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二文言文阅读汇编
部编版中考语文专题复习:文言文阅读专项练习题汇编(含答案)
部编版中考语文专题复习:文言文阅读专项练习题汇编(含答
案)
部编版中考语文专题复习:文言文阅读专项练习题汇编
(二)阅读选文,完成7~10题。(14分)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乙】匡庐①奇秀,甲天下山。山北峰日香炉,峰北寺日遗爱寺,介峰寺间,其境胜绝,又甲庐山。元和十一年秋,太原人白乐天见而爱之.,若远行客过故乡,恋恋不能去。因面.峰腋寺作为草堂。明年春,草堂成。
乐天既.来为主,仰观山俯听泉傍叹竹树云石,自辰及酉,应接不暇。俄而物诱气随,外适内和,一宿体宁,再宿心恬,三宿后颓然嗒然②。
一旦蹇剥③,来佐江郡,郡守以优容抚我,庐山以灵胜待我。是天与我时,地与我所,卒获所好,又何以求焉?
(选自《白居易集·草堂记》,有删改)【注释】①匡庐:即庐山。
②颓然:松弛的样子。嗒(tà)然:物我两忘的样子。③蹇(jiǎn)剥:指时运不济。
7.下面句子中加点词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匡庐奇秀.佳木秀.而繁阴(《醉翁亭记》)
B.太原人白乐天见而爱之.忘路之.远近(《桃花源记》)
C.因面.峰腋寺作为草堂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邹忌讽齐王纳谏》)
D.乐天既.来为主既.克,公问其故(《曹判论战》)
8.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5分)
(1)若远行客过故乡,恋恋不能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0-2021高考语文二模试卷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
2020-2021高考语文二模试卷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
一、高中语文文言文阅读
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陈长生传
张惠言
余故居南郊德安里,邻有陈长生者,与兄奉母以居,无妻子,有室一楹,园地以稜计者十。兄偻且病,常给爨守舍。而长生力治地种菜,卖之得钱,且为人赁佣以充食。
长生为人少言多笑,即有陵之,大恚,辄复笑,即已,未尝校。其为佣,勤甚。他佣所苦弗欲,悉任长生,长生皆为之无怠。主人善之,或侈与直,则计其佣之数取之,而反其余,笑曰:“此足矣。”固与之,则又笑委之去。及其于所价直皆然。人谓长生痴也。
余幼时儿嬉,日过其门,门前树瓜瓠之属,夏秋之交,编竹为架,垂垂然。时见长生兄弟奉母坐其下,手一盂饭,蔬一盆,且语且食。长生或时时抗声歌,则格格笑,母与兄皆笑。其后予徙居城中,岁时至旧庐,恒过访焉。
十余年,其母死,鬻其园地之半以敛焉,而葬于其室前。家益贫,兄病益甚。长生晨则食其兄,而出力作,暮归,扶持之甚备。兄困,意不当辄怒詈长生,每彻旦。比屋闻者咸不平,而长生未尝有言。年余,兄死,则又鬻其园地以敛,而葬于母旁。数月,长生亦死。邻人鬻其居以葬焉。
论曰,孟子之言曰:人性善。如长生者,其耳之所闻,目之所见,岂尝知有礼义之说哉?何其鞠躬君子也。长生之事母与兄,乡之人知而善之;然至其取舍退让,则谓之痴,何哉?余故述其事,将以待考风俗者有取焉。
(选自《茗柯文补编》)(1)对下列加下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常给爨守舍爨:烧饭
B.未尝校校:计较
C.长生晨则食其兄食:吃饭
D.鬻其园地之半以敛焉鬻:卖掉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专题二 文言文阅读 2 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学案不分版本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二文言文阅读 2 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学
案不分版本
专题二文言文阅读
学案2 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
【学案略语】
XXXX年、XXXX年连续两年全国卷对古代文化常识进行考查。古代文化常识主要涉及称谓、官职、天文历法、风俗礼仪等方面,这就需要在平时的复习中分门别类地积累记忆。在本学案的“专项突破〞局部专门提供了必修教材文化常识汇编,理解熟记这局部内容,必定有所突破。
1.(XXXX·全国Ⅰ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曾公亮,字明仲,泉州晋江人。举进士甲科,知会稽县。民田镜湖旁,每患湖溢。公亮立斗门,泄水入曹娥江,民受其利。以端明殿学士知郑州……公亮明练文法,更践久,习知
朝廷台阁典宪,首相
..,与公亮等共定大议。密州民田产..韩琦每咨访焉。仁宗末年,琦请建储
银,或盗取之,大理当以强。公亮曰:“此禁物也,取之虽强,与盗物民家有间矣。〞固争
之,遂下有司
..纵人渔界河,又数通盐舟,吏不敢禁,皆谓:..议,比劫禁物法,盗得不死。契丹
与之校,且生事。公亮言:“萌芽不禁,后将奈何?雄州赵滋勇而有谋,可任也。〞使谕以指意,边害讫息。……
(节选自《宋史·曾公亮传》) 以下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
A.首相指宰相中居于首位的人,与当今某些国家内阁或政府首脑的含义并不相同。
B.建储意为确定储君,也即确定皇位的继承人,我国古代通常采用嫡长子继承制。
C.古代朝廷中分职设官,各有专司,所以可用“有司〞来指称朝廷中的各级官员。
D.契丹是古国名,后来改国号为辽,先后与五代和北宋并立,与中原常发生争端。
2023年中考语文真题专项汇编:文言文阅读(含解析)
文言文阅读
【2023年天津】阅读《出师表》的节选文字,回答下题。
①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②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③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1.下面句子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躬耕于南阳躬:亲自
B.至于斟酌损益益:益处
C.以告先帝之灵告:祭告
D.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慢:缓慢
2.下面句子中加粗词古今意义不同的一项是()
A.先帝不以臣卑鄙
B.奉命于危难之间
C.先帝知臣谨慎
D.恐托付不
效
3.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①段作者从叙述自己身世入手,追述了先帝三顾茅庐、自己临危受命这两件往事。
B.第②段写作者已经完成“兴复汉室,还于旧都”的重任,以此回报了先帝的知遇之恩。
C.第③段作者阐明了自己和其他朝臣的责任,并以“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来劝勉刘禅。
2010-2018高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I专题二 古诗文阅读 第9讲 文言文段阅读(其他文体)(带答案)
专题二古诗文阅读
第9讲文言文阅读(其他文体)
一、(2018年北京卷)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完成1—6题。
(1)积微,月不胜【1】日,时.不胜月,岁不胜时。凡人好傲慢小事,大事至然后兴之务之,如是则常不胜夫敦比【2】于小事者矣。是何也?则小事之至也数,其悬【3】日也博,其为积也大;大事之至也稀,其悬日也浅,其为积也小。故善日.者王,善时者霸,补漏者危,大
荒者亡。故王者敬日,霸者敬时,仅存之国危而后戚.之,亡国至亡而后知亡,至死而后知死,亡国之祸败不可胜.悔也。霸者之善著焉,可以时记也,王者之功名,不可胜.日志也。财物资宝以大为重,政教功名反是,能积微者速成。《诗》曰:“德輶【4】如毛,民鲜克举之。”此之.谓也。
(取材于《荀子》)注释:【1】胜,超过。本句意思是,月不如日重要。【2】敦比:注重从事。本句意思是,像这样,那么只顾处理大事的就不如注重从事小事的。【3】悬:悬挂,此处意思是存在。【4】輶:分量轻。
(2)使治乱存亡若高山之与深谿,若白垩之.与黑漆,则无所用智,虽愚犹可矣。且【1】
治乱存亡则不然,如可知,如可不知;如可见、如可不见。故智士贤者相与
..积心愁虑以求之,犹尚有管叔、蔡叔之事【2】与东夷八国不听之谋。故治乱存亡,其始若秋毫。察其.秋毫,则大物不过矣。
鲁国之法,鲁人为人臣妾于诸侯,有能赎之者,取其金于府。子贡赎鲁人于诸侯,来而让,不取其金。孔子曰:“赐失之矣。自今以往,鲁人不赎人矣。”取其金,则无损于行;不取其金,则不复赎人矣。子路拯溺者,其.人拜之以牛,子路受之。孔子曰:“鲁人必拯溺者矣。”孔子见之以细,观化远也。
2022届上海市部分地区高三4月语文试卷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2专题
【2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思想观点进行评价探究的能力。
“但存方寸地,留与子孙耕”,取自《增广贤文》,这是古人留下的经典格言,教导子孙后代要十分珍惜土地,勤劳躬耕,节俭持家,自食其力。“方寸地”,一寸见方的地方。这里的“方寸地”是比喻,指的就不是土地,而是人心,是心态,是人的素质,人的道德修养。“留与子孙耕”,即为人处事“留有余地”,遇事为对方或别人的利益多考虑一些,“得饶人处且饶人”、“有容乃大”、“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
A. 像这样由此达到的功用思想,对人们来说,只是身外之物了。
B. 像这样由此产生的和谐氛围,对葛君来说,只是身外之物了。
C. 至于由此带来的实际的功用,对葛君来说,只是身外之物了。
D. 至于留耕堂留给后代的启发,对人们来说,只是身外之物了。
25. 评价“但存方寸地,留与子孙耕”的思想意义。
【22~25题答案】
②大凡一个人的衣食、居处、嗜好所需,只是满足他本人,那么他所留存的就为数不多了。然而,人们的思想为家庭所迫促,觉得没有为之积余什么;受爱护子孙的感情所牵制,觉得没有为之置什么产业。士、农、工、商各行备业的人,朝朝暮暮经营追求,各自拚命用务,各自私有所追求的,即使危险也不惧怕,已经很多还不满足,都是因为他所留存的不止供给他独自一人的缘故。唉!如此看来那就确实不能禁止人们对财产的追求了。尽管如此,人们所留存的就必须要和这良心在一起。如果不违背良心,方法也不悖谬。即使田地连片相接,谷物的容量象山一样堆积,但在自己方寸之小的心里审度一下,没有什么惭愧的,这也是可以的。要不是这样,财产虽然留存了而良心却没有一起留存下来。那么,这财产留给家庭,家庭不能承受;留给子孙,子孙不能保有。甚而至于遭到刑戮杀身之祸,或者遭到水火灾害被盗被劫,过不久回头看看财产的丧失,都是这个原因。所以欲望大不如获取少,贪图多不如少追求,有所得不如少争执。这样,财产虽然没有保存遗留下来,可是良心却足以留存给子孙。这句话难道只是对乡村的人来说的,而士大夫却偏偏不是这样呢!
2022年新高考语文题型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二)--统编版高三总复习
2022年新高考语文题型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二)统编版高三
总复习
专题06文言文阅读二
一、(湖南省长沙市雅礼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检测)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李时珍,字东璧,蕲州人。祖某,父言闻,世孝友,以医为业。年十四,补诸生。三试于乡,不售。读书十年,不出户庭,博学无所弗窥。善医,即以医自居。富顺王嬖庶孽,欲废适子。会适子疾,时珍进药,曰附子和气汤。王感悟,立适子。楚王闻之,聘为奉祠,掌良医所事。世子暴厥,立活之。荐于朝,授太医院判,一岁告归,著《本草纲目》。
年七十六,为遗表授其子建元。其略曰:臣幼苦赢疾,长成钝椎,惟耽嗜典籍,奋切编摩,纂述诸家,心殚厘定,伏念本草一书,关系颇重,谬误实多,窃加订正,历岁三十,功始成就。自炎皇辨百谷尝众草分气味之良毒轩辕岐伯遵伯高剖经络之本标,爰有《神农本草》三卷;梁陶宏景造以注释,为药三百六十五,唐高宗命李重勣修,长史苏恭表请增药一百一十四;宋太祖命刘翰详较,仁宗再诏补注,增药一百,唐慎微合为《证类》。修补诸本,自是指为全书。夷考其间,瑕疵不少。品类既烦,名称多杂,或一物而析为二三,或二物而混为一品。似兹之类,不可枚举。臣不揣愚陋,僭肆删述,重复者芟之,遗缺者补之。旧药一千五百一十八,今增三百七十四:分一十六部,五十二卷。正名为纲,附释为目,次以集解、辨疑、正误,详其出产、气味、主治。上自坟典,下至稗记,凡有攸关,靡不收掇。虽命医书,实赅物理。伏愿皇帝陛下特诏儒臣补着成昭代之典。
万历中,敕中外献书,建元以遗表进,命礼部誊写,发两京、各省布政刊行。晚年,自号濒湖山人。所著诗文他集失传,惟《本草纲目》行世。
2021届上海市高三二模语文试题汇编:文言文阅读二
2021高三二模专题:文言文二
(21二模·静安区)
炙背轩记(明)贝琼①
①陇右邾君仲义,主华亭之邵氏义塾,题所居之南荣曰“炙背轩”②,以书抵琼曰:“袭③狐貉者不知有炙背之快,有炙背之快者不知狐貉之至美。当穷阴苦寒,吾身犹蛇之纠而不得伸也,吾口犹蝉之喑而不得鸣也。海日自东方出,乃席而坐其隅,光气所及,倏焉外融而内畅,不啻醪之沃,火之铄,温风之嘘,耳聪目明,百体潜苏,欣然高歌,作金石声,莫知其所以然者,则天下有快于此☐?然大明无私,吾恶④得而私哉!天下固同此快也。彼袭狐貉者,惴惴不敢出闱闼,假之醪而饮焉,假之火而附焉,曰‘是美至足矣’,又恶知炙背之为快。由是宋人欲献至尊而希其赏,嵇康乃云:‘虽有区区之意,亦已疏矣!’⑤迨未之知也。惟先生记之,以成吾懒。”
②余乃为之叹曰:“溺于物者,有无穷之欲;得于己者,有无穷之乐。方海内兵争,智勇之士各欲自炫,以徼⑥取一时之贵富,朝暮奔走于形势之途,触风埃,覆冰雪,而未暇炙背如田夫野老者也。仲义独超然高蹈,虽王公子尊,不能屈而致之,且与田夫野老以炙背自适,则其不溺于物而有得于己,可知矣。昔杜少陵在夔州西阁曝日,见之于诗者,可谓极其形容矣。今仲义之居,亦少陵之西阁,则炙背之快,无适而不在焉,余亦将从之相与坐谈兹轩之下,而与天地间万物同被爱日之光,岂非幸欤?”
③是为记。
④仲义通经术,善持论,有司尝荐之春官⑦。赋诗清丽有法,世多传诵云。至正二十有四年,岁在甲辰,春二月既望,檇奔贝琼记。
[注]①贝琼(1314—1378),元明之际诗人,浙江崇德(今桐乡)人。本文写于元末动乱之季。②南荣:房子南楼。炙背:太阳晒背部。③袭:穿。④恶:何,怎么。⑤“宋人”语出《列子·杨朱》,宋国农夫献负暄(晒太阳)之乐与君,以期厚赏。嵇康句语出《与山巨源绝交书》,意思是“虽有赤诚之意,但未免不切合实际”。⑥徼:谋求。⑦春官:指礼部。
浙江省各地市中考真题汇编及解析(二)文言文阅读 (附答案)
2019
年浙江省各地市中考真题汇编(二)文言文阅读
1.浙江省杭州市2019年中考语文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
少述足下:某①到京师已数月,求一官以出。既未得所欲,而一舟为火所燔②,为生之具略尽,所不燔者人而已。人之多不适意,岂独我乎?然足下之亲爱我良厚,其亦欲知我所以处此之安否也,故及此耳。何时当邂逅,以少释愁苦之心乎?某自度不能数十日亦当得一官以出但不知何处耳。诸不一一,千万自爱!
(选自《临川先生文集》,有删改)
【乙】
孙少述,一字正之,与王荆公交最厚,故荆公《别少述》诗云:“应须一曲千回首,西去论心有几人?”其相与如此。及荆公当国,数年不复相闻,人谓二公之交遂睽③。然少述初不以为意也。及荆公再罢相归,过高沙,少述适在焉。亟往造之,少述出见,惟相劳苦④,两公皆自忘其穷达⑤。遂留荆公,置酒共饭,剧⑥谈经学,抵暮乃散。荆公曰:“退即解舟⑦,无由再见。”少述曰:“如此,更不去奉谢⑧矣。”然惘惘各有惜别之色。人然后知两公之未易测也。”
(选自《老学庵笔记》,有删改)【注释】①某:我,谦称。这里是王安石自称。乙文王荆公即王安石。②燔:焚烧。
③睽:背离,不合。④惟相劳苦:只是相互安慰。⑤穷达:政治上的失意与显达。⑥剧:流畅,痛快。⑦解舟:退居江湖。⑧奉谢:奉,敬辞。奉谢,表示谢意。
16. 下列对甲文中王安石处境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远离家乡
B. 谋官不顺
C. 财物受损
D. 身体不适
17. 请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某自度不能数十日亦当得一官以出但不知何处耳。
全国中考语文试卷分类汇编:文言文比较阅读题(二)
全国中考语文试卷分类汇编:文言文比较阅读题(二)
甘肃省兰州市2019年中考语文试卷
8.阅读【甲】【乙】两段选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观冰坚,手指不可层伸,弗之息。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途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国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木尝稍降辞色。俞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节选自《送东阳马生序》)【乙】
郑玄以山东无是问者,乃西入关,国涿郡①卢植,事扶风马融。融门徒百余人,升堂进者五十余生。融素骄贵,玄在门下,三年不得见,乃使高业弟子传授于玄。玄目夜寻调,未尝息倦。会融集诸生考论图纬②,闻玄善算,乃召见于楼上。玄因从质诸疑义,问毕辞归。融喟然谓门人曰:“郑生今去,善道东矣!”玄自游学,十余年乃归乡里。家贫,客耕东菜,学徒相随己数百千人。
(节选自《后汉书》)[注]①涿郡:郡名,为今河北省涿县治。②图纬:专论占验术数的书。
(1)下面是关于“文言实词”学习方法的梳理。请根据提示,完成填空。
①积累迁移法
我们由【甲】文“录毕,走送之”中“毕”的积累,迁移可知【乙】文中“问毕辞归”的“毕”是之意;由【甲】文“援疑质理”中“质”的积累,迁移可知【乙】文中“玄因从质诸疑义”的“质”是之意。
②查阅词典法
参考《古汉语词典》中“素”的义项,“融素骄贵”中“素”的意思是(填序号)
中考语文试题汇编之文言文二
中考语文试题汇编之文言文二
篇一:[精品]2013年中考语文试题汇编之文言文阅读之十二
2013年中考语文试题汇编之文言文阅读之十二 2013年中考语文试题汇编之文言文阅读之十二野马绝尘
2013年江西省
2013年江西省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第9
-13题。(10分)
楚庄王欲伐越。庄子谏日:王之伐越,何也?日:政乱兵弱。庄子日:臣愚患之,智之如目也,能见百步之外,而不能自见其睫。王之兵自败于秦晋,丧地数百里,此兵之弱也;庄蹻为盗于境内,而吏不能禁,此政之乱也。王之弱乱,非越之下也。而欲伐越,此智之如目也。王乃止。故知之难,不在见人,在自见,故日:自见之谓明。
(节选自《韩非子》)
【注释】越:越国。
睫:眼睫毛。
庄蹻(
qio):当时民间反对派首领。
9.对下面句子朗读节奏的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2分)
王之兵自败于秦晋
A.王之兵自败于/秦晋
B.王之兵/自败于秦晋
C.王之兵自败/于秦晋
D.王/之兵自败于秦晋
10.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2分)
丧(
)
明(
)[来源:Zxxk]
11.翻译文中画线句子。(2分)
王之弱乱,非越之下也。
译文:
12.庄子劝谏楚庄王放弃伐越的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用自己的话概括。(2分)答:
13.结合文意,简要说说楚庄王是个怎样的人。(2分)
答:
(二)(10分)
9.B(2分)
10.丧失(1分)
明智(1分)
11.大王(楚庄王)的国家里军队弱小、政局不稳(1分),问题不比越国少(1分)。
12.人要有自知之明,才能够避免失误,立于不败之地。(2分)
13.楚庄王只看见越国的问题,却不能发现自身的问题,可见他目光短浅,考虑问题不周全。
2022年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文言文阅读 练习题汇编(Word版,含答案)
2022年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文言文阅读练习题汇编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张存,字诚之,冀州
..人。举进士,为安肃军判官。天禧中,诏铨司以身言书判取士,才得二人,存预其选。知大名府朝城县,寇准为守,异待之。御史中丞王曙,屡荐为殿中侍御
史,迁侍御史。仁宗初亲政,罢百官转对
..,存请复之。又言:“前者曹修古辈同忤旨废黜,布衣林献可因上封事窜恶地,恐自今忠直之言,与夫理乱安危之机,蔽而不达。”因引周昌、
辛毗事,以开帝意。西边动兵,以天章阁待制
..为陕西都转运使。黄德和诬刘平,存奏言:“平与敌接战,自旦至暮,杀伤相当,因德和引却,以致溃败。方贼势甚张,非平搏战,其势必不沮;延州孤垒,非平解围,其城必不守。身既陷没,而不幸又为谗狡所困,边臣自此无复死节矣。”朝廷采其说,始遣文彦博按治,由是平得直,而德和诛。元昊求款附,议者犹执攻讨之策。存建言:“兵役不息,生民疲弊。敌既有悛心,虽名号未正,颇羁縻之。”迁龙图阁直学士,知延州。以母老惮行,徙泽州,还为待制。契丹与元昊结昏,阴谋相首尾,聚兵塞上而求关南。存言:“河北城久不治,宜留意。”乃以为都运使,尽城诸州。入知开封
府,复使河北。王则反,坐失察,降知汀州。久之,以吏部
..侍郎致仕。
存性孝友,尝为蜀郡,得奇缯文锦以归悉布之堂上恣兄弟择取收恤宗属嫁聘穷嫠不使一人失所家居子孙非正衣冠不见与宾友燕接,垂足危坐终日,未尝倾倚。枣强河决,势逼冀城,或劝使他徙,曰:“吾家,众所望也,苟轻举动,使一州吏民何以自安?”讫不徙。卒,年八十八,谥恭安。
上海市2020届高三“二模”语文试卷精选汇编:文言文阅读专题(2) 人教版高三总复习
上海市2020届高三“二模”语文试卷精选汇编:文言文阅读专题(2)
人教版高三总复习
文言文阅读专题2
奉贤区
(五)阅读下文,完成21—24题。(11分)
通蔽
(清)方苞
①誉乎己,则以为喜,毁乎己,则以为怒者,心术之公患也;同乎己,则以为是,异乎己,则以为非者,学术之公患也。君子则不然。誉乎己,则惧焉:惧无其实而掠美也;毁乎己,则幸焉:幸吾得知而改之也,同乎己,则疑焉:疑有所蔽而因是以自坚也;异乎己,则思焉:去其所私以观异术,然后与道大适也。
②盖称吾之善者,或谀佞之虚言也;非然,则彼未尝知吾之深也。吾行之所由,吾心之所安,吾自知之而已。若攻吾之恶,则不当者鲜矣,虽与吾憎怨,吾无其十或实有四三焉。与吾言如响,必中无定识者也;非然,则所见之偶同也。若辨吾之惑,则不当者鲜矣。理之至者,必合于人心之不言而同,然好独而不厌乎人心,则其为偏惑也审。
③吾友刘君古塘,行直而清。其为学常自信而不疑,心所不可,虽古人之说不苟为同也,而好人之同乎己。夫古人之说,不能强吾以苟同,而欲人之同乎己,非心术之蔽乎?知君者,犹以为自信之过也;不知者,将以为有争气也[18]。君与吾离群而素居久矣,会有所闻,书以质之。
21.下列说法,作者全都认同的一组是()。(2分)
①誉乎己,则以为喜,毁乎己,则以为怒者
②盖称吾之善者,或佞之虚言也
③誉乎己,则惧焉;毁乎己,则幸焉
④其为学常自信而不疑
⑤虽古人之说,不苟为同也,而好人之同乎己
⑥若攻吾之恶,则不当者鲜矣,虽与吾有憎怨,吾无其十或实有四三焉
A.①③⑤
B.①②④
C.②③⑥
D.②⑤⑥
22.可填入第②段方框中的虚词是()(2分)
2022-2023学年上海市各区高三语文一模试题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2专题
文言文阅读2专题
上海市黄浦区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一模语文试卷
(五)阅读下文,完成第21-24题。(12分)
资仁堂记
(明)邵宝
①吾邑砖桥钱君孟润之为堂也,君子过之而见其扁①者,问之曰:“君之堂何以名‘资仁’哉?”君起而对曰:“吾闻之:仁者,人也。人而不仁,不可以为人。吾斯惧焉。虽不敏,不敢不勉。名吾堂所以志也。”
②曰:“‘为仁由己’,孔子之训也,君而不闻乎?顾舍诸而言资也?无亦重自任而轻人之求欤?”曰:“何敢然哉?资之于仁,大矣。□如不敏者,非资焉,言则曷听,行则曷观?《礼》曰:‘率法而强之,资仁者也。’敢不务乎?”
③曰:“然则资恶乎在?”曰:“昔者孔子之告子贡,盖尝曰:‘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凡堂焉而吾坐者,皆若人也,此吾所为资焉者也。不然,吾省焉。虽然,吾所居里,去郡邑,远大夫,士非特至焉者,吾见亦罕矣,资将焉取哉?”
④曰:“野固有人焉。冀缺耨而敬,胥臣称其有德②。谓‘仁之则于是乎在’。今之野,焉知无缺乎?苟有之,其稽古传恭将无说乎?所谓资焉者,孰大于是?”君闻斯言也,以为得“资”,再拜而受之。
⑤他日,以告予。予谓之曰:“允哉,君子之论!可以铭君之心矣。”遂为之记。
⑥君名润,孟润其字。系出五季十国所谓吴越王镠,苏眉山称其有德于民甚厚者也。君九世祖进。宋祥符间,始繇③嘉禾徙居无锡。胜国④时,其孙宽甫益大其业,至以私廪代公赈,乡人德之。国朝洪武中,君大父公达徙今砖桥。父惟常,世修乡惠。正统中,用义受玺书,旌于门。君生承,厥世面天资近道,持身及家,克勤无怠。今且老矣,犹不忘自箴如是。君之伯兄孟清,于予为尊姑之夫。予之知君盖四十年于兹矣。因并及之。
上海市2021届高三下学期3-4月语文试卷精选汇编:文言文阅读专题2
文言文阅读专题2
上海市奉贤区2021届高三年级二模语文试卷
(五)阅读下文,完成第21-24题。(11分)
《寓山注》序
(明)祁彪佳
①予家高士里,固山阴道上也。家旁小山,若有夙缘者,其名曰“寓”。往予童稚时,季超、止祥两兄以斗粟易之。剔石栽松,躬荷畚锸,手足为之胼胝①。予时亦捧土作婴儿戏。迨后余二十年,松渐高,石亦渐古。予自引疾南归,偶一过之,于二十年前情事,若有感触焉者。于是卜筑之兴,勃不可遏,此开园之始末也。
②卜筑之初,仅欲三五楹而止。客有指点之者,某可亭,某可榭。予听之漠然,以为意不及此。及于徘徊数回,不觉问客之言,耿耿胸次。某亭、某榭,果有不可无者。前役未罢,辄于胸怀所及,不觉领异拔新,迫之而出。每至路穷径险,则极虑穷思,形诸梦寐,便有别辟之境地,若为天开。以故兴愈鼓,趣亦愈浓。朝而出,暮而归。祁寒盛暑,体粟汗浃,不以为苦。两年以来,囊中如洗。予亦病而愈,愈而复病,此开园之痴癖也。
③园尽有山之三面,其下平田十余亩,水石半之,室庐与花木半之。其他轩与斋类,而幽敞各极其致。室与山房类,而高下分标共胜。与夫为桥、为榭、为径、为峰,参差点缀。大抵虚者实之,实者虚之;聚者散之,散者聚之。如良医之治病,攻补互投;如良将之治兵,奇正并用;如名手作画,不使一笔不灵;如名流作文,不使一语不韵。此开园之营构也。
④园开于乙亥之仲冬,至丙子孟春,草堂告成,斋与轩亦已就绪。迨于中夏,经营复始。一径未通,意犹不慊②也。于是疏凿之工复始。于十一月自冬历丁丑之春,凡一百余日,曲池穿牖,飞沼拂几,绿映朱栏,丹流翠壑,乃可以称园矣。此开园之岁月也。
2022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阅读 专项练习题汇编2套(含答案解析)
C.衡于虑,而后作盗窃乱贼而不作(《大道之行也》)
D.征于色未尝稍降辞色(《送东阳马生序》)
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求:______________
(2)行拂乱其所为拂:______________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浮光跃金,静影沉壁。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化常识的了解。“北固亭”因为建在北固山上而得名;“醉翁亭”是欧阳修在滁州做太守时,用自己的号命名的;“心远亭”的命名“盖取陶渊明人境结庐心远地偏之语”,来源于古人的诗句;“孤鹤亭”得名于主人养的一只孤鹤。据此分析作答即可。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材料内容和写作手法的理解。古人在写作上时常互有借鉴,借句取意或反意,分析两则材料,找出类似的用法即可。示例:材料二中“月夜则积水,空明鹤声朗呖”则是借用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中的“亭下如积水空明”。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二文言文阅读
专项强化演练二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杨维岳传
戴名世
杨维岳,庐州巢县人也。生而孝谨,好读书,毅然自守以正。尝以文见知于郡守。一日往谒,适富民有犯法者,守教维岳为之代请,可得金数百。维岳谢曰:”犯罪自有公法。使此人不当罪,而维岳受其金,则不祥;使此人当罪,以维岳故贳之,是以私爱而挠公法也。维岳兢兢自守,惧无以报德,其敢以是为公累?”郡守由是益敬重之。尝读书至忠孝大节,往往三复流涕。慕文文山之为人也,画像祀之。
崇祯中,陕西盗起,都御史史可法巡抚淮扬。维岳曰:”此当代伟人也,不可以不见。”
乃徒步诣军门往谒。居无何,寇益急,诏天下勤王。时可法已拜南京兵部尚书,以府库虚耗,军资竭,兵不得出,传檄谕天下捐赀救国。维岳捧檄泣曰:”国事如此,吾何以家为!”即毁家以为士民倡。
崇祯十七年,上崩于煤山。维岳闻之,北面痛哭,累昼夜不能寝食。未一岁,北兵渡江,京师溃,而史可法以大学士督师扬州,城破死之。维岳泣曰:”国家养士三百年,以身殉国,奈何独一史公!”于是设史公主 为文祭之而哭于庭。家人进粥食,麾之去;平日好饮酒,亦却之。曰:”今值国事如此,饮食能下咽乎?”居三日,北兵至,下令剃发。维岳不肯。人谓先生:”曷避诸?”维岳曰:”避将何之?吾死耳!吾死耳!”其子对之泣,维岳曰:”小子!吾生平读书何事?一旦苟全幸生,吾义不为,吾今得死所矣,小子何泣焉?”人有来劝慰,偃卧唯唯而已。作不髡永诀之辞以见志。凡不食七日,气息仅存。亲属人来观者益众,忽张目视其子曰:”前日见志之语,慎毋以示世也。”顷之遂卒,年五十六。闻者莫不为之流涕,私谥为文烈公。
呜呼!三代以来,变故多矣,为人臣者,往往身为大官不能为国死,而布衣、诸生又以死非吾事,则是无一人死也,君臣之义几何而不绝也哉!
(选自《南山集》,有删节) 注:①文文山:文天祥,号文山。②主:死者的牌位。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以维岳故贳之贳:赦免。
B.累昼夜不能寝食累:连续。
C.北兵渡江,京师溃溃:被攻破。
D.慎毋以示世也慎:小心。
解析:D项,慎:千万。
答案:D
2.下列句子中,直接表现杨维岳忠义大节的一组是…( )
①以维岳故贳之,是以私爱而挠公法也
②即毁家以为士民倡
③北面痛哭,累昼夜不能寝食
④避将何之?吾死耳
⑤作不髡永诀之辞以见志
⑥闻者莫不为之流涕
A.①⑤⑥
B.①③⑤
C.②③④
D.②④⑥
解析:①是直接表现,但不是直接表现其忠义大节;⑥间接表现其忠义大节。
答案:C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杨维岳喜好读书,坚守正道。他宁可不要数百两银子,也不为犯法的富民”代请”。
郡守因此越发敬重他的为人。
B.杨维岳一直很敬重文天祥和史可法,他画了文天祥的像拜祭他;在史可法死后,杨
维岳为他设牌位写文章吊唁他。
C.清兵南下后,下令剃发。杨维岳既不剃发,也不躲藏,决心以死明志,别人来劝慰他,他也卧床不应,绝食多日而亡。
D.作者谴责了在民族危难之际贪生怕死的达官贵人,以及不明大义的平民、书生,肯定了杨维岳为守君臣之义而献身的行为。
解析:C项,”卧床不应”错,”唯唯”指应答之声。
答案:C
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维岳兢兢自守,惧无以报德,其敢以是为公累?
(2)以府库虚耗,军资竭,兵不得出,传檄谕天下捐赀救国。
(3)而史可法以大学士督师扬州,城破死之。
参考答案:(1)我小心谨慎地坚守自己的节操,还担心没法报答您的恩德,哪敢因为这件事而连累您?(关键词:兢兢、自守、累)
(2)因为国库空竭,军队物资用尽,军队不能出征,发布檄文告知天下,让天下人捐钱救国。(关键词:府库、虚耗、竭、赀)
(3)史可法凭大学士的身份在扬州指挥军队抵抗,城池被攻破后为国而死。(关键词:以、督师、城破)
参考译文:杨维岳是庐州府巢县人。他生性孝顺而恭谨,爱好读书,刚强坚韧而果断地自坚操守,走正道。他曾经凭借他的文章被郡守赏识。一天,去拜访郡守,恰好碰上一个犯法的富人,郡守让杨维岳替这个富人向上面求情,(这样,杨维岳)可以获得数百金。杨维岳推辞说:”犯人犯了罪,自然要按国家的法令处置。假如这个人不应该被判罪,而我接受了他的钱财,就会不吉利;假如这个人应该被判罪,却因为我而被赦免了,这是用私情干扰国家法令。我小心谨慎地坚守自己的节操,还担心没法报答您的恩德,哪敢因为这件事而连累您?”郡守因此更加敬重他。杨维岳读书读到忠孝大节之处,常常多次流泪。他仰慕文天祥的为人,就画了他的像拜祭他。
崇祯年间,陕西盗贼蜂起,都御史史可法到淮扬地区巡察安抚。杨维岳说:”这个人是当代伟人,不可以不拜见。”于是徒步到驻军营地拜见史可法。没过多久,敌人的进攻更加紧迫,皇上诏令天下起兵救援。这时史可法已被任命为南京兵部尚书,因为国库空竭,军队物资用尽,军队不能出征,发布檄文告知天下,让天下人捐钱救国。杨维岳捧着檄文哭着说:”国家政事到了这个地步,我还以什么为家呢!”当即变卖家产来做大家的表率。
崇祯十七年,皇上死在煤山。杨维岳听到这件事,面向北方痛哭,连续几个昼夜不吃饭睡觉。不到一年,清兵渡过长江,国都被攻陷。史可法凭大学士的身份在扬州指挥军队抵抗,城池被攻破后为国而死。杨维岳哭着说:”国家培养读书人三百年,以身殉国的,为什么只有一个史公!”于是设下史公的牌位,写了祭文在厅堂里吊唁他。家人送来粥食,他挥挥手叫拿走;平时喜欢饮酒,也不喝了。他说:”现在正当国家政事这样,还能吃得下喝得下吗?”过了三天,清兵到来,下令剃发,杨维岳不肯。有人和他说:”为什么不为此而避一避呢?”杨维岳说:”能躲避到哪里去呢?让我死吧!让我死吧!”他的儿子对着他哭泣,杨维岳说:”孩子!我一生读书为了什么呢?如果有朝一日要我苟且偷生,我信守大义,坚决不干。我现在能够死得其所了,你哭什么呢?”有人来劝慰他,他只是躺着随便答应罢了。写下宁死也不剃发的文字来表现他的志向。一连七天不吃饭,仅存一点气息。来看望他的亲属越来越多,他忽然睁大眼睛看着儿子说:”前几天表现我的志向的文字,千万不要把它拿给世人看。”不一会儿就去世了,享年五十六岁。知道这件事的人没有不为他流泪的。民间给他立的谥号是文烈公。
唉!三代以来,兴亡更替的事情多了。做臣子的常常身居高位却不愿为国家而死,平民、书生又认为为国而死不是自己的事,那么这样就没有一人愿为国而死,君臣之义不断绝还能有多久呢!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博陵李文博,性贞介鲠直,好学不倦。每读书至治乱得失,忠臣烈士,未尝不反复吟玩。
开皇(隋文帝年号)中,为羽骑尉,特为吏部侍郎薛道衡所知,恒令在听事帷中披捡史书,并察己行事。若遇治政善事,即抄撰记录;如选用疏谬,即委之臧否。道衡每得其语,莫不欣然从之。后直秘书内省,典校坟籍,守道居贫,晏如也。虽衣食乏绝,而清操逾厉,不妄通宾客,恒以礼法自处,侪辈莫不敬惮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