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地层描述
四层电路板 解析
四层电路板解析
四层电路板(4-layer PCB)是一种使用四层玻璃纤维制成的电路印刷板。
这种电路板的设计是为了降低制造成本,但效能可能相对较差。
四层电路板的结构通常包括:
1. 信号层(顶层):这一层通常用于放置元器件,因此也被称为元件面。
2. 信号层(底层):这一层主要用于焊接,因此也被称为焊接面。
对于SMD(表面贴装器件)元件,顶层和底层都可以放置元件。
3. 电源层(中间层):这一层主要用于铺设电源,如VCC(正电源)
和GND(地电源)。
电源层对干扰有抑制作用,其设计需要考虑到电源电
流的路径阻抗和信号的辐射。
4. 地层(中间层):地层主要用于吸收和抑制辐射,通常放在信号最密集的信号层的相邻层。
增大板面积有利于吸收和抑制辐射。
四层电路板的制作涉及到多个步骤,包括抄板、观察导孔等。
其中,导孔的观察是一个重要的步骤,可以通过观察导孔的位置和透光性来判断电路板的层数。
四层电路板的制作相对复杂,需要考虑到信号的完整性、与其他元器件的匹配度、导线的阻抗匹配和抗干扰能力等因素。
在设计四层电路板时,还需要注意地层应该放在信号最密集的信号层的相邻层,这样可以增大板面积,有利于吸收和抑制辐射。
同时,中间两层信号、电源混合层的间距要拉开,走线方向垂直,以避免出现串扰。
另外,电源层和地层对干扰都有抑制作用,但地层的效果更好。
因此,在设计四层电路板时,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以达到最佳的性能和稳定性。
高考地理二轮转复习微专题4 地质过程的分析与描述
如①渭河平原的形成:第一阶段是地壳不断下陷,环节是形成了地堑;第二阶段是 渭河及其支流挟带泥沙不断沉积,环节是形成了平原。②次生盐碱化的形成:第 一阶段是大水漫灌,地表水下渗,地下水位抬高,导致地下盐类物质随之抬升而分 布在地表;第二阶段是该地由于蒸发旺盛,地表水分蒸发殆尽,留下盐分,导致盐 碱化的形成。
(3)方法3—逆向推理法。
当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形成同一结果时,可用逆向推理法从结果入手,按照 地理因果关系追溯源头,然后按照逻辑关系,从间接到直接正向推理形成 结论。
6.地质演化过程类试题解题的要求及思维过程分析模板: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洮河在刘家峡大坝上游约1.5千米处汇入黄河,并在交汇处的黄河干流形成
地质地貌 主要包括褶皱、断层、火山、海沟、大洋中脊、海岭等地质构
形成过程 造或构造地貌的形成过程
地质灾害 主要包括地震、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发生过程
发生过程
【核心要点】 1.地质剖面图中4种地层特殊情况的分析:
地理过程是指地理现象或地理事物发生、发展的演变过程。“动态 变化过程”在地质作用中的考查主要以地质剖面图为载体,分析不同地质 构造在形成过程中的先后顺序及对地貌的影响。如下图所示:
4.分析河流阶地形成的思维过程:
5.地质演化过程类试题的3种答题方法: 地质演化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尤其在不同时间尺度下地理事物表现 出空间上的特征演变,使地理事物变得更加复杂。常用的解题方法如下: (1)方法1—阶段环节分析法。
抓住地理事象发展变化过程的关键环节,运用演绎思维以现在地理特征推演地 理事象的过去和未来。阶段好比是线段,环节好比是节点,阶段重在趋势性,体现 出过程的持续发展,环节重在变化性,体现出过程的阶段性特征,
灰岩地层描述
岩溶角砾岩:灰黑色,角砾状结构,泥质胶结,角砾成分单一,主要为灰岩及白云质灰岩,角砾的粒度分选极差,圆度也较差,角砾粒径2~30mm,岩芯呈散体状.
白云质灰岩:灰白色,灰黑色,隐晶质结构,薄层至中厚层构造,局部可见方解石石脉,主要由碳酸盐矿物组成。强风化带岩石风化裂隙较发育,局部有褐色铁质氧化面,岩心破碎,呈碎块状,砂状,中风化带岩芯较破碎,呈短柱状及少许块状,岩质较硬,岩芯长度5~10cm。
岩溶裂隙,主要为粘土充填,结构面多见铁锰质侵渍,灰黄色,夹有白云质灰岩碎石.
素填土:杂色,主要为粘性土夹灰岩块石、碎石。灰岩块碎石粒径2~30cm,含量约30%,松散,稍湿,主要为近期开挖平场堆积。
粘土:褐黄色、灰褐色,可塑~硬塑状,干强度、韧性较高,切面有光泽,无摇震反应.
灰岩:灰黑色、灰白色,隐晶质结构,薄层~中厚层状构造,主要由碳酸盐矿物组成,局部可见方解石脉。岩芯破碎,呈碎块状,锤击声哑,局部有氧化裂隙面发育,为强风化带。中风化带岩芯较完整,呈柱状、长柱状,节长约5-35cm,锤击声脆,岩质较硬,未见有溶蚀现象。
第四系主要类型及代号
第四系松散沉积物的主要类型:1. ml--人工填土2. pd--植物层3. al--冲积层4. pl--洪积层5. dl--坡积层6. el--残积层7. eol--风积层8. l--湖积层9. h--沼泽沉积层10. m--海相沉积层11. mc--海陆交互相沉积层12. gl--冰积层13. fgl--冰水沉积层14. b--火山堆积层15. col--崩积层16. del--滑坡堆积层17. set--泥石流堆积层18. o--生物堆积19. ch--化学堆积物20. pr--成因不明沉积注:上述每类符号前加Q(第四系),表示完整的地层符号及具体类型。
各岩土层岩性特征拟建场区在勘探深度范围内主要揭示4个单元地层,由上而下,由新到老依次为:(1)人工填土、杂填土地层,由于场区位于武汉市内,人为活动频繁、建筑物密集,表层普遍分布填土地层;(2)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粉质黏土,可塑~硬塑,局部发育有淤泥质粉质黏土夹层,软~流塑状;(3) 第四系坡残积碎石土,硬塑,该层为初勘阶段售1、2、4钻孔揭示,本次详勘未见此层;(4)~ (6)下伏基岩为泥盆系上统页岩、石英砂岩、局部钻孔揭示到灰岩。
详述如下:(1) Q4ml人工填土、杂填土:色杂,主要以建筑垃圾组成,含少量黏性土、生活垃圾等,堆填时间大部分小于10年,部分为新近拆迁期间回填,分布于整个场区。
层面标高20.10~27.84m,地层厚度0.2~6.5m。
(2)-0 Q4al+pl 淤泥质粉质黏土:灰褐色,流塑~软塑,潮湿,含大量有机质,具有腥臭味,多分布于表层,局部以透镜体形式分布于可塑状粉质黏土层中,层面埋深0~10m,地层厚度0.6~4.6m。
(2)-1 Q4al+pl可塑状粉质黏土:粉质黏土,褐黄色~灰白色,可塑,局部含有铁质结核。
层面标高6.1~27.44m,平均标高18.85m,层面埋0~15.3m,平均埋深4.15m,地层厚度0.4m~16.3m,平均厚6.2m。
第四系填图规范
第四系填图规范篇一:第四系填图第四系地层填图方案第四系地层的四种组分:粘土、砂、碎石、砾石;(砾石-水动力环境;碎石-重力动力环境)命名原则:含量小于5%的不参加命名;含量5-15%表述为含…;含量15-30%表述为…质含量大于30%直接参加命名;命名原则为少在前多在后;细在前粗在后;组分粒径分类:粘土:小于0.005mm;砂:粉砂:0.005-0.05;细砂:0.05-0.25;中砂:0.25-0.5mm;粗砂:0.5-2mm;碎石(砾石):大于2mm;粒径大于20cm的碎石可称为转石;粒径大于20cm的砾石可称为漂砾、巨砾;第四系地层代号:al:冲击层;pl:洪积层;dl:坡积层;el:残积层;edl:残坡积层;pdl:洪坡积层;pal:洪冲积层;pr:无法鉴定成因;厚度划分方案:微细层:小于0.2cm;(纹层)薄层:0.2-2cm;中厚层:2-10cm;厚层:10-50cm;巨厚层:大于50cm;篇二:第四系区域地质调查的内容与要求第四系区域地质调查内容与技术要求新一轮1:25万区调的第四系调查,应当以全球变化学、地球表层学理论和地质环境系统论、人-地关系协调观等新的理念为指导,运用多重地层学填图方法,充分利用先进的测试手段,以晚近地质作用过程和自然环境演变调查研究为重点,本着“远略近详”的原则分层次有序地进行工作布置和展开重点调查研究,揭示第四纪地质作用和古环境古气候变化规律,为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提供基础地质资料。
鉴于第四系的复杂性和明显的区域性特点,特分为一般调查技术要求和分区调研两部分。
L 1 第四系区域地质调查的一般技术要求L1.1 第四纪沉积物调查L1.1.1 沉积物岩性调查重点调查沉积物的粒性(岩性成分、分类和命名),粒径(粒度特征、分选性和粒级组成等),粒态(磨圆度和颗粒形态)、颜色(原生色、次生色、干色、湿色)、结构构造(区分原生和次生)、固结程度和风化特征(强、中、弱、未)等;对于砾石层要详细观察:砾性(岩性成分)、砾径、砾向(AB面的倾向和倾角定向性程度)、砾态(球度和磨圆度)、表面特征、风化程度、充填或胶结方式与程度;对意义重大的砾石层还应进行砾石统计测量;对于土状堆积物还要注意观察岩性的可塑性、坚硬程度、土层的风化程度(如古风化壳和古土壤层),野外调查时常将第四纪土状堆积物分为:粘土、亚粘土、亚砂土。
地层表
3-6
碎(卵)石
4
Q4m
4-1
淤泥
Q4m
4-2
淤泥质土
Q4m
4-3
粉砂、细砂
Q4m
4-4
中砂、粗砂、砾砂
Q4m
4-5
含淤泥砂
Q4m
4-6
淤泥质砂
5
Q4mc
5-1
黏土、粉质黏土
Q4mc
5-2
砂质黏土
6
Q3lf
6-1
黏土
Q3lf
6-2
炭质黏土
Q3lf
6-3
淤泥质土
7
Q3mc
7-1
淤泥质黏土
综合地层表
序号
地层时代
地层代号
地层名称
1
Qs
1-1
杂填土
Qs
1-2
素填土
Qs
1-3
吹填土
Qs
1-4
耕植土
2
Ql
2-1
淤泥
Ql
2-2
淤泥质土
3
Q4al-pl
3-1
黏土、粉质黏土、砂质黏土
Q4al-pl
3-2
粉土
Q4al-pl
3-3
粉砂、细砂
Q4al-pl
3-4
中砂、粗砂、砾砂
Q4al-pl
3-5
角(砾)石
11
Qel
11-1
残积砂质黏性土/残积黏性土
Qel
11-2
残积砾质黏性土
Qel
11-3
火山岩残积土
Qel
11-4
脉岩残积土
Qel
11-5
砂岩、页岩、泥岩残积土
12
地层分述
新生界第四系(Q4)灰黄色粘土层;底部为棕色砂砾石层。
特征:粘土层:色匀,质纯,性软,吸水塑性强,未成岩。
砂砾层:棕色,砾石成份以石英砾、泥砾为主,变质岩砾及燧石少量,砾径一般2~3mm,个别砾径达5mm,次棱角状,分选差,分布均匀;砂质成分以中砂为主。
与下伏白垩系下统志丹群呈角度不整合接触罗汉洞组(K1z5)棕褐色、褐色泥岩、粉砂质泥岩与棕色、棕黄色中、细砂岩呈等厚互层。
本组特征:(1)本组砂岩较发育,累计厚度111.9m,占组厚的49.8%;泥岩累计厚度112.6m,占组厚的50.2%;砂泥比0.99(见表2-2,下同)。
(2)砂岩特征:粒度上部以中砂为主,下部以细砂为主,单层厚度大,砂岩单层厚度一般为1-10m,最厚40m,颜色以棕色为主,局部呈棕黄色。
中砂岩:棕色为主,局部呈棕黄色,成分以石英为主,长石次之,少量岩屑,中砂结构,分选好,次棱角状,泥质胶结,疏松。
细砂岩:棕色,成分以石英为主,长石、岩屑次之,含少量云母片,细砂结构,分选好,次棱角状,泥质胶结,较疏松。
(3)泥质岩以泥岩为主,粉砂质泥岩次之,颜色中、上部为棕褐色,下部为褐色。
粉砂质泥岩:色匀,粉砂质分布较均匀,局部富集,性较硬,断口较平整。
泥岩:色匀,质纯,性硬、脆,断口平整。
4)电性特征:(本组测井段184.5m,故仅对此井段测井曲线进行描述)本组段自然伽马曲线幅度变化较大;自然电位曲线在砂岩段呈较小正异常;井径在泥岩段严重扩径,砂岩段扩径较小;声波时差曲线变化较大;双感应曲线泥岩段重合,砂岩段分开,深感应电阻率值砂岩段高于泥岩段;砂岩段自然伽马值为55~100API,声波时差值为300~345μs/m,深感应电阻率值为27~45Ω·m,泥岩段自然伽马值为150~190API,声波时差值为300~330μs/m,深感应电阻率值为10~20Ω·m。
与下伏环河组呈整合接触环河组(K1z4)灰色泥岩、粉砂质泥岩与浅灰色细砂岩、粉砂岩、泥质粉砂岩呈略等厚互层,底部含少量石膏。
四道-磨刀石岩性描述
1、地层(能测量产状的一定要量产状;接触界线要卡准;要仔细观察矿化蚀变)晚太古界麻山群(Arms)1X)西麻山组(Ar1三兴段(Ar1X1):主要由条带状混合岩和条痕状混合岩组成,夹混合岩化黑云斜长片麻岩,石墨片岩及大理岩透镜体,条带状混合岩: 灰黄色,条带状构造。
具有脉状与基体成相间平行条带为特征,条带可延伸较远。
脉状体含量25-90%,成份通常为花岗质,伟晶质,长英质等。
描述时应注意条带宽度。
条痕状混合岩:灰黄色,条带状构造。
与条带状混合岩基本相同,主要是条痕宽度不规则,延伸不远即尖灭,但大致平行分布。
有量局部含稀疏的钾长石变斑晶。
混合岩化黑云斜长片麻岩:灰-灰黄色,鳞片变晶结构,片麻状构造。
岩石经混合岩化,应表明基体和脉体的含量。
岩石的主要矿物为斜长石50-60%和黑云母20%,石英20-30%等组成。
石墨片岩: 灰黑色,鳞片变晶结构,片状构造。
岩石中主要矿物为:石墨30%,长石20%、石英40%、云母10%等。
大理岩:灰白色、浅灰色、粒状变晶结构,块状构造。
岩石主要由方解石、白云石构成。
方解石自形或半自形,粒状,粒径1-4毫米,大小不等。
部分方解石有尘点状杂质。
吉庆段(Ar1X2):主要由斑状混合岩,均质混合岩、角闪斜长片麻岩、混合岩化变粒岩、混合花岗岩等组成,斑状混合岩:灰黄色,斑状结构,块状构造。
岩石主要由基体和脉体组成,脉状体含量25-90%,成份通常为花岗质,伟晶质,等。
基体多为长英质,呈斑块状,为原变质岩的残留部分。
均质混合岩:灰黄色,花岗变晶结构,块状、片麻状构造。
主要矿物有钾长石、更长石、石英、黑云母及角闪石。
常见黑云母和角闪石成不规则的小集合体。
基体残留部分很少,多呈小团块、条带或条痕。
角闪斜长片麻岩:灰色,粒状变晶结构,片麻状构造。
主要矿物为斜长石和角闪石70%,斜长石含量大于角闪石。
次要矿物为石英、透辉石等。
混合岩化变粒岩:灰黄色,粒状变晶结构,块状构造,有时具片麻状构造。
常见第四系地层、地貌描述概论
常见第四系地层、地貌描述概论常见第四系地层、地貌描述概论一、地层地层由老至新分述如下:一、下更新统(Q1)1、冰渍冰水沉积层(Q11gl-fgl)灰白色砂砾卵石,泥沙质半胶结,砾石成分为安山岩、玄武岩、片麻岩、花岗岩等。
砾径一般4-15cm,少数大者达50-60cm,呈半棱角状。
泥沙混杂,有的砾石直立,并有马鞍石。
砾石有明显的压裂现象,个别压裂宽达3-5cm。
砾石风化剧烈,有的手搓即碎,砾卵石含量约占60%。
2、坡洪积层(Q12dl-pl)棕红色,底部为浅灰绿色含砾(碎)石粘土亚粘土。
粘土塑性较强,具垂直节理和大空隙(0.5-1.0mm),含有直径3-5mm铁锰质结核,并有铁锰染现象。
二、中更新统(Q2)1、洪积层(Q21pl)砂砾卵石层,杂色,成分比较单一,与母岩有关。
砂砾石含量占40-60%,其余为中粗砂,砾径一般为3-8cm,大者10-15cm,大于40cm 的极少。
分选磨圆不好,呈棱角-次棱角状,并混有少量粘土。
厚度一般3-10m,最厚达50m。
本层之上为Q22棕黄色亚粘土,之下为Q12棕红色粘土。
2、坡洪积层(Q22dl-pl)棕黄色、棕红色亚粘土含砾卵(碎)石,干时致密坚硬,下部含卵碎石较多,卵碎石成分为安山岩、花岗岩、闪长岩,砾径一般5-10cm,大者达15-20cm呈半棱角状,间夹有砂碎石混土薄层,砂碎石砾径一般7-12cm,呈棱角-半棱角状,无分选性,厚度薄者为0.3-0.4m,厚者达4-5m。
三、上更新统(Q3)1、冲湖积层(Q31ql-l)粉细砂夹薄层亚砂土、亚粘土,含砾中粗砂透镜体及薄层灰黑色淤泥质亚粘土,交错层理明显,尤以下部发育有铁锰染现象。
2、坡洪积层(Q31dl-pl)深灰黄色含砾(碎)石亚砂土、亚粘土,夹砂砾(碎)石透镜体。
砾碎石砾径一般0.5-2cm,大者5-8cm,呈棱角-半棱角状。
有发育较差的垂直节理和大孔隙,有钙质网纹和斑点。
3、洪冲积层(Q31pl-al)上部为褐黄色、灰黄色亚砂土、亚粘土。
4 楼地层
一、楼板层的基本组成及设计要求
(一) 楼板层的基本组成
为满足楼板层的使用要求,建筑物的楼板层通 常由以下几部分构成: 面层 保护楼板、承受并传递荷载的作用,清洁 及装饰作用 楼板 楼板层的结构层
其他构造层 根据楼板层的具体要求而设置 顶棚
抹灰顶棚、粘贴类顶棚、吊顶棚三类
二、楼板的类型及选用
1、木楼板 墙(梁)-木隔栅-木板。应用较少。 2、钢筋混凝土楼板 强度高、耐久、防火、用途广 3、压型钢板组合楼板 型钢梁-压型钢板-现浇混凝土。 多用于高层建筑。
二、悬吊式顶棚 悬吊式顶棚又称吊顶棚或吊顶,是将饰面层 悬吊在楼板结构上而形成的顶棚。饰面层可做 成平直或弯曲的连续整体式。 吊顶棚应具有足够的净空高度,以便于各种 设备管线的敷设;合理地安排灯具、通风口的 位置,以符合照明、通风要求;选择合适的材 料和构造做法,使其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符合 防火规范的规定;吊顶棚应便于制作、安装和 维修,自重宜轻,以减少结构负荷。 吊顶棚一般由吊筋、龙骨和面层三部分组成。
2、水泥石屑地面:
是将水泥砂浆里的中粗砂换成3~6mm的石屑,或 称豆石或瓜米石地面。在垫层或结构层上直接作 1∶2水泥石屑25厚,水灰比不大于0.4,刮平拍实, 碾压多遍,出浆后抹光。这种地面表面光洁,不起 尘,易清洁,造价是水磨石的50%,但强度高,性 能近似水磨石。
预制板非搁置端节点
预应力空心板的 跨度尺寸可达到 6、6.6、7.2m 板的厚度为: 120—240mm。
板的布置方式 板的布置方式有两种:一种是板直接搁置 在墙上,形成板式结构;另一种是将板搁置 在梁上,梁支承在墙或柱子上,形成梁板式 结构。板的布置方式视结构布置方案而定。
某建筑局部平面
b—b剖面 (矩形粱)
专题四 地貌-备战2024年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地理真题分类汇编(新教材通用)(解析版)
专题四地貌目录考点01 流水地貌考点02 风成地貌考点03 喀斯特地貌考点04 海岸和冰川地貌考点01流水地貌(2023·广东)下图为不同的地貌图片。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地貌属于河流地貌的是()A.①②B.②④C.③④D.②③2.①地貌在我国广泛分布的地区是()A.东北地区B.东南地区C.西北地区D.西南地区【答案】1.B 2.C【解析】1.①新月形沙丘是风力堆积地貌;①长江三峡为河流侵蚀地貌,主要由河流的下切侵蚀作用而形成;①海南岛南天一柱属于海浪侵蚀地貌,主要由海浪的侵蚀作用而形成;①三角洲属于河流堆积地貌,是河流携带的泥沙在入海口附近,由于流速变缓,泥沙在河口大量沉积而形成的。
综上所述,B正确;ACD 错误。
故选B。
2.新月形沙丘是风力堆积地貌,一般分布在干旱多大风的地区,我国西北地区深居内陆,高山阻挡,水汽少,降水稀少,气候干旱,且临近冬季风源地,多大风,C正确;东北地区、东南地区、西南地区以湿润地区、半湿润地区为主,地表水分较丰富,以流水作用为主,不易形成沙丘,ABD错误。
故选C。
【点睛】在干旱地区,风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非常明显。
风力扬起沙石,吹蚀地表,形成风蚀蘑菇、风蚀洼地等风蚀地貌。
风在搬运沙尘的过程中,当风力减小或气流受阻时,风沙就会沉积,形成沙丘、沙漠等风积地貌。
(2023·广东)广东省韶关市仁化县的丹霞山由红色砂砾岩构成,以赤霞丹崖为特色,地质学上将同类地貌命名为“丹霞地貌”;在我国西北地区,罗布泊、古楼兰及克拉玛依等地的“魔鬼域”则是典型的雅丹地貌。
据此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3.形成丹霞地貌的主要外力作用是A.风力侵蚀B.风力沉积C.流水侵蚀D.流水沉积4.形成雅丹地貌的主要外力作用是A.风力侵蚀B.风力沉积C.流水侵蚀D.流水沉积【答案】3.C 4.A【分析】地表形态变化的原因和地质构造3.丹霞地貌广泛分布在热带、亚热带湿润区,温带湿润-半湿润区、半干旱-干旱区和青藏高原高寒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48
15.50~18.50 436.52~438.77
具大孔、虫孔,土质均匀, 含植物根,蜗牛壳,铁 锰氧化物。
褐 黄
密 实
0.80~4.40
2.26
17.00~20.80 433.51~436.68
以石英、长石为主,较纯 净。局部为细砂砂或砾 砂。
磨圆度一般,中粗
密 实
15.80~20.6
17.88
36.20~37.60
416.08~418.33
砂为主要充填物, 最大粒径 5.0cm。 级配一般。局部为卵石或
砾砂。
磨圆度一般,中粗
密
最大揭露厚度 9.80m
砂为主要充填物,
实
最大揭露深度 46.00m
最大粒径 5.0cm。
级配一般。
注:地层结构变化详见附录 4。
2.3 地下水
钻孔揭露场地潜水埋深 19.04~19.91m,水位高程 434.43~434.51m。勘察期 间属平水位期,根据杨陵区地下水动态观测资料,水位年变幅 1~2m 左右。地下 水主要由大气降水及地下径流补给。
轻微湿陷。
古土 壤
○5
Q1el 3
浅 棕 红
硬 塑
3.30~4.80
4.24
11.80~14.30 440.27~443.15
具虫孔,孔隙欠发育,少 量钙质薄膜,稍多钙质 结核,铁锰氧化物。
粉质 粘土
⑥
中粗 砂
⑦
圆 砾
⑧
圆 砾
⑨
Q1eol 3
Q1al 3
Q1al 3
Q1al 2
褐 黄
可பைடு நூலகம்塑
1.50~6.40
少量钙质薄膜。
黄 土
③
Q 2eol 3
褐 黄
可 塑
2.70~3.60
3.21
具大孔、虫孔,土质 4.40~5.20 448.92~450.50 均匀,含植物根,蜗牛壳。
中等湿陷。
黄 土
○4
Q 2eol 3
褐 黄
硬 塑
3.30~4.80
4.16
具针状孔隙,土质 8.00~9.60 444.62~447.02 均匀,含植物根,蜗牛壳。
地层描述
地层 名称
地层 序号
成因 年代
颜色状态
土层 厚度
m
平均 厚度
m
层底 深度
m
表1
层底 高程
m
包含物 及其它
耕 土
①
Q4ml
0.50~1.50 0.57
0.50~1.50
453.05~454.50
粘性土为主,含大量植物 根。
黑 垆② 土
Q1el 4
褐 色
硬 塑
0.50~1.20
0.99
具大孔、虫孔,土质 1.30~2.00 452.18~453.55 均匀,含植物根,蜗牛壳,