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脾切除术(一)
腹腔镜下脾切除术PPT演示课件
于追求脾上极彻底游离,可在离断脾蒂后再行离断。
28
展望
腹腔镜肝切除术以其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 并发症相对较少而备受患者的亲睐
随着经验的不断积累 手术技巧的不断提高 新型器械的不断出现 腹腔镜技术在肝脏外科的应用必将日渐广
(3)术前肝功能Child-Pugh分级为A级; (4)无明显严重心、肺、肾等重要脏器功能异常; (5)无上腹手术史或术中探查上腹无严重粘连。
5
手术设备
6
操作器械
7
操作器械
8
操作器械
9
操作器械
10
操作器械
11
操作器械
12
手术方法
病人仰卧位左季肋区垫高 CO2 气腹压力低 于1.7kPa
27
如何减少出血?
在处理病理性脾脏时,往往脾动静脉均有不同程度的增生、 曲张,应采用二级脾蒂游离法,脾门主要血管可应用 Endo-GIA分离切断;
及时止血,对于因操作不当导致脾脏破裂出血或血管出血, 可应用纱布压迫止血,从而达到出血减少甚至停止出血的 效果,同时及时清理,始终保持术野清晰;
17
病案分享
患者,男,60岁,47岁。因“体检发 现胆囊结石、脾脏占位1周”入院。查体无 特殊;门诊B超提示:胆囊结石,脾门处实 质均质包块;入院诊断:1.脾占位 2.慢性 胆囊炎 胆囊结石。
腹腔镜脾脏手术操作指南
腹腔镜脾脏手术操作指南
导读
较开放脾切除术,腹腔镜脾切除具有微创、术后康复快、术野清晰和开阔等优势,此后逐渐在临床得到推广应用。随着对脾脏免疫功能研究的深入,保留脾脏的手术临床应用日益广泛。腹腔镜脾部分切除在切除脾脏占位的同时,最大程度地保留了脾脏的功能,避免了脾切除术后凶险性感染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另外,腹腔镜脾切除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门脉高压症合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临床应用亦日益广泛,其安全性及有效性已得到证实。
为推进腹腔镜脾脏切除的广泛开展,以刘荣教授、胡三元教授为组长的多位专家结合国际、国内专家团队的经验,制定了腹腔镜脾脏切除手术操作指南。
01手术适应证与禁忌证
•适应证:脾外伤、脾脏良( 恶) 性肿瘤、需要行脾切除的血液系统疾病,如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溶血性贫血及脾淋巴瘤等。
•禁忌证:除与相应开腹手术禁忌证相同外,还包括心肺功能差、难以耐受气腹者;既往上腹部手术史、腹腔粘连严重、腔镜下操作困难。巨脾为相对禁忌。
手术体位和气腹压力及操作孔选取02
•手术体位:一般选取平卧、头高足低位,左季肋区垫高,右侧斜位30°;患者双下肢是否分开,可根据术者的站位、自身经验和习惯决定。
•操作孔布局:取4孔法操作,脐下建立气腹,作为观察孔。操作孔分别位于剑突下肝圆韧带左侧、左锁骨中线肋缘下3cm(主操作孔)和左腋前线肋缘下3cm。Trocar具体位置需根据脾脏大小进行调整。
•气腹压力:建议二氧化碳气腹压力维持在12~14mmHg,避免
较大幅度的气腹压变化。
03 腹腔镜脾切除术
脾切除适应证及疗效(1)
4、脾原发性疾病和占位性疾病
游走脾:脾脏不在正常 解剖位置称为异位脾, 异位而能复位,呈游走 状者,称为游走脾。
若因脾脏产生明显压迫
症状,或拉长的脾蒂发 生急性扭转时可造成脾 脏急性血运障碍,应切 除脾脏。
脾囊肿:较大伴有 症状者或寄生虫性 囊肿应选择脾切除 术。 保留部分脾脏的脾 切除术需视囊肿大 小、部位而定。
近10年来,随着内镜外科技术的不断发展,腹腔 镜脾切除术已成功得到推广应用。具有创伤小、 痛苦少、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势。
2、保脾手术技术
长期以来,由于对脾脏重要功能缺乏认识,错误观念误导 脾外科领域几个世纪,认为脾脏是一个可有可无的器官, 无辜性脾切除被奉为经典。 二十世纪脾脏外科的基础与临床研究取得重大进展,证实 脾脏虽非生命必需器官,但拥有重要功能,无辜性脾切除 受到广泛质疑,各种保留性脾手术应运而生。 针对不同病因和具体手术条件,采用不同的术式,如脾破 裂缝合术、粘合凝固止血术、部分脾切除术、自体脾组织 片大网膜内移植术、脾动脉结扎术、保留脾脏的胰体尾切 除术、脾栓塞术等,以保留全部或部分脾脏。
脾破裂、血液回收机
2、门静脉高压症
充血性脾肿大多见于门静脉高压症,常伴继发性 脾功能亢进,是脾切除的适应证。 合并明显食管下端或胃底静脉曲张,或上消化道 大出血者,应同时行断流术或分流术。
腹腔镜脾脏切除术
腹腔镜脾脏切除术
作者:彭兵
当当
1
01
脾脏的应用解剖
脾脏是一个富于血供的实质脏器,质软而脆,呈暗红色。脾脏位于左季肋部深处,在胃的左侧,膈肌下方,约与第10肋平行。整个脾脏被第9、10、11肋所掩盖。
脾动脉来自腹腔动脉,进入脾门前分上下两支或上、中、下三支再分为二级或三级分支进入脾门。
脾静脉约2~4支,盘绕伴行于脾动脉前后,在脾门外汇流成主干。
胃脾韧带:脾脏内侧前方与胃大弯之间,内有胃短动、静脉和胃网膜左动、静脉;此韧带的上段往往较短,使脾脏上极与胃底大弯侧十分靠近,手术切断此韧带时,稍有不慎,容易损伤胃壁。
广告
腹腔镜胰腺外科手术学
作者:彭兵
当当
胃脾韧带:为脾门至左肾前面的双层腹膜,内含脾动脉及其分支、脾静脉及其属支和脾淋巴结等。有时胰尾伸入,脾切除时处理脾蒂血管时切勿伤及胰尾。
广告
腹腔镜操作技能基础
作者:陈双
当当
脾肾韧带:为脾门至左肾前面的双层腹膜,内含脾动脉及其分支、脾静脉及其属支和脾淋巴结等。有时胰尾伸入,脾切除时处理脾蒂血管时切勿伤及胰尾。
脾结肠韧带:较短,连接脾下级与结肠脾曲,脾切除时注意勿伤及结肠。
广告
腹腔镜外科手术图谱(第3版)
作者:[美]帕帕斯,莱尔,哈尼施
京东
膈脾韧带:为连接与脾上极与脾之间的腹膜,较窄小,仅见于脾上极向脏面转角处形成的少许腹膜皱。在脾大时,该韧带比较明显。
1
02
脾切除的适应症
1 脾脏肿大显著(巨脾),引起明显的腹腔压迫症状。
2 合并严重贫血,尤其是溶血性贫血;血小板减少(PLT 低于10*10E9/L)或者自发性出血倾向;白细胞或者粒细胞缺乏症(白细胞小于1.0*10E9/L)
腹腔镜下脾切除术的护理配合
腹腔镜下脾切除术的护理配合
目的探讨腹腔镜脾切除术的护理配合技巧。方法通过对电视腹腔镜系统的操作进行脾切除术的手术配合。结果在精确的配合下,10例腹腔镜下脾切除术无中转开腹,手术时间3~4h,术中出血量约250ml,术后住院时间7~10天,无手术直接导致的并发症,术后恢复快,效果较好。结论腹腔镜下脾切除术是安全有效,微创的新方法,全面地、精确地配合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标签:腹腔镜;脾切除术;护理配合
腹腔镜下脾切除术是近年来普通外科微创手术发展应用的新技术,具有无腹部切口,损伤小,出血少,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势。现将护理配合经验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10(男4,女6)例,年龄31~61(平均46)岁。其中乙肝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5例,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1例,自身免疫性贫血1例,血小板减少性紫癜2例,血吸虫性肝硬化继发脾功能亢进1例。血象检查:白细胞平均2.1×104/L,血红蛋白平均90.5 g/L,血小板平均34×109/L;B超或CT检查示脾脏平均长17.6(15~21)cm。患者均采用气管插管+静脉复合麻醉,术毕脾窝处均放置橡胶引流管1根,术中出血量约为250ml,术后疼痛轻,术后最高体温37.7℃,无并发症发生,于术后7~10天痊愈出院。
2护理配合
2.1 巡回护士配合
2.1.1 访视患者术前1天到病房了解患者一般情况,包括年龄,临床诊断,病情,既往史,术前准备情况。查看各项检查等,向患者解释介绍腹腔镜下脾切除术的优点,基本步骤,麻醉方法,做好心理护理。解除患者顾虑,取得患者信任,使患者积极配合手术治疗。
腹腔镜脾切除术
腹腔镜脾切除术
引言
脾脏(spleen)是人体辅助循环系统的重要器官,在免疫、造血、储存和转运
功能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有些疾病或损伤可能导致脾脏功能异常,甚至威胁生命。腹腔镜脾切除术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方法,逐渐取代了传统的开腹切除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美容效果好等优点。
适应症
腹腔镜脾切除术通常用于治疗以下情况: - 脾功能亢进(如ITP、地中海贫血等) - 脾脓肿 - 脾囊肿或脾梗塞 - 脾外伤或破裂 - 其他脾脏相关疾病
术前准备
在接受腹腔镜脾切除术前,患者需要做好以下准备工作: 1. 完善相关检查:全
血细胞、凝血功能、肝肾功能、腹部B超等检查。 2. 术前禁食禁水:根据医嘱规定,患者需要在手术前一定时间内禁食禁水。 3. 定期服用药物:如果患有合并疾病,需要根据医嘱定期服用药物。
术中操作
腹腔镜脾切除术的主要操作步骤包括: 1. 麻醉及体位:患者接受全麻后,采取
左侧卧位。2. 手术准备:消毒、铺巾、确定工作孔位等准备工作。3. 腹腔镜引入:经准确的工作孔位将腹腔镜引入腹腔。 4. 脾动脉及静脉结扎断裁:逐步解剖脾动
脉及脾静脉,并进行结扎断裁。 5. 脾脏解剖切除:在麻醉过程中注意解剖脾脏,
并进行切除。 6. 腔镜器械除去:切除脾脏后彻底清理手术野,除去腹腔镜器械。 7. 手术缝合:根据需要进行手术缝合及引流。
术后护理
腹腔镜脾切除术后需要患者进行一定的术后护理: 1. 观察呼吸情况:密切观察
患者呼吸频率、深度等情况,及时发现呼吸困难等异常。 2. 术后疼痛管理:根据
患者疼痛程度给予相应止痛治疗。 3. 慎食慎动:术后初期避免剧烈运动和过度进食,以免引发术后并发症。
腹腔镜下脾切除术
脾脏的生理功能
• 1.造血 胚胎发育早、中期,脾脏是生成各种血细胞的造血器官。到第21周其造血功能被骨髓代替,而淋巴组织成分 逐渐增多,逐渐从髓样器官变成淋巴器官。出生后,脾脏仍能产生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而无其他造血功能。但脾 内含有少量干细胞(约为骨髓的1/10),在严重贫血、某些白血病、破坏血细胞的药物中毒以及某些传染病时,脾 索内可重新出现造血现象,产生各种血细胞,称为髓样化生。
手术步骤
1.穿刺孔位置与作用 观察孔位于脐左1cm,置放30°腹腔镜。主 操作孔位于左腋前线和左锁骨中线肋缘下 ,插入分离钳或超声刀等,负责主要的手 术操作。辅助操作孔位于剑突下左侧,插 入分离钳负责暴露术野。
2.建立气腹插入手术器械
腹腔穿刺后注入CO2气体建立气腹,4个穿 刺点分别置入穿刺套管,插入相应的手术 器械。
• 3.滤血作用 每天大约有350L血液流经脾脏,它能对血液的内容作选择性的过滤。正常的血液成分可以迅速通过, 而有缺陷的、衰老的或脆性增加的红细胞,颗粒性抗原(如细菌等),以及细胞碎片等则被清除。巨噬细胞经常吞 噬衰老的红细胞。但衰老的红细胞并不是全部在脾脏内被破坏,多数是在血液循环中破成微屑,放出的血红蛋白在 脾内为巨噬细胞吞噬并分解,释出胆红素和铁;前者在血液内与蛋白质结合后被运到肝细胞,而铁则被输送到骨髓 以合成新的血红蛋白。正常成人,每天经脾脏约清除20g红细胞。
腹腔镜在脾切除术中的应用ppt课件
(6)住院时间短。
7
腹腔镜缺点
1. 腹腔镜设备昂贵,不发达地区开展此类手术 会带来诸 多困难。
2. 腹腔镜手术技术要求高,学习曲线相对较长,术者应 具有丰富的开腹脾切除经验。术前难以估计手术时间, 特殊情况需要术中改为开腹手术。
伤胰腺尾部、胃和结肠脾曲。 (3)腹腔镜可抵达脾周狭小空间,放大局部视野,处理脾结
肠韧带、脾胃韧带、脾膈韧带和脾肾韧带更是较开腹手 术简单易行,加上脾脏切除仅需处理进出脾门的动静脉 血管就可顺利完成,使其操作较开腹手术具有明显的优 势。
6
腹腔镜的优点(二)
(4)手术后疼痛轻,利于早期活动,加速术后胃肠功能恢复, 从而可以更早开始胃肠饮食,从而减少肠黏连、肠梗阻 的发生率。
右侧卧 优 后外侧入路操作,重力作用使腹腔脏器自然下垂,脾脏显
位
点 露于膈下,方便分离脾膈韧带,便于脾脏后方操作,脾蒂
后方容易显露,纵向处理脾蒂。出血易控制。
缺 探查腹腔或同时进行其他手术时,需变换体位。 点
14
右斜卧位
手术步骤(二)体位
优点:位在这两种体位之间,结合了两种体位的优点,术中 可以根据脾脏大小及操作需求,调解手术床的倾斜度。
缺点:对患者固定要求高。
腹腔镜脾切除术(一)
腹腔镜脾切除术(一)
关键词]腹腔镜脾切除术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北京协和医院外科1991年,Delaitre首先报道了一腹腔镜脾切除术(LS)的病例,此后很多医生采用这一技术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等血液病。虽LS的手术时间较开腹脾切除术(OS)长,但就术后住院时间、胃肠道功能完全恢复时间、术后麻醉药用量及美观等方面而言,LS均优于OS,是一种安全可行的脾脏切除的新方法。
一、LS的适应证
目前LS最多用于ITP的病人,原因是①脾脏是血小板破坏的主要场所,也是ITP病人抗血小板抗体产生的重要脏器,ITP病人脾切除后至少有三分之二的人血小板可恢复并保持正常水平;②LS比较适合用于脾脏大小正常(长径<11cm)或仅轻、中度增大的病人,而ITP病人的脾脏多为大小正常或轻、中度增大,符合LS的条件。LS也用于治疗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由于大量溶血造成胆红素代谢障碍,病人常伴发胆囊结石,Barry〔1〕报道了对两例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合并胆囊结石的病人同时行LS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成功的病例;LS也可用于何杰金氏病的诊断和分期;此外LS还应用于治疗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2〕、毛细胞白血病、HIV相关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3〕、镰状细胞贫血、β地中海贫血、Wiskoct-Aldrish综合征〔4〕、脾脓肿、脾肿瘤、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发脾亢〔5〕等疾病的治疗。
二、LS的禁忌证
LS的绝对禁忌证为难以纠正的凝血机能障碍以及合并心、肺等重要脏器功能不全而不能耐受全麻的病人〔2〕。相对禁忌证为脾脓肿、脾动脉瘤、合并腹水〔5〕、巨脾(长径>20cm)、何杰金氏病合并脾门淋巴结肿大〔3〕、既往有上腹部手术史、以及高度肥胖。合并门脉高压的病人因脾脏血流量增大,又常合并凝血机制障碍,使脾切除术中易发生大出血,故门脉高压症被列入禁忌证。多数作者将外伤性脾破裂大出血列入LS的绝对禁忌证,目前仅有1例对外伤性脾破裂的病人行腹腔镜脾部分切除术的报道〔6〕.
腹腔镜部分脾切除术PPT课件
手术适应症 腹腔镜脾切除
Hematologic conditions: Benign/Malignant
Primary splenic tumor: Benign/Malignant
Splenic cyst >5 cm,symptomatic cysts
Metastasis to the spleen
腹腔镜部分脾切除术
目录
CONTENT
01 手术适应症 02 手术技巧 03 我们的经验 04 目前进展
01 PART
手术适应症
手术适应症
如何选择?
08年4月,20岁女性 患者, 1型糖尿病, 脾下极囊肿,随访有 增大,无症状
手术适应症
如何选择?
08年4月,20岁女性患 者, 1型糖尿病,脾 下极囊肿,随访有增 大,无症状
LPS (n=6) 8.9
230.8±69.7
150(50 ~ 700)
4.0±1.3
4.8±1.3
LTS (n=22)
6.8
202.8±66.0
100(20 ~ 1000)
3.6±1.5
4.4±1.4
P值
0.370
0.521
0.523
23
04 PART
目前进展
目前进展
01 02 03
emergency laparoscopic partial splenectomy
腹腔镜肝胆胰脾手术记录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1、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满意后,患者取平卧位,常规消毒、铺单。
2、于脐上做弧形小切口,以气腹针穿刺入腹腔,充入二氧化碳气体成13mmHg气腹;
3、拔出气腹针,以10mm套管针(Trocar)穿刺腹腔,拔岀内芯,插入腹腔镜,探査腹腔,戳口无出血、腹内脏器未见损伤;
4、腹腔镜明视下再作另两个套管针穿刺,右侧一个置抓钳,抓住胆囊,剑突下置各种手术操作器械;
5、改头高脚低左侧卧位,把胆囊底牵向头侧,胆囊颈牵向右上方,显露胆囊三角,钝性解剖胆囊三角,游离胆囊管,其远端胆囊管以两个hemolock夹夹闭分离;
6、再于胆囊管近端再上一个可吸收hemolock夹,在远、近端之间切断胆囊管;
7、游离胆囊动脉,近端上一个可吸收hemolock夹,远端用电凝切断胆囊动脉;
8、以电凝钩自颈部向底部剥离胆囊,在完全剥离前,冲洗胆囊床并止血,放置右上腹引流管一根,放置透明质酸钠1支防术后粘连;
9、取出胆囊,缝合切口;
10、手术经过顺利,出血量约10mL,术中病人血压正常,麻醉效果满意,病人麻醉清醒后送病房,术后生命体征平稳,胆囊送病理检查。
术中发现Findings(Normal+Abnormal):术中见大网膜上移至右上腹,粘连包裹胆囊,胃、十二指肠及横结肠与胆囊间多处粘连,肝脏呈脂肪肝外观,胆囊轻度肿大,约10cm×5cm 大小,胆囊壁轻度水肿炎症,剖分胆囊壁增厚,胆囊内有多枚大小不一结石及胆汁,胆囊粘膜未见明显占位性病变,胆囊三角关系欠清晰,胆总管无扩张。胆囊内胆汁送培养。
腹腔镜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取石+T管引流术
腹腔镜脾切除术概述
腹腔镜脾切除术概述
【摘要】腹腔镜脾切除术(laparoscoic splenectomy,以下简称LS)于
1991年在澳大利亚里斯本皇家医院(Royalbrisbome hospital)成功应用于临床,1992年开始见诸报道,此后在世界范围内迅速展开[1]。综合分析国内外腹腔镜脾
切除术的手术方法、安全性、临床效果和方法。随着技术的进步,LS的适应范围
会逐渐的扩大。脾脏大小是影响LS手术效果的重要因素。但是对于巨大的脾脏,LS具有微创的优点[2],以及相比较开腹手术的优越性, LS是安全可行的。随着手
术实施者的经验积累和手术方法、操作器械的不断的改进, LS必将更加广阔的
应用于临床。
【关键词】脾切除术;腹腔镜;脾疾病
脾脏是人体最大的淋巴器官,脾切除术广泛应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包括良
性与恶性的血液系统疾病[3]。同时腹腔镜手术具有损伤小,痛苦轻,恢复快等优点,已经在临床上得到广泛的应用。随着腹腔镜技术的发展,LS已经在国内各大
医院开展起来,现对LS的适应症和禁忌、LS的手术方法、并发症及临床疗效做
一概述:
1. LS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1.1适应症
(1)脾脏良性占位病变如错构瘤、囊肿。(2) 继发性脾功能亢进。 (3)游走脾。 (4)血液系统疾病:对内科治疗无效的原发性或与HIV有关的血小板减少性
紫癜(ITP)、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HS)、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HA)等。
1.2禁忌症
(1)重要器官功能不全,难以耐受麻醉。(2)有难以纠正的凝血功能障碍。(3)膈疝和肥胖患者。(4)急性腹膜炎、有左上腹手术史脾脓肿等脾感染性疾病。 (5)脾恶性肿瘤。(6)脾动脉瘤。(7)淋巴瘤伴脾门淋巴结肿大。
手术记录腹腔镜下脾切除+副脾切除
手术记录
手术日期:
术前诊断: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Idiopathic thrombocytoplenic purpura
术后诊断: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副脾
Idiopathic thrombocytoplenic purpura,accessory spleen
手术方式:腹腔镜下脾切除,副脾切除
Laparoscopic splenectomy, accessory spleen resection
手术人员:
麻醉方式:插管全麻 General anesthesia
麻醉人员:朱平 Zhuping
术中所见:肝脏质地可,未见硬化,胃底脾门处未见曲张静脉,脾脏常大,横结肠系膜处可见副脾一枚。
手术经过:
1.气插全麻,右侧卧位,腰部抬高,常规消毒铺巾。2.于脐上3cm处作弧行小切口,以气腹针穿刺入腹腔,充入二氧化碳气体成15 mmHg气腹。套筒针穿刺,进腹腔镜后,探察腹腔,如术中所见,直视下再作四个套筒针穿刺。左右各两个(见图示)。
3.用扇形拉钩挡开左肝,用金属棒抬起脾脏下极,超声电刀与解剖器配合,切断脾结肠韧带,游离脾脏下极。4.解剖器提起胃结肠韧带,用超声刀切开韧带,用抓钳将两侧提起后,紧贴胃壁用超声电刀向左切断胃结肠韧带至脾胃韧带。解剖器提起胃壁,金属棒向上向外挡开脾脏,超声电刀切断脾胃韧带、脾膈韧带,明显血管用钛夹夹闭后切断,至脾脏上极完全游离。
5.用金属棒将脾脏下极向内向上挡开,解剖器与超声电刀配合切断脾肾韧带后,游离脾脏背面。
6.充分显露脾蒂,分离脾动脉后用钛夹夹闭。用腹腔镜下切割闭合器切断脾蒂。使脾脏完全游离。解剖器提起副脾后,
腹腔镜脾脏切除的手术操作技巧
自 1992年 Carrol首 次报 告 腹 腔 镜 脾 切 除术 以 来 ,腹 腔镜脾 切 除术 逐 渐被 外 科 医 师用 来 治疗 各 种 需进行 脾脏 切除 的疾 病 ,起 初 适 应证 主要 限 于血 液 病 、脾 脏 良性 肿瘤 和脾 脏 外伤 。我 国 由于 各 地 区经 济发 展不平 衡 以及 血 吸虫 、乙型肝 炎 引起 肝硬 化 、脾 功能 亢进致 上 消化 道 出血 患 者 较 多 ,因此 腹 腔镜 脾 切 除呈现 了我 国两大 特色 :为 了节 省 医疗 费用 ,二级 脾 蒂离断 法脾切 除 术 临床 应 用 广 泛 ;腹 腔 镜 巨脾 切 除联 合贲 门周 围血管 离断术 的特有 术式 使 巨脾 成为 脾切 除 的主要适应 证之 一 。腹腔镜 肝硬 化 巨脾 脏切 除与 非肝 硬化脾切 除 相 比 ,不仅技 术要求 高 ,而 且手 术风险高 ,因此对于初学者应该从后者学起 ,为降低 腹腔镜 肝 硬化 巨脾 切 除 的难 度 ,也 可选 用 手 助腹 腔
相对 于肝 门部 胆 管癌 而 言 ,对 胆管 中段 及 下段 癌 的处理 已达成 共识 ,手术 疗效较 肝 门部胆管 癌好 。 局 限性的胆 管 中段 癌可 以行 肿 瘤切 除 ,胆 管 空肠 吻 合 。胆 管下 段癌处 理 同胰 腺 癌 ,应行 胰 十 二 指肠 切 除术 。对一 般 情 况 差 者 可 以 选 择 胆 道 支 架 植 入 处 理 。
腹腔镜脾切除100例手术经验
胃肠 道 手术 相 比相对 简 单 , 而 引 得 许 多外 科 医 生 因 跃跃 欲试 。但 因脾 脏 质 脆 , 运 丰 富 , 中不 便 抓 血 术 持, 即便 是撕 破脾 脏被 膜 , 也会 因止 血不 易 而术野 模 糊 , 而 动摇 术者 的信 心 , 不 少 人 将 其 视 为畏 途 。 从 使
术 1 0例 , 0 现将 有关 手术 的经 验体 会报 告 如下 。
笔者 根据 对该 手术 多年 的经 验 , 几 点 体 会 可 供 参 有
考。
l 资 料பைடு நூலகம்与 方 法
1 1 一 般 资 料 .
首先 要 有熟 练 的腹 腔 镜 操作 技 术 , 、 、 协 手 眼 脚
调 到位 , 中才 能 避 免 器 械 对 脾脏 的误 伤 。在 开 展 术 L C的 同时 , L 肝囊 肿 开 窗 、 对 A、 胃穿 孑 修 补 等手 术 L
1 3 脾 蒂 处 理 .
同时进 行 , 避 免 了腹 腔 内过 多 金 属 异 物 的存 留。 也 脾 蒂 的处理 至关 重要 , 如果 脾 蒂是 分散 型 , 可采 用蔡 秀 军等 提 出的“ 二级 脾 蒂离 断法 ” 用 C i 闭后 , l p夹
切 除 ; 果 是 集 中 型 , E d - A 处 理 则 简 单 可 如 用 n oGI
( 昌大学 第一 附属 医院普 外科 , 南 南昌 3 0 0 ) 3 0 6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腹腔镜脾切除术(一)
关键词]腹腔镜脾切除术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北京协和医院外科1991年,Delaitre首先报道了一腹腔镜脾切除术(LS)的病例,此后很多医生采用这一技术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等血液病。虽LS的手术时间较开腹脾切除术(OS)长,但就术后住院时间、胃肠道功能完全恢复时间、术后麻醉药用量及美观等方面而言,LS均优于OS,是一种安全可行的脾脏切除的新方法。
一、LS的适应证
目前LS最多用于ITP的病人,原因是①脾脏是血小板破坏的主要场所,也是ITP病人抗血小板抗体产生的重要脏器,ITP病人脾切除后至少有三分之二的人血小板可恢复并保持正常水平;②LS比较适合用于脾脏大小正常(长径<11cm)或仅轻、中度增大的病人,而ITP病人的脾脏多为大小正常或轻、中度增大,符合LS的条件。LS也用于治疗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由于大量溶血造成胆红素代谢障碍,病人常伴发胆囊结石,Barry〔1〕报道了对两例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合并胆囊结石的病人同时行LS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成功的病例;LS也可用于何杰金氏病的诊断和分期;此外LS还应用于治疗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2〕、毛细胞白血病、HIV相关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3〕、镰状细胞贫血、β地中海贫血、Wiskoct-Aldrish综合征〔4〕、脾脓肿、脾肿瘤、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发脾亢〔5〕等疾病的治疗。
二、LS的禁忌证
LS的绝对禁忌证为难以纠正的凝血机能障碍以及合并心、肺等重要脏器功能不全而不能耐受全麻的病人〔2〕。相对禁忌证为脾脓肿、脾动脉瘤、合并腹水〔5〕、巨脾(长径>20cm)、何杰金氏病合并脾门淋巴结肿大〔3〕、既往有上腹部手术史、以及高度肥胖。合并门脉高压的病人因脾脏血流量增大,又常合并凝血机制障碍,使脾切除术中易发生大出血,故门脉高压症被列入禁忌证。多数作者将外伤性脾破裂大出血列入LS的绝对禁忌证,目前仅有1例对外伤性脾破裂的病人行腹腔镜脾部分切除术的报道〔6〕。
三、LS的术前准备
脾脏血运丰富,血供复杂,拟行脾切除术的血液病病人又常合并血小板减少,因此脾切除过程中一旦发生大出血较难控制,LS时止血较OS更困难,因此LS术前除备足血液外,术中要保证术者随时可获得转开腹手术所需的器械:术前3~5天予病人免疫球蛋白400mg/kg/d,以提高血小板计数,减少术中术后出血〔7〕对难以纠正的血小板减少病人术前用血浆置换法可提高血小板数量〔5〕;术前2周给病人注射肺炎球菌、脑膜炎球菌疫苗,可减少术后感染发生率,这一术前准备尤其适用于婴儿、患地中海贫血的儿童和患肝病或淋巴瘤的成人〔8〕;对巨脾的病人,LS术前可应用脾动脉栓塞术,使脾脏体积缩小、以减少术中出血〔9〕。
四、LS的操作方法
术前置胃管胃肠减压,减小胃的体积,利于腹腔镜下观察。全麻后病人取头高脚低、右侧卧位,这样可使胃靠自身重力向右向下牵拉,利于显露脾胃韧带和脾门区。所谓“悬吊脾”〔10〕技术的关键就是病人取右侧卧位同时左臂上抬,这样可较好地显露“悬吊”于膈上的脾。术者和第二助手站在病人右侧,第一助手站于病人左侧。John〔5〕主张病人取膀胱截石位,因为这种体位对右利手的术者来说手术操作更方便。多数作者采用5mm、10mm、12mm的套管针在腹壁上打4~5个孔,打孔部位分别为:一个位于脐周,用来插入腹腔镜镜头(25°〔2〕、30°〔4,5〕、45°〔3〕);二个位于左中上腹、左肋缘下(两者间距至少为12cm〔5〕),用于分离、切断血管等主要操作;另一个或二个位于剑突下及剑突与脐连线上(或稍偏左),主要用于牵拉胃和结肠,协助显露术野。建立人工气腹后插入腹腔镜,也可先插入腹腔镜后再建立人工气腹(气压2kPa)。进入腹腔后Maurice.〔11〕主张先行内窥镜超声检查,方法是:向左上腹注入500毫升生理盐水以消除气体界面,用超声探头触及脾脏表面,了解脾脏实质内
有无肿物,必要时可在超声引导下行细针活检;对淋巴瘤的病人行内窥镜超声检查有助于了解肝脏有无受累。然后开始在腹腔内寻找副脾,重点寻找部位是脾门、胰尾、网膜,仔细检查后再察看小肠、大肠的系膜、盆腔(包括Douglas窝,阔韧带、左腹股沟内环处),发现副脾时将其切除。自剑突下打孔处插入扇形牵开器用来向右侧牵拉胃。随后分离、切断脾的韧带和血管,将脾脏游离。George〔2〕主张先用钝性分离加电凝、电切打开胃结肠韧带,找到位于胰腺上缘的脾动脉主干,在其发生分支之前用血管夹夹闭、切断,或用体内(或体外)打结法将其缝扎、切断。用牵开器将胃大弯向上方牵拉,显露出呈“窗帘”样或被上下牵直的胃短血管、脾上极和膈,靠近脾用血管夹夹闭、切断胃短血管,游离脾上极,用电切切断脾结肠韧带、脾肾韧带和脾膈韧带,余下的血管用血管夹夹闭或用Endo-GIA钉合器一并钉合后切断,也可分别结扎、切断;Scott〔12〕、Nilsen〔13〕习惯先断脾结肠韧带后将一个探条置于脾门后,并将脾门抬起,这样有利于显露出脾门血管;Emmermann〔3〕、Cadiere〔14〕等主张先由下至上分离脾的下级、上级、胃短血管,最后处理脾门血管。John〔5〕游离脾脏的顺序为脾下极、脾门血管、上极血管,在分离、切断胃短血管时如左肝外侧叶妨碍手术操作,可切开左肝三角韧带,将左肝外侧叶向右方牵开。在分离、显露脾门血管时应用内窥镜超声刀,不易造成脾蒂血管损伤,从而避免大出血〔15〕。无论用Endo-GIA钉合器还是用血管夹或体内(或体外)打结法,近侧的脾动脉断端均应双重结扎牢固、确切。脾脏切除后,彻底冲洗左上腹区,如发现有小的出血,用电凝止血。
将脾脏自腹腔取出的方法:经腹壁打孔处送入非渗透性收集袋,打开后将脾脏移入袋中,将收集袋的开口经脐部打孔处提起,使其贴近腹壁,随后排出腹腔内二氧化碳,撤走脐部的套管,在脐部打孔处做一3~4cm的切口,通过这个切口用手指、剪刀或其他器械将脾脏搅碎后取出。如LS用于何杰金氏病的诊断分期,则需保证脾脏标本完整,以利做出病理诊断,此时需将腹壁切口延长至6~10cm,然后取出完整的脾脏。术毕置腹腔引流,便于观察术后腹腔内情况〔3〕。术后在腹壁打孔处用0.25%的盐酸布吡卡因局部浸润注射可减轻术后疼痛。目前临床仅报道一腹腔镜脾部分切除术的病例,病人为摔伤后左上腹痛的13岁男孩,血管造影发现脾上极动脉远端有造影剂溢出,将脾上极动脉栓塞、控制活动性出血后,腹腔镜下探查发现栓塞后缺血的脾脏组织与正常脾脏组织分界线上方6~8cm处有一横行破口,遂切开膈结肠韧带、脾胃韧带,逐一结扎,切断胃短血管,沿脾脏横行破口水平用电切切除脾上极,手术顺利,术后恢复满意。
五、术中应注意的问题
1.仔细寻找副脾:ITP病人的副脾发生率约为20%〔17〕,脾切除术后ITP复发的主要原因是术中遗留副脾,故LS术中应仔细探查腹腔,寻找副脾。副脾常见的部位依次为脾门,脾蒂血管区,腹膜后胰尾区,靠近胃大弯侧的大网膜,小肠、大肠的肠系膜,女性的左侧的阔韧带和Douglas窝以及男性的左侧睾丸附近。上述部位在LS术中能探查到的应尽力探查。取出脾脏后应对小网膜囊、胰尾、大网膜进行第二探查,严防遗留副脾。John〔5〕还提出其他两种术中寻找副脾的办法,即术中锝99m或铟111同位素扫描和术中内窥镜超声检查法,但目前尚未见应用于临床的报道。
2.脾动脉的处理:73%的病人胰尾部距离脾门不到1cm,30%的病人胰尾紧贴脾门,因此分离脾门血管时注意勿伤及胰尾,尽量靠近脾被膜分离、切断脾动、静脉〔18〕。脾血管可分为两型〔19〕,①分散型(70%),特点是脾动脉主干短,其分出较长的4~6个分支进入脾门区;②主体型(30%),特点是脾动脉主干长,其分出较短的2~4个分支进入脾门区。对主体型的脾血管适于用Endo-GIA钉合器,而对分散型的脾血管分支应逐一结扎或逐一用血管夹夹闭处理〔8〕。
3.巨脾的处理:因LS取出脾脏的切口小,所以取脾的过程是手术的限速步骤。腹腔镜下游离巨脾比游离正常大小或轻、中度增大的脾脏更困难,故目前用LS方法切除巨脾的报道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