115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2000元。
到2020年,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
十四五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规划
十四五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规划农作物种业是国家战略性、基础性核心产业。
我省作为农业大省和用种大省,种业的科学发展对于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和促进农民增收具有重要作用。
为深入贯彻落实《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意见》要求,根据《全国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规划》,结合我省粮食产能工程、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和农业良种化工程等战略部署,为进一步增强我省种业自主创新能力和综合竞争力,加快推进现代种业创新发展,切实解决好种子问题,制定本规划。
一、规划背景《种子法》实施以来,我省种业取得了长足发展,实现了由计划供种向市场化经营的根本性转变,为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和促进农民增收做出了重要贡献,特别是为我省粮食生产实现“十连增”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是品种选育水平显著提升。
全省从事农作物育种的教学科研单位和种子企业已达130家,每年培育并推广玉米、大豆、水稻、小麦及马铃薯等主要农作物品种50个左右,大豆、水稻及马铃薯育种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提高到95%,良种在农业增产中的贡献率达到40%以上。
二是良种供应能力逐年提高。
建设了一批良种繁育基地,主要农作物商品化供种率达到65%,实现了精选加工、包装和标牌销售,其中杂交玉米全部实现商品化供种。
种子救灾备荒工作逐步加强,国家和省两级救灾备荒种子年储备总量达到350万公斤。
三是种子企业实力稳步增强。
“育繁推一体化”水平不断提高,全省农作物种业十强企业的市场占有率达到45%以上。
培育了一批具有较大影响力的种业品牌。
全省有3家企业成为全国首批“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
四是管理体系逐步完善。
省、市(地)、县(市、区)都建立了种子管理机构,基本形成了省、市、县三级种子管理体系。
(一)面临形势。
从国际看,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提速和生物技术迅猛发展,农作物种业国际竞争异常激烈。
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促进种业科技创新,培育和推广优良品种,已成为加快推进农业发展、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的迫切需要。
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印发《黑龙江省“十四五”特色经济作物发展规划》的通知
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印发《黑龙江省“十四五”特色经济作物发展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公布日期】2021.12.24•【字号】黑农厅发〔2021〕329号•【施行日期】2021.12.2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农业管理综合规定正文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印发《黑龙江省“十四五”特色经济作物发展规划》的通知黑农厅发〔2021〕329号各市(地)、县(市、区)农业农村局,北大荒农垦集团、龙江森工集团,厅直属有关单位:为深入贯彻落实农业农村部和省委、省政府关于特色经济作物高质量发展的决策部署,加快我省特色经济作物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我厅依据全省特色经济作物现状和发展潜力,衔接有关规划的总体要求,组织编制了《黑龙江省“十四五”特色经济作物发展规划》,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2021年12月24日黑龙江省“十四五”特色经济作物发展规划为进一步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全省经济作物科学布局和标准化生产,促进特色产业健康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推动全省特色经济作物产业大发展、快发展,按照《黑龙江省农业农村现代化“十四五”规划》要求,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发展现状“十三五”以来,在充分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上,我省主动适应新形势,调优农作物品种结构、品质结构,大力发展以蔬菜、鲜食玉米、食用菌、果树、汉麻(工业用大麻,以下简称汉麻)等为代表的特色经济作物产业,综合生产能力和竞争力实现快速提升,成效显著。
一是产业规模不断扩大。
2020年,特色经济作物总面积达到1000万亩。
蔬菜461万亩,其中设施蔬菜播种面积145万亩。
食用菌栽培规模63亿袋,总产量(鲜品)362万吨,其中黑木耳栽培规模和产量居全国首位。
鲜食玉米面积201万亩,产量170万吨。
果树面积85.6万亩,产量79万吨。
汉麻种植面积26.85万亩,其中花叶用3.3万亩,纤维用23.55万亩。
中国风景园林学会推荐6项目荣获2020年华夏建设科学技术奖
2021年第1期2021年3月!"#$总第159期科技动态国家林业草原局科技司2021年工作要点根据党中央国务院有关决策部署和局党组工作安排,结合林草科技工作实际,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科技司研究制定了2021年工作要点,共提出9项重点 工作,努力为“十四五”林草科技工作开好局起好步$着力抓好林草科研工作:印发《“十四五”林草科技创新规划》,完善“揭榜挂帅”机制,发布“中国森林资源价值核算成果”和“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监测报告”(森林、草原、荒漠、湿地、城市、竹林等系列)及长江经济带林草生态保护与修复白皮书,加快推进局行业科技重大项目研究,做好科技改革试点、科技支撑等相关工作。
加快林草创新人才建设:出台《林草科技创新人才管理办法》,开展第三批林草科技创新人才和团队遴选工作,举办第二届林草科技创新百人论坛,督促落实林草科技创新人才和团队建设五年培养计划,鼓励指导各省级林草部门实施林草科技创新人才和团队培养计划,做好2021年国家科技奖励提名和梁希科技奖奖励工作等$强化科技条件平台建设:印发《生态定位站中长期建设规划(2021-2035年)》及《管理办法》,推进建设一批草原生态定位站,积极开展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完成第三批长期科研基地批复工作,提升京津冀、长江经济带、“一带一路”、黄河流域、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生态保护修复科技协同创新中心建设水平,推动国家林草装备创新园区建设,加强林草国家创新联盟建设等$不断提高推广转化水平:制定《“十四五”林草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规划》《关于加强林草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工作的指导意见》,继续遴选发布优质科技成果,加大对中央财政林业科技推广示范项目指导力度,提高项目绩效,加强科技推广队伍建设,开展林草乡土专家遴选、寻找最美林草科技推广员活动,组织开展科技下乡、科技特派员等科技服务工作,组织认定100个高水平林草科技推广示范基地等$巩固林草科技扶贫成果:继续抓好已落户定点县结对帮扶项目的实施,做好科技扶贫培训指导工作,加强定点县乡土专家队伍建设,在林草科技推广APP和微信公众号宣传推广定点县特色农林产品,组织创新联盟相关企业深度参与定点县产业对接和科技帮扶,动员各方力量开展科技扶贫,建立巩固科技扶贫成果长效机制$深入开展林草科普工作:会同科技部出台《国家林草科普基地管理办法》,研究起草《国家林草科普基地评价规范》,组织认定第一批国家林草科普基地,推进国家林草科普队伍建设,聘任一批林草科普首席专家和科学传播大使,办好全国林草科技周、全国林草科普讲解大赛等科普活动,鼓励支持林草科普作品开发创作等$加速建设林草标准化体系:完成《林草标准化体系建设实施方案》,针对未来五年标准制修订项目,重点支持制修订术语、分类、方法等履行核心职能的基础性、通用性标准,强化标准宣贯和实施应用,建立标准实施信息反馈和评估复审机制,做到行业标准全文公开,推动标准国际化和标准外文版出版$强化林产品质量监管:积极参与《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修订工作,开展林产品质量监测并通报林产品质量监测情况,做好林业质检机构行政许可取消后的事中事后监管工作,举办林产品质量监测培训班和技能比武大赛,加强特色林产品品牌创建和宣传$摘自林业和草原国家创新联盟2021.01.29中国风景园林学会推荐6项目荣获2020年华夏建设科学技术奖日前,从华夏建设科学技术奖奖励委员会办公室获悉,2020年度华夏建设科学技术奖评审工作已经结束。
对地市级农业科研院(所)创新发展的思考——以酒泉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为例
·68·研 究 探 讨中国农业文摘·农业工程 2021年第2期酒泉市农科院成立半个多世纪以来,立足当地自然条件和农业生产特点,围绕地方农业农村发展需要,积极开展科技创新、示范推广和产业服务,对酒泉农业农村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1 现有基础及优势1.1 创新研发了一批农作物新品种和农业新技术先后引、育成小麦、玉米、棉花、洋葱、甜瓜、优质牧草等农作物新品种100余个,为酒泉乃至甘肃省农作物品种更新换代和提质增效起到了技术支撑作用。
研究总结出农作物高效栽培技术、农业标准化生产技术、农业环境保护和耕作改制、设施农业等,在不同农业发展时期为酒泉农业持续发展和农民增收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1.2 转化应用了一批新品种和新技术酒春系列春小麦、酒单系列玉米、瓜州王子系列甜瓜、酒棉系列棉花等新品种,精量播种、吨粮田、双千田、棉花超高产、洋葱育苗移栽、盐碱地改良、激光平地、高效节水、设施栽培等新技术先后在生产中得到推广应用,使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有效带动了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
1.3 广泛开展了科技培训和产业服务主动承担国家和省、市公益科研项目,充分发挥技术优势,通过冬春集训、科技下乡、科技特派员、精准扶贫、产业帮扶等形式开展了灵活多样的科技服务工作,夯实了精准扶贫、产业培育的基础。
2 科学定位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明确指出,公益类科研机构要坚持社会公益的方向。
地市级农科院处于国家农业科研最基层,是集应用性、开发性与服务性研究于一体的非营利性科研机构,是我国科研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当地农业科技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在地区乃至更大区域中的粮食安全、农产品标准化安全生产、农业环境保护、农民增收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已成为区域性农业科研、成果转化与技术服务的中心。
在全面实施改革中,市级农科院定位为公益性单位,有其不可替代的重要价值,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市级农科院所具有鲜明的生态区位优势和技术产品特色,是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前沿阵地,是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一环;二是市级农业科研院所主要从事的栽培技术研究和作物品种选育,是社会公益性工作,而企业对此不愿承担相应的职责;三是市级农业科研院所的服务对象主要是农业和农民,不计较收益;四是在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中,多数地市级农业科研院所被纳入创新体系建设范畴,市农科院建院一直承担着国家和省级小麦玉米棉花等主要农作物的区域试验。
加快农业科技创新 赋能农业高质量发展
当今世界面临着“百年
用品种选育技术,以及主要粮油作物绿色高效智能
未有之大变局”,在我国新发展格局下,增强农业产
生产技术、草地贪夜蛾等重大病虫害监测预警技术
业竞争力尤为重要。如何用有限的资源生产出更
的持续攻关力度,力争在关键技术领域实现较大突
多、更好、更安全的农产品,既是要求,也是挑战。一
破,在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上展现新作为,为
第 40 卷 第 2 期
2021 年
4 月
vol.40,No.2
Apr, 2021
农业科技管理
Management of Agricultural Scienc(2021)02-0015-03
加快农业科技创新
路
燕
赋能农业高质量发展
赵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
competiveness of agricultural industry. Suggestions for guiding and supporting high quality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e by scientific innovation
were put forward, that is, strengthening key technology research, improving the technical support system of the agricultural industry chain,
摘
博
田云峰
郑州
450002)
要:科技创新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文章分析了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梳理了现代农业发展对农业科
技创新的新要求,即保障粮食安全、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增强农业产业竞争力等,并从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构建农业产业
农业高质量发展关键共性技术攻关专项项目申报指南【模板】
农业高质量发展关键共性技术攻关专项项目申报指南一、总体安排农业高质量发展关键共性技术攻关专项是依据《河北省科技创新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河北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河北省科技农业三年行动计划推进方案(2018-2020年)》等设立的常设类重点研发计划专项。
该专项重点围绕粮棉油绿色高效生产、特色经济作物绿色优质高效生产、林果栽培模式创新与提质增效、畜禽水产生态健康养殖、农产品加工、农业资源高效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农业信息化机械化及装备智能化等七个方面开展技术研究,突破一批核心关键技术和新产品,为农业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配置先进创新链,用先进的技术、绿色的模式、经济的投入、科学的标准驱动农业高质量发展。
每个项目财政资金支持强度约为50万元,项目执行期一般为2~3年。
二、支持重点1.粮棉油绿色高效生产关键技术研究1.1 小麦-玉米绿色高效生产关键技术研究(指南代码:********)针对小麦-玉米周年两熟生产过程中水肥药投入偏高、绿色生产技术集成度低等问题,研究实现小麦-玉米高产稳产、提质增效、环境友好的绿色高效生产技术;研发小麦-玉米水肥高效机制及水分养分一体化综合管理节水节肥技术;研发小麦玉米等绿色品种节水节肥高效评价方法及技术;研发减量增效病虫草害绿色综合防控技术;研发节水节肥节药全程绿色高效生产技术体系。
1.2 主要油料作物绿色高效生产关键技术研究(指南代码:********)针对大豆、花生及其他油料作物化肥农药施用过量、产品质量不高等问题,研究提升品质、机械化、轻简化高效生产、氮磷养分高效利用和病虫草绿色防控技术;研发集成高蛋白高油大豆、高油酸花生及其他油料作物的优质高效生产技术。
1.3 棉花提质增效关键技术研究(指南代码:********)针对棉花种植病虫害严重影响产量和品质、机采原棉质量亟待提升等问题,研究高效轻简化栽培和水肥高效利用技术;研究机采种植模式及保障纤维品质的采收配套技术;研究枯黄萎病、铃病、虫害高效绿色防控等关键技术。
聚-酌-谷氨酸对黄瓜产量和果实品质的影响
中国果菜China Fruit &Vegetable第43卷,第6期2023年6月栽培生理Cultivation Physiology聚--谷氨酸对黄瓜产量和果实品质的影响邓桂湖1,郑雅颉2,王可馨2,曾卓1,姜玲2*(1.武汉光华时代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湖北武汉430040;2.华中农业大学园艺林学学院果蔬园艺作物种质创新与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国家果树脱毒种质资源室内保存中心/农业部华中地区园艺作物生物学与种质创制重点实验室,湖北武汉430070)摘要:本文研究了复合肥与聚--谷氨酸(poly--glutamic acid ,-PGA )的不同配方处理对黄瓜产量和果实品质的影响。
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处理3(复合肥配施150mL/L 、3.5%的PGA 发酵液)和处理4(复合肥配施300mL/L 、3.5%的发酵液)能使果实长度增加,果形均匀一致,亮度增加,果实表面更富有光泽,果实产量提高;与对照相比,这两组处理后黄瓜产量分别提高了53.2%和47.1%,且单株挂果数极显著提高(<0.01)。
在黄瓜的内在品质上,γ-PGA 也有增益作用。
可见,-PGA 与N 、P 和K 的配合及使用,有利于提高黄瓜的生产效益。
关键词:黄瓜;聚-γ-谷氨酸;产量;果实品质中图分类号:S6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1038(2023)06-0076-05DOI:10.19590/ki.1008-1038.2023.06.014Effect of Poly--Glutamic Acid on the Yield and Fruit Qualityof CucumberDENG Guihu 1,ZHENG Yajie 2,WANG Kexin 2,ZENG Zhuo 1,JIANG Ling 2*(1.Wuhan Guanghua Times Biotechnology Co.,LTD.,Wuhan 430040,China;2.Huazho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Department of Horticulture and Forestry,National of Key Laboratory of Germplasm Innovation &Utilizationof Horticultural Crops,National Fruit Free-virus Germplasm Resource Indoor Conservation Center,Key Laboratory of Horticultural Crop Biology and Germplasm Innovation in Central China,Ministry of Agriculture,Wuhan 430070,China)Abstract: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formulations of poly-γ-glutamic acid (-PGA)on the appearance and intrinsicquality of cucumber fruit were studie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treatment 3(compound fertilizer +3.5%,150mL/L PGA fermentation solution)and the treatment 4(compound fertilizer +3.5%,300mL/L PGA fermentation solution)could increase the fruit length,uniform the fruit shape,increase the brightness and the gloss of the fruit收稿日期:2022-09-13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主要经济作物优质高产与产业提质增效科技创新(2019YFD1001802)第一作者简介:邓桂湖(1962—),男,高级农艺师,本科,主要从事聚-γ-PGA 的推广和应用工作*通信作者简介:姜玲(1964—),女,教授,博士,主要从事柑桔黄龙病抗病和脱毒技术研究工作黄瓜(L.)是葫芦科黄瓜属植物,种植持续时间较长,栽培范围较广,具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富含纤维素和多种矿物质元素,深受消费者的喜爱[1]。
湖南省作物研究所简介
湖南省作物硏究所成立于4973年,是隶属湖南省农业科学院的公益型事业单位,主要从事油料旱粮作物种质创新、品种选育、高效栽培、生物技术及相关领域科学硏究。
全所在职员工80人,其中研究员8人,博士12人,建有油菜、玉米、大豆、甘薯、综合研究5个科硏团队,是湖南省甘薯工程技术中心、长沙市甘薯工程技术中心、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油菜、甘薯和玉米综合试验站、湖南省现代农业旱粮产业技术体系栽培与植保岗位的依托单位。
建所以来,培育了一系列优质、高产、多抗、专用旱粮油料作物新品种,创制了"洼油”油菜品种、"湘薯”甘薯品种、"湘春豆”大豆品 种、"湘玉”"洼彩玉”玉米品种,这些系列品种成为湖南省乃至全国主sys国家油菜产业技术体系Research System
长沙综合试验站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财政部
2014年-2045年
国家玉米产业技术体系Research System
高桥综合试验站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财政部
推品种,累计推广面积达5亿亩以上,创造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获得省
部级以上科技成果奖励55项。
目前主要针对旱粮、油料作物提质增效的产业需求,开展资源收集鉴定、种质创新应用以及育种新方法、栽培新技术的硏究。
通过科技成果转
化与三农服务,为农
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及扶贫攻坚工作提供
科技支撑,为国家实
施乡村振兴战略做岀
贡献。
63国家甘薯产业技术体系
长沙综合试验站
中作人民共和国农业as•财政部
湖南省片薯
士程技术研究中心
湖南省科于技术厅
2018TP2032
▲实验室I
▲原子吸收光谱仪
口▲近红外光谱仪。
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印发《黑龙江省2021年农作物优质高效品种种植区划布局》的通知
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印发《黑龙江省2021年农作物优质高效品种种植区划布局》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公布日期】2021.01.29•【字号】黑农厅函〔2021〕81号•【施行日期】2021.01.2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农业科技正文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印发《黑龙江省2021年农作物优质高效品种种植区划布局》的通知黑农厅函〔2021〕81号各市(地)、县(市、区)农业农村局:为深入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落实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加快农作物优质高效品种推广应用,提高农作物良种产量、品质和自给率,筑牢农业高质量发展基础。
省农业农村厅组织有关专家,研究制定了《黑龙江省2021年农作物优质高效品种种植区划布局》。
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实际情况,认真指导农民科学选种用种,为再夺全省粮食生产丰收提供坚强保障。
一、制定本地区划布局,优化作物品种结构各地要充分认识良种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作用,根据当地生态条件、生产实际和重点产业发展需要,制定本辖区品种区划布局,指导种植户科学选种用种,优化品种结构。
重点推广种植高产优质、抗逆性强、脱水快,适宜机收籽粒玉米品种;优质、高产、多抗、适口性好的水稻品种;高产、高蛋白、高油大豆品种;强筋、抗病小麦品种;高淀粉、加工专用型马铃薯品种。
同时,引导经济作物主产区种植早熟、适口性好的鲜食玉米品种;优质杂粮、杂豆品种;适宜贮藏运输和加工生产的优质蔬菜品种。
二、开展示范跟踪评价,加快优良品种推广应用各地要充分发挥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品种区域试验站作用,建立专家育种示范基地,开展主要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品种示范展示和跟踪评价,通过现场观摩、专家讲座等方式,促进种植户看禾选种,加快高产、优质、专用新品种推广。
农业技术推广机构要科学制定品种配套栽培技术,促进良种良法结合,充分挖掘优良品种增产提质潜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2“主要经济作物优质高产与产业提质增效科技创新”重点专项2020年度项目申报指南(征求意见稿)主要经济作物(包括园艺作物、热带作物、杂粮作物、特色经济林以及大田经济作物)与粮食作物生态位互补。
启动实施主要经济作物优质高产与产业提质增效科技创新,着力突破制约主要经济作物产业发展面临的技术瓶颈,提高经济作物产量、产品品质和经济效益,对于落实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满足人民多元化需求、农产品有效供给,以及实现精准扶贫均具有重要意义。
依据国务院《“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国发〔2016〕43号)和《国务院关于深化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改革方案的通知》(国发〔2014〕64号),实施“主要经济作物优质高产与产业提质增效科技创新”重点专项。
该专项以主要经济作物“优质高产、提质增效”为目标,围绕“基础研究、重大共性关键技术、典型应用示范”全创新链进行系统部署。
专项的实施将通过创新优质高产、提质增效的理论和方法,提升我国主要经济作物科技创新能力和水平;通过研发高效快速的育种新技术,结合常规改良途径,创制一批性状优良的新种质,选育若干适合机械化生产、抗性强、品质优、产量高的突破性新品种;通过集成良种繁育、轻简高效栽培、产品加工增值、防灾减灾等关键技术,建立全产业链的示范模式,最终实现主要经济作物产业提质增效,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技术支撑。
专项按照产业链布局创新链、一体化组织实施的思路,围绕总体目标,根据专项的统一部署,结合主要经济作物优质高产与产业提质增效科技创新链条的特点与规律,2020年度拟发布14个应用示范类任务方向。
拟安排国拨经费3.20亿元。
项目实施周期为2020年—2022年。
每个项目下设课题数不超过5个,参与单位总数不超过10家。
1.常绿果树优质轻简高效栽培技术集成与示范研究内容:以柑橘、香蕉、荔枝、枇杷、草莓为对象,针对常绿果树产区温度高、雨水多、土壤酸化、树体高大郁闭、人工成本高、优质果品率偏低等问题,开发优良树形培育、简化修剪、枝梢与花果调控、机械作业、轨道输送、水肥药一体化等技术;组装以优质节本增效为主、适宜常绿果树生产的轻简化栽培技术;集成针对不同立地环境、基质栽培或错季栽培的省力降本、提质增效生产管理技术,形成常绿果树优质轻简高效栽培技术体系,并在优势产区示范推广。
考核指标:集成常绿果树优质轻简高效生产模式并形成技术规程5-8项;建立1000亩以上示范基地5个以上,示范基地优质果品率和产量分别提高20%和15%,果园节本增效30%(其中人工成本降低50%);培训技术人员2000人次和新型职业农民3000人次,辐射推广25万亩,辐射推广果园优质果品率和产量均提高10%,果园节本增效10%(其中人工成本降低25%),为常绿果树提质增效提供栽培技术支撑和示范模式。
拟支持项目数:1-2项。
2.落叶果树优质轻简高效栽培技术集成与示范研究内容:以苹果、梨、葡萄、桃、猕猴桃为对象,针对落叶果树产区干旱少雨、气温低、土壤盐碱、花果和枝梢管理繁杂、人工成本高、优良果品率偏低等问题,采用优化的砧穗组合,开发优良树形培育、限根栽培、简易覆膜、套袋或免袋栽培、田间管理机械化与智能化、水肥药一体化等技术;组装以优质节本增效为主、适合落叶果树生产的轻简化栽培技术;集成针对不同立地环境或错季栽培的省力降本、提质增效生产管理技术,形成落叶果树优质轻简高效栽培技术体系,并在优势产区示范推广。
考核指标:集成落叶果树优质轻简高效生产模式并形成技术规程5-8项;建立1000亩以上示范基地5个以上,示范基地优质果品率和产量分别提高20%和15%,果园节本增效20%(其中人工成本降低50%);培训专业技术人员2000人次和新型职业农民3000人次,辐射推广25万亩,辐射推广果园优质果品率和产量均提高10%,果园节本增效10%(其中人工成本降低25%),为落叶果树提质增效提供栽培技术支撑和示范模式。
拟支持项目数:1-2项。
3.蔬菜优质轻简高效现代生产技术集成与示范研究内容:以番茄、辣椒、茄子、黄瓜、西瓜、甜瓜、白菜、甘蓝、花椰菜、青花菜、萝卜、胡萝卜、莲藕和食用菌为对象,针对蔬菜生产中用工多、连作障碍、低温寡照和阴雨等引起蔬菜产量和生产效益下降等问题,开发工厂化嫁接育苗、连作障碍绿色防控和栽培智能管理等设施蔬菜生产技术,开发集约化穴盘育苗、全程(耕作、定值和采收)机械化作业和肥水精准管理等露地蔬菜生产技术;集成和形成蔬菜优质轻简高效现代生产技术体系,并在优势产区示范推广。
考核指标:集成蔬菜优质轻简高效生产模式并形成技术规程8-10项;建立年产5000万株育苗基地2个,500亩以上核心生产示范基地8个以上,示范区内用工量较现行栽培模式减少10-15%,水肥投入减少20%,生产效益提高15%;培训农技人员和新型职业农民5000人次,辐射推广200万亩,辐射区域内用工量较现行生产模式减少8%,生产效益提高10%,为蔬菜提质增效提供现代生产技术支撑和示范模式。
拟支持项目数:1-2项。
4.切花和盆花花卉轻简高效栽培技术集成与示范研究内容:以菊花、百合、月季、兰花为对象,针对切花和盆花周年供应不足、种苗和种球标准化生产水平偏低,以及设施栽培花期调控不精准和轻简化程度不高等问题,开发高品质种苗种球工厂化和标准化繁育技术;开发高效低耗水肥一体化智能调控技术以及设施栽培土壤连作障碍防控技术;开发智能环境控制、花期精准调控、轻简化栽培和采后品质保持技术;集成以上技术,形成切花和盆花轻简高效生产模式并示范推广。
考核指标:集成切花和盆花花卉轻简高效标准化生产模式并形成技术规程4项以上;建立100亩以上核心示范基地4个以上,优质成品花率提高20%,增产10-15%,生产成本降低15%;培训技术人员和花农5000人次,辐射推广生产1亿支,优质成品花率提高10%,增产5%以上,生产成本降低8%,为切花和盆花花卉产业提质增效提供栽培技术支撑和示范模式。
拟支持项目数:1-2项。
5.重要木本花卉轻简高效栽培技术集成与示范研究内容:以梅花、牡丹、紫薇、山茶为对象,针对种苗和成品苗生产方式落后、标准化程度低、品质和效率不高等问题,开发种苗工厂化和标准化繁育关键技术,以及水肥一体化和花期调控等精准、智能生产技术,组装保护地容器化、基质化轻简栽培技术;集成以上技术,形成木本花卉轻简高效生产模式并示范推广。
考核指标:集成木本花卉轻简高效标准化生产模式并形成技术规程4项以上;建立100亩以上核心示范基地4个以上,优质成品苗率提高20%,增产10-15%,生产成本降低15%,提质增效10%以上;培训技术人员和花农5000人次,辐射推广5万亩,优质成品苗率提高10%,增产5%以上,生产成本降低8%,为木本花卉产业提质增效提供栽培技术支撑和示范模式。
拟支持项目数:1-2项。
6.热带作物增产节本增效栽培技术集成与示范研究内容:以甘蔗、橡胶树、木薯、杧果、菠萝为对象,针对其规模化生产中提质增效的关键技术,开发甘蔗全程机械化耕作与底层耕种植模式,宿根蔗水肥一体化栽培关键技术,智能采收机械及农艺农机结合技术,健康种苗繁育及规模化利用技术;开发橡胶树速生苗抗旱定植技术,胶园生态复合种植增效与耕层调控技术,新型割胶调节剂及智能采胶技术;开发木薯抗旱保水及缓释肥料制剂技术,间套种植增效模式及其根系互作机理,小型智能采收机械及农机农艺结合技术,木薯和橡胶树主要病虫预警及防控技术;开发杧果早、中、晚熟产区优质丰产的水肥和品质调控技术,菠萝周年生产调控、催花及优质丰产栽培技术;集成以上技术,形成热带经济作物高值化和优质安全生产模式并示范推广。
考核指标:集成甘蔗全程机械化、底层耕、宿根栽培、水肥一体灌溉,橡胶树和木薯产量与品质调控,杧果和菠萝优质栽培等生产模式并形成技术规程5-8项;建立500亩以上核心示范基地不少于5个,经济效益提高15%;甘蔗和木薯机械化采收规模化示范累计5万亩,建立综合栽培示范园10万亩,经济效益提高10%;培训技术人员和农民5000人次,辐射推广50万亩,经济效益提高5%,为热带作物提质增效提供栽培技术支撑和示范模式。
拟支持项目数:1-2项。
7.特色经济林优质高效栽培技术集成与示范研究内容:以茶、油茶、核桃、板栗、枣、果桑、杏、柿、花椒、枸杞、油橄榄为对象,针对优质良种率不高、轻简高效栽培和机械化水平低、人工成本高等问题,组装优质高效轻简化栽培技术;针对叶花果管理,开发营养诊断、精准施肥、节水灌溉、无公害病虫防治和水肥一体化技术;开发品种优化配置、低产低效林综合改造技术;集成以上技术,形成特色经济林可持续发展的优质安全栽培技术体系,在重点产区示范生态经济型栽培模式,在特色产区示范轻简化栽培模式。
考核指标:集成特色经济林轻简化生产模式11套;建立茶、果桑、花椒、枸杞、油橄榄安全高效施肥、绿色病虫防治等标准化栽培技术5套;建立油茶、核桃、板栗营养诊断、水肥一体化和优质果高效生产配套技术3套;建立枣、柿、杏不同成熟期品种合理配置,使产品供应期延长60天以上的配套技术体系2套;制订技术标准(规程)11项;建立500亩以上核心示范基地10个,经济效益提高15%;培训技术人员5000人次以上,辐射推广20万亩,经济效益提高8%,为特色经济林提质增效提供栽培技术支撑和示范模式。
拟支持项目数:1-2项。
8.杂粮优质高效轻简栽培技术集成与示范研究内容:以谷子、高粱、甘薯、荞麦、食用豆、青稞、马铃薯为对象,针对优质品种与轻简栽培技术不配套、种植效益增长缓慢等问题,以集成骨干优质品种的轻简高效生产技术为核心,研究全程机械化条件下杂粮品质和产量形成的发育生物学和栽培生理学基础;开发高标准的精量播种、高效田间管理、低损耗收获等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开发主要病虫害绿色防控、减肥增效、抗旱节水以及杂粮与其他作物轮作或间套作等耕作栽培技术,组装与产地生态资源条件协调一致的高效生产技术;集成以农业机械化生产为核心的绿色环保、资源高效利用技术,形成杂粮作物优质高效轻简栽培技术模式,并在主产区示范推广。
考核指标:集成全程机械化轻简生产模式、标准或规程10-15项,申请和授权技术发明专利8-10项;在杂粮主产区建立5000亩以上示范基地8-10个,示范基地每亩节本增效15%;培训技术人员500人次和新型职业农民2000人次,示范推广100万亩,节本增效8%,为杂粮提质增效提供栽培技术支撑和示范模式。
拟支持项目数:1-2项。
9.大田油料作物优质轻简高效栽培技术集成与示范研究内容:以油菜、大豆、花生为对象,针对其生产效益偏低、国际竞争力不强等问题,在主产区筛选适应机械化、轻简化作业且与生态条件及轮作制度配套的优良品种,开发适宜品种高效筛选技术;开发基于前茬秸秆还田的整地、种子处理及精确定量的一播全苗技术;在温、光、水、肥等资源高效利用及机械高效作业前提下,研究群体质量快速诊断及关键栽培措施的调控效应,开发适宜机械作业的理想群体及不同群体质量的轻简高效调控技术;研究栽培措施对主要逆境的缓解效应,组装逆境条件下油料作物高效生产及地力改良体系;拓展油料作物新用途,组装配套的生产与利用技术;集成以上技术,形成大田油料作物优质轻简高效栽培技术体系并示范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