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朗读节奏划分方法

合集下载

古诗文朗读节奏的划分标准

古诗文朗读节奏的划分标准

#古诗文朗读节奏的划分标准古诗文的朗读是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通过声音的抑扬顿挫和节奏的起伏,传达出诗文的情感和意境。

而如何准确地划分古诗文的朗读节奏,是一项需要技巧和经验的任务。

本文将探讨古诗文朗读节奏的划分标准,并提供一些实用的指导建议。

## 1. 语句的划分在朗读古诗文时,首先需要明确句子之间的分界。

通常情况下,每一句都是一个完整的意思单元,因此在朗读时应该适当停顿,以示句子之间的衔接。

可以通过语气的变化或停顿的长短来实现这种分界,使听众更容易理解句子的含义。

## 2. 语调的把握古诗文的语调是指诗歌或文章的音调和音律。

在朗读时,需要准确把握每个字的音调,以使整体节奏更加流畅和准确。

可以通过加重或轻声、高调或低调来突出语句的重点或情感,从而提高朗读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 3. 篇章的连接古诗文通常是由多个篇章组成的,每个篇章都有自己的主题和情感。

在朗读时,需要将各个篇章之间的逻辑关系和情感线索进行连接,以使整体朗读更加连贯和完整。

可以通过语速的控制和语调的变化来实现篇章之间的过渡,使听众更容易跟随叙事的线索。

## 4. 韵律的呈现古诗文的韵律是指诗歌或文章的音乐性和韵律感。

在朗读时,需要注意句子之间的韵律搭配和节奏变化,以使整体朗读更加生动和有趣。

可以通过声音的高低起伏和音节的延长省略来呈现句子的韵律,从而提高听众的审美感受和理解能力。

#结语古诗文朗读节奏的划分是一项细致入微的工作,需要朗读者具备良好的语感和表现力。

通过对语句的划分、语调的把握、篇章的连接和韵律的呈现,可以使古诗文的朗读更加生动和有趣。

希望本文的探讨能够给朗读古诗文的爱好者提供一些帮助和启发。

如何划分古诗文的朗读节奏

如何划分古诗文的朗读节奏

十、骈句排比句的朗读节奏上下、前后句是相同的。 • 如:1、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 2、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 十一、根据句中起舒缓语气作用的“之” 确定朗读节奏,文言文中,“之”的用法 很多,很复杂。其中起舒缓语气作用的 “之”有助于我们确定朗读节奏:停顿往 往在“之后”,这样朗读使得整个句子的 语气不至于显得急促,而是缓急有致。如: • 1、鹏之 / 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 (《庄子 逍遥游》) • 2、医之 / 好治不病 / 以为功。 (《扁鹊见蔡恒公》)
十二、掌握古文化知识,做好停顿。 古人有姓、名、字、封号、谥号、谦 称、自 称、别称、尊称,官名、文体名 称等。 若遇到这些情况要停顿。 • 如: 1、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 • 2、捕蛇者/说。 • 3、陋室/铭。 • 4、爱莲/说。 • 5、出师/表。 • 6、汉/丞相/诸葛/武侯祠。
• 十三、根据文意,做好停顿。 • 例如:1、其一犬坐于前。“其一”, 其中一只狼。“犬”修饰动词“坐”, 即“像狗一样”。这句话朗读时的节 奏为:其一/犬坐/于前。 类似的还有: “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而/不知/太守 之/乐其乐也。(前一个“乐”用作动 词,以……为乐;后一个“乐”是名 词,乐趣、快乐。乐其乐,就是“以 其乐为乐”)
九、有些议论、推断、反问、总结等语气句子, 若前面有“顾、夫、盖、其、然则、故、而、是故、 且、至若”等词领起, 在该词后面应稍加停顿。 • 如:1、且/人患志之不立。 • 2、其/真无马邪? • 3、至若/春和景明。 • 4、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 5、盖/大苏泛赤壁云。 • 6、故/君子有不战。 • 7、若夫/霪雨霏霏。
• ① 岂若 / 吾乡邻之 / 旦旦有是哉 (《捕蛇者 说》) • ② 而 / 乡邻之生 / 日蹙 (《捕蛇者说》) • ③ 中 / 峨冠而多髯者 / 为东坡 (《核舟 记》) ④ 学而不思 / 则罔 (《六则》) ⑤ 刻 / 唐贤今人诗赋 / 于其上 (《岳阳 楼记》) ⑥ 予 / 独爱 / 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爱 莲说》) ⑦ 是以 / 先帝简拔 / 以遗陛下 (《出师 表》)

如何划分古诗文的朗读节奏

如何划分古诗文的朗读节奏

• ① 岂若 / 吾乡邻之 / 旦旦有是哉 (《捕蛇者 说》) • ② 而 / 乡邻之生 / 日蹙 (《捕蛇者说》) • ③ 中 / 峨冠而多髯者 / 为东坡 (《核舟 记》) ④ 学而不思 / 则罔 (《六则》) ⑤ 刻 / 唐贤今人诗赋 / 于其上 (《岳阳 楼记》) ⑥ 予 / 独爱 / 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爱 莲说》) ⑦ 是以 / 先帝简拔 / 以遗陛下 (《出师 表》)
二、主谓之间要停顿。 • 1、一狼/洞其中。 • 2、君之病/在肌肤。 • 3、宋/何罪之有。 • 4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 5若/毒之乎? • 6吾父/死于是。 • 4中的“滕子京”是名词,作主语;5中的 “若”为代词,作主语;例6中的“吾父” 是偏正短语,作主语。
三、动词与它所带的宾语之间往往要停顿。 • 如:1、忘/路之远近。 • 2、恐/前后受其敌。 • 3、衔/远山,吞/长江。
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 1、余得遍观群书 2、然则何时而乐也 3、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 4、今齐地方千里 5、干戈寥落四周星 6、盖竹柏影也 7、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8、日星隐月,山岳潜行。 9、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10、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11、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12、下车引之。 13、生亦我所欲
• • • • • • • • • • • • •
1、余/得遍观群书 2、然则/何时而乐也 3、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 4、今/齐地/方千里 5、干戈/寥落/四周星 6、盖/竹柏影也 7、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8、日星/隐月,山岳/潜行。 9、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10、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11、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12、下车/引之。 13、生/亦我所欲

古诗文朗读节奏

古诗文朗读节奏

近几年,不少省市的中考语文试卷出现了古诗文朗读节奏划分题。

这种题型涉及到文字、词义、语法以及古代文化常识,它综合考查了学生的文言语感,是中考文言文命题的一种好形式。

看来,古诗文节奏划分题将会越来越受命题者的青睐。

因此掌握古诗文朗读节奏划分很有必要。

古诗文朗读节奏划分,常见的有以下几种方法:一、按音节兼顾意义来划分。

例⒈故人具鸡黍。

解析:按"二一二"的节奏形式可以划分为:故人╱具╱鸡黍.也可按"二三"的节奏形式划分为:故人╱具鸡黍。

例⒉谁家新燕啄春泥。

解析:按"二二三"的节奏形式可以划分为:谁家╱新燕╱啄春泥。

也可以按"二二一二"的节奏形式划分为:谁家╱新燕╱啄╱春泥。

二、连在一起的两个单音词,朗读时须读断。

例⒈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解析:"于是"是两个单音词,不得连读,这句话的节奏应该划分为: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而不能误读为: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例⒉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解析:"妻子"是两个单音词,朗读时它们之间应有停顿,这句话的朗读节奏应划分为: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要误读为: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三、句首语气词之后要停顿。

例⒈若夫日出而林霏开。

解析:"若夫"是句首语气词,朗读时其后要停顿,这句话的朗读节奏应划分为:若夫╱日出╱而╱林霏开。

例⒉盖大苏泛赤壁云。

解析:"盖"是句首语气词,这句话的朗读节奏应划分为:盖╱大苏╱泛赤壁云四、根据古代文化常识,正确划分节奏。

例⒈虞山王毅叔远甫刻。

解析:"虞山"是山名,朗读时其后要停顿,"王毅"是姓名,"叔远甫"是字,姓名和字之间朗读时也要停顿,因此,这句话的朗读节奏应划分为:虞山╱王毅╱叔远甫╱刻。

如果缺乏古代文化常识,就很难正确划分这句话的节奏。

古文节奏划分的五个方法

古文节奏划分的五个方法

古文节奏划分的五个方法古文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而对于古文的节奏划分,也是学习古文必须掌握的关键技能。

在古代,人们在朗读或诵读古文时,会根据古文的韵律、语调、停顿等特点将文章划分为若干个小节,这种划分被称为“古文节奏划分”。

五个方法是划分古文节奏的一些基础方法,下面就具体介绍。

一、顿号分节法顿号是一种表示句子成分之间顿然而止的符号,在古文中常常用来表示长句的分割点。

因此,顿号分节法就是根据古文中的顿号来划分古文的各个节奏点。

当然,句子层次不同,顿号的使用也不同,我们需要根据古文的内涵、情感和语气来进行综合考虑。

二、韵律分节法古文中的韵律特点是很明显的,由于每个字的音调不同而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韵律,这种韵律也是音、韵等应有之义的一种表现形式。

因此,韵律分节法就是根据古文中的韵律节奏来划分古文的各个节点。

划分的依据是诗句和文句中的韵律重心,对于长句来说,是多段小句的独立组合体。

三、意义分节法意义分节法是根据古文中的意义、逻辑关系,将文章分段,然后再根据各段所体现的核心意思和情感表达,将段落进一步分割。

往往在古文中含有对比、转折、衔接等特殊的修辞手法时,可以使用这一方法来划分古文的节点。

四、句式分节法古文的句式丰富多样,有些句式比较固定,例如“主语+谓语”、“时间+地点”等等,这些句式在古文中出现的频率较高,因此可以根据句式的特点来划分古文的节点。

在划分时,需要根据句子的重心和语气来进行判断,划分的节点要符合句子的意思,同时也要符合整篇古文的语境。

五、文体分节法古文的文体不同,其语言风格和表达方式也不同,因此在划分古文节奏时,要考虑到其文体特点。

比如,在古诗词中节律是很重要的,需要注意一句话结束的位置,而在古文中需要注意某个词的重音位置,判断是否要划分成一个新的节点。

以上是古文节奏划分的五个方法,在实际应用中,不同的方法会有不同的优点和局限性,需要综合考虑古文的整体结构和语言特点,结合实际情况来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划分。

古诗文朗读节奏划分答题技巧

古诗文朗读节奏划分答题技巧

古诗文朗读节奏划分答题技巧古人云:句读之不知,学之不解。

学习古文首先要学会断句,准确掌握句子中的停顿,这对理解文章名单句意和培养学生阅读古诗文能力大有帮助。

一、一般地节奏划分1、四言诗,按意义或节奏可划分为“二二”如:人生/几何,去日/苦多。

2、五言诗,按意义单位可划分为“二三”如:问女/何所思。

按节奏单位可划分为“二二一”如:大漠/孤烟/直; 或是“二一二”如:举头/望/明月。

3、七言诗按意义可划分为“四三”如:两岸青山/相对出。

若按节奏可划分为“二二二一”,如:春风/不度/玉门/关;或“二二一二”如:人生/自古/谁/无死。

二、借助古汉语词语特点,做好停顿。

1、古代是两个单音词,而现代汉语中是一个复音词的,要分开读。

如:①故天将大任于/是人也。

②可/以一战。

(3)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4)其他祖./.父.积,子/孙弃者无./.论.焉。

2、句首语气助词应有停顿。

文言文中有一些虚词放在句子的开头,强调语气或领起全句乃至全段,如“至”、“夫”、“若夫”、“盖”、“故”、“惟”“其”等,诵读应稍加停顿,不能和后面的文字连接。

例如(1)、若夫/霪雨霏霏。

(2)、其/如土石何?(3)、盖/大苏泛赤壁云。

(4)、盖/追先帝之殊遇。

(5)、故/君子有不战。

(5)若夫/日出而林霏开。

3、在转折连词“而”前,一般要稍加停顿。

(1)后狼止/而狼又至。

(2)人不知/而不愠。

(3)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三、借助语法结构,做好停顿。

读古文时,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可以分析句子成分结构,并判断构成句子的词或短语在句子中充当什么成分,从而把握句子的停顿处。

1、主谓之间应加停顿。

如:(1)先帝/不以臣卑鄙。

(2)吾/视其辙乱。

2、在动宾短语中,动宾之间应做停顿。

如:(1)恐/前后受其敌。

(2)愿/陛下托臣以计贼兴复之效。

3、介宾短语后置的文言句式,朗读时在其前后应稍加停顿。

如:(1)受任/于败军之际。

(2)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

古诗文朗读节奏划分

古诗文朗读节奏划分

古诗文朗读节奏划分,常见的有以下九和方法:
一、按章节兼意义来划分。

例1.故人具鸡泰解析:按“二一二”的节奏形式可分为:故人俱鸿黍。

也可按“二三”的节奏形式划分为:故人俱鸡黍。

例2.谁家新燕啄春泥解析:按“二二三”的节奏形式可以划分为:谁家渐燕豚春泥。

也可以按“二二一二”的节奏划分为:谁家渐燕/啄l春泥。

二、连在,起的两个单音词,朗读时须读断。

例1.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解析:“于是”是两个单音词.不得连读,这句话的节奏应该划分:天璐释伏任斤提人也,而不能误读为:天川各碑/大任/于是人也。

例 2.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解析:“妻子”是两个单音词,朗读时它们之间应有停顿,这句话的朗读节奏应划分为:率凄仔/邑人徕砒绝境,不要误读为:率凄子/邑人徕砒绝境。

古诗文朗读停顿方法

古诗文朗读停顿方法

古诗文朗读停顿方法一、按意义兼顾章节来划分四言诗,按意义或节奏可划分为“二二”如:人生/几何,去日/苦多。

五言诗,按意义单位可划分为“二三”如:问女/何所思。

按节奏单位可划分为“二二一”如: 大漠/孤烟/直;或是“二一二”如:举头/望/明月。

七言诗按意义可划分为“四三”如:两岸青山/相对出。

若按节奏可划分为“二二二一”,如:春风/不度/玉门/关;或“二二一二”如:人生/自古/谁/无死。

二、借助古汉语词语特点,做好停顿。

1、借助古汉语中多单节词,做好停顿。

例如: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正确的朗读节奏: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2、借助词的古今义做好停顿。

例如: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妻子”的古义是指“妻子和儿女”,不是今天所说的“妻子”。

这句的朗读节奏为: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又如:可以一战。

“可”是可以,“以”是“凭借”。

不同于现代汉语中的能愿动词“可以”,朗读时的节奏为:可/以一战。

其他祖/父积,子/孙弃者无/论焉。

3、句首语气词之后要停顿。

在文章中,有表示议论、推断、反问等语气的句子,若前面有:“夫、盖、其”等词语领起时,在这些词后稍加停顿。

例如:若夫日出而林霏开。

“若夫”是句首语气词,朗读时其后要停顿,这句话的朗读的节奏为:若夫/日出而林霏开。

如还有:(1)、若夫/霪雨霏霏。

(2)、其/如土石何?(3)、盖/大苏泛赤壁云。

( 4)、盖/追先帝之殊遇。

(5)、故/君子有不战。

4、“也”用在句中作语气词,其后应停顿。

例如:余闻之也久。

此句朗读时的节奏是:余闻之也/久。

若误将“也”看作是谓语前面的副词状语时,就容易误读为:余闻之/也久。

5、在转折连词“而”前,一般要稍加停顿。

(1)后/狼止而/狼又至。

(2)人不知/而不愠。

(3)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三、借助语法结构,做好停顿。

读古文时,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可以分析句子成分结构,并判断构成句子的词或短语在句子中充当什么成分,从而把握句子的停顿处。

古诗文朗读节奏划分(详解)

古诗文朗读节奏划分(详解)

古诗文朗读节奏划分(详解)一、关于古诗(包括词、曲)节奏的划分1.古诗的声律(节拍)节奏《诗经》的时代,主导的诗歌形式是四言。

在它的影响下,古诗逐渐形成了以两个音节(即两个汉字)为一节拍的声律特点。

^ 口:“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小雅•采薇》),体现出整齐匀称、琅琅上口的韵律美。

五七言诗虽然也是以一节拍两音节为主,但与四言、六言不同的是,五言、七言除了几个完整的节拍外,还有一个畸零的单音节,五言是两个节拍外加一个畸零单音节,七言是三个节拍外加一个单音节。

为什么需要这样一个单音节呢?有两个作用:一是更便于体现诗叶韵所带来的韵律美。

五言、七言的节律一般是二二一和二二一一。

第二个作用是使诗句更具顿挫、变化之美。

二二一和二二二一因此就分别成为五言与七言诗基本的,也是经典的声律节奏。

汉以后的诗人写诗,一般都遵循这样一种经典的声律节奏来造句,如:潮平两岸/ 阔,风正/一帆/悬(王湾《次北固山》)。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2.古诗的意义结构五七言诗之所以成为古典诗歌主流形式,还与它有着更强的意义表达功能有很大关系。

人们发现,各句中那个畸零的单音节如此显眼,以致它很自然就成为表达的中心。

于是,许多诗人都把功夫放在单音节的锤炼上,从而使五七言诗的时代,从某种意义上成为锻造名句的诗歌时代。

当然,根据意义的需要,单音节的位置就不仅可以置于句末,也可置于句中。

如:馀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

喧鸟/覆/春洲,杂英/满/芳甸。

(谢眺《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这样,古诗就出现了两种常见的意义结构:一,单音节在末尾。

五言诗为二二一,七言诗为二二二一,这是符合自然的、经典的声律节奏。

第二种,单音节在句中。

五言为二一二,七言诗为二二一二,这也是比较常见的。

如: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王勃《送读少府之任蜀州》)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古诗文朗读节奏划分

古诗文朗读节奏划分

古诗文朗读节奏划分古诗文朗读节奏划分,常见的有以下几种方法:一、按音节兼顾意义来划分。

例⒈故人具鸡黍。

解析:按"二一二"的节奏形式可以划分为:故人╱具╱鸡黍.也可按"二三"的节奏形式划分为:故人╱具鸡黍。

例⒉谁家新燕啄春泥。

解析:按"二二三"的节奏形式可以划分为:谁家╱新燕╱啄春泥。

也可以按"二二一二"的节奏形式划分为:谁家╱新燕╱啄╱春泥。

二、连在一起的两个单音词,朗读时须读断。

例⒈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解析:"于是"是两个单音词,不得连读,这句话的节奏应该划分为: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而不能误读为: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例⒉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解析:"妻子"是两个单音词,朗读时它们之间应有停顿,这句话的朗读节奏应划分为: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要误读为: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三、句首语气词之后要停顿。

例⒈若夫日出而林霏开。

解析:"若夫"是句首语气词,朗读时其后要停顿,这句话的朗读节奏应划分为:若夫╱日出╱而╱林霏开。

例⒉盖大苏泛赤壁云。

解析:"盖"是句首语气词,这句话的朗读节奏应划分为:盖╱大苏╱泛赤壁云四、根据古代文化常识,正确划分节奏。

例⒈虞山王毅叔远甫刻。

解析:"虞山"是山名,朗读时其后要停顿,"王毅"是姓名,"叔远甫"是字,姓名和字之间朗读时也要停顿,因此,这句话的朗读节奏应划分为:虞山╱王毅╱叔远甫╱刻。

如果缺乏古代文化常识,就很难正确划分这句话的节奏。

例⒉侍中侍郎郭攸之。

解析:"侍中"、"侍郎"都是官职名,朗读时其后要停顿,即,侍中╱侍郎╱郭攸之。

五、"也"用在句中作语气词,其后应停顿。

古诗文朗读节奏划分(印给学生)

古诗文朗读节奏划分(印给学生)

古诗文朗读节奏划分(打印给学生记住的)一、关于古诗(包括词、曲)节奏的划分按音节划分。

五言、七言诗,找出畸零的那一个单音节作为1个节拍,其他的都是两个音节作为1个节拍。

如:山重/水复/疑./无路。

二、关于古文节奏的划分按意义划分。

可以先将句子翻译出来,把意思结合紧密的文字看成一个“意义单位”,“单位”与“单位”之间往往需要一定的停顿。

在分析语法结构时可先抓动词,把跟动词有关的前后各词联系起来,观察句子的整体,往前找主语,往后宾语,再旁及其它成分,这样就可以确定句子的语法结构,依此确定句中停顿。

以下情况需要注意停顿:1.根据语言顺序来停顿。

即按照:主谓之间要停顿,谓宾之间要停顿,谓语中心语和介宾短语之间要停顿。

(例句:先帝/不以/臣卑鄙。

)2.“古二今一”之间要停顿。

古代是两个单音节词,而现代汉语中是一个双音节词的,要分开读。

如:①可/以一战。

②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3.关联词后面要停顿。

如:“且”“虽”“因”“惟”“故”而”等。

(例如:虽/乘奔御风且/焉置土石敏而/好学)4.总领性词语后面要停顿。

如:句首发语词“至”“若”“至若”“夫”“若夫”“盖”“然”“则”“然则”“岂”“岂若”“宜”“诚宜”“何尝”“其”等。

(例如:则/素湍绿潭至若/春和景明若夫/淫雨霏霏然则/北通巫峡诚宜/开张圣听)5.停顿应体现句子结构的原貌。

如:问/今是何世瞻余马首/可也。

6.节奏停顿要体现出省略成分。

如: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再”、“三”后省略动词谓语“鼓”,应略停,以体现谓语的省略。

7.“也”用在句中揭示停顿,朗读时在其后停顿。

如:余闻之也/久。

8.文言文中起舒缓语气作用的“之”,停顿往往在“之”后,这样朗读使得整个句子的语气不至于显得急促,而是缓急有致。

如: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爱莲说》)9.古代的国号、年号、官职、爵位、史实、地名后一般要停顿。

如:卢陵/欧阳修也。

10.利用对文意的理解来确定停顿。

古诗文朗读节奏划分详解完整版

古诗文朗读节奏划分详解完整版

古诗文朗读节奏划分详解HUA system office room 【HUA16H-TTMS2A-HUAS8Q8-HUAH1688】古诗文朗读节奏划分(详解)一、关于古诗(包括词、曲)节奏的划分1.古诗的声律(节拍)节奏《诗经》的时代,主导的诗歌形式是四言。

在它的影响下,古诗逐渐形成了以两个音节(即两个汉字)为一节拍的声律特点。

如:“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小雅采薇》),体现出整齐匀称、琅琅上口的韵律美。

五七言诗虽然也是以一节拍两音节为主,但与四言、六言不同的是,五言、七言除了几个完整的节拍外,还有一个畸零的单音节,五言是两个节拍外加一个畸零单音节,七言是三个节拍外加一个单音节。

为什么需要这样一个单音节呢?有两个作用:一是更便于体现诗叶韵所带来的韵律美。

五言、七言的节律一般是二二一和二二一一。

第二个作用是使诗句更具顿挫、变化之美。

二二一和二二二一因此就分别成为五言与七言诗基本的,也是经典的声律节奏。

汉以后的诗人写诗,一般都遵循这样一种经典的声律节奏来造句,如: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王湾《次北固山》)。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2.古诗的意义结构五七言诗之所以成为古典诗歌主流形式,还与它有着更强的意义表达功能有很大关系。

人们发现,各句中那个畸零的单音节如此显眼,以致它很自然就成为表达的中心。

于是,许多诗人都把功夫放在单音节的锤炼上,从而使五七言诗的时代,从某种意义上成为锻造名句的诗歌时代。

当然,根据意义的需要,单音节的位置就不仅可以置于句末,也可置于句中。

如:馀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

喧鸟/覆/春洲,杂英/满/芳甸。

(谢脁《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这样,古诗就出现了两种常见的意义结构:一,单音节在末尾。

五言诗为二二一,七言诗为二二二一,这是符合自然的、经典的声律节奏。

第二种,单音节在句中。

五言为二一二,七言诗为二二一二,这也是比较常见的。

古诗朗读节奏划分的方法

古诗朗读节奏划分的方法

古诗朗读节奏划分的方法
在古诗朗读的过程中,对于适当的节奏划分是十分重要的。

它能够帮助诗人更
好地表达诗歌的情感和意境,也有助于听者更好地理解和感受诗歌的内涵。

在古代,人们通过押韵、平仄、句读等方式来划分古诗的节奏,下面将介绍几种古诗朗读节奏划分的方法。

一、押韵押韵是古诗中常见的修辞手法,也是划分节奏的一种重要方法。

在古诗中,每一组平行的韵脚通常代表一个完整的意象或意思,因此,在朗读时可以根据押韵的位置来划分节奏,使得整首诗在朗读时更有节奏感和韵律感。

二、平仄平仄是古诗中每个字的音调,通常分为平声和仄声。

在朗读古诗时,平声和仄声的交替变化也能够帮助划分出节奏。

通过掌握每个字的平仄,朗读者可以在适当的位置停顿,突出重要词语,使整首诗的节奏更加动听和生动。

三、句读句读是古诗中的一种朗读方式,是指按照句子的意思和逻辑来朗读诗歌。

在句读中,朗读者会在句子末尾停顿,然后在下一句开始时自然连接起来,这种方式也有助于划分古诗的节奏,并帮助听者更好地理解诗歌的意义和情感。

总之,古诗朗读节奏的划分有很多种方法,而以上介绍的押韵、平仄和句读只
是其中的一部分。

在实际的朗读过程中,可以结合多种方法,根据诗歌的内容和情感进行适当的调整,从而更好地表达古诗的内涵,让听者更好地领略诗歌的美感和韵味。

6张古诗文朗读节奏划分

6张古诗文朗读节奏划分

古诗文朗读节奏划分,常见的有以下九和方法:一、按章节兼意义来划分。

例1.故人具鸡泰解析:按“二一二”的节奏形式可分为:故人俱鸿黍。

也可按“二三”的节奏形式划分为:故人俱鸡黍。

例2.谁家新燕啄春泥解析:按“二二三”的节奏形式可以划分为:谁家渐燕豚春泥。

也可以按“二二一二”的节奏划分为:谁家渐燕/啄l春泥。

二、连在一,起的两个单音词,朗读时须读断。

例1.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解析:“于是”是两个单音词.不得连读,这句话的节奏应该划分:天璐释伏任斤提人也,而不能误读为:天川各碑/大任/于是人也。

例2.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解析:“妻子”是两个单音词,朗读时它们之间应有停顿,这句话的朗读节奏应划分为:率凄仔/邑人徕砒绝境,不要误读为:率凄子/邑人徕砒绝境。

三、句首语气词之后要停顿。

例⒈若夫日出而林霏开。

解析:"若夫"是句首语气词,朗读时其后要停顿,这句话的朗读节奏应划分为:若夫╱日出╱而╱林霏开。

例⒉盖大苏泛赤壁云。

解析:"盖"是句首语气词,这句话的朗读节奏应划分为:盖╱大苏╱泛赤壁云四、根据古代文化常识,正确划分节奏。

例⒈虞山王毅叔远甫刻。

解析:"虞山"是山名,朗读时其后要停顿,"王毅"是姓名,"叔远甫"是字,姓名和字之间朗读时也要停顿,因此,这句话的朗读节奏应划分为:虞山╱王毅╱叔远甫╱刻。

如果缺乏古代文化常识,就很难正确划分这句话的节奏。

例⒉侍中侍郎郭攸之。

解析:"侍中"、"侍郎"都是官职名,朗读时其后要停顿,即,侍中╱侍郎╱郭攸之。

五、"也"用在句中作语气词,其后应停顿。

例如,余闻之也久。

解析:这句话应这样划分节奏:"余闻之也╱久"。

六、根据语法结构划分节奏。

例⒈先帝不以臣卑鄙。

解析:"先帝"是主语,"以"是谓语,"臣卑鄙"是宾语,"不"作"以"的状语,故这句话的节奏可以这样划分:先帝╱不╱以╱臣卑鄙。

古诗朗读节奏划分的方法

古诗朗读节奏划分的方法

古诗朗读节奏划分的方法
古诗朗读节奏划分的方法:
1. 根据句子结构和意群确定节奏
古诗中的句子结构和意群多为平行或押韵,因此可以根据这些来确定
节奏。

如果一个句子有多个意群,就需要在意群之间稍作停顿。

例如:
《将进酒》中的“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可以按照“人
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的方式来确定节奏。

2. 重读与轻读
古诗中的字音多为平仄,即由重音和轻音交替组成。

因此,在朗读古
诗时,需要注意把握字音的重读和轻读,以确定每个字的音量和语气。

例如:
《静夜思》中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其中“床前”、“明月”、“疑是”等词汇需要重读,而“光”、“地上”、“霜”等词需要轻读。

3. 顿停和转折
古诗中经常出现顿停和转折的现象。

在朗读时,需要把握这些顿停和转折的位置,并在对应的位置稍作停顿,以达到更好的表达效果。

例如:
《登高》中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其中“飞流直下”和“疑是银河落”是两个不同的意象,需要在此处稍作停顿,以强调它们的不同。

4. 读与唱的区别
古诗具有比较高的艺术性,有时候朗读古诗可以表现出它的美感和艺术性,但对于一些特别具有音乐性的古诗,比如唐诗中的“清平调”、“豫章行”,它们更适合唱出来,以表现出它们的音乐特性。

例如:
李白的《将进酒》中“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可以采用唱的方式,以表现出它的节奏感和音乐性。

以上就是古诗朗读节奏划分的方法,希望对大家朗读古诗有所帮助。

诗歌停顿划分

诗歌停顿划分

古诗文朗读时节奏的划分古人云:句读之不知,学之不解。

学习古文首先要学会断句,准确掌握句子中的停顿,这对理解文章名单句意和培养学生阅读古诗文能力大有帮助。

下面提供一些古诗文朗读停顿方法,供参考:按意义兼顾章节来划分四言诗,按意义或节奏可划分为“二二”如:人生/几何,去日/苦多。

五言诗,按意义单位可划分为“二三”如:问女/何所思。

按节奏单位可划分为“二二一”如: 大漠/孤烟/直;或是“二一二”如:举头/望/明月。

七言诗按意义可划分为“四三”如:两岸青山/相对出。

若按节奏可划分为“二二二一”,如:春风/不度/玉门/关;或“二二一二”如:人生/自古/谁/无死。

二、借助古汉语词语特点,做好停顿。

1、借助古汉语中多单节词,做好停顿。

例如: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正确的朗读节奏: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2、借助词的古今义做好停顿。

例如: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妻子”的古义是指“妻子和儿女”,不是今天所说的“妻子”。

这句的朗读节奏为: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又如:可以一战。

“可”是可以,“以”是“凭借”。

不同于现代汉语中的能愿动词“可以”,朗读时的节奏为:可/以一战。

其他祖/父积,子/孙弃者无/论焉。

3、句首语气词之后要停顿。

在文章中,有表示议论、推断、反问等语气的句子,若前面有:“夫、盖、其”等词语领起时,在这些词后稍加停顿。

例如:若夫日出而林霏开。

“若夫”是句首语气词,朗读时其后要停顿,这句话的朗读的节奏为:若夫/日出而林霏开。

如还有:(1)、若夫/霪雨霏霏。

(2)、其/如土石何?(3)、盖/大苏泛赤壁云。

(4)、盖/追先帝之殊遇。

(5)、故/君子有不战。

4、“也”用在句中作语气词,其后应停顿。

例如:余闻之也久。

此句朗读时的节奏是:余闻之也/久。

若误将“也”看作是谓语前面的副词状语时,就容易误读为:余闻之/也久。

5、在转折连词“而”前,一般要稍加停顿。

(1)后/狼止而/狼又至。

(2)人不知/而不愠。

(3)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古诗文朗读节奏划分(详解)

古诗文朗读节奏划分(详解)

古诗文朗读节奏划分(详解)一、关于古诗(包括词、曲)节奏的划分1.古诗的声律(节拍)节奏《诗经》的时代,主导的诗歌形式是四言。

在它的影响下,古诗逐渐形成了以两个音节(即两个汉字)为一节拍的声律特点。

如:“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小雅•采薇》),体现出整齐匀称、琅琅上口的韵律美。

五七言诗虽然也是以一节拍两音节为主,但与四言、六言不同的是,五言、七言除了几个完整的节拍外,还有一个畸零的单音节,五言是两个节拍外加一个畸零单音节,七言是三个节拍外加一个单音节。

为什么需要这样一个单音节呢?有两个作用:一是更便于体现诗叶韵所带来的韵律美。

五言、七言的节律一般是二二一和二二一一。

第二个作用是使诗句更具顿挫、变化之美。

二二一和二二二一因此就分别成为五言与七言诗基本的,也是经典的声律节奏。

汉以后的诗人写诗,一般都遵循这样一种经典的声律节奏来造句,如: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王湾《次北固山》)。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2.古诗的意义结构五七言诗之所以成为古典诗歌主流形式,还与它有着更强的意义表达功能有很大关系。

人们发现,各句中那个畸零的单音节如此显眼,以致它很自然就成为表达的中心。

于是,许多诗人都把功夫放在单音节的锤炼上,从而使五七言诗的时代,从某种意义上成为锻造名句的诗歌时代。

当然,根据意义的需要,单音节的位置就不仅可以置于句末,也可置于句中。

如:馀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

喧鸟/覆/春洲,杂英/满/芳甸。

(谢脁《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这样,古诗就出现了两种常见的意义结构:一,单音节在末尾。

五言诗为二二一,七言诗为二二二一,这是符合自然的、经典的声律节奏。

第二种,单音节在句中。

五言为二一二,七言诗为二二一二,这也是比较常见的。

如: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王勃《送读少府之任蜀州》)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古诗划分节奏的方法是什么

古诗划分节奏的方法是什么

古诗划分节奏的方法
在中国古诗词创作中,节奏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审美元素,它直接影响着诗歌的音乐性和韵律感。

古诗划分节奏的方法主要有两种:平仄对仗和句读节律。

平仄对仗
在古诗中,每个字有平声、仄声、入声的划分。

平声和入声合称平,仄声单称仄。

古诗的平仄要求句子的平仄与前后句对仗一致,形成和声婉转的韵律美感。

平仄对仗在古诗中的运用非常普遍,它通过对句子中每个字的平仄进行对比,从而形成节奏感。

比如,对仗平平仄仄、平仄仄平等形式。

这种对仗方式会通过句子的平仄排列组合,产生起伏有致的韵律效果。

句读节律
古诗划分节奏的另一种方法是句读节律。

句读节律是指句子中每个字的读法要符合语言的自然流畅,不受平仄的限制。

在句读节律中,重读部分与轻读部分的变化,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节奏感。

句读节律通常通过字的字音音调和句子整体语调来实现。

比如,用字音诗的形式来创作古诗,通过字的音调变化形成韵律。

句读节律在古诗中被广泛应用,它强调的是句子整体的抑扬顿挫,使诗歌在朗读时有一种顿挫有力的节奏感。

总结
古诗划分节奏的方法主要包括平仄对仗和句读节律两种。

平仄对仗通过平仄排列组合形成韵律美感,句读节律则注重句子整体的抑扬顿挫,营造出一种流畅有力的节奏感。

创作一首好的古诗,需要融合运用这两种方法,使诗歌在节奏上更加完美动人。

古诗的朗读技巧

古诗的朗读技巧

语调根据诗歌的情感表达确定哪句 (部分)用升语调,哪句(部分)用 降语调,分别用“↑”“↓”表示。

注意诗句前后部分的语调要相反或相对配置,就整首诗而言, 上句与下句,前两句与后两句语调配置也要交错对应,以取 得起伏跌宕、相应谐趣的效果。 如“明月何时照我还”一句可作如下语调处理: 明月何时↑照我↓还? ↑ 读升语调时音量逐次加大,力度渐次加强,语尾音节上扬且 拖长;读降语调时力度从强次第减弱,语速平缓。
情感基调

把握诗歌的情感基调,在这样的朗读感受中 逐渐体会古诗中蕴含的节奏美和音律美。 如李白的《静夜思》,王维的《九月九日忆 山东兄弟》,朗读时语速可平缓些,语调可 略微低沉些,要读出思乡的情感; 静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样的朗读感受中 逐渐体会古诗中蕴含的节奏美和音律美。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情感基调
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早发白帝城》,要 以豪迈的语气去指导朗读,体会到河山的壮 丽,诗人的喜悦之情; 望庐山瀑布 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情感基调

把握诗歌的情感基调,在这样的朗读感受中 逐渐体会古诗中蕴含的节奏美和音律美。 早发白帝城 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古诗的节奏一般来说,诗歌中按表音 节奏划分多,按表意节奏划分少。

七言有“二二三”, 如“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如 “人生/自古/谁无死”。 另外还有“二二一二”节奏, 如“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韵脚
韵脚要读得响亮而稍长,读出诗歌的韵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诗文朗读节奏划分方法古人云:句读之不知,学之不解。

学习古文首先要学会断句,准确掌握句子中的停顿,这对理解文章句意和培养学生阅读古诗文能力大有帮助。

古诗文朗读节奏划分,常见的有以下几种方法:一、按音节兼顾意义来划分。

例⒈故人具鸡黍。

解析:按'二一二'的节奏形式可以划分为:故人╱具╱鸡黍.也可按'二三'的节奏形式划分为:故人╱具鸡黍。

例⒉谁家新燕啄春泥。

解析:按'二二三'的节奏形式可以划分为:谁家╱新燕╱啄春泥。

也可以按'二二一二'的节奏形式划分为:谁家╱新燕╱啄╱春泥。

二、连在一起的两个单音词,朗读时须读断。

例⒈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解析:'于是'是两个单音词,不得连读,这句话的节奏应该划分为: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而不能误读为: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例⒉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解析:'妻子'是两个单音词,朗读时它们之间应有停顿,这句话的朗读节奏应划分为: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要误读为: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三、句首语气词之后要停顿。

例⒈若夫日出而林霏开。

解析:'若夫'是句首语气词,朗读时其后要停顿,这句话的朗读节奏应划分为:若夫╱日出╱而╱林霏开。

例⒉盖大泛赤壁云。

解析:'盖'是句首语气词,这句话的朗读节奏应划分为:盖╱大╱泛赤壁云四、根据古代文化常识,正确划分节奏。

例⒈虞山王毅叔远甫刻。

解析:'虞山'是山名,朗读时其后要停顿,'王毅'是,'叔远甫'是字,和字之间朗读时也要停顿,因此,这句话的朗读节奏应划分为:虞山╱王毅╱叔远甫╱刻。

如果缺乏古代文化常识,就很难正确划分这句话的节奏。

例⒉侍中侍郎郭攸之。

解析:'侍中'、'侍郎'都是官职名,朗读时其后要停顿,即,侍中╱侍郎╱郭攸之。

五、'也'用在句中作语气词,其后应停顿。

例如,余闻之也久。

解析:这句话应这样划分节奏:'余闻之也╱久'。

如果误将'也'看作是谓语前面的副词状语,就容易误读为'余闻之╱也久'。

六、根据语法结构划分节奏。

例⒈先帝不以臣卑鄙。

解析:'先帝'是主语,'以'是谓语,'臣卑鄙'是宾语,'不'作'以'的状语,故这句话的节奏可以这样划分:先帝╱不╱以╱臣卑鄙。

如果不知道这句话的语法结构,很容易误读为:先帝╱不╱以臣╱卑鄙。

例⒉此庸夫之怒也。

解析:'此'是这句话的主语,'庸夫之怒'作谓语,因此,这句话的节奏可以划分为:此╱庸夫之怒也。

不能误读为:此庸夫╱之怒也。

七、读骈句,节奏必须整齐划一,凡四字句皆两字一顿。

例⒈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解析:这是四字骈句,应该两句一顿,即: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例⒉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解析:这是一个非四字骈字句,可按意义划分节奏,即: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八、根据文意确定停顿。

例⒈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解析:'不病',没有生病的人。

'以为功',即,以之为功,把治好病作为自己的功劳。

根据文意,这句话的节奏可以划分为: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而不能误读为: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例⒉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解析:前一个'乐',用作动词,以┄┅为乐;后一个'乐',名词,乐趣、快乐。

'乐其乐'就是以其乐为乐。

据此,这句话可以这样划分节奏: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而不能划分为: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例⒊其一犬坐于前。

解析:'其一',其中一只狼。

'犬',修饰动词'作',即'像狗一样'。

因此,这句话的节奏可以这样划分:其一╱犬坐╱于前,而不能划分为:其一犬╱坐于前。

下面提供一些古诗文朗读停顿方法,供参考:一、按意义兼顾章节来划分四言诗,按意义或节奏可划分为“二二”如:人生/几何,去日/苦多。

五言诗,按意义单位可划分为“二三”如:问女/何所思。

按节奏单位可划分为“二二一”如: 大漠/孤烟/直;或是“二一二”如:举头/望/明月。

七言诗按意义可划分为“四三”如:两岸青山/相对出。

若按节奏可划分为“二二二一”,如:春风/不度/玉门/关;或“二二一二”如:人生/自古/谁/无死。

二、借助古汉语词语特点,做好停顿。

1、借助古汉语中多单节词,做好停顿。

例如: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正确的朗读节奏: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2、借助词的古今义做好停顿。

例如: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妻子”的古义是指“妻子和儿女”,不是今天所说的“妻子”。

这句的朗读节奏为: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又如:可以一战。

“可”是可以,“以”是“凭借”。

不同于现代汉语中的能愿动词“可以”,朗读时的节奏为:可/以一战。

其他祖/父积,子/弃者无/论焉。

3、句首语气词之后要停顿。

在文章中,有表示议论、推断、反问等语气的句子,若前面有:“夫、盖、其”等词语领起时,在这些词后稍加停顿。

例如:若夫日出而林霏开。

“若夫”是句首语气词,朗读时其后要停顿,这句话的朗读的节奏为:若夫/日出而林霏开。

如还有:(1)、若夫/霪雨霏霏。

(2)、其/如土石何?(3)、盖/大泛赤壁云。

( 4)、盖/追先帝之殊遇。

(5)、故/君子有不战。

4、“也”用在句中作语气词,其后应停顿。

例如:余闻之也久。

此句朗读时的节奏是:余闻之也/久。

若误将“也”看作是谓语前面的副词状语时,就容易误读为:余闻之/也久。

5、在转折连词“而”前,一般要稍加停顿。

(1)后/狼止而/狼又至。

(2)人不知/而不愠。

(3)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三、借助语法结构,做好停顿。

读古文时,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可以分析句子成分结构,并判断构成句子的词或短语在句子中充当什么成分,从而把握句子的停顿处。

主谓之间应加停顿。

如:(1)先帝/不以臣卑鄙。

(2)吾/视其辙乱。

在动宾短语中,动宾之间应做停顿。

如:(1)恐/前后受其敌。

(2)愿/陛下托臣以计贼兴复之效。

介宾短语后置的文言句式,朗读时在其前后应稍加停顿。

如:(1)受任/于败军之际。

(2)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

4、提前的状语,在朗读时应在其后做停顿。

如:(1)今/天下三分。

(2)今/南方已定。

四、根据文意,做好停顿。

例如:1、其一犬坐于前。

“其一”,其中一只狼。

“犬”修饰动词“坐”,即“像狗一样”。

这句话朗读时的节奏为:其一/犬坐/于前。

类似的还有:“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前一个“乐”用作动词,以……为乐;后一个“乐”是名词,乐趣、快乐。

乐其乐,就是“以其乐为乐”)五、掌握古文化知识,做好停顿。

古人有姓、名、字、封号、谥号、谦称、自称、别称、尊称,官名、文体名称等。

若遇到这些情况要做停顿。

如:胜者,阳城人也,字/涉。

2、捕蛇者/说。

3、陋室/铭。

4、爱莲/说。

5、出师/表。

6、马/说。

7、汉/丞相/诸/武侯祠。

{题型练习}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参考答案:1、余/得遍观群书2、然则/何时而乐也3、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4、今/齐地/方千里5、干戈/寥落/四周星6、盖/竹柏影也7、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8、日星/隐月,山岳/潜行。

9、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10、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11、/诸庐,西蜀/子云亭。

12、下车/引之。

13、生/亦我所欲在新课标实施的大背景下,文言文的考查也出现了新变化。

即强调诵读能力、积累迁移运用能力、语言理解能力以及对文章的整体感悟能力的考查,而不再把测试重点放在词法、句法上。

文言文停顿作为古诗文的诵读能力之一,也是考查的一项重要容,应引起考生的关注。

哪些地方非停不可?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的语法结构有许多相似之处,我们可以借助于现代汉语的语法知识来确定哪些地方需要停顿。

1.句首的关联词和语气助词后要停顿。

如:(1)虽/鸡狗不得宁焉。

(2)故/君子有不战。

(3)盖/一岁之犯死者而焉。

例(1)中的“虽”和例(2)中的“故”是连词,例(3)中的“盖”为语气助词。

2. 句首状语后要停顿。

(4)已而/夕阳在上。

(5)曩/与吾祖居者。

(6)中/轩敝者为舱。

例(4)(5)中的“已而”“曩”是状语,表时间,例(6)中的“中”也是状语,表方位。

3. 主语和谓语间要停顿。

(7)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8)若/毒之乎?(9)吾父/死于是。

例(7)中的“滕子京”是名词,作主语;例(8)中的“若”为代词,作主语;例(9)中的“吾父”是偏正短语,作主语。

4. 谓语与宾语、补语间要停顿。

(10)乃重修/楼。

(11)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12)予将告/于莅事者。

例(10)中的“楼”是名词,作“修”的宾语;例(11)中的“古仁人之心”为偏正短语,作“求”的宾语;例(12)中的“于莅事者”是介宾短语,作“告”的补语。

5. 并列短语间要停顿。

(13)山肴/野蔌。

(14)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例(13)中的“山肴”与“野蔌”,例(14)中的“良田”“美池”“桑竹”三个短语之间都是并列短语。

哪些地方不可停顿?一般来说,以下两种短语间不能停顿,否则会影响古文原来的意思。

1. 偏正短语(15)而/乡邻之生/日蹙。

(16)得道者/多助。

(17)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

例(15)中的“乡邻之生”,例(16)中的“得道者”,例(17)中的“山林之乐”都是偏正短语,均作句子的主语,所以它们都应连读。

2. 介宾短语(18)不足/为外人道也。

(19)其/如土石何。

例(18)中的“为外人”是介宾短语,作“生”的补语;例(19)中的“如……何”是特殊的固定用法,相当于“把……怎么样”的意思,不能拆开,必须连读。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只是停顿的基本规律,不应死搬硬套,而应结合具体的语境正确地理解句意后灵活运用。

只有这样,才能顺当地找到正确答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