锥体外系副反应量表(RESES)
锥体外系反应病历书写模板
锥体外系反应病历书写模板
摘要:
一、病历书写的重要性
二、锥体外系反应的定义及病因
三、病历书写模板及注意事项
正文:
一、病历书写的重要性
病历书写是医生诊断和治疗疾病的重要依据,对于患者来说,它是一份宝贵的健康档案。对于锥体外系反应这种疾病,详细的病历记录有助于医生更好地了解病情,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
二、锥体外系反应的定义及病因
锥体外系反应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锥体外系功能受损,表现为运动迟缓、肌张力增高、姿势异常等症状的一类疾病。病因可能包括药物副作用、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肿瘤等。
三、病历书写模板及注意事项
为了更好地记录锥体外系反应患者的病历信息,以下是一个实用的病历书写模板:
1.一般资料
姓名:_______ 性别:_______ 年龄:_______ 职业:_______
住址:_______ 联系电话:_______
2.主诉
患者就诊时,请简洁明了地描述其主要症状,如:
患者因“运动迟缓、肌张力增高2 周”来就诊。
3.现病史
详细记录患者病程,包括起病时间、病程、症状、程度、部位等,如:
患者2 周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运动迟缓,行走时上肢摆动减少,面部表情僵硬。肌张力增高,以双上肢为著。无头痛、发热、呕吐、腹泻等症状。曾服用药物治疗(具体药物名称),症状无明显改善。
4.既往史
简要记录患者既往病史,如:
患者既往有高血压病史,血压控制在140/90mmHg 左右,无糖尿病、心脏病等病史。
5.个人史
简要记录患者生活、工作、饮食习惯等,如:
患者无明显不良嗜好,吸烟20 年,每天10 支,不饮酒。
6.家族史
副反应量表系统(TESS)
副反应量表系统
(TESS)
第一节 系统功能简介
精神科的量表最重要的用途之一是用以评定治疗的效果。要全面估计治疗的效果,就不能不涉及治疗中的不良反应问题。于是,有些研究者便将临床上常用的副反应记录方法,加以数量化和规范化,便成了副反应量表。
这类量表种类也很多。本章介绍下述几种( l) NIMH的TESS,在同类量表中,它的复盖面最广,可用于各类精神药物副反应的评定;(2)Sampson的锥体外系副反应量表(RSESE),主要用来评估抗精神病药所致的最常见的锥体外系副反应,( 3) AIMS,用以评定近年来十分重视的迟发性运动障碍;(4)Asberg的 SER-S,适用于抗抑郁药副反应的评估。
“副反应量表系统”是根据“治疗时出现的症状量表(Treatment Emergent SymptomScale,TESS)”改编而成。此量表国内一般简称为:“副反应量表”。由美国NIMH,编制于1973年。在各种评定精神科治疗副反应的评定量表中,TESS是较为详细而又实用的一种。是WHO协作研究中经常使用的一种副反应量表。其项目最全,复盖面最广,既包括常见的不良症状和体征,又包括若干实验室检查结果。
本系统集心理学、精神病学、多元统计学、人工智能、人工神经网络、光电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于一体。全面、准确、迅速地反映被试治疗时所出现的副反应症状。为临床治疗及药理学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第二节 适用范围
本测验为短程他评量表,操作方便,容易掌握,不受年龄、性别、经济状况等因素影响,应用范围颇广,适用于各种职业、文化阶层及年龄段的住院精神病人。包括青少年病人、老年病人和神经症病人。
tess副作用量表课件
3=中度,对正常功能有某种影响或损害;4=重度,对正常功能有明显损害或残废。同时 评定和记录不良反应与药物的关系及采取的措施。最后进行副作用的总严重性的判断,按 规定评分。于治疗中定期用该量表评定,时间跨度与疗效评定一致。
目录
tess副作用量表
2
操作名称
• 精神症状评定量表-不良反应量表
tess副作用量表
3
适应症
• 运用于接受抗精神药物治疗的成年人患者,作为精神药物治疗安 全性评价工具,以反映多个系统的药物不良反应症状及实验室改 变。
tess副作用量表
4
方法及内容
• 将34项症状归纳为6组症状,依次为:行为的不良反应,实验室检查,神经系统反应,自主 神经系统症状,心血管系统反应及其他。
26.血压升高 2分;18.7/12.3kPa(140/90mmHg)以上;3分:21.3/13.3kPa(160/100mmHg) 以上;4分:26.7/21.3kPa(200/160mmHg)以上(指治疗前无高血压者)。
27.心电图异常 2分:有异常,但无临床意义;3分:具有临床意义的异常;4分:伴有严重 后果的异常。
28.皮肤症状 2分:日光过敏;3分:暂时性发痒或红斑;4分:过敏性皮炎。
锥体外系反应(EPS)
锥体外系反应(EPS)
锥体外系反应(EPS)是传统抗精神病药最常见的神经系统不良反应,主要包括4种:
1、急性肌张力障碍:最早出现。局部肌群的持续性强直性收缩,呈现不自主的奇特表现,如,眼上翻,斜颈,颈后倾,面部扭曲等等。
2、静坐不能:治疗1~2周出现。来回走动,情绪焦虑或不愉快,无法控制的激越不安,不能静坐,反复走动,原地踏步等。
3、帕金森病:治疗的1~2月出现。运动不能,肌张力高,震颤,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最初是运动过缓,写字越来越小。严重者有协调运动丧失,僵硬,佝偻姿势,慌张步态,面具养脸,粗大震颤,流涎,皮脂溢出。
4、迟发性运动障碍:多见于持续应用几年后。以不自主的、有节律的刻板运动为特征。严重程度波动不定,睡眠时消失,情绪激动时增加。最早为舌或口唇周围的轻微震颤。
锥体外系副反应量表RESES.doc
贵溪市精神病医院
锥体外系副反应量表( RESES )
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床号:诊断:使用药物:
注意: 1 = 无 2 = 可疑
3 = 轻度
4 = 中度
5 = 重度
第()页
tess副作用量表解读
23.血压降低
24.头昏或昏厥
知觉。 25.心动过速 前测量结果)。 26.血压升高
2分:有头昏头晕感;3分:伴失平衡感的头昏和头晕;4分:晕厥,失去
2分:心率90至100/min;3分:100-120/min;4分:120/min以上(清晨起床
2分;18.7/12.3kPa(140/90mmHg)以上;3分:21.3/13.3kPa(160/100mmHg)
8.血象异常 9.肝功能
10.尿化验异常
11.肌强直
2分:肌张力轻度增高,不影响活动;3分:肌张力明显增高(未用拮抗药);4
分:肌张力极高,即使使用拮抗药亦不能逆转。 12.震颤 2分:自觉有震颤感,或闭目平伸双手有轻度震颤;3分:明显可见的震颤,影
响精细活动;4分:震颤严重影响生活,如无法进食。
以上;4分:26.7/21.3kPa(200/160mmHg)以上(指治疗前无高血压者)。 27.心电图异常 重后果的异常。 28.皮肤症状 29.体重增加 2分:日光过敏;3分:暂时性发痒或红斑;4分:过敏性皮炎。 2分:1月内增加2.25kg;3分:增加2.5-4.5kg;4分:增加5kg以上。 2分:有异常,但无临床意义;3分:具有临床意义的异常; 4分:伴有严
符合诊断标准的重症抑郁发作。
4.活动增加 需他人干涉。 5.活动减退 6.失眠 7.嗜睡 2分:主动活动减少;3分:需外力推动才活动;4分:木僵或亚木僵。 2分:非持续性,能自行控制; 3分:持续性,不需外力控制; 4分:持续,
抗精神病药导致的锥体外系反应药物治疗研究进展
抗精神病药导致的锥体外系反应药物治疗研究进展
锥体外系反应(Extrapyramidal symptoms,EPS)是抗精神病药物的常见副作用之一,经常出现在使用典型的抗精神病药物如氯丙嗪、奋乃静等时。EPS通常表现为肌张力增加、震颤、僵硬、舞蹈样动作、面部肌肉痉挛等症状。这些症状不仅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还
可能导致治疗依从性下降。对EPS的治疗研究一直是临床关注的焦点之一。
目前,治疗EPS的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两种。
药物治疗方面,抗胆碱药物是治疗EPS的首选。抗胆碱药物通过抑制胆碱能神经传导,减少肌肉张力和痉挛,从而缓解EPS症状。常用的抗胆碱药物包括托吡酯、溴戊酮等。研
究表明,抗胆碱药物在治疗EPS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疗效,可以显著减轻EPS的严重性和持
续时间,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一些研究还发现,抗胆碱药物的联合使用可以进一步提高
治疗效果。
非药物治疗方面,物理疗法被广泛应用于治疗EPS。物理疗法包括电刺激疗法和康复
训练。电刺激疗法主要通过电流刺激神经和肌肉,调节神经传导功能,改善EPS的症状。
康复训练主要包括姿势训练、运动训练和功能训练等,通过促进肌肉的协调运动和力量训练,改善患者的运动功能,减轻EPS症状。研究发现,物理疗法在治疗EPS方面具有一定
的疗效,可以改善 EPS的严重性和持续时间。
一些研究还探讨了其他治疗EPS的方法。如使用β受体阻断剂、酮咯酸、谷氨酸盐等药物治疗EPS。这些药物通过影响多巴胺和其他神经递质的代谢和释放,减少EPS的症状。研究发现,这些药物在治疗EPS方面也具有一定的疗效,但其副作用较多,应严格控制药
锥体外系副反应量表(RESES)
姓名:
性别:年龄:病区:床号:
锥体外系副反应量表(RESES)
住院号:临床诊断:评定员:注:请根据在对病人进行检查或观察时的表现,进行判断评分。1=无 2=可疑 3=轻度 4=中度 5=重度
副反应量表TESS
副反应量表T E S S 标准化管理部编码-[99968T-6889628-J68568-1689N]
副反应量表(T E S S)
姓名_________性别____年龄____
指导语:这份问卷适用于精神科医师评定各种精神药物引起副作用的成年
病人。请根据病人报告,体格检查结果以及实验室报告作出相应评定,有些项目,还应向病人家属或病房工作人员询问。评定时间为治疗前及治疗后2周、4周和6周各评定一次。
1.中毒性意识模糊:1)无该项症状2)极轻或可疑3)轻度4)仅见于晚上,短暂
5)持续至白天。
处理:1)无2)加强观察3)予拮抗药4)减少剂量5)减少剂量并予拮抗药6)暂停治疗7)中止治疗
2.兴奋激越:1)无该项症状2)极轻或可疑3)有焦虑或恐惧4)有非持续性的激越性运动行为5)持续激越,如捶首,顿足和搓手等。
处理:1)无2)加强观察3)予拮抗药4)减少剂量5)减少剂量并予拮抗药6)暂停治疗7)中止治疗
3.情绪抑郁:1)无该项症状2)极轻或可疑3)问出来的心境抑郁4)主动诉述抑郁绝望,易哭5)伴阻滞的符合诊断标准的重症抑郁发作。
处理:1)无2)加强观察3)予拮抗药4)减少剂量5)减少剂量并予拮抗药6)暂停治疗7)中止治疗
4.活动增加:1)无该项症状2)极轻或可疑3)非持续性,能自行控制4)持续性,不需外力控制5)持续,需他人干涉。
处理:1)无2)加强观察3)予拮抗药4)减少剂量5)减少剂量并予拮抗药6)暂停治疗7)中止治疗
5.活动减退:1)无该项症状2)极轻或可疑3)主动活动减少4)需外力推动才活动5)木僵或亚木僵。
药源性锥体外系反应
体会
• 大多数医务工作者已知甲氧氯普胺易引起锥体外 系反应,但对于其它药物引起的不够关注。 • 上述报告提示,使用多潘立酮、莫沙必利、西沙必 利、氟哌利多、氯丙嗪、氟哌啶醇、异丙嗪、氟 桂利嗪等药物也易引起锥体外系反应,特别是儿童 更易发生。 • 因此,在使用本文所提及的药物时应注意观察,以减 少药源性疾病造成患者的伤害和痛苦。
临床表现
• 药源性锥体外系反应的发生与给药剂量、疗程和 个体因素有关,主要表现: • (1)帕金森综合征。可见肌张力升高、面容呆板、 动作迟缓、肌肉震颤和流涎等; • (2)静坐不能。可见坐立不安、反复徘徊; • (3)急性肌张力障碍。多发生于用药后1d~5d,可见 舌、面、颈及背部肌肉痉挛,致强迫性张口、伸舌、 斜颈、呼吸运动障碍及吞咽困难。 • 对于上述临床表现,一般采用中枢性胆碱受体阻 • 滞药即可缓解。
Biblioteka Baidu
药品种类1
• 所致药物以消化系统用药为最多,并以甲氧氯普胺比例最 大,原因与其阻断催吐化学感受器的多巴胺受体,且易透过 血脑屏障,加之其在临床上应用也较广泛。 • 其次为抗精神失常药,因其可阻断黑质-纹状体通路的D2受 体,使胆碱功能占优势而出现锥体外系反应。 • 1.消化系统用药,甲氧氯普胺、拉米夫定、多潘立酮、莫 沙必利、西沙必利、法莫替丁、乳酸菌素 • 2,抗精神失常药及其它精神药物,氟哌利多、氯丙嗪、 氟哌啶醇、谷维素、舒必利、利培酮、奋乃静、三氟拉嗪、 五氟利多、泰必利、氯氮平、地西泮、二盐酸反氯噻吨、 癸酸氟哌啶醇、氟西汀、喹硫平
锥体外系副反应量表RSESE
0 双腿自由摆动 1 双腿摆动轻度减少 2 对摆动的中度抵抗 3 明显的抵抗或摆动的减幅 4 摆动完全消失
头颈部僵直
受试者躺在一张有良好褥垫的台子上,检查者用手抬起他的头, 然后撒手让头落下。正常人的头自然落在诊查床上;有锥体外系 障碍的病人此种动作迟缓;而严重帕金森症者缺乏这种活动,颈 肌强直且头部不能达到诊查床上。
肘强直
分别将受试者的肘关节弯曲成直角,同 时被动地伸展和弯曲关节以观察并触摸 肱二头肌。评定对此操作的抵抗程度。
0 正常 1 轻度发挺和抵抗 2 中度发挺和抵抗 3 明显的僵直,伴被动运动困难 4 极端的发挺和强直,几乎像冻僵了一样
固定姿势或腕强直
检查者用一只手举起受试者的手腕,同时用 另一只手握住其手指,屈伸手腕,并将手腕
向尺侧和来自百度文库侧活动(被动)。评定对此操作的抵抗 程度。
0 正常 1 轻度发挺和抵抗 2 中度发挺和抵抗 3 明显的僵直,伴被动运动困难 4 极端的发挺和强直,几乎像冻僵了一样
腿的摆动
让受试者坐在桌上,双腿垂下,并且自由摆动 (双腿悬空) 。检查者握住踝部,同时将其 抬高直到膝部,部分地伸展(被动)。将依据落 下时的抵抗感和缺乏摆动的程度评分。
0 头自然落在诊查床上,并发出砰咚声 1 头落枕稍缓慢,主要注意头落在诊查床上没有砰咚声 2 用眼睛可以观察到头部降落时中度缓慢 3 头落在诊查床上非常缓慢 4 头达不到诊查床上
阿立哌唑治疗女性首发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分析
阿立哌唑治疗女性首发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分析
目的探讨阿立哌唑治疗女性首发精神分裂症的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对我院收治的44例女性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20 w的阿立哌唑开放性治疗试验。治疗前与治疗后第4 w、8 w、12 w、20 w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对疾病严重程度进行评价,采用锥体外系副反应量表(RESES)与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价药物不良反应,同时采用月经调查问卷对患者月经情况进行调查,1次/4 w,测量患者治疗前后的体重变化。结果治疗20 w后PANSS总分值治疗前相比下降十分明显,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同时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也有明显下降(P<0.05);有35例患者PANSS减分率≥76%;治疗前后,患者RESES 评分差异不明显;患者治疗后体重测量较治疗前有所增加,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行经时间、月经量、月经周期与用药前相比变化不明显;治疗过程中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现象。结论给予阿立哌唑25~30 mg/d时,可以使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病情得到有效控制,且发生锥体外系不良反应具有较小的危险性;对患者月经、体重影响不显著,对女性患者来说,是一种新型而理想的抗精神病药物。
标签:阿立哌唑;女性精神分裂症;不良反应
阿立哌唑属于新型的精神类药物,其对精神分裂患者的阴性及阳性症状具有很好的改善作用,和其他抗精神病药物相比,阿立哌唑导致的不良反应较少[1]。文章对我院2011年5月~2012年6月收治44例的女性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给予阿立哌唑口服治疗,取得较为满意效果,研究报道如下。
椎体外系反应
什么是锥体外系疾病
发生于神经系统中锥体外系的疾病。主要表现肌张力障碍(肌张力过高或过低)和运动障碍(包括震颤、手足徐动、舞蹈样动作、扭转痉挛等)。
锥体外系运动系统的组成部分。在种系发生上属神经系统的古老部分。主要功能是在大脑皮质的控制下调节肌张力,维持和调整身体姿势,掌管习惯性和节律性动作(如行路的双臂摆动、模仿、手势、面部表情动作、某些防御性反应运动等)。在完成复杂的运动功能时,锥体外系与锥体系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只有在锥体外系使肢体保持一定的稳定性和适当的肌张力及协调的条件下,锥体系才能支配精确的随意运动。锥体系损害表现为痉挛性瘫痪,而锥体外系损害主要表现为不自主运动、肌强直、运动缓慢,而非真正的瘫痪。
临床表现与治疗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即肌张力障碍和运动障碍。肌张力障碍表现为肌张力增高或减低;运动障碍包括震颤、手足徐动,舞蹈样动作,扭转痉挛等。锥体外系疾病所产生的肌张力减低,常与不自主运动(运动过多) 并存。病人表现为不规则且无节律的连续活动和缓慢复杂的不随意运动。这种动作于清醒时出现,情绪激动时增加,安静时减少,睡眠时消失。典型病例为舞蹈症。而另一组则以肌张力增高;运动迟缓为特征。典型病例为帕金森氏综合征。运动障碍及肌张力障碍产生的原因是:在人脑内纹状体中含有多种神经递质,其中以多巴胺和其代谢产物高香草醛酸(HV A)含量最高,还含有高浓度的乙酰胆碱、γ-氨酪酸、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等。脑内有两个主要的上行多巴胺能神经通路。最大的为黑质纹状体束,其神经元位于黑质致密部,主要功能与动作的发动、控制有关。另一个为中脑边缘脑通路。多巴胺是纹状体的乙酰胆碱系统抑制性介质,而乙酰胆碱呈纹状体兴奋性介质,两种介质处于一种动态平衡的状态。若黑质发生病变,则上行多巴胺能神经通路阻断,多巴胺的减少或丧失使纹状体失去抑制作用,乙酰胆碱兴奋性作用相对增强,临床上表现震颤。实验表明,电刺激苍白球或丘脑可在帕金森氏综合征病人引起特征性的静止性震颤。故帕金森氏综合征可用左旋多巴加脱羧酶抑制剂及抗胆碱能药治疗。手术破坏丘脑外侧腹核,运动皮质或苍白球也能中断静止性震颤。
(word完整版)副反应量表(TESS)
副反应量表(TESS)
姓名_________ 性别____ 年龄____
指导语:这份问卷适用于精神科医师评定各种精神药物引起副作用的成年病人。请根据病人报告,体格检查结果以及实验室报告作出相应评定,有些项目,还应向病人家属或病房工作人员询问.评定时间为治疗前及治疗后2周、4周和6周各评定一次。
1.中毒性意识模糊:1)无该项症状 2)极轻或可疑 3)轻度 4)仅见于晚上,短暂 5)持续至白天。
处理:1)无 2)加强观察 3)予拮抗药 4)减少剂量 5)减少剂量并予拮抗药 6)暂停治疗7)中止治疗
2.兴奋激越:1)无该项症状 2)极轻或可疑 3)有焦虑或恐惧 4)有非持续性的激越性运动行为 5)持续激越,如捶首,顿足和搓手等.
处理:1)无 2)加强观察 3)予拮抗药 4)减少剂量 5)减少剂量并予拮抗药 6)暂停治疗 7)中止治疗
3.情绪抑郁:1)无该项症状 2)极轻或可疑 3)问出来的心境抑郁 4)主动诉述抑郁绝望,易哭 5)伴阻滞的符合诊断标准的重症抑郁发作。
处理:1)无 2)加强观察 3)予拮抗药 4)减少剂量 5)减少剂量并予拮抗药 6)暂停治疗 7)中止治疗
4.活动增加:1)无该项症状 2)极轻或可疑 3)非持续性,能自行控制 4)持续性,不需外力控制 5)持续,需他人干涉。
处理:1)无 2)加强观察 3)予拮抗药 4)减少剂量 5)减少剂量并予拮抗药 6)暂停治疗 7)中止治疗
5.活动减退:1)无该项症状 2)极轻或可疑 3)主动活动减少 4)需外力推动才活动 5)木僵或亚木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