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基注浆加固技术交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注浆前准备:根据设计图及注浆孔掏金洞发育程度,做好浆液配比用料。检查搅拌机、注浆泵等设备运转情况;压浆孔孔口盖换上混合器(法兰盘),对管路进行试压、检查管路、接头的连接、密封质量。
注水试验:选取代表性孔进行注水试验,确定单位长度吸水量。
压浆:遵循先边排,后内排跳孔注浆顺序;先稀后浓,当连续注浆单孔超过15T水泥不见升压或吸浆量下降时,应考虑提高浆液的浓度或改为双液注浆,
技术交底书
ZT15CX15-编号:注浆加固
工程名称
石长铁路增建第二线站前2路基注浆加固
交底人
主送单位
签收人
交底内容:
一、适用范围
石长铁路增建第二线站前2标路基工程
二、施工采用规范及技术标准
客货共线铁路路基施工技术指南(TZ 202-2008)
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4-2003)
开孔:开孔前先了解有无地下埋藏物,确认无误后采用φ127mm岩芯管开孔钻进,套管护壁封至基岩以下0.5—1m米,然后利用89mm口径岩芯管钻至设计深度。加强观测,密切注视掏金洞坍陷的发展和新产生的掏金洞塌陷。充分利用先导注浆钻孔,在线路两侧进行探查,根据实际情况,对注浆范围,钻孔布置、注浆工艺进行相应调整。
13.6%
5
K137+560~+680
3%6K138+源自25~+4105%
7
K138+490~+525、700~+735、K138+840~+880、+945~+970、K139+210~+230、
+400~+440
8%
1、在岩溶路基施工必须严格按照注浆方案、技术交底要求组织施工。
2、先导孔要完善地质取芯资料并留存影像资料,做出柱状图与地质资料分析,钻孔要做好记录(要设计确认),先导孔钻探严禁使用潜孔钻;其它一般注浆孔不需要取芯,但仍要做好地质核查记录,对于先导孔未满足设计深度要求的孔需加钻至满足设计深度相关要求的深度。
3、成孔及注浆全过程应按规定格式,认真做好技术资料和基础数据的记录、整理、分析工作(特别是压浆表、冒浆的记录等),并形成影像资料,同时要做好作业过程中的工程数量签认。
4、如在施工过程中发现溶洞深度等地质情况与设计不符,及时上报工程部,共同研究方案。
5、对注浆的孔位、孔深、孔径、孔底沉渣及孔口管进行检查,应满足设计要求。
9、完成注浆后要采用注水(压水)试验、钻探取芯、物探等方式进行注浆效果检查,如发现异常需经监理单位确认后采用补浆方法进行处理。
三、注浆加固施要求
1、注浆孔平面布置:
路堤地段既有铁路坡脚至左线坡脚外5m;路堑地段既有碴脚至左线侧沟平台。
孔间距5米,正三角形布孔。
测设孔位,标高,进行统一编号钉桩。先钻边排孔,后钻内排孔。
6、注浆前,通过注水(压水)试验核实岩层渗透性等数据。
7、按设计要求并根据现场试验确定的配合比配置浆液,并经监理确认,地基加固前,通过试验确定注浆压力、注浆速度等有关技术参数。
8、注浆施工地段必须按设计、规范要求加强地面观测(水平位移、冒浆点的位置、地面沉陷等)与地表变形监测并做好记录,同时要加强对既有线路的观测,随时观测既有线的变化,检测既有线轨道标高,路肩等的变化,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处理。
3、注浆工艺和技术措施
注浆施工按照《注浆技术规程》(YBJ44-92)有关规定与设计要求进行,注浆设备主要搅拌机、液压双液注浆泵。
设搅拌站:在工地就近选取用地,尽量选取在少占地、地势高、平坦、环境影响小、运输方便的位置设置搅拌站。尽量减少耗费、压力损失。
备料:按设计要求,浆液采用纯水泥浆及水泥-水玻璃双液混合两种,主要采用前者,水泥浆液水灰比为0.8:1~1:1,38~43Be’、模数2.4~3.4的水玻璃和以及注浆管材等。
施工图:路基工点设计图(图号:石长二线施图(路)-105)
路基工程设计详图集
三、交底内容
该段掏金洞分布广泛,路基需注浆加固处理,主要加固范围如下表:
序号
里程分段
掏金洞空洞率
1
K136+095~+195
3%
2
K136+390~+430、+555~+805
12%
3
K136+850~+875
5%
4
K137+010~+095、+260~+465
依吸浆情况逐步加浓浆液,水灰比控制在1:1~0.8:1;灰岩中压浆压力应在0.1~0.3Mpa,岩土界附近逐步加大至0.3~0.5Mpa。
当采用双液注浆时,水泥浆液与水玻璃体积比可采用1:0.5~1:0.4。
当遇如下情况之一时,应采用双液注浆:a、水泥浆单液畅通无阻,随水流失或扩散过远时;b、当地下水流速大于200m/d时;c、地表冒浆或注浆结束需快速凝结,以利于注浆工程效率提高时。
下套管:钻至基岩0.5—1m米后,下入φ127mm套管,并嵌入基岩;套管出露地表0.2~0.5米。用水泥砂浆固结套管,并将孔口套管四周捣实封闭,防止浆液从套管周围串出,影响注浆效果。
基岩钻进:如遇岩层破碎或构造带使钻进困难时,可采用泥浆循环,但终孔前用清水冲洗,直至返清。空洞地段,优先灌注中粗砂,粉煤灰和水泥浆液,或灌入水泥砂浆,砂石、道碴等材料,钻进时注意掏金洞会出现掉钻具的危险,应量测空洞的深度、大小、充填物的情况。
3、地基处理详见施工图:路基工点设计图(图号:石长二线施图(路)-105)
、路基工程设计详图集。
交底部门:工程技术部日期:
特殊条件控制标准:当注浆压力不大或降低注浆量,基底出现异常上鼓,应终止注浆,同时采用附近注浆孔“补偿”等措施。
压浆结束后,经质检工程师检查,通知监理工程师检查确认终孔条件。将注浆孔填实封闭截割孔口套管,留下标记备查。最后清理场地,去除污染。
五、施工要求
①钻孔在土层中应干钻,实行跟管钻进。
②施工钻孔孔位误差:a、纵向位置误差一般不大于0.2m;b、横向孔位移动不宜超过1m,孔位按实际记录。
③注浆过程应加强地面观测记录:包括路基面及轨顶标高变化、冒浆点位置、地面沉陷、附近井泉变化等。
④注浆全过程应做好技术资料和基础数据记录、整理、分析工作。
⑤验证孔在注浆完成后,应布置于地表坍陷处、注浆量较大地段。
⑥注浆结束后,必须及时水泥浆封孔,斜孔应更加保证封孔质量。
⑦注浆工点附近道床污染应进行清换。
⑧对周边环境污染应严格控制。
⑨完成注浆后,进行钻孔注水(压水)试验单位长度吸水量对比、钻探取芯、第三方物探检测等方式进行注浆效果检查,如发现异常需经监理单位确认后采用补浆方法进行处理。
1、施工前应向有关部门收集和调查地下电缆、管网的具体位置,确保地下管线安全。
2、先导孔完成后应上报以确认进一步施工事项。
注浆压力参数:注浆压力为0.1~0.3MPa,最大1.5MPa。注浆完成后,注浆钻孔采用C15混凝土回填封闭饱满。
注浆结束:达到以下条件可结束注浆:
①注浆口口压力维持在1~1.5MPa,吸浆量不大于40升/min,维持30 min,浆液难以注入时。
②冒浆点超过注浆范围3~5m时。
③单孔进浆量达到平均设计压浆量的1.5~2倍,且进浆量明显减少时。
终孔:钻至基岩面下5米终孔,如遇空洞,再钻至掏金洞底板以下1.0米,按要求做注水试验;自检合格;请监理工程师验孔后,拧上孔口盖。
2、技术要求
注浆孔施工执行《铁路工程地质钻探规程》。
做好钻孔原始记录,根据工程技术部的要求进行钻孔岩芯取样和岩溶发育记录、统计,以便制定注浆措施;
成孔压浆时留备用钻机,进行清孔、处理压浆发生的孔内异常问题。
2、加固深度:
一般加固深度为基岩以下5m或淘金洞底板下1m。
3、注浆材料配比:
注浆采用纯水泥浆,采用P42.5水泥。
水泥浆液水灰比为0.8:1~1:1。
4、注浆压力参数:
注浆压力位0.1—0.3MPa,最大1.5MPa,注浆完成后注浆孔采用C15混凝土回填封闭饱满。
四、注浆加固施工工艺
1、施工工艺
安装钻机:平整场地、机台后,设置YZT10D型钻机,调平机架、机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