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首先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取得胜利的原因及特点

合集下载

2023年国开电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大作业论述题:为什么说社会主义建设是一个长期过程?附:多

2023年国开电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大作业论述题:为什么说社会主义建设是一个长期过程?附:多

2023年国开电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大作业论述题:为什么说社会主义建设是一个长期过程?【附:多份参考答案】论述题:经过几十年积累,我们站到了新的起点上,进入了新发展阶段。

但是,新发展阶段仍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的一个阶段,我们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

理论联系实际,为什么说社会主义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参考答案1同资产阶级革命不同,无产阶级取得政权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任重道远。

由于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率先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俄国、中国以及其他国家不可避免地遇到了一系列困难与问题,使这些国家的社会主义不能不具有长期性。

其原因主要有:第一,生产力发展状况的制约。

第二,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发展状况的制约。

第三,国际环境的严峻挑战。

第四,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对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探索和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

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初级阶段,我们必须正视而不能超越这个初级阶段。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有:摆脱不发达状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阶段;由农业人口占很大比重,转变为非农业人口占多数:由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占很大比重,转变为经济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历史阶段:由文盲半文盲人口占很大比重,转变为科技教育文化比较发达的历史阶段:由贫困人口占很大比重,转变为全国人民比较富裕的历史阶段。

由地区经济文化很不平衡,通过有先有后的发展,逐步缩小差距的历史阶段:通过改革和探索,建立和完善比较成熟的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体制的历史阶段:广大人民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自强不息,锐意进取,艰苦奋斗,勤俭建国,在建设物质文明的同时努力建设精神文明的历史阶段:逐步缩小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在社会主义基础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阶段。

参考答案2:近代中国特殊的历史条件,决定了我国只能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经过新民主主义走向社会主义。

作业:马克思、恩格斯曾预计社会主义革命将首先在发达的资本主义...

作业:马克思、恩格斯曾预计社会主义革命将首先在发达的资本主义...

作业:马克思、恩格斯曾预计社会主义革命将首先在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发生,然而社会主义却首先在比较落后的国家变为现实。

分析这些国家取得社会主义胜利的主要原因,并阐明我国社会主义要经历一个相当长的初级阶段的必然性。

要求:1、字数1000——2000字。

2、在作业最后一行,注明学号、真实姓名,以免成绩漏登。

答: 社会主义首先在比较落后的国家变为现实是因为:1、比较落后的国家虽然在科技、经济、文化等方面不发达,但是其资本主义经济已经发展了一段时间并且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是资产阶级在社会地位中并不是完全起主导地位,他们只是一小部分(在中国以四大家族为代表),而无产阶级代表的劳苦大众则是大多数的并在社会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中国广大的工人、农民),这样就具备了进行社会主义革命所必须的物质基础和阶级条件。

2、以美、英、法等资产阶级国家高度发展成为帝国主义国家,代表世界进入了帝国主义时代,使得无产阶级革命的客观条件趋于成熟。

帝国主义战争使帝国主义链条中出现薄弱环节。

帝国主义国家的侵略战争加剧了同相对落后国家之间的矛盾,使其达到了极其尖锐、不可调和的程度。

而在这些国家中,由于受到外界力量的压迫或自身变革带来的影响使统治阶级力量严重削弱,而这时倍受奴役压迫的无产阶级及人民力量迅速壮大起来,出现良好的革命形势。

而这些国家的无产阶级政党在革命的腥风血雨、枪林弹火中经受残酷的锻炼,也逐渐日趋成熟日趋壮大起,并且在无产阶级劳动人民中扎根下来打下坚实的基础,形成一股不可忽视的革命力量。

我国社会主义要经历一个相当长的初级阶段的必然性是:1875年,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设想无产阶级革命胜利后,社会的发展将经历三个阶段:1、从资本主义到共产主义的革命转变时期(又称政治上的过渡时期);2、共产主义社会的第一阶段(或称低级阶段);3、共产主义社会的高级阶段。

在我国取得了无产阶级革命的胜利,建立了社会主义国家,在1956年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宣布社会主义在我国已基本建立。

(2015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第六章_社会主义的发展及其规律

(2015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第六章_社会主义的发展及其规律

第六章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及其规律学习目的与要求学习本章要了解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社会主义在一国首先胜利的理论,社会主义在20世纪的实践。

要认识社会主义的本质和特征,包括经典作家的论述和当代人的探索。

要了解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艰巨性和长期性以及社会主义道路的多样性。

课程内容第一节社会主义的产生和发展1.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无产阶级革命与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2.列宁领导下的苏维埃俄国对社会主义的探索,斯大林领导下的苏联对社会主义的探索。

3.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发展,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和发展,中国等亚洲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发展的历史贡献与经验教训。

4.无产阶级专政是新型国家政权,社会主义民主是新型民主。

第二节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1.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社会主义基本特征的论述,对社会主义本质和基本特征的认识在实践中深化和发展。

2.社会主义首先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取得胜利的原因,必须充分认识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艰巨性和长期性。

3.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原因,努力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4.社会主义在曲折中前进的客观性,社会主义在自我发展和完善中走向辉煌。

本章引言社会主义经历了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

l917年,俄国爆发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建立起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有十多个国家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20世纪末又发生了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社会制度的剧变。

而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则在改革开放的道路上,坚持建设有各自特色的社会主义。

对社会主义的本质和特征进一步认识,社会主义制度如何在当代完善和发展,我国的理论和实践在进行不断的探索。

社会主义事业和国际工人运动在社会实践中曲折发展、不断前进。

第一节社会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为了使社会主义变为科学,就必须首先把它置于现实的基础之上。

社会主义革命首先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取得胜利的历史必然性

社会主义革命首先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取得胜利的历史必然性

社会主义革命首先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取得胜利的历史必然性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89K-LLS98YT-SS8CB-SSUT-SST108】社会主义革命首先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取得胜利的历史必然性人类社会从起先的原始社会到奴隶制社会,再到封建制社会,又到资本主义,继而又到社会主义逐步改善体现了人类文明的渐变式发展与进步。

人们形象地认为经济文化越是强大的国家必然先于其他落后国家进入更加文明,更加完善的社会制度。

但是从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各国一系列的世界变革来看趋势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先于步入社会主义。

这看似违反规律,但实际上却是历史的一种必然选择。

原因如下:1、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先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进入社会主义社会,是由革命的客观形势和条件所决定的。

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进入到帝国主义阶段,世界范围内的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日益尖锐化,矛盾的焦点集中在经济落后的国家,出现了很好的革命形势。

简单地来说就是由于经济文化发达的国家的资本主义制度比较完善,人民之间没有很严重的矛盾,所以没有社会主义发展的土壤,革命的阻力比较大。

而对于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来说,人民矛盾非常尖锐,所以人们的革命斗争积极性比较高,这样就造成了这样的国家率先取得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

而且我认为从封建社会步入资本主义社会也是这样的情况。

西欧在清朝以前无论是在经济还是文化上都是远远落后与中国的,但是他们却能先于中国进入资本主义社会,这是为何?其实资本主义的出现首先是在一千多年前中国的宋朝,宋朝巅峰时期人口1.1亿,据我查询资料,此时中国的经济总量占到世界的80%。

可以说这是中国封建制发展的巅峰时期,人民富足,社会矛盾极少,终宋一朝,并没爆发过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这个时候资本主义虽然萌芽却没有很好的生长土壤,发展所受阻力较大。

再加上后来被奴隶制异族入侵,经济文化受到不可逆转的破坏,资本主义也夭折了。

试析经济文化比较落后国家率先进入社会主义的历史合理性再研究

试析经济文化比较落后国家率先进入社会主义的历史合理性再研究

试析经济文化比较落后国家率先进入社会主义的历史合理性再研究论文关键词:经济文化落后国家社会主义历史合理性论文摘要: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经济文化比较落后国家可以率先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思想是正确的,俄国、中国等经济文化比较落后国家率先进入社会主义具有历史必然性,一部分人由于苏东剧变以及我国以公有制为主体的所有制成分多样化的发展,而产生的对经济文化比较落后国家首先进入社会主义的历史合理性的怀疑是错误的。

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率先进入社会主义是否具有历史合理性?这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一直是一个争论不休的问题。

苏东剧变之后的一个时期内,这一问题曾再度成为人们争论的焦点:同时,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人,以公有制为主体的所有制成分多样化格局的确立,使一部分人产生了我国经济上在“补资本主义的课”,进而认为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是错误的选择这样一种观点。

其实,把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们关于经济文化比较落后国家发展道路的思想与当时的时代特征结合起来进行深人研究,可以给上述问题找到正确答案。

一、马克思恩格斯提出了经济文化比较落后国家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命题社会主义的产生是与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密切相连的,它应该建立在现代资本主义所提供的社会化工业大生产的基础上。

这是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一个基本观点。

恩格斯曾指出:“共产主义革命发展得较快或较慢,要看这个国家是否有发达的工业,较多的财富和比较大量的生产力。

”马克思和恩格斯曾先后寄希望于英国、法国和德国首先实现社会主义革命的突破。

但是,马克思恩格斯并没有把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与实现社会主义的关系绝对化。

他们并不认为要等到最后一个手工业者和农民都变成资本主义的栖牲品之后,才具备实现社会主义的客观条件。

这一观点在他们对以俄国为代表的东方经济文化比较落后国家的发展道路进行探讨中得到鲜明的体现。

在19世纪70-90年代,俄国在1861年废除农奴制后,资本主义迅速发展,但仍然保存有古老的土地公有制的农村公社。

怎样理解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艰巨性和长期性?

怎样理解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艰巨性和长期性?

怎样理解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艰巨性和长期性?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先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具有客观的历史条件,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新胜利。

但同时又使社会主义事业不可避免地遇到了由于经济文化相对落后而产生的一系列严重的困难与问题,使这些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不能不具有艰巨性和长期性。

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取得政权,建立起了崭新的社会主义制度,为开展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开辟了广阔前景。

但是,由于受到生产力发展状况、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发展状况的制约,受到国际环境的严峻挑战等,这些国家建设社会主义必然具有艰巨性和长期性。

第一,生产力发展状况的制约。

在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社会主义国家在经济上落后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有的甚至落后很远。

这就决定了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必须把大力发展生产力作为根本任务,努力完成别的国家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实现的工业化和生产社会化、商品化、现代化的艰巨任务。

完成这个任务,赶上和超过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无疑需要很长时间的努力,进行艰苦的探索和奋斗。

第二,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发展状况的制约。

由于社会主义首先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胜利,发展公有经济,改造小农经济,建立、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就成为无产阶级政权的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

由于社会主义首先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胜利,必然会影响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进程。

社会主义消灭了剥削阶级,就意味着实现了人类历史上最高的民主。

但是,这并不就是说这种民主一开始就达到了尽善尽美的地步。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受到这些国家的经济、政治、文化条件的严重制约,建设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面临许多困难,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还要进一步消灭阶级和阶级差别,改变几千年形成的传统观念,建设社会主义的先进文化实现真正的社会公正和平等,从而为人类的崇高理想共产主义社会准备充分的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同样需要经过长期艰苦的努力才能实现。

谈谈你对社会主义在相对落后国家取得胜利的长期性、曲折性、和艰难性的认识

谈谈你对社会主义在相对落后国家取得胜利的长期性、曲折性、和艰难性的认识

谈谈你对社会主义在相对落后国家取得胜利的长期性、曲折性、和艰难性的认识?20世纪,社会主义已从理想变成现实,从一国实践发展为多国实践,开辟了人类社会最伟大变革的历史进程。

但是,社会主义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下面我就来谈谈对社会主义在相对落后国家取得胜利的长期性、曲折性、和艰难性的认识。

一、社会主义从理想到现实的不寻常飞跃,注定了其发展道路的曲折性1、从理论层面看马克思曾预言,社会主义国家是在生产最发达、工人人数最多的国家中产生的,而且是在几个最发达的国家中一起产生。

东方落后国家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可以不经过资本主义的阶段,这些特定的历史条件是:欧洲革命取得了成功,落后国家完成了民主革命,同时,落后国家还要充分吸收资本主义已有的文明成果。

但这些预言都没有实现,社会主义是在落后国家中首先实现的,而这些国家对资本主义的文明成果不是充分吸收,而是自觉不自觉地拒绝。

马克思还预言,社会主义的产生需要阶级力量的推动,无产阶级、工人阶级是实现社会主义的主体力量,无产阶级革命是必然的途径。

当落后国家实现社会主义时,虽然有马克思的科学理论做指导,但假如利用不好,就会成为束缚手脚的弱势,给社会主义的发展带来许多的磨难和难题。

2、从实践层面看其实,如何发展社会主义一直都在探索中。

列宁领导的十月革命为世界革命点燃了一个信号。

他在特殊时期实行战时共产主义,之后联系实际实行新经济政策,这一政策包括征收粮食税、搞非国有化、恢复商业和扩大与资本主义的交往合作等。

而到斯大林,则一改列宁的做法,创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模式,使苏联短期内取得了大进步,实现了与资本主义的抗衡。

但这一模式过分重视重工业,忽视农业和轻工业;不注意发挥地方的积极性,只注重中央集权;由于推行全盘集体化,使农业和农民受到很大的影响和伤害,又由于肃反扩大化,强调社会主义越发展阶级斗争就越尖锐,强化无产阶级专政,导致民主与法制受到严重的破坏。

最可悲的是很多社会主义国家把这一模式当成唯一的途径加以学习,加以僵化。

怎样理解社会主义革命首先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取得胜利

怎样理解社会主义革命首先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取得胜利

关于经济文化落后国家的社会主义革命历史必然性的思考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革命的理论是在西方发达的资本主义条件下形成的,却是在东方落后的国家实现的,这样的理论与实践的矛盾与错位仿佛是马克思的论述所形成的反差。

然而,我觉得这应该是关于马克思主义学说的正确性的一次探讨,故想结合历史谈谈自己的理解与思考。

马克思生前主要是在英国,法国,德国三个国家之间进行社会活动,在这样的资本主义国家意识形态的影响下他只是进行了一般规律性的总结,并没有注意落后经济文化国家的社会主义革命问题,首先是由于革命的客观形势和条件所决定的。

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是通过革命实现的,无论是当时的俄国和中国,劳动群众所受的多重压迫和剥削格外深重。

使得社会矛盾特别尖锐,出现了良好的革命形势,反动统治阶级已经不可能照旧不变得维持自己的统治,工人阶级和劳动群众也不能照旧地生活下去。

革命的主观条件也成熟了,集中表现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已经能够在马列主义的指导下,正确的分析革命的客观条件和革命队伍本身的状况,把马列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本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制定出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斗争政策,广泛发动和组织群众,运用各种斗争形式,直到发动武装起义,进行武装斗争,夺取革命的胜利。

第二,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可以先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进入社会主义,并不违背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从整个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来看,一定的社会形态总是建立在一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之上的,不可能出现落后的生产关系能够长期容纳先进的生产力的现象,但是如果从社会历史发展的某个阶段来看,则又会出现层次不齐相互交错的现象,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但是在一定条件下,在不变更生产关系生产力就不能发展的情况下,生产关系的变更就成为主要的决定的方面,所以,列宁在批判俄国小资本主义的关系时所讲的:“引用树上的原话”这种国际国内条件结合在一起,使得俄国出现了一些在西欧发达国家不可能出现的特征,这就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无产阶级和封建地主阶级,资产阶级和农民,资产阶级和地主阶级等的矛盾交织在一起,使得俄国成为当时世界资本主义体系内在矛盾的集结点和薄弱环节。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03709 第四部分 科学社会主义(7~8章)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03709 第四部分 科学社会主义(7~8章)

第四部分科学社会主义(7~8章)第七章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主要内容:阐述社会主义的发展历程,可概括为:建立、发展、政党。

重点: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发展;对社会主义基本特征的探索;社会主义发展的长期性和曲折性;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性质。

难点: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国家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如何认识苏东剧变。

第一节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一、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1.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19世纪初期欧洲的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有法国的圣西门、傅立叶和英国的欧文。

空想社会主义的历史局限性:没有正确认识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

找不到埋葬资本主义的力量。

找不到通往理想社会的现实道路。

1848年2月发表的《共产党宣言》,是社会主义思想史上的第一个纲领性文件,它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公开面世。

2.无产阶级革命与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无产阶级革命是不同于以往一切革命的最新类型的革命。

无产阶级革命的形式:暴力革命、非暴力革命。

但迄今的实践中,暴力革命是主要的基本形式。

19世纪末20世纪初,列宁提出了社会主义革命可以在一国或数国首先胜利的理论,建立起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维埃俄国的诞生。

二、列宁、斯大林领导下的苏维埃俄国对社会主义的探索1.列宁领导下的苏维埃俄国对社会主义的探索从1917年末的十月革命到1924年初列宁逝世仅有短短的六年多时间,大体可分三个阶段,即进一步巩固苏维埃政权时期、战时共产主义时期、新经济政策时期。

2.斯大林领导下的苏联对社会主义的探索首先是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革。

其次是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

最后是政治思想文化等各项事业的建设与发展。

1936年12月,在苏维埃第八次非常代表大会上通过的苏维埃宪法宣布:苏联已建成社会主义社会。

三、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发展1.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和发展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东欧诸国的社会生产力和资本主义经济关系已有一定程度的发展,在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欧洲,出现了波兰、捷克斯拉伐克、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匈牙利、民主德国、南斯拉夫和阿尔巴尼亚等一批社会主义国家。

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艰巨性和长期性

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艰巨性和长期性


你怎么看? 生产力发展水平最高的才能建立社会主义,中等的就应是
建立资本主义,落后的则只能是建立封建制度???
• 生产工具状况看成为社会发展变革的唯一因素,把复杂的
社会发展问题简单化、庸俗化了。但这幵不完全符合人类 社会历史发展的实际。

例子 中国封建社会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过程来看,就经历过青铜
NO.2
革命力量在这里却有着深厚的基础。 1、这些国家的现代工业无产阶级虽然人数较少, 年龄较轻,但由于身受国际帝国主义、国内资产阶 级和封建势力的多重剥削和奴役,使他们对资本主 义和一切剥削制度特别仇视,具有非常强烈的革命 性。
2、这些国家的农民和小资产阶级处于破产半破产 的困难境地,他们是革命力量最深厚的源泉,是无 产阶级最广大最可靠的同盟者,极易接受无产阶级 的革命纲领和影响。这些国家里工农的巩固联盟, 就成为革命向非资本主义前途发展的推础。
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艰巨性和长期性
华中师大2015
• 苏联十月革命以后和一系列社会主义国家胜利的历史表明,
社会主义首先不是在资本主义经济发达的国家中取得胜利, 而是首先在欧、亚、拉美一些经济落后的国家取得发展和 胜利,这已是世界历史发展的结论。
社会主义首先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 家取得胜利原因
小总结
在殖民地落后国家社会矛盾极端尖锐和革命发展条件日益成熟的基础 上,帝国主义乊间的战争和世界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就成为这些国促使 这些国家革命胜利和向社会主义发展的重要因素。 eg:第一次世界大战俄国的失败和欧洲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削弱,为十月革 命的胜利提供了良好的国际条件;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及战后世界民族解放 运动的高涨,是促迚欧、亚、拉美一系列落后国家革命胜利和走上社会 主义道路的重要因素。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六章_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六章_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

经济基础不同、阶级本质不同、原则与实践的关系不同等。

社会主义民主是人类最高类型的民主,比资本主义民主具有无可比拟
的优越性。

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需要一个历史过程。民主是具体的、历史的
和不断发展着的。要实现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的目标,需要经过
长期的努力。这是因为, 一、肃清封建专制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影响需要一个历史过程;
列宁领导的苏维埃俄国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大体上经历了 三个时期:

一、进一步巩固苏维埃政权时期 二、外国武装干涉和国内战争时期即战时共产主义时期 三、由战时共产主义转变为新经济政策时期
(二)斯大林领导下的苏联对社会主义的探索

列宁逝世后,在斯大林领导下建立了
其特点是:

从经济方面来看,主要是由经济发展战略和经济体制两部 分组成。 在发展战略方面,主要是以高速度发展国民经济为首要任 务,以重工业为发展重点,实现从农业国到工业国的转变。 与这种发展战略相适应,在经济体制方面,主要是在所有 制结构上形成了单一的生产资料公有制形式,在经济运行 中排斥市场机制,完全采用行政手段,形成了过度集中的 指令性计划经济模式。
唯物史观-人类发展
剩余价值学说-资本主义剥削
(二)无产阶级革命与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飞跃,是通过无产阶级革命实现的。
无产阶级革命是迄今人类历史上最广泛、最彻底、最深刻的革命,
是不同于以往一切革命的最新类型的革命。这是因为: 第一,无产阶级革命是彻底消灭一切私有制、代之以生产资料公有

无产阶级专政思想的诞生,是马克思主义科学思想体系形成
的重要标志之一。

无产阶级专政是人类社会国家发展史上的伟大飞跃,它是人 类社会最后的也是最进步的新型国家政权。

对落后国家社会主义革命首先取胜的再思考

对落后国家社会主义革命首先取胜的再思考

对落后国家社会主义革命首先取胜的再思考张祥云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看来, 社会主义革命只能在资本主义得到充分发展的基础上才有可能发生,虽然恩格斯也曾预言,像俄国这样的落后国家, 有可能在不经过资本主义充分发展的情况下首先爆发社会主义革命, 但是, 一个必要的条件是这一革命必须得到欧洲国家随之而来的革命的支持。

就是十月革命的领导者列宁及布尔什维克党, 在十月革命之后也曾企盼能以此引发一场欧洲范围的社会主义革命, 从而把俄国革命纳入世界革命的轨道。

但这场革命并没有爆发, 而且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之后, 在欧洲社会主义运动普遍陷入低潮的情况下, 俄国的革命却存活了下来。

不仅如此, 作为二十世纪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发展的一个基本的事实, 十月革命之后, 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发展无一例外地都发生在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

正是由于经典理论与现实运动的这一反差, 所以从十月革命胜利之初便有人对这一革命的合理性提出诘难,而八十年代末,当社会主义运动在世界范围内受挫的时候, 更是有人把社会主义革命在落后国家取胜这一历史事实作为“原罪”加以谴责。

因此, 在回顾二十世纪世界社会主义运动时,首先遇到的是: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在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取得胜利的合理性和必然性的问题。

如何认识这一问题是我们今天认真总结历史经验与教训的前提与基础。

在本世纪八十年代末世界社会主义运动所遭受的大挫折面前, 把社会主义革命在落后国家取胜这一历史事实当作“原罪”加以谴责的作法,其错误是显而易见的。

首先, 这一思维方法严重背离马克思主义认识论。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 理论来源于实践,并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完善。

所以, 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不应用传统的理论去诽难实践, 而应在实践的基础上去更新和发展理论, 使理论更有生机与活力。

在现实的运动面前, 固守传统的理论, 只能陷入教条主义,窒息实践和理论的发展。

其次, 社会主义革命的成功与革命胜利后建设的受挫是两件不同的事情, 有着不同的历史根源, 正象不能把拿破仑第一帝国的崩溃归咎于1789 年法国大革命一样,我们也不能把当前社会主义建设的挫折归咎于社会主义在落后国家取胜这一事实。

【考研政治】马原第七、八章 科学社会主义经典总结

【考研政治】马原第七、八章  科学社会主义经典总结

马原第七、八章科学社会主义经典总结1.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两次飞跃:19世纪中叶,社会主义从空想发展到科学;20世纪初,社会主义从理论发展到实践。

2.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发展对人类历史发展的巨大贡献:第一,社会主义开始作为一种新的社会制度发挥出历史作用。

第二,社会主义国家的存在及其在经济、政治、外交、军事上的影响,改变了世界的政治格局,在很大程度上遏制了资本主义和霸权主义在全世界的扩张。

第三,社会主义力量坚定地支持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推动着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潮流。

第四,社会主义在当代引导着世界人民的前进方向。

3.第一国际和巴黎公社马克思、恩格斯在指导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过程中,阐述了各国无产阶级政党相互关系的重要原则。

在马克思、恩格斯的指导下,各国工人政党于1864年建立了工人运动的国际联合组织—“第一国际”。

在第一国际期间,马克思、恩格斯展开同蒲鲁东主义、工联主义、拉萨尔主义和巴枯宁主义的斗争,使马克思主义在工人运动中占据了统治地位,奠定了国际无产阶级争取社会主义斗争的基础。

1871年3月18日至5月28日的巴黎工人起义和由此建立起的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尽管巴黎公社存在的时间很短,但公社期间所实行的一系列主张和措施为无产阶级革命和工人运动留下了宝贵经验。

马克思高度评价巴黎公社的意义,认为“公社的原则是永存的”。

4.十月革命胜利与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列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和俄国实际,制定了无产阶级革命的战略策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列宁深刻论述了社会主义革命可以首先在一个或者几个国家获得胜利,并且将这一理论付诸实践,在革命形势成熟的条件下,领导了俄国十月革命。

1917年11月7日(俄历10月25日),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领导彼得格勒工人和士兵群众,通过武装起义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取得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

十月革命是世界历史上划时代的重大事件,产生了深远的历史影响。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答案--第六章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答案--第六章
答: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可以先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进 入社会主义。因为:1、中国、俄国等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是相对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不是非洲式的落后。这些国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有一定程度的发展, 出现了无产阶级与无产阶级政党,有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都具备了发动无产阶级革命的条件。2、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国家机器比较强大,加之统治阶级利用让步、福利政策、将社会矛盾转嫁到落后国家等方法,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阶级矛盾,影响了社会主义革 命的发生。落后国家人民受国内外资本家双重剥削和压迫,革命要求更迫切;加之统治阶级力量相对薄弱,客观上有利于社会主义革命发生与胜利。3、生产力是发 动革命的根本条件,但不是直接条件4、社会形态的更替在薄弱环节突破,在历史上具有普遍性。所以,考茨基将相对落后国家取得社会主义胜利看做“畸形早产儿”的观点,是错误的。
社会主义民主是人类社会最高类型的民主。与以剥削阶级占统治地位的社会的少数人的民主在性质上根本不同,社会主义民主是绝大多数人的民主,他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无产阶级专政是建设社会主义民主的需要。列宁曾经把无产阶级专政又称作“无产阶级民主制”,就是突出其发展民主的只能。随着专政只能的逐渐缩小,民主职能逐步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得到充分发展,最后作为国家制度的民主也将归于消亡。
②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可以先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进入社会主义,并不违背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一定的社会形态的总是建立在一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上,但是在社会历史的发展的了,某个阶段,又会出现参差不齐、相互交错的现象。在一定条件下,不变更生产关系生产力就不能发展的情况下,生产关系的变更就成为主要的决定方面。
总之,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率先进入社会主义,也是历史发展规律作用的结果。
1、 考茨基认为:在俄国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制度这种做法,就像“一个孕妇,她疯狂万分地猛跳,为了把她无法忍受的怀孕期缩短并引起早产。”“这样生下 来的孩子,通常是活不成的。”“早产论”的内容和论证方式虽然没有什么变化,但在不同时期对人们的影响却不一样。20世纪末,由于国际社会主义运动转入低 潮,“早产论”似乎得到了某种“验证”,因而不同程度地造成了一定的思想混乱。你认为应如何看待社会主义“早产论”?

社会主义首先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取得胜利的原因及特点

社会主义首先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取得胜利的原因及特点

社会主义首先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取得胜利的历史必然性交通1092罗冬琪 200911813223社会主义首先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取得胜利的原因19世纪中叶,马克思、恩格斯根据自由资本主义阶段的历史条件,曾经认为,社会主义革命不可能在单独一个国家内发生和取得胜利,它将在资本主义国家、至少在主要的资本主义大工业发展形成了世界市场,把全球各国人民,尤其是资本主义国家的人民,彼此紧紧地联系起来,致使每个国家的人民都受着另一国家事变的影响。

大工业的发展,使所有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发展得不向上下,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成了社会上两个起决定作用的阶级,它们之间的斗争成了这一时代的主要斗争。

各国资产阶级政府在反对无产阶级时是一致的,它们会联合起来共同镇压一个国家的无产阶级革命。

因此,社会主义革命是国际的事业,它将在一切资本主义国家发生,至少在英、法、德同时发生,才能取得胜利。

第一,从人类历史的发展来看,在同一社会形态的众多国家和民族向更高社会形态迈进的过程中,经济比较发达、制度相对完善的国家和民族,其社会形态的演进往往带有滞后的特点。

因此,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先于发达国家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并不是人类社会发展中独有的现象。

第二、本世纪上半叶,世界社会主义的革命突破虽然都发生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究其原因,仍在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社会基本矛盾及其由此而引发的其他社会矛盾的空前激化。

落后国家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通过战争向外转移危机和矛盾的结果。

第三、二十世纪落后国家社会主义革命的兴起是和帝国主义战争联系在一起的。

帝国主义战争,作为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产物,不仅给落后国家的革命造成有利的国内革命形势,同时,它也使帝国主义各国在战争中相互削弱,使资本主义统治链条上出现薄弱环节为革命的突破创造了有利的国际形势。

第四,任何一场革命都不可能在条件完全具备、万无一失的情况下进行,革命总是有风险的。

对于革命者来说,不顾革命的主客观条件,盲目蛮干、搞冒险主义固然是不可取的,但在应当行动的时刻不敢行动或动作迟缓,同样也是不足取的。

社会主义革命何以首先在不发达国家取得胜利

社会主义革命何以首先在不发达国家取得胜利

社会主义革命何以首先在不发达国家取得胜利社会主义革命首先在不发达国家取得胜利,是一种历史现象。

这其中涉及到许多复杂因素,需要从多个维度来分析。

不发达国家在资本主义体系下的地位决定了他们对社会主义革命的需求和可能性。

不发达国家面临的社会矛盾和经济问题,使得社会主义思想在这些国家更容易发酵和传播。

社会主义革命在不发达国家取得的成功也增加了社会主义思想的吸引力,影响了全球范围内的社会变革。

社会主义革命首先在不发达国家取得胜利,是历史环境和社会现实的综合结果。

不发达国家在资本主义体系下的地位决定了他们对社会主义革命的需求和可能性。

在资本主义体系下,发达国家占据着制高点,拥有着更多的资源和权力。

这使得他们在国际政治和经济领域占据主导地位,不太可能去主动颠覆现有的体制和秩序。

相比之下,不发达国家则受制于发达国家的经济压迫和政治欺凌,常年处于弱势地位。

受尽了殖民侵略和剥削的这些国家,其广大人民群众长期饱受着贫困、饥饿和压迫,社会矛盾日益尖锐。

不发达国家的人民更加渴望社会变革,更愿意积极参与社会主义革命。

而发达国家的相对富足和相对稳定,使得他们更容易接受现有的体制和秩序,对社会主义的呼声也相对较小。

不发达国家面临的社会矛盾和经济问题,使得社会主义思想在这些国家更容易发酵和传播。

长期的殖民统治和外来侵略,导致了不发达国家内部的社会分裂和矛盾。

民族矛盾、阶级矛盾、地区矛盾等问题交织在一起,使得这些国家的社会秩序不稳定,社会动荡不安。

不发达国家的经济问题也严重。

贫穷落后、资源匮乏、经济发展困难等问题严重困扰着这些国家,造成了经济上的困难和压力。

在这种情况下,社会主义思想对于解决这些国家的社会矛盾和经济问题具有更高的吸引力。

社会主义思想更容易在不发达国家发酵和传播,形成社会主义革命的思想基础和群众基础。

社会主义革命在不发达国家取得的成功也增加了社会主义思想的吸引力,影响了全球范围内的社会变革。

中国、古巴、越南等不发达国家在20世纪曾相继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功。

社会主义首先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取得胜利的原因及特点

社会主义首先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取得胜利的原因及特点

社会主义首先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取得胜利的原因及特点1.徐昕《社会主义在较落后国家可先取得胜利的理论无可置疑》,《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1991年第1期2.杨子萍《社会主义在经济文化比较落后国家首先取得胜利符合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辨证关系原理》,《思想理论教育导刊》1994年11期3.赵子良《社会主义首先在不发达国家取得胜利符合历史的辩证法》,《武警学院学报》2002年第3期4.张祥云《对落后国家社会主义革命首先取胜的再思考》,《科学社会主义》1998年第6期5.顾有富《比较落后的国家实现社会主义之分析》,《玉溪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年第二期6.吴邛《从落后国家的实际建设社会主义》,《重庆社会科学》2000年第5期7.钟读仁、赵斌、冯新广《邓小平与列宁关于经济文化落后国家间者社会主义思想的比较研究》,《理论学刊》1998年第5期8.张国祺、张越川《对马克思关于落后国家社会主义发展道路问题的再思考》,《毛泽东思想研究》2003年11月9.蔡继明《关键是弄清非劳动生产要素的作用——也谈深化对劳动价值论的认识》,《学术月刊》2001年第10期10.贾俊民《对一个世纪性重大课题的回答—关于经济不发达国家率先进入社会主义问题再探讨》,《南京社会科学》2000年第7期11.马润青《恩格斯晚年对东方落后国家走向社会主义的探索》,《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2期12.孙代尧《经济落后国家发生社会主义革命的发展视角分析》,《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6年第7期13.张雷声《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探索》,《高校理论战线》2000年第11期14.张雷声《马克思对经济文化落后经济发展问题的探索》,《学术界》2000年第2期15.冯书泉《经济文化比较落后国家率先进入社会主义的历史合理性再研究》,《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05年第6期16. 周作芳《列宁关于落后国家社会主义历史合理性思想述论》,《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4月17.陈哲《列宁晚年对经济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新探索》,《咸宁师专学报》1998年2月18.超茶英《论20世纪落后国家的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前沿》1998年第6期19.刘笑燕《论列宁关于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思想》,《前沿》1997年第5期20.鄢显骏《论落后国家建立社会主义的路径选择》,《学术探索》2000年第3期21.朱晓鹏《论马克思晚年关于落后国家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论构想》,《黄淮学刊》(社会科学版)1995年9月22.朱必祥《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对列宁新经济政策理论的再思考》,《南京理工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1期23.陈友义《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理论反思》,《湖南教育学院学报》1995年第3期24.毕志国《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途径、方法的理论探索---读列宁的《论粮食税》等论著》,《马克思主义研究》1996年第2期25.朱宗友《落后国家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可贵探索---论列宁新经济政策思想及其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意义》,《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年12月26.黄德良《落后国家社会主义建设得独特道路》,《江西社会科学》2001年第9期27.宋才发《落后国家社会主义建设艰巨性溯源与评析》,《社会主义研究》1998年第2期28.洋龙《马克思论社会主义可能在落后国家取得胜利》,《坏化师专学报》1996年第6期29.张成杰、贾俊民《社会主义革命首先在落后国家取得胜利是世界社会主义革命的客观规律》,《思想理论教育导刊》1995年第3期30.李济琛《社会主义首先在落后国家建立后所面临的历史性挑战》,《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4期31.董建萍《试论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特殊性质和特殊性质规律》,《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1998年第5期32.王明华《试析经济落后国家率先进入社会主义问题》,《松辽学刊》(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2期33.石镇平《试析列宁关于落后国家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理论》,《湖北社会科学》2006年第12期34.曹际祥《是历史的误会还是历史的创举—略论社会主义首先在经济文化比较落后国家胜利的必然性》,《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3期35.诸大建、周兵、丁霞萍《探索经济文化落后国家的社会主义道路—主题社会主义研究论纲》,《同济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4年5月36.张锡恩《探索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曲折进程—从列宁到邓小平》,《山东社会科学》1994年第4期37.钟读仁、赵斌、冯新广《灯小平与列宁关于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思想的比较研究》,《理论学刊》1998年第5期38.杨成生《关于经济不发达国家首先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历史必然性问题研究综述》,《承德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88年第4期39.杨耕《关于落后国家社会主义革命必然性的历史沉思—论马克思、列宁、毛泽东对落后国家社会主义革命必然性的理解》,《天津社会科学》1991年第1期40.孙宽平《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途径和方法的历史探索》,《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1994年第1期41.李建德《论经济落后国家首先进入社会主义》,《江西社会科学》(庆祝建国四十周年论文专辑)42.刘笑燕《论列宁关于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思想》,《前沿》1997年第5期43.石镇平《论落后国家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迂回道路》,《湖北社会科学》2006年第12期44.朱晓鹏《马克思关于落后国家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1年第4期45.薛汉伟、辛仲勤、潘国华《社会主义革命的必然性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具体进程---论马克思关于工业相对落后国家首先爆发革命的思想》,《马克思主义研究》1985年第2期46.郭悦《社会主义革命在落后国家发生的原因新探》,《长白学刊》1989年第5期47.卢景辉《试论社会主义在不发达国家的首先胜利》,《广州大学学报》(综合版)2000年8月社会主义首先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取得胜利的原因及特点的研究观点摘录一、社会主义首先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取得胜利的原因19世纪中叶,马克思、恩格斯根据自由资本主义阶段的历史条件,曾经认为,社会主义革命不可能在单独一个国家内发生和取得胜利,它将在资本主义国家、至少在主要的资本主义大工业发展形成了世界市场,把全球各国人民,尤其是资本主义国家的人民,彼此紧紧地联系起来,致使每个国家的人民都受着另一国家事变的影响。

社会主义革命首先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取得胜利的历史必然性

社会主义革命首先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取得胜利的历史必然性

社会主义革命首先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取得胜利的历史必然性人类社会从起先的原始社会到奴隶制社会,再到封建制社会,又到资本主义,继而又到社会主义逐步改善体现了人类文明的渐变式发展与进步。

人们形象地认为经济文化越是强大的国家必然先于其他落后国家进入更加文明,更加完善的社会制度。

但是从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各国一系列的世界变革来看趋势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先于步入社会主义。

这看似违反规律,但实际上却是历史的一种必然选择。

原因如下:1、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先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进入社会主义社会,是由革命的客观形势和条件所决定的。

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进入到帝国主义阶段,世界范围内的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日益尖锐化,矛盾的焦点集中在经济落后的国家,出现了很好的革命形势。

简单地来说就是由于经济文化发达的国家的资本主义制度比较完善,人民之间没有很严重的矛盾,所以没有社会主义发展的土壤,革命的阻力比较大。

而对于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来说,人民矛盾非常尖锐,所以人们的革命斗争积极性比较高,这样就造成了这样的国家率先取得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

而且我认为从封建社会步入资本主义社会也是这样的情况。

西欧在清朝以前无论是在经济还是文化上都是远远落后与中国的,但是他们却能先于中国进入资本主义社会,这是为何?其实资本主义的出现首先是在一千多年前中国的宋朝,宋朝巅峰时期人口亿,据我查询资料,此时中国的经济总量占到世界的80%。

可以说这是中国封建制发展的巅峰时期,人民富足,社会矛盾极少,终宋一朝,并没爆发过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这个时候资本主义虽然萌芽却没有很好的生长土壤,发展所受阻力较大。

再加上后来被奴隶制异族入侵,经济文化受到不可逆转的破坏,资本主义也夭折了。

后来的明朝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经济总量一度接近宋朝巅峰,后期资本主义又开始萌发。

奈何天亡华夏,奴隶制异族又入侵,从此中华经济文化一蹶不振,到现在还没恢复。

西方也就是在明末清初慢慢步入资本主义社会,从此西风压倒东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会主义首先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取得胜利的原因及特点1.徐昕《社会主义在较落后国家可先取得胜利的理论无可置疑》,《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1991年第1期2.杨子萍《社会主义在经济文化比较落后国家首先取得胜利符合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辨证关系原理》,《思想理论教育导刊》1994年11期3.赵子良《社会主义首先在不发达国家取得胜利符合历史的辩证法》,《武警学院学报》2002年第3期4.张祥云《对落后国家社会主义革命首先取胜的再思考》,《科学社会主义》1998年第6期5.顾有富《比较落后的国家实现社会主义之分析》,《玉溪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年第二期6.吴邛《从落后国家的实际建设社会主义》,《重庆社会科学》2000年第5期7.钟读仁、赵斌、冯新广《邓小平与列宁关于经济文化落后国家间者社会主义思想的比较研究》,《理论学刊》1998年第5期8.张国祺、张越川《对马克思关于落后国家社会主义发展道路问题的再思考》,《毛泽东思想研究》2003年11月9.蔡继明《关键是弄清非劳动生产要素的作用——也谈深化对劳动价值论的认识》,《学术月刊》2001年第10期10.贾俊民《对一个世纪性重大课题的回答—关于经济不发达国家率先进入社会主义问题再探讨》,《南京社会科学》2000年第7期11.马润青《恩格斯晚年对东方落后国家走向社会主义的探索》,《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2期12.孙代尧《经济落后国家发生社会主义革命的发展视角分析》,《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6年第7期13.张雷声《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探索》,《高校理论战线》2000年第11期14.张雷声《马克思对经济文化落后经济发展问题的探索》,《学术界》2000年第2期15.冯书泉《经济文化比较落后国家率先进入社会主义的历史合理性再研究》,《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05年第6期16. 周作芳《列宁关于落后国家社会主义历史合理性思想述论》,《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4月17.陈哲《列宁晚年对经济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新探索》,《咸宁师专学报》1998年2月18.超茶英《论20世纪落后国家的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前沿》1998年第6期19.刘笑燕《论列宁关于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思想》,《前沿》1997年第5期20.鄢显骏《论落后国家建立社会主义的路径选择》,《学术探索》2000年第3期21.朱晓鹏《论马克思晚年关于落后国家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论构想》,《黄淮学刊》(社会科学版)1995年9月22.朱必祥《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对列宁新经济政策理论的再思考》,《南京理工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1期23.陈友义《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理论反思》,《湖南教育学院学报》1995年第3期24.毕志国《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途径、方法的理论探索---读列宁的《论粮食税》等论著》,《马克思主义研究》1996年第2期25.朱宗友《落后国家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可贵探索---论列宁新经济政策思想及其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意义》,《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年12月26.黄德良《落后国家社会主义建设得独特道路》,《江西社会科学》2001年第9期27.宋才发《落后国家社会主义建设艰巨性溯源与评析》,《社会主义研究》1998年第2期28.洋龙《马克思论社会主义可能在落后国家取得胜利》,《坏化师专学报》1996年第6期29.张成杰、贾俊民《社会主义革命首先在落后国家取得胜利是世界社会主义革命的客观规律》,《思想理论教育导刊》1995年第3期30.李济琛《社会主义首先在落后国家建立后所面临的历史性挑战》,《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4期31.董建萍《试论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特殊性质和特殊性质规律》,《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1998年第5期32.王明华《试析经济落后国家率先进入社会主义问题》,《松辽学刊》(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2期33.石镇平《试析列宁关于落后国家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理论》,《湖北社会科学》2006年第12期34.曹际祥《是历史的误会还是历史的创举—略论社会主义首先在经济文化比较落后国家胜利的必然性》,《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3期35.诸大建、周兵、丁霞萍《探索经济文化落后国家的社会主义道路—主题社会主义研究论纲》,《同济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4年5月36.张锡恩《探索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曲折进程—从列宁到邓小平》,《山东社会科学》1994年第4期37.钟读仁、赵斌、冯新广《灯小平与列宁关于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思想的比较研究》,《理论学刊》1998年第5期38.杨成生《关于经济不发达国家首先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历史必然性问题研究综述》,《承德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88年第4期39.杨耕《关于落后国家社会主义革命必然性的历史沉思—论马克思、列宁、毛泽东对落后国家社会主义革命必然性的理解》,《天津社会科学》1991年第1期40.孙宽平《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途径和方法的历史探索》,《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1994年第1期41.李建德《论经济落后国家首先进入社会主义》,《江西社会科学》(庆祝建国四十周年论文专辑)42.刘笑燕《论列宁关于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思想》,《前沿》1997年第5期43.石镇平《论落后国家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迂回道路》,《湖北社会科学》2006年第12期44.朱晓鹏《马克思关于落后国家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1年第4期45.薛汉伟、辛仲勤、潘国华《社会主义革命的必然性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具体进程---论马克思关于工业相对落后国家首先爆发革命的思想》,《马克思主义研究》1985年第2期46.郭悦《社会主义革命在落后国家发生的原因新探》,《长白学刊》1989年第5期47.卢景辉《试论社会主义在不发达国家的首先胜利》,《广州大学学报》(综合版)2000年8月社会主义首先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取得胜利的原因及特点的研究观点摘录一、社会主义首先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取得胜利的原因19世纪中叶,马克思、恩格斯根据自由资本主义阶段的历史条件,曾经认为,社会主义革命不可能在单独一个国家内发生和取得胜利,它将在资本主义国家、至少在主要的资本主义大工业发展形成了世界市场,把全球各国人民,尤其是资本主义国家的人民,彼此紧紧地联系起来,致使每个国家的人民都受着另一国家事变的影响。

大工业的发展,使所有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发展得不向上下,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成了社会上两个起决定作用的阶级,它们之间的斗争成了这一时代的主要斗争。

各国资产阶级政府在反对无产阶级时是一致的,它们会联合起来共同镇压一个国家的无产阶级革命。

因此,社会主义革命是国际的事业,它将在一切资本主义国家发生,至少在英、法、德同时发生,才能取得胜利。

-----顾有富《比较落后的国家实现社会主义之分析》,《玉溪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年第二期第一,从人类历史的发展来看,在同一社会形态的众多国家和民族向更高社会形态迈进的过程中,经济比较发达、制度相对完善的国家和民族,其社会形态的演进往往带有滞后的特点。

因此,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先于发达国家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并不是人类社会发展中独有的现象。

第二、本世纪上半叶,世界社会主义的革命突破虽然都发生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究其原因,仍在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社会基本矛盾及其由此而引发的其他社会矛盾的空前激化。

落后国家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通过战争向外转移危机和矛盾的结果。

第三、二十世纪落后国家社会主义革命的兴起是和帝国主义战争联系在一起的。

帝国主义战争,作为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产物,不仅给落后国家的革命造成有利的国内革命形势,同时,它也使帝国主义各国在战争中相互削弱,使资本主义统治链条上出现薄弱环节为革命的突破创造了有利的国际形势。

第四,任何一场革命都不可能在条件完全具备、万无一失的情况下进行,革命总是有风险的。

对于革命者来说,不顾革命的主客观条件,盲目蛮干、搞冒险主义固然是不可取的,但在应当行动的时刻不敢行动或动作迟缓,同样也是不足取的。

无产阶级革命家总是将革命的胆略和求实精神结合,最大限度地发挥主观能动性,抓住革命时机敢于革命,敢于取胜。

--------张祥云《对落后国家社会主义革命首先取胜的再思考》,《科学社会主义》1998年第6期社会主义革命的突破都发生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根本原因之一,在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社会基本矛盾以及由此引发的其他社会矛盾的空前激化。

落后国家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通过战争向外转移危机和矛盾的必然结果。

第一,在十月革命和中国革命的时代,俄国和中国都分别处于世界资本主义矛盾的焦点。

第二,由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俄、中两国都形成了社会主义革命的领导力量和组织力量,有了比较成熟的党。

第三,由于俄国及中国的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尚未建立或不稳固,无产阶级政党没有合法地位,无法像西欧国家社会主义政党或工人政党那样按照议会斗争的模式采取合法斗争的形式,基本上只能搞地下活动,走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第四,俄、中两国在当时都有了一定程度的资本主义物质基础。

马克思主义认为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创造了物质前提,没有一一定程度资本主义的发展不可能建立社会主义。

---- 冯书泉《经济文化比较落后国家率先进入社会主义的历史合理性再研究》,《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05年第6期1905年俄国革命失败后,列宁分析了帝国主义时代世界经济政治发展的新条件,结合国际工人运动和俄国革命实际,提出了社会主义发展的新战略,这就是社会主义不可能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取得胜利,而只能首先在经济很不发达,但矛盾尖锐、又具备了一定主观条件的国家取得胜利。

1.帝国主义时代,各国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规律作用的结渠。

2.帝国主义时代,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这一规律的作用。

-----卢景辉《试论社会主义在不发达国家的首先胜利》,《广州大学学报》(综合版)2000年8月19世纪20世纪初,资本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

只有到这时,社会主义革命胜利的客观物质条件才告成熟,世界才进入直接实践社会主义革命的时代。

同时,由于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作用,革命不可能在所有国家同时胜利,只能首先在少数乃至一国取得胜利。

在发达国家,社会主义革命的物质基础无疑是成熟地存在着。

然而,革命的政治条件,尤其是主观力量却不易成熟。

第一,帝国主义对海外进行空前规模的侵略掠夺。

为其找到了新的发展空间。

第二,经济剥削的重心由国内移至国外,使本国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有所缓和,特别是垄断资产阶级从殖民地半殖民地获取高额利润,并将一部分用于收买工人贵族,分裂、破坏工人运动,造成右倾机会主义思潮在工人队伍中蔓延,从而大大削弱了革命力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