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鲁迅小说中“死亡”
鲁迅先生文章《死》读后感
鲁迅先生文章《死》读后感
面对死亡这样一个人生的终极命题,中国人由于生死“久已被人们随意处置”,而“认为无足重轻,所以自己也看得随随便便,不像欧洲人那样认真了”。因此,“模模胡胡”地死掉的大有人在。更助成中国人对死的随便的是他们相信死后的状态,相信人死后会成为鬼,“不算是一无所有”。然而对这死后之鬼,又会因为生前的社会地位高低和财富的多寡而有不同的希求。有地位、权势和金钱的人,希望能“成佛”或“超出轮回”,穷人则希望立即投胎,小康者安于长久地做“小康之鬼”。在“模模胡胡”的人看来,阴间一如阳间,并无毫厘差别。
鲁迅似乎也“正是这随便党的一个”,然而却不能等同于“随便党”里的其他人。他对死的随便是出于“无怖于死”,因为他并不知道死后“灵魂的有无”,所以他生前并未汲汲于为自己死后之“鬼”而筹划过。
那么,鲁迅对死的随便出于何因呢?出于“无怨于生”。孔子云:“未知生,焉知死。”生的道理还未弄明白,怎么有资格谈死呢?鲁迅是一个“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的战士,他以“虽九死其犹未悔”的精神动力为人生、为社会、为未来积极奋斗着。
他对于生命的哲学是“无怨于生”,抓住今天,抓住今生,顽强奋进。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认为:“踏实的人承认不免一死倒是必然的,从而作出选择,决定现在好好生活;这样万一死之很快袭来,他的一生已经有了某种意义了。”鲁迅挚友许寿裳曾把“勤劳”列为鲁迅最突出特点之一。他夜以继日地劳作,甚而至于忘食。“从去年起,每当病后休养,躺在藤躺椅上,每不免想到体力恢复后应该动手的事情:做什么文章,翻译或印行什么书籍。想定之后,就结束道:‘就是这样罢—但要赶快做’。”
向死而生——也论鲁迅、余华小说中的“死亡”意蕴
仅有主观的心理感受 , 也有客观 的生理上的把握 , 从而化作他
意蕴 的不同开掘进行对 比 , 进一步探讨他们创作的独特性。
鲁迅作为我 国伟大的文学家 、 思想家 , 出生并生活在灾难 沉重 的充满着 “ 血的腥味”的旧中国, 当时死亡 威胁着每一位
国人 。 这使 鲁 迅 看 到许 许 多 多人 的死 亡 : 亲 因 中医之 误 而 他父
的最忠实的儿子心上的永远移不去 的梦魇 ”1 [ l 。这些 血的事实
也再现了大量的人物死亡情景 ,这 和作者独特的童年记忆有 很大的关 系。 余华 曾在 《 现实一种 》( 意大利版 ) “ 的 序言”中 这样写道 : 对于死亡和血 , “ 我却是心情平 静 , 和我童年生 这
活的环境有关。 我是在医院里长大的 , 我经常坐在 医院手术室
上, 鲁迅和余华作 为他们各 自时代 的先锋 , 用他们独特的笔触
建立起 了各 自不 同的小说艺术世界 , 用人物 的悲惨结局 , 对人 生做着不同的探寻 , 启发着人们对人生 、 社会以及人类命运作 进一步的思考。 本文试 图对两位作家在小说创作中对 “ 死亡 ”
鲁迅先生的《死》读后感300字
《死》读后感
我读完鲁迅先生写的《死》,对我来说才是一种震撼!这篇文章是1936年9月写的,一个月之后,鲁迅先生就去世了。虽然他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已经是病重,甚至说是病入膏肓了,但他的意识依然这么清醒,所以“民族魂”这个头衔绝不为过。当时,鲁迅先生的肺部在X光检查得知,他的肺病已经是不可救药,在五年前一个跟他同样情况的一个病例,早早地判了死刑,而他还能顽强的活到现在;更让我感到不可思议的是,在文章中这一个细节还是轻描淡写,丝毫没察觉出他的焦虑感,好像跟普通的小事那样去陈述。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生老病死”都是我们每个人都要面临的客观问题。有的人死了,只是一个自然更替的过程,仅仅标志着一个普通生命走到尽头而已;有的人死了,留给我们的却是无限的思考。
浅论鲁迅小说中的死亡描写及其意义
浅论鲁迅小说中的死亡描写及其意义
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作家之一,他的小说作品以深刻的社会批判和生动的形象描写为主要特点。死亡是鲁迅小说中重要的意象之一,其描写不仅体现了作品的悲壮气息,更彰显出作品中所蕴含的深厚哲学思考。
首先,鲁迅小说中的死亡描写具有明显的现实主义色彩。鲁迅是一位呼吁社会改革的作家,他笔下的死亡描写往往是基于现实社会中的惨状而来。例如,鲁迅的代表作之一《阿Q正传》中描写了阿Q在社会底层苦苦挣扎的生活状态,最终在绝望中自杀,此时的死亡描写不仅是文学创作上的一笔,更具有强烈的现实批判意味,反映了中国社会的黑暗和无望。
总之,鲁迅小说中的死亡描写不仅是文学表现形式上的技巧,更是作品所反映的现实和思考的具象化体现。其深刻而微妙的艺术创作和思想意义,对于中国现代文学和文化的发展,乃至于对全人类的思考,都产生了深远而重要的影响。
解读鲁迅小说中的死亡意识
解读鲁迅小说中的死亡意识
作者:莫莉
来源:《文教资料》2010年第07期
摘要: “死亡”在文学中历来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甚至可以说是文学创作中众多作家始终坚持的一个母题,鲁迅就是其中的一个代表。在很多小说中,他以其独特的生命体验通过对作品中人物的塑造及其不幸的遭遇来阐释他对“死亡”的理解,透露出强烈的死亡意识。而这种死亡意识有着深刻的内涵,那就是对文化之死的痛斥,对生命之生的唤醒。
关键词: 鲁迅小说死亡文化死亡生命意识
鲁迅——中国现代文学之父,他开创了白话小说,也开创了死亡叙事文学。他的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就是对一个个人“死亡”的冷静见证,更是对中国赖以生存的固有的致人死的封建文化的宣战。其在小说集《呐喊》、《彷徨》中始终关注着这个问题,各种死亡的阴影爬满了他的小说边缘。如《狂人日记》中狂人的最终命运是被吃,《孔乙己》中孔乙己那渐渐远去的身影让人想到的也只有死,《药》中被杀头的夏瑜和吃了人血馒头后仍难逃一死的华小栓,《阿Q正传》中糊里糊涂就被枪毙了的阿Q,《祝福》中在祝福声中默默死去的祥林嫂,还有《孤独者》中在孤寂中死去的魏连殳,《伤逝》中在“无爱的人间”死去的子君……
一、鲁迅小说中的死亡意识
在生命历程中曾多次与死亡邂逅,他把这些真实的感受融入到自己的小说创作中,在鲁迅的众多作品中都忽明忽暗地渗透着死亡意识。在他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大量的与死亡相关的内容。对于死亡主题的描绘,他表现了一种惊人的爱恋。
《狂人日记》是对死亡的冷静叙述,即“人吃人”社会的诅咒,但更是对中国人赖以生存的固有封建文化的痛斥,借助狂人的话,那就是一种吃人的文化。“吃人”的结果便是被吃对象的死亡。在作品中除了狂人以外,不是吃人者就是吃人者的帮凶,整部作品都充满了死亡的恐怖阴影。死亡如同一只无形的大手扼制人的命运之喉,狂人惧怕死亡,死亡在他的眼里是那样的恐怖,但他终究还是难逃被吃的厄运。
中国现代文学中的生命与死亡
中国现代文学中的生命与死亡
中国现代文学是一座丰富多彩的文化宝库,其中生命与死亡是一个永恒的主题。作家们通过描绘人物的生命历程和面对死亡的态度,探索着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本文将以几位优秀作家的作品为例,探讨中国现代文学中生命与死亡的主题。
在鲁迅的作品中,生命与死亡是一个重要的主题。在《狂人日记》中,主人公
讲述了他在精神病院中的经历。这个主人公认为,人的生命是毫无意义的,他们只是像鸡一样被屠宰。他对生命的绝望和对死亡的渴望,表达了他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对人性的怀疑。鲁迅通过这个疯狂的主人公,揭示了社会对个体生命的漠视和对人性的践踏。
而在余华的小说《活着》中,生命与死亡的主题也扮演着重要角色。小说讲述
了一个普通农民的一生,他经历了战争、饥荒和家庭的变故。在这个艰难的环境中,主人公坚持活下去,他对生命的执着和对家庭的责任感让人动容。小说中的主人公在面对死亡时,选择了坚持生存,他的生命力和对生命的珍视,让读者反思生命的真正意义。
除了鲁迅和余华,王小波的作品也探讨了生命与死亡的主题。在他的小说《黄
金时代》中,主人公李银河面对自己的绝症,选择了积极面对生活和死亡。她通过写作和思考,寻找生命的意义。小说中的李银河对生命的热爱和对死亡的接受,展示了一个强大而智慧的女性形象。王小波通过这个故事,传达了对生命的珍视和对死亡的勇敢面对。
除了这些作家,中国现代文学中还有许多作品涉及生命与死亡的主题。例如,
莫言的小说《红高粱家族》通过描绘三代人的生活经历,展现了农村人民在历史变革中的坚韧与生命力。另外,张爱玲的小说《色戒》也以生命与死亡为背景,探讨了人性的复杂和欲望的冲突。
鲁迅的生死观
鲁迅的⽣死观
鲁迅的⽣死观
鲁⼈
总觉得鲁迅对待⽣死的态度很豁达,⼜很消极。《死》是鲁迅去世前⼀个⽉完成的重要⽂字,他在⽂中表⽰,希望⾃⼰死后,活着的⼈将他“赶紧收敛,埋掉,拉倒。”“忘记我,管⾃⼰的⽣活。”表现出⼀种豁达。鲁迅在书信和⽂章中,多次提到购买、服⽤鱼肝油和名为“散拿吐瑾”的德国产补脑健胃药,可见他挺注意⾝体的保养。1933年6⽉,上海时疫流⾏,远在北京的台静农来信表⽰关切,鲁迅则颇不以为然,“仆⽣长危邦,年逾⼤衍,天灾⼈祸,所见多矣,⽆怨于⽣,亦⽆怖于死。”似有听天由命的消极。从鲁迅的⽂字和他同时代⼈的回忆中,可以发现他对⽣命很敏感。也许正是这种敏感加之他的⽣活经历,使他对⽣死有了⾮常⽭盾的态度。
鲁迅⼀⽣⽬睹过太多让他⽆法忘却的死亡,许许多多鲜活⽣命的逝去,对他的⼼理是⼀次⼜⼀次的折磨。七岁时,不满周岁的妹妹夭折,鲁迅独⾃躲在⾓落⾥哭泣,别⼈问他为什么伤⼼,他抽泣道:“为了妹妹呀。”幼⼩的⼼灵已经体会到死亡带给⼈的悲伤。⼗三岁,⼩姑产后发热去世,与她感情甚笃的鲁迅则作⽂诘责神明为何不使好⼈有寿。⼗六岁,⽗亲病故,前前后后的经历和感受都在鲁迅后来的⽂章中。⼗七岁,六岁的弟弟因肺炎死亡,从鲁迅⼆⼗年后的⼩说《在酒楼上》,仍可清晰地感受到他的哀伤。家族中还有更多的⼈或因病早逝;或受虐早亡;或抽⼤烟、赌博败家后毙命街边、雪地;或精神失常⾃杀;他还有多位表兄妹⼆三⼗岁便病逝,⼤舅全家四⼝竟在数年间先后去世,⾄⼀门绝户。鲁迅的⼩说《⽩光》描写了⼀个屡试不中的书⽣,后来精神失常,落⽔⽽亡。原型就是他的⼀位叔祖,他赶考⼀辈⼦,仍是个⽼童⽣。1895年的⼀天,这位叔祖忽然⽤剪⼑捅破⾃⼰的喉咙,⼜在胸前扎了⼏个洞,然后点燃浸了煤油的纸,伏在上⾯烤。最后跑到⼀座桥上,喊着“⽼⽜落⽔哉!”跳⼊河中。鲁迅的⼩说中常可见这样的影⼦。在南京上学时,⼀位很要好的同窗,因肺病不幸去世,鲁迅为他写下挽
从_药_和_祝福_看鲁迅小说的死亡意识_阳娟蓉
1前言
自有人类以来,死亡差不多己成为一个与人类同龄的古老话题,是人类面临的一个永恒与无限的困惑。黑格尔认为“死是人的属性。”这意味着每一个人都无法逃脱死神的阴霾。死亡是没有留下地址的出发。死对人来说毕竟是一种间接经验,他人之死往往成为了文明社会中个人对死亡的初始体验和认识。当他人的生命烈焰在我们的眼前一点点地黯淡下去,我们体味到的不仅仅是生命被掳走的惨烈和生者消逝的痛楚,还有的或者更多的是感知到自身生命必将指向死亡的不可避免性。死亡的恐惧随着对死亡的发现相伴而来。正如美国哲学家理查德·泰勒指出的:“其他事物,甚至其他人,甚至我们所爱的人的死亡,使我们悲哀,而且自然会使我们敏锐地意识到那种事情也在等着我们,但只有这种关于我们自己最终也将灭亡的意识,才使我们恐惧。”
心理学家和精神分析学家均认为,死亡恐惧是人皆有之的,不管这种恐惧具有什么样的伪装,却无人能为之幸免,它是一种根本性的恐惧,并影响其他恐惧。威廉·詹姆斯(William James)把死亡恐惧称为,潜伏在人的各种幸福与欢乐的虚饰之后的“深藏的蛀虫”;齐尔伯格(G.Zilboorg)认为,由于死亡恐惧极少显露其真实面目,因而大多数人并不以为然,但在种种表象之下,死亡恐惧是普遍存在的。因此,死亡恐惧并不是在临死前或暮年时,才产生的心理状态,它贯穿于人的一生,并随着生命过程中的心智水平的发展而变化。
死亡犹如一个巨大的无法逃避的阴影,一直伴随鲁迅的一生。他都身处秩序颠倒、动荡不安的战乱时期,时刻受到死亡的威胁,本文以从《药》和《祝福》为例来看鲁迅小说的死亡意识。
面对死亡的时间终结——鲁迅小说中的死亡诗学
、
鲁 迅 的生 死 观
死 亡 的反观 来建 构生命 自觉 意识 。他 的生命 意 志 ,
正 是在 这种 对 于生与 死 的 自由抉 择 中建立 起来 的 。 无 论是 “ 肩住 了黑暗 的 闸门 ” 。 还是 准 备 “ 在黑 暗 中 沉没” , 他都 是 自己生命 的主 宰 。鲁 迅 的生 命 存 在
类 才会 有前 行 的动 力 , 人 们 才 能 正视 死 亡 . 参 透 死 亡 与 生命 的 奥秘 , 并 且认 识 到 自己 的 “ 中间物” 位 置与 自己作 为 “ 中间物 ” 的价 值 。在 鲁迅 看来 。 “ 凡 有 高 等动 物 , 倘 没有 遇到 意外 的变故 。总是 从 幼到 壮, 从 壮到 老 , 从老到死” [ 1 1 3 5 4 。“ 但 进化 的途 中总 须 新 陈代谢 。所 以新 的应该 欢 天喜地 的 向前走 去 , 这 便是 壮 , 旧 的也应 该 欢 天 喜 地 的 向前 走 去 , 这 便 是死 ; 各各如此走去 , 便是进化 的路。 ” | 1 _ 3 “ 一 切
使他们开始追寻生命 的不朽与人生 的意义。他们
试 图通过 文字 来 捕 捉 当下 的 、 片刻 的、 瞬 间 的生 命 感知 , 从 而在 书写 的 同时 寻求 时 间的永 恒 。这种 对 永 恒 的追 求背 后掩 藏 着一个 事 实 : 寻求 时 间永恒 的 同时 其实 是在 追 寻 自我 . 期 待 自我 价 值 的 实 现 , 而 只有 了解 自我 及死 亡 , 生命 的价值 才得 以彰 显 。鲁 迅作 为 2 0世 纪 中 国最 伟 大 的作 家 和 最 痛 苦 的 灵
论鲁迅的生命观
论鲁迅的生命观
摘要:鲁迅一生都在探究生死的奥义。对生命的无限珍爱,对死亡的尽情赞美,都体现出他对生死的关注和独特看法。他不仅指出生命是“第一义”,作为活着的人应该注重人生的价值和意义,而且对死也抱有很达观的态度,认为即使死也要死得“于民有利”。这些独特的看法,不仅是对古代生命观的继承和发展,而且对当代知识分子的创作和我国现代文化建设主要表现在人的建设上有极大的启示和深远的影响。本文从鲁迅的作品来了解、发现、分析和总结他执著而独特的东方式的开放的生命观,并将其生命观同古代的进行比较,总结继承与发展,再追寻探索其生命观的当代价值与影响,发现总结对现代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鲁迅生命观继承发展启示意义
生命,是自然社会的一种存在本真,也是宇宙世界生生不息、繁衍发展的源泉。它以一种静止的状态构成人类社会丰富多彩的一面,亦以千变万化的姿态展现着自然、人类、世界多维深刻的存在意义。鲁迅从自我与社会、人生和历史诸多要素中无数次体味着生的艰辛与悲惨,在自然风霜的磨砺与精神炼狱的煎熬中,饱尝了“他者”和自我的双重折磨和虐杀,少时遭遇亲人的死亡更是震撼了他的心灵,这一切使鲁迅开始了对生命的不懈追问,不断的探求生命的哲学。生死关怀,是鲁迅创作的一个潜在母题。
一、对生的关爱对死的探寻是鲁迅生命观的基本内核
鲁迅文学世界里最璀璨夺目的部分,是他作品中独特的生命观,即对生与死的哲学探寻,也是近些年有关学者和鲁迅研究爱好者所特别关注的问题,他的生命观的基本内核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对生命的关爱,即“生”——人的生存权利、价值、方式与意义;其二,对死亡的探寻,即“死”——死亡方式、意义与死后的命运。这两方面也是鲁迅作品的母题之一,它们终生纠缠着鲁迅的人生课题。
浅论鲁迅小说中的死亡描写及其意义
浅论鲁迅小说中的死亡描写及其意义
鲁迅小说中的死亡描写可以说是极为丰富的。笔者粗略统计,鲁迅小说中描写死亡情
节的共有之多,恐怕不下20篇。这些描写眼下和鲁迅笔下的社会和人物密切相关,反映了那个时代的人们所面临的痛苦和沉重之境。下面我们就从鲁迅小说中的几个代表性案例来
看看这些描写的内容。
1.宏耀在《狂人日记》中的自杀
这是鲁迅小说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一段描写之一。小说中人物宏耀因为不堪生活的虚假
和丑恶而选择自杀。在宏耀对自己的死亡作出决定的那个时候,他表达了对现实的不满和
对真理的追求。宏耀认为,自杀或许是唯一能让自己从这个肮脏的社会中解脱出来的方法。在宏耀自杀的时候,鲁迅以一种冷静、淡然的态度来描述这一场景。他写道:“他们(指
宏耀的家人)拉过板门,然后听到咯,像菜刀劈肉时发出的声音。”这一描写虽然简略,
但是却给人带来了极度的震撼和反思,让人不由得感叹世事的无常和不可预知性。
2.小黑在《药》中的一死
小说主人公孙向辉在假赈的药草店里看着小黑死去,死的对象不是他自己,但他所表
现出来的那种绝望和无能却让人心酸。鲁迅以孙向辉的视角去描述小黑的死亡场景,令人
真切地感受到一只小动物含恨离世的痛苦和孤独。鲁迅笔下的小黑并不是一个平凡的生命,而是代表了一个处于弱势地位的存在。这场死亡场景可看作是对那些无辜受害者的深刻关
注和哀悼。
3.八戒在《故事新编》中的“瘟神八戒”
这个故事的重点是对东北民俗文化的批判。主人公八戒想要借生儿育女来获得一些政
治和社会地位。他认为,通过拥有儿子和女儿,他就可以充当一个“大爷”的角色,占据
鲁迅作品的特点及社会意义
鲁迅作品的特点及社会意义
鲁迅的出现是一个独特的事件,他一出现即是一座高峰,一出现就是成熟的、丰富多彩的。鲁迅小说创作的价值和意义我认为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体现。一,鲁迅小说对剖析社会现实而产生的价值和意义。1.鲁迅的文学创作具有一种思想家的特质,他的全部创作都围绕着一个核心——改造国民性,即立人思想。这就是它对人对社会的价值和意义。
2.鲁迅的作品特别是小说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几乎都与死亡有关。之所以如此普遍地关注和描写死亡,在于鲁迅认为人应当积极地生存——“向死而生”。
3.对农民关注本身也显示了鲁迅作为一个思想性作家的独特意义,农民问题是中国的根本问题,思考农民即是思考中国的本质,反映了鲁迅深刻独特的眼光和深度。
4.对妇女命运的关注和描写,对妇女自身解放的要求给予了充分理解,对其遭遇给予深切同情,揭示了中国妇女的自身弱点与局限,女性形象在鲁迅笔下显示了不同类型,构成一个体系,系统而深刻。
祥林嫂、单四嫂(《明天》)、爱姑(《离婚》)、子君各代表不同类型,各有不同侧重,但都围绕婚恋问题。二,对中国现代文学史的价值和意义。1.鲁迅并不是单独出现的,是“五四”新文化、新文学运动的旗手,中国现代文学巨匠中的他是最独特的存在,他有高度的自觉意识,有明确的追求目标,有坚定的执著追求,这些决定了鲁迅站在新文学的制高点上。
鲁迅小说中的死亡现象举隅
鲁迅小说中的死亡现象举隅
作者:李秀君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2011年第07期
阿Q之死
示众这个热闹的死亡场景,反衬了民众对生命意识的淡漠与人性的缺失。鲁迅通过看客如同不远不近的跟定了他的眼睛折射出大众因为仇视异端或渴求刺激甚至习以为常的嗜血欲望。而此时的阿Q只是为自己没能在临死前唱出几句戏文娱众而羞愧,阿Q的精神胜利法在排解现实生活中的不幸遭遇时,以为得到了自我安慰,其实终是自我戕害。中国人的生死大抵正如阿Q所想“人生天地间,大约本来也未免要杀头的”,现实与历史叠加在一起表明阿Q生活的世界是一个衰败的世界,而阿Q们还处于不自知的状态中浑浑噩噩,他们的死并非个体的悲剧,活得无用,死也无益,死亡现象仅仅是个体生命的消亡与生命进化的淘汰。小说中诉求的冷漠意向远比死亡本身更值得关注。
华小栓之死
人血通常被看成一个人的生命之精华和原本,在小说中暗喻人之生命。而延续人生命的人血馒头竟然与他人的死亡融为一体,含蓄而深刻的揭示了“人吃人”的主题。篇末用清明节时,华大妈和夏四奶奶一同出现在坟场为自己的儿子上坟烧纸一场来解构“人血馒头”“药”“坟”这三个死亡意象,放大并引申出新的意义。“人血馒头”中隐含着“坟”的意象,坟“宛然阔人家里祝寿时候的馒头”,坟场景象又与茶馆事态相连构建各个死亡的内在联系。在前后呼应的氛围描写中,开篇以乌蓝的天,青白的灯光,灰白的路,突出清冷的色调,勾勒出阴冷神秘的轮廓,为华老栓刑场取“药”铺垫了恐怖的氛围;结局出现的荒凉坟场,则是与刑场相对的又一个死亡场所,死一般的寂静,枯草的颤抖,呆立的乌鸦,两个惊恐的老妇人,都把前后的死亡恐惧推向了极致,并且传达出自身深邃的死亡观。死亡意识是人类产生的最后标志,它代表着人类自我意识的觉醒,人类对生存的理解正是从对死亡的感受中来。鲁迅对人物死亡的关注并非对普通人的生老病死现象的描写,而是对肉体死亡和精神死亡的分别对待,探索人物性格与时代社会的关系,挖掘死亡事件蕴涵的意义,是对人性生命的终极关注。
向死而生--也论鲁迅、余华小说中的死亡意蕴
向死而生--也论鲁迅、余华小说中的"死亡"意蕴
死亡是文学的三原色之一,也是文学的永恒话题,对死亡的探寻尤其体现出作家对人类命运的终极关怀。鲁迅是“五四”时期开创先锋的大师,余华则是带有世纪末意识的先锋作家。不同的人生经历及其对创作的影响、人物死亡的独特方式及对死亡意义的不同开掘、人物死亡场面的独特观察与叙述等方面的不同,使鲁迅、余华小说中的“死亡”呈现出不同的意蕴。
标签:死亡;鲁迅;余华;意蕴
生存与死亡是一对永恒的矛盾,也是人生的两极。生因死的必然而显得更加珍贵,死也因生的可贵而具有更加深刻、更加神秘的意义。因此,对死亡的思索,实际上也是对人生存意义、生命价值的探求。而作为对一切都十分敏感和怀着崇高的人文理想的作家来说,生存与死亡这一人类普遍意义上的客观存在,也必然引起他们深深的思索,他们也力图在创作中表达对人类命运的独特认识和终极关怀。在我国现当代文学史上,鲁迅和余华作为他们各自时代的先锋,用他们独特的笔触建立起了各自不同的小说艺术世界,用人物的悲惨结局,对人生做着不同的探寻,启发着人们对人生、社会以及人类命运作进一步的思考。本文试图对两位作家在小说创作中对“死亡”意蕴的不同开掘进行对比,进一步探讨他们创作的独特性。
鲁迅作为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出生并生活在灾难沉重的充满着“血的腥味”的旧中国,当时死亡威胁着每一位国人。这使鲁迅看到许许多多人的死亡:他父亲因中医之误而病死,同乡前辈秋瑾、徐锡麟的被杀,刘和珍、杨德群等学生的惨死,殷夫、柔石等左联五作家的“暗暗的死”,还有自杀的阮玲玉、秦理斋夫人……在半个世纪里鲁迅都时时刻刻感受到了这些“尸体”的沉重,“这是20世纪我们民族的灾难压在她的最忠实的儿子心上的永远移不去的梦魇”[1]。这些血的事实也促使着鲁迅从试图学医来解脱人们肉体上的痛苦,到坚决地弃医从文,来改变国人的精神。因此,他的创作“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目的是“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2]。也正如鲁迅所说:“我目睹许多青年的血层层淤积起来,将我埋得不能呼吸,我只能用这样的笔墨,写几句文章,算是从泥土中挖几个小孔,自己延口残喘,这是怎样的世界呢?”[2]与此同时,鲁迅在现实中也始终受着疾病和死亡的威胁,这对他的思想、心理、情绪、创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正如钱理群在《心灵的探寻》中分析的那样:“鲁迅不断地思考着生,议论着死,正是在与疾病和死亡的威胁搏斗中,他要从生理的痛苦,心理的重负中解脱出来,转化为对民族、国家、个体在人类历史长河中的地位的理性思索。”[3]从客观上来讲,鲁迅在日本仙台学医的经历无疑也增加了他对死亡的生理上的认识和理性的把握。因此鲁迅独特的人生经历,使他对死亡不仅有主观的心理感受,也有客观的生理上的把握,从而化作他心中激荡的感情,化作他笔下人物悲惨而又痛心的死亡故事:这里既有封建制度“吃人”的残酷,又有反抗而无所终的悲哀;既有对专制者杀人的血淋淋的事实的控诉,也有对国民麻木不仁灵魂的批判。可以说鲁迅笔下人物的死亡,构成了中国人民在黑暗统治下多层面的凄惨的死亡历史,浸蘸着人民的血与泪,也包含着作者的血与泪。
浅论鲁迅小说中的死亡描写及其意义
浅论鲁迅小说中的死亡描写及其意义
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他在小说中经常描写死亡,其描写方式独特,释放出的情感深刻。本文将从鲁迅小说中的四个代表性作品入手,分析其死亡描写及其意义。
首先,鲁迅的《狂人日记》中描写了狂人的自杀。狂人在上吊之前,思考着人类文明的堕落,他觉得生活没有希望,于是选择了死亡。这种死亡方式并不是为了逃避现实,而是对现实的一种柿子表达。狂人的死亡意味着他对麻木的社会和人性的否定,他把自己的死亡作为对社会的一种议论,让人们思考把制度和人性纳入到一个义务感更加缺乏的生存环境下的代价。
其次,鲁迅的《阿Q正传》中描写了阿Q的自杀。阿Q在被打了之后,开始思考自己的失败和渺小,他认为自己已经完全不配当男人,于是选择了自杀。他的自杀表明了社会对个人的压迫和残酷,当社会制度无法保护个人时,个人就开始沉没进了绝望。在这种情况下,自杀反而能够为个人带来一种似乎有意义的死亡。
第三,《孔乙己》中则描写了孔乙己的突然死亡。孔乙己是一位绝望的人,他的人生充斥着失败和挣扎,那些胜利和欢笑都离他而去了。突然间的死亡是对他生命中监禁和平庸的结束,但也是他一些幸福经历的终结表现,同时也象征着社会对那些奋斗而又失败的人的冷漠。
最后,鲁迅的《故乡》中也体现了作者对死亡的独特描写方式。小说中,故乡充斥着饥饿和病痛,这是当时中国社会的真实写照。小说描写了父亲和王仁在接连的食物和医疗缺失中去世的惨状,而这又说明了中国的弱点和脆弱方面。每个人都会在生命的某一个时刻面临死亡,因此,鲁迅用自己的小说告诉我们,死亡是不可避免地,因此我们也应该从中汲取力量,珍惜人生,不放弃追求。
从《药》和《祝福》看鲁迅小说的死亡意识
会 矛盾 , 深刻地 揭露 了地 主 阶级对 劳动妇 女的摧残 与迫 害 , 揭示
了封 建礼教吃人 的本质 , 出彻底 反封 建的必要性 。 指
死 亡 意 识 标 志 着 人 的 觉 醒 和 个 体 意 识 的 成 熟 。而 中 国 的 民
自有 人 类 以来 , 亡 差 不 多 己成 为一 个 与 人 类 同 龄 的 古 老 话 死
题, 是人类 面临 的一个 永恒与无 限的 困惑 。黑格尔认 为 “ 死是 人 的属性 。这 意味着每一个 人都无法逃 脱死神 的阴霾 。死亡是没 ” 有 留下地址 的出发 。死对 人来 说毕竟是一种 问接经验 , 他人之死 往往成 为 了文 明社会 中个 人对死亡 的初始体验 和认识 。当他人
根本性 的恐惧 , 并影 响其他恐惧 。威廉 ・ 詹姆 斯( la me) Wii J s l m a  ̄ 死亡恐惧 称 为, 潜伏在 人的各种 幸福与欢 乐的虚饰之 后的 “ 深藏 的蛀虫 ” 齐尔伯格f .i o r 认 为 , ; GZl og b ) 由于死 亡恐惧极 少显露其真 实 面 目, 因而大多数人并不 以为然 , 但在种种表象之下 , 死亡恐惧 是普遍 存在 的。因此 , 死亡恐惧 并不是在 临死前或暮 年时 , 才产 生 的心 理状态 , 它贯穿 于人 的一 生 , 随着生命 过程 中的心智水 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鲁迅小说中“死亡”
每个作家者有独特的关键词,鲁迅也例外。鲁迅的关键词基本上都有暗藏在他的两篇重要的序言之中:《<呐喊>自序》(1922)和《俄文译本<阿Q正传>序及著者自叙传略》。阅读两篇序言,我们发现由这些关键词:寂寞、忘却、死、沉默、隔膜、无聊、麻木等组成了一个意义错综的网络。在其中,死是一个中心纽结。可以说,“死”之于鲁迅,犹如“审判”之于卡夫卡,“瘫痪”之于乔伊斯,是关键词关键词。在具体的作品中,这个词被溶解和浓缩,派生出一系列与之相关的词,这些词围绕着它进行向心——离心的旋转或扩延。
一、反讽是解读鲁迅关键词的一个最佳出发点。
值得注意的是,序言本身就是两个反讽式的陈述。词语互相说明着有不断破坏着彼此的词典意义,以至于它们超越了序言的散文性的实用意图而具有诗的价值。鲁迅曾说自己的习性不太好,“每不肯相信表面上的事情”。我们不妨把他的话转化一下:他不肯相信某个辞的字面意义,尤其是那些有着好名称的词的字面意义。如果说,反讽带有“表里不一,似是而非“的性质的话,那么,鲁迅本人的怀疑气质和反讽的性质具有一种天然的亲和力。换言之,他的气质构成了他的文体的始基,造就了反讽式的叙述策略。
在鲁迅的小说中,我们到处都能发现反讽的杰出运用。美国学者帕特里克·哈南认为,反语(即反讽)是鲁迅小说第一个,也许是最显著的特点。在这个大的语境之内,鲁迅的词语必然“充满意义”或同时并蓄数种意义。反讽离字面意义最远的距离最偏的角度突破常用语言
的规约,赋予词一种敏感和适应能力,授予词性的奇异和含混。
借助反讽,鲁迅成功地抵抗的伪抒情主义。伪抒情主义是浪漫主义的一种病态发展。五四时期流行的抒情小说,有很多大用大量空洞华丽的同义词镀饰出来的“半成品”。在这样的作品里,词语只能承担扁平的意义,而在鲁迅这里,词语经过反讽的“淬火”工序之后,经的起“经验的复杂性和矛盾的考验”。
二、出于对死亡的憎恨,鲁迅写出了死亡——肉体的死亡和精神死
死亡。
鲁迅一直被死亡意念所缠绕。他一生都在感受触摸和思考死亡——它的恐怖、它的寒冷和它的无所不在。他在死亡的阴影下成长——祖父因为科考贿赂而被判了“死缓”,父亲忧愤成病,久医不愈。于是,同死亡争夺亲人就成了周家人的日常生活,也就成为鲁迅早最深刻的记忆。
他在死亡谣言的追击下求学南京——“因为那时读书应试是正路,所谓学洋务,社会便以为一种走投无路的人,只是将灵魂卖给鬼子……”在这里,“走投无路”意味着绝境,而“灵卖给鬼子”意味着与“鬼”为伍。所以,在鲁迅的亲人看来。他的“走异路,逃异地”就等同走不归的死路。实际上,逃出家乡之后,鲁迅再也不能“回家”了。隐喻层面上来讲,他的确把灵魂卖给了“鬼”—摩罗。摩罗是“挣天抗俗”魔鬼,是“国民的公敌”,是令一切正统意识和识时之彦畏惧的化身。但是,在黑格尔看来,摩罗却是历史前进的杠杆;在鲁迅看来,摩罗是“旧弊之药石”新生之津梁“,也即中国历史惰性的解毒剂。
摩罗代表着“否定和怀疑”的精神,一种思想主义。由于它存在,西方历史才能沿着否定——肯定的路线作螺旋式上升;由于它的不怎存在,中历史似乎总是在“封建主义”立场范围作循环运动。我们虽然有老子的“福祸“辨证论,但我们从来没有给“恶”一个伦学上名分。“恶”从礼教体系被放逐出去了,而具有怀疑和否定精神的摩罗们也就招致构陷和虐杀。
在这个意义上,鲁迅的确是与“鬼”为伍,成为拜伦、易卜生、尼采的同道,成为庸众放逐,他一度放弃了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固定的”职业(一直到19世纪末,中国知识分子还只能在一种职业“士大夫”范围内选择自己的立身之处。除了个别的“有识之士”外,如李时珍,几乎没人会像西方知识分子那样向别的知识领域发展),转向医科:“预备卒来回来,救治像我父亲似的被误的病伯疾苦。”从这个选择里,我们看出鲁迅对现代科学的信仰。犹如他那个时代许多知识分子一样,鲁迅迷信技术文明的威力。当时一种普遍的看法就是:西方的强大根植于他们优越的科学技术。对于鲁迅来说,现代医学将成为死亡的对手。
然而,还有一种死亡是现代医学无能为力的:
一个绑在中间,许多站在左右,一样是强壮体格,而显出麻木的神情。据解说,那绑着的是替俄国做了军事上的侦探,正要被日军砍下头颅来示众,而围着的人便是来鉴赏示众的盛举的人们。
这是一个人的死,又是许多人的死,甚至是“全部”的死。鲁迅用了一个“一样是……”的类比来建立了一个戏剧性的反讽,即从读者的
理解中产生,而小说人物却不曾意识到的效果:“示众”原本是一个羞辱将死者的仪式,现达个仪式却变成了一场盛宴。于是围观者就变成人肉宴上的食客。便同时,在他们自己浑然不觉的情况下,他们也成为示众的对象。鲁迅在反讽的意义上捕捉到了别致种死亡:人们不再会感到别人的精神上的痛苦。
这情景使鲁迅感到“大恐惧”。在这里,“恐惧”意味着精神上的深度惊骇和焦虑。人正是从对死亡的恐惧出发进而关注“何为生存”,“人往何处去”等终极问题。焦虑则意味着灵魂的不安,不安启动怀疑,而怀疑导致发现:许多熟睡的人们,不久都要闷死了。在中国现代作家里,鲁迅第一上发现了精神上的普遍的死亡。在这一点上,鲁迅的发现同时又是世界性。实际上,精神站的死亡。不仅是中国独有的困境,而且是整个现代世界的精神灾难:“整个人类生活,如同死屋囚犯的生活一样,正在变成一场噩梦。简言之,人在精神上已经死了。具有反讽味的是,从尼采到雅斯贝斯都把这种死归咎于理性主义的过度扩张,而在鲁迅这里,这种死则是由于古国的人民从来没有经受过理性主义的洗礼。由是,鲁迅憎恶死亡。如果说,他从前的憎恶还停留在“抗拒肉体上的死”的层面的话,那么在经历了“示众”的一幕之后,他的憎恶则发展为一种反思意识:
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分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出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
憎恶人文关怀的反思意识则是反讽的内核——一种导生于思想上的怀疑主义的修辞学上的怀疑主义。弗莱说:“持续改变人的社会意识
的关怀神话,常常始于一种也许最好称之为生死之罪的东西:这些是伟大的情绪变化。”②在这个层次上,憎恶是比家更深刻的定义。从这种憎恶里产生了鲁迅的愤世嫉俗的悖论和怀疑主义的激情。对此,李长之富有卓见地指出:鲁迅依然是持有丰富强烈的情感的,可是因为太丰盛而强烈了,倒似乎在那时可以别着一口气,反而更有去冷冷地刻画一番的能力,这样,在似乎残忍而且快意的外衣下,那热烈的同情是含蕴于其中了……③
出于对“庸众”的憎恶,尼采写下他的《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出于对死亡的憎恨,鲁迅写出了死亡——肉体的死亡和精神的死亡。
可以说,死亡造就了鲁迅的内在经验世界④,并构成了他写作的全部。这是他的不幸,又是我们的幸运——因为在中国特有的“乐感”文化语境下,死的另一层含义就“轻的”乐观主义。国人非常忌讳“死亡”这个词,他们一味地躲不过去,就把它含糊变成其他的概念。在《祝福》中,“死”一词就被替换成了“老了”自居,并把“老”馈赠与人,因为“老”意味着权威、尊严、权力。通过这种近乎自欺的手法,国人也就转移了“死”的本来意义,自己造出一个奇妙的幻觉,从而逃避了对死亡的思考,进而掩盖了一个社会和历史的梦魇:人们必须毫不同情地吞噬他人来保全自己的生命。此处,回避死亡的问题升级为对死亡的绝对服从。就这样,词在一次次背叛了它的字面意义之后,抵达现实的本质:死亡问题是国人认识结构上的一个空白。一个典型的证据就是:《祝福》中那位叙述者“我”,一个受过现代教育的知识分子,就拒绝回答祥林嫂的问题。他说自己,“对于魂灵的有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