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列知识点归纳及

合集下载

数列知识点归纳总结

数列知识点归纳总结

数列知识点归纳总结

一、基本概念

1. 数列的定义

数列是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的一组数,通常用a1, a2, a3, …,an来表示,其中ai表示数列中的第i个数。数列中的数称为项,n称为项数。

2. 数列的类型

数列可以根据项的规律和性质进行分类,主要包括等差数列、等比数列、递推数列等。

3. 数列的通项公式

数列的通项公式是描述数列中任意一项与其序号之间的关系的公式,通常用an或者Un 表示第n个项,用n表示项数。数列的通项公式可以根据数列的类型和性质进行求解。

二、等差数列

1. 定义

如果一个数列满足任意相邻两项之差都相等的条件,那么这个数列就是等差数列,差值为d。

2. 性质

(1)通项公式:对于等差数列an,其通项公式为an=a1+(n-1)d。

(2)前n项和: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Sn= (a1+an) * n /2。

(3)求和公式推导:对于等差数列Sn= (a1+an) * n /2,可用数学归纳法进行证明。

3. 等差数列的应用

等差数列在数学和现实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应用,如计算机算法中的序列求和、物理学中等速直线运动、金融学中的等额本息贷款等。

三、等比数列

1. 定义

等比数列是指数列中的任意相邻两项的比值都相等的数列,比值为q。

2. 性质

(1)通项公式:对于等比数列an,其通项公式为an=a1*q^(n-1)。

(2)前n项和: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Sn= (a1*(q^n - 1)) / (q-1)。

3. 等比数列的应用

等比数列在数学和现实生活中也有着重要的应用,如复利计算、生物学中种群增长问题、物理学中的指数衰减等。

数列知识点总结大全

数列知识点总结大全

数列知识点总结大全

一、数列的概念与定义

1. 数列的概念:数列是按照一定规律排列的一组数的集合,数列中的每个数称为数列的项。

2. 数列的定义:数列可以用一个通项公式或者递推公式来表示,通项公式指明了数列的第

n个项与n的关系,递推公式则指明了数列的第n+1项与第n项的关系。

二、常见的数列类型

1. 等差数列:如果一个数列中任意相邻两项的差都相等,那么这个数列就是等差数列。等

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为an=a1+(n-1)d,其中a1为首项,d为公差。

2. 等比数列:如果一个数列中任意相邻两项的比值都相等,那么这个数列就是等比数列。

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为an=a1*r^(n-1),其中a1为首项,r为公比。

3. 调和数列:如果一个数列中任意相邻两项的倒数之差都相等,那么这个数列就是调和数列。调和数列的通项公式为an=1/(1+d(n-1)),其中d为公差。

三、数列的性质

1. 有限数列与无限数列:有限数列指数列中的项是有限个,无限数列指数列中的项是无限个。

2. 数列的奇偶性:如果数列的每一项的奇偶性相同,则称该数列为奇数列或偶数列。

3. 数列的首项和公差:首项指数列中的第一个元素,公差指等差数列中相邻两项之差。

4. 数列的前n项和:数列的前n项和可以用求和公式来表示,对于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有相应的公式。

5. 数列的递推公式:递推公式指明了数列的第n+1项与第n项的关系,可以通过递推公

式求出数列的任意一项。

四、数列的应用

1. 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的求和: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在数学和物理问题中有广泛的应用,它们可以帮助我们简化复杂的计算。

数学数列知识点总结归纳

数学数列知识点总结归纳

数学数列知识点总结归纳

一、数列的基本概念

1.1 数列的定义

数列是按照一定的规律排列的一系列数字的集合。数列可以用一般数列的形式表示为{an},其中an表示数列的第n项。例如,{1,2,3,4,5,……}就是一个常见的数列,其中每

一项都是正整数,并且每一项都比前一项大1。

1.2 数列的通项公式

数列的通项公式是指能够表示数列各项的规律。通项公式通常用an表示数列的第n项,

用n表示项数。例如,对于等差数列{1,3,5,7,9,……},其通项公式为an=2n-1;对

于等比数列{2,4,8,16,32,……},其通项公式为an=2^n。

1.3 数列的性质

数列有很多重要的性质,包括有界性、单调性、收敛性等。这些性质在数列的研究和应用

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对于理解和分析数列是非常重要的。

二、常见的数列类型

2.1 等差数列

等差数列是指一个数列中任意相邻两项的差都相等的数列。例如,{1,3,5,7,9,……}

就是一个等差数列,其中相邻两项的差都是2。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为an=a1+(n-1)d,其

中a1为首项,d为公差,n为项数。

2.2 等比数列

等比数列是指一个数列中任意相邻两项的比都相等的数列。例如,{2,4,8,16,32,……}就是一个等比数列,其中相邻两项的比都是2。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为

an=a1*r^(n-1),其中a1为首项,r为公比,n为项数。

2.3 调和数列

调和数列是指其倒数数列是一个等差数列的数列。例如,{1,1/2,1/3,1/4,1/5,……}就是一个调和数列。调和数列的通项公式为an=1/n。

数列知识点归纳简单总结

数列知识点归纳简单总结

数列知识点归纳简单总结

数列作为数学中的重要概念之一,在各个学习阶段都有相应的教学

和应用。它的研究和应用领域广泛,在数学、物理、计算机科学等学

科中都有着重要的地位。本文将对数列的基本概念、分类、性质以及

常见的数列类型进行归纳和总结,以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数

列知识。

一、数列的基本概念

数列是由一组按照一定规律排列的数所组成的序列。其中,每一个

数称为数列的项,用an表示,n称为项数,表示该项在数列中的位置。数列可以用集合表示,也可以用数学公式表示。

二、数列的分类

根据数列的性质和表达方式,常见的数列可以分为等差数列、等比

数列、等差数列、几何数列、斐波那契数列等。

1. 等差数列

等差数列指的是数列中的相邻两项之间的差值相等。其通项公式为an = a1 + (n - 1)d,其中a1表示首项,d表示公差。

2. 等比数列

等比数列指的是数列中的相邻两项之间的比值相等。其通项公式为an = a1 * r^(n - 1),其中a1表示首项,r表示公比。

3. 几何数列

几何数列是等比数列的特殊情况,公比r不为0。其通项公式与等比数列相同。

4. 斐波那契数列

斐波那契数列是一个以0和1开头,后续项为前两项之和的数列。其通项公式为an = an-1 + an-2。

三、数列的性质

数列具有一些重要的性质,下面将介绍其中几个常见的性质。

1. 有界性

数列可以是有界的,即存在上界或下界,也可以是无界的。

2. 单调性

数列可以是递增的(严格递增或非严格递增),也可以是递减的(严格递减或非严格递减)。

3. 极限

数列的极限是指数列随着项数的增加,逐渐趋于一个确定的值。数列可以是收敛的,也可以是发散的。

数列知识点归纳总结

数列知识点归纳总结

数列知识点归纳总结

一、定义

数列是由一列有限或无限多个数按照一定的规律排列而成的集合。其中,每个数称作数列的项,每项之间的间隔称作公差。

二、等差数列

1. 定义

等差数列是指数列中相邻两项之差相等的数列。

2. 性质

(1)首项 a1,公差 d

(2)第 n 项 an = a1 + (n-1)d

(3)前 n 项和Sn = (a1 + an) × n ÷ 2 = n[a1 + a(n-1)/2]

3. 求和

(1)连续求和法

若已知数列的首项、尾项及项数,则可以使用连续求和法求和。公式如下:

S = (a1 + an)× n ÷ 2

(2)差数求和法

若已知数列的首项、公差及项数,则可以使用差数求和法求和。公式如下:

S = n[a1 + a(n-1)/2]

4. 应用

(1)找公差

通过两个连续的数的差来求得公差。

(2)求某一项

通过公式 an = a1 + (n-1)d 来求某一项。

(3)求和

通过公式 Sn = n[a1 + a(n-1)/2] 来求和。

三、等比数列

1. 定义

等比数列是指数列中相邻两项之比相等的数列。

2. 性质

(1)首项 a1,公比 q

(2)第 n 项an = a1 × q^(n-1)

(3)前 n 项和 Sn = a1 (q^n - 1) ÷ (q - 1)

3. 求和

(1)分步求和法

将等比数列分为两个等差数列求和。将等比数列的第一项乘上公比 q,得到一个新的等比数列,其首项为a1 × q,公比为 q,使用等差数列求和公式求和。两次求和结果相加即为等比数列的和。

(2)直接求和法

使用公式 Sn = a1 (q^n - 1) ÷ (q - 1) 直接求和。

数学数列知识点归纳总结

数学数列知识点归纳总结

数学数列知识点归纳总结

一、数列的概念

1.1 数列的定义

数列是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的一系列数的集合,通常用一对大括号{}表示,其中的每个数

称为数列的项。例如:{1, 2, 3, 4, 5, ...}就是一个数列,它包含了无穷多个项,每个项都是

自然数。

1.2 数列的表示

数列可以用不同的方式表示,常见的表示方法有公式法、图形表示法和文字描述法。

- 公式法:可以用一个通项公式来表示数列的每一项,例如:an = n^2表示数列{1, 4, 9, 16, ...}的通项公式。

- 图形表示法:可以用图形来表示数列,例如:等差数列可以用直线表示,等比数列可以

用曲线表示。

- 文字描述法:可以用文字描述数列的规律,例如:数列{2, 4, 6, 8, ...}可以描述为“每一项都比前一项大2”。

1.3 数列的分类

数列可以按照不同的规律进行分类,常见的分类有等差数列、等比数列和斐波那契数列等。

- 等差数列:数列中相邻两项的差等于一个常数,这个常数称为公差。

- 等比数列:数列中相邻两项的比等于一个常数,这个常数称为公比。

- 斐波那契数列:数列中每一项都是前两项之和,例如:1, 1, 2, 3, 5, 8, 13, ...

1.4 数列的通项公式

数列的通项公式是指数列中任意一项与项号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一般用an表示第n项的值,n表示项号。如果一个数列存在通项公式,则可以利用通项公式计算数列的任意项的值。

1.5 数列的性质

数列有许多重要的性质,例如数列的有界性、单调性、敛散性以及极限等。

- 有界性:如果数列的项有上界或下界,则称该数列是有界的。

数列知识点总结和题型归纳

数列知识点总结和题型归纳

数列知识点总结和题型归纳

一、数列的定义和性质

数列是由一系列有序的数按照一定规律排列而成的序列。数列中的每个数叫做数列的项,用an表示第n个项。

1. 等差数列

等差数列是指一个数列中相邻两项之差都是相等的。公差d是等差数列中相邻两项的差值。

2. 等比数列

等比数列是指一个数列中相邻两项之比都是相等的。公比q是等比数列中相邻两项的比值。

二、数列的通项公式和前n项和公式

1. 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设等差数列的首项为a1,公差为d,则该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为an = a1 + (n-1)d。

2. 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

设等差数列的首项为a1,公差为d,前n项和为Sn,则该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为Sn = n(a1 + an)/2。

3. 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

设等比数列的首项为a1,公比为q,则该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为an = a1 * q^(n-1)。

4. 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

设等比数列的首项为a1,公比为q,前n项和为Sn,则该等比数列

的前n项和公式为Sn = a1 * (1 - q^n)/(1 - q)。

三、数列的常见题型

1. 求等差数列的第n项

已知等差数列的首项a1和公差d,求该等差数列的第n项an,则可以利用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an = a1 + (n-1)d进行计算。

2. 求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

已知等差数列的首项a1、公差d和项数n,求该等差数列的前n项

和Sn,则可以利用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Sn = n(a1 + an)/2进行计算。

3. 求等比数列的第n项

已知等比数列的首项a1和公比q,求该等比数列的第n项an,则可以利用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an = a1 * q^(n-1)进行计算。

数列知识点归纳总结

数列知识点归纳总结

数列是数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是由一系列按照一定规律排列的数组成的。数列知识点归纳总结如下:

一、数列的定义

1. 数列是由有限个或无限个数字组成的序列。

2. 数列中的数字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

3. 数列中的每个数字都有一个对应的位置或项数。

二、数列的分类

1. 按项数分类:有限数列和无限数列。

2. 按项的性质分类:整数数列、实数数列、复数数列等。

3. 按项的规律分类:等差数列、等比数列、斐波那契数列等。

三、等差数列

1. 等差数列是指从第二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差都相等的数列。

2. 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为:an = a1 + (n-1)d,其中an表示第n项,a1表示第一项,d表示公差。

3. 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为:Sn = n/2 * (a1 + an),其中Sn表示前n项和。

四、等比数列

1. 等比数列是指从第二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比都相等的数列。

2. 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为:an = a1 * r^(n-1),其中an表示第n项,a1表示第一项,r表示公比。

3. 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为:Sn = a1 * (1 - r^n) / (1 - r),其中Sn表示前n项和。

五、斐波那契数列

1. 斐波那契数列是指从第三项起,每一项都是前两项之和的数列。

2. 斐波那契数列的前几项为:1, 1, 2, 3, 5, 8, 13, ...

3. 斐波那契数列没有通项公式,但可以用递归或循环的方式生成。

六、递推关系与通项公式

1. 递推关系是指数列中相邻两项之间的关系。

2. 递推关系可以用来推导出数列的通项公式。

数列必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数列必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数列必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一、数列的定义

数列是由一组有限或无限个数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而成的。数列中的每一个数称为这个数

列的项,通常用字母或符号表示。例如,数列{1, 3, 5, 7, ...}可以表示为 a_1, a_2, a_3, ...。

二、数列的分类

1. 按照项的性质分:

(1) 有限数列:数列的项的个数是有限的。

(2) 无限数列:数列的项的个数是无限的。

2. 按照数列的项之间的关系分:

(1) 等差数列:相邻两项之间的差是常数,通常记作 a_n = a_1 + (n-1)d。

(2) 等比数列:相邻两项之间的比是常数,通常记作 a_n = a_1 * r^(n-1)。

3. 按照项的取值范围分:

(1) 整数数列:数列的每一项都是整数。

(2) 有理数数列:数列的每一项都是有理数。

(3) 实数数列:数列的每一项都是实数。

三、数列的通项公式

数列的通项公式可以用来表示数列中第 n 个项与 n 之间的函数关系。对于不同类型的数列,通项公式的表达也不同。

1. 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a_n = a_1 + (n-1)d

其中,a_n 表示第 n 项,a_1 表示第一项,d 表示公差。

2. 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a_n = a_1 * r^(n-1)

其中,a_n 表示第 n 项,a_1 表示第一项,r 表示公比。

3. 幂和指数数列:一般形式为 a_n = f(n)

其中,f(n) 是 n 的函数表达式。

四、数列的性质

1. 数列的有界性:如果数列的项有上界或下界,则称该数列有界;否则称为无界数列。

2. 数列的递增和递减性:如果对于任意的 n,都有 a_n+1 > a_n,则称数列是递增数列;如

数列详细知识点归纳总结

数列详细知识点归纳总结

数列详细知识点归纳总结

一、数列的定义

数列是指按一定的顺序排列的一组数字的有限序列或无限序列。具体地说,如果给定一个

数集合{a1, a2, a3, ... },那么这个数集合就可以构成一个数列,其中a1、a2、a3...就是数列

的项,而它们的下标1、2、3...就是自然数的序列。

在数列中,通常用{an}或a1, a2, a3, ...表示。其中an称为数列的通项,表示数列中第n项

的具体数值。如果数列有限项,那么它就是一个有限数列,如果数列项数为无穷多,那么

它就是一个无穷数列。

二、常见数列

1.等差数列

如果一个数列中任意两个相邻的项之间的差是一个常数d,那么这个数列就是等差数列。

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为an = a1 + (n-1)d,其中n为项号,a1为首项,d为公差。

2.等比数列

如果一个数列中任意两个相邻的项之间的比是一个常数q,那么这个数列就是等比数列。

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为an = a1*q^(n-1),其中n为项号,a1为首项,q为公比。

3.斐波那契数列

斐波那契数列是一个非常有趣的数列,它的定义是f(1) = 1, f(2) = 1, f(n) = f(n-1) + f(n-2) (n > 2)。即从第三项开始,每一项都是前两项之和。

4.调和数列

调和数列是指数列an=1/n,其中n为自然数。它的通项公式为an=1/n,调和数列是一个

无穷数列。

5.几何级数

几何级数是指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也就是Sn = a1*(1-q^n)/(1-q),其中a1为首项,q

为公比。对于几何级数来说,只有在|q|<1的时候,级数的前n项和才有极限,也即收敛。

数列知识点归纳总结

数列知识点归纳总结

数列知识点归纳总结

数列是数学中一种重要的概念,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接下来,本文将从数列的定义、性质、分类、求和公式、递推关系、数列应用

等方面进行归纳总结,并对数列的相关题型进行讲解。

一、数列的定义与性质

1. 数列的定义:数列是按照一定规律排列的一系列数的集合。

一般用符号a₁, a₂, a₃, ... 表示,其中a₁称为首项,a₂,

a₃, ...称为数列的项。

2. 数列的性质:数列的性质主要包括有界性、有序性和离散性。

(1)有界性:数列中的数存在上界和下界。上界是指数列中的

所有数都不超过某个数,下界是指数列中的所有数都不小于某个数。

(2)有序性:数列中的数是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的,每个数都

有它的前驱和后继。

(3)离散性:数列中的数之间可以有无限个数,也可以有有限

个数,数列中的数可以是整数、有理数或者实数。

二、数列的分类

1. 等差数列:等差数列是指数列中相邻两项之差为常数的数列。通项公式为an = a₁ + (n-1)d,其中a₁为首项,d为公差。

2. 等比数列:等比数列是指数列中相邻两项之比为常数的数列。通项公式为an = a₁ * r^(n-1),其中a₁为首项,r为公比。

3. 斐波那契数列:斐波那契数列是指数列中每一项都是前两项

的和。通项公式为an = an-1 + an-2,其中a₁ = 1,a₂ = 1。

三、数列求和公式

1. 等差数列求和公式: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Sn = (a₁ + an) * n / 2。

2. 等比数列求和公式:当公比r≠1时,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Sn = a₁ * (1 - r^n) / (1 - r);当公比r=1时,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Sn = a₁ * n。

数列详细知识点归纳总结

数列详细知识点归纳总结

数列详细知识点归纳总结

数列是数学中常见的概念,也是数学与实际问题相联系的桥梁。在

数学的学习过程中,掌握数列的相关知识点是非常重要的。本文将对

数列的定义、性质、分类和常用公式进行详细的归纳总结。

一、数列的定义和性质

数列是由一系列按照一定规律排列的数所组成的序列。通常用{a₁,a₂,a₃,...}或{aₙ}表示,其中a₁,a₂,a₃等表示数列的各项。数列的性质主要包括有穷性、无穷性和有界性。

1. 有穷数列:数列中项的个数是有限的,即存在某个正整数N,使

得当n>N时,aₙ为常数,此时数列也被称为等差数列。

2. 无穷数列:数列中的项的个数是无穷的,此时数列也被称为等比

数列。

3. 有界数列:数列中的项有一个上界或者下界限制,即存在某个正

整数M,使得当n>M时,aₙ≤M(或者aₙ≥M)。

二、数列的分类

1. 级数数列:级数数列是由级数的部分和组成的数列,级数数列的

通项公式通常为公差公式或者公比公式。

2. 等差数列:等差数列是指数列中相邻两项之间的差值是一个常数

的数列,常用的关系式为aₙ = a₁ + (n-1)d,其中a₁为首项,d为公差。

3. 等比数列:等比数列是指数列中相邻两项之间的比值是一个常数

的数列,常用的关系式为aₙ = a₁ * r^(n-1),其中a₁为首项,r为公比。

三、数列的常用公式

1. 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Sn = (n/2)(a₁ + aₙ),其中Sn为前n

项和,a₁为首项,aₙ为前n项的最后一项。

2. 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aₙ = a₁ + (n-1)d,其中aₙ为第n项,a₁

数列所有知识点归纳总结

数列所有知识点归纳总结

数列所有知识点归纳总结

数列在数学中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它是由一系列按特定规律排列的

数所组成的序列。在数列的学习中,我们需要了解其基本概念、性质

和常见的分类种类。本文将对数列的各个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帮助

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部分的数学知识。

一、数列的基本概念

1. 数列的定义:数列是由一系列按照一定规律排列的数所组成的序列。

2. 项与序号:数列中的每个数称为项,用a₁,a₂,a₃,...表示;

项所对应的位置称为序号,用n表示。

3. 数列的通项公式:数列中每一项与其序号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可以用一个公式表示,称为数列的通项公式。

二、数列的性质

1. 数列的有界性:数列可能是有界的(存在上界或下界),也可能

是无界的(既没有上界也没有下界)。

2. 数列的单调性:数列可以是递增的或递减的,也可以是常数列

(即所有项相等)。

3. 数列的有限性:数列可以是有限的(只有有限个项),也可以是

无限的(有无穷个项)。

4. 数列的周期性:部分数列具有周期性,即从某一项开始,每隔一定项都重复出现相同的数列。

三、常见数列的分类

1. 等差数列:数列中每一项与前一项之差都相等的数列,通项公式为an = a₁ + (n-1)d,其中a₁为首项,d为公差。

2. 等比数列:数列中每一项与前一项之比都相等的数列,通项公式为an = a₁ * r^(n-1),其中a₁为首项,r为公比。

3. 斐波那契数列:数列中每一项是前两项之和的数列,通项公式为an = a(n-1) + a(n-2),其中a₁ = 1,a₂ = 1。

4. 幂次数列:数列中每一项都是一定的幂的数列,通项公式为an = a₁ * (n^p),其中a₁为首项,p为幂次。

数列知识点总结及方法

数列知识点总结及方法

数列知识点总结及方法

一、数列的基本概念

1.1 数列的定义

所谓数列,就是按照一定顺序排列的一组数。这些数可以是整数、小数、分数或者其他类型的数。数列通常用a1, a2, a3, ... , an 来表示,其中ai 代表数列中的第i项,n 代表数列的项数。

1.2 等差数列

等差数列是一种常见的数列,它的特点是数列中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之差都是一个固定的常数d。等差数列通常用a1, a2, a3, ... , an 来表示,其中ai = a1 + (i-1)d。

1.3 等比数列

等比数列是另一种常见的数列,它的特点是数列中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之比都是一个固定的常数r。等比数列通常用a1, a2, a3, ... , an 来表示,其中ai = a1 * r^(i-1)。

1.4 通项公式

对于数列中的每一项,我们可以用一个公式来表示它。这个公式被称为数列的通项公式,它可以通过分析数列中的规律来得到。通项公式的求解对于数列的研究和运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数列的性质

2.1 数列的有界性

数列中的元素是否有限,可以根据数列的项数是否有限来判断。如果数列中的项数有限,我们称这个数列为有限数列;如果数列中的项数无限,我们称这个数列为无限数列。

2.2 数列的单调性

数列中的元素是否单调增加或者单调减少,可以根据数列的通项公式来判断。例如,对于等差数列,如果公差d大于0,则该数列是单调增加的;如果公差d小于0,则该数列是单调减少的。

2.3 数列的敛散性

数列中的元素是否收敛或者发散,可以根据数列的通项公式和极限的概念来判断。如果数列中的元素随着项数的增加而趋于一个固定的值,我们称这个数列是收敛的;如果数列中的元素随着项数的增加而无法趋于一个固定的值,我们称这个数列是发散的。

数列章节知识点归纳总结

数列章节知识点归纳总结

数列章节知识点归纳总结

一、数列的定义

数列是将自然数按照一定的方式排列而成的数的序列。一般来说,数列可以用函数的形式表示,即数列中的每个数都可以用一个函数来描述。例如,我们可以使用函数 f(n) = 2n + 1 来表示一个数列,其中 n 为自然数,这个数列的前几项为 3,5,7,9,11……

数列有许多不同的分类方法,其中最常见的是将数列分为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等差数列是指数列中相邻两项的差值都相等,而等比数列是指数列中相邻两项的比值都相等。这两种数列在数学中有许多重要的应用。

二、常见数列及其性质

1.等差数列

等差数列是数列中相邻两项的差值都相等的数列。其通项公式为 a_n = a_1 + (n-1)d,其中a_n 为数列的第 n 项,a_1 为数列的第一项,d 为公差。等差数列的性质有:

(1)求和公式:等差数列的前 n 项和可表示为 S_n = (a_1 + a_n) * n / 2;

(2)通项公式的推广:若已知数列的第 m 项和第 n 项,可通过通项公式求出数列的第 k 项。

2.等比数列

等比数列是数列中相邻两项的比值都相等的数列。其通项公式为 a_n = a_1 * q^(n-1),其中a_n 为数列的第 n 项,a_1 为数列的第一项,q 为公比。等比数列的性质有:

(1)求和公式:等比数列的前 n 项和可表示为 S_n = a_1 * (1 - q^n) / (1 - q);

(2)通项公式的推广:若已知数列的第 m 项和第 n 项,可通过通项公式求出数列的第 k 项。

3.特殊数列

数列知识点归纳总结笔记

数列知识点归纳总结笔记

数列知识点归纳总结笔记

一、数列的概念

1. 数列的定义

数列是由一系列有序的数按照一定的规律排列而成的。我们通常用{n}来表示一个数列,其中n为自然数。

2. 数列的常见表示方式

(1)通项公式表示:数列的一般形式为a₁,a₂,a₃,......,aₙ,其中aₙ是第n项的值。数列的通项公式通常是一种算式,可以用来表示数列的第n项。

(2)递推关系表示:数列的第n项与它的前几项之间存在某种关系,这种关系称为数列的递推关系,通常用递归的方式表示。

3. 数列的分类

(1)等差数列:数列中任意两项之间的差是常数,这种数列称为等差数列。

(2)等比数列:数列中任意两项之间的比是常数,这种数列称为等比数列。

(3)等差-等比混合数列:数列中既存在等差关系,又存在等比关系,这种数列称为等差-等比混合数列。

(4)等差-等比-等比差混合数列:数列中既存在等差关系,又存在等比关系,同时等差项间的差也构成等差数列,这种数列称为等差-等比-等比差混合数列。

二、数列的性质

1. 数列的有界性

(1)有界数列:如果一个数列存在一个上界和一个下界,那么该数列称为有界数列。

(2)无界数列:如果一个数列不存在上界或下界,那么该数列称为无界数列。

2. 数列的单调性

(1)单调递增数列:如果数列的每一项都大于等于前一项,那么该数列称为单调递增数列。

(2)单调递减数列:如果数列的每一项都小于等于前一项,那么该数列称为单调递减数列。

3. 数列的极限

(1)数列的极限定义:对于一个数列{aₙ},如果对于任意给定的ε>0,存在N∈N,对于

所有n>N,有|aₙ-L|<ε成立,则称数列{aₙ}的极限为L,记为lim⁡(n→∞) aₙ=L。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列知识点归纳及例题分析

《数列》知识点归纳及例题分析

一、数列的概念:

1.归纳通项公式:注重经验的积累 例1.归纳下列数列的通项公式: (1)0,-3,8,-15,24,....... (2)21,211,2111,21111,......

(3), (17)

9

,107,1,23

2.n a 与n S 的关系:⎩⎨⎧≥-==-)2(,)

1(,11n S S n a a n n

n

注意:①强调2,1≥=n n 分开,注意下标;②n a 与n S 之间的互化(求通项)

例2:已知数列}{n a 的前n 项和⎩⎨⎧≥+==2

,11

,32n n n S n ,求n a .

3.数列的函数性质:

(1)单调性的判定与证明:①定义法;②函数单调性法 (2)最大(小)项问题:①单调性法;②图像法 (3)数列的周期性:(注意与函数周期性的联系)

例3:已知数列}{n a 满足⎪⎩

⎪⎨⎧

<<-≤≤=+121,12210,21n n n n n a a a a a ,531

=a ,求2017a . 二、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

1.等比数列与等差数列基本性质对比(类比的思想,比较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等差数列

等比数列

定义 1n n a a d +-=(d 是常数1,2,3n =,…)

1

n n

a q a +=(q 是常数,且0≠q ,1,2,3n =,…)

通项

公式

()11n a a n d =+-

()n m a a n m d =+-

11n n a a q -=

推广:n m n m a a q -=

求和 公式

()

112

n n n S na d -=+=()12n n a a +

()111

(1)1(1)11n n n na q S a q a a q

q q

q =⎧⎪

=-⎨-=≠⎪

--⎩ 中项

公式 2

n k n k a a A -++=(*,,0n k N n k ∈>>)

k n k n a a G +-±=(*,,0n k N n k ∈>>)

例4(等差数列的判定或证明):已知数列{a n}中,a1=3

5

,a n=2-

1

a

n-1

(n≥2,n

∈N*),数列{b n}满足b n=

1

a

n

-1

(n∈N*).

(1)求证:数列{b n}是等差数列;

(2)求数列{a n}中的最大项和最小项,并说明理由.

(1)证明∵a n=2-

1

a

n-1

(n≥2,n∈N*),b n=

1

a

n

-1

.

∴n≥2时,b n-b n-1=

1

a

n

-1

1

a

n-1

-1

重要性质1、等和性:

s

r

n

m

a

a

a

a+

=

+

(s

r

n

m

N

s

r

n

m+

=

+

∈,

,

,

,*)

2、(第二通项公式)()

n m

a a n m d

=+-

m

n

a

a

d m

n

-

-

=

3、从等差数列中抽取等距离的项组成

的数列是一个等差数列。

如:

14710

,,,,

a a a a⋅⋅⋅(下标成等差数列)

4、

n

n

n

n

n

s

s

s

s

s

2

3

2

,

,-

-成等差数列

5、}

{

n

S

n是等差数列

1、等积性:

s

r

n

m

a

a

a

a⋅

=

(s

r

n

m

N

s

r

n

m+

=

+

∈,

,

,

,*)

2、(第二通项公式)n m

n m

a a q-

=⋅

m

n

m

n

a

a

q=

-

3、从等比数列中抽取等距离的项组成的

数列是一个等比数列。

如:

14710

,,,,

a a a a⋅⋅⋅(下标成等差数列)

4、

n

n

n

n

n

s

s

s

s

s

2

3

2

,

,-

-成等比数列。

(仅当公比1

q=-且n为偶数时,不成

立)

等价条件1.定义:a n-a n-1=d (n≥2)}

{

n

a

⇔是

等差数列

2.等差中项:2a n+1=a n+a n+2}

{

n

a

⇔是

等差数列

3.通项公式:p

kn

a

n

+

=(p

k,为常数)

}

{

n

a

⇔是等差数列

4.前n项和:Bn

An

S

n

+

=2(B

A,为常

数)}

{

n

a

⇔是等差数列

1.定义:q

a

a

n

n=

-1

(n≥2)}

{

n

a

⇔是等比数

2.等比中项:

2

2

2

2

1+

+

+

=

n

n

n

a

a

a)0

(≠

n

a}

{

n

a

⇔是等比数

3.通项公式:n

n

q

c

a⋅

=(0

,≠

q

c且为常

数)}

{

n

a

⇔是等比数列

4.前n项和:k

q

k

S n

n

-

=(0

,≠

q

k且为

常数)}

{

n

a

⇔是非常数列的等比数列

联系真数等比,对数等差;指数等差,幂值等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