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上学期实验
八年级物理上册力学实验题汇总
八年级物理上册力学实验题汇总实验一:测力弹簧常数
实验目的:测量弹簧的弹性系数,也即力学中的弹簧常数。
实验步骤:
1. 准备一根弹簧,确保它的两端固定。
2. 将不同质量的物体挂在弹簧上,记录下弹簧的伸长量和挂在弹簧上的物体质量。
3. 根据胡克定律,弹簧的伸长量与挂在弹簧上的物体质量成正比,根据记录的数据计算弹簧常数。
实验结果:
通过实验测得的数据,我们计算出弹簧的弹性系数为x N/m。
实验二:测力测力板实验
实验目的:通过使用力测力板,测量物体受到的力。
实验步骤:
1. 将物体放在力测力板上,记录下物体受到的力。
2. 使用多个不同的物体进行实验,并记录下各物体受到的力。
3. 分别计算不同物体使用力测力板受到的力。
实验结果:
根据我们的实验数据,我们发现不同物体受到的力不同,这是
由于它们的质量不同所致。
实验三:万能测力计实验
实验目的:通过使用万能测力计,测量弹簧的拉力。
实验步骤:
1. 将万能测力计连接到弹簧上,并记录下其示数。
2. 将不同质量的物体挂在弹簧上,记录下弹簧受到的拉力。
3. 根据测得的示数和力测力计的灵敏度,计算弹簧受到的拉力。
实验结果:
通过实验测得的数据,我们可以计算出弹簧受到的拉力为x N。
以上是八年级物理上册力学实验题的汇总。通过这些实验,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力学中的力的测量和计算方法。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探索力学的其他实验内容。
八年级上册物理实验报告
八年级上册物理实验报告
八年级上册物理实验报告
引言:
物理实验是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探索自然规律的重要途径。在八年级上册的物理课程中,我们进行了多个实验,其中我选择了两个实验进行报告,分别是“测量物体的质量”和“探究物体的浮力”。
实验一:测量物体的质量
实验目的:
通过测量物体的质量,了解质量的概念和测量方法。
实验步骤:
1. 使用天平将实验器材的质量进行测量,记录结果。
2. 选择一个物体,将其放在天平上,记录物体的质量。
3. 更换不同质量的物体,重复步骤2。
实验结果和分析:
通过实验,我们得到了不同物体的质量数据。我们发现,不同物体的质量是不同的,这是因为物体的质量是物质所固有的属性。同时,我们还发现,质量的单位是千克(kg),这是国际通用的质量单位。
实验二:探究物体的浮力
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探究物体的浮力与物体的形状、密度和液体的性质之间的关系。
实验步骤:
1. 准备一个容器,加入适量的水。
2. 将一个金属块放入容器中,观察其在水中的浮沉情况。
3. 更换不同形状和密度的物体,重复步骤2。
实验结果和分析:
通过实验,我们观察到不同形状和密度的物体在水中的浮沉情况不同。我们发现,当物体的密度大于水时,物体会下沉;当物体的密度小于水时,物体会浮
在水面上。这是因为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与物体的体积和液体的密度有关。结论:
通过以上两个实验,我们对物体的质量和浮力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质量是物质
的固有属性,可以通过天平进行测量。浮力与物体的形状、密度和液体的性质
有关,当物体的密度大于液体时,物体下沉;当物体的密度小于液体时,物体
八年级上册物理实验报告单
2.实验结论
(1)平面镜成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
(2)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实验名称:探究凸透镜成像的特点
一、实验目的
探究凸透镜成放大和缩小实像的条件。
二、实验仪器和器材.
光具座,标明焦距的凸透镜,光屏,蜡烛,火柴,废物缸。
三、实验原理:.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四、实验步骤或内容:.
(1)检查器材,了解凸透镜焦距,并记录。
(2)把凸透镜、光屏安装在光具座上,位置基本正确。将点燃的蜡烛,安装在光具座上,通过调节,使透镜、光屏和烛焰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
(3)找出2倍焦距点,移动物体到2倍焦距以外某处,再移动光屏直到屏幕上成倒立、缩小的、清晰的实像时为止,记下此时对应的物距u1。
实验名称:测量平均速度
八年级上册物理实验
八年级上册物理实验:
活动1:测量长度和时间的测量(器材:刻度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仪和秒表)
活动2:尝试科学探究(器材:单摆)
活动3:我们怎样听到声音(器材:音叉,钢尺片,土电话,示波器,正空玻璃钟罩,闹钟)
活动4:我们怎样听到声音(器材:音叉,橡皮筋,瓶子)
活动5:光世界巡行(器材:激光器,火柴,集气瓶,三棱镜)
活动6: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器材:光的反射演示板,激光器)
活动7:探究光的平面镜成像(器材:激光器,平面镜,激光器)
活动8:光的折射规律(器材:激光器,玻璃砖,透明水槽)
活动9:奇妙的透镜(器材:凸透镜,凹透镜)
活动10: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器材:光具座,蜡烛,火柴,凸透镜,光屏)
活动11:眼睛于光学仪器(器材:显微镜,简易望远镜,潜望镜,照相机模型)
活动12:从全球变暖弹起(器材:三脚架,烧杯,实验室温度计,体温计,寒暑表)
活动13:探究汽化和液化的特点(器材:酒精灯,铁架台,烧杯,温度计)
活动14:探究熔化和凝固的特点(器材:酒精灯,铁架台,熔凝器,温度计,海波)
活动15:升华和凝华(器材:烧瓶,碘颗粒,火柴,T型玻璃管)
活动16:物体的质量(器材:天平,橡皮泥活动
活动17:探究物质的密度(器材:天平,量筒,圆柱体,量杯,烧杯)
八年级上册物理实验
八年级上册物理实验
实验一、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做题时先认真读题,找到秒表
.............
一个小格代表多长时间,看清刻度尺的单位...................)
s
1.实验原理:v=
t
2.实验中用到的测量器材是:秒表和刻度尺(如果要测量的路程较长就要用卷尺)
3.实验方法:间接测量法(通过测量路程和时间,再运用公式计算出速度的大小)
4. 实验中应先测量小车要通过的路程,读数时起点和终点都读车头(或车尾)所对的刻度。
5.斜面的倾角就小些,便于测量时间。实验中时间的测量容易出现误差,为减小误差应该多次测量取平均值。斜面上金属片的作用是确定终点在同一位置。
6.如果要测量小车下半程的平均速度,不能让小车从中点由静止释放,原因是测量的时间偏大。下半程的时间应用全程所用的时间减去上半程的时间。
7.小车做的不是匀速直线运动,速度越来越快。
8.误差分析:实验中如果等小车过了起点再开始计时会使时间偏小,计算的平均速度偏大。
如果等小车过了终点再停止计时会使时间偏大,计算的平均速度偏小。
实验二、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实验中要用到秒表)1.实验时采用水浴加热,目的是使被加热的物质均匀受热,此外还可以减慢状态变化过程,便于观察。试管中装有药品的部分要全部浸入水中,但不能碰烧杯壁和烧杯底。
2.晶体熔化后继续加热是为了比较晶体熔化过程中和晶体熔化后的温度变化特点。
3.晶体和非晶体的判断:温度不断变化的是非晶体,有一段时间保持不变的是晶体,此时的温度就是晶体的熔点(如果是凝固过程就是凝固点)
八年级上册物理实验归纳
八年级上册物理实验归纳
___初二物理重要实验归纳:
一、水沸腾实验
在水沸腾实验中,我们观察到沸腾前和沸腾时气泡的变化、温度的不变、声音的大小等现象。沸腾时会吸热但温度不变,停止加热后水的沸腾停止,说明沸腾的条件是达到沸点,可以通过缩短加热时间、减少水的量、提高水的初始温度或给烧杯加上盖子来实现。我们可以从表格、图像中读出沸点,使用水银温度计进行测量。
二、熔化实验
在熔化实验中,我们可以通过直接放置冰在室温下或使用水浴法加热石蜡来实现熔化。我们还可以辨别晶体和非晶体,晶体的熔化和凝固过程有固定温度,而非晶体则没有。通过晶体的熔化和凝固图像,我们可以辨别物质所处的状态,如固体、固液共存、液态等。
三、平面镜实验
在平面镜实验中,我们观察到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即正立、等大的虚像,物与像到平面镜距离相等。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光的反射。我们使用玻璃板来找到并确定像的位置,玻璃板应该与桌面垂直,并选择薄的玻璃板。我们还可以使用刻度尺来比较物与像到玻璃板的距离,并进行多次测量寻找普遍规律,排除偶然性。如果棋子的像不够清晰,可以用强光照射棋子。在实验中,我们使用两个相同的棋子来比较物与像的大小。
四、光的反射
在光的反射实验中,我们需要将纸板垂直于平面镜来进行观察。
2、为了找到普遍规律并排除偶然性,我们改变入射光的
方向多次测量入射角和反射角。通过这些数据,我们可以发现反射角与入射角相等。
3、当我们逆着原入射光线方向进行反射实验时,反射光
线会逆着原反射光线的方向射出。这表明反射时光路是可逆的。
4、我们发现,在将纸板转动后,无法在纸板上观察到反
八年级上册物理实验
八年级上册物理实验
八年级上册物理实验通常包括以下几种:
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这个实验主要是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包括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法线之间的关系。使用到的器材包括白色纸板、平面镜、实验用光屏、激光笔等。实验过程中,要用激光笔射入光线,观察并记录光的传播路径,以及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法线的关系。
验证凸透镜成像规律:这个实验主要是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包括物距、像距和成像大小之间的关系。使用到的器材包括光具座、凸透镜、蜡烛、光屏等。实验过程中,要调节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观察并记录成像的情况,以及物距、像距和成像大小之间的关系。
测量空气中的声速:这个实验主要是测量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使用到的器材包括计时器、声音发生器、测量尺等。实验过程中,要在不同的距离下测量声音的传播时间,并计算出声音的传播速度。
探究物体下落的时间与什么因素有关:这个实验主要是探究物体下落的时间与物体下落的高度和物体的质量是否有关。使用到的器材包括计时器、不同质量的小球、斜面等。实验过程中,要控制小球下落的高度,用计时器测量小球下落的时间,并观察不同质量
的小球下落的时间是否相同。
以上只是八年级上册物理实验的一部分,具体的实验内容和器材可能会因教材版本和学校课程设置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实验大全
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像和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像和物体的大小相等, 像和物体的对应点的连线与镜面垂直。即平面镜成的像与物体关于镜面对称。 【注意】像到平面镜的距离只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有关,像的大小只与物体的
4
大小有关。由于像和物体关于镜面对称,所以我们可以通过找对称点的方法来找 到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像的位置。
1
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在烧杯中加入适量温水,用酒精灯给烧杯加热,直至 烧杯内的水沸腾并持续一段时间后,停止加热并撤去酒精灯,观察水沸腾时气 泡的变化情况和温度计的示数。
八年级上册物理实验
八年级上册物理实验
一、引言
物理实验是物理学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它可以帮助学
生理解物理知识的本质,提高学生的物理实验技能和分析能力。在本篇文章中,我们将介绍几个八年级上册物理实验,包括测量物体体积实验、光的反射实验和平衡点实验。
二、实验一:测量物体体积实验
在这个实验中,我们将学习如何测量物体的体积。我们
需要用到一个密度瓶、一些装有水的容器和一些浮力体(例如小球、木块等)。具体实验步骤如下:
1. 使用密度瓶测量容器中水的密度。
2. 将一个物体(如一个浮力球)放入一个装有水的容器中,并记录水的水位。
3. 通过计算物体的重量和容器中水的排放量来计算物体
的体积。
4. 重复步骤2和3以测量其他物体的体积。
通过这个实验,学生将学会如何使用浮力原理来测量物
体的体积,进而理解密度的概念。
三、实验二:光的反射实验
在这个实验中,我们将学习光的反射原理。我们需要用
到一个平面镜、一束光和一些贴有标记的纸片。具体实验步骤如下:
1. 将平面镜固定在桌子上,使其垂直于桌面,并安装一
束光源(如激光笔)使其射向平面镜。
2. 在平面镜中间放置一张贴有标记的纸片。
3. 观察标记的纸片在平面镜反射后的位置。
4. 向不同的角度旋转平面镜,观察标记的纸片变化。
通过这个实验,学生将学会光的反射原理,明白光线经
过平面镜时会发生反射并改变朝向。
四、实验三:平衡点实验
在这个实验中,我们将学习如何找到一个物体的平衡点。我们需要用到一个木板、一些钉子和一个物体(如铅球)。具体实验步骤如下:
1. 在木板上用钉子引出两个固定点A和B,并且设置移
八年级物理上学期实验专题复习
14
15
16
厘米
17八年级上学期物理实验专项复习与训练
一、测量部分实验
刻度尺的正确使用:贴近、对齐、平行、垂直。 正确读数:准确数 + 一位估计数
1、小明同学用刻度尺测量铁块的长度(图所示),方法正确的是 〔 〕
2、如图2所示,用直尺和三角板测圆柱体直径,下图中方法正确的是
图2
3、所示3所示,甲中物体A 的长度为_________cm 。乙图中A 的长度为_________cm 。
4、如图4所示,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值是_________cm ,木块的长度是_________cm 。
图3甲 图3乙 图4
5、图5甲中物体的长度为____________cm ,图乙中物体的长度是______dm,合________cm 。
图5
二、声现象实验
1、如图6所示,当敲响右边的音叉时,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________(填“会”或“不会”)振动,靠在左边音叉的泡沫小球能弹起.这说明________,这是由于________ 将右边音叉的振动传给了左边音叉的缘故.
2、如图7所示,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先让一端伸出桌边短一些,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然后一端伸出桌边长一些,再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使钢尺两次振动幅度大致相同.比较两种情况下,第________次钢尺振动得快,它的音调________(填“高”或“低”),这说明音调与________有关.
3、往保温瓶里灌开水的时候,如图13所示,注意听能听到“嗡嗡”的声音,整个灌水过程中声音有什么变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图6
1230A
B 0
八年级上册物理实验大全与压力压强实验
八年级上册物理实验大全与压力压强实验
物理是一门很有趣的学科。因为在生活中,很多现象都和物理知识有关,所以学好物理知识是很重要的。物理实验是很有趣的!如何才能学好物理呢?小编在这里整理了相关资料,快来学习学习吧!
八年级上册物理实验大全
第二章:
声音由物体的振动产生;声音能在固、液、气体中传播。
1. 设计实验证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答:将音叉紧贴用细绳悬挂的乒乓球,敲击音叉,发现乒乓球被弹起,同时听到音叉发出声音。证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2. 设计实验证明:声音能在固体中传播。
答:取一根长铁管,同学A轻敲铁管一端,使在另一端的同学B 刚好听不到敲击声,同学B把耳朵贴在铁管的另一端,发现同学B能够听到敲击声。证明:“声音能在固体中传播”。
3. 设计实验证明:声音能在液体中传播。
答:将正在发声的闹钟用塑料袋密封浸没在水槽中,仍能听到闹钟的声音。证明:“声音能在液体中传播”。
4. 设计实验证明:声音能在气体中传播。
答:让一同学在对面敲鼓,发现自己能够听到敲鼓省。证明:“声音能在气体中传播”。
5. 设计实验证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答:将正在发声的闹钟放入真空罩中,用抽气机逐渐抽出罩中的空气,发现铃声逐渐变小。证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第三章:
熔化现象;凝固现象;汽化现象;蒸发吸热致冷;影响蒸发快慢因素;液化现象;降低温度使气体液化;液化放热;升华现象;凝华现象。
6. 设计实验说明熔化现象的存在。
在试管中加入碎冰,用酒精灯给试管加热,发现试管内固态的冰
八年级上册物理实验一览表
八年级上册物理实验一览表
演示实验
分组实验
八年级下册物理实验一览表
演示实验
分组实验
九年级上册物理实验一览表
演示实验
分组实验
九年级下册物理实验一览表
演示实验
分组实验
初二上册物理实验报告
初二上册物理实验报告
1、加深学生对平均速度的理解
2、通过分组实验使学生会用刻度尺和秒表测运动物体的平均速度,培养学生实验能力和与他人协作的能力实验原理 v=s/t
实验器材
停表、木板、小车、刻度尺、金属片、木块
实验步骤
1、将木板的一端用木块垫起,使它保持很小的坡度。
2、将小车放在斜面顶端,金属片放在斜面底端,用刻度尺测出小车通过的路程s1,用停表测量小车从斜面顶端滑下到撞击金属片的时间t1。
3、根据测得的s1、t1,利用公式v1=s1/t1算出小车通过斜面全程的平均速度v1。
4、将金属片移至斜面中部,重复上述过程,算出小车通过斜面上半程的平均速度V2。
5、利用s1—s2=s3,t1—t2=t3,算出小车通过斜面下半程的平均速度v3。
实验结论
1、小车全程做的不是匀速直线运
动。
2、小车从斜面顶端滑下速度越来越快及V3>V2>V1
八年级物理上实验教案
八年级物理上实验教案
一、实验一:探究声音的产生
1. 目的要求:
了解声音的产生原理,掌握实验操作方法。
2. 实验原理: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通过介质(如空气)传播。
3. 实验器材:
尺子、桌子、铅笔、纸张。
4. 实验步骤:
(1)将尺子放在桌子上,用手拔动尺子,观察尺子振动时发出的声音。(2)用铅笔在纸上快速划过,观察纸张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3)结合实验现象,讨论声音产生的原因。
5. 思考与讨论:
(1)实验中哪些因素影响了声音的产生?
(2)声音是如何通过介质传播的?
二、实验二:测定物体运动速度
1. 目的要求:
学习使用刻度尺和秒表测定物体运动速度。
2. 实验原理:
速度=路程÷时间。
3. 实验器材:
刻度尺、秒表、起始线、终止线、物体。
4. 实验步骤:
(1)在水平地面上设定起始线和终止线,相距一定距离。
(2)让物体从起始线处开始运动,用刻度尺测量物体运动的路程。
(3)用秒表测量物体运动的时间。
(4)根据速度公式计算物体运动的速度。
5. 思考与讨论:
(1)实验中如何减少误差?
(2)速度单位有哪些?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三、实验三:研究影响摩擦力的因素
1. 目的要求:
了解摩擦力的概念,研究影响摩擦力的因素。
2. 实验原理:
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压力有关。
3. 实验器材:
木块、桌子、铅笔、纸张、弹簧测力计。
4. 实验步骤:
(1)将木块放在桌子上,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木块受到的重力。
(2)在不同接触面粗糙程度的纸上,用铅笔划过木块,观察木块受到的摩擦力。(3)在保持接触面粗糙程度不变的情况下,改变木块受到的压力,观察摩擦力的变化。
根据部编本八上物理课本实验及解释汇编
根据部编本八上物理课本实验及解释汇编
根据八年级上册物理课本的实验及解释汇编,本文档将汇总其
中的实验内容,并提供相应的解释。
1. 实验一:测量木块的质量
实验目的
通过测量木块的质量,研究如何使用天平进行准确的质量测量。
实验步骤
1. 准备一个木块和一个天平。
2. 将木块放在天平上,记录下所示的质量读数。
实验结果
所测得的木块质量为X克。
解释
通过使用天平进行测量,我们可以准确地获得木块的质量。质量是物体所具有的一种物理特性,通过测量质量可以了解物体的重量大小。
2. 实验二:测量物体的体积
实验目的
研究使用和水来测量物体的体积。
实验步骤
1. 准备一个、水和一个物体。
2. 将中装满水,记录下所示的水位。
3. 将物体放入,观察并记录下水位的变化。
实验结果
物体的体积为X立方厘米/毫升。
解释
通过测量水位的变化,我们可以间接地计算出物体的体积。体积是物体所占据的空间大小,通过测量体积可以了解物体的大小。
以上是部编本八上物理课本实验及解释汇编的一部分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如需获取更多实验内容,请参考八年级上册物理课本。
人教新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实验题总结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新教材) 实验题总结
一、长度的单位及测量 1.国际单位:米。符号:m
2.常用单位:千米(km ) 分米(dm ) 厘米(cm ) 毫米(mm ) 微米(µm) 纳米(nm ) 3.常用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
1km=1000m 1m=10dm 1dm=10cm 1cm=10mm
4.刻度尺是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使用前认清刻度尺的单位、零刻度线的位置、量程、分度值。刻度尺要放正;有刻度的一边要紧靠被测物体,与所测长度平行,不能倾斜。 读数时,视线与刻度尺尺面垂直。(或正对刻度尺)记录的测量结果应由数字和单位组成。
二、实验: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
实验原理: 实验器材:小车、斜面、停表、刻度尺
注意:调整斜面呈较小的坡度,使小车从静止释放,坡度越小越方便测量,测量结果误差越小。 1.小车运动距离为车头到车头的距离。 2.小车从斜面顶端要从静止释放。 3.测量过程中不要改变斜面的坡度。
三、温度、温度计
摄氏温度:在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0℃,在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100℃;0 ℃和
单位
零刻度线
分度值
t
s
v
100 ℃之间分成100个等份,每个等份代表1 ℃。
液体温度计原理:常用的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
温度计的使用:
测量温度前:
1.要认清它的量程,即温度计所能测量温度的范围。
2.要认清它的零刻线,即零摄氏度的位置。
3.要认清它的分度值,即一个小格代表的温度值。
测量温度时要注意:
1.温度计的玻璃泡应该全部浸入被测的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
2.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后要稍微等一会,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3.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继续留在液体中,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液面相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物理上学期实验
教学工作计划
宋国林
2017 9
八年级上学期物理实验教学工作计划
物理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探究实验占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物理实验对理解和掌握物理概念和规律,对物理知识的巩固和运用有着重要的作用。本学期我们对探究实验进行了探究性的研究。
1.确定实验教学指导思想,强化实验教学目标
在中学物理实验教学过程中确定以实验为基础,用实验来展开激发学生的实验兴趣,发挥学生参与教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操作实验、设计实验的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加强实验教学的研究,尽量把验证性实验改为探究性实验,把演示实验改为边讲边实验,通过挖掘教学内容的学术性,有机地把课内探究延伸到课外.总之,尊重科学,实事求是,以实验创新为前提,使学生达到掌握物理实验技能和科学方法,养成科学态度,学会运用实验手段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为指导思想,强化实验教学目标,要求学生在实验的全过程中自始至终抓好“七个正确”:其一,选择仪器正确;其二,安装调试实验装置正确;其三,操作规程正确;其四,观察方法正确;其五,测量读数正确;其六,处理数据正确;其七,实验结论正确.
2.探索改革实验教学模式,发挥主导、主体功能
探索适应新课程下的物理实验教学模式,建立起设计实验教学程序、优化实验教学过程、指导实验方法、培养创新能力的“引导—探索—实验—掌握”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充分相信学生,使学生主动参与实验.
课本让学生看,实验让学生做,思路让学生想,疑难让学生议,错误让学生析.让学生独立设计实验,利用物理实验,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变单向信息传递为双向式、多向式信息传递与交流,教师在课内讲重点、关键点和注意点,发挥好主导调控作用.主要方式是采取提问、答疑、讨论、观察实验现象、动手操作等.在实验中,加强对学生实验方法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3.演示实验下放成随堂小实验或学生分组实验的探讨。
在演示实验的教学中,有时也将其下放为学生随堂小实验,甚至设计成学生分组实验来操作。课后达标结果显示:演示实验下放为随堂小实验的教学,授课效果是理想的,后面的结果不是很理想。由此可见,这种教法在实践中有其明显的优越性,特别有利于学生相关领域的发展及有关内容的授课。
九年级年级物理上册实验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物理实验教学是物理教学一个重要的不可缺少的内容之一,实验的成败直接影响物理教学的效果,但由于本学期教材的特点和学校各方面的条件,故本学期只安排学生实验6次,教师演示实验17次(其中增加实验3个)。本学期学生实验和演示实验都比较难做,有一定的难度。
二、预期目标:
1、让学生通过对物理现象的进一步认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终生的探究兴趣。
2、结合本组教研专题,让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探究式学习的方法,能发展学生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能熟练运用探究式学习的基本步骤进行科学探究式学习。
3、能根据物理现象,在实验过程中能发现一些问题,并能根据部分实验现象培养学生初步的提出问题的能力。通过实验训练,使学生具有较好的实验操作能力,会使用各个实验仪器和测量工具测量一些物理量。学会纪录实验数据,知道数据处理方法,会写实验报告,会用科学术语、图表等描述实验结果。
4、学习拟定科学探究计划和实验方案,要求思维性、逻辑性都比较严密,并能利用不同渠道收集信息和对信息整理的能力,能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学会对信息的有效性和时效性做出初步的判断的意识,并能有一定的信息处理能力。
5、在实验中学会使用“控制变量法”、“类比法”、“模型法”等一些物理的研究方法,特别是“控制变量法”在各类实验中的应用。
6、学习从物理现象和实验中归纳简单的科学规律,尝试运用科学规律去解释某些具体问题,有一定的分析概括能力。
7、具有创新意识和精神,并有将科学服务于人类的意识,有理想有抱负,热爱祖国,有振兴中华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三、方法和措施:
1、认真学习《物理课程标准》、《课程标准解读》,熟悉各个实验的具体目的和要求。
2、根据标准要求安排足够的学生实验和演示实验,充分利用实验室现有的器材,开足开齐各类实验,尤其是对往年能用的闲置器材开发新的实验,力争使实验的开出率达到或超过100%。
3、根据地方特点和本地的实际情况,有些实验可进行增减、删改,尽量利用身边的物品,廉价的材料自制教具为物理实验提供方便,部分成功的实验材料要作为学校的常规实验保留下来,以供来年再用。
4、要及时根据教材的变化,不断增加和更新仪器设备,为各类实验创造可靠的物质条件。
5、及时对教材中的实验进行讨论、修改和完善,以达到最优化和最佳效果。
6、部分演示或分组效果差的实验,可以利用网上资源上多媒体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