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影响学习迁移的主要因素
促进学习迁移发生的主要条件
促进学习迁移发生的主要条件研究表明,学习迁移并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发生的,它会受到一系列的主客观条件的制约。
(一)学习对象之间的共同因素不同的学习对象具有共同因素,是学习迁移发生的基本条件之一。
共同因素是指学习对象在知识、技能等方面具有相同或相似的成分。
“共同要素说”表明:如果两种学习对象具有相同或相似的成分,学习时对于人在心理上的一系列反应具有共同的要求,可以产生正迁移。
例如,英语和法语在字形、读音和语法结构上有相同或相似的地方,学习这两门外语,在听、说、读、写能力以及记忆、思维等心理过程方面有共同要求,所以学习时就易产生正迁移。
又如平面几何、立体几何之间具有一些共同因素,学习时也可以发生正迁移。
相反,学习对象之间没有或缺少共同因素,或虽有共同因素但要求学习者作出不同的反应,则可能在学习时产生负迁移。
例如,学习英语与汉语,其间的共同因素很少,就不容易产生正迁移。
如果用学习汉语的方法与模式去学习英语则可能产生负迁移。
所以从客观条件来说,学习对象之间具有共同因素,并要求学习者作相同或相似的反应,迁移就明显,迁移效果就好。
(二)已有经验的泛化水平共同因素是学习迁移产生的客观必要条件,它只是迁移产生的前提,但不是唯一的条件。
根据概括化理论,产生学习迁移的关键是学习者能概括出两种学习存在的共同原理,也就是已有经验的泛化水平,必然要影响到迁移的效果。
因为学习迁移本身就是一种学习中获得的经验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
这要求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必须依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去识别或理解当前的事物或问题。
学生对学得的知识经验进行了概括,就能反映同类事物问题间的共同特点和规律性的联系,对具体事物之间的联系认识越广泛,越深刻,就越能揭示没有认识过的某些同类新事物新问题的本质,并易于纳入到已有的知识经验系统中去,实现从一种情境向另一种情境的迁移。
相反,如果已有知识经验泛化水平低,不能反映事物的本质,新课题就难于纳入到已有经验中去,对于新的学习就不能产生积极的影响,迁移就越困难。
教师招聘考试题库《教育公共基础知识》必考点最新版(二)_1
教师招聘考试题库《教育公共基础知识》必考点最新版(二)1、单选题教师的指导属于影响学习迁移的_____。
A : 主体因素B : 客体因素C : 无关因素D : 主导因素参考答案: B本题解释: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影响学习迁移的客体因素有:学习材料的相似性、学习情境的相似性、教师的指导。
影响学习迁移的主体因素有:学习者的分析与概括能力、学习者的迁移性向、认知策与元认知。
2、单选题教育法律关系是以_____为核心而形成的社会关系。
A : 教育行为B : 教育法律规范C : 权利和义务D : 教育规章参考答案: C本题解释: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教育法律关系是以权利与义务为核心而形成的社会关系。
明确当事人的权利与义务,也就明确了相互之间由法律所调整的社会关系。
3、单选题心理现象主要包括_____两个方面。
A : 心理过程和意志过程B : 人格和认识过程C : 心理过程和情绪、情感过程D : 心理过程和人格心理参考答案: D本题解释: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人的心理现象包括心理过程和人格心理。
而 A、B、C 项中的意志过程、情绪情感过程、认识过程同属于心理过程。
因此,答案选 D 项。
4、简答题计划策略参考答案:参考解析:计划策是指根据认知活动的特定目标,在认知活动开始之前计划完成任务所涉及的各种活动、预计结果、选择策,设想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预估其有效性等。
5、单选题成就动机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_____。
A : 马斯洛C : 韦纳D : 邝可特金森参考答案: D本题解释: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成就动机理论又称期望一价值理论。
成就动机就是个体为了达到某一有价值的社会目标的内部动力。
美国心理学家阿特金森认为个体成就动机强度由成就需要、期望水平和诱因价值三部分构成。
6、简答题简述影响学习迁移的因素。
参考答案:参考解析:(1) 学习材料的特点; (2) 原有的知识结构; (3) 对学习情境的理解; (4) 学习的心理准备状态 (心向) ; (5) 学习策的水平; (6) 智力与能力; (7) 教师的指导。
简述影响迁移的主要因素教资
影响迁移的主要因素包括相似性、原有认知结构、学习的心向与定势和学习策略的水平。
1.相似性:相似性是影响迁移的一个重要因素。
考虑学习材料的相似性,学
习目标与学习过程的相似性以及学习情境的相似性,这些都会影响迁移的产生。
2.原有认知结构:学习者的认知结构也会影响迁移的产生。
如果学习者具备
相应的背景知识,这是迁移产生的基本前提条件。
同时,原有认知结构的概括水平对迁移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学习者是否具有相应的认知技能或策略以及对认知活动进行调节、控制的元认知策略,也影响着迁移的产生。
3.学习的心向与定势:学习的心向与定势常常指的是同一种现象,即先于一
定的活动而又指向该活动的一种动力准备状态。
这种状态对迁移的影响表现为促进和阻碍。
4.学习策略的水平:学习策略的水平也会影响迁移的产生。
有效的学习策略
能够提高学习者的学习效率,增强其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从而促进迁移的产生。
此外,教师的教学方法、学习者的分析和概括能力等也会影响学习迁移。
如需更多信息,可以阅读教育学书籍或请教专业人士。
教师招聘考试题库《教育理论综合知识》考点巩固最新版(二)_81
教师招聘考试题库《教育理论综合知识》考点巩固最新版(二)1、简答题如何理解教师劳动的复杂性?参考答案:一方面,教师劳动的对象具有复杂性。
学生在性別、家庭环境、文化背景、生活方式上的差异,包括性格、个性方而的特点都决定了教师劳动的复杂性。
另一方面,教师劳动的任务和内容是复杂的。
教师要促进学生在德、智、体等方而全而发展,教师既要教书,又要育人;既要传授知识,又要发展学生的智力,促进德、智、体全而发展;教师不仅要培养学生生存和发展的技能,而且要培养他们适应社会、改造社会的能力,培养他们正确处理各种社会关系和人际关系的能力。
2、单选题“矫正错误”是注意的_____。
A : 选择功能B : 整合功能C : 维持功能D : 调节和监督功能参考答案: D本题解释: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注意的调节和监督功能是指注意可以调控心理活动向着一定方向或目标进行,使偏离目的的活动得到纠正。
故选 D。
3、单选题出于品行、习惯和非理性冲动而产生的以伤害他人为目的的行为,指的是_____。
A : 厌学行为B : 攻击行为C : 恐怖行为D : 逃学行为参考答案: B本题解释: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所谓攻击行为或攻击倾向与一般的打架骂人行为有根本的不同,它是由于品行、习惯和非理性冲动而产生的以口头或身体的方式对他人身体、心理进行伤害为目的的行为。
厌学行为主要表现为对学习不感兴趣、讨厌学习。
恐怖行为主要是指政治、军事、社会治安等方面的术语。
逃学行为主要是指学生因厌学而不按正常规定上课的行为。
4、简答题案例一:小杨在数学课上的表现一直不佳。
当老师在课上布置练习的时候发现小杨对应用题的理解毫无进展。
“加油,小杨。
我知道你能做出这道题的。
”老师在小杨耳边低语,“好好花上几分钟仔细阅读题目,然后把题目分解成几部分,等一下我会过来看看你做得怎么样。
”几分钟后,老师回来问道:“怎么样?”小杨还是不太清楚,但是显然他已经开始摸到了问题的关键,并开始动手解答,他说:“他们想知道这单价降低的百分比。
影响学习迁移的因素及促进迁移的策略
浅论影响迁移的因素及如何促进迁移摘要:迁移是学习过程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与问题解决能力和创造性密切相关.了解有关迁移的知识、影响因素以及如何提升迁移能力的策略能更好的促进学习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正文:我国教育心理学家冯忠良认为,迁移是新旧经验的整合,即通过概括使新旧经验相互作用,从而形成在结构上的一体化、系统化,功能上能稳定调节活动的一个完整的心理系统。
[1]心理学上把学习迁移视为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是指已获得的知识、动作技能、情感和态度等对新的学习的影响。
学习迁移有正迁移和负迁移之分,所谓的正迁移,又称助长型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产生促进作用和积极结果。
负迁移,又称抑制型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产生阻碍作用和消极结果。
为促进正迁移的发生我们必须在了解其影响迁移的因素之上才能更好的发挥正迁移的作用。
影响迁移的因素有以下几方面:(一)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氛围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说明了不同的学习态度对学习迁移非常重要。
态度不仅涉及到知与不知、会与不会,更重要的是涉及到愿与不愿学习的意向。
如果能够认识到当前所学知识的重要性,并能联想出以后可能运用此知识的情景,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现有的学习热情,而且有利于提高他们在今后实践中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认知结构的作用现代信息加工心理学认为,认知结构即知识结构,就是贮存于长时记忆系统内的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的实质性内容以及它们彼此之间的联系。
[3]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认为,一切有意义的学习都是在原有学习的基础上产生的,不受原有认知结构影响的有意义学习是不存在的。
[1]先前学习是后期学习的准备和前提,后期学习是在与先前知识的联系中进行的,并影响先前的知识。
认知结构就是在先前的学习和感知客观世界的基础上形成,由知识经验组成的在学生头脑里的知识结构。
认知结构的清晰度、稳定性、概括性和包容性,影响着学生在学习新知识和解决新问题时提取已有知识经验的速度和准确性,是影响新的学习与保持的关键因素。
教师招聘考试题库《教育理论综合知识》考点最新版(二)_148
教师招聘考试题库《教育理论综合知识》考点最新版(二)1、单选题对于学生课堂上玩 MP4,下列较好的教育方式是_____。
A : 大声喝止.公开批评B : 毫不留情,罚站上课C : 不闻不问,任其自然D : 先暗示制止,课后再教育参考答案: D本题解释: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对于上述情况,较好的处理方式应是先暗示制止,课后再教育。
大声喝止,公开批评的教育方式较为粗暴,可能伤害到学生的自尊心。
毫不留情、罚站上课的教育方式属于体罚学生,不符合相关法律法规。
不闻不问,任其自然的教育方式对学生不负责任。
2、填空题 ____为儿童心理活动的出现与发展的顺序性提供了基本的前提。
参考答案: 生理成熟的顺序性本题解释:参考解析:生理成熟的顺序性3、填空题思维的特点是间接性和____。
参考答案: 概括性本题解释:参考解析:【答案】概括性4、单选题对于违反学校管理制度的义务教育阶段的在校生,学校应当予以_____。
A : 开除学籍B : 批评教育并开除学籍C : 批评教育,不得开除D : 勒令退学参考答案: C本题解释:参考答案:C。
5、判断题高考是形成性评价。
_____参考答案: 错误本题解释:【答案】N。
解析:形成性评价是在教学进行过程中,为引导教学前进或使教学更为完善而进行的对学生学习结果的确定。
高考是在教学活动告一段落时为把握最终的活动成果而进行的考试和评价,属于总结性评价,也称终结性评价。
诊断性评价时在某项活动开始之前,为使计划更有效地实施而进行的评价,也称教学前评价或前置测评。
6、填空题学校文化由学校的物质文化、____、制度文化构成。
参考答案: 精神文化本题解释:参考解析:精神文化7、多选题西方各国学校教育制度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下列哪些典型学制类型?_____A : 分支制学制B : 双轨制学制C : 六三三学制D : 单轨制学制参考答案: ABD本题解释:【答案】ABD。
解析:双轨制学制主要存在于 19 世纪的欧洲国家;单轨制学制是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在美国形成的一种学制;分支制学制是 20 世纪上半叶由前苏联建立的一种学制。
影响迁移的主要因素
影响迁移的主要因素
影响学习迁移的因素有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客观因素有学习材料的性质、学习情境和教师的指导,主观因素有学生智力水平、认知结构的质量和数量和学习的心理定势。
一、客观因素:
1、学习材料的性质。
两种学习材料具备相同或相近成分,有助于搬迁;学习材料具备较好非政府结构,有助于搬迁的出现。
2、学习情境的相似也有利于迁移。
如学习的场所、环境的布置等方面的相似,有利于学生利用有关线索促进迁移的发生。
3、教师的指导。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鼓励学生辨认出相同科学知识之间或情境之间的共同点,鼓舞学生展开归纳,指导学生运用已教给的原理、科学知识回去化解具体内容问题,建议学生将所学的科学知识举一反三,这都有助于推动积极主动搬迁的产生。
二、主观因素:主观因素主要是指学生的心理特征和状态等方面的因素。
1、学生的智力水平。
智力水平较低的学生搬迁能力较强。
2、学生的认知结构的数量和质量。
已有知识经验的准确性、稳定性、丰富性和组织性等,会直接影响到学生面对新知识、新情境时对已有知识提取的速度和准确性,从而影响到迁移的发生。
3、学生自学的心理定势。
定势即为学生专门从事自学活动的一种心理准备状态,它对自学存有一种定向的促进作用。
定势有利于搬迁的出现,但它所催生的搬迁可能将就是积极主动搬迁,也可能将就是消极搬迁。
教师资格考试:影响学习迁移的条件1
学习过程中,迁移现象是存在的,但迁移的发生不是无条件的,也不是自动的,而是有条件的。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影响学习迁移的基本因素,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一、学习对象之间有无共同因素凡是在先前的学习同后来的学习之间有着相同或相似地方的,就能产生互相迁移的作用,而且在它们之间所包含的共同因素越多,迁移也就越容易产生。
共同因素是迁移的基本条件之一。
共同因素可表现在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等方面。
首先,学习内容方面的共同因素较多,则正迁移现象就较明显。
例如,乘法求积就要运用加法运算,当学生学会了加法之后,学乘法就比较容易,这就是由于乘法里面包含有加法的成分。
同样,除法求商就要运用减法与乘法的运算。
识谱是演奏各种乐器的共同技能,所以学会一种乐器,再学另一种乐器时也会觉得容易些。
其次,学习方法的共同因素较多,迁移现象也明显。
例如,尝试背诵是熟记各种材料都运用的方法,掌握了这个方法对其他知识的学习都有用。
又如,对语文学习运用了预习—听课—复习—作业的方法,则对数学、物理的学习也会产生迁移。
再如,学习动物学时,学会了用显微镜作为观察细胞的手段,就有助于学习植物学时也用这种方法。
此外,学习态度的共同性也是影响迁移的因素。
如爱整洁,当日功课当日毕,已成为有些学生的一种学习态度,那么他们往往在生活上也表现出爱整洁(衣服的整洁,室内的整洁),工作上也会形成今日工作绝不留在第二天去做的好习惯。
二、对已有经验的概括水平共同因素是迁移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唯一的条件,还必须考虑已有经验的概括水平。
原有的知识的概括水平越高,迁移的可能性也越大。
已有的知识概括性之所以影响迁移,主要是由于迁移过程中学生必须依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去辨别当前的新事物。
如果已有知识的概括水平高,反映了事物的本质,学生就能依据这些本质特征去揭露新事物的本质,把它纳入到已有的经验系统中去,这样迁移就顺利。
如果已有的经验概括水平低,不能反映事物的本质,也就不能把新事物归入到已有的经验中去,这就会给迁移造成困难和错误。
迁移与影响迁移的因素
迁移与影响迁移的因素成都华建学校王亚云一、什么是迁移?迁移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它广泛地存在于知识、技能、态度和行为规范的学习中。
任何一种学习都要受到学习者已有知识经验、技能、态度等的影响,只要有学习,就有迁移。
迁移是学习的继续和巩固,又是提高和深化学习的条件,学习与迁移不可分割。
二、迁移的分类:1、正负迁移正迁移: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负迁移:两种学习之间互相干扰、阻碍2、顺向逆向迁移顺向迁移:先前的学习对后来学习的影响逆向迁移:后来的学习对先前学习的影响3、一般具体迁移(非特殊迁移与特殊迁移)一般迁移:一种习得的一般原理、方法、策略或态度迁移到另一种学习中去具体迁移:一种学习中的具体特殊性经验直接运用到另一种学习中4、水平垂直迁移水平迁移:同一抽象概括水平的经验之间互相影响垂直迁移:不同抽象概括水平的经验之间互相影响三、迁移的基本理论1、形式训练说:主张迁移要经历一个“形式训练”过程才能产生。
2、共同要素说:由美国桑代克和伍德沃斯提出。
相同要素说认为,一学习之所以有助于另一学习是因为两种学习具有相同因素的原因。
例如骑自行车与骑摩托车在协调和操作方式上有相同因素,所以迁移就容易发生。
3、概括说:又叫“类化说”,由美国贾德提出,两个学习活动之间存在共同成分,只是产生迁移的必要前提。
而产生迁移的关键是,学习者在两种活动中概括出它们之间的共同原理。
掌握原理是学习迁移发生的一个先决条件。
4、认知结构说:一切有意义的学习都包含有迁移,认知结构的有关特征影响迁移。
四、影响学习迁移的主要因素:迁移是学习中的普遍现象,但它并不是无条件的。
探讨影响学习迁移的因素,对促进正迁移、防止干扰,提高教学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影响学习迁移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一)、学习材料的共同因素学习迁移的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学习材料之间的共同因素。
由于材料之间存在着共同的因素,就会产生相同的反映,因而在学习中就会产生不同程度的迁移。
影响学习迁移的因素及促进迁移的策略
影响学习迁移的因素及促进迁移的策略学习迁移是指将已经掌握的知识、技能或经验应用于新的学习环境或问题中的能力。
在学习迁移的过程中,存在许多因素影响着个体的迁移能力。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影响因素及促进迁移的策略。
1.先前知识和技能:个体已有的先前知识和技能对于学习迁移的成功与否起着重要的作用。
如果先前知识和技能与新的学习任务之间有关联,那么迁移将较为顺利。
相反,如果两者之间的关系较弱,个体就需要投入更多的努力才能实现迁移。
2.学习任务的特征:学习任务的特征,如复杂度、抽象度、具体度等,也会影响学习迁移。
如果学习任务过于抽象或复杂,个体可能很难将已有的知识和技能应用于其上。
相反,如果学习任务过于具体,个体可能会难以将其推广到其他领域。
策略:逐渐增加学习任务的复杂度和抽象度,以便个体能够发展一种灵活的、泛化的思维,能将已有的知识和技能应用于各种情境下。
3.学习环境:学习环境对于学习迁移的影响不可忽视。
如果学习环境与新的学习任务相似,个体将更容易将已有的知识和技能迁移到新的情境中。
相反,如果学习环境与新任务相差较大,个体就需要更多的调整和适应。
策略:提供与新任务相似的学习环境,例如实际应用场景的模拟或实践,以帮助个体在新环境中快速适应并实现迁移。
4.动机和情感:个体的动机和情感状态也会影响学习迁移。
如果个体对学习任务有兴趣并有积极的情感体验,那么迁移的可能性会增加。
相反,如果个体缺乏动机或对学习任务持消极情绪,迁移的效果可能会受到影响。
策略:激发个体的学习动机,例如提供有趣的学习材料、与其兴趣相关的学习任务,以及鼓励和赞扬个体的努力和成果,以促进学习迁移的实现。
5.社会支持和合作:社会支持和合作对于学习迁移也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通过与他人合作学习,个体可以共享和交流知识和经验,从而加深对学习任务的理解和迁移能力。
策略:鼓励学习者进行合作学习,例如组织小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等,以便个体能够相互促进、互相学习。
总之,学习迁移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教师招聘考试题库《小学教育理论综合》考点预测最新版(二)_3
教师招聘考试题库《小学教育理论综合》考点预测最新版(二)1、单选题影响迁移的主要因素有相似性、原有认知结构和_____。
A : 学习方法B : 学习定势C : 学习时间D : 学习内容参考答案: B本题解释:【答案】B。
解析:影响学习迁移的因素有多种,如年龄、智力等。
但最基本的影响因素有三种:相似性、学习者原有的认知结构和学习的心向与定势。
所以本题选 B。
2、单选题新课程强调将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转化为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其价值观是指_____。
A : 充分认识知识对社会的价值B : 学科、知识、个人、社会价值有机的结合C : 让学生尊重知识尊重教师D : 使学习的综合素质得到最大限度的提高参考答案: B本题解释:【答案】B。
解析:新课改强调从单纯注重传授知识转变为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学会做人,打破传统的基于精英主义思想和升学取向的过于狭窄的课程定位,而关注学生“全人”的发展。
体现为学科、知识、个人、社会价值有机的结合。
3、单选题孔子说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要求教育者_____。
A : 对学习不讨厌,与人交谈不厌倦B : 喜欢学习,喜欢交谈C : 不厌倦学习,不厌倦帮助他人D : 不断学习,吸取更多知识营养,教育学生不厌其烦、循循善诱参考答案: D本题解释:【答案】D。
解析:孔子说:“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要求教育者不断学习,吸取更多知识营养,教育学生不厌其烦、循循善诱。
故选 D4、多选题影响青少年社会化的主要因素是_____。
A : 家庭B : 学校C : 社区D : 同伴群体参考答案: ABCD本题解释:【答案】ABCD。
5、单选题教师上课伊始,直接从解释或发问教材的课题词语人手,帮助学生审析题意,了解所学内容的大致情况,为进人新课做好铺垫,这种导课方式被称为_____。
A : 温故知新式B : 巧设悬念式C : 开门见山式D : 审题入手式参考答案: D本题解释:【答案】D。
影响学习迁移的因素
一、影响学习迁移的因素(一)客观因素1.学习材料的特点学习材料作为学生学习的对象和知识,对学习迁移有重要影响。
一般来说,具有良好的组织结构、逻辑层次明晰的材料有利于学习者在学习新知识或解决新问题时形成积极的迁移。
概括性较高,体现一般原理原则的材料也有利于增进迁移。
先后学习的材料之间的共同因素越多,相似性越大,或者学习的目标与过程越接近和类似,那么积极迁移也就越容易生成。
桑代克相同要素说认为,只有当学习情境与迁移测验情境存在共同成分时,一种学习才能影响到另一种学习。
学习活动中存在的共同要素越多,迁移的可能性越大。
(p262)共同因素表现在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学习态度等方面。
迁移的产生式理论基本思想:前后两项技能学习产生迁移的原因是这两项技能之间产生式的重叠,重叠越多,迁移量越大。
(p267)因此,使学生在学习中学会辨别学习材料之间的相同点与不同点,不但有助于正迁移的发生,也能够克服由于学习材料的相似而产生的负迁移,是促进学习迁移的重要条件。
举例:学习卤族元素时,学习过氯元素后,对溴、碘的性质反应便能很好理解;通过辨别它们之间的性质差异,克服学习经验的负迁移。
2.学习的情境因素任何知识经验的获得和应用都与一定的情境想联系。
情境包括最初的学习与后来的迁移中所涉及的物理和社会环境。
若要使得学校情境下学到的特定内容达到特定的社会目标,教师要特别注意使学生遇到的问题和进行的实践与今后校外所遇到的问题情境相一致。
从学习迁移的角度讲,知识经验获得的情境与知识应用的情境在许多方面都密切相关,如情境中事物之间的关系、问题呈现的方式与空间位置、两种情境的相似性等。
注意对情境中各种关系的理解,创设对知识应用有利的情境,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原理去解决各式各样的问题等,都应该在促进迁移过程中受到重视。
学习情境与日后运用所学知识内容的实际情境最好相类似,这样有助于学习的迁移。
为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尽量为学生设置与实际情况相近的情境。
完整版教育心理学第六至十一章
第六章学习的迁移、保持和遗忘1、影响学习迁移的主要因素:(1)学习情境的相似性(2)学习材料的性质(3)学习活动的多样性(4)原学习的熟练和理解程度(5)年龄特征(6)智力水平2、学习迁移的促进★( 1)合理的安排课程与组织教材(2)提高概括水平,强调理解(3)课内和课外练习配合,提供应用机会(4)提供学习方法的指导(5)培养良好的心理准备状态3、克服遗忘的传统策略:①注意营养和健康,防止大脑创伤和心理障碍②加强记忆信心,提供愉快的学习经验③提倡理解基础上的记忆,使用合理的记忆方法④复习,是学习保持和克服遗忘的主要方法。
⑤过度学西在达到最低限度领会以后,或者在达到勉强可以回忆的程度以后,对某一课题继续进行学习。
⑥记忆术:它是通过表象化、结构化和组块化的方法来提高记忆能力的特殊方法.1、迁移]★ ★★★最初来源于桑代克。
他把迁移定义为先前的学习对后继学习的影响。
现在人们已经认识到这种理解的局限性,而认为迁移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
这种影响可以表现在知识的学习和技能的形成方而,也表现在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的相互影响方面。
学习迁移^_ 现最为人们熟知的是在知识和技能的相互影响方面。
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推广类化。
这种现象就是学习迁移2、学习迁移的种类:(1)根据迁移的性质可以把迁移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①正迁移: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产生积极的影响②负迁移: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产生消极的影响(2)根据迁移发生的前后方向,又可把迁移分为顺向迁移和逆向迁移①顺向迁移:先前的学习对后继学习的影响②逆向迁移:后继学习对先前学习的影响(3)根据前后学习的难度差异,可以以把迁移分为垂直迁移和水平迁移关于垂直迁移和水平迁移的分类主张最初是由加涅★提出的①垂直迁移★:难易不同的两种学习之间的相互影响②水平迁移★:难易相同的两种学习之间的相互影响3、学习迁移现象的理论解释(1)形式训练说:形式训练说主张迁移要经历一个“形式训练”过程才能产生。
学习迁移发生的条件
二、学习迁移发生的条件研究表明,学习迁移并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发生的,它会受到一系列的主客观条件的制约。
1、学习对象之间的共同因素不同的学习对象具有共同因素,是学习迁移发生的基本条件之一。
共同因素是指学习对象在知识、技能等方面具有相同或相似的成分。
“共同要素说”表明:如果两种学习对象具有相同或相似的成分,学习时对于人在心理上的一系列反应具有共同的要求,可以产生正迁移。
例如英语和法语在字形、读音和语法结构上有相同或相似的地方,学习这两门外语,在听、说、读、写能力以及记忆。
思维等心理过程方面有共同要求,所以学习时就易产生正迁移。
又如平面几何、立体几何之间共同因素比较多,学习时也有正迁移。
相反,学习对象没有或缺少共同因素,可能在学习时产生负迁移。
例如学习英语与汉语,其间的共同因素很少,就不容易产生正迁移。
如果用学习汉语的方法与模式去学习英语则可能产生负迁移。
所以从客观条件来说,学习对象之间具有共同因素,并要求学习者作相同或相似的反应,迁移就越明显,迁移效果就越好。
2、已有经验的泛化水平共同因素是学习迁移产生的客观必要条件,它只是迁移产生的前提,但不是惟一的条件。
根据概括化理论,产生学习迁移的关键是学习者能概括出两种学习存在的共同原理,也就是已有经验的泛化水平,必然要影响到迁移的效果。
因为学习迁移本身就是~种学习中获得的经验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
这要求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必须依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去识别或理解当前的事物或问题。
学生对学得的知识经验进行了概括,就能反映同类事物问题间的共同特点和规律性的联系,对具体事物问题的联系也就越广泛,认识也越深刻,就越能揭示没有认识过的某些同类新事物新问题的本质,并易于纳入到已有的知识经验系统中去,实现从一种情境向另一种情境的迁移。
相反,如果已有知识经验泛化水平低,不能反映事物的本质,新课题就难于纳入到已有经验中去,对于新的学习就不能产生积极的影响,迁移就越困难。
在小学数学学习中,如果能及早将高一级的概念渗透到低一级的概念学习中去,例如学习除法时引入分数的形式,则有利于迁移。
教育心理学基础第六章学习迁移主要因素和促进
骑自行车
骑摩托车
– 负迁移(negative transfer),也称干扰。指一种学习 中学得的经验对另一种学习起阻碍作用。
打羽毛球
(压腕)
打网球
(不压腕)
2、顺向迁移与逆向迁移 (按时间顺序分)
顺向迁移(forward transfer):先前的学习对 后来学习的影响。
教育心理学基础 第六章 学习迁移主要
因素和促进
主要内容
• 一、学习迁移概述 • 二、迁移的理论 • 三、影响学习迁移的主要因素 • 四、学习迁移的促进
第一节.学习迁移概述
一.迁移的一般概念
学习的迁移(transfer of learning)是指已经获得的 知识、动作技能、情感态度等对新的学习的影响。 简言之, 迁移就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
S 1 (a b) h 2
§1 迁移的定义和分类
– 根据范围
自迁移 近迁移 远迁移
W=pt; 一个100w的灯泡,亮30分钟,会消耗掉多少电? 你家一年看电视能花掉多少电费? 电路图;家里的线路
5、高通路迁移与低通路迁移
(Salomon & Perkins)
低通路迁移
(low-road transfer)
– 逆向迁移(backward transfer):后来的学习 对先前学习的迁移。
过去经验
学习A
学习B
(迁移实验状况)
顺向迁移 逆向迁移
3、特殊迁移与一般迁移 (布鲁纳)
– 特殊迁移(special transfer):具体知识与动作技能的 迁移,这是习惯与联想的延伸。
学习迁移范文
学习迁移是教育领域里一个重要的概念,指的是学习者将在一个环境中获得的知识、技能或经验应用于另一个环境的能力。
学习迁移可以在各个学科领域中应用,例如数学、科学、语言和人文等。
本文将探讨学习迁移的定义、类型、影响因素以及如何促进学习者的学习迁移。
一、学习迁移的定义学习迁移是指将在一个环境中学到的知识、技能或经验应用于另一个环境的过程。
这个过程可以是从一个学科到另一个学科,从一个情境到另一个情境,或从一个任务到另一个任务。
学习迁移涉及到学习者将已有的知识和技能调整和扩展应用到新的问题和情境中。
二、学习迁移的类型一般来说,学习迁移可以分为以下两个类型:1.正向迁移:指已学过的知识、技能或经验能够被成功地应用到新的问题和情境中。
正向迁移是有效学习的信号之一。
2.负向迁移:指已学过的知识、技能或经验无法成功地应用到新的问题和情境中,甚至会造成错误和混淆。
负向迁移是不完全或不正确的学习的信号之一。
三、学习迁移的影响因素学习迁移的成功与否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如以下所示:1.相似性:如果新的问题和情境与已学过的问题和情境相似,则学习迁移的成功率更高。
2.练习:反复实践能够加强对知识、技能或经验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促进学习迁移的发生。
3.语境:学习迁移的结果受语境影响。
换句话说,学生的背景、语音、方言和口音等都会影响学习迁移的效率。
4.掌握程度:正确精通已学过的知识、技能或经验,对学习迁移的成功至关重要。
5.反思:思考和探究新的问题和情境,能够加深对知识、技能或经验的理解和应用,促进学习迁移的发生。
四、如何促进学习者的学习迁移学习者的学习迁移在课堂教学中是非常重要的。
以下是一些促进学习者学习迁移的方法:1.重视知识和技能的联系:教师应该强调不同学科之间的联系,并且指出如何将学生所学的内容应用于不同的领域。
同时,学生应该清楚地了解所学习的知识和技能是如何相互关联的。
2.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机会:通过不同形式和形式的学习体验,促进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理解和应用。
影响学生学习迁移的因素研究
影响学生学习迁移的因素研究学习迁移是指学生在某一情境中获得的知识、技能或经验在另一个情境中的应用能力。
影响学习迁移的因素可以从多个维度进行探讨,包括认知因素、情感因素、社会环境因素以及教育教学因素等。
深入研究这些影响因素对于教育工作者在实现有效教学、优化学习环境以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认知因素是影响学习迁移的核心要素之一。
学生的认知能力直接决定了他们在不同情境中应用知识的效果。
例如,学生的知识结构和理解深度影响其迁移能力。
如果学生对所学知识有深刻的理解并且能够将这些知识以不同方式进行组织和连接,那么他们在新情境下迁移知识的能力会显著增强。
此外,元认知能力的高低也会影响学习迁移。
具备良好元认知能力的学生能够自我监控、自我调节学习过程,从而能够更有效地识别何时以及如何将已学知识迁移到新的问题或任务中。
情感因素在学习迁移中同样扮演着重要角色。
学习动机和态度直接影响学生对知识的投入程度及其迁移应用中的积极性。
积极的学习动机能够促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保持良好的专注力和持久性,使他们更愿意尝试将所学知识应用到新情境中。
反之,如果学生对所学内容缺乏兴趣或对学习持负面态度,他们在知识迁移时可能会表现出畏难心理,难以将知识真正应用到实际中。
此外,情感因素还与自信心密切相关。
具备较高自信心的学生在面对新问题时更愿意进行尝试,这种勇于实践的态度往往能够促进他们成功地进行知识迁移。
社会环境因素同样不可忽视。
在学习过程中,家长、教师和同伴都能在不同层面上影响学生的学习迁移。
教师作为知识的传递者,其教学方式、课堂管理及对学生的期望均会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迁移能力产生深远影响。
通过鼓励性和支持性的教学环境,教师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他们更主动地进行知识迁移。
而来自同伴的影响则体现在合作学习和探究性学习的过程中。
学生在团队合作中相互交流、分享观点,有助于在复杂情境中形成共同的认识,这样的互动对于学习迁移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简述影响迁移的因素简答题
简述影响迁移的因素简答题摘要:一、迁移的定义及分类二、影响迁移的因素1.相似性2.原有认知结构3.学习心向与定势4.教学指导5.迁移的时机正文:迁移是指将已掌握的知识、技能、经验等运用到新的学习情境中的过程。
它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迁移,我们需要了解影响迁移的因素。
一、迁移的定义及分类迁移是指将个体在某一领域中学到的知识、技能、经验等应用到其他领域的过程。
根据迁移的性质和方向,可以分为正迁移、负迁移和零迁移。
正迁移是指学习者在新的学习情境中,原有的知识、技能、经验对新的学习有促进作用;负迁移则是指原有知识、技能、经验对新的学习产生干扰或抑制;零迁移则是指学习者在新的学习情境中,原有的知识、技能、经验对新的学习没有影响。
二、影响迁移的因素1.相似性:新旧任务之间的相似程度是影响迁移的关键因素。
新旧任务越相似,迁移的效果越好。
例如,在学习一门新技能时,如果新旧任务在操作步骤、操作方式等方面相似,迁移就越容易发生。
2.原有认知结构:个体原有的认知结构对迁移起到重要作用。
一个良好的认知结构有利于知识的组织、整合和提取,从而提高迁移效果。
因此,在学习新知识时,要注重与原有知识的联系,构建合理的认知结构。
3.学习心向与定势:学习心向是指学习者对学习任务的倾向性,而定势是指学习者对某一任务的预先准备。
学习心向和定势对迁移起到促进或抑制作用。
例如,积极的學習心向和正面的定势有助于迁移的产生,而消极的学习心向和负面的定势则阻碍迁移。
4.教学指导:教学指导对迁移起到促进作用。
良好的教学指导能够帮助学习者理解新知识,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提高迁移效果。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引导学习者运用已有的知识、技能、经验,提高迁移能力。
5.迁移的时机:迁移需要在适当的时间进行。
一般来说,在学习新知识后的短时间内进行迁移效果较好。
此外,在学习新知识时,要注重对原有知识的巩固,以确保迁移的顺利进行。
3.3 影响迁移的因素——学习材料
迁移是学习过程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影响学习的所有因素都会直接、间接地对迁移产生影响。
下面将从个人因素与客观因素两个方面作一介绍。
个人因素就是学生本身的一些能影响迁移的特质或状态。
(一)智力广义的智力包括一个人的概括能力、分析能力和推理能力等,智力较高的人能较容易地发现两种学习情境之间的相同要素及其关系,易于总结学习内容的原理原则,能较好地将以前习得的学习策略和方法运用到后来的学习中。
(二)年龄年龄不同的个体由于处于不同的思维发展阶段,学习间迁移产生的条件和机制有所不同。
(三)认知结构认知结构的质量如知识经验的准确性、知识经验间联系的丰富性和组织性等都影响学生在学习新知识,解决新问题时提取已有知识经验的速度和准确性,从而影响迁移的发生。
(四)学生对学习和学校的态度一方面,学生学习知识时的态度和心向影响他们把知识应用到社会工作和生活中的学习,如果学习知识时能认识到所学知识对以后生活和学习的重要意义并能联想到当前知识可能的应用情境,会有助于他们在以后的具体情境中运用已有知识来学习或解决问题。
另一方面,学生对学校教师及其他学生的态度影响其学习和学习的迁移,如果学生认为学校是一个令人愉快的、能获得有益知识的地方,而且与教师和同伴建立了融洽的关系,将对他们的在校学习及其迁移有良好的影响。
反之,如果学生养成一种害怕或厌恶学校和教师的态度,则对其学习及其迁移都是有害的。
(五)学习的心向和定势心向是一种心理准备状态,具有利用已有知识去学习新知识的心理准备状态比没有这种心理准备状态更有利于已有知识对新的学习的迁移。
学习定势是一种特殊的心理准备状态,是由先前学习引起的,对以后的学习活动能产生影响的心理准备状态,对学习具有定向作用,定势既可以成为积极迁移的心理背景,又可以成为消极迁移的心理背景,关键在于学习者能否具体地分析当前的学习情境。
(一)学习材料的特性学习材料的特性包括所学知识、技能之间有无共同的要素或成分,学习材料或新知识的组成结构和逻辑层次以及知识的实用价值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影响学习迁移的主要因素:学习情境的相似性;学习材料的性质;学习活动的多样性;原学习的熟练和理解程度;年龄特征;智力水平。
如何促进学习迁移?合理的安排课程与组织教材;提高概括水平,强调理解;课内和课外练习相配合,提供应用机会;提供学习方法的指导;培养良好的心理准备状态。
遗忘产生的原因?生理原因;记忆痕迹衰退;干扰如何克服遗忘的传统策略注意营养和健康,防止大脑创伤和心理障碍;加强记忆信心,提供愉快的学习经验;提倡理解基础上的记忆,使用合理的记忆方法;复习;过度学习;记忆术。
教师怎样才能合理地组织复习?根据遗忘先快后慢的规律,要科学分配时间,及时复习,经常复习。
应根据材料的性质和数量合理安排复习。
强调复习的效率和主动性,强调反复阅读和尝试回忆相组合。
组织者策略的意义:(奥苏贝尔)有助于同当前的学习材料形成有机联系,给学习材料提供适当“支点”;便于在学习初期对已有知识的整合,后期则不易忘记;学生借助于组织者将学习材料的本质部分整合于已有的知识系统,非本质部分则可不去记忆。
学习里理论在教育心理学的作用学习是心理学,特别是学校教育心理学研究最多、最活跃的一个领域;学习理论是学校教育心理学中最重要、最核心的理论。
只有教育心理学将学习理论作为自己学科的理论内核。
学生学习的特点:见解性学习为主,直接性学习为辅;组织计划性;有效性;年龄差异性;学生学习的面向未来特性。
学习的分类:知识的学习;技能的学习;以思维为主的能力的学习;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学习。
经典条件反射与操作条件反射的异同:相似点:1、两者的实质都是刺激与反应联结的形成;2、两种条件反射形成的关键都是需要通过强化;3、有关条件反射的一些基本规律对两者都起作用。
区别:经典条件反射,先有刺激后有反应,操作条件反射先有反应后有刺激;从个体反应的性质看,经典条件反射中的条件反射与无条件反射及其相似,但在操作条件反射中,这两种反射却截然不同;从条件反射的发生看,经典条件反射中的条件反射是诱发性反射,而操作条件反射中的条件反射则是自发性行为。
主动性不一样。
意义:经典条件反射与操作条件反射是两种最基本的学习模式;它们对学校情境中的学与教过程有重大影响;很多人类行为都是经过高级条件反射学习的历程而形成;教师学习条件反射的理论,尤其是掌握强化的原理和方法,并以一种有效的、一致的积极方式系统地影响学生的行为是十分重要的。
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认知领域;情意领域;心因动作领域。
操作条件反射的主要规律:1、假如一个操作发生后。
接着给予强化刺激,那么这一类反映今后发生的概率就会增加。
2、由于行为效果的强化是使行为频率增加的根本原因,所以通过对有机体的有选择的强化,就可以使行为朝着所需要的方向发展。
布鲁纳认知发现学习理论的观点:认为学习是一个主动的认知过程;对儿童心理发展实质的看法,认为儿童心理发展以信息的处理和储存系统为基础,语言学习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关键。
重视学习过程;强调形成学习结构,掌握事物的结构,就是要使事物之间有意义联系起来去进行理解;强调直觉思维的重要性;强调内部动机的重要性。
对学习的最好的激发乃是对于所学材料的兴趣,即主要是来自学习活动本身的内在动机,而不是那些外部的兴趣;强调基础学科的早期学习;强调信息提取;提倡发现学习。
布鲁纳学习的作用:发挥智力潜力;使外部奖励向内部动机转移;通过对外信息的发现,学会以后发现问题的最优方法和策略;帮助信息的保持和探索。
使用发现学习具备的条件:要求学生有相当知识与经验的储备,能够进行选择性思维,具有发祥的动机和态度;要求教师具有较高的知识和教学知道水平;必须把原发现过程改编成适合于学生在课堂上再发现的过程。
奥苏贝尔的认知接受学习理论;有意义学习的标准:1、建立实质性联系;2、新旧观念之间的联系是非人为(非任意的)的,是一种合理的、别人可以理解,自然的而非人们主观强加的关系。
有意义学习的条件:学习材料必须具备逻辑意义;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必须具备适当的知识基础;学习者必须具有有意义学习的心向。
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的教学实践意义:作为使用的科学的教学原理基础和教学防范基础,而且利于教师掌握运用,有利于教材组织;能较令人信服地稳妥地解决传统到现代教学方式的过度,使教改不致产生混乱而取得实质性进展;有利于克服我国当前学校教学中由于对理论理解错误而造成的混乱,比较适合我国国情;直接给教师以理论和方法,便于教师自己进行教育心理的研究。
制约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遗传与环境;成熟与学习;社会环境因素;学校教育因素;主观能动因素。
为什么说学校教育对儿童心理发展起主导作用?1、充分利用儿童的遗传素质,对起心理发展施加积极影响。
2、学校教育和社会生活环境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是有选择性的。
3、学校教育能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方向和水平。
皮亚杰认知发展论的基本原则:促使过程系统化和组成连贯系统的倾向,他称之为组织;调节环境的倾向,他称之为适应人的认知是怎样发展的?儿童总是试图将遇到的刺激物同化于原有的图式中,如果他能取得成功,哪个刺激物就在那瞬间达到了平衡状态,如果他不能同化哪个刺激物,他便试图进行顺化,或是改变原有的图式,或是创造新的图式,做到这一点之后,他将继续用新的图式去同化刺激物,于是又达到平衡状态,从概念上看,从出生到成年起的各发展阶段中,认知发展均按这种方式不断进行。
怎样看待和处理学生非正式群体?正确的态度是:承认它、了解它、研究它,因势利导、正确处理,引导发挥其积极作用,限制和消除其消极作用,避免出现破坏性的不良后果;利用非正式学生群体的特点增强正式学生群个体的素质;精心做好消极的非正式群体成员的工作,特别是做好其“领袖”人物的工作,以限制其消极作用;对于破坏型的学生中的“团伙”,要坚决予以拆散,不能允许存在,当然,对此也要讲方式方法。
教师的角色:教员;学生模仿的榜样;课堂的管理者;办事员;团队活动的领导者;公共关系人员;学者与学习者;社会心理工作者和临床心理学家;父母;权威人物。
教师应具备的能力:课堂教学的能力;表现在情感和意志以及其他方面的心理品质。
对教育事业的忠诚,稳定的专业气质,稳定的情绪,良好的师生和同事关系,要有耐心和信心,乐观、活泼的性格,公正不自私。
优秀教师的品质与技能: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行为;理解学生;与学生的有效交际;理解自己。
课堂师生交往的性质:课堂交往是一种人际沟通,具有传递教学信息,满足师生个体心理需要,改善师生关系,激励学与教的积极性和改变学生思想和行为等心理功能。
课堂师生交往的特点课堂交往是一种正式交往;课堂交往是一种代际交往;课堂师生交往是“一对多”式交往。
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心理原则:不要把教师的需要解释为学生的需要,不要把教师的焦虑和不良情绪转移给学生,防止对学生的偏见;创造安全而温暖的课堂气氛;正常的师生关系要有分寸,应以公认的渠道为限。
学习学校教育心理学的意义:增加对学校教育过程和学生学习过程的理解;学校教育心理学知识是所有教师的专业基础;有助于科学地总结教育教学经验;提供了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和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基础。
桑代克——教育心理学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布鲁纳——教育过程加涅——学习的条件奥苏贝尔——有意义言语学习理论安德森——教和学的科学观察法应注意的问题:1、研究者必须熟悉所研究学与教过程以及其中的心理现象。
2、善于在繁杂的现象中选择所需观察的事实。
3、善于及时地抓住某些时候忽然变化的重要材料,并敏捷地发现各种现象间的联系。
调查法应注意的问题:1、调查法的各种不同方式往往是结合起来进行的。
2、调查法所得的结果还需要多方面的对照和验证,也要和其他研究方法的结果相互补充。
3、对于调查进行时可能遇到的情况和可能参与的外来因素,也应有一定的预见和估计。
现代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趋势:学与教问题成为学校教育心理研究的中心问题;认知心理学的理论深入学与教过程的研究之中;重视研究课堂教学的心理学问题,强调理论的实际应用,重视学习的个别指导问题;更加重视学习过程中认识、情感和动作技能等方面的同意;人本主义心理学对学校教育、对课堂教学过程的影响增加。
学习测量和评定的主要功能:诊断功能;2、反馈与鞭策功能;3、管理功能;4、教育心理功能。
学习评定的分类:配置性评定;形成性评定;总结性评定。
有效测验的必要条件:A效度;B信度;C难度;D区分度。
论文式测验的优点:命题省时容易;有利于测定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协作能力;了解学生的学习程度;减少学生情境压力。
论文式测验的缺点:评分的主观性太强;试题缺少代表性;问题含义太广泛;易受其他因素干扰。
编制客观测验的一般原则:测验要测试学科中的重要内容;要降低测验项目的阅读难度,除测验阅读能力外;一个项目不要为另一个项目的答案提供线索;必须避免引人上当的问题;测验项目的措词要适当。
客观测验的利弊:优点:1、试题涉及教学内容的全部内容;试题简明扼要、易回答;评分较为客观、迅速。
缺点:命题费时且困难;偏于零星知识的记忆;不能确定学生的学习程度。
如何防止怯场?端正学习动机;控制能增强兴奋度的各种刺激;作好学习评定过程中的思想教育工作;做好经常性的学习评定工作;锻炼学生自我控制的能力。
课堂管理的错误见解:误以为学生愈安静则其学习效率愈高;误以为教师的权威建立在学生对其命令的绝对服从;误以为学生的行为代表起品德。
教师管理的弊病:对学生的言行要求过高;对学生的言行要求过低;让学生娱乐或忙碌以取代学习;对惩罚的功效评价过高;缺乏处理问题行为的技巧。
影响课堂心理气氛的因素?教师的教学;课堂的领导方式;努力提高校风班风;师生的人际关系;班级规模。
良好课堂管理的主要原则:以积极的指导为主,以消极的管理为辅;培养良好行为于先,奖惩管理于后;师生共同制定可能达成的行为标准;采取民主式领导,培养学生群居共处的合作态度;改善处理问题行为的技能与技巧,以他律为始,自律为终;减少造成不良行为的校内和校外刺激因素。
教学设计过程的基本要素:分析教学对象;指定教学目标;选用教学方法;开展教学评价。
教学设计的过程:学习需要的分析;教学内容的分析;教学对象的分析;学习目标的编写;教学策略的设计;教学媒体选择;教学媒体设计;教学评价。
教学设计工作的特点:合作性;具体性;系统性;灵活性。
怎样完成具体的教学设计:根据教学对象的特点设计教学活动;根据学习目标的性质设计相应的教学活动对一课中教学活动的设计应灵活,突出重点,切忌机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